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教育哲学读书报告

高等教育哲学读书报告

高等教育哲学读书报告
高等教育哲学读书报告

《高等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1. 【耶鲁精神】

“第一次正式提出高等教育哲学的是《耶鲁学院1828年报告》,教授们认为‘训练’和‘装备’心灵这两条重要原则中,前者更为重要,即有什么学习能比一个受过良好训练并能将其力量移向任何方面的心灵更加实用呢?”

感想:这段的观点表面上看起来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意,但细思可发现,“装备”与“鱼”的性质并不可等同,因鱼是独立的、被动的、没有渔便绝不可得的;但“装备”则是和“训练”相互依托,主动互动的,温故能知新,但温鱼却不可得新鱼,至多煮熟。故我认为,大学在对心灵进行训练的同时,不能坐视被训练的心灵本身空虚,则训练之方法无从依托更无从验证,会导致训练收效事倍功半甚至在短时间内即被遗忘。基于该段的观点,大学在“装备”的提供中,“排除所有可以在学院之外学习的科目??强调文学与科学,因为这些是学生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可能永远也不会有时间和机会去探求的学问”——可以在学院之外学习的科目大体包括生活常识和实践经验,而大学所强调的文学与科学是从古至今来源于生活和实践中的发现与积累的,将文学与科学与生活和实践剥离,相当于剥离了文学与科学的根基,而基于虚空的发展是及其艰难和不稳定的。知识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承认其自由基于以其自身为目的,那么就不应人为地剥离某一类知识,或歧视某一类知识,我们应该相信知识本身有优胜劣汰自我反省的能力,而在其体系中自然而然地保留的项目,则应该被接受和尊敬,作为其有机体的一部分不能被生生拆除从而有破坏知识之天然自由的嫌疑;同时,类似商业、机械制造和农业的被认为应该排除的学科,其中亦包含着在该学科发展中新生的文学与科学知识,如果将这些学科排除,我们所学的文学和科学也将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更难以在进入学院之外的世界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与实践相适应和衔接的。

2. 【不成文法的关系】

“从各国历史中提取的这个‘不成文法’具有四个主要内容:心智的培养;以事实和逻辑证据为基础的客观性;说理的法则而不是权力的法则;广阔的个人自由幅度。显然,高等教育应该以比‘不成文法’更为正式的形式来陈述它的基本原理。”

感想:本段说到高等教育的基本原理,虽以不成文的形式,但仍可以发现各项的个性和联系,心智、客观、说理、自由,其中“心智”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表述,在我看来,该词可以划分成心与智两个部分,也可说是教育的两个阶段的有机结合,首先是“智”该智包含所掌握的知识、所体验的受其影响的情感,与基于知识和情感的实践——与字面的心代表情感而智代表知识智商不同——智是一种必要的积累,在该积累之下,才能与“心”相配,此处的心,便是在大学才可获取的学术修养、习惯或价值观,在高等教育中,获得以心控智的能力,亦使智对心进行反馈,无论在知识的理论方面还是运用方面都可周全。客观性基于“智”的客观,也基于“心”之修养中的逻辑性与诚实品质,说理是逻辑客观性的保障,而自由更是直接可以从心对智游刃有余的运用来体现。

3. 【理念】

没有共同的哲学,没有一种可以通过共同捍卫其纯洁性而永世可靠的、

单一的、不变的、理想的大学教育“观念”。当今的大学和学院,为变革中的人民的多种多样的利益服务。在这里,关键的哲学问题并不是寻求各种答案的共同基点,而是寻找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

4. 【高深学问】

“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 20世纪,大学确立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两种高等教育哲学,一种主要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以政治论为基础。

随着像德国大学一样重视研究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高等教育开始主要以认识论

哲学作为合法存在的依据。

由于教授变为政府和企业大亨两者的仆人,因此他的地位发生了微妙变化,教授不再是为民主社会服务的社会改革家,而成为为民主国家服务的改革家。??过去,在价值自由思想的指导下,他能够追求真理而不必考虑后果;可是,按照新的资格来看,真理现在有了后果,而且是价值方面的后果,那么,他还能宣称忠实于价值自由吗?”

感想:关于高等教育哲学,我认为不必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即真理虽然具有了价值方面的后果,即社会这一抽象的可以作为学术概念的服务对象,化为了聚集着政治和商业的具体对象即国家,学术仍然可以忠于真理,忠于价值自由,因真理本身的讨论对象也并非虚空,其中有关于具体国家的理论,但若想其自由,则对真理进行实践的后果不应归于真理的研究者,无论是报酬还是赔偿,因对真理的实践并非在其研究者的逼迫下进行,研究者只是将真理列示,而对其适用的选择和方法的控制都是研究者之外的人来进行的,根据因果关系学说,研究者与后果的因果关系被实践者阻断,故后果本不应该由研究者来承担,故价值自由并不会因此受到影响。至于额外的嘉奖,应说明并非因真理的成果而获得,仅应是对钻研精神的鼓励,才能保证激励的纯洁性,而不会引发对利益的追逐。

在作为真理追求者的大学教授沉浸在真理中而无需考虑后果的适用情况时,作为真正将其服务作用于国家的政府和企业等机构,亦不应只专注于实业,导致与教授学者之间产生适用衔接和鸿沟,故我认为应将学界所担心的真理与社会服务混淆的部分加于无需纯洁和自由来进行学术研究的政府和企业等机构,在这些机构中培养一些能够理解学术而后落实为实践方案的人才,类似于智库,但较智库更开放,如此能够填平鸿沟使国家实践真理更加顺畅,又使教授们所担心的后果有了明确的归属而可以专心于价值自由的学术。

5. 【学术自治】

“高深学问需要超出一般的、复杂的甚至是神秘的知识??应该让专家单独解决这一领域中的问题,他们应该是一个自治团体。

尽管赞成学术自治的论据看来很合乎逻辑,然而,我们必须记住,有时是经验而不是逻辑制约着学术传统??美国和英国都不得不通过国家立法来打开自治的高等学府的铁门。

自治必然要求完全的经济独立??大学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的知识之翼??保护高等教育自治,防止政府过分束缚的一个堡垒是私立大学。

为了保证管理效率,有些协调是必要的,如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的设施等。高等教育的管理机构必须由专家和院外人士两方面组成,学术自治才会实际有效,没有前者,大学就会信息不准,没有后者,大学就会变得狭隘、僵化,最后就会与公众的目标完全脱节。

由于教师是为难以确定价值的长远目标工作的,因此不可能像计算企业或商

业人员的价值那样计算学者的价值,外行董事会的地位也不能拟作企业中的董事会。一人一票,但更可取的办法是通过说服做出决定。所有团体参与决策越广泛,就越能实现民主。”

感想:我认为,上述学术自治的模式虽然是普遍实行的,外行董事会掌握财经大权的情况下,其对学术资源在项目间的分配分歧是有资格进行仲裁的,但分歧的决定权掌握并不应过于简单,应该采取争取学术资源的项目间如当事人对陪审团的说服一样的模式,对决策者进行说服,也即对之进行科普——这个必要的环节可能会增加学术管理的成本,降低效率,此也是外行董事会的一个弊端;另外即使接受了科普,决策者仍是外行,则学术自治团体要承担决策失误的风险,如若将风险归于决策者承担,虽然会更加谨慎,但也会使决策效率更加降低甚至放弃决策,形成决策的烂尾,这是外行董事会裁决的第二个弊端。在双重弊端下,是否应该考虑仲裁资格具备是否意味着必须由外行董事会仲裁?

大学的存在归因于社会,但其开始以学术为目的存在时,便是一个有社会公众大部分都难以企及的学术个性的独立团体,如其所有决策仍必须由社会公众之代表通过最终裁决权进行许可才能行为,或进行分配,则其形象莫过于一个受到畸形管教和溺爱的孩子,发展必将

受到阻碍,也正像孩子回报父母,学术团体回报给予其存在机会的社会的方式,并不必须是报之以裁决权,更实质和有益的,应该是自由决策发展后获得的能够运用于社会的学术成果。而在决策权的部分,作为社会代表的外行董事会之作用,应是作为一个跳出者进行客观的建议,最终的决策应是内行之间的说服来完成,在说服中,也许会收获合作。

6. 【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的相互冲突:迫切需要某种社会机构能在不受控制、不受威胁的情况下对社会的所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论。

学术自由的合理性至少基于三个支点:认识的、政治的、道德的,认识方面最主要,学者行会必须在处理知识技术方面具有专长,进行艰苦训练。

自由是追求真理的先决条件,还是真理是形式自由的先决条件?

