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答案doc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答案doc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答案doc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答案doc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答案

篇一:器件实验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实验报告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测周期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2)了解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仪器设备与元器件:

(1)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2)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

实验流程:

1.用机内校正信号对示波器进行自检(1)扫描基线调节

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置于“单踪”显示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GND,触发方式开关置于“自动”。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聚焦”、“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然后调节“X 扫描位移”和“Y扫描位移”旋钮,使扫描线位于屏幕中央。

(2)测试“校正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

将示波器的“校正信号”通过专用电缆引入选定的Y通道Y1(或Y2),将Y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AC或DC,触发源选择开关置于“内”,内触发源选择开关置Y1(或Y2)。调节X轴“扫描速率开关”和Y轴“输入灵敏度”开关,使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或数个周期稳定的方波波形。

?校准“校正信号”幅度。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校准“校准”位置,“Y轴灵敏度”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准信号幅度记录如下表:

2.用示波器和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

按图所示接好线之后,将示波器Y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GND,使屏幕上出现一条扫描基线。将“Y轴灵敏度”开关置于适当位置,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在调节“Y轴位移”旋钮,使扫描基线位于屏幕下不某一水平刻度线上。基线定位后不再调“Y轴位移”旋钮。

将耦合开关改置于DC位置,再将被测直流信号经探头输入示波器Y轴,扫描线将位移,读出扫描线位移为h;Y 轴灵敏度开关标称值为Ku,探头衰减系数为K,则被测直流电压

3.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

由函数发生器输出频率1kHz、峰峰值为150mV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测量此信号的频率和峰峰值,并用毫伏表测量器有效值,以函数发生器示数为“真值”,计算测试量的相

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验报告

2011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各种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2、熟悉LM324运放的典型参数及应用。 3、掌握PDF 资料的查询与阅读方法。 4、掌握电子设计与调试的基本流程及方法。 二、实验内容 设计要求: 使用一片通用四运放芯片LM324组成电路框图见图1,实现下述功能: 1. 使用低频信号源产生100.1sin 2()i U f t V =∏,f 0 =500Hz 的正弦波信号,加至 加法器输入端。 2. 自制三角波产生器产生T=0.5ms (±5%),V p-p =4V 的类似三角波信号1o u ,并加至加法器的另一输入端。 3. 自制加法器,使其输出电压U i2 = 10U i1+U o1。 4. 自制选频滤波器,滤除1o u 频率分量,得到峰峰值等于9V 的正弦信号2o u ,2o u 用示波器观察无明显失真。 5.将1o u 和2o u 送入自制比较器,其输出在1K Ω负载上得到峰峰值为2V 的输出电压3o u 。 方案论证与数值计算: 由于电源只能选用+12V 和+5V 两种单电源,由稳压电源供给,而

LM324N具有宽的单电源或双电源工作电压范围,单电源:3-30V,双电源:1.5V-15V,经过试验我们选择双电源供电,所以进行电源的搭建

三角波发生部分: 方案一: 三角波发生器电路按照由方波经过积分电路得到,需要两个放大器,不满足实验要求。 方案二: 利用RC充放电模拟三角波,通过两个电位器分别来调节周期和峰峰值至实验要求的值。达到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高效达到要求的目的。因此我们采用方案二。题目要求三角波发生器产生的周期为T=0.5ms,Vpp=4V的类似三角波。我们由公式T=2*R14*C1*ln(1+2*R3/R15)另外运放1端输出电压设为U,则Uo1=(R15/(R15+R1))*U。选取电容为较常见的47nf , 计算得R1=2R14;R14=0-5K,所以取R1为0-10k;得到R15=0-10K; 加法器部分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密码锁(满分实验报告)

密码锁设计报告 摘要: 本系统是由键盘和报警系统所组成的密码锁。系统完成键盘输入、开锁、超时报警、输入位数显示、错误密码报警、复位等数字密码锁的基本功能。 关键字:数字密码锁GAL16V8 28C64 解锁与报警 1

目录: 一、系统结构与技术指标 1、系统功能要求 (4) 2、性能和电气指标 (5) 3、设计条件 (5) 二、整体方案设计 1、密码设定 (6) 2、密码判断 (6) 3、密码录入和判断结果显示 (6) 4、系统工作原理框面 (7) 三、单元电路设计 1、键盘录入和编码电路图 (8) 2、地址计数和存储电路 (12) 3、密码锁存与比较电路 (12) 2

4、判决与结果显示电路 (14) 5、延时电路 (15) 6、复位 (17) 7、整机电路图 (19) 8、元件清单……………………………………………19四、程序清单 1、第一片GAL (21) 2、第二片GAL (23) 五、测试与调整 1、单元电路测试 (25) 2、整体指标测试 (26) 3、测试结果 (26) 六、设计总结 1、设计任务完成情况 (27) 2、问题及改进 (27) 3、心得体会 (28) 3

