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争论中的当代_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_宋玉波

争论中的当代_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_宋玉波

争论中的当代_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_宋玉波
争论中的当代_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_宋玉波

争论中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

宋玉波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0031)

收稿日期:2001-03-20作者简介:宋玉波(1958-),男,四川射洪人,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法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97-1998年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和法理学研究。

摘 要: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问题的争论,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评价问题,涉及马

克思主义法学的系统性、统一性和价值问题。二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的基本问题的态度,包括法与经济关系的理论,法的阶级性理论和法的历史发展问题。当然,对前一类问题不仅仅是认识问题,也有个态度问题;对后一类问题也不只是态度问题,同样有个理解的问题。一切严肃的资产阶级法学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在这些问题上尽可能充分地表现他们的立场和观点。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系统性和非系统性之争;统一论和断裂论之争;价值之争;基本问题之争中图分类号:DF 0-05 文献标识码:A

在资本主义世界,马克思主义一直遭到官方和正统学者的诋毁和排斥,但是它的无穷的吸引力是无法抗拒的。马克思主义法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受到各种流派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有见地的资产阶级法学家的重视,而且连一些右翼学术权威也对它有着不懈的兴趣。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资本主义世界遭受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的打击之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复兴”现象,马克思主义法学也成为热门话题,甚至出现在名牌大学讲台上,出现在各种研讨会中之中。

出现这种现象,首先应归因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在资本主义世界,马克思主义是不能回避的。正如美国“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罗伯特·海尔布隆纳在《马克思主义:赞成和反对》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凡是探讨社会发展动力的人,凡是从事社会批判研究的人,都

必须向马克思学习。〔1〕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权威性促使一些西方学者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其次,有些西方学者热衷于马克思主义及其法学理论,是为了拯救资本主义,希望从马克思主义中找到解救资本主义的良方;从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寻找改良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妙法。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原本对马克思主义不屑一顾的学者们也以研究马克思为时髦,甚至以“马克思通”自居。在20世纪七、八十

年代的美国,长期遭到禁止的马克思主义一度成了各

大学的热门课程。〔2〕

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

再次,有些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法学感“兴趣”的目的主要是要想挑战马克思主义法学,或者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法学,企图把批判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改造”成为保佑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的法学为资本主义的“法治”服务。

不同背景的学者,出于不同的动机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自然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发生激烈的争论。这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理论多元化在马克思主义法学问题上的反映。

应该承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进行的“对法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和对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挑战,虽然谬误不少,但其中也有值得肯定,能给人以启发的成分。这正是研究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意义所在。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内容和发展的争论

究竟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法学,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争论最多,存在分歧最大的问题。归纳起来,最主要的分歧有三个方面:第一,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内容来看,存在着系统性和非系统性之争;第二,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存在着“断裂”论和统一论之争;第三,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评价,既涉及到它的性质,也涉及到它在西方法律科学中的地位。在这些争论的背后,既有复杂的学术分歧,更有激烈的意识形态冲突,反映了不同阶级背景、不同学术流派的西方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

143

2001年8月第23卷第4期现 代 法 学Modern La w Sc ie nc e Vol .,23.No .4

Aug .,2001

文章编号:1001-2397(2001)04-0143-09·评 论·

本内容和发展过程的不同理解和态度。

(一)内容和体系:系统性与非系统性之争

过去西方学者长期否认马克思主义包含法学的内容,因为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进化的一般理论,法和法律制度不是它研究的重点,“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把法作为理论分析中的主要对象和领域。只有当法涉及到书报检查等特别的政治问题时,它才偶尔地成为议论的中心。”〔3〕但是,近几十年来持这种看法的人越来越少。继1962年西罗尼在罗马推出第一部马克思论法的著作后,劳埃德在1964年明确提出马克思“不仅对其他形式的社会学,而且对法学的基础作出了重大的贡献”。〔4〕

196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重新“发现”,促使不少严谨的学者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用毛琳·凯恩的话说,就是要让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来说话。〔5〕毛琳·凯恩和阿兰·亨特因此率先编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论法》(Mar x and Engles on La w)。这一著作被西方学者认为为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法的理论分析提供了可靠的资料。〔6〕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研究。接着,保罗·菲力蒲斯于1980年推出了《马克思恩格期论法和法律》(Marx and Engles on La w and La ws),被有关学者称赞为“有助于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法的观点”。这些作者的努力证明,虽然马克思主义的中心问题不是法律,但是,由于法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的不同作用及其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意义,无论马克思还是恩格斯都没有排斥对法的探究;无论马克思还是恩格斯都有大量的关于法律问题的论述。

毛琳·凯恩的论文《马克思恩格斯法社会学的主题》被认为是最早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法学观点的英文论著。在该文中,她倾向于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法的分析纳入更为广阔的生产关系之中,即生活方式的社会结构中去理解,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法与国家的理论结合起来考察,并据此得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学理论是一种法社会学的结论;其主题为三个方面:法、国家和意识形态;法的功能;法与社会变革。

