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缓冲溶液之功效

缓冲溶液之功效

缓冲溶液之功效
缓冲溶液之功效

缓冲溶液之功效

摘要:缓冲溶液对于工农业生产,科研工作及一切生命过程等,都是相当重要的。徐徐多多的过程只要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顺利进行。缓冲溶液一般是由溶度较大的弱碱(或弱酸)及其共轭酸(或共轭碱)所组成。本文对缓冲溶液的功效进行初步的分析了解,以及在医学中的重要运用进行简单的解释,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缓冲溶液功之效。

关键词:缓冲溶液PH值医学日常生活功效

引言:

缓冲溶液对于工农业生产,科研工作及一切生命过程等,都是相当重要的。徐徐多多的过程只要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顺利进行。缓冲溶液一般是由溶度较大的弱碱(或弱酸)及其共轭酸(或共轭碱)所组成。缓冲溶液是一种能在加入少量酸或碱和水时大大降低pH变动幅度的溶液。pH缓冲系统对维持生物的正常pH 值和正常生理环境起到重要作用。多数细胞仅能在很窄的pH范围内进行活动,而且需要有缓冲体系来抵抗在代谢过程中出现的pH变化。在生物体中有三种主要的pH缓冲体系,它们是蛋白质缓冲系统、重碳酸盐缓冲系统以及磷酸盐缓冲系统。每种缓冲体系所占的分量在各类细胞和器官中是不同的。

本文对缓冲溶液进行初步的分析,对其在医学中的重要运用进行简单的解释,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缓冲溶液醋——功之效。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

1.概念:能抵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而保持其pH值基本不变的溶液。

2.缓冲溶液的组成

缓冲溶液一般由足够浓度的共轭酸碱对的两种物质组成。

根据缓冲对组成的不同,可把缓冲对分为三种类型:

(1)、弱酸和它的盐(如H A c---Na Ac,NaHCO3-Na2CO3,NaH2PO4-Na2HPO4)

(2)、弱碱和它的盐(NH3.H2O---NH4Cl,CH3NH2-CH3NH3+Cl)

(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及其对应的次级盐(如NaH2PO4---Na2HPO4)的水溶液

组成。

缓冲溶液由有足够浓度的一对共轭酸碱对的两种物质组成。

组成缓冲溶液的共轭酸碱对被称为缓冲系或缓冲对。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还可采用酸碱反应的生成物与剩余的反应物组成缓冲系,如: 弱酸(过量)+ 强碱:H Ac(过量)+Na OH

强酸+弱酸的共轭碱(过量):H C l+ Na Ac(过量)

实际上,形成的仍然是共轭酸碱对的两种物质。

3.缓冲溶液的作用

缓冲溶液对强酸、强碱或稀释的抵抗作用。

由于缓冲溶液中同时含有较大量的抗碱成分和抗酸成分,它们通过弱酸解离平衡的移动以达到消耗掉外来的少量强酸、强碱,或对抗稍加稀释的作用,使溶液H+离子或OH- 离子浓度未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具有缓冲作用。

总之,由于缓冲溶液中同时含有较大量的弱酸(抗碱成分)和共轭碱(抗酸成分),它们通过弱酸解离平衡的移动以达到消耗掉外来的少量强酸、强碱,或对抗稍加稀释的作用,使溶液的H+离子或OH-离子浓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

二:缓冲溶液的特性

1.缓冲溶液本身的pH主要取决于弱酸或弱碱的离解常数

2.温度对离解常数有影响,故也对缓冲溶液的pH有影响

3.缓冲溶液的浓度越大,加入少量酸碱后,其c(酸)/c(盐) 【或c(碱)/c(盐)】

4.的变化小,pH变化也就越小

5.c(酸)/c(盐) 【或c(碱)/c(盐)】接近1时缓冲能力最大,0.1< c(酸)/c(盐)<10时也有缓冲能力

6.只有外加酸碱的量与缓冲对的量相比较小时,才有缓冲作用

7.只能在Kaθ±1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8.在一定范围内加水稀释时,由于缓冲比不变,缓冲溶液pH值计算结果不变,实际pH值有微小改变。

9.稀释过度,缓冲系物质的浓度不足,溶液丧失缓冲能力。

三:常用的缓冲溶液及其配置原则

1.常用的缓冲溶液

常用作缓冲溶液的酸类由弱酸及其共轭酸盐组合成的溶液具有缓冲作用。生化实验室常用的缓冲系主要有磷酸、柠檬酸、碳酸、醋酸、巴比妥酸、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等系统,生化实验或研究工作中要慎重地选择缓冲体系,因为有时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并不是缓冲液的pH值,而是缓冲液中的某种离子。如硼酸盐、柠檬酸盐、磷酸盐和三羟甲基甲烷等缓冲剂都可能产生不需要的化学反应。

(1).硼酸盐:硼酸盐与许多化合物形成复盐、如蔗糖。

(2).柠檬酸盐:柠檬酸盐离子容易与钙结合,所以存在有钙离子的情况下不能使用。

(3).磷酸盐:在有些实验,它是酶的抑止剂或甚至是一个代谢物,重金属易以磷酸盐的形式从溶液中沉淀出来。而且它在pH7.5以上时缓冲能力很小。

(4).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它可以和重金属一起作用,但在有些系统中也起抑制作用。其主要缺点时温度效应。这点往往被忽视,在室温pH是7.8的T r is缓冲液,4℃时是8.4,37℃时是7.4,因此,4℃配制的缓冲液在37℃进行测量时,其氢离子浓度就增加了10倍。在pH7.5以下,其缓冲能力极为不理想。

2.缓冲溶液配置原则

在生化研究工作中,常常需要使用缓冲溶液来维持实验体系的酸碱度。研究工作的溶液体系pH值的变化往往直接影响到研究工作的成效。如果“提取酶”实验体系的pH值变动或大幅度变动,酶活性就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所以配制缓冲溶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

(1)选择合适的缓冲系:

pH位于缓冲范围内(p K a±1);不干扰主反应(无沉淀、配合等副反应);

医用缓冲体系:无毒、对热稳定、对酶稳定、能透过生物膜等。

(2)有较好的缓冲能力:

P K a –l g{c(酸)/c(盐)}→ pH 使缓冲体系有较大的缓冲容量(3)浓度合适:总浓度过低→→缓冲容量过小;

?总浓度过高→→渗透压过大。

(生物医学上多用0.05~0.2 mol ·L–1)

配制步骤

(1)根据配制原则选择合适的缓冲系:pH在p K a±1范围内 pH接近p K a

(2)生物医学中配制缓冲溶液的总浓度要适宜:0.05~0.2mol·L-1

(3)计算所需弱酸等的用量或体积:(为配制方便常选用同浓度的弱酸和相应的盐溶液等体积混合)

(4)校正:pH计监测下,加强酸/强碱以校正。

四:缓冲溶液的广泛运用

1.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等许多情况下需要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范围。

2.人体内的各种体液都具有一定的pH值范围,如正常人血液的pH值范围为7.35~7.45 。

3.细胞正常生理环境、生物体内酶催化反应等需要稳定的pH值环境

五: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运用

缓冲溶液在医学中非常重要。

在体外,微生物的培养、组织染色、血液的冷藏保存都需要一定pH的缓冲溶液;在药剂生产上,根据人的生理状况即药物稳定性和溶解度等情况,选择适当的缓冲溶液来稳定溶液的pH值。

人体内极为复杂的物质代谢反应都是受各种酶控制的,而每种酶又只有在一定pH范围的体液中才有活性,如胃蛋白酶的适宜pH为1.5~2.0范围。人体内各种体液都有一定的较稳定的pH范围,超出正常范围太大,可能引起机体内许多功能失调。

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酸性物质,如碳酸、乳酸等;也会不断地产生碱性物质,如碳酸氢盐(HCO3-)、磷酸氢盐(HPO42-)等。另外,人们摄取的食物中也有相当数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尽管如此.健康人的血液的pH值总是保持在7.35 ~7.45的范围内,且不会发生显著的改变。如果血液的pH值降低到7.35以下,人要发生酸性中毒;降低到7.1以下.一般便要死亡。同样,血液的pH 值上升到7.45以上,人要发生碱性中毒,上升到7.6以上,一般也会死亡。

1.人体血液的PH值是如何计算?