一、系统结构与技术指标 1.系统功能要求 密码锁:用数字键方式输入开锁密码,输入密码时开锁;如 果输入密码有误或者输入时间过长,则发出警报。 密码锁的系统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数字键盘用于输入 密码,密码锁用于判断密码的正误,也可用于修改密码。开锁LED1亮表示输入密码正确并开锁,报警LED2亮表示密码有误或者输入时间超时。 开锁green 键盘密码锁 错误red 4

电子系统设计 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电子系统设计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二〇年月——二〇年月

实验一、运放应用电路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运用NE555定时器或者其他电路,学会脉冲发生器的设计,认识了解各元器件的作用和用法。 (2)掌握运算放大器基本应用电路设计 二、实验要求 (1)使用555或其他电路设计一个脉冲发生器,并能满足以下要求:产生三角波V2,其峰峰值为4V,周期为0.5ms,允许T有±5%的误差。 V2/V +2 图1-1 三角波脉冲信号 (2)使用一片四运放芯片LM324设计所示电路,实现如下功能:设计加法器电路,实现V3=10V1+V2,V1是正弦波信号,峰峰值0.01v,频率10kHz。 V3 图1-2 加法电路原理

三、实验内容 1、555定时器的说明: NE555是属于555系列的计时IC的其中的一种型号,555系列IC的接脚功能及运用都是相容的,只是型号不同的因其价格不同其稳定度、省电、可产生的振荡频率也不大相同;而555是一个用途很广且相当普遍的计时IC,只需少数的电阻和电容,便可产生数位电路所需的各种不同频率的脉波讯号。 a. NE555的特点有: 1.只需简单的电阻器、电容器,即可完成特定的振荡延时作用。其延时范围极广,可由几微秒至几小时之久。 2.它的操作电源范围极大,可与TTL,CMOS等逻辑闸配合,也就是它的输出准位及输入触发准位,均能与这些逻辑系列的高、低态组合。 3.其输出端的供给电流大,可直接推动多种自动控制的负载。 4.它的计时精确度高、温度稳定度佳,且价格便宜。 b. NE555引脚位配置说明下: NE555接脚图: 图1-3 555定时器引脚图 Pin 1 (接地) -地线(或共同接地) ,通常被连接到电路共同接地。 Pin 2 (触发点) -这个脚位是触发NE555使其启动它的时间周期。触发信号上缘电压须大于2/3 VCC,下缘须低于1/3 VCC 。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答案doc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答案 篇一:器件实验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实验报告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测周期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2)了解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仪器设备与元器件: (1)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2)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 实验流程: 1.用机内校正信号对示波器进行自检(1)扫描基线调节 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置于“单踪”显示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GND,触发方式开关置于“自动”。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聚焦”、“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然后调节“X 扫描位移”和“Y扫描位移”旋钮,使扫描线位于屏幕中央。 (2)测试“校正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

将示波器的“校正信号”通过专用电缆引入选定的Y通道Y1(或Y2),将Y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AC或DC,触发源选择开关置于“内”,内触发源选择开关置Y1(或Y2)。调节X轴“扫描速率开关”和Y轴“输入灵敏度”开关,使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或数个周期稳定的方波波形。 ?校准“校正信号”幅度。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校准“校准”位置,“Y轴灵敏度”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准信号幅度记录如下表: 2.用示波器和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 按图所示接好线之后,将示波器Y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GND,使屏幕上出现一条扫描基线。将“Y轴灵敏度”开关置于适当位置,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在调节“Y轴位移”旋钮,使扫描基线位于屏幕下不某一水平刻度线上。基线定位后不再调“Y轴位移”旋钮。 将耦合开关改置于DC位置,再将被测直流信号经探头输入示波器Y轴,扫描线将位移,读出扫描线位移为h;Y 轴灵敏度开关标称值为Ku,探头衰减系数为K,则被测直流电压 3.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 由函数发生器输出频率1kHz、峰峰值为150mV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测量此信号的频率和峰峰值,并用毫伏表测量器有效值,以函数发生器示数为“真值”,计算测试量的相

数字电子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中北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 《电子线路及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姓名:张涛学号: 李子鹏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起迄日期:2017年1月4日~2017年7月10日 课程设计地点:科学楼 指导教师:姚爱琴 2017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中北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 《电子线路及系统》课程设计开题报告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 题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学生姓名:张涛学号: 李子鹏学号:

指导教师:姚爱琴 2017 年 1 月 6 日 中北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 《电子线路及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学生姓名:张涛学号: 李子鹏学号: 指导教师:姚爱琴 2017 年月日

