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昆虫分类学

昆虫分类学

昆虫分类学
昆虫分类学

昆虫分类学

第一章绪论

?昆虫在动物界的地位

?昆虫分类学的定义

?研究昆虫分类学的意义

?昆虫分类学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昆虫在动物界的位置

一. 分类地位

昆虫纲Insecta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单肢动物亚门Uniramia,是节肢动物门中最进化的一个纲。

二. 种类数量

描述的昆虫约100万种,占动物种类的3/4至4/5。全世界每年新记载的种类约1万种以上,可估计存在约200万种昆虫,甚至1000万种,总的生物量占现存生物量的10倍。

三、节肢动物的形态特点

体躯由一系列体节组成;

整个体躯被有一层含几丁质的外骨骼;

多数体节上具有成对的分节附肢;

体腔即血腔,循环气管—背血管位于消化道的背面,大动脉开口于头腔内,开放式循环;

中枢神经系统由一系列成对的神经节组成,脑位于消化道的背面,腹神经索位于消化道的

腹面。

四、昆虫纲的特征

体躯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

头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具有3对组成口器的附肢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1对复眼和0~3

个单眼。

胸部是运动和支撑的中心。成虫阶段通常具有3对足,2对翅。

腹部是生殖和代谢的中心。其中包括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

第二节昆虫分类学的定义

分类学Taxonomy,又称为系统学Systematics。通过对生物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研究,将

其加以区分和归类,建立分类系统,探索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及进化规律的科学.

昆虫分类学Insect Taxonomy是研究昆虫种的鉴定Identification、分类Classification和系统

发育Phylogeny的科学。

分类学工作的基本任务

①鉴定和描述物种

②在种类鉴定准确的基础上,按物种的亲疏关系建立系统关系,研究并阐明其进化过程。

③预见该系统范围内尚未发现的新物种。

原则:共同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方法:分析特性与归纳共性的综合运用,是分类的基本方法。

一、昆虫分类学的研究目的和任务

1. 研究区分和确定昆虫纲的各个物种,予以命名,加以描述,提供正确认识和辨别物种的知识和资料。

2. 根据物种之间的异同,确定所属的分类层次,制定各个类群的分类系统。

3. 探寻物种或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追溯其进化过程。

简单概括起来就是:①鉴定Identification, ②分类Classification,③系统发育Phylogeny。

分类学的意义

分类学是适应生活和生产实践的要求而产生的科学。分类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基本的方法。分

类不仅是对世界上浩如繁星的物种进行分门别类列成系统,而且探索各个分类阶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反映生物界中的自然关系。

昆虫分类在生产实践上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益虫利用和害虫防治工作中,对某些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种类,因形态近似而易混淆,若忽视分类鉴别,可能给工作带来巨大损失。

在卫生害虫方面。区别能传播疾病的种类,对划分疫区及制订防治措施均有重要意义。e.g.我国按蚊共40多种,但能传播疟疾的主要是中华按蚊Anophehes hycanus sinensis Wiedemam等10余种。弄清了这一基本情况。我们可根据这些传疟种类的分布进行重点防治。

●在植物检疫方面。正确鉴定害虫种类并查明分布区,有助于准确划分疫区和确定对外对内植树物检疫对象名单。eg.棉红铃虫在新疆尚未发现。

●在国防上。昆虫分类工作也很重要。eg.美国侵朝战争中曾空投大量携带细菌的昆虫,查明空投下来的大量带菌昆虫,对揭露敌人罪行,迅速扑灭病菌害虫,保障中、朝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都有巨大意义。

●在农业上。对于农业害虫的防治更是不言而喻进行农作物,果树,蔬菜等方面害虫的科学研究工作,首先必须正确的鉴别种名。

第四节昆虫分类学的发展历史

古代至林奈时期

达尔文时期

种群分类时期

现代分类阶段

①古代至林奈时期

●远在4000年前(捷克)巴比亚人就开始记载动物,如希腊哲学家赫波克拉蒂斯Hippoerates(BC.460~377) 及德摩克拉托斯Democratus (BC.465~370)等广泛研究博物学,观察并记录动物,但均是片段的和不系统的。

●直到亚里斯多德Aristotles,BC.384~322)——这位科学鼻祖,才真正奠定了动物分类的科学

基础。他在《Historia Animalium》中,认为动物可根据体躯构造,生活方式,习性和行为等加以区分。他曾根据体躯构造、生活方式将动物分为陆生和水生,还曾根据体躯构造将动物分为有血动物(相当脊椎动物)和无血动物(相当于无脊椎动物)二大类。还进一步从显著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行为区别昆虫为颚式口器、针式口器;有翅与无翅;鞘翅和双翅等类群。已初具现代分类的雏型。但是,其著作中涉及昆虫分类的部分很少。

●在以后的近2000年间,由于宗教和神学势力强大,压抑科学、文化的发展,动物分类学并

无显着进展,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才逐渐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15世纪,科学被少数人所垄断………)。

●斯旺默丹,J.Swammerdam,1637~1680解剖了蜉蝣,根据变态类型将昆虫区分为无变态类,

不全变态类和完全变态类,其著作General History of Insects.绘有详细解剖图。

●约翰.雷John Ray 1627~1705综合应用翅和变态等分类特点,第一个创立了―属‖和―种‖的概

念。………………………这些对林奈有深刻影响。

在古代,由于受分类学知识的限制,昆虫常易同其它节肢动物、甚至和其它动物混淆。故追溯古代昆虫分类学的历史时,就自然联系到动物分类学的历史发展。……………

●直到18世纪瑞典动植物分类学家林奈Linnaeus(1707-1778)1758年Systema Naturae第10版发表,动物分类学才有了划时代的进展。

他创立了著名的双名法,故1758年被国际公认为是动物分类科学的创立年。按纲、目、属、种的分类系统记录动物,他当时在Insecta中建立了7个目。即著名的林奈7 目:→无翅目Aptera 无翅昆虫及蜘蛛纲、甲壳纲、多足纲

→双翅目Diptera

→鞘翅目Coleoptera

→半翅目Himiptera

→鳞翅目Lepidoptera

→脉翅目Neuroptera 现代蜉蝣目蜻蜓目脉翅目

→膜翅目Hymenoptera

林奈主张物种是客观存在的,其贡献在于肯定了物种的稳定性,但林奈是神学主义者,认为物种乃上帝制造,是恒定不变的,静止的。

这一时期昆虫分类局限于种的描述与命名的水平,一般称―甲级分类学‖或―а-分类学‖。

②达尔文时期

以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1859年12月24日《物种起源》一书的发表为标志。林奈时期:物种恒定不变,物种之间是间断的。

达尔文与Wallace(1823~1913)英国博物学家、动物地理区系学家,集生物科学之大成,在英国林奈学会发表On the Origin of species此书是现代分类学的理论基础。从此分类学从种的描述进而研究类群间的血缘关系和系统排列。分类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后人在进化论的影响下,热心探索―原始祖先‖和―遗传的链索‖,从而将比较形态学、比较胚胎学、化石学、发生学等学科引入分类学范畴。这一时期大量的新目、新属和新种被发现。昆虫分类学进入昌盛时代。

以种上分类为主要内容的分类,称为―乙级分类学‖或―β-分类学‖。

③种群分类时期

●自从1940年小赫胥黎发表了《新系统学》(New Systematics)一书以来,提出了以―种群‖而

不是―个体‖为分类阶元即用动物的多型概念代替了静态的种模概念。导致了对―种‖下类型的探讨。

●现代科学发展趋势之一是学科间的日益渗透与交叉。在生物发展初期,从来讲, 分类、形

态、生态、生理、生化、遗传、细胞等分支学科,几乎各自孤立。

●但随知识的扩大,研究工作的深入,不同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愈来愈密切,今天分类学已

与生态学、遗传学、细胞学等相结合,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已渗透到分类学,为分类学增加了新的内容。

对这一时期以―种‖下分类为主要内容的分类称为―丙级分类学‖或―γ-分类学‖。

我国昆虫分类学的历史与现状

古代时期

鸦片战争以后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

目前

昆虫分类学的现状

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来看发展极为不平衡。

从研究对象来看,有些类群已经进入种下分类和物种形成的研究阶段,有些类群(如小蜂、

茧蜂等)尚有大量种类未描述和发现。

从研究技术上来看,分类学已走出了传统形态分类学的范畴,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

特征用于物种的分类研究。

从分类理论上来看,已日趋成熟,形成百家争鸣的状态。

第二章昆虫分类的原理

物种概念

分类阶元

分类特征

命名法

昆虫系统学主要学派简介

第一节、物种的概念

物种(species)既是一个分类学概念,又是一个生物学概念。物种是分类的基本阶元,物种定

义是分类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它的定义很多,有关判别的标准争议很大。人们普遍接受的是生物学物种概念,即―物种是自然界能够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并与其他种群存在有生殖隔离的群体‖。

以种群的形式客观存在。

同一个种群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种群内个体之间可以自由交配,

后代正常。

同一种群与其他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外生殖器,性外激素)。

几个物种的概念

林奈在18世纪所下的定义:同一种生物,其形态相同,在自然情况下能够交配,生出正常的后代来.

达尔文所下的定义:生物来源于共同祖先,不同的种是在不同的环境下所产生的,因而生物的种与种之间都存在着血缘关系.

现代关于种的定义:种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近似类群有质的差别,并在生殖上隔离着,它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

物种是自然界能够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并与其他种群存在有生殖隔离的群体

第二节、分类阶元

1 分类单元

分类单元(Taxon)是分类工作中的客观操作单位,有特定的名称和分类特征。如一个具体的属、一个具体的科、一个具体的目等。

2 分类阶元

分类阶元(Category)是由各分类单元按等级排列的分类体系(hierarchy)。在分类学中有7个基本的分类阶元,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

通过分类阶元,我们可以了解一种或一类昆虫的分类地位和进化程度,如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的分类地位是:

界(kingdom)动物界Animalia

门(phylum)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纲(class)昆虫纲Insecta

目(order)鳞翅目Lepldoptera

科(family)夜蛾科Noctuidae

属(genus)实夜蛾属Helicoverpa

种(speies)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二、分类阶元及分类特征

(一)分类阶元

1. 基本阶元:种species

2. 主要阶元:属Genus、科Family 、目Order 、纲Class 、门Phylum 、界Kingdom

3.次生阶元:亚种、亚属、族、亚科、总科、亚目、总目、股、亚纲、亚门等。……………………阶元系统Hierarchy

词尾:总科–oidea;科-idea;亚科–inae;族-ini

(二)分类特征

分类学工作需进行:类下分类…发现特性↘但均需通过分

类上分类…找出共性↗分类特征来表现

应用分类特征的原则:演变慢的特征,可用作高级分类阶元。较迅速的特征则适用于低级分类阶元,但避免使用平行或趋向消失的特征。

种是分类的基本阶元,其余的6个是主要阶元。但由于昆虫种类繁多,进化级别和程度不同,以上7个阶元在实践中常感到不够用,因此经常在这7个阶元下加亚(Sub-)、次(infra-)等,如亚目、亚科、亚种等;在其上加上总(super-),如夜蛾总科、叶蝉总科等;在科和属之间有时还加上族(tribe),如犀猎蝽族、杆猎蝽族等。这些为次要阶元。

有了分类体系,分类学就成为有效的信息存贮系统。即提到一个种时,我们没有必要每次都描述这个种的所有特征。例如,鉴定出一种昆虫属于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只要写出学名,注出它所属的目(直翅目)、科(蝗科),我们立即就知道它属于渐变态、植食性、咀嚼式口器、卵产于土中等,对所研究的种的性质获得一些总体印象。

又如,如果鉴定出一种昆虫属于叶蝉类,我们就可知道它以刺吸的方式取食植物的汁液,而且非常有可能传播植物病毒病等。

三、种下阶元

亚种:由1~多个种群组成,是种内群体间具有一定间断性(形态、生理、遗传特征)的类群,代表物种分化的一定阶段。由于地理上的长期隔离而形成的同种的不同种群,又称地理亚种。

亚种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或生殖隔离不完善。亚种是当前国际动物命名法规中唯一要求命名的种下阶元。如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

变种:在早期的分类学实践中应用较多,用以描述那些与模式标本不符合的个体。

以前,有些人认为凡不符合模式的标本称为一个变种。分类学早期应用较多,1961年以后已废弃不用。

生态型(ecotype):同一基因型在不同生态条件下产生的不同表现型,形态上有明显差异,但其后代可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可逆性变化。

