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提优测试卷-苏教版

【免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提优测试卷-苏教版

【免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提优测试卷-苏教版
【免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提优测试卷-苏教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提优卷

一、填空。

1.要求这一页一共有多少个字,列式为( )。在列竖式计算之前,可以先估一估这一页大约是( )个字。

2. 70×8的积是( )个十,70×80的积是( )个百。

3.在( )里填“>”“<”或“=”。

18×60( )9×120 87×49( )78×59

56×54( )55×55 29×21( )30×21-21

50×30( )48×29 26×14( )26×2×7

4.一个旅行箱的价钱是一个背包的13倍,一个旅行箱( )元,比一个背包贵( )元。

5. 45×31=45×30+( ) 37×39=37×40-( )

6.彤彤从家出发,步行去2000米外的图书馆。她平均每分钟走59米,照这样的速度计算,彤彤半个小时( )到达图书馆。(填“能”或“不能”)

7.同学们去植树,每班植树5捆,每捆14棵,三年级4个班一共植树( )棵。在解答这道题目时,可以先求( ),也可以先求( )。8.学校食堂购进28桶食用油,每桶25千克。吃了一半后还剩( )千克。

9.华能电厂平均每天用煤90吨,照这样计算,两个星期一共要用煤( )吨。

10.□2×34,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二、判断。

1.两个28相乘的积是56。 ( )

2. 58×59与58×60的积相差58。 ( )

3.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1个0,积的末尾一共有2个0。 ( )

4.因为甲×34=乙×43(甲与乙都大于0),所以甲>乙。 ( )

5.一个数乘27,积的末尾不可能是0。 ( )

三、选择。

1. 49×51的积与算式( )的积最接近。

A.40×50 B.40×60 C.50×50 D.50×60

2.★3×11=913,★代表的数字是( )。

A.6 B.7 C.8 D.9

3.下面的算式中,与25×18的结果不相同的是( )。

A.25×2×9 B.25×10×8 C.18×5×5 D.18×25

4.一头奶牛的体重比绵羊的15倍多,比绵羊的16倍少。这头奶牛最重是( )千克。

A.675 B.676 C.720 D.719

5.一个数乘30的积与24乘60的积相等,这个数是( )。

A.24 B.12 C.48 D.54

6.下图的竖式中,箭头所指部分可以用图( )表示。

A.B.

C.D.

7.下面的算式中,( )的计算一定有错误。

A.□2×□9=□□8 B.9□×8□=7□□□

C.□0×□4=□□0 D.4□×5□=2□□

8.小提琴社团的1位同学演奏一遍《梁祝》需要5分钟,15位同学一起演奏三遍《梁祝》一共需要( )分钟。

A.15 B.45 C.75 D.225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20×40= 24×30= 60×50= 35×40=

10×24= 37×2= 76×0= 63×11=

60+90= 11×80= 30×90= 53×10=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0×13= 43×54= ★97×75=

62×28= 89×60= ★87×56=

3.明朝数学家程大位的《算法统宗》里讲述了一种“铺地锦”的乘法计算方法,又称为“格子乘法”。请根据所给的示例(19×58=1102),计算56×24并填写“地锦”。56×24=( )

五、解决问题。

1.“乐达旅行团”的58名游客来到植物园参观,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元?( )

2.游泳运动员王琳正在刻苦训练,她已经游了多少米?

3.王大伯的果园里栽了240棵苹果树和10行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苹果树比梨树少多少棵?(请在横线上补充合适的条件并解答)

4.三年级全体同学去参加夏令营活动。

(1)一共准备了750瓶矿泉水,够吗?

(2)每盒巧克力12块,三年级同学一共领了多少块巧克力?

5.冬冬从家出发,走了15分钟,平均每分钟步行72米。

(1)如果向西走,那么冬冬现在位于少年宫的( )面,与少年宫相距( )米。

(2)如果向北走,冬冬此时大约走到了哪个位置?请在图中用“·”表示出来。

6.铮铮从图书馆借来一本500页的课外书,他每天看25页。

(1)铮铮看了12天后还剩多少页没看?

(2)铮铮第15天应该从哪一页开始看起?

第一单元测试(提优卷)

一、1. 21×29 600

2. 56 56

3.= << = > =

4. 754 696

5.45 37

6.不能

7. 280 每班植树多少棵(或5×14) 三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捆(或5×4)

8. 350 9.1260 10.2 3

二、1.× 2.√ 3.× 4.√ 5.×

三、1.C 2.C 3.B 4.D 5.C 6.B 7.D 8.A

四、1. 800 720 3000 1400 240 74 0 693 150 880 2700 530

2. 390 2322 7275 1736 5340 4872

(竖式和验算略)

3. 1344

五、1. 96÷2=48(元) 48×58=2784(元)

答:买门票一共需要2784元。

2. 25×2×12=600(米)

答:她已经游了600米。

3.例如:梨树每行30棵

10×30=300(棵) 300-240=60(棵)

答:苹果树比梨树少60棵。

4.(1)13×28×2=728(瓶) 728<750

答:够。

(2)13×7×12=1092(块)

答:三年级同学一共领了1092块巧克力。

5.(1)东 420

(2)

6. (1) 25×12=300(页) 500-300=200(页)

答:铮铮看了12天后还剩200页没看。

(2)25×14=350(页) 350+1=351(页)

