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太小:鲁明会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深入探究,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密切配合,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用结合、教学相长,师生之间相互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合作交流、集中探究的创新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自主看书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按层次分成学习型和探究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学习小组带着各自的问题去再看书学习、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并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认识问题,探讨和分析问题的内在联系,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与学的研究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培养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又让学生在学习与讨论交流中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创新性。

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

教育心理学认为“师教之功,贵在主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按新课标的要求,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探究课程中可能涉及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分析、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努力打有准备之仗。其次教师要认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状况,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逐步建立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与交流的若干学习小组。这些学习小组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

生自发形成的学习交流小组,这样对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习小组的凝聚力、向心力意义十分重大。学生人数一般为510人组成,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学习交流的组织、记录等。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密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僵化模式,从而形成师生、生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另外,合作学习弥补了传统教学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诸多不足,克服了课堂满堂灌、课后题海战、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的教学怪圈。教师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相帮相学,取长补短。学生既学到了活的知识,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不断听取不同意见和见解的同时,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在挫折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同时小组讨论,也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和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尤其是在公众场所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的胆量。长期的小组合作学习还能让学生自觉形成看书学习、主动研究课文中的问题,自我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并在不断进行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讨论交流中克服语言和心理障碍,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在课堂教学中,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讨论中来。教师要适时给予启发、提示,对讨论交流得较好的小组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和鼓励,不断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在积极

主动的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结学习经验,在合作中探索,在探究中求知。

二、创设情景,落实评价,规范小组合作学习过程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中学生要多读、多忆、多记,要多看一些与语文教学相关的书籍,要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这就要求学生要多看书、多学习,要博览群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学习上的心有灵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地确定学习目标,创设分析讨论的问题,给学生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生活,要灵活多样。问题提出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适当地引导和提示,并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准备时间,让学生胸有成竹之后再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最终还是要依靠小组成员的群策群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依靠全体成员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

在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时,各小组的组长要认真组织,可以让小组成员逐个阐述自己的看法,其他组员注意倾听,找出他人看法与自己的异同处,再阐述自己的看法,并和其他组员一起讨论,最后总结得出本组的最终意见。也可以由小组其中一位组员阐明自己的意见,其他组员对其意见发表看法,不断进行补充完善,这样在学生思维的碰撞下,深刻地认识问题,形成小组意见。

教师要随时留心每个学习小组的活动情况,经常不断地给予启发、引导,对活动中表现积极主动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

扬,要适时对学生的发言给予激励性评价,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通过反复的师生交流、学生能从中学会研究、探讨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辩中学、学中议,知识越辩越明,道理一步步理清,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体现自我,发现自我,学到知识,增长才干。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学习小组间、组员间的关系。

合作学习小组应该由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混合组成,这样既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又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学生自发形成学习小组的时候,一些学生往往会被拒绝或排斥在学习小组之外,尤其是弱差生或自觉性差的学生,此时教师要做耐心细致地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对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关心和鼓励,让他们在活动中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提高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逐步让他们融合到班集体中来。同时也要注意讨论、发言时的“一言堂”,避免总是成绩好的学生在讨论、发言。教师可以制定发言人轮换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时间分配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讨论、交流表达的时间不容易掌握,因此就要求教师要熟悉教材,做好教学预设,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作好课前问题处理预案,作好时间上的安排,既保证让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诉完自己的看法,要让学生、

教师互相尊重,如果常常因时间被教师无情中止,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对这种学习方式失去兴趣。同时,教师也要告知学生应精心组织语言,做到言简意赅,控制发言时间。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师生、生生多向交流,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的认知度,同时还能有效地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尊重。

