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糖类

1、判断对错,如果认为错误,请说明原因。

(1)所有单糖都具有旋光性。

答:错。二羟酮糖没有手性中心。

(2)凡具有旋光性的物质一定具有变旋性,而具有变旋性的物质也一定具有旋光性。

答:凡具有旋光性的物质一定具有变旋性:错。手性碳原子的构型在溶液中发生了

改变。大多数的具有旋光性的物质的溶液不会发生变旋现象。

具有变旋性的物质也一定具有旋光性:对。

(3)所有的单糖和寡糖都是还原糖。

答:错。有些寡糖的两个半缩醛羟基同时脱水缩合成苷。如:果糖。

(4)自然界中存在的单糖主要为D-型。

答:对。

(5)如果用化学法测出某种来源的支链淀粉有57 个非还原端,则这种分子有56 个分支。

答:对。

2、戊醛糖和戊酮糖各有多少个旋光异构体(包括α-异构体、β-异构体)?请写出戊醛糖的开链结构式(注明构型和名称)。

答:戊醛糖:有3 个不对称碳原子,故有2 3 =8 种开链的旋光异构体。如果包括α-异构体、

β-异构体,则又要乘以2=16 种。

戊酮糖:有2 个不对称碳原子,故有2 2 =4 种开链的旋光异构体。没有环状所以没有α-异

构体、β-异构体。

3、乳糖是葡萄糖苷还是半乳糖苷,是α-苷还是β-苷?蔗糖是什么糖苷,是α-

苷还是β

-苷?两分子的D-吡喃葡萄糖可以形成多少种不同的二糖?

答:乳糖的结构是4-O-(β-D-吡喃半乳糖基)D-吡喃葡萄糖[β-1,4]或者半乳糖β(1→4)

葡萄糖苷,为β-D-吡喃半乳糖基的半缩醛羟基形成的苷因此是β-苷。

蔗糖的结构是葡萄糖α(1→2)果糖苷或者果糖β(2→1)葡萄糖,是α-D-葡萄糖的半缩

醛的羟基和β- D -果糖的半缩醛的羟基缩合形成的苷,因此既是α苷又是β苷。两分子的D-吡喃葡萄糖可以形成19 种不同的二糖。4 种连接方式α→α,α→β,β→α,

β→β,每个5 种,共20 种-1 种(α→β,β→α的1 位相连)=19。

4、某种α-D-甘露糖和β-D-甘露糖平衡混合物的[α]25

D 为+ °,求该平衡混合物中α-D-

甘露糖和β-D-甘露糖的比率(纯α-D-甘露糖的[α]25

D 为+ °,纯β-D-甘露糖的[α]25

D 为-

°);

解:设α-D-甘露糖的含量为x,则

(1-x)=

X=%

该平衡混合物中α-D-甘露糖和β-D-甘露糖的比率:=

5、请写出龙胆三糖[β-D-吡喃葡萄糖(1→6)α-D-吡喃葡萄糖(1→2)β-D-呋喃果糖] 的

结构式。.

6、水解仅含D-葡萄糖和D-甘露糖的一种多糖30g,将水解液稀释至平衡100mL。此水解液

在10cm 旋光管中测得的旋光度α为+ °,试计算该多糖中D-葡萄糖和D-甘露糖的物质的

量的比值(α/β-葡萄糖和α/β-甘露糖的[α]25

D 分别为+ °和+ °)。

解:[α]25

D= α25

D /cL×100= ( 30×1)×100=

设D-葡萄糖的含量为x,则

+(1-x)=

X=%

平衡混合物中D-葡萄糖和D-甘露糖的比率:=

7、若某种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6,分支点残基占全部葡萄糖残基数的%,

问:(1)1分子支链淀粉有多少个葡萄糖残基;(2)在分支点上有多少个残基;(3)有多少个残

基在非还原末端上?

解:葡萄糖残基: 1×106/162=6173

分支点上残基:6173×%=728

非还原末端上的残基:728+1=729.

180x- (x-1) ×x×18 = 1×106

x×18+18 = 1×106

x =6255

分支点上残基:6255×%=738

非还原末端上的残基:738+1=739.

8、今有支链淀粉,完全甲基化后酸水解,得10μmol2,3,4,6-四甲基葡萄糖,问:(1)

此外还有多少哪些甲基化产物,每种多少;(2)通过(1→6)糖苷键相连的葡萄糖残基的百

分数是多少;(3) 若该种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则1 分子支链淀粉中有多少个

分支点残基?

解:(1) 支链淀粉所含葡萄糖残基:32400/162=200μmol。

2,3,4,6-四甲基葡萄糖:n+1 个非还原端10μmol

1,2,3,6-四甲基葡萄糖:还原端一条支链淀粉1 个(可忽略不计×103/×106=

μmol)

2,3-二甲基葡萄糖:分支点残基n 个≈10μmol

2,3,6-三甲基葡萄糖:200-10-10=180μmol

(2) 通过(1→6)糖苷键相连的葡萄糖残基的百分数:10/200×100%=5%

(3) 若该种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则1 分子支链淀粉中有多少个分支点残基?

葡萄糖残基: ×106/162=7407

分支点上残基:7407×5%=370

9、请用两种方法分别区分一下各组糖类物质:

(1) 葡萄糖和半乳糖:测旋光,乙酰化后GC

(2) 蔗糖和乳糖:Fehling 反应,盐酸水解后加间苯三酚

(3) 淀粉和糖原:碘液,溶解性

(4) 淀粉和纤维素:碘液,溶解性

(5) 香菇多糖和阿拉伯聚糖:盐酸水解后加间苯三酚,甲基间苯二酚

10、某种糖类物质可溶于水,但加入乙醇后又发生沉淀,菲林反应呈阴性。当加入浓盐酸

加热后,加碱可使Cu2+还原为Cu+。加酸、加入间苯二酚无颜色变化,但加入间苯三酚却

有黄色物质生成。试判断这是哪类糖类物质,并说明判断依据。

答:糖原。

(1): 可溶于水,但加入乙醇后又发生沉淀

(2): 还原性末端1 个

(3):加浓盐酸水解后生成葡萄糖,可发生Fehling 反应(加碱可使Cu2+还原为Cu+)。

(4):加酸、加入间苯二酚无颜色变化:为醛糖。

(5): 加入间苯三酚却有黄色物质生成: 为己糖。

第三章脂类

1、判断对错,如果认为错误,请说明原因。

(1)混合甘油酯是指分子中除含有脂肪酸和甘油外,还含有其他成分的脂质。答:错。分子中除含有脂肪酸和甘油外,还含有其他成分的脂质称为复脂。混合甘油酯是指

分子中与甘油成脂的脂肪酸的烃基有2 个或者3 个不同者。

(2)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它的两个脂肪酸基是处于膜的内部。

答:错。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但是它的两个脂肪酸基是处于膜的外部。(3)7-脱氢胆固醇是维生素D3 原,而麦角固醇是维生素D2 原。

答:对。

(4)生物膜的内外两侧其膜脂质和膜蛋白分布都是不对称的。

答:对。

(5)膜脂的流动性并不影响膜蛋白的运动。

答:错。因为整个生物膜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膜脂的流动性,脂蛋白也不例外。

2、三酰甘油有没有构型?什么情况下有构型?什么情况下没有构型?

答:甘油本身并无不对称碳原子,但是它的三个羟基可被不同的脂肪酸酰化,则当甘油分子

两头的碳原子的羟基被相同脂肪酸酰化时,则三酰甘油没有构型,当甘油分子两头的碳原子

上的羟基被不同脂肪酸酰化时,则有构型。

3、计算一软脂酰二硬脂酰甘油酯的皂化值。M=862

解:皂化值=×(1000/862)×3= 皂化值=(3××1000)/相对分子质量=(3××1000)/862=

4、计算用下法测定的甘油的碘值。称取80mg菜油,与过量的溴化碘作用,并加入一定量

的碘化钾。然后用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用去硫代硫酸钠。另做一

空白对照(不加菜油),消耗硫代硫酸钠。

解:碘值=(NV×(127/1000))/m×100=(、生物膜表面亲水、内部疏水的特性是由膜蛋白决定的还是由膜脂决定的?如何形成这种

特性?

