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传感网络总结

无线传感网络总结

无线传感网络总结
无线传感网络总结

软硬件的作业

无限传感器网络 摘要: 随着半导体技术、微系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在美国发端了现代意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其后,该技术相继被一些重要机构预测为将改变世界的重要新技术,相关研究工作在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广泛应用之前必须解决好网络安全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应用领域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字: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应用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安全路由协议 正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与传统网络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无中心、自组织、多跳路由、分布密集、动态拓扑的网络、网络的点数量众多、热点使用有限的电池能量。目前WSN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在智能家居、环境监测和医疗监护等领域已得到了应用,还涉及国防军事、国家安全等敏感领域。但是由于无线传感

器网络的硬件资源十分有限,必须做到微型化、低功耗、低成本,导致它的数据处理能力、程序空间和内存空间比一般计算机弱得多,通讯能力有限使得安全问题的解决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无线传感网络是当前在际上备受关注的、涉及多学科高度交 叉、知识高度集成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它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能够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无线方式被发送,并以自组多跳的网络方式传送到用户终端,从而实现物理世界、计算世界以及类社会三元世界的连通。WSN以最少的成本和最大的灵活性,连接任何有通信需求的终端设备,采集数据,发送指令。若把WSN各个传感器或执行单元设备视为“豆子”,将一把“豆子”(可能100粒,甚至上千粒)任意抛撒开,经过有限的“种植时间”,就可从某一粒“豆子”那里得到其他任何“豆子”的信息。作为无线自组双向通信网络,传感网络能以最大的灵活性自动完成不规则分布的各种传感器与控制节点的组网,同时具有一定的移动能力和动态调整能力。 WSN的发展历程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兴的下一代传感器网络。最早的代表性论述出现在1999年,题为“传感器走向无线时代”。随后在美国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下一个世纪面临的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论述未来新兴十大技术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农业种植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从之前的小面积 种植演变为了如今的大规模,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必须引进先进的 技术配合人工劳作进行种植。传统的环境监测系统布线成本高,抗干扰性差,增 加新监测点时必须改变物理线路,工序复杂,维护难度大。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Zig Bee;环境监测; 为满足环境温度监测系统远距离,低成本,部署灵活等要求,设计并实现了 一种树型结构的无线传感网络,通过无线传感网络采集环境温度数据并上传监控 主机,实现远距离检测和监控.介绍了节点硬件设计,然后根据环境温度监测的 应用需求进行软件设计,采用休眠机制以降低节点的功耗,将系统进行实地部署 与测试.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1 相关工作 研究目的是利用ZigBee技术结合WSN设计安全高效的、个性化的环境监测 系统。许多本领域学者已经利用WSN设计了一些环境监测系统,代表性的成果有:雷旭等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了隧道环境信息监测系统。系统以STM32微控制器为核心设计了低功耗网络节点与网络汇聚节点设计了B/S模式访问的监控 中心软件;梅海彬等提出了一种基于Arduino开放平台与XBee Pro增强通信距离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对近海环境进行了实时监测;陈克涛等设计了以CC2530为 核心处理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农业环境监测网关节点;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 网络和3G/4G的远程环境监测系统;研究了WSN接入In?ternet的方法;Arch Rock Corp等研究了IPV6WSN;另外,针对农田土壤参数(诸如温湿度等)的精 确采集系统设计上,很多学者研究了土壤WSN精确化应用系统与实现的关键技术。诸如此类,这些都是典型的WSN环境监测系统与关键技术研究的文献成果。概括这些目前WSN环境监测领域文献共性特点,大多是针对农业、海洋等某一 领域设计的应用系统,缺乏共性通用的系统平台设计思想;另外由于缺乏目前云 计算、最先进的新技术植入,缺乏先进与人性化设计理念。针对这些弱点,进行 了研究改进。实践证明本文设计的系统,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了解监测场所的环 境信息,如:温度、湿度、可燃有毒气体及其浓度、火灾、光线明暗程度等数据。此外,系统利用数据融合技术实时闭环环境信息的预警决策,能根据信息特点实 现对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如环境安全指数超标会做出决策并采取一些措施。 2 无线传感器网络和Zig Bee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由大量价格较低的传感器节点以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系统[。将这些传感器节点部署在目标区域内,节点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自发形成多跳的无线网络,监测区域内的各种环境 信息通过传感器的感知、采集和处理后经由无线网络传送给监控中心或终端用户,协作完成指定的任务。ZigBee是一种便宜的、低功率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信技术。适用于通信数据量不大、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低,分布范围较小,一般应用于无 线传感器网络、家庭自动化、农业自动化、遥测遥控和医疗护理等方面。ZigBee 的主要特点是低速率、低功率、低成本、自配置和灵活的拓扑结构,抗干扰能力强。ZigBee技术与现有的控制网络标准无缝链接,具有很强的兼容性。 3 硬件设计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试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试 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填空题 1. 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 2. 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信息 3. 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 4. 传感节点中处理部件用于协调节点各个部分的工作的部件。 5. 基站节点不属于传感器节点的组成部分 6. 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展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径加强阶段 7.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 8. NTP时间同步协议不是传感器网络的的时间同步机制。 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 10. 从用户的角度看,汇聚节点被称为网关节点。 11. 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预测 13. 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_休眠(技术)机制、__数据融合 14. 分布式系统协同工作的基础是时间同步机制 15. 无线网络可以被分为有基础设施的网络与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Internet网络,WLan网络,拨号网络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属于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 16. 传感器网络中,MAC层与物理层采用的是IEEE制定的IEEE协议

