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学习资料概述

社会工作学习资料概述

社会工作学习资料概述
社会工作学习资料概述

第一章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本节知识重点】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

1、社会工作的一般含义

“社会工作”是由英文Social Work翻译过来的。它指的是非营利地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在不同国家,社会工作也被称为社会服务(Social Service)或社会福利服务(Social Welfare Service),

2、中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二、社会工作的特点

1、专业性助人活动

专业助人活动强调社会工作专业是以一套理论为指导,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不是凭个人生活经验和热情来提供的。社会工作专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它的直接服务对象是那些处于各种困境中的人们。

2、注重专业价值

所谓专业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时所遵循的理念、指导思想和伦理。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它既是社会工作专业遵循的原则,又是社会工作专业努力的目标。同时又强调要帮助服务对象实现个人价值,实现平等与正义。

3、强调专业方法

所谓专业方法是指本专业独特的、在许多情况下要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才能掌握的方法。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复杂的助人服务,需要有专门的方法和技巧。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方法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一系列独特的工作方法。专业方法本身就承载着专业的价值和理念。

4、注重实践

从工作对象而言:社会工作专业的直接目标是服务弱势群体。从专业价值而言: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与方法的价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实现。

5、双方合作

对于服务对象的帮助,只有通过双方的合作才能得到实现,同时合作又是培养服务对象自我价值的有效手段。

6、多方协同

服务对象所面对的问题的复杂性常常是单凭社会工作专业所不能解决的,需要多方调动社会资源,多种专业和机构共同协作才能完满解决。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本节知识重点】

一、社会工作的目标

1、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1) 解救危难

危难是指一个人的处境已经危及到他的基本生存,致使他不能维持基本生存需要,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危难具有普遍性,向面临危难的人群提供帮助是社会的基本责任。危难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物质生活的困境,也可以是心理以及社会生活的困境。(如极度贫困、精神崩溃、吸毒成瘾、自杀倾向等)

(2)缓解困难

困难是指那些影响了个人生活,还没有危及基本安全,但又是凭个人力量无法解决的生活处境。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士缓解压力、克服困难,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如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青少年网迷等)(3)促进发展

发展是个人的基本需要。社会工作专业相信每一个人都是有潜能的,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把帮助个人发挥他们的潜能,实现个人生活的幸福作为基本目标之一。个人发展包括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增长两个方面。因此,发展不仅包括个人在顺利环境下的潜能发挥,也包括在困境中个人克服困难的能力增长。

2、社会层面的目标

(1)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指非纯生理性、与社会因素相关的问题。它具有:社会性、广泛性和危害性。社会工作就是要解决因社会资源有限、分配不公、制度不健全等因素造成的社会问题。(如人口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等)

(2)促进社会公正

社会公正也称社会正义,是指一个社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在经济、政治等资源分配方面所具有的正当性的状态。公正包括机会公正、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等内容。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大量弱势群体的存在、农民工子女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等)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1、功能的涵义与类型

(1)什么是功能

是指一个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和其他部分所发挥的影响。在社会生活中,大至宏观的社会系统,小至个人、家庭都具有相应的社会功能。如果功能不足或缺失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专业功能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帮助社会中各个系统恢复、发展其社会功能。

(2)功能的基本类型

由于社会是异常复杂的,任何一个社会系统的功能都可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正功能和负功能)。如过分的社会福利,及锦上添花又有可能培养懒汉。

2、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功能是为个人及家庭提供直接的服务,帮助个人和家庭发挥正常的社会功能,承担社会责任。

(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

人们是否能够过上正常生活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一方面,个人和家庭应对生活环境的能力本身是有限的;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复杂性造成生活困境的多样性常常是个人能力所无法应对的。对于一些人,特别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来说,过上正常生活也是很困难的事。因此,对于生活处于困境的人们予以帮助是社会工作专业的职责。

社会工作专业在帮助人们获得正常生活状态时可以分为几个层面。第一,帮助人们解决眼前的困境。无论是物质生活困境,还是心理或社会生活困境,当人们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脱离困境时,社会工作专业就要给以帮助,使他们脱离困境。第二,基于专业价值理念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帮助人们发展生活能力,重建信心,以自己的能力去应对生活环境的挑战(助人自助)。

(2)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人在环境中”是社会工作专业分析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它的基本含义是人和环境是不可分离的。在个人方面有生理、心理、个人经验、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在社会方面则有家庭、社区、工作单位和社会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原因。

基于这样的观点,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目标是建立个人与环境之间的良好互动。一方面要提高个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则要改善匀境,调动环境中的资源,排除环境中的障碍。

3、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社会工作对社会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维持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是社会各部分关系协调、社会稳定的状态,它是任何社会都极力追求的。在实践中社会工作专业直接服务于个人,解决了个人所遇到的问题,也就减少了社会问题激化的危险,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注意:社会工作专业与政府的行政管理体系的比较。相同之处:都具有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不同之处:二者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是不同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倾向于用行政力量,即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和权力解决问题.其解决问题的主要依据是制度和

政策,因此,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因素,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是它的直接目标。社会工作专业则更强调人的需要的满足和人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直接目标不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它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是通过提供服务与满足人们的需要、解决人们的问题来实现的。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社会工作强调通过改变环境、完善制度来解决问题。所以,社会工作可以从更探层次上发挥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

(2)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是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良性互动,社会成员之间相互接纳、平等相处的生活状态,人们之间具有良好的关系和社会支持是健康社会的表现。

社会工作以人为本,致力于在社会成员之间建立相互支持的关系,致力于建立一个相互关怀的社会。社会工作所擅长的、面对面的、深人人心的、人性化的服务在化解矛盾和冲突时所产生的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是一般行政方法所不能替代和比拟的。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及要素

【本节知识重点】

一、社会工作的对象

社会工作的对象分为基本对象和扩大的对象。

1、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

社会工作专业基本对象主要是指由于生理、心理原因,或者由于个人无法抵御的社会和自然原因而陷于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亦即最值得帮助的人。如“三无人员”、“五保户”等。(主要是物质方面的低层次帮助)

2、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

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社会工作的对象也在扩大。表现在:从帮助物质生活上最困难的人扩展到所有基本生活遇到困难而需要帮助的人,从贫困的个体和家庭到有问题、欠发展的社区,从困难民众到广大公众。

二、社会工作的要素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助人活动,它的基本要素包括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念、工作方法和社会互动等。

1、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也称受助者、案主或工作对象)是社会工作者直接服务或帮助的对象。服务对象是社会工作专业存在的前提;所以服务对象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构成要素。服务对象,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在还没有建立专业关系之前,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的人只是潜在的服务对象。只有当求助者与社会工作者建立正式的专业关系后,求助者才成为服务对象。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对象包括个人及家庭、群体和社区。

2、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服务的直接承担者,是掌握了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技能的专业工作人员。没有社会工作者就没有社会工作,所以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的服务是其他任何人所不能提供的专门服务。

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所提供的服务既包含了专业的规范行为,也包括着个人的经验和价值观的因素。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过程的主导者,是社会工作专业不可缺少的要素。

3、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群体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一系列专业价值理念和专业伦理的总称。它包括社会工作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和服务对象的看法。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即以帮助他人、服务他人、促进社会福利和社会公正为自己行动的目标。

4、专业助人方法

社会工作是专门的助人活动、助人方法,作为达到助人目的的手段和措施,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不仅具有工具价值,相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目标来说,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本身就是一个实现专业目标的过程,它具有不可忽视的过程价值。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几种.

