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动力学论文

机械动力学论文

机械动力学论文
机械动力学论文

上海大学2015 ~2016学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试

课程名称:机械动力学课程编号: 09Z078001 论文题目: 机械动力学在机械行业的应用与发展

研究生姓名: 学号:

论文评语:

成绩: 任课教师: 刘树林

评阅日期:

机械动力学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200072)

摘要:机械动力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有很多方面,应用在机械行业是一个主要方向。机械动力学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实现智能化发展的基础之一。本文在阐述机械动力学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机器人中的实际应用重点分析。另外,引用最优控制理论的分析方法将会对机械动力学分析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字:机械动力学,机器人,智能化,最优控制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dynamics

in machinery industry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China)

Abstract: Mechanical dynamics in the actual application has many aspects, the application in the machinery industry is a main direction.Mechanical dynamics is one of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ce of NC machine and robots.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mechanical dynamics development, we are talking about robots combined with actual application.In addition,the reference analysis method of the optimal control theory will play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of mechanical dynamics analysis.

Key words: mechanical dynamics; robots; the intelligence;the optimal control

德国政府于2013年提出“工业4.0”的概念(1),推出不久,便引起了全球广泛的关注。“工业4.0”的三大主题: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都离不开智能二字,未来的工业发展的目标也是智能化。中国也在加紧制定自己未来“工业4.0”的发展规划。那么,说到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具体到实际中就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而机械动力学是实现上述规划的发展动力和基础。

1 引言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机械行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2),也呈现出了一些显著特点是,自动调节和控制装置日益成为机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已扩展到包括不同特性的动力机构和控制调节装置在内的整个机械系统,控制理论已渗入到机械动力学的研究领域。高速、精密机械设计也都呈现了不同的特点,为了保证机械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构件的弹性效应已成为设计中不容忽视的因素。例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车辆等设计。在某些机械的设计中,已提出变质量的机械动力学问题。各种模拟理论和方法以及运动和动力参数的测试方法,日益成为机械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1.1 机械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任何机械,在存在运动的同时,都要受到力的作用。所谓机械动力学就是研究机械在力作用下的运动和机械在运动中产生的力,并从力与运动的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机械的设计和

改进的科学。详细的机械动力学研究方向可以分为以下六点:

(1)在已知外力作用下,求具有确定惯性参量的机械系统的真实运动规律;分析机械运动过程中各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研究回转构件和机构平衡的理论和方法;机械振动的分析;以及机构的分析和综合等等。

为了简化问题,常把机械系统看作具有理想、稳定约束的刚体系统处理。对于单自由度的机械系统,用等效力和等效质量的概念,可以把刚体系统的动力学问题转化为单个刚体的动力学问题;对多自由度机械系统动力学问题一般用拉格朗日方程(Lagrange)求解。机械系统动力学方程常常是多参量非线性微分方程,只在特殊条件下可直接求解,一般情况下需要用数值方法迭代求解许多机械动力学问题可借助电子计算机分析计算机根据输入的外力参量、构件的惯性参量和机械系统的结构信息,自动列出相应的微分方程并解出所要求的运动参量。

(2)分析机械运动过程中各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这些力的大小和变化规律是设计运动副的结构、分析支承和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选择合理润滑方法的依据。在求出机械真实运动规律后可算出各构件的惯性力,再依据达朗伯原理用静力学方法求出构件间的相互作用力。(3)研究回转构件和机构平衡的理论和方法。平衡的目的是消除或减少作用在机械基础上周期变化的振颤力和振颤力矩。对于刚性转子的平衡已有较成熟的技术和方法:对于工作转速接近或超过转子自身固有频率的挠性转子平衡问题,不论是理论和方法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平面或空间机构中包含有往复运动和平面或空间一般运动的构件。其质心沿一封闭曲线运动。根据机构的不同结构,可以应用附加配重或附加构件等方法全部或部分消除其振颤力但振颤力矩的全部平衡较难实现优化技术应用于机构平衡领域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果。

(4)研究机械运转过程中能量的平衡和分配关系。这包括:机械效率的计算和分析;调速器的理论和设计;飞轮的应用和设计等。

(5)机械振动的分析研究是机械动力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已发展成为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的一门学科。

(6)机构分析和机构综合一般是对机构的结构和运动而言,但随着机械运转速度的提高,机械动力学已成为分析和综合高速机构时不可缺少的内容。

1.2 机械动力学在现代机械系统中的发展

现代机械系统中应用分析、仿真设计和控制越来越多,使得机械动力学的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形成了许多的分支领域,如:机床动力学、车辆动力学、转子动力学、机器人动力学、弹性机构动力学等。

(1)机床动力学。对精密机床来说,加工精度时很重要的一个指标,而机床的震动则严重破坏了机床的加工精度。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复杂的激振力,传动系统中的齿轮、滚动轴承等则是机床的内部振动源。机床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为:机床的动力源分析、机床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和振动分析,及机床的动态设计。

(2)车辆动力学。随着车辆的高速化,安全性和舒适性变得十分重要。而出现了许多独有的动力学问题,例如:带有锥度的车轮子铁轨上的振动会导致列车的蛇形运动,它会激发车辆的横向运动;高速列车在大区率弯道上的运动时涉及车辆安全的重大课题;为提高轿车的舒适性,最新的研究趋向时车架振动的主动控制,即根据每时刻的路面激励情况和运动状态,随时调整振动系统元件的参数,使其永远处于最佳的减震状态。

(3)转子动力学。汽轮机、发电机、电动机、离心机等旋转机械,转子是其工作的主体。为了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和容量,这类机械的转速日益提高。抑制转子系统的振动时关键问题。特别是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由于振动造成的破坏会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4)机器人动力学。这是目前一个比较热门的学科。自20世纪60年代,机器人学诞生并迅速地发展起来,它是机构学、机械电子学、计算机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综合而成的前沿学科。各种工业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喷漆、搬运、焊接和装配等工业生产线上,各种特种机器人则应用于海洋探测、外空探测等领域。机器人机构学成为机构学中异常活跃的一个分支。为了提高机器人的速度,高速、柔性机器人已经出现。机器人机构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平面机构,而且机器人的动力学必须考虑控制。