17. 分级结构的传感器网络可以解决平面结构的拥塞问题 18. 以数据为中心特点是传感器网络的组网特点,但不是Ad-Hoc的组网特点 19. 为了确保目标节点在发送ACK过程中不与其它节点发生冲突,目标节点使用了SIFS帧间间隔 20. 典型的基于竞争的MAC协议为CSMA 二、选择题 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模块分为:通信模块、()、计算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A A.传感模块模块 C网络模块 D实验模块 2..在开阔空间无线信号的发散形状成()。A A.球状 B网络 C直线 D射线 3.当前传感器网络应用最广的两种通信协议是()D A. B. C. D. 4.ZigBee主要界定了网络、安全和应用框架层,通常它的网络层支持三种拓扑结构,下列哪种不是。D A.星型结构、B网状结构C簇树型结构D树形结构 5.下面不是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的技术。B A.定位技术B节能管理C时间同步D数据融合 6.下面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具有的特点D A.能量优先 B.基于局部拓扑信息 C.以数据为中心 D预算相关 7.下面不是限制传感器网络有的条件C A电源能量有限 B通信能力受限 C环境受限 D计算和存储能力受限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1科技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人类已经置身于信息时代,作为信息获取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技术——传感器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2目前无线网络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基础设施的网络,需要固定基站,例如我们使用的手机,属于无线蜂窝网,它就需要高大的天线和大功率基站来支持,基站就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另外,使用无线网卡上网的无线局域网,由于采用了接入点这种固定设备,也属于有基础设施网。 另一类是无基础设施网,又称为无线Ad hoc网络,节点是分布式的,没有专门的固定基站。 无线Ad hoc网络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移动Ad hoc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简称MANET),它的终端是快速移动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军101空降师装备的Ad hoc网络通信设备,保证在远程空投到一个陌生地点之后,在高度机动的装备车辆上仍然能够实现各种通信业务,而无需借助外部设施的支援。另一类就是我们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它的节点是静止的或者移动很慢。 3传感器网络的标准定义是这样的: 传感器网络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它的英文是Wireless Sensor Network, 简称WSN。 如图所示,大量的传感器节点将探测数据,通过汇聚节点经其它网络发送给了用户。 在这个定义中,传感器网络实现了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的三种功能,而这正对应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技术,即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4它们分别构成了信息系统的“感官”、“大脑”和“神经”三个部分。因此说,无线传感器网络正是这三种技术的结合,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现代信息系统。 5第一阶段:最早可以追溯二十世纪70年代越战时期使用的传统的传感器系统。当年美越双方在密林覆盖的“胡志明小道”进行了一场血腥较量,这条道路是胡志明部队向南方游击队源源不断输送物资的秘密通道,美军曾经绞尽脑汁动用航空兵狂轰滥炸,但效果不大。后来,美军投放了2万多个“热带树”传感器。所谓“热带树”实际上是由震动和声响传感器组成的系统,它由飞机投放,落地后插入泥土中,只露出伪装成树枝的无线电天线,因而被称为“热带树”。只要对方车队经过,传感器探测出目标产生的震动和声响信息,自动发送到指挥中心,美机立即展开追杀,总共炸毁或炸坏4.6万辆卡车。 这种早期使用的传感器系统的特征在于传感器节点只产生探测数据流,没有计算能力,并且相互之间不能通信。 6第二阶段是二十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之间。 主要是美军研制的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系统、海军协同交战能力系统、远程战场传感器系统等。这种现代微型化的传感器具备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因此在1999年,商业周刊将传感器网络列为21世纪最具影响的21项技术之一。 7第三阶段:21世纪开始至今。也就是本课开始介绍的911事件发生之后。这个阶段的传感器网络技术特点在于网络传输自组织、节点设计低功耗。 除了应用于情报部门反恐活动以外,在其它领域更是获得了很好的应用,所以2002年美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橡树岭实验室提出了“网络就是传感器”的论断。 由于无线传感网在国际上被认为是继互联网之后的第二大网络,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评出对人类未来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十大新兴技术,传感器网络被列为第一。 在现代意义上的无线传感网研究及其应用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几乎同步启动,它已经成为我国信息领域位居世界前列的少数方向之一。在2006年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

