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原理

电视原理

电视原理
电视原理

1-1.画图说明电视传像的基本原理。 电视传像的基本过程包括摄像、信号传输和显像三个基本部分,即在发送端用电视摄像机将景物各处的亮度和色度信息经光电转换后按照一定规律变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然后将电信号作适当处理,通过无线电波或者有线通路传输出去,最后在接收端由电视接收机将接收到的电信号经适当变换后,通过显像器件的电光转换重现出原图像。

1-2.波长分别为400nm,550nm,590nm,670nm 及700nm 的5种单色光,每种光通量均为100lm,计算合成光的光通量及辐射功率。 解:合成光通量Φ=100l m*5=500lm

查表1-1知5种单色光的视敏函数值分别为0.0004,0.995,0.757,0.032,0.0041 所以辐射功率为:

Φe(400)=100/(683*0.0004)=366w Φe(550)= 100/(683*0.995)=0.146w Φe(590)= 100/(683*0.757)=0.193w Φe(670)= 100/(683*0.032)=4.575w Φe(700)= 100/(683*0.0041)=35.610w 1_4.

1-6.什么是闪烁感觉和临界频率。

答:当脉冲光的重复频率不够高时,人眼会产生一明一暗交替变化的闪烁感觉。 光源不引起闪烁感觉的最低重复频率称为临界频率。 1-10

1-18.若已知场频fv=50Hz,行频fH=15625Hz,场逆程系数β=0.08。重现图像高度为40cm ,求(1)奇数或偶数场内相邻两行间的节距;(2)奇数、偶数场之间相邻两行间的节距。

解:Z=2*fH/fv=2*15625/50=625行 Z ’=Z*(1- β)=575行 场内相邻行节距D1=40/575*2=0.14cm 场间相邻行节距D2=D1/2=0.07cm

1-21.假设某电视系统扫描参数Z=9,取α=0.2,β=1/9,画出隔行扫描光栅的形成图。

i V

i t 1

234

5

67

8

1-22.电视信号的极性如何规定?如果屏幕图像是两白三黑竖条纹,画出相邻两行正极性全电视信号波形。

答:白电平高、黑电平低的图像信号为正极性图像信号;反之,黑电平高、白电平低的图像信号为负极性图像信号。

1-34.某高清晰度电视系统,设宽高比为16:9,每帧行数为1125行,隔行比为2:1,场频为60Hz,β=8%,α=18%,求:(1)系统的垂直分解力;(2)系统的水平分解力;(3)视频信号带宽。

解:取Kev=0.75

系统垂直分解力M=Kev*Z*(1- β)=776.25TVL

系统水平分解力N=M*(16/9)=1380TVL

视频信号带宽

fmax=(1/2)*(l/h)*Z2*fF*(1- β)/(1- α)=31.55MHz

Δf≈fmax= 31.55MHz

2-3.何谓基准光源?几种基准光源的色温是多少?

答:为了更加准确的进行光源的比较和彩色计算,国际照明委员会进行规定的一些光源,即基准光源。

A光源(A白)色温2845K

B光源(B白)色温4800K

C光源(C白)色温6770K

D65光源(D65白)色温6500K

E光源(E白)色温4800K

2-8.人眼彩色视觉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怎样?它在彩色电视中得到怎样的利用?答: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要比对黑白细节的分辨力低很多,并且对不同的色调组成,细节分辨力也不相同。因此,彩色电视系统在传送彩色图像时,细节部分可以只传送黑白图像,而不传送彩色信息,以便节省带宽。

2-10.物理三基色F1=1R+1G+1B,标准三基色F2=1X+1Y+1Z,显像三基色F3=1Re+1Ge+1Be,说明3个配色方程的物理含义及区别。

答:物理三基色:各以一个单位的三种基色光混合时,恰能产生出等能白光(E白)。|1R|=1光瓦,|1G|=4.5907光瓦,|1B|=0.0601光瓦;

标准三基色:①当三种基色光配出实际彩色时,三个色系数都为正值;②合成彩色光的亮度仅由Y决定;③当X=Y=Z。且大于0时,代表等能白光即E白;

显像三基色:彩色电视系统中实际应用的红绿蓝三种基色光,二选取这三种基色光要考虑两点:一是所选的三基色能混配出尽量多的色彩;二是荧光粉的发光效率要足够高,以获得足够亮度的彩色图像。

2-19.已知两种色光F1和F2的配色方程分别为F1=1R+1G+1B,F2=5R+5G+2B,计

算合成色光F1+2的相对色系数r,g,b 并在麦克斯韦计色三角形中标出F1,F2, F1+2的位置。

解: F1+2=6R+6G+3B

相对色系数r=2/5,g=2/5,b=1/5

3-8.FIT CCD 器件是怎样构成的?它为什么能克服IT CCD 和FT CCD 器件的缺点? 答:FIT CCD 是IT CCD 和FT CCD 的结合。上部结构和行间转移式相同,下部遮光的存储部分和水平移位寄存器与帧转移式相同。在场消隐期间,感光单元的电荷包瞬间转移到垂直移位寄存器,然后又很快的转移到存储部分。在场正程,成像部分像行间转移式CCD 一样重新积累电荷,存储部分又和帧转移式CCD 一样一行一行的输出图像信号。

由于垂直移位寄存器是遮光的,所以和行间转移式CCD 一样无需机械快门,又由于帧行间转移式CCD 的电荷包从垂直移位寄存器转移出去的时间远短于行间转移式CCD ,所以垂直拖道比行间转移式CCD 小得多。

3-9.何谓电子快门?解释其工作原理。应用中注意什么事项?

答:电子快门是利用电子的方法来控制CCD 摄像器件每个像素存储电荷的时间,从而实现拍摄不同运动速度物体的要求。

原理:为了提高活动图像的清晰度,在CCD 摄像机中,可以对感光单元电荷积累的时间加以控制,即在每一场(或一帧)内只将某一段时间积累的电荷作为图像信号输出,而将其余时间产生的电荷排放掉,不予使用,这就相当于缩短了入射光在CCD 偏上作用的时间,如同照相机减小了快门时间一样,即CCD 器件电子快门的工作原理。

为了保证输出信号有足够的信噪比,电子快门只有在高照度下才适用,快门时间越短,需要景物的照度越高。

3-13.何谓彩色系统的色度匹配?能否理想的实现色度匹配?为什么? 答:为了不失真的传输彩色,摄像机的综合光谱响应特性必须各自与显像三基色相应的三条混色曲线成正比,满足这一条件,就称为彩色系统的色度匹配。 不能理想的实现色度匹配。因为色度匹配是不失真的传输彩色图像的重要条件,二摄像机的分光特性只能提供出近似显像混色曲线主瓣的响应,这就使荧光屏上重现图像的彩色得不到逼真的还原,即使采用彩色校正,也只是提高还原准确度,尽量接近色度匹配,二无法实现准确的色度匹配。

3-19.当电视传输系统非线性系数γ=2,传输系数K=0.5,被摄取的彩色光为F0=6R+4G+2B 时,求:(1)F0在显像三角形中的色度坐标;(2)重现彩色光Fd 方程式及色度坐标;(3)说明重现彩色光的变化情况。 解:因为F0=6R+4G+2B ,所以F0坐标为(1/2,1/3)

由于Bd=KBs2 所以Fd=18R+8G+2B ,Fd 坐标为(9/14,4/14)

G B

冲前彩色光发生均匀性白扩张,饱和度增加,颜色变的更鲜艳。

4-5.什么是高频混合原理?加给彩色显像管的激励信号是怎样的视频信号?其频带成分有何特点?

答:高频混合原理就是利用人眼对彩色细节分辨力较低的特点,对于低频的图像信号能保证重现出准确的色度,而对于高频的图像细节只能以黑白细节重现。加给彩色显像管的激励信号,是由矩阵电路形成的两个色差信号用(0~13MHz)低通滤波器滤除1.3 MHz以上的频率成分,只保留1.3 MHz以下的频率成分。这样用较窄的带宽传输色差信号,既满足了人眼分辨力的要求,又节省了带宽。

4-11.何谓正交平衡调幅?兼容制彩色电视为何采用正交平衡调幅?