2015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5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注:凡是加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天鹅的故事》精彩片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此,老师要善于营造一个能够让学生都愿积极参与,都能自主选择的开放的融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由而充分的学习活动中生成智慧,生成能力。 我在上《天鹅的故事》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师: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请找出这个故事中最打动你的地方,读一读,可以是一句、几句或一段话。 生自读。 师:绝大部分同学画出了第 5 小节,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先不急着说老天鹅是只怎样的天鹅,愿不愿意把这一小节学得更好?看看哪些词可以圈圈、画画、点点、重点读读、体会体会。 生再读,用自己的方式学习。 师:现在我们再来说说老天鹅是只怎样的天鹅,要有理有据。 生:我先说,书中这样一句打动我:“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垂直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我觉得这只天鹅十分勇敢。 师:你们是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勇敢的? 生:“重重的”说明力量很大。 生:“像石头”说明老天鹅奋不顾身。 生:“胸脯和翅膀”是说老天鹅是用血肉之躯作为破冰的武器的。 生:“腾空而起”说明下落的力量很大。 师:我们能不能做做这个动作。 (生模仿老天鹅像石块下落的动作。配合手势、插图) 师:这一句你还有什么体会? 生:我从“颤动”中看出老天鹅落下时很用力。 生:我从“第一次,第二次……”看出老天鹅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生:我从“他并没有飞走”看出老天鹅不贪生怕死,为了天鹅群作出了自我牺牲。 师:这是怎样的一只老天鹅啊?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专题讲座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金传富(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高级教师) 一、为什么要开展自主学习 从理论上讲,自主学习应该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教学者及学习者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是,由于受到学生心理与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社会的需求、教师教学风格或者教学水平以及学校的管理等多种因素的限制,真正实现自主性学习并不是一件很的容易的事情。而且由于多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没有能摆脱应试教学的影响,老师的一言堂已经成为习惯,要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完成他们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对于老师来讲,无疑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对于学生来讲,也是一件不能理喻的事。 其中的原因,既有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少放手让学生完成自身学习任务的习惯性思维的因素,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的因素,还有的是老师对于学生的智能水平不信任,怕承担放手之后,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的责任。 显然,这是一个需要多方面思索的过程,尤其是需要老师对教育观念进行全新变革的过程。更需要老师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探索的过程。 前段时间,我们接受了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网的委托,在小学进行了“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教学策略”课题的一些尝试。经过近半年的研究,大体上感受到了自主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同时,也感受到了“自主学习”这样的理念给我们带来的观念上的变化。 半年之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自主学习的理论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学习; 二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对如何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课堂实践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从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来看,我们知道,人的最高的价值在于对他自身的价值的认可,以及实现其最高的自主意识,这也就是马斯洛所讲的“自我实现”。只有实现这样的最高境界,人的自我价值才会得到最完善的诠释。可惜自从有教育以来,我们的教育内涵一直

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每一个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叶圣陶先生曾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真正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学知识、练技能,学交往,学做人,求创造,体现注重知识为载体,发展能力,健康人格。那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怎样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现结合教学经验,简单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尊重学生,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师生联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联系,能营造和谐的气氛,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幽默生动的谈吐也将极大的吸引学生的力,进而进调动学习

的积极性。和谐的学习氛围也更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进展。尊重学生是教育原则和教育本质的要求。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在其成长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个性。因此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创造各种条件引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和潜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相信学生,学生能解决的尽量让学生去解决,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学习的理性分析能力,使其主体精神在主动获取知识积极思维后产生动力,得到弘扬,使学生内在的潜能和个性也得到发展。 二、明确目标,创设自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要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而后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因此课堂中需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形式上的生动性的情境,使他们被吸引着,情不自禁地进入情境,投入到要学的内容之中。教师要精心营造学生自学的氛围,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使之想说、敢说、善说,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在开放、民主、自主、喜悦的气氛中积极思维各抒己见,共同探究。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学生的学法精彩纷呈:擅长朗读的分角色读得活灵活现;记忆力强是的同学复述课文;语感较强的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人物性格分析……这样,教师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

