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韩贸易与我国GDP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中韩贸易与我国GDP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中韩贸易与我国GDP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中韩贸易与我国GDP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2007年第3期(总第39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 URE

No 1312007General 1No 139

20

 B I A N J I A N G J I N G J I Y U W EN HUA

中韩贸易与我国G DP 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金日超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武汉430074)

摘 要:中韩贸易与我国G DP 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但两国在经贸合作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中国的贸易逆差居高不下;贸易摩擦和纠纷不断。为此应积极采取措施,合理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加强双边磋商。

关键词:中韩贸易;G DP 增长;相关性;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 75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5409(2007)0320020203

收稿日期:2006209213作者简介:金日超(1972

),男(土家族),湖北鹤峰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金融管理研究。

中国与韩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背景极为相似,这为中韩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自

1992年8月24日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快迅发展,2004年我国对韩国的出口达到236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19%,进口达4081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619%。目前韩国已经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国,而中国也成为韩国的第二大出口国。

一、中韩贸易与我国G DP 的总体情况

1992年到2005年中韩之间的贸易额(T OT AL )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 DP )的数据见表1。

表1

中韩贸易额和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关数据

(单位:亿美元)时间

中韩贸易总额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

时间

中韩贸易总额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

1992651824853109199922515199111971993901806013162200031215310997158199411616564281452001314193115901341995165145698910320024111531237113519961991168154172200357011914098159199723618989781412004645189165071261998

184128

9577118

2005

768122

18232110

数据来源:中韩贸易额的数据根据韩国海关数据整理获得,参见htt p://gl obal 1kita 1net/;我国G DP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以及《中国经济景气月报》;且将各年度G DP 换成美元值时用贸易平均汇率。

从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除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韩贸易额略有下降外,中韩贸易呈稳定增长态势,且与我国G DP 的增长具有一致性。

二、中韩贸易与我国G DP 增长相关分析

(一)绘制散点图

利用SPSS1010根据中韩贸易额与我国G DP 绘制的散点图,可以看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中韩贸易额与我国G DP 呈正线性关系。

(二)计算相关系数

利用SPSS1010计算相关系数来测定中韩贸易额与我国G DP 增长的线性相关关系的强度。计算结果见表2。

金日超:中韩贸易与我国G DP 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B I A N J I A N G J I N G J I Y U W EN HUA

21

 表2 

Correl a ti on s

中韩贸易额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韩贸易额Pears on Correlati on 1

1967(33)

Sig 1(2-tailed )11000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

Pears on Correlati on 1967(33)

1

Sig 1(2-tailed )

1000

1

输出结果表明,中韩贸易额与我国G DP 增长间的相关系数r 为01967,相关程度比较高,可以建立线性模型。01967的右上角有一个“33”号,意思是这一结果经过假设检验,在01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双侧检验的P -值为01000。处于对角线上的输出结果均为1,表明一个变量与其自身是完全相关的。

(三)回归分析1.确定方程形式

假定被解释变量:Y 为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解释变量:X 表示中韩贸易额。据此建立具有简单函数关系的数学模型:Y =f (x )。由表1和样本数据的散点图可以发现,我国的G DP 与中韩贸易额呈指数关

系,于是选择指数形式Y =AX α

,将其化为对数线性形式,即LnY =b 0+αLnX,其中b 0=Ln A 。

2.进行回归分析

运用SPSS1010利用最小二乘法(OLS )对G DP 与中韩贸易额作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

表3

Coeff i c i en ts (a)

Model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t

Sig 1

B Std 1Err or Beta

1

(Constant )

427013634591446912951000中韩贸易额191455

11483

1967131123

1000

a Dependent Variable:我国国民生产总值。

表4

M odel Su mmary

Model R

R Square

Adjusted R Square

Std 1Err or of the Esti m ate

1

1967(a )19351929

968185752

a Predict ors:(Constant ),中韩贸易额。

表5 

AN O VA (b)

Model Sum of Squares df Mean Square F Sig 1

1

Regressi on 1616468141288116164681412881721206

1000(a )

Residual 112642181721129386841893

Total

1729110331009

13

a Predict ors:(Constant );中韩贸易额,

b Dependent Variable:我国国民生产总值。

输出结果表明,所拟合的回归线性方程的截距(constant 即b 0)为42701363,斜率(中韩贸易额变量的系数即α)为191455,从而直线方程为

LnY =42701363+191455LnX

(91925)(131123)R 2

=01935,F =1721206

括号内的为t 检验值,从表3的输出结果可以看出,常数项系数和回归系数的t 检验的相伴概率均为01000,说明它们都可以通过概率小于5%的检验,拒绝系数为0的原假设,即常数项系数和回归系数都显著的异于01

3.模型检验

(1)由于R 2=01935,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是很好的。(2)给出显著性水平α=0105,n =14,k =1,查F 分布表,得临界值F 0105(1,14)=4160,而得到的统计量F =1721206,显然F >F α,所以方程是显著的。(3)查t 分布表,得临界值t α/2(n -k )=t 01025(13)=211604,由SPSS1010计算出的参数t 统计量t =131123,显然t >t α/2,所以该变量是显著的。

三、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一)中韩贸易增长的原因

首先,毗邻的地理位置优势。中韩毗邻可降低贸易运输成本,有利于扩大双边的贸易额。并且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相似,为两国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年第3期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No 13,2007

