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交换中的关系物化与工具理性的伪物性化_评青年卢卡奇_历史与阶级意识_

市场交换中的关系物化与工具理性的伪物性化_评青年卢卡奇_历史与阶级意识_

市场交换中的关系物化与工具理性的伪物性化_评青年卢卡奇_历史与阶级意识_
市场交换中的关系物化与工具理性的伪物性化_评青年卢卡奇_历史与阶级意识_

(《哲学研究》2000年第8期)

市场交换中的关系物化与工具理性的伪物性化——评青年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

张 一 兵

青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可能是他早期哲学建构中最重要的逻辑构件,然而也是在所有相关研究中最混乱最肤浅的领域。这首先因之于所缺乏的必要的思想史尺度,这导致后来的研究者无法科学地界定对象化、物化与异化的理论边界;更重要的是人们根本不能正确辨别青年卢卡奇所试图描述的马克思生产关系物化理论之复杂性,以及真正作为青年卢卡奇物化理论支援背景的韦伯的生产物化观点。因此,要真实地面对青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我们首先就必须能够理解物化(异化)理论的历史尺度,重新理解马克思,理解韦伯,最终深度理解青年卢卡奇的物化观。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复杂而又有难度的理论工程。

一、异化与物化:从黑格尔、马克思到韦伯

异化范畴可以从词源学和思想史的多重视角找到其起源,但真正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异化规定是从社会历史领域中开始确立的。特别是,西方的异化理论是在中世纪结束时作为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孪生子问世的。当人文主义用理想的“人的尺度”去衡量社会与人的实际存在时,现实生活中的诸种与“人”、“理性”相背离的异己状态就是所谓“异化”了。所以,最早形成的哲学异化理论是对社会历史中应该存在的东西却采取了异在或相悖的状态的表征。这是一种思想逻辑上的主体自反性。

黑格尔是经典异化理论的真正创始人。早期的黑格尔也是从社会现象入手来研究异化问题的,但在黑格尔的成熟著作中,异化已成为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总体构架。黑格尔的主体对象化与异化有两层意思:一是自然实现的自在的对象化;二是人类主体观念本质的物化,这同时也就是外化和异化。在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中,他直接否定了黑格尔的总体对象化和异化,因为这是一种自然物质存在与观念的主语和谓语的唯心主义颠倒,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它不是观念目的论的工具。费尔巴哈进而抓住了黑格尔第二个层面上的人的感性对象化活动。但对象化不是异化,而是真实的现实生活。相反,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倒是一种类本质之异化。事情被翻转了。黑格尔哲学本身倒成了一种观念异化。在费尔巴哈看来,实际上是人的感性物质生活产生了观念,那个能够抽象出人们的类关系(“一”)的观念一步步成了绝对主体;最终,人们创造了自己类本质的异化物——上帝,上帝成了主人。费尔巴哈肯定对象化而反对异化!这是青年马克思此时的逻辑参照系。

在青年马克思撰写《博士论文》时期,他还是站在黑格尔哲学的立场上肯定原子走向现

实的对象化(肯定的异化逻辑的出现),而到了他撰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就开始否定异化状态,并将异化与对象化明确区分开来了。在《穆勒笔记》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青年马克思在建构自己的劳动异化理论逻辑时,他已经自觉批判了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将对象化与异化混为一谈的错误。此时,马克思站在寻求无产阶级革命根据的立场上就必然要否定异化,因为工人的劳动异化现象,是与他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中存在的人与人、人与物关系的异化的不合理性联系在一起的。应该指出,不同于赫斯着眼于交换的金钱异化,马克思此时的异化理论首先是从生产过程中开始的。相对于现实中的“是”,马克思设定了人的理想化的类本质劳动,这是异化之前人“应该”存在的本真状态,以此为价值悬设之尺,就有了劳动异化、劳动产品异化、人的类本质(关系)的异化。因为青年马克思此时还没有真正进入经济学语境,所以这里的生产过程和交换也是一种抽象的逻辑过程。这样,此时青年马克思主张的扬弃异化和私有制后达及的共产主义,实际上只是一种逻辑否定的结果。显然,这种人本主义的伦理批判尚不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

1845年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之后,人本主义异化逻辑被彻底颠覆了。马克思否定了异化历史观,但仍然对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物化,人所创造的物的力量奴役人的历史现象持批判态度。这主要表现为他在经济学研究中逐步形成的新型物化理论。马克思这种根本异质于异化史观的物化理论,是他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科学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经济学研究中正确区分了在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中所出现的两种物化:其一是“个人在其自然规定性上的物化”,这也就是在一般意义上所说的生产,即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对自然的占有。这种物化,实际上就是马克思原来所讲的生产劳动的对象化,它是指人类主体通过劳动生产在对象的改变中实现自己目的的积极过程。马克思对这种在生产领域中必然发生的物化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这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一致的。其二,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还表现为“个人在一种社会规定(关系)上的物化,同时这种规定对个人来说又是外在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76页)在这一层面上,实际上是在商品交换中历史形成的特定的社会关系物化。而且,这种物化关系只是在货币关系和资本关系中才突出地表现出来,在此,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与物的对象性关系。这种物化的实质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物(关系)反过来奴役人! (马克思这一物化理论的建构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完成的,并在后来的《资本论》中以三大拜物教批判〈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形式表现出来)我曾指认,这后一种物化现象(批判)是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发展中出现的独特的物役性现象(参见拙著:《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二章)。在这里,马克思已没有丝毫的抽象的价值伦理批判和浪漫主义色彩,他并不抽象地否定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力发展创造的积极的物化层面,而只是否定人的关系物化对人类主体的奴役和盲目支配。

可以确定的历史情境是,青年卢卡奇在撰写《历史与阶级意识》时(1922—1923年),既没有读过青年马克思建构人本主义劳动异化史观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932年发表),也不曾读到马克思后来具体建构自己物化理论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939年发表)。他完全是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大量经济学批判中感悟到马克

思的批判性物化(物役性)理论,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理论事件。当然,表面上看青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传承了马克思的物化思想,而从理论实质上看,我发现真正影响他物化理论的却是马克斯?韦伯的“物化”理论。

韦伯的合理性思想和法理型社会机制是当代整个资产阶级主流学术的重要基础。按照后来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观点,韦伯是通过其工具理性的肯定性论证,构筑起全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大厦的。与我们这里的研究视点相关,韦伯也认真区分了马克思所描述的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中的“对象化”与“异化”,只是具有伦理意义的“异化”在他所谓的“价值中立”中被作为主体的目的合理性“去魔”了,他只是肯定生产过程中对象化的形式合理性。属于传统型社会运转的目的合理性关注人本身,追求主体的质性价值(舍勒语);而形式合理性(工具理性)则关注生产或社会本身的客观进程,在社会的客观运转面前,人的主体性的东西恰恰是无关紧要的和有害的,所以人(主体)必须被量化为客观要素以便具有可计算性(可操作性)。这也是工业进程必然形成的客观要求。因此可以说,作为终极的价值悬设的异化理论在韦伯那里是根本不存在的。而他正好拥护对象化中量化和可计算性,韦伯的物化理论是非批判和肯定性的。这种物化理论恰恰是青年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更深一层的基本逻辑规定。

如果用一种简洁一些的语言说,青年卢卡奇并没有弄清马克思那里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如何在商品交换中历史地颠倒的,但却直接套用了马克思的物化(物役性)观点,当他将对资本主义物化批判的全部愤怒全都倾泻在可计算性的量化过程之上时,他的物化逻辑实际上来自于韦伯,但他又正好颠倒了韦伯。换句话说,青年卢卡奇的所谓物化,描述的不是马克思面对的19世纪的资本主义市场交换中的社会关系的颠倒状况,而是韦伯所描述的从泰罗制以来的20世纪工业文明对象化技术进程中的合理化(量化的可计算的标准化进程)。我认为,青年卢卡奇物化理论中存在着的双重逻辑导致的理论悖结:表面语义上的马克思意义上商品结构(生产关系)之上的物化与深层逻辑规定的韦伯意义上生产过程(技术)的物化。

这样,我们就获得了一种重要的逻辑参照系:黑格尔认为主体(本体)对象化的物化与异化是同体的,所以他对其既肯定又否定。青年马克思在生产过程中分离这二者,肯定对象化是进步,否定异化。后来马克思则区分出物化的两种状态,他肯定生产对象化的物化,否定市场交换中产生的物役性的关系物化和更深一层的异化。最后,韦伯也分离对象化和异化,在他那里,只有流水线上生产进程可计算的对象化,而与主体价值相关的异化被根本去魅了。到了青年卢卡奇,又是一种黑格尔式的同一,生产的对象化就是物化(物役性)。于是,这种物化具有了本体的意味。并且没有了肯定,只有否定。青年卢卡奇将韦伯的物化与马克思的物化混同起来。在理论逻辑上,青年卢卡奇的讨论有更深刻的地方,但却是混乱的。下面,我们来通过文本解析指认这一点。

