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手机电视运营模式解析

国内外手机电视运营模式解析

国内外手机电视运营模式解析
国内外手机电视运营模式解析

国内外手机电视运营模式

解析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国内外手机电视运营模式解析

殷俊李默妮

手机电视是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之后的第六媒体,蕴藏着巨大的商机。随着3G时代的到来,使得高速优质的数据传输和多媒体承载等增值业务的发展和推广成为可能。而手机电视业务作为3G时代的重要应用,其商业化的运营备受关注。本文首先剖析国外手机电视的商业化运营模式,进而对我国手机电视商业化运营模式进行探讨。

随着通信行业3G革命的推进和3G技术在全球市场的逐步成熟,推进了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的商业化运营。手机电视是指利用操作系统和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观看电视,简单的理解就是“在手机上看电视”,从业务功能上看,手机电视业务本身就是移动通信产业与广电传媒行业相互融合的结果[1]。

诺基亚和Vodafone进行的试验表明,在德国有80%的用户对手机电视感兴趣;在芬兰、英国、西班牙等国,用户对手机电视的认同度也分别达到58%、83%和70%。Yankee公司估计,到2008年美国手机电视用户将超过1000万[2]。由此可见,手机电视业务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研究国外手机电视业务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并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手机电视业务的商业化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国外手机电视商业化运营模式

运营商正在发展新的技术和标准使数字电视广播节目能在手机上播放[3]。在美国、韩国及西欧一些国家,手机电视业务的发展势头迅猛。据Yankee公司数据,2005年,美国的手机电视用户达到130万户,2008 年则有望突破千万。韩国的 SK电信公司于2004年3月发射了专用卫星,向移动电话、手持通信设备或车载设备发射电视节目,

2006年可以拥有 220万用户,2008年用户可达到600万[4]。从全球看,目前商业化运作较为成功的运营商,当数韩国TU Media和美国的Sprint公司。

(一)韩国TU Media的商业化运营模式

1、运营网络。TU Media采用卫星网络实现手机电视业务。通过DMB-S制式提供手机电视服务。整个网络由地面发射站、卫星、地面增强放大器与用户接收端组成。

2、终端支持。目前TU Media提供手机、手持终端与车载设备等比较多样的终端,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用户在多种场合下的服务要求。目前从终端结构看,94%手机电视用户使用的是手机,6%使用的是车载设备。

3、节目内容。TU Media在手机电视同时提供电视与电台近40个频道的节目,囊括了新闻、音乐、体育、教育、游戏资讯、影视等方面。而这些节目的内容基本都是由一般普通的电视和广播节目频道提供,仅有一个特别为TU Media提供的节目频道以及两个地面数字频道。

4、收费模式。TU Media的手机电视业务由DBM广播网络提供,其运营收费主要由信息费构成和少量因占用移动网络用作回传而产生的流量费用。因此,其收费方式也比较简单,主要采取包月的方式,每月向用户收取13美元的费用。另外还开设了两个额外的付费频道。

5、市场定位。TU Media市场定位主要是针对25-35岁之间的白领小资型。这部分人群有较高的收入,追求生活的品位,紧跟潮流,新闻、影视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也是手机电视业务的主要客户群。

6、产业链。由于TU Media是韩国SKT移动运营商控股的子公司,SKT无疑主导了手机电视的整个产业价值链[5]。SKT对终端制造厂商和CP/SP等资源拥有较强的号召力,终端的研发/ 生产符合用户需求内容的生产以及服务渠道的畅通,都是TU Media 能够吸引用户快速加入的重要条件。这种由电信运营商主导的一体化的价值链为TU Media的手机电视业务获得市场突破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条件。

(二)美国Sprint的商业化运营模式

1、营运网络。美国的Sprint采用移动通信网络,利用流媒体的方式实现[6]。通过UMTS Streaming作为传送的承载网络,进行传送、计费和用户认证。同时由移动广播服务商Mobi TV公司建立一个集移动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和终端制造商整合在一起的业务平台,运用自己广泛的渠道进行业务宣传和推广。

2、终端支持。Sprint的终端支持也主要是手机。Sprint为了解决能观看电视机业务的手机终端价格过高问题,通过手机终端补贴的方式,将手机廉价卖给用户。美国手机的补贴幅度高达美元[7]。这对手机电视业务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节目内容。节目开发出了各种适合在休闲的短时间内观看的节目,包括体育新闻、天气预报、交通路况等。内容供应商通过对传统电视节目的重新编辑,以适合在小屏幕的手机上播放,并开发出个性化的定制节目,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4、收费模式。Sprint采用“固定包月费+点播频道费用”的模式。Sprint的用户每月只需交纳美元包月费即可观看2-4个电视频道。同时还提供了许多供用户选择收看的收费点播频道,每个点播频道每月收取美元的费用。

5、市场定位。Sprint的手机电视业务主要面向事业较为成功,追求生活品质,不仅时尚而且希望获得各种资讯的中高收入人群。

6、产业链。Sprint采取的上“移动营运商+SP”的方式。Sprint专心从事网络的优化建设、计费、用户认证等问题,而MobiTV则打造一个业务平台,协调整个手机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拉动整个手机电视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三)两种商业化运营模式的优劣势(ST)分析

韩国TU Media和美国Sprint的手机电视商业化的运营模式是基于不同的技术实现手机电视业务,同时在运营的实际过程中,也存在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我国手机电视运营模式选择

2005年以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先后推出基于蜂窝移动网络的手机电视业务,在广州、四川、苏州、北京等地逐步推进。目前中国移动利用GPRS向全球通用户提供了“手机电视”业务,而中国联通依托于 CDMA1X网络也相继推出新的品牌业务“视讯新干线”。手机电视产业的生命周期,在我国仍属于导入期,目前仍处于尝试阶段,受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制约,目前没有相对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

(一)运营网络。在运营网络方面,韩国的TU Media采用的是卫星广播的方式(基于广播电视商的手机电视),而美国的Sprint利用的是蜂网移动网络(基于移动通讯的手机电视)。我国手机电视,采取“电视广播网络+移动网络”的方式。这种方式通过卫星网络下传高带宽的数字广播电视,而上传信号则利用现有的无线网络,这样既实现了高清晰电视节目的传送,同时也可利用现有的移动网络实现视频点播等多种增值业务。

(二)产业链。移动通信与广播电视行业彼此融合是我国未来手机电视业务的发展趋势,但在进行实际市场开拓的时候,以美国的Sprint为例,基本都是依靠MobiTV建立一个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平台,相互协调,共同推进。因此,我国要构建手机电视的商业化运作模式,需要整个产业链中的内容提供商、广电运营商、移动运营商、播放软件开发商以及终端制造商在合理的利润分成的推动下,既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又能相互联系,让产业链中各环节顺畅发展,开拓新的盈利模式,并且各方都能从中获利。同时,在产业链的各环节,也应该尽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以共同打造我国的新媒体产业。

(三)视讯内容。在视讯内容方面,韩国的TU Media主要由原有广电系统提供,节目内容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较不明显;而美国的Sprint则依托MobiTV对视讯内容提供商进行整合,所提供的内容更具个性化和差异化。从用户需求讲,用户既需要廉价、高质

的广播式服务,也需要个性化的、价格可以承受的交互式服务,这两种服务应该通过一种途径来提供。因此,中国的手机电视要获得用户的认同和迅速的推广,推广公共化+差异化的视讯内容是关键。这一方面需要广电运营商对电视节目以顾客需要为导向,进行挑选和整合;另一方面需要更多的视讯节目集成开发商,开发出更多的个性化的节目,如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就成立了上海东方龙移动信息有限公司。

