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

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

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
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

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

文章编号:0257—5876(2005)06—0007—08

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

吴俊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就"寻根文学"发生的宏观历史条件,特定的文化观念,创作与理论的悖论

现象以及相关的文学批评等,对其理论和价值立场的暧昧性进行探讨,立论大多循着"寻根文学"(理

论)相反的方向展开.因此,本文的旨趣既体现为个人的思考倾向,也体现为批评和质疑的倾向.

关键词"寻根文学"文化现代主义

l———

对于"寻根文学"现象的历史

考察,研究者一般以1985年为时间

点,由此往前可以追溯到80年代

初,往后则基本上不会逾越80年代末.这意

味着"寻根文学"是在"新时期"文学范畴或

时间段中发生和流变的."新时期"构成了

"寻根文学"的基本时空环境.

"新时期"上承"文革"结束而来,它的命

名首先且主要是缘于中国当代政治的转折及

其需要.新时期伊始,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几

乎都围绕着政治的轴心发生和展开.在文学

领域,其时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

革文学",也莫不如此.但是,进入80年代

未久,社会思潮的发展开始渐渐出现了类似

"拐点"的迹象,政治轴心的时代尚未结束,

种以文化为主要视点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却已悄然呈现.到了80年代中期,以文化为思想旨归的"文化轴心"时代俨然形成."文化热"成为当时的思想时尚."寻根文学"也随

之达到高潮.

为什么"文化热","寻根文学"会在80

年代中前期取代政治的激情而成为思想和文学的兴奋点?究竟如何理解"寻根文学"的

发生和兴起?对此,当然可就"文化热"和

"寻根文学"的整个流变过程寻绎出某些基

本的认识.但我觉得,仅以文化和文学的自

身逻辑作为历史判断的依据恐怕很难圆满回答这种明显具有社会思潮性质的问题.或许应该将其置于更为宏观的社会历史进程及其结构关系中去才能获得比较妥帖的答案. "寻根文学"(乃至"文化热")的理论和

思考方式无疑主要是在"历史一文化"的层

面上展开的,这与"五四"新文化的思想特点极其相似.换种说法也就是,这两者都未刻

意寻求其政治作为.那么,这是一种理论的

自觉还是策略?或者,这主要是一种社会历

史逻辑的必然(演绎)结果?我想不妨简单

地说,不管是"五四"新文化还是"寻根文学","文化热",都是在既定的且被社会所充

分认可的政治框架中展开的,即其从一开始(天生)就没有预设明确或强烈的政治诉求, 而只是希望在政治的范畴以外(超越政治) 一

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

去寻求社会和文学,文化发展(即现代化)的思想与历史资源(价值依据).就"五四"新

文化而言,它接受的是辛亥革命的政治遗产. 共和政体与民主政治,是"五四"新文化的社会政治条件.也就是说,辛亥革命的成功基

本满足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政治要求,从而消解了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政治革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为新文化运动在历史中的凸现安排好了逻辑的连贯性和必然性.当然不能由此导致对新文化的思想自觉或运动策略的否认,但新文化运动显然是在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的气候"默认"(甚至不乏鼓励)

之下才演为大潮并奠定胜局的.新文化运动的这种历史合理性(命运)同当时的社会政

治条件密不可分.政治的问题解决了,文学, 文化的问题才有可能(或接着)成为社会发

展的焦点.所以,"五四"新文化主要会在

"历史一文化"而非政治的范畴内展开就有

了现实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寻根文学"(包括"文化热")的兴起

与此极为相似."文革"结束和新时期政治

的确立及其被广泛地认同,使得上层建筑的革命宣告了一个段落的完成.在80年代中

前期,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革命"作为一种

社会发展的结构性需要而成为政治目标以外的思想诉求.特别是在此之前,文学和意

识形态中的政治激情已经找到了宣泄的途径,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

学"等等,它们对政治革命的胜利和完成,

都起到了补充和支持的作用.在这种意义

上也可以说,是80年代的中国政治条件催

生了超越政治的"文化热"乃至"寻根文学"."文化热"和"寻根文学"的相对独立

性及其文化,文学的命运,其实是由当代政

治的变局所赋予的.不仅是对中国社会的

走向或结构改变,而且对中国文化,文学的

走向或结构变化,能够产生决定性,支配性

影响的还是中国核心政治的格局.对于

8一

"寻根文学"的思想自觉或策略的判断,必

须充分考虑政治与文学的现实关系,后者是一

种前提性的存在,它决定了文学的可行

性.前文所谓新时期(文学)构成了"寻根

文学"的基本时空环境,大旨在此.那么,

这也就比较扼要地说明了为什么不可能单纯从文化,文学的自身逻辑来获得诸如"寻

根文学"兴起的宏观历史原因.

我的一个基本结论就是,在批评的意义

上看,正因为"寻根文学"(包括"文化热")

是在既定的政治框架中(或至少没有突破既定的政治框架的自觉)进行的,它对中国当

代文学的革命性价值和深刻性意义都只能是非常有限的.大而言之,这个判断也适用于

我对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后者的历史价值也许远逊于前者.

还是把寻根文学与"五四"新

文化(新文学)相比而言.在思想

方式或策略上,两者都在"历史一

文化"的维度上展开,但他们在观念内涵(即价值判断)上却大异其趣,甚至可说是正好

相反的.简言之,"五四"的理念是反传统

(文化),"寻根文学"则对传统(文化)基本

上持肯定立场.这是什么缘故?我以为,这

同双方与传统的(距离)位置不同有关."五四"新文化发生在传统"终结"的时代,辛亥

革命为其政治先导,这意味着在文化上传统也已不再可能成为其主要的思想资源和价值依据.而"寻根文学"则兴起于传统的"断裂"或与传统的"历史疏离"时代,此前的当

代历史和政治事件与传统(文化)的现实处

境并无直接的利害关系——更早时期的"文革",更是"反传统"的——这导致对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判断的不同(这是仅就两者

与传统的历史关系而言,暂不涉及域外文化的影响).但也正因为如此,"五四"新文化

对传统的价值判断显得偏至,而"寻根文学" 对传统的价值判断则显得困惑而暖昧.或者

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说,"寻根文学"的思想立场看似明确,实则

相当暧昧.

"文化"是"寻根文学"理论和创作中的

核心词即核心观念.综合当时"寻根文学"

作家对"文化"一词的阐释,大致可以这样来概括他们对"文化"的基本描述和特定理解. 一

是指地域文化,特指边缘化的地域文化.

这是对"文化"的地理空间定位.二是指传

统(历史)文化,特指具有原生态,原始性的

传统文化.这是对"文化"的纵向时间(历史性)界定.三是指民族或族群文化,特指少

数民族或弱势族群(尤其是蛮荒未开化且处于封闭状态的人群)的文化.这是对"文化"

的族别身份的认定.四是指乡土(民间)文化,特指日常世俗生活中不规范的文化形态, 即未被"现代文明"所侵扰或改造过的乡土

生活文化.这是对"文化"的呈现形态的规定.五是指业已失落了的文化,特指游离于

现有文明社会以外的文化遗存.相对于主流的"文明社会"而言,这是一种"已经消失"了的文化."寻根文学"中的"文化",基本上

(同时)满足上述五种条件.因为"寻根文学"的旨趣是要在文明社会之外寻其文学之根的文化,故而也可以简单地说,上述第五点即失落的文化则被视为文学之根,即"寻根

文学"的文化.而上述的前四点,则构成其

文学表现的具体背景或内容.

这就有可能产生一个疑问:这种文化是

否足以成为文学(包括"寻根文学")的资源

或价值支持?因为在"寻根文学"中,这种文

化不仅是文学表现的对象即作为文学描写的

对象而存在,同时也是文学创作的价值判断依据.但恰恰是由于寻根"文化"的这种双

重身份和功能,造成了"寻根文学"创作与其理论的一种悖论现象,即"寻根文学"作品所导致的实际文化价值判断大多与其理论旨趣相悖.也就是说,"寻根文学"将其"文化"描

述了出来,却并不能导致对这种文化的充分价值肯定.在"寻根文学"中,它寻到的文化

仍然不能不是"失落的文化",仍然不能或没有理由改变其"失落"的历史命运.那么,注

定了失落命运的文化是否有可信的理由成为(寻根)文学的真实支持力量呢?究竟如何

判断这种文化的真实性或虚幻性呢?