5、助人活动

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目标和专业价值观的要求,向服务对象提供的具体服务,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

的互动与合作的过程。

是助人活动是双方围绕解决困难和问题而展开的、双方均作为独立主体的互动、合作与共同成长过程。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双方互相理解对方的行动,相互合作,共同克服困难。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本节知识重点】

社会工作领域是指社会工作提供专业服务所介人的社会生活范围。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领域是非常广泛的,所有的人们遇到与可能遇到困难的社会生活领域都可以成为服务的领域。社会工作有以下基本领域:

1、儿童及青少年服务

儿童及青少年是以年龄特征来界定的目标人群。中国的儿童指的是婴幼儿到少年这一年龄段的人,而联合国认为儿童的上限

可以拓展到青年。

按照国际上的理解,儿童服务指的是对幼儿、少年和青年的服务,是为了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进行的福利服务。按照人类成长理论,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每一年龄阶段的问题和需求,都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介人空间,

社会工作专业可以提供相应的服务。

2、老年人社会服务

老年人社会服务或老人社会工作是以老人为对象的专业服务。老年人的社会需求以及所产生的问题具有特殊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赡养和照顾问题。老人服务是社会工作专业关注的一个焦点,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务领域。

3、妇女社会服务

妇女社会服务(或称女性社会工作)是针对女性需要、为了促进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发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工作。当前我国这方面比较严重的问题有:女性权利的侵犯问题(如一些女婴被虐待甚至被遗弃、贫困地区女童失学问题比较严重、对女性的家庭

暴力等);就业中的男女不平等问题;农村老年妇女养老问题等。

妇女社会服务可以从这样两个层面开展工作:首先是倡导服务。针对文化传统和制度、政策层面对妇女的歧视问题,社会工作专业要在政策上进行倡导,努力改变其中对妇女的歧视因素,创造平等的社会环境;其次是为遇到问题的妇女提供直接的帮助,帮助她们克服生活中的障碍,获得她们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平等地位。

4、康复服务

康复服务是针对残障人士而开展的、以增强和恢复他们的生物功能和社会功能为目的的福利服务。残障分为肢体残障和智力残障,前者是人的生理器官(躯体的主要部分)残缺或失去功能的状态,后者是人的智力和精神方面发育不足或受到损伤而不能

发挥正常功能。

在对残障人士的康复服务方面,有机构内康复、社区康复和职业康复等几种重要的服务方式。另外,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残障人士就业、对残障人士实施法律援助,对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其社会参与发挥着重要作用。

5、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对因自然、个人及社会等各种原因而导致基本生活陷人困境者的救助,其目的是保障当事人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权利。社会救助主要由政府承担责任,所以它也叫公共救助。作为一种制度,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的最初级、

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社会救助是政府对其成员生存权利的最基本的保护。社会救助主要的是向困难人群发放食物、生存物资和金钱,以保障他们

免于饥饿、疾病,保障生命安全。

6、就业服务

就业服务是对就业有困难的人士提供的专业服务,它包括就业辅导、就业培训、职业设计等多种内容。

服务的领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针对就业问题的政策倡导,帮助政府针对服务对象的需要调整社会福利制度和政策。另一个方面则是向就业困难人群提供直接的就业相关服务,包括就业辅导、职业技能培训以及相关的心理辅导等。(具体包括帮助求职者了解政府的就业政策,掌握就业信息;培训求职者的职业技能等)

7、心理健康服务

心理健康服务是正对心理压力过大从而影响了正常生活和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士开展的服务工作。社会工作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不同于心理学专业的心理辅导。社会工作专业强调人是情境中的人,人们所面对的心理问题也是在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所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更多地强调社会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其服务不仅聚焦于心理问题,更多地聚焦于改善人

的生活环境,从而促进心理问题的解决。

8、家庭服务

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领域,也称之为家庭社会工作,是由社会工作者向享有需要的家庭提供的支持性服务。家庭既是服务的对象,又是可以利用的手段。家庭是个人最重要的生活环境,个人的许多问题来自家庭,通过推动家庭

成员之间的积极互动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个人问题的解决。

9、医疗社会工作

医疗社会工作是在医疗、卫生、保健领域实施的社会工作,与医疗事务相关的、主要在医疗机构内从事的社会工作也叫医务社会工作。医院是一个特殊的人际关系环境。社会工作专业在医疗环境中能够协调相关各方面人员关系,其中最关键的在于将人

们关注的焦点调整到对患者的关怀上来。

10、学校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是以帮助学生正常地学习和健康成长为目的的服务。在学校环境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紧张关系。社会工作者以平等的关系为学生提供帮助,让他们能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重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调整人际关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社会工作者可以灵活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发挥教师和家长所不能发挥的作用。

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有三种方式: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是针对“问题学生”失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开展的工作,其目的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正常发展;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是帮助学生适应剧烈的社会变迁而开展的工作,包括各种辅导活动;社区一学校社会工作,把社会工作延伸到学校之外,包括联系学生家长,实现家一校沟通,对离校学生提供追踪服务,开展社区教育以利

学生学习与成长等。

11、矫治服务

矫治也称矫正。它是司法机关和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手段使犯罪者或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思想上、行为上的治疗,以重新融人社会的活动。矫治服务包括在监狱中的服务和在社区中的服务,后者又叫社区矫正。

矫治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是人罪分离。需要惩戒的是罪行,而不是有犯罪行为的人。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矫治社会工作服务要帮助服务对象与犯罪行为脱离;另一方面,在惩戒他们的犯罪行为的过程中,要让他们感受到他们是平等的。

12、城乡社区发展

社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工业化、都市化的生活方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无论城市社区还是乡村社区,人际关系都已经变得越来越疏离。这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而且会直接威胁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因此,推动城乡社

区发展就成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重要实务领域。

13、军队社会工作

军队社会工作是对心理压力过大及有其他困难的军人开展的社会服务。军人可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这样几种:

一是新兵的适应问题。新人伍的军人都会面临角色的转换;第二,压力舒解的问题;第三个方面是退役前后的服务。

14、企业社会工作

企业社会工作也称工业社会工作,它是在企业中开展的针对劳工群体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企业里,社会工作专业的任务主要可以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劳工权益的保护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在协调劳资关系方面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本节知识重点】

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

(1)服务提供者。社会工作服务既包括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服务,也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还包括政策信息的提供。

(2)支持者。社会工作者面对受助者(服务对象)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

服困难,自我决策,即“助人自助”,帮助他们恢复信心,增强自信,从而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3)倡导者。倡导是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倡某种行为。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原则是“案主自

