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授课稿

前言:

诸位知道我们国家为什么叫中国吗?通常的说法是:古人认为我们国家处在世界的中央,故名中国。这也未免太小看我们古人的智慧了。真实的原因是:我们国家是奉行中庸之道的,所以叫中国。自从孔夫子着重强调“中庸”以来,中庸之道成为国人血液中的一部分,把孔夫子称作我们的国父毫不过分。说到国父,大家会想到孙中山。我不敢说孙中山不算“国父”,但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中华民国的国父,或者说是近一百年的国父。而孔夫子,却是我们两千多年的国父。孰大孰小呢?这国父的名号应该归谁呢?相信诸位能够分辨。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孔子作传,有这样的评论:“《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高山可以仰望,大道可以行走。孔夫子的人格力量就像那高山一样让人仰望,孔夫子的学说,就像那大道可以供人行走。我司马迁虽然达不到这种境界,但是很向往,孔夫子是我学习的榜样。司马迁接着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天下的王侯将相、名人大腕多着呢,但往往只是烜赫一时,只有孔子,一直是人们的老师。故而人们都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什么叫“至圣先师”?就是最了不起的老师,所谓万代师表、无边师魂。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这么一位“至圣先师”谆谆教导说: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可见“中庸”肯定是个好东西。可是,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庸似乎是个贬义词,跟“好好先生、骑墙主义”等绑在一起。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是我们这些缺少国学教育的人的悲哀。这么好的东西,居然被当做垃圾,太可惜了,现在我们得把他捡起来。“中庸”为什么是个宝呢?请听我慢慢道来。一、中庸的来源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从黄帝算起。但黄帝的事迹不可考,比较可靠的记载应始于尧,比黄帝晚约100年。尧舜禹,诸位都知道吧?禅让啊!把皇帝的位置让给贤能的人,而不是自己的儿子,了不起吧!尧禅位给舜时说:“允执厥中”。恭敬地把握好你的那个“中”。舜禅位给禹时,又说了这句话。孔夫子为中华文化做总结,把“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二、中庸的概念

什么叫中庸?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通俗地讲:中,即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庸,即尊重现实、合情合理。或者说:把握度,无过无不及就叫“中”;这个度把握得好,合情合理、合乎人性就叫“庸”。重点是那个“中”。

我们说“某某是性情中人”。人都是由性情的,就这点而言,“中”又叫“中和”。孔子的孙子子思在《中庸》这部书中写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现在站这里,心情平静,摒除一切私心杂念,优哉游哉地什么也不想,就是“中”。这是一种很好的状态,佛教道教的养生,要的就是这种状态,不喜不怒不哀不乐。但人是有感情的,肯定会有喜怒哀乐,有才正常。而佛教道教要人去除七情六欲来保持“中”的状态,这就不正常了。他们那个是死板的“中”,我们是变化的“中”。我们提倡该喜时适当地喜,该怒时适当地怒,该哀时适当地哀,该乐时适当地乐。喜怒哀乐符合常理,不过分就行,这叫“和”。故而“和”又叫“时中”。

“中”不是始终固定不变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所以“中”也要与时俱进,叫“时中”。把握“中”,什么时候变,什么时候不变,就要看事物处在发展的哪个阶段,还只是量变状态时,“中”不变,当量变发展到质变时,“中”就要跟着变了。要把握好真的很难,所以孔子感叹说:“中庸之为至德,民鲜久矣。”很难做到完全合乎“中庸”,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不要“中庸”,相反我们时刻不能离开中庸,中庸得

越好,你成就越高,因为中庸之道实在太重要了。下面就将讲到中庸的意义。

三、中庸的意义

1、中庸,是孔子的方法论

什么叫方法论?就是怎么去认识世界,怎么用实践去改造世界的方法。我们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你钓鱼的方法,远远强过送你两条鱼。孔夫子的中庸之道,就是教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让我们在社会中游刃有余。

《论语》中处处体现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讲“文与质的关系”,认为“质”与“文”两者不可偏废,“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过与不及”皆为不妥,只有“文质彬彬”,和谐搭配,才能成就君子。

孔子讲:“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认为冉求做事退缩(“不及”),所以要促一促他,使他接近于“中行”;仲由勇气过人(“过”),所以要压一压他,也使他接近于“中行”。可见,孔子在教育学生时,依据中庸而“裁之”的。

孔子讲:“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如何与国君相处、与朋友交往,孔子也用中庸的尺度加以引导。如果与国君相处过密,则蒙受羞辱的日子不远了;如果与朋友交往过密,则遭受疏远的日子也不远了。孔子认为交往不能太“过”,体现了他中庸的思想。

孔子讲:“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已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言语也要符合中庸之道,不该说的时候不说,该说的时候再说,而且要看着人家的脸色说。

孔子讲“以直报怨”。君子用正直来报复仇怨,“不因怨加刻,亦不因怨而反有所加厚”;不挟个人恩怨,不“以怨报怨”,也不持虚伪之德,不“以德报怨”:“不过也不及”,以“适中”来处事。

孔子讲“忠恕之道”。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者,“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忠恕之道,实为“致(达到)中和”。

纵观孔子的一生,是践行中庸之道的一生,学生对他的评价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可见,孔子是一位据有中庸“至德”的圣人。

2、中庸,是矛盾论与发展观

矛盾论与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其实就是阐述我们的中庸之道。矛盾论说: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中庸讲“执其两端而扣其中”,“两端”就是对立,“扣其中”就是统一。发展观说: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中庸讲“君子而时中”。“时中”就是在发展变化中找“中”。大家想想,是不是如出一辙?大学时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很多同学学得很痛苦,而我一听就懂,这得益于我很早就明白中庸之道。

3、中庸,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中庸不是骑墙派、和事佬。我们误读的“中庸”,在《论语》里,那叫“乡愿”。乡原者奉行无原则的机械调和的处世方法,而中庸者不这样(“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兼有一定的是非原则,“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中庸,即中和,也不是平庸、碌碌无为,要“极高明”才能“道中庸”,追求的是不亏不盈,可进可退,不急不缓、不过不及、不骄不馁,得人生大智慧与为人处世较为完美的平衡点。

有了“中庸之道”,我们就可以更理智、更公平合理地做人做事。

四、日常生活的中庸之道

中庸,既不是简单地折中,也不是庸俗的中间路线。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日常生活并不那么纯粹。中庸追求的目标是在不同时空环境中,尽善尽美与无可奈何之间的最佳方案。

中庸,以“过犹不及”为核心,做人处事追求适量、守度、得当,既不过头,也无不及,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过和不及效果都是一样的,越位和缺位都不合适。真理也不能过头,过头一步,也许成了谬误。

日常生活中,处处需要践行中庸之道。大到国家之事,小到男女之私。

孔子说:“吾未闻好德如好色者。”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好德的动源在社会伦理,好色的动源在自然本能,人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孔子不偏不倚,无意于偏废某一端。叫孔子感伤的是人们肆无忌惮的发泄着肉欲,而不注重礼义教化,打破了本该有的灵肉平衡。我们学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叫“诗始关雎”。而四书五经中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诗经》排第一,可见《关雎》的重要性。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对《关雎》的评价,实际上表达的是他对情感控制的看法,也就是凡事讲求适度的“中和”之美。