"寻根文学"创作与其理论(文化价值判

断)的悖论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寻根文学"在理论上的不彻底性,即它的文化价值

立场实际上是犹豫和暧昧的.这可以从几方面比较明显地看出来.首先,"寻根文学"在

理论上并未坚定而明晰地处理好所谓"失落的文化"与当代文化,文明社会的关系.它

只是单向度地企图对"失落的文化"予以理

论上的价值肯定,而回避了或没有回答"当

代文化,文明社会能否(甚至何以不能)成为文学之根"这一必然的关联问题.这说明

"寻根文学"的理论表面上是一种历史思维

的方式,而实质上却是静态,静止的思维方式.它把一种可能性当成了绝对性,并且无

限地提升了"失落的文化"的价值高度.但

它同时又并不想也不愿沾上反现代,反文明

的嫌疑.这就使"寻根文学"陷于一种进退

维谷的尴尬境地.如果对此处境没有明确的自觉意识,只能说明"寻根文学"的理论立场确有其不彻底的暧昧性.只是这种暧昧性在当时还处于潜在状态,否则,应该会引起理论(表达)上的警觉.其次,因为回避了上述问题,即没有对当代文化,文明社会予以必要和基本的价值分析或判断,"寻根文学"理论一方面似乎是成功避免了二元对立的绝对性思想表达,另一方面却不由自主地陷于价值判断(立场)的游移状态.这导致"寻根文学"

创作事实上不可能充分实现或对应其理论观念,有时还会与其明显相悖.这说明在"寻

根文学"内部实际上存在着互相消解的矛盾或对立因素,这对其理论尤其是致命的因此,我们也就有可能怀疑"寻根文学"对其理一

9一

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

论立场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的程度.再次, "寻根文学"对其价值观念的认同实质上也

是相当暖昧的,即对所谓"失落的文化"的当代性价值认定并无足够的自信.虽然"寻根

文学"明确宣称"失落的文化"乃为"文学之根",但是,这种文学之根却又只能在"失落" 的时空背景下存在(获得文学方式的追溯性再现),而无从体现其文化的现实生命活力, 无从表达其对当代的文化抗衡,也即无从肯

定其价值的当代真实性.因此,"寻根文学" 创作才主要体现为"挽歌"的格调,而无法真正作为一种文化力量介入当代的实际生活, 连它的精神力量也可能是相当软弱的.那么,这种"失落的文化"真的能够成为当代的"文学之根"吗?

我以为"寻根文学"没有或回避了对这

些问题的回答(甚至是不能,无法回答这些问题),而原因主要就在其理论或价值立场的先天暖昧性.换言之,"寻根文学"的理论

还不足以被视为一种成熟的文学(文化)理论.它更多地表达了一种处于文化困扰中的情绪性思想.

"寻根文学"的文化价值立场

的暖昧性与其"出身"有关.从上

世纪70,80年代之交起,中国文学

(包括整个社会思潮和文化)普遍经历了一场剧烈的"西方冲击",现代主义(文学)潮流以席卷之势震荡着中国文坛,今天的"寻根文学"在昨天都还簇拥在现代主义的旗帜下,在文学观念的渊源上,是可以将"寻根文学"归人现代主义文学(或称现代派文学,先锋派文学等)一脉的(李陀等人在80年代中期就已表达过这种看法).所以,当"寻根文学"偏离现代主义的"阳关大道",另辟蹊径转向传统文化的幽暗隧洞时,还来不及(或本就无意)斩断自己的思想血脉.事实上, "寻根文学"的观念并非由本土的传统文化资源所提供,而是由域外的现代主义思潮武

10一

装起来的.只是话语方式变得"中国化"了,

特别是以"中国经验"的表达方式取代了赤

裸裸的"西方口吻".但其价值立场其实并

无彻底或自觉的改变,西方文化乃是"寻根

文学"的思想和精神教父.在此意义上,"寻

根文学"是带着现代主义的"原罪"试图重新投胎做人的.如果将"寻根文学"视为对现

代主义的否定,恐怕只是表相之见.

正因为存在着这种斩不断的思想"出

身"关系,而又试图重建一套属于"自己的"

文学价值系统,"寻根文学"便显出了理论上的贫困,并不能不处于思想的暖昧和困惑状态之中.说到底,在"寻根文学"高涨时,整

个中国文学都尚未具备"反思"现代主义,现代化,现代性及西方文化之类概念和思想的自觉意识与能力.中国文学(包括中国思

想)在某种程度上还处在(不能不)被(西方

思想)"殖民"的时代,甚至,这种"被殖民"状

态很大程度上还是自觉自愿的."寻根文学"当然也不可能完全自说白话.对于这种

受制于时代局限或思想自觉能力程度而产生的困惑与尴尬,"寻根文学"理论也并没有完全遮蔽或无视,只是无力立即予以正面的理论回应.有一些细节颇可玩味.

就在后来被视为"寻根文学宣言"的《文

学的"根"》一文最后,韩少功另有一段"补记".他以澳大利亚作家怀特的小说为例

说:"我们在那里看不到什么文化纵深感,也找不到什么民族传统的背景"."也许相对

于那些对人的心灵作纵向历史追索的作者来说,怀特是在对人的心灵作横向的时代概括. 这大概向作家们提供了另一种有意义的范例.对这一类作家的文学的'根',我们还可

另作讨论."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四两拨千斤

的太极功夫,借势将一记袭来的重拳轻轻荡开了.同是作为"文学的根","纵向历史"与"横向时代"的相互关系,包含着在文学实践中须对传统与现代的实际关系和理论认知作

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出清晰的回答,特别是对"寻根文学"理论来说,包含着须对西方文化,现代文明等的价值地位作出明确的回答.显然,"寻根文学"理

论在此没能或无法随机转身拐弯了.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悬念.

相比之下,有的"寻根文学"作家似乎并

没有完善自己的理论的企图或期待,而是直言出了"困惑"二字.如扎西达娃就说,在获

得了民族文化身份的自觉以后,除了"自信","还有个感觉:困惑"."你看看这里面

有没有圈套,你不会掉进去吧?我总以为这

里面很有可能是一个奇妙的圈套,你在掘宝的同时也给自己掘出了个陷阱","当你将眼光从本土的疆域中游开,游向海边,游向海洋,游向太平洋大西洋彼岸,你会有所发现……

是什么你自己会知道的,你不妨试试

看".其中已经有对"寻根文学"观念的警

惕和怀疑,同时也有对域外文化,当代文明的探寻和期望,但这两者都还未成为一种明确而坚定的思想认识,对其都还未作直接或肯定的价值判断,都还只是在"可能性"的程度和意义上作为(困惑的)问题提了出来.

我以为从这两个细节(它们的文字表达

方式)中可以看出"寻根文学"的真实思想处境,特别是其理论上的为难之处.事实上,直到现在为止,面对同样的问题,我们也还是有些难言之隐的.在此意义上,"寻根文学"发

出了先声.

对于"寻根文学"的探讨,大多着眼于小

说及其文学主张."寻根文学"几乎就等同

于寻根小说.但大部分研究者又都不约而同地会提到诗歌(理论)在同一个话题上的先导作用.确实,诗人和诗歌所表现出的理性直觉往往能够直击问题的核心所在,他们在文学史上已经多次充当了先觉者的角色,而且也并不缺乏深刻性.比如,你将"朦胧诗" 与同时或稍后的其他文学创作相比,就很容易发现诗人,诗歌的"启蒙"价值.但是,每

次的结果也很相似,思想的成熟果实往往

就被小说(家)和批评(家)摘走了.关于"寻

根文学"的理论也未出惯例.1982年,诗人

杨炼写有《传统与我们》一文,据其后来复述,他在这篇文章中已经明确提到,"真正加

入传统必须具备'成熟的智慧',即怀疑和批判的精神,重新发现传统内在因素的意识和综合的能力.一个诗人是否重要,取决于他

的作品相对历史和世界双向上的独立价值——

能否同时成为'中国的'和'现代的'?

这样,我实际上是在强调一种自觉——寻求困境的自觉".这段话尤其是最后一句"寻

求困境的自觉",正中"寻根文学"的软肋.

同文稍后,还有一段话可作为补充:"在今天,作为诗人,不仅要意识到生存对于人的压迫,而且必须意识到整个文化传统乃至世界文学的总秩序对我们作品的压迫."⑨如果把这篇文章也纳入"寻根文学"(理论)范畴的话,那么,在80年代中期,它可能是用最明晰的语言表达了关于中国文学(包括"寻根文学")现实的最清醒也最深刻的一篇文章.

在90年代乃至世纪之交,当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后现代及文化研究等成为中国思想言论的主要背景时,这篇文章的一系列观点又得到了充分的呼应.相比之下,当时

大多数的"寻根文学"主张都显得太廉价,太缺乏"寻求困境的自觉"意识了.

诗人又一次走在了我们的文学和思想的

前头.