决”,面对困境,不是由社会工作者把受助者拉出困境,而是在为他们提供帮助的前提下,让他们自己走出困境。

2、社会工作者间接服务的角色

(1)管理者。管理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服务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2)资源争取者。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是以一定资源为基础的,但是,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当一个服务目标确定以后,社会工作者就要围绕既定目标来组织和争取必要的资源。资源的概念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3)政策影响人。政策可以是由国家制定的全国性的社会政策,也可以是社会服务机构制定的相关政策。社会工作者必须承

担起政策影响人角色,推动政策的改变与发展。

(4)研究者。对研究者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叉地认为研究者就是专门的研究人员,而广义地认为认真研究问题的都是

研究者。

二、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

1、理论方面的知识

社会学是以社会整体为对象,研究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变迁及其原因,并揭示其规律的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即人们怎样组成社会,社会又如何运行以满足其成员的需要,怎样看待社会问题。人是生活于社会和具体的社会情境之中的,对人们所遇困难的理解,对社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具备社会学知识。

在社会工作发展历史上,心理学知识是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来源。

管理学特别是行政管理学知识对社会工作的贡献,集中反映在社会行政之中。社会行政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一整套行政管理方法对社会工作机构进行管理,以有效达致社会工作目标,是管理学与社会工作关系的突出体现。

2、政策方面的知识

政策是政府制定的、涉及到社会财富和公共利益分配的制度性安排。政府的政策也称公共政策,它是面对公众的;社会政策或社会福利政策是针对困难群体,对其给予优惠以促进社会公正的制度安排,社会政策是社会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社会问题的解决都与政府的政策有关,社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落实社会政策。

3、技术方面的知识

社会工作者要有效地达到助人目的,就必须掌握多种技术方面的知识。重要的包括调查研究方面的知识,现代资讯工具方面

的知识等.

4、文化知识

社会工作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样化的,社会工作者必须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包括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婚丧嫁娶、

生育死亡等相关知识,

三、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1、技术能力

技术是处理问题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技术不但包括与自然科学相对应的技术(科学技术),也包括处理社会事务的技术(社会

技术)。技术能力具体反映为人们处理具体问题的动手能力。

2、文化能力

文化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习得的价值观念、行为规则、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文化能力指的是理解这些文化现象的能力。由于社会工作常常要面对困难群体、弱势群体,而这些群体因为长期处于困难和弱势地位而形成自己特殊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所以社会工作要有较强的文化能力,或者说对不同群体的文化有较强的敏感性。

3、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对外部事物的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和特征。社会工作者要同各种人打交道,要面对各种问题,就必须有良

好的心理素质。

4、持续学习能力

社会工作者要面对和处理各种问题,就需要学习新的知识。社会工作者倾向于认为世界上没有两件事情是完全一样的,所以

处理不同的问题常常需要不同的方法和技巧.社会工作者不但要参加专业团体所要求的专业培训,而且要留意各种机会,增加自

己的知识和能力。

系方面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第一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和内容

【本节知识重点】

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含义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大体上可以从理论作用和实践作用两个颁来理解。

1、所谓理论作用:是指社会工作价值观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和学术研究的正面影响。它主要包括:它是构建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哲学基础,还是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依据,也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应用社会科李的的重要特征;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任何形式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都不能偏离价值观基础。

2、所谓实践作用是指:首先,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其次,社会工作价值观在专业文件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伦理守则。第三,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第四,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1、戈登和比斯台克价值体系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个人存在的尊严和价值、个人发展的机会和权利、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社会对个人应尽的责任和关怀、社会对个人基本需要的尊重和满足、民主社会对个人实现的重要意义等几个方面。

2、国际社会工作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服务”强调的是实践形式、“社会公正”强调的是实践目标、“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的是实践的具体差异、“人类关系的重要性”强调的是实践工具、“诚信”强调的是实践的行为准则、“能力”强调的是对实践者的专业教育要求。

3、如何理解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呢?所谓基本原则,是指在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与工作程序、工作方法有关的比较具体的价值表述。对这一部分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原则”是根本性的但不是具体化的,不能适用于每一个具体的实践环节。应认真领会接纳、尊重、个别化、自决权和知情同意、保密、不批判等六项原则的基本含义。

四、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内容

基于人道主义,通过专业化的社会服务,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我国社会工作的追求,也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框架。

1、强调社会和谐。在改革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单纯强调个人、集体或社会环境因素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它们之间应该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

2、保持家庭和谐和稳定依然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家庭观念。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众的维权意识越来越浓,在处理比较严重的家庭冲突和家庭危机时会诉诸法律,但是多数情况下,人们还是倾向于通过协调家庭内部关系来保持家庭稳定。

3、注重服务的人情味。以“仁爱”为基础,结合传统文化。

4、重视道德建设。

5、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二节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本节知识重点】

一、伦理的含义

“伦理”意思是人伦之理,源于儒家,强调人们之间的尊卑长幼次序。而“道德”源于道家,意思是人们所应遵循的社会和自然界内在的发展规律。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

1、社会工作伦理的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概论

1、复习资料答案由班委整理上传,仅供参考, 2、请学生打印模拟试题考试后作为作 业上交 社会工作概论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是一种介入手段;其最直接目标是助人自助,终极目标是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门专业:个案、团体、小组——三大方法;是一门职业;其四大要素是:社会工作者、受助人、价值观、助人活动。 社区工作——广义: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狭义:以整个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提供助人的、利他服务的一种专业手法。 怀旧——简而言之,怀旧就是缅怀过去。旧物、故人、老家和逝去的岁月都是怀旧最通用的题材。 二、简答题 1、改革后我国社会工作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80年代初,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民政工 作的发展,建立和发展有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的任务就提上议事日程。社会变迁 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促进作用。 2、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社会福利服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含县以上政府部门兴办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和由社区创办的敬老院等社会福利事业,二是由政府和社会为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而开办的社会福利企业,三是以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服务。 (2)救灾救济。一是救灾,民政部门主要是在灾害发生时抢救生命财产,在灾后向灾民提供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组织生产自救和以工代赈以及倡导群众中的互助互济。二是五保工作,是指由农村集体负担保证无法定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援助,对他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荐(保教)”。三是扶贫,是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由民政部门予以资金扶持、政策和思想扶持、科技和信息扶持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等。四是社会救济,包括给城镇中的“三无”人员、部分农村五保对象、符合救济条件的退职职工和城乡困难户的临时救济等。 (3)优抚安置,民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优抚工作包括国家抚恤、政府补助、群众优待、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人员接受安置及优抚事业单位管理等。 (4)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即对城市社会救助对象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进行救助,并开始在全国普遍建立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社会工作者初级学习资料