无线传感器网络期末复习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应用》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和。 2.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了、? 和的三种功能。 3.无线传感器网络包括四类基本实体对象:目标、观测节点、和 。 4.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架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sensor node)、和。 5.无线传感器节点通常包含四个模块,他们是:数据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 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栈包括物理层、、、传输层 和,还包括能量管理、移动管理和任务管理等平台。 7.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层和物理层协议采用的是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制定的协议。 8.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调制技术 和。 9.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三种影响信号传播的基本机制:、绕射和。 10.无线传感器节点处于、接收状态、侦听状态和时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是依次减少的。 11.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根据信道的分配方式可分为、 和混合式三种。 12.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同的应用可以将其路由协议分为五类,你知道的有:、、。(任意给出3种)。 13. IEEE 标准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即和。 14. Zigbee的最低两层即物理层和MAC层使用标准,而网络层和应用层由Zigbee联盟制定。 15. Zigbee协议中定义了三种设备,它们是:、和Zigbee终端设备。

16.Zigbee支持三种拓扑结构的网络,它们是:、和。 17.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有很多,按照网络应用的深度可 以划分三种:、和。 1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有很多,按照时间同步的参考时 间可以划分为和。 19.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有很多,根据需要时间同步的不 同应用需求以及同步对象的范围不同可以划分为和。20.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和 。 21.无线传感器网络典型的非测距定位算法有、APIT算法、 以及等。 2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策略可以分为、以 及。 2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故障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和 。 24. 根据网络提供服务的能力可以将QoS分为3种等级,分别是:、 和。 25. 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包括:、、及安全机制等。 26. 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能耗主要集中在模块。 二、名词解释: 1.无线自组织网络 2.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3.基带信号 4.模拟调制 5.数字调制 6.物理信道 7.逻辑信道 8.路由选择 9.路由协议

