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历史第七分册整理

历史历史第七分册整理

历史历史第七分册整理
历史历史第七分册整理

第七分册

第一单元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第1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

孔孟之道

儒家是在乱世求治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学术思想流派。春秋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礼崩乐坏,动荡纷争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救世的主张。他认为必须重建周礼的权威,遵循宗法制度的原则,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使社会成员安分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才能消除人欲横流、名分紊乱的时弊。

“复礼”的关键在于“为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并解释说“仁”就是“爱人”,尤其是爱自己的亲人。为“仁”之本应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入手,首先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若能形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状态,便能恢复礼制,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孔子还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正人君子应重义轻利。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是孟子和荀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这正是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和开端。他明确提出“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并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推行仁政,结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局面。由孔子创立,孟子继承、发展的儒家学说,后人习称“孔孟之道”。

荀子则从“性恶论”出发,更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荀子的思想在后世也有不小影响。

儒学的经学化

汉初以来,一度沉寂的儒学减受重视。汉武帝继位后,锐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其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这成为儒学地位迅速上升的契机。

汉儒大家首推董仲舒,他兼采阴阳五行学说,糅合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他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系统提出“天人感应”之说。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秉承天意治理人世,所以臣民必须服从天子;同时,天又对天子进行监督考察,通过祥瑞和灾异予以褒奖或谴责。伦理上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认为君臣、父子、夫妻的等级差别出于天的安排,并将仁、义、礼、智、信视作为人处世永恒的道德准则。后人习称“三纲五常”。

董仲舒应诏先后三次向汉武帝上策建言,阐述自己的理论,并顺应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求,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上的一统维护政治上的统一。他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并实行。

此后,儒学在各家学说中获得“独尊”地位,成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官方

意识形态。儒家典籍被称为“经”,解释和阐发儒家经典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经学”。武帝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设立五经博士,专事儒经的研究与传授。后又在长安兴办太学,教授五经,入学者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即可担任官职。郡县也建立地方学校,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管理的后备人选。由于经学的研习、传授为学者的入仕开辟了通途,因此通经致用成为文人学士的普遍要求。汉代以来,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广泛而深远。

第2课宋明理学

朱熹的理学

唐代中期以来,儒学的研习、传播面临新的严峻挑战。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出现一系列重大变化,延续近千年的经学体系既不符合时代的认识水平,也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儒家极力维护的社会等级秩序以及相应的伦理纲常遭到巨大冲击。为此,有学者大声疾呼:复兴儒学,直接继承孔孟“道统”。

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在构建理学体系的过程中,贡献最突出的有程颢、程颐和朱熹。

南宋的朱熹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在继承、发扬“二程”之学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诸家之说,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的核心是天理论,而关键仍落实到天理与人伦的沟通。他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人世间的伦理纲常就是其具体体现:“天理流行,触处皆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信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他指出人性本如明珠,与天理一致,但为后天欲望所蒙蔽,所以要“明天理,灭人欲”。

朱熹高度强调了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力图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追求。为此,他们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途径和“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要求人们通过一步步的体验、领悟,逐渐达到道德与天理一体的最高境界。

朱熹的学说后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居于正统地位的官方哲学和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工具,世人习称为“程朱理学”。

王守仁

“致良知”

第5课儒家文化的传播

辐射东亚

秦汉以来,中国文化先后传入朝鲜、越南、日本等东亚国家,形成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因儒学的影响尤为深远,所以也称“儒家文化圈”。

越南朝鲜日本在仿效中国体制进行制度建设和社会改革时,儒家文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单元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体西用论继承和发展了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洋务派以借法自强、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不仅促进了西学新知的传播和社会观念的变革,也使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第一部。

随着时势的推移,西学的内涵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仅在器物层面零零星星地学习西方并不能实现国家富强。一些人明确对中体西用论提出批评。

进化论的输入

甲午战争后,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发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在各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积极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吸取和借用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作为思想武器。

1897年严复在报纸上发表译著《天演论》,将进化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主旨,对进化论进行诠释阐明自己维新变法主张,认为实行变法就能“自强保种”,否则就要亡国灭种,为“天演”所淘汰。这给甲午战争的中国敲响了警钟,在思想界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共和革命思潮三民主义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奋斗目标,并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掀起了共和革命的大潮。

1894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国政府”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确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革命纲领,在《民报》将这一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第7课新文化运动的勃兴

“德先生”与“赛先生”

辛亥革命促成了君主制度的终结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使中国历史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一度给国人带来很大的希望。然而,民国初年的帝制复辟以及随后出现的军阀统治、军阀混战和种种社会危机,又将人们的希望击得粉碎。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就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旧思想、旧文化和旧礼教,引进民主和科学。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主张破除陈腐的封建意识,自觉更新思想观念,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青年杂志》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更名为《新青年》1917年初,陈独秀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也从上海迁至北京。在北京大学任教的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人先后加入该刊编辑部或为该刊撰稿,形成了一个新文化阵营。聚集了一大批新文化人的北京大学,在蔡元培的主持下,也逐渐发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陈独秀借用这两个词的英文发音(Democracy和Science),形象地称之为“德先生”和“赛先生”。所谓民主就是要宣传民主思想,建立民主政治,用民主精神来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所谓科学不仅仅是指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在看待客观事物时要运用科学观点、科学方法,提倡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法则,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

中西文化论战

《新青年》问世后,公开宣称“所谓新者就是外来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主张以新易旧、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固有文化。如此激烈的批判态度和鲜明的文化取向,激起了一些人的强烈反对。从1916年起,《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陆续发表文章,抨击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中西文化问题的论战。

五四运动之后,传统文化受到猛烈冲击,西方新思想、新观念大量输入,完全斥拒外来文化的论调已根本站不住脚。章士钊、梁启超等人又先后提出“新旧调和”论、东西文化“化合”说,梁漱溟则明确主张维护儒家文化。中西文化问题的论证更广泛地展开。李大钊、胡适、瞿秋白等人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为舆论阵地,积极参加论战,深刻阐述了新文化取代旧文化的历史必然性。

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的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忽视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甚至民族性,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10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的改进

