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潍坊医学院统计模拟题

潍坊医学院统计模拟题

潍坊医学院统计模拟题
潍坊医学院统计模拟题

卫生统计学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1、变量

2、2、95%的参考值范围

3、3、抽样研究

4、4、有序分类资料

5、5、标准差

6、6、参数估计

7、7、寿命表

8、8、Sampling error

9、9、年龄别死亡率

10、回归系数

二、填空

1、1、表示分类变量资料的常用指标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正态分布的简记形式, ______________, 标准正态分布的简记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

3、方差分析要求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组观察值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列,位次居中的观察值称为 _____________。

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的_____________。

5、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推断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

6、两率比较时,如两样本例数足够大,可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7、表示某医院内科病人在全院总病人数中的比例应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内科住院治疗病人中发生死亡情况,应计算_______________。

8、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特征进行测量,这种特征称。

9、统计图有多种,欲表示某地近十年糖尿病的发病趋势宜绘__________ ,表示几

种疾病的构成宜绘。

10、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有关。

三、单选题:请在备选的正确答案上划√

1、CV一般用于

A、比较成年男女的身高变异度

B、比较成年男性的身高与体重变异度

C、比较成年男性的体重变异度

D、比较成年女性的身高或体重变异度

2、已知血铅为正偏态分布,且知过高为异常,如确定其95%参考值范围用

A、+1 、64S

B、P95

C、P97 、5

D、+1 、96S

3、间比较,如三组方差不齐,宜用

A、t检验

B、t’检验

C、方差分析

D、 H检验

4、某医师随机观察12名男青年的身高与前臂长的关系,直线回归方程为=-47 、33+0 、26x, r=0 、823(p<0 、01),当男青年身高每增加一厘米时,其前臂长相应平均增加

A、-47 、33cm

B、0 、26cm

C、 1单位

D、 0 、823单位

5、均数等于方差的是:

A、t 分布

B、二项分布

C、泊松分布

D、χ2分布

6、多均数比较后如有统计学意义,若任两组比较宜用

A、SNK-q检验

B、Dunnett-t检验

C、Bonfferoni-t检验

D、ANOVA

7、从潍坊医学院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学生参加英语考试,何种抽样更能反映总体: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

C、整群随机抽样

D、分层随机抽样

8、随机观察男女小学生38名,20名男生中患龋齿6人,18名女生中患龋齿的4人,欲比较男女学生患龋率,宜用:

A、χ2检验基本公式

B、四格表校正公式

C、行×列表专用公式

D、确切概率计算法

9、成组设计多样本秩和检验时,查H界值表的条件是:

A、K=3 ni=5

B、K=3 ni ≤5

C、K≤3 ni =5

D、K=3 ni ≥5

10、几何均数表示:

A、正态分布资料的均数

B、等级有序资料的均数

C、观察值呈倍数关系的资料的均数

D、偏态分布资料的均数

11、何种说法是正确的?

A、t 分布是χ 2 分布的极限

B、χ 2 分布是二项分布的极限

C、二项分布是Poisson分布的极限

D、正态分布是Poisson分布、t分布、二项分布的极限

12、方差分析中,当P<0 、01时,说明

A、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B、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C、各样本均数有差别

D、各总体均数有明显差别

13、两组偏态分布资料比较,宜用

A、t 检验

B、u 检验

C、χ2检验

D、T 检验

14、将三个受试对象按主要非处理条件配成区组,再随机分组进行三种药物的实验,这种设计是

A、完全随机设计

B、随机区组设计

C、配对设计

D、拉丁方设计

15、抽样调查方法中其误差最大的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16、说明某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与尿糖(表示为+,++,+++,++++)的关系,用:

A、r

B、r s

C、r2

D、 s2

17、对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方法有:

A、t 检验,F检验

B、t 检验,查 r表

C、F检验

D、T 检验

18、估计均数的可信区间,当可信度一定时,如果要提高估计精度,应

A、增加样本例数

B、减少样本例数

C、增加均数的个数

D、减少均数的个数

19、b表达了

A、A、相关的密切程度

B、x y的数量依存关系

C、回归关系在总变异中的比重

D、截距

20、样本是指从总体中

A、随便抽取得一部分

B、随机抽取得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C、随意抽取得一部分

D、随意抽取得大数量的一部分

四、分析叙述题

1、检查某校学生400人的身高值,均数为168cm,标准差为20cm,据此能否估计该校所有学生的平均身高?请叙述理由。

2、常用平均指标应用上有何区别,如有一组定量资料分布非正态,用何指标表达离散

趋势。

3、简述正态分布、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的关系。

4、两组有序分类(等级)资料分析应用何检验方法?统计量是怎样确定的?

5、u分布与t分布的区别是什么?