目录 1 引言 (6) 2 数字电子钟设计方案 (6) 2.1 数字计时器的设计思想 (6) 2.2数字电路设计及元器件参数选择 (6) 2.2.2 时、分、秒计数器 (7) 2.2.3 计数显示电路 (8) 2.2.5 整点报时电路 (10) 2.2.6 总体电路 (10) 2.3 安装与调试 (11) 2.3.1 数字电子钟PCB图 (11) 3 设计单元原理说明 (11) 3.1 555定时器原理 (12) 3.2 计数器原理 (12) 3.3 译码和数码显示电路原理 (12) 3.4 校时电路原理 (12) 4 心得与体会 (12) 1 引言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子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等各方面的优势,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此次设计数字电子钟是为了了解数字钟的原理,在设计数字电子钟的过程中,用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制作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学会使用Multisim电子设计软件。 2数字电子钟设计方案 2.1 数字计时器的设计思想 要想构成数字钟,首先应选择一个脉冲源——能自动地产生稳定的标准时间脉冲信号。而脉冲源产生的脉冲信号地频率较高,因此,需要进行分频,使得高频脉冲信号变成适合于计时的低频脉冲信号,即“秒脉冲信号”(频率为1Hz)。经过分频器输出的秒脉冲信号到计数器中进行计数。由于计时的规律是:60秒=1分,60分=1小时,24小时=1天,就需要分别设计60进制,24进制计数器,并发出驱动信号。各计数器输出信号经译码器、驱动器到数字显示器,是“时”、“分”、“秒”得以数字显示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记时装置都有误差,因此应考虑校准时间电路。校时电路一般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 计实验报告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带秒表)的设计 设计人员:张保江江润洲 学号: 班级:自动化1211 指导老师:阮海容 目录 1.题目与主要功能要求 (2) 2.整体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3) 3.各硬件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分析及原理说明 (3) 4.软件流程图和流程说明 (4) 5.总结设计及调试的体会 (10) 附录 1.图一:系统电路原理图 (11) 2.图二:系统电路 PCB (12) 3.表一:元器件清单 (13) 4.时钟程序源码 (14)

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在于让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综合运用电子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性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软件编程、排错调试、焊接技术、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为今后能够独立完成某些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利用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综合应用单片机定时器、中断、数码显示、键盘输入等知识,设计一款单片机和简单外设控制的电子时钟。 主要功能要求 最基本要求 1)使用MCS-51单片机设计一个时钟。要求具有6位LED显示、3个按键输入。 2)完成硬件实物制作或使用Pruteus仿真(注意位驱动应能提供足够的电流)。 3)6位LED数码管从左到右分别显示时、分、秒(各占用2位),采用24小时标准计时制。开始计时时为000000,到235959后又变成000000。 4)使用3个键分别作为小时、分、秒的调校键。每按一次键,对应的显示值便加1。分、秒加到59后再按键即变为00;小时加到23后再按键即变为00。在调校时均不向上一单位进位 (例如分加到59后变为00,但小时不发生改变)。 5) 软件设计必须使用MCS-51片内定时器,采用定时中断结构,不得使用软件延时法,也不得使用其他时钟芯片。 6)设计八段数码管显示电路并编写驱动程序,输入并调试拆字程序和数码显示程序。7)掌握硬件和软件联合调试的方法。 8)完成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制作。 9)完成系统程序的设计。 10)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调试和制作。

电子设计大赛实验报告

2014年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验报告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F题) 2014年8月15日 摘要:本设计基于磁耦合式谐振荡电路来进行无线电能传输,点亮LED灯。由于输入和输出都是直流电 的形式,因此本系统将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驱动电路(DC-AC),为使直流分量转化成交流电并通过耦合线圈将电能传输给负载,采用LC谐振的方式让回路中电容和电感构成一个二阶LC谐振电路,驱动MOS管形成交流电。第二部分为发射电路(AC-AC),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在二次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并输给接受电路。第三部分为电能转换电路(AC-DC),输出的感应交流电经整流桥桥式整流后流入升压电路。第四部分为升压电路(DC-DC),对整流之后的直流进行升压,防止整流后的电压无法驱动LED。本设计分模块搭建并对各个部分电路进行原理分析。在调试时,采用分模块调试,根据调试结果修改参数,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稳定系统。 关键词: 磁耦合式谐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桥式整流DC-DC升压 [Abstract] The design is based on magnetic resonance oscillation circuit coupled to the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lit LED lights. Since the input and output are in the form of direct current, so the system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drive circuit (DC-AC), is converted into alternating current so that the DC component and the power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coupling coil to the load, using LC resonant circuit in a manner so that the capacitance and inductance form a second order LC resonant circuit, the AC drive MOS tube forma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transmitter circuit (AC-AC),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范本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实 验报告