(5)弹性机构动力学。早期的机械研究当中认为只有机构与原动机和工作机连在一起时才有动力学问题,孤立的一个机构没有动力学问题。刚体机构的平衡问题,就是一个机构的动力学问题。二战以后,在凸轮机构、连杆机构、和齿轮机构的动力学研究中先后涉及了构件的弹性。在弹性机构中的分析中可以不涉及原动机特性,仍假定主动构件等速回转,也不考虑工作机负载,只研究在构件自身惯性力作用下的振动。正是随着高速弹性机构的研究,才有了弹性机构动力学。弹性机构是典型的多体动力学系统。随着机构部件日趋轻柔、其弹性振动与刚体运动相耦合,致使数学模型成为具有时变系数、复杂非线性项的高维微分方程组微分代数方程组,这给弹性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带来很大的困难。

近年来,已有不少关于弹性机构振动主动控制的研究。研究的典型问题是:引入模态控制等结构控制中的方法,采用压电陶瓷片为驱动器,对平面四连杆机构的弹性振动进行主动控制。这些研究尚在实验室阶段,到实际工程应用尚有距离。

(6)微机电系统动力学。近年来,微机电系统(简称MEMS: Micro Electro-Mechanica System )正走出实验室,成为21世纪初的新兴产业。仅从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看,MEMS 技术将用于各种微型武器系统,形成具有新的竞争力的“智能军火”。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积极研制用于军事目的的微型航空器、重量在1kg 级、甚至0.1kg 级的纳米卫星等。而它们的实现必须借助各种微发动机、微惯导仪器、微传感器、微执行机构。

与传统机械和结构相比,MEMS 的研制过程更具有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的特征。目前,对MEMS 的设计多还在器件水平。除了少数二维器件的设计外,多数设计借助于ANSYS 等商品化软件进行试凑;除了一些微加速度计的设计外,多数设计尚属于结构静强度机构运动学范畴。可以预见,随着MEMS 的实用化,其动力学问题将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微发动机中的运动部件、微惯导仪器必须从动力学角度去进行分析和设计。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2 机械动力学的具体应用

在具体的机械动力学分析中,总是会将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部件简化为机构分析,再基于一些实际的性能指标进行改进与设计。所以机构的性能指标就应该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可以用数学方程来描述,具有可计算性,并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大小,如工作空间、奇异位形、条件数、解耦性、综合条件数、速度极值、刚度极值和误差极值等。

由于机构性能评价指标需要借助数学工具来描述,基于基于不同的数学工具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经典的机构性能分析方法,例如复数矢量、一般矢量、回转变换张量、球面三角学、四元数、欧拉角旋转坐标变换矩阵、D-H齐次变换矩阵、绕任意轴旋转的坐标变换矩阵等。机构的性能指标一般与其速度雅可比(Jacobian)矩阵和力雅可比矩阵有关。

2.1 机械动力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机械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结构动态分析和动态试验(8)。具体如下:

(1)结构动态分析。对于机械动力学正问题,动态分析一般借助于多种动态分析法,如模态分析法、模态综合法、机械阻抗分析法、状态空间分析法、模态摄动法及有限元法等,

在此基础上建立结构或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而对结构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如动态仿真等。 而对于机械动力学逆问题,动态分析通常先进行动态实验,在此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准则建立结构或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借助参数辨识或系统辨识的方法进行分析。

(2)动态实验。结构动态实验包括模态实验、力学环境实验、模拟实验等,它是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仅可以直接考核产品的动力学性能,也为动态分析建立可靠的数学模型提供必要的数据。

2.2 机械动力学分析的一般流程

针对实际部件的机械动力学分析,总是先将具体的部件简化为机械机构,然后在对机构进行对应的分析建模,如下图1.所示。

图1. 机械动力学分析的一般流程图

2.3 机械动力学在机器人间隙铰分析中的应用

本文选择一个柔性机器人作为例子进行说明(3),具体选取的是五关节的焊接机器人,分析大臂和小臂间隙铰对机器人整体性能的影响,如下图2.图3.

图2.柔性机器人结构图 图3. 柔性机器人机构简图

将焊接机器人看作由基座、大臂、小臂组成的刚体和柔体组合模型(3),大臂视为柔性体,其余为刚体。首先,进行含间隙的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并引入了四元数T E E E E P ][3210 (11)列出大臂的旋转变换矩阵,建立机器人的矢量封闭方程,进而得出大臂的柔性坐标运动方程,得出含间隙机器人多柔体动力学模型。其次,引入四阶龙格——库塔数值积分方法(13),求解上述运动方程,根据求出的参数进行计算机模拟,得出多刚体模型理想铰、多刚体模型间部件存在问题或缺陷,需进行动力学分析,找出不足 将部件简化为机械结

构 对机构进行力学分析,建立数学方程 建

立对应的模型,进行软件模拟分析 根据模拟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隙铰和多柔体模型间隙铰的副反力仿真曲线。最后,对比分析找出了铰接间隙对机器人的运动稳定性的影响,并引入弹性—阻尼装置以解决不利的影响因素。

2.4 机械动力学在水下装备挖掘中的应用

随着海洋资源不断的开发,使得人们的视野逐渐由陆地转移到了海洋。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发展了石油开采平台、水下挖掘等装置。而水下挖掘是一项复杂的操作任务,它综合了机器人学、机械动力学、水动力学、土壤动力学、现代控制理论等多领域多学科的成果。该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水下机器人挖掘过程,指导水下挖掘设备的设计和分析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实际的应用中,利用虚拟原型技术对水下机器人挖掘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4),模型 中考虑了系统的水动力学模型和铲斗与土壤之间的土动力学模型。首先,建立土动力学模型,引入挖掘阻力计算公式:D BZAX R C W +?--=35.1max max ]})

cos(cos 1[{10???τ(4);

其次,基于下图4.建立水动力模型,引入Morison 公式计算小物体波浪力的基本公式:

),,(),,(2

1),,(4),,(),,(),,(21t z x V t z x V D C t z x V D C t z x F t z x F t z x F x x D x M D ρρπ+=+=(4);

图4.小物体所受水阻力示意图

通过ADAMS /View 软件中的挖掘机样机模型可以直接得到工作装置各部分的质量和密度,然后可以求出工作装置各部分受到的浮力。最后,对水下机器人挖掘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通过这样的方法提供了研究水下挖掘机的工作情况的方法,可以为水下作业机械的设计提供依据。