圣奥古斯丁的假设:如果能够认识的都已经认识了,那么就没有犯错误的权利了。

胡克的反驳:人们可以在真理方面犯错误的社会,在道德方面优越于必须把他们不能理解的东西接受为真理的社会。”

感想:真理是个无限大的群体,自由则是一种状态,状态可以判断是否实现,而无限大的群体却没有获得的尽头且要“像有机体和社会形式一样要不断发展,故将真理作为自由的前提,即只要发现认识的错误便终止自由,则自由便永远无法实现,而将自由这种状态作为真理的前提,在自由状态初初进入的时候,便可以开始真理的获取,并且伴随着自由程度的加强,真理的获取也在逐渐增加。

“贾斯珀斯:言论自由式所有公民的权利,无论是否是专家,而学术自由只限于学者行会。”

“琼斯:自由的基本理由完全是为了公共利益,??了解世界和利用它的资源改进人类生活条件。”

7. 【高等教育服务对象】

“影响高等教育为谁服务这一问题的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是:学生的才能和学术课程的性质。

高等学校这一过去一直是选择少数学术精英的机构,现在还在起分配职业阶

梯上的等级和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的作用,青年人越来越希望获得高等教育。

让每个人都有条件尽可能充分发展他的潜能,这是一种良好的公共政策、良好的政治哲学,因为可以培养出更好的公民、更有生产力的工人、更有欣赏力的闲暇利用者,等等。但是面临着怎样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剩余资源的问题。

大学入学方面的平等主义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人生来平等,要用教育维护平等;第二阶段为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但为这些差别的发展提供均等的机会。

英才主义被打破,怎样引起高等教育本身的转变?——高深的专门知识应用于复杂社会时,会出现中间水平的学问,即新型非深奥的知识成分,

高等教育能否通过承认低级水平的高等教育来扩大入学对象,同时还称之为“教育”?

8. 【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自由教育】

教育本身和受教育的状态就是普通教育的主要目的,有用性只是副产品——让教育使他们成为有能力、有理智的人,他们以后在社会中担当的角色会满足他们自己。

自由教育是非奴隶、工匠的全力过市民生活和从事国家管理的自由人的教育,课堂可以提供认识态度,而非培养德行,自由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应该留给家庭、街道、市场、政治活动场所和教会完成。(史密斯1958)

感想:理论教育是自由教育的核心,是获得心智的途径,在其中掺杂过多主观性浓厚且概念模糊的道德则不利于理智的培养,更不利于理论本身的精炼和延伸——当理论在其自身的逻辑中推论出新的内容,再从外部向非理论的道德或实践经验中适用,便会受到十分客观

的成效,郎中不医自己的病,道德不参与对自己的作用,都是类似的道理,而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划定的领域,能够将理论与道德隔离开,以便二者更有力的相互作用,这也是我们明确高等教育目的与途径等一系列内容之内涵与外延的目的。

9.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有三项主要职能:传播高深学问、扩大学问领域、运用其成果为公众服务,其中第一项是最古老的。

教学不只是讲授,还包括启发和友爱,信息媒介方面的新发展能够为两种教学提供便利。

课程选择的适切性检验过于简单,应该多重考虑长远的利益和普遍的价值,进一步安排选择检验,即根据重要性程度进行等级秩序安排。

是否应该强求学生与学校预先确定的形象一致?或者学生的个性是否应该多少保持原样?这是一种两者都是的情况。杜威关于课程结构的观点看重学习者的交互作用,布鲁纳则回归理论学科并通过分析实现广泛的迁移,批判不关注时代重大问题又担忧对知识本身热情的牺牲。”

感想:以上说明了学校个性与学生个性在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中的结合,因学校毕竟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其有特定的历史和现状,故其对每个学生个体的掌握并无法完全感同身受,其对于每个学生的想象力也不可能大过学生本身,故保留学生个性的做法也是保留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使这种可能不被学校完全统一的

规定所束缚,也为学校发展提供素材,同时学校又有一定的限制,让学生不至于误入歧途,同时将学校的资源与保障正当分配,为学生提供发展的资本和保护。

10. 【治学的道德】

“学者是高深学问的看护人,也是他们自己的道德的唯一评判者。

学者道德的准则包括:坚持学者社团中所有成员都在高等教育的某一领域受过长期的系统训练;为教授们保留尽可能大的自治天地;学者对本学科的道德责任,献身于自己的学科领域;把发现公布于众的责任。

接受捐赠的学者必须小心谨慎,确保自己不被剥削和利用,公开感谢他在研究中可能得到的财政资助。

‘负责’、‘开诚布公’的定义模糊——保密的界限和方式。

推荐信:把道德信条纳入一个更为专业化的观点,教授们似乎就要承担起严肃的道德责任:保持高度的学术标准而不接纳不称职的人,推让给同事会给他人带来不好的影响,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因为存在着其他教授会写更耿直、坦率的推荐信的可能性,而削弱学者在这方面的责任。

想指出有利于学术进步和忽视学术责任尤其是教学责任的分界线是相当困难的——校外工作时间限制的指标。

哈佛大学通过建立自己的商业公司就可以不经过中间人直接分享利润,增加大学的收入??一位教师认为当教授们把他们的研究当做商业机密时,研究计划的互相交换也就停止了。更为混乱的是产生一种危险,即与公司有联系的教师得到学术地位晋升或得到假期就会被视为重商主义。”

感想:商业化的方式对学术成果的交换的阻碍可以通过申请专利的方式来缓解,因享有专利权的前提是专利内容需要公开,而专利的许可使用费可以通过许可与被许可双方通过合同约定,作为同一所学校的同事,许可使用成本自不会过高;更进一步的情况是,如果教授的研究完全是利用了学校的设备资源,并且其研究成果的发布和责任由学校承担,则该成果可以视为特殊职务作品,研究者教授仅享有作品的署名权,而作品的其他权利包括财产性权利全由学校享有,则教授之间不存在研究计划的交换,因研究计划及其成果都由学校来管理,更利于整合交流沟通,且因研究所获得的收益也由学校统一分配,教授之间也不存在分配冲

突以及商业利益的竞争。总体来说,商业化如果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大学更加有血有肉的存在方式,则可以通过其他配套制度来缓解其中的弊端,做到利大于弊,且控制弊端的发展,则应当被接受。另外,商业化的模式也可给研究者带来纯学术氛围中缺少的激励,即使会有为研究而研究的充数成果出现,也会在爆发式的基数明显增大的成果中,获得一定比例的,数额高于从前的有价值成果。

11. 【作为教会的大学】

“几乎无需任何补充,宗教当局就巩固了当时已建立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这种权威扎根于当时最优秀的知识之上,如关于人的本性、关于宇宙及关于祸福的知识。

高等教育中修道院式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也可归因于它与教会的世代联系——十九世纪末发生的变化:以前知识的目标是增添上帝的光荣,现在知识却日益增加着其本身的目的,即激增与世俗化,开始侵犯它从前的保护人、创办人的领地??当我们失去了熟悉的路标,即使是有疑问的路标,我们还是会感到不安,必须转向大学,它们是一种世俗化的教会。

因为我们个人和社会的成功都建筑在我们的知识之上,所以必须求助于大学而不是教会甚至政府——大学代替宗教当局成为伟大的仲裁者,把高深的学问转篇二:中国近代哲学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哲学史》读书报告

“众人之宰,自名曰我”(龚自珍)

龚自珍能写出“众人之宰,非道非极,自名曰我”这样的句子,我觉得是和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思想是同样伟大的,他们都是从封建思想对人的自我的扼制中把人解救出来,发现了一直被压制的自我。龚自珍从哲学的角度高度推崇“自我”,他把“众人”与“圣人”对立起来,把作为“众人之宰”的“我”与“道”“极”对立起来。他说天地是人造的,人才是世界的主宰,并不存在一个比人更高一级的“天”,这就是对人的自我的高度肯定,从而从哲学的高度发现了人的自我,要解放人的自我。

“三世说”(康有为)

康有为的“三世说”,把人类历史的发展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阶段,并以为这是人类历史进化的普遍规律,这里所包含的进化思想是和当时的思想主流相同的,但康有为硬要从孔子的故纸堆里找一个观点来契合进化论的观点,有一种很大的不自信和中体西用的影子,好像西方什么先进的思想都能从中国古籍中找到源头,这种刻意的解释实在没有必要,当然康有为需要借助圣人的名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就是代圣人言吧,我觉得这种划分未必合理,我们完全可以另辟一套科学的划分标准。

“实测内籀”(严复)

严复认为真正的科学方法在于内籀(即归纳)而非外籀(即演绎),归纳就是要观察获得的知识材料,概括出一般原理来。严复从“实测内籀”之学出发,对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学术——旧学进行了猛烈批判。他说,“西学”由于注重“实测内籀”,因而形成了“翔实”而“有用”的特点。相反,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八股、辞章考据,宋明道学等“旧学”,脱离实际,思想僵化,根本就不能发现真理,发展知识,是“无用”和“无实”的。严复提倡的这种“实测内籀”逻辑思想还是产生了很积极的影响,可以说自严复以后,中国人不再忽视形式逻辑。

“道德革命”(梁启超)

梁启超认为中国要建立新国家必先有“新民”,新民是民之自新,“自新”的主要内容就是”新民德“,而要“新民德”就要进行“道德革命”。他认为道德起源于利群,而群是由野蛮而文明进化着的,因此道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群之文野不同,则其所以为利益者不同,而其所以为道德者不同”。梁启超的这种观点对一直以为道德不变的传统观念无疑具有巨大的冲击,就是对当下的社会也有很多实际意义。孔孟生于两千多年前,怎能制定适合今日之道德呢?何止是道德,可我们又有多少人一直被孔孟之道牵着鼻子走呢。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胡适)