答:正交平衡调幅是指将两个调制信号分别对两个频率相同,相位差90度的两个载波进行平衡调幅,然后相加。

兼容制彩色电视为了实现兼容,必须在亮度信号的频带范围内,同时传送亮度信号和两个窄带的色差信号,实现频带共用。而正交平衡调幅可以将两个信号分别调制在频率相同,相位差90度的两个载波上,使他们仅占用一个信号调幅的频带。

4-14.对色度信号进行同步检波时,解调轴相位有误差会引起什么结果?用适量投影图说明。

答:对色度信号进行同步检波时,解调轴相位有误差会引起色差信号的失真和串色。

4-20.用矢量解释为何V

U轴

(a)相邻两行有相位失真的色度矢量(b)相位复原后的色度矢量

2F

4-23.设PAL 制电视系统摄取的彩色光为F=1Ge+1Be,求编码所得信号Y 、U 、V 和C 的数值,并画出色度信号矢量图。

解:Y=0.299Re+0.587Ge+0.114Be=0.587+0.114=0.701 U=0.493*(B-Y)=0.147

V=0.877*(R-Y)=-0.615

C= = 0.632

4-36.传输100/0/75/0彩条信号时,B 基色信号由于断路而为0,试(1)计算此时R 、G 、B 、Y 、(B-Y )、(R-Y )的相对幅值,并画出时间波形图;(2)说明各彩条亮度及色调的变化。 解:

(1)如下图:

(2)白,青,品,蓝四种颜色亮度降低,其他颜色亮度没有变化。色调改变为白变成黄,青变成绿,品变成红,蓝变成黑。

4-38.何谓PAL 梳状滤波器?画图示明其组成框图,并用矢量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2

2U V +10.750G 0B Y 0.890.590.3001

0.7500.750R B-Y -0.89-0.59-0.3000.11-0.14-0.59

0.450

R-Y

t

w U s sin 2t w V s cos (a)

梳状滤波器框图

t s 的输出

s

5-4

5-5.我国规定残留边带调幅的幅频特性如何?一路图像射频信号占多少带宽?

答:优点:带宽窄,发送端容易实现,不需同步检波。

缺点:存在正交失真和幅频失真。

一路图像射频信号带宽7.5MHz。

5-7.我国采用怎样的调制极性?画出其已调波形,并注明有关参数值。

答:我国采用负极性调制。

100%

75%

0~5%

10%~12.5%

5-10.何谓电视频道?画出我国标准6频道的射频信号频谱图,注明图像、伴音载频的位置及各频带宽度数值。

答:电视频道:一路残留边带调幅的图像信号和其调频的伴音信号组成一路电视广播信号,它占用一个频道。

5-12.我国的彩色电视广播为PAL-D/K制,它包含哪些参数?

答:PAL指彩色制式,含义为三基色编码时,V分量逐行倒相;色度负载频4.43MHz。D/K指黑白制式,含义为:每帧625行,每秒50场,2:1隔行扫描;视频带宽6MHz、射频带宽8MHz;图像信号为负极性,残留边带调幅调制,伴音为调频调制,伴音载频比图像载频高6.5MHz。

5-15.如电视接收机的本振频率提高了0.75MHz,而中频放大器频率特性未变化,那么检波器输出的视频信号将有何变化?画出视频信号频谱示意图。对重现图像、重放伴音将产生什么影响?

答:图像信号低频部分会产生失真,伴音信号没有影响。

f(MHz)

38.537.75

31.7537f(MHz)

061

0.5f(MHz)

38

38.7532

图像信号将产生幅频失真,伴音对图像有影响。

本振比图像载波高37.75MHZ 时幅频补偿特性

6-7.何谓彩色显像管的会聚、静会聚和动会聚?调整他们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会聚:三条电子束在同一荫罩孔处会合的技术; 静会聚:偏转角较小时荧光屏中央区域的会聚。 动会聚:偏转角较大时荧光屏边角区的会聚。 调整会聚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两片四级磁环和两片六级磁环,用他们的外加磁场修正每条电子束的路径,使它们到达荫罩板时能会合于一个荫罩孔。 动汇聚

6-8.何谓彩色图像的白平衡?怎样调整? 答:所谓白平衡,就是当彩色显像管在显示黑白图像或者显示彩色图像中的黑白景物时,不论等值的三基色信号电压幅度如何,黑白画面上均不应出现任何彩色色调。 白平衡调整分为暗平衡调整和亮平衡调整。暗平衡调整方法为改变三个阴极电压使之对应的消隐电平同时截止。亮平衡调整方法为改变三基色激励信号的幅度,即用三基色信号的幅度大小来补偿调制特性曲线斜率的不同和荧光粉发光效率的差异。

6-16.说明液晶的光电转换特性。

答:液晶的透光强度与外加电压的关系成为液晶的电光特性,当外加电压小于U th 时,透光强度发生变化,当外加电压继续增加时,透光强度开始缓慢变化,随后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透光强度迅速增加,外电压增加到一定值后,透光强度达到最大值,以后透光强度就不随外电压变化了。

1、人工光阀:

起的偏振片,当人工

2、液晶光阀:

进而调节透射光的强度,达到用电信号控制

光通量的目的,这也是液晶的电光转换原理。

6-22.简述单片DMD还原彩色的工作原理。

答:光源先经过一个光学系统将光源均匀化,再通过一个有三基色的滤色轮,将光分成RGB三色,通过色轮的光线然后成像在DMD微镜的表面。色轮和视频图像是同步进行的,当红光射到DMD上时,镜片按照红色信号应该现实的位置和强度倾斜到“开”,绿色和蓝光工作过程也是如此。三种颜色的光依次照射到DMD表面上,并按照其各自的灰度层次进行二进制脉宽调制,利用镜片反射的空间比来控制各种光的亮度,最后利用人眼的时间混色特性,在投影屏幕上看到彩色图像。

6-24.在CRT、LCD、PDP、DLP、LCOS等显示器件中,哪些是主动发光型器件?哪些是光阀型显示器件?哪些可用于构成背投型电视机?

答:CRT和PDP是主动发光型器件,LCD是光阀型显示器件,DLP和LCOS可用于构成背投型电视机。

7-4.解释720*576/50I、1920*1080/50I、1920*1080/50P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答:720*576/50I 表示每行有效取样点数为720,每帧有效行数为576,场频50Hz,采用隔行扫描方式。

1920*1080/50I表示表示每行有效取样点数为1920,每帧有效行数为1080,场频50Hz,采用隔行扫描方式。

1920*1080/50P表示表示每行有效取样点数为1920,每帧有效行数为1080,场频50Hz,采用逐行扫描方式。

7-6.在4:4:4、4:2:2、4:1:1、4:2:0四种取样格式中,亮度分解力和色度分解力有什么不同?

答:四种取样格式亮度信号取样频率相同,即亮度分解力也相同。不同的是

色度分解力。4:2:2格式色度信号水平分解力是亮度信号的1/2,色度垂直分解力与亮度信号相同。4:1:1格式色度信号水平分解力是亮度信号的1/4,色度垂直分解力与亮度信号相同。4:2:0格式色度信号垂直分解力和水平分解力都是亮度信号的1/2。

7-11.分别计算数字标准清晰度电视4:4:4、4:2:2、4:1:1、4:2:0格式视频信号的有效码率。

解:设采用10bit量化

Y信号的有效码率=720*576*25*10=103.68Mbps

4:4:4格式中三个信号的有效码率=103.68*3=311.04Mbps

4:2:2格式中三个信号的有效码率=103.68*2=207.36Mbps

4:1:1格式中三个信号的有效码率=103.68*1.5=155.52Mbps

4:2:0格式中三个信号的有效码率=103.68*1.5=155.52Mbps

7-18. 分别计算数字高清晰度电视4:4:4、4:2:2、4:1:1、4:2:0格式视频信号的有效码率。

解:设采用10bit量化

Y信号的有效码率=1920*1080*25*10=518.4Mbps

4:4:4格式中三个信号的有效码率=518.4*3=1555.2Mbps

4:2:2格式中三个信号的有效码率=518.4*2=1036.8Mbps

4:1:1格式中三个信号的有效码率=518.4*1.5=777.6Mbps

4:2:0格式中三个信号的有效码率=518.4*1.5=777.6Mbps

7-21.在AES/EBU数字音频信号接口协议中,一个音频帧包括几个子帧?每一个子帧包括多少bit?主要传送什么数据信息?