社会工作实务 内部资料班温馨提示: 教材:由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中国社会出版社的社会工作者考试用书。P表示页码,例:P1表示第一页。 P1:第二段,社会工作是由一套……的基本构成要素。(一)标题下,第一行,所谓“模式”,可以……总结归纳。 P2:上数第1-2标题。了解(二)标题下,1-2标题。理解。 P3:二、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重点。 (一)标题下,第一段第二行,不仅需要为服务对象……团体和社区;第二段第一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上。 P4:(二)1.系统理论含义,标题下第一段,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不断地相互作用中。 第二段,社会工作的系统视角……一种动态的观点。2.……的着重点,(1)一(3)点的第一句话。背下来。3.……工作实务的特点。了解 P5: 第二段,所谓“栖息地”……和社会环境。所谓“生存空间”……的角色。2.……核心概念和内容,(1)一(6)点标题。能用自己的话解释。3.……工作的切入点,(1)-(3)点。理解。 P6: (四)1.优势视角……的特点,(1)一(3)点第一句话。背三句话。2.优势视角……的重点,(1) -(5)点,背下来。 P7: 二、社会工作实务……的特点,标题下,(一)—(四),理解。 P9:一、通用过程模式……基本系统,标题下,(一)—(四),能结合案例分析。 P12:(一)1.什么是接案,标题下第一行,“接案”是社会……第一步工作。 P13:(二)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标题下,(1)一(3)的第一句话。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1)-(3)点,三种类型。 P16:会谈的主要任务,(1)一(4)点第一句话。重点 P17:3.会谈的技巧,(1)一(3)点第一句话。重点 P19:2.收集资料的……的方式,重点。(1)管理式服务记录。(2)临床式服务记录,①—④点。 P21:5.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重点。(1)一(4)点第一句话。 P31:收集资料的方法,(1)询间。询间的方式主要有:①一③点。(2)-(5)点第一句话。 P34:三、预估的主要方法,重点。 P35:(一)社会历史……及其运用,看懂表2-1。 P36:(二)家庭结构图……运用,会画结构图。 P37:(三)社会生态系统图,看案例2-2,看懂图2-2 P41:表2一2,重点。 P44:一、服务计划的构成,标题下(一)-(六),6部分构成。重点。 P49:(二)构建行动计划,1.选择介入系统,标题下第一行,在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照顾系统等; P50:2.选择行动内容,标题下,(1)-(5)点第一句话。 P56:二、介入的分类,重点。 P58:四、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重点。 P61:五、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重点。 P66:三、评估的类型,(一)-(二),重点。 P67:四。评估的方法与技巧,(一)-(四),重点。 P70:二、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一)一(五),重点。

第一章 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学校社会工作 教材:学校社会工作,许莉娅主编,2009年1月第一次印刷,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课程之一,也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之一,对于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方法和技术应用到现实社会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对学校社会工作有一个概括式的了解,并进一步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价值观念、基本技巧和方法;具有对学校当中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理解、解决和处理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去具体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法。课堂讨论:就社会热点话题,联系本专业知识进行讨论;观看专业视频后,提交观后感(联系专业知识) 主要参考书(名称、编著者、出版时间、出版社):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王思斌.学校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3.范明林、张洁.学校社会工作.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林胜义.学校社会工作.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4. 第一章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主要内容: 第一节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 第二节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目标及功能 第三节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基本要求: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特征、基本性质;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类型、对象和实施作用的基本领域;理解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辅导的关系。 重点:学校社会工作的含义和对象 难点: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辅导的关系。 第一节学校社会工作基本概念

社会工作学习资料概述

第一章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本节知识重点】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 1、社会工作的一般含义 “社会工作”是由英文Social Work翻译过来的。它指的是非营利地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在不同国家,社会工作也被称为社会服务(Social Service)或社会福利服务(Social Welfare Service), 2、中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二、社会工作的特点 1、专业性助人活动 专业助人活动强调社会工作专业是以一套理论为指导,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不是凭个人生活经验和热情来提供的。社会工作专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它的直接服务对象是那些处于各种困境中的人们。 2、注重专业价值 所谓专业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时所遵循的理念、指导思想和伦理。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它既是社会工作专业遵循的原则,又是社会工作专业努力的目标。同时又强调要帮助服务对象实现个人价值,实现平等与正义。 3、强调专业方法 所谓专业方法是指本专业独特的、在许多情况下要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才能掌握的方法。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复杂的助人服务,需要有专门的方法和技巧。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方法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一系列独特的工作方法。专业方法本身就承载着专业的价值和理念。 4、注重实践 从工作对象而言:社会工作专业的直接目标是服务弱势群体。从专业价值而言: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与方法的价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实现。 5、双方合作 对于服务对象的帮助,只有通过双方的合作才能得到实现,同时合作又是培养服务对象自我价值的有效手段。 6、多方协同 服务对象所面对的问题的复杂性常常是单凭社会工作专业所不能解决的,需要多方调动社会资源,多种专业和机构共同协作才能完满解决。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本节知识重点】 一、社会工作的目标 1、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1) 解救危难 危难是指一个人的处境已经危及到他的基本生存,致使他不能维持基本生存需要,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危难具有普遍性,向面临危难的人群提供帮助是社会的基本责任。危难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物质生活的困境,也可以是心理以及社会生活的困境。(如极度贫困、精神崩溃、吸毒成瘾、自杀倾向等) (2)缓解困难 困难是指那些影响了个人生活,还没有危及基本安全,但又是凭个人力量无法解决的生活处境。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士缓解压力、克服困难,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如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青少年网迷等)(3)促进发展

社工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 张华,女,44岁,有一个正在本地读大学一年级的女儿,丈夫在女儿幼年时就因病去世。张华没有正式工作,这么多年来一直靠做临时工作维持家庭生活,比如做保姆、街道清扫员、家政员等。去年3月份,由于一次车祸,张华不幸失去了一条腿,住院没多长时间,她就因无力支付医药费出院。至今她还无法接受这种巨大的生活变迁,整日闷闷不乐,脾气也很暴躁,经常对女儿发脾气,有时候甚至不吃不喝,病情也没有好转。后来在女儿的劝说下,她的情绪好一点,但她还是经常想到自己是个废人什么用处也没有了,有时甚至想自杀,但又觉得不能让女儿孤孤单单一个人在世上生活。现在,她几乎不出门,不愿意和健全人说话,也不乐意和残疾人交往。 问题: 1.请阐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目的。 2.针对张华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解析: 1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目的 (1)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人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功能。具体而言,残疾人社会工作是要通过处理残疾人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帮助残疾人克服在康复、教育、就业、婚姻家庭生活、社会权益、文化生活和环境方面遇到的障碍,让残疾人因把损伤带来的能力丧失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更好地发挥潜能,有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2.社会工作者采取的介入策略: (1)社会工作者借助医疗科技的基本知识,帮助张华取得合适的医疗康复服务。 (2)对张华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勇敢接受现实。 (3)帮助张华进行生活自理训练,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4)在张华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之后,为其提供就业辅导,帮助她联系力所能及的工作。 (5)评估张华的家庭状况、经济条件以及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帮助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并取得社区的支持,解决其生活困难。 (6)鼓励张华走出家门,积极参与残疾人之间以及残疾人和正常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刘先生曾是一家公司的销售员,在经历一次车祸后失去了双腿。妻子是一家大公司的职员,有着丰厚的收入,儿子学习成绩优异,懂事。刘先生的母亲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而母亲年老体弱,照顾儿子也显得吃力。妻子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照顾丈夫,而社区中又不能提供生活照顾和康复服务。一年来,刘先生一直待在家里,情绪很容易激动,经常一个人偷偷地哭。刘先生原本是一个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经历了这次创伤之后,不再和以前的朋友和同事来往,也很少说话,整个人很沉默。妻子看到丈夫变得越来越孤独,前来求助社会工作者。 问题: 1.请你分析刘先生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作为社会工作者,对刘先生可以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案: 解析:本案例适合采用社会康复模式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本模式的理论依据是生态环境改善模式,它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个人,二是关注个人和家庭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三是关注个人环境系统。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为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提供帮助(教育、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解析文本材料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一、基本资料: 马艺,女,是一名初二的学生,近半年来常与不良少女集会,并参与打架斗殴,并酷爱网络游戏,天天沉迷于网吧,原来学习成绩还算可以,目前成绩一落千丈。父亲知道她的这一情况后,天天看着她不让她与不良少女接触,到网吧里看着劝她也无法将她劝回。后来,马艺不仅三天两头旷课,甚至经常一星期不回家,只愿意沉浸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现在,马艺的父亲天天在家看着孩子,即不能外出打工维持生活,马艺也不能正常学习。马艺的父亲很苦恼,找到社会工作者。 二、背景资料 马艺的父母已离异多年,她目前由父亲抚养,母亲另组家庭,生活条件不是很好,所付的生活抚养费很少,也不经常来看她。其父迫于生计,父亲四处打零工挣钱,没有时间过问马艺的学习,甚至她的生活也只是给她一些钱,让马艺自己做或者买些吃的。马艺与父母沟通得很少,平时也很少与长辈人群沟通,话语很少。从小生活很自立,在学习方面也很少让老师和家长操心。升入初中以后,学习压力大,学习很吃力,再加小艺非正常的家庭生活,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心理逐渐冷漠。与身边的老师同学极少交往,很少与人言语。由于无人看管,性格冷漠,她结识了校外社会闲散人员,觉得她们能给她关爱,找到了友谊。出于义气,也参与到她们的打架等不良事件中。