我们常用“登徒子”形容好色之人。怎么回事呢?登徒子是楚国的一个官员,他对楚王说:宋玉这个人,长得风流倜傥,又喜欢吟诗作赋,是个好色之人,不要让他出入后宫,以免给大王你戴绿帽子。楚王拿这段话来质问宋玉。宋玉回答:我家隔壁有个美女,身材好,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容貌美,涂点胭脂太红,抹点水粉又太白。不知迷倒多少人。但他却对我情有独钟,多次勾引我,我都没有理他。登徒子就不同了,他老婆又黑又矮又老又丑,登徒子很喜欢她,还同他生了许多个孩子。你说是我好色呢?还是登徒子好色?楚王没有做声。这时,旁边的章台大夫发言了:我自认为个人品德还是不错的,但做不到宋玉这样。我见到那些美丽的村姑,身材姣好、容貌娇美,正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就很喜欢,就会吟诗去钻没她,就想多看她几眼,就想跟她亲近,但从来不乱来,所谓“发乎情,止乎礼”。

这个故事说了三种对待美色的态度:宋玉不近女色,禁欲;登徒子纵欲,就如那俗话说的“是女人就行,拉上灯都一样”;而章华大夫则好色而不淫,即“发乎情,合乎礼”,最合乎人性,无过无不及,这就是好色的中庸之道。

温家宝多次提到:我国面临很多两难选择。政府要做的,就是在两难中找出路。找条好的出路就是践行中庸之道。温家宝的国学修养是蛮高的,这些年国学热升温,同温家宝是有一定关系的。尽管温家宝的

国学修养高,仍然找不到好的出路,什么原因?正如他所说:“这里面有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举个例子,房价调控,这跟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谓事关国计民生,为什么搞不好?房价畸高,占用了太多的社会财富,严重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型,再不调控,经济势必崩溃。但是,一旦调下来,银行的风险姑且不说,地方政府失去了土地财政这一块,财政势必瘫痪。调还是不调?两难吧?咱们找出中庸之道来。找得出吗?找得出。但是说不得。还是莫谈国事。咱们只管干好手边事,用中庸之道来搞好企业管理。

五、企业管理的中庸之道

说到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有疑惑:我国传统文化不是不重商吗,士农工商,商排在最后,士大夫都看不起商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严重误解。商业的重要性很早人们就意识到了,司马迁在《史记》中还为商人写传,叫《货殖列传》,充分肯定了商业的重要作用。但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从商有利可图,人们自自然然地会去追逐利益,若水之趋下,不用你强迫。儒家讲“食色性也”,吃饭睡觉是人的本性,追逐利益也一样,是人的本性。你能说好色不重要吗?人不好色,怎么会有后代!但你用得着鼓励人们好色吗?好色过了头,那岂不是黄色泛滥,道德沦丧。同样,如果政府大肆提倡重商,那无疑是火上浇油,导致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什么杀人放火偷鸡摸狗卑鄙龌龊的事都干得出,社会就乱了套,所以要抑制一下人们赚钱的欲望,把商排到最后。经商(或者叫赚钱,古话叫利)这个东西,就有如夫妇床弟之事,是做得,说不得。所谓,高者抑之,低者扬之,这就是中庸之道。

不仅如此,中庸之道对于经商还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知道范蠡吧,他辅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然后功成身退。因为他知道功高就会震主,不免招来杀生之祸,所以自己主动退下来,这就是中庸之道。另外一个功臣文种就不明白这个道理了,终被赐死。范蠡隐退后,泛舟五湖,用他的这套中庸之道去经商,十年之间,三聚三散家财,生意越做越大,号称“陶朱公”,终成商人鼻祖。

具体到现代企业管理,中庸之道怎么用呢?

1、讲“义”气的企业文化

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一个君子为人处世,没什么事一定要做,也没什么事一定不做,只看该不该做。这个该不该就是“义”。“义”者,宜也,就是做适当的事,无过无不及。所以,中庸之道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义”。

咱们看那种黑帮片,黑帮组织的大堂里,往往高悬一个“义”字,下面是关云长的相。关云长以讲义气著名。这样布置的原因,就是想培养一种组织文化:讲义气。事实上,他们凭着这种组织文化,组织效率很高。当然,黑帮只是在做人上做到了“义”,即相互之间讲义气;在做事上没有做到“义”,他们干的不是正当事。我们是正规企业,走正道,做人做事都讲“义”,岂不更好!

做人讲“义”,老板对我好,我也对他好,这叫以德报德,用一个字概括叫“忠”。当然不是愚忠,那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变了味的儒家,叫腐儒,迂腐得很。还有一种极端的说法,如基督教《圣经》所说:你打我的左脸,不仅不躲避、不还手,还把右脸送给你打。或者用我们中国人的说法,叫“唾面自干”。有人往我脸上吐口水,我把他搽掉还不行,因为这样会显露出你对他的做法不满,应该让它自己在脸上干掉。这种修养功夫叫“以德报怨”。这种做法,孔夫子不同意,他说:你以德报怨,那拿什么来报德呢?这明显不符合“义”的标准吗!正确的做法是“以直报怨”,用正直的行为去回报别人的怨恨,不排除反击,善恶是非还是应当恩怨分明。当然,你也不要“以怨抱怨”,因为冤冤相报何时了,更何况人应当宽容一点,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何必斤斤计较!

做事讲“义”,该做的事就要勇于去做,不该做的是坚决不做,该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不用我多讲。

2、人性化的管理手段

孟子跟梁惠王有段对话。梁惠王对孟子说心里话:寡人有个毛病,寡人好色。孟子回答:好色没什么不好啊,但你要想到手下那些男人们也好色,你得让他们也取得到老婆。梁惠王又说:寡人还有个毛病,寡人好货。孟子说:好货也正常,但你要想到你的老百姓也好货,你得想办法让他们也富起来。在这里,孟子教导梁惠王要与百姓分享好的东西,不要吃独食,这种中庸的管理手段,就很有人性化。

《史记》也说:有史以来,人们都是想听好听的,想吃好吃的,想看好看

的,这是人性,你这个搞管理的,就要因势利导,让大家既过上好日子,又不伤害他人的利益,做到互利双赢,这就是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具体到企业管理,我们的规章制度要人性化。企业这一面,重点是给员工创造发展的空间,职级上充分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薪酬上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总之,给人以成长和发财的希望。在员工这一面,重点是解决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问题。即端多大碗,就要做多大事;做多大事,就要出多大力,尽多大责。而我们这些管理者呢,要时刻将心比心,尽量满足属下的愿望,激起他们的主观积极性,赏要赏得他们心动,罚也要罚得适度。比如说某位员工因工作失误被罚了200块钱,90%的人都认可这样的决定,既不过分,又能起到威慑效果,这就是人性化的管理。

3、宽猛相济的管理艺术

孔子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任何管理活动,为了达到管理的目标,都需要控制,但在管理控制中就有适度的问题。控制太松,松松垮垮、拖拖拉拉,必然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和组织的混乱。反之,控制过严又会激起人们的抵触情绪或反抗行动。只有不宽也不猛,这个管理才达到“和”的状态,“和”就是中庸。

还有一句话叫: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松了要紧,紧了要松;既要有思想教育,又要有制度规定。既要对属下施恩,又要对他们用威。恩威并施,他们才会既爱你、又怕你,这才算个好的管理者。