答:由膜脂决定的。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具有1 个极性的头部(膜表面)和2 个非极性的

尾部(膜内部),水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使生物膜表面亲水,内部疏水。

第四章蛋白质化学

1、用对或者不对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不对,请说明原因

(1)构成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都是L-氨基酸,因为构成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都有旋光性。

答:错。除了甘氨酸外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旋光性,但是这与氨基酸都是L-氨基酸没

有关系。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概念。

(2)只有在很低或者很高的PH 值时,氨基酸的非电离形式才占优势。

答:错。在等电点时氨基酸的非电离形式才占优势。

(3)当PH 大于可电离基团的pKa′时,该基团半数以上解离。

答:对。

(4)一条肽链在回折转弯时,转弯处的氨基酸常常是脯氨酸或甘氨酸。

答:对。

(5)如果一个肽用末端检测方法测定不出它的末端,这个肽只能是个环肽。答:错。若这个肽的N-末端封闭的话,比如:N-末端是pro,用末端检测方法也测定不出它

的末端。

(6)如果用Sephadex-G-100 来分离细胞色素C、血红蛋白、谷氨酸和谷胱甘肽,则洗脱顺

序为谷氨酸→谷胱甘肽→细胞色素C→血红蛋白。

答:错。正确的洗脱顺序为:血红蛋白→细胞色素C→谷胱甘肽→谷氨酸。(7)α-螺旋中每个肽键的酰胺氢都参与氢键的形成。

答:错。脯氨酸所含亚氨基参与肽键的形成,再无氢原子用来形成氢键。(8)蛋白质的等电点是可以改变的,但等离子点不能改变。

答:对。

2、向1mol/L的处于等电点的甘氨酸溶液中加入HCl,问所得溶液的pH值是多少?

如果加入NaOH代替HCl时,pH值又是多少?

解:Ph 低= pKa1+lg(n(AA)-n(H+))/ n(H+)= +lg/=

pH 高= pKa2+lgn(OH-)/(n(AA)-n OH))= + =

3、的某种结晶α-氨基酸,其pKa1和pKa2值分别是和,溶解于100mL的

1mol/L的NaOH溶液中时,其pH值为。计算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提出其可能

的分子式。

解:pH 高= pKa2+lgn(OH-)/(n(AA)-n OH))

= +( n(AA)-

n(AA) =

M==89mol/g

可能的分子式:C3H7O2N,为丙氨酸。

4、已知Lys的ε-氨基的pKa′为,问在pH 时,Lys水溶液中将有多少这种基团给

出质子?

解:pH = pK +Log[A-]/[HA]

=+ Log[NH2]/[NH3+]

[NH2]/[NH3+]=1/10

[NH2]: 1/11;[NH3+]=10/11

5、有一个肽段,经酸水解测定有4 个氨基酸组成。用胰蛋白酶水解成为两个片段;其中一

个片段在280nm有强的光吸收,并且Pauly反应,坂口反应都是阳性;另一个片段用CNBr

处理后释放出一个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呈黄色。试写出这个氨基酸排列顺序及其化学结构

式。

答:用胰蛋白酶水解成为两个片段:碱性氨基酸羧基端肽键;

280nm 有强的光吸收:Tyr;

Pauly 反应阳性: Tyr;

坂口反应阳性:Arg;

用CNBr 处理:Met 羧基端肽键;

茚三酮反应呈黄色:Pro。

氨基酸排列顺序:(N)-Tyr-Arg-Met- Pro(C)

化学结构:

6、一种纯的含钼蛋白质,用1cm的比色杯测定其吸光吸收ε%

2 8 0为。该蛋白质的浓溶液

含有μg/mL。1:50稀释该浓溶液后A280为。计算该蛋白质的最小相对分子质量(M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解:比尔定律:A=ECL(C=g/L; L=cm;E=L/ 吸光系数

E= E %

2 8 0/10=10=

C= A/ EL=(×50)/×1)=125g/L=125mg/mL=125000μg/mL

最小相对分子质量=×(100/125000)) =×105=

7、某蛋白质样品进行氨基酸分析后得到μg 的亮氨酸和μg 的色氨酸,计算该蛋白质的最小相对分子质量。

解:Leu%=1000) ×100%=%

Trp%=1000) ×100%=%

Leu 残基%=((131-18)/131) ×%=%

Trp 残基%=((204-18)/204)×%=%

以Leu 残基%计算的蛋白质最低分子量=(131-18)/%= 2255

以Trp 残基%计算的蛋白质最低分子量=(204-18)/%= 5636

5636:2255=5:2

求其最小公倍数:5636×2=11272, 2255×5=11275

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11270

8、某一蛋白质分子具有α-螺旋和β-折叠两种构象,分子总长度为×10-5cm,

该蛋白质相对

分子质量为250000。试计算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和β-折叠两种构象各占多少?(氨基酸残基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按100 计算)。

解:设α-螺旋为x, β-折叠为y,则:

x+y=250000/100

+=×10-5×108

解得X=1875

Y=625

第五章核酸化学

1、用对或者不对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不对,请说明原因

(1)腺嘌呤和鸟嘌呤都含有嘧啶环,并都含有氨基。

答:对。

(2)RNA 用碱水解可得到2′-核苷酸,而DNA 用碱水解却不能得到2′-脱氧核苷酸。

答:对。

(3)在碱基配对中,次黄嘌呤可以代替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

答:错。次黄嘌呤不能与胸腺嘧啶配对。

(4)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DNA 都与组蛋白结合成核蛋白。

答:错。真核细胞的DNA 与组蛋白结合成核蛋白。原核细胞不含有组蛋白。(5)tRNA 是RNA 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但所含稀有成分却是最多的。答:对。

2、比较DNA、RNA在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特点。

答:

3、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要点是什么?DNA双螺旋结构有何重要生物学意义?答: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要点:

(1)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脱氧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以右手盘绕成双螺旋结构,螺旋表面

具大沟和小沟。

(2)嘌呤碱和嘧啶碱基位于螺旋的内侧,磷酸和脱氧核糖基位于螺旋外侧,彼此以3 ′-5

′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DNA 分子的骨架。碱基环平面与螺旋轴垂直,糖基环平面与碱基

环平面成90°角。

(3)螺旋横截面的直径约为2 nm,每条链相邻两个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为nm,每10

个核苷酸形成一个螺旋,其螺矩(即螺旋旋转一圈)高度为nm。

(4)双螺旋内部的碱基按规则配对,碱基的相互结合具有严格的配对规律,即腺嘌呤(A)

与胸腺嘧啶(T)结合,鸟嘌呤(G)与胞嘧啶(C)结合,这种配对关系,称为碱基互补。

A 和T 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 与C 之间形成三个氢键。双螺旋的两条链是互补关系。

DNA双螺旋结构的重要生物学意义:

该模型揭示了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稳定性特征,最有价值的是确认了碱基配对原则,这是

DNA 复制、转录和反转录的分子基础,亦是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分子基础,它奠定了生物

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基石。推动了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

展,被誉为20 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4、某RNA 完全水解得到四种单核苷酸样品500mg,用水定溶至50mL,吸取稀释到

10mL,测A 260 值=。已知四种单核苷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40.,摩尔吸光系数为

×103,求该产品的纯度。

解1:

核苷酸%=(M×A 260)/( ε260×C) ×100%=(340×/×103××100%=%

解2:

C=(M×A 260)/ε260=(340×/×103=×10-3mg/mL

核苷酸%=×10-3×10×500)/500×100%=%

5、有一假定的圆柱形的B 型DNA 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107,试问此DNA 分子含有

多少圈螺旋?(一对脱氧核苷酸残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18)。

解:脱氧核苷酸残基对数=3×107/618=48544(对)

圈数=48544/10=4854(圈)

6、有甲、乙、丙3 种不同生物来源的DNA 样品,它们的Tm 值分别为84℃、87℃、89℃。

它们的碱基组成各是多少?那一种含G-C 高,那一种含A-T 高?

解:甲(G+C)%=( ×%=( ×=%

甲(A+T)%=100%%=%

乙(G+C)%=( ×%=( ×=%

乙(A+T)%=100%%=%

丙(G+C)%=( ×%=( ×=%

丙(A+T)%=100%%=%

其中,丙含G-C 高,甲含A-T 高。

第六章酶化学

1、用对或者不对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不对,请说明原因

(1)生物体内具有催化能力的物质都是蛋白质。

答:错。还有核酶,其化学本质是核酸。

(2)所有酶都具有辅酶或者辅基。

答:错。酶按其化学组成可分为:简单蛋白酶和结合蛋白酶。简单蛋白酶不含有辅酶或者辅

基;结合蛋白酶不含有辅酶或者辅基。

(3)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

答:错。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符合米氏方程。米氏方程描述的底物浓度与酶

促反应速度的关系正式通过测定酶促反应的初速度得来的。

(4)当底物处于饱和状态时,酶促反应的速率与酶的浓度成正比。

答:错。当底物处于饱和状态时,酶促反应的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Vmax。(5)对于所有酶而言,Km 值都与酶的浓度无关。

答:对。

(6)测定酶的活力时,必须在酶促反应的初速度时进行。

2、现有1g 淀粉酶制剂,用水稀释至1000mL 从中吸取测定酶的活力,得知5min 可

分解淀粉。计算每克酶制剂所含的淀粉酶活力单位(淀粉酶活力单位规定为:在最适

条件下,每小时分解1g 淀粉的酶量为1 个活力单位)

解:酶制剂所含的淀粉酶活力单位=(60×/5 =3

每克酶制剂所含的淀粉酶活力单位=(1000/ ×3 =6000

3、称取25mg 蛋白酶粉配制成25mL 酶溶液,从中取出酶液,以酪蛋白为底物,用

Folin 比色法测定酶的活力,得知每小时产生1500μg 酪蛋白;另取2mL 酶液用凯氏定氮法

测得蛋白氮为。根据以上数据,求出:(1)1mL 酶液中所含的蛋白质量及活力单位;

(2)比活力;(3)1g 酶制剂所含的总蛋白质含量及总活力(每分钟产生1μg 酪氨酸的酶量

为1 个活力单位)

解:(1)1mL 酶液中所含的蛋白质量=×/2= mg

1mL 酶液中所含的活力单位=(1500/60)×10 =250

(2)比活力=活力单位/毫克酶蛋白=250/ =400

(3)1g 酶制剂所含的总蛋白质含量=×1000=625 mg

1g 酶制剂总活力=250×1000=×105

4、当底物浓度Cs 分别等于4Km、5Km、6Km、9Km 和10Km 时,求反应速率V 相当于最大

反应速率Vmax 的几分之几?