二、青年卢卡奇与马克思的物化理论虚假关联

《物化和无产阶级意识》一文可能是《历史与阶级意识》文集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于1922年最后完成,也是书中最长的一篇。该文分为三个部分:(一)物化现象;(二)资产阶级思想的二律背反;(三)无产阶级的立场。这里主要看讨论物化问题的第一部分。

如前所述,青年卢卡奇在没有看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1857—1858年

经济学手稿》的情况下,能从马克思的经济学中发现第二国际没有注意到的批判性物化理论,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但这里只有物化而没有直接指认异化(卢卡奇在多年以后读到青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后,曾直接说自己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已经提出了异化理论,这是不准确的)。为什么?一是青年卢卡奇论物化是从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出发的,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起点。这里的物化不是异化,青年卢卡奇从经济学规定入手,即基础放在马克思的“经济学分析”之上,去探求“在商品关系的结构中发现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对象化形式和与此相适应的一切主体性形式的原形”。(《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3页)请注意这个“对象化的形式”,这不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对象化,而是商品交换关系中的对象化(物化)。这是青年卢卡奇表面上的理论逻辑出发点。由此,再进一步讨论主观上由商品拜物教特性所产生的问题(见同上书,第144页)。显然这既不是从哲学人本主义出发的异化逻辑,也不完全是马克思后来从商品交换中发现的社会关系物化。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主要是从经济学意义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社会关系的客观物化。马克思首先是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特殊的劳动二重性分析开始,他肯定了形成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对象化物化),并着重解析了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如何在商品交换进程中一步步历史地建构出颠倒的对象化货币关系,以及进而在总体生产过程中形成颠倒的资本(物化劳动)与劳动的支配关系。在历史现象学的视角上,马克思由表层到本质地揭露了商品物化、货币物化和资本物化所导致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对象性颠倒。他同时指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拜物教性质(三大拜物教)。而青年卢卡奇则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仅仅说明“商品结构”中的物化,以及由此形成的当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商品拜物教特征。从实质上看,这只是马克思物化理论第一个现象层面和三大拜物教理论中的孤立的商品拜物教。必须指出,只要青年卢卡奇不能捕捉到更深一层的货币与资本关系物化以及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他的分析就必然是肤浅的,也必定由此走入一种理论逻辑上的混乱。

青年卢卡奇在讨论这个问题的开始是直接从马克思那里非常表面地借用了商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即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特有的问题”(同上书,第144页)。必须承认,一上来青年卢卡奇就正确地确认了物化现象的历史情境。与商品生产作为众多社会生产形式中的一种历史形态不同,商品关系只是在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出现了“一个商品形式占支配地位、对所有生活形式都有决定性影响的社会”(同上),由于商品的支配地位,“商品形式必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并按照自己的形象来改造这些方面”。(同上书,第145页)由此,才会历史地出现全面物化现象。这一表述有合理的因素。在此,青年卢卡奇描述了他眼中的商品结构的本质:“它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得物的性质,并从而获得一种‘幽灵般的对象性’,这种对象性以其严格的、仿佛十全十美和合理的自律性(Eigengesetzlichkeit)掩盖着它的基本本质,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所有痕迹”。所以,这使得现代资本主义“有关社会的所有主观现象和客观现象都按照这种区别获得质上不同的对象性形式”。(同上书,第143—144、144页)他发挥道:商品拜物教既是一种客观形式,也是一种主观态度。我以为,青年卢卡奇基本上是想复述马克思的物役性批判,但他明显夸大地强化了这种特殊意义上的“对象化”。并且,用拜物教这种主观意识形态来代替客观物化是不准确的,这也说明青年卢卡奇这种对马克思的挪用的非法性和起点上的逻辑混乱。

在此时的青年卢卡奇看来,“由于商品关系而产生的物化才对社会的客观发展和人对社会的态度有决定性的意义,对人的意识屈从于这种物化所表现的形式,对试图理解这一过程或反抗这一过程的灾难性后果,对试图从这样产生的‘第二自然’的这种奴役中解放出来,也有决定性的意义。”(同上书,第146—147页)这里有价值的观点有二:一是青年卢卡奇提出只有资本主义全面的物化才会形成反抗这种物化的条件,这也是对的;二是他认真标注的“第二自然”。这个第二自然明显是取之于黑格尔,因为马克思没有直接指认过黑格尔意义上的第二自然。在黑格尔的观念异化逻辑中,相对于并不存在人类主体的第一自然,所谓第二自然意指在绝对观念发展进程的社会历史运动中,人类主体创造的对象化结果却失去主体性,具体说,即是人类社会通过劳动创造的经济王国仍然表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运动的客体世界。黑格尔这是以哲学的逻辑指认斯密商品经济运作中的“看不见的手”。在这一点上,黑格尔是深刻的。青年卢卡奇显然是从黑格尔的大逻辑出发的。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同上书,第147页)在后面,青年卢卡奇又指认资本主义的“工业”,“在辩证的和历史的意义上,仅仅是社会的自然规律的客体,而不是其主体”。(同上书,第206页)其实,这恰恰是马克思物役性理论的核心。

青年卢卡奇认为,这种物化现象有客观与主观两个层面:“在客观方面是产生出一个由现成的物以及物与物之间关系构成的世界(即商品及其在市场上的运动的世界)”(同上书,第147页),这是他所说的经济的“第二自然”界。而“在主观方面——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地方——,人的活动同人本身相对立地被客体化,变成一种商品,这种商品服从社会的自然规律的异于人的客观性,它正如变为商品的任何消费品一样,必然不依赖于人而进行自己的运动。”(同上书,第147—148页)也由于此,“社会形式(物化)使人失去了他作为人的本质,他越是占有文化和文明(即资本主义和物化),他就越不可能是人”。(同上书,第210—211页)请注意这里,在分析资本主义物化现象的时候,青年卢卡奇根本没有意识到马克思是从商品分析到货币,从货币再到资本关系,层层递进,最终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这不是马克思完整的历史现象学批判,而是外在的商品拜物教观念。这仅仅是第一层次上的东西。青年卢卡奇与马克思物化理论的关联,到此为止了。接下去发生的事情就有意思了。

三、数量化的可计算性与物化结构

我发现,青年卢卡奇这一重要的文本在该书第149页(原文第176页最后)发生了一个惊人的逻辑越轨与非法的理论拼合。这也就是青年卢卡奇从对马克思物化理论的援引,突然转向完全异质的韦伯的物化逻辑。马克思对物化规定的第一层面,即生产过程中的对象化是充分肯定的,而对交换过程中社会关系的物化则提出了批判与否定。虽然青年卢卡奇对马克思社会关系物化批判的援引是不精确的,但多少造成了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一种深刻冲击。而韦伯的物化理论根本取消了对社会关系(价值层面)的关注,直接将生产对象化中的工具合理性确定为社会存在的本性。主体的消除和对象化中的量化导致的可计算性,是韦伯站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立场上充分肯定的东西。青年卢卡奇并不从正面肯定韦伯,而是从反面将韦伯颠倒过来,形成他自己独特的物化批判。这种物化批判与前面他所引述的马克思并无直

接关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理论逻辑混乱。对此,我们进行一些文本分析。

青年卢卡奇在描述了资本主义造成的第二自然后,直接采纳了韦伯的资本主义合理性(工具理性)理论的物化理论。他说:“如果我们纵观劳动过程从手工业经过协作、手工工场到机器工业的发展所走过的道路,那么就可以看出合理化不断增加,工人的质的特性,即人的—个体的特性越来越被消除。”(同上书,第149页)问题的实质是合理性,以及这种工具理性导致劳动主体性的丧失。这已经不是在直接面对马克思所讲的社会关系物化,而是在反对韦伯眼中物质生产对象化过程“祛魅”的量化、标准化和世俗化进程。青年卢卡奇的辨识有三:一是“劳动过程越来越被分解为一些抽象合理的局部操作,以致于工人同作为整体的产品的联系被切断”(同上),由此,主体的工作“被简化为一种机械性重复的专门职能”(即后来人们在技术批评中所讲的职能化减约成的“工手”)。二是由于生产过程的机械化与合理化的加强,劳动过去的经验性的必要劳动时间直接转变为“客观计算的劳动定额”。在泰罗制中,这是通过精密的数学计算出来的。三是“随着对劳动过程的现代‘心理’分析(泰罗制),这种合理的机械化一直推行到工人的‘灵魂’里:甚至他的心理特性也同他的整个人格相分离,同这种人格相对立地被客体化,以便能够被结合到合理的专门系统里去,并在这里归入计算的概念。”(同上)这个第三点是青年卢卡奇的原创:观念的量化和标准化。

