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波纹管式传感器

波纹管式传感器

波纹管式传感器
波纹管式传感器

CFBHW波纹管式传感器属于悬臂称重传感器,采用的是平行梁结构,金属波纹管焊接密封,内部充入惰性气体。抗过载、抗疲劳、抗偏载能力强。下面就由传感器厂家高灵传感为大家详细介绍下该类型产品的相关常识,帮助大家加深对它的认知。

波纹管式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电子皮带秤、料斗秤、平台秤等专用衡器、各种材料试验机及其它测力装置中。作为一种荷重传感器,常用于地磅传感器。那么,如何正确选择地磅传感器?

地磅传感器的误差和准确度直接关系到称重系统的准确度。显而易见,对于选用合适的称重传感器并将其用于相应准确度的称重系统中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正确选用地磅传感器是要结合称重系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传感器的结构形式、额定载荷、封装方式等因素。

1、传感器结构形式的选择

常应用在动态地磅的传感器的结构形式以柱式为多,同时也有较大量的轮幅式、桥式、悬臂梁剪应力式等传感器,在综合考虑秤体机械结构、设计、限位装置设计等合理的选择传感器的技术参数及传感器上下承压件结构形式的基础上,则大部传感器均可用于动态地磅,甚至包括拉式的和相关性能较差的环式传感器。

2、从传感器的灵敏度去选择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作为转换装置的核心参数,是电桥中输出与输入的内在转换系数。如额定载荷为20吨的、灵敏度为2mv/v的传感器,可视为额定载荷为10吨的,灵敏度为1mv/v的传感器去参与设计选择,只不过是将原有的3000分度值的传感器变成1500分度值,其它则无影响,这样可大大延长使用寿命和动载破坏几率。采用低灵敏度传感器已成为动态衡器所必需,而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在不能保证动载疲劳寿命、冲击载荷的使用状况下,则并不为优势,而低灵敏度、高线性、高分度值才显传感器技术水平的高超。

3、从传感器的工作环境去选择

动态地磅的传感器工作环境是恶劣的,因此在选择上要力求传感器有高的环境指标和高的电和力的抗干扰性能,即防水、防尘、防雷电、电磁干扰、动载窜动、温差形变等。其中防水防尘可以按照IP 等级体系去选择,防雷电除外部采取措施外,传感器本身也应有相应的配置,至于传感器因动载和摩擦力所使传感器的窜位(包括温差影响0),则应考虑传感器底座可允许水平移动的,或者上下为球面的

自动回位设计。在易燃、易爆环境下工作的传感器对防爆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易燃、易爆环境下必须选用防爆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密封外罩不仅要考虑其密闭性,还要考虑到防爆强度,以及电缆线引出头的防水、防潮、防爆性等。

最后提醒,在使用传感器时先要考虑传感器所处的实际工作环境,这点对正确选用传感器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传感器能否正常工作以及它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乃至整个电子衡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蚌埠高灵传感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开发生产出力敏系列各类传感器上百个品种,各种应用仪器仪表和系统,以及各种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油田、化工、汽车、起重机械、建设、建材、机械加工、热电、军工、交通等领域。公司除大规模生产各种规格的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常规产品外,还可根据用户具体要求设计特殊的非标传感器,以满足用户的特殊要求。如果您想进一步的了解,可以直接点击官网高灵传感进行在线了解。

被动式轮速传感器通用标准

B B31××(20××)×× 上海市企业标准 Q/PqC 08—2005 被动式轮速传感器 PASSIVE WHEEL SPEED SENSOR 20××—××—××发布 20××—××—××实施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引用文件 (1) 3 分类与命名 (2) 4 要求 (3) 5 试验方法 (10) 6 检验规则 (10)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套管列举 (15) 图1 输出电压测试电路图 (6) 图2 传感器区域界限示意图 (12) 图3 试验布置图1 (12) 图4 试验布置图2 (12) 图5 套管滑移力试验示意图 (12) 图6 插头抗拉强度试验示意图 (11) 图6 传感器电缆耐久性试验装置图 (11) 表1 区域及工作温度对照表 (11) 表2 化学试剂列表 (11) 表3 耐环境试验的条件 (11) 表4 电缆耐久性试验负荷表 (11) 表5 轮速传感器交付检验要求 (11) 表6 传感器型式试验项目表 (11)

前言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TL 82131《转速传感器防抱死系统-装置功能要求》(93.9版)、VW801 01《汽车中电气及电子部件标准化的一般试验条件》(95版)进行编制。 本标准格式和内容根据GB/T 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和GB/T 1.3-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的规定对CS18-1JT1进行修订。 本标准可作为被动式轮速传感器产品的企业通用标准。 本标准由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传感器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CHR-01阻抗型高分子湿度传感器湿敏电阻产品规格书

CHR-01阻抗型高分子湿度传感器 (湿敏电阻)产品规格书 一.应用范围: 本资料适用于阻抗型高分子湿度传感器,型号CHR-01 二.外型尺寸及内部结构示意图: 1—外壳(ABS) 2—基片(AL2O3) 3—电极4—感湿材料5—引脚 三.电性能参数表1 工作电压1V AC(50Hz ~ 2 K Hz) 检测范围20%~ 90% RH 检测精度±5% 工作温度范围最高使用温度0℃~+85℃120℃ * 特征阻抗范围30 (21 ~ 40.5) KΩ ( 60%RH, 25℃) 响应时间≤12 s (20%~ 90%) 湿度飘移(/年)≤±2% RH 湿滞≤ 1.5%RH * 元件使用在(85 - 120℃)时,需在高温下标定,器件外壳需另制 ** 25℃标准曲线见图2 *** 0-60℃阻抗特性数据见表2及图3