将凝聚着地域,历史传统,民

族,乡土等特定内容的"失落的文

化"视为自己的"文学之根",在"寻

根文学"(作家)中有一个"极端"的例子,就

是乌热尔图.但绝大多数"寻根文学"研究

者都未给予乌热尔图以足够的重视,都未能从这一个"极端"的例子中察觉出某些重大

而普遍的文化疑问.

乌热尔图是个鄂温克(族)作家.这个

11—

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

民族的人口不到两万,而且,还是"一个没有来得及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全部文化特性的民族",即这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语言.这

使鄂温克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乃至其民族的特性(尤其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不能不

显得嗳昧或不确定——它只能依靠"异族的文字(文化)"来呈现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势

必导致它的"本来面目"实际上只是被"他者"阐释的面目,"本来面目"因此变成了"可能的面目".也可以反过来说,在现代文明

的构图中,即便相对于汉族,鄂温克(族)也

只是一个"他者"的存在.纵然如此,乌热尔

图却越发表现出对本民族本性的真实性存在的强烈认定意愿,并以此作为文学价值的判断标准.这构成了他的(寻根)文学的自觉

动力.在此意义上,乌热尔图不仅是"寻根

文学"中的一个极端例子,而且也成了"寻根文学"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可以想见,乌热尔图的文化处境将是极

其尴尬和两难的.在多重意义上,他和他的

小说的民族(文化)身份都是被混淆或无视的.首先是他的民族出身(经常)会被搞错,

我们时常在有意无意间将他认定为蒙古族作家,这种民族出身的误会在80年代中期就已经发生过.但恐怕没有人会因此深察其中可能存在着强弱势民族(文化)关系的潜在(无意识)影响.因为误会者都属于相对强势的

汉族,而乌热尔图所面对的整个世界,都只视其为少数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在这里

实际上成为一个混沌的具有遮蔽作用的庞大概念,它模糊甚至抹煞了其中的"族别"差异性.那么,作为被误会者,乌热尔图的自我民

族意识往往只能以一种文化反弹的方式得到强化和激发,他必须大声告诉世界:"我是一个鄂温克人,免得下次再把我毫无代价地赠送给另一个我不熟悉的民族."

可是,个人的民族出身(身份)的被错认

还可以比较容易地予以改正,这个民族自身一

】2一

的特性一旦也陷于难以确定的状态,就会导致民族文化命运的危机.因为能否重建自己的民族文化,在此成了一个疑问.乌热尔图

是这样反省的:"虽然我在多年的文学创作中,在自己所有的文学作品中贯注的是鄂温克民族的文学特征,但现在看来还是远远不够的.""我翻弄刚刚出版的自己的小说集,

有个清晰的感觉叩动我的心房,这用汉字堆砌起来的文字,到底有多少真正属于鄂温克

民族……我终于认定了,这堆经我手中成形的东西,只有一半是我熟悉和认可的,而另一半却变得陌生和疏远."(5)这段反省表达出的民族忧虑感和文化命运的严峻性在于,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符号,民族语言(文字)是极端重要的.没有文字的民族,其文化注定了是"失落的文化",或只是生存在"保护区"里的文化标本.同样,文字的地域性或世界性

的差别,标志的是民族文化的地位差别,即边缘文化或主流文化,弱势文化或强势文化的差别.这种区别在实际状态中很容易引导出文化价值判断上的差别,即优劣文化,先进和落后文化的差别.这种差别观念固然是歧视,但它几乎是必然的存在.其次,边缘文

化,弱势文化注定了是要被主流文化,强势文化所改造,整合甚至支配的.在边缘文化,弱

势文化的历史流程中,伴随着的是自身文化主体性被不断消解的过程.也就是说,边缘

文化,弱势文化的(民族)文化本性其实是很难追索的,特别是对于"失落的文化"的追索,最终往往只能走进乌托邦.再次,如果无

法改变边缘文化,弱势文化或失落的文化必须依赖主流文化,强势文化的资源进行自身言说的文化现实,如乌热尔图必须依赖汉字, 汉族文化才能表达鄂温克民族的文化和文学特征,反之就无法言说,无法表达,那么,问题的关键就不应该是"文学或文化的寻根",而是主要在对主流文化,强势文化的价值分析和思考.不依赖于汉字和汉族文化,乌热尔

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图大概只能成为鄂温克的"行吟诗人",他的足迹和文学表现不可能超出鄂温克人群和疆域的范围,他的文学因此也将被封闭在单一民族的文化圈内.从民族文化的表现及传播来看,汉字和汉族文化对于乌热尔图和鄂温克文化其实也产生着"解放"的作用,虽然这种"解放"的代价巨大,必须以民族文化的某种牺牲为条件,但这是文化发展中的现实或宿命,无法改变.

乌热尔图是"寻根文学"中的一个"极

端"例子,但如果把鄂温克文化与汉族文化

的关系置换成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那他就是"寻根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一个

典型或缩影了.对他的分析也同样可用于我对"寻根文学"的看法.概括地说,对于汉字

和汉族文化的实际历史地位与价值地位,对于民族文化追寻的局限性或乌托邦诱导,对于异族文化(包括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 可能产生的"解放"作用即民族文化间的博

弈关系等等,"寻根文学"(理论)都还未及进

行自觉,深人的思考,至少没有成为其主要的思考对象或方向.

"寻根文学"创作的发生特别

是其观念的自觉并形成潮流而达到

高潮,几乎只在三四年问.在这整

个过程中,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冲击波"的激发,既催生出了新时期的现代派和先锋派,同时对"寻根文学"的特定价值追求也起到了

直接的诱导和支持作用.所谓拉美(魔幻)

文学的影响,也是随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潮流而来,并非中国文学的独特发现.因此,从时

间角度看其文学形态和文学观念,"寻根文学"都处于"后发"的位置.翻检80年代中

期的文学评论,也可以明显地看到,评论界的兴奋点和聚焦点更多地汇集在现代主义的文学话题上.即使是在"文化热"的两年中,

"寻根文学"也并未受到我们后来所想象的

那种足够的重视.随着80年代末期中国社

会变化的急剧加快,思想和文化的兴奋点也迅速转移,特别是进人90年代之后,"寻根

文学"已基本上成为历史.90年代以来对80 年代文学的回顾和探讨,更多的也以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或现象为主要关注对象或讨论框架,而对其中的"寻根文学"的研究并不充分.这使得"寻根文学"迄今仍可能是一个

远未说尽的话题.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 "寻根文学"还是一个未完成的文学现象.

可能是出于对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状

态的不满或责难,批评界自身在这十几年里一

直都表现出对80年代文学批评的怀念.

但是,如果从"寻根文学"现象来看,80年代

的文学批评其实并不值得留恋或推崇.至今我们所看到和使用的相关批评概念,批评思路,乃至有关"寻根文学"的命名和整体形象塑造,几乎都与当时的批评家无关.贾平凹, 阿城,韩少功,莫言,王安忆,扎西达娃,郑万

隆,乌热尔图,李杭育等等,既是"寻根文学"

的主要作家,同时也承当了"寻根文学"批评

的先驱角色.甚至可以说,他们还奠定了我

们今天对"寻根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只

有很少的批评家如李庆西(他也是一位作家),李陀,雷达,吴亮和程德培等人在这个问

题上有建设性的理论贡献.他们在某些方面深化了有关"寻根文学"的理论探讨,同时也

开拓了相关批评的可能方向.相比之下,更多专门的文学批评(家)在当时或稍后都只是在对"寻根文学"进行"说明"和"概括"的工作,

批评意识并不敏锐,不仅"问题意识"相当薄弱,而且理论阐述也明显缺乏深度.