五、计算分析

大量研究显示足月产新生儿平均体重3100g。某医师随机测量了接触铅作业的女工产新生儿25名,平均体重2850g,标准差100g,能否认为接触铅的作业影响女工胎儿发育?(写出检验步骤、相应数字代于公式、写出可能结论)

医院用两种方法治疗小儿痉挛症,单用硝基安定组40例,有30例有效,硝基安定加激素治疗36例,有效20例,问两组疗效有无差别?(写出检验步骤、相应数字代于公式、写出可能结论)

卫生统计学模拟试题(二)

一、单选题(请在备选的正确答案上划√)

1、下列选项中,通常认为不属于计量资料类型的是

A、身高资料

B、舒张压资料

C、血清总胆固醇资料

D、人体的臂长资料

E、某病患病率资料

2、计算某地某年肺癌的发病率,其分母应为

A、该地体检人数

B、该地年平均就诊人数

C、该地年平均人口数

D、该地平均患者人数

E、该地易感人数

3、比较7岁男童与17岁青年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

A、极差

B、四分位数间距

C、方差

D、标准差

E、变异系数

4、根据观测结果,已建立y关于x的回归方程=2 、0-3 、0x,该回归方程表示:x每增加1个单位,则

A、y平均增加2个单位

B、y平均减少2个单位

C、y平均增加3个单位

D、y平均减少3个单位

E、y平均减少5个单位

5、某地1992年随机抽取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均数为74g/L,标

准差为4g/L,则其95%的参考值范围

A、74±4×4

B、74±1.96×4

C、74±2.58×4

D、74±2.58×4÷10

E、74±1.96×4÷10

6、方差分析统计结论是:

A、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B、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C、各样

本均数不全相等

D、各样本均数间差别都有显著性

E、各总体方差不全相等

7、下列四句话有几句是正确的?

(1)标准差是用来描述随机变量的离散程度的。

(2)标准误是用来描述统计量的变异程度的。

(3)t检验只用于检验两样本均数的差别。

(4)t检验可用来比较两个或多个率的差别。

A、0句

B、1句

C、2句

D、3句

E、4句

8、假定某细菌的菌落数服从Poisson分布,经观察得平均菌落数为9,问菌落数的标准

差为:

A、18

B、9

C、3

D、81

E、27

9、公式可用于:

A、四格表资料检验

B、行×列表资料检验

C、列联表资料检验

D、

拟合优度检验 E、A.B.C.D均可

10、下列哪些不属于poission分布

A、某放射性物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脉冲数

B、每毫升河水中的细菌数

C、每十万人群中艾滋病人的发生数

D、每十万人群中肝癌病人

的发生数

E、野外单位空间中的某种昆虫数

11、满足时,二项分布B(n,π)近似正态分布

A、nπ和n(1-π)均大于 5

B、nπ或n(1-π)大于等于 5

C、nπ足够大

D、n>50

E、π足够大

12、12名妇女分别用两种仪器测量肺活量的最大呼气率(l/min),若该资料符合参数检

验条件,现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无差别,可选择

A、单样本t检验

B、成组设计t检验成

C、成组设计z检验

D、配对设计t检验

E、配对设计z检验

13、完全随机化设计与随机区组设计的总变异分别可分解为几个部分?

A、 1,2

B、 2,2

C、 2,3

D、 3,2

E、3,3

14、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正态分布各有几个参数

A、 1,1,2

B、2,1,2

C、 1,2,2

D、 2,2,2

E、1,2,1

15、越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A、变异系数B、标准差C、均数的标准误D、极差E、四分位间距

16、c2的连续性校正使得校正后的c2与校正前的c2有如下关系

A、校正后的c2大于校正前的c2

B、校正后的c2小于校正前的c2

C、校正后的c2等于校正前的c2

D、不确定

E、校正后的c2是校正前c2的1.2倍

17、当四格表的周边合计固定时,如果某格子的实际频数减少,则其对应的理论频数

A、不变

B、减少

C、增大

D、不变或减小

E、不变或增大

18、关于t分布的图形,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随着ν逐渐增大,t分布逐渐逼近标准正态分布

B、当ν趋于∞时,t分布即为标准正态分布

C、ν越小,则t分布的尾部翘得越高

D、t分布是一条以ν为中心左右对称的曲线

E、t分布是与自由度有关的一簇曲线

19、关于假设检验,下面正确的是

A、单侧检验优于双侧检验B、若P>α,则接受无效假设犯错误的可能性很小

C、检验水准α只能取0 、05 D、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时,要求两总体方差齐

E、采用配对t检验还是成组t检验是由试验设计方案所决定的

20、Sy?x表示的是

A、y对的离散程度

B、对的离散程度 C 、 y对的离散程度 D、

y和x的离散程度 E、y的离散程度

21、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原理是使各观察点到所求回归直线的

A、纵向距离之和最小

B、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

C、垂直距离之和最小

D、垂直距离平方和最小

E、纵向距离之和的平方最小

22、已知y~N(10,252),用下列哪一公式能将y变换为标准正态分布

A、y?=2.5y

B、y?=10y-25

C、y?=(y-10)2/5

D、y?=(y-10)2/25

E、y?=(y-10)/25

23、某医生测得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尿17酮类固醇排出量(mg/dl),结果如下

慢支患者(mg/dl):3.14 5.83 5.35 4.62 4.98 4.22 其均数和标准差为

A、4.69(mg/dl) 0.89(mg/dl)

B、4.75(mg/dl) 0.89

(mg/dl)

C、4.69(mg/dl) 0.94(mg/dl)

D、4.75(mg/dl) 0.94

(mg/dl)

E、均不正确

24、已知变量x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则X的第95百分位数是

A、2.58

B、1.96

C、?1.96

D、1.64

E、-1.64

25、两个县的结核病死亡率作比较时,进行率的标准化,可以消除

A、两县总人数不同的影响

B、两县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

C、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的影响

D、两县比较时的抽样误差

E、两县领导重视程度不同的影响

26、某资料经配对秩和检验得T=34,由n=20查双侧T界值表如下,则P值为

双侧概率 0.1 0.05 0.02 0.01

T界值 60-150 52-158 43-167 37-173

A、P>0.05

B、P<0.01

C、0.05>P>0.02

D、0.02>P>0.01

E、0.1>P>0.05

27、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A、SS总=SS组间+SS组内B、SS总=SS组间+SS组内+SS误差