唐胥铁路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

民间社团的兴起

强学会

社会习俗的变化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西方文化文明礼仪的传入,中国人的社会习俗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尤其是民国建立以后,南京临时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涉及剪发辫、禁缠足、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等方方面面,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习俗的变革。

清代服饰,官民有别。在民间,男子一般穿长袍、马褂。辛亥革命以后,许多象征封建等级特权的服饰,如顶戴花翎、补服黄马褂等被淘汰,洋装洋服开始流行,服装的样式不断翻新。民国初年,男子礼服一般为西服和袍褂。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大城市里流行的男装是西服、中山装和长衫,女装主要是旗袍。

清代官场上的称谓,多按官职大小,称“大人”、“老爷”。日常生活中,通行的社交礼节有跪拜、作揖、请安、拱手等。民国成立后,政府明令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以“先生”或“君”相称。并颁布专门的《礼制》,废止跪拜、请安等旧礼节。改用鞠躬礼和脱帽礼。与此同时,西方的握手礼也开始流行。称谓和礼节的变化,是社会平等意识的体现,其意义在于破除传统的尊卑等级观念,代之以人格的平等。

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

第15课开埠前的上海

设县

上海地区,春秋属吴。战国先后属越、楚。秦汉以后曾分属昆山、海盐、由拳、娄县、嘉兴诸县,至唐天宝年间才出现了第一个县级治所-华亭县。此时,在今青浦东北的松江南岸出现了青龙集镇。它向难与华亭县城相通,溯江西进可达苏州,东面则是大海。这种踞江瞰海的地理位置,构成了内航海运的优越条件,使青龙镇变得非常繁盛。

到南宋时期,由于水路渐趋淤浅缩狭,海舶无法直接上溯,青龙镇遂趋于荒路。此后,海船改泊于上海浦边,即今十六铺岸边,这个聚落因此迅速发展。南宋末年,此处成为上海镇。至元代,朝廷在上海设立市舶司,为当时全国七大市舶司之一。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朝廷因上海的商贸地位日趋重要,遂划出华亭东北、黄浦江东西两岸的高昌等无乡,正式设置上海县。

设县后,上海并没有立即建筑城墙。到明代因倭寇侵扰而使筑城自卫的问题日益迫切。嘉靖三十二年(1553)上海乡绅顾从礼奏请筑城,同年九月动工,十一月竣事,城墙的建筑奠定了开埠前上海城市的基本格局。

第16课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

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

1842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屈辱地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条约中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1845年11月,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具体规定了上海西人居留地的地方法、范围、使用界定、市政管理原则等内容。这个章程的

颁布,宣告英租界的辟设。而美、法两国也紧随英国之后相继辟设租界。租界的辟设使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按照土地章程,租界作为西人居留地,实行华洋分处原则,即华人可以到租界理进行买卖交易,但不得入内租地、造房、租房、居住。1853年,响应太平天国运动的小刀会起义爆发。起义军占领上海县城,清政府为了切断城厢附近居民与小刀会的联系,强令居民迁徙,并放火焚烧十六铺一带的民宅、商铺,逼迫大批难民流入租界。于是,租界里中国居民激增,造成事实上的华洋杂居。

1854年7月,英、美、法三国领事不合法地抛开中国政府,单方面修改土地章程,修改后的章程为租界建立自己的“政权”奠定了“法律基础”、7月11日,租界的“市政机关”正式产生。这个机关在英文中称为“市政委员会”(Municipal Council),但在中文中却呗翻译为“工部局”并长期习用。

华洋杂居的局面改变了租界中基本只有西人的历史,而工部局的建立以及以后其各种下属机关的陆续设置,最终导致了租界完全脱离中国政府的行政治理范围而取得了一种独立地位。中国政府只能虚拥土地主权之名,至此租界成为了所谓“国中之国”。由于租界不受中国政府管辖,一些来自欧美国家的“冒险家“来到上海淘金,其中亦有不少恶行昭著的违法分子,因此上海也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

第17课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经济的发展

民族工业的创建

上海开埠以后,上海城市的经济功能与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世纪50年代以后,上海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并且在对外贸易的推动下,开始了近代经济的发展进程。当时上海集中了数量众多的洋行、银行、钱庄、栈号等商业贸易组织和机构。但是,直到19世纪末,上海经济的主流还是以外贸为主导的贸易导向性经济。

依托繁荣的对外贸易,上海民族商业资本迅速积累。在洋货行销的刺激下,约在19世纪80年代,上海诞生了仿洋机制品工业,并进一步孕育了民族工业的创建。一大批面粉、棉纺织、火柴、卷烟、肥皂等民族资本工厂纷纷建立。

第五单元中国史学的发展

第20课古代的史家与史籍

司马迁与《史记》

中国史学,源远流长。2000余年,历代修史不断,史家辈出,史籍浩瀚。其中最著名的是被后人誉为“中国史学之父”的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武帝当政时期,祖先曾是西周的史官,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和图书典籍。司马迁自幼受到父亲的教育,师从当时著名的学问家董仲舒等,年轻时便通晓当时的主要学问。成年后,司马迁又周游南北各地,考察社会风俗,寻访历史古迹。游学的经历,充实了他的社会阅历,

也为他日后编撰《史记》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父亲去世后,司马迁受命继任太史令,得以饱览宫廷藏书。大约在三十岁后,司马迁遵循父亲的遗嘱,着手《史记》的撰写。不久,他因为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下狱并遭受腐刑,出狱后,司马迁任中书令,他怀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坚忍心灵和肉体上的折磨,发愤著述,终于完成了不朽名作《史记》。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50余万字。司马迁创造性地运用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完整地叙述了我国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约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取材宏富,内容广博,据事直书,详今略古,尤其关注当代;且叙事生动,言语简练。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北宋时期的司马光也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司马光一生酷爱读史,深感历史上的治乱兴亡都有共通的道理,应该从中总结经验,为当下社会提供借鉴。他抱着“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治史目的,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撰成《通志》八卷,送呈给宋英宗。英宗阅后大为赞赏,命司马光继续编述,并为他设置史局,让他自选编撰的助手,提供借阅宫廷藏书以及供应笔札等条件。宋神宗即位后,历时19年的撰述工作方告完成。神宗称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全书290余卷,300余万字,按年月顺序,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迄北宋建国前1300多年的史事。《资治通鉴》史料征引广博,史事取舍谨慎、考辨精细。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借以展示历代盛衰治乱、成败安危之迹,用为历史的借鉴。其他如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礼乐历数等,书中也有详略不同的记载。

