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分专题学习之 送别诗使用
- 格式:ppt
- 大小:561.00 KB
- 文档页数:20
唐诗三百首关于送别的诗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其中有许多以送别为主题的诗歌。
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关于送别的唐诗:
1.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 王之涣《送灵澈大师歸上京》: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4.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5. 孟郊《登科后》:
送旧迎新洞房悄,巫山今夜月如钩。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仅仅是几首关于送别的唐诗,还有许多其他脍炙人口的作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唐诗宋词中的离别情01.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用滔滔东去的流水与离别之意作比,极言自己情意之真,别情之长。
饱满酣畅,跌宕起伏,新奇的比喻令人回肠荡气,余味无穷。
02.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杜甫《南邻》秋水才四五尺深,野航恰好乘渡两三个人。
暮色降临了,在新月的掩映之下,明净无尘的白沙翠竹,使江村显得更加清幽。
此时殷勤好客的南邻正送淹留竟日的客人出柴门。
诗句描绘了一幅江村送别图,意境明丽、清幽。
注:野航,乡村过渡的小船。
03. 形影一朝别,烟波千里分。
君看望君处,只是起行云。
王涯《闺人赠远五首》其三形影一旦离别,就有烟波将两人相隔在千里之外。
回望离别之处,只见云彩飘浮,似带无限情意。
诗句写出闺中人送别时的恋恋不舍之情。
全部感情不用言语托出,而仅以“行云”翻卷起伏的形态状内心的殷殷眷念之情。
含蕴丰赡,婉曲动人。
04.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花非花》来时,象春梦一般,悄声悄迹;去时,便似白云一样,无踪无影,难寻难觅。
上句写相会短暂,下句写分别长久。
看似写花,实是写对人间的相聚和别离的感受。
以“春梦”、“朝云”作喻,恰当形象。
05. 昔为连理枝,今作分飞翮。
白居易《古意》以前,我们象两棵枝干相连的树一样,始终没有分离过。
但如今,我们却成了相背飞翔的鸟儿。
诗人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强烈地抒发了亲人分离的悲伤之情。
注:翮(hé),指鸟的翅膀。
06. 百里阴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中。
李商隐《西南行却寄相送者》百里阴云,笼罩着白茫茫的雪原,行人远去,他的足迹留在雪云之西。
诗句写作者(行人)西行,途中艰辛,并对送行者的盛情表示深谢。
07. 男儿自古多离别,懒对英雄泪满巾。
李咸用《别李将军》自古以来,多少男子汉四方奔走,为国效力,离别之时涕泪满巾的便不是真正的英雄汉。
这是离别作品中不可多见的佳句,掷地有声。
08. 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
关于古代送别的古诗词
送别诗与留别诗都是以表达离情别绪为主的诗歌创作,但由于作者的身份、心境不同,因此在表达感情时各有侧重。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送别古诗词,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送别古诗词篇1:相思令·吴山青
朝代:宋代
作者:林逋
原文: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关于送别古诗词篇2: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原文: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
关于送别古诗词篇3:送朱大入秦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关于送别的古诗词及译文题目:送别古诗词的情感共鸣与艺术鉴赏导语: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关于送别的作品,它们体现了作者深情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或亲人的告别之意。
本文将通过对几首脍炙人口的古代送别诗词及其中译文的赏析,探讨诗词在情感共鸣和艺术鉴赏方面的独特魅力。
一、《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朗丽的送别诗词是王之涣所作,表达了作者离别友人时的意境。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离别的苦涩之情。
诗人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来寓意时间和命运的不可抗拒,而最后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象征着超越、进取的精神,寓意着向前迈进不断探索的勇气。
这种别离时的感慨和内心的力量,无论是在诗词古籍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之涣送别山东兄弟之作,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描绘异乡客人在佳节时思念亲人的孤独心情,以及兄弟间的分离之痛,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以茱萸作为中秋节的象征,描述了远在山东的兄弟登高赏月,而自己却无法与他们共享这一美好时刻的苦闷感受。
这种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深切感情,使得这首诗词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三、《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送别好友董大的诗作之一,展示了送别时的愁绪和离别后的思念。
以黄云、北风、雁雪等自然景象为意象,表现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而最后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其出色才华的认同,表现了诗人的感激之情。
这首留声千古的送别诗为读者们提供了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们面对离别时的情感状态。
四、《别董大二首之二》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空负岳阳楼。
送别类诗词送别类诗词是中国古代诗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别,这些诗词多表现离愁别绪,以及对友人或亲人的深情厚意。
以下是对送别类诗词的浅析:一、送别类诗词的情感表达送别类诗词中,常见的情感表达有离愁别绪、深情厚意、劝慰鼓励等。