答:铮铮第15天应该从351页开始看起。

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培优题

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培优题 一、培优题易错题 1.第30个小朋友的手势是怎样的? 【答案】解:30÷3=10 答:第30个小朋友的手势是. 【解析】【分析】3个小朋友的手势为一组,用30除以3,因为没有余数,所以第30个小朋友的手势就与每组中的最后一个小朋友手势相同。 2.根据统计表中的名单将姓名填在相应的位置,并回答问题。 三(1)班同学喜欢吃苹果、橘子人员统计表 苹果李月王平赵芳黄力陈红赵军 橘子李月张红王平丁伟林青陈伟 (1)根据统计表中的名单将姓名填在相应的位置。 (2)中间相交的部分表示什么? (3)喜欢吃苹果、橘子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1) (2)既喜欢吃苹果,也喜欢吃橘子的人 (3)6+6-2=10(人) 【解析】【分析】(1)李月和王平是两种都喜欢的,把两人的名字填在重叠的部分;然后

把单独喜欢苹果的和单独喜欢橘子的分别填在相应的位置; (2)中间相交的部分表示两种都喜欢吃的; (3)用循环吃苹果的人数加上喜欢吃橘子的人数减去两种都喜欢的人数即可求出总人数。 3.先找出这组图形的规律,再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答案】 19 【解析】【分析】从图中的前两个图形中可以观察到:大三角形中最上面的两个小三角形中数字的和与大三角形中间的数字和最下面的小三角形中数字的和相等,据此作答即可。 4.4名小朋友丁丁、淘气、冬冬、笑笑站成两排、两列,丁丁和淘气在左面一列,淘气不在第一排。冬冬在淘气的旁边,这4名小朋友是怎样站的? 【答案】解: 【解析】【分析】“ 丁丁和淘气在左面一列,淘气不在第一排”,那么淘气一定在左面一列第二排,丁丁就是第一排;“冬冬在淘气的旁边”,那么冬冬一定右面一列第二排,右面一列第一排就是笑笑。 5.小玲有一根长4厘米5毫米长的彩带,小兰也有一条同样长的彩带。把两根彩带用胶水粘成一条彩带后有多长?(接头处长1厘米)小玲的彩带: 小兰的彩带: 【答案】解:4厘米5毫米+4厘米5毫米-1厘米=8厘米答:把两根彩带用胶水粘成一条彩带后有8厘米。 【解析】【分析】小玲彩带长度+小兰彩带长度-接头处长度=粘成一条彩带后的长度。毫米÷10=厘米。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1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第 一章测试题 一、选一选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 、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cm B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线段AB 的长度 C .线段AB 的中点C 到A 、B 两点的距离相等 D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线段A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1)射线AB 和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 (2)延长射线MN 到C (3)延长线段MN 到A 使NA==2MN (4)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A .1 B .2 C .3 D .4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经过一点的直线可以有无数条 B .经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C .一条直线只能用一个字母表示 D .线段CD 和线段DC 是同一条线段 4.如图4,C 是线段AB 的中点,D 是CB 上一点,下列说 法中错误的是( ). A .CD=AC-BD B .CD= 2 1BC C .CD=2 1 AB-BD D .CD=AD-BC 5.如果线段AB=13cm,MA+MB=17 cm,那么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M 点在线段AB 上 B .M 点在直线AB 上 C .M 点在直线AB 外 D .M 点可能在直线AB 上,也可能在直线AB 外 6.下列图形中,能够相交的是( ). 7.已知点A 、B 、C 都是直线l 上的点,且AB=5cm ,BC=3cm , 图4

那么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是(). A.8cm B.2cm C.8cm或2cm D.4cm 二、填空 8. 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字,这说明了_________;车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_________;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了一圆锥体,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 9.如图1-4,A,B,C,D是一直线上的四点,则 ______ + ______ =AD-AB,AB+CD= ______ - ______ . 10.如图1-5,OA反向延长得射线 ______ ,线段CD向______ 延长得直线CD. 11.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 ______ 个交点. 12.经过同一平面内的A,B,C三点中的任意两点,可 以作出 ______ 条直线. 三.解答题 13、右面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请把-10,7,10, -2,-7,2分别填入六个正方形,使得按虚线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数互为相反数。 14.读下面的语句,并按照这些语句画出图形. (1)点P在直线AB上,但不在直线CD上。 (2)点Q既不在直线l 1 上,也不在直线l 2 上。 (3)直线a、b交于点o,直线b、c交于点p,直线c、a交于点q。 (4)直线a、b、c两两相交。 1

初三数学第三章单元测试题(B)