C、ν组间>ν组内

D、MS总=MS组间+ MS组内E、SS组间>SS组内

28、某地对100名儿童作蛔虫感染情况粪检,发现蛔虫卵阳性者50名,估计其95%的

可信区间为

A、35~60%

B、37~63%

C、30~70%

D、45~65%

E、40~60%

29、当一组计量资料呈明显偏态分布时,选用下列指标来描述其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A、均数、标准差

B、中位数、标准差

C、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

D、均数、四分位数间距

E、几何均数、标准差

30、配对设计的秩和检验,确定P值的方法为

A、T越大,P越大B、T越大,P越小C、T值在界值范围内,P小于相应的概率

D、T值在界值范围内,P大于相应的概率E、T值即为u值,查u界值表确定P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写“T”涂黑,错误的在括号内写“F”)

()1、成组设计两个样本率的比较可以采用卡方检验,也可以采用u检验。

()2、只适用于小样本,不适用于大样本。

()3、相关系数r与回归系数b均无单位。

()4、欲研究某种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某医师收集了2003年乌市某医院所有就诊并服用该药的糖尿病病人的疗效,此研究是一个总体研究。

()5、在偏态总体中抽样,样本均数的分布必然服从正态分布。

()6、样本量增大,极差会增大。

()7、调查某小学40名小学生中患龋齿的学生有30人,其中男生14名,女生16名,可认为女生比男生更易患龋齿。

()8、若两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P远远小于0 、01,则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异非常大。

()9、同一批计量数据的标准差必定比标准误小。

()10、要评价某市一名8岁女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应选用的方法是用该市8岁女孩身高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三、填空题

1、频率是针对______________而言,概率是针对______________而言。

2、统计推断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两个重要方面。

3、常用的变量变换方法有倒数变换、平方根变换、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有纵轴和横轴为坐标的图形,其纵、横两轴的比例以______________为宜。

5、确定参考值范围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方差分析中的组内变异反映______________。

7、卡方值可反映______________的吻合程度。

8、从调查涉及对象的多少,调查研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根据年龄分组的不同,现时寿命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计算题

1、某医院测量了10名3岁男童体重(X,Kg)与体表面积(Y,103cm2),数据见

10名3岁男童体重(X,Kg)与体表面积(Y,103cm2)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体重X 11.0 11.8 12.0 12.3 13.1 13.7 14.4 14.9 15.2

16.0

体表面积Y 5.283 5.299 5.358 5.292 5.602 6.014 5.830 6.102 6.075

6.411

请回答:

⑴若X、Y的散点图有直线趋势,试求以体重推测体表面积的直线回归方程。

⑵请具体回答上述直线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b的统计学意义

⑶对该回归方程进行假设检验的方法有哪些?

⑷如何评价回归方程的实际效果?

2、某医院用某新药与常规药物治疗婴幼儿贫血,将20名贫血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

接受两种药物治疗,测得血红蛋白增加量(g/l)如下,问新药与常规药物的疗效有无差别?

新药组 24 36 25 14 26 34 23 20 15 19 常规药组 14 18 20 15 22 24 21 25 27 23

试分析:

⑴该数据的资料类型

⑵该资料的设计类型

⑶使用计算器计算两组患儿血红蛋白增加量(g/l)的均数和标准差

⑷若比较新药与常规药物的疗效有无差别,写出选择检验方法的思路。

⑸如果满足用t检验的条件,则其检验统计量对应的自由度等于多少?

3、某地用A、B、C三种方案治疗血红蛋白不满10克的婴幼儿贫血患者,每种方案均治疗20名贫血患儿,治疗一个月后,记录下每名患儿血红蛋白的上升克数,问三种治疗方案对婴幼儿贫血的疗效是否相同?(假设满足参数检验的条件)

请回答:

⑴请写出具体的检验假设:无效假设和备择假设

⑵请完成下列方差分析的计算表

方差分析的计算表

变异来源离均差平方和自由度 MS F值P值

总变异 67.27 0.0241

组间变异 8.29

组内变异

⑶请做出统计推断

统计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1)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若正态总体,方差2σ已知,则总体均值μ的区间估计所采用的统计量为( )。 2.利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趋势线方 程的条件是:( )。 3.有10位学生, 其中8位男生,2位女生。从中一次 随机抽选4人,则恰巧其中有2位女生的概率为( )。 4.假设检验中的显着性水平越高, 对同一问题( )。 [A] 临界点就越小 [B] 所需样本量就越大 [C] 就越有可能接受H [D] 就越小 5.各实际观测值i y 与回归值?i 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 [A] 回归平方和 [B] 剩余平方和 x x x x [A] ?()0i i y y -=∑ [B] 2 ?()i i y y -∑最 小 [C] 0t =∑ [D] A 且B [A] 4221028()()10 10 C [B] 2228()()10 10 [C] 224 8210/C C C [D]