比如,"寻根文学"中的现代意识问题,

"寻根文学"所体现出的对小说叙事结构(方式)的改变问题,"寻根文学"的思想和文学

来源(资源)问题……在当时或被触及,但都

未能充分展开或进行恰当的分析,有些话题只停留在问题的表层.文学批评的不充分和不深人,自然也影响到对"寻根文学"局限性的

13—

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

认识.这只要对比一下当时对现代派(或伪

现代派)的讨论就能看出两者间的批评差距. 但这种批评的滞后性和浅层性,或许又

能反过来引导我们今天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寻根文学"本身是否易于使人误读?对

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重新认识,在中国当代,是主导意识形态高度关注的问题.如果

加上当时还未完全自觉的"全球化"带来的

文化刺激和压迫背景,则出于民族文化自身命运的思考,寻找"文学之根"意识的勃兴,

就很有可能演成一时的文学和文化思潮.但是,"寻根文学"恰恰在这一文化思考上表现出相当的暧昧性和不彻底性,使得新的思想尚未全部显现(或还遭到了相当的遮蔽),既有的思想习惯便将其纳入原先的经验之中, 最终使一个崭新的时代主题被归属在陈旧的理论框架内.这部分地阻碍了对"寻根文学"在文学价值和文化(思想)价值方面的准确评价.当然,理论上的责任应由批评家承担.我认为,关键问题在于,不仅在理论上,

而且在实践中,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特

别是中国与西方),它们的"关系困境"自"五四"以来一直未能基本解脱,甚至在许多时

候还缺乏基本的"困境自觉".包括"寻根文学"在内的许多试图解决这一困境局面的努力,或因其文化价值取向上的绝对化,或因其暧昧性,都使这一关系困境实际上与时俱进地不断成为了当下性的问题.每一次我们面对的都是困境的现实,并且,理论思考都无法深入,特别是无法认同其有效性.或许,这本

身并不主要是文学和文化问题.文学和文化....——

14....——

只是将这一问题呈现出来的一种形式,本身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试题.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1) 复习资料 贾文丰 河南电大 二 OO五年十一月

前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1)》的考试范围为课本内容。考题类型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即填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同学们在答题中要注意简答题与论述题 的根本区别:论述题必须有要点、举例、分析(甚至是自己的独到见解),而简答只答要点即可,不用展开分析。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中牢记“全面复习,重点掌握” 八个字,在全面复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本资料的内 容。这里所要说明的是,本资料的论述题“提示”内容不 是唯一的,仅供参考,同学们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发挥。 最后预祝大家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贾文丰 2005年 11 月

第一讲鲁迅研究四题 一、填空 1.鲁迅,原名,字,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我国文学的奠基人。[周树人;豫才;现代] 2.“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周氏兄弟”是指周 树人和。[周作人] 3.散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 家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 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 [肥皂;四铭] 4.鲁迅曾受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的影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天演论》] 5.鲁迅在小说《铸剑》的开头,这样写道:“ 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 烦。”[眉间尺] 6.爱姑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离婚] 7 .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8.鲁迅在给他的朋友的信中说,他 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上是一个食人民

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

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 文章编号:0257—5876(2005)06—0007—08 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 吴俊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就"寻根文学"发生的宏观历史条件,特定的文化观念,创作与理论的悖论 现象以及相关的文学批评等,对其理论和价值立场的暧昧性进行探讨,立论大多循着"寻根文学"(理 论)相反的方向展开.因此,本文的旨趣既体现为个人的思考倾向,也体现为批评和质疑的倾向. 关键词"寻根文学"文化现代主义 l——— 对于"寻根文学"现象的历史 考察,研究者一般以1985年为时间 点,由此往前可以追溯到80年代 初,往后则基本上不会逾越80年代末.这意 味着"寻根文学"是在"新时期"文学范畴或 时间段中发生和流变的."新时期"构成了 "寻根文学"的基本时空环境. "新时期"上承"文革"结束而来,它的命 名首先且主要是缘于中国当代政治的转折及 其需要.新时期伊始,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几 乎都围绕着政治的轴心发生和展开.在文学 领域,其时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 革文学",也莫不如此.但是,进入80年代 未久,社会思潮的发展开始渐渐出现了类似 "拐点"的迹象,政治轴心的时代尚未结束,

种以文化为主要视点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却已悄然呈现.到了80年代中期,以文化为思想旨归的"文化轴心"时代俨然形成."文化热"成为当时的思想时尚."寻根文学"也随 之达到高潮. 为什么"文化热","寻根文学"会在80 年代中前期取代政治的激情而成为思想和文学的兴奋点?究竟如何理解"寻根文学"的 发生和兴起?对此,当然可就"文化热"和 "寻根文学"的整个流变过程寻绎出某些基 本的认识.但我觉得,仅以文化和文学的自 身逻辑作为历史判断的依据恐怕很难圆满回答这种明显具有社会思潮性质的问题.或许应该将其置于更为宏观的社会历史进程及其结构关系中去才能获得比较妥帖的答案. "寻根文学"(乃至"文化热")的理论和 思考方式无疑主要是在"历史一文化"的层 面上展开的,这与"五四"新文化的思想特点极其相似.换种说法也就是,这两者都未刻 意寻求其政治作为.那么,这是一种理论的 自觉还是策略?或者,这主要是一种社会历 史逻辑的必然(演绎)结果?我想不妨简单 地说,不管是"五四"新文化还是"寻根文学","文化热",都是在既定的且被社会所充 分认可的政治框架中展开的,即其从一开始(天生)就没有预设明确或强烈的政治诉求, 而只是希望在政治的范畴以外(超越政治) 一

寻根文学的文化意义

寻根文学的文化意义 从文化寻根看传统文化热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文学界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以韩少功为代表的寻根作家,他们利用自己曾下乡、接近农民日常生活的经验, 进一步寻找散失在民间的传统文化价值。时光如逝,寻找传统镜头转眼聚焦在进入新世纪的头几年,《百家讲堂》将一场以研读论语为名的国学热遍及中国各个阶层。 这两者有什么关系?有学者(董乃强,中国孔子协会理事)认为,当今的文化热,即当年的寻根热的延续。两者在产生背景、指导思想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 寻根文学发端的那个年代,正是中国社会从动乱走向稳定时候,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社会形态发生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得人们思想开始跳出阶级的囚笼,旧的意识形态显然无法对现实发挥积极作用。面对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西方的现代文化思想也与其他经验和技术一起进入中国,是再次毫无保留的全盘接受还是批判性接纳?茫然中的人们需要令人信服的答案。于是,人们寻求答案的眼睛转向曾被自己亲手打垮的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上。作为文坛上力量日益成熟的知青作家们需要树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志,改变文学受到政治控制的现状,“寻根热”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先出现在中国文学界。知青作家们通过一篇篇富有黄土气息的文学作品,将这股思潮推向顶峰。 传统文化热兴起的背景,虽没有权威论断,但个人认为有三点:第一,这与中国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国家地位,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关系。作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标准之一的文化影响力,在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凸现重要性。新时期“崛起”的含义不单是做个经济强国、军事大国而已,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文化领域里发起的新的“争夺战”。例如,我们的近邻韩国将端午节、屈原、汉字、孔子申请世界遗产;日本早在多年前通过漫画、动漫、电影向世界宣传日本的武士道文化及本国价值观。中国在这方面也不能干于人后。第二是为了对抗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如,西方国家的文化思想对发展中国家的“殖民侵略”,导致当地文化的消亡。要对抗这样的“文化殖民”中国需要复兴自己的传统文化。第三,在过去我们抛弃的传统文化时,也抛弃了中国人的文化精髓,如信用的缺失正是我们对传统文化一概否定的后果,弘扬文化精髓变成了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由此可见,文学寻根与传统热都是在国家发展的转型期发端,都带着如何对待西方文化的解答,都肩负着改造现实的任务,在这几点上两种思潮一脉相承。 寻根文学作家们,并非是生活在传统民风民俗中的土著,相反,他们大多数是积极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族,可是当现代主义的方法直接受到来自政治方面的批评以后,他们不得不改用民族的包装来含蓄的表达正在形成中的现代意识。文化寻根意识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文学上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第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第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 在今日的传统文化热中,不难发现这些“寻根热”所倡导的意识的影子。越来越多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

论鲁迅对文学的影响 寻常的人,都是在歌颂和期盼黎明的曙光驱赶走夜的黑暗,而鲁迅,却在深夜里思索,夜幕让他的思想有了惊人的穿透力。他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所创造的不朽的文学作品,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的思想精神和气节人格,使鲁迅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不仅仅是在文学造诣方面,更是在他对革命,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不懈努力和奋进之心,鲁迅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他在中华民族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峰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先生的第一篇文章《狂人日记》,正是对那个封建专制,人吃人的社会的最强的反抗之音,他以自己的笔写下对那些,亦或明哲保身,委曲求全,亦或扮演吃人角色的人最有力的控诉。而在这样的社会中,只有疯子,才是最不受那些封建礼教束缚的人,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了封建礼教的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有权利拥有纯净的灵魂,希望这社会都是疯子! 而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篇文章便是家喻户晓的《阿Q正传》,这篇文章之所以这么家喻户晓,是因为他写出了“一个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严重影响。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通称“阿Q精神”),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寻根文学