如龟纹瓢虫有2斑型、4斑和隐4斑型。

如东亚飞蝗的群居型和散居型,密度高时产生群居型,翅长、前胸背板平直、可迁飞;密度低时为散居型,翅稍短、前胸背板隆起、不迁飞。

蚜虫有有翅型和无翅型,营养条件好时为无翅胎生蚜,营养恶化时产生有翅型,迁移到其他植株上去。分类学上现已不用生态型这一概念。

四. 种上阶元

种上阶元又称高级阶元。除亚种和种以外,均为种上分类阶元。种上分类阶元主要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7个等级。其中种是分类基本单位,集合亲缘关系相近的种归纳(成为)为属、相近的属归纳为科、相近的科归为目等。

在应用上有时感到这样分级还不够时,常在种以上基本分类阶之间增设亚(sub—)级,也有在目、科加总级(super-)等。

属Genus:是除种以外涉及最多的分类阶元,进行一个物种的分类常以属为研究的单位。

属的建立转移,合并,是分类修订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个种或有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1群种,它与其它相似的单元(近缘属)之间存在着明确的间断;每个属均有1个指定的―模式种‖。

科Family:科是紧接属之上的1个分类阶元。包括1个或若干个有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属。科与科之间具有稳定、明确的形态特征差异。每科都设有1个―模式属‖。科与属相比,相对比较稳定,反映科间的间断速度较大。

目Order 、纲Class 门Phylum

这些阶元的含义与科、属相似,不需要模式固定,只是特征更加稳定、易于鉴别,代表更早的起源和分支。代表间断明显的支系,界限清楚,变动较少,亦不需要模式予以固定。

第二节分类特征

分类特征Taxommic character 是分类的物质基础,通过对生物特性的分析对其加入区分,通过对共性的归纳将其归类,但无论是特性还是共性,都要通过分类特征来表现出来。

常用于分类的特征

1、形态特征

常用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

(1)外部形态特征,如头、胸、腹、翅的形态、构造等。

(2)外生殖器的形态特征,常常是物种鉴定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是因为不同的物种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其外生殖器的形态也往往存在着差别。

(3)内部形态特征,如马氏管的数目、形状;滤室的有无;雌性受精囊的形状。

(4)超微结构,如体表、卵壳的表面结构、精子的结构。

2、胚胎学特征及幼期特征

卵壳、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特征均可用于分类学研究。

3、地理分布特征

主要包括一般的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种群的同域-异域关系等。

4、生态和生物学特征(用于近缘种区分)

包括栖境和寄主、食物、季节变异、寄生物、寄主反应、行为学特征、求偶和其他行为隔离机制及其他行为类型。

5、生理生化特征

包括血清、代谢因子、蛋白质和其他生化差异等。

6、细胞学特征

细胞核、精子以及其他细胞学的特征等。

7、分子生物学特征

同工酶、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和核酸序列等特征。

第三节.命名法

一.动物命名法规

背景:

在生物学发展史的早期至林奈时期,命名是比较随便的,名称―因地而异‖,造成混乱,阻碍交流和发展。1889年在各国动物学家倡导下,在法国巴黎召开第一届国际动物学大会,起草和制定了国际动物命名法规,我们现在使用的动物命名法规是1999年修订的《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4版),从2000年元月1日起开始实行。

意义:①使动物的命名有规章可依;②使动物名有准确性和稳定性,能够长期使用,克服了混乱。

二、学名的构成

(一)种级单元和名称

1.双名法(binominal monenclature)

昆虫的种名(种的学名)由两个拉丁词构成,第1个词属名,第2个为种名,即―双名‖(binomen)。如菜粉蝶Pieris rapae L.。分类学著作中,学名后面还常常加上定名人的姓。但定名人的姓氏不包括在双名法内。

当某一学名中的属名被修订或种名被更改时,原定名人的姓氏要加圆括号,以便查对。

如三化螟最初学名为Schoenobius incertulas Walker, 70年代将该种移入Tryporyza属,学名成为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80年代,又将该种移入Scirpophaga属,学名又成为Scirpophaga incertulas(Walker)

2.三名法(trinominal monenclature)

1个亚种的学名由3个词组成,即属名+ 种名+ 亚种名,即在种名之后再加上1个亚种名,就构成了―三名‖(trinomen)。如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

属名的第1个字母须大写,其余字母小写,种名和亚种名均小写;定名人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有时,定名人前后加括号,表示种的属级组合发生了变动。

3 . 命名的原则

属名+种名一律用拉丁文字母表示。

属名在前种名在后,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定名人用正体,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

学名印刷时常用斜体,以便识别。

种名在同一篇文章中再次出现时,属名可以缩写。

如果一个种只鉴定到属而尚不知道种名,则用Sp.来表示,如Aphis sp.表示蚜属一个种;多于一个种时用Spp,如Aphis spp.表示蚜属的两个或多个种。

单名(u ninominnal monenclature):种级以上的名称是单名,由1个拉丁词组成,第1个字母大写,属级以上的阶元均用正体。

在有些分类阶元中,如总科、科、亚科、族4个阶元的学名均有固定的词尾,分别是-oidea、-idea、-inae和-ini。也就是在模式属字干后面加拉丁词尾,如Sphex, Sphec-ini, Sphec-inae, Sphec-idae, Sphec-oidae。目以上各阶元则无规定标准的字尾。

1.种级以上的名称是单名,由1个拉丁词组成,第1个字母大写,排版时属名用斜体,属级以上的阶元则用正体。

2.属级以上名称的构成:一些分类阶元的学名有固定的词尾,科名是以模式属的属名词干加词尾-idae构成,亚科名以模式属词干加词尾-inae构成,族名加词尾-ini,总科名加词尾-oidea。

3.科级以上的名称不受此法规约束。

4.在有些分类阶元中,如总科、科、亚科、族4个阶元的学名均有固定的词尾,分别是-oidea、-idea、-inae和-ini。也就是在模式属字干后面加拉丁词尾,如Sphex,Sphec-ini, Sphec-inae, Sphec-idae, Sphec-oidae。目以上各阶元则无规定标准的字尾。

(三)新分类单元

1个新分类单元被命名时应注明其隶属于哪个纲、目和科。新名称后面有相应的缩写说明,如:新属用―gen. n.‖或―gen. nov.‖,新种用―sp. N.‖或―sp. Nov.‖。新种和新亚种的描述附有插图或照片,以补充说明其特征。

(四)命名者的引用

命名者的姓可以引用也可忽略。属级以上学名一般不引用,但属和种的作者常需写出,尤其是在分类专著或论文中。命名者姓氏的缩写不能随意,如―L‖只表示是林奈的姓氏Linnaeus的缩写,其他以字母―L‖开头的分类学家的姓氏不能再缩略成L。

三. 优先律law of priority

动物分类单元的正确名称应为最早正确出现的名称。谁先最先发表,就以谁的为准。一个种有几个名,最早发表的那个为准。两种动物共用一个名,即同名,优先律规定最早使用该学名的种有效。

适用范围:

①1758年Linnae 《Systema Naturae》以前的名称一律无效,以后以命名法规规定为准。

②总科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科、属、种、亚种,总科以上的分类单元,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但应尽量一致化。

在动物分类的实践中,经常发生1个物种被两个或多个作者分别多次作为新种来记载发表

的情况,因此1个种可能同时存有几个名称,这时就要应用优先律。

即一个分类单元的名称是最早给于它的可用名称。

四. 可用名和有效名

1.可用名Available name

符合法规规定的命名格式,但不一定是有效的名称,因为还可能存在同物异名和异物同名关系,可用名必须符合以下几点:

1) 必须符合双名法;

2) 必须由拉丁文字或已拉丁化的文字;

3) 必须是已经在正或出版物上发表的名称;

4) 近代发表的新种,新亚种的名称,必须有相应的描述,鉴别特征,并说明模式标本的存放处,否则称其为―无记述名‖或―裸名‖——无效。

2. 有效名Valid name

最先发表的一个才被认为是有效的名称。可用名是否有效,涉及以下两个问题。

1) 异名Synonymy

当一个分类单元有两个以上的可用名时,称为异名关系或同物异名现象,除最早发表的一

个以外,其余的均为无效名。

2) 同名Homonymy

凡两个以上的分类单元采用了完全相同的名称时,称为同名关系或异物同名,这样的情况,后发表的分类单元就需要重新命名。

4.模式标本type specimen

定义:

要使一个种有明确的标准,仅仅依靠文字叙述,或给同等言法是不够的,因此把确定新种时所依据的标本,做为一个种的模式长期保存起来,供以后的研究考试所用,这种标本就叫做模式标本。

指建立种级新分类单元时依据的标本称为模式标本,包括正模(holotype)和副模(paratype )。

模式方法 :

种必须有其模式标本,属必须有其模式种,科必须有其模式属做为其特征的载体,或所谓名称的携带者,这做法就叫做模式方法。

①模式标本

第一次发表新种时所根据的标本。

②正模标本holotype

原作者发表原描述时所用的单一标本。(选一个或仅有一个)。正模标本应附上注明"正模"字样的红色标签及种名标签。

③副模标本paratype

系指一个模式系列内除去正模以外的其余标本。每个副模标本都应附上注明"副模"字样的黄色标签及种名标签。

④配模标本allotype

系原作者指定的与正模标本异性的任一副模标本的一个标本。

⑤全模标本Syntype

系指在未曾指定正模的一个模式系列内的每个标本,即全模包括正模和副模。

⑥选模标本Lectotype

系指在一个种级名称发表后,从全模标本中选出一个,指定作为具有该名称的分类阶元的模式标本。

五、检索表与系统树

1.检索表Key

→(1) 鉴定Identification

昆虫分类三项任务: (2) 分类Classification

→(3) 系统发育研究Systematics

昆虫分类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检索表,故检索表的制作和运用是学习昆虫分类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编制检索表时要使用:

(1)典型特征(2)绝对性状(3)严格对称(4)简炼的文字

检索表的类型有三种:

①包孕式

②连续式:目前也用。

③两项式:目前普遍采用。

2.系统树

双项式检索表的特点是,每一条中包含两项相对应的特征;所鉴定的对象符合哪一项,就按哪一项

所指示的条数继续向下检索,直到检索到其名称为止;总条数为所含种类数(n)减1。

双项式检索表:

1.无翅 (2)

有翅 (3)

2.腹末有跳器……………………………………………………………………弹尾目腹未有1条中尾丝和1对尾须…………………………………………………缨尾目

3.口器刺吸式 (4)

口器咀嚼式............................................................ (5)

4.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喙着生于头部前端………………………………半翅目前后翅均膜质,或前翅略加厚;喙着生于头部腹面后端……………………同翅目

5.前翅皮质,后翅膜质;后足跳跃式,或前足开掘式…………………………直翅目前翅鞘质,后翅膜质……………………………………………………………鞘翅目

制作成单项式检索表如下:

1(4)无翅

2(3)腹末有跳器………………………………………………………………………弹尾目

3(2)腹未有1条中尾丝和1对尾须……………………………………………………缨尾目

4(1)有翅

5(8)口器咀嚼式

6(7)前翅皮质,后翅膜质;后足跳跃式,或前足开掘………………………………直翅目

7(6)前翅鞘质,后翅膜质………………………………………………………………鞘翅目

8(5)口器刺吸式

9(10)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喙着生于头部前端………………………………半翅目

10(9)前后翅均膜质,或前翅略加厚;喙着生于头部腹面后………………………同翅目

单项式检索表的特点是,每一条中仅含1项,与其后括号中序号指示的特征相对应;所鉴定的对象的特征若符合,就连续向下检索,若不符合,就检索其后括号中的序号;总条数为所含种类数的2倍减2(即2n—2)。

制作包孕式检索表如下:

A.无翅

B.腹未有跳器…………………………………………………………………弹尾目

BB.腹末有1条中尾丝和1对尾须……………………………………………缨尾目

AA.有翅

B.口器咀嚼式

C.前翅皮质,后翅膜质;后足跳跃式,或前足开掘式……………………直翅目

CC.前翅鞘翅,后翅膜质………………………………………………………鞘翅目

BB.口器刺吸式

C.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喙着生于头部前端…………………………半翅目

CC.前后翅均膜质,或前翅略加厚;喙着生于头部腹面后端………………同翅目包孕式检索表一般仅在包含种类数较少时应用,且具有层次清晰的优点。但在种类数较多的情况下不宜应用。

第四节昆虫系统学主要学派简介(略)

第三章、昆虫纲的分类系统及各目概述

一、原尾目Protura

通称为原尾虫或蚖

Pro-tu`ra protos 原始oura 尾Proturans (英) Protures (法)

国内外专家:意大利Silvestri 1907年建立该目;杨集昆(1956年于陕西华山采到)、周尧(论文

第一作者)、尹文英

识别特征:

1.体微小,白色或黄白色;

2.口器内藏的刺吸式,深陷头部;

3.无幕骨、触角,无单眼和复眼;

4.前胸足长而大,上举如触角,用作感觉器;

5.腹部仅1~3节具附肢遗迹。

生物学特性:

1.增节变态,9+1+1+1+12;

2.生活于潮湿、腐殖质多的土壤;

3.行动迟缓,以寄生在植物根须上的菌根菌为食

经济价值:

在昆虫进化理论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概况:

1. 分类:4个科:古蚖科Eosentomidae,无管蚖科Acerentomidae, 始蚖科Protentomidae,华蚖科Sinertomidae.