答:.在AES/EBU数字音频信号接口协议中,一个音频帧包括两个子帧(子帧A和子帧B),每个子帧包括32bit,主要传送数据包括来自一个声道的样值数据20bit,辅助数据,同步数据,附加数据等。

8-2.画出预测编码的原理框图,简述其基本原理。

答:预测编码主要是利用信源相邻值之间的相关性,减少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冗余。空间冗余反应了一帧图像内相邻像素之间的相关性,而时间冗余反映了视频帧与帧之间的相关性。

8-3.在预测编码中引起图像损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在预测编码中图像损伤的主要是量化过程引起的。

8-4

8-4.正交变换的主要性质是什么?

答:正交变换具有去相关的特性,将在空间域中具有较强相关性的图像变换到变换域,系数能量往往被击中到低频区域上,再利用人眼的视觉特性,通过量化舍弃一些较小的系数,实现数据压缩的目的。变换本身不会产生压缩,真正实现压缩的是变换后的量化。

8-9

8-12

8-14

8-5.画出MPEG-2压缩编码原理图,简述I、P、B帧图像的编码原理。

答:I帧是帧内编码图像,只使用本帧内的数据进行编码,是P、B帧的参考帧。P帧是前向预测编码图像,根据前面最靠近的I帧或P帧作为参考帧,以宏块为单位,进行前向预测估计,快速匹配块得到运动矢量,以计算预测误差,压缩比高于I帧。P帧可以作为B帧和后面的P帧的参考帧。B帧是双向预测编码图像,根据一个前面的参考帧和一个后面的参考帧进行双向预测的编码图像,预测精度能达到很高,压缩比最大。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模拟彩色电视制式 要点分析 3.1设NTSC 制电视系统摄取的彩色光为 F =1[R e ] + 2[G e ],求编码后所得信号 Y 、I 、Q 和C 的数值,并画出色度信号的矢量图。 换关系 [0.596 -0.275 再根据I 、Q 和u 、v 的转换关系得 c = J Q 2 +I 2 =0.836 e =arcta 门『丄〕+330 = 315”+180”+33” = 209.85 I Q 丿 可画出矢量图如图 V 」 A-- 0.836 /209.85 ° U C U 2 +V 2 =0.836 c V G 0 =arcta n — =209.85 U 再根据I 、Q 和u 、v 的转换关系得 1 r cos330 sin 330 g u [l 」~ [-sin330 cos330 」l V 解:由于F =1[R e ] +2[G e ]可得 R=1 G=2 B=0,根据 丫、丨、Q 和 R 、G 、 B 的转 [Y] (0.299 0.587 -0.523 0.211 0.114 [[1[ [ 1.473 ] 0.312 -0.835 L 1 」 -0.322」[0」L 0.046 . 或根据亮度方程 丫=0.299 R e +0.587 G e +0.114 B e 得 R-Y=-0.473 U=k 1( B-Y )= -0.726 Y=1.473 B-Y=-1.473 V=k 2( R-Y )= -0.415 1_「— 0.8351 」"L 求得Q 、I 值。

矢量图同上。 3.4设NTSC 制中采用100-0-100-25彩条信号,计算出复合信号数值。若规定其振幅最大 摆动范围在-0.20~+1.20界限内,问应如何进行压缩?计算出压缩系数。 解:按亮度公式 Y=0.299R+0.587 G+0.114 B 计算出 100-0-100-25彩条信号各条的 丫值,并 由此得到 R-Y 、B-Y 、C 、Y+C 、Y-C 数值如下表 B-Y 、R-Y 进行压缩,即分 别乘以压缩系数 k 1和k 2。取黄青两条,组成联立方程: J k 12 (B - Y)黄+ k ;(R-Y)黄=1.20 Y 黄 Jk 12 (B- Y)青+ k ;(R-Y)青=1 .20 Y 青 3.5彩色电视色度信号为什么要压缩?如果编码时各彩条被压缩的比例不同接收时显示彩 条图像是否有彩色失真? 答:由于电视的复合信号是由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叠加而成, 如果不把色度信号压缩, 则 彩条复合信号幅度的最大值将超过白电平的 78%,而最小值将比黑电平低 78%。用这样的 视频信号对图像载波调幅时将引起严重的过调制, 为使已调信号不超过规定的界限和改善兼 容性,必须对色度信号进行压缩。 如果编码时对各彩条采用不同的压缩的比例,虽然可以使已调信号不超过规定的界限, 但接收端很难识别各彩条不同的压缩比,会造成彩条饱和度的失真。 3.6试分析说明用于 NTSC 制的亮色分离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 NTSC 制的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频谱以最大间距错开, 可以用简单的电路实现亮色 分离。下图是用一根延迟时间为 T H 的延迟线构成的亮色分离电路。由于亮度信号的主频谱 白 黄 青 绿 品 红 t t - 监 黑 R G B Y 1.0 1.0 1.0 1.0 1.0 1.0 0.25 0.91 0.25 1.0 1.0 0.78 0.25 1.0 0.25 0.69 1.0 0.25 1.0 0.56 1.0 0.25 0.25 0.47 0.25 0.25 1.0 0.34 0 R-Y 0 0.09 -0.53 -0.44 0.44 0.53 -0.09 0 B-Y Y+C Y-C 0 -0.66 0.22 -0.44 0.44 -0.22 0.66 0 0 0.666 0.574 0.622 0.622 0.574 0.666 0 1.0 1.576 1.354 1.312 1.182 1.044 1.006 0 1.0 0.244 0.206 0.068 -0.062 -0.104 -0.326 0 解之得: k i =0.427 k 2=0.772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课后答案

1.6当电视收看圆图节目时,出现四对黑白相间的干扰条纹,P30(页) 干扰频率是 4 ×50=100 Hz 1、12 既然电视信号带宽为6MHz,为什么还要调制到高频载波上去发射?应如何解释?答:图像信号的最高频率为6MHz,将其调制到高频载波上,在无线电传输中可以减小天线尺寸,功率大便于远距离传输,还能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载波频带丰富,便于频带复用,即不同频道电视信号占用不同频带,其传输和接受互不影响;已调的伴音信号还可以加到已调图像信号的间隔里; 1.14 调幅和调频波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伴音采用调频方式?图像可否也采用调频方式?答:调频的特点是频宽窄,距离长,对阻碍物的穿透能力弱,但是传输距离长,对寄生调幅,可用限幅器加以消除;所携带的边频很丰富,因此伴音的音质、音域都比调幅波好 调幅的特点是频宽宽,距离短,对阻碍物的穿透能力强,但是传输距离较短,已调信号带宽

是基带信号带宽的2倍。 伴音信号采用调频方式,能获得高音质的伴音,能防止高频伴音和高频图像信号的干扰 图像信号不能采用调频方式,否则它容易与伴音信号产生相互干扰,它采用单边带调幅方式,压缩了图像信号调幅波频带,滤波性能容易实现,可采用简单的峰值包络检波。 1.15 电视变频器框图如图P31(页) f=(48.5+56.5)/2=52.5MHz 第一频道中心载频 1 ?????????????????????? 2.6简单说明通道超外差式电视机有什么特点?存在哪几个干扰? 答:超外差接收,不论接收哪个频道的全射频电视信号混频后都变成同一中频,这一中频为固定的38MHz,则可以设法使中放的频率特性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并适合于残留边带的特点,并抑制邻频道的干扰。因此其接收效果好,调谐方便,灵敏度、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都比较理想。 其干扰有一下几种:邻频道干扰,中频干扰,镜频干扰 2.13 根据电视机原理方框图2-5,判断下列故障可能出现在哪一部分? 答:(1)有光栅,无图像,无伴音;故障部分:信号通道和伴音通道,如伴音中放,鉴频器,音频放电器,视放。 (2)有光栅,有图像,有无伴音;故障部分:检波输出的6.5MHz第二伴音中频信号未能经伴音通道加到扬声器上,则伴音通道有问题,如伴音中放,鉴频器,音频放电器 (3)有光栅,无图像,有伴音;故障:出现在视放级 (4)有伴音,荧光屏上只出现一条水平亮线;故障:场频锯齿波电流没有送入场偏转线圈,则故障出现在场扫描电路,如积分器、场震荡、场激励、场输出 (5)有伴音,荧光屏上只出现一条垂直亮线;故障:行输出级产生的锯齿电流未能送到偏转线圈,所以故障可能发生在行偏转线圈支路,如AFC、行震荡、行激励、行输出 (6)图像垂直方向不同步;故障:场不同步,故障一般出现在场同步分离电路或场振荡电路 (7)图像水平方向不同步;故障:行不同步,故障出现在行扫描部分,如同步分离电路、行振荡和行AFC 电路 (8)图像水平和垂直方向都不同步;故障:行场均不同步,故障通常在同步分离电路不良。 3.2何谓三基色原理?彩色电视所用相加混色方式有哪几种?为什么彩色电视用相加混色 法而不用相减混色法? 答:(1)三基色原理是指自然界常见的多数彩色都可以用三种相互独立的基色按不同比例成,所谓独立的三基色是指其中的任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色合成。 (2) ①最直接方法——光谱混色法 ②生理混色法,(即利用R(红)、G(绿)、B(蓝)三基色按相同比例相加混合) ③时间混色法 ④空间混色法 (3)三个概念: 一、混色法:不同颜色混合在一起,能产生新的颜色