(四)终端支持。韩国三星、LG、Curitel等终端制造商拥有韩国的TU Media 15%的股份,韩国的TU Media有强大的终端支持。美国的Sprint则大力推广定制手机,通过补贴的方式,降低手机终端的价格,获得有效的终端支持。目前我国市面上的支持手机电视的终端其售价基本在5000-7000元之间,售价比较昂贵。采取大规模定制是比较可行的方式。运营商与终端制造商共同向用户和市场推广手机电视终端,形成整合型供应链。

(五)收费模式。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5年11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亿。低端用户比重最大,高收费成为推广手机电视的瓶颈。目前一般采取“流量+内容”的收费方式,如联通每分钟收费25元,每小时则要1500元。虽然手机电视已在多个国家适用,但收费昂贵,可采用:“免费频道+N收费频道”,对一些播放普通电视广播节目的频道(有插播广告)实行免费收看;而对用户定制的频道收费。对于某些由视讯节目的集成厂商制作的可供用户即时点播的移动短节目MSP(Mobil short Program)/移动中节目MMP(Mobil Middle Program)/移动长节目MLP(Mobil Long Program),即供适合在移动状态中,供人们享受长度不超过5/5-20/20-45分钟的节目;拍摄制作手机剧等,实行按次点播收费[4]。

(六)营销推广。目前国内的手机用户对手机电视业务的认知度还比较低,根据诺基亚和沃达丰公司市场调研,约40%的手机用户对手机电视很感兴趣,潜力巨大。手机

电视的推广应与3G部署进程一致。首先集中于大、中城市,待市场培育成熟后,逐步在各地推广。手机电视的应用主要由商业应用和生活应用两方面构成。从国外的目前情况来看都强调生活应用,如娱乐资讯、新闻、影视,虚拟个人社区(如Bolg)等;继而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例如,电视导购、在线购物、在线炒股、银行转帐等业务,成为电子商务的移动渠道是手机电视的发展方向。

下篇手机电视在中国

随着通信行业3G革命的推进和3G技术在全球市场的逐步成熟,传媒行业正在经历从模拟广播到数字广播的变革时期。应该说,对于电信和传媒两大行业来说,如何利用这种变革,开发更为优秀的移动流媒体业务,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而目前最被看好的一个巨大的利润增长点是:继娱乐短信互动平台后的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所谓手机电视,就是利用操作系统和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观看电视,简单的理解就是“在手机上看电视”,从业务功能上看,手机电视业务本身就是移动通信产业与广电传媒行业相互融合的结果[1]。

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都纷纷发展和完善相应的技术标准,各大运营商跃跃欲试,开始了对手机电视业务的商业化运作的探索。面对这一市场的新宠,探讨一种符合我国实际的手机电视业务的商业化模式,并在逐步的推广中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手机电视的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分析

尽管目前业内对移动电视确切价值的定位仍有波动,但无论是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或是传统的电视业者都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用于相关技术和手机的开发,这足以表明移动电视是电信及媒体行业的巨大机遇。

据计世资讯(CCW Research)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将有亿用户收看手机实况电视节目,而亚洲将成为手机电视服务最为普及的地区。2005年我国手机电视业务达到1670万人民币,2006年随着中国3G商用的开始,手机电视业务将稳步增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成为手机电视业务的助燃点,预计市场规模将接近亿人民币[2]。

(二)市场成长性分析

据博通智信咨询公司的调查研究表明,国内认知度很高(%)的彩铃业务兴趣度达%。而国内手机电视认知度只有%的情况下,用户对手机电视的兴趣度却已达%。这显示用户对手机电视业务的需求比较强烈,手机电视业务蕴涵着巨大的潜力[3]。

另据博通智信咨询公司的相关预测,预计2006-2007年3G业务市场逐渐走出初级阶段,预计到2007年中国手机电视的用户数将达到505万左右。2008年迎来北京奥运会,3G业务应用蓬勃发展将迎来最为关键的一年,中国手机电视业务用户数将达到2560万户,届时手机电视业务最主要的将是用户使用的3G业务。预计到2010年底中国的手机电视业务达3000万户[4]。

中国手机电视用户增长预测

(数据来源:博通智信)

(三)业务能力的市场评价

从市场机会的角度而言,除了关注其市场规模和市场成长性这两个外生性的变量,还必须关注业务能力这一内生变量。对业务能力进行评价,需要透过市场来进行。其中最着名的评价方法便是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创造的波士顿矩阵法(BCG Approach),这种评价方法主要从市场占有率和市场成长率这两个维度对一项业务进行评价。

波士顿矩阵

从市场成长性分析看,手机电视业务的平均年增长率超过波士顿矩阵所划分的10%的界限,增长速度极为惊人。而从相对市场占有率来看,根据博通智信的预测,2007年

20%的3G用户将使用手机电视业务,而随着手机电视的进一步推广,其市场占有率也将不断提升。因此,由波士顿矩阵分析可得,手机电视具有较高的相对市场占有率和极高的市场增长率,属于明星业务,具有良好的业务能力,应采取发展战略。

据此分析可知,虽然目前中国手机电视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手机电视具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和良好的市场成长性。伴随着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手机电视业务将进一步发展,将带给产业链各环节巨大的商机,这也成为各大运营商运营该项业务的前提。

手机电视营运的技术实现方式

(一)核心技术

有关手机电视的实现技术,国外很早就已经开始进行研究。日本在1999年就通过了地面广播数字电视标准ISDB-T,欧洲也在2002年开始研究这种标准,并且于2004年2月通过了DVB-H标准。而韩国则于2003年2月明确提出了“数字多媒体广播”,并把支持制式命名为DMB。而我国手机电视的国家标准(CMMB)2006年底前出台。国家广电总局于10月颁布了推荐标准:STiMi技术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都为手机电视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目前,手机电视的核心技术,便是其网络运营的实现方式。目前这些技术或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5]:

1

于移

动通

信网

络的

方式

种方

式实

际上

是通

过移

动通

信网

络,

利用

流媒

体技

术实

现的

手机电视节目传送以及用户的点播。目前美国和我国移动运营商推出的手机电视业务主

要是依靠现有的移动网络实现的。

2、基于地面数字广播网的实现方式

这种方式实质上就是为适应接收端的需要,通过对原有的地面数字广播进行改进,成为移动数字视频的广播技术。而这种方式通常需要在手机终端安装适于接收无线电视广播的微波数字电视接收模块。

3、基于卫星网络实现的方式

这种方式利用手机来接收卫星播发的电视节目信号,本质上就是通过卫星提供下行传输,实现广播方式的手机电视业务。卫星接收来自地面的数字电视和广播节目,之后下行传输到地面。目前韩国力推这一方式(DMB),并开始进行商业化运作。

4、基于卫星与地面数字网络相结合的方式

国家广电总局拟推出的CMMB(中国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标准体系,总局科技司长王效杰指出其核心部分是STiMi技术标准,这个标准具有我国的独创性,是采取卫星与地面传输网络相结合的技术体制。

这四种方式,分别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推广和应用,甚至某些国家和地区还推出相应的技术标准。它们也各自有缺点,如表1所示。

(二)相关的支持性技术

除了相关的标准需要制定之外,手机电视的实现还需要许多支持性的技术。

1、视频编码技术:选择合适的编解码标准是整体解决方案的关键所在,好的解决方案能够实现不同的媒体格式,适用于不同的带宽。目前国际最新的视频编码标准是。

2、流媒体技术:把连续的影像或声音信息(音频、视频或图形)经过压缩处理后分成一个个压缩包,由视频服务器向用户终端连续地传送,用户只需要经过几秒或几十秒的启动延时,即可在用户终端上利用解压缩设备或软件播放和观看,而不必等整个文件下载完毕。