[C] 总离差平方和 [D] 估计标准误差 6.在对一个4×4列联表进行2χ检验时,2χ 分布的自由度是( )。 7.我国目前的零售价格指数的特 点是( )。 [A] 对所选商品使用的价格是该商品的市价 [B] 对所选商品使用的价格是该商品的议价 [C] 是根据全部零售商品计算而得 [D] 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形式计算的 8.在回归分析中,F 检验主要是用来进行( )检验。 [A]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 [B] 相关系数的显着性 [C] 回归系数的显着性 [D] 估计标准误差的显着性 9.样本方差和总体方差在计算上的区别是( )。 [A] 只有样本方差才使用了全部数据 [B] 样本方差是用数据个数去除离差平方和 [C] 只有总体方差才使用了全部数据 [D] 总体方差是用数据个数去除离差平方和 10.2~(,12)X N μ,则(||36)P x μ-≤=(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研究促销方式对销售量的影响,促销方式共有三个水平,则这种方差分析是( )。 [A] 单因素方差分析 [B] 双因素方差分析 [A] 16 [B] 12 [C] 9 [D] 2 [A] [B] [C] [D]

潍坊医学院毕业证样本学位证样本历任校(院)长学校代码

潍坊医学院毕业证样本学位证样本历任校(院)长学校代码 潍坊医学院简介 潍坊医学院为山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地处闻名遐迩的世界风筝都——潍坊市。学校始建于1951年,1958年开始本科教育,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2013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2年被教育部、卫生部批准为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013年获批为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人才培养学校坚持“厚德载医、塑心树人”的育人理念,以职业素养和能力培养为主线,着力培养基础厚实、作风朴实、工作扎实,高素养、高技能、高潜力的“三实三高”应用型人才,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山东省医学领域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出自我校,其中1名为我校毕业生,1名在我校工作25年。在第二、三、四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学校连续荣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8个。外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是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其中,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是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外科学为特色重点学科。整形与显微修复技术实验室是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应用药理学实验室、免疫学实验室、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室是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实验室,其中,应用药理学实验室为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 学校有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2个,重点实验室2个。整形外科学、眼科学是山东省学科带头人设岗学科。“健康山东”重大社会风险预测与治理项目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自主培育建设项目。应用药理学科研创新团队是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培育)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于金明为我院名誉院长。引进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5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人。有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14人。省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

《医学统计学》期末模拟考试题(四)

《医学统计学》期末模拟考试题(四)学号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 1. 预试验的样本标准差s越小,所需样本含量越大。() 2. 等级相关系数的大小不可以反映两个现象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3. 在配对资料秩和检验中,两组数据统一从小到大编秩次。() 4. 对3个地区居民的血型构成作抽样调查后研究其差别,若有一个理论数小于5大于1,其余都大于5,可直接作χ2检验。() 5. 总例数等于60,理论数都大于5的四格表,对两个比例的差别作统计检验,不可用确切概率法。() 6. 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样本回归系数小于零,可认为两变量呈负相关。() 7. 随机区组方差分析中,只有当区组间差别的F检验结果P>0.05时,处理组间差别的F检验才是真正有 意义的。() 8.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方差分析中要求各组均数相差不大。() 9. 两次t检验都是对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统计检验,一次P<0.01,另一次P<0.05,就表明前者两样本均 数差别大,后者两样本均数相差小。() 10. 如果把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法作分析,前者的区组SS+误差SS等于后者的组内SS。()

11. 两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一般定义中,因变量(Y)是0~1变量。() 12. 作两样本均数差别的比较,当P<0.01时,统计上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此时推断错误的可能性小于0.01。()<0.01时,统计上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此时推断错误的可能性小于0.01。() 13. 方差分析的目的是分析各组总体方差是否不同。() 14. 在两组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中,T值在界值范围内则P值小于相应的概率。()值在界值范围内则P值小于相应的概率。() 15. 无论什么资料,秩和检验的检验效率均低于t检验。()检验。() 16. 分类资料的相关分析中,检验的P值越小,说明两变量的关联性越强。() 17. 析因设计既可以研究各因素的主效应作用,又可以研究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 18. 当Logistic回归系数为正值时,说明该因素是保护因素;为负值时,说明该因素是危险因素。() 19. 常见病是指发病率高的疾病。( ) 20. 用某新药治疗高血压病,治疗前与治疗后病人的收缩压之差的平均数,经t检验,P<0.01。按a=0.05水准,可以认为该药治疗高血压病有效,可以推广应用。(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多重回归中要很好地考虑各因素的交互作用,最好选用________。 a. 最优子集法 b. 逐步法 c. 前进法 d. 后退法 e. 强制法 2.t r

统计学模拟试题答案

注意:正式考试的计算题除与下述题目一样外,还包括指数分析中的双因素分析,认真看课本的例题 四、计算题(共3题,共40分) 1、(10分)甲、乙两单位人数及月工资资料如下: 根据上表资料: (1)比较甲乙两单位两个单位哪个单位工资水平高; (2) 说明哪个单位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 甲、乙两单位人数及月工资资料如下: 根据上表资料: (1)比较甲乙两单位两个单位哪个单位工资水平高; (2) 说明哪个单位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 解: (1)人) 元甲 /(1710== ∑∑f Mf x