无线传感网络简明教程作业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明教程 作业题第一章 2. 什么事无线传感器网络 答:传感器网络的标准定义是这样的:传感器网络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 理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它的英文是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 称WSN 5.传感器网络的终端探测节点由哪些部分组成这些组成模块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答:由传感模块、计算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模块和嵌入式软件系统组成。 这里传感模块负责探测目标的物理特征和现象,计算模块负责处理数据和系统管理,存贮 模块负责存放程序和数据,通信模块负责网络管理信息和探测数据两种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另外,电源模块负责节点供电,节点由嵌入式软件系统支撑,运行网络的五层协议。 8. 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答: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和能量管理平台、移动管理平台和任务管理平台。这些管理平台使得传感器节点能够按照能 源高效的方式协同工作,在节点移动的传感器网络中转发数据,并支持多任务和资源共享。 第二章 2. 传感器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答: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基本转换电路组成。敏感元件是传感器中能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 测量的信号(一般指电信号)部分。基本转换电路可以对获得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运 算调制等。另外,基本转换电路工作时必须有辅助电源。 7.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包括哪些指标 答:传感器的一般特性包括:灵敏度、响应特性、线性范围、稳定性、重复性、漂移、精度、分辨率(力)、迟滞。 8. 什么是传感器的灵敏度 答:传感器的灵敏度指传感器达到稳定工作状态时,输出变化量与引起变化的输入变化量之比,即K=输出变化量/输入变化量=△ Y/ △ X=dy/dx 9. 什么是传感器的线性度 答: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实际输入-输出曲线(校准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吻合(偏离)程度。选定拟合直线的过程,就是传感器的线性化过程。实际曲线与它的两个端尖连 线(称为理论直线)之间的偏差称为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取其中最大值与输出满度值之 比作为评价线性度(或非线性误差)的指标。 式中e L为线性度(非线性误差),^L max为校准曲线与拟合直线间的最大差值,y fs为满量程输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大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_尚盈

文章编号:1004-9037(2009)02-0254-05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大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尚 盈 袁慎芳 吴 键 丁建伟 李耀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16) 摘要:针对大型碳纤维复合材料机翼盒段壁板结构,实现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多点应变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采用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成功判别了集中载荷模拟的损伤位置。本系统由传感采集子系统、无线传感网络子系统和终端监控子系统三部分组成。为了降低系统网络功耗及成本,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改善传感网络的实时性和同步性,设计了可直接配接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低功耗多通道应变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和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层次路由协议,开发了多通道应变数据采集、网络簇头转发和中继节点接收等主要软件模块。实验证明,相比于传统有线的监测方法和数据采集系统,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具有负重轻、成本低、易维护和搭建移动方便等优点。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结构健康监测;层次路由协议;自组织竞争网络中图分类号:T P2;T P9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 032117)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772072,50420120133)资助项目;航空基金(20060952)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07-09-05;修订日期:2008-04-17 Large -Scal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S hang Ying ,Yuan Shenf ang ,Wu J ian ,Ding J ianw ei ,L i Yaoz eng (T he A ero nautic Key La bo rat or y o f Smart M ater ial and Str uct ur e,N anjing U niv ersit y o f Aer onautics and A str onautics,N anjing,210016,China) Abstract :Aimed at the large-scale structure and anisotropy nature o f the carbon fiber compos-ite material w ing box ,a large-scale structural health m 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w ireless sen-sor netw orks is presented .A kind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 ork is designed to distinguish the damag e locatio n simulated by the co ncentrated load .The sy stem co nsists o f the sensor data ac-quisition,the w ireless sensor netw or ks,and the terminal monitoring sub-sy stem s.To im pro ve the performance o f the system ,the signal conditio ning circuit and the hierarchical routing pro -to col are designed based o n w ireless sensor netw orks ,the prog rams of data acquisition and Sink node are ex ploited.Experimental result pro ves that the system has advantag es of flexibili-ty o f deplo yment,low maintenance and deploym ent costs . Key words :w ir eless senso r netw or ks ;str 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hierarchical routing ;self -org anizing com petitive netw o rk 引 言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是采用智能材料结构的新概念,利用集成在结构中的先进传感/驱动元件网络,在线实时地获取与结构健康状况相关的信息(如应力、应变、温度、振动模态、波传播特性等),结 合先进的信号信息处理方法和材料结构力学建模 方法,提取特征参数,识别结构的状态,包括损伤,并对结构的不安全因素在其早期就加以控制,以消除安全隐患或控制安全隐患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结构健康自诊断、自修复、保证结构的安全和降低维修费用[1]。 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具有局部信号处理的功能, 第24卷第2期2009年3月数据采集与处理Jour nal of D ata A cquisition &P ro cessing Vo l.24N o.2M a r.2009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试题