司马光学问渊博,文风古朴,善于叙事,长于剪裁。《资治通鉴》的许多篇章,写的生动传神,引人入胜,成为千古传诵的文史名篇。为赞誉司马光在史学上的贡献,后人将他于司马迁并称为古代史学界的“两司马”。

刘知几与章学诚

唐代的刘知几和清代的章学诚是中国古代史学史上两位著名的史学理论家。

刘知几生活在唐武周、中宗时期,曾任著作郎,左史等职,参与国史的编撰。因与监修官员意见不合,郁郁不得志,便闭门治学,潜心于《史通》的写作。《史通》对唐以前的中国史学做了系统的考察,阐述了史书体例、编撰方法以及史家著述的原则等。刘知几论史学编撰,提倡“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他还提出史家“三长”说,认为优秀的史学家应当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方面的素质。他的这些史学观点,不仅时人以为知言,也得到了后代学者的公认。

章学诚,清乾隆、嘉庆年间人。一生未入仕途,以教授和替人修书为生。章学诚不满于乾嘉时代的考据学风,倾心于文史评议。他的《文史通义》是一部纵论文史研究、品评古今学术的名著。章学诚反对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学

术研究当经世致用。他在刘知几史家“三长”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史德”;认为史家如果缺乏职业道德、心术不端,就不可能写出信史。

第21课史学的转型

梁启超与“新史学”

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转型,历史学也经历了一场全面的改革,实现了由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变。

1901年、1902年,梁启超先后发表《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两篇文章,对中国传统史学做了激烈的批评。他认为,传统史学与国家、人民的事业毫无关系,不过充当了帝王的“政治教科书”;所以中国古代的史学虽然发达,但国民却未能从中受到教益。他呼吁进行一场“史界革命”,倡议建立新史学,重写中国史。梁启超的这两篇文章被称为“新史学的宣言书”,对当时的史学变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新史学在历史观念、治史目的、对象等发面,都与传统史学有着根本的不同:新史学持历史进化的观点,区别于传统史学复古、循环的观念;新史学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区别于传统史学以皇族王朝为历史重心;新史学以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区别于传统史学为帝王个人提供借鉴。总之,新史学的宗旨是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

梁启超“新史学”的主张,在史学界获得了广泛的响应,促成了一股新史学的思潮。不少史学家身体力行,撰述新型的史学著作,一批反映“新史学”思想和宗旨的史学著作相继问世。

第八单元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

第30课 17世纪英国的启蒙思想

洛克的分权学说

首创政治分权学说为英国“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提供了理论论证,提出了一系列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原则的理论观点。著作有《政府论》

第31课 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

孟德斯鸠: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

孟德斯鸠是启蒙运动前期最著名的思想家。他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是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论法的精神》是他毕生研究的成果和理论总结,被称为“理性自由法典”。

孟德斯鸠政治法学理论的核心是法律的精神。他认为,存在着一种人的“根本理性”,“法”就是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不同的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人类的法并不服从于神,而是遵从理性。

孟德斯鸠对国家的政体进行了比较研究,他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他欣赏“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并汲取洛克的分权思想,明确将政府的权利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提出三权彼此独立,相互制约,以防权利腐化和专制暴政。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泰斗

在法国启蒙思想家中,著作数量最多、影响最广泛的是伏尔泰。他在政治上是温和的改良主义者,也是反教权的坚强斗士。他毕生传播改革的思想,被尊为启蒙运动的泰斗。

伏尔泰反对教会权威,主张宗教宽容,认为信仰自由是所有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他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天主教教士为“败类”,号召“踩死败类”。但他并不反对宗教,而是自然神论者。

伏尔泰主张法国必须实行改革: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制约君主权力以免专制统治;制约贵族权力以免无政府状态;实行政教分离。他认为只有这样的政府才能既保障每一个人的天赋权利,又避免发生革命。他还倡导实行言论、出版自由,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卢梭: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

卢梭是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也是教育学家和文学家。他从探索怎样解决社会中的不平等、不自由的问题入手,最终得出革命的结论。

卢梭对社会做了深刻的思考,对人类的平等和自由问题做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人类原本生活的“自然状态”是美好的,但是财产私有制,以及在私有制下的“文明社会”剥夺了人的天赋权利。因此,财产私有制和财富的不平等占有是一切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卢梭发展了社会契约论学说,但是与前人相比注入了新的内容。他认为,契约一旦订立,就意味着每个人把自己的全部权利都转让给有人民结合成的集体,因此个人服从集体的“公意”,也就是服从自己。人民则是这个政治共同体的主权者。

卢梭认为,政府由作为主权者人民所同意的人组成,他们是人民的公仆。人民自然可以对政府加以限制、纠正和撤换。人民拥有对政府的永远的革命权。卢梭的激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学说是法国大革命,尤其是雅各宾派专政的理论基础。

第九单元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第33课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

现代化启动的历史条件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场巨大变革的历史过程。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并引发整个经济领域以及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现代化进程最早发端于英国及西欧地区,随后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

作为现代化起点的工业革命最早发生于英国,这与英国在17—18世纪所形成的有利于资本主义和工业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和社会政治条件密切相关。

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圈地运动在剥夺农民土地的同时也引发了农业的革命性变法。由于农业资本家经营的农场将谷物种植和畜牧业结

合起来,推行多种作物轮作制和耕地、牧场轮换制,农业生产率与农作物产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大批农民得以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煤炭资源的开发和海外殖民地的拓展,使英国获得了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能源、资金和原料等条件。17—18世纪英国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而且这些资源距离制造业中心较近,水路交通方便,易于开采和运输。煤炭取代木材,成为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燃料,为冶铁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和丰富的新能源。英国是最早进行海外殖民活动的西欧国家之一,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英国排挤了荷兰和法国,确立了海上霸权,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和贸易体系,从殖民地获取的资源和利润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1688“光荣革命”后,英国形成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在18世纪,英国的宪政体制进一步改善,使国内政局保持了长期稳定。英国政府重视商业利益,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通过立法保护私人产权,鼓励技术创新,最早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制度。