人) 元乙 /(1832== ∑∑f Mf x 以上计算可知,乙单位工资水平高; (2) %1.10%100=?=x S V 甲σ %2.10%100=?= x S V s 乙 以上计算可知甲单位平均工资的标准差系数小于乙单位,说明甲单位平均工资更具有代表性。 2、(15分)某高校进行一次英语测验,为了解考试情况,随机抽样抽选1%的学生进行调查,所得资料如下: 试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相应的概率度请在教材上查阅): (1)该校学生英语考试的平均成绩的范围; (2)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所占的比重的范围。 解:(1),100=n )(761 1 分== ∑ ∑==k i i k i i i f f x x ,)(119)(21 1 22分=-= ∑∑==k i i k i i i f f x x s ,用22σ代替s 有: )(09.1)1(2 分=- = N n n x σμ,)(18.2分==?x x t μ,区间范围:18.276±=?±x x 。 (2)%441 == n n p ,用样本比重代替总体比重,%94.4)1()1(=--=N n n P P p μ。 %88.9==?p p t μ,区间范围:%88.9%44±=?±p p 。 3、(15分)4.某企业生产的袋装食品采用自动打包机包装,每袋标准重量为100克。现从某天生产的一批产品中按重复抽样随机抽取50包进行检查,测得每包重量(克)如下: ) /(186.881 )M (2i 人元乙=--= ∑n f x S i )/(173.071 )M (2i 人元甲=--=∑n f x S i

潍坊医学院统计模拟题

卫生统计学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1、变量 2、2、95%的参考值范围 3、3、抽样研究 4、4、有序分类资料 5、5、标准差 6、6、参数估计 7、7、寿命表 8、8、Sampling error 9、9、年龄别死亡率 10、回归系数 二、填空 1、1、表示分类变量资料的常用指标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正态分布的简记形式, ______________, 标准正态分布的简记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 3、方差分析要求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组观察值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列,位次居中的观察值称为 _____________。 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的_____________。 5、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推断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 6、两率比较时,如两样本例数足够大,可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7、表示某医院内科病人在全院总病人数中的比例应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内科住院治疗病人中发生死亡情况,应计算_______________。 8、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特征进行测量,这种特征称。 9、统计图有多种,欲表示某地近十年糖尿病的发病趋势宜绘__________ ,表示几 种疾病的构成宜绘。

医学统计学模拟试题

医学统计学模拟试题(A) 一、单选题:在A、B、C、D 和E 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下划线的空格里。 (每题1 分) 1. 卫生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_____。 A 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B 资料整理、统计描述、参数估计和统计推断 C 实验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 D 资料收集、资料核对、资料整理和资料分析 E 统计设计、统计描述、统计估计和统计推断 2. 以下_____不属于定量资料。 A. 体块指数(体重/身高2) B.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 C. 细胞突变率(%) D. 中性核细胞百分比(%) E. 中学生中吸烟人数 3. 关于频数表的制作, 以下_____论述是正确的。 A. 频数表的组数越多越好 B. 频数表的下限应该大于最小值 C. 频数表的上限应该小于最大值 D. 一般频数表采用等距分组 E. 频数表的极差是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和 4. 比较身高与坐高两组单位相同数据变异度的大小,宜采用_____。 A. 变异系数(CV)B.标准差(s)C.方差(s2)D.极差(R)E.四分位间距 5. 从μ到μ+1.96s 范围外左右两则外正态曲线下的面积是_____ 。 A.2.5% B.95% C.5.0% D.99% E.52.5% 6. 关于假设检验的以下论述中,错误的是_____。 A. 在已知A药降血压疗效只会比B 药好或相等时, 可选单侧检验 B. 检验水准 定得越小, 犯I型错误的概率越小 C. 检验效能1- 定得越小, 犯II型错误的概率越小 D. P 值越小, 越有理由拒绝H0 E.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 双侧检验的检验效能比单侧检验低 7. 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同一常数后,做两个样本均数( X)差别的t 检验,____。 A. t 值不变B. t 值变小C. t 值变大 D. t 值变小或变大E. 不能判断 8. 将90 名高血压病人随机等分成三组后分别用A、B 和C 方法治疗,以服药前后血压的差值为疗效,欲比较三种方法的效果是否相同,正确的是____ 。 A. 作三个样本两两间差值比较的t 检验 B. 作三个样本差值比较的方差分析 C. 作服药前后配对设计资料的t 检验方差分析 D. 作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E. 以上都不对

统计学模拟试题及解答

统计学模拟试题及解答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模拟试题一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 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这里的参数是( ) A. 1000个消费者 B.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 C.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花费额 D. 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花费金额 2. 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 生调查,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整群抽样 C. 系统抽样 D. 分层抽样 3. 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10分。如果已知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对称分 布,可以判断考试分数在70到90分之间的学生大约占( ) A. 95% B. 89% C. 68% D. 99% 4. 已知总体的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6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 的数学期望和抽样分布的标准误差分别为( ) A. 50,8 B. 50,1 C. 50,4 D. 8,8 5. 根据某班学生考试成绩的一个样本,用95%的置信水平构造的该班学生平均考试分数的置 信区间为75分~85分。全班学生的平均分数( ) A .肯定在这一区间内 B .有95%的可能性在这一区间内 C .有5%的可能性在这一区间内 D .要么在这一区间内,要么不在这一区间内 6. 一项研究发现,2000年新购买小汽车的人中有40%是女性,在2005年所作的一项调查 中,随机抽取120个新车主中有57人为女性,在05.0=α的显着性水平下,检验2005年新车主中女性的比例是否有显着增加,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 A .%40:,%40:10≠=ππH H B .%40:,%40:10<≥ππH H C .%40:,%40:10>≤ππH H D .%40:,%40:10≥<ππH H 7. 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的预测区间估计是指( ) A. 对于自变量x 的一个给定值0x ,求出因变量y 的平均值的区间 B. 对于自变量x 的一个给定值0x ,求出因变量y 的个别值的区间 C. 对于因变量y 的一个给定值0y ,求出自变量x 的平均值的区间 D. 对于因变量y 的一个给定值0y ,求出自变量x 的平均值的区间 8.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如果F 检验表明线性关系显着,则意味着( ) A. 在多个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着 B. 所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都显着 C. 在多个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着 D. 所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都不显着 9. 如果时间序列的逐期观察值按一定的增长率增长或衰减,则适合的预测模型是( ) A. 移动平均模型 B. 指数平滑模型 C. 线性模型 D. 指数模型 10. 设p 为商品价格,q 销售量,则指数∑∑001 0q p q p 的实际意义是综合反映( ) A. 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程度 B. 商品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 C. 商品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 D. 商品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