青年卢卡奇说,在资本主义现代物化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原则是“根据计算,即可计算性来加以调节的合理化的原则”(同上)。或者说,“数量化是一种蒙在客体的真正本质之上的物化着的和已经物化了的外衣”(同上书,第250页)。显然,这里的物化理论原则不是来自马克思,而是韦伯。他把韦伯正面论述的东西转过来反对资本主义。关键的异质性在于,马克思对物役性物化的分析是从生产关系着眼的,而韦伯则是从生产力本身入手的。马克思社会关系物化主要是商品交换过程中,劳动交换关系通过交换中等价物——货币关系——资本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这是马克思物役性理论和拜物教的原意。而青年卢卡奇讲的却是生产过程中工具性对象化导致的量化和可计算性的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受生产力奴役的情况”(同上书,第102页)。人受生产力的奴役,这不可能是马克思的观点。

青年卢卡奇在与上述马克思的商品结构物化完全不同的意义上提出了另一种“物化”:在工具性的合理性进程中,生产过程中的客体与主体都发生了重要变化。第一,客观劳动过程全面量化的可计算性,实际上宣告了过去那种源发于劳动主体的“产品本身的有机的、不合理的、始终由质所决定的统一”(同上书,第149页),亦即那种“根据传统劳动经验对整个产品进行有机生产的方式”(同上书,第150页)的全面消亡。所以,“在对所有应达到的结果作越来越精确的预先计算这种意义上,只有通过把任何一个整体最准确地分解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它们生产的特殊局部规律,合理化才是可以达到的。”(同上书,第149页)这样,作为传统客观生产过程的主体性本质的有机性被消除了,人被变为机械控制的工具(物化的持存),生产是一种离开人而客观运转的物的机械过程。如上所述,这种总体的有机性实际上是残存的黑格尔的逻辑张力。

第二,“生产的客体被分成许多部分这种情况,必然意味着它的主体也被分成许多部分。由于劳动过程的合理化,工人的人的性质和特点与这些抽象的局部规律按照预先合理的估计起作用相对立,越来越表现为只是错误的源泉”。劳动者不再是生产过程的“真正的主人”,而

是“作为机械化的一部分被结合到某一机械系统里去”了。(同上书,第150页)机器体系已经自给自足,不以劳动者的意志为转移,而劳动者只能服从机器的规律。在这里,“时间降到空间的水平”。由此,“时间就失去了它的质的、可变的、流动的性质:它凝固成一个精确划定界限的、在量上可测定的、由在量上可测定的一些‘物’(工人的物化的、机械地客体化的、同人的整个人格完全分离开的‘成果’)充满的连续统一体,即凝固成一个空间”。(同上书,第151页)这里说时间性凝固为空间,其意思是说,作为人的生命的历史性存在的当下时间性凝固为外在的简单物的持存的东西。

这又有二个方面:一是机械化的局部劳动导致劳动者的客体化,使他们成为消极的旁观者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现存在成为孤立的分子,被加到异己的系统中去”;二是生产过程的非有机化和机械化,切断了过去那种主体性的共同体,使劳动者“变成一些孤立的原子”,以至于“他们不再直接—有机地通过他们的劳动成果属于一个整体,相反,他们的联系越来越仅仅由他们所结合进去的机械过程的抽象规律来中介”。这样一来,“对工人来说,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表现形式的物化特征就被推到了极点”。(同上书,第152、249页)。

四、物化与真实主体价值的遮蔽

青年卢卡奇进一步分析道,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合理化进程中客体和主体的物化还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这种物化是对人的真实价值的遮蔽。韦伯将这种合理化进程本身表述为形式合理性中的价值中立。对此,我们可以注意舍勒相同意向(“价值的颠覆”)。在舍勒那里,这已经是韦伯的思路的必然延伸,这当然是一种否定性的延伸。舍勒与青年卢卡奇是在关注事物与人的生存中的所谓真正性质。

这种对真实生存价值的遮蔽表现在客体与主体两个层面上。第一个层面是客体的本真物性的遮蔽。青年卢卡奇认为,“合理的客体化首先掩盖了一切物的——质的和物质的——直接物性”(同上书,第154页)。这是相对于“真正的物性”的一种虚假的物性,借用科西克的规定来准确地表述,这是一种“伪物性化”。我以为,这种伪物性化才是青年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核心。他又说,“当各种使用价值都毫无例外地表现为商品时,它们就获得一种新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消灭了它们原来的、真正的物性”。(同上)“在直接商品关系中隐藏的人们相互之间以及人们同满足自己现实需要的真正客体之间的关系逐渐消失得无法觉察和无法辨认了”(同上书,第155—156页)。这有一点像马克思所说的商品价值属性和交换关系,但又不是。青年卢卡奇在说明这种商品的伪物性时,还是用韦伯的规定:“商品的商品性质,即抽象的、量的可计算性形式表现在这种性质最纯粹的形态中。”(同上书,第156页)我们再一次看到,青年卢卡奇这里仍然存在一种深刻逻辑悖结,他试图将两种不同的东西嫁接起来。其实,青年卢卡奇这里的工具合理化所导致的伪物性并不同于马克思商品交换所历史形成的物役性社会关系。后者是交换过程必然发生的人与人关系的物化,前者则是从人对自然关系中发生的工具效用化;后者是人对人关系的社会形式(价值实现问题),而前者是人对自然关系(使用价值:劳动生产塑形中客体进程量化与主体量化的形式合理);后者的实现空间是商品实现的交换市场,前者的实现空间是生产的机械系统。青年卢卡奇以为自己的“物化”与马克思的一样,实际上并不一样。马克思所讲的社会关系的物化和颠倒是可以

消除的,而韦伯意义上受生产力的奴役的物化并不能消除,只是青年卢卡奇自以为可以消除。这两种根本异质的东西,青年卢卡奇却以为是同一个东西。

价值遮蔽第二个层面是主体本真生存的伪物性化。这里青年卢卡奇是在对上层建筑伪物性化的出色说明中呈现主体的物化的。这又是韦伯式的。青年卢卡奇认为,生产过程中的这种伪物性化必然“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表现形式”。“资本主义的发展就创造了一种同它的需要相适应的、在结构上是适合于它的结构的法律、一种相适应的国家等等”。(同上书,第158页)在此,青年卢卡奇直接大段引述韦伯关于现代资本主义法理型社会结构的论述,特别是以形式合理性为基准的法理型官僚政治制度。这里,人的社会生活变成了一个可计算的、机器般合理运转的伪物性化的非人世界。青年卢卡奇认为,这种“合理计算的本质最终是——不依赖于个人的‘任性’——以认识到和计算出一定事情的必然的—有规律的过程为基础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行为仅限于对这种过程成功的可能性做出正确的计算(他发现这种过程的‘规律’是现成的),仅限于通过使用保护装置、采取预防措施等等(它们也以对相似‘规律’有认识和运用为依据)来灵活地避免发生干扰性的‘偶然事件’;人们经常甚至停留在这样一些‘规律’可能发生作用的概率计算上面,而不企图通过运用其他‘规律’来干预过程本身”。(同上书,第161页)所以,“在官僚政治中被物化了的人,就连他的那些本来能促使他起来反抗物化的机能也被物化、被机械化、被变为商品了。甚至他的思想、感情等等也被物化了”。(同上书,第257页)这是对韦伯科层制的批评。但是,青年卢卡奇正确地看到,“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结构是以以下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一方面,一切个别现象中存在着严格且合乎规律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总过程却具有相对的不合理性。”(同上书,第166页)

也是在此处,青年卢卡奇深刻地发现,“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物化结构越来越深入地、注定地、决定性地沉浸入人的意识里”(同上书,第156页),以造成一种特定的“物化意识结构”。我们一定要注意,青年卢卡奇是说从生产结构中产生的物化结构,如物性化的分工以“片面的专门化越来越畸型发展,从而破坏了人的人类本性”(同上书,第162页);同时,这种“分工像在实行泰罗制时侵入‘心灵领域’”,也侵入到“伦理领域”。(同上书,第163页)这是在确定一种由生产客观结构导致的人的意识物化!这不是马克思的物化指认。

我发现,在此青年卢卡奇的马克思—韦伯式的双重逻辑又发生问题了。一是交换中的物化,一是生产中的物化。他还无法区分这两者。所以,一方面是来源于商品的“‘幽灵般的对象性’的物”,使人的“特性和能力不再同人的有机统一相联系,而是表现为人‘占有’和‘出卖’一些‘物’”;另一方面,则是“渗进了人的肉体和心灵的最深处”的量化、可计算性的“合理性”,人在“自己的合理性具有形式特性时达到自己的极限”。(同上书,第164页)这又是一种无意识的逻辑悖结。

总的说,无论这一文本中存在着多少理论问题,都不能抹杀青年卢卡奇物化理论的重要意义。这种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过程的否定尺度颠倒韦伯的合理性指认,在生产技术层面开创了一种对工具理性(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文明批判。这开启了后来法兰克福学派的“启蒙辩证法”新的批判逻辑向度。(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

责任编辑:王玉恒

ENGLISH ABSTRACTS OF SOME MAJOR TREATISES

Actual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ical Actualization

——On the Spirit's Essence of Deng Xiaoping’s T heo ry

Cai Zupeng

This thesis inquires into the spirit's essence of Deng Xiaoping’s theor y fr om follow ing aspects:(1)A s the new dev elo pm ental stag e of Marx ism in China,its essence is the latest fo rmation o f the true actual philosophy in co ntemporary China.(2)In philosophical quality it is the practical mater ialism,therefo re it possesses the specific spirit w hich displays the characteristics in its m ental state,conscious char acter,thinking for m and thought situation.