埃德加·博登海默在《法理学:法与方法哲学》①一书中概述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一般理解: (1)法是经济力量发展的产物;(2)法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持其统治的工具;(3)作为社会控制的法律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终将趋于消失。〔7〕不过,他自己怀疑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观点。W.J.哈理斯在其《法哲学》(Legal Philosophies)一书中也作过类似的概括。

凯恩和亨特在《马克思恩格斯论法》中将马克思主义法学分为六个专题: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法律;法与经济的关系;意识形态;国家、法律与犯罪;法律与政治。保罗·菲力蒲斯的《马克思恩格斯论法和法律》分了五个部分:早期著作;法与阶级利益;犯罪和司法审判;关于经济制度的立法;法与社会。

P.贝尔尼和R.昆尼合编的《马克思主义与法》(Marxism and la w)汇集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西方“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成果。全书分了五个专题:社会理论与法;法与阶级;法与国家;法与意识形态;法与社会主义建设。最后一个专题主要涉及社会主义条件下法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并对苏联早期法理学进行了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

这些著作,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包含丰富的法学内容。但是争论并未到此结束,马克思主义法学有没有完整的体系,又成了争论的新的焦点。迄今在这一问题上仍然是否定意见占上风。哈里斯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具有重要法理学价值的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经济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的预言性的历史主义。”〔8〕他没有下结论,但他显然认为这三点不足以证明马克思主义法学有完整的体系。凯恩在《马克思恩格斯法社会学的主题》中断然否认马克思恩格斯有“严密系统的法学理论”。在她和亨特合著的《马克思恩格斯论法》中,他们不但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系统的法学理论,而且也否认有完善的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9〕法国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兰查斯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遗忘了国家理论。

在多数西方学者否定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系统性之时,也有少数学者持相反的观点。保罗·菲力蒲斯在《马克思恩格斯论法和法律》的第四章中就使用过“马克思关于犯罪和刑罚的理论体系”的提法,在其他地方也多次使用类似的说法。虽然仅凭这一点不足以说明他承认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系统性,但是从他对自己著作的内容编排和论述体系来看,从他在其他著述中所表明的观点来看,他的看法明显地有别于凯恩等人的观点———至少他是倾向于认为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一种系统的理论。

(二)形成和发展:“断裂”论和“统一”论之争

20世纪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问题上一直存在着“断裂”论和统一论之争。这自然也波及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32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首次以德文全文发表,在整个西方引起了轰动。许多学者争相就《手稿》的解释著书立说。

144

①该书原名为Jurisprudence:The Philosophy of Method and The Law,国内已经出了两种译本,书名分别译为《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似均不确切。

现 代 法 学

有些学者在对手稿的内容不甚了了的情况下,就急忙宣称从中“发现”了“真正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导致了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的倾向。与此同时,“两个马克思”论也大行其道。面对《手稿》的问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们自然也不甘寂寞,争先恐后地研究《手稿》、解释《手稿》;试图从中发现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的线索。

那么,“两个马克思”论到底是怎样出笼的呢? 1932年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朗兹胡特和迈耶尔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早期著作》的序言中宣称,《手稿》“在某种意义上是马克思的最重要的著作”,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录”,其核心是要把“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和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并因此而否定马克思后期著作中所确认的“把通过剥夺剥削者所实现的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和废除剥削看作是历史的真正目的。”比利时社会民主党人德曼在《新发现的马克思》一文中大肆拔高《手稿》而贬低马克思晚期———“成熟时期”的著作。他认为《手稿》最充分地展示了“隐藏在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后面的人道主义主题”,并把它说成是马克思成熟到顶点的标志;相反,马克思的后期著作则“暴露了他的创作能力的某种衰退和削弱。”〔10〕在这种“两个马克思”论的氛围中,不少人提出了“回到青年马克思去”的口号,也就是要人们“引证这个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来反对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德曼语),把马克思后期著作中的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剔除出去,恢复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全部丰富内涵。归根到底,就是要用“人道主义的马克思”来贬低和彻底否定革命的马克思。