1. 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 2. 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信息 3. 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 4. 传感节点中处理部件用于协调节点各个部分的工作的部件。 5. 基站节点不属于传感器节点的组成部分 6. 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展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径加强阶段 7.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 8. NTP时间同步协议不是传感器网络的的时间同步机制。 9. IEEE 802.15.4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 10. 从用户的角度看,汇聚节点被称为网关节点。 11. 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预测 13. 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_休眠(技术)机制、__数据融合 14. 分布式系统协同工作的基础是时间同步机制 15. 无线网络可以被分为有基础设施的网络与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Internet 网络,WLan 网络,拨号网络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属于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 16. 传感器网络中,MAC层与物理层采用的是IEEE制定的IEEE 802.15协议 17. 分级结构的传感器网络可以解决平面结构的拥塞问题 18. 以数据为中心特点是传感器网络的组网特点,但不是Ad-Hoc的组网特点 19. 为了确保目标节点在发送ACK过程中不与其它节点发生冲突,目标节点使用了SIFS帧间间隔 20. 典型的基于竞争的MAC协议为CSMA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库附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库附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60分) 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 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信息3、 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 4.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选择、频段选取、调制技术、扩频技术 5.扩频技术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直接序列扩频、跳频、跳时、宽带 线性调频扩频 6.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展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径加强阶段 7.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 应用相关的网络 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术、 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

9.IEEE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 10.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后台管理软件结构与组成:后台管理软件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处理 引擎、图形用户界面和后台组件四个部分组成。 11.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 预测 12.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_800MHz___915M__、、___5GHz 13.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_休眠(技术)机制、__数据融合 14.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1)机密性问题。(2)点到点的消息认证问题。(3)完整 性鉴别问题。 15.规定三种帧间间隔:短帧间间隔SIFS,长度为28s a)、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长度是SIFS加一个时隙(slot)长度,即78s b)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隔DIFS,DIFS长度=PIFS+1个时隙长度,DIFS的长度为128 s 16.任意相邻区域使用无频率交叉的频道是,如:1、6、11频道。 17.网络的基本元素SSID标示了一个无线服务,这个服务的内容

18春北理工《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线作业

------------------------------------------------------------------------------------------------------------------------------ 北理工《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单选题)与WLAN相比,无线广域网WWAN的主要优势在于()。 (满分 A支持快速移动性 B传输速率更高 C支持L2漫游 D支持更多无线终端类型 正确:A 2.(单选题)节点的生命周期主要由()决定。 (满分 A能量消耗 B环境因素 C访问频率 D传输速率 正确:A 3.(单选题)()是传感器节点其设计的主要考虑目标之一。 (满分 A节能 B廉价 C集成 D安全 正确:A 4.(单选题)传感器一般由()、转换原件和基本转换电路组成。 (满分 A敏感原件 B红外原件 C单片机 DARM模块 正确: 5.(单选题)传感器节点通信模块的工作模式有()、接收和空闲。 (满分 A发送 B启动 C认证 D互联 正确: 6.(单选题)一个基本服务集BSS中可以有()个接入点AP。 (满分:) A0或1 B1 C2 D任意多个 正确: 7.(单选题)网络连接度是所有节点的邻居数目的(),它反映了传感器配置的密集程度。(满分:) A平均值 B最大值 C最小值