4、和而不同的组织架构

“和”与“同”的区别,其实可譬之以五色相调、五味相和,五声相成。“同”则单调,只是一色一味一声之间,不与他色他味他声相调和,如此,视之无趣、食之无味,听之无谱。“和”则谐调,就是五色五味五声相谐和,别具佳色佳味佳声,如此,视之有趣、食之有味、听之有谱。儒家讲“乐以发和”,音乐就是让人性情达到和,也就是让人的七情六欲时中。音乐有不同的音调、乐阶,古代叫“宫商角徵羽”,如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就是按照宫商角徵羽来谱的曲;现代用1234567。这些不同的音调乐阶,完美的组合起来,就是和谐动听的音乐。如果只是一个单调的音,如111111一直1下去的话,就是噪音,所以要允许有不同声音,这就叫和而不同。光有不同的声音还不行,要把这些不同的声音组合好,才能成为好音乐,才称其为和。

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内有不同的部门分工(有生产部、财务部、行政部等),不同的人员组合(有干技术的,有搞管理的,技术有不同专业,管理有不同职责),不同的环节(包括人才链、资金链、产品链的各个方面),这些要素优化组合,企业才能取得和谐发展。此其一。其二,做决策,要允许有不同声音,集思广益,综合考虑正反各种有利不利因素,做出最优抉择。

5、适度平衡的用人原则

孔夫子说:“不得中行而与,必也狂狷,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孔子认为最好用“中行”(指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如果不得已而求其次,必须用“狂狷”之士。狂者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优点是进取。狷者,性情褊急而孤介自守,优点是洁身自好。狂者往往有才,只要稍加节制他的傲气就可用他立功;狷者个个有德,不用担心他会坏你事,只要稍加激励他可以为你创造效益。

大材小用、小材大用的情况在现实管理中也屡见不鲜,造成的损失很大。所以管理者在用人中要运用

“中庸之道”,把适当的人才安排到最能发挥才能的合适岗位,实现人事的最佳结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即用人适度。这是用才的平衡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用了人以后,就要适度授权。有权不授或完全放权都是一种极端,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到因需、因德、因信、因能授权。这是授权的平衡。

还要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平衡,即要相互之间讲义气。

管理者还要处理好与自己内心的平衡,承认欲望的合理性,但要进行理性的引导,否则物欲的过度膨胀会造成心理失衡。

6、与时俱进的管理策略

利润是企业的第一目标,因对抗、赌气、耍排场而导致的赔钱亏本买卖都必须坚决杜绝。所以一定要把生财的途径扭转到"和"上来。团队要和,使之上下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企业与企业之间要和,建立平等协商、公平交易、相互支持的合作关系;对待消费者要和,服务要到位,企业和品牌的诉求要有亲和力、穿透力、影响力。此外,还必须搞好政企、银企关系等。所谓“和气生财”。

但是,外界都处在发展变化中,要保持“和”的状态,我们就只有与时俱进,管理策略跟着变,以实现管理目标。

儒家讲“常则守经,变则从权”,经是“中’,权是"时中”。道家讲“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有首古诗唱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水清就用来洗帽子,水浊就用来洗脚丫子。我们没办法改变社会,就只有适应社会。带着《中庸》讲的“三达德”(仁、智、勇)去融入社会,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去获取利润,推动企业向前进。

结语:

总之,中庸,大有大用,小有小用,到哪里都有用。中庸之道,就好比给我们提供了一把快刀,让我们在日趋复杂的社会中斩开乱麻,做事情更加得心应手,为人处世更加从容自信。所谓“从容中道”。

浅析中庸之道相对于对立统一的局限

浅析“中庸之道”相对于对立统一的局限 “中庸之道”是孔子的改良主义的方法论,是孔子思想的关键环节。 《中庸》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即是所谓的“执两用中”。在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之间,采取既不“过”又无“不及”的“中道”,从而使矛盾得到调和,免于激化。这实际上是折中主义和矛盾调和论。又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在这里,我们将“喜”、“怒”、“哀”、“乐”四种状态,理解为四种元素或多种元素,如此可以理解为:事物没有运动的时候,叫做“中”,即是“未发”;运动的时候叫做“和”,即是“发”。“中”、和“和”便成了理解的关键。这里的“中”即是“中庸”。“和”可以理解为“度”、“恰

当、适中”、“调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静止中的绝对平衡,运动中的矛盾调和。这便导致了“中庸”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既不过,又无不及,就是“中庸”。或说“中庸”就是对“过”与“不及”的调和和折中。孔子讲:“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依中庸而行(中行)的人和他交往,所以要和狂者、狷者交往。狂者积极进取,狷者消极保守。以上可以得出,不狂不狷就是“中行”,就是中庸。 根据这种“中行”的思想,孔子反对做任何所谓过激、过分的事情。孔子讲德治爱人,主张宽、惠,反对“苛政”等等,都是中庸之道的具体表现,目的是调和矛盾,消弭反抗。又说“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生动体现了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

想。 “中庸之道”是平衡状态的绝对化,“度”的“过”或“不及”,都会打破矛盾的平衡状态而导致矛盾转化和引起事物的质变。所以平衡是相对的,不是折中、调和就可以解决的。 假设矛盾可以调和折中,消除了矛盾的斗争性,事物没有斗争,怎会有事物的质变,如何又会有发展?孔子以礼为中(度),绝对不准“过”或“不及”,不准打破矛盾的平衡状态,“中庸之道”明显割裂了矛盾的斗争性,在任何事物中都能找到一个点(中庸),使矛盾得到平衡,得到调和。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即是互相反对,互相限制,互相否定的属性。矛盾之间是互相渗透和互相贯通的,是有机的统一体,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含的,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新析 提要: 中庸之道在中国源远流长,几乎是与封建制度一起开始的。通过西汉统治者利用思想的介入,儒家思想也靠近政府,成为理所当然的正教。中庸思想随封建统治持续了两千多年,并且脱离制度的某些依赖因素,成为部分人的处世之道。但不论其发展如何,或何时消亡,今天我们在创新时都应对其加以重视,尤其在中西文化交汇的今天,了解它已成为一种必然。 关键词: 中庸,创新,传统的陈旧,创新的艰辛。 正文: 中庸之道新析 一、新旧之异同 有一本书就叫《中庸》,列入儒家“四书五经”范畴,也是八股取士必选内容之一。随着儒家传统的延续,中庸两字也就纵行于历史间。有人维护它,有人批评它,但无论如何,在现代社会它还是有存在的基础,并且渗入社会的每个角落,侵蚀人们的思想。 激进的人们向来对中庸持否定的态度,但又找不到强有力的理由加以反驳。原因之一就是中庸没有错,不支持也不反对,永远保持中立。例如,有人坚持男人比女人累——男人必须养家糊口,有人认为女人比男人辛苦——生孩子与日常家务。这时中庸之道有用途,一位调解者出来安慰双方:“我说呢,还是男人女人一样累,你们俩人都有道理,就不要争了。”立即俩人的观点被封死。中庸之道,不求创新,只希望能保持原状,这对于那些无主见、墨守陈规的人来说,就像是一张无形的防护墙,他们的手可以伸出去影响别人,而别人的新颖思想跨不进去。而且,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他们总是摇摆不定,不敢冒险。这也是中庸之道持久存在的原因之一。 新中庸强调为自己保留攫取利益的阵地。他们有时也批判中庸,原因有二,一是此事与自己联系不大,严厉批评无人反对;二是此事关系自身,不批驳难以自保或获利。本来是左右两个唇枪舌剑,他却横插一杠,在和解的基础上以功者自居,要钱要粮,白白捞得一笔。 从旧中庸到新中庸,人际关系呈冷漠趋势。古时提倡中庸,现今舆论批评中庸而呼吁人们创新。在今天,社会呼吁创新,这个时代的人如果不从古代那里正确了解中庸思想,那么他们在创新时就很难衡量其行为的新颖程度。