(3)On the basis o f its specific content,it is the scientific w orld o utloo k of o ur time,which co nsists of the dialectical-materialist standpoint of nature,especially the creative conception of history and development.(4)Its fundam ental sig nificance lies in providing the m ost general m ethods of know ing and changing the w orld,mo reo ver actualizing itself through successfully using them.

Marxist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and Its Theoretical Implication

Yang Haifeng

In the developm ent of epistemo logy in mo dern philo sophy,there are four important elem ents that co nstitute the traditio nal epistemo logy.They are British empiricism,the co ntinental rationalism launched by Descartes,Kant’s r eflection on epistemo logy and Hegel’s co nceptio n of absolute idea.Nevertheless,traditional epistemo logy orig inating fr om reason is an abstract epistemolo gy isolated fro m social life.M ar xist historical epistem olog y starts from the practice of social life.It has revealed the social life’s fundament for cognition and the theoretical lo gic for scientific cognitio n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life.It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m ethod fo r M ar x to criticize and analyze the capitalist society and its ideolog y. M eanw hile,M arxist idea o f historical epistemolo gy prov ides an im po rtant theoretical pr em is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m odern shift o f epistemolog y.

The Reification of Relations of Exchange in Market and

the Pseudo-Matter of Instrumental Reason

——Reading Gy r gy Luk cs'H 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Zhang Yibing

On the g round of deeply exposit of H 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in the light o f

tex tualism,the author fir stly expounds a sig nificant paradox in it that M arx’s theory o f reification w as illegally tied w ith W eber’s theory o f objectification of instrum ental reason, that is,young Luk cs envisaged that the theory of r eificatio n o n dow n-standing of social relatio ns w as identical w ith the theory of reification on quantification o f pr oduct pr ocess. After carefully analyzing tex ts and disco urses,the author at last fo und o ut the theoretical event,w hich w as all alo ng hidden.T his is an important adv ance in the study on young Luk cs’theory o f reification,also a embody o f the author’s ex pound reading mo del in the study on Western M arx ism.

What is Modernity?

Tang Wenming

M oder nity is firstly a self-consciousness of“new age”.It reg ar ds“the mo dern”as an age totally different fr om“the pr e-moder n”.Three modes of moder nity can be fo und in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 f time and histor icity.They are:(1)the project of modernity o f the Enlightenment,“r easo n”as its co re concept;(2)modernity as an instantaneous life fo rmation w hich is em bodied in m odern culture;(3)M odernity as a new,com prehensive but uncompleted pro ject seeking for an alternative to relig io n.Because the dynamics o f modernity is derived from the impulse of self-emancipating of life,w e should handle and even resolv e the problem s o f m odernity in the light of the ideal of the ongoing o f human life.

To See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story of Philosophy form

Feng Youlan's Outlook of Philosophy

Wang Lu

With different philosophical o utloo k Feng Yo ulan w rites different boo ks about the history o f Chinese philoso phy.In his early period,Feng Youlan stuck to the orig inal meaning of‘philosophy’in the sense of Western philosophy,selected m aterials and made co mments strictly according to such a kind of philosophy;w hile in his later period,he g ot rid of the original meaning of‘philosophy’,selected materials and m ade comments according to his o wn definition of philosophy.From Feng Youlan’s w ork w e can see that one’s philosophical outlook has g reat influence on his w ork abou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 phy. and furtherm ore it involves not only the histor y of philoso phy itself,but also the relationship betw een philo sophy o n the o ne hand and thoug ht,theo ry,cultur e,etc.,on the other.

卢卡奇物化理论及其意义

卢卡奇物化理论及其意义 [摘要] 格奥尔格.卢卡奇是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文学批判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人,发表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主要讨论了资本主义物化现象,物化理论成了学术界讨论的重点问题,他本人也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开创者之一。 [关建词] 卢卡奇物化理论 “物化理论”是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探讨的重要问题,是其进行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及基本思想的主要体现。他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属性出发,指出商品交换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物化的直接原因。得出物化不仅是经济学的中心问题,而且是囊括一切方面的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结构问题的结论。 一、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卢卡奇根据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商品拜物教的分析得出物化概念,包括两个方面:认为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自然现象,是在商品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他把物化和异化等同一个概念,是人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出来的产物反过来支配和主宰着人。他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分工与专门化、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等理论以后指出:商品拜物教是我们这个时代,即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有的问题。从而得出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物化的直接原因是商品的交换。他认为商品交换的世界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现象,商品结构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得物的性质,从而获得一种幽灵般的对象性,这种对象性以其严格的、十全十美和合理的自律性掩盖着它的本质,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所有痕迹。揭露了物化产生的实质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发展。“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原本只是人们自己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②物化既是一个经济方面的问题,也是囊括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进一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别对物化理论进行了阐述。卢卡奇说:“在主观方面­——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地方——人的活动同人本身相对立的被客体化,变成一种商品,这种商品服从社会的自然规律的异于人的客观性,它正如变为商品的任何消费品一样,必然不依赖于人而进行自己的运动,在客观方面是产生出一个由现成的物与物之间关系构成的世界,规律虽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作为无法制服的、由自身发生作用的力量同人们相对立。商品形式的普遍性在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

第十章 互换与互换市场

第十章互换与互换市场 本章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互换市场以及互换的定价方法。 第一节互换市场概述 1.1 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 一、利率互换 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s)是指双方同意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同种货币的同样的名义本金交换现金流,其中一方的现金流根据浮动利率计算出来,而另一方的现金流根据固定利率计算。互换的期限通常在2年以上,有时甚至在15年以上。 双方进行利率互换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假定A、B公司都想借入5年期的1000万美元的借款,A想借入与6个月期相关的浮动利率借款,B想借入固定利率借款。但两家公司信用等级不同,故市场向它们提供的利率也不同,如表10.1所示。 表10.1 市场提供给A、B两公司的借款利率 从表10.1可以看出,A的借款利率均比B低,即A在两个市场都具有绝对优势。但在固定利率市场上,A比B的绝对优势为1.2%,而在浮动利率市场上,A 比B的绝对优势为0.7%。这就是说,A在固定利率市场上有比较优势,而B 在浮动利率市场上有比较优势。这样,双方就可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为对方借款,然后互换,从而达到共同降低筹资成本的目的。即A以10%的固定利率借入1000万美元,而B以LIBOR+1%的浮动利率借入1000万美元。由于本金相同,故双方不必交换本金,而只交换利息的现金流。即A向B支付浮动利息,B向A支付固定利息。 通过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并互换,双方总的筹资成本降低了0.5%(即 11.20%+6个月期LIBOR+0.30%―10.00%―6个月期LIBOR―1.00%),这就是互换利益。互换利益是双方合作的结果,理应由双方分享。具体分享比例由双方谈判决定。我们假定双方各分享一半,则双方都将使筹资成本降低0.25%,即双方最终实际筹资成本分别为:A支付LIBOR+0.05%浮动利率,B支付10.95%的固定利率。 这样,双方就可根据借款成本与实际筹资成本的差异计算各自向对方支付的现金流,即A向B支付按LIBOR计算的利息,B向A支付按9.95%计算的利息。 在上述互换中,每隔6个月为利息支付日,因此互换协议的条款应规定每6个月一方向另一方支付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差额。假定某一支付日的LIBOR 为 11.00%,则A应付给B5.25万美元[即1000万′0.5′(11.00%-9.95%)]。利率互换的流程图如图10.1所示。

浅谈卢卡奇与马克思的物化理论

浅谈卢卡奇与马克思的物化理论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化和异化是个经常的话题。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了物化和异化理论并据此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与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手稿》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秉承马克思的衣钵,在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以下简称《意识》)中再次对物化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但他的物化概念与马克思的物化理论还是有着较大差别的,拟从两人对物化概念的理解、对物化产生根源的论证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浅析。 关键词:物化;卢卡奇;马克思;差异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了物化和异化理论并据此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与人的关系。在《手稿》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秉承马克思的衣钵,重操物化和异化理论的利器,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矛盾和危机。从而得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不合理的、畸形的、病态的社会的结论。如弗罗姆的“人性异化论”、哈贝马斯的“交往异化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等。尽管上述论者的理论与马克思的物化和异化理论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或相同,但毕竟是有着重大的理论差别的。囿于浅陋,本文仅管中窥豹,就卢卡奇与马克思的物化理论的不同之处作些肤浅的比较。 一、对物化概念的理解迥异 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现象是“物