解:据米氏方程:V=VmaxCs/( Km +Cs)

若:Cs=nKm 时,则:V=n/(n+1) Vmax

Cs=4Km 时,则:V=4/5 Vmax

Cs=5Km 时,则:V=5/6 Vmax

Cs=6Km 时,则:V=6/7 Vmax

Cs=9Km 时,则:V=9/10 Vmax

Cs=10Km 时,则:V=10/11 Vmax

6、从某生物材料中提取纯化一种酶,按下列步骤进行纯化,计算最后所得酶制剂的比活力、

活力回收率和纯化倍数(纯化率)?

回收率=提纯后总活力/提纯前总活力×100%=196/12650×100%=%

纯化倍数=纯化后比活力/纯化前比活力==24

第七章维生素

1、用对或者不对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不对,请说明原因

(1)维生素对于动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答:错。动物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维生素对于动物是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2)所有水溶性维生素作为酶的辅酶或者辅基,必须都是它们的衍生物。答:错。硫辛酸和维生素C 其本身就是辅酶。

(3)人体可将β-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A。

答:对。

(4)维生素D3 的活性形式是1,25-(OH)。

答:对。

2、脱氢酶的辅酶(或者辅基)有哪些?它们各是什么维生素转化的?

答:(1)黄素辅酶:FMN、FAD,由维生素B2 转化而来。

(2)烟酰胺核苷酸:NAD+(辅酶I CoI)、NADP+(辅酶II CoII),由维生素PP 转化而来。

3、为什么说维生素C、维生素E 和硫辛酸都可作抗氧化剂?

答:(1)维生素C 为强还原剂,易被氧化为氧化型抗坏血酸,可作抗氧化剂。(2)维生素E 为自身易被氧化为无活性的醌化合物,可作抗氧化剂。

(3)硫辛酸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还原型转变为氧化型,可作抗氧化剂。

4、如果人体内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 缺乏或者不足,可引起什么样的疾病?

答:(1)维生素A:夜盲症、干眼病

(2)维生素B1:脚气病;维生素B2:口角炎、皮炎、口腔内膜炎等;维生素PP:3D

症;生物素:毛发脱落、皮肤发炎等;叶酸:巨幼红细胞贫血;维生素B12 巨幼红细胞贫

血;

(3)维生素D:佝偻病或者软骨病。

第八章能量代谢与生物能的利用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如果不对,请说明原因。

(1)生物氧化既包括细胞内的氧化作用又包括还原作用。

答:对。

(2)不需氧黄酶是指不需要氧的黄素核苷酸脱氢酶。

答:错。不需氧黄酶是不以氧为直接受氢体,催化底物脱下的氢先经中间传递体,再传递给

氧生出水的一类黄素核苷酸脱氢酶。

(3)氧化酶只能以氧为受电子体,不能以呼吸传递体为受电子体。

答:错。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类也可作为受电子体。

(4)NADP+H+ 通过呼吸链氧化时比FADH2 产生的ATP多。

答:对。

(5)如果线粒体内的ADP浓度很低,加入解偶联剂将会降低电子传递速度。答:错。解偶联剂不抑制电子传递过程。

2.在由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催化反应G-1-P→G-6-P中,在、25℃下,起始时【G-1-P】为L,平衡时【G-1-P】为L,求△G°′值。

解:△G°′= ([B]eq/[A]eq)

=××298×lg (当反应ATP+ H2O→ADP+Pi 在25℃时,测得ATP 水解平衡常数为250000,而在37℃时,

测得ATP、ADP 和Pi 的浓度分别为L、l 和L。求在此条件下

ATP 水解的自由能变化。

解:△G°′= k′eq=××298×lg 250000= J/mol

△G =△G°′+RTln [产物]/[反应物]

=+×310×lg([][]/[] )

= J/mol

4.在有相应酶存在时,标准情况下,下列反应中哪些反应可按照箭头的指示方向进行?

(1)丙酮酸+NADH+H+ →乳酸+NAD+

解:丙酮酸→乳酸△E1°′=

NADH+H+ →+NAD+ △E2°′=

△E°′=+=>0,该反应可按照箭头的指示方向进行。

(2)苹果酸+丙酮酸→草酰乙酸+乳酸

解:苹果酸→草酰乙酸△E1°′=

丙酮酸→乳酸△E2°′=

△E°′=,该反应不能按照箭头的指示方向进行。

(3)乙醛+延胡索酸→乙酸+琥珀酸

解:乙醛→乙酸△E1°′=

延胡索酸→琥珀酸△E2°′=

△E°′=+=>0,该反应可按照箭头的指示方向进行。

(4)琥珀酸+NADH+H+ →α-酮戊二酸+NAD++CO2

解:琥珀酸→α-酮戊二酸+CO2 △E1°′=

NADH+H+ →+NAD+ △E2°′=

△E°′=+=<0,该反应不能按照箭头的指示方向进行。

(5)丙酮酸+β-羟丁酸→乳酸+乙酰乙酸

解:丙酮酸→乳酸△E1°′=

β-羟丁酸→乙酰乙酸△E2°′=

△E°′=+=>0,该反应可按照箭头的指示方向进行。

5.在充分供给底物、受体、无机磷及ADP 的条件下,在下列情况中,肝线粒体的P/O 值各为

多少?

6.一般来说,物质的分解代谢是产能的,合成代谢是耗能的。当测定一个细胞的能荷降低时,

此时细胞内是合成代谢加强,还是分解代谢加强?

答:能荷降低时,体内ATP 降低,细胞内的分解代谢加强,产生大量ATP。

第九章糖代谢

1、用对或不对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不对,请说明原因。

(1) 糖代谢中所有激酶催化的反应都是不可逆。

答:错。由磷酸甘油酸磷酸酶催化的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的反应是可逆

的。

(4) 5mol 葡萄糖经HMS完全氧化分解,可产生180molATP.

答:175mol。3 分子的G-6-P 产生6 分子的NADPH+H+和1分子3-P-甘油醛,同时又返回

2 分子的G-6-P,也就是1 分子的G-6-P 产生6 分子的NADPH+H+和1 分子3-P-甘油醛。那

么2 分子的G-6-P 产生12 分子的NADPH+H+和2 分子3-P-甘油醛,其中2 分子3-P-甘油醛

可以通过EMP 的逆过程变成G-6-P,这样,1 分子的G-6-P 净产生12 分子的NADPH+H+

(它的穿梭总是免费的),合36 分子的ATP。1 分子的葡萄糖就可以产生35 分子的ATP。

(5) 糖原合成和糖异生都是耗能的。

答:对。

(6) 单糖进入细胞后都生成磷酸单糖,这实际上是细胞的一种保糖机制,以免单糖再转移

到细胞外。

答:对。

2、1710g蔗糖在动物体内经有氧分解为H2O和CO2,总共可产生所少摩尔ATP?多少摩尔

CO2 ?

解:1mol 可分解为:1mol 的葡萄糖和1mol 果糖。

1mol 葡萄糖和1mol 果糖完全分解均可产生:36 或者38molATP,6mol CO2。则1mol 的蔗糖完全分解可产生:72 或者76molATP,12mol CO2。

蔗糖分子量:342

1710g蔗糖=1710/342=5mol

则:1710g 蔗糖悠扬分解后产生的:

5×72=360 或者5×76=380mol ATP

5×12=60mol CO2

3、某厂用发酵法生产酒精,对淀粉质原料液化酶和糖化酶的总转化率为40%,酒精酵母对

葡萄糖的利用率为90%。问投料5000kg可产生多少升酒精(酒精密度cm3)?酵母

菌获得多少能量(多少molATP)?

解:酒精体积V=(5×106×40%×90%)/(162××103)=

nATP=[(5×106×40%×90%)/162]×2=×104mol

4、1mol 乳酸完全氧化分解可生成多少摩尔的ATP?没生成1molATP 若以储能计算,

其储能效率多少?如果2mol 乳酸转化成葡萄糖,需要消耗多少molATP?