三、主要问题 案主的学习、家庭、交际面临困境,案主心理存在一些偏差,外显的安静和无所谓的态度是不熟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关键的一点是不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 四、问题分析 案主主要面临的困境有: 案主与不良人群交往,影响正常生活、学习;沉迷网游、难以自拔的现状;案主与父亲之间关系不良,亲子沟通存在障碍,以及案主对母亲冷漠的态度;小艺在校表现不佳,学业有困难,存在逃学等不良行为;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 由于升入初中以后,学习压力大,再加小艺非正常的家庭生活,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心理逐渐冷漠,对生活和学生产生厌倦心态,矛盾,所以开始逃避父母的关爱,逃避同学;开始自卑封闭自己。进而在接触了网络之后,便很快的陷入其中。在精神上找到了依托,在行为上找到了新的逃避方式。我应该帮助案主认识到现实的真实性、不可更改性,以及现实的实质性一面,协助案主解开心结,坦然的面对自己,面对家庭和生活的现实。 五、理论基础 青少年个案过程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⑴青少年服务中,建立关系阶段具有主动性、外展性和技巧性的特点; ⑵青少年服务预估的焦点,既包括青少年的需要评估,也包括开展

学校社会工作学习资料

1、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工作者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为学校全体学生,特别是处 境困难的学生提供获得适应今日与未来生活能力的专业性服务活动。 2、学校社会工作内容包括: 1)为全体学生提供的发展性,教育性或者预防性服务 2)为处境困难的学生提供的补救性,改善性服务 3)维护学生权益的服务 3、学校社会工作的目的:(了解)通过促进学校教育目的的实现来达到学校社会工作的目的,即协助学生为现在居住的 世界与未来可能面对的世界准备他们自己,使学生获得良好与幸福的人生。 4、学校社会工作以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为服务对象(成长中的青少年是指6岁至18岁人群) 5、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特征:以优势视角,需要取向,潜能挖掘为理念。 6、资源连接行动表现:在对学生问题或需要的评估,行动系统和目标系统的确定以及协助学生建立支持系统等环节上。首先,在对学生问题或者需要的评估中,社会工作者必须通过和学生案主本人及其相关的老师,学校其他人员,同学,家长,亲戚,邻里及社区人员的接触与沟通,将所得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才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处境; 其次,确定了学生案主的困境,问题表现及需要后,就要确定需要改善的目标系统和需要协调的行动系统,那么,学生社会工作者就必须与目标系统与行动系统的具体人员进行沟通与协调。 最后,在介入的环节,需要工作者帮助学生案主连接可以运用的资源,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7、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社会工作也有不同的地方: 1)服务的平台不同:学校社会工作是以学校为服务的平台,是在学校里实施的专业服务,它将受限于学校的办学理念,组织管理,运行机制,学校文化,教职工的认可及配合等因素影响,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以社会工作的服务机构为依托,有时也会借助不同的平台,但机构的制约性大,其支持与配合的力度相对也大些。 2)服务范围不同: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在校学校,这个群体是青少年的主流人群,他们接受正规的教育,享受教育资源,生活的主题是学习,而青少年社会工作,虽然也会在机构接受在校学校及家长的求助,但很大一部分是服务于非在校学生,他们或是社区闲散青少年,流浪青少年,流动青少年,福利机构的残疾青少年等,他们被理解为边缘青少年,是弱势中的弱势群体。 3)服务对象和内容的重点不同:学校社会工作需要全面的服务,包括发展性,预防性,治疗性,矫正性等各种功能的服务,相对而言,面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性,建设性的服务是相当大的一部分工作,而青少年社会工作因其主要服务对象的不利处境,更多的是补救性,治疗性或矫正性的服务。 4)服务运营机制的不同: 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学校社会工作有三种运行机制: 一是社会工作机构派出驻校社工,被派出的社会工作者按规定的时间进驻学校,为学校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其人事关系隶属于服务机构; 二是学校以项目制的方式购买服务机构的服务 三是学校自己招聘社会工作者,这三种情况各有利弊。 青少年服务机构只是一种运行模式,以机构为依托,借助不同的平台为青少年提供服务。 8、学校不同的专业助人者之间的关系