表2:0~60℃湿度阻抗特性数据 单位: KΩ * 所有数据均由LCR数字电桥在1VAC/1KHZ测试所得。 四、应用电路建议 1、如使用模拟电路,建议将湿度信号变为电压信号输出,请向厂家索取。 2、可采用555时基或RC振荡电路,将湿度传感器等效为阻抗值,测量振荡频率输出,振荡频率在1K Hz左右,(在60%RH,25℃)(建议串联电容采用温度系数低,精度在±5% J级有机聚合物电容,例如涤纶或聚丙烯类电容) 3、对于采用单片机电路采集信号,可参考厂家提供的《湿度传感器单片机应用指南》 五.引用标准 GB/T15768-95 电容式湿敏元件及湿度传感器总规范 SJ/T10431-93 湿敏元件用湿度发生器和湿度测试方法 SJ20760-99 高分子湿度传感器总规范 六.注意事项 1.不要对元件使用直流电源,检测时请使用电桥阻抗(LCR)测试设备 2.避免硬物或手指直接接触元件表面,以免划伤或污染敏感膜 3.焊接时温度不能过高(<180℃,2S 膜表面),使用低温烙铁或用镊子保护 4.尽量避免在以下环境中直接使用:盐雾,腐蚀性气体:强酸(硫酸,盐酸), 强碱,有机溶剂(酒精,丙酮等)

传感器技术在交通检测中的应用

传感器技术在交通检测中的应用 传感器技术在交通检测领域的应用交通信息是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通过全面、丰富、实时的交通信息不但可以把握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现状,而且可以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因此,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无论对城市的规划、路网建设、交通管理,还是对未来智能交通系统功能的实现都非常重要。 动态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目标是全面、自动、连续地从路网上获得不同地点和路段上的交通流信息。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离不开信息传感器。 一、传感器的涵义及组成国家标准(GB7665—19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到规定的被测量的量,并依据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于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非电量(例如压力、力矩、应变、位移、速度、流量、液位等)的测量技术(传感技术)已经成为各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感技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它将诸如温度、压力、流量等非电量变化为电量,然后通过电的方法进行测量和控制。因此,传感器是一种获得信息的手段,它获得的信息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传感器一般是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某些反应或原理,按照一定的制造工艺研制出来的。因此,传感器的组成将随不同的情况而有较大

差异。但是,总的来说,传感器是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和辅助电路组成。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非电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与被测量有确定关系的其他量(一般仍为非电量)的元件。传感元件又称变换器,一般情况下,它不直接感受被测量,而是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量转换成为电量输出。这种划分并无严格的界限,并不是所有的传感器都必须包含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如果敏感元件直接输出的是电量,它同时兼作为传感元件。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一般是指把传感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转换成为便于显示、记录、处理和控制的有用信号的电路。辅助电路通常包括电源,有些传感器系统采用电池供电。 二、交通检测中常见的传感器技术 1、红外线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是波束检测装置的一种,有主动和被动两种形式。主动式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为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电二极管,将两者对中,水平安装在车道旁边。无车通过时,接收器接收细束线状红外光,有信号输出;车辆通过时,遮断光束,接收器无输出,通-断转换是对车辆的检测信号。新型主动反射式红外检测器的原理为:在相同的红外光辐射下,反射物的大小、材料和结构不同,反射能量就不一样。 被动式红外检测没有发射器,只有接收器。接收器感受路面和车辆以红外波长为主的辐射能量。路面和车体的材料温度和表面光洁度都不一样,它们的辐射能量也必然不相等。现代红外测温的分辨率已达到0、1%℃,因此区分道路和车辆己不存在困难。

β射线传感器在线监测仪技术指标-2018.02.05

β射线传感器在线监测仪技术指标 一、采集空气样品的基本要求 样品采集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几个方面: 1.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对采样的要求。 2.应满足职业卫生评价对采样的要求。 3.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对采样的要求。 4.在检测之前应做调零校正。 5.采样时应避免有害物质直接飞溅入空气收集器内;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应避免被衣物等 阻隔。 6.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时,应采用防爆型空气采样器。 7.采样过程中应保持采样流量稳定。 短时间采样:15~40L/min,样品采集时间一般为15min。 长时间采样:1~5L/min,样品采集时间一般为1—8h。 8.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kPa 和高于103.4 kPa时,应按下式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监测仪内部应配备温度压力监测装置,当满足上述要求是,自动按下式计算出标准采样体积。便于最终结果的计算。 标准采样体积(Standard sample volume )指在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 kPa (760mmHg)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以L表示。 换算公式为 V0 = V t×293/(273+t)×P/(101.3) 式中:V0—标准采样体积,L; V t—在温度为t℃,大气压为P时的采样体积,L; t —采样点的气温,℃; P —采样点的大气压,kPa。 二、在线监测布点要求 1.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好、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点。 2.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3.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三、测量范围及精度 按照不同的粉尘类型,给出不同的测量范围,精度均为0.01m g/m3,见下表。