解:乳酸+NAD+→丙酮酸+ NADH+H+ 进入呼吸链2or3molATP

丙酮酸进入TCA 循环:15mol ATP

1mol 乳酸完全氧化分解可生成17or18mol 的ATP

储能效率=17×=%

或者储能效率=18×=%

如果2mol 乳酸转化成葡萄糖,需要消耗:4molATP(丙酮酸→草酰乙酸,3-磷酸甘油酸→

二磷酸甘油酸个1molATP)+2molGTP(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6molATP 5、每摩尔下列各物在酵母细胞内完全氧化时产生多少摩尔ATP及CO2 ?假定酵解、三羧

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系统完全具有活性。

(1)麦芽糖;(2)乳糖;(3)1-磷酸葡萄糖;(4)3-磷酸甘油醛;(5)琥珀酸

(6)α-酮戊二酸

6、虽然氧分子并不直接参与TCA 循环,但该循环的运行必须在有氧的情况下才能发生,为

什么?

答:氧分子并不直接参与TCA 循环,但底物在脱氢酶作用下会脱下NADH+H+或者FADH2, NADH+H+

或者FADH2 之后进入线粒体呼吸链,必须以氧作为最终的电子受体。

第十章

1、用对或不对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不对,请说明原因。

(1)脂肪酸的氧化分解是在有机分子的羧基端开始的。

答:对。

(2)只有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才能在氧化降解时产生乙酰CoA。

答:错。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开始时任按β-氧化途径降解,产生乙酰CoA,最后剩下丙酰

CoA。丙酰CoA 羧化成琥珀酰CoA,在进入TCA 循环。

(3)因为甘油和3-磷酸甘油醛都是三碳化合物,所以它的完全降解所产生的ATP数是一

样的。

答:错。甘油首先需要在甘油激酶的作用下消化一分子的ATP 生成α-磷酸甘油,然后转

变为磷酸二羟丙酮,最后转化为3-磷酸甘油醛。所以它完全分解之后产生的ATP 数目比3-

磷酸甘油醛少一个。

(4)从乙酰CoA合成1分子软脂酸,需消耗8分子ATP。

答:错。从乙酰CoA 合成1 分子软脂酸,需要进行7 次的缩合反应,消耗7 分子ATP。

(5)合成糖原需要UTP,合成磷脂需要CTP。

答:对。

2、1mol三软脂酰甘油酯完全氧化分解,产生多少摩尔ATP?多少摩尔CO2?如由3分子

软脂酸和1分子甘油合成1分子三软脂酰甘油需要几分子ATP?

解:1mol 三软脂酰甘油酯在脂肪酶的作用下生成3mol 软脂酸和1mol 甘油

1mol 软脂酸完全氧化分解可产生129ATP,则3mol 软脂酸生成3×129=387 ATP。

1mol 甘油完全氧化分解可产生20(19)-1=19(18)molATP。

1mol三软脂酰甘油酯完全氧化分解可产生:387+19(18)=406(405)ATP。同时产生:

16×3+3=51 molCO2。

1 分子软脂酸活化成脂酰CoA 需要消耗2ATP。

1 分子甘油磷酸化成α-磷酸甘油需要消耗1ATP。

3分子软脂酸和1分子甘油合成1分子三软脂酰甘油需要:3×2+1=7ATP。3、1mol下列含羟基不饱和脂肪酸完全氧化成CO2和水,可净生成多少摩尔ATP?

CH3-CH2-CH2-CH=C(OH)-CH2-CH2-COOH, 这道题错了,若按照我改的这个化合物进行计

算。

解:该化合物含有8 个碳原子,可进行3 次β-氧化生成4 个乙酰CoA。

1mol该化合物完全氧化可生成:3×2+3×3+12×4-2=61ATP

若多一个双键,少生成2ATP。

则总共生成61-2=59ATP

4、据你所知,乙酰CoA在动物体内课转变成那些物质?

答:(1)进入TCA 循环,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H2O,放出能量。

(2)作为脂肪酸、固醇合成的原料。

(3)某些植物、微生物中,可在乙醛酸体内进行乙醛酸循环。

(4)在动物肝、肾脏中有可能产生乙酰乙酸、D-β-羟丁酸和丙酮(酮体)。

大学生物化学习题-答案

生物化学习题 蛋白质 —、填空题 1. 氨基酸的等电点(pl)是指—水溶液中,氨基酸分子净电荷为0时的溶液PH值。 2. 氨基酸在等电点时,主要以_兼性一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负/阴离子形式存在,在pH

生物化学课后答案张丽萍

9 糖代谢 1.假设细胞匀浆中存在代谢所需要的酶和辅酶等必需条件,若葡萄糖的C-1处用14C 标记,那么在下列代谢产物中能否找到14C 标记。 (1)CO 2;(2)乳酸;(3)丙氨酸。 解答: (1)能找到14C 标记的CO 2 葡萄糖→→丙酮酸(*C 1) →氧化脱羧生成标记的CO 2。 (2)能找到14C 标记的乳酸 丙酮酸(*C 1)加NADH+H +还原成乳酸。 (3)能找到14C 标记的丙氨酸 丙酮酸(*C 1) 加谷氨酸在谷丙转氨酶作用下生成14C 标记的丙氨酸。 2.某糖原分子生成 n 个葡糖-1-磷酸,该糖原可能有多少个分支及多少个α-(1—6)糖苷键(*设:糖原与磷酸化酶一次性作用生成)?如果从糖原开始计算,lmol 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 2和H 2O ,将净生成多少mol ?ATP? 解答:经磷酸化酶作用于糖原的非还原末端产生n 个葡萄糖-1-磷酸, 则该糖原可能有n +1个分支及n +1个α-(1—6)糖苷键。如果从糖原开始计算,lmol 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 2和 H 2O, 将净生成33molATP 。 3.试说明葡萄糖至丙酮酸的代谢途径,在有氧与无氧条件下有何主要区别? 解答:(1) 葡萄糖至丙酮酸阶段,只有甘油醛-3-磷酸脱氢产生NADH+H + 。 NADH+H +代谢去路不同, 在无氧条件下去还原丙酮酸; 在有氧条件下,进入呼吸链。 (2) 生成ATP 的数量不同,净生成2mol ATP; 有氧条件下净生成7mol ATP 。 葡萄糖至丙酮酸阶段,在无氧条件下,经底物磷酸化可生成4mol ATP (甘油酸-1,3-二磷酸生成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经烯醇丙酮酸磷酸生成丙酮酸),葡萄糖至葡糖-6-磷酸,果糖-6-磷酸至果糖1,6--二磷酸分别消耗了1mol ATP, 在无氧条件下净生成2mol ATP 。在有氧条件下,甘油醛-3-磷酸脱氢产生NADH+H +进入呼吸链将生成2× ATP ,所以净生成7mol ATP 。 4.O 2没有直接参与三羧酸循环,但没有O 2的存在,三羧酸循环就不能进行,为什么?丙二酸对三羧酸循环有何作用? 解答:三羧酸循环所产生的3个NADH+H +和1个FADH 2需进入呼吸链,将H +和电子传递给O 2生成H 2O 。没有O 2将造成NADH+H +和FADH 2的积累,而影响三羧酸循环的进行。丙二酸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竟争性抑制剂,加入丙二酸会使三羧酸循环受阻。 5.患脚气病病人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含量比正常人高(尤其是吃富含葡萄糖的食物后),请说明其理由。 解答:因为催化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的酶系需要TPP 作酶的辅因子, TPP 是VB 1的衍生物,患脚气病病人缺VB 1, 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氧化受阻, 因而含量比正常人高。 6.油料作物种子萌发时,脂肪减少糖増加,利用生化机制解释该现象,写出所经历的主要生化反应历程。 解答:油料作物种子萠发时,脂肪减少,糖増加,表明脂肪转化成了糖。转化途径是:脂肪酸氧化分解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 经乙醛酸循环中的异柠檬酸裂解酶与苹果酸合成酶催化, 生成草酰乙酸,再经糖异生转化为糖。 7.激烈运动后人们会感到肌肉酸痛,几天后酸痛感会消失.利用生化机制解释该现象。 解答:激烈运动时, 肌肉组织中氧气供应不足, 酵解作用加强, 生成大量的乳酸, 会感到肌肉酸痛,经过代谢, 乳酸可转变成葡萄糖等其他物质,或彻底氧化为CO 2和 H 2O , 因乳酸含量减少酸痛感会消失。 8.写出UDPG 的结构式。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糖原时,每增加一个糖残基将消耗多少ATP? 解答: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糖原时 , 每增加一个糖残基将消耗3molATP 。过程如下: ATP G 6P ADP +--+垐?噲?葡萄糖(激酶催化), G 6P G 1P ----垐?噲?(己糖磷酸异构酶催化), 2G 1P UTP UDPG PPi PPi H O 2Pi --+++??→垐?噲?(UDPG 焦磷酸化酶催化), 再在糖原合成酶催化下,UDPG 将葡萄糖残基加到糖原引物非还原端形成α-1,4-糖苷键。