22

 B I A N J I A N G J I N G J I Y U W EN HUA

其次,中韩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强。贸易商品结构是反映双边互补关系的重要标志,中韩之间的贸易结构表明,中国主要向韩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副产品,从韩国进口大量资本密集型商品。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来看,中国为韩国提供了大量在韩国由于资源因素和劳动力成本因素而无法生产或生产效率极低的一般商品,中国也从韩国获得了国内尚无足够替代能力的资本商品,这是双方市场需求的必然反映,也是典型的经济互补关系的体现。

再次,中韩两国投资的增加带动中韩贸易额的增加。韩国的工业发展积累了相当规模的生产力,但是其国内市场空间有限,寻求海外市场,通过投资转移过剩的生产能力就成为必然。中国的国内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且中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从1988年开始,韩国开始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主要投资领域以纺织、服装、电子电器组装、制鞋、石油化工等制造业为主,占85%左右。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大陆与东北亚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以中国与韩国近年来的经济合作为例,越来越多韩国跨国企业,如钢铁业的现代、汽车业的大宇、电子制造业的三星和LG 、空调业的大金,都先后来到中国发展,中韩经贸往来达到有史以来的最好水平。

最后,2002年中国关税按照加入W T O 的承诺进行调整,也有利于韩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二)中韩两国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但未发生根本的转变,中国出口初级产品,韩国出口制成品的分工格局仍然存在。

第二,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居高不下,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增速明显高于对韩国的出口,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7129%,进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4168%,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第三,贸易壁垒依然存在,贸易摩擦和纠纷不断增加。目前韩方规定对27种农产品和轻工产品征收高额进口调节关税,其中有17种系主要或基本上从中国进口。如大蒜、蔬菜等农产品长期依赖从中国进口,但受其高关税的影响(大蒜关税30%),我国上述产品向韩出口变得十分困难。为了保护本国市场,韩国政府除采取关税措施外,还频频启用非关税措施,如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T BT )、检验检疫措施(SPS )以及其他一些歧视性做法,阻碍中国商品进入韩国市场,导致我方利益受损。

四、结论及建议

(一)积极采取措施,合理解决中韩贸易逆差问题

我国对韩国贸易逆差出现的原因之一是出口商品结构的不合理,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主动调整我国对韩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在保持拥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商品出口的基础上,拓宽对韩国的贸易范围,进一步提高出口商品质量,特别是提高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如机电产品、新材料、生物工程产品对韩国的出口数额,使我国对韩国的出口总额能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实现中韩进出口的基本平衡。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中韩两国互补性的技术贸易,以便真正扭转我国在中韩贸易中的逆差状况,实现彼此间的互利共赢。

(二)加强双边磋商

首先,韩方应进一步减少调节关税品目,消减高峰关税。其次,双方应及时沟通信息,对出现的摩擦和纠纷加强磋商,不要滥用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更不要对中国产品实行歧视政策。第三,韩方应客观公正地对待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尽早给予中国出口产品以公平待遇。第四,韩国应摈弃排斥进口的“本土不二”理念,欢迎(至少不歧视)中国商品进入其市场,形成互动双赢的贸易格局。第五,中国在增加进口的同时,也应积极开拓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扩大对韩国的出口。同时,韩国也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中国积极开展农业(如水果、蔬菜、水产品等生产和深加工)等领域的合作,以推动韩方减少对进口农产品设置的重重技术性贸易壁垒,加强检验检疫部门间的合作,便利货物流动。

参考文献:[1] 董秘刚1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81-851[2] 李 军1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9):33-37.[3] 高运胜,陆宝群1中国对美出口与美国G DP 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2003(7):46-511[4] 汪素芹1中韩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与合作途径[J ].世界经济研究,2003(6):881[5] 马常娥1中韩贸易逆差:状况、原因和对策[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5):45-491[6] 秦熠群,金哲松1中韩产业贸易结构实证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3):62-651

〔责任编辑:郭蕴深〕

国际贸易题库第七章服务贸易

国际贸易题库--第七章服务贸易 一、单选题 1 服务贸易的交易对象是------。 (1)服务商品(2)机器设备(3)货币资本(4)货物商品 2从WTO一成员的境内向另一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的服务称为------。 (1)过境交付(2)境外消费(3)商业性存在(4)自然人流动 3 按《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定义,服务贸易的方式不包括------。 (1)过境交付(2)境外消费(3)法人流动(4)自然人流动 4按《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解释,国际服务贸易的部门不包括------。 (1)国际旅游(2)国际经济援助(3)国际租赁(4)国际咨询 5 一缔约方的法人在任何其他缔约方境内设立机构,提供服务并取得收入,这种服务类型称为------。 (1)商业存在(2)境外消费(3)过境交付(4)自然人流动 6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英文简称是-------。 GATT (2)GATS (3)TRIPS (4)MAI 7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最大的两块是------。 (1)运输与旅游(2)通讯服务与建筑服务 (3)金融服务与广告、宣传(4)咨询与电影、音像 8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比例大致可以看作是------。