3、媒体资产管理技术:手机电视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必须要具备类似授权和认证的技术,实现版权保护和有偿服务,它可以防止视讯内容的非法使用。

这些核心技术和支持性技术的发展和逐渐的成熟,都为手机电视业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成为手机电视商业化的重要基础。

手机电视的商业化

运营前景

由前文分析可知,手机电视业务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而且具有技术实现能力,这就具备了商业化运营的前提和基础。就国内目前的商业化运营状况来看,2005年以来,中国移动和联通先后启动了基于流媒体的移动网络手机电视业务。中国移动依托GPRS,推出了“银色干线”,而中国联通依托CDMA1X推出了“视讯新干线”。移动运营商们不仅把手机电视业务视为移动数据业务新的增长点,而且将其视为3G网络的主打业务。但从手机电视营运的实务运作看,要切实实现手机电视商业化运营的广阔前景,需要对以下存在的障碍加以解决。

1、部委合作有待加强。国家广电总局基本敲定的“移动多媒体广播”国家标准CMMB(即通常所称的手机电视国标),采用的是卫星网络+地面无线广播网络的形式。这种方式将促进三网融合,是发展手机电视的最优选择。需要广电总局和信产部的紧密合作。

2、收费较为昂贵。首先从接收终端看,当前支持电视功能的手机种类非常少,而且平均价格在5000元以上,部分价格超过7000元。其次,业务使用资费可能会非常昂贵。例如用GPRS收看手机电视,1秒钟耗费3KB流量,按照元/kb的标准,1小时要花掉324元[6]。高昂的收费成为手机电视业务普及的重要障碍。

3、视讯内容同质。在现阶段,手机电视的视讯内容主要来源是传统电视内容的流媒体播放,这些视讯内容与平常的电视内容没有较大的差异,很难体现手机作为第五代媒体的媒介特质。因此,开发适合手机电视的短剧、MV等,将成为开发该业务的重点。

4、产业链亟待形成。手机电视的产业链不仅包括移动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还需要视讯内容提供商、手机终端制造商、播放软件开发商等的参与。目前,国内产业链各环节的进入厂商还较少,同时产业链各环节的合理利润分成模式也还未建立。

手机电视作为3G时代的重要应用需要产业、管制和技术等方面的共同提供推动力[7]。目前中国的手机电视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大规模商业化的障碍。但是手机电视由于自身具有的互动性和移动性等特质,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消费观念和习惯的改变,手机电视业务市场将会进一步走向成熟,将带给产业链各环节巨大的商机,同时也将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传播媒介的一颗新星。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福州大学)

链接

手机电视的市场前景预测

手机电视用户增长迅速 2010年将达亿

尽管目前业内对移动电视确切价值的定位仍有波动,但无论是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或是传统的电视业者都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用于相关技术和手机的开发,这足以表明移动电视是电信及媒体行业的巨大潜在机遇。专家预计,到2010年,将有亿人通过手机收看电视节目。届时,该业务收入将由当前估算的2亿美元增加至270亿美元。

美国移动娱乐产业年收入将达52亿美元

市场调查公司Analysys的数据显示,占支配地位的非语音服务——娱乐业务,将在美国获得高速发展。根据该组织发布的“美国移动市场:2006年~2011年趋势和预测报告”,今年最大的驱动力来自娱乐服务和信息服务。2006年,移动娱乐服务占美国运营商的收入会达到52亿美元,2007年将达到70亿美元。

2006年全球手机销售将突破10亿部

近日,市场调研机构IDC称,第三季度手机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今年全球手机销售将突破10亿部。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机销售同比增长了28%、第二季度增长了22%。去年全球手机销售了亿部,今年早些时候调研公司预期今年全球手机销售将达到亿部。分析师表示,强劲的假日需求、轻薄型手机的热销以及各种多媒体功能手机的问世,将极大地推动全球手机的销售。

手机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手机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经贸112班 刘强、邵安琪、尹晓晗 手机,移动电话,较广范围内可以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中国的手机行业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展的现状呈现出“外资品牌占主导,民族品牌略微弱势”的特点。 一、我国手机行业发展概况 1983年,10月13日,世界上第一台手机在美国诞生。1987年,第一台手机进入中国。1999年,第一台全中文手机诞生。 手机最早来自美国的IT老大-摩托罗拉 1.1市场定义 手机是普遍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现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第二代手机,数字制式的。 在现在市场中,多分为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一般智能手机的性能比非智能手机好,智能手机的主频较高,运行速度快,但是非智能手机比智能手机稳定。 1.2市场概述 近二十年来,手机行业技术发展迅速,市场急剧扩张。随着手机市场需求的平稳增长,全球手机行业年出货量也是递增的,并且这种快速增长趋势有望保持到2012年。

由图得,09-11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呈增长趋势,增长率较高,预测,12-14年,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出货量仍然很庞大,仍然呈现增长趋势。 1.3我国手机行业发展历程 目前我国手机产业在市场快速发展的依托下,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不仅独资、合资企业继续保持较好的市场业绩,国产品牌手机也取得了群体性突破,打破了长期以来外资企业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国内品牌手机原有竞争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增长乏力。渠道、价格和熟悉本土市场情况等原有竞争优势日渐弱化后,资本、技术等方面的缺陷就成为制约我国国内品牌手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产业扩张太快、新款手机上市速度较慢、产品质量问题较多、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等。 1.4我国手机行业销售状况

小米手机商业模式分析

小米手机商业模式分析 二○一三年一月十三日 BY WYZ 案例介绍 从09年至今,我国移动电话通讯业发展迅速,手机的普及率和拥有率也迅速上升,3G智能手机已开始渐渐被人们所拥有。截至2012年2月,中国手机用户总数将近10亿用户,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面对着上万亿元的巨额蛋糕,国内外手机厂家正在虎视眈眈的瞄准中国市场。国产手机遭遇苹果、三星、HTC、洛基亚等众手机厂家的围追堵截,而小米手机作为国产手机中的神机,异军突起、一路高歌猛进,每轮发售都会掀起抢购热潮,创造了国产手机的销售神话。 在2013年1月初举办的“2012中国商业模式高峰论坛暨2012中国最佳商业模式评选颁奖典礼”上,小米公司获得了最佳商业模式创新奖。小米公司的获奖理由是“创造了一套线上销售的新模式,成为业内快速崛起的典范。”这一奖项,恰好说明了小米手机的成功,关键在于它独特的商业模式! 本文以小米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米团队、营销环境、市场定位、运营模式、盈利方式等方面进行基本分析,还原了小米手机崛起的前因后果,并探讨了小米公司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策略。 前言 如果要评出2011年最热门的手机新品牌,那非小米莫属。在手机市场竞争如此惨烈的今天,一个闻所未闻的新品牌,没有做过一个广告,更没有请任何明星代言人,却能够在短短2天时间内在网上预订出去30万部手机,两天预订量能达到30万部量的品牌!从那时起,小米手机几乎每轮销