现代电视机原理期末复习要点

《电视原理》课程回顾 第1章电视传像基础 一、人眼视觉特性 包括视敏特性、亮度感觉特性、视觉惰性、视觉分辨力等 1、视敏特性 人眼对于不同波长的光不仅有不同的颜色感觉还有不同的敏感度,称为视敏特性。 在明亮环境中人眼对波长为555nm的黄绿光有最大的敏感度。 2.视觉惰性 亮度感觉的消失有一个较长的渐衰残留过程,这种现象称为视觉暂留。视觉暂留时间为0.05~0.2s。 3、人眼的分辨力 人眼分辨图像细节的能力,称为人眼的分辨力。 对于具有正常视力的人,在中等亮度和对比度的情况下,观察静止图像时的分辨角约为1~1.5分。 二、隔行扫描原理 1、隔行扫描优缺点 优点:在保证图像分解力不下降和画面无大面积闪烁的前提下,将图像信号带宽减少到一半。 缺点:①存在行间闪烁。 ②容易出现并行现象,影响垂直分解力。 ③当画面中有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若运动速度足够快,其物体垂直边沿会出现锯齿。 2.我国模拟标清电视系统参数规定:P28 帧周期与场周期关系:TF=2TV,即fv=2fF 三、黑白全电视信号 1、图像信号(视频信号) 携带景物明暗信息的电信号,具有单极性、脉冲性特点。

假设给定一垂直灰度条图像要求绘出与其对应的负极性图像信号波形图。 2、行同步脉冲宽度为4.7μs,场同步脉冲宽度为160 四、图像信号的带宽 见习题39题 第2章三基色原理 一、人眼的彩色视觉特性 彩色三要素:亮度、色饱和度(颜色的深浅程度)和色调(颜色的种类)。 二、三基色原理P52 自然界中的大多数颜色,都可以用三基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或者说,自然界中的大多数颜色都可以分解为三基色。 三、亮度方程 P86 亮度信号Y即黑白电视广播中的图像信号,三个基色信号R、G、B的系数表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一章Word版

第一章 视觉特性与三基色原理 要点分析 1.1 波长分别为400nm,550nm ,590nm ,670nm 及700nm 的五种单色光,每种光通量均为100lm ,计算合成光的光通量及辐射功率。 解:合成光的光通量为五种单色光光通量的和,即 Φ=5?100lm=500lm 查表得: V(400)=0.004 V(550)=0.995 V(590)=0.757 V(670)=0.032 V(700)=0.0041 由 ?Φ=Φ780 380)()(λλλd V K e V 可得 Φe (400)=100/(683?0.004)=366(W) Φe (550)=100/(683?0.995)=0.147(W) Φe (590)=100/(683?0.757)=0.193(W) Φe (670)=100/(683?0.032)=4.575(W) Φe (700)=100/(683?0.0041)=35.710(W) 因此:Φe =Φe (400)+ Φe (550)+ Φe (590)+ Φe (670)+ Φe (700) =406.6w 合成光的辐射功率为406.6瓦。 1.2 光通量相同的光源,其辐射功率波谱是否相同?在同一照明环境中亮度感觉与色度感觉是否相 同?在不同的照明环境中又如何?为什么? 答:由于光通量是按人眼光感觉来度量的辐射功率,它与光谱光视效率V(λ)有关。对各单色光来说,当其辐射功率相同时,λ=555nm 的单色光所产生的光通量最大。在其它波长时,由于光谱光效率V(λ)下降,相同辐射功率所产生的光通量均随之下降,因此,光通量相同的各种单色光源,其辐射功率波谱并不相同。 对复合光来说,如果光源的辐射功率波谱为Φe (λ),则总的光通量应为各波长成分的光通量之总和,即? Φ=Φ780 380 )()(λλλd V K e V ,因此,光通量相同的各种光源,其辐射功率波谱并不一定相同。 由此可知,光通量相同的光源,由于其辐射功率波谱并不一定相同,因此在同一照明环境中亮度感觉虽然相同的,但色度感觉并不一定相同。在不同的照明环境中,由于眼睛的适应性,亮度感觉与色度感觉均不一定相同。 1.5 描述彩色光的三个基本参量是什么?各是什么含义? 答:描述彩色光采用的三个基本参量为:亮度、色调和饱和度。这三个量在视觉中组成一个统一的总效果,并严格地描述了彩色光。亮度是光作用于人眼时所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色调反映了颜色的类别。饱和度是指彩色光所呈现彩色的深浅程度。色调与饱和度又合称为色度,它既说明彩色光的颜色类别,又说明颜色的深浅程度。

电视原理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色温是(D) A.光源的温度 B.光线的温度 C.表示光源的冷热 D.表示光源的光谱性能2.彩色三要素中包括(B) A.蓝基色 B.亮度 C.品红色 D.照度 3.彩色电视机解码器输出的信号是( B )。 A.彩色全电视信号 B.三个基色信号 C.亮度信号 D.色度信号 4.我国电视机的图像信号采用残留边带方式发射的原因是为了(B)。 A.增加抗干扰能力 B.节省频带宽度 C.提高发射效率 D.衰减图像信号中的高频5.PAL制解码器中,4.43MHz带通滤波器的作用是从彩色全电视信号中取出(B)。A.亮度信号 B.色度和色同步信号 C.复合同步信号 D.色副载波 6.彩色电视的全电视信号与黑白电视的全电视信号相比,增加了(D)。 A.三基色信号 B.三个色差信号 C.两个色差信号 D.色度与色同步信号 7.三基色原理说明,由三基色混合得到的彩色光的亮度等于( D )。 A.红基色的亮度 B.绿基色的亮度 C.蓝基色的亮度 D.三个基色亮度之和 8.普及型彩色电视机中,亮度与色度信号的分离是采用( A)分离方式完成的。 A.频率 B.时间 C.相位 D.幅度 9.我国电视机中,图像中频规定为( D )MHz。 A.6.5 B.31.5 C.33.57 D.38 10、彩色的色饱和度指的是彩色的(C) A.亮度 B.种类 C.深浅 D.以上都不对 11.在电视机中放幅频特性曲线中,需要吸收的两个频率点是( D )。 A.30 MHz/31.5 MHz B.31.5 MHz/38 MHz C.38 MHz/39.5 MHz D.30 MHz/39.5 MHz 12.彩色电视机中,由彩色全电视信号还原出三基色信号的过程称为( B )。 A.编码 B.解码 C.同步检波 D.视频检波 13、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指的是( B )。 A.NTSC制 B.PAL制 C.SECAM制 D.以上都不对 14.PAL制编码器输出的信号是( B )。 A.三个基色信号 B.彩色全电视信号 C.三个色差信号 D.亮度信号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 模拟彩色电视制式 要点分析 3.1 设NTSC 制电视系统摄取的彩色光为][2][1e e G R F +=,求编码后所得信号Y 、I 、Q 和C 的数值,并画出色度信号的矢量图。 解:由于][2][1e e G R F += 可得 R=1 G=2 B=0 , 根据Y 、I 、Q 和R 、G 、 B 的转换关系 ??? ? ??????-=????????????????????---=??????????046.0835.0473.1021322.0275.0596.0312.0523.0211.0114.0587 .0299.0I Q Y 再根据I 、Q 和u 、v 的转换关系得 220.836c Q I = += 0arctan 33 3.1518033209.85I Q θ??=+=-++= ??? 可画出矢量图如图 U V 0.836 209.85° 或 根据亮度方程 Y=0.299e R +0.587e G +0.114e B 得 Y=1.473 R-Y=-0.473 B-Y=-1.473 U=k 1(B-Y )= -0.726 V=k 2(R-Y )= -0.415 220.836c U V =+= arctan 209.85V U θ== 再根据I 、Q 和u 、v 的转换关系得 ?? ? ???-=????????????-=??????046.0835.033cos 33sin 33sin 33cos 0000V U I Q 求得Q 、I 值。