但是,“两个马克思”论一出笼就遭到了反对。马尔库塞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一文中强烈批评了“两个马克思”论,但他并不否认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而是竭力论证体现于《手稿》中的人道主义是马克思所有著作中一以贯之的主题。他认为,“人本主义这一术语表明,对马克思来说共产主义的基础就是人的本质的某种实现。”〔11〕马尔库塞的这种观点,深得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一位著名代表弗洛姆的推崇。他称赞马尔库塞的《理性与革命》是在美国“打开理解马克思的人本主义的通道的最重要的著作。”〔12〕他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中专章论述了“马克思的思想的连贯性”,既反对用“青年马克思”来否定“老年马克思”,即用《手稿》来否定后期著作,更反对“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已被成熟的马克思所抛弃的观点。他认为这后一种看法是“俄国共产党人”为了替苏维埃制度辩护而提出来的,并对从另外的角度得出了同样结论的美国学者贝尔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说,倘若有证据证明老年马克思抛弃了青年马克思,“那么人们可能还是宁愿要青年马克思,而不愿要老年马克思,还是希望把社会主义跟前者联系起来,而不是跟后者联系起采。然而十分幸运的是,并不需要这样把马克思一分为二。事实上,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所表达的关于人的基本的思想和在《资本论》中所表达的老年马克思的思想之间并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马克思并没有……抛弃了他的早期观点。”〔13〕他的结论是,马克思后期在概念(更远离黑格尔)、心境(更加沮丧)、语言(不那么热情奔放)上的某些变化并没有改变由青年马克思发展起来的哲学的核心;“除非以他在早期著作中发展起来的关于人的概念为基础,就不可能理解他后来所发展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概念,以及对资本主义的批判。”〔14〕

“两个马克思”论用“人道主义的马克思”否定“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法兰克福派将马克思统一于人道主义。它们的着眼点不同,但是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化”,对西方学者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进程有很大的影响。

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极为不满,提出了“反人道主义”的解释。1965年,阿尔都塞将他在60年代初期发表的“反对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的论文汇集成册,冠以《保卫马克思》之名出版。他在为该书写的序言中概述了他“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的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的结论:“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存在着—个明确的`认识论的断裂'。”他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划分了这种断裂的较早的界限”;“这个`认识论的断裂',不可分割地涉及到两个不同的理论学科”;`认识论的断裂'把马克思的思想划分为意识形态和科学两大基本时期,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同时就与先前的具有人道主义色彩的意识形态哲学决裂了,并建立了新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15〕由此可见,阿尔都塞在“反对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即反对将马克思主义人道化的同时,他自己又在用结构主义哲学“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他的所谓“认识论的断裂”实际上是把“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与“科学”的马克思对立起来了,把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与“人道主义”的马克思对立起来了。

这种“断裂”论和统一论的尖锐对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之中。凯恩和亨特在他们的《马克思恩格斯论法》的导言中明确承认他们划分章节的“指导思想无疑受了阿尔都塞的影响”;他们在分章时“不得不考虑马克思的所谓`认识论的断裂'的重要性。”〔16〕不过,他们的著作除了第一章“青年马克思青年恩格斯”外,其余各章都是按照专题来划分的。这样做的原因,他们用阿尔都塞的话作了说明:“虽然我们敏于`断裂'引起的问题,但是我们并不把`断裂'本身作为探讨的对象。”〔17〕他们列举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第一卷和《德国古典

145

宋玉波:争论中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

哲学的终结》三部著作来说明“断裂”所引起的问题。他们说,如果三本书都读,就会发现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三种版本的早期法学理论,除非读者把它们同他们能够辨认的两位作者的更为广泛的理论上的不一致联系起来考察,他们就不能跟踪其发展线索。如果只读其中之一,虽能得出一致的解释,却只能是误解。〔18〕

菲力蒲斯在《马克斯恩格斯论法和法律》中虽然也使用了“早期著作”和“成熟时期的著作”这一类的概念,但并没有受“断裂”论影响的痕迹。虽然他在很多地方都指出了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不一致,马克思恩格斯各自前后期著作中的不一致,甚至同一时期的不同著作中的不一致,但是从总体上看,他还是坚持统一论的。他所列举的不一致主要是微观上或论述方式上的,而在重大问题上却是强调一致性的。在谈到马克思的犯罪理论时,他说,“在马克思关于犯罪和刑罚的理论体系中,很难找到他早期著作同成熟时期著作之间`认识论的断裂'。”〔19〕在第六章“法律与社会”中,他非常明确地指出:“法律和社会之间的确切性质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全面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法律思想的核心问题。事实上可以说,经济基础和建立在它之上的各种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思想的核心,对其他任何问题的探讨,迟早都要回归到这一问题上来,法律和社会的关系只是这一核心问题的特殊例证。”〔20〕接着他根据马克思关于“事物的法的本质”不是由法律来确定,相反,法律必须由事物的法的本质来确定的论述,肯定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基本上赞同法律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单向决定论。”〔21〕然后他对马克思从早期著作(包括1842年《市政改革和科伦日报》、《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等)到《资本论》中的大量论述进行了比较和评论,他的结论是,马克思虽然为明确承认法律之类的上层建筑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独立性“奠定了基础”,“但是他的理论观点仍然保持了单向性和决定论的色彩。”〔22〕关于恩格斯,他采取同样的方式,在作了大量的引证之后,得出了恩格斯的“思想发展比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表现出了更大的变化”的结论。不过,他接着又说,恩格斯1847年《共产主义原理》中含有的经济决定论思想,可能是恩格斯为了使他自己的思想更加接近马克思的认识所致,而他后期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的更为复杂的模式的系统论述,可以被看作是他自己早期思想的再现。〔23〕这就是说,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这个核心问题上,恩格斯在绕了一个大圈子以后又回到了早期观点上来。菲力蒲斯在对恩格斯的犯罪和刑罚理论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之后说,“无庸置疑,恩格斯的这些观点与他在早期著作中的整个思想是完全一致的。”〔24〕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菲力蒲斯在指出了马克思早期思想“具有强烈的自然法倾向”之后,又一再强调“即使马克思思想发展到后期。仍然具有一些自然法思想的痕迹。”〔25〕应该说,菲力普斯的这种看法并非毫无根据。把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起源理论同社会契约论作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确有某些近似之处。自然法理论认为,人们签订契约建立国家是为了结束无政府主义的自然状态,避免人们之间无谓的相互斗争,相互消耗乃至消灭。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起源理论则认为,国家产生于“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建立国家是为了缓和这种矛盾,把社会阶级间的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