------------------------------------------------------------------------------------------------------------------------------ D极小值 正确: 8.(单选题)蓝牙耳机是()的一个典型应用。 (满分:) AWPAN BWLAN CWWAN DMANET 正确: 9.(单选题)将“信息社会技术”作为优先发展领域之一。其中多处涉及对WSN的研究,启动了EYES等研究计划的组织是()。 (满分:) A日本总务省 B韩国信息通信部 C美国国防部 D欧盟 正确: 10.(单选题)无线传感网络集成开发平台MeshIDE是面向()中间件所开发的辅助中间件平台软件。 (满分:) AImpala BDsware CDFuse DDisWare 正确: 二、多选题: 11.(多选题)普适计算中间件的特点包括() (满分:) A扩展性 B支持服务发现 C动态性 D可协调性 正确: 12.(多选题)以下关于无线广域网WWAN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满分:) AWWAN可实现全球覆盖 BWWAN支持无缝漫游 CWWAN工作在ISM频段 DWWAN标准为IEEE802.20 正确: 13.(多选题)以下关于无线局域网硬件设备特征的描述中,()是正确的。 (满分:) A无线网卡是无线局域网中最基本的硬件 B无线接入点AP的基本功能是集合无线或者有线终端,其作用类似于有线局域网中的集线器和交换机 C无线接入点可以增加更多功能,不需要无线网桥、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网关 D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网关是具有路由功能的AP,一般情况下它具有NAT功能正确: 14.(多选题)MANET常采用多跳技术,相比单跳技术,多跳具有的优势包括() (满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技术分析及实际应用案例集锦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技术分析及实际应用案例集锦 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构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个要素。无线传感器网络所具有的众多类型的传感器,可探测包括地震、电磁、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周边环境中多种多样的现象。本文为您分析关于无线传感网络的一些技术问题,并介绍了几例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实际应用案例。 面向无线传感网络的构件化开发方法 基于构件化的软件开发方法是一种可以提供软件复用性的开发方法。构件是用于进行软件开发、复用和软件组装的基本单元。在面向构件的技术里,一个应用软件不是通过大量的代码来描述,而是通过数量有限的构件来描述,构件化的嵌入式软件是由一组软件构件构成的,这些构件的一个或者几个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应用;而且新的应用也可以使用已有构件,从而提高软件复用性。 无线传感网络时间同步研究进展与分析 保持节点之间时间上的同步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非常重要,它是保证数据可靠传输的前提。典型时间同步算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基于发送者—接收者的双向同步算法,典型算法如TPSN算法;基于发送者—接收者的单向时间同步算法,典型算法如FTSP算法、DMTS算法;基于接收者—接收者的同步算法,典型算法有RBS算法。 无线传感网中一种基于即时信息的TDMA方案 根据无线传感网在网络性能方面的要求,针对现有无线传感网协议在节点能耗和时延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IM-TDMA方案,根据节点流量的变化,动态地调节帧长,提高信道利用率;同时采用计数器管理及续传优先的调度方式,简化了调度复杂度,降低了节点能耗。仿真结果表明:IM-TDMA方案能有效地节约能耗。降低时延,可运用于实际无线传感网的MAC协议方案中。 两种异构CSMA/CA机制OSTS/BSTS无线传感网络公平性、实时性分析比较 本文根据火场监控应用的实际需要,针对传输火场环境下的温度及湿度这两个非均匀变量数据包到sink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两种实时性、公平性较高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竞争CSMMCA机制OS TS/BSTS,分析非饱和无线传感器异构网络的实时性、公平性特征 并比较这两种机制的优缺点,以此提出参数优化方案并提高系统监控性能。 基于OMAP的无线传感网节点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主要分析在设计较高处理及存储能力传感节点时,如何满足传感网节点低功耗和高处理能力间的平衡关系,并介绍基于OMAP处理器的节点处理器部分的实现方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综述.

无线传感器网络综述 李烨张旗黄晓霞 摘要随着“感知中国”、“智慧地球”等战略性的课题提出,无线传感网络的核心技术与标准将成为各国争相研究的热点。在无线传感网络中,低功耗是最核心的问题。本文以降低节点的通信能耗和延长网络寿命为出发点,阐明了通信OSI模型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以及传输层的低功耗策略与方法。 1 引言 无线自组织传感器网络被认为是新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能够广泛应用于军事、环境监测和预报、健康护理、智能家居、建筑物状态监控、城市交通、大型车间和仓库管理,以及机场、大型工业园区的安全监测等领域。随着“感知中国”、“智慧地球”等国家战略性的课题提出,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甚至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都将产生重大意义。最近二十年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给世界带来了深刻变化,然而,网络功能再强大,网络世界再丰富,终究是虚拟的,与现实世界还是相隔的。互联网必须与传感网络相结合,才能与现实世界相联系。集成了传感器、微机电系统和网络三大技术的新型传感网络(又称物联网,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其目的是让物品与网络连接,使之能被感知、方便识别和管理。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中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高度关注与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