正常人血浆的pH值约为7.35 ~ 7.45

血液中的缓冲系: ,C O HC O C O H HC O 23323???? ??--(溶解)或 :血浆

血浆蛋白血浆蛋白----H Na ,PO H HPO 4224

氧合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

--H K 即:K-HbO2 / H-HbO2

碳酸在溶液中主要是以溶解状态的CO2形式存在,在CO2(溶解)-HCO3-缓冲系中存在如下平衡:

通过查表得:25 ℃,p K a=6.37。

如果CO2是溶解在离子强度为0.16的血浆中,并且温度为37℃时,p K a 应加以校正,经校正后为p K a ′,其值为6.10。

血浆中的碳酸缓冲系pH 的计算方程式为:

正常人血浆中[HCO3-]和[CO2]溶解 的浓度分别为0.024mol·L-1和0.0012mol·L-1,代入上式:

在体内,HCO3-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抗酸成分, 所以将血浆中的HCO3-称为碱储。 正常血浆中HCO3--CO2(溶解)缓冲系的缓冲比为20:1,已超出体外缓冲溶液有效缓冲比(即10:1~1:10)的范围,该缓冲系的缓冲能力应该很小。而事实上,在血液中它们的缓冲能力是很强的。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红细胞:-----H K ,PO H HPO ,CO H HCO 4224323溶解][CO ][HCO lg p pH 2-

3a +='K 11

L 0.0012mol L 0.024mol lg 6.10pH --??+=40.71

20lg 10.6=+=

这是因为体内是一个“敞开系统”,当血浆中有过多的酸、碱引入,HCO3-或CO2(溶解)的浓度改变可由呼吸作用和肾的生理功能获得补充或调节,使得血液中的HCO3-和CO2(溶解)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20:1)。

2.血液中碳酸缓冲系与肺和肾的的调节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当血液中[H+]增加时,H++HCO3-CO2(溶解)(增加)

肺加快呼吸速度排除CO2 HCO3-(减少)

肾延长HCO3-停留时间(或回吸收)

当血液中[OH-]增加时,OH-+H2CO3

CO2(溶解)(减少) 肺降低CO2排出量

HCO3-(增加) 肾增加HCO3-的排泄

红细胞内的缓冲系主要有:H H b- H b-;HHbO2-HbO2-

血液对体内代谢产生的CO2的缓冲作用主要靠这两个缓冲系。

代谢过程产生的大量CO2先与血红蛋白离子反应:

CO2 + H2O + H b- H H b + HCO3-

反应产生的HCO3-,由血液运输至肺,并与氧合血红蛋白反应

HCO3- + HHbO2 HbO2- + H2O + CO2

由于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的缓冲作用,在大量CO2从组织细胞运送至肺的过程中,血液的pH值也不至于受到大的影响。当病变或超出机体的调节能力时要用药物纠正。

总的来说,由于血液中多种缓冲系的缓冲作用和肺、肾的调节作用,使正常人血液的pH值维持在7.35 ~7.45的狭小范围内。是缓冲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共同维持酸碱平衡的结果。

六:生活中最常见的缓冲溶液——醋

从醋的化学成份分析,其主要成分是醋酸、不挥发酸、氨基酸、糖等。因此,醋有消毒灭菌,降低辣味,保护原料中维生素C少受损失等功效;还可助消化,改善胃里的酸环境,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因此适当吃点醋对于人体健康是有好处的。但机体健康的首要条件是保持器官的正常工作。当大量喝醋时,大量的醋进入人体,将改变胃液的PH值使胃环境中酸性加强,对胃粘膜造成损伤。身体健康者大量食醋可引起胃痛、恶心、呕吐,甚至引发急性胃炎;而胃炎患者大量食醋会使胃病症状加重,有溃疡的人可诱使溃疡发作。同时,由于醋酸的大量吸收还将会影响整个人体的酸碱平衡。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体液的酸碱度多应保持在PH7.35-7.45之间,呈弱碱性。酸性与碱性食物的摄人都将影响血液、体液的酸碱度。从生理学角度看,酸性食物摄人过多,将会引起血液、体液的酸度增高,发生酸中毒。人体内呈酸性,短时间内会感觉不适、疲乏、精神萎糜等,如长期处于多酸状态,将会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易诱发神经衰弱、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

醋具有良好的美容功效,以醋养颜和保健在我国民间源远流长。这是因为醋中富含肌肤所需的醋酸、蛋白质、氨基酸等活性物质,能够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降低体内的过氧化脂质,令肌肤延缓衰老,光泽细致,亮丽可人。

醋在中国古代享有“食总管”的美誉。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说:“醋能消肿,散水气,杀邪毒,理诸药”。日本科学家认为,食醋的保健作用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一、食醋能防止和解除疲劳。人运动后有疲劳感觉,食用醋后能使体力较快恢复正常。二、常食醋有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之功效。三、醋对病原菌有杀菌效果。四、食醋对美容有益。多食醋或在洗脸、洗澡水中滴几滴醋能滋润皮肤。英国科学家发现,多食醋可提高智力水平。醋属于碱性食品,人体大脑的酸碱性与智商有关。

醋有如此神奇的医疗保健功效,难怪食醋风在美国、日本等国流行。据统计,美国人平均食醋6.51千克,日本人7.88千克,而我国则只有3.5千克左右,为了健康起见,从高智商的角度着想,更为了美容润肤,建议大家来吃醋

七:结束语

缓冲溶液在科研,医学,工农业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有及其广泛的应用,了解缓冲溶液的概念,配置及其功效,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对其更好的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缓冲溶液在医学中的作用》——PPT课件

