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经济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经济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经济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例:

微观经济学50%

宏观经济学50%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微观经济学

(一)价格论

1.需求的基本理论

需求,需求函数,需求定律,需求曲线,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曲线的变动。

2.供给的基本理论

供给,供给曲线,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曲线的变动。

3.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变动及计算,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及政府对价格的干预

4.研究方法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边际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5.弹性理论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供给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价格变动对销售收入的影响,点弹性、弧弹性的计算。

6.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限制价格,支持价格。

(二)效用论

1.边际效用分析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及其计算,消费者剩余。

2.无差异曲线分析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及其变动,消费者的均衡及其计算,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及市场需求曲线,恩格尔曲线。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吉芬商品,各种不同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及其区别。

(三)生产、成本论

1.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2.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及其变动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生产的三个阶段。

3.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

等产量曲线及其特征,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及其变动,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及其计算,生产扩展线。

4.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变化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规模经济

5.短期成本

经济成本,机会成本,隐成本,显成本,沉淀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6.长期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

(四)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1.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厂商的长期均衡,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长期供给曲线。

2.垄断市场

垄断市场的条件,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价格歧视,自然垄断与政府管制。

3.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厂商的需求曲线,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非价格竞争。

4.寡头

寡头市场的特征,古诺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纳什均衡,囚犯困境,价格领导模型,斯威齐模型,博弈论基础,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

(五)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生产要素的需求

边际生产力论,引致需求,边际产品价值,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2.生产要素的供给

要素供给的原则,劳动的供给曲线及均衡工资的决定,土地的供给曲线及地租的决定,

准租金和经济租金,资本的供给曲线及利息的决定,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六)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1.一般均衡论

局部均衡,一般均衡,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及战后的发展。

2.福利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条件,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社会福利函数,不可能性定理。

(七)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与不完全信息,市场失灵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2.微观经济政策

反托拉斯法,对垄断的公共管制,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科斯定理,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问题,激励。

二、宏观经济学

(一)国民收入核算

1.国内生产总值

流量、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

2.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支出法、收入法。

3.与GDP相关的其他总量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名义GDP与实际GDP,潜在GDP水平。

4.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两部门经济均衡:C+I=Y=C+S→I=S

三部门经济均衡:C+I+G=Y=C+S+T→I+G=S+T,或I-S=T-G

四部门经济均衡:C+I+G+(X-M)=Y=C+S+T→I+G+(X-M)=S+T,或I-S=(T-G)+(M-X)

(二)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均衡产出

简单经济的假设,均衡产出,投资等于储蓄。

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及其图形,平衡消费倾向(APC),边际消费倾向(MPC),储蓄函数及其图形,平均储蓄倾向(APS),边际储蓄倾向(MPS),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3.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相对收入论,棘轮效应与示范效应,生命周期论,永久收入论,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4.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5.乘数论

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对外贸易乘数,乘数作用的机制与条件。

(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

1.投资的决定

投资函数,实际利率与投资,资本边际效率,托宾的“q”法则。

2.IS曲线

IS曲线及其推导,IS曲线的斜率,IS曲线的移动。

3.利率的决定

货币需求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流动性陷阱,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的存货论和投机论,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4.LM曲线

LM曲线及其推导,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的移动。

5.IS-LM模型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与非均衡,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IS-LM模型的内容及其政策含义,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四)宏观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及其效果,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局限性,货币幻觉;凯恩斯极端情况,古典极端情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2.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运用,自动稳定器,积极(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功能财政,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财政赤字与公债,分级财政体制。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积极的货币政策,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金,货币创造乘数,基础货币,债券价格与利率的关系,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道义劝告(窗口指导)。证券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股价指数,市盈率,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期货与期权,垫头交易,买空与卖空。

(五)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AD),总需求函数,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实际货币余额效应(庇古效应)。

2.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AS),总量生产函数,劳动力市场均衡与就业量的决定,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3.总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及其政策含义,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效应,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供给冲击,滞胀。

(六)失业与通货膨胀

1.失业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率,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工资的灵活性、粘性和刚性,奥肯定律。

2.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的分类。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GDP折算指数。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惯性(螺旋);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再分配效应、产出效应);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及其后果。

3.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附加预期的菲利浦斯曲线,长期菲利浦斯曲线。

(七)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

1.汇率与国际收支

汇率及其标价方法,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及均衡汇率的决定;购买力平价,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净出口函数,马歇尔-勒纳条件;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净资本流出函数;国际收支(BP)曲线。

2.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IS-LM-BP)模型

IS-LM-BP模型的含义与几何图形,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且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均衡与政策效应,资本完全流动且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均衡与政策效应)。