2. 种类:全世界已知649种。我国自1956年第1次采集到后,目前已发现164种。

二、弹尾目Collembola

通称为跳虫,弹尾虫

Col-lem`bo-la colla 胶embolon 管Springtails(英), Collmboles (法)

国内外专家:周尧,黄复生,殷惠芬,林善祥,尹文英

简称或俗名:粘管目,―跳虫‖。

识别特征:

1.体微小,体色多种;

2.口器缩入头内,适于咀嚼或刺吸

3.触角丝状,4-6节,后方具嗅觉作用的角后器; 无复眼;4、具8个或少于8个单眼组成的小眼群;

5、腹节退化为6节,其中1、3、4节分别有腹管、握弹器和弹器3对附肢;

生物学特性:

1.无变态或表变态;

2.生活于潮湿土壤,腐烂的植物、草皮及书皮下;也有栖息水面取食藻类等

经济价值:

有些种类取食花粉、植物种子、根茎、嫩叶等

分类概况:

全世界已知约6 000种。我国已知193种。

三、双尾目Diplura

Di-plura Diplos 双oura 尾campodeids(英)

国内外专家:周尧、黄复生、陈彤

简称或俗名:―虫八‖、无翅目、双尾虫、钳尾虫、长尾虫

识别特征:

1.体细长,柔软,体长约5~10mm,最大者可达50mm;体色淡黄、灰色、白色;

2.口器为咀嚼型,内陷或外露,眼消失;触角细长多节呈丝状或念珠状。

3. 腹部11节,腹部第1~7节腹板有1对基节囊泡和1对刺突,腹末有1对显著的尾须,线状分节或钳状,无中尾丝。

生物学特性:

1.表变态;

2.多生活于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中.

经济意义:与人类无直接经济关系。

分类概况:

全世界已知800余种,我国已知约40种,其中伟铗趴Atlasjapyx atlas Chou et Huang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四、缨尾目Thysanura

Thy’sa-nr’ra Thysanos 缨oura尾Bristletails, Silver fish moths (英)

国内外专家:赵养昌

俗称,简称:衣鱼,蛃

识别特征:通称衣鱼和石蛃。

1.体长4~20mm,狭长,扁平,常多鳞片和毛;

2.触角长丝状,复眼分离,口器咀嚼式,上颚有前、后2个关节突与头部相连。

3.腹部11节,第2~9腹节有成对刺突和泡囊,第11节具1对尾须和正中尾丝,长而多节,雌虫产卵器发达。

生物学特性:

1.表变态;

2.生活在潮湿的石下或倒木树皮下、青苔间,主要取食腐植质、菌类、地衣和苔药,室内种类取食谷物、淀粉、浆糊、书籍及丝织品等;

经济意义:仓储害虫

分类概况:全世界已知500多种,我国已记载有20多种

三、分类

2科(常见)50属,550种。

1.石蛃科Machilidae

本目中最大者,10-12 mm,圆筒形,有鳞片,触角,尾须及中尾丝长,中尾丝>体长,复眼大,在背面相连或接近,单眼狭长形。取食植物质。

2.衣鱼科Lepismidae

体扁长,胸最阔,被鳞片,触角、尾须、中尾丝及下颚须显着,复眼小,左右分离甚远;有无眼种类(生活于蚁、白蚁巢中)。

本科夜出性,于落叶中,石块,洞穴及房屋中干燥处以及蚁、白蚁巢中栖息,以干燥植物质或其产品为食,室内种类则以书籍纸箱上的浆糊及胶质为食,亦危害书籍,丝绸衣服等。

分布广,多世界性种类,我国常见毛(栉)衣鱼Ctenolepisma villosa Fabricius 及衣鱼Lepisma saccharina Linne.

五、蜉蝣目Ephemerida

识别特征:通称蜉蝣或蜉

(1)体柔软纤细;(2)翅三角形,后翅明显小于前翅;(3)腹末有一对细长多节的尾须和一条中尾丝。

生物学特性:

(1)原变态(具亚成虫期);(2)亚成虫和成虫生命很短,(朝生暮死,数小时至一周)。(3)稚虫期1~3年(蜕24次皮)

经济价值:

(1)为鱼类和水生动物的主要食物;(2)检测水质。

分类慨况 :全世界14个科,2250多种;中国250余种.

六、蜻蜓目Odonata

识别特征: 通称蜻蜓、豆娘

1)体细长;2)复眼发达;3)触角刚毛状;4)翅膜质,分布有发达的网状翅脉。

生物学特性:

(1)半变态;(2)捕食性

经济价值:

有益也有害

分类慨况:

全世界已有20多个科,500多种;中国有300余种。

蜻蜓与豆娘的区别

蜻蜓成虫前后翅形状及脉序不同;

盘室分为1个三角室及1个上三角室;

静息时翅向两侧平展或稍下垂。

稚虫体粗短;

头部的宽度通常比胸部和腹部窄;

腹末有3个短硬的尖形构造。

豆娘成虫前后翅形状及脉序相似;

盘室四边形,不分为三角室和上三角室;

静息时翅向背面竖叠。

稚虫体细长;

头部的宽度比胸部和腹部宽;

腹末有2~3个叶片状尾鳃。

七、襀翅目Plecoptera

识别特征:俗名叫石蝇

(1)体中至大型、软而扁平;(2)前、中、后胸大小几乎相等;(3)前翅为狭长,后翅臀叫宽大,翅脉较少,平放于腹背上。

生物学特性

(1)半变态;(2)稚虫捕食性、成虫植食性。

经济价值:检测水质;具有一定的分类地位.

分类慨况:全世界已有20几个科2300多种;中国有313多种。

八、纺足目(Embioptera)

识别特征:通称足丝蚁或蚃

1.复眼发达,单眼缺,口器咀嚼式;2.前足发达,第一跗节膨大,具丝腺;3.翅狭长,前后翅相似,翅脉简单;

生物学特性

1.渐变态;2.生活于树皮缝、蚁穴、白蚁巢中;3.植食性;

经济价值: 危害性不大,具有一定的分类地位。

分类地位:全世界有8个科300多种;中国有5种。

九、螳螂目Mantodeu

识别特征: 俗称螳螂和刀螂

(1)头三角形活动自如;(2)前胸狭长能动;(3)前足为典型的捕捉足。

生物学特性

(1)渐变态; (2)捕食性;(3)具互相残杀的习性。

经济价值

(1)捕食昆虫(2)入药(螵蛸)

分类地位

全世界有1个科2200多种;中国有112种。

十、蜚蠊目Blattaria

识别特征: 俗称蟑螂、地鳖

形态:蜚蠊成虫椭圆形,背腹扁平,体长者可达100mm,小者仅2mm,一般为10~30mm,

体呈黄褐色或深褐色,因种而异,体表具油亮光泽。

头部:小且向下弯曲,活动自如,y字形头盖缝明显,大部分为前胸覆盖。复眼大,围绕

触角基部;有单眼2个。触角细长呈鞭状,可达100余节。口器为咀嚼式。

胸部:前胸发达,背板椭圆形或略呈圆形,有的种类表面具有斑纹;中、后胸较小,不能

明显区分。前翅革质,左翅在上,右翅在下,相互覆盖;后翅膜质。少数种类无翅。翅的有无和大小形状是蜚蠊分类依据之一。足粗大多毛,基节扁平而阔大,几乎覆盖腹板全部,

适于疾走。

腹部:扁阔,分为10节。第6、7节背面有臭腺开口;第10节背板上着生1对分节的尾须。

尾须的节数、长短及形状亦为分类的依据。雄虫的最末腹板着生1对腹刺,雌虫无腹刺,据此可分别雌雄。雌虫的最末腹板为分叶状构造,具有夹持卵鞘的作用。

生物学特性

(1)渐变态;(2)喜黑暗;大多数种类蜚蠊栖居野外,仅少数种类栖息室内

(3)卵生或卵胎生;(4)杂食性

经济价值

(1)卫生害虫 ;直接损害

(2)部分种类是中药.入药效果较好的是美洲大蠊,美洲大蠊醇提取物对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心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

分类慨况

全世界已有3个科7000多种;中国有250余种。

我国室内蜚蠊主要种类

1.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体长1.2~1.4cm,呈淡褐色。前胸背板上有两条黑色纵

纹。卵鞘小而扁薄,内含卵20~40粒。是我国的广布优势种,多见于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内。

2.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体长约3.5~4.0cm,呈暗褐色。触角甚长。前胸背

板边缘有淡黄色带纹,中间有褐色蝶形斑。卵鞘内含卵16粒。亦为我国广布优势种。多见于厨房、贮物间和卫生间等处。

3.凹缘大蠊(Periplaneta emarginara) 成虫体形较大,长约3.0cm,棕褐色。二翅全覆盖于

腹部背面上,其长度约略长于腹端。前胸背片上色泽一致,雄虫的下生殖片有凹缘明显。

4.东方蜚蠊(blatta orientalis)成虫体形比德国小蠊大,约长2.5cm左右,色深褐色。雄

虫两对翅甚短,仅达腹部的2/3;雌虫两对翅均已退化为两小片。

此外,还有澳洲大蠊(p.australasiae)和黑胸大蠊(p.fuliginosa)。

十一、等翅目Isoptera

识别特征: 通称白蚁或螱

1.体小到中型,白色柔软和暗色;

2.口器咀嚼式;

3.前后翅大小、形状、脉序相等,翅基具肩缝。

4.触角念珠状

生物学特性 :1.全变态;2.多型性;3.社会性;4.杂食性。

经济价值: 有害也有益

分类地位:全世界已知6个科;3000多种;中国有474多种。

十二、直翅目Othoptera

Or-thop’ter-a Orthos 直pteron 翅Locusts,Grasshoppers, Crickets, Mole Crickets(英)

国内外专家:郑哲民(陕西师大) ,夏凯龄(上海昆虫所) ;印象初(河北大学)(―青藏高原的

蝗虫‖ 1984 科学出版社)

主要类群:蝗虫、蟋蟀、蝼蛄、螽蟖

识别特征:包括蚂蚱、蝗虫、螽斯、蝼蛄和蟋蟀等

1.头下口式,口器咀嚼式;2.前胸发达,前翅革质,后翅膜质;3.一般产卵器发达;4.多数种类具发音器和听器。

生物学特性

1.渐变态;2.两性生殖,卵多产于土中或植物中;3.多植食性;

4.多白天活动.蟋蟀蝼蛄夜晚活动;5.除飞蝗外,一般飞翔力不强。

经济价值:多为害虫

分类地位:全世界已知9个科;20000多种;危害作物的有310多种。

几个科的区别

蝗科螽蟖科蟋蟀科蝼蛄

触角比体短比体长比体长比体短

听器腹一节两侧前足胫节上前足胫节上前足胫节上

产卵器锥状刀状、剑状针状、矛状不发达

跗节式3-3-34-4-4 3-3-3 3-3-3

足后足为跳跃足同前同前前足为开掘足

翅前翅短后翅

纵卷伸出腹末

发音器有有有无

经济地位害虫害虫或益虫地下害虫地下害虫

十三、竹节虫目Phasmatoptera

识别特征:通称竹节虫

(1)大型或极大型;(2)细长似竹或宽扁似树叶;

生物学特性

(1)渐变态;(2)具拟态和保护色;(3)植食性。

经济价值:(1)害虫 ;(2)观赏昆虫

分类慨况:全世界已知5科2500种;中国有60余种。

十四、革翅目(Dermaptera)