生物化学题库及答案大全

《生物化学》题库 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蛋白质中的苯丙氨酸、酪氨酸和__色氨酸__3种氨基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因而使蛋白质在 280nm处有最大吸收值。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最基本的有两种类型,它们是_α-螺旋结构__和___β-折叠结构__。前者的螺距为 0.54nm,每圈螺旋含_3.6__个氨基酸残基,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高度为__0.15nm____。天然 蛋白质中的该结构大都属于右手螺旋。 3氨基酸与茚三酮发生氧化脱羧脱氨反应生成__蓝紫色____色化合物,而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 生成黄色化合物。 4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以两性离子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以负 离子形式存在。 5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因素有:碱基堆积力;氢键;离子键 6酶的活性中心包括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两个功能部位,其中前者直接与底物结合,决定酶的 专一性,后者是发生化学变化的部位,决定催化反应的性质。 72个H+或e经过细胞内的NADH和FADH2呼吸链时,各产生3个和2个ATP。 8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2________分子ATP。 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9。 10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全酶由σββα'2组成;核心酶的组成是'2ββα。参

与识别起始信号的是σ因子。 11按溶解性将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性维生素,其中前者主要包括V B1、V B2、V B6、 V B12、V C,后者主要包括V A、V D、V E、V K(每种类型至少写出三种维生素。) 12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mRNA作为模板,tRNA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蛋白质合 成的场所是 核糖体。 13细胞内参与合成嘧啶碱基的氨基酸有:天冬氨酸和谷氨酰胺。 14、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延伸阶段,氨基酸是以氨酰tRNA合成酶?GTP?EF-Tu三元复合体的形式进 位的。 15、脂肪酸的β-氧化包括氧化;水化;再氧化和硫解4步化学反应。 二、选择题 1、(E)反密码子GUA,所识别的密码子是: A.CAU B.UG C C.CGU D.UAC E.都不对 2、(C)下列哪一项不是蛋白质的性质之一? A.处于等电状态时溶解度最小 B.加入少量中性盐溶解度增加 C.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 D.有紫外吸收特性 3.(B)竞争性抑制剂作用特点是:

生物化学习题【题库】

生物化学习题集 生物化学教研室 二〇〇八年三月

生物化学习题 第一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一、选择题 1、热变性的DNA分子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复性,条件之一是() A、骤然冷却 B、缓慢冷却 C、浓缩 D、加入浓的无机盐 2、在适宜条件下,核酸分子两条链通过杂交作用可自行形成双螺旋,取决于() A、DNA的Tm值 B、序列的重复程度 C、核酸链的长短 D、碱基序列的互补 3、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2’,5’—磷酸二酯键 B、氢键 C、3’,5’—磷酸二酯键 D、糖苷键 4、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是:() A、有反密码环和 3’—端有—CCA序列 B、有密码环 C、有反密码环和5’—端有—CCA序列 D、5’—端有—CCA序列 5、下列关于DNA分子中的碱基组成的定量关系哪个是不正确的?() A、C+A=G+T B、C=G C、A=T D、C+G=A+T 6、下面关于Watson-Crick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两条单链的走向是反平行的 B、碱基A和G配对 C、碱基之间共价结合 D、磷酸戊糖主链位于双螺旋侧 7、具5’-CpGpGpTpAp-3’顺序的单链DNA能与下列哪种RNA杂交?() A、5’-GpCpCpAp-3’ B、5’-GpCpCpApUp-3’ C、5’-UpApCpCpGp-3’ D、5’-TpApCpCpGp-3’ 8、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 A、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 B、碱基相同,核糖不同 C、碱基不同,核糖不同 D、碱基不同,核糖相同 9、下列关于mRNA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原核细胞的mRNA在翻译开始前需加“PolyA”尾巴。 B、真核细胞mRNA在 3’端有特殊的“尾巴”结构 C、真核细胞mRNA在5’端有特殊的“帽子”结构 10、tRNA的三级结构是() A、三叶草叶形结构 B、倒L形结构 C、双螺旋结构 D、发夹结构 11、维系DNA双螺旋稳定的最主要的力是() A、氢键 B、离子键 C、碱基堆积力 D德华力 12、下列关于DNA的双螺旋二级结构稳定的因素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3',5'-磷酸二酯键 C、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碱基堆积力 D、磷酸基团上的负电荷与介质中的阳离子之间形成的离子键 13、Tm是指( )的温度 A、双螺旋DNA达到完全变性时 B、双螺旋DNA开始变性时 C、双螺旋DNA结构失去1/2时 D、双螺旋结构失去1/4时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糖类 1、判断对错,如果认为错误,请说明原因。 (1)所有单糖都具有旋光性。 答:错。二羟酮糖没有手性中心。 (2)凡具有旋光性的物质一定具有变旋性,而具有变旋性的物质也一定具有旋光性。 答:凡具有旋光性的物质一定具有变旋性:错。手性碳原子的构型在溶液中发生了 改变。大多数的具有旋光性的物质的溶液不会发生变旋现象。 具有变旋性的物质也一定具有旋光性:对。 (3)所有的单糖和寡糖都是还原糖。 答:错。有些寡糖的两个半缩醛羟基同时脱水缩合成苷。如:果糖。 (4)自然界中存在的单糖主要为D-型。 答:对。 (5)如果用化学法测出某种来源的支链淀粉有57 个非还原端,则这种分子有56 个分支。 答:对。 2、戊醛糖和戊酮糖各有多少个旋光异构体(包括α-异构体、β-异构体)?请写出戊醛糖的开链结构式(注明构型和名称)。 答:戊醛糖:有3 个不对称碳原子,故有2 3 =8 种开链的旋光异构体。如果包括α-异构体、 β-异构体,则又要乘以2=16 种。 戊酮糖:有2 个不对称碳原子,故有2 2 =4 种开链的旋光异构体。没有环状所以没有α-异 构体、β-异构体。 3、乳糖是葡萄糖苷还是半乳糖苷,是α-苷还是β-苷?蔗糖是什么糖苷,是α-

苷还是β -苷?两分子的D-吡喃葡萄糖可以形成多少种不同的二糖? 答:乳糖的结构是4-O-(β-D-吡喃半乳糖基)D-吡喃葡萄糖[β-1,4]或者半乳糖β(1→4) 葡萄糖苷,为β-D-吡喃半乳糖基的半缩醛羟基形成的苷因此是β-苷。 蔗糖的结构是葡萄糖α(1→2)果糖苷或者果糖β(2→1)葡萄糖,是α-D-葡萄糖的半缩 醛的羟基和β- D -果糖的半缩醛的羟基缩合形成的苷,因此既是α苷又是β苷。两分子的D-吡喃葡萄糖可以形成19 种不同的二糖。4 种连接方式α→α,α→β,β→α, β→β,每个5 种,共20 种-1 种(α→β,β→α的1 位相连)=19。 4、某种α-D-甘露糖和β-D-甘露糖平衡混合物的[α]25 D 为+ °,求该平衡混合物中α-D- 甘露糖和β-D-甘露糖的比率(纯α-D-甘露糖的[α]25 D 为+ °,纯β-D-甘露糖的[α]25 D 为- °); 解:设α-D-甘露糖的含量为x,则 (1-x)= X=% 该平衡混合物中α-D-甘露糖和β-D-甘露糖的比率:= 5、请写出龙胆三糖[β-D-吡喃葡萄糖(1→6)α-D-吡喃葡萄糖(1→2)β-D-呋喃果糖] 的 结构式。. 6、水解仅含D-葡萄糖和D-甘露糖的一种多糖30g,将水解液稀释至平衡100mL。此水解液 在10cm 旋光管中测得的旋光度α为+ °,试计算该多糖中D-葡萄糖和D-甘露糖的物质的 量的比值(α/β-葡萄糖和α/β-甘露糖的[α]25 D 分别为+ °和+ °)。 解:[α]25 D= α25 D /cL×100= ( 30×1)×100= 设D-葡萄糖的含量为x,则 +(1-x)= X=%

生化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唾液淀粉酶应属于下列那一类酶( D ); A 蛋白酶类 B 合成酶类 C 裂解酶类 D 水解酶类 2.酶活性部位上的基团一定是( A ); A 必需基团 B 结合基团 C 催化基团 D 非必需基团 3.实验上,丙二酸能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但可用增加底物浓度的方法来消除其抑制,这种抑制称为( C ); A 不可逆抑制 B 非竟争性抑制 C 竟争性抑制 D 非竟争性抑制的特殊形式 4.动物体肝脏内,若葡萄糖经糖酵解反应进行到3-磷酸甘油酸即停止了,则此过程可净生成( A )ATP; A 0 B -1 C 2 D 3 5.磷酸戊糖途径中,氢受体为( B ); A NAD+ B NADP+ C FA D D FMN 6.高等动物体内NADH呼吸链中,下列那一种化合物不是其电子传递体( D ); A 辅酶Q B 细胞色素b C 铁硫蛋白 D FAD 7.根据化学渗透假说理论,电子沿呼吸链传递时,在线粒体内产生了膜电势,其中下列正确的是( A ); A 内膜外侧为正,内侧为负 B 内膜外侧为负,内侧为正 C 外膜外侧为正,内侧为负 D 外膜外侧为负,内侧为正 8.动物体内,脂酰CoA经β-氧化作用脱氢,则这对氢原子可生成( B )分子ATP; A 3 B 2 C 4 D 1 9.高等动物体内,游离脂肪酸可通过下列那一种形式转运( C ); A 血浆脂蛋白 B 高密度脂蛋白 C 可溶性复合体 D 乳糜微粒 10.对于高等动物,下列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B ); A 丙氨酸 B 苏氨酸 C 谷氨酰胺 D 脯氨酸 11.高等动物体内,谷丙转氨酶(GPT)最可能催化丙酮酸与下列那一种化合物反应( D );