化”。这个概念主要是在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观念的影响下提出来的。它最初出现于卢卡奇在1919年写的《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一文中。在此文中,当叙述到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拜物教特征时,他提到了“人的关系的物化”。卢卡奇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物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它使人屈从于狭隘的分工范围,把整个社会分解为一块块碎片。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随着劳动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人们的职业愈专门化,他们的生活也被局限在一个越来越小的圈子中,其结果是使人们的目光留恋于周围发生的局部的事情上,失去了对整个社会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其次,它使现实(活生生的历史过程)物化、僵硬化和机械化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对物(商品)的追求使他们的目光变得愈来愈近视,他们面对的现实似乎不是历史运动的过程,而是物和一个个孤立的事实的堆积。再次,它使无产阶级在劳动过程中客体化、对象化了,从而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成了转动着的机械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世界变得机械化的时候,它的主体,人也必然地被机械化了”[1]。我们知道,物化和异化其实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但在卢卡奇的《意识》一文中,物化和异化却被置于同等的地位。在卢卡奇看来,物化就是异化,他没有对异化、物化、对象化这三个范畴进行精确的区分。因此,当卢卡奇批评异化现象时,他也就同时批评了物化和对象化。由于把物化、异化、对象化混为一谈,他也就模糊了马克思的异化观点和黑格尔的异化观点之间的本质区别。马克思没有把物化和异化混

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之比较

摘要: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现代哲学史上均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二者尽管在异化的概念、产生根源和扬弃途径上存在着差异,但二人的理论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分析他们所处时代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物化;异化;卢卡奇;马克思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许多哲学家都对异化理论进行自己的阐释,在众多的异化理论中,马克思和卢卡奇的理论又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和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进行认真分析和比较。 一.关于物化和异化的定义 关于“物化”,卢卡奇的定义为:“在这里,关键问题在于,由于这种情况,人自己的活动,自己的劳动成为某种客观的、独立于人的东西,成为凭借某种与人相异化的自发活动而支配人的东西。”紧接着,他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分别展示物化的内涵和基本规定性,即:“从客观方面看,物化指一个充满客体与商品的世界作为异己的力量同人对立;从主观方面看,物化指一个人的活动变成了与他自己相疏远的东西,变成附属于社会自然规律的人类以外的客观商品。”接下来,卢卡奇即:又指出了“人们对自己所创造的商品顶礼膜拜,使自己受制于物”这一物化现象。并概括了物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人的符号化或抽象化、主体的客体化以及人的原子化。 关于异化,马克思的定义是这样的:“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一种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此外,马克思还概括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表现,即: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本身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二.物化与异化的一致性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序言中所说,他的目标是“用马克思的思想真谛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他在1922年出版其《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并提出其“物化”理论时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未公开面世。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卢卡奇关于“异化”思想所说的东西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所说的竟然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有:首先,二者理论的批判对象是一致的,都把资本主义社会当作批判的靶子,具体来说,这两个理论都与资本主义商品及其拜物教相联系,都看到了人类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或商品)对人的“控制”。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得出直接依据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关于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二人都承认,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了许多社会财富,但也产生了一个“客观的、物的世界”,这一客观的世界有着自己特殊的运行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其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越来越走向人的对立面,对人的“控制和异化”越来越强烈。 再者,尽管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四个方面的表现与卢卡奇物化现象的表现并不相同,但二者的实际含义是相近的。 最后,二者都是从实践的和社会物质生产的角度出发来展开论述的,没有仅停留在思想层面的批判上。卢卡奇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重点放在商品拜物教方面,而马克思则深入到了人类历史和生产方式这一更深的层面来探讨异化问题。对此,尽管二者在论证的角度上有所

从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看资本主义物化的消除.

2007.9理论界 □ 王永战 从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 看资本主义物化的消除 卢卡奇认为 , 资本主义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造成了人们的物化意识 , 使人们用直接性的观点孤立地对待局部事实 , 割裂客体与主体的关系 , 抹杀了人们的主体性意识。他认为 , 人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即总体性的辩证法思想方法 , 深入批判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 , 最终克服和消除物化 , 从而达到全人类的共同解放。那么怎样运用总体性的辩证方法来消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物化呢 ? 一、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质的总体性辩证方法 卢卡奇认为 , 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并不是它的现存结论 , 它的实质是它的辩证方法。他认为 ,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实质上是一种总体性的辩证法 , 它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资产阶级思想方法的决定性差别所在。他认为 , 总体性就是指所有存在的东西都是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 个别的东西总是寓于整体之中 , 寓于那种揭示出矛盾关系的中介范畴之中。总体性的范畴就是要求我们着眼于全体、整体 , 而不是从局部、个别出发。他认为 , 整体并不是部分的机械相加 , 其作用和价值也不等于部分之和。总的说来 , 总体性范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性 : 首先 , 总体性是一种整体统帅局部的原则。卢卡奇认为 , 整体具有优于部分的地位 , 部分不能孤立地说明自己 , 它们的意义只有在与整体的关系中才能显示出来 , 因为部分的性质是由整体来规定的。总体性保留了个体的特殊性存在和其相对独立性 , 但最重要的是它再现了事物的整体联系。他认为 , 资产阶级正是由于不能运用总体性的方法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 , 因

而把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无法忽视的矛盾看作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关的表面现象 , 看不到资本主义的暂时性 , 从而把资本主义看成是永恒的东西。 其次 , 它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辩证法。卢卡奇认为 , 社会历史的总体性辩证法体现为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与统一。他认为 , 个体的主体和思维的主体都不能成为历史的真正主体 , 只有阶级才能成为历史的真 正主体 , 并且这个阶级只能是无产阶级。因为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才能形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性认识 , 并自觉地干预社会现实 , 从整体上加以改造 , 使理论与实践、思维与存在统一于社会历史的过程中。 再次 , 总体性表现为一个历史的趋势和过程。卢卡奇认为 , 马克思主义是在历史的运动中把握主客体统一的。在奴隶社会中 , 人们控制自然的能力很低 , 受自然的牵制很大 , 因而主体不能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性。这时历史表现为自在的主体与自在的客体的统一。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 人们控制、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 对自然的规律性也逐步加深了认识。这样 , 自在的客体变为自为的客体 , 主体也逐渐意识到自身 , 由自在的主体变为自为的主体。主体在劳动过程中 , 把自己的劳动与劳动结果联系在一起 , 当劳动结果回到主体时 , 他就可以用来发展自身。只有当无产阶级通过对“ 物化”的深入认识 , 并作为一个自觉的阶级参加实践 , 克服物化 , 才能实现整体性主体与整体性客体的统一。 卢卡奇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辩证方法 , 因为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普遍的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 , 它们阻碍着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形成 , 因而无法使工人阶级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使命。那么什么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物化呢 ? 二、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物化 卢卡奇的物化概念直接依据了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商品拜物教的分析。马克思论述说:“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 :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

青年卢卡奇思想的逻辑进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115202356.html, 青年卢卡奇思想的逻辑进路 作者:周萍 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02期 摘要:《历史与阶级意识》是青年卢卡奇思想的集中体现。全书围绕着“革命的辩证法”,即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个主旨,逻辑地展开了“总体性”、“物性化”、“阶级意识”等论题。在卢卡奇看来,要实践,首先需要抓住理论的本质(即总体性的原则),形成科学的认识方法;在此基础上,无产阶级才能产生正确的阶级意识,确定切实可行的斗争策略;最后,通过“向内”生活和“向外”活动的合理化,无产阶级建立起坚强有力的组织,使理论和实践“获得具体性和现实性”。通过这一系列要素和环节,理论和实践最终实现了统一。只有按照这一逻辑进路,才能全面理解该书的内容,准确把握青年卢卡奇思想的本真。 关键词:青年卢卡奇;革命的辩证法;理论;实践;总体性;阶级意识;组织 中图分类号: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3)02-0022-05 青年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理论阐释,相关论著可谓汗牛充栋。稍加考察不难发现,这些论述往往集中于某几个论题,譬如“总体性”、“物性化”、“阶级意识”等。不可否认,这些论题构成了全书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卢卡奇的核心范畴。但笔者认为,分别就这些问题进行单独研究是不够的。此书的八篇论文是在1919-1922年间陆续完成的,但在编排上并非按照时间的先后次序。卢卡奇在序言中则表示,这样的编排使该书“有一定的实际联系”,“因此读者最好按照这个顺序来阅读它们”[1](p.39)。可见,要准确、全面地把握此书的内容,必须探求这些独立命题背后的内在关联性,亦即努力把握卢卡奇思想的逻辑理路。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索。 一、革命的辩证法——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序言中,卢卡奇指出,“我们在这里的基本前提是相信,在马克思的理论和方法中,认识社会和历史的正确方法已经最终被发现了”,因此“我们的任务——而这是本书的基本信念——就是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方法的本质,并正确地加以运用”[1](p.41)。这一方法的“命脉”是辩证法,所以本书的副标题是“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辩证法问题既是全书的中心意旨,也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同时还是全书的逻辑起点①。 在首篇文章《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中,卢卡奇开宗明义地指出,“唯物主义辩证法是一种革命的辩证法”,“关系到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而“理论按其本质说无非是革命过程本身的思想表现”。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中心问题是“改变现实”,即马克思所说的“改变世界”——实践,因此要理解它,必须将其与无产阶级的实践相统一。但二者的统一并非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发现理论和掌握群众的方法中那些把理论、把辩证方法变为革命工具的环节和规定性。还必须从方法以及方法与它的对象的关