识别特征:通称蠼螋和蝠螋

1. 体狭长,扁平而坚硬;前口式;

2. 蜕裂线明显;

3. 前翅短,革质,末端平截,后翅膜质,扇状,翅脉呈放射状;

4. 具钳状尾须1对

生物学特性:渐变态;杂食性;多栖息与石下、枯枝落叶等隐湿场所;

经济价值:天敌昆虫

分类慨况:全世界有7个科1200多种;中国有220多种。

十五、蛩蠊目Crylloblattodea

识别特征:通称蛩蠊

(1)体微小,细长,白色,无翅,似双尾虫;(2)触角丝状,复眼退化,无单眼;

(3)腹末具一对细长的尾须,雌虫具剑状产卵器;

生物学特性

(1)渐变态;(2)杂食性;(3)生活于海拔1500~6500m的高山地区。

经济价值:有一定的分类地位。

分类慨况

全世界仅1科29种;中国仅有1种。中华蛩蠊Galloisiana sinensis Wang,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十六、缺翅目Zoqptera

识别特征:通称缺翅虫

(1)体微小,形似白蚁;(2)后足腿节粗壮大;(3)具翅者翅脉退化易脱落。

生物学特性

(1)渐变态;(2)生或于树皮下和死树、朽木及含有腐植质的土中。

经济价值:具有一定的分类价值。

分类慨况:全世界有1个科20多种;中国有2种,均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如中华缺翅虫Zorotypus sinensis Hwang

二十、缨翅目Thysanoptera

识别特征:统称蓟马

1. 体微小~小型;

2. 口器锉吸式;

3. 翅狭长,膜质透明,缘毛长,翅脉退化,最多2~3条纵脉;

4. 产卵器管状或锯状。

生物学特性

1. 过渐变态;

2. 具雌雄二型性或多型性现象;

3. 多为卵生,少数为卵胎生或孤雌生殖;

4. 卵产于组织内或植物表面;

5. 多为植食性,少数为捕食性;

经济价值:害>益

分类慨况:世界已知6000多种;中国有340余种。分属2个亚目18个科

二十一、同翅目Homoptera

识别特征

1.体小至大型,体形多变;2.口器刺吸式、触角刚毛状或丝状;3.前翅质地均匀、革质或膜质,后翅膜质;4.有些种类雄虫具发音器,雌虫具发达的产卵器;5. 不少种具蜡腺或蜜腺。

生物学特性

1.多为渐变态;2.产卵于植表或组织内;3.生殖方式多样;4.植食性;

经济价值:

1.直接危害;

2.传播植物病害;

3.提供工业原料。

分类地位:世界已知40余科,近33万种;中国已知1200种。

二十二、半翅目Hemiptera

识别特征: 俗称蝽象,又叫臭虫、臭板虫

1. 体小到中型,扁平;

2. 口器为刺吸式;

3. 前翅为半鞘翅;(1)革质部:由革片、缘片、爪片和楔片组成;(2)膜质部:其上有翅脉和翅。

生物学特性

1. 渐变态,卵生,少数为卵胎生;

2. 栖息环境复杂,陆生、水生和寄生等;

3. 杂食性,但多为植食性。

经济价值:害>益

分类慨况:世界有3.5万种;中国有2千余种;分属于2~7个亚目,73~75个科。

二十三、鞘翅目Coleoptera

识别特征:通称甲虫

1. 体小到大型,体壁坚硬;

2.口器咀嚼式;触角类型各异,有丝状、栉齿、鳃叶、膝状等;

3.前翅鞘翅,后翅膜质;

4.前胸背板发达,中胸小盾片外露可见.

生物学特性

1.多为全变态,少数为复变态;

2.幼虫体型差异大,有蛃型、蛴螬型等;

3.有植食性、肉食性、寄生性和腐食性。

经济价值:多为农、林、贮粮害虫,少为益虫

分类慨况:为昆虫纲第1大目,全世界已知35万种,中国7000种,分属4—5个亚目。

二十四、捻翅目Strepsiptera

识别特征:通称捻翅虫或煽

1.体微小,雌雄二型性;

2.雌虫无翅,终生寄生;

3.雄性触角发达,扇形;

4.前翅退化呈平衡棒,后翅大,扇状,翅脉退化。

生物学特性:全变态;寄生性;

经济价值:害虫或益虫

分类慨况:全世界有17个科370多种;中国有13多种。

二十八、长翅目Mecoptera

识别特征:通称蝎蛉

1. 下口式;

2. 翅狭长。前后翅大小相似;

3. 外生殖器膨大成球状并上举;

生物学特性

1.全变态;2、幼虫为肉食性或腐食性;3、成虫为捕食性

经济价值:益虫

分类慨况:世界已知7科400多种;中国有80余种。

二十九、蚤目Siphonaptera

识别特征:通称蚤或跳蚤

1.体微小至小型;

2.口器刺吸式,触角短小,棒状;

3.无腹眼,单眼0~2个;

4.后足跳跃式;无翅;

生物学特性

1.全变态;

2.成虫外寄生鸟类与哺乳类动物体上,吸血,传病;

经济价值:卫生昆虫,传染疾病;

分类慨况:全世界已知2500种,我国已有640种。

三十、双翅目Diptera

识别特征:包括蚊、蠓、蚋、虻、蝇

1.复眼大;触角形状各异,丝状、具芒状等;

2.口器口器为舐吸式、刺吸式;

3.翅1对,翅脉简单,后翅特化成平衡棒;

4.雌腹末有伪产卵器.

生物学特性

1.完全变态;

2.生殖方式多样,有孤雌生殖、幼体生殖等;

经济价值:多为农林和卫生害虫,少数为益虫

分类慨况:全世界已知12万种,我国5000种,分属2-4亚目,20个总科75-136个科。三十一、毛翅目Trichoptera

识别特征: 通称石蛾(成虫)和石蚕(幼虫)

1. 似蛾;

2. 触角细长;

3. 口器咀嚼式;

4. 翅面具微毛,翅脉接近理想脉序。

生物学特性

1. 全变态;

2. 幼虫水生;

3. 肉食性或植食性

经济价值: 1. 为淡水养鱼的食料;2.少数种类有幼虫为害水稻的记载

分类慨况:世界已知17个科5000多种;中国有400余种。

三十二、鳞翅目Lepidopera

识别特征: 包括蛾、蝶

1.口器虹吸式;

2.触角多变;

3.翅两对、膜质,其上被有鳞毛和花纹;

三十三、膜翅目Hymenoptera

识别特征:包括蜂、蚁类

1.复眼发达,单眼3个;

2.口器咀嚼式、嚼吸式;

3.翅膜质、前翅大、后翅小,翅钩连锁;

4.雌产卵器通常为锯状、针状等;

第一节等翅目Isoptera

I-sop’ter-a Isos 相等pteron 翅White ants (英) Termites(法)

国内外专家:平正明、李桂祥等(广东昆虫所) (“白蚁及其防

治:1979,科学出版社) ;蔡帮华、黄复生、陈宁生(中动所)

(“中国白蚁”1980 科学出版社) ;夏凯龄(上海昆虫所) 。

一、概述

二、形态特征

三、生物及特性

四、分类

二、形态特征

中小型昆虫,体长略扁,母蚁长而膨大,可达60~ 70mm,体白、苍白、黄白、琥珀色、褐或黑色等;

前口式,咀嚼式,复眼发达或退化或无(无翅型无),单眼2个或无;触角念珠状,9或10节,有时达30节;

胸部(兵蚁、工蚁)缩小,2对翅大小、形状及脉序相同, 跗4或5节,2爪。

三、生物及特性

1.变态:渐变态

卵→→幼虫→→{幼虫}→→补充蚁王、蚁后→→卵

若虫

→→→→兵蚁

→→→→工蚁

→→→→→若虫→→有翅成虫→→脱翅→→原始蚁王、蚁后→→卵

2.群栖性——社会性行为

习性:a. 土栖性;b. 木栖性;c. 土木两栖性。

筑巢于土下、或木中,一蚁群少则数千,多者达数百万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蚁王、蚁后、工蚁、兵蚁及补充型(长有翅芽)繁殖蚁等。

①生殖等——婚飞………………―小家庭‖,―爱情专一‖

第一批若虫由蚁后亲自照料,等到擅长搏杀的兵蚁及会筑巢、觅食、饲喂弟妹的工蚁长大后,蚁王、蚁后将工作移交给这批后代,迁于特筑的―王宫‖中,深居简出,过―帝王‖般―宫庭‖生活了,由于后、王吃充足的美味食品,其体躯壮实,复眼发达,尤蚁后。蚁后繁殖力惊人8000~10000粒卵/昼夜。寿命:15~30年,甚至50年。↗工蚁、兵蚁:工蚁占70~80%

生下的若蚁,3令后分化↘少量有翅繁殖蚁

3.食性

食材性Xylophagous 木头= 主粮……………白蚁的―面包‖

白蚁肠道里有共生原虫或超鞭毛虫——原生动物(原生动物门鞭毛虫纲:复鞭毛虫目、多鞭毛虫目)。鞭毛虫→分泌→酶类,分解纤维素→→多糖→水解→糖类。

共生原虫经工蚁粪便食入幼蚁肠道。

4.天敌

白蚁是人类的大敌,各种鸟类、蜥蜴皆喜食白蚁,但不能威胁其群体的繁衍,对白蚁威胁最大的是食蚁兽与蚂蚁。

食蚁兽是吃蚂蚁的兽类,但吃起白蚁来,更对胃口,一餐可吃掉15万只白蚁。

蚂蚁也是白蚁最厉害的天敌,大举侵犯时,抢走成千上万只白蚁幼虫,夺走库存的食品,在热带国家(白蚁为害重的)法律规定不准破坏蚂蚁蚁穴。

尽管如此,食蚁兽、蚂蚁都不能给白蚁以致命的打击(彻底消灭),因为不能侵入―王宫‖,蚁王、蚁后安然无恙,一段时间休整,补充又可恢复。

人类的宣战,给白蚁致命打击,人们掌握其习性及生活规律,用喷粉枪把灭蚁灵等药剂喷入蚁巢,利用白蚁互相舔食,清理身体之习性,将药物传遍整个蚁群达到杀害目的。

四、分类

分6科100属2600余种,我国已记载4科40余属320余种

科检索表

1 各“型”跗节5节,后翅臀叶极大……澳白蚁科Mastotermitidae

跗节4节,稀有不完全5节,后翅缺臀叶 (2)

2 各“型”缺泌乳孔,爪间突有时亦缺 (3)

各“型”有泌乳孔,缺爪间突 (5)

3 缺单眼,前胸背板(兵蚁)不阔于头,胫节有端刺3个以上 (4)

有单眼,前胸背板(兵蚁)常阔于头,端刺3…………………

…………………………… ……………木白蚁科Kalotermitidae

4 前胸背板扁平,跗5节,但上面仅见4节,有爪间突,如缺爪间

突,则跗节4节……………………………原白蚁科Termopsidae

前胸背板凹形,一般缺殿脉,跗4节,缺爪间突……………

…………………………………………草白蚁科Hodotermitidae

5 前翅翅鳞大形,显然大于后翅翅鳞,翅膜质,有网纹,职蚁及

兵蚁前胸背板扁平…………………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

前翅翅鳞小形,翅膜质,无显著网纹,翅面有微毛,职蚁及兵

蚁前胸背板马鞍形,前缘向上弯曲………………………………

…………………………………………………白蚁科Termitidae

1.木白蚁科Kalotermitidae (dry wood termites)

头部无额腺及囟,具单眼;前胸背板平坦,等于或宽于头部;前翅鳞达后翅鳞基部,跗节4节,尾须2~4节。木栖,常见的为树白蚁属Glyptotermes。

本科我国主要属:→堆沙白蚁属Cryptotermes…………最常见

→木白蚁属Kalotermes

5属→新白蚁属Neotermes

→树白蚁属Glyptotermes

→叶白蚁属Lobitermes

为害:专害干燥木材,不害纸张、衣服。兵蚁甚少,工蚁更少。

主要特征:个体数较少,常在蛀孔外积集干燥如砂粒状粪便,分布于海南岛、云南、台湾等处。2.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 (moist-wood termites)

头部有额腺及囟,有单眼;前胸背板扁平,窄于头部; 前翅鳞达后翅鳞基部,尾须2节。土木两栖,如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