17世纪的英国已经是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在实验科学和机械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英国的工场手工业面向大众消费,产品批量大、规格化,易于发展分工和采纳新技术。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毛纺织业、采矿和冶金等部门的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在产业分工、技术进步、熟练工人培养等方面为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8世界下半叶,随着一系列纺纱机和织布机的相继发明,英国诞生了第一个现代工业部门——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瓦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成功地研制出“万能蒸汽机”,可适用于各种工厂的生产,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动力问题。焦炭和搅拌炼铁法的使用,促进了冶金业的巨大发展,钢铁成为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重要材料。

蒸汽机和钢铁业的发展为铁路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创造了条件。19世纪初,蒸汽机车和蒸汽船的发明实现了陆上和水上交通运输业的大变革。快速、廉价的交通方式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到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进入完成阶段,诸多工业部门实现了从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的过渡,从而率先进入工业社会。与工业化同时,随着工业和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英国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英国原有的社会结构,贵族、乡绅的社会影响力下降,农民的人数日益减少,新生的企业主以及与资本主义发展紧密相连的商人、银行家等阶层的地位不断上升,产业工人的队伍成大壮大,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也呈现初新的特点,

在圈地运动、海外扩张、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一波又一波浪潮的推动下,19世纪中叶的英国站在了世界现代化的最前沿,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原型。

第34课现代化在欧洲的扩展

法国进入工业社会

在欧洲大陆,法国是最早开始现代化进程的国家。到18世纪下半叶,通过从英国引进新技术,已初步建立起现代纺织业、冶金业等工业部;海外贸易和扩张活动也为法国发展大工业积累了巨额的资金。

思想启蒙运动和1789年发生的大革命扫荡了法国传统的封建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为法国现代化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尽管封建王朝几次复辟,但传统的封建秩序已无法再恢复。到1875年第三共和国建立时,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在法国最终建立。

在政体变革的同时,法国的经济面貌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在拿破仑统治时期(1799—1815),通过国家政策扶持、技术革新等方式,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建立了许多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纺织、冶金、化学等工业部门的产量成倍增长。

1815年后,法国政局趋于平稳,工业革命进入大发展时期。通过从国外大力引进机器和新工艺、高薪聘请熟练技工等手段,法国各个工业部门的机械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工业化进入完成阶段。通过纺织、冶金、煤炭、化学、铁路等经济部门的技术革新,建立起以机器生产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1870年,法国的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机器大生产成为工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形式,法国进入工业社会。

德国统一与现代化

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的国家的统一进程。

19世纪上半叶,德意志地区的封建制度逐步发生改变。1806年,拿破仑统帅的法国军队摧毁了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1848年“三月革命”后,以普鲁士为首的各邦国相继采取君主立宪政体,并进一步放松了对工商业的限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德意志各邦中,普鲁士依靠其中央集权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发展迅速。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通过发动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用“铁和血”的方式,完成了德国的统一,于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19世纪70年代后,德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已成为欧洲第一号工业强国,主要经济指标先后赶上或超过了法国和英国,特别是机械制造和化工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诞生了电气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已下降到25%左右。

国家统一和工业化使德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展到各个行业。伴随着工业化,城市人口剧增,到1900年,德国已有约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但是,由于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渗透到国家政治生活中,使德国资本主义具有很强的扩张性。

第35课现代化在北美、东亚的扩展

美国的崛起

19世纪,美国得益于独立后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和自由传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源源不断的外来移民,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后起的工业化强国。

美国的工业化也是始自纺织业。最初主要依靠英国的技术和设备,但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创新。如1793年怀特尼发明的扎棉机,提高脱棉工效数十倍。19世纪上半叶,美国在交通航运和钢铁工业的技术革新方面也有突出成就,如富尔顿发明的蒸汽船直接推动了内河航运。1828年,美国紧随英国之后开始修建铁路,通过私人集资的形势迅速发展,推动了西部的开拓。

美国的机器制造业在19世纪上半叶也得到发展。与同期的欧洲国家相比,美国以生产的标准化见长,机器部件和零件规格划一,精确度高,易于安装和维修,促进了流水线式的规模生产。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以联邦政府和北方工业资本主义的胜利而告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并以民主的方式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迎来了美国工业化的新高潮。19世纪下半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贝尔、爱迪生等人的一系列技术发明,为美国的工业化插上了翅膀。

美国此轮工业化的主要增长部门是新兴的电讯业和一些重工业部门,如钢铁、电气、石油、化学和汽车工业等。重工业成为美国工业化的标志。

制造业的发展也为农业的机械化生产创造了条件。19世纪80年代,通过政府的土地赠与和个人的加大投资,美国的资本主义大农场发展起来,农业生产被进一步市场化,并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到20世纪初,美国取代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崛起为世界头号工业化国家。

日本“脱亚入欧”

19世纪中叶,当欧美许多国家纷纷进行工业革命之时,位居东亚的岛国日本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但是,经过19世纪下半叶的明治维新运动,日本不仅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而且实现了由弱转强的发展。

明治维新的出发点是振兴天皇制下的国家。针对过去的封建割据状态,明治政府采取“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等措施,在政治上重建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1885年实行内阁制,四年后颁布了第一部宪法,召开了议会,在现代政治制度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国家发展离不开人才。明治政府一方面向欧美国家积极派遣留学生或考察团,了解和掌握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在国内大力兴办现代教育,包括强制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制,通过政府扶持的形式兴办高等教育。

“强兵”是日本改革的重心所在。除了从西方引进兵器、兴办军工厂和聘请西方教官外,还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常备军,取消武士的从军特权。同时,通过宣扬武士道精神,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在经济上,日本通过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现代化产业制度,建立了较发达的纺织业、造船业、军事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为了发展农业,日本改革土地制度,确认土地私有权,允许农民自由选种作物,调动了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