2020年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及试题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答案一、填空题 1、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2、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简笔画、演示、电教媒体。 4、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5、《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6、《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的表达。 7、《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结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现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和评价的能力。 1、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言语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1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独特而有差异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人文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二、基本概念 1、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 1、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它可以分为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人本语文课程资源、动态语文课程资源。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保靖县教科所周水静 一、问题提出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新课改实施至今已有一段时间,听过许多常态课之后,我们发现常态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 不少问题:如教学目标虚化,不明确,不符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单薄,结构松散,零敲碎 打,置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满堂灌”的现象仍然存在;教学过程繁琐,花里胡哨,刻意追求热闹,训练不扎实,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教学评价用语单一,缺乏启发性等。我们认为这些正是造成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不太高的主因。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 我州地处偏远山区,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十分陈旧。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 难题。因此,如何根据语文教学的规律,通过探寻一系列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与实施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真正促进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殛待解决的问题。 而我州此类课题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目前我州正大力推进新课改工作,我县各学校正在探索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因此,做好这项研究有利于学校,有利于教师,更有利于学生。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锯鳗鲮。 二、理论依据 (1)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需要教师人性化的态度,教师要以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教育的宗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无进步或 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据此,本人确立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实施程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 习。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戇鳖納。 (2)根据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教学的最优化是指以最小的代价(资源、时间等的投入)得到最令人满意的效益(产量,质量等的产出)。这一理论告诉我们,一所学校、一个班级 在具体条件制约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有效教学。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 定和分析。所以说,没有有效的教学策略就不可能有教学的最优化,有效教学策略是教学迈向最优化理想境界必不可少的第一步。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詢鳕驄。 三、研究意义 研究本课题,探索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既能解决教师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又能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与实施策略,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全县的小学语文教学走向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的高效教 学,促进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发展。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亿鳔简。 四、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2、通过本课题研究,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 提高。 3、通过本课题研究,在教师中普及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和策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 质量。 五、研究内容 1、有效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1)有效解读教材的基本策略 (2)有效教学目标的制定策略 1 / 3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原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原文)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评析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评析 背景 中年级的片断训练,既是低年级字、词、句训练的归结,又是高年级篇章训练的基础。片断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认识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全文围绕题眼“美丽、富饶”展开,行文思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构段句群典型且多样,遣词用语精确且具体,所以教学这篇课文除了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外,还是学生学习片段训练的典范。针对我班学生作文不具体、事情叙述不清楚等情况,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重视语言的积累”,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积累语段和仿课文写片段,目的是通过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主动记忆,摘抄美词佳句,真正把积累语言落在实处,自觉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另外是通过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段落,迁移到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活动中进行重组,引导学生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 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训练,让学生学习仿课文写片段(重点是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 案例 教学片断三年级语文上册22《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复习。 1.听写练习 深蓝威武形状肥料懒洋洋成群结队 2.齐读课文 二、新授课 1.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海水、海底、鱼、海滩、海岛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把它背下来。 3.学生说出喜欢的那个自然段把它背诵下来。 三、理解感悟课文 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这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学生: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老师:作者围绕这句话来写来具体写了海水的颜色多而且很美,这句话就叫做中心句。 2.出示第六自然段,生读,找出中心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3.老师示范: 根据中心句来写一段话,师出示: 西沙群岛的海底物产真丰富啊!岩石上长着…… 4.出示句子让学生练习口语表达。 春天真美呀! 老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 学生:小花、小草、小树、小鸟、风姑娘……

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策略浅析

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策略浅析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预习环节掌握课文的基础知识,在多样化的情境中对课文进行深入探索,通过合作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在积极探索中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自主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素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观念的改革和教学形式的创新,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建立小学语文自主课堂,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开展主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开设自主课堂时,要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利用创新思维分析和思考课文内容,在兴趣引导下掌握课文内容。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学生遇到疑问时,教师要和学生共同交流讨论,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能够大胆探索、积极发现,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意愿,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注重预习环节,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学语文自主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高效完成自主学习任务,需要把预习环节和课文教学结合起来。通过预习,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会有目的地进行探索,重点分析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设计预习环节,让他们在预习环节熟悉课文内容,自学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解决课后问

题,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标记。通过预习环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会有针对性地学习,在了解课文重难点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创设趣味课堂,激发探索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设计趣味课堂,利用趣味环节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让他们积极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发展语文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探索能力。在设计趣味课堂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多媒体能够用声音、图像、视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整堂课上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积极思考多媒体展示的内容。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来理解课文,能让他们有效突破重难点内容,在多媒体情境中进行快乐学习。例如,在教学《观潮》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观潮时的视频,让学生在视觉感受中体会潮来时的奇特景象,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求知欲。在多媒体展示的情境中,学生主动阅读课文,分析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体会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深刻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和雄伟。 (二)创设表演情境,加深学习体验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表演情境,让学生从思维到行动都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把角色的特点表演出来,让他们在趣味性的环节掌握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在让学生自读、自学古诗内容后,让他们利用想象设计表演情节,并给作者和孟浩然设计符合他们特点的对话内容。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要把古诗的内容和情感赋予到