菲力蒲斯反复强调马克思思想中的“自然法倾向”,表明他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解在相当程度上受了人道主义流派的影响;他强调马克思思想中“决定论的色彩”,又表明他和人道主义流派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人道主义流派认为“马克思的思想就是超越经济意义上的人”。〔26〕

然而,无论是把马克思早期法律思想同他的成熟时期的法律思想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还是把马克思的法律思想统一于人道主义思想,都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历史发展。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法律观,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如果不联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来探讨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和发展,或者将他们的哲学思想统一于人道主义,或者将其人为地“断裂”、对立起来,都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只能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曲解,从而在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价值。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价值

对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评价,虽然也颇多分歧,但以下几点还是得到了多数人的肯定。

第一,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一种法社会学。

西方学者,包括“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都是主张法学多元论的。许多人从学术流派上将马克思主义视为法社会学。P.贝尔尼和R.昆尼的《马克思主义与法》的第一章即标以“社会理论与法”的题目。哈里斯在其《法哲学》中也把“社会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法学”放在同一章里评介。很多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法的研究不是就法论法,而是把法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问题中去进行考察的。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法学奠基于他们的社会理论;他们的社会理论也包含了丰富的法学内容。

第二,马克思主义法学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

虽然马克思主义法学在西方只是多元法学中的一元,但是,它的权威性和它对当今法学研究———至少在某些方面———的指导意义还是得到了普遍的承认。M.凯恩在《马克思恩格斯法社会学的主题》一文中的结论部分说,“总而言之,他们关于法、国家和意

146

现 代 法 学

识形态的见解,为研究国家工作人员、他们同资本和资本家的关系,他们的信仰,他们所受到的职业压力和他们的职业的社会化等提供了指针。”〔27〕当然,这里所说的“指针”不同于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这种看法不只限于“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哈里斯在《法哲学》中指出,现在西方之所以有很多人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统治了半个世界,而且还因为马克思主义确实具有“仅次于宗教的权威”。〔28〕这种见解,在西方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家中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认同。

第三,马克思主义法学中的自然法倾向。

在西方,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右翼学者,大都认为马克思关于法的论述具有明显的自然法倾向。列斐伏尔曾经断言,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十足的自然主义'同人道主义是一致的。”〔29〕凯尔逊在《共产主义的法律理论》中说,“马克思解释社会的理论是自然法学说”。与凯尔逊的政治立场迥然不同的菲力蒲斯也坚持认为自然法思想是马克思著作中一以贯之的倾向。

诚然,马克思主义法学是在批判地继承现有法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及其同时代的各种学术思想,无疑在马克思主义及其法学中会有所反映,但不能因此就说马克思解释社会理论、解释法学的是某一学派的思想。自然法学是一种以超时空的人权、正义为理论基础的。而马克思主义法学几乎在任何时候都主张把法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研究。也许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法学吸收了某些自然法思想的合理内核,但是,从根本上看,马克思主义法学与超时空、超阶级的自然法理论不可同日而语。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问题的争论

法与经济的关系,法的阶级性即法的本质问题,法、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公认的马克思主义法学中最基本的问题,因而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

(一)关于法与经济的关系

凡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人都不能回避法与经济的关系这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法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于经济基础并对经济基础产生巨大的反作用。这本来是马克思恩格斯阐述得非常清楚透彻的。然而,西方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却没完没了。争论中坚持传统观点的很少。持否定态度的很普遍;否定意见大致可以分四种情况:一是认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隐喻过于简单化,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释和发展;二是认为传统的理解“偏离”了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思想,是对他们的误解;三是对所谓的“经济决定论”提出尖锐的批评,认为在实践中难以区分法与经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区分了也没意义;四是认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关系原理已经过时。