3.调整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政策

(八)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1.经济增长

2017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考研专业课题型历年真题讲解

2017年北大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考研报考复习指导(2) ——初试题型、专业真题 本文目录 一、北大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考研专业课初试题型及说明 二、北大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考研考试内容、报考统计 三、2017年北大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新攻略/一本通(内部资料) 四、北大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考研真题——专业一“政治学概论”真题汇总 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专业课真题解析举例 六、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状元笔记 正文部分 一、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考研专业课初试题型及说明(育明教育陈老师)专业一“政治学概论” 分值:满分150分 题型:第一大题名词解释,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第二大题简答题,4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第三大题论述题,2小题每题30分共60分 试题构成:政治学理论、西方政治思想史、比较政治制度、国际政治概论和国际关系理论。政治学概论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各专业考研的统考科目,由于这门课涵盖量大、内容较为抽象、记忆内容多,因此一直是北大国关院考研的重点与难点所在。 专业二“国际政治经济学” 分值:满分150分 题型:第一大题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 第二大题简答题,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第三大题论述题,2小题每题35分共70分 试题构成:命题侧重于国际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与中国重大国际经济战略(时政热点内容近年有增加) 育明教育的专业课辅导课程由北大各专业博士领衔,能够全面系统的搭建知识体系,深度的挖掘出题导师相关信息,精确掌握考试的最新动态和热点,为学员的考研成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和信息基础。近5年来考入北大国关的考生中有三分之一出自育明的相关辅导课程。(北大国

曼彻斯特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路线)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曼彻斯特大学 政治经济学(研究路线)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曼彻斯特大学简介 学校名称曼彻斯特大学 学校英文名称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学校位置英国 | 英格兰 | 曼彻斯特 2020 QS 世界排名27 曼彻斯特大学概述 曼彻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始建于1824年,是位于英国第二繁华城市曼彻斯特的世界著名综合研究型大学,享有百年美誉的世界三十强名校,英国顶尖学府,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世界第27位。 曼大是英国著名的六所“红砖大学”之一,英国常春藤联盟罗素大学集团创始成员之一,也是英国最大的单一校址大学。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2015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曼彻斯特大学是培养出世界各国现任领导人第二多的英国大学(仅次于牛津大学)。 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2019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中,曼彻斯特大学位居世界第3名、欧洲第1名 。在英国High Flier Research发布的2018-2019年最受顶级雇主青睐英国大学排名中,曼彻斯特大学位居全英第1名 政治经济学(研究路线)专业简介 曼彻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硕士课程提供政治经济学的跨学科课程.MA设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汇集了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世界一流研究实力的学者。 该课程由社会科学学院,环境与发展学院和曼彻斯特联盟商学院的人文学院的成员教授。 政治经济学(研究路线)专业相关信息 专业名称政治经济学(研究路线) 专业英文名称Political Economy (Research Route) MA 隶属学院社会科学学院 学制1年 语言要求雅思7(写作7其他6.5) 托福ibt103(写作28其他25)

全国自考计量经济学历年试题及标准答案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量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同一时间,不同统计单位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列是( ) A.时期数据 B.时点数据 C.时序数据 D.截面数据 2.根据经济学理论和政策、法规的规定而构造的反映某些经济变量关系的恒等式是( ) A.随机方程 B.非随机方程 C.行为方程 D.联立方程 3.在回归模型Yi=β0+β1Xi+ui 中,检验H0∶β1=0时所用的统计量 )?Var(?11 ββ服从的分布为 ( ) A.χ2(n-2) B.t(n-1) C.χ2(n-1) D.t(n-2) 4.若X 和Y 在统计上独立,则相关系数等于( ) A.-1 B.0 C.1 D.∞ 5.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t Y ? =20+60Xt ,这表明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000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 A.增加60元 B.减少60元 C.增加20元 D.减少20元 6.设k 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n 为样本容量,则对总体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F 检验)时构造的F 统计量为( ) A.F=k)-RSS/(n 1)-ESS/(k B.F=1-k)-RSS/(n 1) -ESS/(k C.F=RSS ESS D.F=ESS RSS 7.已知样本回归模型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接近于-1,则DW 统计量近似等于( )

C.2 D.4 8.如果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性,则模型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 ) A.无偏且有效 B.有偏但有效 C.无偏但非有效 D.有偏且非有效 9.假设正确回归模型为Y=β1X1+u,若又引入了一个无关解释变量X2,则β1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 ) A.无偏但方差增大 B.有偏且方差增大 C.无偏且方差减小 D.有偏但方差减小 10.假设正确回归模型为Y=β0+β1X1+β2X2+u,若遗漏了解释变量X2,则β1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 ) A.无偏且一致 B.无偏但不一致 C.有偏但一致 D.有偏且不一致 11.在有限分布滞后模型Yt=0.9+0.6Xt-0.5Xt-1+0.2Xt-2+ut中,短期影响乘数是( ) A.0.2 B.0.5 C.0.6 D.0.9 12.如果联立方程模型中有两个结构方程都包含相同的变量,则这两个方程是( ) A.恰好识别的 B.过度识别的 C.不可识别的 D.可识别的 13.生产函数是( ) A.恒等式 B.制度方程式 C.技术方程 D.定义性方程 14.如果某个结构方程是恰好识别的,估计其参数可用( ) A.最小二乘法 B.极大似然法 C.广义差分法 D.间接最小二乘法 15.若联立方程模型中的某个方程是不可识别的,则该模型是( ) A.可识别的 B.不可识别的 C.过度识别 D.恰好识别 16.当ρ→0,σ→l时,CES生产函数趋于( ) A.线性生产函数 B.C—D生产函数 C.投入产出生产函数 D.对数生产函数