论寻根文学的创作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坛掀起一场寻根文学的热潮,挖掘中华民族文 明的潜藏底蕴,求索文化的根基,揭示传统的精华与糟粕,探寻并且重构中国文化的绚丽乐章。其中,韩少功就是一位重量级的作家,他的寻根小说《爸爸爸》借助一个山寨的历史变迁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明重生的过程。 关键词:寻根文学、寻根小说、传统文化、韩少功、 一、寻根文学 1985年前后形成潮涌的”寻根小说”创作。寻根小说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在意识观看显示和历史,反思传统的文化,重铸民族的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现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的方法,丰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一)寻根‘小说作家对自己所寻的“根”究竟是什么,“文化”这一概念究竟是什么对“根”或“文化”的态度也比较矛盾,概括的说有这样三类: 1是持肯定态度。代表作主要有阿城的《棋王》,《棋王》写了“吃”和“下棋”的故事,作品揭示了王平们这个民族凭借着极其简陋的“吃”和“下棋”,也就是物质与精神的最低层次需求度过了许多动乱的年代。作品中的那个十年动乱只不过是中国历史上无数动乱年代的一种,而“吃”和“下棋”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民族的韧性。 2是持否定态度。代表作有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王安忆的《小鲍庄》、《刘大庄》等。韩少功在《爸爸爸》中所寻找到的是民族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的一个丑陋不堪的“老根”:丙崽。丙崽是一个白痴,但是却被全村人奉若神明,他的胡言乱语致使全村人在一场大战中伤亡惨重。作者在这里揭示了民族经常将自己的命运交付给荒诞而抽象的异已物,进而导致了整个民族行为陷入一种无理性的盲动行为。 3是持辩证态度。代表作有冯翼才的《神鞭》,[1]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老儿》、《沙杜遗风》、《土地与神》等“葛川江”系列小说。《神鞭》中的主人公“神鞭”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这是我们民族之前有过的辉煌,但是在八国联军的枪炮面前,“神鞭”就不堪一击了。于是主人公义无反顾的抛弃的神鞭,投入了北伐军,练就了双枪神枪手。作者在这里表现了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一种唯物辩证的历史态度以及一种历史乐观主义。 “80 年代的寻根文学思潮,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要求回归简朴、原初的生活状态的意向,表现了希望精神得到稳定的愿望。”但如果就此断定寻根作家拒斥变革、坚守传统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况且追求“现代化”一直是中国作家自“五四”以来最重要的现实追求,寻根文学作家不会在上下求索而终于曙光乍现的改革中望而却步,寻根更像是对传统的一次深情凝望和理性反思,含有文化重建的悲壮和勇气。其实作家的创作表现出来的只是一种情感指向和精神活动,并非对现实状况的忠实记录。真正有责任感的作家更不可能在剧烈的社会变动和严峻的社会问题面前抽身而去,由寻根转向“复古”。主张寻根的大部分作家都是一些无法忘怀现实,关注中国前途命运的人,因而寻根文学的倡导正是对改革文学的一种有意识的调整。

对寻根文学的现代思考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当代文艺思潮》课程小论文 题目:对寻根文学的现代思考 班级: 07级汉语言文学二班 学号: 2007080110 姓名: 周健 指导老师: 罗如春 完成日期: 2010 年 12月

对寻根文学的现代思考 摘要:寻根文学之于新时期文学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它既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自然延伸,也是文学现代性生成的阶段体现;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现,也是启蒙话语的重新续接。虽然它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属性与其寻根宗旨存在偏离,但置于现代性视野中看,它是有著自身特珠的精神语系和文学史价值。 关键字:寻根文学现代性群体作家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文坛上提出“寻根”的口号:“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1]继之,郑万隆在《我的根》、李杭育在《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在《文化制约着人类》等文中,分别对这一主张做了进一步阐述,并以各自的文学实践,合力形成了寻根文学思潮。1983年王蒙发表的“在伊犁”系列,为寻根文学开了先河。其后,随着王安忆、李杭育、阿城、张承志等知青作家的加人,寻根文学的创主体逐渐形成。 寻根文学作为知青作家的一次群体出场,在将个人记忆放大成为集体的、时代的和民族的记忆的同时,也将其推到了文坛前沿,参与当代文化和思想的对话。“他们之所以会走向文化寻根,一方面是出于身份认同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现代主义试验遭遇意识形态制约后的逃逸策略需要,试图借助民族传统包装,含蓄表现正在形成中的现代意识” [2]。正是在这一点上,寻根作家与汪曾棋、邓友梅等前辈民俗作家有了区别文化寻根不是向传统复归,而是为西方现代文化寻找一个合适的接受场。 新时期文学在“伤痕”、“反思”中延续,当人们不再满足于表面的伤痛抚慰和近距离的历史归因时,便开始思索起悲剧发生的文化动因和潜在规则。于是,作家们从个体、社会的悲剧声讨声中走出,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民族文化传统,寻找集体无意识所衍生的原初形态。他们一方面潜入民族文化的个性体验与发现之中,确认民族身份,恢复传统记忆;另一方面,又希望“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用“现代观念的热能”重铸和镀亮“民族的自我”。从“伤痕”经“反思”到“改革”再到“寻根”,文学史演进的轨迹说明,政治、社会因素的强化在凸显文学现实功能的同时,急需提升文学的审美性和历史感。从一定意义上说,寻根作家是以一种深切的反思意识对传统文化进行诉诸感性的审美选择,实现了作家主体的精神自救与文学自身审美归位的双重愿望。 与以往的叙事作品相比,寻根文学的审美重心不是揭示世事变迁、人物命运,而是以此为衍生点,表现更为厚重的文化追思主题;它强调更多的是群体意志而非个人命运,描写人物、叙述事件、营造氛围、还原历史等都是指向人的群体本质。乌热尔图笔下的猎人、郑万隆笔下的淘金者、李杭育笔下的渔人、韩少功笔下的丙息、阿城笔下的棋王……单一来看,个个都鲜活灵动,但这些人物都是象征体,代表着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记知识点及作品作家人物

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填空题 现代文学部分 1.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1916年9月第二卷更名《新青年》)。 2.《青年杂志》1915年第一卷第3、4号上连载陈独秀的《现代欧洲文艺史谭》,揭示了文艺进化论是文艺发展的基本规律。 3.文学革命正式发难的标志是1917年1月《新青年》上发表的胡适论文《文学改良刍议》,深入地阐述了他的“八事”,提出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新文学的工具。 4.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5.1918年4月胡适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革命文学的宗旨,强调“国语的文学”也就是文学工具的革命,是新文学建设的第一步。 6.林纾连续发表了两篇文言文小说《妖梦》和《荆生》,以影射的形式痛骂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人的文学革命的主张。 7.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时期的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是新文化激进派的大本营,五四退潮后南京的东南大学和《学衡》杂志是新文化保守派的根据地。 8.胡适在1920年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 9.周作人的《小河》被胡适称为“新诗的第一首杰作”,是新诗摆脱旧诗集窠臼的标志性作品。 10.1918年4月《新青年》第四卷第4号上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从此诞生了中国文学体裁的一个新品种—杂文。 11.1919年3月,胡适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在《新青年》上发表,宣告了中国自己创造的第一部话剧剧本的诞生。 12.1921年1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在北京诞生。 13.王鲁彦是“乡土写实派”的代表,废名是“乡土抒情派”的代表。 14.在中国的话剧史上,第一个值得纪念的话剧团体是春柳社,由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 倩等组成。 15.1922年,田汉创办了《南国》半月刊,从此进入了他的长达8年之久的“南国”艺术时

(完整word版)现当代文学备考题库

一、填空 1、中国现代文学开始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和 是推动文学革新的两个代表性人物。是当时主要的文学期刊。 (陈独秀、胡适、《新青年》)2、鲁迅的是现代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狂人日记》) 3、巴金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是由三部中篇组成的。(《雾》、《雨》、《电》) 4、郭沫若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 (《卓文君》、《王昭君》、《聂荌》) 5、戴望舒是三十年代的代表诗人。(“现代派”) 6、艾青,现代著名诗人。一诗抒发了对抚育他的保姆的深 情的追怀。(《大堰河我的 保姆》) 7、现代女作家丁玲的代表作有日记体小说和长篇小 说。(《莎菲女士 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8、老舍的作品很有北京韵味。他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和话 剧。(《骆驼 祥子》、《茶馆》) 9、张天翼是现代文坛杰出的作家。他写的短篇小说不仅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史上的名篇,还被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林。 (讽刺、《华威先生》) 10、茅盾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和短篇小 说 。(《子夜》、《林家铺 子》) 11、赵树理是中国农村题材的优秀小说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中篇小说。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12、中国当代文学是指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史。(1949)

