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nformix配置文件

informix配置文件

informix配置文件onconfig
2010-07-02 12:00
#Root Dospace Configuration(根数据库空间配置)

ROOTNAME rootdbs #根数据库空间名

ROOTPATH /u/informix/rootdbs #根数据库空间所在设备的路径
#权限为660
#可以指定到熟文件上,也可以指定到裸设备上

ROOTPATH 0 #根数据库空间在设备中的偏移值(Kbytes)
ROOTSIZE 500000 #根数据库空间大小(Kbytes)

#Disk Mirroring Configuration(磁盘镜像配置)

MIRROR 0 #镜像标志(Yes=1,No=0)

MIRRORPATH #根数据库空间镜像所在设备路径

MIRROROFFSET 0 #根数据库空间在镜像设备中偏移值(Kbytes)

#Physical Log Configuration(物理日志配置)

PHYSDBS rootdbs #物理日志所在数据库空间名

PHYSFILE 10000 #物理日志文件大小(Kbytes)
#物理日志的大小与逻辑日志的大小比例为1:3,即为全部dbspace的5% (逻辑日志所占空间大小为全部dbspace的15%)
#也有说法为logdbs 为datadbs的 1/3, phydbs为logdbs1/2,tmpdbs=phydbs 这里要按实际情况进行计算,一般可以按上面的比例进行
#物理日志在数据库初始化后一般会移到其它空间上,而不是在rootdbs上

#Logical Log Configuration(逻辑自志配置)

LOGFILES 6 #逻辑日志文件数目(范围3-60)

LOGSIZE 5000 #逻辑日志文件大小(Kbytes)

#逻辑日志总空间=LOGFILES*LOGSIZE

#总的逻辑曰志空间分配为全部dbspace空间大小的15%
#大的日志文件,少的个数有利于管理,但不知道日志文件要多大才算合适,怕过大影响性能
#Message files(消息文件)
MSGPATH /u/informix/online.log #消息日志文件路径
CONSOLE /dev/console #糸统控制台消息路径

#Archive Tape Device(存档磁带设备)
TAPEDEV /dev/null #存档磁带设备路径
TAPEBLK 16 #存栏设备块大小(Kbytes)
TAPESIZE 10240 #磁带总容量(Kbytes)

#Logical Log Backup Tape Device (逻辑日志备份磁带设备)

LTAPEDEV /dev/null #逻辑日志备份磁带设备路径
LTAPEBLK 16 #逻辑日志磁带块大小(Kbytes)
LTAPESIZE 10240 #磁带总容量(Kbytes)

#Identifieation Parameters(标识参数)
SERVERNUM 0 #服务器标识号
DBSERVERNAME ONLINE #服务器标识名

#Shared Memory Parameters(共享内存参数)

RESIDENT 0 #强迫驻留标志(Yes=1,NO=0)
#为保持较好性能,应将共享内存缓冲区强制驻留在物理内存中(设为1),
但若物理内存太小,将会使系统进程和用户进程没有足够内存

USERTHREADS 20 #最大并发用户进程数

#用户数应至少满足将online联机要求,即应包

含以下用户数:

可能有的数据库服务进程(用户进程)+online共享内存(7个进程),如某农信可能有进程数100,

加上共享内存进程数7个,应设为107

TRANSACTIONS 20 #最大并发事务数
#不可少于USERS数
LOCKS 20000 #最大锁数
#用户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可使用的锁的最大数目
#一个记录锁占用共享内存中64个字节,若将值改为200000,online共享内存8兆多被占用,故锁数量对共享内存影响不大

BUFFERS 200 #最大共享内存缓存数

#物理内存的20%至25%
#这个值是页数,按中软的设置一页为2k(onstat -b可以查看), 它会在oninit里就分配内存,BUFFERS*2 K ,如果这个值过大,就会出现内存不足的情况

PHYSBUFF 32 #物理日志缓存大小(Kbytes)

#以kb为单位指定共享内存中的每个物理日志缓冲区的大小,此参数决定了物理日志

缓冲区刷新到物理日志文件的频率.此值介于一页大小和物理日志文件大小之间,若想设成16个

页面,则该值大小为16*2(页面大小)