家庭社会工作相关案例分析及其解决思路

家庭社会工作相关案例分析及其解决思路 一、案例 这就是一个重组家庭,家庭主要成员包括:41岁的父亲、31岁的继母、16岁的女儿小佳与与小佳同父异母的7岁的妹妹。 正在读高一的小佳,学习成绩差,在校表现差,情绪暴躁,爱发脾气,有严重的厌学情绪与自虐倾向。小佳原有的家庭,父母关系一直不好,加上父亲有“婚外情”并生有一私生女,最终父母在一年前离异。父亲在离婚后不久就与曾经的“婚外情女主角”结婚。此后小佳与父亲、继母与一直没有曝光的同父异母的妹妹生活在一起。面对背叛母亲的父亲、破坏自己原有家庭的继母与与自己抢夺父爱的妹妹,作为曾经的宠儿,小佳无法适应与接受家庭如此大的变化,脾气变得更加暴躁、不稳定,心理更加敏感与脆弱还伴有严重的自虐倾向,经常用小刀将自己割伤,她曾坦言“在瞧着血液从身体中流出的时候,内心的恨、愤怒、嫉妒才会暂时得到缓解。”她一直以敌对的态度对待现在的家人,甚至拳脚相向。 在原有的家庭中,父亲经常借口工作忙不归家,即便回家也很少与母亲及小佳交流。在对待子女问题上,父亲仅仅以满足女儿在物质上要求为目标。在当前的家庭里,父亲对女儿小佳深感愧疚,更加想要弥补她,但也只就是在物质上的“宠爱”,感情上的溺爱与骄纵。可面对小佳的变化尤其就是其自虐倾向,父亲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就是好。 继母在现在的家庭中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经常成为小佳攻击的对象。虽然她已尽力的满足小佳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但却发现很难与小佳进行良好沟通与友好相处。 二、对问题的界定 该重组家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情绪问题。小佳的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冲动时有自我伤害行为,有轻微暴力倾向。 (二)小佳的厌学心理,学习成绩差,表现差。 (三)亲子关系问题。小佳与父亲、继母之间沟通不良,冲突不断。父亲与继母都想对小佳好,但都仅仅就是对其物质上的满足,忽略了其精神与内心的情感需要。

青少年社会工作 教学大纲

《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青少年社会工作(Adolescence Social Work) 课程编码:6375F013 学分:2 总学时:36 说明 【课程简介】青少年社会工作是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方向课程之一。该课程从儿童与青少年的概念界定、儿童与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儿童青少年问题、组织以及儿童与青少年社会福利等方面,系统地解读了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内容,从倡导性工作、发展性工作、治疗性工作三个维度详细介绍了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 【课程性质】《青少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方向课。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能够对儿童青少年群体有更为深入、敏感、专业地认识,掌握儿童青少年群体的需要、问题以及指导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熟知儿童青少年福利政策及相应的组织;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常见的儿童青少年服务对象开展倡导性、治疗性、发展性的实务工作,为自己在专业领域的深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先修课程要求】社会工作概论、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 【能力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具备学习主动性,能够从专业角度关注青少年问题,能够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视野,以便深化所学知识。特别是要关注相关社会政策,了解当前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般不要求学生深究相关理论,但要求学生能够结合社会现实分析问题。在课堂讨论和课外实践中,要求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安排,以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务工作的技能 【学习总量】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践8学时。 【教学方法与环境要求】本课程采用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社会工作个案分析报告 一、个案基本资料∶ 钟天桥,男,14岁,是一名初二学生。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一年回家一两次,两个姐姐都出嫁,家中只剩案主与奶奶,父母每年外出之前会留下一小部分钱由奶奶支配,两人靠田里种的的庄稼维持日常生活。奶奶年纪已大,除了忙地里的活,还要做饭烧菜,加上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管教案主,两人代沟严重,很少交流互动。父母外出打工从不打电话回家,不关心案主的生活和学习,用他的话来说家就是个吃饭睡觉的房子。案主性格较为外向,但脾气暴躁,轻易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学习兴趣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科任老师反映经常扰乱课堂,近段时间三天两头旷课。找案主谈话时了解到,他觉得上学没意思,最近认识了村子里的社会青年,想辍学跟他们“混”,反正自己没人管没人关心,问到家庭情况时他总是自卑地低头不说话或说不知道。学校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后,想给他申请贫困补助,但他不愿意接受 二、问题分析∶ 案主正处于青春逆反期,其的生活环境给他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家庭生活里很少有父母的身影,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心理逐渐冷漠,开始厌倦生活和学习,潜意识觉得自己是没人关心没人爱的的;案主与不良人群交往,别人买瓶水或零食给他,他就很满足,他觉得这样就是关心,在精神上找到了依托,想要跟随这群社会青年一起玩,加上在校表现不佳,学业困难,与同学相处的不融洽,又因为家庭的原因在同龄人面前有自卑的心理,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更是不闻不问,于是产生了辍学的想法。学校老师问到他的家庭情况时,他表现出的冷漠又自卑可见留守儿童心理的极大创伤;而他拒绝学校的帮助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在他看来这是同情和可怜,这样的心理需要纠正。 三、个案目标与服务计划 目标∶改变案主现在颓废的生活状态,避免其跟着社会不良青年做出违法犯罪的事;帮助其发现自己生活的温馨,让他感受到父母家人、老师、同学的关怀和爱;帮助他认识到校园生活以及家庭的美好,认识自己的偏差,走回正常的人生轨道。 计划∶(1)收集资料,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 (2)约定时间上门走访、与案主父母取得联系 (3)整理所得资料信息,找出问题的关键 (4)与案主接触,得到其信任,并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5)对案主实施心理、思想上的工作 (6)注意案主心理及表现情况,并积极给予鼓励、关心和引导 (7)积极帮助案主与父母家人以及老师同学的互动和沟通 (8)注意案主可能存在的情绪波动,跟进服务 (9)若各项目标基本达成,即可结案并共同制定未来计划 四、计划开展过程及实施成效 过程∶(1)通过学校的资料了解钟天桥的个人信息,并向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同学了解他的在校生活、学习习惯以及性格、为人处事的特点。从老师同学口中得知,他不爱学习,上课经常睡觉,跟周围同学讲话,基本上不交作业,老师教育他时,他总是一脸的无所谓。(2)找到钟天桥的家庭地址,并跟他奶奶约好将会在周末去拜访。钟天桥的奶奶是个农村

青少年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青少年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青少年社会工作 课程编码:B0531121 适用专业及层次:社会工作,本科 课程总学时:36学时 课程总学分:2学分 理论学时:18学时 实践学时:18学时 先修课程:《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的实务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讲述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历史、青少年的特点和需要、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涵和内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青少年社会问题和具体的服务。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满足青少年需要,解决青少年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一)理论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 【教学内容】 青少年的界定;“青少年”的历史;青少年的权利;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要素;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历史。 【教学要求】 掌握青少年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了解“青少年”的历史、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历史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要素;理解青少年的权利。 【教学重难点】 青少年的界定;青少年的权利。 第二章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 【教学内容】 青少年生理发展特征;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几个特别要素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情绪的发展;自我意识;性意识的觉醒);青少年的成长矛盾和发展任务。

掌握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理解青少年的智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情绪的发展、自我意识和性意识的觉醒;了解青少年的成长矛盾和发展任务。 【教学重难点】 青少年生理发展特征;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 第三章青少年发展的理论 【教学内容】 生理学相关理论;心理学相关理论;社会学相关理论;社会工作相关理论。 【教学要求】 了解生理学相关理论;理解社会学相关理论;掌握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相关理论。 【教学重难点】 心理学相关理论;社会工作相关理论。 第四章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 【教学内容】 青少年个案工作;青少年小组工作;青少年社区工作。 【教学要求】 掌握青少年个案工作、青少年小组工作、青少年社区工作的含义、程序、模式、技巧;了解青少年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目标;理解青少年个案工作、青少年小组工作、青少年社区工作的原则。 【教学重难点】 青少年个案工作、青少年小组工作、青少年社区工作的程序、模式和技巧。 第五章青少年社会问题 【教学内容】 青少年发展成长的主要问题;青少年问题的表现;各国青少年生存发展问题的概括。 【教学要求】 掌握青少年发展成长的主要问题和表现;了解各国青少年生存发展问题。 【教学重难点】 青少年发展成长的主要问题;青少年问题的表现。 第六章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上) 【教学内容】 学校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就业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流动青少年人口社会工作服务;婚恋与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社会工作概论完整版