江苏科技大学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 网上书城系统的开发 学生姓名张颖 学号 班级08404121 指导老师 成绩 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 1月8日 目录 一.系统规划 (4)

1.2初步调查 (5) 1.3确定电子商务模式和模型 (6) 1.4可行性分析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6) 二.系统分析 (8) 2.1系统调查 (8) 2.2需求规格说明书 (9) 2.2.1 引言 (9) 2.2.2项目概述 (9) 2.2.3需求规定 (10) 2.2.4环境要求 (16) 2.3组织结构分析 (17) 2.4业务流程分析 (17) 2.5数据流程分析 (19) 三.系统设计 (21) 3.1系统总体结构 (21) 3.2网络基本结构 (22) 3.3系统平台选择 (22) 3.4应用系统方案 (23) 3.4.1各功能模块简要描述 (23) 3.4.4数据库设计 (24) 3.4.5用户界面设计 (31)

3.5.1客户端要求 (32) 3.5.2服务器端要求 (32) 3.5.3系统测试 (32) 四.支付系统设计 (39) 4.1支付协议选择 (39) 4.2支付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39) 4.3支付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41) 4.4支付系统总体设计 (42) 4.5支付系统功能 (44) 4.6交易流程设计 (46) 4.7支付系统安全设计 (47) 五.心得体会 (47) 一.系统规划 1.1明确用户需求 随着当今社会新系统大度的提高,网络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而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用户应经接受了电子商务,网购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现代电子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FPGA的现代电子实验设计报告 ——数字式秒表设计(VHDL)学院:物理电子学院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刘曦 实验地点:科研楼303 实验时间:

摘要: 通过使用VHDL语言开发FPGA的一般流程,重点介绍了秒表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设计方案,最终采用了一种基于FPGA 的数字频率的实现方法。该设计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在软件开发平台ISE上完成。该设计的秒表能准确地完成启动,停止,分段,复位功能。使用ModelSim 仿真软件对VHDL 程序做了仿真,并完成了综合布局布线,最终下载到EEC-FPGA实验板上取得良好测试效果。 关键词:FPGA,VHDL,ISE,ModelSim

目录 绪论 (4) 第一章实验任务 (5) 第二章系统需求和解决方案计划 (5) 第三章设计思路 (6) 第四章系统组成和解决方案 (6) 第五章各分模块原理 (8) 第六章仿真结果与分析 (11) 第七章分配引脚和下载实现 (13) 第八章实验结论 (14)

绪论: 1.1课程介绍: 《现代电子技术综合实验》课程通过引入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逻辑设计的综合应用、基于MCU/FPGA/EDA技术的系统设计等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对学生进行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与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通过《现代电子技术综合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系统设计原理、主要性能参数的选择原则、单元电路和系统电路设计方法及仿真技术、测试方案拟定及调测技术有所了解;使学生初步掌握电子技术中应用开发的一般流程,初步建立起有关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基本设计方法,为将来从事电子技术应用和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本文介绍了基于FPGA的数字式秒表的设计方法,设计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 ,在软件开发平台ISE上完成,可以在较高速时钟频率(48MHz)下正常工作。该数字频率计采用测频的方法,能准确的测量频率在10Hz到100MHz之间的信号。使用ModelSim仿真软件对VHDL程序做了仿真,并完成了综合布局布线,最终下载到芯片Spartan3A上取得良好测试效果。 1.2VHDL语言简介: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对本实验室的示波器、稳压电源、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万用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有基本了解,为今后的实验打下基础。 2.学会对有源单口网络等效内阻的测量。 3.利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测量振幅和周期(频率)。 二、常用电子仪器的介绍 1.直流稳压电源(DC REGULATED POWER SUPPLY) 本实验室采用DF1733和DF1731SB2A两种稳压电源。DF1733是采用三只电源变压器,三路完全独立输出的三路直流稳压电源,三路完全相同,其中一路的原理如图1-1所示。 图1-1 DF1733其中一路稳压原理框图 由图1-1可见,直流稳压电源由整流滤波电路、辅助电源基准电压、电压(电流)采样电路、比较放大器、调整电路和保护电路组成。 输入220V的交流电压经过降压变压器分别供给主回路整流器和辅助电源整流器。主回路变压器的付边有二组抽头,使输出直流电压为0~15V和15~30V两档。 主回路整流滤波电路是由四只二极管构成桥式整流电路,每只二极管的最大电流为3A 和一只大电容(2200μF)组成。 辅助电源产生三组电压,一组电压为(+12V)供比较放大器和集成电路的直流电源用。另两组电压经过温度补偿的基准稳压二极管稳压后,分别提供电压比较放大器的基准电压和过载放大器的基准电压。 电压采样电路将输出电压采样送到电压比较放大器的反相端,基准电压送到电压比较放大器的同相端,经过电压比较放大器(实际上为差动放大器),比较放大去控制调整电路,使输出电压为0~15V和15~30V。 电流采样过载放大器的原理与电压比较放大器相似,区别只在于一旦发生过载,使调整管截止(约为1.5A),输出电流大小变小,保护稳压电源不至因电流过大而烧毁。这时面板上