72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一直以来都是为现代教育心理学所关注的课题。自主学习又称个别学习,选择性学习,它的理论依据是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论,其内容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自主学习是“建立自我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所以说自主学习首先必备条件是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一般对小学阶段我们可从三年级开始。其次就是要有积极的学习心向,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做到“自找水源”。最后还得坚持不懈,具备自主学习的意志,这样才能培养出新一代的创新人才。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经笔者调查,结果显示大约75%的学生会自觉地做好预习工作,25%的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课堂学习中,只有25.3%的学生会经常主动提问,71.7%的学生只偶尔提问,还有3%的学生从来不会提问。还有在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20%的学生对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持消极态度,有79.8%的学生能主动参与其中。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喜欢活泼,自主的课堂,学习成为自己的事。在调查中还发现,在如今教学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这问题教师已认识到,在部分课中教师会利用学生的合作学习组织教学,但这样的课堂形式不是完全运用到每一堂课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的过程,让学生能自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从调查分析来看,要想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创新才能,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一名探索者,发现者,自主的学习者,主动的获取者,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培养自主意识、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初步掌握一些自主学习,探索的方法。在自主的前提下,可尝试进行一些合作学习。为此,笔者从小学语文课堂自主学习这方面着手,谈谈如何组织开展自主学习。 (一)能学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学习不论是认知的情感的或是运动技能的,都是由一定的自我过程决定。就学生本身而言,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其自主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要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从而进一步开展自主学习。所以说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就是“能学”。能学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基础上。自我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动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自我意识越强,则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发挥自己力量的自觉性越强。 就学生而言,自己的认知情况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在原因。所以一般认为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展自主学习比较适合。自主学习还受到师生间的关系,集体的氛围,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如师生间很融洽,那么学生就会由对学生的信赖转化为学习的自主。在教师民主的领导下,学生较喜欢学习,自主性强。教师的鼓励和期望使学生感到,就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如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一个班风”积极向上的集体,会使集体成员互相模仿,自主学习较强。在此榜样会起到一种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想学是自主学习的动力 学生认知结构已具备,有了自主学习的基础。每个孩子都是想学习的,也是能学好的,那就得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想学主要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学生要重视及时调整自主学习的理念与指导思想,激发“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做学习的主人。要主动确定学习目的,制定具体的,能够达到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对已取得的成绩进行自我奖励等。

(完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二年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二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反复朗读的意义 崔峦老师曾经说过:“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境入情,在陶情冶性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细细品读、认真思考,我也深有同感。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身栖息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情谊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语文教学要让情感流淌,让课堂充溢浓浓的人文情怀。 下面是我校李秀芬老师《桂林山水》的两个教学片段,听后,我感受颇深。 片段一: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并学了第一段,知道山水之美,现在请大家深入学习了解漓江水特点,作者怎样写出漓江水的特点的? 生: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师:看屏幕,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哪个特点,读给同桌听。 生:我喜欢“漓江的水真绿啊!” 师:为什么喜欢? 生:这句用比喻手法,写出绿的特点。 师:你知道水绿得如何,并说说“翡翠、无暇”的意思,并指出水的特点。 师:想想,应怎样读呢? 生:应读得活泼、跳跃。 师:喜欢读这一句的同学把这一句读一读。(生读) 师:喜欢水清的同学,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并读一读。 生:漓江的水清得可见江底的沙石。

师:漓江到底有多清呢?我们可以把一枚硬币放入水中,透过江水可以看见江底硬币上的字。那如何朗读呢?喜欢的同学读一读。(生读) 师:请同学们评一评,他们读得如何?(师指导,该句应读得平整,然后,全班读一遍) 师:老师也喜欢这一段,现在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师生接读) 师:这种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后面半句强调前半句。 师:这是排比,作者本写水,为何要提到大海、西湖? 生:对比、比较 师:这有什么作用?(出示幻灯:波澜壮阔的大海、西湖的图片) 【评析】: 李老师在指导此段的阅读理解时,做得最好的是,读的辅导非常到位,读得细致,特别是读漓江水,做到读与理解相结合,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状态,让学生及时反馈评价,并且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描述的意境,课外资料的补充对指导学生形象理解山水百态有很好作用,这能更好让学生在朗读时读出感情;教师富有激情的范读、领读很有感染力,对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美中不足的是,学生朗读缺乏个性,写漓江水特点三个分句都是写漓江的美,对每一分句的前后半句之间的关系应加以点拨,使学生更好理解,课文就是把这些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排成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一串句子,加强语势,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这样的句子就叫排比句。 【建议】:女生读第一分句;男生读第二分句;男女生齐读第三分句,逐渐加强语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片段二: 自由读第三段,交流朗读方法 师:大家自由读这一部分,要读出作者怎样写出山的特点。(指名读) 师:读这一段,指出你喜欢哪些语句?小组交流这一段与前面的写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最新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