[3]涂华民,李林书,《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河北师范学院报,期刊论文

[4]《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5]彭笑刚,《大学化学》,1987

53种常见缓冲液配制方法

53种常见缓冲液配制方法 乙醇-醋酸铵缓冲液(pH3.7)取5 mol/L醋酸溶液15.0 ml,加乙醇60 ml和水20 ml,用10 mol/L氢氧化铵溶液调节pH值至3.7,用水稀释至1000 ml,即得。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8.0)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2.14 g,加水800 ml,搅拌溶解,并稀释至1000 ml,用6 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8.0,即得。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8.1)取氯化钙0.294 g,加0.2 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40 ml使溶解,用1 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8.1,加水稀释至100 ml,即得。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9.0)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6.06 g,加盐酸赖氨酸3.65 g、氯化钠5.8 g、乙二胺四醋酸二钠0.37 g,再加水溶解使成1000 ml,调节pH值至9.0,即得。 乌洛托品缓冲液取乌洛托品75 g,加水溶解后,加浓氨溶液4.2 ml,再用水稀释至250 ml,即得。 巴比妥缓冲液(pH7.4)取巴比妥钠4.42 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400 ml,用2 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7.4,滤过,即得。 巴比妥缓冲液(pH8.6)取巴比妥5.52 g与巴比妥钠30.9 g,加水使溶解成2000 ml,即得。 巴比妥-氯化钠缓冲液(pH7.8)取巴比妥钠5.05 g,加氯化钠3.7 g及水适量使溶解,另取明胶0.5 g加水适量,加热溶解后并入上述溶液中。然后用0.2 mol/L盐酸溶液调节pH 值至7.8,再用水稀释至500 ml,即得。 甲酸钠缓冲液(pH3.3)取2 mol/L甲酸溶液25 ml,加酚酞指示液1滴,用2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再加入2 mol/L甲酸溶液75 ml,用水稀释至200 ml,调节pH值至3.25~3.30,即得。 邻苯二甲酸盐缓冲液(pH5.6)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 g,加水900 ml,搅拌使溶解,用氢氧化钠试液(必要时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5.6,加水稀释至1000 ml,混匀,即得。 枸橼酸盐缓冲液取枸橼酸4.2 g,加1 mol/L的20%乙醇制氢氧化钠溶液40 ml使溶解,再用20%乙醇稀释至100 ml,即得。 枸橼酸盐缓冲液(pH6.2)取2.1%枸橼酸水溶液,用5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2,即得。

常用缓冲液配置

实验室常用缓冲液配置方案 1)1 M Tris-HCl , , 组份浓度:1 M Tris-HCl 配制量:1 L 配制方法: 1. 称量121.1 g Tris置于1 L烧杯中。 2. 加入约800 ml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 3. 按下表量加入浓盐酸调节所需要的pH值。 4. 将溶液定容至1 L。 5. 高温高压灭菌后,室温保存。 注意:应使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调定pH值,因为Tris溶液的pH值随温度的变化差异很大,温度每升高1℃,溶液的pH值大约降低个单位。 2)10×TE Buffer , , 组份浓度:100 mM Tris-HCl, 10 mM EDTA 配制量:1 L 配制方法: 1. 量取下列溶液,置于1 L烧杯中。

2. 向烧杯中加入约800 ml的去离子水,均匀混合。 3. 将溶液定容至1 L后,高温高压灭菌。 4. 室温保存。 3)1.5 M Tris-HCl 组份浓度:1.5 M Tris-HCl 配制量:1 L 配制方法: 1. 称量181.7 g Tris置于1 L烧杯中。 2. 加入约800 ml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 3. 用浓盐酸调节pH值至。 4. 将溶液定容至1 L。 5. 高温高压灭菌后,室温保存。 注意:应使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调定pH值,因为Tris溶液的pH值随温度的变化差异很大,温度每升高1℃,溶液的pH值大约降低个单位。 4)3 M 醋酸钠 组份浓度:3M 醋酸钠 配制量:100ml 配制方法: 1.称量40.8g NaAc·3H2O置于100-200ml烧杯中,加入月40ml的去离子水搅拌溶解

2.加入冰醋酸调节pH值至 3.加去离子水将溶液定容至100ml 4高温高压灭菌后,室温保存。 5)PBS Buffer 组份浓度:137 mM NaCl, 2.7 mM KCl, 10 mM Na2HPO4, 2 mM KH2PO4 配制量:1 L 配制方法: 1. 称量下列试剂,置于1 L烧杯中。 2. 向烧杯中加入约800 ml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 3. 滴加浓盐酸将pH值调节至,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将溶液定容至1 L。 4. 高温高压灭菌后,室温保存。 注意:上述PBS Buffer中无二价阳离子,如需要,可在配方中补充1 mM CaCl2和0.5 mM MgCl2。 6)10 M 醋酸铵 组份浓度:10 M 醋酸铵 配制量:100 ml 配制方法:

(完整版)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

第一章蛋白质 1.两性离子:指在同一氨基酸分子上含有等量的正负两种电荷,又称兼性离子或偶极离子。 2.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和其它哺乳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机体又必需,需要从饮食中获得的氨基酸。 3.氨基酸的等电点:指氨基酸的正离子浓度和负离子浓度相等时的pH 值,用符号pI表示。 4.稀有氨基酸:指存在于蛋白质中的20 种常见氨基酸以外的其它罕见氨基酸,它们是正常氨基酸的衍生物。 5.非蛋白质氨基酸:指不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而以游离状态和结合状态存在于生物体的各种组织和细胞的氨基酸。 6.构型:指在立体异构体中不对称碳原子上相连的各原子或取代基团的空间排布。构型的转变伴随着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 7.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二硫键的位置。 8.构象:指有机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的原子的空间排布。一种构象改变为另一种构象时,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构象改变不会改变分子的光学活性。 9.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在蛋白质分子中的局部区域内,多肽链沿一定方向盘绕和折叠的方式。 10.结构域:指蛋白质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卷曲折叠成几个相对独立的近似球形的组装体。 11.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指蛋白质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借助各种次级键卷曲折叠成特定的球状分子结构的构象。 12.氢键:指蛋白质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借助各种次级键卷曲折叠成特定的球状分子结构的构象。 1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指多亚基蛋白质分子中各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以适当方式聚合所呈现的三维结构。 14.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的基团之间的静电引力,也称为静电键或盐键。15.超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相邻的二级结构单位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16.疏水键: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一种弱的、非共价的相互作用。如蛋白质分子中的疏水侧链避开水相而相互聚集而形成的作用力。 17.范德华力:中性原子之间通过瞬间静电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弱的分子间的力。当两个原子之间的距离为它们的范德华半径之和时,范德华力最强。 18.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高浓度中性盐(如硫酸氨),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并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盐析。 19.盐溶: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少量中性盐使蛋白质溶解度增加的现象。20.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蛋白质分子的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蛋白质在受到光照、热、有机溶剂以及一些变性剂的作用时,次级键遭到破坏导致天然构象的破坏,但其一级结构不发生改变。 21.蛋白质的复性:指在一定条件下,变性的蛋白质分子恢复其原有的天然构象并恢复生物活性的现象。 22.蛋白质的沉淀作用:在外界因素影响下,蛋白质分子失去水化膜或被中和其

各种缓冲液的配制方法

1.甘氨酸–盐酸缓冲液(0.05mol/L) 2.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0.05 mol/L) 24 Na2HPO4-2H2O分子量= 178.05,0.2 mol/L溶液含35.01克/升。C4H2O7·H2O分子量= 210.14,0.1 mol/L溶液为21.01克/升。

①使用时可以每升中加入1克克酚,若最后pH值有变化,再用少量50%氢氧化钠溶液或浓盐酸调节,冰箱保存。 ② 687·H2 柠檬酸钠Na3 C6H5O7·2H2O:分子量294.12 ,0.1 mol/L溶液为29.41克/毫升。 7.磷酸盐缓冲液