青年卢卡奇思想的逻辑进路

摘要:《历史与阶级意识》是青年卢卡奇思想的集中体现。全书围绕着“革命的辩证法”,即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个主旨,逻辑地展开了“总体性”、“物性化”、“阶级意识”等论题。在卢卡奇看来,要实践,首先需要抓住理论的本质(即总体性的原则),形成科学的认识方法;在此基础上,无产阶级才能产生正确的阶级意识,确定切实可行的斗争策略;最后,通过“向内”生活和“向外”活动的合理化,无产阶级建立起坚强有力的组织,使理论和实践“获得具体性和现实性”。通过这一系列要素和环节,理论和实践最终实现了统一。只有按照这一逻辑进路,才能全面理解该书的内容,准确把握青年卢卡奇思想的本真。 关键词:青年卢卡奇;革命的辩证法;理论;实践;总体性;阶级意识;组织 中图分类号:d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68(2013)02-0022-05 青年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理论阐释,相关论著可谓汗牛充栋。稍加考察不难发现,这些论述往往集中于某几个论题,譬如“总体性”、“物性化”、“阶级意识”等。不可否认,这些论题构成了全书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卢卡奇的核心范畴。但笔者认为,分别就这些问题进行单独研究是不够的。此书的八篇论文是在1919-1922年间陆续完成的,但在编排上并非按照时间的先后次序。卢卡奇在序言中则表示,这样的编排使该书“有一定的实际联系”,“因此读者最好按照这个顺序来阅读它们”[1](p.39)。可见,要准确、全面地把握此书的内容,必须探求这些独立命题背后的内在关联性,亦即努力把握卢卡奇思想的逻辑理路。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索。 一、革命的辩证法――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序言中,卢卡奇指出,“我们在这里的基本前提是相信,在马克思的理论和方法中,认识社会和历史的正确方法已经最终被发现了”,因此“我们的任务――而这是本书的基本信念――就是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方法的本质,并正确地加以运用”[1](p.41)。这一方法的“命脉”是辩证法,所以本书的副标题是“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辩证法问题既是全书的中心意旨,也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同时还是全书的逻辑起点①。 在首篇文章《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中,卢卡奇开宗明义地指出,“唯物主义辩证法是一种革命的辩证法”,“关系到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而“理论按其本质说无非是革命过程本身的思想表现”。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中心问题是“改变现实”,即马克思所说的“改变世界”――实践,因此要理解它,必须将其与无产阶级的实践相统一。但二者的统一并非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发现理论和掌握群众的方法中那些把理论、把辩证方法变为革命工具的环节和规定性。还必须从方法以及方法与它的对象的关系中抽出理论的实际本质”[1](pp.4850)。事实上,这个论述对全书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表明全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这些“环节和规定性”以及“理论的实际本质”进行分析。卢卡奇认为,只有通过把握这些要素和环节,“掌握群众”才不致成为一句空话,“改变现实”也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二、总体性原则――“理论的实际本质”如前所述,革命的辩证法有赖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而“只有当意识同现实有了这样一种关系时,才可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此情况下,意识的产生便“成为历史过程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所必须采取的决定性步骤”,而“理论的历史作用在于使这一步骤成为实际可能”[1](p.49)。这里的“理论”指的是辩证法,而它的实际本质就是总体性原则。在《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和《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罗莎?卢森堡》(第2篇)两篇文章中,卢卡奇通过对第二国际错误思想的批判与对卢森堡的马克思主义的肯定,比较集中地阐述了总体性原则,大致可从社会结构及其历史运动[1](p.104)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从社会结构方面看,总体性原则主张认识活动应该在社会结构的复杂系统中进行,同时在某一时期的具体社会结构中,必须将对事物关系的认识与对人的社会关系的认识结合起来,这体现了一种共时性的特征。 第一,总体性意味着超越孤立的“事实”而发现复合的“现实”。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

物化和无产阶级的意识 卢卡奇

商品经济与人的物化问题 —卢卡奇《历史和无产阶级的意识》读后感 一、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产生 卢卡奇从《资本论》中所提出的商品拜物教这一概念得出了现代人的物化现象。他认为,物化现象使商品结构中人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物的关系。卢卡奇在做出这一结论时认为,这种商品拜物教现象和物化现象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他认为物化现象是在人们社会生活中商品越来越丰富的条件下,商品结构已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结构时才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就像人们所熟知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商品的产生和商品交换的出现绝不是资本主义时代的特有产物,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低级阶段,原始社会以及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农业社会中,都有着零星的商品交换和简单的小农经济商品生产,而由于那时的商品生产还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商品的交换也只是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自己生产的产品以外的生活必需品说进行的,商品在社会中还起不到支配的地位,所以那时的社会还不是靠商品说赋予的物的关系和交换关系说支配,而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生产和交换占据了整个社会结构的主要地位,使得物化现象才成为可能。它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而发展。 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中,商品形式占统治地位,并且渗透到人们一切日常生活方式中,对整个社会的内外生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成为该社会新陈代谢的支配形式。在这个社会中,人自己的劳动,他自己的劳动,成为客观的,独立与他的某种东西,成为借助于一种与人相对应的自发运动而控制了人的某种东西,这种现象既有客观的方面,也有主观的方面。在客观的方面,一个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的世界产生出来了;在主观方面----在市场已经充分发展的地方-----一个人的活动变得跟他自己相疏远,人的活动变成一种商品,这种商品服从于社会的自然规律的非人的客观性,他恰如任何消费品一样,必须按照独立于人的它自己的活动方式进行活动。在此基础上,商品形式的普遍性在客观和主观两方面都引起在商品中的人的劳动变成抽象的。在客观方面,就商品的形式的等价关系推动了性质不同的物品进行等价交换;在主观方面,人的劳动在其抽象中的形式的等价关系不仅是各种商品所要还原到的共同的因素,而且也成为控制着商品的实际生产的现实原则。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可以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加以度量的劳动,任何不同性质的商品进行交换都是依据着这个商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精确计算的。 二、物化理论的内容 (一)关于劳动物化 “劳动的过程逐渐地分化为抽象的、合理的、专门的操作过程,以致工人失去了同最终产品的接触,工人的工作被归为一个专门的固定动作的机械重复。”但是,这种分工的专门化和具体化又因商品的完整性而形成一个整体,人们的分工被定位在生产完整商品中的某一个部件上,部件的分离使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劳动的技巧、水平、能力和劳动的主体创造性统统被生产和分工物化在某一个完整商品的其中一个部件上,从而导致了对整体破坏。劳动的局部分工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越来越趋于合理化的现象,使产品不再是劳动过程的对象,而表现为一种日益合理化、专门化的商品的局部的客观组合。过去把传统经验看作是对劳动对象的合理计算,转而被生产过程的物质对象的、可以按客观计算的劳动定额所取代。工人们屈从于自己所生产的物质对象,并一直被推进到工人的灵魂的局面:一种完全丧失自我的客体化的后果。 (二)关于人的物化 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当生产的客体被分成许多部分的情况下,也就同时意味着它的主体也被分成许多部分,不仅人的内在的存在被这种商品化过程分裂了,人的外在的存在也被这种专业化的过程否认了。也就是说工人完整的人格已经不复存在,它若生存就