社会工作概论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复习资料答案由班委整理上传,仅供参考, 2、请学生打印模拟试题考试后作为作 业上交 社会工作概论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是一种介入手段;其最直接目标是助人自助,终极目标是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门专业:个案、团体、小组——三大方法;是一门职业;其四大要素是:社会工作者、受助人、价值观、助人活动。 社区工作——广义: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狭义:以整个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提供助人的、利他服务的一种专业手法。 怀旧——简而言之,怀旧就是缅怀过去。旧物、故人、老家和逝去的岁月都是怀旧最通用的题材。 二、简答题 1、改革后我国社会工作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80年代初,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民政工作的发展,建立和发展有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的任务就提上议事日程。社会变迁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促进作用。 2、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社会福利服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含县以上政府部门兴办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和由社区创办的敬老院等社会福利事业,二是由政府和社会为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而开办的社会福利企业,三是以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服务。 (2)救灾救济。一是救灾,民政部门主要是在灾害发生时抢救生命财产,在灾后向灾民提供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组织生产自救和以工代赈以及倡导群众中的互助互济。二是五保工作,是指由农村集体负担保证无法定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援助,对他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荐(保教)”。三是扶贫,是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由民政部门予以资金扶持、政策和思想扶持、科技和信息扶持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等。四是社会救济,包括给城镇中的“三无”人员、部分农村五保对象、符合救济条件的退职职工和城乡困难户的临时救济等。 (3)优抚安置,民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优抚工作包括国家抚恤、政府补助、群众优待、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人员接受安置及优抚事业单位管理等。

社会工作实务: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九章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二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思想道德品格辅导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格辅导,主要基于青少年的道德发展规律及基本特点。 1.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特点(1)道德相对主义。他们能够比较事物的差异性,思考不同的解决办法。(2)道德的冲突。在此阶段,青少年与重要他人的道德冲突明显增多。(3)道德上的知行不一。青少年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常常存在差异性。(4)与成人道德观念的疏离。青少年在此阶段不会被成人充分接纳,他们也不会认同成人的标准,因此代际间的疏离感会导致亲子冲突。 2.主要服务内容(1)帮助青少年形成对社会政治制度的看法。(2)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对自然、社会的正确认识。(3)引导青少年形成对各类事物和现象的正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4)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方法。(5)提高青少年对于道德理论和知识的了解。考试用书(6)协助青少年学会梳理道德情绪和自我认知能力。(7)协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并掌握自我控制能力。二.心理及认知辅导 1.青少年心理及认知的主要特点(1)心身发展快速而不平衡。(2)主要发展性任务是实现自我的同一。也就是说,使理想的我逐步接近现实的我,使自我意识达到积极的统一。(3)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得到发展。(4)独立意识加强,伙伴关系密切。(5)认知改变。例如学会自我批评、听取他人意见、思维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有很大提高等。 2.主要服务内容(1)辅导青少年了解和认识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基本的心理发展知识;(2)辅导青少年掌握平衡心理发展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3)协助青少年开展良性的自我探索,实现自我同一性;(4)协助青少年发展健康的认知能力,促进个体新知能、创造力、思考判断力的全面提高;(5)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与环境的和谐互动。三.生涯发展辅导 1.生涯发展辅导的主要内容(1)生涯规划及生涯决策能力的培养。协助青少年学习界定问题、收集并运用资料,以提高生涯的规划和决策能力。(2)自我状况的了解及个人价值观的澄清。协助个体了解自我能力、兴趣等,并澄清个人的职业价值、个人生涯发展的状况。(3)合理选择的作出。学会根据个人特定的标准、生涯目标、社会要求,经过比较后作出适当的选择。(4)自身潜能的开发。发掘个人的潜能,适应快速变迁的社会与职业环境。 2.生涯规划的重点(1)自我认识:了解个人的潜能、智力、兴趣、人格特征等;(2)认识工作世界:对工作发展前景、就业与职业训练资源、工作机会的认识(3)确认自我的工作价值观:形成符合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生涯观念。(4)评估环境因素: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了解。四.就学就业辅导 1.学业辅导包括: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动机,提高青少年的学习自觉性;发展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扩大青少年求知欲;协助青少年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协助青少年掌握基本的处理压力的技能和方法等。 2.就业辅导包括:培养良好的就业意识,开展就业态度和就业技能辅导,为青少年择业提供直接服务等。五.生活方式辅导 1.协助青少年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 2.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提高青少年的闲暇娱乐质量 3.及时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协助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六.人际交往辅导人际交往是青少年的重要生活内容,主要包括家庭关系、同伴关系、网络人际关系,其他人际关系等。作为青少年社会工作者,人际交往辅导可包括以下内容。 1.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交往动机和交往品质,使青少年的合作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沟通交往技巧等有良好提高。 2.拓展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其领导才能、社交礼仪、交往态度; 3.矫正和帮助有人际交往障碍和人际交往偏差的青少年。七.行为偏差及犯罪青少年矫正服务 1.行为偏差青少年矫正服务矫正和预防性服务包括: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案主赵某,女,年龄68岁,高中文化,年轻时是单位会计,性格内向。有一儿一女,儿子在上海某外资企业工作,女儿在本市从事教育工作。儿子和女儿都很孝敬,时常回家探望父母。赵某退休后与丈夫每天早晨到社区附近的广场打太极拳,晚上老两口到社区散步,老两口还经常到全国各地旅游,邻居和亲戚都十分羡慕张某老两口,赵某也十分满意这种生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老两口去散步回来,赵某的丈夫突然胸口不舒服,案主扶丈夫上床休息,没有想到过了一会案主的丈夫就快要不行了,案主急忙拨打了急救电话,120救护车将案主丈夫送到医院以后已晚,赵某亲眼目睹了丈夫的猝死,后来得知丈夫死于心肌梗塞,案主后悔不已,极端自责,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每天将自己关在家中,以泪洗面,吃的少睡得少,身体日益虚弱。儿子要接赵某去上海居住也被拒绝,案主认为去子女家居住会给子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愿意去;女儿和外孙女有时来陪伴和劝说母亲也未能让母亲的情况有所好转。赵某每天思念和丈夫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觉得生活没意思,在亲友面前经常流露出随丈夫而去的想法,经常拒绝进食。赵某的儿子和女儿担心母亲的状况,求助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在了解赵某的情况后,决定让社工小李负责处理该个案。 问题: 1.案主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以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如何对案主进行危机干预? 3.除了危机介入,社工小李还应从哪些方面介入? 答题要点: 1.案主的主要问题如下: (1)案主的自杀危机:案主目前有自杀倾向,经常拒绝进食。 (2)案主的身体问题:目前案主进食差,加上每天睡眠不足,身体虚弱,对身体已经造成危害。 (3)案主的自我认知:案主认为丈夫的病逝与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自我封闭,极端自责,对未来生活缺少自信,觉得活着没意思。 (4)案主的家庭沟通问题:家人的沟通和交流状况不佳,案主认为去子女家居住会给子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案主的人际交往问题: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每天将自己关在家中,与平时交往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内部资料)