(1)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比例 (2)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 (3)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 (4)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例 9 就世界范围而言,国际货物贸易额------国际服务贸易额。 (1)大于(2)小于(3)等于(4)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 10 我国在国外工程承包所带动的人员流出可以归为------。 (1)自然人流动(2)商业存在(3)境外消费(4)过境交付 二、判断题 1 1980年以来,世界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于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 2 按2004年统计,国际服务贸易总额大于国际货物贸易总额。 3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比例大致可以看作是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 4 可从关境确认服务是否过境。 5 服务贸易生产与消费通常不可分割。 6 WTO成员可以通过制定复杂苛刻的技术指标体系等方式限制外国服务提供者。 7 国际服务贸易保护的隐蔽性比货物贸易高。 8 相对于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而言,中国的服务贸易在世界的排名更高。 9 从世界范围看,国际服务贸易的金额已超过国际货物贸易的金额。 10 《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服务贸易划为12类,其中包括金融服务。

国际商法对国际贸易的意义(英文论文)

国际商法对国际贸易的意义 摘要:国际商法是在国际商业社会领域内,调整跨国境的贸易活动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总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深化,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作为调整国家间经济交往的国际商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通过阐述国际商法的内涵、起源及作用,分析了学习国际商法的必要性,并紧密结合国际商业社会的现实深入探寻其对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性,这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必要性;意义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进程中最主要也是最具动感的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贸易活动空前活跃。商业活动本身固有的扩张性、同一性与世界性以及国际商事关系的快速发展,要求贸易活动中尽量减少或消除各国法律的歧异,避免法律冲突,以便交易的顺利进行。但是,各国法律规则的不统一,不仅增加了国际商事往来的不确定性,使商人在交易中缺乏预见性和安全感,而且还造成了交易成本的增加和效率的显著降低。因此,作为在世界范围内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国际商法顺应而生并得到了较大发展。 一、国际商法的涵义及特征 国际商法(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是调整跨越国界或区域的商事组织之间从事国际商事交易活动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调整平等主体间的商业交易活动的私法规范和国家对贸易活动进行管理的公法规范。同国际经济法的渊源一样,国际贸易法主要表现为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和国家或国家集团的立法、规章。 国际商法具有以下特征: 1、主体的普遍性 2、调整对象的广泛性 3、法律规范的多样性等特点 二、国际商法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从国际商法的产生看,国际商法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出现的。它最初所调整的商事关系就不是一国国内商人之间的商事关系,而是跨国界的、不同国家商人之间的国际商事关系。其调整范围已由原来的商事交易范围扩大到贸易管理规范,从性质上已不再限于私法;由货物买卖扩大到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国际商法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商法的形成来源于实践,它的系统化过程不是由于国家的立法或学者的传播,而是由于其适用者兼推行者的努力。 第二,由于当代国际商事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国际商法发展到今天,已经由单一层次的国际商事惯例演变为多层次的国际商法,是一个以国际商事惯例为主体内容的,既包括国际法规范,也包括国内法规范的综合的法律部门。 国际商法已成长为一个多门类、跨学科的综合的法律部门。由于国际商法是用来调整从事跨越国境商事交往的各种公、私主体之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所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结构与趋势

服务贸易是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科技革命与信息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等,有利地推动了全球服务业发展,增强了服务的可贸易性,为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如今,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过去十余年里,在世界经济增长与调整中,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在贸易结构、贸易方式、贸易竞争力等方面呈现出一些新变化。未来世界服务贸易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1、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保持在20%左右 过去十年(2000-2010年),世界服务贸易发展随着世界经济整体走势的变化而波动。在经历新世纪初短暂而轻微衰退后,2002年-2008年七年间,世界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在这一背景下,各国的服务贸易活动频繁,世界服务贸易增长迅猛,进、出口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00年世界服务出口额(不包括政府服务,下同)为1.44万亿美元,2004年超过2万亿美元扩大至2.13万亿美元,2007年突破3万亿美元增加到3.29万亿美元,2008年达到3.78万亿美元的最高历史水平。统计资料显示,世界服务贸易年出口规模从1万亿美元增加到2万亿美元,大约用了10年时间,而从2万亿美元扩大到3万亿美元,只用了4年时间。 2008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下,2009年世界服务贸易形势出现逆转,服务出口下降12%(而2008年为增长13%),是自1983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服务出口额回落至3.35万亿美元。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世界货物贸易强劲反弹,世界服务贸易逐步好转,出口增长率恢复到8%,与2005-2010年的年均增长水

国际贸易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215715745.html, 国际贸易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 作者:金胜楠 来源:《卷宗》2018年第11期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迅速发展,贸易也开始变得多样性。在国际交流中, 国际贸易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国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在对外贸易中我们将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谋求更大的利益,在经济贸易中不断的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因此国家逐步开始看重对外贸易。在对外贸易中起着管理作用的国际贸易法也理所应当的受到我们的重视。只有坚持贯彻国际贸易法的相关规则,我们才可以获得更大的进步。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国家贸易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和地位。 关键词:国际贸易法;对外贸易;作用;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之间的经济贸易开始呈现出愈发重要的作用。每个国家都明白,要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便不能够与国际脱节,要时刻紧紧跟随国际的进步。国际贸易法作为约束和管理国际贸易的法律,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纠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个国家的经济义务制度的完善,也要求每个国家承担相应的义务。国际贸易法平衡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进步,同时为维护世界和平打下基础。中国自从加入WTO以后,便开始在国际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之间的经济贸易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地位,并且深度了解国际贸易法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的作用,从而寻找更加适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1 国际贸易法的重要性 1.1 国际贸易法在国际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贸易法作为国际法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在一般情况下,国际贸易法适用于每个国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国际贸易法深深地影响着相关国家在经济战略上的部署。 国际贸易法规定了国与国之间的货币流通问题。例如国际贸易法规定了在各国经济贸易中商品的交换应该本着平等的原则,国与国之间的支付制度应该严格按照汇率来进行,在国际上应该避免出现大国、强国利用自己的优势欺凌弱小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强买强卖,那么它将受到国际各个国家的谴责,并且承担国际给予的相关惩罚。 国际贸易法是以国际法和相关的国际组织的规章制度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相关经济法律,同时根据国际情况不断地探索、实践得出的。因此,国际法是以全球的经济规则为基础,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而顺势产生的。国际贸易法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适用于