深刻思考中训练初三数学第一章单元测试题(B) 精准训练中剖析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1、在樱桃采摘园,五位游客每人各采摘了一袋樱桃,质量分别为(单位:千克):5,2,3,5,5,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A. 4,3 B. 3,5 C. 4,5 D. 5,5 2、若一组数据1,2,3,4,x的平均数与中位数相同,则实数x的值不可能是( ) A.0 B.2.5 C.3 D.5 3、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均是9.2环,方差分别为S=0.56,S=0.60,S=0.50,S=0.45,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对于数据3,3,2,3,6,3,10,3,6,3,2:①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②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 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5、若一组数据2、4、 6、8、x的方差比另一组数据5、 7、9、11、13的方差大,则 x 的值可以为() A. 12 B. 10 C. 2 D. 0 6、某校将举办一场“中国汉字听写大赛”,要求各班推选一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初三(1)班组织了五轮班级选拔赛,在这五轮选拔赛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平均分都是96分,甲的成绩的方差是0.2,乙的成绩的方差是0.8.根据以上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 B.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 C.甲、乙两人的成绩一样稳定 D.无法确定甲、乙的成绩谁更稳定 7、数据4,8,4,6,3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 5,4 B. 8,5 C. 6,5 D. 4,5 8、已知一组数据:-1,x,0,1,-2的平均数是0,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2 B.2 C.4 D.10 9、某市5月上旬的最高气温如下(单位℃)28,29,30,31,29,33,对这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平均数是30 B. 众数是29 C. 中位数是31 D. 极差是5

三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培优)_

三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培优)_ 一、培优题易错题 1.一个星期有7天,如果三月六号是星期一,三月20号是星期几? 【答案】解:6号到20号是15天。 15÷7=2 (1) 答:三月20号是星期一。 【解析】【分析】先推算出6号到20号的天数(6号和20号都算),然后除以7求出商和余数。余数是几,就从星期一开始推算几天;如果没有余数,说明20号就是星期日。 2.从下面的计算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0×9+8= 9×9+7= 98×9+6= 987×9+5= 仿照上面的算式,再写几道试一试 【答案】 0×9+8=8,9×9+7=88,98×9+6=888,987×9+5=8888。 可以得到9876×9+4=88888,98765×9+3=888888。 【解析】【分析】除了第一个算式,剩下的几个算式等号前面是:一个数×9+(这个数的最后一位-2),等号后面是:等号前面的这个数是几位数,积就是(几+1)个8,据此作答即可。 3.下面是中国行政图,请你在图上找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这是个自治区中,哪个区的面积最大?哪个区的面积最小?

【答案】解:

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小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 【解析】【分析】观察地图,从地图中每个地方的范围大小,估计那个最大,那个最小。 4.小方有3件不同的上衣,3条不同的裤子,2双不同的鞋子,他最多可以搭配成多少种不同的装扮? 【答案】3×3×2=18(种) 答:他最多可以搭配成18种不同的装扮. 【解析】【分析】小方有不同的上衣3件,裤子3条,鞋子2双,穿戴方式分三步完成,第一步上衣有3种不同的选择,第二步裤子有3种不同的选择,第三步鞋子有2种不同选择,根据乘法原理得出:共有方法3×3×2=18(种),据此解答即可. 5.▲、●、■、★代表四个不同的数,“→”表示“大于”.根据下图表示的意思,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答案】解:▲都比其它三个大;★大于■,也大于●,而■大于●,所以▲>★>■>●.答:按从大到小排列是▲>★>■>●. 【解析】【分析】先理解箭头标示的意义,从左上角可以得到▲比其它三个都大,然后根据另外三个图形的大小关系从大到小排列即可. 6.三年级同学组成一个方阵参加学校的广播操会操活动,无论是从前往后数还是从后往前数小明都第8个,无论是从左往右数还是从右往左数小明都是第12个.三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会操活动? 【答案】解:8+8﹣1=15(人) 12+12﹣1=23(人) 15×23=345(人) 答:三年级一共有345名同学参加会操活动。 【解析】【分析】无论是从前往后数还是从后往前数小明都第8个,说明小明重复计数了,用两个8的和减去1即可求出共有几行,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共有几列,然后用行数乘列数即可求出总人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1、运算顺序一样的打“√“,不一样的析“×”。(12分) 72-6×8 28+14-6 29+35÷7 72+6-8 28÷14×629+35+7 36+4-7 56×42÷350-6+15 36÷4×7 56-42÷350×6÷15 2、口算(15分) 35÷5×8= 32-18+25= 24÷4×3=58+9-16= 72÷6×5= 2×(15-7)= 54-(13+18)= 62-32÷4=25-8×2=8×2÷4= 3、选择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47+33÷36-16 B.(47+33)÷(36-16) C.(36-16)÷(47+33)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750-25)×(20+13) B.(20+13)×(750-25) C.750-25×20+13 3.养鸡专业户卖出公鸡98只,还有公鸡87只,母鸡的只数是原有公鸡的5倍,养鸡专业户有母鸡多少只?正确列式是() A.(98+87)×5 B.98+87×5 C.98×5+87 4、数学医院。(把错误的改正过来)(12分) (1)45+55÷5-20 (2)30×(500-400÷25) =100÷5-20 =30×(100÷25) =20-20 =30×4 =0 =120

5、计算。(24分) (47+12)×11195÷(150-85)(459-27×5)÷36(53+10)÷(12-5)540÷6-11×885+(17×6-86)30÷〔480÷(24-8)〕(85+115)÷(100÷4)6、在方框里填数,并列出综合算式再计算。(每小题5分,共10分) 综合算式再计算: 7、文字题.①304除以19的商.加上16的5倍,和是多少? ②870与840的差去除1530与840的和,商是多少? 8、解决问题。(37分) (1)一个篮子里有25个鸡蛋,这个篮子和鸡蛋一共重1525克,篮子重400克。平均每个鸡蛋重多少克?(6分) (2)1千克芝麻可以榨出芝麻油0.45千克,100千克芝麻可以榨出芝麻油多少千克?