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部资料 第一部分 知识点总结及回顾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知识体系图 社工通用过程解析 帮助服务过程中按步骤和计划服务,保证专业性。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1. 通用模式的理论依据: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微中宏)(重点)、系统理论、生态系统(资源网络)、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无力感的产生和增权层面)(重点) 2. 实务通用过程的基本要素:非正式资源(亲情/感情维系);正式资源(政府、社会组织、专技)(重点) 3.助人过程是一个结构化的实务过程:关系建立、改变都是过程,过程是主动和自发的。 4.实务通用过程的四个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工作者/组建团队)、服务对象系统(个人、家庭、团体、社区、组织等)、目标系统(服务对象,有时效性)、行动系统(合作者/

资源/社会支持网络) 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重点) 1.接案阶段:服务对象的来源和类型、会谈任务(2011);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同感、诚恳、温暖与尊重、积极主动)(2009);面谈的问题和挑战(重点)(服务对象对接受协助的看法、服务对象会表示怀疑或挑剔、保持敏感性、避免权威地位);建立专业关系的要素(沟通想法感受、沟通资料、沟通充满亲切感和关怀、角色互补、建立信任);决定工作进程(终结服务、转介其他服务机构或社工、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影响接案的主要因素(期望不一致、能力不足、临时事件或外部障碍、不愿意接受服务、社会文化因素、不同专业间的配合问题);避免过早终止关系的策略(重点)(增进彼此关系、订立明确的接案工作指引、订立初步协议、回应服务对象的迫切需要、运用网络资源、不断给予鼓励) 2. 预估阶段:任务(了解存在问题、个人生活经历及行为特征、与环境互动状况、所处环境系统状况);原则(个别化、合作、避免片面、避免简单归因、兼顾服务对象弱点和长处、不断循环往复);收集资料(个人(重点)、环境、交互作用)(2013);方法(重点)(五种方法)(社会网络分析(重点)<正式、非正式资源>、社会网络格、社会网络图) 3.计划阶段(年年考):制定目标的要求;制定服务计划的方法(设定目的和目标、构建行动计划<危机介入、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专业咨询>、签订服务协议) 4.介入阶段:介入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干预是核心、物质精神并重、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直接介入(重点)(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危机介入、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的策略、调节行动、运用影响力);间接介入(重点)(运用和发掘社区人力资源、协调和联络各种服务资源和系统、制定计划创新资源、改变环境、改变组织或机构的政策、工作程序、工作方式) 5.评估阶段:评估的类型(过程、结果评估);评估方法和技巧(基线测量)(2008) 6.结案阶段:结案类型(目标实现、不愿意继续接受服务、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身份发生变化时);主要任务(总结工作、巩固已有改变、解除工作关系、做好结案记录、跟踪服务(重点)< 跟进、个别会面、集体会面、跟进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七种负面的情绪反应(重点);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2013) 第三章儿童社会工作 1.儿童的需要(重点):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受保护需要(儿童虐待、儿童忽视、儿童剥削、社会化需要);类型(支持性、补偿性、替代性、儿童保护) 2.主要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传播理念和知识、提供家庭支持服务(重点)<亲职辅导、婚姻辅导、家庭辅导、亲子关系>、开展儿童支持服务);补充和改善家庭状况(经济状况、监护状况);救助和保护儿童(收养、寄养、养育) 3.方法:评估(家庭走访、实地观察、会谈、查阅文档);游戏辅导(无导向、导向型);游戏原则(建立融洽的治疗关系纳、反馈、儿童中心、循序渐进);离异家庭儿童团体辅导优势(重点);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重点)(完善社区基本建设、建设安全益智儿童游戏场所和设施、健全社区儿童和家庭服务体系、创新社区儿童参与工作机制) 第四章青少年社会工作 1.文化角度(正直青年、问题青年、文化叛逆青年、政治偏激青年);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生过程、增强过程>)(2008);偏差理论(社会联结理论<依附感、承担感、参与感、信念 >) 2.主要容: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重点)(思想引导、习惯养成、职业指导、婚恋服务、社交指导);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困难帮扶、权益保护、法律服务、心理疏导);预防青少年犯罪(重点)(正面联系、临界预防、行为矫治、社会观护) 3.方法:服务项目成效评估(资源投入、活动/服务、活动成效、处境分析、假设/理论基础、外在环境因素、逻辑联系);自我探索服务(辨识认定论、自我探索历程);就业服务( Wood的生涯选择配合论);历奇辅导(历奇波浪、野外挑战、情感反思、多元创意);青少年空间(社会参与、增能理论)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 一、基本资料: 丫丫,女,17岁,1米56,高二学生就读于某高级中学,爱好英语,沉溺于网络游戏。 二、背景资料: 丫丫父亲为国企工作人员,母亲是名主管,家境良好。目前丫丫跟爸爸和妈妈一起生活。家里有房有车,住在算是一个高档社区,家里比较奢侈。 三、主要问题: 1)自身问题: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好,老想着玩游戏,而且经常通宵达旦得玩游戏。丫丫家庭优越,父母宠溺,自我要求低,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游戏上。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事懒散。比较专注于自我感受,会谈些自己感兴趣以及自己擅长的东西,其余时间总是不说话。 2)家庭问题:望女成凤,期待和现实产生的差距让父母有所失望,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导致对丫丫的态度阴晴不定。父亲平时忙于工作,回家后看到案主玩电脑,经常对丫丫冷暴力,严重则打骂。母亲比较宠溺丫丫,只是希望丫丫要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对丫丫期待很高。 3)社会问题:与外界社会接触少,人际交往面不大,有基本的

待人接物的礼仪,但相对人情世故和换位思考缺乏,经常独来独往,表现出高傲的样子。 四、问题分析 1)家庭层面 家境优越,没有生活压力。,父母给予丫丫的总是最好的,有求必应。家里比较奢侈,没有节约意识。 经济条件好,没有意愿通过各种渠道去改变现状过得更好。 2)社区层面 丫丫所住的小区居民之间沟通很少,邻里之间很少往来丫丫就读的学校离家比较远,同学也都是放学后各自回家,因此回家后没有同学可以沟通。 3)社会层面 该家庭跟主流社会一样,存在着这样一种价值观: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孩子有无前途的唯一标准,同时以子女的成就来断定自己的成败; 4)优势视角下案主的能力/优势: 1、心态平和。重新认识和看待学习的问题,学习并不是光光成绩,更多的是一种能力和兴趣。 2、他其实也是一个守规矩的孩子,一般不做违反纪律的事情。 3、有意愿与家人保持一种很亲密的关系,比如丫丫看到妈妈做家务,会和妈妈聊天。 4、很聪明,会求助他人,英语成绩不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