结合实际谈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结课论文 学校: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学院:人文与管理 专业: 英语 班级:1002班 学号:1005100209 姓名:杜文娟

结合实际生活谈国际贸易的作用 一、引言 近几年,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间国际贸易活动频繁出现,许多人不能完全理解频繁出现的原因,不知道国际贸易频繁出现对自己家人,朋友有何积极影响,为了解决许多人的疑惑,所以这次论文结合生活实际谈国际贸易的作用。 二、国际贸易的概念 要了解结合实际谈国际贸易的重要性,首先我们先了解国际贸易的概念。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共存,也可称对外贸易。 三、结合生活谈国际贸易的作用 1.国际贸易促进我们就业 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热点,关系到我们的生计,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很关心就业问题,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个问题。对于一些了解贸易专业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的人可以从事对外贸易工作这是直接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发展国际贸易可以间接地提供就业机会,据有关资料分析每出口2亿元的工业品,一年就能提供2,4万个人的就业机会。中国大部分人群还是农民,他们没有专业知识,不能从事高技术工作,各国间进行国际贸易,促进加工业的大力发,他们通过岗前简单培训就可以进加工厂,从事简单工作,从而解决大部分进城务工就业问题。 2.国际贸易促进生活水平提高 当今世界发展中,各国大部分通过国际贸易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国内大部分行业发展,从而他们的工资和原来想比有所提高。十几年前,西安市最低基本工资每月600元左右,而今几年国际贸易活动频繁,影响了西安市整体经济发展,西安市的最低基本工资每月2000元左右。他们每月赚得更多钱后,他们会满足自己的物质层次要求,提高自己在衣食住行方面,同时也会满足自己精神层次,会花钱在图书,电影,网络方面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3.国际贸易调节各国市场供求 国际贸易具有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世界各国由于受生产水平的高低、科学技术高低和生产要素分布不均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生产能力和市场供求状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各国国内存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也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产品过剩状况,各国通过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增加国内短缺产品的市场供给数量,从而满足消费者对短缺产品的需求,对于各国国内市场的过剩产品提供了新的出路,以防造成没必要的资源浪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供求的矛盾,从而调节了各国的市场供求关系。中国大蒜在旺季时产量巨大,在满足中国市场后,还剩大量的蒜,把剩余的出口到国外,这样既不浪费资源,有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外市场供求的不足,从而调节了各国的市场供求关系。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理学院2013-2014第二学期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不断加强以及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全球贸易结构正在不断向服务贸易倾斜,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日益成为衡量一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指标之一,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了当今国际贸易中发展最为快速的领域。在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服务贸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整体竞争力低下。本文主要主要阐明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及当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进而提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 竞争力 措施 1.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1.1 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及形式 国际服务贸易指国家之间的服务的交换,表现为国家之间的服务的提供与消费。国际服务贸易的出口表现为提供,进口表现为消费。因此,国际服务贸易则是以服务提供的地点和消费的地点划分,一般而言,他们主要是发生在一国关境以内的地区。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服务贸易提供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分别为: (1) 跨境交付:从以成员国境内向其他任何成员国境内提供服务; (2) 境外消费:在一成员国境内向其他任何成员国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3) 商业存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国境内通过建立营业企业或者其他专业机构提供服务; (4) 自然人流动:来自于一方成员国境内的服务提供者个人在其他成员国境内提供服务。 1.2 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由于服务本身存在的一些独特特点,导致国际服务贸易也呈现出与国际货物贸易不同的特点。与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比较,国际服务贸易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 服务是无形的,具有不可触摸性、不可储存性和不易运输性,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往往具有同时性 ,其生产过程常常也是消费过程。 (2) 国际服务贸易更多地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服务机构的跨国设置,国际间的服务交换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它都与资本、劳动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紧密相关。在服务贸易中,提供的只是使用价值而价值载体通常并不提供给服务的消费者,这与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中货物价值载体与货物的使用价值一起提供给买方的交易方式有显著的区别。 (3)服务贸易的统计数据和货物贸易的统计数据一样,在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得到体现。但是,服务贸易的统计数据却无法像货物贸易的统计数据那样,在各国海关进出口统计上显示。 (4) 国际服务贸易所涉及的服务行业常常涉及一些诸如跨国银行、通讯工程、航空运输、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方向) 班 级: 2012级02班 姓 名: Xxx 学 号: 惺惺惜惺惺xx 调研报告成绩(百分制)