简述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

2009年 第1期(总第168期)世纪桥Shi J i Q iao No .1,2009(General No .168) 简述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 向夏莹 (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总体性问题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十分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前驱在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描述了物化、异化现象之后,接着就去寻找克服异化的方法,这就是“对总体性的渴望”。 关键词:卢卡奇;总体性思想;渊源;意义 收稿日期:2008210231 作者简介:向夏莹(1983-),女,湖北黄冈人,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研究方向:西方哲学。 在卢卡奇那里,总体性是他阐述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范畴。他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认为:马克思的辨证方法,旨在把社会作为总体来认识。并提出:“总体范畴,是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因此,总体性思想不仅成为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中心思想,而且总体性范畴在卢卡奇的全部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就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作简要说明。 一、卢卡奇总体性范畴的思想渊源 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主要源于黑格尔。在黑格尔哲学逻辑中,总体实际上就是一种绝对,即作为世界真实存在的主体本质———绝对观念。相对于绝对观念总体,现实世界中一切具体存在的运动都不过是这一绝对主体的有限的存在而已。在黑格尔眼中总体不是一般的部分之和,而主要是一种走向绝对的能动创造力量。它驱动观念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部分)走向总体,扬弃观念的对象化和异化以回归主体。“绝对观念”是普遍统一、完整的整体,它既表现为纷繁事物的本质,又是自身本质的表现。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存在于纯粹观念、自然精神、社会历史三个发展环节之中,由此就构成了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个有机的部分。不仅如此,而且作为整体的绝对观念,缺乏这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都构不成与机的整体。 不仅“绝对观念”是一个完善的整体,它的每一个环节在发展中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黑格尔看来:第一,整体性是基本的原则。世界的完美来源于绝对观念自身的完善,正是这种总体性构成了“绝对观念”本身及其发展的全部根据;其二,整体是一个有机的结合,整体高于部分之和。任何部分都必然置于总体的联系中,离开身体的手不称为手;其三,整体的进化是一种有机的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整体的发展不单是由单一的因素决定的,而且由“绝对观念”内在的各环节上的具体矛盾决定的。卢卡奇不仅继承了黑格尔的这一思想,并且在实际中发展了这一思想: 首先,卢卡奇和黑格尔一样把总体性作为本体论的原则,在他看来离开了总体性,历史的本体就无法理解。其次,卢卡奇完全赞成并继承了黑格尔的整体高于部分的思想,认为各个部分对历史和思想总体的从属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对于黑格尔关于整体是有机的进化,关于发展是具体矛盾推动而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思想,他也是赞成 的。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卢卡奇和黑格尔的认识也是一致的。虽然卢卡奇的总体观与黑格尔的整体观理论有关联,但也有所取舍。卢卡奇的总体观舍去了黑格尔整体观中的纯粹观念、自然哲学,他的总体只是指社会历史的总体性,卢卡奇的总体观是以黑格尔的整体观为理论背景,抓了其中有价值的部分而加以转化和创造的。从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理论背景来看,它上承自黑格尔的整体观,从其发展过来看,它还经历了一个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但是他在生活的不同阶段对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并不断地走向黑格尔的哲学立场。 综上所述,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的理论背景与黑格尔的整体观是一脉相承的,并且他的总体性思想经历了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 二、卢卡奇“总体性”范畴的含义 那么,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卢卡奇在1947年曾比较明确地作过一次概括:“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体性概念首先是指相互作用的矛盾的具体的统一;第二,是指不论是向上还是向下的整个总体的系统相对性;第三,是指整个总体的历史相对性,即整个总体的总体 性特征是变化的、分解的,并限于一定的历史时期。”[1] 总的来说,其总体性思想的基本含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总体统率局部。卢卡奇认为,“总体性”即着眼于全体、整体,是相对于局部、片断而言的。整体由部分组成,但又不是部分的机械相加,其作用也不等于各部分之和。卢卡奇说,“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到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总体的全面渗透优于部分”,“每一部分从属于历史与思想的整个统一体”。也就是说卢卡奇把这种总体对于局部的优先性看作“科学中 革命原则的支撑者”。 [2] 第二,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统一。卢卡奇认为,在社会历史领域,总体性离不开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同时,总体性不仅决定认识的客体,而且决定认识的主体,只有把主体自身作为一个整体时,才能把客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由此,他结合实际强调整个阶级的意识,认为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才能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成总体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卢卡奇区分了形而上学与辩证法,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形而上学把客体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把主体的活动看作非实践的冥思或直观;而辩证法的 ? 59?

浅谈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浅谈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捷尔吉·卢卡奇(1885-1971),是匈牙利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1923年由柏林玛里克出版社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是卢卡奇的影响最大、争论最多的一本论文集,收录了卢卡奇写于1919-1922年的8篇论文和1篇序言。其中1920年的《物化和无产阶级意识》一文阐释了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概念直接依据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关于商品拜物教的分析。马克思的“物化”指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成了一种在市场上买卖的商品,人成了物,劳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丧失了情感和知性。卢卡奇更进一步,指出了物化概念的另一个含义,即人通过劳动所创造的物反过来控制着人。因为《历史与阶级意识》先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十年发表,因此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是上世纪最早、最系统提出物化理论的一部著作。 一、提出物化理论的背景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非常丰富,在西方所引起的震动是强烈而广泛的。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影响如此之大有其深刻的时代原因和理论原因。 (一)时代原因 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战争、危机与矛盾的交织,帝国主义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整个人类社会在现实和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同时,欧洲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一次又一次地斗争,胜利者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失败者则损失惨重。但由于各种社会历史原因和自身因素,各社会主义国家既取得过巨大成就,也有重大失误,甚至是错误,这给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各自的弊端给民众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情感上造成的创伤,不但没有愈合,而且是旧伤痕上又添新伤。 (二)理论原因 人们开始思考现实,但深思需要理论依据。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以后仍保持乐观主义态度的科学主义思潮,如同它所依托的社会母体一样,虽然自身不断花样翻新,修修补补,也的确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总体上,它以反传统

青年卢卡奇_历史认识论中的直观_反思与总体意识

学中最终的东西。指明这一点,我们将在以后施米特的逻辑分析中知晓它的意义。 如上所述,历史概念是青年卢卡奇在这本书中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但是,他本人在撰写大部分论文时并没有自觉意识到这一点。历史规定是在1922年青年卢卡奇撰写最后一篇重要论文的最后时刻突现的,即他在说明无产阶级意识的本质中确定的。他最后决定,以这个历史概念命名这本书。从这个本体性的历史规定出发,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总体就是历史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总体,物化现象是历史(社会关系)的时间性生成凝固为空间性的实存,阶级意识则是由历史性的遮蔽与解蔽区分为资产阶级的非历史的自然(直接性)意识形态以及无产阶级的历史性(中介的)革命理论。 注: 〔1〕〔2〕〔3〕〔4〕〔5〕〔6〕〔7〕〔8〕〔9〕〔10〕〔11〕〔12〕〔13〕〔14〕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7、6、67、233、267、268、298、298、101、275、233、100页。 〔责任编辑:金 宁〕 青年卢卡奇:历史认识论中的直观、反思与总体意识 仰海峰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南京 210093)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如何看透资产阶级物化与物化意识,达到无产阶级的意识自觉,这是青年卢卡奇的理论指向。怎样实现这一点呢?在青年卢卡奇的理论分析中,这是以一种历史认识论完成的。只有实现了对历史的认识,看清了自己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存在,无产阶级才能在历史中超越资本主义。因此,历史认识论构成了青年卢卡奇的理论基础。 怎样才能达到对历史的认识呢?青年卢卡奇区分了历史认识论中的三个层面:直观、反思与总体意识。在他看来,科学的历史认识是通过批判直观与反思认识、以总体性认识为基本特征的认识。 直观的认识指的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物化现象的直接反映。在“物化与无产 阶级意识”这一长篇论文中,青年卢卡奇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物化现象,这一物化现象首先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客体被划分为许多部分。统一的产品不再是劳动过程的对象,而是不同部分的组合;二是劳动过程分化,生产的过程被分为各个部分,各个部分之间失去了整体的关联;三是主体的碎片化。 一方面,他们的机械化的局部劳动,即他们的劳动同其整个人格相对立,以致于人格只能作为旁观者;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的机械化,主体变成了一些孤立的原子。这一劳动过程的机械化与合理性,带来了认识的直观性。 处在劳动过程中的人,只能认识自己直接面对的对象,世界也就变成为一个由现成物存在的世界,认识成为对现成物的直接反映。 这是直观认识的社会历史根源。在直观认识9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物化意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物化意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劳动异化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然而人们 对异化最早了解和接受则是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开始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阐述完整的 异化理论)。在二十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卢卡奇敏锐的意识到,人们所面临的根本 问题已不是马克思时代的由于具体劳动产品对人的异己统治而引发的经济和政治困境,而是 越来越表现为技术、意识形态等普遍的文化力量而导致的文化历史困境。 一、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卢卡奇从《资本论》商品拜物教这一概念得出现代人的物化现象,他指出:“商品结构的本 质常常被人们所指出。它的基础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物的性质,并从而获得一种‘虚 幻的客观性’,一种看来是非常严格地合理的和包括一切的,以致掩盖了它的根本的性质——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每一痕迹的自主性。” 可以说做出这一结论时卢卡奇认为,这种商品拜物教现象和物化现象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是生存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所面临的特 有问题。卢卡奇从下面两个方面来展开研究:第一,他认为物化现象是在人们社会生活中商 品越来越丰富的条件下,商品结构已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结构时才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就 像人们所熟知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商品的产生和交换的出现绝不是资本主义时代的特有物,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低级阶段,原始社会以及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农业社会中,都有着零 星的商品交换和简单的小农经济商品生产,而由于那时的商品生产还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 商品的交换也只是人们为了获得更多自己生产的产品以外的生活必需品而进行的。第二,他 认为,在资本主义时代,物化现象是一个逐渐生成的过程,它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 不断发展而发展。也就是说当物的关系还没有完全掩盖人的关系时,物化现象对社会的支配 作用还没有那么明显,而随着商品结构的不断完善,当物的关系替代了人的关系时,物化现 象的加剧发展就是必然的了。 二、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意义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揭示了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人从属于物、受制于物的现象, 这对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若干问题也具有警示和启迪作用。在劳动发展过程中,商品 的发展、工具理性的扩展导致和促进了人的物化和主体性的沦丧。如果任由技术理性无限制 地膨胀,加剧现代工业社会的物性化,那么,人的全面发展就完全成了空话,生产力的发展 也必将因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主体性的丧失和社会的物化而走向增长的极限。在这种 情况下,社会面临着如何解决绝大多数人的发展与“物的依赖”关系在市场条件下居主导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就是防止人对物依赖关 系的过度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实现生产力发展和人的 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前进。 三、卢卡奇的物化意识 卢卡奇认为物化不只是作为统治人、支配人的异化力量影响着人的活动方式,而且逐渐沉淀 到人们的思想领域中,使人们自觉认同外在的物化现象和物化结构,并把它当成是外在的规 律加以遵循和服从,这使得人们缺乏超越性、批判性。他指出“物化在人的整个意识中打上了自己的印记,人性和人的能力不再成为自己人格的组成部分,他们成为一种像外部世界的各 种事务一样能‘占有’和‘处理’的东西。”正是在这里,隐藏了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关系的虚假的客观性,变成了真正的客观性;而商品关系背后的客观本质,却成了虚无缥缈的东西。 卢卡奇认为意识的物化表现为一个自觉完成的东西。一方面,对于资产阶级而言,物化的现 实只有成为人们意识并不在追究以后,才能将物化的现状维持和发展下去,因此,资产阶级 思想家努力造成这样一种情况:“资本主义社会相对于一个由人自己(作为阶级)制造的现实,在人们看来似乎这是一个与人在本质上异己的自然现象,即使当人仍在‘行动’时,根据事情 的性质,人也仍然是事物的客体,而不是主体。”也就是说,资产阶级要把这种物化的现实沉