(完整版)博士计量经济学试题,DOC

《计量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A)解答 一、简答题 1、指出稳健标准误和稳健t统计量的适用条件。 答:稳健标准误和稳健t统计量的适用条件是样本容量较大的的场合。在大 2 : 1 ),得 临界值,则判定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存在q(1>q)阶自相关; 否则,则判定判定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不存在q(1>q)阶自相 关。 2)、完成了1)中的(1)、(2)两步以后,运用布劳殊—戈弗雷检验(BreschGoldferytest)()2R q =,由于它在原假设0H成立 T LM-

2 时渐近服从2 2?q χσ?分布。当LM 大于临界值,则判定回归模型的随 机误差项存在q (1>q )阶自相关;否则,判定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不存在q (1>q )阶自相关。 3、 谬误回归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检验谬误回归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在 回归中使用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必定会产生伪回归吗? 4)0=, 答:对一般的几何滞后分布模型()∑∞ =-+-+=0101i t i t i t x y ελλαα,有限的观测不 可能估计无限的参数。为此,必须对模型形式进行变换: 注意到:()1011101i t t i t i y x ααλλε∞ ----==+-+∑,从而:

由于1t y -与1t ε-相关,所以该模型不能用OLS 方法进行估计,必须采用诸如工具变量等方法进行估计,才能获得具有较好性质的参数估计量。 5、假定我们要估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t t t x y εβα++=,()0=t E ε,()s t s t ,2,cov δσεε= 但是担心t x 可能会有测量误差,即实际得到的t x 可能是t t t x x ν+=*, t ν是白噪 t x t u +。 6、考虑一个单变量平稳过程 t t t t t x x y y εββαα++++=--110110(1) 这里,()2,0σεIID t ?以及11<α。 由于(1)式模型是平稳的,t t x y 和都将达到静态平衡值,即对任何t 有: ()t y E y =*,()t x E x =*

浅析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浅析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摘要:通过审视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着重分析了 其在定量分析、方法引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据此得出了应当从推进研究方法 多元化、推动行为主义革命和激励方法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努力的结论。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价值取向;方法缺陷;绩效体制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6-0180-02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从 翻译、介绍、述评西方相关著作开始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 的进步,出现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它们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 了重要依据。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当前还存在诸多 缺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尚未真正出现。因此,归纳分析当前学科 研究方法的不足,寻找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趋势 我国国际政治经济相关研究自建国之初即有学者有所涉及,但是,当时的研 究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以政治立场为取向,政治色彩和意志形态色彩比较浓厚, 研究方法也基本采用传统的政治、历史研究方法。六七十年代,西方国际关系理 论界掀起了科学行为主义革命,大批属于自然科学和数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模 型等被引入国际关系研究。这次革命带来的方法论革命极大地丰富了作为社会科 学的国际关系的方法论范畴。而到7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 国际关系中分离出来时,方法论革命带来的成果已经体现在其研究成果中。金德 尔伯格、吉尔平等提出的霸权稳定论即运用经济学和数学方法,从货币、价格等 角度论述了霸权国制定的价格体系、提供的公益等与世界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在其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基本延续了这一研究方法,纷纷将统计分析、博弈论、公共选择等理论引入其研究,力图使之定量化、 精确化、可验证化。 我国国际政治经济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之后,在翻译引进述评西 方相关著作的同时,已经有学者意志到了革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随着与西方学 术界交流的日益密切,加上我国跨专业互动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数学 研究方法被引入国际政治经济学范畴,研究成果的定量化、精确性日益受到学者 的重视和推崇。 二、当前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只有短短30多年的时间,而在我国的发展更是只有20多年,因而与其他成熟学科相比,在本体论、认志论、方法论、范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不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科研 究相比,在学科的独立性、方法的多元性、研究绩效激励体制方面则存在着明显 的差距。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实际上是经济学与国际政治因素的结合,而其 诞生时日又适逢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影响举足轻重的第二次论战,即传统主义 与科学行为主义的论战,这次论战在国际关系学科中掀起了一场方法论革命,大 量自然科学与数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型等被引入国际关系研究,得益于此, 国际政治经济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即具有研究方法多元化的优势,例如作为其诞生 标志的“霸权稳定论”,其提出者金德尔伯格和吉尔平即应用经济学范畴的“公益”、“价格”、“搭车”等理论论述霸权与国际体系特别是国际经济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

2021-2022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国关学院)经验专业指导新祥旭考研辅导班