首先,关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模式的“理论化”。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个隐喻缺乏理论阐释,需要加以发展。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学者阿尔都塞在其《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一文中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视为一种功能关系,认为“再生产”是其中的核心概念。他指出,一切社会形态的持续都有赖于生产条件的再生产,即生产工具和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而所有这些再生产都是从经济以外的实践和过程,即上层建筑中实现的。所以,家庭,特别是学校这类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对于“再生产”———特别是劳动力(劳动者技能、气质、劳动热情的提高)的再生产———中的作用远远超过了经济本身的力量。这是因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虽然可以通过工作来实现,但是更主要的还是要在“意识形态的从属的形式”下通过家庭、学校之类的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的“灌输”来实现。〔30〕

阿尔都塞甚至认为,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存在的条件。实际上,从他的有关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如果不是颠倒了法律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至少也是模糊了它们之间的界限,模糊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界限。

其次,关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模式是对马克思的“误解”。

有些学者认为,把经济决定论绝对化或者把经济因素说成是决定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唯一因素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曲解。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就持这种看法。很久以前,列斐伏尔就认为:“把`绝对的经济主义'归咎于马克思,说明了目前有人想把价值的概念颠倒过来”。〔31〕近年来美国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自己的著作并不要求我们假定所有的行动都出自经济利益。当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并认为意识产生于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基础之上的时候,马克思也没有将意识归结为利益(或者将生活归结为经济)”。〔32〕凯恩和亨特则批评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流行的几本教科书①把马克思的法学描绘成一种“经济的”法理学,认为这种歪曲如果不是有害的,至少也是天真的。〔33〕他们认为,马克思最著名的经常被引述的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论述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关系的公式,必须被看成一种比喻,是受牛顿物理学影响所

147

①指Barton's The Course of Jurisprudence(1964),Stones'Social R ule of Law and J ustice(1966),Dias'Jurisprudence(1970).

宋玉波:争论中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

致。马克思和恩格斯,尤其是马克思,在他们对特殊的法律现象进行的历史的或实证的分析中并没有使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决定与被决定的平庸的或简单的关系。凯恩和亨特还特别强调,马克思在他的大量的理论著作和政治著作中都很少援引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隐喻,马克思恩格斯对法的讨论并不局限于过分简单化的经济基础一上层建筑关系。相反,恩格斯在晚年虽然坚持经济基础的“归根到底的”或“最终的”决定作用,但同时又发展了上层建筑“相对独立性”的概念。虽然他们觉得经济决定论和上层建筑“相对独立性”难于互相协调,不好理解,但他们还是断然否认马克思主义法学具有纯粹的经济决定论或简化论的色彩。他们说,“如果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一切关于上层建筑的知识都可以被归结为派生自基础或者根据基础来理解。”这样的话,要解释立法中的变革,我们就只有去考察经济基础的变革以寻找法律变革的充分依据。〔34〕

菲力蒲斯在强调马克思思想中的“决定论的色彩”的同时,也肯定了马克思倾向于承认法律、国家等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关于恩格斯,菲力蒲斯认为他“早”“晚”都是既坚持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又明确肯定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和相对独立性。

美国法理学家博登海默也怀疑马克思恩格斯本人持决定论的观点。他概括了恩格斯晚年在一些书信中的论点后说,恩格斯认为“经济因素并不是社会发展唯一的和全部的因素。上层建筑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法律的规范和制度,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并且在一定的限度内可以改变经济基础。”〔35〕

还有的学者批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过分强调经济的作用而忽视了当代社会中其他同等重要的问题。美国的M.阿尔伯特和R.汉内尔在他们的《非正统的马克思义》中指出,宗教关系、权力关系、阶级关系,都是生产关系中不可分割的方面,要建立新型的公平社会,就必须改变或消除这四个方面。另一位美国学者范伯格·素尔斯特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介绍“新马克思主义者”向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挑战时说,“今天,尽管只有极少数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坚持这种刻板的决定论的社会变革观,但很多人都相信,经济和不同阶级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在了解其他社会制度(包括公立学校)时,必须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各种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正统地位的决定论提出了挑战。新马克思主义关心的问题不仅同经济压迫有关,而且同非经济的社会形态中的阶级统治有关。新马克思主义仍然认为经济统治是首要的,但不相信生产资料私有制结束就能保证各种形式的阶级统治趋于结束。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必须对每一种统治情况加以批判地分析,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和学校同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同等重要。”“如同需要注意生产资料的控制权一样,也需要注意信息的控制权”〔36〕这种看法,显然是受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理论的影响。

其实,无论马克思还是恩格斯,都没有否认经济以外的因素对上层建筑的作用和影响,而只是把经济作为首要的因素来进行考察的。因为,如果没有经济作后盾,没有掌握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又怎么可能获得并保持对传播媒介和学校之类的“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的控制权呢?