胡适通过把西方近代实验科学方法与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己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为核心的方法论,在当时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这种方法论包括“拿证据来”,“科学实验室的态度”和“历史的态度”三点。“拿证据来”又是后面两个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的前提,记得我以前看到鲁迅讽刺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时颇为不解,其实我对胡适这种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是颇为赞赏的,而要达到实用的目的,就凡事都必须拿证据来,如果没有证据,我们就该有怀疑一切的态度。所以,求得真相的方法只有一条路:“就是寻求证据”

“俱分进化论”(章太炎)

同我们一直以来认为是真理的达尔文的进化论不同,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进化论都是指进化是积极的,越进化越高级。但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却认为进化并不只是好的方面在进化,而是好与坏和善与恶在共同进化着。他说:“彼不悟进化之所以为进化者,非由一方直进,而必由双方并进。”我觉得章太炎能意识到进化的两面性还是颇有见地的,现在我们所说“科技是把双刃剑”其实也同俱分进化论之理,科技愈发达,我们的生活水平愈高,但各种高科技犯罪高科技武器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危害。但我以为,这并不是科技的原因,不是进化的原因,而是人性没有进化,人若能更好的只利用进化带来的好的一面就好了。

“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王国维)

在感情上,王国维觉得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论更可爱;然而作为学问家,他又倾向于相信实证论,因为实证论是同实证科学相联系的。所以他说: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余知真理,而余又爱其谬误。我的理解是这是他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他爱的是一种没有生活欲望的涅盘之境,觉得那样才是最美好。然而现实又不允许这样,所以他只能接受实用主义,因为这才是实在的生活,但它却不是他所所向往的。当然这样理解有点浅,也只能如此了。

“东西文化三类型说”(梁漱溟)

我觉得他这样把东西文化划分为三个类型自有他的道理,但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他固然能够自圆其说,找很多理由来解释他的理论,并由这个三类型说衍生出很多观点,但我怀疑他的这个三类型理论是否有牢固的根基,是否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但总的来说,它能够与众不同的提出自己的理论,并且用它来解决古今中西之争问题,这种精神无论如何是值得钦佩的。我个人不同意他随便就提出一种划分文化的标准。

“科玄论战”

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一个话题,科玄论战主要是科学派和玄学派的论争,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围绕着科学能否解决一切展开的。科学能解释人生观吗,科学能解释宗教信仰吗?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以为科学是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就人生观来说,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只有一种,就是共产主义人生观;就信仰来说,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的存在只是一个历史范畴,必将会消失。我有时候想理性能否解释感性的东西呢,所以我就只能认为非理性的事物都是不合理的,因为我无法解释他们。

“性修不二”(熊十力)

熊十力认为性修不二这一命题和他一贯倡说体用不二的致思如出一辙。在性修不二这一命题中,熊十力持守一项基本观念,即人之性本完善,即所谓“万善具足”,同时,既已完善的人之性即为修学复性的标准和目标。修学是复性的方法和途径,人应该也可以修学复性,而修学并不能增益人之性,即所谓“非是增益本性所无”。基于如上基本思想,熊十力认为性修不二。此段引用别人,实在不懂熊十力。

“人生境界说”(冯友兰)

冯友兰以为,同一宇宙人生,按照人的觉解不同,可以分为四种境界,这就是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对于这样一种划分,当然只是一家之言,我个人还是觉得他还是讲得有道理的。我觉得这种境界说暗含了他的一种社会理想,即人人都达到天地境界时会出现的理想世界。但我们很难评判某个人是那种境界的,我觉得重要的不是人在那种境界,二是人始终向更高的境界努力。

“良知坎陷说”(牟宗三)篇三:《科学哲学导论》读书报告

《科学哲学导论》读书报告

《科学哲学导论》一书是自然辩证法xxx老师的推荐读物。作者是德裔美籍哲学家鲁道夫·卡尔纳普,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1891生于德国隆斯多夫,1910-1914年在德国耶拿大学和弗赖堡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和哲学,曾受教于g.弗雷格门下,1935年底前往美国,并于1941年加入美国籍,1970年卒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

本书是r.卡尔纳普科学哲学方面的代表作,讨论了现代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特别对科学语言的性质、科学解释的结构、测量与定量语言在科学中的地位、因果性和决定性。非欧几何的哲学意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哲学问题等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

书中开篇即给出了两个基本概念:

1.“全称规律”:一种规则性毫无例外的在所有的时间和所有地方被观察到。并借以符号(x)(px?qx)为其形式逻辑,表示“全称条件陈述”。

2.“单称陈述”:一种只陈述单一事件与地点的某件事情发生。

对如何解决“我们怎么能够从这样的单称陈述出发到全称规律的断言”这一难题的探讨即从对“事实”与“规律”的科学分析开始。全称的陈述被称为“规律”,其中,简单类型的“规律”被称为“经验概括”或“经验规律”。对个别事实的直接观察产生科学,将许多观察相互比较即可发现“规律”,用于解释已知的事实及预言尚未知的事实。常见的对于事实的解释类型主要为演示类型和统计类型,而常见的用于解释事实的规律主要为逻辑的、纯数学的和经验的。有一则问答让我切实体味到了语言的内在逻辑,即对一个事实作出适当的解释为什么必须诉诸一条规律?因为看上去事实可由另一个事实解释。作者通过对“约翰拿表”的例子分析得出:事实解释其实是伪装了的规律解释,即在给出事实的解释地,是省略了一些规律的。

经验论代表人物伽利略认为“科学是由观察而得”,对事实的解释多为定性的。作者则在实验方法部分阐述了自己对科学规律进行量化观测的主张,选取能够感知到的可测量的指标,如“温度”、“体积”、“压力”等,借助仪器观察并总

结出经验性规律。然而,作者同时认为,讨论事实和规律的发现是经验学家的任务,新型的哲学注意力已集中在科学本身,即研究科学所使用的概念、方法,研究科学的可能结果、陈述形式以及适用的逻辑类型。

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探讨规律时,作者认为引起一个事件的并不是一个物,而是一个过程,并且不是唯一原因导致特定结果。比如对“a是b的原因”,作者解释为,假定关于a的一切有关事实已知,同时依据一切有关规律,就能预言b的发生,它只是一种逻辑上的陈述,并非具有因果上的必然性。在考察a与b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的时候,原来许多规律已被暗自假定,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因此,无论当我们谈到因果关系还是规律,都仅仅是对观察的一种描述,都可能是错误的,科学本就是可以证伪的。另外,对“自然的基本规律为具有普遍形式的并且同时是真的陈述”的定义曾受到经验论者的质疑,作者进一步定义“如果陈述是一切基本规律的类的逻辑推论,则其具有因果上的真。”至此,全称规律即为广义上的规律,不是基本规律就是导出规律。

“经验规律”和“理论规律”是书中另一对有意思的概念,其关键区别在于“观察”。作者认为,经验规律有助于解释已经观察到的事实并预言尚未观察到的事实,而理论规律用以解释已经形成的经验定律并可以推导出新的经验定律。正如陈文军老师自然辩证法课堂上所

说,“所有的真知识都源于判断。”其中,分析判断基于现有的已知规律,并未有新知识的增加;而综合判断则是已知规律与经验判断的结合,伴随新知识的产生。

总的来说,词的意义在于知道它应用于经验的方法,陈述的意义在于它的实证方法或真值条件。对事实进行抽样和概率统计,归纳为规律,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和逻辑判断以解释结论,这就是科学与科学化的过程。科学哲学赋予了科学知识特定的指征,即可实证性、可证伪性、范式系统,以及无标准主义,尽管这些都是后来的哲学科学者的研究总结,但是在《导论》这本书中还是能够找到相应的内容。

虽然本书的译文并不十分通畅,用词行文也稍显艰涩难懂,但还是很有收获,结合课程学习,将对今后科研角度的择取、学术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方法改善产生深远影响。篇四: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活着》

一.作者简介:

余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浙江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县。他是目前在国际文坛声望最高的中国作家之一,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1984年《北京文艺》给他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星星》,25岁那一年,他又写出了《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的创作,曾经深受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影响,后来他从他们的艺术中解脱出来,探索自己的艺术道路。1984年他写出了《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等小说,开始展露了他独具个性的文学才华。1988年的年初他发表了极有影响的《现实一种》,作家及其作品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余华自己似乎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信,他感悟到人和人之间的那种残酷状态,也可以用一种非常潇洒的轻松情调来描画。接着,他又发表了《世事如烟》、《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等小说,又不断地取得新的成就。余华从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到《世事如烟》等作品,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以跳跃式的姿态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学高度。他越来越自如地开拓了自己的文学天地,构筑了自己独有的艺术世界。其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荷兰文、韩文、日文等在国外出版。

二.内容梗要:

书中记叙了:‘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三.读后感:

人越惧怕死亡,人就活得越怯懦,而坚强乐观是对死亡的超越。人因为孤独而痛苦,又因为痛苦而孤独,在冥冥中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为因果。人要靠记忆来慰藉,要靠倾诉来释然,要靠平静来概括,要靠回首来彻悟。悲怆的残阳微弱的呼吸着,无意感染了那一个午后的黄昏,带着些许的惆怅,带着些许的悔悟,带着些许的淡然,福贵讲述了自己的一生。