电子设计实验报告——充电器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直流稳压电源及充电器 专业班级电信1403班 学生学号2014213940 学生姓名凌志云 实验指导教师黄光明

实验课程名称:电子设计1 一、实验项目名称:ADS06-2型直流稳压电源及充电器设计 一般晶体管电路都需要直流电源,而且是稳定的电源,才能正常工作,如收音机,电视机等。不管是用分立元件组成电路,还是用集成电路,其中都少不了放大信号的晶体管。为了保证晶体管能够保证放大信号,必须采用稳定的直流电源供电,稳定的直流电压可由干电池或蓄电池获得,但他们储蓄电量的能力有限,不能供应电器长时间工作。 稳定的直流电源可由交流电经过降压,然后经过稳压获得,这就是常见的稳压电源,他能供电器长时间工作。本课题主要设计一个连续可调稳压电路以及用这个电路对5号和7号电池进行充电,以实现其多功能化。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 1.学会直流稳压电源及充电器的设计方法和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2.培养实践技能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要求: 1.制作一个连续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及充电器,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1)输出电压:交流220V,直流3V,6V (2)最大输出电流:500mA (3)电池充电器:左通道(E1,E2)充电电流50~60MA(普通充电);右通道(E3,E4)充电电流110~130mA(快速充电) 2.稳压电源和充电器可同时使用,但两者电流之和不能超过500mA 三、实验内容和原理: 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思路 (1)电网供电电压交流220V(有效值)50Hz,要获得低压直流输出,首先必须采用电源变压器将电网电压降低获得所需要交流电压。 (2)降压后的交流电压,通过整流电路变成单向直流电,但其幅度变化大(即脉动大)。 (3)脉动大的直流电压须经过滤波电路变成平滑,脉动小的直流电,即将交流成份滤掉,保留其直流成份。 (4)滤波后的直流电压,再通过稳压电路稳压,便可得到基本不受外界影响的稳定直流电压输出,供给负载RL。 2.直流稳压电源原理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6V、9V的直流电压的装置,它需要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见图。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所选课题:±15V直流双路可调电源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6年06月

摘要本次设计本来是要做±15V直流双路可调电源的,但由于买不到规格为±18V的变压器,只有±15V大小的变压器,所以最后输出结果会较原本预期要小。本设计主要采用三端稳压电路设计直流稳压电源来达到双路可调的要求。最后实物模型的输出电压在±13左右波动。 1、任务需求 ⑴有+15V和-15V两路输出,误差不超过上下1.5V。(但在本次设计中,没有所需变压器,所以只能到±12.5V) ⑵在保证正常稳压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功效。 ⑶做出实物并且可调满足需求 2、提出方案 直流可变稳压电源一般由整流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器和稳压环节组成如下图a所示。 ⑴单相桥式整流 作用之后的输出波形图如下:

⑵电容滤波 作用之后的输出波形图如下: ⑶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是指输出电压可以连续调节的稳压器,有输出正电压的LM317三端稳压器;有输出负电压的LM337三端稳压器。在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中,稳压器的三个端是指输入端、输出端和调节端。 LM317的引脚图如下图所示:(LM337的2和3引脚作用与317相反)

3、详细电路图: 因为大容量电解电容C1,C2有一定的绕制电感分布电感,易引起自激振荡,形成高频干扰,所以稳压器的输入、输出端常并入瓷介质小容量电容C5,C6,C7,C8用来抵消电感效应,抑制高频干扰。 参数计算: 滤波电容计算: 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电压为15V ,当输出电流为0.5A 时,我们可以求得电路的负载为I =U /R=34Ω时,我们可以根据滤波电容的计算公式: C=т/R,来求滤波电容的取值范围,其中在电路频率为50HZ 的情况下,T 为20ms 则电容的取值范围大于600uF ,保险起见我们可以取标准值为2200uF 额定电压为50V 的点解电容。另外,由于实际电阻或电路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电路实验箱的结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接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1. 2.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可以根据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信号电压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挡开关、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进行调节。输出信号电压幅度可由输出幅度调节旋钮进行连续调节。 操作要领: 1)按下电源开关。 2)根据需要选定一个波形输出开关按下。 3)根据所需频率,选择频率范围(选定一个频率分挡开关按下)、分别调节频率粗 调和细调旋钮,在频率显示屏上显示所需频率即可。 4)调节幅度调节旋钮,用交流毫伏表测出所需信号电压值。 注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3. 4.交流毫伏表