2021-2022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国关学院)经验专业指导新祥旭考研辅导班 非常感谢有这次机会向各位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莘莘学子们分享自己的备考经验。首先介绍下自己的考研情况,本科二本院校,2020年报考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硕专业,初试总成绩340分左右,专业课123分,复试188.2分,成功上岸。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备考心得。 2.英语。英语我本身成绩并不理想,只有六十几分,所有发言权不大。我的经验是前期多背单词,后期多刷真题,刷真题这点,所有人都在强调,所以是十分重要的,真题一定得刷三遍以上,真题里面涉及的单词什么都需要认真对待。英语一定要做到每天都做做题,后期可以按考试时间去完成一套题。增强做题的流畅度。不要局限于答案的对错,重要的是你认真去做了,并且记住自己的易错点,保证下次不再犯。 3.思想政治理论。政治我也只考了七十几分,发言权不大。我自己的复习方法是前期把精讲精练的知识点过一遍,过完之后就一直再刷肖秀荣的1000题,政治里选择题才是拉开差距的要点,所以一定要多刷选择题。至于后面的大题,我是只背了肖四肖八的大题,主要还是背肖四的大题。还有徐涛有个小册子。是精简版的大题总结,这个也可以拿

来背背。总的来说,政治就是多刷选择题,后期尽力背背肖四。(一)思想政治理论 8-9月徐涛强化班当作下饭视频+看精讲精练划重点+一章1000题 10月刷真题(马原部分)+1000题中错了的地方 11月刷各种模拟题选择题部分+肖8(每天一套、保持手感) 建议肖八大题也看看,今年出了一题肖八的 (二)英语 3-5月:以记单词为主(单词是贯穿整个过程,反复再反复)+黄皮书阅读训练 6月—12月:反复做真题(近十年的即可) 9月—12月:开始背作文+整理英语模板 (三)专业课

浙江省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历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量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对两个包含的解释变量个数不同的回归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比较时,应比较它们的:( ) A.判定系数 B.调整后判定系数 C.标准误差 D.估计标准误差 2.下列样本模型中,哪一个模型通常是无效的?( ) A.C i (消费)=500-0.8I i (收入) B.Q Di (商品需求)=10+0.8I i (收入)-0.9P i (价格) C.Q si (商品供给)=20+0.75P i (价格) D.Y i (产出量)=0.65K 0.6i (资本)L 0.4i (劳动) 3.线性模型Y i =β0+β1X 1i +β2X 2i +μi 不满足哪一假定称为异方差现象?( ) A.Cov(μi ,μj )=0 B.Var(μi )=σ2 C.Cov(X i ,μi )=0 D.Cov(X 1i ,X 2i )=0 4.用一组20个观测值的样本估计模型Y i =β0+β1X 1i +β2X 2i +μi 后,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 β1的显著性作t 检验,则β1显著地不等于0的条件是统计量t 大于等于:( ) A.t 0.1(20) B.t 0.05(18) C.t 0.05(17) D.F 0.1(2,17) 5.由回归直线10i ??Y ?β+β=X i 所估计出来的Y ?值满足:( ) A.Σ(Y i -i Y ?)=1 B.Σ(Y i -i Y ?)2=1 C.Σ(Y i -i Y ?)最小 D.Σ(Y i -i Y ?)2最小 6.判定系数r 2=0.8,说明回归直线能解释被解释变量总变差的:( ) A.80% B.64% C.20% D.89% 7.预测点离样本分布中心越近,预测误差:(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与预测点离样本分布中心的距离无关 8.当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存在完全多重共线性时,参数估计量的方差为:( ) A.0 B.1 C.∞ D.最小 9.加权最小二乘法克服异方差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赋予不同误差的观测点以不同的权数,以提高估计精度,即:( ) A.重视大误差的作用,轻视小误差的作用 B.重视小误差的作用,轻视大误差的作用 C.重视小误差的作用,更重视大误差的作用 D.轻视大误差的作用,更轻视小误差的作用 10.DW 的取值范围是:( ) A.-1≤DW ≤0 B.-1≤DW ≤1 C.-2≤DW ≤2 D.0≤DW ≤4 11.根据20个观测值估计的结果,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DW=2.6,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查 得样本容量n=20,解释变量k=1个时,d L =1.20,d U =1.41,则可以判断:( )

2014年厦门大学考博试题 计量经济学 和详细解答

2014年厦门大学考博试题 计量经济学和详细解答 一、简答题 1、 指出稳健标准误和稳健t 统计量的适用条件。 答:稳健标准误和稳健t 统计量的适用条件是样本容量较大的的场合。在大样本容量的情况下,一般在横截面数据分析中总是报告稳健标准误。在小样本情况下,稳健t 统计量不那么接近t 分布,从而可能导致推断失误。 2、 若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可能存在q (1>q )阶自相关,应采用什么检验?其检验过程和检验统计量是什么? 答:如果模型:t pt t t t x x y εαααα+++++= 22110的误差项满足: t q t q t t t v ++++=---ερερερε 2211,其中t v 是白噪声。 原假设0H : 01=ρ,02=ρ,…,0=q ρ 那么,以下两种回答都可以。 1)、(1). t y 对t x 1,t x 2,…,pt x ( T t ,,2,1 =)做OLS 回归,求出OLS 残差t ε ?; (2). t ε?对t x 1,t x 2,…,pt x , 1?-t ε,2?-t ε,…,q t -ε?做OLS 回归, ( T q q t ,,2,1 ++=),得到 2R ; (3). 计算(2)中的1?-t ε ,2?-t ε,…,q t -ε?联合F 检验统计量。若F 检验统计量大于临界值,则判定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存在q (1>q )阶自相关;否则,则判定判定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不存在q (1>q )阶自相关。 2)、 完成了1)中的(1)、(2)两步以后,运用布劳殊—戈弗雷检验(Bresch Goldfery test ) ()2R q T LM -=, 由于它在原假设0H 成立时渐近服从22?q χσ?分布。当LM 大于临界值,则判定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存在q (1>q )阶自相关;否则,判定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不存在q (1>q )阶自相关。 3、 谬误回归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检验谬误回归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在回归中使用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必定会产生伪回归吗? 答:格兰杰(Granger )和纽博尔德(Newbold )认为在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估计时,如果2 R 在