再次,关于对“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关系的否定。

在西方,也有学者完全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他们试图抹煞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界限,否定法仅仅属于上层建筑,更否定法从属于经济基础。

较早对这种理论提出异议的有葛兰西,他是最有名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在《狱中札记》中批判了否定上层建筑的相对自主性的倾向,但同时也否定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他认为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统一的,就像自然和精神是统一的一样。因此,他否认有必要区别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认为在“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社会阶级注意到他们的地位和机会,并能改变他们所意识到的社会条件,这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所以说不上基础的明确的`首要性'”。〔37〕

结构主义者阿尔都塞也从“发展”走向了否定。他认为,法同哲学、技术、科学及其他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一样,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内在发展逻辑;法是相对独立、相对自主的,把法贬低为单纯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及其关系的消极反映,是完全错误的。〔38〕另一位结构主义者塞巴格在《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一书中否认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间的作用:“结构方法不认为结构中有内在的推动的矛盾,因而应当怀疑关于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全部辩证观点,全部因果联系”,“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之间的差别可以消除,因为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关系,以及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反映这些关系的理论,都是理性的产物”。〔39〕在这些学者看来,区分法与经济在逻辑上有困难,因为经济财产本身是由所有权、使用、占有之类的法律概念来决定的。显然,有必要澄清:是经济事实决定法律概念,而不是法律概念决定经济事实。

最后,关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原理“过时”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右翼代表人物哈贝马斯认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范畴已经成为“历史上过时了的东西”而不再发生作用,不再适合于说明现实的政治-经济关系。在他看来,经济基础的范畴只适用于早期

148

现 代 法 学

资本主义,到了资本主义晚期,“国家和社会不再能被认为是基础和上层建筑”,不再是处于马克思理论所规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之中。〔40〕资本主义国家日益增强对生产和交换领域的干预,导致政治不再局限于上层建筑,而是渗入到了经济基础之中,政治活动和政治斗争也渗入到了经济基础的功能中。同样,科技的发展非但不以经济基础为转移,而且还对基础具有决定的作用。这样,政治就随着科技潜力的增长而获得了新的职能———解决技术组织问题,而不再依赖、决定于经济基础。

以“法治”理论闻名于世的史学家汤普森主张法是在生产关系的基础内部被深深地迭盖着的;法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法不仅影响社会的物质基础,而且已经成为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41〕这种“迭盖”论,与法社会学理论的早期开拓者铁马谢夫关于法就是“道德-命令的协调”,法律是同意与强制的结合的论点有异曲同工之妙。①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也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人类社会的成功的范例。马克思主义法学中法与社会特别是与经济的关系,法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关系中的定位,都是以这种理论为基础的。因此,无论是过分夸大法律等上层建筑的作用和相对独立性而贬低或者根本否认经济基础的首要性和决定作用,还是根本否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理论的科学性或者认为它已经“过时”,都是从根本上“修正”或者背叛马克思主义,当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否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范畴绝不是马克思恩格斯一时心血来潮的臆想,而是他们对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关于这一点,只要我们重温一下马克思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原话,便一目了然了:“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的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42〕

上述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相关研究的自然总结,我们绝不能把它孤立地看待。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比喻虽然非常简明,却是寓意深刻,它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抽掉了这个基础,就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来说,否定了这个基础,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及其法学的真谛。

至于有人试图以国家干预经济、支持科技活动来说明这种理论已经过时,也站不在脚。国家经济职能的加强,并不意味着国家不再依赖经济基础。比如,国家为了“在行政上解决技术任务”而对新技术的开发利用给以财政补贴,从表面看,国家似乎真的不必依赖经济基础,倒像是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要依赖国家,但这实际上是垄断组织通过国家把老百姓的钱(通过税收)拿来帮助它们自己的科技开发,从而使资本家不但可以直接通过企业剥削工人阶级,而且可以间接地通过国家和整个社会生产来剥削全体劳动人民。可见,国家干预经济活动,并不能说明国家等上层建筑不再依赖于经济基础;而只能说明国家等上层建筑为了巩固自己的基础而着力加强经济基础。总而言之,“在现代国家中,法不仅必须适应于总的经济状况,不仅必须是它的表现,而且还必须是不因内在矛盾而自己推翻自己的内部和谐的一致的表现。”〔43〕

(二)关于法的阶级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有一段经常被引用的话:“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阶级的意志,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44〕西方有的学者认为,这不足以说明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法是统治阶级意志。博登海默就对阶级意志说提出了质疑。他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只说了资产阶级的法是资产阶级意志的体现;在任何其他场合,他们都没有明确说过一切法律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45〕因此,在他看来,传统的理解把《共产党宣言》里的个别结论当作了一般原理。

诚然,前面引用的那段话,确实只是针对资产阶级的,但是,只要我们联系《共产党宣言》全文,就不难发现其普遍意义。《共产党宣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就是把法和国家都看作是以私有制为核心的经济基础上的产物。《共产党宣言》一再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共产党宣言》从法的阶级性与物质性相一致的原理出发,对资产阶级的法律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关于这一点,在马恩早些时候的著作中也有反映。他们在《神圣家族》中指出,资产阶级把国家“看做自己的特殊利

149

①铁马谢夫认为,法就是“道德-命令的协调”,法律=道德(同意)+权力(强制),同意和强制如同两个交叉的环,其迭盖的部分就是法。参见P.Berny and R.Quinny ed.,Marxis m and Law,pp.196 -209.