初三数学圆第一单元测试题

初三数学圆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27分) 1.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BOC=500, 那么∠AOE=( ) A.300 B. 600 C.800 D.1200 2.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有( ) ①在同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②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③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④半圆是弧. A .1个 B.2个 C .3个 D.4个 3.如图,A B 是⊙O 的直径,弦CD ⊥AB,垂足为E,如果AB=10,CD=8, 那么线段OE 的长为( ) A 、10 B 、8 C 、4 D 、3 4.如图,圆弧形桥拱的跨度AB =8米,拱高CD =2米,则拱桥 的半径为( ) A .6.5米 B .5米 C .10米 D .15米 5.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若它的一个外角∠DCE=55°, 则∠BOD=( ) A .35° B.70° C .110° D.140° 6.如图,⊙O 的直径AB 与弦CD 的延长线交于点E ,若DE=OB, ∠AOC=60°,则∠E 等于( ) A .42 ° B .28° C .21° D .20° (第8题) (第9题) 7.圆内接四边形ABCD 中,∠A ∶∠B ∶∠C ∶∠D 可以是( ) A .1∶2∶3∶4 B .1∶3∶2∶4 C .4∶3∶1∶2 D .4∶1∶2∶3 8、如图,BD 是⊙O 的直径,圆周角∠A =40o,则∠CBD 的度 数是( ) A .30? B .50? C .60? D .80? 9.AB 为⊙O 的直径,C 、D 是⊙O 上的两点,∠BAC =30o,AD =CD ,则∠DAC 的度数是( ) A .60o B .30o C .50o D .75o _ O _ E _ D _ C _ B _ A O 40? D B C A O D C B A 第4题图

三年级下册数学培优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培优题 一、培优题易错题 1. 参加兴趣小组的一共有几个人? 【答案】 9+12-4=17(人) 答:参加兴趣小组的一共有17个人。 【解析】【分析】有4个人两个小组都参加了,这4个人是重复计数的,所以要在参加美术小组和书法小组的人数和中减去重复计数的4人就是参加兴趣小组的总人数。 2.用4、5、7三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先写出各数,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答案】解:6个:457、475、547、574、754、745; 457<475<547<574<745<754 【解析】【分析】每个数字都可以作为百位数字,其中4作为百位数字时组成的数比较小,7作为百位数字时组成的数比较大. 3.给下面的钟表画上指针. 【答案】解:指针如下:

答:规律:这些时刻中,读报纸时间为1小时,其余项目时间为半小时。 【解析】【分析】根据时刻确定时针与分针的位置,然后画出时针与分针即可;根据时刻的特点说出自己发现的规律即可. 4.王老师、李老师和张老师分别教足球、信息、美术中的一门学科。王老师不是美术老师,李老师从不在操场上课,张老师上课经常用电脑。他们分别是哪一学科老师?(画“√”)足球信息美术 王老师 李老师 张老师 足球信息美术 王老师√ 李老师√ 张老师√ 张老师上课经常用电脑,所以张老师为信息老师; 王老师不是美术老师,所以王老师是足球老师,李老师为美术老师。 5.奶奶家的台钟,1时敲1下,2时敲2下,10时敲10下,12时敲12下,每半时都敲1下。第一次红红听见台钟敲了1下,没多久又敲了1下,后来又听到敲了1下,想一想最后敲1下时是几时。 【答案】解:因为12时半敲1下,1时敲1下,1时半也敲1下,所以最后敲1下时是1时半。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连续的三次台钟都敲一下,这种情况下只可能是00:30、01:00、01:30 这三个时刻,所以最后敲的是凌晨1时半,据此解答。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填一填。(每空1 分,共28 分) 1.在体育运动中,秒表用来记录以( )为单位的时间。 2.秒针走1 圈,就是走60 小格,也就是( )秒,这时分针走( )小格,也就是( )分,所以( )分=( ) 秒。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4.如下图,小明朗读四首诗大约要( )秒,合( )分钟。 5.如上图,小红做完一道数学题的时间,分针要走( )大格,秒针要走( )圈。 6.如上图,小亮踢一场足球的时间约是( )分钟。 7.3 分=( )秒 1 分-45 秒=( ) 秒

4 时=( )分 2 分10 秒=( ) 秒 8.在里填上“>”“<”或“=”。 60 秒 6 分180 秒 3 时 1 时20 分80 分 8 分 5 30 分 1 分35 秒85 秒 9.一节课40 分钟,课间休息10 分钟,再加上( )分钟就是1 小时。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 分,共5 分) 1.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1 小时。( ) 2.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时针,走得最慢的是秒针。( ) 3.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多于1 分钟。( ) 4.读一篇200 字的文章大约要用1 小时。( ) 5.分针走1 大格,秒针走1 圈。(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 分,共10 分) 1.钟面上( )走得最快。 A.时针B.分针C.秒针 2.明明吃一顿饭约用( )分钟。 A.2 B.15 C.150 3.小学生1 分钟能跑( )米。