当时只道是寻常,“当时”像一部经典被缩成了记忆。年少的福贵是富少,有着他人所不能及的生活,享受着他人所不能享的尊宠。人往往在满足和拥有中堕落,福贵也变得焦躁不

安了,烟花柳巷像无形的磁场,福贵一步步陷进其中,当他被青楼女子背着穿梭在大街上之时,他也许从未想到此刻的逍遥只是昙花一现,也许他从未感觉到烟花易冷时的凄凉。他不顾娇妻,他忘怀于纸醉金迷的世界。人总是忘乎所以,放浪形骸,当一切浮华都成为过去时,繁华也就悄无声息了,福贵不知道自己正在给自己挖陷阱,这一陷,福贵再也没有出来过。烟花柳巷太柔情,而金牌赌场才是富少挥手洒金的地方。福贵比钟爱他的妻子还要钟爱于赌场,天下人熙熙攘攘皆为利,而金钱就是利的实体。赌场上的输赢就像梦一般若真若幻,福贵不知道他正在输掉自己的人生。叹息之余,我感叹人生换位的易,福贵不再是富少了,他的前半生充满了奇幻。当他把家财输得一无所有之时,父亲并没有大打出手,相反他的父亲很平静。其实,人表面的平静是虚伪的,人内心的惊涛骇浪才是真实,福贵父亲的死恰恰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人一旦被上帝关注,那么他得到的不是垂青,就是遗弃。那一抹悲伤的气氛还未退却,又增加了一份妻离之痛。家珍之父锣鼓声张地接走了女儿,带着福贵未出生的孩子。福贵木讷了,哑然了,没有说一句话。男人一旦犯错就难以让人原谅,男人一旦倾家荡产就少了拥有时的霸气,福贵看着妻子走了,默默耕种着租来的五亩地,他要养活一家人。人往往在容易活的时候不安分地活,而在难以活下去的时候又要竭力地活下去,福贵学会了耕地,看着年迈的老母蹒跚在旁福贵心

中也许很痛;看着伶俐的女儿凤霞,福贵也许在狠狠地咒骂自己。我一直认为:亲情是人内心中无形的线,看着亲人为自己所累时,人的自责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福贵也如此。福贵的人生轨迹从圆滑优美的弧线变得曲曲折折、颠簸不平了,而他一直竭力地想要好好地活。此时的福贵叫“富贵”,带有点讽刺性的悲凉,但此时的福贵很真实,很认真的在活着。

人一旦真实得活着,那不真实也变得真实了。当福贵的妻子家珍带着儿子有庆回来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昔日里被自己痛打痛骂的妻子竟好端端地站在门前,带着那份执着的微笑,福贵终于明白了自己有多么的浅薄。女人是水做的,有着太多的柔情和牵绊;而女人又是坚强执着的,有着太多的深情。在人拥有时,人就会很容易忽略她的存在;在他失去时,他才想起她的好,但此时的福贵再也不会不顾妻子了,他开始变得疼爱自己的妻子了。他们的爱情不再是奢侈的形式,而是情深似海的患难夫妻,为了一家人活着,他们真实的在劳作。

人生总是充满悲喜杂剧,没有纯粹的喜,也没有纯粹的悲。他的母亲因劳累过度卧病在床,必须请医治疗。福贵进城了,没请到医生却被拉去当壮丁。这就是人生必然中的偶然,福贵欲逃不能,看着离家越来越远,福贵越来越感伤。这也许是上帝故意搞的一处闹剧,活生生地让一个人经历些许的生离死别,尔后彻悟人生。在战火纷飞时,福贵更想活,深深地想活。之后遇到解放军,他幸免回家,看着那依旧的茅草屋,福贵感到从未有过的亲切;看着眼前的一双儿女,

福贵才真正体会到活着有多么的重要。眼泪是思念的载体,是欢欣的背面,是情意绵绵的流淌,夫妻两人劫后余生相逢是让人感动的人生场景。福贵在死亡中的挣扎是有价值的,他对生的期盼超越了孤独和痛苦的勇敢。但命运似乎并不赞赏他的坚强和勇敢,无情地夺取了有庆年轻的生命,福贵心中那升起的希望之火又被浇灭了。看着静静躺在病床上的儿子,福贵的坚强被失子之痛冲磨得所剩无几了,他也许自责自己给儿子起的“有庆”这样带着嘲弄的名字吧,但福贵依然活着,因为还有家人。随后女儿、妻子、女婿、小外孙相继离去,留下了他孤独一人,怀揣着思念,忍受着寂寞,经历着孤独。但这些并未将他打倒,因为他还有老牛。在凄清的岁月中,他和老牛有着十分的默契,他把思念全都寄托在牛身上。人就是这样,在没有任何人可倾诉、可理解的情况下,他往往将感情转移到他物。人是情感动物,再怎么受打击,也磨灭不了他真实的性情。福贵经历了太多的不幸、悲伤和痛苦,我想,他已经超脱了那样苦楚的生活,他在真正地活,不带半点掩饰痛苦的虚假。经历的越多,彻悟的就越深。人明白了死亡必然中的偶然,懂得了死其实是另一种的生,那么人就活的真实、

宁静、淡然,就像福贵在静静的午后向别人讲述自己的一生。其实,福贵一生的悲摧不是他

一个人的,而是一个不成熟时代的,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有着太多的躁动与不安,个

人的命运在时代的潮流中显得摇摇摆摆,难以把握。那是一个不成熟、不理性、不民主的时

代,而人总是被动地接受那个时代,人权也许遭到了上天都难以容忍的程度,福贵就是那个

时代的不幸儿。个人虽然超越了生死。但却篇五:《哲学的故事》读书报告

《哲学的故事》读书报告

小组成员:

——斯宾诺莎邓娟41023019 戴若菲41023086 王佳妮41023077 向毅

41023009 目录:

前言 -------------------------------------------------------------- 3 心态 -------------------------------------------------------------- 4 爱 -------------------------------------------------------------- 6 谦虚 -------------------------------------------------------------- 8 幸福之完善自我 -------------------------------------------------- 11 小组分工 -------------------------------------------------------- 16 前言

《哲学的故事》这本讲述了很多哲学家(像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等)的事迹,

包括他们的生平经历、代表作的解读。

正如作者威尔·杜兰特在本书开头致读者中提到,《哲学的故事》并不是一本完整的哲学

史,它是一种尝试,用集中描写某些主要人物纯理论思维的故事的手法使知识人情化。哲学,

在我们的一贯的认识中,是高深莫测,不可触碰的。仅仅是那些伟人的的只纸片语都会让我

们去回味许久,更何况是他们一生的心血之作。然而在这本书中,作者向我们讲述了各个哲

学家的思想及他们的思想是怎样给了人们以深刻的影响。逐步引导我们走向哲学的世界。

斯宾诺莎,我们小组对于这样一位哲学家是没有听说过的。作者既然将他写入书中并且

给予同样的篇幅,那么他必然有着自己独特的哲学见解。于是我们小组选择以斯宾诺莎为主

来展开这次的读书报告。

我们的水平或许在从事哲学的人的眼中太过浅显,但这都是我们每个人尽力去做到的最

好。也非常感谢老师的这一次的作业要求,给了我们一个接近哲学的机会。今天我们所了解

的有关哲学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都会有所帮助。

心态

1.心态与道德

决定论使我们能够以同样平静的心情预料和面对好运和厄运,因为我们知道,这一切都

是天意,很多东西并不是人的自由意志能完全决定的。正如今天瞬息万变的社会一样,人总

是在某种规则下寻求自身最大的消极自由。而这些规则往往是导致事件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才会有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而这些不公平的现象又会引发道德风险,但我并不是说道德风险

都是由不公平引起的。所谓的法律,社会规则仅仅只能限制人的行为,却无法限制人的思想。

这时候,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便发挥了作用。但社会公认的道德观,价值观能否发挥维持社

会运行的功效却是取决人的心态。也许决定论还教给我们“上帝理智的爱”,从而使我们愉快

地接受自然规律,并在自然规律的范围内寻求自我满足。其实从宗教的层面上来说,心态与

道德并不与宗教所提倡的真理相违背。宗教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宗教的建立旨在

带离人们脱离某些人生的苦难,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慰藉。心灵的寄托能缓解人生的痛苦。尽

管某些宗教的条例并不是那么客观,甚至有的有些极端,但在极端之下总有回转的余地,譬

如相信天命的人也可能反抗,但决不会埋怨,因为他知道,从全局来看,自己的幸运或不幸

并不是偶然的,而只是世界永恒序列和结构的必然结果。这样,他就会将一切事物都看成永恒秩序和过程的要素,从而超越激情

所产生的动荡不定的愉悦,达到平和宁静的境界。他会以微笑面对死亡,不管是现在死去,还是再活一千年,他同样心满意足。在历史长河中,不管是偏激的心态还是平和的心态都是智慧道德的基础,就是在心态逐渐演变的过程中,智慧道德得到了发展和传承。