我国常见:→长鼻白蚁属Schedorhinotermes

→异白蚁属Heterotermes

5属→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最常见

→家白蚁属Coptotetrmes ↗

→原鼻白蚁属Prorhinotetmes

●黑胸散白蚁R.chinensis

国内分布广:江苏、浙江、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福建等省。

●家白蚁C.formosanus危害房屋常见(我国南方)。

国内分布广:江苏、浙、闽、台湾、广东、海南、江西、两湖、四川、广西等

3.白蚁科Termitidae (white ants)

头部有额腺及囟,具单眼;前胸背板前中部隆起, 狭于头部; 前翅鳞不达后翅鳞,尾须1~2节。土栖,如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

我国常见: 锯白蚁属Microcerotermes、球白蚁属、笨白蚁属、亮白蚁属、瘤白蚁属、歪白蚁属、原歪白蚁属、白蚁属Termes、蛮白蚁属、土白蚁属Odontotermes、大白蚁属Macrotermes、须白蚁属、象白蚁属等13属,其中尤以土白蚁属、大白蚁属、球白蚁属、象白蚁属、歪白蚁属及锯白蚁属常见。

●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一般栖居地下,在地下构筑大型复杂的巢,周围并有菌圃,危害多种农、林作物和树木,并能危害堤岸和水库,有时也进入房屋内危害地搁棚及柱脚等。南方常见。

4、原白蚁科Hodotermitidae

头部无额腺及囟,无单眼;前胸背板狭于头部、扁平,前翅鳞达后翅鳞,尾须3~8节。

木栖,国内仅一种、即山林原白蚁Hodotermopsis sjostedti Holmgren

第二节直翅目Orthoptera

Or-thop’ter-a Orthos 直pteron 翅Locusts,Grasshoppers,

Crickets, Mole Crickets(英)

国内外专家:郑哲民(陕西师大) ,夏凯龄(上海昆虫所)

印象初(河北大学)(“青藏高原的蝗虫” 1984

科学出版社)

主要类群:蝗虫、蟋蟀、蝼蛄、螽蟖

一、形态特征

二、生物学特征

三、分类

一、形态特征

中大型、标准口、下口式,线状角;前胸大、翅胸合;前翅覆、后翅膜,翅脉直;跳跃足,跗3、4;产卵器,形状异;腹听器,胫听器;发音器,翅或足。

蝗虫:后腿与翅部摩擦成音←

蟋蟀,螽蟖:翅部粗相互摩擦发音←

复眼发达,单眼2~3个或缺(螽斯科);蝼蛄科后足非跳跃足;♂发音器,♀♂有听器(凡发音种类均有听器存在)。

二、生物学特征

1.变态:渐变态Paurometabola

触角有增节现象,2令后出现翅芽,若虫5龄。

2.生殖方式

卵呈:圆柱形(蟋蟀),圆柱形略弯曲(蝗虫),扁平(螽蟖),长圆形(蝼蛄)

产卵方式属隐蔽式:→土中:蝼,蟋,蝗;

→植物组织中:螽蟖,树蟀。

3.生境

多数生活于地面,也有生活于地下和树上者,一般白天活动,但蟋蟀、蝼蛄夜间活动。

4.食性

植食性(多食性)——农业害虫

少捕食性 eg. 螽蟖科中某些种类

5.生活史

多以冬季以卵滞育,一年一代类型多。

(夏秋产卵→越冬→翌年4、5月孵化→6、7月→成虫→生殖)

但也有2~3代/年,有以若虫或(和)成虫越冬的。

6.性二型现象

eg.①♂有发育器而♀无(蟋蟀、螽蟖等)

②♀体大而♂体小(东亚飞蝗、中华蚱蜢等)

③♂有的种类具长翅,体细瘦,♀短翅,粗胖

7.防御习性

①保护色protective coloration

②拟态mimesis:大多为植物拟态 phytomimeses

eg.螩蝗科Proscopiidae模拟小枝状,拟叶螽科 Pseudophyllidae前翅模拟树叶,若干螽斯总科的昆虫常模拟蚁及瓢虫形状。

③自残:跳跃足腿节与转节之间的自行切断,很少能再生

④使用防御腺(repugnatorial gland ):粘性,乳状的酸性分泌物(有异味)

网络爬虫工作原理

网络爬虫工作原理 1 聚焦爬虫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概述 网络爬虫是一个自动提取网页的程序,它为搜索引擎从Internet网上下载网页,是搜索引擎的重要组成。传统爬虫从一个或若干初始网页的URL开始,获得初始网页上的URL,在抓取网页的过程中,不断从当前页面上抽取新的URL放入队列,直到满足系统的一定停止条件。聚焦爬虫的工作流程较为复杂,需要根据一定的网页分析算法过滤与主题无关的链接,保留有用的链接并将其放入等待抓取的URL队列。然后,它将根据一定的搜索策略从队列中选择下一步要抓取的网页URL,并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达到系统的某一条件时停止,另外,所有被爬虫抓取的网页将会被系统存贮,进行一定的分析、过滤,并建立索引,以便之后的查询和检索;对于聚焦爬虫来说,这一过程所得到的分析结果还可能对以后的抓取过程给出反馈和指导。 相对于通用网络爬虫,聚焦爬虫还需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 (1) 对抓取目标的描述或定义; (2) 对网页或数据的分析与过滤; (3) 对URL的搜索策略。 抓取目标的描述和定义是决定网页分析算法与URL搜索策略如何制订的基础。而网页分析算法和候选URL排序算法是决定搜索引擎所提供的服务形式和爬虫网页抓取行为的关键所在。这两个部分的算法又是紧密相关的。 2 抓取目标描述 现有聚焦爬虫对抓取目标的描述可分为基于目标网页特征、基于目标数据模式和基于领域概念3种。 基于目标网页特征的爬虫所抓取、存储并索引的对象一般为网站或网页。根据种子样本获取方式可分为: (1)预先给定的初始抓取种子样本; (2)预先给定的网页分类目录和与分类目录对应的种子样本,如Yahoo!分类结构等; (3)通过用户行为确定的抓取目标样例,分为: a) 用户浏览过程中显示标注的抓取样本; b) 通过用户日志挖掘得到访问模式及相关样本。 其中,网页特征可以是网页的内容特征,也可以是网页的链接结构特征,等等。现有的聚焦爬虫对抓取目标的描述或定义可以分为基于目标网页特征,基于目标数据模式和基于领域概念三种。 基于目标网页特征的爬虫所抓取、存储并索引的对象一般为网站或网页。具体的方法根据种子样本的获取方式可以分为:(1)预先给定的初始抓取种子样本;(2)预先给定的网页分类目录和与分类目录对应的种子样本,如Yahoo!分类结构等;(3)通过用户行为确定的抓取目标样例。其中,网页特征可以是网页的内容特征,也可以是网页的链接结构特征,等等。 基于目标数据模式的爬虫针对的是网页上的数据,所抓取的数据一般要符合一定的模式,或者可以转化或映射为目标数据模式。

昆虫学试题及答案

重庆师范大学2010至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昆虫学 课程性质:选修考核方式:开卷考试专业:生物学年级:2011级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012年1月10日前交卷 姓名:杨长友学号:20111109035 1.昆虫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5分) 答:昆虫纲成虫期的基本特征有: (1) 体躯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3体段。 (2) 头部有1对触角和3对口器附肢,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是感觉和取食中心。 (3) 胸部有3对胸足,一般还有2对翅,是运动中心。 (4) 腹部含有大部份的内脏和生殖系统,是代谢和生殖中心。 (5)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变态。 昆虫纲因有6条胸足,古希腊博物学家又将其称为六足纲Hexapoda。昆虫纲的基本特征可简单概括为:体分头胸腹,四翅并六足;一生多变态,举国百万数。 2.试析昆虫纲成功的原因。(5分) 答:昆虫纲成功的原因主要有: (1) 有翅能飞翔; (2) 体躯小且有外骨骼; (3) 繁殖能力强和生殖方式多样; (4) 口器的分化和食性多元化; (5) 具有变态和发育阶段性; (6) 适应能力强。 3.为什么昆虫的头、胸、腹三个体段的构造不同?(5分) 答:(1)昆虫的头部位于体躯的最前端,含有感觉器官(主要包括触角、复眼和单眼)、口器等构造,是感觉和取食中心。 (2)胸部是昆虫的第2体段,由前胸、中胸和后胸3节构成,是运动中心。胸部的基本构造包括:背板、侧板、腹板、胸足、翅等。胸足着生在各胸节的侧

腹面,是胸部的行动附肢。翅是昆虫的飞行器官。 (3)昆虫的腹部是体躯的第3体段,是代谢和生殖中心。其基本构造有:外生殖器(产卵器或交配器)、非生殖性附肢(尾须、腹足等)。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昆虫的头、胸、腹三个体段由于各自都要行使不同的功能而具有不同的构造,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也是昆虫适应性的表现。 4.昆虫有哪些主要口器类型?主要类型间有何进化关系?(5分) 答:昆虫主要的口器类型包括咀嚼式口器(具坚硬发达的上颚)、嚼吸式口器(上颚发达,下颚和下唇特化成喙)、舐吸式口器(主要由下唇特化成的喙构成)、刮吸式口器(口器仅见1对口钩,为双翅目蝇类的幼虫所特有)、虹吸式口器(上颚消失,由下颚的1对外颚叶特化成1条卷曲能伸展的喙)、捕吸式口器(上颚延长成镰刀状)、锉吸式口器(左右上颚不对称)、切舐式口器(上唇较长,上颚刀片状,下颚形成口针,下唇肥大柔软)和刺吸式口器(有口针和喙)等。 根据化石记录,主要口器的进化关系为(按口器出现的地质时期分):嚼式口器(早泥盆纪)、刺吸式口器(中石炭纪)、舐吸式口器(晚三叠纪-早侏罗纪)、嚼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等(晚侏罗纪-早白垩纪)。 5.试析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为什么我们要和昆虫和谐相处?(10分) 答: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昆虫的有害方面(指直接危及人类健康或对人类的经济利益造成危害): (1) 农林牧害虫,例如蝗虫灾害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2) 医学害虫可以传播各种疾病,对人及动物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2、昆虫的有益方面(指直接造福于人类或间接对人类有益): (1) 传粉昆虫大约80%的植物属于虫媒植物,蜂类、蝇类、蝶类等访花昆虫是虫媒植物授粉的必要媒介。有研究表明,通过昆虫授粉可以使植物增产。传粉昆虫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2) 资源昆虫指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生产资料的昆虫。例如,家蚕、天蚕和柞蚕生产绢丝;紫胶虫分泌紫胶;白蜡虫提供虫白蜡;五倍子蚜提供单宁等。 (3) 天敌昆虫在昆虫中,24.7%是捕食性昆虫,12.4%是寄生性昆虫,它们多以植食性昆虫为食,称天敌昆虫。有些天敌昆虫可以有效防治农业害虫,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网络爬虫技术(新)

网络爬虫技术 网络机器人 1.概念: 它们是Web上独自运行的软件程序,它们不断地筛选数据,做出自己的决定,能够使用Web获取文本或者进行搜索查询,按部就班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2.分类: 购物机器人、聊天机器人、搜索机器人(网络爬虫)等。 搜索引擎 1.概念: 从网络上获得网站网页资料,能够建立数据库并提供查询的系统。 2.分类(按工作原理): 全文搜索引擎、分类目录。 1> 全文搜索引擎数据库是依靠网络爬虫通过网络上的各种链接自动获取大量 网页信息内容,并按一定的规则分析整理形成的。(百度、Google) 2> 分类目录:按目录分类的网站链接列表而已,通过人工的方式收集整理网 站资料形成的数据库。(国内的搜狐) 网络爬虫 1.概念: 网络爬虫也叫网络蜘蛛,它是一个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提取网页程序,其会自动的通过网络抓取互联网上的网页,这种技术一般可能用来检查你的站点上所有的链接是否是都是有效的。当然,更为高级的技术是把网页中的相关数据保存下来,可以成为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使用网络爬虫寻找网络内容,网络上的HTML文档使用超链接连接了起来,就像织成了一张网,网络爬虫也叫网络蜘蛛,顺着这张网爬行,每到一个网页就用抓取程序将这个网页抓下来,将内容抽取出来,同时抽取超链接,作为进一步爬行的线索。网络爬虫总是要从某个起点开始爬,这个起点叫做种子,你可以告诉它,也可以到一些网址列表网站上获取。