电涡流式传感器

第四章电涡流式传感器 教学要求 1.了解电涡流效应和等效阻抗分析。 2.熟悉电涡流探头结构和被测体材料、形状和大小对灵敏度的影响。 3.熟悉电涡流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 4.掌握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 5.掌握接近开关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各种电涡流传感器演示 教学课时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一、电涡流效应(演示) 从金属探测器的探测过程导出电涡流传感器的电涡流效应。从金属探测器的结构来说明图4-1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二、等效阻抗分析 图4-1中的电感线圈称为电涡流线圈。分析它的等效电路:一个电阻R和一个电感L 串联的回路。电涡流线圈受电涡流影响时的等效阻抗Z的函数表达式(分析其实际价值)Z=R+jωL=f(i1、f、μ、σ、r、x)(4-1)结论:电涡流线圈的阻抗与μ、σ、r、x之间的关系均是非线性关系,解决方法:必须由微机进行线性化纠正。 第二节电涡流传感器结构及特性 一、电涡流探头结构(实物演示) 电涡流传感器的传感元件是一只线圈,俗称为电涡流探头。 线圈结构:用多股较细的绞扭漆包线(能提高Q值)绕制而成,置于探头的端部,外部用聚四氟乙烯等高品质因数塑料密封,(图4-2)。CZF-1系列电涡流探头的性能: 表4-1 CZF-1系列传感器的性能 提问:请同学由上表分析得出结论:探头的直径越大,测量范围就越大,但分辨力就越差,灵敏度也降低。 二、被测体材料、形状和大小对灵敏度的影响 线圈阻抗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金属导体的电导率、磁导率等。 第三节测量转换电路 (简单介绍调幅式和调频式测量转换电路。) 一、调幅式电路 调幅式:以输出高频信号的幅度来反映电涡流探头与被测金属导体之间的关系。图4-3:高频调幅式电路的原理框图。 ?

水质监测设备中常用的5种传感器

水质监测设备中常用的5种传感器 水质监测设备中常用的5种传感器。在越来越看重环境保护的今天,水质检测仪对于一些行业来讲是必不可少的设备。而不同行业对检测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检测人员相应的操作也不同,对于检测设备的选择也不一样。比如说工业废水大部分检测的是重金属含量,饮用水厂可能就需要检测微生物、有机物、重金属、消毒剂等多种参数。而这些参数的检测工作主要是由水质检测仪的各种传感器来完成的。 水质多参数检测探头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水质检测仪常用的传感器 1.余氯传感器 余氯 氯是最广泛的消毒剂,尤其是在饮用水的杀菌消毒过程中。而余氯传感器可以检测出水体样本中游离氯、一氯胺和总氯的含量。 2.TOC传感器 TOC也被称为总有机碳,它是分析水体样本中有机物污染情况的重要指标,而TOC传感器也多用于制药行业的水质分析中。 2.电导率传感器 电导率 电导率传感器可以说是水质检测仪中使用最多的传感设备,它主要用于检测水体中总离子的浓度,而且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电极型、电感型以及超声波型。

3.PH传感器 PH PH传感器主要通过检测氢离子来获取水体的酸碱值,而PH值是水体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多个行业中对水体PH值都有严格的要求。 4.ORP传感器 氧化还原反应计 ORP传感器主要用于溶液的氧还原电位,它不仅能多针对水体进行检测,还可以对土壤和培养基中的ORP数据进行检测,因此它也是应用领域最多的传感器,通常它会跟PH传感器一起使用。 5.浊度传感器 浊度检测探头 浊度传感器是通过测量透过水的光量来测量水中的悬浮固体,而这些悬浮固体可以反映出水体受污染的情况。因此在水质检测仪对河流、污水以及废水的测量中会经常使用到。 总的来说传感器是水质检测仪用来测量水体数据的重要设备,正确的操作和使用可以帮检测人员获得更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安徽省碧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以研发、生产、销售及托管运营环境保 护监测仪器仪表为主要业务。目前拥有员工130余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名,运维工程师90人, 专业运维车辆60余辆。2006年取得国家环保部颁发的水质、烟气在线运营维护证书,目前接受

各类传感器原理及说明

热电式红外传感器原理及说明 热电式红外传感器是被动式的红外传感器,其内部核心芯片为Biss0001。 下面对biss0001做重点介绍: Biss0001有如下特点: .CMOS工艺 .数模混合 .具有独立的高输入阻抗运算放大器 .内部的双向鉴幅器可有效抑制干扰 .内设延迟时间定时器和封锁时间定时器 .采用16脚DIP封装 图3-1B ISS0001引脚图 表3.1 BIS0001引脚及其功能介绍 引 名称I/O 功能说明 脚 1 A I 可重复触发和不可重复触发选择端。当A为“1”时,允许重复触 发;反之,不可重复触发 2 VO O 控制信号输出端。由VS的上跳变沿触发,使Vo输出从低电平跳 变到高电平时视为有效触发。在输出延迟时间Tx之外和无VS的 上跳变时,Vo保持低电平状态。 3 RR1 -- 输出延迟时间Tx的调节端 4 RC1 -- 输出延迟时间Tx的调节端 5 RC2 -- 触发封锁时间Ti的调节端 6 RR2 -- 触发封锁时间Ti的调节端

7 VSS -- 工作电源负端 8 VRF I 参考电压及复位输入端。通常接VDD,当接“0”时可使定时器复 位 9 VC I 触发禁止端。当VcVR时允许触发 (VR≈0.2VDD) 10 IB -- 运算放大器偏置电流设置端 11 VDD -- 工作电源正端 12 2OUT O 第二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13 2IN- I 第二级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14 1IN+ I 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 15 1IN- I 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16 1OUT O 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引脚名称I/O 功能说明 1 A I 可重复触发和不可重复触发选择端。当A为“1”时,允许重复 触发;反之,不可重复触发 2 VO O 控制信号输出端。由VS的上跳变沿触发,使Vo输出从低电平跳 变到高电平时视为有效触发。在输出延迟时间Tx之外和无VS的上跳变时,Vo 保持低电平状态。 3 RR1 -- 输出延迟时间Tx的调节端 4 RC1 -- 输出延迟时间Tx的调节端 5 RC2 -- 触发封锁时间Ti的调节端 6 RR2 -- 触发封锁时间Ti的调节端 7 VSS -- 工作电源负端 8 VRF I 参考电压及复位输入端。通常接VDD,当接“0”时可使定时器 复位 9 VC I 触发禁止端。当VcVR时允许触发(VR≈0.2VDD) 10 IB -- 运算放大器偏置电流设置端 11 VDD -- 工作电源正端 12 2OUT O 第二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西南大学17秋[0928]《传感器与测试技术》作业答案