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从一个封建的东方农业国,转变为一个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工业化国家,实现了“脱亚入欧”的目标。但在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日本保留了传统的天皇制,未能完全确立现代政治体制,国家权力掌握在官僚和军部手中,把军事工业放在发展的首位,给后来走向军国主义道路埋下了伏笔。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整理

上海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一虎门销烟 1领导人:林则徐 2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二《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爆发时间:1840年6月 2内容: ①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 ②赔款:赔款洋银2100万元 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贸易主权) ④协定关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关税主权) ⑤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司法主权) ⑥片面最惠国待遇 3影响: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②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主权丧失(政治);半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 ③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变化 ④革命任务的变化: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⑤历史分期变化:开始进入现代史 三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变化 1通商口岸的作用:对华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 2中国社会的变化: ①在经济领域的变化: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同时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②中国社会在思想领域的变化: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发展了明清“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 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 代表作:《四洲志》、《海国图志》。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影响: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潮流。 第2课第二次战争(1856-1860) 一“修约”交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借口和实质 1时间:1856年 2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3实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 二《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

高中历史最难记的10大专题横向整理思路

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 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 的政令。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 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 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 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 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 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 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 制度进一步加强。 6.元朝新发展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清达到顶峰 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 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 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

它的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 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1.王位世袭制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2.分封制 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 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3.军功授爵 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的大小进行授爵和赐给田宅,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 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4.皇帝制 秦统一六国后,确立皇帝至高无上原则,赢政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 由皇帝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5.士族制度 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形成了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做官看门第,通 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 衰落,隋唐时消亡。 6.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隋朝采用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续沿用并使之完备。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封建国家政府工作效率。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也使士族制度逐渐消亡。 7.行省制 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 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这一制 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8.八股取士 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的见解;文体死板地分为八个部分。八股取士鼓励只 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

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分册

第一课 古代两河流域 考试内容及要求 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楔形文字(A);《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B)一、两河流域的地理概况 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古代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两河流域水源充沛、土地肥沃,适合于发展农业耕作。 二、楔形文字和《吉尔伽美什》 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之一,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历史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三、《汉穆拉比法典》 1、法典的特点:法典严厉打击各种社会犯罪,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通过严刑峻法全面维护统治者的根本利益;法典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具有鲜明的等级性;法典是以神的名义进行颁布的,保留着原始习惯法的遗风;法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法典的历史价值: (1)法学价值: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史料价值:比较清晰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 古代埃及 考试内容及要求 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A);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A);金字塔与来世信仰(A);象形文字与纸草(A) 一、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尼罗河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摇篮) 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其地理范围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带来了充沛的水量,适合于农业生产和人类的居住。 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拥有对全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

知识点整理(一)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历史历史第七分册整理

第七分册 第一单元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第1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 孔孟之道 儒家是在乱世求治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学术思想流派。春秋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礼崩乐坏,动荡纷争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救世的主张。他认为必须重建周礼的权威,遵循宗法制度的原则,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使社会成员安分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才能消除人欲横流、名分紊乱的时弊。 “复礼”的关键在于“为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并解释说“仁”就是“爱人”,尤其是爱自己的亲人。为“仁”之本应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入手,首先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若能形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状态,便能恢复礼制,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孔子还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正人君子应重义轻利。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是孟子和荀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这正是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和开端。他明确提出“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并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推行仁政,结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局面。由孔子创立,孟子继承、发展的儒家学说,后人习称“孔孟之道”。 荀子则从“性恶论”出发,更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荀子的思想在后世也有不小影响。 儒学的经学化 汉初以来,一度沉寂的儒学减受重视。汉武帝继位后,锐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其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这成为儒学地位迅速上升的契机。 汉儒大家首推董仲舒,他兼采阴阳五行学说,糅合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他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系统提出“天人感应”之说。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秉承天意治理人世,所以臣民必须服从天子;同时,天又对天子进行监督考察,通过祥瑞和灾异予以褒奖或谴责。伦理上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认为君臣、父子、夫妻的等级差别出于天的安排,并将仁、义、礼、智、信视作为人处世永恒的道德准则。后人习称“三纲五常”。 董仲舒应诏先后三次向汉武帝上策建言,阐述自己的理论,并顺应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求,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上的一统维护政治上的统一。他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并实行。 此后,儒学在各家学说中获得“独尊”地位,成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官方

上海历史高考华师大版课本_第七册整理

历史第七分册 第一单元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第1课前秦儒家与两汉经学 一、孔孟之道 1、概念:由孔子创立,孟子继承、发展的儒家学说。 2、背景:(社会)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 (经济)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准备; (政治)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和政治上的需要。 3、内容 ●孔子:以“礼”的规范约束人的一切行为; 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儒家思想核心); 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 二、儒学的经学化 1、背景:汉初以来,一度沉寂的儒学渐受重视; 汉武帝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成为儒学地位上升的 契机; 董仲舒兼采阴阳五行学说,糅合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2、代表:董仲舒 ◇提出“天人感应”之说; ◇倡导“君权神授”; ◇强调“三纲五常”; ◇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具体措施:◇规定《诗》、《书》、《礼》、《仪》、《春秋》为“五经”,设立五经博士; ◇兴办太学、地方学校,教授五经,培养官吏后备人选。 4、影响:为学者的入仕开辟了途径,通经致用成为文人学士的普遍追求; 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第2课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1、背景:唐代中期以来,儒学的研习、传播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儒家极力维护的社会等级秩序以及相应的伦理纲常遭到巨大冲击; 有学者大声疾呼:复兴儒学,直接继承孔孟“道统”。 2、内容 ●“二程”(程颢、程颐) ◇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观念;

推荐高中学生阅读给的历史参考书目(可编辑修改word版)