论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论文

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的骨髓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应运,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如《盘庚篇》的“各设中于乃心”、《吕刑》“罔非在中”、《诏诰》、《洛诰》的“时中”、《酒诰》的“作稽中德”等。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其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其境界到底又有多高呢?朱熹解释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

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概括而言,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这两种解释,在“中”的含义为中道上没有差别,只是在“庸”的含义上有一点分歧,而这一点分歧实际并不是本质性的。如果一定要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不管怎样,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孔子的其他言论来参证:“无适(di)也,无莫也,义与之比。”(《论语·里仁》)、“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打个比方,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 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教导是:“子曰:吾

浅谈国人的中庸之道

浅谈中庸之道 中庸的原意是不偏不倚,但后来人却偏解了中庸,以致现代人将中庸误用为以下方面: 不讲原则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查则无徒”,千百年来这个理念成为国人为人处事的圭臬。秉持这种理念做人做成了“烂好人”,做事结果可想而知。你会发现现实中不讲原则,模糊搅和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就是这种中庸颓废理念的产物。 社会管理中徇私枉法、贪污腐败很严重,有的没有法律规定,即使有法律规定的也不遵守。企业经营过程中,相关工作是要遵守流程和制度的,要么没有流程,就是有了流程和制度也不遵守。管理人员就是制定流程和制度并监督实施的,但“烂好人”的现象太严重,最终以组织利益的损失作为人情送掉了……。执行力是令企业高管很头痛的事情,为了达到执行,又是战略规划,又是绩效考核,最终收效甚微,为什么?中庸、不讲原则的理念根深蒂固。“诚信、忠诚”是我们很多人挂在嘴边的词汇,试想一个连法律法规和流程制度都不遵守的人,何谈“诚信、忠诚”https://www.doczj.com/doc/0c9636661.html,? 上面的太极图是道教文化的标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我们现代人对这个图的解释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互转化”,可能很多人知道这个图给了西方人发明计算机的灵感,这个图在西方人的眼里就是两个要素,“0”和“1”,这就是二进制,计算机的基础。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发现了煤,但人们当时认为地球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禁止挖煤,也就是现代的“环保主义”。中国人不挖,外国人就不挖吗?英国人先挖出了煤,所以随之出现蒸汽

机等工业技术,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发展。我们先发现了煤没有挖,输掉了工业经济的竞争;太极图三千年之前就存在了,西方人受到启发发明了计算机,我们又在信息经济时代落伍了,请问各位我们还有什么可供输的?可惜不可惜? 我们很多人赞赏“中庸”,批评“偏执”,中庸和偏执是相互对立的,究竟哪个对,我们还是用结果说话。我们说西方人是偏执的,较真的,但现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远远大于东方国家的经济实力,现代科学理论大多是西方人发现和发明的,为什么?中庸的理念导致我们不较真,不讲原则,不坚持真理,所以我们就发现不了真理。英特尔的格鲁夫说过“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所以英特尔成为了竞争力很强的世界知名公司,为什么像这样强大的公司我们中国没有?这就足以说明中庸的理念是错误的。 颓废的做事心态 “随遇而安”、“识时务者为俊杰”又是我们中国人信奉的理念,这也是中庸的表现。现代的国人积极进取的少,等靠的多,这种现象除与长期的农耕思想有关外,最主要的就是中庸理念的产物。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就要认识自然的规律,就要改变不合理的要素,不要误解成“人定胜天”。要改变事物就要进取,就要主动,随和事物的本来面目是改变不了的,包括改变人,“随遇而安”、“识时务者为俊杰”就是随和事物,就是妥协。细想一下,我们的任何工作就是改变事物的,生产产品就是改变材料的原来状态满足人们的需要,管理就是改变人和物的原来状态,达到我们设想的目标。改变事物的原来状态就要面临很多困难,这就是工作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受中庸理念的影响很多人达不到这个境界,往往把工作看成是遭罪,是维持生计的手段,所以遇到困难时更多采取逃避和掩盖的颓废做法,困难解决不了,目标就不可能达成。

论中庸之道传统文化专题论文

论中庸之道传统文化专 题论文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的骨髓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应运,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如《盘庚篇》的“各设中于乃心”、《吕刑》“罔非在中”、《诏诰》、《洛诰》的“时中”、《酒诰》的“作稽中德”等。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着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其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其境界到底又有多高呢朱熹解释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概括而言,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这两种解释,在“中”的含义为中道上没有差别,只是在“庸”的含义上有一点分歧,而这一点分歧实际并不是本质性的。如果一定要

论中庸之道的不足

论中庸之道的不足 论中庸之道的不足 2012-07-25 中庸之道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这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很凑巧的是,与孔子时代相差不远的西方古代雅典的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这个观点,也把它作为自己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现在翻译过来称之为中道。可见,这种巧合可以称之为英雄所见略同,也可以算作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 不管是孔子的中庸之道,还是亚里士多德的中道都是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极端,要知道过犹不及。这种中庸之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社会,也就是让我们既要正视矛盾,又不能过激的处理矛盾。事实上这种中庸之道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逃避了矛盾。以孔子来说吧,在他那个时代,他知道奴隶制不好,但是,又不主张推翻奴隶制,而是要维护奴隶制,于是,只能把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调合起来,这样才符合他的中庸之道。于是,他找到了仁与礼。对于奴隶主来说,他要奴隶主对待奴隶好些,要仁,要守住自己奴隶主所应该有的礼仪与制度,对于奴隶来说,也要仁,不要暴力反抗奴隶制,要遵守奴隶应有的制度与行为。于是,在他看来,这样社会就会和谐了,奴隶制就会永世长存下去。可见,中庸

之道面对矛盾的时候不是想彻底解决这个矛盾,他们反对矛盾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要调和这个矛盾。对于有些矛盾,调和也属于一种可以算作解决方法的方法,调和后未必再会凸显出来,矛盾因为调和而实现了转化。但是,对于利益根本对立,有着不可调和性质的矛盾,这个时候要以中庸之道来处理就不对了。这个时候中庸只能把矛盾暂时缓和下去,最终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是会爆发出来,而且最终一方会压倒一方,实现矛盾转化升级。历史证明,奴隶制很快结束,孔子的目的落空。对于孔子本人的学说来说,并没有在自己的时代得到大的使用,反而被不属于他的时代,也不属于他的社会---封建社会使用,这是孔子所不能料到的。因此,中庸之道在没有存在根本对立的矛盾下还是有一定作用,在根本对立的矛盾下,作用就大打折扣。 很显然,对于存在根本对立、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进行调和这就不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做法,而是显示出了一种保守。这就是现代人批评儒家想把人培养成顺民的一个重要依据。面对剥削与压迫,采取过激行动即暴力革命其实也是对的,也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出现的。也就是造反有理。这个不会以我们人为总结的中庸之道为依据。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采取了过激行动,杀死了国王,把人间的帝王送上了断头台,谁能说这种过激是错误的呢?最终人间的帝王一个个都倒 下了去了。