1、结构型传感器是依靠传感器( )的变化实现信号变换的。 1.材料物理特性 <="" label=""> 2.体积大小 3.结构参数
4.涡流式 4、应变片的选择包括类型的选择、材料的选用、阻值的选择和( )等。 1.测量范围的选择 2.电源的选择 3.精度的选择

4.尺寸的选择 5、半导体应变片具有( )等优点。 1.灵敏度高

3.可以控制 4.没有误差 9、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干扰的原因是( ) 1.信号是缓变的 2.信号是快变的 3.干扰的耦合通道 4.信号是交流的 10、对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希望其固有频率( )。 1.接近于零 2.尽量低些 3.尽量高些 4.是任意的 11、常用于测量大位移的传感器有( ) 1.感应同步器 2.应变电阻式 3.霍尔式 4.涡流式 12、将电阻应变片贴在( )上,就可以分别做成测力、位移、加速度等参数的传感器。 1.质量块

监测设备各类传感器布置

第三节监测设备各类传感器布置 一、回采工作面传感器选型及配置 (一)采煤工作面 1、瓦斯传感器 本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回采工作面靠近上隅角回风顺槽内小于10m处布置1台高低浓度组合式瓦斯传感器T l,在工作面上隅角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T3。 报警浓度:Tl为≥1.0%; 断电浓度:Tl为≥1.5%; 复电浓度:Tl为<1.0%。 断电范围: T1—工作面及回风巷道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2、粉尘传感器 在回采工作面的上、下出口各安装粉尘传感器各1台(共两台)。 3、温度传感器 在采煤工作面安设1台温度传感器。 4、CO传感器 在回采工作面上出口安设1台瓦斯传感器。 (二)采面运输顺槽 1、瓦斯传感器 在运输顺槽内设置一台瓦斯传感器T; 报警浓度:T为≥0.5%; 断电浓度:T为≥0.5%; 复电浓度:T为<0.5%。 断电范围: T—进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2、风速传感器 在工作面运输顺槽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测风断面的地点各安装1台风速传感器。 3、馈电传感器 在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安装1台馈电传感器。 (三)采面回风顺槽 1、瓦斯传感器 在回采工作面回风侧布置1台高低浓度组合式瓦斯传感器T2,T2距回风石门约10~15m。 报警浓度:T2为≥1.0%; 断电浓度:T2为≥1.0%;

复电浓度:T2为<1.0%。 断电范围:T2—回风巷道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2、CO传感器 在回风顺槽内距回风石门10~15m安设1台CO传感器。 3、风速传感器 风速传感器安设在回风顺槽内(1台) 4、风门开关传感器 在回风顺槽与1455联络巷连接附近的回风顺槽内安设2个风门开关传感器。 (四)胶带运输机机头 在运输顺槽内的胶带运输机机头1台烟雾传感器、1台粉尘传感器、1台开停传感器和1 台CO传感器。 二、掘进工作面传感器类型及配置 该矿井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工作面传感器的类型、数量和位置均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要求进行安设和配置。 矿井达产时配备二个掘进头,每个掘进头传感器类型及配置如下: (一)掘进工作面 1、瓦斯传感器 在掘进工作面布置1台高低浓度组合式瓦斯传感器T1,Tl靠近掘进头,其间距不大于5m。 报警浓度:T l为≥1.0%; 断电浓度:T l为≥1.5%; 复电浓度:T l<1%。 断电范围:T l一掘进工作面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2、风尘传感器 在掘进工作面布置1台风尘传感器; 3、风速传感器 在掘进工作面距迎头不大于6米的位置布置1台风速传感器。 4、CO传感器 在掘进工作面布置1台CO传感器。 (二)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 1、瓦斯传感器 在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布置1台高低浓度组合式瓦斯传感器T2,1T2为掘进头回风流靠近回风石门(斜巷、平巷)约10~15m。 报警浓度:T2为≥1.0%; 断电浓度:T2为≥1.0%; 复电浓度:T2<1%。 断电范围:T2一掘进工作面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煤矿监控常用传感器设计说明

煤矿监控常用传感器设计 第一节 GJ40A型甲烷传感器 一、产品用途 GJ40A型甲烷传感器能用于煤矿井下或其他有甲烷气体的场所,监测环境甲烷浓度,并连续自动地将甲烷浓度值转换成标准电信号传送给关联设备。该传感器可与国内各类型监测系统及断电仪、风电瓦斯闭锁装置等配套,适宜在煤矿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回风巷道等地点固定使用。传感器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恶劣的环境条件,在结构强度和防水性能方面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同时还特别加大了接口连接器的尺寸,保证传感器能稳定可靠地工作。 二、技术特征 1、适用条件 环境温度:0℃~40℃ 相对湿度:≤98% 大气压力:80kPa~110kPa(相对海拔高度-1000m~1500m) 风速:0m/s~8m/s 矿井环境中H2S气体小于6×10-6 2、主要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0.00%CH4~40.0%CH4 基本测量误差: 0.00%CH4~1.00%CH4≤±0.10%CH4 1.00%CH4~ 2.00%CH4≤±0.20%CH4 2.00%CH4~4.00%CH4≤±0.30%CH4 4.00%CH4~10.0%CH4 ≤±1.00%CH4 10.00%CH4~40.00%CH4 ≤±10.0%(相对误差) 显示方式:四位红色数码管显示 第一位:功能显示; 1-热催化调零 2-调热催化灵敏度 3-热导调零 4-调热导灵敏度