售都会吸引大量“米粉”疯狂抢购,让小米的官网陷入瘫痪,很多人高呼一机难求,甚至催生黄牛参与抢购放到淘宝加价倒卖。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表示, 2012年小米手机的销售数量达到719万台,销售额超过120亿元。 小米手机创造了中国国产手机的奇迹!更让人惊讶的是,小米手机的生产商小米公司,此前仅仅推出过一系列移动互联网软件,从未涉足过手机制造,和中兴、华为、联想等国产手机巨头相比,在供应链、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上几乎全无经验和准备。而相比同样涉足于手机终端的互联网同行阿里巴巴和腾讯,小米公司显然又“弱小”太多。在小米手机的崛起过程中,质疑与力撑的声音始终交织在一起,但正如雷军所言,从无到有,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但从零开始的小米手机为何能一战成名小米手机的用户为什么肯一等再等,为一部手机一次次刷新“秒杀”页面,心甘情砸下真金白银呢 一、小米公司基本情况 小米公司(全称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手机、MIUI、米聊是小米公司旗下三大核心业务。“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60万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 小米团队最初从只有几个人的创业团队发展到现在已经有400多人,主要由来自微软、谷歌、金山、MOTO等国内外IT公司的资深员工所组成,喜欢创新、快速的互联网文化。 二、小米公司管理团队 小米公司的高管团队包括:创始人&董事长&CEO雷军,联合创始人及总

手机电视行业发展情况

1、新媒体产业在整个媒体行业中的地位、规模和社会影响与日俱增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及基础网络建设的迅速完善,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整个媒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传统媒体平台向创新运营平台的转变,新媒体产业不仅是传统媒体的延伸,并正逐步向更为核心、普及面更广的文化内容扩展。新媒体业务通过市场化运作并与传统媒体对接的方式,进一步推进了文化传媒行业的产业化发展。 国家对新媒体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2010 年1 月1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并审议通过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2010 年6 月9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三网融合试点方案》。随着上述“三网融合”相关政策的推出,新媒体产业将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国家广电总局和工信部均非常重视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明确要充分利用“三网融合”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动IPTV、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三网融合”相关业务的应用,促进文化产业、信息内容产业、信息服务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新媒体产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业模式日趋成熟 随着用户的成熟和文化娱乐消费模式的现代化,新媒体产业体现出潜在消费群体庞大,传播方式便捷,收费方式多元化等特点,特别是中国 4 亿多电视用户、7 亿多手机用户、3 亿多互联网用户以及不断增长的需求,留给了新媒体产业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新媒体产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出现了一些商业模式清晰,拥有独特竞争优势,盈利能力强并与传统媒体紧密联系的新媒体市场运营主体,很好的推动和带动了产业的发展。 行业概况 (一)国际 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视频行业概况 1、国际IPTV 行业概况 根据PwC Global Entertainment and Media Outlook 的统计和预测,全球IPTV 用户数量2009 年底约2,055 万人,到2010 年底将达到约2,588 万人。在2010 年至2014 年期间,预计全球IPTV 用户数量将迅猛增长,2014 年底全球IPTV 用户数量将达到6,578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26%,相当于2010 年用户数量的2.5 倍左右。

(方案)小米商业模式分析-小米的顾客价值.doc

小米商业模式分析 一、小米简介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定位于高性能发烧手机。小米手机、MIUI、米聊是小米公司旗下三大核心业务。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下面是一组市场数据:·2013年9月,中国10款最活跃的安卓机器里面,只有两个品牌,一个是三星(占6款),一个是小米(占4款) ·2013年第二季度,小米已经成为全球第13大手机制造商,排在摩托罗拉移动的前面。·四项第一: 单店销售额第一:5.5亿 单店破亿速度第一 手机和影音电器类单店销售额第一 手机品牌关注度第一 ·十万台手机,几分钟就能卖完 二、模式分析一 雷军强调小米公司的未来是一个做“铁人三项”:硬件+软件+互联网。这是小米的具体商业模式,具体来说: 1、软件: 1)通过软件和服务提升体验,每周发布miui新版本,定制主题,开设小米应用商店,超越客户心理预期。 2)米聊:曾经影响力最大的移动即时通讯工具(比微信早)。 2、硬件: 1)小米手机以性能最好的配置,卖中档的价格,让用户感受到性价比的诱惑。 2)硬件不只有手机,还包括:小米盒子、小米电视、紫米pad、银米电脑。 3、互联网: 1)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直销砍掉传统实体店成本,支持整体的低价战略。 2)米粉文化:小米论坛每天80万人访问量。 在上述服务中、收益可有来源于硬件产品的销售利润、软件带来的长尾收益和售后服务的收益等等。在这个模式中,对于消费者最大的卖点其实是“性价比”。而小米产品的性价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高端领先的硬件配置和超级低廉的价格。 三、模式分析二 1、管理架构 1)核心能力——“高配置,低价格”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企业能够提供高配置的手机产品。手机行业的经营传统是“用低端机冲击市场份额,用中高档机赚利润”,而小米颠覆了这个传统,它的最大卖点是“高配置、低价格”,这就是小米手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为市场上的手机企业主要提供的产品组合是“高配置+高价格”、“中配置+中价格”模式,当然还有大量的“低配置+低价格”模式,而小米手机独辟蹊径,在高配置和低价格之间进行了结合,探索出了“高配置+低价格”模式,这是其他企业目前为止难以复制的。

电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电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分析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3D功能会成为未来彩电的标配。但是目前由于片源和技术原因,消费者对3D电视接受程度并不高,究竟能否因为3D发展而扭转家电产业的低迷现象呢3D未来发展会依循怎样的轨迹进行凤凰网连线了多位家电专家,也经过多日,还原3D市场现状、一起来解构3D市场的目前与未来。 【市场篇】:外热内冷方兴未艾 今年,尽管如火如荼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线扎堆亮相,仍难掩彩电企业低速增长的光景。由于受到众多客观因素影响,如楼市交易逐渐疲软,消费者对彩电的需求也随之降低;与此同时,家电下乡等宏观政策的刺激作用也在减弱。加上平板电视的大众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据奥维咨询的数据显示,彩电上半年规模基本跟去年持平,液晶市场上半年的销售额有所下降,为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个百分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液晶电视降价影响。 面对严峻的状况,家电企业都在纷纷寻找出路,试图挖掘出新的增长点解决困境,3D电视似乎家电企业们集中对焦是一个很好的对象。从曾创下票房奇

迹的《阿凡达》到前段时间热映的《功夫熊猫2》,3D技术带来的三维立体效果让观众有了前所未有的“真实”视觉体验,当前观众对3D的认知率已经高达80%。3D趋势目前应该说是来势凶猛,各个厂商在3D市场,展开新的布局。厂商也希望借助3D这个东风,让自己的大船扬帆出海。 厂家热:为打“未来战” 厂家之所以积极将资金投放3D电视中,提高产品卖点增加利润空间是主要原因。第一,短期利润危机,产品更新需求。各大厂商全力以赴的推动3D市场的发展,表面上是因一部大家都耳熟能详的3D电影催生了人类对3D的浓厚兴趣,进而引起了企业加大对3D的关注和投入,其实这个逻辑并不完整。要保证价格不大幅度下降,利润空间不受到影响,不断更新产品技术,提高产品卖点,成为各厂商追求的目标。短期内如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利润成为当务之急。因此,3D产业的推动将继续进行。第二,为抢占市场空间不惜血本。电视行业无疑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极度浮躁的行业,价格战似乎成为唯一有效的竞争方式,因而各厂商利润空间非常有限。各厂商为抢占市场空间不惜血本,采取各种竞争手段,热炒一切可以引起注意的卖点,3D也当之无愧的挑起了新时期的重任。 根据奥维咨询的数据,3D渗透率已经飙升到%。这个说法得到了厂家的证实,创维品牌管理部总监李从想就向凤凰网透露:“我们今年3D电视的产量预计达到200万台,内部产品渗透率将达30%。长远来说,我们还是很看好这个市场的。” 消费者冷:不想买半成品 跟企业的兴奋相比,2011年的3D电视上半年市场并没有火热。经过笔者多次走访国美苏宁卖场的调查发现,3D电视尽管一直是各大彩电品牌的主推产品,但其销售情况却不如市场预期的那般红火。消费者对3D电视的热情并不是很大,购买仍是以液晶电视为主。苏宁卖场索尼电视专区的销售人员向笔者道出个种原因:“其实厂家一直在推3D电视,运用降价优惠来吸引消费者,但是