国际贸易重点归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1章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 1)战后国际分工的特征 (1)在当代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2)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日益深化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格局在削弱。 2.战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及其原因 (1)科技革命引起工业生产的增长 (2)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深化和扩大 (3)战后国际金融贸易组织的建立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 (4)国家加强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 (5)跨国公司的发展 3.20世纪70年代初以后国际贸易转入缓慢发展及其原因 (1)能源危机的爆发 (2)两次严重的经济衰退,世界经济的低速增长 (3)货币制度危机的爆发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 (1)国际贸易发展从低速走向高速 (2)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向纵深展开 (3)服务、高科技产品与“绿色”产品贸易步入高速发展阶段(4)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新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5)经济贸易集团化趋势明显加强 (6)跨国公司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7)全球性的协调管理贸易时代出现 5.国际服务贸易:包括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 (1)跨境交付,是服务的提供者在成员国的领土上向另一成员国领土内的消费提供服务。 (2)境外消费,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来自另一成员国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3)商业存在,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为后者领土的消费提供服务。 (4)自然人流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另一成员过的领土内提供服务。 6.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年内,一国的对外进出口总额占国内GDP的比重。 ★★第2章国际贸易理论 1.重商主义 1)两个阶段:(1)早期的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认为商品不是财富,金银才是财富。主张通过国家立法,限制进口,绝对禁止金银输出;尽量出口商品,增加金银输入。在对外贸易中要绝对多卖少买,甚至只卖不买,从而保证对每一国的每笔贸易都是顺差。(2)后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重商主义)商品与货币联系起来,不再反对货币输往国外,也不必要求对每一国的每笔贸易都是顺差,重要的是要保持贸易的总体出超。主张在对外贸易中追求尽量大的顺差,以达到增大本国货币数量的目的。 2)重商主义的理论概述: 金银是唯一财富 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增加金银的数量 只有对外贸易才能真正增加金银的数量 对外贸易是一场零和博弈 2.绝对优势理论 1)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1)财富并不由货币或金银构成,而由货币所购各物构成 (2)重商主义所主张的奖出限入政策是错误的(3)一国从贸易中获得利益的大小不取决于贸易差额 (4)国际贸易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双赢” 2)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能够增加国家财富。 政府不要干预对外贸易。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以绝对低于他国生产成本的商品进行交换,可以享受分工带来的利益,这样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使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 3)理论评价: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部分原因,也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可以从国际分工和交换中获得利益。 但是,该理论无法解释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3.比较优势理论1)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如果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 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则总产量可以增加,而且通过交换使贸易双方 都获得利益。分工模式: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 2)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哈伯勒认为,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上具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该 国在该种商品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而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具有 比较劣势。 3)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1)固定机会成本下的贸易利益 (2)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利益 4.相互需求原理 约翰.穆勒认为:在由两国产品的国内交换比率所决定的界限内,国 际交换比率取决于两个贸易国家各自对对方商品需求程度的强弱。 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越是大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 国际交换比率越是接近于外国国内这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对本国 就越有利。 5.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1)李斯特对流行学派的理论批判 ①无边无际的世界主义,不承认国家原则,也不考虑如何满 足国家利益。 ②只考虑交换价值,而没有考虑到国家的精神和政治利益、 眼前和长远的利益以及国家生产力。 ③混淆了私人经济原则和国家经济原则,完全抹煞了国家和 国家利益的存在。 (2)李斯特的贸易政策主张 ①对外贸易政策具有动态性 ②贸易保护必须以促进和保护国内工业力量为目的 首先,只保护幼稚工业中最重要的工业部门。 其次,根据比较落后国家在它对比较先进国家所处关系 中的特有情况以及相对情况来决定保护程度。 再次,保护期限应当以30年为最高期限 ③政府对工业的保护不能违背市场规律和自然规律 ④保护政策是大国可以采取的政策 (3)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质疑 ①保护对象的选择问题②保护手段的选择问题 6.要素禀赋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 1)要素丰裕度和要素密集度 (1)要素密集度: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 (2)要素丰裕度: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的多少。 2)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结论与推理 每个国家在那些大量使用它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较少使 用它相对缺乏和昂贵的要素的商品生产上,有着比较优势。那么, 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 口的应是该国相对缺乏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即国际贸易的 流向应该是,劳动要素丰裕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 口到劳动要素缺乏的国家去,资本要素丰裕的国家应集中生产资本 密集型产品,出口到资本要素缺乏的国家去。 7.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H-O-S Model)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高于国内价格,随着出口商品生产的扩大,将 增加对其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丰裕要素)的需求,使 该要素的报酬提高;由于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随着 进口商品生产的萎缩,将减少对其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 国稀缺要素)的需求,使该要素的报酬降低。 赫-俄-萨定理: 自由贸易不仅使两国的商品价格相等,而且使两国相同的生产要素 获得相同的相对和绝对收入 8.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1)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 由于美国被认为是资本相对丰富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按照 要素禀赋理论进行推断,美国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 集型产品。而里昂惕夫的计算结果却说明,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 型商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与要素禀赋理论的结论完全相 反 2)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人力技能的差异 (2)人力资本的差异 (3)对其它生产要素的否定 (4)美国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 (5)要素密集度逆转 (6)需求逆转 9.产业内贸易理论 1)产业内贸易的含义 一个国家在出口某种产品的同时又进口同类型的产品,也常被称为 双向贸易或贸易重叠 2)规模经济与贸易 规模经济或称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一国产出水平增长的比例高于要 素投入增长比例的生产状况。 3)差异产品与国际贸易 在现实世界中,大部分商品是有差异的,同一产业内或同一类商品 组中的差异产品由于类似而有一定的替代性,从而互相竞争;另一 方面,这些产品又各有自己的特征,相互间不能完全替代,从而使 各种产品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其市场属于垄断竞争市场。 生产的单一性要求和消费的多样化要求必然发生矛盾,其最佳的解 决方案就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4)需求相似性与国际贸易 林德认为,要素禀赋理论只强调了供给方面的因素,而影响工业制 成品生产和贸易的主要因素是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因此,工业 制成品贸易的起因和格局应该从需求方面来解释。 林德还提出,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 量就越大。 10.生命周期理论 认为,产品和生物一样是有生命周期的,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 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不同阶段,产品的 要素密集度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比较优势将随之从一种类型的国 家转向另一种类型的国家,从而引起国际贸易中商品流向的变化。 第3章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 1.贸易条件的含义 是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贸易利益大小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国 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的重要指标。 ★第4章对外贸易政策与理论 1.贸易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 经济力量的强弱 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利益集团的影响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一国的外交政策 2.超保护贸易政策(理论依据是凯恩斯主义)与自由竞争时期的保 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区别是: (1)保护的对象扩大了。保护幼稚工业——保护国内已经高度发展 的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 (2)保护的目的变了。培植国内工业自由竞争的能力——巩固和加 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3)由保护转为进攻。防御性地限制进口——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 础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 (4)保护的措施多样化。关税措施——各种非关税壁垒和其他奖出 限入的措施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的对外贸易政策(贸易自 由化不等于自由贸易) 1)战后贸易自由化出现的主要原因 (1)美国的倡导和推动。 (2)西欧、日本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4)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 2)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1)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方范围内大幅度降低关税; (2)在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取消关税; (3)普遍优惠制的实施; (4)经济贸易集团给予发展中国家或其他有关国家优惠关税待遇; (5)发达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放宽进口数量限制,逐步放宽或取消外 汇管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3)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特点 (1)战后贸易自由化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 (2)战后贸易自由化是一场更广泛的贸易自由化运动。 (3)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积极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4)战后贸易自由化主要是通过各种国际性经济贸易组织在世界范 围内进行的。