2.5 机械动力学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除了上述的应用,机械动力学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归结主要集中在转子的动力学特性分析、齿轮传递的动力学分析、弹性机构的设计、振动与噪声控制、车辆动力学、微机电系统动力学和机械故障诊断等方面。具体表现在:数控机床皮带轮振动、卡盘振动、刀架振动,主轴电机、伺服电机的轴承异响;车辆齿轮箱的齿轮的传递,发电机的噪声问题;机器人的微型电机振动、机构强度分析和机械故障诊断等。

3 机械动力学的未来发展

随着现代机械的不断发展,自动调节和控制装置日益成为机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已扩展到包括不同特性的动力机和控制调节装置在内的整个机械系统,控制理论已渗入到机械动力学的研究领域。在某些机械的设计中,已提出变质量的机械动力学问题。各种模拟理论和方法以及运动和动力参数的测试方法,日益成为机械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而我认为现有的机械动力学分析方法虽然可以将针对机械结构做出具体分析,能够找出结构存在不足的地方,并加以提升和改进。但是对于复杂的结构,如果需要很好的把握各个运动副处最好的综合运动效能,便可以引入最优控制理论,根据实际部件要求的性能指标,建立对应的哈密顿函数(Hamilton)(9),再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变换求导,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最优的条件。目前,最优控制理论已经在航天、导弹技术上有了广泛的应用,而这将是未来机械动力学发展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 阿尔冯斯.博特霍夫,恩斯特.安德雷亚斯.哈特曼 .《工业4.0》.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5.

[2] 机械动力学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

https://www.doczj.com/doc/0d1471347.html,/link?url=iJM0Wsq5nU8vcvdDjcmSG3q68VVESTRVMwZI5QkALo7hrFdZE9Z5uZc8 1MxvB-r4CqDpk5qO69FdQ4dSg398zAcK6N1WwlkHbuZSQYaP4w7

[3] 于淼 , 贺秋伟. 含间隙铰的柔性机器人动力学研究.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7.

[4] 常宗瑜,徐长密,丁寿滨.水下装备挖掘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机械设计,2009.2(26):2.

[5] 孙雪娜,张述江,肖红梅. 浅谈车床震动问题额解决措施, 科技资讯, 2013.27.

[6] 朱金鸣,杜云嵩.机械系统动力学的发展,科技创业家,2012.11.

[7] 王建光,褚志刚.齿轮减速器-高速凸轮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2.6(36):3.

[8] 机械动力学.https://www.doczj.com/doc/0d1471347.html,/wiki/%E6%9C%BA%E6%A2%B0%E5%8A%A8%E5%8A%9B%E5%AD%A6

[9] 关于哈密尔顿(Hamilton)函数.https://www.doczj.com/doc/0d1471347.html,/s/blog_535076cc01009xes.html

[10] 邵忍平.机械系统动力学,北京,机械工学出版社,2005.7.

[11] 四元数与欧拉角之间的转换.https://www.doczj.com/doc/0d1471347.html,/wqj1212/archive/2010/11/21/1883033.html

[12] 刘又午.多体动力学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中国机械工程,2000.2(11):1-2.

[13] 四阶龙格——库塔法.

https://www.doczj.com/doc/0d1471347.html,/link?url=nJ2aLQnaypL6NdpkKzfccUKLALajRXZ0m3C3qSyDzYcHMp24u4LfokE-

3q8xJu-mQzfE5H9Z9_zwIbjbaX3rzM7K6Z2OvVfwAoh7vFC9iue

机械设计的基础论文设计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浅谈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 的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作者姓名刘有芳

系部机械系 教研室机械模具 浅谈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 的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摘要:《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高专机械类各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大量典型生产实例启发引导学生,注重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实践创新 浅谈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高专机械类各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内容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使用维护及基本的设计计算方法,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注重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

基本训练,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当前的高考政策下,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基础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只所以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目的是想学一技之长,而《机械设计基础》公式多,系数多、图表多,概念多,内容抽象,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强等特点,学习难度大,学生不太爱学,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显得尤其重要。 为了使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产生兴趣,在课程的绪论部分,我都要生动讲述该学科的产生、发展、应用及由此产生的影响;讲清该课程的课程体系、学习规律,使学生知道应该学什么,怎样学;讲学科热点问题,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动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兴趣。每次授课前我精心设计一个与主要内容相关的导入案例,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比如学习螺旋传动时,让学生观察水杯的杯体与杯盖之间的配合,并思考用的是单线螺纹还是多线螺纹以及为什么;学习自锁现象时问学生卷扬机在提升货物之后,尽管机器已经停止工作,但货物却为什么不会下降,而是稳稳地停在空中﹖引人入胜的导入,像一块磁铁一样,一下子把学生的心吸引过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同时结合课堂教学,也要把机械优化设计和现代设计方法及大学生创新设计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对学习发生兴趣,而这种兴趣,又将转化为学生继续去创新的一种动力。 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与鼓励,使学生时时尝到成功的快乐。如学完四杆机构,一个同学根据折叠伞的防风性能差设计了防风伞,虽有不少缺陷,但他的构思很有创意,我及时表扬了他,从此这名同学自觉预习课堂内容,并养成勤于动手、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好习惯。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

机械系毕业论文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实践报告 题目2013级毕业设计(论文)副标题2013级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姓名陈成 学号034 专业机械制造 教学站广西机电技师学院教学站 班级柳职院13级机械制造1班 指导教师罗莹艳 日期2013年8月6日 目录 一、自我介绍及专业学习介绍 (3) 1.1 学生自我介绍 (3) 1.2 主要理论课程内容以及学习情况 (3) 1.3 主要技能水平以及方法能力 (4) 1.4 社会能力的自我评价 (4) 二、综合实践的过程与目的 (5) 2.1 综合实践的目的 (7) 2.2 实习岗位所具备的技术 (5) 2.3 实习岗位的安全技术规程 (5) 2.4 实习的岗位介绍 (8) 2.5 实习岗位技术工作的工艺分析 (6) 2.6 实习岗位技术工作的工艺规程 (7)