无线传感器网络期末试卷

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无线传感器网络期末试卷适用班级:11计6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将最合适的选项填入括号中,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结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数目庞大 B.分布密集 C.易受环境干扰 D.可随意移动 2.关于传感器的现代感知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多跳路由算法向用户报告观测结果 B.多个传感器协同完成感知区域的大观测任务 C.传感器无计算能力 D.每个传感器完成临近感知对象的观测 3.无线网络技术使用的介质是()。 A.无线电波 B.双绞线 C.光缆 D.同轴电缆 4.()是传感器结点没有的组件。 A.处理子系统和无线通信子系统 B.传感器子系统 C.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和基本的变成语言 D.传统的Web浏览界面 5.以下哪个不是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设计挑战?() A.驱动程序 B.有限的能源 C.可靠性 D.对Linux的支持 6.以下名词中中英文对应错误的是()? A.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 B.全球定位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 C.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D.智能家居——Intelligent Home 7.电饭煲中的主要传感器是() A.压力传感器 B.红外传感器 C.温度传感器 D.湿敏传感器 8.智能家居功能包括() A.家居安全监控 B.家电控制 C.门禁系统 D.以上皆是 二、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1分) 1.传感器网络的主要应用领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大基础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感器网络的协议可分为五层,从下到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传感器结点的物理结构是: 5.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功能模块组成为: 三、简答题(共30分)

无线传感网络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无线传感网络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将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具有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的能力。传感器网络最初是由于军方的需要而发展期来的,随着传感器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现在已从军事防御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前景 引言 科技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人类已经置身于信息时代。而作为信息获取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技术——传感器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传感器信息获取技术已经从过去的单一化渐渐向集成化、微型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并将会带来一场信息革命。 无线传感的发展历史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将传统传感器采用点对点传输、连接传感控制器而构成传感器网络雏形,我们把它归之为第一代传感器网络。随着相关学科的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感器网络同时还具有了获取多种信息信号的综合处理能力,并通过与传感控制器的相联,组成了有信息综合和处理能力的传感器网络,这是第二代传感器网络。而从上世纪末开始,现场总线技术开始应用于传感器网络,人们用其组建智能化传感器网络,大量多功能传感器被运用,并使用无线技术连接,无线传感器网络逐渐形成。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一代的传感器网络,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发展和应用,将会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带来深远影响。发达国家如美国,非常重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美国的《技术评论》杂志在论述未来新兴十大技术时,更是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列为第一项未来新兴技术,《商业周刊》预测的未来四大新技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也列入其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设计

摘要 空气品质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利用传感器检测空气质量是当今流行的一种方法,本文介绍了传感器在空气质量检测方面的原理应用及监控系统的网络设计。 本系统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来实现数据的采集与发送。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 本设计系统采用CC2430无线通信模块、温湿度传感器DHT90、空气质量传感器QS-01、电源模块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RS-232串口和监控中心通信,使用软件开发平台IAR Embedded Workbench开发ZigBee协议栈,基于ZigBee的无线网络技术以低功耗、低成本、低复杂度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的青睐。ZigBee技术特别适合于数据吞吐量小、网络建设投资少、网络安全要求较高、不便频繁更换电池或充电的场合。预计将在消费类电子设备、家庭智能化、工控、医用设备控制、农业自动化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利用ZigBee技术完成传感器节点和汇聚节点的应用程序,最终能够实现空气质量的监测。 关键字:无线传感器;cc2430;DTH90;zigbee技术;空气质量检测

ABSTRACT Air quality impact on people is very important, using sensors to detect air quality is now a popular metho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ensor in air quality testing principle,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gas sensor, and gas sensor development trend and prospects. The system use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to achieve data’s col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re composed of a large number of low-cost micro-sensor nodes which are deployed in the monitoring region, use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ans to form a multi-hop's self-organizing network, with the aim of perception,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of perceived target information in the network coverage region, and send them to observers. This system uses CC2430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DHT90, air quality sensor QS-01,power module to buil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uses RS-232 serial port to communicate with monitoring center .Use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IAR Embedded Workbench to develop ZigBee protocol stack.Based on the ZigBee wireless networking by low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power loss, low cost, low complexity receives more and more many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 favor.The ZigBee technology suits specially in the data volume of goods handled small,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 invests few, the network security request is high, inconvenient replaces the battery or the charge situation frequently.The estimate in the expense class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the family intellectualization, the labor will control, medical domains and so on device control, agricultural automation obtains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These can definitively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ir quality monitoring. Keywords:wireless sensor;CC2430;DTH90;ZigBee technology;air quality testing II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