宏观经济学讲义(叶航)

宏观经济学讲稿 第一篇宏观经济变量 第一章总产出 一、总产出核算的指标 1.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1)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由本地公民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GNP在统计时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第一,GN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供人们直接使用和消费,不再转卖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作为生产投入品,不能直接使用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 第二,GNP是流量而非存量。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 第三,GNP按国民原则,而不按国土原则计算。 (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定时期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GDP与GNP的关系是: GDP = 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 2. 国民生产净值与国内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净值(NNP)与国内生产净值(NDP):GNP或GDP扣除折旧以后的余额。它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财富存量新增加的部分。 3. 国民收入(NI):NNP或NDP扣除间接税后的余额。它入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收入,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间接税指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这类税收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 直接税指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的税收。这类税收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如所得税。 4. 个人收入(PI):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全部收入。它是国民收入进一些必要的调整后形成的一个指标。 最主要的扣减项有: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支付; 最主要的增加项有: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如失业救济、退休金、医疗补助等。 5.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扣除所得税以后的余额。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各级指标之间的关系是: GNP或GDP减折旧;等于—— NNP或NDP减间接税;等于—— NI减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支付;加转移支付;等于—— PI减个人所得税;等于——DPI

经济转轨研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

经济转轨研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 [摘要]经济转轨研究存在多种理论范式,但研究目标多指向经济转轨中的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和国际因素。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综合考量这些因素,通过利益-制度这一对核心概念来研究国际-国内、国家-社会框架内国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从此视角来看,经济转轨是处于国际体系中的国家政府整合国内社会行为体利益偏好,从而形成新的国家经济制度的过程。在经济转轨发生以后的若干年里,转轨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依然是对于国内结构的把握。在实践中,国家偏好与社会行为体利益偏好的整合受到多种国际力量的冲击,政府面临对偏好来源的界定与整合的双重任务,政府协调利益体矛盾的能力受到考验。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经济转轨;国内政治;社会行为体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10)09-0022-05 经济转轨是原计划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的转变。西方主流经济学以其一般理论为基础把经济转轨作为经济事件加以阐释,遇到了转轨实践中的难题:有意想不到的俄罗斯的失败,却也有出人意料的中国的成功。新政治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等各理论流派进行多角度的探索,对影响经济转轨的各种因素加以分析,经济转轨研究越来越指向一种政策的出台过程,成为一种政策选择的政治事件。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化,转轨经济日益受到国际力量的冲击,于是,国内转轨政策的出台被置于国际体系当中加以考察,已经成为一种理论上的诉求,也是转轨经济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经济转轨及经济转轨理论的问题指向 从经济转轨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来看,影响经济转轨的各种因素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1、经济转轨中的政治因素 新古典经济学以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为基础,以效用价值论和均衡分析为主要工具,强调自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政策主张是建立市场制度。然而在俄罗斯经济转轨出现无序状态时,新古典经济学陷入理论困境。于是,政治、法律、文化等因素被纳入主流经济学研究框架之中,出现了多种理论逻辑对经济转轨的解释。如:比较经济学研究范式强调在发达的市场中强大的政府的作用。科尔奈用软预算约束造成短缺经济来解释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斯蒂格

2017年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复习资料(一)

2017年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 2017年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复习资料汇总 1、费里希(R.Frish)是经济计量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2、经济计量学与数理经济学和树立统计学的区别的关键之点是“经济变量关系的随机性特征”。 3、经济计量学识以数理经济学和树立统计学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的交叉科学。它以客观经济系统中具有随机性特征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用数学模型方法描述具体的经济变量关系,为经济计量分析工作提供专门的指导理论和分析方法。 4、时序数据即时间序列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是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 5、横截面数据是在同一时间,不同统计单位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列。 6、对于一个独立的经济模型来说,变量可以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内生变量被认为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们的数值是由模型自身决定的;外生变量被认为是非随机变量,它们的数值是在模型之外决定的。 7、对于模型中的一个方程来说,等号左边的变量称为被解释变量,等号右边被称为解释变量。在模型中一个方程的被解释变量可以是其它方程的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一定是模型的内生变量,而解释变量既包括外生变量,也包括一部分内生变量。