应用统计学模拟题答案

一、判断题(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每题5分,共25分) (1) 复相关系数(复判定系数的开方)表示被解释变量与所有解释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偏回归系数表 示被解释变量与多个解释变量中的其中一个的相关程度。 F ,偏回归系数不反映相关程度,而是净影响。 (2) 当原始变量数量级差异较大时,用相关系数矩阵做主成分分析较好。 T ,因为原始变量数量级差异较大时,对标准化变量作主成分分析较好。 (3) 在自相关出现时,通常计算的预测值的方差和标准误就不是有效的。 T ,因为存在自相关时,预测值的方差和标准误不再是真实方差的无偏估计 (4) 一研究者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他担心协变量z 可能对数据产生影响,因此对响应变量y 和z 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r(y,z)=0,这表明不需要作协方差分析。 F ,r(y,z)=0,仅表明z 对组间变异影响不大,但是还可能影响组内变异。 (5)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都要求原始变量间有较强的相关性,且主成分和公因子都能写成原始变量 的线性组合。 F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都要求原始变量间有较强的相关性,但是主成分可以写成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潜在因子不能。 二、(20分)根据美国1961年第一季度至1977年第二季度的数据,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咖啡需求函数的回 归方程: ) 37.0()03.6() 74.3()55.0() 23.1() 14.2(: t 0097D .0-16D .0096D .0P 15ln .051lnI .017lnP .028.1Q ?ln 3t 2t 1t t t t t ------'++-= 其中,Q=人均咖啡消费量(磅);P=咖啡价格(以1967年价格为不变价格);I=人均可支配收入(千 元,以1967年价格为不变价格);P’=茶的价格(1/4磅,以1967年价格为不变价格);D1=1:第一季度;D2=1:第二季度;D3=1:第三季度。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模型中P t 和I t 的偏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咖啡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价格增加一个百分点,咖啡需求降低0.17个百分点;收入增加一个百分点,咖啡需求增加0.51个百分点 (2) 咖啡和茶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为什么?t p ’=0.55<1, 不显著,∴茶和咖啡是无关品 (3) 你如何解释模型中虚拟变量的作用?反映咖啡需求是否存在季节效应 (4) 咖啡的需求是否存在季节效应?做t 检验:D 1和D 2的t 值>3,显著,D 3不显著,说明第一季度需求比第四季度低9.6%,第二季度咖啡需求比第四季度咖啡需求低16%,这两个季度差异显著,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需求差异不显著。 三、测量模型:5 259.054278.043171.032 148.021182.01e ksi X e ksi X e ksi X e ksi X e ksi X +=+=+=+=+=, 2 88.02175.01epsilon eta Y epsilon eta Y +=+=,φ12=0.26 结构模型:zeta ksi ksi eta +-=229.0143.0 (1) 计算X1,X2,X3,X4,X5的变量共同度:0.67, 0.23, 0.50, 0.61, 0.35 (2) eta 的测量可靠性较高,因为两个因子载荷都大于0.7,ρ=0.8 四、某城市环保监测站对14个监测点采集大气样品,测量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飘尘的含量,该市城区按照大气污染程度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严重污染地区,第二类为一般污染地区,第三类为基本没有污染的地区。根据这些数据用SPSS 作判别分析,得到输出结果如下,试解释各表。该城市另有两个单位测定了其所在地大气污染物含量(见表1),试判断这两个单位的污染情况属于哪一类。

(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上机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上机考试模拟题A卷 1.测得10例某指标值治疗前后情况如下: 例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治疗前76 64 60 62 72 68 62 66 70 60 治疗后74 62 64 58 68 70 56 60 66 56 1.用参数方法比较治疗前后该指标值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填入下表: 例数均数标准差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前-后) H0: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无差异。 H1: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有差异。 统计量t=2.512 P=0.0332 统计结论:P<0.05,拒绝H0,认为在α=0.05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有差异。 2.上题资料,用非参数方法比较治疗前后该指标值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填入下面空格。 H0: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无差异。 H1: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有差异。 统计量s=19.5 P=0.0547 统计结论:P>0.05,不拒绝H0,认为在α=0.05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无差异。