三、技能等级考过程 (8) 3.1 等级考试工件图纸分析包括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 (8) 3.2 工件加工所需的工具、量具、设备等以及使用方法 (8) 3.3 加工工艺步骤 (9) 3.4 工件的检测 (9) 3.5 等级考试小结(自我评价) (9) 四、总结:实践的收获与体会 (9) 五、致谢 (9) 六、参考文献 (10)

一、自我介绍及专业学习介绍 1.1 自我介绍 我叫陈成,出生于风景优美江水围绕的工业城市广西柳州市,我所学的专业为机械制造,毕业于国内示范性高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我是一个乐观自信的男孩,平时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我最大的特点是执着,只要是我选择好了的道路,再艰苦我也会走下去,直到到达我所想要的高度。我喜欢挑战不一样的自我,挖掘自己的潜力,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优缺点,缺点改正优点精益求精。 在大学将近三年的时间里,我刻苦学习书本内容,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不懂的问题,很好的利用了图书馆庞大的教学资源来充实自己的课外知识,专业课我学习了企业管理、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文化课程和机械基础、工程力学、等理论课程,还进行了调漆、喷漆、打磨等的实心,我现在拥有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各科成绩良好。 通过在校的学习,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确的定位,并有足够的信心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一步步迈向我所要的工作职位,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企业,为国家做出微小的贡献。现在我的就像一只羽翼未丰满的小邹鸟,希望通过未来的不断的实践来充实自己,逐渐的变为展翅的雄鹰。 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一直都在努力,一小步一小步的迈向我的目标,我相信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也相信自己的能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学院领导老师的认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我将会身心力行去做好自己的本职。 现即将毕业,为了能更好更快的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真正的做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我现在正在进行毕业实习。 未来等我,现在我在努力。 1.2 主要理论课程内容以及学习情况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是一门应用科学,是研究机械类产品的设计、开发、改造,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科学。机械设计涉及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一台新的设备从提出设计任务到制造出来投入正常使用,一般要经过市场调查、收集同类产品信息、研究、设计、制造、运行考核等各个阶段。在设计阶

机械系统动力学

机械系统动力学报告 题目:电梯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姓名: 专业: 学号:

电梯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一、课题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因此,现在对电梯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满足客观需求的基础上,电梯向着舒适性,高速,高效的方向发展。在电梯的发展过程中,安全性和功能性一直是电梯公司首要考虑的因素,其中舒适性也要包含在电梯的设计中,避免出现速度或者加速度出现突变,或者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引起人们的不适。因此,在电梯的设计过程中,对电梯进行动态特性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二、在MATLAB中编程、绘图。 通过同组小伙伴的努力,已经得到了该系统的简化模型与运动方程。因此进行编程: 该系统的微分方程:[][][]{}[]Q x k x c x M= + ? ? ? ? ? ? + ? ? ? ? ? ?? ? ? ,其中矩阵[M]、 [C]、[K]、[Q]都已知。 该系统的微分方程是一个二阶一元微分方程,在MATLAB中,提供有求解常微分方程数值解的函数,其中在MATLAB中常用的求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有7个:ode45,ode23,ode113,ode15s,ode23s,ode23t,ode23tb 。 ode是MATLAB专门用于解微分方程的功能函数。该求解器有变步长(variable-step)和定步长(fixed-step)两种类型。不同类型有着不同的求解器,其中ode45求解器属于变步长的一种,采用Runge-Kutta

算法;和他采用相同算法的变步长求解器还有ode23。 ode45表示采用四阶,五阶Runge-Kutta单步算法,截断误差为(Δx)^3。解决的是Nonstiff(非刚性)常微分方程。 ode45是解决数值解问题的首选方法,若长时间没结果,应该就是刚性的,可换用ode23试试。 Ode45函数调用形式如下:[T,Y]=ode45(odefun,tspan,y0) 相关参数介绍如下: 通过以上的了解,并对该微分方程进行变换与降阶,得出程序。MATLAB程序: (1)建立M函数文件来定义方程组如下: function dy=func(t,y) dy=zeros(10,1); dy(1)=y(2); dy(2)=1/1660*(-0.006*y(2)+0.003*y(4)-0.0006*y(10)-1.27*10^7*y(1)+1.27*10^7*y (3)+2.54*10^6*y(9)); dy(3)=y(4); dy(4)=1/1600*(+0.03*y(2)-0.007*y(4)+0.003*y(6)+1.27*10^7*y(1)-7.274*10^8*y(3 )+1.27*10^7*y(5)); dy(5)=y(6);

论文写作基础知识

论文写作基础知识 导读:一、选题 1、选题的意义——选题是论文写作的基础,是确定自己研究的课题将要解决什么问题的基础,需要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范围。选题确定的早,就等于早给自己明确研究的任务和方向赢得了研究时间。 2、选题的原则 (1)适宜性原则——选题要根据的主观条件,选择自己专业范围内的、难易适中、大小适宜的.课题。 (2)创新性原则——选题应判断课题是否具有学术价值,是否是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是否填补了本学科或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3)价值性原则——是指选题是否有学术价值、科学价值。 (4)把握性原则——选题应该建立在自己最擅长的学科上,这样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脱离所学专业,对自己研究的论题没有把握,就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写好论文。 3、选题的途径 (1)自主选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有价值的课题,或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研究课题。 (2)借鉴选题——即被动选题,就是借鉴外界因素获得适合自己的选题。 4、选题的方法选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因专业方向而已,很难概括,但常用的有以下四种: (1)综合寻找法——就是对自己所占有的材料广泛阅读,对已有课题进行综合选择,寻找出有研究价值的一种方法。 (2)主观设定法——就是先有主观设定,然后沿着一定的方向,查阅文献资料,并进行必要的调查验证,证明自己的选题价值。 2 (3)借鉴深入法——广泛地研究、分析各种成功的课题,对他