13、舒婷是新时期的新诗潮的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 有、 。(《致橡树》、《双 栀船》) 14、《人生》的作者 是。 (路遥) 15、《尘埃落定》描写的是族的事。(藏) 16、《林海雪原》的作者是。(曲波) 17、顾城的《一代人》中有一句富有哲理的诗句 是: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18、林语堂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他用英文创作的长篇小 说曾获诺 贝尔文学奖提名。(《京华烟云》) 19、张恨水是通俗社会小说家,他的作品语言精练、明白晓畅,其代表 作是三十年代销售量最大 的长篇小说。(《啼笑因缘》) 20、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长篇。(通讯) 二、选择题 1、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是() C A陈独秀《文学革命论》B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C胡适《文学改良刍议》D周作人《平民文学》 2、现代最早的白话新剧是胡适的() D A《新潮》B《少年中国》C《尝试集》D《终身大事》 3、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是() A A文学研究会B新潮社C少年中国社 D创造社 4、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是() B A《孔雀胆》B《屈原》C《虎符》 D《高渐离》 5、最早发表白话新文学作品的刊物是() A A《新青年》B《时事新报》C《小说月刊》 D《京报》 6、下列哪一个不是老舍笔下的人物() C A祥子 B觉慧 C四凤 D鸣凤 7、下列哪部小说不是金庸的() B A《连城诀》 B《萍踪侠影录》C《飞狐外传》 D 《白马啸西风》8、8、《海瑞罢官》是()的作品 A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

汉语言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必读书目 现代文学部分 作品类: 鲁迅,建议通读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 小说类:《狂人日记》、《孔乙已》、《在酒楼上》、《示众》、《阿Q正传》、《阿长与山海经》、《无常》、《死火》、《影的告别》、《蜡叶》、《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野草〉英文译本序》、《灯下漫笔》、《这个与那个》、《“友邦惊诧”论》、《二丑艺术》、《捣鬼心传》、《奇怪》、《病后杂谈》、《阿金》、《铸剑》、《采薇》; 杂文类:《灯下漫笔》、《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之节烈观》、《二丑艺术》、《爬与撞》、《为了忘却的记念》、《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郁达夫:《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古都的秋》、《钓台的春昼》;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 冰心:《超人》,诗歌集《春水》、《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 庐隐:《海滨故人》 王鲁彦:《菊英的出嫁》 台静农:《拜堂》 许地山《命命鸟》、《缀网劳蛛》、《春桃》 王统照《沉思》、《山雨》 冯文炳:《竹林的故事》、《十二月十九日》(废名) 胡适:《蝴蝶》、《一颗星儿》(建议通读《尝试集》),独幕剧《终生大事》 郭沫若:《凤凰涅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地球,我的母亲》、《夜半十里松原》、《天狗》、《太阳礼赞》;《瓶·第十六首:春莺曲》、《瓶·第三十七首》、《我想起了陈涉吴广》、《屈原》、《论诗三札》、《我的作诗的经过》、《〈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建议通读《女神》) 沈尹默:《月夜》 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 汪静之:《伊底眼》

宗白华:《夜》 李金发:《弃妇》 闻一多:《忆菊》、《死水》、《发现》(建议通读诗歌集《死水》、《红烛》)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翡冷翠山居闲话》 朱湘:《采莲曲》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喝茶》、《苦雨》、《北京的茶食》(建议通读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 俞平伯:《清河访》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春》 梁遇春:《观火》 田汉:《获虎之夜》 丁西林:《压迫》、《一只马蜂》 茅盾:《蚀》、《子夜》、《春蚕》 老舍:《离婚》、《骆驼祥子》、《月牙儿》、《断魂枪》、《四世同堂》 巴金:《家》、《寒夜》、《春天里的秋天》 沈从文:《萧萧》、《丈夫》、《边城》、《八骏图》、《绅士太太》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1930春上海》、《夜》、《在医院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沙汀:《代理县长》、《在其香居茶馆里》、《随军散记》 艾芜:《山峡中》 吴组缃:《一千八百担》 李劼人:《死水微澜》 萧乾:《雨夕》 林徽因:《九十九度中》、《别丢掉》 施蛰存:《春阳》 张恨水:《啼笑因缘》、《八十一梦》 张天翼《包氏父子》、《华威先生》

寻根文学论文_韩少功

新时期文学作品 ——反思文学 班级:电子L133 姓名:卢林涛 学号:13L0751075

韩少功与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是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的以“文化寻根”为主题,作家们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的文学形式。 这一流派代表人物有阿城,他的代表作有:“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韩少功,代表作:《爸爸爸》、《女女女》;郑义,代表作:《老井》;贾平凹,代表作:《商州系列》:王安忆,代表作:《小鲍庄》;李锐,代表作:《厚土系列》。而韩少功则是寻根文学的开创者。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综合来看,“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寻根派”作家往往会选择一个地域作为文化层面的切入点,因此寻根文学往往分为城市文化寻根和乡野文化寻根。 韩少功作为“寻根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在乡野文化寻根这一方面具有典型性,他的作品,如《归去来》、《爸爸爸》、《女女女》等都是在一些远离现代文明的地域为背景的,这大概是因为他曾经是作为知青下乡插队经历影响而来的。而正由于他曾经居住过这样的封闭的乡土地方,所以他的乡土小说中对于那种乡土人文环境的描写就更有其代表性。下面将通过他的几部作品来分析他的寻根文学观念。 《归去来》中,主角黄治先初到某地有莫名的熟悉,他被当地人认作文革时在此插队的知青马眼镜,当以恐慌的心境逃出了乡村重返城市, 但却发现自己已深陷在被误认者的角色位置中难以自拔,好像自己既不属于城市也不属于乡村了。作为韩少功提出寻根文学理念后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很明显这是体现他寻根理念的。其实这写的也是作者为代表的知青作家当时的那种迷茫困惑感。一方面

结合作家作品谈对八十年代寻根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理解认识

结合作家作品谈对八十年代寻根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 术特色的理解认识 世纪年代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新启蒙文化语境之下, 一、寻根小说的思想内容 的根蒂,这个根深深扎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也深深地扎在广袤的民间。于是广大的寻根小说作家都纷纷潜沉进民间,为世界呈现自己最熟悉的家乡那极富有地域色彩的生活图景,在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中,在最朴质的心灵中,反观传统文化的劣根和圭臬。 怨言, 了, , 失意落破之时的精神避难所,阿城的《棋王》正是对道家思想的推崇。作品中王一生在动乱的岁月里,整日沉拼于棋道之中,随遇而安,知足常乐,没有去造反,去寻求精神的外在扩张,而是退回内心,安身避祸。“何以解优,唯有象棋”,他寄情于楚河汉界,来躲避纷纷扰扰的尘世,以求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自由。在他的另一部作品《孩子王》中,“我”对别人都很羡慕的教书工作临到自己头上并没有欣喜万分,而是淡然处之;当被辞退后也没有苦恼悲伤,而是安常处顺,泰然从容。在动乱的年代里,王一生们以知足常乐的态度、清静无为的性情来自我排解外界的纷扰,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不愿“心为刑役”,抗拒“人为物役”,不能不说是一种智者的态度。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它显示出一种旷达淡泊的艺术人格,而这正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体现。但如果我们从社会政治观的

角度来看,这种知足常乐,安时顺世的人生态度,从某种程度上说不能不说是消极的。道家的无为专注于个体内心,缺少了对现实世界所存在问题的关注,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欺骗,无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文化寻根”小说所表现的重要的现代意识,就是与现代工业文明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的扭曲相联系的人的生存困境。新时代的作家怀抱着对顽强生命力的向往,在作品中批判了代人生命力消退和萎缩孱弱的生存状态,大力地歌颂原始生命蓬勃昂扬的野性之美。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便是这一类型寻根文学的代表。 叙述者在小说开头有一段充满激情的感叹,极力赞美他的故乡,赞美他的那些豪气盖天的先辈,并称先辈的所作所为和他们的英勇悲壮“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感到种的退化。”这种感叹贯穿在整部小说中,作家歌颂民间未被儒 , 饮血 1、 2、 因而. 韩少功的《爸爸爸》以强烈的批判意识对原始的初民形态进行了冷峻的审视。《爸爸爸》中的鸡头寨处于与世隔绝的深山之中,闭塞的生活环境,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僵化保守的思想意识,使他们仍然昏睡在远古的历史噩梦之中。 小说中所着意描写的丙患是一个侏儒兼白痴。他的全部语言只能表示两种基本意向,凡属肯定的就叫“爸爸,.凡属否定的就叫“妈妈”在鸡头寨村民的眼里,他是一个只知吃喝拉撒睡的废物,是一个取乐的对象.甚至要拿他的头去祭谷神,但当动刀之际.天空的炸雷又使大家犹豫起来。后来大家又从他那“爸爸”、“妈妈”的语言符号中,揣测出“莫非是阴阳二卦?”又把他作为顶礼膜拜的神根。在这里,作者批判的是民族传统中将自身命运交付给某种荒诞而抽象的异己物,致使整个民族常常陷入一种无理性的盲动之中。