矢量图同上。 3.4 设NTSC 制中采用100-0-100-25彩条信号,计算出复合信号数值。若规定其振幅最大摆动范围在-0.20~+1.20界限内,问应如何进行压缩?计算出压缩系数。 解:按亮度公式Y=0.299R +0.587G +0.114B 计算出 100-0-100-25彩条信号各条的Y 值,并由此得到R-Y 、B-Y 、C 、Y+C 、Y-C 数值如下表 R G B Y R-Y B-Y C Y+C Y-C 白 黄 青 绿 品 红 蓝 黑 1.0 1.0 0.25 0.25 1.0 1.0 0.25 0 1.0 1.0 1.0 1.0 0.25 0.25 0.25 0 1.0 0.25 1.0 0.25 1.0 0.25 1.0 0 1.0 0.91 0.78 0.69 0.56 0.47 0.34 0 0 0.09 -0.53 -0.44 0.44 0.53 -0.09 0 0 -0.66 0.22 -0.44 0.44 -0.22 0.66 0 0 0.666 0.574 0.622 0.622 0.574 0.666 0 1.0 1.576 1.354 1.312 1.182 1.044 1.006 0 1.0 0.244 0.206 0.068 -0.062 -0.104 -0.326 0 要使振幅最大摆动范围在-0.20~+1.20之间,可对两个色差信号B-Y 、R-Y 进行压缩,即分 别乘以压缩系数k 1和k 2。取黄青两条,组成联立方程: 黄黄黄Y 1.20)()(2 22221-=-+-Y R k Y B k 青青青Y 1.20)()(222221-=-+-Y R k Y B k 解之得: k 1=0.427 k 2=0.772 3.5 彩色电视色度信号为什么要压缩?如果编码时各彩条被压缩的比例不同接收时显示彩条图像是否有彩色失真? 答:由于电视的复合信号是由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叠加而成,如果不把色度信号压缩,则彩条复合信号幅度的最大值将超过白电平的78%,而最小值将比黑电平低78%。用这样的视频信号对图像载波调幅时将引起严重的过调制,为使已调信号不超过规定的界限和改善兼容性,必须对色度信号进行压缩。 如果编码时对各彩条采用不同的压缩的比例,虽然可以使已调信号不超过规定的界限,但接收端很难识别各彩条不同的压缩比,会造成彩条饱和度的失真。 3.6 试分析说明用于NTSC 制的亮色分离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 NTSC 制的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频谱以最大间距错开,可以用简单的电路实现亮色分离。下图是用一根延迟时间为T H 的延迟线构成的亮色分离电路。由于亮度信号的主频谱

电视机的历程和原理

电视机的历程和原理简介 电视机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让我们了解到外界重要 电视接收机简称电视机,是广播电视系统的中端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把电视台发出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解调,并将放大的图像信号加至显像管栅机极或阴极间,使图像在屏幕上

重现,将伴音信号放大,推动扬声器放出声音。另外,在同步信号作用下产生与发送端同步的行、场扫描电流,供给显像管偏转线圈,使屏幕重现图像。目前电视机大都采用超外差内载波方式。 1. 电视的接收方式与信号分离 (1) 电视的接收方式 电视信号的接收,主要分为地面广播电视接收、电缆电视技术接收、卫星直播电视接收三种方式。电视接收机的任务就是将接收到的电视信号转变成黑白或者彩色图像。它对电视信号可采用模拟或者数字处理方式。目前电视机正处在从模拟信号处理向数字信号处理过渡的阶段,电视信号的接收正朝着数字处理和多种视听信息综合接收的方向发展。。其主要表现是: ①利用数字集成电路,对电视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便压缩频带,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②利用超声波、红外线和微处理技术实现遥控。完成选台、音量调节、对比度、亮度、色饱和度、静噪控制、电源开关、复位控制等遥控动作。 ③利用微处理技术进行自动搜索,自动记忆,预编节目程序。利用频率合成技术和存贮技术,在屏幕上显示时间、频道数和作电视游戏等。 (2) 电视信号的分离 微弱和高频电视信号必须先经过高频放大、变频、中频放大和视频检波后,才能变成具有一定电压幅度的彩色全电视信号;然后根据亮度信号、色度信号、同步信号和色同步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中的特点,利用它们在频率、相位、时间、幅度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离。 2. 黑白电视接收机的组成 黑白电视接收机主要由信号通道(包括高频头,中放,视放和伴音通道),扫描电路(包括同步分离,场、行扫描电路)和电源三部分组成。 信号通道的任务是将天线接收到的高频电视信号变换成视频亮度信号和音频伴音信号。亮度信号激励显像管产生黑白图像,伴音信号推动扬声器产生电视伴音。扫描电路的任务是为显像管提供场、行扫描电流和各种电压,使显像管产生与电视台摄像管同步扫描的光栅。电源部分的任务是将交流市电转变成电视机所需要的各种直流电压。 (1) 信号通道 电视天线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电磁波,由天线和输入电路选出欲接收频道的电视信号,再经过高频放大器有选择性的放大,与本振输出的频率较高的正弦波混频得到中频信号。在变频前,图像载频低于本频道的伴音载频;变频后,图像中频高于伴音中频。这是由于本振频率高于图像载频和伴音载频的缘故。但是,图像中频和伴音中频之差不变,例如,保持6.5MHz 图像和伴音两中频信号经公用通道放大进入视频检波级。检波器有两个作用:一是从中频信号中检出其包括---视频全电视信号;二是利用检波器的非线性作用,完成图像中频和伴音中频的差拍作用,产生出6.5MHz调频的第二伴音中频信号。 检波器的输出信号不仅馈给视放级,而且馈给同步分离电路、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及伴音中放电路,因此采用射随器进行预放大,以加强其负载能力。 预放级也有两个作用:一个将全电视信号和第二伴音中频信号分离。二是将全电视信号进行电流放大,分别馈级视放级,同步分离级和AGC电路;将第二伴音中频信号进行电压放大馈级伴音通道。因此,从天线至预视放称为黑白电视机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和公共通道。全电视信号的一部分经视放级放大去激励显象管产生黑白图象。另一部分送到同步分离级,分离同步信号,用以控制接收机的扫描电路,产生与发送端同步的扫描运动。第三部分送到AGC电路,对高频头和图像中放的增益进行自动控制,从而保证接收机的稳定接收。 第二伴音中频信号经伴音中频放大电路的放大和限幅,由鉴频器解调出伴音信号,再经低频放大,推动扬声器产生电视伴音。鉴频前为调频信号,从天线至混频的载频为伴音载频,混

液晶电视的显示原理

液晶电视的显示原理 摘要:系统的介绍了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原理,结合液晶电视的显示原理,对液晶电视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清电视;液晶显示技术;亮度;对比度。 引言 液晶电视技术的发展这些年来可谓突飞猛进,在许多消费者还没有完全弄懂它背后深含的技术理论时,液晶电视已飞入千万寻常百 姓家。本文结合液晶显示原理,对液晶电视 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与比对。 1 液晶显示原理 TFT-LCD 液晶屏的结构 TFT- LCD 液晶屏在结构上由里到 外主要由背光源、偏光片、透明电极 (控制电路)、液晶、彩色滤光片、偏 光片所构成,如图1 所示。 液晶的光学效果 液晶包含在两个槽状表面中间,且槽的方向互相垂直,如图2 所示。液晶分子的排列为:上表面分子沿a 方向,下表面分子沿b 方向,介于上下表面中间的分子产生旋转的效应,因此液晶分子在两槽状表面间产生90°的旋转。