人已经研究的有关论题进行反复咀嚼,看看还有哪些问题值得继续深入研究,从而确立研究课题的一种方法。 (4)实践总结法——从自己的实践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论题,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在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中。二、资料的搜集与梳理 1、搜集资料的意义——选题一旦确定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搜集和积累资料。它们是写好论文的基础。有人初步统计过,一个研究者在科研项目中的时间分配是:搜集材料时间占50.9%,思考计划占30%,撰写论文只占19.1%。因为资料是创造的源泉,是形成论文观点和表达主题的基础。撰写论文需要摆事实、讲道理,事实即材料。 2、搜集资料的方法 (1)确定方向——确定好搜集的方向,才不会将自己置身于资料的“汪洋大海”里,以至于淹没在一大堆与论题无关的资料中。 (2)文献检索——是指从储放文献资料的库房里找出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的操 作过程和方法。 3、资料的梳理 (1)阅读资料 (2)分类组合 (3)选择资料三、撰写提纲 1、撰写提纲的意义 (1)明晰构思 (2)贯通文脉 2、提纲的基本内容 (1)标题(题目) (2)中心论点 (3)分论点 (4)层次 段落与所用的资料 33、提纲的常见形式 (1)简略提纲 (2)详细提纲四、论文的写 作 1、写作格式 (1)标题 (2)署名 (3)摘要——摘要是对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客观表述,是论文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不加注释,不做评论,一般在300字左右。摘要既要写得短而精,又能包含与论文等量的主要信息。 (4)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出来的,最

机械动力学

机械动力学 一、选择题 (共33题) 1、 动力学反问题是已知机构的(),求解输入转矩和各运动副反力及其变化规律。 A、 运动状态 B、 运动状态和工作阻力 C、 工作阻力 D、 运动状态或工作阻力 考生答案:B 2、 平衡的实质就是采用构件质量再分配等手段完全地或部分地消除()。 A、 加速度 B、 角加速度 C、 惯性载荷 D、 重力 考生答案:C 3、 摆动力的完全平衡常常会导致机械结构的()。 A、 简单化 B、 轻量化 C、 复杂化 D、 大型化 考生答案:C 4、 输入功大于输出功,其差值是()。 A、

B、 亏功 C、 正功 D、 负功 考生答案:C 5、 在含有连杆机构或凸轮机构等变速比传动的系统中,传动比仅与机构的()有关。 A、 速度 B、 角速度 C、 加速度 D、 位置 考生答案:D 6、 在研究摆动力的平衡时,不涉及惯性力矩,可以采用()。 A、 静代换 B、 动代换 C、 静力代换 D、 摆动力代换 考生答案:A 7、 以下几种方法中,不是机械刚体动力学研究的分析方法的是()。 A、 静力分析 B、 动态静力分析 C、 动力分析 D、 弹性动力分析 考生答案:D 8、 机构摆动力完全平衡的条件为:机构运动时机构的动量矩为()。

B、 关于速度的函数 C、 关于质量的函数 D、 常数 考生答案:D 9、 摆动力完全平衡的缺点有()。 A、 减少振动 B、 减小摩擦 C、 使机械结构复杂化 D、 使机械体积增加 考生答案:C 10、 描述等效构件运动的方程式形式有()。 A、 能量形式 B、 动量形式 C、 加速度形式 D、 平衡力形式 考生答案:A 11、 动态静力分析应用于()。 A、 动力学正问题 B、 运动学正问题 C、 动力学反问题 D、 运动学反问题 考生答案:C 12、

机械制造基础论文

互联网+对机械制造的影响 江俊佳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32) 摘要:德国工业4.0的提出、中国开始实施2025计划,在一些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必将有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全球的制造工业中,这也包括机械制造。与此同时,在全世界影响越来越大的互联网也必定会影响机械制造业,在互联网这个时代,价格已经透明化。在这种格局下,中国机械制造企业想要立于行业之巅,不仅要不断的创新,改进原有工艺,提高服务质量,掌握核心技术,更要牢牢抓住互联网这列高速列车,将机械制造与互联网紧密结合,深度融合,顺从互联网趋势,加快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球制造在中国,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工业4.0;中国2025计划;国家政策;企业创新;服务转型;体制改革;核心技术 互联网+含义与作用 论述互联网+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影响与冲击之前,首先应该了解互联网+的含义。由百度百科资料可知:互联网+于2012年11月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于扬的发言中首次出现。于扬认为:在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简单来说就是,“互联网+”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1]。举个例子:我们可以在天猫国际上浏览国外的产品,了解各个产品的相关信息,决定是否购买,再通过快递运输,网络支付完成一次购物。 互联网+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已经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当前大众耳熟能详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在线影视、在线房产等行业都是“互联网+”的杰作。 国家政策 1.10年前德国便开始讨论工业4.0,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德国正式提出工业4.0计划。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期间,中德双方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这也为我国开展自己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奠定了基础。 2.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同时他也正式提出提出来中国制造2025。 3.2015年07月04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机械设计基础论文卷头格式

《机械设计基础》科目小论文 专业:油气储运班级:油气储运10-2班任课教师:莫才颂姓名:于洋学号:10014210259 成绩: 数控机床发展史 什么是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是由美国发明家约翰·帕森斯上个世纪发明的。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机床业已进入了以数字化制造技术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时代,其中数控机床就是代表产品之一。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 它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装备和手段,具有无限放大的经济与社会效应。目前,欧、美、日等工业化国家已先后完成了数控机床产业化进程,而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仍处于发展阶段。 数控机床发展史 总体来说,数控机床有下面5代发展而来。1948年,美国帕森斯公司接受美国空军委托,研制飞机螺旋桨叶片轮廓样板的加工设备。由于样板形状复杂多样,精度要求高,一般加工设备难以适应,于是提出计算机控制机床的设想。1949年,该公司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伺服机构研究室的协助下,开始数控机床研究,并于1952年试制成功第一台由大型立式仿形铣床改装而成的三坐标数控铣床,不久即开始正式生产,于1957年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制造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制造领域中数控加工时代的开始。数控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这一发明对于制造行业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世界上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数控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当时的数控装置采用电子管元件,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只在航空工业等少数有特殊需要的部门用来加工复杂型面零件。 1959年,制成了晶体管元件和印刷电路板,使数控装置进入了第二代,体积缩小,成本有所下降;1960年以后,较为简单和经济的点位控制数控钻床,和直线控制数控铣床得到较快发展,使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业各部门逐步获得推广。我国于1958年开始研制数控机床,成功试制出配有电子管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1965年开始批量生产配有晶体管数控系统的三坐标数控铣床。 1965年,出现了第三代的集成电路数控装置,不仅体积小,功率消耗少,且可靠性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促进了数控机床品种和产量的发展。 60年代末,先后出现了由一台计算机直接控制多台机床的直接数控系统(简称DNC),又称群控系统;采用小型计算机控制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简称CNC),使数控装置进入了以小型计算机化为特征的第四代。