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内,用来测量300伏以下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操作要领: 1) 2)为了防止过载损坏仪表,在开机前和测量前(即在输入端开路情况下)应先将量程开关置于较大量程处,待输入端接入电路开始测量时,再逐档减小量程到 适当位置。 3) 4)读数:当量程开关旋到左边首位数为“1”的任一挡位时,应读取0~10标度尺上的示数。当量程开关旋到左边首位数为“3”的任一挡位时,应读取0~3标 度尺上的示数。 3)仪表使用完后,先将量程开关置于较大量程位置后,才能拆线或关机。 3.双踪示波器 示波器是用来观察和测量信号的波形及参数的设备。双踪示波器可以同时对两个输入信号进行观测和比较。 操作要领: 1) 2)时基线位置的调节开机数秒钟后,适当调节垂直(↑↓)和水平(←→)位移旋钮,将时基线移至适当的位置。 3) 4)清晰度的调节适当调节亮度和聚焦旋钮,使时基线越细越好(亮度不能太亮,一般能看清楚即可)。 5) 6)示波器的显示方式示波器主要有单踪和双踪两种显示方式,属单踪显示的有“Y1”、“Y2”、“Y1+Y2”,作单踪显示时,可选择“Y1”或“Y2”其中一个按钮 按下。属双踪显示的有“交替”和“断续”,作双踪显示时,为了在一次扫描过 程中同时显示两个波形,采用“交替”显示方式,当被观察信号频率很低时(几 十赫兹以下),可采用“断续”显示方式。 7) 8)波形的稳定为了显示稳定的波形,应注意示波器面板上控制按钮的位置:a)“扫描速率”(t/div)开关------根据被观察信号的周期而定(一般信号频率低时,开关应向左旋。反之向右旋)。b)“触发源选择”开关------选内触发。c)“内触 发源选择”开关------应根据示波器的显示方式来定,当显示方式为单踪时,应 选择相应通道(如使用Y1通道应选择Y1内触发源)的内触发源开关按下。当 显示方式为双踪时,可适当选择三个内触发源中的一个开关按下。d)“触发方 式”开关------常置于“自动”位置。当波形稳定情况较差时,再置于“高频” 或“常态”位置,此时必须要调节电平旋钮来稳定波形。 5)在测量波形的幅值和周期时,应分别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和扫描速率“微

电子设计 实验报告.

台灯自动开关控制电路设计设计报告 设计任务 设计制作一个台灯自动开关控制电路设计 设计要求 (1).设计并制作一个台灯自动开关盒,以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光照灯灭”等节电功能; (2).台灯盒有交流电源输入线和交流电源输出插座,输出可接额定电压220V,功耗不大于60W的台灯; (3).具有两个传感器,即:(1)光敏传传感器。将其安装在开关盒适当的地方,作为检测光照;(2)对人体敏感的传感器,感应人体接近; (4).自动开关盒做好后,将台灯的电源插头插入开关盒的电源输出插座,便可实现如下功能:(1)在晚上,当没有足够的光源照到光敏元件上时,若有人靠近台灯,它便自动发光,人离开台灯后,能自动断开电源;(2)在白天有足够强的光线(以适合于阅读为标准)照射到光敏元件上时,无论人靠近台灯,它都不会亮; 一. 方案选择及电路的工作原理 为了实现智能开关自动调光的目的,准备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 首先,灯亮的前提是时间为晚上,所以首先要检测是白天还是晚上,通过光线强弱的不同来判定。运用光敏电阻来感应光线的变化。当白天光线强时,光敏电阻的阻值较小;而当晚上光线较弱时,其电阻阻值较大。通过阻值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来确定白天还是黑夜。 运用红外发射接收对管检测人是否进入所在范围。在人进入之前,由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管并行排列,接收管没有接收到红外信号,其电阻阻值很大;当人进入后,发射管发出的红外信号被人体反射,当接收管接收之后电阻阻值变小。通过阻值的变化引起电路中其他变量的变化来确定人是否在所测范围。 最后运用与门来使电路达到当天黑同时又有人时台灯自动打开。 方案二: 对于光线感应部分与方案一相同,而在人体检测的部分则改用红外感应器LHI907,它是利用红外技术,当人靠近时,里面的电路发生变化,输出信号。当红外感应器检测到有人靠近时,输出一个高电平。

中南大学电工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可编程乐曲演奏器的设计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陈明义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电工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十分重要。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电工电子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能综合运用相关关课程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设计,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和认识查阅学习我们未学会的知识,了解专业工程设计的特点、思路、以及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掌握专业课程设计中的设计计算、软件编制,硬件设计及整体调试。设计过程中还能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达到提高我们的设计能力的目标。 从理论到实践,往往看似简单,实则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我们学到很多东西,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的学到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次,特别感谢老师给我们以实践动手的机会,让我们对以前的知识以复习,整合,并从理论走向实践,相信我们都会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学到很多!!!