现有聚焦爬虫对抓取目标的描述可分为基于目标网页特征、基于目标数据模式和基于领域概念3种。 基于目标网页特征的爬虫所抓取、存储并索引的对象一般为网站或网页。根据种子样本获取方式可分为: (1)预先给定的初始抓取种子样本; (2)预先给定的网页分类目录和与分类目录对应的种子样本,如Y ahoo!分类结构等; (3)通过用户行为确定的抓取目标样例,分为: a) 用户浏览过程中显示标注的抓取样本; b) 通过用户日志挖掘得到访问模式及相关样本。 其中,网页特征可以是网页的内容特征,也可以是网页的链接结构特征,等等。 一些算法的介绍 1> 网页分析算法

八爪鱼爬虫原理详解

https://www.doczj.com/doc/0d15049425.html, 八爪鱼爬虫原理详解 大家都知道八爪鱼采集器可以抓取网页数据,云采集还可以有加速的效果,但是你知道八爪鱼的爬虫云加速的原理是什么吗?下面就跟随小八了解一下强大的云采集爬虫原理吧! 对于旗舰版以上的用户,可以通过云采集实现多任务并发和单任务加速的采集效果,以便用户快速的收集整理互联网公开数据。本教程主要讲八爪鱼爬虫云采集原理、规则加速设置。 一、云采集原理 A.一个规则任务进行云采集最少占用一个云节点,最多可以占满所有云节点 B.一个规则任务满足可拆分成子任务的情况下,最多拆成199个子任务 C.一个子任务占用一个节点,子任务全部执行完成意味着任务完成 D.一个规则任务拆成多个子任务分配到不同云节点就达到加速采集的效果 E.如果云节点被占满,那么新启动的任务或被拆分的子任务会进入等待队列,直到用户某个云节点执行完用户的某个任务释放出节点资源,

https://www.doczj.com/doc/0d15049425.html, 图 1 云采集运行中 如图红线处任务分配到云节点,多任务并发采集数据,如图红框处,由于节点被占满,只能进入等待队列,等待某个云节点执行完成后释放资源。 二、云采集加速设置 由云采集原理D可知,如果要一个任务加速采集的效果,那么这个任务要满足拆分条件或者将任务改成满足拆分条件的任务,这样才能达到单任务加速的效果。 满足拆分条件的任务分别为: A.URL列表循环 B.文本列表循环

https://www.doczj.com/doc/0d15049425.html, C.固定元素列表循环 1、URL列表循环、文本循环 示例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0d15049425.html,/search/category/15/30 对于非AJAX网站,以大众店铺为例,假设我要采集该网站所有分类下的店铺,那么我们可先采集分类的URL,然后做URL循环进行采集店铺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 :以先将所有具体分类采集下来,如图2 采集点评分类URL 图 2 采集点评分类URL 小贴士采集完分类的URL后,我们就可以将这个URL作为URL循环进行数据提取,这样的话,通过八爪鱼自动拆分任务,就可以将不同的URL拆分成不同的子任务分配给不同的云节点进行数据采集,达到单任务加速的采集效果

昆虫分类学笔记

第五篇 昆虫分类学 第一章 概 述 一、分类学的意义、任务及历史发展 1.意义 分类学是适应生活和生产实践的要求而产生的科学。分类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基本的方法。分类不仅是对世界上浩如繁星的物种进行分门别类列成系统,而且探索各个分类阶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反映生物界中的自然关系。此外,昆虫分类在生产实践上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益虫利用和害虫防治工作中,对某些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种类,因形态近似而易混淆,若忽视分类鉴别,可能给工作带来巨大损失。 ●在卫生害虫方面。区别能传播疾病的种类,对划分疫区及制订防治措 施均有重要意义。e.g.我国按蚊共40多种,但能传播疟疾的主要是中华按蚊Anophehes hycanus sinensis Wiedemam等10余种。弄清了这一基本情况。我们可根据这些传疟种类的分布进行重点防治。 ●在植物检疫方面。正确鉴定害虫种类并查明分布区,有助于准确划分 疫区和确定对外对内植树物检疫对象名单。eg.棉红铃虫在新疆尚未发现。 ●在国防上。昆虫分类工作也很重要。eg.美国侵朝战争中曾空投大量 携带细菌的昆虫,查明空投下来的大量带菌昆虫,对揭露敌人罪行,迅速扑灭病菌害虫,保障中、朝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都有巨大意义。 当时前往现场工作的有: 刘崇乐, 马世骏(东北地区);1952年9月5日,中国昆虫学会作出(第一届理事长,解放初主席) 《关于抗议并扑灭美帝撒布细菌毒虫的决议》。 何琦, 陈世骧,朱弘复(赴朝鲜前线) (第二届理事长) (第三届理事长) ●在农业上。对于农业害虫的防治更是不言而喻进行农作物,果树,蔬菜等方面害虫的科学研究工作,首先必须正确的鉴别种名。 2.分类学工作的基本任务 ①鉴定和描述物种 ②在种类鉴定准确的基础上,按物种的亲疏关系建立系统关系,研究并 阐明其进化过程。 ③预见该系统范围内尚未发现的新物种。 原则:共同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方法:分析特性与归纳共生的综合运用,是分类的基本方法。 3.昆虫分类学的历史发展 ①古代至林奈时期 在古代,由于受分类学知识的限制,昆虫常易同其它节肢动物、甚至和其它动物混淆。故追溯古代昆虫分类学的历史时,就自然联系到动物分类学的历史发展。

园艺昆虫学试卷及答案8

试卷八 一、名词解释 1、背眼线: 2、体外消化: 3、多胚生殖: 4、补充营养: 5、暂时性群集: 6、种: 7、植物检疫: 8、生物防治: 9、双名命名法: 10、害虫发生期的测报: 二、问答题 1、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昆虫胸足的结构和类型。 3、简述昆虫翅的连锁类型。 4、简述昆虫体壁的结构及各功能层的作用。 5、简述昆虫循环系统的特点及循环器官的结构。 6、简述昆虫内激素的分泌器官和作用。 7、简述休眠与滞育的关系。 8、简述温区的划分标准及各温区内的反应情况。 9、简述植物抗虫三机制。 10、介绍东方蝼蛄的发生、活动规律。 11、温室白粉虱在植株上的分布有何规律?为什么? 12、简述桃小食心虫的为害状。 13、写出下列害虫的为害虫态、越冬虫态和越冬场所: 白粉蝶小菜蛾黄曲条跳甲二十八星瓢虫天幕毛虫萝卜蝇 三、计算 某昆虫25℃条件下,卵的发育起点为16℃,孵化的有效积温为32日度;幼虫发育起点15℃,龄期15天,蛹期6天,有效积温70日度,成虫卵前期为2 天。问:幼虫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各是多少?此昆虫完成一个世代需几天?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背眼线:完全变态类昆虫的成虫或不完全变态类昆虫的幼虫所具有的单眼,位于头部的背面或额区的上方,背单眼出现后将终生存在。 2、体外消化:刺吸式口器类型的昆虫在把口刺入植物组织后由唾液道向组织中分泌唾液,破坏植物的细胞结构,将大分子的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可溶于水的营养物质,而后由食道吸食进入体内,把这种消化形式称为体外消化。 3、多胚生殖: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为多个个体的生殖方式。 4、补充营养:某些昆虫羽化后由于成虫性器官未发育成熟,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这种取食称为补充营养,它是成虫性器官发育成熟的必要过程。 5、暂时性群集:由于生活空间、食物、产卵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昆虫暂时群集在一起,当这些诱发因素消失后,即飞散称暂时性群集。 6、种:生活在不同区域范围内在形态特征上相同并可自由交配、繁殖后代的个体群的集合。 7、植物检疫:某些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对某些危险性病虫草害加以限制,以达到防止传入本国或本地区的目的。 8、生物防治:利用有微生物或其分泌物控制害虫的方法。 9、双名命名法:一个物种的种名是由该种所在属的属名和名构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并在种名后加注命名人的名字或名字缩写,属名的第一个字大写,描述种名所有的文字为拉丁文。 10、害虫发生期的测报:指针对害虫当前的虫态预测害虫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及发生时间,根据以上及当地环境和栽培管理制度对害虫发生时期作出准确判断,并将判断结果报给当地农业部门或相关部门,达到指导生产,避免损失的目的,称为害虫发生期的测报。 二、问答题 1、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1,昆虫分为头、胸、腹三节;2,昆虫头部有复眼、触角、口器和单眼等;3,昆虫的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并均有多中类型;4,昆虫的腹部有9~11节,生有气门和生殖肢;5,昆虫具有多种形态变化。 2、昆虫胸足的结构和类型。 答:昆虫的胸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三个部分。胸部有足,足的结构,以步行足为例,分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足的类型很多,可分为步行足如步甲的足;跳跃足,腿节膨大,胫节细长,如蝗虫的足;开掘足,前足宽大,胫节宽扁,如蝼蛄的足;捕捉足,胫节长,如螳螂的足;游泳足, 宽扁,上有整齐的毛,如龙虱的足;携粉足,上有宽大的携粉囊, 如蜜蜂的足;除些之外还有抱握足等。 3、简述昆虫翅的连锁类型。 答:翅的连锁类型有翅轭,即前翅后方有一指状的突起,使前翅后方与后翅前方相互交叠,形成连锁;翅钩与翅钩列,即昆虫后翅有毛状钩,前翅后部有卷褶,飞行时钩钩住卷褶,形成连锁,或者另一种结构,后翅前方有向下的卷褶,前翅后方有向上的卷褶,两个卷褶相互连锁;翅僵与系僵钩,即后翅的前部有几根鬃毛状翅僵,昆虫飞行后,前翅的小钩钩住翅僵,形成连锁;最后为翅的扩大型,如蝶类。 4、简述昆虫体壁的结构及各功能层的作用。 答:昆虫的体壁分为三部分,首先是底膜,中性,半透性,具有保护作用,然后是皮细胞层,皮细胞层是昆虫体壁唯一的一层活细胞层,它是昆虫体壁的起源,分泌产生第三部分为表皮层,表皮层由内向外又分为内表皮,外表皮和上表皮,其中内表皮含几丁质,节肢蛋白,为

昆虫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1. 昆虫的雌外生殖器着生在第(B )腹节。 A. 8 B. 8,9 C. 9 D. 10 满分:5 分 2. 47、蜜蜂的蛹为(C ) A. 被蛹 B. 围蛹 C. 裸蛹 D. 上述均不是 满分:5 分 3. 水溶性触杀剂的防治效果差是因为昆虫体壁具有(B)。 A. 不透气性 B. 不透水性 C. 不透脂性 D. 分解水溶性触杀剂的能力 满分:5 分 4. 昆虫成虫一般具有(B)对胸足。 A. 两对 B. 三对 C. 四对 D. 零 满分:5 分 5. 下列昆虫中,(C)的幼虫只有2-3对腹足。 A. 松毛虫 B. 刺蛾 C. 尺蛾

满分:5 分 6. 植物含有对昆虫有害的物质,昆虫取食后会死亡,植物的这种抗虫性属于(B ) A. 不选择性 B. 抗生性 C. 耐害性 D. 避害性 满分:5 分 7. 下列激素中,(D)可用于害虫的诱杀。 A. 脑激素 B. 脱皮激素 C. 保幼激素 D. 性外激素 满分:5 分 8. 用于求偶交配的外激素是(A )。 A. 性外激素 B. 示踪外激素 C. 聚集外激素 D. 报警外激素 满分:5 分 9. 蜜蜂的触角为(D )。 A. 丝状 B. 锤状 C. 羽毛状 D. 膝状 满分:5 分 10. 触角丝状且具腹管的同翅目昆虫是(C)。 A. 叶蝉 B. 介壳虫

D. 木虱 满分:5 分 11. “以虫治虫”是指用(C)防治害虫 A. 线虫 B. 原生动物 C. 天敌昆虫 D. 害虫自身 满分:5 分 12. 螳螂的前足为(C )。 A. 步行足 B. 开掘足 C. 捕捉足 D. 跳跃足 满分:5 分 13. 下列药剂中,(C)可被植物体吸收并在体内扩散。 A. 胃毒剂 B. 触杀剂 C. 内吸剂 D. 熏蒸剂 满分:5 分 14. 口器为刺吸式,前翅为半鞘翅的昆虫是(B )的昆虫。 A. 同翅目 B. 半翅目 C. 双翅目 D. 膜翅目 满分:5 分 15. 可燃放的剂型是(D )。 A. 粉剂