2 4·2H 2Na 2HPO 4·2H 2O 分子量 = 358.22,0.2 mol/L 溶液为71.64克/升。 Na 2HPO 4·2H 2O 分子量 = 156.03,0.2 mol/L 溶液为31.21克/升。 24·2H 2KH 2PO 4分子量 = 136.09,1/15M 溶液为9.078克/升。 8.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0.05M )

10.Tris –盐酸缓冲液(0.05M ,25℃) C HOCH2 NH2 分子量=121.14; 0. 1M 溶液为12.114克/升。Tris 溶液可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使用时注意将瓶盖严。 247·H 2硼酸H 2BO 3,分子量=61.84,0.2M 溶液为12.37克/升。 硼砂易失去结晶水,必须在带塞的瓶中保存。

247·10H 2硼酸H 2BO 3,分子量=61.84, 0.2M 溶液为12.37克/升。 硼砂 易失去结晶水,必须在带塞的瓶中保存。 12.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 0.05M ) 13.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液(0.05M 硼酸根) 2 47·10H 2 14.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0.1M ) 2+2+22·10H 2

pH缓冲液的配制

【引用】常用pH缓冲溶液的配制和pH值 2011-05-13 20:01:24| 分类:生物|字号订阅 本文引用自DSC《常用pH缓冲溶液的配制和pH值》

一、常用溶液的配制(文章来自:医药园(https://www.doczj.com/doc/0c9463115.html,) 整理:zfg) (一)溶液配制注意事项 1.药品要有较好的质量试剂分为优级纯(保证试剂,Guaranteed reagent,G.R.)、分析试剂(Antalytical reagent,A.R.)化学纯(Chemical pure,C.P.)和实验试剂(Laboratory reagent,L.R.)等等。工业用的化学试剂,杂质较多,只在个别情况下应用,如配洗液用的硫酸、配干燥剂的氯化钙等。 2.药品称量要精确。 3.配制试剂用水应用新鲜的去离子水或双蒸馏水,比电阻值在50万欧姆以上,pH在5.5~7.0之间才可应用,在组织培养等特殊用途时应注意此项要求,配制一般化验用溶液只要求用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4.配好后的溶液,应立即除菌处理(如高压灭菌、抽滤或加抑菌物质),以防杂菌生长。 (二)0.067(1/15)Mol/L磷酸缓冲液 1.1/1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的配制:称取磷酸二氢钾(KH2PO4,A.R.)9.08g,用蒸馏水溶解后,倾入1 000ml容量瓶内,再稀释至刻度(1 000ml)。 2.1/1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的配制:称取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A.R.)9.47g (或者Na2HPO4·2H2O 11.87g)用蒸馏水溶解后,放入1 000ml容量瓶内,再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1 000ml)。 3.按附表的比例,配制成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

各种缓冲液的配制方法大全

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 Na2HPO4分子量 = 14.98,0.2mol/L 溶液为28.40克/升。 Na2HPO4·2H2O 分子量 = 178.05,0.2mol/L 溶液含35.01克/升。 C4H2O7·H2O 分子量 = 210.14,0.1mol/L 溶液为21.01克/升 20%盐酸溶液如何配置: 取浓盐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6.5%)一个体积(如100毫升),加入到96.5毫升水中就可以了。 36.5%*100*1.17=20%*m m=213.5(克) 所需水的质量为;213.5-117=96.5克,也就是96.5毫升水。 PH 0.2mol/L Na2HPO4 (毫升) 0.1mol/L 柠檬酸 (毫升) pH 0.2mol/L Na2HPO4 (毫升) 0.1mol/L 柠檬酸 (毫升)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0.40 1.24 2.18 3.17 4.11 4.94 5.70 6.44 7.10 7.71 8.28 8.82 9.35 9.86 10.30 10.60 18.76 17.82 16.83 15.89 15.06 14.30 13.56 12.90 12.29 11.72 11.18 10.65 10.14 9.70 5.2 5.4 5.6 5.8 6.0 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 10.72 11.15 11.60 12.09 12.63 13.22 13.85 14.55 15.45 16.47 17.39 18.17 18.73 1 9.15 19.45 9.28 8.85 8.40 7.91 7.37 6.78 6.15 5.45 4.55 3.53 2.61 1.83 1.27 0.85 0.55

常见缓冲溶液的配制

常见缓冲溶液的配制 缓冲液是一种能在加入少量酸或碱时抵抗pH改变的溶液。PH缓冲系统对维持生物的正常pH 值,正常生理环境起重要作用。多数细胞仅能在很窄的pH范围内进行活动,而且需要有缓冲体系来抵抗在代谢过程中出现的pH变化。在生物体中有三种主要的pH缓冲体系,它们时蛋白质、重碳酸盐缓冲体系。每种缓冲体系所占的分量在各类细胞和器官中是不同的。 在生化研究工作中,常常要用到缓冲溶液来维持实验体系的酸碱度。研究工作的溶液体系pH 值的变化往往直接影响到我们工作的成效。如果提取酶实验体系的pH值变化或变化过大,会使酶活性下降甚至完全失活。所以我们要学会配制缓冲溶液。 由弱酸及其盐组合一起使具有缓冲作用。生化实验室常常用的缓冲系主要有磷酸、柠檬酸、碳酸、醋酸、巴比妥酸、Ti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等系统,在生化实验或研究工作中要慎重地选择缓冲体系,因为有时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并不是缓冲液的pH值,而是缓冲液中的某种离子。如硼酸盐、柠檬酸盐、磷酸盐和三羟甲基甲烷等缓冲剂都可能产生不需要的反应。硼酸盐:硼酸盐与许多化合物形成复盐、如蔗糖。 柠檬酸盐:柠檬酸盐离子容易与钙结合,所以存在有钙离子的情况下不能使用。 磷酸盐:在有些实验,它是酶的抑止剂或甚至是一个代谢物,重金属易以磷酸盐的形式从溶液中沉淀出来。而且它在pH7.5以上时缓冲能力很小。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它可以和重金属一起作用,但在有些系统中也起抑止的作用。其主要缺点时温度效应。这点往往被忽视,在室温pH是7.8的Tris一缓冲液,在4℃时是8.4,在37℃时是7.4,因此,4℃配制的缓冲液拿到37℃测量时,其氢离子浓度就增加了10倍。而且它在pH7.5以下,缓冲能力很差。 缓冲液的pH值由哪些因素决定? 设缓冲系统的弱酸的电离常数为K(平衡常数),平衡时弱酸的浓度为[酸],弱酸盐的浓度为[盐],则由弱酸的电离平衡式可得下式: 根据此式可得出下列几点结论: (1)缓冲液的pH值与该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及盐和酸的浓度有关。弱酸一定,但酸和盐的比例不同时,可以得到不同的pH值。当酸和盐浓度相等时,溶液的pH值与PK值相同。 (2)酸和盐浓度等比例也增减时,溶液的pH值不便。 (3)酸和盐浓度相等时,缓冲液的缓冲效率为最高,比例相差越大,缓冲效率越低,一般地说缓冲液有效缓冲范围为PK±1pH。 从上述可知,只要知道缓冲对的PK值,和要配制的缓冲液的pH值(及要求的缓冲液总浓度)时,可按公式计算出[盐]和[酸]的量。这样算涉及到对数的换算,较麻烦,前人为减少后人的计算麻烦,经计算已为我们总结出pH值与缓冲液对离子用量的关系列出了表格。讲义附录部分节录有磷酸缓冲液的配制表。只要我们知道要配制的缓冲液的pH,经查表便可计算处所用缓冲剂的比例和用量。例如配制500nmpH5.8浓度为0.1M磷酸缓冲液。 经查表知pH5.8浓度为0.2M Na2HPO48.0毫升,而0.2M Na2HPO492.0毫升。依此可推论出配制100ml0.1M的磷酸缓冲液需要0.1M Na2HPO48.0毫升,而0.1M Na2HPO4需要92.0毫升。 所以500ml 0.1M磷酸缓冲液需要Na2HPO4量为: 需Na2HPO4量为 : 计算好后,按计算结果称好药品,放于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入50ml容量瓶,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便得所需的缓冲液。 各种缓冲溶液的配制,均按下表按比例混合,某些试剂,必须标定配成准确的浓度才能进行,如醋酸、NaOH等 常用体系 1.甘氨酸-盐酸缓冲液(0.05M) X ml 0.2M甘氨酸 +Y ml 0.2M盐酸再加水稀释至200ml pH X/ml Y/ml pH X/ml Y/ml 2.2 50 44.0 3.0 50 11.4 2.4 50 32.4 3.2 50 8.2 2.6 50 24.2 3.4 50 6.4 2.8 50 16.8 3.6 50 5.0