目录 前言 (2) 正文 第一章系统概述 (4) 系统功能 (4) 系统结构 (4) 实验原理 (4) 整体方案 (5) 第二章单元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5) 音频发生器的设计 (5) 节拍发生器的设计 (6) 读取存储器数据 (7) 选择存储器地址 (8) 控制音频电路设计 (8) 第三章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9) 第四章结束语 (9) 元器件明细表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汇编)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 2010 – 2011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日期:2010年11月17日

目录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3) 二、课程设计名称及设计要求 (3) 三、总体设计思想 (3) 四、系统框图及简要说明 (4) 五、单元电路设计(原理、芯片、参数计算等) (4) 六、总体电路 (5) 七、仿真结果 (8) 八、实测结果分析 (9) 九、心得体会 (9) 附录I:元器件清单 (11) 附录II:multisim仿真图 (11) 附录III:参考文献 (11)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作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基本掌握电子系统设计和调试的方法,增加集成电路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在学完专业基础课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后,应进行课程设计,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会设计小型电子系统的方法,独立完成系统设计及调试,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论指导下有所创新,为专业课的学习和日后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要求 1.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设计,掌握数字系统设计方法;完成系统的组装及调试工作;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工程质量意识,按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教师应事先准备好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答疑,帮助学生解决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2.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查阅手册和有关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际电路方案的分析比较、设计计算、元件选取、安装调试等环节,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3)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的实验调试,提高动手能力。 (4)综合应用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去独立完成一个设计任务。 (5)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设计名称及设计要求 (一)课程设计名称 设计题目: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二)课程设计要求 1、设计任务 要求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测量温度的测量控制系统,测量温度范围:室温0~50℃,测量精度±1℃。 2、技术指标及要求: (1)当温度在室温0℃~50℃之间变化时,系统输出端1相应在0~5V之间变化。 (2)当输出端1电压大于3V时,输出端2为低电平;当输出端1小于2V时,输出端2为高电平。 输出端1电压小于3V并大于2V时,输出端2保持不变。 三、总体设计思想 使用温度传感器完成系统设计中将实现温度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这一要求,该器件具有良好的线性和互换性,测量精度高,并具有消除电源波动的特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它的这些特性,实现从温度到电流的转化;但是,又考虑到温度传感器应用在电路中后,相当于电流源的作用,产生的是电流信号,所以,应用一个接地电阻使电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转化为电压信号。接下来应该是对产生电压信号的传输与调整,这里要用到电压跟随器、加减运算电路,这些电路的实现都离不开集成运放对信号进行运算以及电位器对电压调节,所以选用了集成运放LM324和电位器;最后为实现技术指标(当输出端1电压大于3V时,输出端2为低电平;当输出端1小于2V时,输出端2为高电平。输出端1电压小于3V并大于2V时,输出端2保持不变。)中的要求,选用了555定时器LM555CM。 通过以上分析,电路的总体设计思想就明确了,即我们使用温度传感器AD590将温度转化成电压信号,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集成运放电路,使表示温度的电压放大,从而线性地落在0~5V这个区间里。最后通过一个555设计的电路实现当输出电压在2与3V这两点上实现输出高低电平的变化。

电子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超声波传感测距器设计学生姓名: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 指导教师: 2014年11月20日

目录: 一、摘要……………………………………………………………………… 二、设计背景及应用…………………………………………………………… 三、方案设计框图与论证……………………………………………………… 3.1方案论证及框图…………………………… 四、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及元器件选择…………………………… 4.1 电路总框图设计…………………………… 4.2 电路单元部分…………………………… 4.2.1超声稳频发射电路…………………………… 4.2.2超声波接受放大电路…………………………… 4.2.3多普勒拍频放大电路…………………………… 4.2.4双脉冲检测输出电路…………………………… 五、仿真及实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1仿真中遇到的问题……………………… 5.2.实测中遇到的问题……………………… 六、结论与心得 七、参考文献