网络爬虫详解

网络爬虫详解 一、爬虫技术研究综述 引言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万维网成为大量信息的载体,如何有效地提取并利用这些信息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例如传统的通用搜索引擎AltaVista,Yahoo!和Google等,作为一个辅助人们检索信息的工具成为用户访问万维网的入口和指南。但是,这些通用性搜索引擎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 (1) 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用户往往具有不同的检索目的和需求,通用搜索引擎所返回的结果包含大量用户不关心的网页。 (2) 通用搜索引擎的目标是尽可能大的网络覆盖率,有限的搜索引擎服务器资源与无限的网络数据资源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加深。 (3) 万维网数据形式的丰富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图片、数据库、音频/视频多媒体等不同数据大量出现,通用搜索引擎往往对这些信息含量密集且具有一定结构的数据无能为力,不能很好地发现和获取。 (4) 通用搜索引擎大多提供基于关键字的检索,难以支持根据语义信息提出的查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定向抓取相关网页资源的聚焦爬虫应运而生。聚焦爬虫是一个自动下载网页的程序,它根据既定的抓取目标,有选择的访问万维网上的网页与相关的链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与通用爬虫(general purpose web crawler)不同,聚焦爬虫并不追求大的覆盖,而将目标定为抓取与某一特定主题内容相关的网页,为面向主题的用户查询准备数据资源。 1 聚焦爬虫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概述 网络爬虫是一个自动提取网页的程序,它为搜索引擎从万维网上下载网页,是搜索引擎的重要组成。传统爬虫从一个或若干初始网页的URL开始,获得初始网页上的URL,在抓取网页的过程中,不断从当前页面上抽取新的URL放入队列,直到满足系统的一定停止条件,如图1(a)流程图所示。聚焦爬虫的工作流程较为复杂,需要根据一定的网页分析算法过滤与主题无关的链接,保留有用的链接并将其放入等待抓取的URL队列。然后,它将根据一定的搜索策略从队列中选择下一步要抓取的网页URL,并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达到系统的某一条件时停止,如图1(b)所示。另外,所有被爬虫抓取的网页将会被系统存贮,进行一定的分析、过滤,并建立索引,以便之后的查询和检索;对于聚焦爬虫来说,这一过程所得到的分析结果还可能对以后的抓取过程给出反馈和指导。 相对于通用网络爬虫,聚焦爬虫还需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 (1) 对抓取目标的描述或定义; (2) 对网页或数据的分析与过滤; (3) 对URL的搜索策略。 抓取目标的描述和定义是决定网页分析算法与URL搜索策略如何制订的基础。而网页分析算法和候选URL排序算法是决定搜索引擎所提供的服务形式和爬虫网页抓取行为的关键所在。这两个部分的算法又是紧密相关的。

普通昆虫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附肢:胚胎分节后,每个体节上发生一对囊状突起,其中一些突起以后延伸,分节形成附肢 2、雌雄二型现象:昆虫的雌雄两性,除直接产生性细胞的性腺和进行交配、产卵等活动的外生殖器的构造截然不同外,雌雄的区别也常常表现在个体大小、体型的差异颜色的变化等到方面。如鍬形虫科的雄虫的发达得多,有的甚至与身体等长、或分枝如鹿角。 3、开放式循环:昆虫的血液绝大部分是在体腔中流动,没有固定管道,叫开放式循环。 4、神经元:构成神经系统的最基本单元,包括神经细胞体及由其发出的神经纤维。 5、世代交替:昆虫两性世代与孤雌世代交替进行,叫世代交替。 6、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现象,称为羽化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1)体躯分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部有触角1对,复眼1对,单眼1~3个,口器附肢3对(上、下颚、下唇)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3)胸部具有3对胸足,有翅1~2对,是运动中心。 (4)腹部是内脏和生殖的中心,腹部末端有尾须和外生殖器。 (5)昆虫的一生还要经过一系列变态过程。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多型现象:是指一种昆虫的统一虫态的个体、体型和体色等外部形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2.轴突传导:是指一个神经元内的信息由轴突传导细胞体或由细胞体传给轴突的过程。3.授精:交尾时,雄虫将精子注入雌虫生殖腔内,并不立即与卵进行受精作用,而精子被储藏在受精囊中,这个过程叫授精。 4.胚胎发育:是指从单细胞的合子卵裂开始至发育成为内外器官俱全的胚胎个过程。5.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的阶段性变化称变态。

昆虫分类学

第四章昆虫分类学 第一节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一)定义和研究内容 昆虫分类学insect taxonomy是研究昆虫种的鉴定identification,分类classification 和系统发育phylogeny的科学。这一定义是根据昆虫分类学研究的任务、内容、发展历史和现状确定的。 众所周知,昆虫是世界上最昌盛的动物类群,个体和种类繁多,分布广。据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1988年提出的报告,全世界现有昆虫1,000万种,现巳描述约90万种,并且每年仍以大约7000种的速度递增。这就是说昆虫中90%的种还是未知种,它们还未被科学家记述和命名,缺乏鉴定用的科学资料。我国的昆虫种类约占世界昆虫种类的1/10,按这个比率,我国昆虫应超过100万种,可是我国已记载的昆虫约45,000种,已知种仅占3%,说明我国昆虫种类的未知数太大了。这就充分表明,研究昆虫、确定种类、描述识别特征、予以命名、提供正确认识和鉴定昆虫种的科学资料,仍然是当代科学上一项重要的内容和任务。在这方面,我国的任务尤为繁重。 如此繁多的昆虫,我们要认识它们,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科学方法,这就是分类classification的方法。昆虫分类实践的过程是:先把看到的昆虫个体individuals按照形态特征的相似性similarity,即共同性,归为同形体phenon(phena),再根据生物种的科学概念和知识,把同形体鉴定到种species,进一步把种按照亲缘关系的远近归入高级分类单元 higher taxonomic taxon(taxa),属,科、目等,这样就成为一个有序的分类系统classification system。现在一些昆虫分类单元,如昆虫纲的分目,有些目的分科,有些科的分属分种,已有分类系统,即有了由高级分类单元逐级向属、种鉴定认识的基本科学资料。但是很多昆虫科以下的分类还缺乏细致研究,没有科下的分类系统和认识属,种的科学资料,这就为分类认识和鉴定昆虫种类,研究害虫防治和益虫利用带来极大困难。鉴于此,研究和建立尚未研究或研究不充分的昆虫类群的分类系统,也是当代昆虫分类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分类学家的研究,绝不是以提出种名和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分类系统而满足,最终目的是建立符合进化实际的分类系统,因为这样的系统是一个信息存取系统,又是一个历史总结系统,具有最大的科学预见性。例如人们能够从昆虫一个科的分类地位上,取得这个科的昆虫种类的基本信息,如成、幼期的生活习性,有关特性,和人的关系等,另一方面能够反映系统发育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史,搞清这些种类的进化和宗谱关系。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综合研究各个分类单

农业昆虫学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1植物检疫:依据国家法规,对调入和调出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疫和处理,以防止人为传播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扩散的一带有强制性的防治措施。 1.地下害虫:指活动为害期或主要为害虫态生活在土壤中,主要为害作物种子、 地下根、茎等的一类害虫。 2.两查两定:一般指查害虫发育进度(卵块孵化进度、虫龄或发蛾期等),定 防治适期;查虫情(虫量、虫口密度)或苗情,定防治对象田。 3.“虫花”与“双连籽”:棉红铃虫幼虫为害棉花时,吐丝牵住花瓣,使花瓣 不能张开,开成风车状“虫花”(或称“扭曲花”、“玫瑰花”);为害棉籽时,有时吐丝将两个棉籽连在一起,叫“双连籽”。 4.“红砂”与“垮杆”:朱砂叶螨在棉叶背面吸食,轻者造成红叶,称“红砂”; 重者导致落叶形成光杆,称“垮杆”。 5.“花叶”与“排孔”:玉米螟初孵(1龄)幼虫啃食玉米心叶叶肉,留下表皮, 使叶面呈现许多半透明斑,称“花叶”。2龄后咬穿纵卷的心叶,心叶展开后呈一横排圆孔,称“排孔”。 6.世代交替:在生物的生活史中,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7.“枯心”与“枯鞘”:水稻螟虫以幼虫蛀入稻株茎杆中取食,在苗期或分蘖 期为害造成“枯心”;二化螟和大螟还可在叶鞘内蛀食,形成“枯鞘”。 8.“蚁螟”与“蝗蝻”:水稻螟虫的初孵幼虫称为蚁螟;蝗虫的若虫称为蝗蝻。 9.“丝囊”与“脱出孔”:大豆食心虫幼虫多从豆荚边缘合缝附近蛀入,先吐 丝后结成细长白色薄丝网,于其中咬破荚皮,穿孔蛀入荚内,荚面丝网痕迹长期留存,可作为调查幼虫入荚数的依据。荚内幼虫老熟后在荚上咬一长椭圆形孔,从孔中脱荚入土,此孔为“脱出孔”。 10.“麦蚕”与“剃枝虫”:小麦粘虫幼虫背面有5条彩色纵线,叫五色虫;3 龄后蚕食叶片成缺刻,俗称“麦蚕”;高龄幼虫常将叶片吃光,穗部咬断,似给小麦剃头,又叫“剃枝虫”。 11.经济损失水平和经济阈值: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简称ET)又称防 治指标,是指害虫的某一密度,对此密度应采取防治措施,以防害虫达到经

网络爬虫工具如何爬取网站数据

https://www.doczj.com/doc/0d15049425.html, 网络爬虫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目前网络爬虫已经是当下最火热的一个话题,许多新兴技术比如VR、智能机器人等等,都是依赖于底层对大数据的分析,而大数据又是从何而来呢?其中最常用的手段即是使用网络爬虫工具去获取。提起网络爬虫工具,很多小伙伴还可能没这么接触过。本文将解决以下问题:网络爬虫是什么,基本原理是什么;网络爬虫工具是什么;八爪鱼采集器是什么;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先上重点:八爪鱼是一个网页采集器,网页采集器是一种专门的爬虫工具。 爬虫、网页采集器、八爪鱼关系图

https://www.doczj.com/doc/0d15049425.html, 一、网络爬虫是什么,原理是什么 爬虫是什么:网络爬虫,是一种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地抓取万维网信息的程序或者脚本。又被称为网页蜘蛛,聚焦爬虫,网络机器人。在FOAF社区中间,更经常的称为网页追逐者,另外一些不常使用的名字还有蚂蚁、自动索引、模拟程序或者蠕虫。 爬虫工作原理:网络爬虫系统一般会选择一些比较重要的、出度(网页中链出超链接数)较大的网站的URL作为种子URL集合。以这些种子集合作为初始URL,开始数据抓取。 其基本工作流程如下: 1)将这些种子URL集合放入待抓取URL队列。 2)从待抓取URL队列中,取出待抓取URL,解析DNS,并且得到主机的ip,并将URL 对应的网页下载下来,存储进已下载网页库中。此外,将这些URL放进已抓取URL队列。3)分析已抓取URL队列中的URL,分析其中的其他URL,并且将URL放入待抓取URL 队列,从而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反复进行,直到遍历了整个网络或者满足某种条件后,才会停止下来。

https://www.doczj.com/doc/0d15049425.html, 爬虫工具原理 二、网页采集器是什么八爪鱼采集器是什么 网页采集器:这里讲的网页采集器,专门指会根据用户的指令或者设置,从指定的网页上获取用户指定内容的工具软件。严格来讲,这里说的网页采集器也是爬虫的一种。 八爪鱼采集器:八爪鱼采集器就是一种网页采集器,用户可以设置从哪个网站爬取数据,爬取那些数据,爬取什么范围的数据,什么时候去爬取数据,爬取的数据如何保存等等。 八爪鱼采集的核心原理是:模拟人浏览网页,复制数据的行为,通过记录和模拟人的一系列上网行为,代替人眼浏览网页,代替人手工复制网页数据,从而实现自动化从网页采集数据,然后通过不断重复一系列设定的动作流程,实现全自动采集大量数据。 八爪鱼采集器可应对各种网页的复杂结构(AJAX页面、瀑布流等)和防采集措施(登录、