生物化学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就是( E ) A、氢键 B、疏水键 C、盐键 D、二硫键 E、肽键 2、蛋白质变性后可出现下列哪种变化( D ) A、一级结构发生改变 B、构型发生改变 C、分子量变小 D、构象发生改变 E、溶解度变大 3、下列没有高能键的化合物就是( B ) A、磷酸肌酸 B、谷氨酰胺 C、ADP D、1,3一二磷酸甘油酸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4、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中,首先合成的就是( A ) A、IMP B、AMP C、GMP D、XMP E、ATP 6、体内氨基酸脱氨基最主要的方式就是( B ) A、氧化脱氨基作用 B、联合脱氨基作用 C、转氨基作用 D、非氧化脱氨基作用 E、脱水脱氨基作用 7、关于三羧酸循环,下列的叙述哪条不正确( D ) A、产生NADH与FADH2 B、有GTP生成 C、氧化乙酰COA D、提供草酰乙酸净合成 E、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运转 8、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就是( C ) A、HMG COA合成酶 B、HMG COA裂解酶 C、HMG COA还原酶 D、乙酰乙酰COA脱氢酶 E、硫激酶 9、下列何种酶就是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 D ) A、醛缩酶 B、烯醇化酶 C、乳酸脱氢酶 D、磷酸果糖激酶 E、3一磷酸甘油脱氢酶

10、DNA二级结构模型就是( B ) A、α一螺旋 B、走向相反的右手双螺旋 C、三股螺旋 D、走向相反的左手双螺旋 E、走向相同的右手双螺旋 11、下列维生素中参与转氨基作用的就是( D ) A、硫胺素 B、尼克酸 C、核黄素 D、磷酸吡哆醛 E、泛酸 12、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就是( B ) A、尿素 B、尿酸 C、氨 D、β—丙氨酸 E、β—氨基异丁酸 13、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信号就是( D ) A、UAG B、UAA C、UGA D、AUG E、AGU 14、非蛋白氮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就是( D ) A、氨基酸 B、尿酸 C、肌酸 D、尿素 E、胆红素 15、脱氧核糖核苷酸生成的方式就是( B ) A、在一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B、在二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C、在三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D、在核苷水平上还原 16、妨碍胆道钙吸收的物质就是( E ) A、乳酸 B、氨基酸 C、抗坏血酸 D、柠檬酸 E、草酸盐 17、下列哪种途径在线粒体中进行( E ) A、糖的无氧酵介 B、糖元的分解 C、糖元的合成 D、糖的磷酸戊糖途径 E、三羧酸循环 18、关于DNA复制,下列哪项就是错误的( D ) A、真核细胞DNA有多个复制起始点 B、为半保留复制 C、亲代DNA双链都可作为模板 D、子代DNA的合成都就是连续进行的

生物化学题库及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库 蛋白质化学 一、填空题 1.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20 种,一般可根据氨基酸侧链(R)的 大小分为非极性侧链氨基酸和极性侧 链氨基酸两大类。其中前一类氨基酸侧链基团的共同特怔是具有 疏水性;而后一类氨基酸侧链(或基团)共有的特征是具有亲水 性。碱性氨基酸(pH6~7时荷正电)有两3种,它们分别是赖氨 基酸和精。组氨基酸;酸性氨基酸也有两种,分别是天冬 氨基酸和谷氨基酸。 2.紫外吸收法(280nm)定量测定蛋白质时其主要依据是因为大多数可溶性蛋 白质分子中含有苯丙氨基酸、酪氨基酸或 色氨基酸。 3.丝氨酸侧链特征基团是-OH ;半胱氨酸的侧链基团是-SH ;组氨酸的侧链基团是 。这三种氨基酸三字母代表符号分别是 4.氨基酸与水合印三酮反应的基团是氨基,除脯氨酸以外反应产物 的颜色是蓝紫色;因为脯氨酸是 —亚氨基酸,它与水合印三酮的反 应则显示黄色。 5.蛋白质结构中主键称为肽键,次级键有、 、

氢键疏水键、范德华力、二硫键;次级键中属于共价键的是二硫键键。 6.镰刀状贫血症是最早认识的一种分子病,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子β亚基的第六位 谷氨酸被缬氨酸所替代,前一种氨基酸为极性侧链氨基酸,后者为非极性侧链氨基酸,这种微小的差异导致红血蛋白分子在氧分压较低时易于聚集,氧合能力下降,而易引起溶血性贫血。 7.Edman反应的主要试剂是异硫氰酸苯酯;在寡肽或多肽序列测定中,Edman反应的主要特点是从N-端依次对氨基酸进行分析鉴定。 8.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基本类型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 和。其中维持前三种二级结构稳定键的次级键为氢 键。此外多肽链中决定这些结构的形成与存在的根本性因与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次序、、 有关。而当我肽链中出现脯氨酸残基的时候,多肽链的αa-螺旋往往会中断。 9.蛋白质水溶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亲水胶体,其稳定性主要因素有两个,分别是分子表面有水化膜同性电荷斥力 和。

生物化学课后答案_张丽萍

1 绪论 1.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解答:生物化学主要研究: (1)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功能; (2)生物分子分解与合成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 (4)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2.你已经学过的课程中哪些内容与生物化学有关。 提示: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 3.说明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组成有哪些相似的规侓。 解答:生物大分子在元素组成上有相似的规侓性。碳、氢、氧、氮、磷、硫等6种是蛋白质、核酸、糖和脂的主要组成元素。碳原子具有特殊的成键性质,即碳原子最外层的4个电子可使碳与自身形成共价单键、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碳还可与氮、氧和氢原子形成共价键。碳与被键合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的性质,使得碳骨架可形成线性、分支以及环状的多种多性的化合物。特殊的成键性质适应了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需要。氮、氧、硫、 磷元素构成了生物分子碳骨架上的氨基(—NH2)、羟基(—OH )、羰基(C O )、羧基(—COOH )、巯基(—SH )、磷酸基(—PO4 )等功能基团。这些功能基团因氮、硫和磷有着可变的氧化数及氮和氧有着较强的电负性而与生命物质的许多关键作用密切相关。 生物大分子在结构上也有着共同的规律性。生物大分子均由相同类型的构件通过一定的共价键聚合成链状,其主链骨架呈现周期性重复。构成蛋白质的构件是20种基本氨基酸。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肽链具有方向性(N 端→C 端),蛋白质主链骨架呈“肽单位”重复;核酸的构件是核苷酸,核苷酸通过3′, 5′-磷酸二酯键相连,核酸链也具有方向性(5′、→3′ ),核酸的主链骨架呈“磷酸-核糖(或脱氧核糖)”重复;构成脂质的构件是甘油、脂肪酸和胆碱,其非极性烃长链也是一种重复结构;构成多糖的构件是单糖,单糖间通过糖苷键相连,淀粉、纤维素、糖原的糖链骨架均呈葡萄糖基的重复。 2 蛋白质化学 1.用于测定蛋白质多肽链N 端、C 端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基本原理是什么? 解答:(1) N-末端测定法:常采用2,4―二硝基氟苯法、Edman 降解法、丹磺酰氯法。 ①2,4―二硝基氟苯(DNFB 或FDNB)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2,4―二硝基氟苯(2,4―DNFB )反应(Sanger 反应),生成DNP ―多肽或DNP ―蛋白质。由于DNFB 与氨基形成的键对酸水解远比肽键稳定,因此DNP ―多肽经酸水解后,只有N ―末端氨基酸为黄色DNP ―氨基酸衍生物,其余的都是游离氨基酸。 ② 丹磺酰氯(DNS)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与丹磺酰氯(DNS ―Cl )反应生成DNS ―多肽或DNS ―蛋白质。由于DNS 与氨基形成的键对酸水解远比肽键稳定,因此DNS ―多肽经酸水解后,只有N ―末端氨基酸为强烈的荧光物质DNS ―氨基酸,其余的都是游离氨基酸。 ③ 苯异硫氰酸脂(PITC 或Edman 降解)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异硫氰酸苯酯(PITC )反应(Edman 反应),生成苯氨基硫甲酰多肽或蛋白质。在酸性有机溶剂中加热时,N ―末端的PTC ―氨基酸发生环化,生成苯乙内酰硫脲的衍生物并从肽链上掉下来,除去N ―末端氨基酸后剩下的肽链仍然是完整的。 ④ 氨肽酶法:氨肽酶是一类肽链外切酶或叫外肽酶,能从多肽链的N 端逐个地向里切。根据不同的反应时间测出酶水解释放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按反应时间和残基释放量作动力学曲线,就能知道该蛋白质的N 端残基序列。 (2)C ―末端测定法:常采用肼解法、还原法、羧肽酶法。 肼解法:蛋白质或多肽与无水肼加热发生肼解,反应中除C 端氨基酸以游离形式存 在外,其他氨基酸都转变为相应的氨基酸酰肼化物。