A.3 B.30 C.300 4.一架客机本应该10:25 到达,现在晚点15 分钟,( )能到达。 A.10:10 B.10:40 C.11:40 5.100 米游泳比赛中,你认为( )游得最快。 A.小刚B.小林C.小超 四、按要求解决。(共30 分) 1.连一连。(8 分) 2.下面是体育课上三名同学单脚站立的时间,请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序号。(6 分) 3.看图写时间。(每空2 分,共16 分)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九年级上数学第一章反比例函数测试题 (时限:100分钟 总分:100分)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3 y x = 图象上的是( ) A. 3,(1) B. 3,(-1) C. 13,3?? ??? D.133?? ??? , 2. 已知函数k y x = 的图象过点(1,-2),则该函数的图象必在( ) A. 第二、三象限 B. 第二、四象限 C. 第一、三象限 D. 第三、四象限 3. 若函数x m y 2 +=的图象在其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则m 的取值范围 是( ) A .2->m B .2-m D .2

6. 若0ab <,则正比例函数y ax =与反比例函数b y x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 7. 如图,函数11y x =-和函数22 y x = 的图象相交于点 (2,)M m , (1,)N n -,若12y y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02x x <-<<或 B .12x x <->或 C .1002x x -<<<<或 D .102x x -<<>或 8. 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位于第一象限,AB=AC =2, 直角顶点A 在直线y=x 上,其中A 点的横坐标为1,且两 条直角边AB 、AC 分别平行于x 轴、y 轴,若双曲线k y x =(k ≠0) 与ABC ?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2k << B. 13k ≤≤ C. 14k ≤≤ D. 14k <≤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 反比例函数k y x = 的图象经过点,3(-2),则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 10. 已知y 与21x +() 成反比例,且当=1x 时,=3y ,那么当=0x 时,=y __________. 11. 有一面积为60的梯形,其上底长是下底长的1 3 ,若下底长为x ,高为y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 12. 近视眼镜的度数y (度)与镜片焦距x (米)成反比例,已知400度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5米,则眼镜度数y 与镜片焦距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y x O C y x O A y x O D y x O B y 1 x O A B C

三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培优)

三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培优) 一、培优题易错题 1.为了庆祝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三(1)班同学做了27朵红花布置教室,其中女同学做的红花数量是男同学的2倍,男女同学各做了多少朵红花? 【答案】解:27÷(2+1) =27÷3 =9(朵) 9×2=18(朵) 答:男同学做了9朵,女同学做了18朵。 【解析】【分析】知道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先求较小的数,较小的数=和÷(倍数+1),先求较小的数,再求较大的数即可。 2.下面的△,□,○各代表数字几? 【答案】△=2、□=7、○=5或△=3、□=9、○=6 【解析】【解答】,△=2,□=7,○=5; 或者:,△=3,□=9,○=6. 故答案为:2;7;5或3;9;6。 【分析】根据竖式可知,两个因数的个位相乘还得这个数字,借助乘法口诀“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可以用这两个数字试算,据此求出△、□分别代表数字几,据此解答即可. 3.东东的一天。(连一连)

【答案】解:第一个是6:13,应该是起床时间;第二个是8:55,应该是睡觉时间; 第三个是4:12,应该是放学时间; 第四个是12:05,应该是吃午饭时间; 连线如下:

【解析】【分析】钟面上较短的针是时针,较长的针是分针,先确定钟面上的时刻,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每个时刻时该做的工作是是什么. 4.▲、●、■、★代表四个不同的数,“→”表示“大于”.根据下图表示的意思,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答案】解:▲都比其它三个大;★大于■,也大于●,而■大于●,所以▲>★>■>●.答:按从大到小排列是▲>★>■>●. 【解析】【分析】先理解箭头标示的意义,从左上角可以得到▲比其它三个都大,然后根据另外三个图形的大小关系从大到小排列即可. 5.将一张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白纸对折两次(如图),沿折痕依次剪开,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答案】 8÷2÷2 =4÷2 =2(厘米) (8+2)×2 =10×2 =20(厘米) 答: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 【解析】【分析】将这张正方形的白纸对折一次,相当于把正方形的边长平均分成2份,对折两次,就是平均分成2×2=4份。先求出每个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宽=正方形的边长÷2÷对折次数);再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在5、-2、1.9、+6、-40、-12、0中正数有( ),负数有( ),(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 如果某蓄水池的标准水位记作0米,用正数表示水面高于标准水位的高度,那么低于标准水位0.4米,应该表示为( )米。 3. 某天甲市的最高气温是25℃,记作+25℃,乙市的最低气温是零下5℃,可以记作( )℃。 4.一袋大米的标准质量是50千克,如果比标准质量少0.3千克,记作-0.3千克,那么比标准质量少2千克,记作( )千克。 5.一瓶饮料的外包装上标有“净含量500±5克”,表示这瓶饮料的质量在 ( )~( )克之间。 6.如果客车前进100米用+100米来表示,那么客车倒退10米用( )米来表示。如果上来10人用+10人来表示,那么下去6人用( )人来表示。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2.2℃和-2℃所表示的温度相同。( ) 3.-3和+4相比,+4更接近0。( ) 4.正数一定大于0,负数一定小于0。(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果某商店盈利800元,记作+800元,那么亏损100元,记作( )元。 A.+100 B.-100 C.+700 D.无法表示 2.如果+5分表示比平均分高5分,那么-9分表示( )。 A.比平均分低9分 B.比平均分高9分 C.和平均分相等 D.无法确定

3.如果顺时针旋转60°记作-60°,那么逆时针旋转45°记作( )。 A.45° B.-45° C.+60° D.无法表示 4.负数与正数比较,( )。 A.负数比正数大 B.负数比正数小 C.正数和负数一样大 D.无法比较 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1)在上面的方框里填数。 (2)在-2和3中,( )更接近0。 (3)与-2相邻的两个整数分别是( )和( )。 (4)4与-4相比,( )大。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3.5 -4 7 - +6.5 五、解决问题。 1. 下面是小红最近一个月6次存取款的情况。 (1)用你学过的知识完成上面的表格。 (2)算一算:一共取了多少元?