历史学科推荐给高中学生的阅读书目 中国历史部分必读部分: 1、《史记》:作者:司马迁出版社:中华书局 或《白话史记》(全译本) (全3册) 台湾十四院校六十教授(编译)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2、《资治通鉴:柏杨白话版》(第1-9辑全三十六册)(作者:司马光撰;柏杨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或《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套装共19册) 作者:柏杨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作品系列》 作者:钱穆著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6、(美)黄仁宇著作系列: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万历十五年》,《中国的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7、《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作者:葛剑雄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8、《中国历史十五讲》作者张岂之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9、《中国文化导读》作者:叶朗、费振刚、王天有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0、《白话本国史》(简体横排插图本) 作者:吕思勉译者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11、《中国近代史大纲》(平装) 作者:蒋廷黻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或《中国近代史纲》作者郭廷以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2、《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赵复三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3、《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作者:姜鸣著出版社:三联书店14--15、《国破山河在: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尊严不是无代价的: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作者:萨苏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16、《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作者:许倬云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7、《西行漫记——外国人笔下的红色中国丛书》 作者:(美)埃德加·斯诺翻译:董乐山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8、《明朝那些事儿》(1―7部) 作者:当年明月(石悦) 著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中国海关出版社 19、《美的历程》(彩图本) 作者李泽厚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 作者:(美)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编,谢亮生等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世界史必读部分 1、《世界文明史》作者:马克垚主编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下册) 作者:(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3、《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插图增订版) 作者:易中天著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光荣与梦想之一: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1932-1941》(插图本) 作者:(美)威廉·曼彻斯特译者:朱协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5、《光荣与梦想之二:战争与和平》 作者:(美)曼彻斯特著,朱协译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实用】上海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一分册答案

上海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一分册答案 第 1 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基础练习 1.B 2.A 3.C 4. C 二、拓展练习 5 . ( 1 ) C ( 2 )今天我们计算角度和时间,用的就是他们发明的六十进位计数法。 6 . ( l ) A ( 2 )因为战争导致国破人亡的悲痛感情。( 3 )劳动力、水源、土地、水利设施。 7 . ( 1 )汉穆拉比;从太阳神手中接受权标。( 2 )君权神授。( 3 )不完全一致。比 如一自由民毁坏别人的眼睛,受害人的社会地位不同,惩罚也明显不同等。( 4 )法律制度情况,社会等级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 8 . ( l )从西北到东南;波斯湾。( 2 )河水泛滥。( 3 )两河流域地处干旱地区,但是 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定期泛滥却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了解决该地区河水泛滥时易涝,其他时间易旱的问题,就需要修建许多水利灌溉设施。大规模集体协作劳动加强了 各地居民间的联系,提高了生产组织化程度,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的形成。 第 2 课古代埃及 一、基础练习 1 . B 2 . D 3 . B 4 . D 二、拓展练习 5 . D 6 . ( l )楔形文字甲骨文( 2 )碑文是同时用多种文字写成的,可以借助古希腊文来释读。 ( 3 )罗塞塔石碑的发现是古埃及象形文字成功释读的关键,欧洲航天局希望这个仪器也 能在太空探测中起到关键性突破的作用。 7 . ( l )南高北低。( 2 )古代埃及周围有天然的安全屏障。尼罗河河谷东西两侧是耸立 的峡壁,峡壁之外是荒芜人烟的大沙漠。河谷南面是大瀑布,河谷北面是泥泞的尼罗河三角 洲沼泽地带。 第 3 课古代印度 一、基础练习 1 . D 2 . B 3 . A 4 . C 二、拓展练习 5 . B 6 . C 7 . ( 1 )印度洋喜马拉雅山印度河恒河( 2 )西南 8 . ( 1 )种姓制度。( 2 )婆罗门和刹帝利。( 3 )众生平等。( 4 )印度种姓制度将人划分为不同等级,造成了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包括刹帝利、吠舍在内的许多阶层的人都对婆罗门的特权日益不满。而早期佛教大力宣扬“众生平等”的观念,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再加上后来一些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所以迅速传 播开来。 ' 第一单元单元练习

高中历史第四册总结

高中历史第四册总结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百年战争 1、百年战争:1337——1453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领地,进行了持续100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 2、影响: (1)英国在百年战争失败后,统治阶级在一段时间内无力图谋向欧洲大陆扩张,英国人专注自身事务,民族意识日趋明晰 (2)法国作为百年战争的战场,遭受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但共同抗击英国入侵者的斗争,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领土统一也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3)百年战争深刻影响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进程,有利于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二、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1、英民族国家的形成 (1)15世纪下半叶,英国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为争夺英国王位爆发了长达30年之久的“玫瑰战争”(1455—1485年),英国封建贵族在这场战争中实力丧失殆尽,再也没有力量与王权对抗,英国由此完成了政治统一。 (2)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各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统一市场由此形成。 (3)伦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语逐渐成为英国的民族语。 (4)15世纪末,英国发展为民族国家 2、法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1)百年战争后,法国王室集中全力消灭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最终实现了政治统一 (2)战后经济的恢复和繁荣,推动了以巴黎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3)以巴黎方言为基础的法语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法统的法兰西文化初具雏形 (4)15世纪末,法国也成为民族国家 三、君主专制 1、形成的原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1)封建贵族总体上已经丧失了昔日的权势,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2)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3)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2、形成: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作用:君主专制初期,英法两国继续打击大贵族的势力,全力强化王权,并颁布了一系列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 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1、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黄金。在国际贸易中,黄金是当时的主要货币。但是西欧黄金产量有限,并且在与东方的贸易中出现逆差,致使黄金和白银外流,市场上的货币普遍短缺。 2、东西方贸易使西欧人对东方物产有所了解,盛赞东方富庶和繁华的《马可?波罗行纪》

高中历史-通史资料-全套整理【修订版】

高考历史通史资料全套整理 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 第1讲中国古代史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总特征: 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具体史实】 1、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 (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妇工;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3、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夏朝历法《夏小正》。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 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封建社会形成;选官制度:世官制 2、经济: 农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农业技术:精耕细作;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使用;土地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经济政策:商鞅变法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奖耕织;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 手工业: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铁器的出现和推广;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陶向瓷过渡;出现钢剑; 商业:私商出现,打破“工商食官”局面;市井、商业都会形成;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商业繁荣。 3、文化: (1)思想百家争鸣,以儒、墨、道、法为代表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法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各国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上海高中历史复习资料第一分册完整版