中国现当代文学填空题归纳(部分)

1新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文艺体制语境主导思想:毛泽东文艺思想,周扬第一次在文代会所说,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文艺的方向。 2类史诗小说:,梁斌的《红旗谱》、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以及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可归入这一类。 3 50年代具有典型“类传奇性”的长篇小说主要有:曲波的《林海雪原》、刘流的《烈火金刚》、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冯至的《敌后武工队》等。 4 成长小说”这一概念最初是俄国理论家巴赫金所提出的。50、60年代“成长小说”的代表是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和高云览的《小城春秋》 5 茹志鹃50、60年代有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1978年又选编出版了小说集《百合花》. 《百合花》(1958)是茹志鹃的代表作品,被称为“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如愿》《静静的产房》叙述建国后生活,与他人构成冲突,人在时代中精神变化。 6从1961年至1962年,文艺界出现了一股历史题材创作的短暂潮流。代表性的有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黄秋耘的《杜子美还家》、《鲁亮侪摘印》、《顾母绝食》;冯至的《白发生黑丝》等。7“文革”期间的“地下小说”并不多,从小说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其文学史地位考察,张扬的《第二次握手》、赵振开的《波动》、靳凡

的《公开的情书》、礼平《晚霞消逝的时候》等最有代表性。 8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是最早被冠以“史诗“评价的十七年小说。9曲波的《林海雪原》的传奇特征与战争的残酷险恶结合得最为巧妙,被称为“革命英雄传奇”。 10赵树理50年代以后有短篇小说《登记》《求雨》《“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张兴来》 《互作鉴定》以及长篇小说《三里湾》。 11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在50年代被苏联授予“斯大林文艺奖” 12李准代表作:《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 13柳青第一篇长篇小说《种谷记》,第二篇《铜墙铁壁》代表作《创业史》,主要人物:新人梁生宝与他的父亲梁三老汉。 14梁斌革命历史小说《红旗谱》由《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三部长篇组成。 15杨沫《青春之歌》以主人公林道静得人生轨迹为主线,讲述了与余永“才子佳人爱情“,卢嘉川的“英雄救美”爱情,和江华的“政治爱情“ 16 50年代初开始,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方纪的《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罢》,和路翎的《朱桂花的故事》《初雪》《洼地上的“战役”》等手批判。 17 50年代后,“干预现实“的小说有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写爱情,婚姻题材的宗璞的《红豆》,邓友梅的《在悬崖上》丰村的

中传考研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方向解析

中传考研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方向解 析 1.中国现当代思潮流派与作家作品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学的发生、发展和衍变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与中国社会变革相适应的“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中包括新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变革与改造、新文学在语言形式和审美观念上的变革、以及现当代文学在促进“人的现代化”方面所发挥的特殊作用等内容。 本方向着重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演变进行历史透视,从而实现对其演进和发展历程的理性梳理和多元阐释。本方向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个领域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学思潮外部环境对其演变发展的影响,探究各个文学流派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文化和艺术价值,深入探寻文学思潮的发展与作家创作的互动关系,从而建立起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认识,并引发文学发展进程与时代人文环境的思考,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深层的、规律性的借鉴。 本方向要求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大历史现象和代表性作家作品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提倡史料与理论并重。本方向的研究生教学既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与科研能力的培养,也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视野和良好的素质,提高其文学修养及写作能力。学位获得者具有在相关的媒体、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党政管理等部门工作或在一般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 主干课程有: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中国现当代文化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与批评研究、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鲁迅专题研究、京派作家研究等。 2.中国现当代戏剧影视文学方向 在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现当代戏剧和影视文学研究与当代最鲜活生动的传媒创作和艺术生产的联结最为紧密,戏剧影视文学是当代艺术中最发达、最活跃的大众艺术之一,中国传媒大学自身的优势为本方向的研究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和最优秀的研究资源。本研究方向即是对当代覆盖面最广、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大众文化进行深度研究,它既是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对传统中文学科的拓展和深化。 本研究方向力图在勾勒中国现当代戏剧发展主要脉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国现当代戏剧理论建设的内涵和戏剧活动的规律,突出对经典名家名剧以及戏剧流派的深度研究;本方向在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主要侧重于研究现当代电影文学以及影视改编剧的艺术成就和艺术规律,借助文学、美学、影视文化学、文化传播学、社会伦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当代最活跃的影视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深层次的规律性借鉴。 本方向要求对中国现当代戏剧影视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和重要的戏剧流派与影视改编现象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要求本方向研究者具有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储备,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本方向的研究生教学注重增强学生在理论和艺术研究实践方面的研究能力,使文学传统学科更贴近新兴艺术的发展,提升其综合研究能力。学位获得者具有在相关的媒体、网络、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党政管理等部门工作或在一般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

从韩少功的爸爸爸》论寻根文学的特点

从韩少功的《爸爸爸》 ——论“寻根文学”的写作特点 摘要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在众多的作品中,韩少功的中篇小说《爸爸爸》被很多人视为"寻根文学"作品的典型代表。本文将试从小说中鲜明的地域特点、风俗意识、现代意识、艺术手法等方面方面来论述《爸爸爸》中是如何体现“寻根文学“的特点的。 关键字:地域的点风俗意识现代意识艺术特征 一鲜明的地域特点,风俗意识 80年代受到到普遍认可的小说观念是,“特定地域的民情风俗和人的日常生活,是艺术美感滋生的丰厚土壤”【1】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也曾这样说道:“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所以不少作家重视加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了解,表现这一生活方式的时代变迁,细致考察某一地域的居住、饮食、衣着、言语、交际方式、婚丧节庆礼仪、宗教信仰等,成为拓展创作试镜的凭借。认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生活抒情诗”。 有学者曾经指出:“韩少功是一个深受楚文化和近世湖湘文化影响的青年作家,而且他是一个有意识地在发掘这种“根”,并使之在现实中发扬光大的湖南作家。”【2】韩少功在自己的楚人血统方面找到了突破口,走进传统的湘西世界,在神秘的巫楚文化里开辟了一个

新的文学世界。韩少功的寻根小说基本上是以这一地域文化为土壤而展开的。《爸爸爸》中对地域特点、风俗意识的描绘具体表现为:一是有关传说及其相关行为。《爸爸爸》中的蛇好淫及特殊的取蛇胆方法;"挑生虫"的怪病,症状是"吃鱼腹生活鱼,吃鸡腹生活鸡",其治疗方法居然是喝白牛血后学三声公鸡叫;迷了路要赶紧撒尿、骂娘,以驱赶所谓的"岔路鬼";敬天神及杀人祭神以求宽恕;追求女人及“花咒”之术;放蛊害人及放蛊者益寿延年之说;巫术占卜凶吉及杀牛卜战争结果之事。二是传统的迷信、禁忌。《爸爸爸》中烧窑要挂太极图;禁止女人与小孩上窑,后生担泥坯时禁出恶言秽语;灌大粪可以治疗疯癫,喝牛血可以解毒;丙崽娘得罪了蜘蛛精才会生下那个畸形儿。三是传统的习俗。《爸爸爸》中野蛮的吃枪头肉习俗;械斗失败后举族迁走时毒死所有老幼的恶习;。四是多样的地域方言。《爸爸爸》中把"说"说成"话",把"父亲"称为"叔叔"把"姐姐"称为"哥哥”,把“他”说成“渠”,把“看”说成“视”、,把“嫂嫂”说成“姐姐”,把“蠢”说成“宝”,把“站立”说成“倚”,把“睡觉”说成“卧”,“话份”等等。经过这四个层次,韩少功对湘楚大地悠久的文化习俗作了详细的描绘。【3】这些描绘表现了民间文化形态的审美性的一面,展示了一个闭塞、神秘、怪诞、奇特的乡村世界,那些美妙的乡间歌谣源远流长,男女之间原始欲望冲动自然真实,韩少功寻找到了民间的自在状态,把久违的民风、民俗、民间气息通过传说、民歌、巫术等方式艺术化的展现,从审美的角度肯定了民间文化形态的精神价值。这如他所说的,“乡土中所凝结的传统文化,更多地属于不规范之列。俚