小米手机的运营模式

1.生产运营管理 1.1 赛果的供应链 赛果本身不设置工厂,宠物自拍器由代工工厂开模并生产,赛果只负责产品的研发、设计。赛果的生产运营只局限于产品设计。开模、量产、原材料(配置硬件)等等的制造过程全部外包给专业的企业负责。这种生产模式可以使得赛果大幅度降低库存,也能利用到优秀代工厂的专业能力。赛果打算建立三个仓储中心,分别位于北上广,主要基于这三个城市消费能力及养宠物人群数量密集程度考虑。由于赛果采取预售制,有可能产量低于需求而导致消费者的等待时间较长,赛果也希望在仓储中心保留一部分成品库存应对一定程度的需求变动。除此之外,赛果将其他的成品的制造、配件的制造、物流配送全部外包(目前考虑顺丰速递),顺应横向一体化的趋势,专注于产品,加上赛果在论坛上预售的销售模式,将大大降低赛果的在途库存。超低库存的可以获得库存成本上的优势,也使得赛果有能力进一步降低产品的价格。 1.2 小米的供应商管理 前期赛果将采用众筹和宠物论坛上的预售模式进行销售,获得市场认可之后有可能面临缺货或者客户等待时间较长的模式,因此赛果希望尽可能改善这种局面,不排除考虑一个硬件上选择多家供应商的,一是形成竞争以获得更有利的价格,二是应对供应商缺货而造成的供货延迟。 1.3 小米的产品迭代 有创新的公司才有活力。赛果的产品迭代将根据新功能的研发来决定,我们希望迭代周期控制在一年左右,赛果的研发人员将有足够的时间对宠物自拍器进行迭代的设计、修改。同时赛果的系统研发人员每周五都会根据论坛上用户的反馈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或改造,从而上线更新系统版本。因此赛果的工程师与用户无时不刻的在进行着交互,也使得赛果的研发团队充满着活力。 总的来说,赛果的生产运营以库存最小化且保证供应链的流畅运转为目标,并根据产品不同的特性制定自己的产品迭代计划。 2.人力资源管理 (1)精英团队构建: 赛果初始的6人团队分别有各自的。小米其他6位联合创始人均有良好的互联网公司管理背景,出身名门,技术力量强大且互补优缺。并在接下来的员工团队组建时精挑细选技术一流、热情、肯学肯干的员工。七个创始人各司其职,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2)管理扁平化: 小米的组织架构没有层级,除了七个创始人有职位,其他员工都是工程师,组织架构也基本没有层级,创始人-部门leader-员工,晋升的唯一奖励就是涨薪。小米相信优秀的人本身就有很强的驱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小米手机的运营模式

小米的运营模式探讨 小米简介 小米科技,全称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小米,是中国一家致力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研制与软件开发的企业,由雷军带领组建,于2010年4月6日正式成立。2011年8月16日在北京发布了小米手机。除此之外,其他核心产品有:基于Android 深度开发的第三方操作系统MIUI ,智能手机即时通讯工具米聊,以及小米盒子、小米电视等。2013年4月6日,宣布2012年销售719万部小米手机,含税销售额126.5亿元人民币,纳税19亿元人民币。2013年7月16日,小米CEO 雷军透露,2013年上半年共售出703万台手机,业绩达132.7亿元人民币,已超过上年全年销售额。 运营模式 1.生产运营管理 1.1 小米的供应链 小米公司自身没有工厂,手机的模具由富士康开模,其产品的量产是由英华达代工。小米的只负责产品的研发、设计。如下图,是对小米供应链的一个简化描述。 可以看出,小米的生产运营只局限于产品设计。开模、量产、原材料(配置硬件)等等的制造过程全部外包给专业的企业负责。这种生产模式的好处在于,小米可以将大幅度降低库存,也能利用到优秀代工厂的专业能力。小米拥有三个仓储中心,分别位于北上广。由于小米的产能一直低于需求(缺货式营销)引起了众多消费者的不满,小米也希望保留一部分成品库存应对一定程度的需求变动,这也就是三个仓储中心的作用。而除了这两部分,小米将其他的成品的制造、配件的制造、物流配送全部外包,顺应横向一体化的趋势,专注于产品,加上小米的缺货营销的模式,大大减少了小米公司的在途库存。超低库存的持有使得小米获得了库存成本上的优势,也使得小米有能力定制足够低的价格。 小米的简化供应链

我国手机电视发展大趋势

我国手机电视发展前景 近年来,我国通信业保持了高速发展,ICT技术应用也日益丰富。随着3G时代即将到来,手机电视已经被很多人认为将是3G的“杀手级”应用之一。手机电视发展前景如何?手机电视是否会像短信、彩信那样成为移动通信的“杀手级”应用?手机电视标准之战将何去何从?此文将带您走进手机电视的“盛宴”。 市场爆发力巨大,手机电视未必是“蓝海” 自2006年9月6日起,人民广播电台DAB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正式面向全市用户启动,六环路以地区也首次实现了DAB移动多媒体信号的全面覆盖。市民可以利用手中的手机、PDA、MP4等终端随时随地收看新闻、电视剧、体育赛事直播等电视节目,尽情享用令人回味无穷的手机电视“盛宴”。从此,以DAB为代表的“广电版”手机电视登上了我国手机电视发展的“历史舞台”,同时也翻开了我国手机电视发展的新篇章。 长久以来,业界对手机电视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对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广播业与电信业来说,手机电视是一片等待发现与探索的“蓝海”。知名英国研究公司InformaTelecoms&Media曾表示,在未来5年手机电视市场将真正壮大起来。该公司预测,至2011年全球手机电视用户将达2.1亿户,其中亚太地区将有9510万户,欧洲地区将有6870万户。此外,到2008年奥运会之时,手机电视将真正步入成熟发展期;到2010年世界杯之时,全球每13个手机用户中就会有一人使用电视手机收看比赛。可以说,手机电视市场蕴含着巨大商机,据估算,到2008年中国整个手机电视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2006年夏天在德国举行的足球世界杯已经初步显示了手机电视的巨大市场爆发力,可以说本届德国世界杯已成为促使手机电视迅速普及的“助推器”,使得无数的球迷可以利用手机电视终端在乘坐地铁列车、公交车、出租车等的时候看世界杯的“盛宴”,并且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的互动节目参与猜比分赢大奖之类的活动,满足了那些因为外出而原本可能错过精彩比赛的球迷们。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未来手机电视市场上可能会出现多个企业,甚至跨行业采取多种标准经营的情况。这也预示着手机电视并非人们所设想的那样将成为电信运营商的“蓝海”,可能这片新兴市场的竞争程度会超过以往任何电信业务市场。由于市场现有竞争者的巨大冲击与潜在竞争者“虎视眈眈”,我国手机电视市场天生就是一片竞争激烈的“红海”。 标准之战升级利益“捆绑”成有效解决途径 笔者之所以认为手机电视未必是一片“蓝海”,主要是因为考虑到目前国相关部门的标准之争。就在人民广播电台DAB手机电视推出不久后的2006年10月24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正式颁布了其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CMMB),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手机电视标准,并于2006年11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包含了传输技术、视频、音频、信道传输、协议等组成部分,其核心部分—传输技术已经基本确定采用广电系统的自主标准STiMi,而不是基于电信运营商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标准。尽管广电总局已经宣布了行业标准,但此前由海外电信巨头挑起的标准之争仍没有落幕的迹象。