2.心态与幸福

斯宾诺莎是一个被世界抛弃的孤独者,但他的哲学依然表现出他对这个世界的热爱。犹太人的长期漂泊史构成了斯宾诺莎的思想背景,并使他成为一个坚定的犹太人。尽管他的思想与荷兰人的基督教相悖,并且犹太人当时是寄人篱下,不得不屈服于基督教,才被开除了教籍。在他发表言论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必须要承担的风险与责任。在被开除教籍之后,他平静而勇敢地接受了被驱逐的命运。他说:“这件事不能迫使我做任何我不愿意做的事情。”失去了宗教的庇护,一个人的信仰注定是孤独和悲哀的,失去心灵的慰藉,他只能默默承受。贫穷饥饿随之而来,他静静的接受,但当路易十四这位大国君主也表示要给他一笔丰厚的年金,斯宾诺莎不卑不亢地谢绝了。从接受漂泊,到开除教籍接受命运,虽然贫困却默然接受,斯宾诺莎的一生表面上是大起大落,但这仿佛没在他心底勾起一丝涟漪,正是这些道德人生的积淀,他才说出了“幸福不是美德带来的报酬,而是美德本身”。

关于近代史的读书笔记

关于近代史的读书笔记 一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

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

线性系统理论大作业小组报告-汽车机器人建模

审定成绩: 重庆邮电大学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计报告 (《线性系统理论》) 设计题目:汽车机器人建模 学院名称:自动化学院 学生姓名: 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班级:自动化1班、2班 指导教师:蔡林沁 填表时间:2017年12月

重庆邮电大学

摘要 汽车被广泛的应用于城市交通中,它的方便、快速、高效给人们带来了很大便利,这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研制出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有效、行驶安全的城市用无人智能驾驶车辆,将驾驶员解放出来,是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有效方法之一,应用现代控制理论设计出很多控制算法,对汽车进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汽车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建模和仿真,研究了其模型的能控能观性、稳定性,并通过极点配置和状态观测器对其进行控制,达到了一定的性能要求。这些研究为以后研究汽车的自动驾驶和路径导航,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字:建模、能控性、能观性、稳定性、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概述 (1) 第二节任务分工 (2) 第二章系统建模 (2) 2 系统建模 (2) 2.1运动学模型 (2) 2.2自然坐标系下模型 (4) 2.3具体数学模型 (6) 第三章系统分析 (7) 3.1 能控性 (7) 3.1.1 能控性判据 (7) 3.1.2 能控性的判定 (8) 3.2 能观性 (10) 3.2.1 能观性判据 (10) 3.2.2 能观测性的判定 (12) 3.3 稳定性 (13) 3.3.1 稳定性判据 (13) 3.3.2 稳定性的判定 (14) 第四章极点配置 (15) 4.1 极点配置概念 (15) 4.2 极点配置算法 (15) 4.3 极点的配置 (16) 4.4 极点配置后的阶跃响应 (17) 第五章状态观测器 (18) 5.1概念 (19) 5.2带有观测器的状态反馈 (20) 5.3代码实现 (21) 5.4 极点配置和状态观测器比较 (23)

线性系统理论Matlab实践仿真报告

线性系统理论Matlab实验报告 1、本题目是在已知状态空间描述的情况下要求设计一个状态反馈控制器,从而使得系统具 有实数特征根,并要求要有一个根的模值要大于5,而特征根是正数是系统不稳定,这样的设计是无意义的,故而不妨设采用状态反馈后的两个期望特征根为-7,-9,这样满足题目中所需的要求。 (1)要对系统进行状态反馈的设计首先要判断其是否能控,即求出该系统的能控性判别矩阵,然后判断其秩,从而得出其是否可控; 判断能控程序设计如下: >> A=[-0.8 0.02;-0.02 0]; B=[0.05 1;0.001 0]; Qc=ctrb(A,B) Qc = 0.0500 1.0000 -0.0400 -0.8000 0.0010 0 -0.0010 -0.0200 Rc=rank(Qc) Rc =2 Qc = 0.0500 1.0000 -0.0400 -0.8000 0.0010 0 -0.0010 -0.0200 得出结果能控型判别矩阵的秩为2,故而该系统是完全可控的,故可以对其进行状态反馈设计。 (2)求取状态反馈器中的K,设的期望特征根为-7,-9; 其设计程序如下: >> A=[-0.8 0.02;-0.02 0]; B=[0.05 1;0.001 0]; P=[-7 -9]; k=place(A,B,P) k = 1.0e+003 * -0.0200 9.0000 0.0072 -0.4500 程序中所求出的k即为所求状态反馈控制器的状态反馈矩阵,即由该状态反馈矩阵所构成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能够满足题目要求。 2、(a)要求求该系统的能控型矩阵,并验证该系统是不能控的。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敬告青年》敬告什么 周三10-11节翻译学院商务外语B班雷雨晴学号:15307146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在上海(后期迁至北大)创办《新青年》(原称《青年》杂志,第二期改名为《新青年》)为标志,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而《敬告青年》一文,就是陈独秀为《新青年》撰写的创刊词,是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所以《敬告青年》的写作背景相当于是新文化运动的写作背景。 政治上,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黑暗。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思想文化上,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因此,新文化运动是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等各方面的影响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敬告青年》开门见山就指出了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于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自然淘汰之途,予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生尊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尊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

会则社会亡。”比喻十分恰当而具有说服力,充分说明了青少年的重要性。接着,他提倡科学与人权并重,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青年杂志》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科学与民主“改造青年的思想,辅导青年的修养”。为了将民主科学的思想发扬光大,他指出了六个方面的内容并进行论证:(一)自主而非奴隶的,“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欧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亚洲以闲逸恬淡为美风,东西民族强弱之原因”。(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居今日而言锁国闭关之策,匪独力所不能,亦且势所不利。万邦并立,动辄相关,……国民而无世界知识,其国将何以图存于世界之中?”(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而我国“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这六条标准的要求都是从当时的实践出发,强调反对自古以来的封建专制、反对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提倡自由、民主和科学精神。陈独秀将中西文明相互对比,并且大加赞扬欧洲文明,尤其是法兰西文明。 《敬告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同样对推动中国自然科学发展、思想解放产生了一定影响,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

全维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实 验 报 告 课程 线性系统理论基础 实验日期 2016年 6月 6 日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同组人 实验名称全维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评分 批阅教师签字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用状态观测器获取系统状态估计值的方法,了解全维状态观测器的 极点对状态的估计误差的影响; 2、 掌握全维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 3、 掌握带有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开环系统? ??=+=cx y bu Ax x &,其中 []0100001,0,10061161A b c ????????===????????--???? a) 用状态反馈配置系统的闭环极点:5,322-±-j ; b) 设计全维状态观测器,观测器的极点为:10,325-±-j ; c) 研究观测器极点位置对估计状态逼近被估计值的影响; d) 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带观测器及不带观测器时); 绘制系统的输出阶跃响应曲线。 三、实验环境 MATLAB6、5 四、实验原理(或程序框图)及步骤

利用状态反馈可以使闭环系统的极点配置在所希望的位置上,其条件就是必须对全部状态变量都能进行测量,但在实际系统中,并不就是所有状态变量都能测量的,这就给状态反馈的实现造成了困难。因此要设法利用已知的信息(输出量y 与输入量x),通过一个模型重新构造系统状态以对状态变量进行估计。该模型就称为状态观测器。若状态观测器的阶次与系统的阶次就是相同的,这样的状态观测器就称为全维状态观测器或全阶观测器。 设系统完全可观,则可构造如图4-1所示的状态观测器 图4-1 全维状态观测器 为求出状态观测器的反馈ke 增益,与极点配置类似,也可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构造变换矩阵Q,使系统变成标准能观型,然后根据特征方程求出k e ; 方法二:就是可 采用Ackermann 公式: []T o e Q A k 1000)(1Λ-Φ=,其中O Q 为可观性矩阵。 利用对偶原理,可使设计问题大为简化。首先构造对偶系统 ???=+=ξ ηξξT T T b v c A & 然后可由变换法或Ackermann 公式求出极点配置的反馈k 增益,这也可

近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读 书 报 告 14 汉语言文学邹佳1425024142