吉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学综合真题 1999年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 1、左联 2、论语派 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代表人是林语堂,代表刊物《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是一个标榜“性灵文学”的文学流派,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于说笑话,寻开心,由此发生了左翼作家与其的论争。 论争:发生于1934——1935年,这是一场关于“性灵文学”的论争,论语派的代表人物是林语堂,他强调自我表现的文学观,强调人的性灵,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面对世界纯采取逃避的态度,鲁迅等左翼作家这样指责林语堂、周作人的性灵文学的实质,“在风沙面前,虎狼成群的时候靠着低诉或微吟,将粗犷的人心磨得渐渐地平滑,这是十足的抚慰劳人的圣药,麻痹民族灵魂的麻醉性的作品”。 3、东北作家群 产生于30年代中期,指九一八事变后一批从东北沦陷区流亡到内地的青年作家所形成的创作群体,主要代表: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人,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以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关东粗犷的气息,并表露了他们所承载的亡国之苦和顽强的反抗精神,从而形成了一幅使人震颤、愤懑的图画,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这批青年作家,有的并未加入左联,然而,他们以自己的民族精神和创作与左翼文学连接起来,显示出东北人民的生活力量和抗争信念,其中萧红是最富才情,备受瞩目的一个女作家。 创作特征: 群体意识,敢于直面残酷的现实,正确对待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成为时代愿望的体现者和时代思想的表达者 题材选择与形象塑造大多选取沦陷区血腥的故事和浴血奋斗的场景,集中写日寇的暴行,人民的苦难和人们的抗争,塑造受难者和反抗者的群像 风格基调,粗犷雄浑的格调,具有一种内在的强力,大多抒发悲哀,愤怒,豪迈的激情,作品呈现出的强烈的主观性。 在小说体式,风格方面的探索远胜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代表作家:萧红 4、好一计鞭子 5、海派 6、新写实小说 二、论述 1、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精神状态分析 2、以《再别康桥》为例谈谈徐志摩诗歌艺术特征 3、80年代寻根文学与20年代乡土文学的异同比较 4、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概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综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综述 姓名:CMM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征,对研究者提出了特殊的知识,理论研究策略方面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基本原则,为研究者提供了无穷尽的问题,并要求研究者运用恰当的方法、论证、分析、解决、问题。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性研究;学科特征;研究方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高等教育体系内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本科阶段,它是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研究生阶段,它是报考人数多、影响大,颇受欢迎的二级学科。如果要学好中国现当代文学,并进一步在专业研究中有所建树,那么就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研究成果。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历史整体联系的学科观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可区分为现代与当代时期,每一时期之内又可区分为不同的阶段,但它们的延续性远远大于断裂性,与古典文学相比,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共同性远远高于相异性,是一个整体的学科,许多文学现象跨越了不同时期,只有将其来龙去脉置于历史联系的框架内才能得到准确审视。上世纪80年代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90年代以来部分研究者以现代性统摄现当代文学研究,其目的都是希望打破人为制造的学科割裂,追求在统一的富于弹性的整体观照下,对文学历史,文学现象作出更符合历史实际也更深入有效的阐释。例如,黄曼君将数千年形成的古代文论视为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预制的观念立场问题意识方法论特征,陈思和打通现当代文学隔阂的新文学整体观,洪子城梳理左翼革命文学从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一脉相承的传统,刘纳、陈平原将中

国现代文学的嬗变追询到近代,都体现了这一学科观念的渗透与内化。 李怡的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是另一层意义上历史整体联系和分类比较的成功例证坚持两条腿走路方针,经典研究与一般问题研究发掘新学术空间并举,针对学科对象历史短暂而研究队伍庞大的现状,有人认为现当代文学史的线索已经明了,应该确定一批经典命题,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同时放弃对一般性文学现象和次要作家作品的研究,避免研究力量的分散和浪费。比如指认鲁迅,郭沫若、朱自清、老舍、巴金、沈从文、曹禺、艾青、穆旦、赵树理、王蒙、张承志、王安忆等人为经典作家,他们的代表作为经典作品;从上世纪初到新世纪的几次文学转型为经典文学现象,小说、诗歌文体为经典文体,等等。 但是,这里的疑惑是,倘若不经过充分的反复的学术研究,怎么确定经典的身份?因为学术阐释恰是很重要很特别的选择接受机制和过程。其实,学科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就以研究相对比较充分的现代文学为例,许多作家作品的研究既不深入也不细致,有的甚至无人问津。比如,对上世纪40年代中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现代话剧类型的丰富这一文学历史现象和文体创作现象的求证仅仅仰仗几位作家几部作品的研究成果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丰满的学科细节研究,对文学发展轨迹的认识始终是模糊的,经典性命题也无法显现。还有人着眼于克服低水平重复研究的弊病,提出要发现新论题,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这方面已经涌现出一批成果,如探讨地域文化与文学风格的关系,疏理教育史与文学史的线索,发掘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考察古今文学的延传与变异等。由于经典命题蕴含深广,所以对经典的深入研究既有可能深化学科研究,也有可能拓开新的学术空间;反过来,在一般性问题与新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完全可能形成经典命题。

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兴起背景 文化热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西方的现代文化思想也与其他经验和技术一起进入中国,但是如何应对这些思想,当时的知主要看法: 一种认为就应该学习模仿。连文学艺术上的现代派也被当作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不考虑现代派艺术在西方正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抗 还有一种认为“现代化”这个目标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环境不同,文化基础也不相同,它所呈现的模式,尤其是文化 上的发展模式,是不应该相同的。 因此,中国在经济起飞之际应该如何把自身的文化传统作为接受场,来检验、吸收西方现代文化,以求发展自己的现代化?这个问题在当时人文知识分子中逐渐引起了关注,具体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作出多元的考察。这与80年代初的启蒙话语不同,启蒙主义者所强调的反传统和反封建,正好可以被用来批判文革时期泛滥成灾的政治专制主义。但是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实际生活中研究如何建设现代化的命题时就不能不注意到,对现实的改造必须利用好自己的文化传 统。 于是重新研究认识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种既是客观的需要,也是主观上的要求。到了1985年前后,文化领域兴起了一股规模不小的文化热。 作家 在整个寻根文学思潮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知青作家。 当他们走向成熟的时候,他们需要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标志。这一代作家必须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来证明他们存在于文坛的意义。 他们利用起自己曾下乡、接近农民日常生活的经验,并透过这种生活经验进一步寻找散失在民间的传统文化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 他们并非是生活在传统民风民俗中的土著,相反,他们大多数是积极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族,可是当现代主义的 方法直接受到来自政治方面的批评以后,他们不得不改用民族的包装来含蓄的表达正在形成中的现代意识。 所以,文化寻根不是向传统复归,而是为西方现代文化寻找一个较为有利的接受场:在对于西方现代文学历史和作家的状况有了较多了解之后,迫切要求文学“走向世界”的作家意识到,追随西方某些作家、流派,即使模仿的再好,也不能成为独创性的艺术创造。在他们看来,以“世界文学”的视镜从中国文化寻找有生命力的东西,应该是中国文学更为可行之路。 主要思想缘由 1.作家们感受到了“文化”对人类的深刻制约,并力图把握它。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对“人”的自觉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并在作品中力图解放“人”的生命与价值,但一些作家却发觉即使抛开暂时的政治、道德因素,人也不可能像动物那样,进入绝对自由的生存空间--一只无形的手在幕后操纵着人类,制约着“人”的心理、行为模式,这就是“文化”。 许多作家希望能够从"民族文化心理"层面上,把握本民族成员"理解事物的方式",从而解答为何中国会出现"文革"全民动乱乃至中国自盛唐以来国势为何衰落的疑问。 2.一些作家认为中国自“五四”新文化革命以来出现了长时间的“传统文化断裂”时期,于是希望以文学来弥补这一“文化断裂带”。阿城认为:"五四运动在社会变革中有着不容否定的进步意义,但它较全面地否定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态度,加上中国社会一直动荡不安,使民族文化的断裂延续至今,'文化大革命'更其彻底,把民族文化判给阶级文化横扫一遍,我们甚至差点连遮羞布也没有了。" 韩少功也认为:"五四以后,中国文学向外国学习,学西洋的,东洋的,俄国的和苏联的;也曾向外国关门,夜郎自大地把一切'洋货'都封禁焚烧。结果带来民族文化的毁灭,还有民族自信心的低落。" 3.当时中国文坛受到世界“寻根”潮流的巨大影响: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关于印第安古老文化的阐扬为代表 ,还有苏联一些民族作家对异域民风的描写 ,以及日本川端康成的具有东方风味的现代小说。许多年轻作家从马尔克斯充满拉美地域色彩的作品中看到了第三世界国家文学走向世界的希望,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寻根”意识。这些作家坚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这一文学立论,他们的“寻根”,是为了与世界对话。他们认为,只有真正完成了"寻根",才能找到自己国家的独特文学样式、风格,从而立足于世界文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