3.测得10例正常儿童身高(cm)和体重(kg)如下: 例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X)120 133 126 130 121 122 131 128 110 124 体重(Y)20 27 23 25 25 18 22 25 15 22 (1)求身高和体重的相关系数,并作显著性检验。 相关系数r =0.81211 H0:p=0 H1:p≠0 P= 0.0043 统计结论:P<0.05,拒绝H0,认为在α=0.05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认为身高和体重存在正相关。 (2)求身高推算体重的直线回归方程,并作显著性检验。 直线回归方程:y=-32.964+0.443*x H0:β=0 H1:β≠0 P=0.0043 统计结论:P<0.05,拒绝H0,认为在α=0.05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认为身高和体重之间存在直线回归关系。 三.10名氟作业工人在工作前后测定尿氟(mg/L)排出量结果如下: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工前 1.7 1.6 1.4 2.3 1.9 0.8 1.4 2.0 1.6 1.1 工后 2.7 3.1 3.2 2.1 2.7 2.4 2.6 2.4 2.3 1.4 1.计算工后比工前尿氟排出量增加值的均数,标准差,标准误,变异系数和中位数。 均数0.91,标准差0.635,标准误 0.201,变异系数 69.78,中位数 0.900 2.检验氟作业工人在工作前后尿氟排出量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H0:氟作业工人在工作前后尿氟排出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1:氟作业工人在工作前后尿氟排出量的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量t=4.532 P=0.0014

统计学 模拟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与答案 考试形式:闭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 工业企业数、钢产量、电力消耗量、商业网点数四个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B )。 A、电力消耗量、商业网点数 B、工业企业数、商业网点数 C、工业企业数、钢产量 D、钢产量、电力消耗量 2.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D )。 A、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B、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C、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D、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C )。 A、企业设备调查 B、农村耕地调查 C、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D、人口普查 4.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属于一次性调查的是( D )。 A、单位产品成本变动 B、商品购销季节变化 C、职工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变化 D、全国实有耕地面积 5.统计报表报送周期不同,报表所反映的指标项目有不同的详细程度。一般而言,周期越短,则报告的指标项目( B )。 A、越多 B、越少 C、可能多也可能少 D、是固定的 6.随机重复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甲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方差为25,乙企业为100,又知从乙企业中抽取工人数比从甲企业中抽取工人数多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D )。 A、甲企业较大 B、乙企业较大 C、不能作出结论 D、相同7.计算向上累计次数及向上累计比率时,本组累计数的意义是本组( A )。 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或比率 B、上限以上的累计次数或比率 C、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或比率 D、下限以下的累计次数或比率 8.某连续型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6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6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B )。 A、580 B、640 C、620 D、660 9.当抽样单位数分别增加3倍和2.5倍时,随机重复抽样平均误差分别是原来的( B )。 A、90%和81.6% B、50%和53.5% C、53.5%和81.6% D、90%和50% 10.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85.7% B、99.5% C、100.5% D、116.7% 11.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都增加2倍,每组频数均减少1/2,中位数( C )。 A、不变 B、减少1/2 C、增加2倍 D、无法确定 12.设原时间数列共26项数据,经过5项移动平均以后所得的移动平均数的项数是( B )。 A、20项 B、22项 C、4项 D、5项 13.某种蔬菜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5%,3月份比2月份下降5%,则3月份该种蔬菜价格与1月份相比( B )。 A、不变 B、降低0.25% C、提高0.25% D、不能确定 14.下列属于相关现象的是( B )。 A、利息与利率 B、居民收入与储蓄存款 C、电视机销售量与销售额 D、圆的面积与半径 15.如果p表示产品单位成本,q表示产品产量,则∑ ∑ 1 1 p q p q =105%表示( C )。 A、由于多种产品产量的变动而使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上升5% B、由于多种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而使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上升5% C、由于多种产品产量和单位成本的综合变动而使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上升5% D、由于总成本变动使产品产量和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上升5%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 BCD )。 A、工人劳动生产率 B、人均国民收入 C、人均粮食产量 D、人口死亡率 E、某工厂人均工资 命题人或命题小组负责人签名:所(室、教研部)负责人签名:分院(部)领导签名:

统计学模拟题答案PDF.pdf

一、 选择题 1. 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 1000 名易感儿童中进 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 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 名。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 A. 该研究的样本是 1000 名易感儿童 B. 该研究的样本是 228 名阳性儿童 C. 该研究的总体是 300 名易感儿童 D . 该研究的总体是 1000 名易感儿童 E. 该研究的总体是 228 名阳性儿童 2. 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 、两者均不变 D 、两者均改变 E 、以上均不对 3. 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 A 、全距 B. 标准差 C. 方差 D . 变异系数 E 、极差 4. 统计学中的小概率事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复多次观察,绝对不发生的事件 B .在一次观察中,可以认为不会发生的事件 C .发生概率小于0.01的事件 D .发生概率小于0.001的事件 E .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 5. 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A .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B .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 C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D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E .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6. 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下从0到1.96的面积为: A.95% B.45% C.97.5% D .47.5% E.49.5% 7. 当第二类错误β由0.2变到0.3时,则第一类错误α是: A.增大 B .减小 C.不确定 D.不变化 E.以上都不对 8. 各种概率抽样方法按抽样误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其顺序为 A .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B.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C.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 D.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 E.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 9. 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 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0H 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0H C.拒绝了实际上不成立的1H D .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0H