LOGSBUFF 32 #逻辑日志缓存大小(Kbytes)

#最大不能超过LOGSIZE,逻辑日志的活动相当频繁,分配较大的LOGBUFF并使用带

缓冲日志的数据库将提高糸统的性能,
#缓冲中的日志达到这个值时才向逻辑日志文件中写

LOGSMAX 6 #最大逻辑曰志文件数,不能少于LOGFILES的值

CLEANERS 4 #页清洁器进程数,一般为4*CPU VP数量

SHMBASE 0x0 #共享内存基本地址

CKPTINTVL 300 #检查点时间间隔(in seconds)
#检查点频繁会影响性能,所以加大这个值在某种程序上会提高性能

LRUS 4 #共享内存缓冲区中LRU队列对的数目,
#单处理器设为4,一般和CLEANERES数量一致,4*CPU

RA-PAGES 50 #指定在顺序扫描数据或索引记录时预先读入页的数目。预读可以

加快数据库处理速度,因为I/O的操作是比较慢的。

#RA_PAGES参数与RA_THRESHOLD参数结合使用。RA_PAGES取值介于RA_THRESHOLD

和BUFFERS之间。若MULTIPROCESSOR=0, 缺省值为4, *原空, 现50

RA_THRESHOLD 40 #与RA_PAGES参数一起用于顺序扫描数据或索引记录操作中。取值介于0

到RA_PAGES-1

在设置RA_PAGES与RA_THRESHOLD时,不要将它们的值设置的太大,否则将导致过多

的缓冲活动,从而浪费内存和CPU资源

SHMVIRTSIZE 16000 #虚拟共享内存段的初始大小,

如果online的消息日志中提示用户应增加虚拟内存的大小,则应在本参数上加上所建议的值。若内存足够,将该其设置成超过日常操作所

需要的值。

#多处理器参数

MULTIPROCESSOR 0 #是否为多处理器机
0 不是多处理器,1 多处理器

SINGLE-CPU-VP 0 #是否只运行一个CPU虚拟处理器
(非此即0=是,0=否)
#若此值非0,则NUMCPUVPS必须设为1,在只使用一个CPU vp的情况下,最好将该

参数设为非0值,系统性能太约能提高10%

*建议此值设为1。

NUMCPUVPS 1 #要运行的CPU类vp的个数

#单处理机上,设为1,多处理机上不超过机器上CPU的数目

NUMAIOVPS 2 # 要运行的AIO类vp的个数

#若MULTIPROCESSOR=0 或为单处理器,此值为2;若为多处理器,缺省值为(2*CHUNKS)

和6中较大的一个

NETTYPE 与连接文件一起使用,对dbservername项中定义的协议提供补充规定。Dbservername

在配置参数DBSERVERNAME或DBSERVERALIASES中定义,NETTYPE有四个字段

Protocol 协议或连接类型,同sqlhosts文件中nettype字段除去数据库服务器前缀on

或ol 后一样。如ipcshm、scotcp、tlitcp

Poll_threads 用于管理连接的轮讯线索的数目。缺省为1,每个轮讯线索可以处理200到250个

用户连接,不足时可以增加。

Users 期望的最大客户应用连接数。缺省值为USERTHREADS的值(也是该字段的最大值)。

此字段定义了使用指定协议可以同时建立的用户连接的最大值。

Vpclass 指定运行轮讯线索的虚拟处理器类型,只能为CPU或NET,该字段的缺省值与

protocol在sqlhosts文件中对应的dbservername有关,如果dbservername是由DBSERVERNAME参数

定义的,该字段缺省为CPU;否则(由DBSERVERALIASES定义),为NET

此类型在online初始化后,可用onstat –g ath命令查看到。

四个字段之间用逗号分隔,NETTYPE可在配置文件中多次出现,以分别定义多种协议项。以下配置

是有效的:

NETTYPE ipcshm,1,50,CPU

NETTYPE soctcp,1,20,NET

同时使用两种连接:共享内存和网络连接(TCP/IP的套接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