读书报告 ——读《找寻真实的蒋介石》有感 在众多书目中找这本书来的的原因很简单,看了标题中的“真实”便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加之朋友又跟我说,我看了一点这本书,跟我所想象的好像感觉一点也不一样。这也让我更加的好奇,于是便下定决心读书报告就以这本《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为素材,在图书馆翻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这本书。其实在我内心来讲,我并不喜欢历史或是人物传记这类书,但是这次我还是要耐着性子读下去。 翻开书沉下心读这本书的第一感觉是,此书的作者绝对是一位十分严谨、谦虚的人,他在书中这样写到“三分证据,就讲三分的话。”并且每次提到自己的文章,作者都以“拙文”自称。这本书乍一看是对蒋介石的“吹捧”,其实慢慢读完,发现并不然,这本书是对蒋介石做出了客观的评价,也是对蒋介石日记的一种剖析,就像朋友所说这是一本值得去读的书。这本书从历史甚至讲到了蒋介石的私人生活和感情。 对于我这样一个曾经的理科生来说,我对近代史的了解并不是太深,也没有这方面的兴趣,最多也就只是在应试方面死记硬背了些许。因此,这本书给我的感觉甚至是颠覆的。在我的印象里,蒋介石是“蒋匪”,是人民的公敌。但是这本书给我展现的是另一番风味,让我了解到了真实的,科学的历史,不是讲谎话的历史。蒋介石有过的同时也有功,我们不能将其一棒子打死智论其过而不论其过,我们应该客观的去对待历史,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 这本书还原了13个历史的事实,也从不同的时期来评价和还原了真实的蒋介石。 第一个时期是抗日时期,可能很多人的概念里,蒋介石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但是在这本书中作者避开了史料,揭露了真实的一面,其实蒋介石的立场应该是“正面战场,继续作战”。实际上蒋介石也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不应该背上“卖国”的骂名,他只不过是一个现实的历史主义者。 书中所写的第二个阶段是国共抗战的阶段,记得当时历史老师在历史课上告诉我们的是,蒋介石想独大,假意联和。然而,实际上蒋介石却是以一种谦和的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感悟颇多,对这段历史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在读之前,我先给自己设置了两个疑问:中国共产党建立新社会之前,任何一个人或是组织能否改变旧中国的命运?若不能,为什么呢?若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失败,抑或者根本未曾出现,是否必然还会有另一个组织来完成相同的伟业?简而言之,呼啸的历史巨轮滚动之方向,究竟是早已设定好,还是碰巧转向既定的方向?带着疑惑,我翻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扉页。 蒋先生其实早已看的明白:日本、俄罗斯、土耳其无一不是通过改革而国力强大,不至受到外国凌辱。而中国于人于地,均不在他国之下,“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难关呢?”“我们是落伍了!”因此“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中国人能近代化吗?”数言之间,总论已为全书、为中国近代史定下了基调,中国近代史根本只是无数尝试近代化的先知与更多被触动的既得利益者之间的战争史。 这场战争始于鸦片战争,这一战打开了中国紧闭了百年的国门,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就鸦片战争而言,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成功之后走向扩张之路,她的发展必得经由向外输出货物换取金银以充国力之路。因此,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迟早是要打开的。而18世纪末期英国在印度半岛取得统治性地位之后,对于她而言这一战的客观条件也已成熟。对于清政府,于外交、海关、法权的处置都不甚合理,同时鸦片这样一种商品是她所万万不能接受的,而禁言行为种种总欠考虑。于是战端骤起,于是签下了《南京条约》。 依我看来,鸦片战争之必然远大于偶然。其时中国早已落后于西方诸强之后,仍不自知;而西方诸强纷纷完成了近代化进程,由于资本主义产业内部的自身要求,必然是想要走向同英国一般向欠发达地区输出产品以换取硬通货扩大再生产之路。即使战事不以鸦片起也难保其他缘故。贪婪是永远无法满足的。禁烟未错,单看禁烟之手段和方法又是否错了?似乎也没错。那为何结果却差之千里呢?旧时代已发展到极致的中国不堪近代世界洪流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改变是唯一的出路,屈辱的历史是历史的契机,历史巨轮开始缓缓转动。 而此中的林则徐注定是一个悲剧,后人永远只记住他是勇敢禁烟,英勇剿夷的民族英雄,在琦善这类抚夷派小人的衬托下身影无比高大。真实的林则徐绝不希望如此。觉悟后的他突破了传统,在思想上也转为积极的形态,为魏源、为后人毕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材料。然这积极性终被他自己的士大夫情结所埋没,可惜!可叹!就剿夷和抚夷而言,剿夷难道“夷”能剿尽吗?抚夷难道“夷”的要求有能力一直抚下去吗?既然不能,那剿夷作甚?抚夷作甚?是为了给民族的发展和振兴的时间与空间啊!殊途同归,奈何走错了方向,错过的时间再也追不回了,非痛不知醒,人又有谁能免俗呢? 随后粉墨登场的代表人物当属洪秀全与曾国藩。洪秀全本是一介布衣,屡试不第,最终选择打着耶稣教的幌子建立反政府武装。农民起义按蒋先生的说法已是旧社会的“老圈套”了,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的最大特点即是借助了上帝神化了自己。此举看似新颖,其实西方的上帝只是一个幌子,与陈胜吴广时期的“大胜王”别无二致。所谓“天人合一”,其实却是为了利用底层民众的无知,无知则无畏,无畏则大事可期也。除了宗教这个利器之外,洪秀全还抓牢了种族这个武器,看来现在所倡之中华民族观念当时并未确立,汉族自命,排满者前赴后继,洪也不过借助这一方法团结大多数底层的民众而已。但其实作为他的追随者,与之前的“圈套”无二,真正向往的是他“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施政纲领”。而他的最终失败缘于改革的失败,他未能将所描绘的愿景转化为现实,太平天国的分崩离析也只是早晚之事。然而他究竟是不愿,还是不能?我们无从猜测,只是以我所见,他可能觉得实现这个理想的效益远低于宗教革命、种族革命,但却没想到因此从可能的正统掉落至流寇。 与洪秀全对应的自然是曾国藩。他从埋首的古籍中走出,践行着其所学所想,不失为一位大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报告

线性系统的坐标变换及其相关特性 坐标变换的概念: 系统坐标变换的几何意义就是换基,即把状态空间的坐标系由一个基底换为另一个基底。 坐标变换的代数表征: 对系统的坐标变换代数上等同于对其状态空间的基矩阵的一个线性非奇异变换。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坐标变换的一个状态空间描述: 对(1)式表征的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引入坐标变换即线性非奇异变换 ,则变换后的系统系统状态空间描述为: 推导过程如下: 此时,原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与变换后的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之间的系数矩阵有如下关系: 对线性时不变系统的(1),引入同样的线性非奇异变: x Ax Bu y Cx Du =+=+∑(1)1x p x -=: x Ax Bu y Cx Du =+=+∑(2)11x p x x p x --=?=1111()x p x p Ax Bu p Apx p Bu ----==+=+y Cx Du Cpx Du =+=+11,,,A p Ap B p B C Cp D D --====

换 ,则变换前后的系统的传递函数不变,即成立 。 进而得 基于上述讨论可得出在线性时不变系统变换下系统具有一些特性: (1)对线性时不变系统,不管是系统矩阵还是传递函数矩阵,其特征多项式在坐标变换下保持不变。 (2)对线性时不变系统,系统矩阵A 的特征值在坐标变换下保持不变,而特征向量在坐标变换下具有相同的变换关系,即对 的线性非奇异变换有: 线性时变系统的坐标变换的一个状态空间描述: 对线性时变的状态空间描述(3),引入坐标变换即线性非奇异变换 (4), 为可逆且连续可微,则变换后的状态空间描述为: 推导过程如下: 对 (4) 式两边关于 t 求导得: 1x p x -=()()G s G s =1111111()() [()] ()() G s Cp sI p Ap p B D C p sI p Ap p B D C sI A B D G s -------=-+=-+=-+=1x p x -=1,1,2,3i i v p v i -== : ()() ()()x A t x B t u y C t x D t u =+=+∑(3)()x p t x =()p t ()() ()()x A t x B t u y C t x D t u =+=+(5)()() x p t x p t x =+(6)

二阶倒立摆实验报告

. I 线性系统实验报告 : 院系:航天学院 学号: . .

2015年12月

1.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Simulink仿真; 2)掌握LQR控制器设计和调节; 3)理解控制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倒立摆研究的意义是,作为一个实验装置,它形象直观,简单,而且参数和形状易于改变;但它又是一个高阶次、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不确定的绝对不稳定系统的被控系统,必须采用十分有效的控制手段才能使之稳定。因此,许多新的控制理论,都通过倒立摆试验对理论加以实物验证,然后在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因此,倒立摆成为控制理论中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是验证各种控制算法的一个优秀平台,故通过设计倒立摆的控制器,可以对控制学科中的控制理论有一个学习和实践机会。 2.实验容 1)建立直线二级倒立摆数学模型 对直线二级倒立摆进行数学建模,并将非线性数学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化简成线性数学模型。对于倒立摆系统,由于其本身是自不稳定的系统,实验建立模型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经过小心的假设忽略掉一些次要的因素后,倒立摆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运动的刚体系统,可以在惯性坐标系应用经典力学理论建立系统的动

力学方程。对于直线二级倒立摆,由于其复杂程度,在这里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运动学方程。 由于模型的动力学方程中存在三角函数,因此方程是非线性的,通过小角度线性化处理,将动力学非线性方程变成线性方程,便于后续的工作的进行。 2)系统的MATLAB仿真 依据建立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仿真得出系统的开环特性,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设计控制器,再加入到系统的闭环中,验证控制器的作用,并进一步调试。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分析容主要包括得出原未加控制器时系统的极点分布,系统的能观性,能控性。 3)LQR控制器设计与调节实验 利用线性二次型最优(LQR)调节器MATLAB仿真设计的参数结果对平面二阶倒立摆进行实际控制实验,参数微调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记录实验曲线。 4)改变控制对象的模型参数实验 调整摆杆位置,将摆杆1朝下,摆杆2朝上修改模型参数、起摆条件和控制参数,重复3的容。 3.实验步骤