机械类毕业论文范文

机械类毕业论文范文 一:农业机械翻土技术运用 1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的作用 农业机械深松深翻作业可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改良土壤,蓄水保墒、培肥地力。 深松超过30cm,土壤在1h内可接纳300~400mm的降水,比不深松的土地每hm2多蓄水 400t左右,且抗旱抗涝能力显著提高。深松后的土地其透气性和保肥性好,地温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生长发育,使之更趋发达,为农作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 生长环境。大力提倡和推广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一改由小机灭茬为主的耕整现状,对 于保障粮食的稳定持续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翻转土层把失去养分的表土翻下去,使尚未被破坏的土壤翻上来。同时还可以将 杂草及作物根茬埋于地下,减轻次年杂草危害。 1.2改善土壤结构通过深翻使土壤结构松碎,同时把有机肥料深埋于土壤之中,经过 发酵腐烂,促进微生物的活动,使耕地土壤形成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团粒结构。 1.3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土壤的通气透水性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尤为重要。秋翻整地,恰 恰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的通气和透水性能。 1.4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通过秋翻整地,可以把病虫深埋于地下窒息而死亡,使病菌由 于环境改变而不能继续存活。同时还可以使地下害虫暴露于地表,或被冻死、干死,或被 鸟类啄食,从而减轻来年病虫的发生与危害。 2农业机械深松深翻的技术原理 2.1农业机械深松技术的原理机械化深松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方法,是农机和农艺 的结合,是保护性耕作的进一步发展。该技术可以在不打乱活土层的条件下,有效地打破 多年来犁耕或灭茬所造成的坚硬犁底层,提高土壤的通水、透气性能,增强土壤蓄水保墒、防旱耐寒能力,从而达到农作物高产、低耕、环保的目的。同时,该技术还有利于农作物 根系深扎,较好地防止水土流失,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农业机械深翻技术的原理深翻改善了土壤的物理状况,有效地打破了犁底层,增 加耕层厚度;可以有效地疏松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高孔隙率,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 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提高抗旱能力,有 利于农作物生长。还能有效降低病虫草害基数,减轻病虫草危害;深翻技术作为秸秆还田 和施有机肥的配套措施,提高秸秆还田和有机肥的应用效果,是实现粮食作物持续高产稳 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3推广应用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的适用机具及注意事项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程出版社)结课论文(总结)

第1章工程材料基础 1.1金属材料的结构 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材料的各种性能取决于化学成分及其内部各部组织和状态。分为3中主要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体,面心立方晶体和密排立方晶体。 合金的晶体结构 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非金属元素,通过熔化或其他方法结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根据组成合金的各组元之间在结晶是相互作用,合金的晶体木结构大致可归纳为3类: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和机械混合物。 金属的结晶 金属的结晶是指金属原子由进程有序状态转变成长程有序状态的过程。金属的结晶郭过程可以用热分析方法来研究。过冷度和冷却度有关,冷却速度越大,过冷程度越大,金属液态的实际结晶温度越低。反之亦然。 1.2工程材料的金属材料的性能 (1)强度 .强度是指在静载荷作用下,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材料的强度越大,材料所能承受的外力就越大。常见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它们是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是设计,选材和评定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2)硬度 目前,生产中测量硬度常用的方法是压入法,并根据压入的程度来测定硬度值。此时硬度可定义为材料抵抗表面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因此硬度是一个综合的物理量,它与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均有一定的关系。硬度试验简单易行,有可直接在零件上试验而不破坏零件。此外,材料的硬度值又与其他的力学性能及工艺能有密切联系。 (3)疲劳 机械零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的断裂的现象称为疲劳。疲劳强度是指被测材料抵抗交变载荷的能力。 (4)冲击韧性及其测定 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被称为冲击韧性。。为评定材料的性能,需在规定条件下进行一次冲击试验。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是一次冲击弯曲试验,或称一次摆锤冲击试验。(5)断裂韧性 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断裂的能力称为断裂韧性。它是材料本身的特性。 (6)磨损 由于相对摩擦,摩擦表面逐渐有微小颗粒分离出来形成磨屑,使接触表面不断发生尺寸变化与重量损失,称为磨损。引起磨损的原因既有力学作用,也有物理、化学作用,因此磨损使一个复杂的过程。 1.3非金属材料的性能 非金属材料具有金属材料无法比拟的一些优点,如重量轻、导热系数低、绝缘性好、又具有耐腐蚀性等而得到广泛运用。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有强度和形变。密度、松散密度、孔隙率是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能,反映出材料的密实程度对材料的其他影响很大。 1.4铁碳合金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和性能 铁碳合金主要包括以下元素体: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赖氏体。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例范本)

实用标准文档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课题名称:设计螺旋传输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机电动机200702班 姓名杨国志 学号200703011211 指导教师李杰老师

目录 第1章、总述 (5) 一、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目的 (5) 二、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内容 (6) 三、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要求 (6) 第2章、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7) 一、减速箱的工作原理 (7) 二、电动机的选择 (8) 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10) 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10) 第3章、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2) 一、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2) 二、带轮的安装与维护 (15) 第4章、轴的设计计算 (16) 一、从动轴的设计计算 (16) 二、从动轴校核轴受力图 (19) 第5章、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2) 一、从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22)

二、主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23) 第6章、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4) 一、从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24) 二、主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26) 第7章、润滑的选择 (27) 第8章、联轴器及轴承盖的选择 (29) 一、联轴器的选择 (29) 二、轴承盖的选择 (29) 第9章、减速器箱体和附件设计 (30) 一、减速器箱体: (30) 二、附件设计: (32) 小结 (35) 参考文献 (37)