生化练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蛋白质 选择题 1.某一溶液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为45%,此溶液的蛋白质氮的百分浓度为:E A.8.3% B.9.8% C.6.7% D.5.4% E.7.2% 2.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D A.组氨酸B.赖氨酸C.甘氨酸D.天冬氨酸E.色氨酸 3.下列哪一种氨基酸是亚氨基酸:A A.脯氨酸B.焦谷氨酸C.亮氨酸D.丝氨酸E.酪氨酸 4.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C A.离子键B.疏水键C.肽键D.氢键E.二硫键 5.关于肽键特点的错误叙述是:E A.肽键中的C-N键较C-N单键短 B.肽键中的C-N键有部分双键性质 C.肽键的羰基氧和亚氨氢为反式构型 D.与C-N相连的六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E.肽键的旋转性,使蛋白质形成各种立体构象 6.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B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这种结构 B.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 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7.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E A.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B.在三级结构的基础上,由二硫键将各多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 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 8.含有Ala,Asp,Lys,Cys的混合液,其pI依次分别为6.0,2.77,9.74,5.07,在pH9环境中电泳分离这四种氨基酸,自正极开始,电泳区带的顺序是:B A.Ala,Cys,Lys,Asp B.Asp,Cys,Ala,Lys C.Lys,Ala,Cys,Asp D.Cys,Lys,Ala,Asp E.Asp,Ala,Lys,Cys 9.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D A.粘度下降 B.溶解度增加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_酶

酶 (一)名词解释 值) 1.米氏常数(K m 2.底物专一性(substrate specificity) 3.辅基(prosthetic group) 4.单体酶(monomeric enzyme) 5.寡聚酶(oligomeric enzyme) 6.多酶体系(multienzyme system) 7.激活剂(activator) 8.抑制剂(inhibitor inhibiton) 9.变构酶(allosteric enzyme) 10.同工酶(isozyme) 11.诱导酶(induced enzyme) 12.酶原(zymogen) 13.酶的比活力(enzymatic compare energy) 14.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 (二)英文缩写符号 1.NA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2.FAD(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 3.THFA(tetrahydrofolic acid) 4.NADP+(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5.FMN(flavin mononucleotide) 6.CoA(coenzyme A) 7.ACP(acyl carrier protein) 8.BCCP(biotin carboxyl carrier protein) 9.PLP(pyridoxal phosphate) (三)填空题

1.酶是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2.酶具有、、和等催化特点。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和。 4.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中心主要含有、、和基,三者构成一个氢键体系,使其中的上的成为强烈的亲核基团,此系统称为系统或。 5.与酶催化的高效率有关的因素有、、、 、等。 6.丙二酸和戊二酸都是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剂。 7.变构酶的特点是:(1),(2),它不符合一般的,当以V对[S]作图时,它表现出型曲线,而非曲线。它是酶。 8.转氨酶的辅因子为即维生素。其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其中在氨基酸代谢中非常重要,是、和的辅酶。 9.叶酸以其起辅酶的作用,它有和两种还原形式,后者的功能作为载体。 10.一条多肽链Asn-His-Lys-Asp-Phe-Glu-Ile-Arg-Glu-Tyr-Gly-Arg经胰蛋白酶水解可得到个多肽。 11.全酶由和组成,在催化反应时,二者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决定酶的专一性和高效率,起传递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的作用。12.辅助因子包括、和等。其中与酶蛋白结合紧密,需要除去,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以用除去。13.T.R.Cech和S.Alman因各自发现了而共同获得1989年的诺贝尔奖(化学奖)。 14.根据国际系统分类法,所有的酶按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性质可分为六类、、、、、和。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1)

121.胆固醇在体内的主要代谢去路是( C ) A.转变成胆固醇酯 B.转变为维生素D3 C.合成胆汁酸 D.合成类固醇激素 E.转变为二氢胆固醇 125.肝细胞内脂肪合成后的主要去向是( C ) A.被肝细胞氧化分解而使肝细胞获得能量 B.在肝细胞内水解 C.在肝细胞内合成VLDL并分泌入血 D.在肝内储存 E.转变为其它物质127.乳糜微粒中含量最多的组分是( C ) A.脂肪酸 B.甘油三酯 C.磷脂酰胆碱 D.蛋白质 E.胆固醇129.载脂蛋白不具备的下列哪种功能( C ) A.稳定脂蛋白结构 B.激活肝外脂蛋白脂肪酶 C.激活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D.激活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E.激活肝脂肪酶 131.血浆脂蛋白中转运外源性脂肪的是( A ) (内源) 136.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 D ) A.转运外源性脂肪 B.转运内源性脂肪 C.转运胆固醇 D.逆转胆固醇 E.转运游离脂肪酸 138.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子的原发性代谢障碍是( C ) A.缺乏载脂蛋白B B.由VLDL生成LDL增加 C.细胞膜LDL受体功能缺陷 D.肝脏HMG-CoA还原酶活性增加 E.脂酰胆固醇脂酰转移酶(ACAT)活性降低 139.下列哪种磷脂含有胆碱( B ) A.脑磷脂 B.卵磷脂 C.心磷脂 D.磷脂酸 E.脑苷脂

二、多项选择题 203.下列物质中与脂肪消化吸收有关的是( A D E ) A.胰脂酶 B.脂蛋白脂肪酶 C.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D.辅脂酶 E.胆酸 204.脂解激素是( A B D E ) A.肾上腺素 B.胰高血糖素 C.胰岛素 D.促甲状腺素 E.甲状腺素 206.必需脂肪酸包括( C D E ) A.油酸 B.软油酸 C.亚油酸 D.亚麻酸 E.花生四烯酸208.脂肪酸氧化产生乙酰CoA,不参与下列哪些代谢( A E ) A.合成葡萄糖 B.再合成脂肪酸 C.合成酮体 D.合成胆固醇 E.参与鸟氨酸循环 216.直接参与胆固醇合成的物质是( A C E ) A.乙酰CoA B.丙二酰CoA 217.胆固醇在体内可以转变为( B D E ) A.维生素D2 B.睾酮 C.胆红素 D.醛固酮 E.鹅胆酸220.合成甘油磷脂共同需要的原料( A B E ) A.甘油 B.脂肪酸 C.胆碱 D.乙醇胺 E.磷酸盐222.脂蛋白的结构是( A B C D E ) A.脂蛋白呈球状颗粒 B.脂蛋白具有亲水表面和疏水核心 C.载脂蛋白位于表面、VLDL主要以甘油三酯为核心、HDL主要的胆固醇酯为核心

生化课后习题答案

一绪论 1.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解答:生物化学主要研究:(1)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功能;(2)生物分子分解与合成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3)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4)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2.你已经学过的课程中哪些内容与生物化学有关。 提示: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 3.说明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组成有哪些相似的规侓。解答:生物大分子在元素组成上有相似的规侓性。碳、氢、氧、氮、磷、硫等 6 种是解答蛋白质、核酸、糖和脂的主要组成元素。碳原子具有特殊的成键性质,即碳原子最外层的 4 个电子可使碳与自身形成共价单键、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碳还可与氮、氧和氢原子形成共价键。碳与被键合原子形成 4 个共价键的性质,使得碳骨架可形成线性、分支以及环状的多 O 种多性的化合物。特殊的成键性质适应了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需要。氮、氧、硫、磷元素构成了生物分子碳骨架上的氨基(—NH2)、羟基(—OH)、羰基(C)、羧基(—COOH)、

巯基(—SH)、磷酸基(—PO4 )等功能基团。这些功能基团因氮、硫和磷有着可变的氧化数及氮和氧有着较强的电负性而与生命物质的许多关键作用密切相关。生物大分子在结构上也有着共同的规律性。生物大分子均由相同类型的构件通过一定的共价键聚合成链状,其主链骨架呈现周期性重复。构成蛋白质的构件是20 种基本氨基酸。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肽链具有方向性(N 端→C 端),蛋白质主链骨架呈“肽单位”重复;核酸的构件是核苷酸,核苷酸通过3′, 5′-磷酸二酯键相连,核酸链也具有方向性(5′、→3′ ),核酸的主链骨架呈“磷酸-核糖(或脱氧核糖)”重复;构成脂质的构件是甘油、脂肪酸和胆碱,其非极性烃长链也是一种重复结构;构成多糖的构件是单糖,单糖间通过糖苷键相连,淀粉、纤维素、糖原的糖链骨架均呈葡萄糖基的重复。 二蛋白质化学 1.用于测定蛋白质多肽链N 端、C 端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基本原理是什么? 解答:(1)N-末端测定法:常采用2, 4 ―二硝基氟苯法、Edman 降解法、丹磺酰氯法。①2, 4 ―二硝基氟苯(DNFB 或FDNB)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2, 4 ―二硝基氟苯2, 4 ―DNFB)(反应(Sanger 反应)生成DNP―

生物化学题库(含答案).