手机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7607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0c8887897.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76072←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4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ingFenX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移动电话,或称为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称,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最早是由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于1957年发明的。迄今为止已发展至4G时代了。手机分为智能手机(Smart phone)和非智能手机(Feature phone),一般智能手机的性能比非智能手机好,但是非智能手机比智能手机稳定。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手机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总体看来,目前国内手机企业的发展形势表现为三分天下的竞争格局。第一梯队以三星、苹果、索尼为代表,凭借其强大的资本和技术优势牢牢占据高端市场,并逐步延伸至中低端市场。第二梯队以国产品牌手机中兴、华为、多普达、联想、TCL、金立等为主要代表,凭借其质量上乘、品牌保证、价格低廉,再加上本土文化的渗透占据中低端市场。第三梯队以国产杂牌手机“山寨机”为主要代表,占据国内很大的低端市场。目前,国产手机已经摆脱了艰难的时期,虽然三星凭借其品牌、技术等优势,其市场份额占比排在第一位,但是以联想、华为、中兴、酷派为主要代表的国产手机占有的市场份额总和也已接近百分之八十,国产手机关注度占据整个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度的比例最大。从手机厂商的销量来看,三星、诺基亚、华为分列中国手机市场销售量前三位,而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同比下降了18.5%,市场份额被上升较快的几大国产品牌分食。 《2015-2020年中国手机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在多年手机行业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手机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资深研究团队对手机市场各类资讯进行整理分析,并依托国家权威数据资源和长期市场监测的数据库,对手机行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

关于小米手机的营销策略分析

大纲 一、公司简介 二、小米手机营销活动 三、小米手机营销活动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一、公司简介 1、小米手机 小米手机是小米公司(全称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一款高性能发烧级智能手机。2011年08月16日,小米手机正式发布,国内媒体第一次接触到这款号称为“中国手机发烧友打造”的智能手机,小米手机坚持“为发烧而生”的设计理念,将全球最顶尖的移动终端技术与元器件运用到每款新品,小米手机超高的性价比也使其每款产品成为当下最值得期待的智能手机。小米手机采用线上销售模式,目前,采用全球最快四核处理器的小米手机2已在其官网进行销售,售价1999元;小米手机1S,售价1499元,号称全球最快的双核1.7GHz 智能手机;小米手机1S青春版,双核1.5GHz,官网售价1299元,最近也推出了M2版本,很受人们的欢迎。 2、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小米科技(全称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由前Google、微软、金山等公司的顶尖高手组建,是一家专注于iphone、android等新一代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与热点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的公司。2010年4月正式启动,已经获得知名天使投资人及风险投资Morningside 、启明的巨额投资。2010年底推出手机实名社区米聊,在推出半年内注册用户突破300万。此外,小米公司还推出基于CM 定制的手机操作系统MIUI,Android双核手机小米手机等。米聊、MIUI、小米手机是小米科技的三大核心产品 二、小米手机营销活动 1、品牌策略 (1)品牌策略是一系列能够产生品牌积累的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方法,包括4P与品牌识别在内的所有要素。主要有:品牌化决策、品牌使用者决策、品牌名称决策、品牌战略决策、品牌再定位决策、品牌延伸策略。 品牌主要包括六个层次: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消费者。 (2)品牌策略包含:品牌化策略、品牌使用者策略、家族品牌策略、多品牌策略、品牌扩展策略、品牌再定位策略、品牌保护策略。 小米手机的品牌定位性价比高的娱乐性手机,给人以时尚,潮流,平凡但又

手机电视行业发展情况

手机电视行业发展情况

兴市场的3G 移动通讯技术用户数量将约等于发达国家市场3G 移动通讯技术用户数量的6 倍。随着3G 移动通讯技术用户的飞速增长,全球手机电视用户的数量和市场规模也将因此迎来新的增长点。 3、国际互联网视频行业概况 从全球范围看,美国是互联网视频产业最为发达、市场环境最为规范的国家。最早的一批视频分享网站诞生于美国。自YouTube 于2005 年出现以来,全球互联网视频行业出现突破性发展,而Google 收购YouTube 更是引发了全球互联网视频发展的高潮。 从网站访问量来看,截至2009 年12 月31 日,按照在https://www.doczj.com/doc/0c8887897.html, 网站查阅的全球前100 家网站访问量排名中,有12 家网站专门从事互联网视频业务,总数仅次于搜索类网站。根据Nielsen 的统计数据,截止2010 年6 月,美国互联网视频的观看次数总量为102 亿次。从行业规模来看,根据eMarketer 的统计数据,2009 年美国互联网视频行业的收入为8.5 亿美元,2010 年可望达到12.5 亿美元,同比增长47.1%。从用户人数来看,2008 年美国互联网视频用户数量约为1.37 亿人,预计在2013 年,用户数量将达到1.9亿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76%。 (二)我国 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视频行业概况 1、我国IPTV 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IPTV 发展及现状 我国IPTV 行业的发展始于2005 年。2005 年5 月,黑龙江省哈尔滨IPTV 业务在中国首先正式商用开播,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成功开创我国第一块IPTV 试验田。随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等电信运营商也开始基于IPTV 的项目试点,并开始召集软件平台厂商、IPTV 机顶盒厂商和各种内容提供商探讨开发IPTV业务的可操作性。 如今,IPTV 作为电视新展现形态的新媒体产品,日益被用户所接受,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与全球IPTV 快速发展大趋势一样,随着国内运营商IPTV 试商用的地区与规模逐渐扩大以及广大消费者对IPTV 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我国IPTV 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态势,IPTV 用户总数已经从2005 年的30 万户,增长到2009 年的420 万户,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3.43%。尽管我国IPTV 业务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但渗透率仍然较低,2009 年底我国IPTV 业务家庭渗透率仅为0.7%,远低于发达国家7%-10%的平均水平。

小米手机的营销和盈利模式

小米手机的营销与盈利分析 如果现在发起一个话题“现如今最火的只能手机”,有人会说是苹果公司的iphone,也有人会说是三星的Galaxy,这俩个系列的手机自然很火,但是,现在所要说的主题也一定不会缺席这个话题,那就是“小米手机”。小米到底有多火?先不用数字来说明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本人并不用小米的产品,但是会关注小米的新闻,而在众多的选题中也会选择“小米”,而关注久了,说不定哪天就会购买小米的产品,哪怕是备用,然而小米公司当然是不会介意你是否备用的。 小米手机一上市便引起了广大关注,我想,这与其售价及发烧友手机的定位是密不可分的。1999元的超低价格,超强配置,超高性价比,这无疑是小米成功的一大因素。即便是现在这个对电子产品已形成畸形消费的时代,人们可能会渴望追求诸如iphone,盖世等电子奢侈品,但任何时候,人们选购产品都要以预算为准。不是每个人都有消费四五千去选购一部手机的能力,小米1999的售价则很好的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眼球。 好的产品需要推广,合适的营销策略更易促成成功,而小米的营销模式着实为其巨大的成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首先要谈的当然是小米公司的高调发布会,我们可以说这就是模仿苹果的发布会,因为其与苹果发布会的相似程度真的是可见一斑。苹果的iphone火遍全球这是不争的事实,每一款新iphone的发布也必受全球瞩目。而雷军恰好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召开了一场再合适不过的发布会,即便发布会引来的是“模仿苹果”的备受争议,但不管