国际服务贸易与服务贸易区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国际服务贸易与服务贸易区别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贸易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过程称为服务出口或服务输出,购买他人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进口或服务输入。国际贸易狭义的概念是指传统的为国际货物贸易服务的运输、保险、金融以及旅游等无形贸易。而广义的概念还包括现代发展起来的、除了与货物贸易有关的服务以外的新的贸易活动,如承包劳务、卫星传送和传播等。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服务贸易总协定是一个年轻的协议,其第一轮承诺与其说是在贸易自由化问题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还不如说是仅仅在不加剧贸易保护主义这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而且,这种承诺的效力与内涵对于不同的成员国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但是,服务贸易总协定仍然在限制贸易问题上的民族主义倾向以及放弃对市场准入进行审批等问题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透明度:各成员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彼此及时通知针对服务贸易采取的所有相关举措,包括安排即时出版物、对查询设备的维护及公平的司法评论等。 最惠国待遇(MFN):无论是否WTO 成员,服务贸易总协定成员国都必须 立即并无条件地彼此给与最惠国待遇。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价格竞争已退居次要地位,而商品质量的好坏则逐步成为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在此情况下,加强进出口产品质量管理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日趋凸显。 1.我国对外贸易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 1.1出口产品质量问题 中国社科院2010年10月25日发布《国家竞争力蓝皮书》,显示中国的国家竞争力稳步上升,全球排名从第七十三位上升至第十七位,这个结果表面上反映中国进步神速,但经过分析中国在竞争中仍然依靠以量取胜,在质素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须作出很大的改进。 我国虽然已跻身于世界贸易大国,但还远远不是贸易强国,根本原因在于产品质量竞争力不强,缺乏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国际知名度高的品牌。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约62.9%,我国工业标准约有70%仍低于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另外,由于国外技术贸易壁垒不断强化进出口,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而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以限制某类产品的进口,例如我国出口到日本的家禽,其卫生标准要求竟高出国际卫生标准500倍;我国一家企业生产的蘑菇罐头,由于有不符合检疫的嫌疑,致使我国几百家生产厂出口到美国的所有罐头全部遭到卡关、查封,损失巨大。诸如此类,在过去的贸易中,我国有不少产品因不符合发达国家过于严格的卫生、检疫措施,遭到拒收、卡关、销毁,造成贸易障碍或者巨大的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我国许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率偏高,返工、返修、报废等不良品损失过高,导致工业生产中窗窗体底端能源、原材料消耗较大,从而提高了产品成本,使产品国际竞争力显着降低。同时,多种产品技术含量低,使用寿命不能满足需求。如数控机床类产品,国外的连续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约8~9万个小时;而我国的同类产品的MTBF只有1~2万小时论文提纲怎么写。在家用电器方面,也普遍存在这种情况。 1.2进口产品质量问题 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大批进口商品涌入国门。然而随着我国进口商品检验监管水平和消费者质量意识的不断提升,近年来进口商品频频爆出质量问题,涉及范围几乎囊括所有种类的商品,对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威胁,例如以下产品问题事件: 2001年,由于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帕杰罗V31、V33越野车存在严重安全质量隐患,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吊销其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并禁止其进口;2006年,美国美赞臣GENTLEASE牌婴幼儿人工配方奶粉检查出含有金属颗粒,被紧急召回;2008年,因密封不善而导致罐中奶粉被氧化,美国雅培召回两批特殊配方婴儿奶粉;2010年,各地检验检疫局对进口旧机电产品到货检验一次检验不合格3758批、涉及金额7.64亿美元,占总金额的18.96%;2011年,由于种种产品缺陷,包括雪铁龙、保时捷、捷豹、沃尔沃品牌在内的6款进口车型,在5月份一个月时间里陆续宣布召回。 由此可见,为了确保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针对进出口产品质量加强监督和管理势在必行。 2进出口产品质量管理的内涵 2.1出口产品质量管理 我国要想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加强出口产品质量管理,树立“以质取胜”的战略意识。“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进出口,二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三是创名牌出口商品。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数量与质量、效益与速度、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样品质量与批量质量,以及质量和档次等方面的关系,把出口商品本身的质量同国际市场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2.2进口产品质量管理 对于进口产品的质量管理可以充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两面性,以维护国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产品质量、防止欺诈行为等合法目的为由,采取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种种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限制措施,其中出入境检验检疫是国家维护根本经济权益与安全的重要技术贸易壁垒措施,是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根据法律授权,代表国家行使检验检疫职能,对一切进入中国国境和开放口岸的人员、货物、运输工具、旅客行李物品和邮寄包裹等实施强制性检疫、对进出口商品质量进行检验鉴定管理。 3..进出口产品质量管理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3.1产品质量管理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