这些情感表达通常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描写离别时的心情、回忆往事等方式来呈现。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通过描绘壮观的景色,表达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劝慰鼓励。
二、送别类诗词的意象运用送别类诗词中,常常运用一些典型的意象来表达离别的情感,如长亭、酒、柳、笛等。
这些意象通常与离别有关,如长亭是古代送别的地方,酒被视为情感的寄托,柳寓意着离别的痛苦,笛声则传递出哀怨和思念的情感。
例如,李白的《送友人》中,“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通过“此地一为别”的意象,表达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三、送别类诗词的意境营造送别类诗词中,意境的营造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气氛的渲染、情感的抒发等方式,送别类诗词能够创造出一种凄美、哀婉、感伤的意境,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例如,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通过描绘破败的景象和表达对国家的忧虑,营造出一种凄美、感伤的意境,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四、送别类诗词的影响和价值送别类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
这些诗词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或亲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祝福。
送别类诗词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文学表现上,更在于它们所传递的人性美、情感美和哲理美等方面。
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通过描绘美丽的秋景,传达出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送别诗:1.春日离亭,杨花飘荡。
别离之时,泪湿青衫。
——唐·韦庄《古离别》2.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唐诗宋词选读》----唐人送别诗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设计)
一.《送别》引入
一曲长亭外古道边,将古道送别唱得悠扬婉转,催人泪下,那离别之伤已然铭刻在心间。
(此曲有学生会唱,一定强调只可轻声跟唱,重在用心体会送别之情)
二.由曲到诗
说道唐人的送别诗,我们首先要说的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所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齐读此诗。
2.解读此诗。
诗的第一句:写送别地点
诗的第二句:写朋友将要去的蜀州就在那风烟迷茫之中。
表面写的是两个地方,但从时而回望长安和时而翘首蜀地中,表现难舍之情,没有离别字样,却一开篇就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离情。
诗的第三四句:写你我都是为了仕宦离别家乡、漂泊异乡。
境遇相似,由己及人,推心置腹,言外之意,我们都不必为了这个已定的分别而过多的伤感。
诗的五六句:笔锋一转,写下了开朗乐观最为人称道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时尚有真正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存在,那么,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可以互相安慰,互相鼓励,也如同近在咫尺。
诗的七八句:委婉收结。
3.简析.
空间上的离别:
时间上的离别:
结合生活经历,各抒己见。
小结:在遥远的离别,也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再长久的离别,也割不断真正的友情。
只要彼此的感情金石般牢固,哪怕是远在天涯,也犹如比邻而居。
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表现了诗人----
(高远的志趣,脱俗的情怀,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再次齐读此诗,体会别样的送别。
四.完成课后练习,并背诵此诗。
三毛。
送别的古诗词送别的古诗词(精选10篇)《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
这首词是作者送别友人刘敞到扬州任职时所作。
此词借酬赠友人之机,追忆起词人几年前在扬州所建的平山堂并抒发人生的感慨。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送别古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送别的古诗词(篇1)朝代:元朝|作者:张可久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
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
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
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有关送别的古诗词送别的古诗词(篇2)词牌名:朝中措|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送别的古诗词(篇3)词牌名:青玉案|朝代:宋朝|作者:苏轼三年枕上吴中路。
遣黄耳、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
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送别的古诗词(篇4)朝代:元朝|作者:李致远梦断陈王罗袜,情伤学士琵琶。
又见西风换年华。
数杯添泪酒,几点送秋花。
行人天一涯。
送别的古诗词(篇5)朝代:唐朝|作者:陈子昂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
送别的古诗词(篇6)朝代:唐朝|作者:韦应物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
野泉几处侵应尽,不遇山僧知问谁。
送别的古诗词(篇7)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送别的古诗词(篇8)朝代:唐朝|作者:王维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送别的古诗词(篇9)朝代:唐朝|作者:方干道路本无限,又应何处逢。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送别的古诗词(篇10)朝代:唐朝|作者:李颀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