卢卡奇早期总体性概念研究

卢卡奇早期总体性概念研究 罗淼(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甄龙(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071) 作者简介:罗淼(1985-),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在读,从事中国哲学、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甄龙(1986-),男,新疆奎屯人,南开大学哲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研究 摘要:总体性是卢卡奇思想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概念。早期卢卡奇强调总体性概念的方法论意义。他认为历史是一个总体,在这样的总体性中,所有矛盾都可以得到解决,这不仅是合乎逻辑的而且是现实的。然而事实上,卢卡奇早期的总体性概念成为了某种抽象的概念,并未摆脱黑格尔思辨的哲学性质。 关键词:总体性;历史;卢卡奇 总体性是卢卡奇思想中的一个基本范畴,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物化现象的揭示,对历史、实践、阶级意识等观点的论述,以及对物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愿景,都离不开对总体性概念的思考。对于卢卡奇而言,总体性概念凝聚着他对辩证法的深入探讨,是他一生都始终坚持的重要思想。 要研究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首先要澄清的就是总体性概念是伴随其思想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按照卢卡奇思想发展的顺序大致看来:早期卢卡奇强调总体性概念的方法论意义,这主要是以《历史与阶级意识》为代表。而卢卡奇早期关于总体性的思想在其中期对于黑格尔的研究中有所深化,这一阶段主要代表作是《青年黑格尔研究》,但卢卡奇在此主要强调的是总体性在理解社会的辩证法中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一种人们的思想和认识方法,同时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规律。而到了晚期,卢卡奇则主要强调总体性是社会构成的一种状态,是他所理解的社会的本体。这一阶段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澄清了这一点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将研究的范围限定在卢卡奇关于总体性思想的早期讨论中,也就是以《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探讨为界限。 一、总体性概念的提出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所谓方法也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同时,他还认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是具体的总体(Die konkrete Totalit?t,Das Ganze)的范畴。”①这样看来,对卢卡奇而言,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也就即总体性。那么,这里就需要说明的是卢卡奇为何要提出总体性这个概念并赋予其重要的意义?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劳动分工破坏了人们之间的有机联系,社会生活被商品生产和交换分割成各种孤立行为,人的劳动变成了控制他自身的某种东西。由此,各种物化现象成为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所面临的必然的、直接的现实性。卢卡奇认为孤立性必须被超越,物化必须被克服,但是物化现象只有在总体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才能实际被克服。在这种背景下,一战后国际社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存在着各种分歧和混乱,由此出现了庸俗唯物论、实证主义或科学主义等思想倾向。庸俗唯物论抛弃了马克思曾经批判地吸取其中合理因素,特别是黑格尔哲学所包含的辩证法。其中一部分理论家将经济视为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观点下,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规律都具有既定的、人在这些经济规律面前,只能被动的适应和服从。而另外一种则是社会进化论的观点,他们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应用于社会领域,

第4章 自由交换市场的效率

第4章 自由交换市场的效率 经济福利的度量 价格管制对福利的影响 税收对福利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福利的影响 一般认为,进入市场的买者一旦有了购买,他必然从中得到了“好处”。同样地,只要卖者出售了商品,也必然意味着卖者从中得到了“好处”。作为一种规范的表达,经济学中把这种“好处”称之为福利或经济福利。也就是说,参与市场买者和卖者都各自或多或少地得到了福利,所有买者和卖者得到了福利加总起来则称为交换带来的社会福利。 交换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大小是经济学评价市场交换结果的基准。本章要讨论的问题之一是,依靠供求规律调节下的自由交换是否最大化了社会福利?由于某些交换也受到来自政府的干预,譬如价格管制和征税,所以也将讨论此类干预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最后,还将考虑市场范围扩大如何影响社会福利。 §1 经济福利的度量 进入市场的买者和卖者从交易中得到的好处不仅是用其所有换来所无,主要指从交易中得到的额外利益。以第2章提到的“鲁滨逊和星期五”为例,由于对鲁滨逊来说20斤鱼和20个椰子等价(各自都要花费一天时间得到),如果他用20斤鱼换来20个椰子,它从这个交易中没有得到剩余,

与他不进行交易的利益一样。但是,如果鲁滨逊用20斤鱼换来25个椰子,他会感到高兴,因为与不进行交换相比,交换使他额外获得了5个椰子的利益。 从交换中得到的额外的利益在经济学上又称为剩余。对于买者或消费者来说,当他愿意支付的价格高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时,他得到的额外利益称为消费者剩余。对于卖者或生产者来说,如果他实际得到的价格高于他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他得到的额外利益称为生产者剩余。市场交换带来的社会福利总额就是所有买者得到的消费者声誉和所有卖者得到的生产者剩余的加总。 1.1 支付意愿与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购买物品时实际支付的价格通常低于他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或他得到的消费者剩余非负。实际支付的价格可以理解成市场价格,或均衡价格。所谓愿意接受的价格,是指基于他自己对物品的评价给出的最高可以接受的价格。譬如,在想买椅子的李四看来,那把椅子的价格如果200元可以考虑,高于200元就不买了,这就表明他给这把椅子的评价或愿意支付的价格是200元。对于同一件物品,不同人的评价一般来说不一样。特别口渴的人对得到一瓶水的评价会很高,在沙漠上的口渴者甚至愿意用自己的金表换来一杯水。因此,对任何人们来说,只要他购买了某个物品,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一定不会超过他愿意支付的价格。 回想一下第3章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曾经把需求表(表3-1)中的每一对应数字解释为不同价格下对应的购买数量,反过来看,他也表示卖出某一数量所对应的买者原意接受的的价格。因此,需求曲线是对所有买者的评价的一种表示。根据需求表不仅可以计算每个买者得到的消费者剩余是多少,并且能够加总计算市场总的消费者剩余是多少。比如,当苹果的市场价格为2.5元时,愿意支付5元的那四个人每个人得到2.5元的剩余,愿意支付4.5元那两个人,每个人得到2元的剩余,…,有两个人最多只愿意支付2.5元,这两人得到的剩余是0。将每个人得到的消费者剩余进行加总,得到总的消费者剩余是:4×(5-2.5)+2×(4.5-2.5)+2×(4-2.5)+2×(3.5-2.5)+2×(3-2.5)=21。 一个市场的总的消费者剩余很容易用供求曲线图表示出来。如图4.1所示,当价格是0P 时,需求数量为0Q ,所有买者的实际支付是00Q P (此为图中矩形的面积) ,而所有买者意愿的支付是以需求曲线为上边界围成的梯形面积,意愿支付与实际支付之差是那个三角形的面积,它就是消费者剩余。 现实世界的情形如同上面假设的例子那样。无论商品的市场价格是多少,买者中的大多数都得到了剩余。也可以说,虽然买者群体都支付同一个价格,大多数人应该会感到“便宜”。出门乘座公交车或许有人觉得“价格高”,可如果没有了可乘坐的公交车,他恐怕会愿意为成此行支付更多。如果我们承认任何人不会以高于自己愿意支付的价格购买商品,那就等价于承认绝大多数买者得到了剩余。如此可以确信,市场的扩大和交易的便利,大大增进了买者群体的福利。 图4.1 消费者剩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