5-调报警点 6-调断电点 7-调复电点 8-自检 后三位:测量数值显示;(%CH4) 信号输出:低浓度段200Hz~1000Hz 线性对应0%CH4~4.00%CH4 高浓度段1200Hz~2000Hz线性对应4.00%CH4~40.0%CH4 信号有效带负载能力:0Ω~500Ω 报警方式:二级间歇式声光报警 声强≥85dB 光强:能见度>20m 采样方式:扩散式 元件检测反应速度:≤30S 热催化元件寿命:一年以上 整机工作电压:8V.DC~24V.DC 整机工作电流:≤100mA(18V.DC) 防爆等级:ExibdⅠ矿用本质安全兼隔爆型 三、工作原理 该传感器以多功能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为中央处理单元,由放大电路、数字显示、声光报警、信号输出等单元电路组成,框图如下: 图 1. 传感器电路原理框图 传感器电路采用单片机设计,能就地检测显示甲烷浓度值,同时输出频率信号(电流信号、485通讯),供远程采集;能遥控调校零点和灵敏度,并具备故障自检功能,给使用和

被动人体红外传感器电路图

被动人体红外传感器电路图 被动红外传感器的电路也有好多,但是不管什么形式的,差不多都是上面的样子,有的可能会少一级放大。这里的一款电路是我从尼赛拉厂家那里得到的,很经典的使用方法。前面是一级低频信号放大,放大倍数大约是100倍,放大后信号通过R6、C5再次选出 0.2-10HZ的信号,最后送到IC1B进行再次放大,运放的5脚是1/2VCC电压脚,在静态时,6、7脚的电压也是1/2VCC,当有信号后,6脚就会有一个在1/2VCC电压附近上下摆动的电压值,这个电压通过运放进一步放大后,输入到后面的门限比较电路,该门限电路不管你输入信号是在1/2VCC电压上偏还是下偏,都将在超过门限值后在二极管4148的负极输出一个高电平信号。这里,RP1和RP2都可以调检测的灵敏度,一般RP2可以用一个220K的电阻代替,只要调节RP1就可以了。这里,我顺便说一下运放的使用吧,好多的同志在论坛上经常要发表关于运放是单电源供电还是双电源供电,其实,任何一个运放都可以用单电源或者双电源供电的,这里是典型的单电源供电的方法,最典型的地方是 IC1B的5脚电压来自与电源和地之间2个100K电阻R9、R10的分压,然后一个电容到地滤波,如果是双电源供电的话,这个部分一般会接地线,好了,题外话我不多说了,红外感应头自己到https://www.doczj.com/doc/0d14949112.html,/去搜索一下吧,多得是。电路排版要求不是很高,紧凑点吧,哪怕节省点线路板也是好的,有几个电解电容的极性我没有标出来,C4、C7肯定不用说了,C5要看你买的红外感应头了,一般感应头的输出会低于1.5V,所以C5的左端是1.5V以下的,右端是1/2VCC,现在该明白了吧!当然,如果感应头输出大于1/2VCC,就要反过来了哦!我曾经解剖过一个知名产品的电路,发现那极性居然是接反的,好在它用的是红宝石的电容,即使是反向,漏电也很小,但是作为一个设计者,我们还是要仔细为妙的

传感器分类(最全总结)

繁杂,分类方法也很多。现将常采用的分类方法归纳如下: 1、按输入量即测量对象的不同分: 如输入量分别为:温度、压力、位移、速度、湿度、光线、气体等非电量时,则相应的传感器称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等。 这种分类方法明确地说明了传感器的用途,给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容易根据测量对象来选择所需要的传感器,缺点是这种分类方法是将原理互不相同的传感器归为一类,很难找出每种传感器在转换机理上有何共性和差异,因此,对掌握传感器的一些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是不利的。因为同一种型式的传感器,如压电式传感器,它可以用来测量机械振动中的加速度、速度和振幅等,也可以用来测量冲击和力,但其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这种分类方法把种类最多的物理量分为:基本量和派生量两大类.例如力可视为基本物理量,从力可派生出压力、重量,应力、力矩等派生物理量.当我们需要测量上述物理量时,只要采用力传感器就可以了。所以了解基本物理量和派生物理量的关系,对于系统使用何种传感 器是很有帮助的。 2、按工作(检测)原理分类 检测原理指传感器工作时所依据的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物效应等机理。有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电磁式、磁阻式、光电式、压阻式、热电式、核辐射式、半导体式传 感器等。

如根据变电阻原理,相应的有电位器式、应变片式、压阻式等传感器;如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相应的有电感式、差压变送器、电涡流式、电磁式、磁阻式等传感器;如根据半导体有关理论,则相应的有半导体力敏、热敏、光敏、气敏、磁敏等固态传感器。 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是便于传感器专业工作者从原理与设计上作归纳性的分析研究,避免了传感器的名目过于繁多,故最常采用。缺点是用户选用传感器时会感到不够方便。 有时也常把用途和原理结合起来命名,如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压电式力传感器等,以避免传 感器名目过于繁多. 3、按照传感器的结构参数在信号变换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可分为: a、物性型传感器:在实现信号的变换过程中,结构参数基本不变,而是利用某些物质材料 (敏感元件)本身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而实现信号变换的。 这种传感器一般没有可动结构部分,易小型化,故也被称作固态传感器,它是以半导体、电介质、铁电体等作为敏感材料的固态器件。如:热电偶、压电石英晶体、热电阻以及各种半导体传感器如力敏、热敏、湿敏、气敏、光敏元件等。 b、结构型传感器:依靠传感器机械结构的几何形状或尺寸(即结构参数)的变化而将外界被测参数转换成相应的电阻、电感、电容等物理量的变化,实现信号变换,从而检测出被测信 号。 如:电容式、电感式、应变片式、电位差计式等。 4、根据敏感元件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能量关系(或按是否需外加能源)来分:

4、阻抗型传感器

第四章 阻抗型传感器 4.1 电阻式传感器 4.1.1 电位器式传感器 一、组成 电阻器? ??园弧形直线形 滑臂 二、工作原理 1.把位移x 转换为电阻R x 2.把位移x 转换为电压U x 三、输入—输出特性 1.线性特性——线性电位器 x L R R x ?= x L U R R U U x x ?=?= 式中L ——触点行程 x ——触点位移? ??角位移线位移 2.非线性特性——非线性电位器 )(x f R x = 非线性函数 )(x f R U U x ?= 四、结构形式 1.接触式?? ?非线绕电位器 线绕电位器 2.非接触式――光电电位器(图1-1-2) 五、用途:①测量位移; ②测量可转化为位移的其他非电量 例题4-1已知图4-1-1(b )中电位器式传感器的电阻器呈园弧形,圆弧电阻为R ,圆弧半径为r ,圆弧长为L , )(2360)(度弧度π γ γ β? ? = = L L 2 0R R = β α ? =?R R βαβα22/0==?R R

??? ??=?=?=?--?+=2902)22( 000000L r U U R R U R R R R R R U U πβα α测量范围为2/β± 4.1.2 电阻式应变传感器 一、应变式传感器 (一)电阻应变效应——应变传电阻变化 1.应变:图4-1-3 纵向线应变c dl /=ε 横向线应为με-=r dr / l dr r dr //=μ泊松比 面应变 με22 /-==r dr A dA 体应变 εμ)21(/-=+=A dA L dl V dV 2.导体电阻及其变化 A L R ? =ρ ρ ρεμd A dA L dL R dR ++=-=)21( 金属材料 εμρ ρ)21(-==c v dv c d 半导体材料 επρ ρ E d = π——压阻系数 E ——弹性模量 3.应变效应表达式: ε00 K R R =? 00/K R R ?=ε 0K ——应变材料的灵敏数 金属材料:μμμ21)21()21(0+≈-++=c K 约1.0~2 半导体材料:E E K ππμ≈++=)21(0 约50~100 (二)电阻应变法 1.组成结构——图4-1-4 2.分类:金属应变化、半导体应变化 丝式应变法、箔式应为法、薄膜应变法 3.安装——粘贴在试件表面(应使应变片轴向与所测应变方向一致) ε?=?K R R K ——应变法灵敏系数