摘要 本文对国内外自主学习的涵义和本质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自主学习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现阶段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基本现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首先,重视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习惯,抓“三个习惯、三个原则;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一个中心、一个关系和三个空间;再次,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掌握两个必备和实现一个转变;第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第五,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联系机制。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策略探究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ussed the basic theor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present Chinese pupils autonomous learning basic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asons of the analys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first,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learning habit, catch \"the three habits, three principles; next,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grab a center, a relationship and three space; again, pay attention to study method guidance, to make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two main and achieve a change; fourth,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establish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fifth, build a school, family and community contact mechanism. key words:pupils; Chinese Language Arts; autonomic learning; Strategy to explore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馈问题及改进策略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小学语文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我们的语文课应上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现“语文味”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 二、体现儿童味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在教学中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体现个人味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感动是年终岁末一段温暖的话题,也是新春伊始一段蓬勃的力量。说起感动,我经历过许多,但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那一次······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摘要本文特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作如下探讨。 关键词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参与学习,亲历学习过程,从而学会学习。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 能力摆到了很重要的地位。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呢?为此,本文特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 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作如下探讨: 一、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首先,教师要站在整个语文教学的全局上审视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 教材,精心地重组教材,不是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不是把教材看成是一些支离破 碎的知识点,而是灵活使用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注意向课外扩展延伸。如《将相和》一课,教师既要看到它在本单元中所担任的训练重点“认识过渡句(段)及其作用”,又要看到文中所渗透的“文道统一”的思想,还要看到《将相和》一文中写人的方法也值得借鉴(这样的写人的方法,虽然不是本单元的重点,但见识研究一下,不是就为学生作文积累了写作知识吗),更要看到古代像这样 动人的故事还很多,要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扩展。 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这里所谈的精心设计不是想着要怎样去牵学生鼻子,而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去思考:设计什 么样的问题最能激发起学生的研读探究兴趣,用怎样的学习方式才能调动学生的 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如,教师可利用某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或利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让学 生用想象拓展补充,并把它表演出来,以此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学《找骆驼》时,教师可从商人在老人的指点下最后找到了骆驼处出发,让学生想象,如 果商人再次碰到老人,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先组织大家讨论,然后再让全体学 生设计表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表演,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角色重认,其内 在机制是将主体对象化,又将对象主体化的心理置换,小学生喜欢表演,希望通 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移情作用,缩短与读物的心理距离。 表演活动不仅是把课文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还原为生活言行,便于理解感觉的有 效手段,而且是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良好方法。又如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教师可设计让学生用自读自悟和讲故事的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对学习确实有困 难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活动,竞选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力求使活动活泼有趣。针对小学生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以眼、手、耳的活动为中心,言语、文字描述相辅相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利用它们形象思维优势, 通过观察、言语,描述等活泼生动、趣味性强的形式来表现事务,激发儿童的参 与愿望,使之乐于投身活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作文 课《春天》时,我首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春游活动,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 春天的景物,然后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春天景象用语言描述出来,最后让学生 将自己观察到的春天景色记述下来。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真正体会到 了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的真理,充分调动起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收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年最新修订版】

2019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注:凡是加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报告97422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抓住写作教学的规律 一、一次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 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 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 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我看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我就到谁家去做客。 生:(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 师: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不过,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好,能请到我的。 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 〔两天后的作文课上〕 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 生:(大声齐)学会了! 师:呀,这么快?跟谁学的? 学生1:我跟爸爸学的。 …… 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一定很好吧? 生:(不等老师叫,就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老师请了几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不错。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菜一定做得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来说,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会了做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 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 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菜,而且还能比较一下,看谁的菜做的最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好吗?

生:好! 师:好就快写吧. 这则作文教学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它对你有什么启示? 二、评析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命题或是半命题的作文,其内容老化、枯燥、脱离生活。所以作文一般拘泥于课本,从句式到文章结构,模仿的居多,雷同的居多。在传统课堂上,写作被限制在课堂里,100%属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思维阶段,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二是书面表达阶段,包括起草和修改。教学中,又由于一些教师思维定势,致使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可言。长时间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以致“谈写色变”。 案例讲述的作文教学体现了课改后的新作文教学观。从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看,新课标倡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倡导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从写作教学的过程看,教学不在局限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写作前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案例中的教师抓住了写作教学的规律,选用了“学烧菜”为写作内容,素材直接来自生活。教学时,教师先以“老师要到菜烧得最好的同学家过端午节”为由,不觉中给学生布置了学烧菜的任务。这是引导在写作前先对生活实践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到了写作课上,教师先通过充满智慧的谈话引导学生说说做菜的过程,然后借口方便老师比较让学生书面写作。因为每个学生都想请老师做客,所以整堂课上,虽然教师只字未提“作文”二字,可学生们却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写作。从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个个都充满了表达的欲望。可以说这则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这个案例,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明白了:写作来源于生活;写作描写生活;学生只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