怎么说,小米手机引来了媒体的争相报道,其不仅博得了版面,也走进了消费者的视线,所以,雷军很成功的将小米推销了出去。 其次是小米的销售模式。众所周知,市面上并没有小米的实体店,其以电子商务为主,再多一点就是与各大运营商的合作。这样的一种方式不可谓不新潮,而小米采取了这样一种方式,已经博得了关注。当然,要完全说服消费者购买某产品,必须拿出“真家伙”。小米的“口碑”营销则为小米手机做了极致的推广。“小米公司为其产品的推广做出了很多努力,小米并没有为推广产品投入多大代价。”这看似矛盾,却也正是小米。小米一直未请过任何代言人,也一直未做任何广告,全靠口碑来宣传,而这也正是小米所做出的努力。小米的新品发布会是很合适的例子,花199元买票参与的人获得是价值远超199的回报,这样的一种方式极能笼络人心,也是发展米粉的一种方式。而小米手机自身也充满话题,“超强配置超低价格”已足够吸引人,再加上“先发展米粉”的奔走相告,很快米粉就会爆炸性增长。数量庞大的米粉的口口相传及渲染,小米手机好的口碑会很快蔓延开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广告不如好口碑”,这样的一种营销方式带动销量的增长真的是情理之中。 当然,小米最重要的一种营销方式当属“饥饿营销”。陈奕迅的歌词唱的好“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首先举个与小米无关的例子,就是今年大热的土豪金iphone5s。其实iphone5s相比前代产品确认没有质的飞跃,但因为“土豪金”这样一个噱头被炒的大热,而金色iphone5s的产量也相对较低,所以很长时间,市场上都是一机难求的

我国手机电视发展大趋势

我国手机电视进展前景 近年来,我国通信业保持了高速进展,ICT技术应用也日益丰富。随着3G时代立即到来,手机电视差不多被专门多人认为将是3G 的“杀手级”应用之一。手机电视进展前景如何?手机电视是否会像短信、彩信那样成为移动通信的“杀手级”应用?手机电视标准之战将何去何从?此文将带您走进手机电视的“盛宴”。 市场爆发力巨大,手机电视未必是“蓝海” 自2006年9月6日起,北京人民广播电台DAB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正式面向全市用户启动,北京六环路以内地区也首次实现了DAB移动多媒体信号的全面覆盖。北京市民能够利用手中的手机、PDA、MP4等终端随时随地收看新闻、电视剧、体育赛事直播等电视节目,尽情享用令人回味无穷的手机电视“盛宴”。从此,以DAB为代表的“广电版”手机电视登上了我国手机电视进展的“历史舞台”,同时也翻开了我国手机电视进展的新篇章。 长久以来,业界对手机电视的进展前景十分看好,关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广播传媒业与电信业来讲,手机电视是一片

等待发觉与探究的“蓝海”。知名英国研究公司InformaTelecoms&Media曾表示,在以后5年内手机电视市场将真正壮大起来。该公司预测,至2011年全球手机电视用户将达2.1亿户,其中亚太地区将有9510万户,欧洲地区将有6870万户。此外,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时,手机电视将真正步入成熟进展期;到2010年世界杯之时,全球每13个手机用户中就会有一人使用电视手机收看竞赛。能够讲,手机电视市场蕴含着巨大商机,据估算,到2008年中国整个手机电视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2006年夏天在德国进行的足球世界杯差不多初步显示了手机电视的巨大市场爆发力,能够讲本届德国世界杯已成为促使手机电视迅速普及的“助推器”,使得许多的球迷能够利用手机电视终端在乘坐地铁列车、公交车、出租车等的时候看世界杯的“盛宴”,同时能够通过手机电视的互动节目参与猜比分赢大奖之类的活动,满足了那些因为外出而原本可能错过精彩竞赛的球迷们。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以后手机电视市场上可能会出现多个企业,甚至跨行业采取多种标准经营的情况。这也预示着

小米手机运营模式

小米手机运营模式 5月10日,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华为移动终端董事长余承东宣布与奇虎360合作,向奇虎360公司特供360手机。 “开放”是终端趋同的最大动力,正是平台开放,在不需要太多二次开发的基础上,应用提供商可以向各种平台提供自己的应用。 黎万强说,互联网的本质是开放,小米手机正是通过一个开放系统,成为一款真正的“用户自己定义的手机”,这是另一层面的“按需定制”。在这个数据库里,有用户邮箱、支付宝账号、家庭地址等核心信息。戴尔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智能手机厂商的整个时间必须更短。黎万强说:3月12日出货100万台,联通定制机、电信定制机分别在4月份之后才供货,下线时间均晚于3月12日。此前,5月5日,奇虎公司董事长周鸿祎通过微博宣布了一个“思考了半年的决定”:进军智能手机。 而就在同一日,百度宣布与长虹合作,推千元智能手机。 这是互联网大佬第二次集体“撞机”。早在去年,百度已经与戴尔合作智能手机,阿里云与天宇合作推出阿里云手机,而腾讯也与华为、HTC等多家手机厂合作推出手机。 互联网巨头们试水智能手机已有半年,多为“雷声大、雨点小”,产品质量、售后屡被质疑,无论渠道、营销都与传统手机厂商的产品相去甚远。再次撞机,所为者何?

5G创始人洪波认为,一则互联网大佬探索移动互联网,或推产品(比如浏览器),或推应用(比如移动微博),或推亚操作系统(比如软件商店),但无一成功;二是小米手机的成功,让互联网大佬们觉得,苹果模式仍然是最正确的道路,重回“软件+硬件+互联网”的道路,即所谓的铁人三项模式。 但小米手机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除了“铁人三项”,小米手机目前的成功,缘于用互联网技术对手机制造业的改造:一是戴尔模式的供应链管理,实现了零库存,按需定制;二是类亚马逊模式的渠道,降低了渠道成本;三是基于社会化媒体的“零费用营销”。 除了“为发烧而生”的产品营销之外,最优性价比更是吸引“屌丝”的原因。黎万强说:“最优性价格”就是通过“零库存供应链+电子商务+零费营销”练成的。 洪波认为:解密“小米模式”,就是解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制造业。 零库存供应链 小米手机用户通过网络下单,获得市场需求,然后通过供应链采购零部件 南京英华达工厂有一个手机展厅,展出了诺基亚、三星、摩托、飞利浦、NEC等数十个品牌数百款不同时代的手机,这些手机都由英华达代工。在一个显著的位置,摆放着一款小米手机,标签显示,1000001(1百万零一台)台,2012年3月12日展出。

小米网站运营及营销模式的深度解析

小米网站运营及营销模式的深度解析 1.小米线下产品线分布 1)小米手机(不同版本)顶级硬件配置(超高性价比)定制化UI产品设计、友好性用户体验、内置应用开放式APP 2)小米盒子(不同区域)小米盒子通过未来电视运营的“中国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为用户全面提供超过30万小时的央视正版授权高清内容,包含最新最热的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动漫等等 3)自有品牌手机周边配件:电源/耳机与音箱/保护后盖贴膜/挂饰贴纸/支架与绕线器/服饰类/存储卡与读卡器 品牌动漫形象衍生品: 小米硬件系列产品定位: 1.具体行业产品不限,只做创意DIY类高度贴合目标用户的产品 2.线下资源整合能力较强:电信、联通、移动合约机(流量)套餐 3.其他厂商硬件与软件应用程序开发对接—不仅仅只是简单的APP应用 小米资源投入产品的占比: 小米硬件销售市场营收策略: 1.先做铺垫,让用户和市场认知,打通各种关系和渠道,建立完善产销链条,与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 2.通过小米量产成熟的供应链、物流,来支撑小米手机、小米盒子、和软件增值服务项目整合市场用户需求实现盈利 2.小米线上支撑平台产品线分析 小米网: 米聊:多看: 小米社区:小米网(默认首页 页面功能及支持产品 用户登录/注册 2.抢购预约 实时抢购 主打产品展示(小米手机,小米盒子) 小米网综合页面引入链接 小米网产品价值观:小米,为发烧而生 小米网(引入首页) 综合性产品服务和抢购活动,以及配件优惠商场类型的首页。 展现其他产品线和社区链接引入