常见缓冲溶液配制方法

常见缓冲溶液配制方法 乙醇-醋酸铵缓冲液:取5mol/L醋酸溶液,加乙醇60ml和水20ml,用10mol/L氢氧化铵溶液调节pH值至,用水稀释至1000ml。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2.14g,加水800ml,搅拌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用6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取氯化钙0.294g,加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40ml使溶解,用1mol/L 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加水稀释至100ml。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6.06g,加盐酸赖氨酸3.65g,氯化钠5.8g,乙二胺四醋酸二钠0.37g,再加水溶解使成1000ml,调节pH值至。 乌洛托品缓冲液:取乌洛托品75g,加水溶解后,加浓氨溶液,再用水稀释至250ml。 巴比妥缓冲液:取巴比妥钠4.42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400ml,用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滤过。 巴比妥缓冲液:取巴比妥5.52g与巴比妥钠30.9g,加水使溶解成2000ml。 巴比妥-氯化钠缓冲液:取巴比妥钠5.05g,加氯化钠3.7g及水适量使溶解,另取明胶0.5g加水适量,加热溶解后并入上述溶液中。然后用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再用水稀释至500ml。 甲酸钠缓冲液:取2mol/L甲酸溶液25ml,加酚酞指示液1滴,用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再加入2mol/L甲酸溶液75ml,用水稀释至200ml,调节pH值至~。 邻苯二甲酸盐缓冲液: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g,加水900ml,搅拌使溶解,用氢氧化钠试液(必要时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加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枸橼酸盐缓冲液:取枸橼酸4.2g,加1mol/L的20%乙醇制氢氧化钠溶液40ml使溶解,再用20%乙醇稀释至100ml。 枸橼酸盐缓冲液:取%枸橼酸水溶液,用5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 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甲液:取枸橼酸21g或无水枸橼酸19.2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置冰箱内保存。乙液:取磷酸氢二钠71.63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取上述甲液与乙液混合,摇匀。 氨-氯化铵缓冲液:取氯化铵1.07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再加稀氨溶液(1→30)调节pH值至。 氨-氯化铵缓冲液:取氯化铵5.4g,加水20ml溶解后,加浓氯溶液35ml,再加水稀释至100ml。 硼砂-氯化钙缓冲液:取硼砂0.572g与氯化钙2.94g,加水约800ml溶解后,用1mol/L盐酸溶液约调节pH值至,加水稀释至1000ml。 硼砂-碳酸钠缓冲液~:取无水碳酸钠5.30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另取硼砂1.91g,加水使溶解成100ml。临用前取碳酸钠溶液973ml与硼砂溶液27ml,混匀。 硼酸-氯化钾缓冲液:取硼酸3.09g,加L氯化钾溶液500ml使溶解,再加L氢氧化钠溶液210ml。 醋酸盐缓冲液:取醋酸铵25g,加水25ml溶解后,加7mol/L盐酸溶液38ml,用2mol/L盐酸溶液或5mol/L氨溶液准确调节pH值至(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即得。 醋酸-锂盐缓冲液:取冰醋酸50ml,加水800ml混合后,用氢氧化锂调节pH值至,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取醋酸钠5.1g,加冰醋酸20ml,再加水稀释至250m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取无水醋酸钠20g,加水300ml溶解后,加溴酚蓝指示液1ml及冰醋酸60~80ml,至溶液从蓝色转变为纯绿色,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取2mol/L醋酸钠溶液13ml与2mol/L醋酸溶液87ml,加每1ml含铜1mg的硫酸铜溶液,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取醋酸钠18g,加冰醋酸,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取醋酸钠5.4g,加水50ml使溶解,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再加水稀释至100m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取醋酸钠54.6g,加1mol/L醋酸溶液20ml溶解后,加水稀释至500ml。 醋酸-醋酸钾缓冲液:取醋酸钾14g,加冰醋酸,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醋酸-醋酸铵缓冲液:取醋酸铵7.7g,加水50ml溶解后,加冰醋酸6ml与适量的水使成100ml。

常用缓冲溶液配制方法

毫升甘氨酸毫升,再加水稀释至毫升

NaHPO- 2HO分子量=,mol/L溶液含35.01克/升。 C4H2O7 - H b O分子量=,mol/L 溶液为21.01克/升。 4 .柠檬酸-氢氧化钠-盐酸缓冲液 pH 钠离子浓度 (mol/L) 酸(克) a - h2O 氢氧化钠 (克) NaOH 97% 盐酸(毫升) HCl (浓) 最终 (升) 210 84 160 10 210 83 116 10 210 83 106 10 210 83 45 10 245 144 68 10 285 186 105 10 266 156 126 10 ① 体积 使用时可以每升中加入1克克酚,若最后pH值有变化,再用少量50% 氢氧化

钠溶液或浓盐酸调节,冰箱保存。 5.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mol/L ) 柠檬酸钠Na C6H5O7 ? 2HQ分子量,mol/L 溶液为29.41克/毫升。.乙酸-乙酸钠缓冲液()

Nc2Ac- 3H2O分子量=,mol/L 溶液为27.22克/升。 7.磷酸盐缓冲液 (1)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 NaHPO -12^0分子量=,mol/L溶液为克/升。 NaHPQ?2H2O分子量=,mol/L溶液为克/升。

磷酸盐是生物化学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缓冲剂,由于它们是二级解离,有二个 值,所以用它们配制的缓冲液,pH范围最宽:NaHPQ:PKa1 =, pKa2=;NaHPO: pKa1 =,PKa2= 溶的十二烷基硫酸钾。 磷酸盐缓冲液的优点为:①容易配制成各种浓度的缓冲液;②适用的 受温度的影响小;④缓冲液稀释后pH变化小,如稀释10倍后pH的变化小于。 其缺点为:①易与常见的钙Ca24离子、镁Mg24离子以及重金属离子缔合生成沉淀;②会抑制某些生物化学过程,如对某些酶的催化作用会产生某种程度的抑制作用。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液() pH mol/L/15Na 2HPO (毫升)mol/L pKa 配酸性缓冲液: 用NaHPO, pH= 1 ?4, 配中性缓冲液: 用混合的两种磷酸盐,pH= 6?8, 配碱性缓冲液: 用NaHPO, pH= 10?12。 用钾盐比钠盐好,因为低温时钠盐难溶,钾盐易溶,但若配制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缓冲液时,只能用磷酸钠而不能用磷酸钾,因为SDS十二烷基硫酸钠)会与钾盐生成难 pH范围宽;③pH 15M11.876 克15M9.078 克0.05M0.2M