宋玉波:争论中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

益的政治上的确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又进一步论证了“国家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由他们的共同利益所决定的这种意志的表现,就是法律”。〔46〕毫无疑问,这里所说的国家,当然不限于资产阶级国家。显然,质疑《共产党宣言》中法的本质的结论是没有根据的。

再者,博登海默在同一本书中又批评说,“马克思的法律理论认为,社会的生产方式构成了其法律制度的基础,并且论证了存在于经济和法律之间的密切关系。但是,这种理论对法律发展中的其他因素却未给予充分的注意。权力关系、基本的生物事实、人类学资料、宗教信仰、意识和价值体系、以及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明显的理性命令,在对法律制度进行充分的社会分析中,也都应予适当的考虑。此外,马克思理论将其侧重点完全放在了法律控制的阶级性方面,而没有充分重视这样一个事实,法律常常调节和调整的是相互冲突的群体利益。”〔47〕博氏的质疑和他所提出的批评相互矛盾,显然不能自圆其说。

英国学者凯恩和亨特与博登海默有不同的看法。他们承认马克思论法的总的特点是坚持阶级特性的,但又认为不能因此陷于经济决定论,把法视为只是对经济条件和经济关系的消极反映。他们认为,马克思理论是双向性的:一方面,马克思断言法作为统治阶级用以维护和发展其共同利益的工具是有阶级性的;另—方面,马克思又作了更多的更复杂的分析,阐述了法的特殊效力,法本身也是经济关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不能将法简单化为直接的阶级利益。他们认为,由于这后一种分析没有以完善的理论化的形式出现,所以把握马克思理论中的这两个方面(指理论化的“一方面”和尚未理论化的“另一方面”)和两种程度是相当困难的。但是,认识到这一点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马克思所取得的独创性发现在于他`简明地'证实了法的阶级性。然而,更为伟大得多的成就还在于他超出了法的阶级性而做出的另一种分析,即社会形态,特别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的特殊作用得以确立的分析。”〔48〕在此,这两位“当代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肯定了马克思坚持法的阶级性原理,另一方面又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发现”了“法是经济关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方面称颂了马克思“证实了法的阶级性”,另一方面又把“更为伟大得多的”也许是他们自己的超出了阶级性的”另一种分析”“归功”于马克思。

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理论家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以“无产阶级已经被融合”作为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根据。诚然,在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发生了变化;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出相互渗透的趋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使人民生活有了提高。所有这些,在一定的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但是,这些新情况并没有改变资产阶级国家和法的性质,没有改变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资产阶级的法必然要反映这种生产方式,必然要维护这种有利于它自己的现存关系。正因为如此,在“修正”或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阶级本质的理论的大气候下,还是有人做出了比较接近实际的评价。菲力蒲斯对《共产党宣言》中的那段话就有完全不同于博登海默的见解。他在引述了那段话之后说,“马克思恩格斯将这种分析运用于整个19世纪的法律中”。并进而指出,“`阶级利益'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后来的思想中所占的中心地位十分明显。”显然,他们对利己主义、个人利益与统治阶级共同利益之间的冲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将维护这种共同利益的意志表现为法律的必要性的论述,是这个理论最基本的方面之一。〔49〕虽然,菲力蒲斯在他的著作中并没有表明他自己在法的阶级性问题上的立场,但是,他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论述的介绍还是比较客观的,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

如何理解法与经济的关系?怎样看待法的阶级本质?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已经明确回答了的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对国家和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所作的系统明晰的分析,应该成为法学研究的指南:“那些决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物质生活,即他们的相互制约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是国家的现实基础,而且在一切还必需有分工和私有制的阶段上,都是完全不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现实的关系决不是国家政权创造出来的,相反地,它们本身就是创造国家政权的力量。在这种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个人除了必须以国家的形式组织自己的力量外,他们还必须给予他们自己的由这些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形式。这种表现形式的内容总是决定于这个阶级的关系,这是由例如私法和刑法非常清楚地证明了的。”〔50〕

参考文献:

〔1〕陈先达.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研究总揽[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157-58.

〔2〕R ichardson,M arxis m in American Clas sroom[J],US News& Worl d Report,Jan.4,1982.

〔3〕坎贝尔和威利斯.序言[A].菲利普斯.马克思恩斯论法和法律[C].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80.4-6.

〔4〕D.Ll oyd,Concept of Law[M],Penguin Press,Ne w York,N.Y., 1964,pp205-07.