国际物流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分析

国际物流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分析 姓名:刘怡 学号:2011030271060 班级:2011级国际贸易实务一班 摘要:根据我国2002-2008年外贸物流与交易统计数据,采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对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进行动态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可以显著提升我国的对外贸易水平,但当前我国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对物流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微弱,加工贸易占主体地位且缺乏贸易竞争力的对外贸易结构、国际物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是国际贸易对物流业发展驱动不显著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外贸结构;VAR模型;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实证研究 正文 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跨国延伸和扩展,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物流,它伴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并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物质基础。从理论上来说,国际贸易是利益驱动行为,贸易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追逐经济利润¨,而物流成本是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其不断降低使现实的经济环境不断接近比较优势理论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从而实现国际贸易的增长。因此一般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必然衍生拓展物流需求,受规模经济及经验曲线效应影响,国际物流水平必然快速提高,从而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可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和谐一致的。 但这种定性分析并不能明确国际贸易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本国国际物流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增长又有多少得益于本国国际物流发展的促进,两者之间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当前,我国关于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定量研究还较少,杨长春(2007)考察了我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得出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与国际物流存在可靠的协整关系、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存在反馈性的因果关系、物流对贸易的促进作用要稍大一些的结论。 一、实证分析 1.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本文拟选取各期实际的进出口总值表示国际贸易发展水平,选取沿海规模以上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作为衡量国际物流的指标。 选取后者来表示我国国际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主要是出于两方面考虑: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学习心得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学习心得 这个学期是大三的第一学期,我们接触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经过近一学期的课程的学习,同时在老师平时的悉心教导下,我对国际贸易这门学问有了赞新的认知与了解,并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深刻的感想。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贸易工作的复杂性,变化性,灵活性,困难性,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外贸工作者应加盖具备的基本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可能有许多环节的操作,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虽然一笔进出口业务也没完成,但每天都有新收获,可以说是受益匪浅,这也令我感到非常的满意。我也逐步意识到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和其独有的特点:国际贸易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涉外活动的一个方面;它属于跨国交易,情况错综复杂;受国际局势变化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面临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大,线长面广,中间环节多;商战不止,竞争异常激烈。所以,作为从事国际经贸的人员,不仅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而且还应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驾驭市场的能力和善于应战与随机应变的能力。 一、课程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它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 1.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大阶段。 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二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力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 2.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以及合同条款和付款方式等。 贸易术语是构成国际贸易单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又称为价格术语或价格条件;同时还是用以划分买卖双方在交接货物过程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风险和费用。而交货地点往往成为划分责任、风险、费用的界点。商品交换离不开运输,对外贸易运输是外贸业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外贸易运输方式种类很多,其中,海洋运输占有重要的地位。货运保险与货物运输一样,是国际贸易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险涉及的范围很广,内容也较复杂且技术性强。货运保险的种类取决于运输方式,而海运又是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海运货物保险在国际贸易中便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价格、装运、结汇是国际贸易中的三大问题,在国际贸易中,大多以汇票作为支付工具、以信用证(L/C)作为支付方式进行货款的结算。货款的收付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还受到各种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制约。 在学习中,要以国际贸易基本原理和国家对外方针政策为指导,把课程中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政策加以具体运用。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政策与业务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课程的过程 1.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以前学过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情况脱节较大,

国际贸易感想

国际贸易感想 作为一名国际贸易的学生,经过了两年的学习,在大三终于开始了专业课的学习。而第一门接触的科目就是国际贸易,可想而知这门科目对我们的重要性。而现在,经过近一学期的国际贸易理论课的学习,同时在老师的教导下,我对国际贸易这门学问有了崭新的认知与了解,并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感想。 首先,关于国际贸易的定义,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它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而我们首先学的就是国际贸易理论)。 其次,国际经济贸易是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地图的变化逐渐形成的。人们对它的研究主要分成两个主要阶段:第一是伟大的地理发现;第二是帝国主义列强时期瓜分世界。国际贸易在其间经过形成并不断演变和发展。其历史的悠久可以追溯到部落崩溃奴隶社会兴起之初的阶段,可见国际贸易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到如今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发展阶段。规模已经形成了全球的经济贸易,其地理概念在现在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然后下面请允许我对国际贸易进行一个简单的见解: 1、国际贸易的产生 根据书本上所讲的,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历史范畴。而形成国际贸易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分别是国家的存在和产生的对国际分工的需要。其中,国际分工只有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的,这些条件不是人类社会产生就存在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而逐渐形成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出用于交换的剩余商品,这些剩余商品在国与国之间交换,就产生了国际贸易。 2、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完善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进而从新古典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这一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着现实经济的发展,进而是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的。 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二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力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