浅析中庸对于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浅析中庸对于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引言:中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它也是中国思想中最具辩证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层面。其中的主要思想,如“慎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和践行的行为准则。 关键字:中庸慎独适度 正文: “中庸”是中国思想中最具有辩证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层面, 中庸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意义。对于中庸的思想,从古至今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阐释。但它在古代政治文化中一直都具有一种超越性,而在当今社会中,也具有使人调整人心,寻找征途的普世价值。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深入学习理解“中庸”之道,作为我们的处事之道。将其精神发扬光大。 究竟什么是中庸,历史上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论。即便到了今日,也仍有众多的不同看法。但目前大部分都认同其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注重适度和均衡的解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天性的和谐。其中所说的天道,其实也就是指德性、泛生万物的道德。只有能与天道合一的至德之人,方能合天而膺命。人性与天性的相互和谐,实际上也就是对人提出了内在修为和外在践行的高要求,成为历代君子追求的至诚至仁的人生目标。 所谓中,更多的人把它解释为不偏不倚中度和节。而“中”字在先秦的古籍中有三层解释。一指中间或两者之间;二指适合、适宜;三指人内心的和谐境界。有些人将中庸的中简单的理解为不偏不倚,理解为折中。这是过于简单片面的。“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恰恰是因为其做事肆无忌惮,不懂得适度。这也证明了中庸之“中”,更强调人们做事的准则,应学会适度,执两而用中。 所谓庸,更是众说纷纭。大部分人强调庸即为平常之事,在封建社会中,也指人们应按照传统的封建统治阶级标准,过平常的日子。也可将中庸解释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处事之道。而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庸字应回归古代语境来解释。汉代许慎认为,“庸者,用也。”所谓用,也就是指实践,而中庸也可以顺理成章的解释为将执两而中的适度法则灵活运用的方法。总结起来,中庸也就是指一种顺应自然,正常生活方式的适度生活的方式,努力追求人性与天性的和谐,做到合天而膺命。 然而孔子也在《中庸》一书中提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一方面强调了中庸之道的不易,绝非人人都可达到的行为准则,而是一种君子的最高行事准则,另一方面,也通过爵禄国家等,体现出了孔子对中庸的推崇,彰显其重要的意义。中庸之难,难在平常,难在对内在修为的严格要求。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难达到的。然而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学习的处世之道。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独也。”这句话出自《中庸》的第一章,品德高尚的人,既是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会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也有所戒备。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这句话可谓是对人内在修为的最具体的阐释。有的人可以在公众场合下保持端正的仪态,然而在私下却显得有些邋遢;有的人能够在公众场合为人谦卑,然而在人后,却又充满嫉妒。这些,都不符合“慎独”的标准。所谓慎独,说到底就是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即便无人在身旁,也要始终遵从自己的行事准则。在飞速发展的中国,这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有些官员,抱着“惟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侥幸心理,贪污腐败,轻则阻碍国家发展,伤及百姓利益,重则毁人性命。这种人,在公众面前满口的仁义道德,被人冠以“君子”,却没有做到慎独,这样的人,终究不是真正的君子,也终究不会达到合人而膺命。他的命运,终将受到泛生万物的道德的裁决。人之所以

邓球柏:论易道与中庸之道

邓球柏:论易道与中庸之道 邓球柏:论易道与中庸之道作者:邓球柏转贴自:《大易集述》巴蜀书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什么是易道?什么是中庸之道?易道与中庸之道有什么联 系和区别?本文试图回答上述问题,作为抛砖,以期引玉。一‍‍什么是易道 ‍‍‍‍什么是易道?用帛书《要》的话来说,易道就是通过审察认识那把握吉凶之门的损益之道以达到顺天地之心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是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得失、辨别吉凶,运用损益之道,将天道、地道、人道、时道、君道对象化、符号化、神秘化、系统化、整体化、关系化、理想化的产物。因而易道囊括了天道阴阳、地道柔刚、人道上下、时道八卦(寒暑)、君道官府。 ‍‍‍‍根据《系辞传》,简单地说,易道包括天下之道,由天道、地道、人道组成。具体地说,通行本《系辞传》有“道”字29个。如:“乾道”、“坤道”、“三极之道 ”、“天地之道”、“道济天下 ”、“昼夜之道”、“阴阳之道 ”、“君子之道”、“道义”、

“显道”、“变化之道”、“圣人之道”、“天下之道”、“天之道”、“形上之道”、“日月之道 ”、“小人之道”、“为道”、“道”、“天道”、“地道 ”、“人道”、“其道”、 “易之道”。我们可以将这些“道 ”、简单地归纳为四类:a.天道;b.地道;c.人道;d.易道。天道与地道合而言之曰:“天地之道”。天道、地道、人道合而言之曰“三极之道”。天道包括日月之道、阴阳之道、变化之道。地道包括昼夜之道、变化之道。人道包括圣人之道、君子之道、小人之道。易道包括乾道、坤道、三极之道、形上之道、阴阳之道、变化之道、天下之道。 ‍‍‍‍我认为《系辞传》的易道观是天道、地道、人道合一于易道的观点。 ‍‍‍‍为了论证《系辞传》的易道是天道、地道、人道合一于易道的观点,我们先对“道”字进行解释,然后再按照《系辞传》“道 ”字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新的解释。 ‍‍‍‍“道”之古义 有二:行走之路;人之主张。《说文解字》云:“道,