昆虫分类学

昆虫分类学 一、名词解释 1.种: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他近似的类群有质的差别,并在生 殖上相互隔离着,它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 2.模式标本:在发表新种时,第一次用于描述和记载新种所用的标本叫模式标本。 3.正模:在一批同种新种标本中,选出的一个最为典型的标本称为正模。 4.配模:在一批同种新种标本中,另选出一个与正模性别不同的标本。 5.副模:在一批同种新种标本中,选出正模和配模后,同时所参考的其余同种标本,统称 为副模。 6.双名法:昆虫和其他动物一样采用双名法,就是以两个拉丁文作为一个种的学名,这个 学名是全世界通用的,拉丁文的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二个词是种名。 7.命名法:就是以两个拉丁文作为一个种的学名,这个学名是全世界通用的,拉丁文的第 一个词是属名,第二个词是种名,通常还有第三个词:命名人的姓氏。 命名规则: 1)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第一个字母不大写,学名印刷体时常用斜体。 2)学名中如果引用亚属名,可将亚属名加“()”放于属名和种名的中间 8.并胸腹节:膜翅目昆虫常常第一腹节并入后胸,成为后胸的一部分,叫做并胸腹节。 9.拟3节:跗节是4节,第3节小,包藏于第4节形成的槽内,看似3节。 10.通常用的检索表有三种:包孕式、连续式、两项式。 11.昆虫分类的形态学依据: 1)翅的有无和类型 2)口器的类型 3)触角的类型 4)跗节的类型 5)变态的方式 12.鳞翅目成虫的形态特征: 1)体型有小有大,颜色变化很大,有的非常美丽,雌雄形态和颜色常有区别。 2)身上和膜质的翅上密被扁平细微的鳞片,组成不同颜色的斑纹 3)触角丝状、栉齿状、羽毛状 4)复眼发达,单眼2个或无,口器虹吸式。 13.鞘翅目的形态特征: 1)体小型到体大型,体壁坚硬,前胸背板发达,常露出三角形的中胸小盾片 2)前翅加厚,合起来盖住胸腹部的背面和折叠的后翅,后翅膜质 3)口器咀嚼式,触角变化大:线状、锯齿状、锤状、棒状、膝状、鳃叶状 4)腹部末节常退化,缩在体内。 二、各目区分 ?口器:咀嚼式口器: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蜻蜓目、蜚蠊目;舐吸式口器:双翅目虹吸式口器:鳞翅目;刺吸式口器:半翅目、双翅目;嚼吸式口器:膜翅目 ?翅:直翅目:前翅复翅;半翅目:前翅半鞘翅、复翅或膜翅 鳞翅目:前翅鳞翅;鞘翅目:前翅鞘翅 双翅目:前翅膜翅;膜翅目:前翅膜质 蜻蜓目:前翅膜质;蜚蠊目:若有翅、前翅为革质 ?触角:直翅目:丝状;鳞翅目:丝状、栉齿状、羽毛状 双翅目:丝状、念珠状、具芒状膜翅目:膝状、丝状

普通昆虫学试题与答案

一,拉汉互译 1. 同翅目H omo pt era 2. 鞘翅目C ole op ter a 3. Hem ip ter a半翅目 4. Man to dea螳螂目 5. Bl att od ea蜚蠊目 二,名词解释 1.孤雌生殖:昆虫的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2.胚后发育:是从卵孵化出幼体开始到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过程。 3.世代交替:是指一些多化性昆虫在年生活史中出现两性生殖世代和孤雌生殖世代有规律的交替进行的现象。 4.迁飞:是某种昆虫成群而有规律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现象。 5.多型现象:是指一种昆虫的统一虫态的个体、体型和体色等外部形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6.微气管:昆虫的气管由粗到细进行分支,当分支到直径为2~5um时,伸入一个掌状的端细胞,然后由端细胞再形成一组直径在1um以下末端封闭的气管为微气管。 7.世代:昆虫的新个体(卵或幼虫或稚虫或若虫)自离开母体到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发育过程叫生命周期,通常称这样的一个过程为一个世代。 *8.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能马上恢复生长发育的生命活动停滞现象。 *9.雌雄二型:同种的雌雄个体除生殖器官的结构差异和第二性征的不同外,在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10.信息素:又称外激素,是由一种昆虫个体的分泌腺体所分泌到体外,能影响同种其他个体的行为、发育和生殖等的化学物质,具有刺激和抑制两方面的作用。 11.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联接点,神经传导的联络区。 12.脱皮:昆虫自卵中孵化出来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段时间,重新形成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脱去的过程。 13.迁飞:某种昆虫成群而有规律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地现象。*14. 后生分节:在成虫体壁的骨化过程中,相当于初生分节的节间褶也骨化了,里面形成前内脊,骨前一未经骨化的窄环,称为体节的分界,这种因体壁骨化而产生的分节方式称次生分节。 15.脉序:又叫脉相,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 *16. 滞育:由光周期引起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一旦进入滞育,必须经过一定条件的刺激,昆虫才能在回到合适的光周期时继续生长发育。 17.抗生性:食物不能全面满足昆虫营养上的需求,或含有对昆虫有毒的物质.或缺少一些对昆虫特殊需要的物质,因而昆虫取食后发育不良,寿命缩短,生殖力减弱,甚至死亡;或者由于昆虫的取食刺激而受伤部位产生化学变化或组织上的变化而抗拒昆虫继续取食。 18.耐害性:有些植物在被害虫为害后具有很强的增殖和恢复能力,能显著减轻被害的损失。 19.不选择性:植物不具备昆虫产卵或刺激取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物理性状;食物具有拒避产卵或抗取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物理性状;或者昆虫的发育期与食物的发育期不适应而不被取食为害。 20.翅脉:是翅的两层薄膜之间纵横行走的条纹.由气管部位加厚所形成,对翅膜起着支架的作用。 三,填空题 1. 昆虫的消化道起源于外胚层的部分是前肠和后肠,起源于内胚层的部分是中肠,中肠是分泌消化酶、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

网络爬虫论文

网络爬虫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壮大,搜索引擎技术飞速发展。搜索引擎已成为人们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获取信息必不可少的工具,利用何种策略有效访问网络资源成为专业搜索引擎中网络爬虫研究的主要问题。文章介绍了搜索引擎的分类及其工作原理.阐述了网络爬虫技术的搜索策略,对新一代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网络爬虫;策略;搜索引擎 概念: 网络爬虫也叫网络蜘蛛,它是一个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提取网页程序,其会自动的通过网络抓取互联网上的网页,这种技术一般可能用来检查你的站点上所有的链接是否是都是有效的。当然,更为高级的技术是把网页中的相关数据保存下来,可以成为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使用网络爬虫寻找网络内容,网络上的HTML文档使用超链接连接了起来,就像织成了一张网,网络爬虫也叫网络蜘蛛,顺着这张网爬行,每到一个网页就用抓取程序将这个网页抓下来,将内容抽取出来,同时抽取超链接,作为进一步爬行的线索。网络爬虫总是要从某个起点开始爬,这个起点叫做种子,你可以告诉它,也可以到一些网址列表网站上获取。 网络爬虫的构成及分类 网络爬虫又被称为做网络蜘蛛、网络机器人,主要用于网络资源的收集工作。在进行网络舆情分析时,首要获取舆情信息内容,这就需要用到网络爬虫(蜘蛛程序)这个工具,它是一个能自动提取网页内容的程序,通过搜索引擎从互联网上爬取网页地址并抓取相应的网页内容,是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典型的网络爬虫主要组成部分如下: 1. URL 链接库,主要用于存放爬取网页链接。 2. 文档内容模块,主要用于存取从Web 中下载的网页内容。 3. 文档解析模块,用于解析下载文档中的网页内容,如解析PDF,Word,HTML 等。 4. 存储文档的元数据以及内容的库。 5. 规范化URL 模块,用于把URL 转成标准的格式。 6. URL 过滤器,主要用于过滤掉不需要的URL。 上述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主要是确定爬取的内容以及爬去的范围。最简单的例子是从一个已知的站点抓取一些网页,这个爬虫用少量代码就可以完成。然而在实际互联网应用中,可能会碰到爬去大量内容需求,就需要设计一个较为复杂的爬虫,这个爬虫就是N个应用的组成,并且难点是基于分布式的。 网络爬虫的工作原理 传统网路爬虫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选择初始URL,并获得初始网页的域名或IP 地址,然后在抓取网页时,不断从当前页面上获取新的URL 放入候选队列,直到满足停止条件。聚焦爬虫(主题驱动爬虫)不同于传统爬虫,其工作流程比较复杂,首先需要过滤掉跟主题不相关的链接,只保留有用的链接并将其放入候选URL 队列。然后,根据搜索策略从候选队列中选择下一个要抓取的网页链接,并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满足终止条件为止。与此同时,将所有爬取的网页内容保存起来,并进行过滤、分析、建立索引等以便进行性检索和查询。总体来讲,网络爬虫主要有如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URL 库初始化然后开始爬取。

(完整版)农业昆虫学试题及答案1

农业昆虫学试题及答案1 一、名词解释(20 分,每题2分) 1)附肢;2)雌雄二型现象;3)补充营养;4)开放式循环;5)神经元;6)世代交替;7) 通风作用; 8)突触传导;9)内激素;10)授精 二、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0.5 分) 1. 蝉的头式为○ ① 下口式② 前口式③ 后口式④ 上口式 2. 蓟马的口器属于○ ① 锉吸式口器② 咀嚼式口器③ 虹吸式口器④ 嚼吸式口器 3. 蚜虫的口器属于○ ① 双刺吸式② 刺吸式③ 刮吸式④ 锉吸式 4.螽斯的口器属于○ ①咀嚼式② 刺吸式③嚼吸式④虹吸式 5.蚊子的口器属于○ ①舐吸式② 虹吸式③刺吸式④嚼吸式 6.昆虫触角类型的变化多发生在○ ①柄节② 梗节③ 鞭节④ 索节 7.家蝇的口器属于○ ①舐吸式② 刺吸式③嚼吸式④虹吸式 8.蝗虫的头式为○ ①下口式② 前口式③后口式④上口式 9.蝉的触角为○触角 ① 丝状② 刚毛状③ 具芒状④ 羽状 10. 蜜蜂的口器属于○ ① 咀嚼式② 刺吸式③ 虹吸式④ 嚼吸式 11. 蝽象的口器属于○ ① 刺吸式② 锉吸式③ 舐吸式④ 咀嚼式 12. 粉蝶的口器属于○ ① 刺吸式② 舐吸式③ 虹吸式④ 嚼吸式 13. 蝼蛄的前足为○ ① 抱掘足② 开掘足③ 捕捉足④跳跃足 14. 枯叶蛾的连锁器是○ ① 翅轭型② 翅缰型③ 翅钩型④ 翅抱型 15. 鳞翅目昆虫后翅前缘基部发生的一根或几根硬鬃叫做○ ① 翅缰② 翅缰钩③ 安缰器④ 平衡棒 16. 翅面在有气管的部位加厚,这就是○ ① 脉序② 翅肋③ 翅脉④ 翅气管 17. 昆虫的盾间沟位于○上。 ① 头部② 背板③ 腹板④ 侧板 18. 把前脊沟与前盾沟之间的骨片叫○ ① 端骨片② 盾片③ 前盾片④ 后盾片 19. 在两条相邻的纵脉间,加插一些较细的纵脉。这种纵脉不是由原来的纵脉分出来的,而是游离的,或者仅以横脉与毗邻的纵脉相连,因此称这些脉为○

网络爬虫的设计与实现(完整版)

网络爬虫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网络爬虫将下载的网页和收集到的网页信息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以供搜索引擎使用,它是一个专门从万维网上下载网页并分析网页的程序。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搜索引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网络爬虫的效率直接影响着搜索引擎的质量。 本课题研究的是通用网络爬虫,它是从一个或若干个初始网页的链接开始进而得到一个链接队列。伴随着网页的抓取又不断从抓取到的网页中抽取新链接放入到链接队列中,直到爬虫系统满足了停止条件。该课题主要涉及到了缓冲池技术,多线程技术,套接字技术,HTTP和SSL协议,正则表达式,Linux网络编程技术,PHP+Apache的使用等相关技术。 本说明书叙述的网络爬虫是以Linux C实现的,加以PHP语言编写的界面使用户更加方面的操作,利用Shell脚本和Apache服务器使得爬虫系统和界面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网络爬虫缓冲池正则表达式 SSL协议多线程

目次 1 引言 (1) 1.1 课题选题背景 (1)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2) 2 需求分析 (3) 2.1 功能需求分析 (3) 2.2 系统性能分析 (4) 3 系统设计 (5) 3.1 系统工作流程图 (5) 3.2 数据结构设计 (6) 3.3 系统各功能流程图 (7) 4 系统实现 (10) 4.1 相关技术分析 (10) 4.2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11) 5 测试与结果 (17) 结论 (23)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2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