当线性偏振光射入上层槽状表面时,此光线随着液晶分子的旋转也产生旋转;当线性偏振光射出下层槽状表面时,此光线已经产生了90°的旋转。 当在上下表面之间加电压时,液晶分子会顺着电场方向排列,形成直立排列的现象。此时入射光线不受液晶分子影响,直线射出下表面。不同电压值,决定液晶偏转的角度。 偏光片的光学效果 如图3 所示。第一片偏光片可以将非偏振光(一般光线)过滤成偏振光;第二片偏光片实现取向功能,即仅允许该偏光片方向分量的光线通过。当非偏振光通过第一片a 方向的偏光片时,光线被过滤成与a 方向平行的线性偏振光;当通过第二片偏光片时,如果两片偏光片放置方向一致时,如图3 左图所示,光线可以顺利通过。当两片偏光片放置方向相互垂直时,如图3 右图所示,光线被完全阻挡。改变偏振光与第二片偏光片的夹角,可实现透光率的控制。 彩色滤光膜的光学效果 彩色滤光膜的各像素对应液晶屏的各像素,每像素包含红、绿、蓝三个子像素,光线透过彩色滤光膜形成红、绿、蓝三基色分量,如图4 所示。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知识交流

电视原理第一章 1--1 什么是逐行扫描?什么是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相比,隔行扫描有什么优点? 答:在锯齿波电流作用下,电子束产生自左向右、自上而下,一行紧挨一行的运动,称为逐行扫描。所谓隔行扫描,就是在每帧扫描行数仍为625行不变的情况下,将每帧图像分为两场来传送,这两场分别称为奇场和偶场。隔行扫描优点:节省带宽,减少闪烁感;缺点:离电视近时仍有闪烁感 1--5 全电视信号中包括哪些信号?哪些出现正在正程?哪些出现逆程?试述各信号各自的参数值及作用。 答:全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信号,行同步信号,场同步信号,行消隐信号,场消隐信号,槽脉冲和均衡脉冲。其中图像信号出现在正程,其余信号出现在逆程。复合同步信号是用来分别 控制接收机中行、场扫描锯齿波的周期和相位。复合消隐 作用是分别用来消除行、场逆程回归线。槽脉冲的作用是可以保证在场同步脉冲期间可以检测出行同步脉冲。均衡脉冲的作用是使无论奇场还是偶场送到场积分电路去的波形是完全相 同的。图像信号的基本参数是亮度、灰度和对比度。 行同步:4.7us;场同步:160us;槽脉冲:4.7us;均衡脉冲:2.35us;行消隐脉冲:12us;场消隐脉冲:1612us; 1--9 我国电视规定的行频、场频和帧频各是什么?行同步脉冲、场同步脉冲、槽脉冲和均衡脉冲的宽度各是多少?行、场消隐脉冲的宽度又是什么? 答:我国电视行频:15625Hz;场频:50Hz;帧频:25Hz;行同步:4.7us;场同步:160us;槽脉冲:4.7us;均衡脉冲:2.35us;行消隐脉冲:12us;场消隐脉冲:1612us; 1--11 彩色光的三要素是什么?它们分别是如何定义的? 答:彩色光三要素是指彩色光可由亮度,色调和饱和度三个物理量来描述。亮度是指彩色光作用于人眼一起的明暗程度的感觉。色调是指彩色光的颜色类别。饱和度是指颜色的深浅程度。 1—17.亮度方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目前彩色电视中采用的是什么样的亮度方程? 电视原理第二章 2--1 彩色电视为什么要和黑白电视兼容?兼容制的彩色电视应具有什么特点?简述如何才能使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实现兼容? 答:1.为了把三基色信号由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最简单的办法用是三个通道分别地把红、绿、蓝三种基色电信号传送到接收端,在接收端再分别用R,G,B三个电信号去控制红、绿、蓝三个电子束,从而在彩色荧光屏上得到重现的彩色图像,这种传输方式从原理上看很简单,但对占用的设备及带宽来说是十分不经济的,因而也没有实用价值,从而采用彩色电视和黑白电视兼容的方式。 3.采用频谱交错原理,将色度信号调制在 一个副载波上,进行色度信号的频谱搬移, 从而使调制后的色度信号谱线正好安插在亮 度谱线的间隙内,达到压缩频带的目的,保 证了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具有相同的频带宽 度。 2--3已知色差信号(R-Y)和(B-Y),如何 求得(G-Y)?写出相应表达式。若已知(B-Y) 和(G-Y),又如何求得(R-Y)?推导求出解 表达式。答:亮度信号 Y=0.3R+0.59G+0.11B Y=0.3Y+0.59Y +0.11Y 所以: 0=0.3(R-Y)+0.59(G-Y)+0.11(B-Y) 可得: (G-Y)=-0.3/0.59(R-Y)-0.11/0.59(B-Y)=-0 .51(R-Y)-0.19(B-Y) (R-Y)= -1.97(G-Y)-0.37(B-Y) 2--4 为什么要对色差信号的幅度进行压缩? PAL制中红差和蓝差的压缩系数各为多少? 确定这两个压缩系数的依据是什么? 答:如果不对色差信号进行幅度压缩,则势 必引起编码产生的彩色全电视信号幅度过 大,这就破坏了兼容性,易产生信号失真。 红差:V=0. 877(R-Y);蓝差:U=0. 493 (B-Y) 2--5 为什么要压缩色差信号的频带?压缩 色差信号频带的依据是什么?NTSC制中将 (R-Y)和(B-Y)压缩并转换为I,Q信号,这 与频带压缩有何关系? 答:A.因为彩色电视信号中的亮度信号频谱 已占有6MHz,因而只有设法将色度信号的频 谱插到亮度信号频谱的空隙中,使色度信号 不占有额外的带宽才能做到彩色电视只占有 6MHz的频带范围,从而满足彩色电视与黑白 电视兼容的条件。B.依据大面积着色原理和 高频混合原理。C.将压缩后的U,V信号变换 成I,O信号可进一步对色差信号的频带进行 压缩,将(R-Y)和(B-Y)进行压缩成U,V 信号,则是为了不失真传输。 2--6 什么是频谱交错?PAL制中两个色度 分量的频谱与亮度信号的频谱是个何关系? 如何才能使其亮度谱线与色度谱线相互交 错? 答:为了实现兼容,即保证色差信号与亮度 信号在同一个0~6MHz视频带宽中传送。将色 差信号插到亮度信号频谱空隙中传送,这称 为频谱交错技术。亮度信号的频谱是一种离 散型频谱,色差信号的频谱结构与亮度信号 的频谱结构相同,只不过色差信号带宽为 0~1.3MHz。选择合适的副载波,使亮度信号 与色度信号频谱的主谱线彼此错开。 2--7什么是正交平衡调幅制?为什么要采 用正交平衡调幅制传送色差信号?这样坐的 优点何在? 答:A.平衡调制即抑制载波的一种调制方式。 将2个经平衡调制的信号分别对频率相等, 相位相差90度的两个正交载波进行调幅,然 后再将这两个调幅信号进行矢量相加,从而 得到的调幅信号称为正交调幅信号。这一调 制方式称为正交平衡调制。B.在彩色电视系 统中,为实现色度与亮度信号的频谱交错, 采用正交调幅方式,只用一个副载波便可实 现对两个色差信号的传输,且在解调端采用 同步解调又很容易分离出两个色差分量。 2--8 NTSC制的主要优点和缺点何在?PAL 制克服NTSC制主要缺点所采用的方法及原 理是什么? 答:与其他两种兼容制彩色电视制式相比, NTSC制具有兼容性好、电路简单、图像质量 高等优点,缺点是相位敏感性高,对相位失 真较敏感。原理:先将三基色信号R,G,B变 换为一个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然后采 用正交平衡调制方法把色度信号安插在亮度 信号的间隙中,并且将色度信号中的Fv分量 逐行倒相。其实质是用逐行倒相的方法使相 邻两行色度信号的相位失真方向相反,再将 它们合成,从而得到相位不失真的色度信号, 以消除相位失真。 2--9 2--11PAL制彩色全电视信号中包含了哪些 信号?这些信号的作用各是什么? 答:1 亮度信号,图像信号,2 色度信号, 颜色信号,通常采用减色法3 色同步信号, 它提供接收解码器所需色副载波的频率和相 位基准。4 场同步信号,用以场同步。5 行 同步信号,用以行同步。6 测试行19,20 行,用以测试,可以含实时时钟信号,慢 同步电视信号。7 伴音信号6.5MHz,调频方 式,通常采用内差式接收。 2--12 2--13 PAL制色同步信号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它的频率、幅度及出现位置?它与色度 信号的分离原理是什么? 答:色同步信号是叠加在行消隐脉冲的后肩 上传送的。。频率相同但时域错开 的色度及色同步信号,经色同步选通电路, 将色同步信号与色度信号分开。由于色度 信号在行扫描正程色同步信号在行扫描逆程 出现,故只要用两个门电路,就可将二者 按时间分离法进行分离。这两个门电路在控 制脉冲控制下交替导通即可实现两种信号 的分离。 2--14 下列各符号的含义是什么?它们相 互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R:红色信号;G:绿色信号;B:蓝色信 号;Y:亮度信号;R-Y:红色差信号;B-Y: 蓝色差信号;G-Y:绿色差信号;Fu、Fv:平 衡调制信号;F:已调色差信号或色度信号; Fm:色度信号振幅;Fb:色同步信号;φ0: 色度信号相角 2—15 2--16 第三章 3.3 简述CCD摄像管的工作原理? 答:CCD是能够把入射光转变成电荷包,并 对电荷包加以储存和转移的一种器件。其工 作原理包括光电转换、信号电荷的积累和电 荷转换三个步骤。 光电转换与电荷积累:当把一个景物的光像 投射到CCD面阵上时,就会在CCD面阵上形 成由积累电荷描绘的电子图像,从而完成光 电转换与信息的存储。电荷转移:CCD实 质上可等效为一种移位寄存器。 3--6 视频全电视信号是如何形成的? 答:摄像机输出的三基色信号,经过各种校 正处理后,与各种同步信号一起送入编码器, 在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加工后形成彩色电视全 电视信号输出,录像机等其他信号源产生的 视频信号,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也可形成 视频全电视信号. 3--7 为什么射频电视信号采用负极性、残 留边带调幅方式发射?而伴音电视信号采用 调频方式? 答:1残留边带信号优点:已调信号的频带 较窄,滤波器比SSB滤波器易实现,易解调, 但VSB是一种不均衡调制,图像信号中低于 0.75MHz的频率成分,具有双边带特性,经 峰值包络检波后输出信号的振幅较大,对于 图像信号中1.256MHz的频率成分,具有单边 带特性,经解调后输出信号的振幅减半,这 样,低频分量振幅大,使图像的对比度增加, 但高频分量跌落会使图像清晰度下降。 2采用负极性调制:负极性调幅时,同步脉 冲顶对应图像发射机输出功率最大值。在一 般情况下,一幅图中亮的部分总比暗的部分 面积大,因而负极性调制时,调幅信号的平 均功率要比峰值功率小得多,显然工作效率 高。在传输过程中,当有脉冲干扰叠加在调 幅信号上时,对正记性调制来说,干扰脉冲 为高电平,经解调后在荧屏上呈现为亮点, 较易被人眼察觉;而负极性调制,干扰脉冲 仍为高电平,但经解调后在荧屏上呈现为暗 点,人眼对暗点不敏感。并且也易为自动干 扰抑制电路消除或减弱。负极性调制还便于 将同步顶用作基准电平进行自动增益控 制。 3伴音信号的调制:电视广播中伴音信号的 频率范围在50Hz~15Hz之间。为了提高伴音 信号的接收质量,送往伴音发射机的伴音信 号经过调频后变成宽带信号。我国规定伴音 已调信号的最大频偏为50Hz,所以已调伴音 信号的带宽为130KHz。调频信号的边频丰富, 因此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3--9 我国地面广播电视频道是如何划分 的? 答:以8MHz为间隔,我国电视频道在VHF 和UHF频段共分为68个频道,其中频率 92~167MHz,566~606MHz的部分供调频广播 和无线电通信使用,在开路电视系统中不安 排电视频道,但在有线电视中常设置有增补 频道,此外,每个频道的中心频率及所对应 的中心波长是估算天线尺寸和调试接收机的 重要参数。 电视原理第四章 4--1 AFT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在收看 电视节目调节频道时,AFT开关应置于何位 置?(关) 答:AFT完成将输入信号偏离标准中频 (38MHz)的频偏大小鉴别出来,并线性地转 成慢变化的直流误差电压返送至调谐器本振 电路的AFT变容二极管两端的微调本振频率, 从而保证中频准确、稳定。(注:AFT主要由 限幅放大、移相网络、双差分乘法器组成。) 4--2 PALD解码电路主要由那几部分组 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电视原理试题和答案打印版[答案]