(完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单元检测含答案,推荐文档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单元检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小题,满分40分) 1.在Rt△ABC 中,∠C=90°,若sinA= ,则cosB 的值是( )35A . B . C . D .453534432.在△ABC 中,∠A=105°,∠B=45°,cosC 的值是( ) A . B C D 12 3.在直角三角形中,各边的长度都扩大3倍,则锐角A 的三角函数值( )A .也扩大3倍 B .缩小为原来的1 3 C .都不变 D .有的扩大,有的缩小 4.已知A 为锐角,且cosA≤,那么( )12 A .0°≤A≤60° B .60°≤A<90° C .0°<A≤30° D .30°≤A<90° 5.一个公共房门前的台阶高出地面1.2米,台阶拆除后,换成供轮椅行走的斜坡,数据如图所示,则下列关系或结论错误的是( ) A. 斜坡AB 的坡角是10° B. 斜坡AB 的坡度是tan10° C. AC=1.2tan10°米 D. AB=米 10sin 2.16.在Rt△ABC 中,∠C=90°,cosB=,AB=10cm ,则BC 的长度为( )35 A. 6cm B. 7cm C. 8cm D. 9cm

7.轮船从B处以每小时50海里的速度沿南偏东30°方向匀速航行,在B处观测灯塔A位于南偏东75°方向上,轮船航行半小时到达C处,在C处观测灯塔A位于北偏东60°方向上,则C处与灯塔A的距离是()海里. A. B..50 D.25 8.如图,某水库堤坝横断面迎水坡AB的坡比是BC=50m,则迎水坡面AB 的长度是(). A.100m B.m C.150m D. 9.如图,小山岗的斜坡AC的坡角α=45°,在与山脚C距离200米的D处,测得山顶A 的仰角为26.6°,小山岗的高AB约为().(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sin26.6°=0.45,cos26.6°=0.89,tan26.6°=0.50) A.164m B.178m C.200m D.1618m 10.如图,在△ABC中,∠BAC=90°,AB=AC,点D为边AC的中点,DE⊥BC于点E,连接BD,则tan∠DBC的值为()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20分) 1.(2分)图中有几张笑脸?() 2.(2分)小鸡和小兔谁多谁少?() A.小鸡比小兔多 B.一样多 C.小兔比小鸡多 3.(2分)下图中,比较少的是()? A.菠萝 B.梨 4.(2分)下图中,()多? A.草莓 B.香蕉 5.(2分)看图比一比,谁比较多?() A.同样多 B.比多 C.比少 A.1 B.2 C.3 D.5

6.(2分)下图中,比较长的是()? A.第一根 B.第二根 7.(2分)下图中,比较高的是()? 小明小华 A.小明 B.小华 8.(2分)比一比,下面动物的高矮,看()最高。 A.小熊 B.小鹿 C.小兔 9.(2分)比一比,不一样多的是()。 A.B.C.D. 10.(2分)哪个多?() A.B. 二、填空题(53分) 11.(6分)看图填空。 只 只 只。

12.(8分)数一数,填一填。 13.(4分) 比多个。 比少个。 14.(8分)数一数,比一比,填一填。 (1)有个,有个。 (2) 比多, 比少。(填“”或“”) (3)如果添上个,和同样多。 (4)如果去掉个,和同样多。 15.(4分)比多少。 (1)在多的后面画“√”。 (2)在少的后面画“√”。

16.(2分)在长的后面画“√”。 17.(2分)在高的下面“√”。 18.(4分)比一比,填一填, 比________ 比________ 19.(6分)根据每幅图,圈出正确的说法。 20.(9分)(易错题)比一比,填一填。 第一行: 第二行: (1)从第一行拿走支,两行同样多。 (2)给第二行添上支,两行同样多。 (3)从第一行移支到第二行,两行同样多。

数学培优试卷(三年级下册数学)

数学培优试卷(三年级下册数学) 一、培优题易错题 1.为了庆祝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三(1)班同学做了27朵红花布置教室,其中女同学做的红花数量是男同学的2倍,男女同学各做了多少朵红花? 【答案】解:27÷(2+1) =27÷3 =9(朵) 9×2=18(朵) 答:男同学做了9朵,女同学做了18朵。 【解析】【分析】知道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先求较小的数,较小的数=和÷(倍数+1),先求较小的数,再求较大的数即可。 2.只用数字8组成五个数,填入下面的方框里,使等式成立。 【答案】 8+8+8+88+888=1000 【解析】【分析】五个数加起来的和是1000,所以可以选择一个三位数,即888,再选一个两位数,即88,1000-88-88=24,24刚好是三个8相加的和,那么剩下的三个方框里都填一个数字8即可。 3.先找出这组图形的规律,再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答案】 19 【解析】【分析】从图中的前两个图形中可以观察到:大三角形中最上面的两个小三角形中数字的和与大三角形中间的数字和最下面的小三角形中数字的和相等,据此作答即可。 4.看一看,猜一猜。