电子传感器在电子设备监测中的应用

电子传感器在电子设备监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6-27T10:07:26.83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作者:杨丽伟 [导读] 摘要:电气设备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保障电力系统更加稳定、安全的运行,电子设备中的监测系统就必须扮演重要的角色,电子设备监测系统中,电子传感器是整个监测系统的主要部件。 摘要:电气设备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保障电力系统更加稳定、安全的运行,电子设备中的监测系统就必须扮演重要的角色,电子设备监测系统中,电子传感器是整个监测系统的主要部件。电子传感器能够将异常信号转换从横电信号进行传输,同时利用电子传感器的原理,还能够对对应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从而将其准确的显示出来,为电子设备稳定的运行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电子传感器;电子设备;监测;应用 1电子传感器及其特点 电子传感器,其实质是利用电子技术改造成的一个优质、新型检测装置,将它装置在相关设备中能够辅助设备感受并检测出相关信息。同时结合电子技术对电子信号进行处理,根据一定规律将检测信息转换成电信号,或以其他形式完成信息输出。电子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2个特殊的功能特点,具体如下: 1.1数字性 数字性是电子传感器的首要功能特点,尤其是近些年传感器产品开始新一轮的更新换代,在原有传感器处理功能上引用数据技术,推出以网络为平台的传递形式,从而大大提高了新型电子传感器的应用价值。新型电子传感器不仅具有对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控制等功能,而且在自动检测、自动控制方面的功能更为优化。 1.2安全性 安全性是电子传感器的显著功能特点。由于传统电力系统没有配备专用的监控调度系统,这令本就承受较大工作负荷的传统电力系统安全性难以保障,系统中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常发生故障进而导致意外事故的频发。不过,若将电子传感器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并构建自动化监控系统,这可增强系统的安全防御功能,进而保障系统调度的安全性。 2电气设备监测的必要性 在电力系统中,其需要多种设备构成,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电力线路等,而这些设备有一个专业统称,即电气设备。近些年,电力行业发展迅速,相关电网工程规划配套的设施陆续推出,电气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对于电气设备的使用也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保障用电效率,二是保障用电安全。但是,传统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监控功能不强,故而系统安全防御难以做到位,常常因电路发生短路、断线、接地、漏电等故障而引发设备事故、电气火灾、爆炸事故等。因此,重视电气设备监测,提高电气设备使用及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十分必要。 2电子传感器在电子设备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2.1摄像监控方面的具体应用 电气设备监测系统中摄像监控主要是负责图像视频监控。电气设备监测系统的前段,需要安装摄像监控的主要部件,例如:图像采集器、视频摄像机等等,因此,摄像监控是整个系统信号源的输入。但是,摄像监控图像采集器或者视频摄像机的经过固定之后,所能监控的范围就非常受限制,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这些部件进行转向,通过变焦的方式让摄像监控的范围更加广阔,同时也能提升捕捉影像的分辨率,进一步保障电气设备监控系统中信息源的收集。将电子传感器应用到摄像监控方面,针对电气设备的监测方面,能够进一步改善图像视频的监控方式,能够让整个电气设备全面获得图像信息,更加重要的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进行传输,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完成监测。及时地发现异常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将其修复,为电气设备监测与维护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传感器在摄像监控方面的应用,在整个电气设备监测系统的完善之下,与互联网通信技术全面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系统能够对电气设备实现远程监测与控制,逐步提升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监测实效性。 2.2数据传输方面的具体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无论是无线通信技术,还是计算机系统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无论怎么进步,数据信息的传输是基础。而电气设备的监测系统中,需要涉及到的信号特别多,例如:数字信号、电子信号、声音信号、图像信号等这些信号种类的传输。在整个传输系统中,或者整个传输网络中,每一个重要的环节都需要设置电子传感器。然后充分发挥电子传感器的功能,将各类信息准确无语的传输到制定的核心处理系统当中。基于电子传感器的内部结构的优势,根据数据传输的需求改善电子传感器的内部结构,能够更好地提升各类信号传输的实效性。例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已经逐渐被人所熟知,而人工智能也是利用电子传感器的原理对网络数据进行传输与处理来实现的。人工智能系统需要电子传感器对传输信息进行判断、校准、处理、决策等方面的操作,并且提升数据网络传输的有效性和智能性,进一步为人工智能系统中的数据智能传输与处理部件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 2.3信息显示方面的具体应用 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信息显示也非常重要,信息显示能够直观监测各种设备的运作过程。而将电子传感器运用到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信息显示方面,能够加强监测的实效性。例如:信息显示方面主要涉及到各种DLP大屏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将电子传感器设置在这些显示器的重要部件当中,便能够实现各种有效的操作的指令,将不同的电气设备实际运作的状态准确无误,及时的传输给信息显示器,例如:维护信号灯、报警信息、状态信息。传输的信息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无线通信网络,或者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专用的高速网络通道,加强信号的传输。在特有的网络通道中将这些信号进行转码,通过分析与处理,再全部传输到显示屏的显示器中进行正确的显示。 2.4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具体应用 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电子传感器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个领域。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力系统设备的管理、保养、维护等方面,基本上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都是由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进行管理的。电子传感器能够实现动态实时监控,能够及时将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传输到中心处理系统中,中心处理系统根据控制指令对电气设备运行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对应的指令进行判断并且利用电气设备系统中的驱动装置颁布对应的任务,对电气设备进行操作、管理与控制,这就是电气设备自动化管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空调,尤其是最近几年变频空调的盛行,变频空调也是根据电子传感器的原理来进行操作的,变频空调内部的电子传感器能够感应周围环境的温

wWo第10章 波与射线传感器

第10章波与射线传感器 主要内容: 10.1 超声波传感器 10.2 红外线传感器 10.3 核辐射传感器 10.1.1 超声波及其物理性质 人耳听见的声波(机械波),频率在16~2*104Hz之间; 次声波————低于20Hz 超声波————高于2*104Hz 超声波技术是一门以物理、电子、机械及材料学为基础的通用技术;超声波技术通过超 声波的产生——传播——接受,几个物理过程完成; ?超声波在液体、固体中衰减很小,穿透能力强,特别是不透光的固体能穿透几十米; ?当超声波从一种介质入射到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上会产生反射、折射和波形转换; 由于超声波的这些特性,使它在检测技术中获得广泛应用。如:超声波测距、测厚、测流量、无损探伤、超声成像等等。 ?超声波为直线传播方式,频率越高绕射越弱,但反射越强,但反射能力越强,利用这种性质可以制成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较慢,为340m/s,这一特点使得超声波应用变得非常简单,可以通过测量波的传播时间,测量距离、厚度等。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随距离的增加能量逐渐衰减,衰减规律用两个能量描述: 声压 声强 :声波与声源之间距离;

:衰减系数Np/m(奈培/米); 、为X=0处声压、声强; 可见声波随X增加,声能、由于扩散吸收而减弱。 10.1.2 超声波传感器 结构:利用压电材料(晶体、陶瓷)的压电效应 逆压电效应,将高频电振动转换为机械振动产生超声波,制成发射元件; 正压电效应,将超声波振动转换为电信号,制成接收元件。 超声波传感器又称换能器,主要功能是产生超声波信号,接收超声波信号。目前市场销售的超声波传感器有两种形式: 专用型——器件的发送、接收分开; 兼用型——器件的发送和接收制作在一起。 一般标有谐振中心频率,如:23KHz、40KHz、75KHz、200KHz、400KHz。 超声波传感器使用时有两种形式: 反射式(TX)、直射式(RX)。在发送器双振子端施加40KHz电压,通过逆压电效应,送出超声波信号,接收探头经正压电效应将接收到的信号放大处理。 a)兼用型