总复习题 下面试题为电视机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 1、色温是(D) A、光源的温度 B、光线的温度 C、表示光源的冷热 D、表示光源的谱分布 2、彩色三要素中包括(B) A、蓝基色 B、亮度 C、品红色 D、照度 3、用RGB计色制表示单色光时有负的色系数,这是因为( D) A、这样的单色光不存在 B、这样的单色光饱和度太高 C、这样的单色光不能由RGB三基色配出来 D、这样的单色光要由负系数对应基色的补色配出来 4、水平扫描的有效时间的比例可以由( C)反映。 A、行频 B、场频 C、行逆程系数 D、场逆程系数 5、均衡脉冲的作用是( B) A、保证场同步期内有行同步 B、保证场同步起点的一致 C、保证同步信号的电平 D、保证场同步的个数 6、关于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以下哪一点是错的( C) A、隔行扫描一帧内的扫描行数是整数 B、逐行扫描一帧内的扫描行数是整数 C、相同场频时,二者带宽相同 D、隔行扫描可以节省带宽 7、下面的( D)与实现黑白电视与彩色电视的兼容无关 A、频谱交错 B、大面积着色原理 C、恒定亮度原理 D、三基色原理 8、PAL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与NTSC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 D) A、相同 B、U分量不同 C、V分量不同 D、完全不同 9、从彩色的处理方式来看,( A)制式的色度信号分辩率最高 A、NTSC B、PAL C、SECAM D、都差不多 10、NTSC彩色电视制式中副载频选择的要求不包括( B) A、实现频谱交错 B、减少视频带宽 C、尽量在视频较高频率端 D、保证色度带宽不超出视频上限 11、色同步信号的位置在( C) A、行同步脉冲上 B、行消隐信号的前沿 C、行消隐信号的后沿 D、场消隐信号的后沿 12、关于平衡调幅以下哪一种是正确的( C) A、平衡调幅中有载频分量 B、平衡调幅波的极性由载频决定 C、平衡调幅利于节省功率 D、平衡调幅可以用包络检波解调 13、彩电色度通道中色度信号与色同步信号的分离采用的是(B)方式。 A、幅度分离 B、时间分离 C、相位分离 D、频率分离 14、彩电中行输出变压器的作用是(D)。 A、为显像管提供工作电压 B、为小信号供电电路提供直流电压 C、为ABL电路、行AFC电路提供控制信号 D、A和B和C 15、彩电高频头(高频调谐器)的输出信号是(B)。 A、高频图像信号与伴音信号 B、中频图像信号与第一伴音中频信号

电视机原理及基础知识

电视机原理及基础知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图1 电视机原理及基础知识 -、概论: 电视技术是利用广播、通信领域的发射、接收及信号处理技术,将现场的或记录的活动图像或静止图像,连同它们的声音信号一起,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即时再现。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视机经历了黑白电视,正由彩色电视向数字电视发展。黑白电视系统只能按景物的明暗程度来重现图像,使多彩的自然景色看起来不那么自然,为了逼真的反映景物的本来面目,满足顾客的需要,彩色电视机逐渐代替了黑白电视机。而将来能更清晰地显示图像内容的数字电视系统必将代替模拟的彩色电视系统。 下面主要叙述彩色电视系统接收机原理: 彩色电视机一般由高频调谐器、图像与伴音中频处理电路、行场扫描电路、亮度信号处理电路、色度信号解码及基色矩阵电路、高压形成电路、电源电路等组成。彩色电视机方框图如下(图1): 高频调协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高频电视信号的接收、放大、混频等任务。彩色电视机均采用超外差式接收方式,从电视接收天线接收到高频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信号与伴音信号),经过输入回路预选后,首先进入高频放大器,高频放大器为具有双调谐回路的低噪声放大器,它的增益受高放AGC 电压控制。高频放大器放大有用信号,抑制带外干扰信号,提高图像、伴音信噪比。被放大的高频电视信号,与本机振荡器产生的等幅高频振荡