写在最前:本资料原始版本来自于互联网,经大幅度增加修改内容和深度优化排版后发布于互联网,版权归修改作者所有,不推荐再次修改电子版本(将严重影响排版)。由于本资料最初编写目的仅为 让修改作者更好地复习历史学科,结合上课笔记编成,故本资料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同学的复习 计划,敬请原谅。2015年1月起本资料的所有权利转交给第二修改作者黄珍妮。 第一分册 第一课古代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A】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西亚)。 东:伊朗高原西:阿拉伯大沙漠北: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 大致与今伊拉克共和国相当。 苏美尔人(公元前3500年至前3100年)【这一地区古代文明的奠基者】。 【A】楔形文字(“钉头文字”):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B】《汉穆拉比法典》: 价值: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 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影响: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价值/评价①) 内容: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评价: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价值/评价②) 特点:①神明裁决②同态复仇③保护私有财产④严刑峻法⑤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第二课古代埃及(尼罗河) 【A】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 【A】统治模式: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绝对权威,自奉为神或者神的后裔。 君主专制: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强化王权神授,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 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 控制所有的军队。 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A】金字塔: 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 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体现了古代埃及人卓越的创造性智慧的结晶。 是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发展的一项具体成就。 【A】象形文字: 时间:公元前3500年以前。 材料工具:以刻刀和石头做书写工具,书写材料以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 灭亡原因:复杂难懂埃及受到了强势的希腊文化的冲击。

高中历史第七分册备课笔记第2课 宋明理学

第2课宋明理学 考纲要求:朱熹的理学(B);王守仁的“致良知”(A) 重点:程朱理学的内容 导入:理学的含义是什么?(参考“知识链接”P7) 一.程朱理学 1.背景 (1)唐代中期以来,儒学的研习、传播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A.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三教合一、三教并行的现状开始对儒学的正统地位构成威胁;B.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发生变化,神学色彩浓郁的“天人感应“说不再盛行,粗疏而僵化的传统经学不再令人信服,也难与佛、道对抗,更无法解答一系列现实问题。 (2)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出现一系列重大变化,延续近千年的经学体系既不符合时代的认识水平,也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 经学体系的基础是神学色彩浓郁的天人感应说(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 (3)儒家极力维护的社会等级秩序以及相应的伦理纲常遭到佛教、道教的巨大冲击;(4)有学者大声疾呼:复兴儒学,直接继承孔孟“道统”; (5)自宋初以来,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解释。 2.理论来源:儒、道、佛思想 3.产生的方式: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解释,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地探讨,创成一个以“理”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入世“的理学以解答现实的伦理、政治问题见长; ●佛、道善于讨论深奥玄虚的哲学问题,在理论思维的层次上儒学出于下风; ●理学家吸收佛、道的思想成果,对儒学加以创新改造,才能在理论高度与佛、道进行对抗; ●后人形容理学“儒表佛里”一语中的; ●佛教认为宇宙万物原本为空,人经过修行,排除欲望,领悟并达到空的境界,即可成佛; ●道教认为世界由道而生,人经过返朴归真的修炼,与道合一,即可成仙; ●这种成佛、成仙的出世观与儒家重伦理、重人事的入世学说相矛盾。 ●佛教和道教思辨的特点及其宇宙起源、万物生成的解释对儒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理学体系的形成——朱熹(朱学) (1)地位、贡献: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2)时间:南宋 (3)思想主张 A.思想核心是天理论,关键落实到天理与人伦的沟通 a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天理流行,触处皆是” b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天理的具体体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B.明天理,灭人欲:人性与天理一致,但为后人的欲望所蒙蔽所以要“明天理,灭人欲” 5.理学家讨论宇宙本原问题的出发点和目的:出发点是围绕伦理道德这一基点,目的是论证儒家伦理纲常的永恒、合理、至善。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

第5课英国革命 一、议会与国王的斗争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B) a、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鼓吹“君权神授”。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A) 1640年召开的“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二、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1、光荣革命(A)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迎请荷兰执政威廉任英国国王,废黜詹姆斯二世,即“光荣革命”。 2、《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 1689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这两部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君主立宪制度保证了英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6课启蒙运动(17~18 ..) .....世纪 一、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A) 1、17世纪的英国:霍布斯、洛克等。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 鸠、卢梭、狄德罗等 (a)孟德斯鸠:(分权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以防权力腐化和专制暴政。 (b)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赞成开明君主。 (c)卢梭:提出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二、批判君主专制: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 .....”;孟德斯鸠主

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 ....、相互牵制的政府;卢梭则推崇实行 直接民主 ..制的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与立法。 三、宣扬自由和平等(B) 针对封建专制下人们受奴役的状况,启蒙思想家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但要“受法律支配”。 四、影响: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传播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 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统治构想。 第7课美国独立战争 一、独立战争的进程 1、独立战争开始标志:1775年列克星敦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2、《独立宣言》(A)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正式通过了由杰弗逊等人 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 二、美国联邦制度的确立(B) 1、确立:为了加强国家机器,1787年《合众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构建:由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民选产生的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利,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身。 2、意义: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使美国以后的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8课法国大革命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它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B.它对保障苏俄在军事上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C.它的许多措施超越了战时需要的限度 D.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之一 2.从十月革命至20世纪20年代,苏俄(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A.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要为工农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D.要把市场和计划结合起来 3.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B.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D.加强了无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4.有人称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看问题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③只看到政策引起的表面变化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5.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本质上一致的地方是() A.国家政权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B.都是依据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C.都奉行自由的经济政策 D.都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6.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的社会根源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坚决反对 B.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发生了转变 C.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 D.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 7.在苏俄新经济政策中,最能体现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是() A.农业领域B.流通领域C.工业领域D.分配领域 8.列宁说:“在苏联政权下,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入口,是社会主义取得可靠的胜利的条件。”对列宁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有() ①是新经济政策的具体体现②苏联的无产阶级政权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先决条件③采用国家资本主义有利于恢复国民经济④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照搬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方面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9.斯大林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对上述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斯大林开始放弃列宁有益的探索②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的方向不是社会主义 ③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是错误的④对于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斯大林和列宁的看法不一样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0.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A.在历史上没有起过积极的作用 B.注重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上海高中历史课本整理