近代史读书报告

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 马克思说过:道路是曲折的,未来是光明的。从现在看以前也是如此,现在的美好都是前人们在曲折的道路上探索、追求来的。共产党的发展与壮大也是如此,共产党员们走上过很多歧路,但好在有许多的伟人纠正了错误,把共产党引回正道。毛泽东写《反对本本主义》用意就是如此。 1930年前后,红军内部出现了很多思想上的问题:有的巡视员与领导,一到地方工作就“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也不对,那也错误,完全脱离实际情况,最终弄坏工作,失掉群众,不能解决问题;有的红军干部,一遇到问题就“拿本本来”,一切以本本为准,以为现在的斗争策略已经是再好没有了,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本本”(即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备项决议案)保障了永久的胜利,只要遵守既定办法就无往而不胜利。有的游击队长官在弟兄们犯了事后不问具体情况,懵懵懂懂处置一番,结果弟兄们不服,闹出很多纠纷,领导的威信也丧失殆尽。总的来说,许多同志要么脱离实际瞎说一气,要么实际脱离只谈理论,一味机械地搬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外国的革命经验。针对上面的问题,毛泽东写下了他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反对本本主义》。《反对本本主义》不仅强烈反对了红军内部的教条主义或者说是本本主义,意图将红军思想上的错误倾向拗正,同时也举出了许多本本主义导致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详细具体的解决方案。《反对本本主义》不仅在当时对许多有错误思想的红军当头棒喝,极大程度上改善了党员的思想,而且开辟了唯物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对共产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开门见山,掷地有声,强调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不可脱离现实瞎说一气,同时,“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用一个反问,四个感叹句强烈批评了这些不调查乱发言的同志们,虽不点名道姓,却令人羞愧难当。接下来,毛泽东提出了正确的做法: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一定要出门吗?也不一定,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你的这个困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统而言之,一定要把问题的情况搞清楚解决问题才成为可能。 不调查就发言极易导致的情况就是教条主义,当时称之为本本主义。那么,什么是本本主义呢?我的理解就是以为书上写的都是对的,一切按照本本上说的来,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的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一味地默守陈规,不知变通。然而,教条主义似乎在中国自古有之。就拿中国最伟大的圣人孔子来说,他的儒家思想注重人道、仁道、和谐、中庸之道,从两千多年前延续至今,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的代表文化,他本人也被称为万世师表。但同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他主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强调继承前人的传统,自己不要有新的创造,这种保守主义不仅扼杀人们的创造性,而且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历朝历代都教条主义盛行,人们“言必称尧舜”“非圣人之言不敢言”,一旦有人发起变革便群起而攻之。越到近代史,这种保守的自封的思想越是猖狂,明代的八股文,清朝的闭关锁国,到近代,人们甚至将孔子说过的话当作宗教信条一般去信奉。因此,本本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十五篇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十五篇 【一】 徐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今天终于看完了大陆的版本,相比较于繁体版本显然是删节了不少,已经有朋友指出了,就不多说了。但是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真正对于历史本身——而非盲目追求某种模糊的意识形态——感兴趣的话,这个简化字版本的近代史仍然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首先,这本书突破一般的观念,将历史的维度放大到了400年,成了一本400年的“近代史”。在这其中有助于我们建设一个大历史观,看到无论是合作还是冲突,平衡还是失衡的更全方位的因素。而这一点,向来是本人认为中国大陆一般人的历史观最缺乏的东西。我们总是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将历史事件的原因简单得归结于经济因素或者其它。这种思维的直接反动就是现在对于相反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认为西方式的模式移植到中国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社会变革。 而这本书恰恰是在这一点上,给我们刻画了从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整体社会的社会意识和整体文化的状态。冲突的根源与其说是最终的鸦片贸易——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一因素的重要,不如说整个近代史的冲突就来自于两种文化模式和意识的冲突,而两种文化的踫撞和互动中,又影响了历史本身的发展。事实上,我们从这本书中得到最大的观点就是社会与历史的交互式的前进。 其次,从这本历史书中我们可以跳出单纯的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刺激—反应”的模式。我记得在接受基础教育的时候,历史教材就给我们这样的印象,鸦片战争以及二次鸦片战争导致了所谓“开眼看世界”,以及在器物层面的模仿;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导致政治体制的反思与改革;而巴黎和会则导致了整体思想的反思。这种递推的模式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显然忽视了中国社会本身的主体性的问题。 本书所刻画的近代中国的历程则是一种反思式的推进,可以这样说中国从原先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试图进入完全外来的模式,但是发现这本身并非从其主体出发,从而进入下一个反思的过程,重新认识自身的主体性。最后一个阶段的主体性认识可以说就是摆脱苏俄模式的共产政权,领袖毛泽东最终取得胜利,完成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解放的任务。 第三,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猜想。整本中国近代史刻画了近代中国本身的一条主线,就是求得民族本身的解放,是从整个国际体系的压迫之下摆脱,恢复自己的主动性。这一恢复最终结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之下。但是另一部分的解放,即个人的解放,显然没有过多的提及,甚至是在繁体版本。或许这应当是下一个历史阶段“现代中国”的命题,事实上我们正在前进。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本人最近看到的比较好的历史类读物,如果说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侧重于介绍一种历史的观点,而比较不注意历史事实的分析——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只在那本小小的书中都说完了,那么这本徐先生的近代史,就是将宏观的历史思维和详细的历史事实相结合的好书。 【二】 新航路的开辟,为全世界的进步特别是在东西融化、或者说是全球欧化了提供动力。从此,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轰轰烈烈以鸦片战争为前奏,展开一部屈辱史—— 在我看来,这未尝不是数千年未有之机遇。从马嘎尔尼访华的失败,到嘉庆年间英国第二次派人来华受冷遇,从为抵御外敌而仅设立的一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到不承认别国的平等、仪统、仪式问题——除了文化差异外,“我们抱定‘天朝驭万国’的观念,不承认国际,而西方则在近代步步地推出国际生活及其所需的管理和公法。足以证明中国绝不会自动地接受西洋的科学与工艺。”

线性系统理论Matlab实践仿真报告指南

线性系统理论实验报告 学院:电信学院 姓名:邵昌娟 学号:152085270006 专业:电气工程

线性系统理论Matlab实验报告 1、由分析可知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因系统综合实质上是通过引入适当状态反馈矩阵K,使得闭环系统的特征值均位于复平面S的期望位置。而只有当特征根均位于S的左半平面时系统稳定。故当特征根是正数时系统不稳定,设计无意义。所以设满足题目中所需要求的系统的期望特征根分别为λ1*=-2,λ2*=-4。 (a) 判断系统的能控性,即得系统的能控性判别矩阵Q c,然后判断rankQ c,若rank Q c =n=2则可得系统可控;利用Matlab判断系统可控性的程序如图1(a)所示。由程序运行结果可知:rank Q c =n=2,故系统完全可控,可对其进行状态反馈设计。 (b) 求状态反馈器中的反馈矩阵K,因设系统的期望特征根分别为λ1*=-2,λ2*=-4;所以利用Matlab求反馈矩阵K的程序如图1(b)所示。由程序运行结果可知:K即为所求状态反馈控制器的状态反馈矩阵,即由该状态反馈矩阵所构成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能够满足题目要求。 图1(a) 系统的能控性图1(b) 状态反馈矩阵 2、(a) 求系统的能控型矩阵Q c,验证若rank Q c

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测性,稳定性分析

实验报告 课程线性系统理论基础实验日期年月日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同组人 实验名称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测性、稳定性分析及实现评分 批阅教师签字 一、实验目的 加深理解能观测性、能控性、稳定性、最小实现等观念。掌握如何使用MATLAB进行以下分析和实现。 1、系统的能观测性、能控性分析; 2、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系统的最小实现。 二、实验内容 (1)能控性、能观测性及系统实现 (a)了解以下命令的功能;自选对象模型,进行运算,并写出结

果。 gram, ctrb, obsv, lyap, ctrbf, obsvf, minreal ; (b )已知连续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182710)(23++++=s s s a s s G ,当a 分别取-1,0,1时,判别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 (c )已知系统矩阵为???? ??????--=2101013333.06667.10666.6A ,??????????=110B ,[]201=C ,判别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 (d )求系统18 27101)(23++++= s s s s s G 的最小实现。 (2)稳定性 (a )代数法稳定性判据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0)(1()2(100)(+++=s s s s s G ,试对系统闭环判别其稳定性 (b )根轨迹法判断系统稳定性 已知一个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 22)(6)(5()3()(2+++++=s s s s s s k s G ,试在系统的闭环根轨迹图上选择一点,求出该点的增益及其系统的闭环极点位置,并判断在该点系统闭环的稳定性。 (c )Bode 图法判断系统稳定性

近代史读书报告图文稿

近代史读书报告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书名:《中国近代史》 二、着者:蒋廷黻 三、出版社:北京/现代出版社 四、页数:302页 五、内容大意 这本书包括四个章节和五个附录。前四章节主要讲述了19世纪之前至20世纪初的中国史,每个章节的叙述各有千秋,却始终围绕着“近代化”这一主题,运用中西对比、人物对比等方式,强调说明变革的重要性。 第一章“剿夷与抚夷”,从标题中我们可以看出,19世纪之前至19世纪中期(即“鸦片战争”爆发后),统治阶级对待西方的态度,始终是徘徊,毫无主张,游离在被动挨打与主动攻击之间,矛盾且复杂,这从本质上体现了清朝封建阶级的腐朽与没落,恰恰说明了其必然走向灭亡,革命已成大势所趋的道理。第七小节“剿夷派崩溃”:“奕欣与文祥绝不回头看,留恋那已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29页),亦可以看出蒋先生的心声。在第四小节中作者系统而详尽地阐述了“为何民族丧失二十年光阴”的原因,并特以林则徐为例,指出:“第一、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第二、中国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第三、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可谓是一阵见血,由此可见,中国近代的变革必须从根本上触动,即思想的全面启迪,否则救世只能是一纸空谈。