浅论中庸之道

浅论中庸之道 发表时间:2010-10-12T09:36:00.920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8月第2期供稿作者:石晓红 [导读]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道思想,孔子进一步将其发展成为全面而系统的中庸之道。 石晓红(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道思想,孔子进一步将其发展成为全面而系统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处理人的本身及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中庸之道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准则。可以说,中庸之道是我们通往高明境界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准则 提起中庸之道,我们往往会将它与不偏不倚、折中调和、不左不右,不说好也不说坏的老好人思想以及不求进取、与世无争的人生哲学联系在一起。其实,这样的认识是很不正确的。 我认为,中庸之道是人生处世的真谛,是社会发展所应遵循的准则。换言之,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处亮点,是中国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中庸溯源与释义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道思想,孔子进一步将其发展成为全面而系统的中庸之道。孔子从正反两方面给中庸之道作了定义:从正面提出“执两用中”,又从反面提出“过犹不及”。孔子所说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也就是“执两用中”,即是指把握住过与不及两种倾向,使之不走向极端,并坚持运用正道去治理百姓。 “中”作为哲学范畴,主要是指人的主观认识和行为与事物的客观实际适相符合,而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如果人的主观认识或行为达不到客观实际的程度谓之“不及”。反之,超过了客观实际的程度谓之“过”。 “庸”则多讲成“用”或“常、平常”。程颐说:“小偏之谓中,小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四库全书珍本初编·蒙斋中庸讲义》卷载。 所以说,中庸实质是为人居于中正之道、小偏小斜,以自然平常之中和心对待万事万物。 二、中庸之道是处理人的本身及人与人关系的准则 首先,在处理人的本身时,我们需要遵循中庸之道。 按照中国传统医学的观点,人体必须保持阴阳平衡,否则便会生病。例如,如果一个人阳盛便会出现口唇燥裂,口干烦渴等症状;而一旦阴盛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等症状,这就是阴阳失调的表现。然而无论是“清热”还是“祛寒”,都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否则便会走向反面,又出现新的阴阳失调。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以人体的阴阳平衡为准则,这里就有一个中庸之道的“中”的问题。有些人盲目乱补,以为凡是补药都是好的,结果就成了孔子说的“过犹不及”。旧病未好,新病又添。这个平衡应该贯穿于我们整个的人生过程中,而不是一两天、一两年,这里就有一个中庸之道的“庸”的问题。 其次,在处理人与人关系时,我们同样也需要遵循中庸之道。 在《红楼梦》一书中,薛宝钗就恪守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使其在贾府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从她的衣食住行接人待物各个方面确有一套超常之术。拿她的穿戴来说,“一色儿半新不旧的,看上去不见奢华,惟觉雅淡”。她的住处也布置得朴素、淡雅,案上止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仓、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慢,袅褥也十分朴素”。这陈设同普通百姓家的闺房并无差别,丝毫也看不出“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痕迹。然而,她家境豪富却不是为富不仁,出手毫不吝音;生活俭朴却不属寒酸,真正做到了自甘淡泊,乐于助人。 这些都说明了薛宝钗把自己置于富与贫的中间层次以求得人际关系的平衡。此举可使富者不嫉,贫者感其恩。这正符合儒家所倡导的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中庸之道。 三、中庸之道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准则 首先,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我们要遵循中庸之道。 在环保方面,由于经济发展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一直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发展是第一要义,不发展就不能创造物质基础;但是发展又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任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都是不可取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既发展经济,又能将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这仍是需要借助中庸之道来解决的,尤其在气候已经变化而且已经开始威胁到人类生存的今天。 其次,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我们也要遵循中庸之道。 《中庸》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毛泽东创造性地将时中思想融合于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的革命理论之中,并以之指导革命的实践。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革命发展进行了这样的论述:“中国将来一定要发展到社会主义去,这样一个定律谁都不能推翻。但是我们在目前的阶段上不是去实行社会主义,而是要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改变中国现在的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建立人民民主主义的制度。”(《毛泽东选集》)但是,“若问一个共产主义者为什么要首先为实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而斗争,然后再去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那答复是:走历史必由之路。这就是说,只有既承认革命的连续性,又承认革命的阶段性,才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路线。” 四﹑结束语 《中庸》中有一句很精辟的话,那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先生认为这句话道出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达到高明的境界,必须通过中庸的途径。 当今的社会已经变的非常复杂,我们也面临着更加多而复杂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身边有一些人在面对选择时会感到手足无措。比如大学生临近毕业时,多数人会在考研、考公务员、考招教、留城市、回农村之间进行选择,而且总有一部分人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这些人就是不会用全面分析的方法去研究问题,没有去遵循中庸之道的准则。他们应该首先根据自己的性格、能力、喜好、家庭情况以及当下的形势去做一个全面的分析,然后找出一条既适合自己,又符合形势的切实可行的路,也就是说让你的主观认识和行为与事物的

浅谈中庸之道

浅谈中庸之道 什么是中庸?孔子云:“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一文中有了更加明确的阐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宋代大儒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启示我们这样理解中庸:所谓中庸就是符合真理,换言之就是对真理的把握达到了最合适的“度”,即对真理的理解和实践符合客观规律。因此,中庸是一种和谐的智慧,正确理解和实践中庸的精神实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中庸之道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理。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的至上至美之境界。不仅如此,中庸还反对“过”与“不及”,提倡“恰到好处”,这对于当前少数人的偏执心理是一剂良药。具有偏执心理的人往往游走于两个极端,因而很容易造成人格分裂和心理失衡。孔子提倡“毋意、毋必、毋故、毋我”,这种人生态度有利于缓解由于偏执心理造成的心理失衡和人格分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普遍

感到压力太大,因而很多人在心理上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砍杀、爆炸、自虐等新闻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人格分裂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因此,提倡中庸的人生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健全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理是精神健康的基础,只有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和谐的心理,才能建设一个安静平和、积极向上的和谐社会。 其次,中庸之道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庸也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孔子在论述小人与女子时有“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说法,其实这适用于所有人:在人际交往中,过于亲密则有不逊的言行,而过于疏远就会招来猜忌、怨恨。按照孔子的处世之道,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样,对于不仁之人,也不能“疾之已甚”,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能求全责备,否则会适得其反。但是,孔子所说的中庸被很多人理解为“中间主义”、“和稀泥”,这恰恰违背了孔子的本意——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不去计较细枝末节。事实证明,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需要真诚,也需要智慧的;不仅需要坚持原则,也需要灵活变通,而中庸之道正是体现了人际关系的精髓,无疑是最重要的智慧之一。 最后,中庸之道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关系到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生存环境,更关系到人类

我理解的中庸之道

我理解的中庸之道 不记得是哪个星期五的晚上,我急急忙忙地去上中庸课,由于眼睛有五百度近视,并且刚开课程,对教室的具体位置不是怎么熟悉,故而 走错教室。刚进教室之时,老师正在放《三国演义》中关羽辞曹 操一节。坐定之后,因眼睛干涩难耐,就摘下眼镜,抬头望向关 羽的脸,他的脸由两种颜色构成,赭色和黑色,只见其眉其须而 已。老师放完后才发现不对劲,老师不认识,同学也不认识,才 意识到自己走错教室,弄明白是明清小说赏析课,而不是中庸 课。虽走错教室,但我却在十几分钟的时间里收获了一些东西。 关羽的这些特点却恰恰表现了关于最鲜明的特色,但在模模糊 清楚,这正迎合了中庸上所讲的君子处治世而发,处浊世而隐地智 慧。 下棋是很多智慧之士的嗜好,在下棋中体味平衡、体味掌控也体味人生。吴清源大师是棋界大师也是深层次理解中庸之道的人。下棋是本来就是一种博弈思维,讲究在变化中的控制,水平不好的奕者会输,水平高的会赢,而真正的大师懂得去掌控,他能赢亦能输,还可以将局面控制在平局的状态。他会视时机赢或者输或者下成平局。 中庸之道是平衡之道、中和之道、博弈之道,更是为人处世之道。棋,武术,禅(宗教)都是某种意义上的为人处世之道。中庸之道也是大隐隐于市的哲学和心胸。 一、中庸之道是平衡之道。