摘要 在本设计电路中,主要能完超声波传感探测的作用,电路元件主要由NE556,晶振,非门电路,发射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组成。通过驱动电路促使超声波传感器向空间发射频率为40KHZ的超声波,若探测空间中的物体处于静态平衡,没有发生相应方向的位移时,超声波接受电路接受到反射波,并将40KHZ的超声波转变为40KHZ脉冲电压,再由放大电路线性放大后输出,若探测空间有物体运动,则该运动物体上反射的超声波发生频率偏移,那么前级接受并放大的为两个频率行成的拍频,在经过检波,滤波,将拍频信号取出,一部分放大后驱动发光二极管LED指示检测状况,另一部分送到两级单稳延迟电路,只有两部分电路都为高电平的时候,三极管输出低电平,因此探测空间中每一个动静都会LED显示,被用以防止偶然扰动因素造成的报警。探测的距离可以在0.2~3.5m之间可调,可用车尾行李箱防盗,汽车倒车防撞。 关键词:线性放大,NE556,多普勒拍频,双脉冲检测 Abstract In this design circuit, mainly the ultrasonic sensor to detect the role of, will complete circuit element is mainly composed of NE556, crystals, and not gate circuit, transmitter and ultrasonic sensors. Through driving circuit to make the ultrasonic sensor to the space is 40 KHZ ultrasonic transmission frequency, if detect objects in space in static equilibrium, without the direc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displacement occurs, ultrasonic receiving circuit to the reflected wave, and 40 KHZ ultrasonic into 40 KHZ pulse voltage, again by amplifying circuit output after the linear amplification, if detection space motion, then the moving objects in the reflection of the ultrasonic frequency offset, so level before accepting

电子CAD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以电子线路CAD软件设计原理为基础,重点在硬件设计领域中实用的电子线路设计软件的应用。掌握电子线路设计中使用CAD的方法。为后继课程和设计打下基础。 通过电路设计,掌握硬件设计中原理图设计、功能仿真、器件布局、在线仿真、PCB设计等硬件设计的重要环节。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2.1振荡电路的模拟和仿真。 由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波振荡电路,用模拟的示波器观察输出的信号,熟悉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波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熟悉proteus的基本操作,和各元器件的查找。 2.2 8051单片机 用80c51单片机完成以下功能:(1)构成流水灯的控制电路,使八个流水灯轮流点亮。(2)构成音乐播放的简单电路。(3)构成串口通信电路,完成信息在单片机和串口之间的传播。(4)构成8255键盘显示模块。(5)构成A/D和D/A 转换模块。 首先用模拟器件构成基本电路,然后在单片机中加入驱动程序,运行仿真,最后对电路进行调整校正,完成相关功能。 熟悉单片机实现相关功能的基本原理,对单片机有个框架的了解。学习用proteus仿真单片机电路中不同模块间的组合,扩展单片机电路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设计原理 3.1.1振荡电路仿真的原理 振荡电路原理: 555管脚功能介绍: 1脚为地。2脚为触发输入端;3脚为输出端,输出的电平状态受触发器控制,而触发器受上比较器6脚和下比较器2脚的控制。 当触发器接受上比较器A1从R脚输入的高电平时,触发器被置于复位状态,3脚输出低电平; 2脚和6脚是互补的,2脚只对低电平起作用,高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电压小于1Ucc/3,此时3脚输出高电平。6脚为阈值端,只对高电平起作用,低电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5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学号: 班序号:

一. 实验名称: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二.实验摘要: 在处理输入的模拟信号时,经常会遇到通信信道或传感器衰减强度大幅变化的情况; 另外,在其他应用中,也经常有多个信号频谱结构和动态围大体相似,而最大波幅却相差甚多的现象。很多时候系统会遇到不可预知的信号,导致因为非重复性事件而丢失数据。此时,可以使用带AGC(自动增益控制)的自适应前置放大器,使增益能随信号强弱而自动调整,以保持输出相对稳定。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功能是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较大时,能使输出信号幅度稳定不变或限制在一个很小围变化的特殊功能电路,简称为AGC 电路。本实验采用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简单有效地实现AGC功能。 关键词:自动增益控制,直流耦合互补级,可变衰减,反馈电路。 三.设计任务要求 1. 基本要求: 1)设计实现一个AGC电路,设计指标以及给定条件为: 输入信号0.5?50mVrm§ 输出信号:0.5?1.5Vrms; 信号带宽:100?5KHz; 2)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不要际搭建),用PROTE软件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SCH及印制电路板图(PCB 2. 提高要求: 1)设计一种采用其他方式的AGC电路; 2)采用麦克风作为输入,8 Q喇叭作为输出的完整音频系统。 3. 探究要求: 1)如何设计具有更宽输入电压围的AGC电路; 2)测试AGC电路中的总谐波失真(THD及如何有效的降低THD 四.设计思路和总体结构框图 AGC电路的实现有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和混合控制等三种,典型的反馈控制AGC由可变增益放大器(VGA以及检波整流控制组成(如图1),该实验电路中使用了一个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从而相对简单而有效实现预通道AGC的功能。如图2,可变分压器由一个固定电阻R和一个可变电阻构成,控制信号的交流振幅。可变电阻采用基极-集电极短路方式的双极性晶体管微分电阻实现为改变Q1电阻,可从一个由电压源V REG和大阻值电阻F2组成的直流源直接向短路晶体管注入电流。为防止Rb影响电路的交流电压传输特性。R2的阻值必须远大于R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