摘要 本次毕业课题设计中的减速机选择的是非标准减速器。一级圆柱齿轮减速机是位于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机械传动装置。机器常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三部分组成。合理的传动方案不仅应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而且还要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成本低、传动效率高以及使用和维护方便。 关键词:传动装置箱体齿轮低速轴 Abstract The subject of design graduates choose non-standard gear reducer. A cylindrical gear reduce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prime mover and working machin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Machines often the original motivation, transmission and work machine of three parts. Sound transmission programs should not only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work machine, but also reliable operation, simple structure, compact and easy processing, low cost,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s well as easy to use and maintain. Key words: low-speed gear box gear shaft

机械制造基础 课程论文

×××机械工程系 本科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_______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____ 专业年级:________ ××××× 学号:__________ ××××× 学生姓名:______ ×××_________ 论文题目:____ 高速加工机床的设计与应用___ 成绩:____ 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年×月××日

高速加工机床的设计与应用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级)摘要:本文通过对高速加工机床设计与应用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介绍,提出了对设计技术方案和加工工艺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是设计和应用高速加工机床的关键。 关键词:高速加工机床;高速电主轴单元;设计与应用 引言 高速加工机床是基于现代刀具、材料的发展,为满足航空、航天、汽车和模具等行业的发展需要而在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的高效、高性能加工机床。因此,它的基本特征不仅是切削速度高(是常规切削速度的5-10倍),进给/ 快移速度快(达40m/min 至180m/min),加减速大(现多为1g 至2g),而且还包含刀具或工件交换时间短(在 数秒至1秒内)以及常常具有多轴联动功能等特点。 1 高速加工机床的优点 高速加工机床具有诸多优点,第一,生产率高,材料去除率是常规切削加工机床的3~6倍,从而可大大缩短零件的加工时间和制造周期;第二,切削力比常规速度时少30%~50%和约30%以上的切削热将被切削所带走,所以工件温升和变形少,有利于进行薄壁件的切削和提高加工精度;第三,由于切削速度高,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强迫振动频率一般远离了机床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故切削过程更平稳,有利于提高加工表面的质量和刀具寿命,免掉许多费时费工的人工顺序作业;第四,许多机电产品所用的零部件,无论是单件或批量需求的,都可以在相应的高速加工机床上进行多工序复合加工甚至一次装夹实现全部加工。因此,高速加工机床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便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随着有关技术,如高速电主轴,直线电机,功能强,性能好的数控伺服系统等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完善,高速加工机床的生产与应用已变得很普遍。 2 高速加工对机床结构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 由于高速加工中的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加速度都大,因此机床的发热量、运动部件的惯量也大,容易导致机床结构过量温升,热变形和产生冲击振动,最终会影响到加工精度、质量乃至机床和刀具的工作寿命和可靠性[1]。因此,高速加工对机床结构要求,静刚度高、动刚度高和热刚度高,同时,运动部件要轻量化,即要尽量减少传动系统的惯量。根据这些要求,机床结构设计应采取的原则措施如下: 2.1提高结构的静刚度 为了提高结构的静刚度,首先是选择弹性模量大的材料;其次是根据受力的性质(拉、压或扭)和条件(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选择合理的结构截面形状、尺寸、筋壁布置和机床的总体布局;第三,结构件间的接合面要平整,面积大小要适当,接触点在接合面上的分布要均匀,连接要牢固等;第四,尽量采用箱型和整体型结构。

关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体会

合肥学院 Hefei University 论文题目关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体会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指导教师韩成良 系别/班级化工系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2)班

姓名(学号)周桃磊 1403012003 关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体会 作者:周桃磊 合肥学院,化工系,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机械设计(machine design),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的因素。机械设计的努力目标是:在各种限定的条件(如材料、加工能力、理论知识和计算手段等)下设计出最好的机械,即做出优化设计。优化设计需要综合地考虑许多要求,一般有:最好工作性能、最低制造成本、最小尺寸和重量、使用中最可靠性、最低消耗和最少环境污染。这些要求常是互相矛盾的,而且它们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因机械种类和用途的不同而异。设计者的任务是按具体情况权衡轻重,统筹兼顾,使设计的机械有最优的综合技术经济效果。过去,设计的优化主要依靠设计者的知识、经验和远见。随着机械工程基础理论和价值工程、系统分析等新学科的发展,制造和使用的技术经济数据资料的积累,以及计算机的推广应用,优化逐渐舍弃主观判断而依靠科学计算。 关键词:机械设计机械工程粉体工程 正文 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状况

1.学习意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的任务是使我们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有这方面的分析、应用、设计能力,并通过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我们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研究内容: 1、阐述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及设计方法。 2、阐述常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设计方法。 3、介绍机械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 2.学习方法:(1)学会综合运用知识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所学知识解决机械设计问题是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是设计能力的重要标志。 (2)学会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本课程又是一门能够应用于工程实际的设计性课程,除完成教学大纲安排的实验、实训、设计训练外,还应注意设计公式的应用条件,公式中系数的选择范围,设计结果的处理,特别是结构设计和工艺性问题。 (3)学会总结归纳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多,内容繁杂,所以必须对每一个研究对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设计思路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与其他研究对象进行比较,掌握其共性与个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分析和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 (4)学会创新学习机械设计不仅在于继承,更重要的是应用创新,机械科学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就是不断创新的历程。只有学会创新,才能把知识变成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更新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学校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课,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由于它包括的内容广而散,纵横关系复杂,几乎每一章都包括工作原理、类型特点、机构设计或结构设计、参数选择等内容,涉及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等多门课程,该课程包含的内容广,主要表现在关系多、门类多、公式多、图形多和表格多等现象。该门课程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要学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完整版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山东科技大学 目 录 摘 要 (3) 第1章 绪论 (4) 第2章 影响工件表面质量的因素 .................... 4 加工过程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工艺系统的震动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刀具几何参数、材料和刃磨质量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切削液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工件材料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切削条件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切削速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磨削加工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影响工件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因素 ················ 6 使用过程中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 ················ 8 耐磨性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8 疲劳强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9 耐蚀 性对 表面质量的影响 9 第3章 控制表面质量的途 径 9 降低表面 粗糙度的加工方 法 9 超精密切削和低粗糙度磨削加工 ························ 9 毕业设计 题目: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及采 取的措施 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 专 业: 机械设计与自动化 函授地址: 答辩日期: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篇一 论文写作是一个一边思考和一边探索的过程,难免也走了一些弯路,我蓦然回首,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还记忆犹新,深有体会,下面谈谈对论文撰写的几点体会: 一、选题要准确。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论文写作也是一样,选题要结合自身情况,量体裁衣,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一个符合自己实际的题目。如我所处的浙江地区,是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在身边发生了不少融资难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影响还没消去的今天,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所以我选择了将“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难”作为题目。题目一旦论证确定,就要树立目标和信心,坚定的写下去,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我们不断地去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切忌犹豫不定,一定要相信自己,选定的题目是有科学依据的,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写下去,这一点,信心最重要,这是我们论文写作的动力和支撑。 二、研究思路要清晰。题目选定了,我们就围绕论文进行深入的论述,思路最重要,思路决定出路。论文写作,总有一个思路,是按时间顺序,历史发展顺序,战斗行动顺序,还是逻辑顺序。例如在本文中从分析事物的一般顺序出发,先描述了现状;分析了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再到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做什么。由表及里的确定论文的思路。 三、论据要充分。论文论文,重在论证。论文的重点在于解决“为什么”,可以不完整,但一定要亮出自己的观点,把道理讲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的观点,论据一定要充分,在论文中我们深刻探究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先后从中小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中进行探讨,这样论据充分了,我们的论文才显得丰满,论点才能站得住脚。 四、文中脚注和参考文献要全面。在论文写作中,不可能不引用别人的观点,不过论文写作中要标注出来,这是研究的需要,不能算抄。 论文撰写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的去完成,在论文的字里行间凝结着导师和作者的心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预祝在一起并肩战斗的兄弟姐妹顺利通过!