位移检测传感器应用

位移检测传感器的应用 实验课程: 实验名称: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位移检测传感器应用 一、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微位移、小位移、大位移的检测方法。 2.运用所学过的相关传感器设计三种位移检测系统。 3.对检测系统进行补偿和标定。 三、实验条件 本实验在没有加速度、振动、冲击(除非这些参数本身就是被测物理量) 及环境温度一般为室温(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大气压力为101±7kPa的情况下进行。 四、实验方案设计 为了满足实验要求,现使用电涡流,光纤,和差动三种传感器设计位移检测系统,电涡流取0.1mm为单位,光纤取0.5mm为单位,差动取0.2为单位。进行试验后,用MATLAB处理数据,分析结论。 (一):电涡流传感器测位移 电涡流式传感器是一种建立在涡流效应原理上的传感器。电涡流式传感器由传感器线圈和被测物体(导电体—金属涡流片)组成,如图所示。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当传感器线圈(一个扁平线圈)通以交变电流(频率较高,一般为1MHz~2MHz)I1时,线圈周围空间会产生交变磁场H1,当线圈平面靠近某一导体面时,由于线圈磁通链穿过导体,使导体的表面层感应出呈旋涡状自行闭合的电流I2,而I2所形成的磁通链又穿过传感器线圈,这样线圈与涡流“线圈”形成了有一定耦合的互感,最终原线圈反馈一等效电感,从而导致传感器线圈的阻抗Z发生变化。我们可以把被测导体上形成的电涡等效成一个短路环,这样就可得到如图中的等效电路。

电涡流传感器原理图电涡流传感器等效电路图 图1 (二):光纤传感器测位移 实验原理:反射式光纤传感器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光纤采用Y型结构,两束多模光纤合并于一端组成光纤探头,一束作为接受,另一束为光源发射,近红外二极管发出的近红外光经光源光纤照射至被测物,由被测物反射的光信号经接受光纤传输至光电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反射光的强弱与反射物与光纤探头的距离成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对光强的检测就可得知位置量的变化。 图2 (三):差动电感式传感器测位移 实验原理:差动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由电感线圈的二个次级线圈反相串接而成,工作在自感基础上,由于衔铁在线圈中位置的变化使二个线圈的电感量发生变化,包括两个线圈在内组成的电桥电路的输出电压信号因而发生相应变化。下图为差动式位移检测传感器原理图。

各种类型传感器

各种类型传感器 LC0152T内装IC压电加速度传感器 LC0152T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是内装微型IC-集成电路放大器的压 电加速度传感器,它将传统的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与电荷放大器集 于一体,能直接与记录和显示仪器连接,简化了测试系统,提高了 测试精度和可靠性。其突出特点如下: (1) 低阻抗输出,抗干扰,噪声小; (2) 性能价格比高,安装方便,尤其适于多点测量; (3) 稳定可靠、抗潮湿、抗粉尘、抗有害气体. 主要参数: 型号:LC0152T 灵敏度(mV/g):100 量程(g):50 频率范围(Hz(±10%)): 安装谐振点(kHz):30 分辨率(g): 质量(gm):17 安装螺纹(mm):M5

用途:通用测振 LC0804应变加速度传感器 LC0804产品具有静态频率响应、高灵敏、过载保护等特点。可与应变仪联用,组成测量系统,特别适合于低频振动测量。 主要参数: 型号:LC0804 量程(g):±100 频率范围(Hz):0~800 灵敏度:με/g 10 ,mV/ 非线性%FS:3 桥路电阻:120Ω 横向:5% 安全过载:300% ;工作温度:+10~+50℃ 光电转速传感器 型号:LHYF-12-A; 特性参数: 检测距离:0~10mm; 工作温度(℃):-20~+50; 工作电压/电流:DC12V; 响应频率:500Hz. 用途及使用方法: 测量轴的转速。方法:在轴上贴上一小块1平方厘米的反光纸,通过调节传感器与轴的距离和拧传感器上的调节钮使传感器对轴不动作,对反光纸动作。 光电(红外)漫射式传感器 型号:LHMF-12-A 特性参数: 探测距离:50cm; 工作温度(℃):-10~+55; 工作电压:DC12V; 输出电流:3000mA; 响应时间:小等于40ms. 用途及使用方法:物件计数,安防,设备保护等

桥梁动态监测前沿传感器应用解读

一、支座监测: 测量仪器:表面应变计 测量原理:振弦式传感器;仪器以点焊或者粘贴的方式安装到支座表面,仪器能根据支座的受力变化测量出支座相对应的应变量。 组网方式:此传感器输出为模拟信号,一个应变计需接一个弦式高智能采集模块,进行数据转换后直接接到系统总线进行无线远程传输。仪器介绍: 表面应变计 YH—0200系列智能型表面应变计

采集方式: 远程无线自动化数据采集 利用GPRS或CDMA等无线公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完成对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监控。传感器通过GPRS或CDMA接入INTERNET网,主机只要接入INTERNET 网就可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

安装方法: 1)表面应变计安装前检验:首先,仔细阅读表面应变计与测试仪说明书,了解表面应变计具体参数,熟悉测试仪使用操作;再将表面应变计与测试仪连接,按测试仪“开/关”键开机进行测量,检测表面应变计是否工作正常;检查传感器数量及导线长度是否正确。以确定传感器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损坏或丢失。 2)具体安装方式 1、选择测量点。 2、把应变计、安装座安装好。 3、将安装座用螺栓(或胶水)固定在被测物体上,两端之高度应平衡。 4、将保护罩罩上。 5、通过读数仪读出表面应变计的编号,并与安装位置一起做记录。 6、待浇注水泥凝固后,两三天待稳定后,用读数仪或电脑对表面应变计进行调零。 以后测量出的偏差值就是相对调零时的沉降量了。 3)观测与数据记录、整理 1 作好传感器的安装记录,存档。其内容包括,该段面里程、 表面应变计的具体位置、实验编号、传感器编号、安装日期、 天气状况及安装人员。 2 制作好相应的标示牌,插在输电缆布线位置,以作标示。 在每次工序转换施工时要安排专人负责看管,以防表面应变 计因施工或自然因素而破坏。 如果忽略这些安全注意事项,可能导致本产品受损,不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