8、滞后变量与前定变量。有时模型的设计者还使用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在计量经济学中将这样的变量程为滞后变量。滞后变量显然在求解模型之前是已知量,因此通常将外生变量与滞后变量合称为前定变量。 9、控制变量与政策变量。由于控制论的思想不断渗入经济计量学,使某些经济计量模型具有政策控制的特点,因此在经济计量模型中又出现了控制变量、政策变量等名词。政策变量或控制变量一般在模型中表现为外生变量,但有时也表现为内生变量。 10、经济参数分为:外生参数和内生参数。外生参数一般是指依据经济法规人为确定的参数,如折旧率、税率、利息率等。内生参数是依据样本观测值,运用统计方法估计得到的参数。如何选择估计参数的方法和改进估计参数的方法,这是理论经济计量学的基本任务。11、用数学模型描述经济系统应当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原则:第一、以理论分析作先导;第二模型规模大小要适度。 12、联立方程模型中的方程一般划分为:随机方程和非随机方程。随机方程是根据经济机能或经济行为构造的经济函数关系式。在随机方程中,被解释变量被认为是服从某种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且假设解释变量是非随机变量。非随机方程是根据经济学理论和政策、法规的规定而构造的反应映某些经济变量关系得恒等式。 13、所谓经济计量分析工作是指依据经济理论分析,运用经济计量模型方法,研究现实经济系统的结构、水平、提供经济预测情报和评价经济政策等的经济研究和分析工作。

宏观经济学讲义全

第六章消费 第一节确定情况下的消费: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 第二节不确定情况下的消费:随机游走消费理论/随机游走股票价格理论

第一节确定情况下的消费: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 1.1两个基本模型 我们的理论出发点是两个基本的模型,拉姆齐模型和迭代模型,他们提供了宏观经济学大多数优化模型的框架。 1.1.1拉姆齐模型 ●拉姆齐1(1928)提出,卡斯(1965)和库普曼斯(1965)发展。 ●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第一个基本模型,旨在确定社会的最优储蓄率。 ●大量相同的竞争性厂商租用资本雇佣劳动以生产并销售产品,大量相同的长生不老家庭 供给劳动、持有资本、消费并储蓄。 ●不考虑市场的不完美性以及由异质家庭和代际关系造成的所有问题。 1Ramsey Frank P.(1928),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Saving.” Economic Journal 38, No.152 (Dec), Pp543-559.

1、行为人最优化 行为人的效用函数: 0'',0',)(0<>=∑∝ =u u C u U t t t β 其中,β代表主观贴现率,10<<β。 行为人面对的生产函数: 0'',0'),(<>=f f K f Y t t t t t K I K )1(1δ-+=+ 其中,δ代表资本折旧率,10<<δ。 行为人面对的预算约束为: t t t t I C K f Y +==)( 行为人的最优化:

t t t t t t t K K C K f t s C u )1()(..)(max 10δβ--+=+∝=∑ 转化为: } ])1()([])1()([max{])1()([max 1211110???+-+-+-+-???-+-++++++∝=∑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K K K f u K K K f u K K K f u δβδβδβ C O F ..(对1+t K 求偏导) )]1()('[)(')('11δβ-+=++t t t K f C u C u 经济含义: (1)跨期消费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行为人主观收益率和资本实际收益率的乘积。 (2)主观收益率和资本实际收益率的乘积大于1,投资有利可图,减少现期消费。 典型的行为人代表整个经济,这个行为人既有家庭的性质,又有厂商的性质。所以行为人的最有选择等于整个经济的最有选择,也就是拉姆齐模型的社会最优解。

全国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全国2010年1月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 ) A.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 B.管理学、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 C.管理学、会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 D.经济学、会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 2.有关经济计量模型的描述正确的为( ) A.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 B.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C.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D.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 述 3.系统误差是由系统因素形成的误差。系统因素是指( ) A.那些对被解释变量的作用显著,作用方向稳定,重复试验也不可能相互抵消的因素 B.那些对被解释变量的作用显著,作用方向不稳定,重复试验也不可能相互抵消的因素 C.那些对被解释变量的作用显著,作用方向不稳定,重复试验相互抵消的因素 D.那些对被解释变量的作用显著,作用方向稳定,重复试验可能相互抵消的因素 4.回归分析的目的为( ) A.研究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依赖关系 B.研究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相关关系 C.研究被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的依赖关系 D.研究解释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5.在X与Y的相关分析中( ) A.X是随机变量,Y是非随机变量 B.Y是随机变量,X是非随机变量 C.X和Y都是随机变量 D.X和Y均为非随机变量 6.随机误差项是指( ) .

研究生计量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暨 南 大 学 考 试 试 卷 1.某商品需求函数为i i i u x b b y ++=10,其中y 为需求量,x 为价格。为了考虑“地区”(农村、城市)和“季节”(春、夏、秋、冬)两个因素的影响,拟引入虚拟变量,则应引入虚拟变量的个数为【 B 】 A 2 B 4 C 5 D 6 2.假设某需求函数为i i i u x b b y ++=10,为了考虑“季节”因素(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状态),引入4个虚拟变量形式形成截距变动模型,则模型的【 D 】 A 参数估计量将达到最大精度 B 参数估计量是有偏估计量 C 参数估计量是非一致估计量 D 参数将无法估计 3.设y 表示居民的消费支出,x 表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二者之间的真实关系可表示为 【 C 】 A t t x y 10???ββ+= B E t t x y 10)(ββ+= C ()t t t y f x u =+ D t t x y 10ββ+= 4.下面属于时间序列数据的是【 A 】 A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镇的平均工业产值