潍坊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潍坊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2015级专升本护理专业第三学期《外科护理学》试题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57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单选题(40小题,共40分) 1.用高压蒸气方法消灭细菌称: A、消毒法 B、抗素法 C、抗菌法 D、无菌术 E、抗菌术 2.能使细菌体酶蛋白中SH基(巯基)氧化、活力消失而影响代谢致菌体死亡的消毒液为: A、甲醛 B、石炭酸 C、3%碘酒 D、70%乙醇 E、1:1000苯扎溴铵酊 3.男性,40岁,肠扭转致广泛小肠坏死、休克做坏死肠切除,术后休克有好转。对该病人作以下监护项目中哪 项是不必要的: A、精神状态 B、观察皮色、皮温 C、血压、脉搏、尿量 D、心电图监护 E、脑电图监护 4.休克的早期不宜用: A、碱性缓冲液 B、葡萄糖溶液 C、血浆代用品 D、镇静剂 E、平衡盐溶液 5.急性肾衰无尿或少尿期早期,发生水中毒的常见原因是: A、低蛋白血症 B、内生水过多 C、抗利尿激素增加 D、钠潴留 E、不适当输入过多水分 6.急性肾衰少尿期病人最适合的饮食应是: A、低蛋白、高碳水化物及脂肪 B、低蛋白、高碳水化物 C、高蛋白、低碳水化物及低脂肪 D、低蛋白、高 脂肪 E、低蛋白、低碳水化物及低脂肪 7.腰麻时局麻药常配成: A、轻比重液 B、重比重液 C、等比重液 D、等渗溶液 E、高渗溶液 8.上腹部手术消毒范围应包括: A、剑突下,脐以上 B、乳房以下,脐以上 C、剑突下,腹股沟韧带以上 D、腹部手术周围15cm的区域 E、乳房以下,股沟韧带以上 9.破伤风 A、除有中毒症状外,可能有肝、脾肿大,黄疸,皮肤淤斑 B、除有中毒症状外,常发生转移性脓肿 C、除有 中毒症状外,血培养阴性 D、出现苦笑面容 E、肢体有“胀裂样”疼痛 10.甲亢术后危象的主要原因是: A、术前准备不够 B、术中补液不足 C、术中失血过多 D、术后出血 E、精神紧张 11.下列甲状腺疾病中,哪一个必须手术治疗: A、结节性甲状腺继发甲亢 B、轻度甲状腺功能亢进 C、青春期甲状腺肿 D、妊娠期甲状腺肿 E、以上都不 是

医学统计学模拟试卷与答案

医学统计学历年常考总结试题3元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A条图B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变异系数 B 方差C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个体差异 B.群体差异 C.样本均数不同 D.总体均数不同 6.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

自由度是() (A)n1+ n2 (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抽样误差的大小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D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 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A t r>t b B t rχ20.05,ν可认为()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 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pearson卡方检验 B.校正卡方检验 C t检验 D U检验 16、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

人力资源统计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人力资源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科研机构 B、居民家庭 C、企业 D、事业单位 2、决定企业劳动报酬水平的指标是()。 A、劳动效率 B、劳动生产率 C、劳动效益 D、工资利润率 3、出勤率反映的是员工的( )。 A、劳动积极性 B、文化水平 C、道德水平 D、职业技能 4、下列不属于现场培训的是()。 A、技术表演示范 B、师傅带学徒 C、技术成人大中专班 D、岗位练兵 5、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实物总量与相应的活劳动消耗是之间的比值,称为()。 A、劳动生产率的价值量指标 B、劳动效益 C、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

D、单位产品劳动生产率 6、考勤卡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 A、统计台账 B、统计报表 C、原始记录 D、统计年表 7、下列属于劳动保护措施的是()。 A、辅助房屋及设施 B、企业新建列入固定资产投资的安全措施 C、公共浴室 D、修养所 8、下列计算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的公式正确的是( )。 A、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 B、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 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 D、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缺勤时间-非生产时间 9、下列不属于企业社会保险统计范围的指标是( )。 A、企业职工失业保险统计 B、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统计 C、企业职工退休养老保险统计 D、集体福利 10、下列不属于集体福利事业的补贴围的是( )。 A、消毒室 B、公共浴室 C、理发室 D、哺乳室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企业福利费支出包括( )。 A、集体福利事业补贴 B、职工文娱体育宣传费 C、集体福利设施费 D、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 E、职工探亲路费补贴 12、企业工人的分组方法有()。 A、按与生产作业的关系程度 B、按劳动技能水平高低 C、按生产技术水平高低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西安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C)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A ):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BCD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BE ):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填报 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2、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3、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4、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最大值。(错) 5、区间估计就是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代表总体参数。(错) 6、在假设检验中,方差已知的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要计算Z统计量。(错)

医学统计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注:红色字体表示已经改正,多余表示删除的内容)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条图B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A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C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群体差异 C.样本均数不同 D.总体均数不同 6.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C)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 (A)n1+ n2 (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A抽样误差的大小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D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最新统计学模拟试题(带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 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 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 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 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 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 三、单项选择题 1、统计认识过程是() A、从质到量 B、从量到质 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 D、从总体到个体 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 80、85,这5个数是()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变量值 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 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 C、该市全部职工 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 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班50名学生 B、该班每一名学生 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5、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 A、综合性 B、同质性 C、大量性 D、变异性 6、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 A、总体性 B、数量性 C、具体性 D、社会性 7、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500元,则“工资”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8、象“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能用来() A、表示总体特征 B、表示个体特征 C、作为标志使用 D、作为指标使用 9、调查某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 A、标志 B、指标 C、变异 D、变量 10、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11、统计对总体数量的认识是() A、从总体到单位 B、从单位到总体 C、从定量到定性 D、以上都对 12、变量是可变的()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数量标志和指标 D、质量指标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变量 D、质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 A、一定是统计指标 B、一定是数量标志 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 D、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 15、年龄是() A、变量值 B、离散型变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