平衡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体现在天人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追求“天人合一”;其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追求“人和”;其体现在精神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追求“中和”(按:《中庸》:“喜怒哀乐…..发而中节,谓之和”);其体现在生理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讲究“法于阳阴,和于术数”(《素问》)。这里的“和”、“合”皆指相关方面彼此相互关系之和谐。 和谐乃是平衡之道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或最高境界。以具象形式高度概括中华文化精髓的《太极图》,其所展示的正是一阴一阳和谐之至的“太极”之境!用北宋理学大师张载的哲学术语来表达,阴阳和谐之至的“太极”之境,也就是所谓“太和”。 平衡,是做事的最高境界。有的人总是一开公司就垮,一个公司没开上一年半载就倒闭了。为什么?主要是因为他处理不好公司对内对外的各种关系,处理不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总是顾此失彼,总是到处失去平衡,最终因多处失衡而导致冲突不断,冲突太多而关门走人。有的人却能很快将企业做大做强,这又是为什么?是因为他们懂得了做事的分寸,懂得了平衡之道。 平衡,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许多人忘记了,人生是一个整体,它需要随时维持人与内心的平衡,人与他人的平衡和人与环境的平衡。许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们既不清楚富足人生是什么,又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在此,我告诉大家一个实现富足人生的判别式,它就是看你的人生是否“平衡”,看你是否行色匆匆,是否和颜悦色。 综上所述,中庸之道与阴阳之道实乃同一个道,即平衡之道。 二、中庸之道就是天道与人道合一。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

浅谈中庸主义

中庸主义,又称中道,作为一个与极端主义相对的概念以其强调缓和矛盾、避免偏激等特点,历来受到中外许多思想家的推崇,亚里士多德就是其中之一。亚里士多德在探讨幸福与美德的过程中提出了他的中道学说,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论证.亚氏的中道思想是对古希腊传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通常所说的折衷调和主义有本质区别,闪耀着辩证法思想的火花.亚氏的这一思想在今天对于节制人的私欲,提升人的道德情怀有着重要意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就是一种与过度与不及相对而言的状态,即适度、适当的状态,他同时指出对人与对事物的中道是不同的。他认为:“就事物自身而言的中间,我指的是距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中间。这个中间于所有的人都是同一个一。相对于我们的中间,我指的是那个既不太多也不太少的适度,它不是一,也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 对于中庸之道,我们都不陌生。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位推崇“中庸之道”的思想家——孔子。孔子的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的有哪些相同及不同呢? 首先,二者的理性精神观是一致的:不走极端。中庸或中道,要在持“中”,不走极端,强烈地反映出人类的理性精神。其次,在主体指向的指向上,无论是孔子还是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中庸是一种至上美德,并非人人具有,平常人只有完善自己的人格,逐渐向中庸美德靠拢。最后,是思想方法的一致:致中和适中。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中庸和中道要求人们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要“致中”和“时中”。由于

时代背景与阶级的差异,亚里士多德的中庸观与孔子的也有不同的地方。(1)经验德性论与先验人性论的不同亚里士多德将伦理德性看成是一种习惯或性格,所强调的是这种德行的产生途径是后天性的,是在“习”中逐渐形成的。(2)德性自愿与道德自觉的不同孔子的中庸思想更强调一种道德上的责任感、义务感,而亚里士多德中道论更注重道德行为的意志自愿性。 亚里士多德说:“德性非出生于天性,但也不违反天性。自然给我们以获得德性的才能,这种才能是由习惯而完善的。”由此可见,德行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上天只是赋予了我们获得这种德行的可能性,我们是在后天的不断实践过程中来获得德行,在实践中将这种德行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实践是将德行变为现实的途径,如果没有实践,德行永远只能使可能。同样,我们由于实行诚实,而成为诚实的人;由于实行谦虚而成为谦虚的人,由于实行节制而成为节制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就是“在适当的时间和机会,对于适当的人和对象,持适当的态度去处理,才是中道,亦即是最好的中道。”也就说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能用极端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这对于人类的发展是有重大的启示意义的。从个人发展角度看,用中道思想来要求自己,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正视自身的优点和不足,能不断地促进我们改正缺点,完善自身,有利于我们成为一个积极有度的人,对于个人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有益的。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境界。

白浩强:试论《中庸》的核心思想

试论《中庸》的核心思想 白浩强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州 350007) 【摘要】《中庸》是我国的经典著作,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部分,如何抓住它的中心内容很有意义。《中 庸》的核心思想是修“道”。《中庸》所崇尚的“道”是“中和之道”,《中庸》体现了儒家以培养“君子”为目标的思想,《中庸》里所论述的“修道”修的是“君子之道”,同时提出要想修“道”必须先具有良好 的德尚,而培养良好的道德需要通过教化。 【关键词】中庸;修道;君子之道;君子之德; 《中庸》乃中华传统文化之名篇,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必读熟读的《四书》之一。《史记》记载《中庸》乃子思所作。《经典释文》引郑玄《三礼目录》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用也。庸,用也。”“中庸”在正文中出现始见于引仲尼语,注云:“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这是郑玄的第二种解释,两种解释都突出了“中之为用”。朱熹章句引程子的说法:“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1](18)朱熹自己的说法是:“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庸,平常也。”[1](18)不管是“中之为用”还是“无过无不及”,所讲的道理很简单,乃是一个“度”的问题,讲究凡事有度、持中。《中庸》对后世哲学思想、政治态度、生活方式、处世原则皆有很大影响。 一、修“道” 《中庸》开篇第一句就提出主旨。第一句乃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郑玄注:“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率,循也。循性行之,是谓道。修,治也。治而广之,人仿效之,是曰教。”[2]我基本上赞同郑玄的注解,通过分析此句的句子结构我们就可以解释清楚这句话的意思。“天命”就是性,“率性”就是道,“修道”就是教。“性”,乃是天所赋予的本质,是人与生俱来的属性特征。“道”,乃是人循着性所生的言行。“教”,就是对道的控制、治理。联系《中庸》全篇的内容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庸》讲的乃是修“道”的问题。一以贯之,《中庸》中提出了何为“道”,何为“达道”,何为“君子之道”,何为“圣人之道”,继而提出了何以修“道”的问题。 “道”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名词,外国人都称之为“Dao”,是“ideology”中的一个方面。“道”即方式,抑或方法、途径。《中庸》的主要内容是修“道”,全篇多次讲到“道”。“道”有它的特点,只有与人结合起来才有其意义。《中庸》中有“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就是说“道”乃是人们时时刻刻离不开的东西。正是因为时时刻刻离不开,所以才会有“君子慎独”之说。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不懂得如何去修这个“道”,总是当面一“道”,背后是另外一“道”。能够达到始终如一,持久地遵守正确的“道”的人却很少。 《中庸》所崇尚的“道”是“中和之道”。《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3](19)喜怒哀乐之类感情都不显露出来,这种心理状态即是“中”,感情表现出来,能够做到适度而不过分,即为“和”。《中庸》认为“中”乃是天下之大本,“和”乃是天下之达道。所谓“达道”,就是古今通行不变的常道。倘若实现了“中和”的最高境界,就能使天地位置正当,万物生长顺畅。可见,如果人们能够遵循此“道”,便可以走遍天下,无往不适。“中和”、“适度”乃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需求,做什么事情都要依此而行。比如说种花,施肥要适量,浇水要适量;比