第四册 第1课资产主义生产的萌芽 15~16世纪随着庄园制度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西欧社会生产力的长足进步,动力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尤为引人注目。 ·资本原始积累: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生产者逐渐与生产资料分离,马克斯将这一历史过程称为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常用手段:商业战争,贩卖奴隶和殖民掠夺等。 英国圈地运动时资本原始积累典型的途径之一,他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手工工场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1337~1453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领地,进行了持续100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的影响: 百年战争影响英法两国历史进程。英国物理图谋向欧洲大陆扩张,民族意识日益明晰。法国遭受巨大损失,抗击入侵者,激发民族意识。 ·民族国家形成: ①英国,15世纪下半叶,政治危机,30年玫瑰战争,政治完成统一。伦敦称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5世纪末发展为民族国家。 ②法国,百年战争后,王室集中消灭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实现政治统一。 ·君主专制: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是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①奥斯曼帝国崛起以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破坏。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开辟新航路提供条件。·新航路的①开辟:15,16世纪,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

欧洲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 ②影响: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各地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商贸中心从地中海沿岸移至大西洋沿岸;开辟殖民地。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葡萄牙与西班牙是始作俑者。给亚非美人民带来空前浩劫。 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意大利文艺复兴:14~16世纪,反封建反教会思想文化运动席卷西欧,被称为文艺复兴。 以人文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以及神学理论。 ·原因: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萌芽。文化自身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 ·地点:意大利 ·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马基雅弗利等 ·内容:意大利学者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以及神学理论。 宗教改革:西欧宗教改革最先爆发于德国,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第5 课英国革命 ·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标志:1640年超开的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上海历史第一分册答案

上海历史第一分册答案 【篇一:上海历史第一分册练习与测评参考答案】 >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 练习与测评 1.两河流域早期国家产生于什么时候?主要是哪些古代民族建立了这些国家? 产生时间: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7世纪 主要古代民族:建立早期国家的古代民族先后有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等。 (说明:本题的“早期”界定为两河流域被波斯统治之前的历史。) 2.为什么说《汉穆拉比法典》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汉穆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 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 重要的地位。 《汉穆拉比法典》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 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宝贵的第一手文献。 探索与争鸣 通过阅读《汉穆拉比法典》片段,结合课文相关内容,你对古巴比 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有了哪些了解?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阶级关系:当时的巴比伦王国已形成自由民与奴隶的阶级对立,自由民中 又形成平民与贵族的等级区分。古代巴比伦已确立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存在奴隶反抗逃亡等现象。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阶级特征:巴比伦国家运用国家权力维护社会 成员的私有财产;一再强调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严禁奴隶逃亡 及藏匿奴隶、盗卖奴隶的行为;对不同人量刑程度不一,明显保护 贵族利益。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处于文明早期的时代特征:法典对犯罪行为惩罚 严酷;保留了诸如同态复仇等原始习惯法的部分内容,带有“以牙还牙”报复原则的遗痕。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程度:从法典本身来分析,法律条文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并否定血亲复仇等原始风俗的合法性等特征,说明 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 第2课古代埃及 读图学史

高中历史第四五七分册复习练习

第七分册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 朱熹笔下的孔子 C.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 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符号,有时还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在《宋史》中大量出现了如:“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张忠恕”等名字。这一现象产生的思想根源是……()A.宗法思想B.法家思想C.佛家思想D.理学思想 1845年11月29日,清政府苏松太兵备道官慕久与巴富尔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The Shanghai Land Regulations),据此设立了上海………………………………………………()A.英租界B.美租界C.法租界D.公共租界 20世纪初,梁启超倡议“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由此掀起了“史界革命”。梁启超提出这一主张主要源于…………………………………………………………() ①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②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③西学传入的不断影响④统治阶级的极力支持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3、有人说:“从政治文化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假如这场革命能象________那样,除了在政治形式或社会生活上带来改变外,也造成政治文化的改变的话,中国就不必承受此后长期内乱的痛苦”。假如这一观点成立的话,空格内应该填入最典型、确切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十月革命 C.彼得一世改革D.明治维新 39、历史事实的阐释——“西化”与“东化” 材料一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就是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这里涉及到三个方面,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心的部分,都要拿。 材料二我们不能只讲西化,不讲“东化”。我们知道,……在明末清初以前确实有过东学西渐。……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东学西渐”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后来中国人接受欧洲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不能只重视“西学东渐”而忽视“东学西渐”。 ----以上材料均摘自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问题:(12分) (1)联系材料一,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从“三个方面”将外国的好东西拿来的?(6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联系材料二,如何理解欧洲人“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后来中国人接受欧洲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2分) (3)从“东化”到“西化”转变的原因是什么?(2分) 39.(1)(运用核心史实,并阐释得当,每一部分得2分,边缘史实1分) “物”的部分:开展洋务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开设新式学堂等(2分);“心物”结合部分:戊戌变法,试图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1分)辛亥革命,创建资产阶级民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是研究远古社会的重要依据,通常被称为 A.神话传说 B.考古遗存 C.实物资料 D.文字实录 2.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A.姜寨遗址 B.崧泽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殷墟遗址 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7世纪前期 B.公元前7世纪后期 C.公元前8世纪前期 D.公元前8世纪后期 4.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 A.重义轻利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正心诚意5.“市舶之利,颇助国用”这种现象的发生得益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遣唐使节来华 C.海上丝路繁荣 D.朝贡贸易推行 6.刘知几认为史家著史必须不加隐讳,如是撰写,意思就是 A.秉笔直书 B.知往鉴来 C.经世致用 D.祥今略古7.“我朝罢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其中“我朝”是指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8.历史学家使用“原始积累”“君主专制”“人文主义”等词汇来描述A.西欧社会的演变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工业社会的来临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9.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下列那一重要现象? A.手工工场建立 B.城市化进程开始 C.垄断组织产生 D.资本全球扩张 10.太自鸣钟设置于工部局,“报时报刻,远近咸闻”。这种情景最先出现在A.汉口 B.上海 C.天津 D.重庆 11.开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格局的历史事件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