小米网(抢购预约) 一期抢购活动完成后不到24小时继第二期抢购活动,官方给出预约抢购用户达万。 平均1小时有1万人在官方预约抢购注册会员 会员注册: 注册表单简洁明了 验证码清晰 用户资料信息输入正确与否, 该页面自动验证和提醒用户(体验很好) 小米网(抢购预约) 产品预约抢购登记,只有先注册会员,然后填写预约后,才有资格可以参加抢购活动。并且抢购不一定都能够成功 会员体系: 该体系是一种以品牌形象和社区影响力作为 对深度用户的一种认证。 小米会员体系支撑的基础 1.优先抢购成功率加大 2.产品配件价格大礼包及优惠 3.虚荣心满足及优先获得小米相关资讯 4.社区发帖交互特权 小米网(网站基本数据) 全球Alexa排名:1249名 中国排名:179名 友情: 2599个 PR权重: 6位 总外链引用数量:742413个 Google+:375次 国外社区分享:2000次 访问最多的页面: 访问最多的子站点: 关键字搜索及来源:网站SEO关键字是根据发布新产品名称和版本号及时实时上线

(行业分析)电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3D功能会成为未来彩电的标配。但是目前由于片源和技术原因,消费者对3D电视接受程度并不高,究竟能否因为3D 发展而扭转家电产业的低迷现象呢?3D未来发展会依循怎样的轨迹进行?凤凰网连线了多位家电专家,也经过多日市场调查,还原3D市场现状、一起来解构3D市场的目前与未来。 【市场篇】:外热内冷方兴未艾

今年,尽管如火如荼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线扎堆亮相,仍难掩彩电企业低速增长的光景。由于受到众多客观因素影响,如楼市交易逐渐疲软,消费者对彩电的需求也随之降低;与此同时,家电下乡等宏观政策的刺激作用也在减弱。加上平板电视的大众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据奥维咨询的数据显示,彩电上半年规模基本跟去年持平,液晶市场上半年的销售额有所下降,为656.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3个百分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液晶电视降价影响。 面对严峻的状况,家电企业都在纷纷寻找出路,试图挖掘出新的增长点解决困境,3D电视似乎家电企业们集中对焦是一个很好的对象。从曾创下票房奇迹的《阿凡达》到前段时间热映的《功夫熊猫2》,3D技术带来的三维立体效果让观众有了前所未有的“真实”视觉体验,当前观众对3D的认知率已经高达80%。3D趋势目前应该说是来势凶猛,各个厂商在3D市场,展开新的布局。厂商也希望借助3D这个东风,让自己的大船扬帆出海。 厂家热:为打“未来战” 厂家之所以积极将资金投放3D电视中,提高产品卖点增加利润空间是主要原因。第一,短期利润危机,产品更新需求。各大厂商全力以赴的推动3D市场的发展,表面上是因一部大家都耳熟能详的3D电影催生了人类对3D的浓厚兴趣,进而引起了企业加大对3D的关注和投入,其实这个逻辑并不完整。要保证价格不大幅度下降,利润空间不受到影响,不断更新产品技术,提高产品卖点,成为各厂商追求的目标。短期内如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利润成为当务之急。

浅析小米手机电子商务化的运营模式

2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鲜 事物的不断涌现,随着电子网络信息技术 的的日益普及,以及平民大众思想观念的 转变,网上购物逐渐成为普通民众心中广 为认知的消费方式。小米手机的销售采用 了完全电子商务化的手机订购模式,完全 打破了以往新款手机上市后需在实体店销 售以及实体店面和网络销售相互结合的方 式。这既得益于小米手机自身卓越的手机 性能,同时也折射出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 成功所在。 关键字:小米手机 电子商务 营销 模式 1、电子商务的定义以及小米手机 营销模式创新 1.1 电子商务的定义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的 定义:通常指在互联网开放的网络环境的 基础之下,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 远程通信技术,来实现电子化、数字化和 网络化的整个商务过程,从而实现消费者 的网上购物、商业客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 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业、贸易、金融 活动,是一种全新的综合性的商业运营 模式。电子商务简而言之是借助网络为 媒介进行的商业贸易活动,通常情况下 可分为B2B和B2C。B2B(Business-to- Business)特指企业对企业的销售运营 模式。B2C(Business-to-Consumer) 特指企业对消费者的销售运营模式,B2C 运营模式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其市场占 有率逐年上升,且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 潜力。电子商务最常见的安全机制包括 SSL(安全套接层协议)以及SET(安全 电子交易协议)两种机制。 1.2 小米手机营销模式的创新 与以往不同,小米手机从一发布开 始就显得尤为标新立异,作为小米手机的 创始人雷军更是绞尽脑汁,试图将小米手 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高调发布会现场、 先抑后扬的发布形式、高端低价位的手机 定位和全程网络销售的独有的运营模式。 此后小米公司又推出多套市场组合拳,首 浅析小米手机电子商务化的运营模式 文/李保梦 孙博 杨龙飞 先推出了适合学生类群体使用的小米青春 版手机,后与在B2C领域有着极强影响力 的凡客诚品进行合作,全程一站式的物流 运作与售后服务。无疑将会使小米手机在 整个手机运营和销售市场上一鸣惊人,从 统计资料来看,去年推出的四十万部和今 年上季度的十万部小米手机全部售空,尤 其是上季度的十万部手机更是在三十分钟 内既告售完。这无疑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 小米手机党们对小米手机的热衷程度。 2、小米团队 雷军担任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 本人还是金山软件公司的现任董事长。 雷军因其自身的能力于2002年当选首届 首都十大青年企业家,2003年任863计 划——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课题:网络游戏 通用引擎研究及示范产品开发负责人。 并与 2011年8月16日,其投资创办的小 米于8月16日正式发布小米手机。在这其 中,小米手机的ID部分全部由小布团队自 行完成,该团队包括来自原谷歌中国工程 研究院副院长林斌、原摩托罗拉北京研发 中心高级总监周广平、原北京科技大学工 业设计系主任刘德、原金山词霸总经理黎 万强、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黄江吉 和原谷歌中国高级产品经理洪锋等众多高 素质人才。因此也不难看出,一个团队的 需要一个创造能力出众的领袖。才能在残 酷的市场竞争中走的更远。 3、小米的经营机制 3.1 饥饿式的生产和销售机制 小米手机从生产到销售可谓在手机 领域甚至在电子互联网销售领域都可谓是 独树一帜,首先,在小米手机的北京发布 会上,预售了600部小米工程版手机,这 在手机发布乃至销售阶段都是史无前例 的,其次在对小米手机的产量和营销机 制上也不难发现,小米此次的战略机制 可谓良苦用心,截止发布之日到去年年 末,总共订购约40万部,今年伊始的10 万部手机在三十分钟即告罄,这大致可 以涵盖性的理解为其饥饿性的生产和销 售机制,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小米的确是 在刻意的营造这种生产和销售的氛围, 在捕捉手机用户的猎奇心理,也是在善 意的揣摩手机发烧友们的心理。也正是 源于这种独特的生产和销售模式,才使 得小米从最开始就得到其他手机发布前 所未有的关注度,甚至可以说小米的这 种营销方式给予小米手机强力的助推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