B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镇的各镇工业产值 C 某年某地区20个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 某年某地区20个镇各镇工业产值 5.经验认为,某个解释变量与其他解释变量间多重共线性严重的情况是这个解释变量的VIF 【 C 】 A 大于1 B 小于1 C 大于10 D 小于10 6.下列哪种方法不是检验异方差的方法【 D 】 A 戈德菲尔特——匡特检验 B 怀特检验 C 戈里瑟检验 D 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7.令1?θ和2?θ是参数θ的两个无偏的估计量,它们互相独立,其方差分别为2和4。要使得2211???θθθc c +=是参数θ的无偏的方差最小的估计量,则【 C 】 A 4/14 /321==c c B 9/15/121==c c C 3/13/221==c c D 5/37/421==c c 8.如果模型包含有随机解释变量,且与随机误差项不独立也不线性相关,则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和工具变量估计量都是【 C 】 A 无偏估计量 B 有效估计量 C 一致估计量 D 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 9.在小样本情况下,对回归模型t t t u x y ++=10ββ进行统计检验时,通常假定t u 服从 【 C 】 A N (0,2i σ) B t(n-2) C N (0,2σ) D t(n) 10.要使最小二乘法的估计量满足无偏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D 】 A 正态性 B 无自相关 C 同方差 D 零均值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 2.在一个含有截距项的回归模型中,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的残差总和必定等于零。 【 √ 】

中央党校级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教学计划

中央党校2011级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国际政治 经济学概论》教学计划 (2012年6月)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系统地讲授和教学,使学生更为深入地掌握国际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及其最新发展,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各种理论观点和重大国际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高研究和撰述能力,为进一步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时间 2012年9-12月。 三、教学方法 讲授与读书自学相结合,并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课堂讨论。 四、教学内容(见课表)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课,试卷占本课程总成绩的70%,考勤占本课程总成绩的10%,课堂讨论成绩占20%。 六、参考书目 (一)教材 1.门洪华主编:《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北京大学版社2011年版 (二)参考书目 2.李滨:《国际政治经济学——全球视野下的市场与国家》(第二版),南京大学版社2008年版 3.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4.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流派》,上海人民版社2003年版 5.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上海人民版社2003年版 6.朱文莉:《国际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John Ravenhill,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8.约瑟夫·格里科、约翰·伊肯伯里:《国家权力与世界市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国际战略研究所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经济计量学与数理经济学的区别在于是否考虑经济行为发生变化的 A.内生因素B.确定性因素 C.随机因素D.外生因素 2.在同一时点或时期上,不同统计单位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是 A.时期数据B.时点数据 C.时序数据D.截面数据 3.选择模型的数学形式的主要依据是 A.经济统计理论B.数理统计理论 C.宏观经济理论D.经济行为理论 4.线性估计量是指与下述哪个变量的关系是线性的? A.解释变量X B.被解释变量Y C.误差项u D.残差项e 5.最小二乘原理是 A.残差平方和最小B.残差和最小 1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2 C .误差平方和最小 D .误差和最小 6.解释平方和ESS 是指 A.2 ()i Y Y - ∑- B .2()i Y Y ∧- ∑- C.2()i Y Y ∧∑- D .2u ∑ 7.按照经典假设,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误差项u i 应为零均值、同方差,且与 A .被解释变量Y i 不相关 B .其他随机误差项u j 不相关 C .回归值i Y ∧ 不相关 D .残差项e i 不相关 8.残差平方和随着解释变量个数的增加而 A .减少 B .不变 C .增加 D .先增加后减少 9.在一元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2β通过了显著性t 检验,表示 A .2β≠0 B .2β∧ ≠0 C .220,0ββ∧ ≠= D .220,0ββ∧ =≠ 10.在回归模型12233t t t t Y X X u βββ=+++中,序列相关是指 A.Y 与X 相关 B .,t t i u u -彼此相关 C .X 2、X 3与u 相关 D .X 2、X 3彼此相关 11.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两个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接近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A .异方差 B .自相关 C .多重共线性 D .设定误差 12.加权最小二乘法就是对原模型加权,使之变成一个新的不存在异方差的模型,然后使用下面方法估计参数 A .广义矩估计法 B .工具变量法 C .普通最小二乘法 D .间接最小二乘法 13.如果模型中存在与误差项相关的随机解释变量,则应该选择的参数估计方法为