【答案】解:2+3=5(个) 答:一个苹果等于2个梨,一个桃子等于3个梨,一共相当于5个梨。 【解析】【分析】观察图1可知,2个苹果的质量=4个梨的质量,因此1个苹果的质量=2个梨的质量; 观察图2可知,2个桃子的质量=6个梨的质量,因此1个桃子的质量=3个梨的质量; 观察图3可知,左边是1个苹果与1个桃子,左边与右边平衡,则右边是2+3=5个梨,据此解答。 5.估计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大约各占几个格? 【答案】解:图A有7个,图B有9个 【解析】【分析】满格按1格算,不满格按0.5格计算,估算出图形的大小。 6.你需要知道什么? 如果你准备观看乒乓球比赛,下面几个方面你需要知道哪些内容?

2019-2020年九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年九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证明(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锐角对应相等 B、两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 D、两条边对应相等 2、如图,由∠1=∠2,BC=DC,AC=EC,得△ABC≌△EDC的根据是() A、SAS B、ASA C、AAS D、SSS 3、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7,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成两部分的差为3,则腰长是() A、4 B、10 C、4或10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如图,EA⊥AB,BC⊥AB,EA=AB=2BC,D为AB中点,有以下结论: (1)DE=AC;(2)DE⊥AC;(3)∠CAB=30°;(4)∠EAF=∠ADE。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1),(3) B、(2),(3) C、(3),(4) D、(1),(2),(4) 5、如图,△ABC中,∠ACB=90°,BA的垂直平分线交CB边于D,若AB=10,AC=5,则图中等于60°的角的个数为() A、2 B、3 C、4 D、5 (第2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6、设M表示直角三角形,N表示等腰三角形,P表示等边三角形,Q表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下列四个图中,能表示他们之间关系的是() 7、如图,△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且AB=6cm,则△DEB的周长为() A、4cm B、6cm C、8 cm D、10cm 8、如图,△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A、30° B、36° C、45° D、70° 9、如图,已知AC平分∠PAQ,点B,B′分别在边AP,AQ上,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AB=AB′,那么该条件不可以是() A、BB′⊥AC B、BC=B′C C、∠ACB=∠ACB′ D、∠ABC=∠AB′C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种水果的个数是4?( ) A. B. C. 2.看图,一人一块糖,应该准备() A. 7块 B. 8块 C. 9块 D. 10块 3.数一数,图中表示(). A. 4 B. 5 C. 7 D. 8 二、判断题 4.甲数比乙数多,那么乙数比甲数少. 5.从6数到10,数了4个数. 6.苹果比梨多3个,那么梨就比苹果少3个. 三、填空题 7.数一数,每一种物品有几个? ________个苹果

________个杯子 ________个球 8.一共有________只小动物在排队. 做排头时,在第________,向后转后在第________个. 9.乒乓球比羽毛球多20个,羽毛球比乒乓球________. 10.数一数,比一比.(填同样多、多或少) 和________ 四、解答题 11.画,要与同样多. ________ 12.按要求画. (1)画△,○比△多1个. ○ ○ ○ (2)画○,和□同样多.

□ □ □ □ □ (3)画☆,比○少一个. ○ ○ ○ ○ ○ ○ 五、作图题 13.画□,与☆一样多.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C项中桃子的个数是4.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10以内的数作答即可. 2.【答案】D 【解析】 3.【答案】D 【解析】【解答】一个一个地数,图中共有8颗星星 【分析】根据基数的意义,基数表示物体的多少.图中表示星星数量的多少是8 故选:D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认识 二、判断题 4.【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甲数比乙数多,那么乙数比甲数.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两个数作比较,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那么另一个数就比这个数小. 5.【答案】错误 【解析】 6.【答案】正确 【解析】 三、填空题 7.【答案】2;4;8 【解析】【解答】解:一共有2个苹果,4个杯子,8个球. 故答案为:2;4;8【分析】数数时从物体的一边开始数,注意不要重复数也不要漏数. 8.【答案】7;3;5 【解析】【解答】解:一共有7只小动物在排队,猴子做排头时,松鼠排在第3,向后转后,松鼠排在第5个. 故答案为:7;3;5.

(完整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三〈3〉班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杨家洪 一、指导思想: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因此培优补差是教学工作不可少的一环。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养优秀学生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成绩。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对培优补差工作的常规管理和检查。 2、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3、认真挑选好培优补差的对象。 4、认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每周至少2次的辅导,辅导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三、培优补差对象 培优对象:秦妍干欣月徐帆干羽彤周其勇李翔彭少卿郭峰饶佳 补差对象:王睿付晴邓欣瑞倪雅瑄陈远张慧芳柳霜陈武 四、具体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 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当少数后进生因基础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我们应采取系统辅导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另外,在课堂上对后进生多提问,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充分利用午间辅导时间进行面对面辅导,做好"周清"、“月清”工作,包括题题清,课课清,人人清.争取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清,不留后遗症。讲解练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课余时间个别辅导 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优等生,我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让他们独立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单元测试题.doc