各种缓冲液的配制方法-

各种缓冲液的配制方法 24 Na2HP6 2H2O,分子量=178.05 0.2mol∕L 溶液含35.61g∕L 柠檬酸.H2O,分子量=210.14 0.1mol∕L 溶液含21.01g∕L 柠檬酸.H2O,分子量=210.14 0.1mol∕L 溶液含21.01g∕L 柠檬酸钠.2HO,分子量=294.12; 0.1mol∕L溶液

(1)醋酸盐溶液的配制: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3.6) 取醋酸钠5.1g,加冰醋酸20ml ,再加水稀释至250ml,即得。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3.7) 取无水醋酸钠20g,加水300ml溶解后,加溴酚蓝指示液1ml及冰醋酸60?80ml ,至溶液从蓝色转变为纯绿色,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即得。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3.8) 取2mol/L醋酸钠溶液13ml与2mol/L醋酸溶液87ml,加每1ml含铜1mg的硫酸铜溶液0.5ml,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即得。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5) 取醋酸钠18g,加冰醋酸9.8ml,再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6) 取醋酸钠5.4g,加水50ml使溶解,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4.6,再加水稀释至100ml, 即得。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6.0) 取醋酸钠54.6g,加1mol/L醋酸溶液20ml溶解后,加水稀释至500ml ,即得。 用醋酸和醋酸钠配制的缓冲溶液的PH=PKa+lg[C(NaAc)/C(HAC)K在此,C(HAC指醋酸的 浓度,C(NaAC指醋酸钠的浓度,Ka是醋酸的解离常数=1.8*10-5 (1.8乘10的-5次方),PKa=-IgKa=4.75,将PH=5.5代入,可得C(NaAC)/C(HAc)=5.6通常我们配制时会使C(HAC)=0.1mol∕L,或是C(HAC)=0.2mol/L 等。若是配制C(HAC)=0.1mol/L,则C(NaAC)=0.56mol/L 称量醋酸钠固体质量为82*0.56=46克量取冰醋酸体积为0.1*1000∕17.5=5.7mL。将称好的 醋酸钠和量好的冰醋酸加入1000mL水中溶解、搅拌均匀即可。当然若想配制其它的浓度, 也可照公式计算即可,通常缓冲溶液不能配的太稀,否则缓冲能力要下降,太浓的话又浪费试剂。

各种缓冲液配制方法

不同缓冲液的缓冲范围 pH缓冲液 六十一秒的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缓冲溶液原理(2007年6月16日更新)(一)甘氨酸-盐酸缓冲液(0.05 mol/L) 甘氨酸分子量=75.07。 0.2 mol/L甘氨酸溶液含15.01 g/L。 (二)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0.05 mol/L) 邻苯二甲酸氢钾分子量=204.23。0.2 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含40.85 g/L。(三)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 Na2HPO4分子量=141.98;0.2 mol/L溶液为28.40 g/L。 Na2HPO4·2H2O分子量=178.05;0.2 mol/L溶液为35.61 g/L。 Na2HPO4·12H2O分子量=358.22;0.2 mol/L溶液为71.64 g/L。

C6H8O7·H2O分子量=210.14;0.1 mol/L溶液为21.01 g/L。 ①使用时可以每升中加入1克酚,若最后pH值有变化,再用少量50%氢氧化钠溶液或浓盐酸调节,冰箱保存。 柠檬酸钠:Na3C6H5O7·2H2O分子量=294.12 ;0.1 mol/L溶液为29.41 g/L。 (六)醋酸-醋酸钠缓冲液(0.2 mol/L) NaAc·3H2O分子量=136.09;0.2 mol/L溶液为27.22 g/L。冰乙酸11.8 mL稀释至1 L(需标定)。 (七)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0.05 mol/L) X 毫升0.2 mol/L KH2PO4+Y毫升0.2 mol/L NaOH 加水稀释至20毫升。

(八)磷酸盐缓冲液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0.2 mol/L) Na2HPO4·2H2O分子量=178.05;0.2 mol/L溶液为35.61 g/L。 Na2HPO4·12H2O分子量=358.22;0.2 mol/L溶液为71.64 g/L。 NaH2PO4·H2O分子量=138.01;0.2 mol/L溶液为27.6 g/L。 NaH2PO4·2H2O分子量=156.03;0.2 mol/L溶液为31.21 g/L。 (九)巴比妥纳-盐酸缓冲液 巴比妥钠分子量=206.18;0.04 mol/L溶液为8.25 g/L。 (十)Tris-HCl缓冲液(0.05 mol/L) 50毫升0.1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溶液与X毫升0.1mol/L盐酸混匀并稀释至100

生物化学常用缓冲液

生物化学常用缓冲液 (一)基本概念 ⑴ Bronsted-Lowry酸碱理论(酸碱质子理论): 1923年由丹麦化学家J.N.Brφnsted和英国化学家T.M.Lowry同时提出了酸碱质子学说,认为凡能释放质子的分子或离子(如:H2O,HCl,NH4+,HSO4- 等)称为酸,凡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如:H2O,NH3,Cl-等)称为碱。因此,一种酸释放质子后即成为碱,称为该酸的共轭碱,同样一种碱与质子结合后,形成对应的酸,称为该碱的共轭酸。 如盐酸在水中的解离: HCl Cl- +H+ HCl是酸,Cl-是它的共轭碱。 pH = pKa+log{[质子受体]/[质子供体]} ⑵缓冲体系的设计: 1960年,N.E.Good和他的同事们提出,适合生命科学研究使用的缓冲体系应具有以下特性: ① pKa值在6-8之间; ②在水中的溶解度高; ③不易穿透生物膜; ④盐效应小; ⑤离子浓度、溶液组成和温度对解离的影响小; ⑥不与金属离子生成复合物或沉淀; ⑦该缓冲剂化学稳定; ⑧紫外和可见光波长范围内光吸收小; ⑨易制得高纯度的盐。 (二)生物化学常用缓冲液 ⑴磷酸盐缓冲液: 磷酸盐是生物化学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缓冲剂,由於它们是二级