现阶段中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互促进发展研究

现阶段中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互促进发展研究(上) 2012-7-27 一、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互促进发展现状 (一)国际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发展十分迅猛。1970年,国际服务贸易总额为710亿美元,然而十年之后的1980年则猛增至3830亿美元,增长了5倍多。1980年以后,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依然强劲,一直保持较高的年均增长率。2010年国际货物贸易出口恢复性增长14.5%,在货物贸易的带动下,服务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幅达8%,服务贸易总额达36638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了近10倍。一国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货物贸易的发展必然带动与之相关的服务贸易的增长;而服务业快速发展必然带来的结果就是服务贸易领域不断增长,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货物贸易的发展。 由于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从制造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调整问题。世界货物贸易需要进行深层次调整,而服务贸易则是现阶段发展现代经济的新的突破口。总体看来,现阶段国际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互促进发展的主要方向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连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进入21世纪,世界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产性服务行业如金融、公共服务、专利权使用等服务产业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所占贸易额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各国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趋势。 2.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壁垒更加隐蔽,阻碍了两者相互促进发展 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为了使本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大的利润,一些国家制定了带有贸易保护的政策。随国家间合作的逐步深入,贸易壁垒逐渐削弱,但由于本轮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所抬头。一些发达国家因其本身具有其他国家不具备的服务贸易及货物贸易的技术优势,便利用这个优势对其他国家的产品进行认证要求,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及欠发达国家产品的出口。服务贸易还通过非关税壁垒对国外的服务提供者设置障碍。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市场和实力较弱小的民族企业,抵御发达国家的扩张,不得不制定相应的贸易保护政策。如对本国服务的出口实行隐性补贴、减免税收等,保护本国的利益,进而提升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等。贸易保护措施不利于开展国际合作,不利于引进先进的管理及生产设备等,更加不利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互促进发展。

最新论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同发展1论文

论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同发展(1)论 文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产业转移,服务贸易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对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现状及协同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思路。论文关键词: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协同发展 1 我国货物贸易巨额顺差与服务贸易巨额逆差的现状据海关统计,2007年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高达2.37万亿美元,比上年净增4600多亿美元,全年实现贸易顺差3074亿美元。改革开放30年来,货物贸易规模增长超过100倍,我国货物贸易进口和出口世界排名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二位。与此同时,我国服务贸易的形势却不容乐观,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巨额逆差的情况,笔者仅列出2004-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收支情况的比较。(表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虽有缓慢发展,但总体来说长期逆差。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发展严重不对称,服务贸易在整个贸易中的比重偏低。以货物贸易的顺差来抵消服务贸易的逆差从而在整体上显示出顺差的情况,这是很危险的。一旦货物贸易也出现逆差,两个逆差并存,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 2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2.1 发展服务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1)在现代经济中,商品利润增值的空间日益向产业价值链两端的服务环节转移。我们传统上所说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基于物质生产中加工对象的差异性。如果从商品的形成过程看,到可以得出一个横向产业的发展模式,那就是研发产业、制造产业和营销产业。商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和利润增值空间日益向产业价值链两

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区别

一、在概念上的联系区别 联系:服务贸易发展与商品贸易发展相互补充、良性互动。一方面,服务贸易的发展节约了商品贸易所需要的成本,提高了商品贸易的效率,促进了商品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商品贸易的发展,在金融、专业服务等方面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服务贸易发展的物质支持。 相同点: 1、买卖双方分属不同国家 2、需要卖方按出口办理手续 3、需要买方按进口办理手续 4、买卖各方均要遵守各自国家以及对方国家的法律 5、是一笔交易 不同点: 1、国际商品贸易交易的是有形产品,国际服务贸易交易的是无形商品 2、服务贸易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交付,而商品贸易必须委托物流公司。 3、商品贸易存在物流环节的风险,而服务贸易则不存在物流风险。 4、商品贸易离岸价与到岸价存在差异,而服务贸易两者基本相同。 5、服务贸易涉及的法律相对复杂,商品贸易则相对简单。

6、使用权和所有权不同。在服务贸易中的技术贸易是技术供应方在一定条件下将技术贸易的标的物使用权转让给接受方使用,并不转让所有权;商品贸易中标的物则在买卖过程中实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同时转移。 二、在统计上的区别 服务贸易一般不体现在海关统计上,但体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商品贸易则体现在海关统计上。 三、中国国际货运服务的实际不适用于国际商品贸易理论。我国服务贸易在发展中多呈现出进口大于出口的逆差状态,近几年,服务贸易逆差扩大的趋势愈加明显且市场占有率低。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进程加快,为了适应新经济时代的需求,我国服务业需求逐渐向广告宣传、电影音像、计算机等服务贸易领域转变,但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仍主要聚集在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领域,高科技新兴服务业与之相比仍存在不足。新兴服务产业发展劲头不足,我国传统服务业格局转化困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