初级计量经济学试卷A卷--带答案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期末考试试题课程名称:初级计量经济学类别:□必修□选修年级:2013级开课学院: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 一、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下面对应的空格内,正确用T表示,错误用F表示) 1.总体回归函数给出了与自变量每个取值相应的应变量的值。错、应该是条件均值 2.普通最小二乘法就是使误差平方和最小化的估计过程。错误,残差平方和 3.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和双对数模型的判决系数可以相比较。正确 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意味着模型中任何一个变量都是统计显著的。错, 5.在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是原因,被解释变量是结果。错 6.双对数模型的回归系数和弹性系数相同。正确 7.当存在自相关时,OLS估计量既是有偏的也是无效的。错,无偏、线性 8.在高度多重共线性情况下,估计量的标准误差减小,t值增大。错,说反了 9.如果分析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预测,则多重共线性并无大碍。正确 10.无论模型中包括多少个解释变量,总平方和的自由度总为n-1。正确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空格内)。 1. 当回归系数t 统计量的绝对值大于给定的临界值时,表明该系数 显著 。 2.线性回归模型意味着模型中 参数 是线性的。 3.高斯马尔科夫定理说明如果线性回归模型满足古典假设,则OLS 估计量具有 最小方差 性。即最优线性无偏性BLUE. 4.多元回归的总体显著性检验的原假设为 02 =R 。 5.如果对于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样本容量为11时有4500,90TSS RSS ==,则其校正的 判决系数=2R ( )45 442-11111504911k -n 1n 112 =-?? ? ? ?--=---R 。 6.模型12ln t t y B B t u =++的参数2B 表示 t 的绝对量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相对量增加B2个单位 。 7. 倒数 模型最适合用来描述恩格尔消费曲线 。 8.在多元回归模型中较高的2 R 值与多个不显著的t 值并存,表明模型可能存在 多重共线性 。 9 自相关 。 10.在分析季度数据的季节性时需要引入 3 个虚拟变量。M-1 三、简答题(共15分) 1、 简述经济计量分析的基本步骤。(8分) 1.理论分析; 2.收集数据; 3.建立数学模型; 4.建立统计或经济计量模型; 5.经济计量模型的参数估计; 6.检查模型的准确性; 7.检验来自模型的假说;

2021北京大学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考研的相关经验。 我的政治考得很烂,只有六十几分,这里只能简单说点,以免误人子弟。政治是一门复习早了没用的科目,所以建议加紧复习,用李凡的《政治新时器》。虽然很多人建议看5遍,但个人认为一两遍也就差不多了,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巩固。最后几天多花点时间在政治上,政治的冲刺阶段很重要。其实我前面复习做到位了,但最后几天的复习实在是太没章法,20天20题到考前那晚都只背了一半,不然的话以我的文科基础和胡扯能力不会考那么低。行百里者半九十,诸位引以为戒。 这里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补习班。我报了一个学府的冲刺班,由于没有暑期强化班的基础,所以感觉没有太好的效果。炎炎夏日,补习期间浪费的时间和精力是需要权衡的问题,想听的话可以考虑下载强化班视频。不过,报班也能让你心里踏实一点吧。 英语在学习过程中,要从整体上掌握所学的知识,学习的重点集中在如何把所学知识的关节点找到,着重于表面上看似无关,而实际上有着深层次联系的东西,以及为了找寻对某门科目的切入点,我们应该快速的整体的去看书。详细方法是: 蜻蜓点水式背单词: 1)每个单词只要知道它的一个汉语意思,就马上看下一个单词,越快越好。此法对于初背单词者尤为重要,它有利于增长你对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你所选的单词书的难度要求:90%以上的见过,40%以上至少熟知一种汉语意思,20% 会拼写。蜻蜓点水式英语泛读书:只要知道文章中的70% 左右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速度越快越好。选择泛读的文章生词率不要超过2%,大家可以背《一本单词》。 蜻蜓点水式看习题:此法只用于入门时使用,为从总体上把握某一门学科(例如专业课)将一本入门书的所有习题从头往后看,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看教材,看教材还不理解,就在书上做标记,继承往下看,一定要快。看到后边与前面有联系的习题,就把前后这两道有联系的习题抄一遍。真题用《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然后我还关注了“蛋核英语”的微信。 蜻蜓点水式看英语精读书:一篇特别好的英语文章, 1)读懂之后,专看它的连词和介词,并记一下,目的是练习完形填空;

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政治经济学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能够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熟悉西方经济学理论,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具有较高的经济理论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并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在政府机关、各类经济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教学、经济管理以及从事实际经济工作的具有较强适应性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研究方向 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2、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研究 3、经济体制比较研究 4、产业组织与企业制度理论与应用 5、经济思想史研究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制为3年。学生在标准学制年限内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经批准可提前1年毕业。 在修读年限内,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即获得毕业资格。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生课程学习修满44学分方可申请硕士学位。 本专业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共计26学分;选修课程应不少于18学分,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教学计划所列的选修课,应不少于4门课程。 2.补修课程 跨专业考生及同等学力考生应补修2门以上本学科本科阶段核心课程,不计学分。补修形式及课程需由导师和经济学院同意。 五、必修环节 1.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安排在第4—5学期,时间3—6个月。入学前已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社会实践,但需提交相应证明。免修社会实践的学生应更多地参加科研实践,并提交相应科研成果。 2.科研实践 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进行科研活动,潜心学术研究,除参加导师所从事的课题研究项目外,还应参加校内、外组织的不少于10次的学术活动,填写科研实践报告卡。 3.论文发表 毕业论文答辩前在公开刊物(正刊)上独立发表至少一篇3000字以上本专业研究领域内的学术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