解离,有二个pKa值,所以用它们配制的缓冲液,pH范围最宽: NaH2PO4: pKa1=2.12, pKa2=7.21 Na2HPO4: pKa1=7.21, pKa2=12.32 配酸性缓冲液:用NaH2PO4,pH=1-4, 配中性缓冲液:用混合的两种磷酸盐,pH=6-8, 配碱性缓冲液:用Na2HPO4,pH=10-12。 用钾盐比钠盐好,因为低温时钠盐难溶,钾盐易溶,但若配制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缓冲液时,只能用磷酸钠而不能用磷酸钾,因为SDS(十二烷基硫酸钠)会与钾盐生成难溶的十二烷基硫酸钾。 磷酸盐缓冲液的优点为: ①容易配制成各种浓度的缓冲液; ②适用的pH范围宽; ③pH受温度的影响小; ④缓冲液稀释后pH变化小,如稀释十倍后pH的变化小于0.1。 其缺点为: ①易与常见的钙Ca++离子、镁Mg++离子以及重金属离子缔合生成沉淀; ②会抑制某些生物化学过程,如对某些酶的催化作用会产生某种程度的抑制作用。 ⑵ 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 Tris缓冲液在生物化学研究中使用的越来越多,有超过磷酸盐缓冲液的趋势,如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已都使用Tris缓冲液,而很少再用磷酸盐。 Tris缓冲液的常用有效pH范围是在“中性”范围,例如: Tris-HCl缓冲液: pH=7.5-8.5 Tris-磷酸盐缓冲液: pH=5.0-9.0 Tris-HCl缓冲液的优点是: ①因为Tris的碱性较强,所以可以只用这一种缓冲体系配制pH范围由

常用缓冲液的配制

常用缓冲液的配制(TBS,PBS) 科研探索2007-04-23 13:25:54 阅读72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这是各种缓冲液的配制方法 1. 0.01MPBS(PH7.2)液 NaCl 8g Na2HPO4 1.15g KH2PO4 0.2g (NaH2PO4) 加双蒸水至1000ml 2. 0.05MTBS(PH7.4)液 Tris(三羟甲基胺基甲烷) 12.1g Nacl 17.5g 加双蒸水至1500ml 在搅拌下加浓HCL至PH7.4,再加双蒸水至2000ml。 3. 0.02MTBS(PH8.2)液 Tris 4.84g Nacl 17.5g BSA 2.0g NaN3 1.0g 加双蒸水至1500ml 在搅拌下加浓HCL至PH8.2,再加双蒸水至2000ml。 (BSA—牛血清白蛋白;NaN3—叠氮钠,为防腐剂)。 4. 0.05MTB液(PH7.6) 先配制0.05MTB液: Tris 60.75g 1N HCL 约420ml 双蒸水至1000ml 配制方法:先以少量双蒸水(300ml)溶解Tris,加入HCL后,再用1N HCL 或1N NaOH将PH值调至7.6,再加双蒸水至1000ml。 用时将0.5MTB稀释10倍,即为0.05MTB液(PH7.6)液 磷酸缓冲液(Gomori缓冲液)

最通用的磷酸盐缓冲液是以其发明者Gomori命名的。该缓冲液是由单价磷酸二氢盐和双价磷酸一氢盐的混合物组成的。通过变化每种盐的量,就可配制出pH 5.8至pH8.0之间缓冲液(见表A1-3A和A1-3。磷酸盐有很高的缓冲能力,在水中高度可溶。但是,它们也有不少潜在的缺点: ?磷酸盐缓冲液抑制许多酶促反应和步骤,而这些酶促反应和步骤恰恰是分子克隆的基础,其中包括许多限制酶对DNA的切割,DNA的连接和细菌转化等。 ?因为磷酸盐在乙醇中沉淀,不能用于沉淀DNA和RNA。 ?磷酸盐螯合像Ca2+和Mg2+这样的阳离子。 表A1-3A 25℃下0.1mol/L磷酸钾缓冲液的配制 pH 1 mol/L K2HP04的体积/mL 1 mol/L KH2PO4的体积/mL 5.8 8.5 91.5 6.0 13.2 86.8 6.2 19.2 80.8 6.4 2 7.8 72.2 6.6 38.1 61.9 6.8 49.7 50.3 7.0 61.5 38.5 7.2 71.7 28.3 7.4 80.2 19.8 7.6 86.6 13.4 7.8 90.8 9.2 8.0 94.0 6.0 注:根据Green(1933)的资料汇编。 用蒸馏水将混合的两种1mol/L的贮存液稀释至1000mL。根据Henderson-Hasselbaleh方程计算其pH值: pH=pK'+Log ,在此,pK'=6.86(25℃) 表A1-3B 25℃下0.1mol/L磷酸钠缓冲液的配制 pH 1mol/L Na2HPO4的体积/mL 1mol/L NaH2P04体积/mL 5.8 7.9 92.1 6.0 12.0 88.0 6.2 1 7.8 82.2 6.4 25.5 74.5 6.6 35.2 64.8 6.8 46.3 53.7

生物化学 常用试剂配制

常用试剂配制-生物、化学.常规试剂配制和测定方法

一、溶液的配制1000 mL)1. Mandels营养盐溶液(g)称重 量(名 14 ))硫酸铵((NHSO42420 )磷酸二氢钾(KHPO423 尿素)HNCONH (223 )MgSO·7HO硫酸镁(244 O)氯化钙(CaCl·2H22注:用煮沸10 min后的蒸馏水配制。 微量元素溶液(1000 mL)2. Mandels)量(g称重名

3.7 氯化钴(CoCl·O)6H221.4 )·ZnSO7HO硫酸锌(241.6 O)MnSO硫酸锰(·H245.0 )硫酸亚铁(FeSO·7HO24后的蒸馏水配制。注:用煮沸10 min 3. DNS试剂的配制(1000 mL) (1)取:3,5-二硝基水杨酸(CHNO)7.5 g 7472氢氧化钠(NaOH )14.0 g 充分溶解于1000 mL 水中(水预先煮沸10 min) (2)加入:酒石酸钾钠(CHOKNa·4HO)216.0 g 24465.5 mL ℃水浴中融化)50 苯酚(在 6.0 g 偏重亚硫酸钠(NaSO)522使5天后便可使用,平时盛一小瓶(250 mL)(3)充分溶解后盛于棕色瓶中,放置

用,要放在冰箱中冷藏。此溶液每月配制一次。注意:倒入瓶中时要尽量装满!! 的配制(1000 mL)4. 考马斯亮蓝G-250mL 乙醇中,加入100 mL 即0.1g溶于50 95%称考马斯亮蓝G-250 100 mg)(w/v85 %磷酸,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 mL ,滤纸过滤。最终试剂中含0.01 % w/v)磷酸。(w/v)乙醇,8.5 %(,考马斯亮蓝G-2504.7 % 1000 mL)5. 1.0 M柠檬酸缓冲溶液的配制((g) 量量Mn

PBS缓冲液的配制方法

PBS缓冲液配方 不管是免疫组化,还是细胞培养中,常用到PBS缓冲液,下面是常用配方,供大家参考。 用于细胞培养的PBS需含有氯化钾 称取8g NaCl、0.2g KCl、1.44g Na2HPO4和0.24g KH2PO4,溶于800ml蒸馏水中,用HCl调节溶液的pH值至7.4,最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L,灭菌即可。0.01M PBS缓冲液 称取NaCl 8g,KCl 0.2g,Na2HPO4?12H2O 3.63g, KH2PO4 0.24g,溶于900ml 双蒸水中,用盐酸调pH值至7.4,加水定容至1L,常温保存备用。 一般免疫组化用PBS,主要用来清洗,都只包含Na2HPO4?12H2O(磷酸氢二钠)和NaH2PO4?2H2O(磷酸二氢钠)两种组分,母液的配制: 0.2M Na2HPO4:称取 71.6g Na2HPO4-12H2O,溶于 1000ml 水 0.2M NaH2PO4:称取 31.2g NaH2PO4-2H2O,溶于1000ml 水 各种浓度PB(pH=7.4)的配制: 先配 0.2M PB (pH=7.4,100ml):取19ml 0.2mol/L 的 NaH2PO4, 81ml 0.2mol/L 的 Na2HPO4, 即可。 然后只需将0.2M PB (pH=7.4)按相应比例适当稀释即可,如: 0.1M PB(PH=7.4):取 500ml 0.2M PB,加水稀释至 1000ml 即可。 0.01M PB (PH=7.4):取50ml 0.2M PB,加水稀释至 1000ml 即可。 0.02M PB (PH=7.4):取100ml 0.2 M PB,加水稀释至 1000ml 即可。 若需要 NaCL 的话,加入 NaCL 至0.9%(g/100ml)即可。