高中议论文:2中庸之道 义与利

中庸之道在中国人心中居极重要之位置,盖他们自名其国号曰“中国”,有以见之。中国两字所包含之意义,不止于地文上的印象,也显示出一种生活的规范。 什么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并不是“折中、不上进”,不是一把尺子取其中点。它追求的是无过无不及的思想和做人处事的大智慧。中庸之道,是为了改造社会,是为了追求真理,如果能够在真理和美德上走得更远,即使冒着巨大的风险,他也决不犹豫。在社会地位和财产上,没有大的成就,被世人视为无用之人,但自己觉得这种生活更体现了自己的个性,体现自己对真理的追求,因此也决不感到自卑。 孔子“中庸”思想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宽广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至少我们可以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偏激教训中,体会到孔子这一思想的深刻性。 朱熹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程颢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就是说,中庸一要不偏不倚,二要无过无不及,控制好合适的程度。 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者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者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清末时期,我们自称“天朝上国”,闭关自守;而五十年代的大跃进又有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不履行中庸之道让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面对今天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又该怎么办?我们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争输赢,而是希望大家正确认识中庸之道,它作为儒家思想的精髓,作为科学的哲学观,时刻都指引着大家做出任何正确的决定,只有提倡它才会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中庸之道不仅被永久的载入历史的功劳簿,以后也必将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如果社会过于强调法治,那么美德何去何从?如果过于强调经济效率,那何来经济公平?如果过于强调物质文明,那我们岂不是就失去了精神文明?过分极端,缺少中庸,我们的社会终将停滞不前! 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民族问题主权问题一国两制 个人:治病用药吃饭做人 正所谓“人为财死”,许多人放弃义,仅仅却只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为了自己的物欲和享受罢了。多少贪官铤而走险,收刮民脂民膏,最后落个被判死刑的下场;多少罪犯丧心病狂,杀人放火,只是为了一点钱财;多少医院为了利益见死不救,多少药厂为了利益制造假药,多少医生为了利益小病大治。 他们没有清楚认识到义的重要性,而把本不重要的东西放在首位。这是思想的错位,人性的扭曲,而这也正是为什么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古代还是当代,人们都视见义勇为者为英雄,视损人利己者为丑类的原因吧。 在突发灾难面前,身为记者,是先救人还是先抢新闻?河南电视台记者曹爱文选择了前者。义在利先,是我们生活处事的不二法则。除了利益,社会上还有道义值得我们去捍卫。今天你帮助了别人,或许某一天你在遇到危难时,别人也会及时伸出救援之手。 可以看到,中国今天身处的时代,是“义”与“利”相撞最为惨烈的时代——当道德、理想、亲情碰上了金钱,立刻败得溃不成军。当“义”遇到“利”,前者不但向后者缴械投降,甚至有时还鸣锣开道。人们对“义”已经一无敬畏,遂以“利”来量度一切事物:只要能赚大钱,什么都可以去做,而且做得理直气壮。

浅析儒家中庸和谐思想对中国历史 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影响

浅析儒家中庸和谐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庸和谐思想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恪守中庸、追求和谐是儒家的基本价值理想,它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广泛而 深远。本文选择尝试从“中庸和谐”角度浅析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和现实影响。 一、儒家关于中庸和谐的论述和意义 何谓“中庸”?“中,正也(《说文》)”。正,就是中正、不偏不倚的意思。“庸,用也,从用,从庚;更事也(《说文》)”。用,则指的是平常、常道和应用。朱熹解释: “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程颐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表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和相互协调。“和谐”就是“中庸”,中庸即是合理。朱子说:“无一事不合理,才是中庸”。“中”本身就是一种“和”,“中”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和”,达到一定“度”的“和谐”。 儒家的中庸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行为规范与和谐发展两个方面: 所谓行为规范,是指儒家把对中庸和谐的追求作为人生与社会的理想境界,表现为追求族群、邦国、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有序与协调,要求个人和社会要按照“礼”的道德生活 规范和礼节仪式实践和运行。《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强调社会秩序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特别强调“人和”。儒家思想对中庸和谐非常重视,著作中讲中庸和谐的地方很多。儒家认为,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睦、和谐、和平,才可能构建“家和万事兴”的局面。但要实现中庸和谐,就必须依靠“礼”。“礼”是儒家的重要价值观,实质上是儒家设计的社会规范和政治秩序。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是要求用道德感化世人、用礼仪规范大家的行为。大家都“克己复礼”,则即达到了“仁”的境界。 所谓和谐发展,是指儒家强调“天人合一”、“回归自然”、“天人协调”,在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个人修行,人际交往、统治意志等各方面,把和谐作为主题和目的所在。宋代张 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的吾与也”的命题,意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钱穆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孟子·滕文公上》:“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自然的天产生了 万物,人和万物同属一个来源,那么人的生产生活要遵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如一个家庭要做到“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和气生财”;搞政治要求“政通人和”;做事业要“和衷 共济”、“内和外顺”;与人相处要“和以处众”;对外关系要“协和万邦”。总而言之,方方面面都要追求和谐。 由此可见,中庸强调的是通过折衷、调和实现事物对立两端的和谐统一,主要涵义是:伦理道德,思想方法,行为方式经常遵守一定的标准,恰当适度、无过无不及。和谐追求的是一 种社会理想,主要涵义是是: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能够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儒家认为中庸和谐实现的方法和途径是:中庸之道—和谐社会—礼为政体。 二、儒家中庸和谐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儒家“中庸和谐”思想贯穿于中国政治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积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我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集中 体现,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影响巨大。 就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来看,儒家中庸和谐思想不仅是为人之道,作为君子人格修养的重要方面,而且是作为社会协调的价值尺度,更多是体现在政治理想和社会秩序方面。中庸和 谐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史上起到了保证传统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反对过度的破坏活动,使文化的发展不致中断的作用。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凡是时间延续较长的朝代,其前期往往按中庸和谐思想制定“礼义兴行”和“修养生息”的政策。具体而言,经济与劳力征用政策为“轻徭薄赋”;法律政策为“省刑罚”、“法设而民不犯”;民族政策采取“羁縻”与“怀柔”,主张“和同为一家”,用人政策为“忠贤布职”;社会教化与保障政策为“中庸”、“崇敬让”、“孝治”,使整个社会达到“君臣同心,上下和洽,海内康平”,“群生和乐,方外蒙泽”。西汉前期奉行“黄老之治”、即“无为政治”,实施的修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光武中兴”、“明章之治”;唐朝推行了较长时期的“与民休息”政策,因此,唐朝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成为中国古代盛世繁荣的典型。明清两朝前期开启的“休养安息”政策,“洪宣之治”和“康乾盛世”是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相对繁荣,国力强盛的时期。 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来看,儒家中庸和谐精神对国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影响巨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非常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儒家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古代尊重人的生命,讲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宋代儒者讲“人 与天地万物一体”,讲仁爱之心遍及鸟兽、草木、瓦石,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二是非常强调人与自身和谐。儒家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儒家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三是非常强调人与人和谐。儒家重视“礼”,主张通过“中庸”、“人和”来实现社会和谐,这便是“礼之用,和为贵”。孔子以“仁爱”为原则,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创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人际环境。四是非常强调人与社会和谐。行“王道”、“仁政”实现政治和谐,“先富后教”实现经济和谐,“和而不同”实现文化和谐。五是非常强调世界和谐。儒家的理想就是“天下大同”。《礼记》“以中国为一人,以天下为一家”,就是以超越一国一族的“天下观”。总之,儒家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热爱生命。《孟子·尽心上》有“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在《孟子集注》中对“爱”、“物”两字做了解释,“爱”: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物”:谓禽兽、草木。显然,“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恰是生态道德和人际道德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 三、儒家中庸和谐思想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