“机械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Mechanical Dynamics 课程编号:MACH3441 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课外学时:2实验) 学分:2 适用对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流体机械、电机、电器、材料工程等本科生高年级。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线性代数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 石端伟主编. 机械动力学.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 张策主编. 机械动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 倪振华主编. 振动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性质:专业课 目的: 1.了解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发展历史以及最新研究进展。 2.培养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的基本能力。 3.了解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相关的CAE软件。 4.了解机械系统动态测试有关技术。 5.培养查阅和运用相关科技文献进行动力学分析的初步能力。 6.培养创新思维以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7.培养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内容简介 随着现代机械装备朝着高精度、高效、大功率的方向发展,其动态性能指标的优劣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机械动力学已日益成为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本课程主要介绍机械系统动力分析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测试与控制技术以及典型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够在机械系统动力分析方面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一定的机械系统动力分析能力与计算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相关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向。 2. 掌握有关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方法。 3. 了解典型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流程,具有进行工程实际问题分析的初步能力。 4. 建立正确的机械系统动力分析的思维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精神; 5. 课后需要查阅文献,并开展讨论,完成作业。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绪论 1.熟悉研究机械动力学的意义。 2.熟悉机械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机械制造基础论文

重庆大学 超高速切削及其关键技术 年级: 2011级 学号: 20112365 姓名: 鞠梦超 专业: 机自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

摘要 介绍高速切削加工的定义,高速切削加工中机床的选择,高速切削加工刀具材料的介绍及高速切削加工工艺的有关知识。 关键词:高速切削加工;刀具材料;加工工艺;关键技术

Abstract It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high speed cutting, high speed cutting machine tool selection,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high-speed cutting tool materials and high speed cutting process Keywords: high-speed cutting;cutting tool; processing technology ; the key tenology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第1章概述 (1) 1.1超高速加工技术内涵、范围及技术地位 (1) 1.2超高速加工技术产生发展及现状趋势 (1) 1.3超高速加工技术的优越性 (2) 第2章超高速切削相关技术 (3) 2.1超高速切削、磨削机理 (3) 2.2超高速切削关键技术 (5) 2.2.1高速切削的主轴系统 (4) 2.2.2 高速切削的进给系统 (5) 2.2.3高速切削的刀具夹持系统 (5) 2.3超高速加工用刀具 (6) 参考文献 (7)

第1章概述 1.1 超高速加工技术内涵、范围及技术地位 提高切削、磨削加工效率一直是切削、磨削领域所十分关注并为之不懈奋斗的重要目标。超高速切削和磨削加工就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集高效、优质和低耗于一身的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超高速加工技术是指采用超硬材料刀具和磨具,利用能可靠的实现高速运动的高精度、高自动化和高柔性的制造设备,以提高切削速度来达到提高材料切削率、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的先进加工技术。其显著标志是被加工塑型金属材料在切除过程之中的剪切滑移速度到达或者超过某一阀值,开始趋向最佳切削条件,是的切除被加工材料所消耗能量、切削力、工件表面温度、刀具和磨具磨损、加工表面质量等明显优于传统切削速度下的指标,而加工效率远远超过传统切削下的效率。 目前各国尚未统一对超高速切削速度范 围的认识,但通常把切削速度比常规速度高出 5~10倍以上的切削加工称为超高速切削。德 国darmstadt工业大学的研究给出了七种材料 的超高速加工的速度范围:铝合金 2000~7500m/min;铜合金900~5000m/min;铸 铁800~3000m/min;钢600~3000m/min;超耐 热镍基合金80~500m/min;钛合金 150~1000m/min;纤维增强塑料 2000~9000m/min。此外也可按工艺方法划分,分别是车削700~7000m/min;铣削3000~6000m/min;钻削200~1100m/min;磨削150m/min以上。 超高速加工目前已可覆盖大多数工程材料,可加工各种表面形状材料,可由毛坯一次加工成成品,并实现精密甚至超精密加工。超高速磨削可实现小的磨粒切深,使陶瓷等硬脆材料不再以脆性断裂形式产生切屑,使磨削表面质量提高。对镍基合金、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也会在高应变率的作用下而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从而得到高的加工质量。国外有权威杂志宣称:如果把数控技术堪称现代加工技术第一个里程碑,那么超高速加工技术就是现代制造技术第二个里程碑;超高速加工技术与精密超精密加工、高能束加工和自动化加工共同构成了当代四大先进加工技术。1.2 超高速加工技术产生发展及现状趋势 在国外,20世纪30年代德国Salomon博士提出高速切削理念以来,经半个世纪的探索和研究,随数控机床和刀具技术的进步,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应用并快速发展到广泛应用于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