常见缓冲液配制大全

常见缓冲液配制大全 缓冲液 乙醇-醋酸铵缓冲液(pH3.7) 取5mol/L醋酸溶液15.0ml,加乙醇60ml和水20ml,用10mol/L氢氧化铵溶液调节pH值至3.7,用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8.0) 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2.14g,加水800ml,搅拌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用6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8.0,即得。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8.1) 取氯化钙0.294g,加0.2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40ml使溶解,用1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8.1,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9.0) 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6.06g,加盐酸赖氨酸 3.65g、氯化钠5.8g、乙二胺四醋酸二钠0.37g,再加水溶解使成1000ml,调节pH值至9.0,即得。 乌洛托品缓冲液 取乌洛托品75g,加水溶解后,加浓氨溶液4.2ml,再用水稀释至250ml,即得。 巴比妥缓冲液(pH7.4) 取巴比妥钠4.42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400ml,用 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7.4,滤过,即得。 巴比妥缓冲液(pH8.6) 取巴比妥5.52g与巴比妥钠30.9g,加水使溶解成 2000ml,即得。 巴比妥-氯化钠缓冲液(pH7.8) 取巴比妥钠5.05g,加氯化钠3.7g及水适量使溶解,另取明胶0.5g加水适量,加热溶解后并入上述溶液中。然后用0.2mol/L 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7.8,再用水稀释至500ml,即得。 甲酸钠缓冲液(pH3.3) 取2mol/L甲酸溶液25ml,加酚酞指示液1滴,用2mol/L 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再加入2mol/L甲酸溶液75ml,用水稀释至200ml,调节pH 值至3.25~3.30,即得。 邻苯二甲酸盐缓冲液(pH5.6) 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g,加水900ml,搅拌使溶解,用氢氧化钠试液(必要时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5.6,加水稀释至1000ml,混匀,即得。 枸橼酸盐缓冲液 取枸橼酸4.2g,加1mol/L的20%乙醇制氢氧化钠溶液40ml使溶解,再用20%乙醇稀释至100ml,即得。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常用试剂配方

30%聚丙烯酰胺溶液-----30%(w/v)Acrylamide 100mL 将29克丙烯酰胺和1克N,N’-亚甲丙烯酰胺溶于总体积为60ml温热(37℃左右)的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溶解,补加水至终体积为100ml。0.45μ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和杂质,储于棕色瓶,4℃避光(用铝箔纸包扎起来)保存。严格核实PH不得超过7.0,因可以发生脱氨基反应是光催化或碱催化的。使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隔几个月须重新配制。如有沉淀,可以过滤。 【保存条件】 4℃避光(用铝箔纸包扎起来)保存 【注意事项】 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可通过皮肤吸收,其作用具有累积性。称量丙烯酰胺和N,N’-亚甲丙烯酰胺时应戴手套和面具。可认为聚丙烯酰胺无毒,但也应谨慎操作,因为它还可能含有少量未聚合材料。 5×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 5×Tris-Glycine buffer (SDS-PAGE电泳缓冲液) 称取15.0gTris,94.0g甘氨酸(glycine),5.0gSDS,用8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溶解,充分搅拌溶解,定容至1000ml,室温保存。得0.125mol/L Tris-1.25mol/L甘氨酸电极缓冲液。临用前稀释5倍。【保存条件】 室温保存,两年有效。 【注意事项】 配制好的电泳液使用时间不宜超过两周。 电泳缓冲液可以回收,回收后可再使用1-2次,但为了取得最佳的电泳效果,应使用新电泳液。 摘自Takara 商品目录--实验室常规试剂配制方法 1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10%(w/v)SDS 配制20mL 【组分浓度】10%(w/v)SDS 【配制方法】 称取2g高纯度的SDS置于100~200ml烧杯中,加入约16ml的去离子水,68℃加热溶解,滴加浓盐酸调节PH至7.2,定容至20ml后,室温保存 【保存条件】 室温保存 【注意事项】 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摘自Takara 商品目录--实验室常规试剂配制方法

生化考研常见大题

生物化学答疑库 1.糖类化合物有哪些生物学功能?---------------答案 2.葡萄糖溶液为什么有变旋现象?---------------答案 3.什么是糖蛋白?有何生物学功能?-------------答案 4.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由D-葡萄糖经1→4连接的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相当,是什么结构特点造成它们的物理性质和生物学功能上有很大的差异? -------------------答案 5.天然脂肪酸在结构上有哪些共同特点----------答案 6.为什么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受到脂质过氧化?---答案 7.人和动物体胆固醇可能转变为哪些具有重要生理意义的类固醇物质? ---------------------------------------------------------------------------------答案 8.判断氨基酸所带的净电荷,用pI-pH比pH-pI更好,为什么? -------------------------------------------------------------------------------------------答案 9.甘氨酸是乙酸甲基上的氢被氨基取代生成的,为什么乙酸羧基的pKa是4.75,而甘氨酸羧基的pKa是2.34?------------------------------------------- -------答案

10.(1)Ala,Ser,Phe,Leu,Arg,Asp,Lys 和His的混合液中pH3.9进行纸电泳,哪些向阳极移动?哪些向阴极移动?(2)为什么带相同净电荷的氨基酸如Gly和Leu在纸电泳时迁移率会稍有差别? ----------------------------------------------------------------------答案 11.(1)由20种氨基酸组成的20肽,若每种氨基酸残基在肽链中只能出现1次,有可能形成多少种不同的肽链?(2)由20种氨基酸组成的20肽,若在肽链的任一位置20种氨基酸出现的概率相等,有可能形成多少种不同的肽链? ----------------------------------------------答案 12.在大多数氨基酸中,-COOH的pKa都接近2.0,-NH 的pKa都接近9.0。但是,在肽链中,-COOH的pKa为3.8,而-NH3+的pKa值为7.8。你能解释这种差别吗?----答案 13. -螺旋的稳定性不仅取决于肽链部的氢键,而且还与氨基酸侧链的性质相关。室温下,在溶液中下列多聚氨基酸哪些能形成螺旋?哪些能形成其他有规则的结构?哪些能形成无规则的结构?并说明其理由。(1)多聚亮氨酸pH7.0;(2)多聚异亮氨酸pH7.0;(3) 多聚精氨酸pH7.0;(4) 多聚精氨酸pH13.0;(5)多聚谷氨酸pH1.5;(6) 多聚氨酸pH7.0;(7) 多聚羟脯氨酸pH7.0.-答案 14.球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时,亲水残基和疏水残基的相对比例会发生什么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