解直角三角形单元达标检测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Rt △ABC 中,∠C=90°,下列式子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sinA=sin B B .cosA=sinB C .sinA=cosB D .∠A+∠B=90° 2.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6,8,则第三边的长为( ) A .10 B .22 C .10或27 D .无法确定 3.已知锐角α,且tan α=cot37°,则a 等于( ) A .37° B .63° C .53° D .45° 4.在Rt △ABC 中,∠C=90°,当已知∠A 和a 时,求c ,应选择的关系式是( ) A .c= sin a A B .c=cos a A C .c=a ·tanA D .c=a ·cotA 5.如图是一个棱长为4cm 的正方体盒子,一只蚂蚁在D 1C 1的 中点M 处,它到 BB 的中点N 的最短路线是( ) A .8 B .26 C .210 D .2+25 6.已知∠A 是锐角,且sinA= 3 2 ,那么∠A 等于( ) A .30° B .45° C .60° D .75° 7.当锐角α>30°时,则cos α的值是( ) A .大于 12 B .小于1 2 C .大于32 D .小于32 8.小明沿着坡角为30°的坡面向下走了2米,那么他下降( ) A .1米 B .3米 C .23 D . 23 3 9.已知Rt △ABC 中,∠C=90°,tanA=4 3 ,BC=8,则AC 等于( ) A .6 B .32 3 C .10 D .12 10.已知sin α= 1 2 ,求α,若用计算器计算且结果为“”,最后按键( ) A .AC10N B .SHIET C .MODE D .SHIFT “”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3×3?网格中一个四边形ABCD ,?若小方格正方形的边长为1,? 则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_______. 12.计算2sin30°+2cos60°+3tan45°=_______. 13.若sin28°=cos α,则α=________. 14.已知△ABC 中,∠C=90°,AB=13,AC=5,则tanA=______. 15.某坡面的坡度为1:3,则坡角是_______度. 16.如图所示的一只玻璃杯,最高为8cm ,将一根筷子插入其中, 杯外最长4厘

九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证明(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锐角对应相等 B、两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 D、两条边对应相等 2、如图,由∠1=∠2,BC=DC,AC=EC,得△ABC≌△EDC的根据是() A、SAS B、ASA C、AAS D、SSS 3、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7,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成两部分的差为3,则腰长是() A、4 B、10 C、4或10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如图,EA⊥AB,BC⊥AB,EA=AB=2BC,D为AB中点,有以下结论: (1)DE=AC;(2)DE⊥AC;(3)∠CAB=30°;(4)∠EAF=∠ADE。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1),(3) B、(2),(3) C、(3),(4) D、(1),(2),(4) 5、如图,△ABC中,∠ACB=90°,BA的垂直平分线交CB边于D,若AB=10,AC=5,则图中等于60°的角的个数为() A、2 B、3 C、4 D、5 (第2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6、设M表示直角三角形,N表示等腰三角形,P表示等边三角形,Q表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下列四个图中,能表示他们之间关系的是() 7、如图,△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且AB=6cm,则△DEB的周长为() A、4cm B、6cm C、8 cm D、10cm 8、如图,△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A、30° B、36° C、45° D、70° 9、如图,已知AC平分∠PAQ,点B,B′分别在边AP,AQ上,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AB=AB′,那么该条件不可以是() A、BB′⊥AC B、BC=B′C C、∠ACB=∠ACB′ D、∠ABC=∠AB′C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四上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2018-2019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25分,每空1分。) 1.10个一千万是(),一百亿里面有()个十亿。 2.最小的自然数是(),自然数的个数是()的。 3.在数位顺序表中,千万位在右起第()位,它左边的一位是()。右边的一位是()。 4.在8和5之间添上()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八百万零五。 5.一个十位数的最高数位是()位,最大的十位数是()。最小的十位数(),他们相差()。 6. 由9个亿、8个千万和6个万组成的数是(),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把它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7.30060005000读作(),它是一个()位数,6在()位上,表示6个(),3在()位上,表示()个()。 8.≈82万, 方框里面最大填()。 9.一个九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第五位、第九位数字都是9,其余数位是0,这个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二、我来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每题1分。) 10. 最小的自然数是()。① 0 ② 1 ③没有 11. 下面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① 700030 ② 703000 ③ 700300 1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计数单位。 B 、4936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49。 C 、604000是由6个十万和4个千组成的。

13. 7040600读作()。 A、七百零四零六百 B、七百零四万零六百 C、七百零四万六百 14. 一个十位数,最高位上是7,万位上是3,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A、700030000 B、7000030000 C、700003000 五、读一读,写一写。(18分,每空2分。) 15.2002年我国固定电话用户大约有216000000户。 读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用“亿”作单位是: 16.去年全国有中学生62580000人。 读作: 用“万”作单位是: 17.中国人口总数是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人。 写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18.写出由下列数组成的数。 ① 6个百万、8个万、4个十()③三亿、三十一万() ② 5个十万、8个亿、6个百亿() 19. 填上合适的数或“<”、“>”、“=”。(12分,每空1分。) 475□086 ≈ 475万 960023480 ≈()亿 59□6982001 ≈ 60亿 5200000 =()万 12900000000=( )亿8920000 =()万 300000000()3亿 50921005100()509亿 584320()58万 218万()21800000 1002002002 ()10亿 12000000000()120亿20.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分) 4108500 420万 4105800 4851000 要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