第二章,“洪秀全”与“曾国藩”,一个是举着打倒孔子大旗,喊着“拜上帝”口号的农民阶级代表,一个是维护传统儒家文化,拥护大清的士大夫阶级,他们之间碰撞出别样的火花。洪秀全提出了“新口号”,却走着旧社会的循环套,而曾国藩运用旧的文化旧的思想,却编练出“新军”。此二人的行动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效果更是大相径庭,而他们却代表了社会动荡,处于变革时期,两个阶级之间的选择。变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变革之中的选择。选择倒退,便意味着必然失败,为历史所不容;选择向前看,则意味着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是正义的、可取的。洪秀全最终失败了,原因是他并没有向前,相反,他退却了,他建立的“新朝”是根植在传统封建制度之上的,而他提出的纲领,不切实际,难以施行,正如蒋先生所言:“我们可以说洪秀全对于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是十分积极的,对于社会革命则甚消极。他(洪秀全)的运动当然是个民间运动,反映当时的民间疾苦和迷信,以及潜伏于民间的种族观念。”(P36)反观,曾国藩,他虽然成功了,可是这种却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为最终目的,从这个角度看,他是失败的,因为他并没有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最可悲的是“曾国藩的事业,如同他的学问,也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要救旧社会、旧文化,而那个旧社会、旧文化所产生的官僚反要和他捣乱。他要维持大清,但大清反而嫉妒他、排斥他”。(P40) 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社会改革必然伴随着阵痛,因为改革涉及各方面的利益,改革不彻底会失败,改革冒进也会失败。在经历了重重炮火洗礼之后,统治阶级终于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这是在经历血的教

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测性、稳定性分析

实 验 报 告 课程 线性系统理论基础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专业班级 学号 同组人 实验名称 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测性、稳定性分析及实现 评分 批阅教师签字 一、实验目的 加深理解能观测性、能控性、稳定性、最小实现等观念。掌 握如何使用MATLAB 进行以下分析和实现。 1、系统的能观测性、能控性分析; 2、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系统的最小实现。 二、实验内容 (1)能控性、能观测性及系统实现 (a )了解以下命令的功能;自选对象模型,进行运算,并写出结 果。 gram, ctrb, obsv, lyap, ctrbf, obsvf, minreal ; (b )已知连续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18 2710)(23++++=s s s a s s G ,当a 分别取-1,0,1时,判别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

(c )已知系统矩阵为???? ??????--=2101013333.06667.10666.6A ,??????????=110B ,[]201=C ,判别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 (d )求系统18 27101)(23++++= s s s s s G 的最小实现。 (2)稳定性 (a )代数法稳定性判据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0)(1()2(100)(+++=s s s s s G ,试对系统闭环判别其稳定性 (b )根轨迹法判断系统稳定性 已知一个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 22)(6)(5()3()(2+++++=s s s s s s k s G ,试在系统的闭环根轨迹图上选择一点,求出该点的增益及其系统的闭环极点位置,并判断在该点系统闭环的稳定性。 (c )Bode 图法判断系统稳定性 已知两个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分别为 s s s s G s s s s G 457.2)(,457.2)(232231-+=++= 用Bode 图法判断系统闭环的稳定性。 (d )判断下列系统是否状态渐近稳定、是否BIBO 稳定。 []x y u x x 0525,100050250100010-=????? ?????+??????????-=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是一本非常特别的历史书。能把历史写的生动形象的书会被批为小说故事,而严肃性太强的历史读物适读人群又太少,然而《“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却能够兼顾这两者并融合得天衣无缝,其作者史景迁作为一个美籍中国史学研究者,在看待“太平天国”这一历史事件的角度或多或少会和中国学者有一些差异,而且在史景迁不俗的历史功底和语言技巧之下,整本书在保证态度严谨同时,行文间颇为流畅,甚至还有点诙谐,在如此专业的学术著作中堪称是难得的一本好书。 本书一共二十二章,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史景迁选取的角度和一般论著是不一样的,这在本书的前言里所说的那样,史景迁“无意写一本太平天国全史……本书的用意在于提供一个排比有序的脉络,来了解洪秀全的内心世界”,基本上这二十二章都是围绕着洪秀全这一个体来写的。作为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的原因背景错综复杂,过程波澜壮阔,如果真的想要对此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以其史料之丰厚,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都无法穷尽。个人以为,从剖析洪秀全这个方面来看,此书大概是文笔最好、分析得最为透彻的一部著作了。 本书开章,史景迁既没有介绍当时的暗流汹涌的社会状况,或者开始介绍洪秀全的出生与成长,而是将广州城的面貌用细腻的笔调徐徐展开:当时外国人在城内外的生活境遇、广州城内外割裂的情况、水手们的糜烂生活等等如画一般展现于读者眼前。虽然看起来犹如作家建立在虚构和想象之上的,但是,其实这些生动的画面都是作者于各处古籍中采撷而来的生活实况描写,这种写法的优点在于,没有其他书籍那样罗列史实,看起来枯燥,阅读起来难免有繁琐感。对于其中的洋人生活窘境尤其描述得十分详尽,这与清政府的封闭愚民政策关系很大,清政府极力限制传教士在街头派发传单和传教,但总归不敢伤害殖民者的国民以至于引起更大的冲突,也只能以苛刻条件为难和限制洋人的活动范围。 洪秀全创立的这个不土不洋的“拜上帝教”是太平天国存在的思想根基。“同打江山,共享天福”和《天朝田亩制度》将下层人民组织起来参与反抗清廷的运动。招兵之初,“信上帝教能入天堂”也是太平军收编军民的一大口号。 说到洪秀全的思想就不能不提《劝世良言》。《劝世良言》作为洪秀全宗教知识的主要来源,在了解洪秀全走上创教、反叛道路中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基督教传教士梁发只是一个只读了4年私塾的初等儒学知识分子,在《“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中对他也有过详

近代史读书报告

近代史读书报告 关于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探索史与斗争史,在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下,封闭自足的传统封建社会被打开了国门,开始了近代史的历程。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处在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见证了封建王朝的兴衰没落,尽管封建势力在苦苦挣扎,但最终在历史的车轮下被轧得粉碎。作为一名理科生,对于历史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对它了解也只积于初中及高一所学。想不到到了大学里还会再接触这门课程。如果说以前只是一味地被老师强迫灌溉历史知识,那么现在我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看问题,主动了解和接受历史。发现随着思想和观念的成熟,现在学习历史比以往的效果好的多。这次老师布置近代史读书报告作业又有了一个机会,让我更好地了解近代史。下面我将介绍一下我阅读过的有关近代史的书籍。 首先,我想全面地了解一下近代史,查了有关书籍,发现《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还不错,该书作者是陈旭麓。本书博大精深,思辨深邃,凝聚了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数十年心血。书不仅考察了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革,而且考察了城乡基层组织的演变,以及不平等条约激起的社会变化;不仅研究了中国近代社会变化的内部因素,而且寻找出外部冲击引起的社会习尚的改变;不仅论述了政治思想、哲学、文学等方面的变革,而且分析了欧风美雨影响下的社会心态的变化。全书充满激情而又思辨的论述、勾画出中国近代社会百年的新陈代谢和急遽变革。全书共20章30余万字,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意识等方方面面展示了近代中国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让我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也来了一次“新陈代谢”。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其对于史实详尽地陈述与全面的分析。书中有大量且大篇幅的引用,避免了断章取义的可能,且选取的部分可以很好的体现当时时代作者的主要思想。从历史文献到人物文作,其之后资料的阅读量可见一斑。但是欠缺的却是对材料的分析。书中多次会出现一大段文献和陈述之后,分析只有一句笼统的带有“封建”或者“阶级”等字眼的句子给带过去,不免给人隔靴搔痒的感觉。书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对于对于“三层社会”的陈述与分析,尤其是对于“中等社会”做了尽可能详细的解释。近代史上的中等社会很少有人提及,但是他们确实推动中国近代史历史进程的主要力量。从葡萄牙大炮轰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之后,中国的社会结构开始渐渐的崩坏改变。而在这期间,中国节节后退,虽然勉强进入世界体系,但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新旧生产方式交替产生的真会阵痛只有在新生产方式取代旧生产方式之后才能解除。……但是,这种取代过程在近代中国始终没有完成。”这句话精辟地从社会主义角度解释了中国近代饱受欺压的原因:封建的古代大国一下子暴露在科技先进的西方文明之下,深受几千年传统熏陶的全国上下措手不及。在外国资本强行突入中国社会的同时,长远的古代文明而遗留下的遗产却遭人嫉恨和觊觎。为了保障本国的利益,西方国家改用鸦片输入的形式扭转贸易逆差,却造成了中国大地的生灵涂炭。生产方式的冲突唤醒了一部分原来受传统教育的治世大臣,但是千万年的儒家思想却不敢推翻作为“准则”的祖先的制度,且心急气躁,仅限于设备上不完整的西化造成了甲午战的惨败。输给曾经的藩属国深深刺激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