电压一起,送到混频器的输入端。混频器是一个非线性放大器,它的混频原理是将高频电视信号与本振信号同时送给晶体管的基射极之间,由于PN结的非线性特性,使集电极回路产生了新的频率,其中有两者的差频、和频、倍频等等,它们又经三极管放大,由于集电极调协电路谐振于差频,因此准确地选出差频,滤除其它频率。这样利用混频器的非线性作用,形成图像中频信号与伴音中频信号,由混频器输出送到图像中频信号处理电路。 从高频调谐器混频级输出的图像中频信号与伴音中频信号,首先经过前置中频放大器放大后,送到声表面波滤波器。声表波滤波器通过压电转换作用,形成图像中频放大器的通频带及幅度-频率特性,选择电视信号并保证电视接收机对临近频道电视信号的抑制能力。由于声表面滤波器存在各种损耗,造成信号衰减,降低图像中频放大器增益,为此加入前置中频放大器,以弥补声表波滤波器的损耗。 由声表面波滤波器输出的38MHz的图像中频信号和的伴音中频送到图像中频放大器放大。通常图像中频放大器由三级-四级组成,其增益受图像中放AGC 电压控制。经放大后的图像中频信号送到同步检波器,进行视频检波,从图像中频信号中取出视频全电视信号,再经前置视频放大器放大后,送到色度解码电路、亮度信号处理电路和行、场扫描电路的同步分离电路。 从图像中频信号处理电路分离出的的第二伴音中频信号,经带通滤波器后,抑制亮度信号对伴音信号的干扰,形成等幅调频信号,送到伴音中频信号处理电路。伴音中频放大器由多级限幅放大器组成,其主要特点是增益高,对由内载波接收形成的寄生调幅分量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对于由限幅放大形成的高次谐波可用有源低通滤波器滤除,放大后的等幅调频伴音信号进入鉴频电路。 彩色电视机行、场扫描电路的作用是产生15625Hz的行扫描锯齿波电流和50Hz的场扫描锯齿波电流,通过偏转线圈形成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均匀磁场,控制彩色显像管的电子束,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在荧光屏上进行匀速直线扫描运动,形成矩形光栅。一般红、绿、蓝三路输出的视频信号,加在彩色显像管电子枪的红、绿、蓝三个阴极上,行、场同步信号分别使行、场扫描电路与彩色电视发射中心的行、场扫描电路同频、同相工作,在彩色显像管荧光屏上就可以重显色彩艳丽的彩色画面。 从视频检波电路输出的视频全电视信号,首先通过幅度分离电路,从视频全电视信号中分离出复合同步信号(包括行、场同步信号),一路经积分电路,利用行、场同步脉冲的宽度不同,分离出场同步脉冲,直接同步场扫描电路;另一路经过自动频率控制(AFC)电路,间接控制行扫描电路的频率和相位,使行扫描电路同步工作。为了防止干扰脉冲破坏行、场扫描电路的正常工作,在同步分离之前,必须加入干扰抑制电路。 行扫描电路大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行频自动频率控制(AFC)电路(图2),行频压控振荡电路,行激励电路,行输出电路。行自动频率控制电路利用行同步脉冲与反映行输出级频率与相位的锯齿波比较电压进行相位比较,得到的误差控制电压加到行振荡器上,控制行振荡电路的频率和相位,提高行同步电路的抗干扰能力。行频压控振荡电路在行AFC电路输出的直流误差控制电压作用下,产生15625Hz的行频定时脉冲。此脉冲经行激励电路放大后,推动行输出级正常工作。行输出管在行激励脉冲的作用下工作在开关状态,并与阻尼二极管组成双向开关,行偏转线圈与行输出变压器的等效电感组成积分电路,这样,在行偏转线圈中形成锯齿波电流。

数字电视原理

//第一章 1.说明色温和相关色温的含义。在近代照明技术中,通常选用哪几种标准光源? 答:色温:当某一光源的相对辐射功率波谱及相应颜色与绝对黑体在某一特定热力学温度下的辐射功率波谱及颜色相一致时,绝对黑体的这一特定热力学温度就是该光源的色温,色温的单位是开(K)。相关色温:当某光源的相对辐射功率波谱及相应光色只能与某一温度下绝对黑体的辐射功率波谱及相应光色相近,无论怎样调整绝对黑体的温度都不能使两者精确等效时,使两者相近的绝对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相关色温。五种标准白光源:①标准光源A:色温为2856K的透明玻壳充气钨丝灯。②标准光源B:相关色温为4874K的辐射,光色相当于正午阳光。③标准光源C:相关色温为6774K 的辐射,光色相当有云的天空光。④标准光源D:模拟典型日光的标准照明体D65,相关色温为6504K。⑤标准光源E:假想的等能白光(E白)相关色温为5500K,。 2.彩色三要素的物理含义。 答:亮度:光作用于人眼时所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色调:指颜色的类别,通常所说的红色,绿色,蓝色等就是色调。色调与光的波长有关,改变光的波谱成分,就会使光的色调发生变化。色饱和度:是指彩色光所呈现色彩的深浅程度。色调与色饱和度合称为色度,它既说明彩色光的颜色类别,又说明颜色的深浅程度。 3.阐述三基色原理及其在彩色电视系统中的应用。 答:三基色原理是指自然界中常见的大部分彩色都可由三种相互独立的基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三基色原理是彩色电视的基础,人眼的彩色感觉与彩色光的光谱成分有密切关系,但不是决定性的,只要引起的彩色感觉相同,都可以认为颜色是相同的,而与他们的光谱成分无关。利用三基色原理就可以大大简化彩色电视信号的传输。 4.什么是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 答:隔行扫描是指电子束在摄像管的光电靶上拾取图像信号或在显像管上重现图像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将一桢完整的电视画面分为两场,每一场包含了一桢中的所有奇数扫描行或者偶数扫描行,通常先扫描由所有的奇数行构成的奇数场,然后再扫描所有的偶数行构成的偶数场。奇数场和偶数场,两场光栅均匀相嵌,够成一桢完整的电视画面。逐行扫描是指电子束在摄像管的光电靶上拾取图像信号,或在显像管上重现图像时,一行紧接一行的扫描一次,连续扫描完一桢完整的电视画面。 5.隔行扫描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优点:利用视觉暂留效应,在保证无闪烁感的同时,使图像信号的传输带宽下降一半,可以有效的节省电视广播频道的频谱资源。缺点:行间闪烁现象;并行现象引起垂直清晰度下降;易出现垂直边沿锯齿化现象;隔行扫描产生的视频信号给压缩处理和后期视频制作带来困难。 6.隔行扫描的总行数为什么是奇数,而不是偶数? 答:隔行扫描的关键是要使两场光栅均匀相嵌,否则屏幕上扫描光栅不均匀,甚至产生并行现象,严重影响了图像清晰度。为此,选取一桢图像总行数为奇数,每场均包含有半行。并设计成奇数场最后一行为半行,然后电子束返回到屏幕上方的中间,开始偶数场的扫描;偶数场第一行也为半行,最后一行为整行。 7.如何理解亮度?如何理解对比度? 答:亮度是表征发光物体的明亮程度的物理量,是人眼对发光器件的主观感受。在电视机和显示器中,亮度用于表征图像亮暗的程度,是指在正常显示图像质量的条件下,重现大面积明亮图像的能力。对比度是表征在一定的环境光照射下,物体最亮部分的亮度与最暗部分的亮度之比。电视机和显示器的对比度(C)是指在同一幅图像中显示图像最亮部分的亮度(B max)和最暗部分的亮度(B min)之比。 8.什么是图像分辨力?什么是图像清晰度?这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答:图像分辨力:指相关标准规定的整个数字电视系统生成、处理、传输和重现图像细节的能力。图像清晰度:电视图像清晰度是人眼能察觉到的电视图像细节的清晰程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