蛋白质 一、填空R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H2N-C-COOH 。 (2)组成蛋白质分子的碱性氨基酸有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酸性氨基酸有天冬氨酸、谷氨酸。 (3)氨基酸的等电点pI是指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值。 (4)蛋白质的常见结构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 (5)SDS-PAGE纯化分离蛋白质是根据各种蛋白质分子量大小不同。 (6)氨基酸在等电点时主要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时的溶液中,大部分以__阴_离子形式存在,在pH

生物化学b2课后题答案汇总

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1.氨基酸脱氨基后C链如何进入TCA循环.(30分) P315 图30-13 2.说明尿素形成机制和意义(40分) P311-314 概括精要回答 3.提高Asp和Glu的合成会对TCA循环产生何种影响?细胞会怎样应付这种状况?(30分) 参考答案: 核苷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题目及解答精要: 1.生物体内嘌呤环和嘧啶环是如何合成的?有哪些氨基酸直接参与核苷酸的合成? 嘌呤环(Gln+Gly+Asp)嘧啶环(Gln+Asp) 2.简要说明糖、脂肪、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直接做图,并标注连接点 生物氧化及电子传递题目及解答精要: 名词解释:(60分,10分一题) 甘油-3-磷酸穿梭:P139 需概括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P139 需概括 电子传递链:P119 解偶联剂:P137 化学渗透假说:P131 生物氧化:P114 两个出处,总结概括 问答题:(10分) 1.比较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两者的异同? 参考答案: 也可自己概括 2.以前有人曾经考虑过使用解偶联剂如2,4-二硝基苯酚(DNP)作为减肥药,但不久即放弃使用,为什么?(10分)

参考答案: 3.已知有两种新的代谢抑制剂A和B:将离体的肝线粒体制剂与丙酮酸、氧气、ADP和无机磷酸一起保温,发现加入抑制剂A,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就被抑制;当既加入A又加入抑制剂B的时候,电子传递恢复了,但氧化磷酸化仍不能进行,请问:①.抑制剂A和B属于电子传递抑制剂,氧化磷酸化抑制剂,还是解偶联剂?②.给出作用方式和A、B类似的抑制剂?(20分) 参考答案: 糖代谢及其他途径: 题目及解答精要: 1.为什么糖原讲解选用磷酸解,而不是水解?(50分) P178 2.糖酵解、TCA循环、糖异生、戊糖磷酸途径和乙醛酸循环之间如何联系?(50分) 糖酵解(无氧),产生丙酮酸进入TCA循环(有氧)(10分) 糖异生糖酵解逆反应(1,3,10步反应单独代谢流程)(10分) TCA循环中草酰乙酸可进入唐异生(10分) 戊糖磷酸途径是糖酵解中G-6-P出延伸出来并又回去的一条戊糖支路(10分) 乙醛酸循环是TCA循环在延胡羧酸和L-苹果酸间的一条捷径(10分) 糖酵解题目及解答精要: 1.名词解释(每个10分) 糖酵解:P63 激酶:P68 底物水平磷酸化:笔记 2.问答题 ①为什么砷酸是糖酵解作用的毒物?(15分) P75 ②糖酵解中两个耗能阶段是什么?两个产能阶段是什么?三个调控位点在哪里?(15分) P80 表22-1 ③糖酵解中磷酸基团参与了哪些反应?(20分) 在1,3,6,7,8,10步参加了反应 ④当肌肉组织激烈活动时,与休息时相比需要更多的ATP。在骨骼肌里,例如兔子的腿肌或火鸡的飞行肌,需要的A TP几乎全部由厌氧酵解反应产生的。假设骨骼肌缺乏乳酸脱氢酶,它们能否进行激烈的体力活动,即能否借

生化课后题目及答案

2 蛋白质化学 2.测得一种血红蛋白含铁0.426%,计算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一种纯酶按质量计算含亮氨酸1.65%和异亮氨酸2.48%,问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解答: (1)血红蛋白: 55.8100100131000.426??=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最低相对分子质量==铁的百分含量 (2)酶: 因为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所以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残基数之比为: 1.65%: 2.48%=2:3,因此,该酶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亮氨酸,3个异亮氨酸。 ()r 2131.11100159001.65M ??=≈最低 ()r 3131.11100159002.48M ??=≈最低 3.指出下面pH 条件下,各蛋白质在电场中向哪个方向移动,即正极,负极,还是保持原点? (1)胃蛋白酶(pI 1.0),在pH 5.0; (2)血清清蛋白(pI 4.9),在pH 6.0; (3)α-脂蛋白(pI 5.8),在pH 5.0和pH 9.0; 解答:(1)胃蛋白酶pI 1.0<环境pH 5.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2)血清清蛋白pI 4.9<环境pH 6.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3)α-脂蛋白pI 5.8>环境pH 5.0,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 α-脂蛋白pI 5.8<环境pH 9.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6.由下列信息求八肽的序列。 (1)酸水解得 Ala ,Arg ,Leu ,Met ,Phe ,Thr ,2Val 。 (2)Sanger 试剂处理得DNP -Ala 。 (3)胰蛋白酶处理得Ala ,Arg ,Thr 和 Leu ,Met ,Phe ,2Val 。当以Sanger 试剂处理时分别得到DNP -Ala 和DNP -Val 。 (4)溴化氰处理得 Ala ,Arg ,高丝氨酸内酯,Thr ,2Val ,和 Leu ,Phe ,当用Sanger 试剂处理时,分别得DNP -Ala 和DNP -Leu 。 解答:由(2)推出N 末端为Ala ;由(3)推出Val 位于N 端第四,Arg 为第三,而Thr 为第二;溴化氰裂解,得出N 端第六位是Met ,由于第七位是Leu ,所以Phe 为第八;由(4),第五为Val 。所以八肽为:Ala-Thr-Arg-Val-Val-Met-Leu-Phe 。 7.一个α螺旋片段含有180个氨基酸残基,该片段中有多少圈螺旋?计算该α-螺旋片段的轴长。 解答:180/3.6=50圈,50×0.54=27nm ,该片段中含有50圈螺旋,其轴长为27nm 。 8.当一种四肽与FDNB 反应后,用5.7mol/LHCl 水解得到DNP-Val 及其他3种氨基酸;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4)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4) 第四章糖代谢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糖酵解(glycolysis)11.糖原累积症 2.糖的有氧氧化12.糖酵解途径 3.磷酸戊糖途径13.血糖(blood sugar) 4.糖异生(glyconoegenesis)14.高血糖(hyperglycemin) 5.糖原的合成与分解15.低血糖(hypoglycemin) 6.三羧酸循环(krebs循环)16.肾糖阈 7.巴斯德效应(Pastuer效应) 17.糖尿病 8.丙酮酸羧化支路18.低血糖休克 9.乳酸循环(coris循环)19.活性葡萄糖 10.三碳途径20.底物循环 二、填空题 21.葡萄糖在体内主要分解代谢途径有、和。 22.糖酵解反应的进行亚细胞定位是在,最终产物为。 23.糖酵解途径中仅有的脱氢反应是在酶催化下完成的,受氢体是。两个 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分别由酶和酶催化。 24.肝糖原酵解的关键酶分别是、和丙酮酸激酶。 25.6—磷酸果糖激酶—1最强的变构激活剂是,是由6—磷酸果糖激酶—2催化生成,该酶是一双功能酶同时具有和两种活性。 26.1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分子ATP,净生成分子A TP,其主要生理意义在于。 27.由于成熟红细胞没有,完全依赖供给能量。 28.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含有维生素、、、和。 29.三羧酸循环是由与缩合成柠檬酸开始,每循环一次有次脱氢、 - 次脱羧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共生成分子A TP。 30.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氧化脱羧的酶分别是和。 31.糖有氧氧化反应的进行亚细胞定位是和。1分子葡萄糖氧化成CO2和H2O净生成或分子ATP。 32.6—磷酸果糖激酶—1有两个A TP结合位点,一是ATP作为底物结合,另一是与ATP亲和能力较低,需较高浓度A TP才能与之结合。 33.人体主要通过途径,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 34.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和。在糖原分解代谢时肝主要受的调控,而肌肉主要受的调控。 35.因肝脏含有酶,故能使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而肌肉中缺乏此酶,故肌糖原分解增强时,生成增多。 36.糖异生主要器官是,其次是。 37.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和。 38.糖异生过程中的关键酶分别是、、和。 39.调节血糖最主要的激素分别是和。 40.在饥饿状态下,维持血糖浓度恒定的主要代谢途径是。 三、选择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