〔5〕Maurine Cain,Marx and Engl es'Themes of Sociology of Law[J],in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No2,1974,pp.136-48.

〔6〕P.Berny and R.Quinny,ed.,Marxis m and Law[C],Free Pres s,

150

现 代 法 学

New Y ork,N.Y.,1982,pp.12-14.

〔7〕Edgar Bordenhei mer,J urisprudence:the Philosophy of Method and the la w[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1981,pp.79-83.

〔8〕J.W.Harris,Legal Philos ophies[M],Butter worths,London, 1980,p.252.

〔9〕M aurine Cain and Alan Hunter,Marx and Engles on Law[M],Pen-guin Press,New Y ork,N.Y.,1979,pp.144-45,149.

〔10〕复旦大学.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2-3.

〔11〕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A].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105.

〔12〕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A].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81.

〔13〕复旦大学.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78.

〔14〕复旦大学.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86.

〔15〕路易斯·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A].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211-214.

〔16〕Maurine Cain and Alan Hunter,Marx and Engles on Law[M], Penguin Press,New Y ork,N.Y.,1979,p.X VII.

〔17〕Maurine Cain and Alan Hunter,Marx and Engles on Law[M], Penguin Press,New Y ork,N.Y.,1979,p.X VII.

〔18〕Maurine Cain and Alan Hunter,Marx and Engles on Law[M], Penguin Press,New Y ork,N.Y.,1979,p.XIV.

〔19〕P.Phillips,M arx and Engles on La w and La ws[M],Oxford Uni-versit y Press,1980,Chapter4.

〔20〕〔21〕〔22〕〔23〕P.Phillips,M arx and Engl es on Law and Laws [M],Oxford Univers ity Press,1980,Chapter6.

〔24〕〔25〕P.Phillips,Marx and Engles on Law and Laws[M],Oxford Univers ity Press,1980,Chapter4.

〔26〕H.列斐伏尔.人类的产生[A].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4.

〔27〕Maurine Cain,M arx and Engles'Themes of Sociology of La w[J], in J 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No2,1974,pp.147-48.

〔28〕J.W.Harris,Legal Philos ophy[M],Butter worths,London, 1980,p.251.

〔29〕H.列斐伏尔.人类的产生[A],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198.

〔30〕参见L.Althus ser,Lenin,Philosophy and Ot her Es says[C],Free Press,New Y ork,N.Y.,1971,pp.127-86.

〔31〕H.列斐伏尔.人类的产生[A].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194.

〔32〕Hanfl es and Greenberg,Social control and Social forms:a Marxist anal ys is[A],in Black ed.,General Theories of Social Control[C],J ohn Wiley,New York,N.Y.,1984.

〔33〕Maurine Cain and Al an Hunter,Marx and Engles on Law[M], Penguin Press,New Y ork,N.Y.,1979,p.XII.

〔34〕Maurine Cain and Al an Hunter,Marx and Engles on Law[M], Penguin Press,New Y ork,N.Y.,1979,pp.48-50.

〔35〕Edgar Bordenheimer,J urisprudence:the Philosophy of Method and the law,Harvard University Pres s,Cambridge,M.A.,1981,pp.79-83.

〔36〕现代哲学社会科学文稿[J],1989,(3):34.

〔37〕A.Grams i,Notes in Prison[M],London,1971,pp.137,407.

〔38〕P.Berny and R.Quinny,Marxis m and Law[M],Free Pres s, New York,N.Y.,1982,p.13.

〔39〕徐崇温.用马克思主义评析西方思潮[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228-229.

〔40〕P.Berny and R.Quinny,Marxis m and Law[M],Free Pres s, New York,N.Y.,1982,p.13.

〔41〕E.P.Thompson,Whigs and Hunters[M],New York,N.Y., 1975.p.261.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 -9.

〔4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88.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86.

〔45〕Edgar Bordenheimer,J urisprudence:the Philosophy of Method and the law[M],Harvard Univers ity Press,Cambridge,M.A.,1981,p.80.

〔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70,378.

〔47〕Edgar Bordenheimer,J urisprudence:the Philosophy of Method and the law[M],Harvard Univers ity Press,Cambridge,M.A.,1981,p.185.

〔48〕Maurine Cain and Al an Hunter,Marx and Engles on Law[M], Free Pres s,Ne w York,N.Y.,1982,pp.62-63.

〔49〕参见P.Phillips,M arx and Engles on Law and Laws[M],Oxford Univers ity Press,1980,Chapter2.

〔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77-78.

Contemporary“Western Marxist Legal Theory”in Controversies

SONG Yu-bo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Chongqing,400031)

A bstract:The controversy over Marxist legal theories among western scholars involves two major problems-one is the value and evaluation of Marxist legal theories and the other concerns the attitude to the basic issues of Marxist legal theories.Any“western Marxist”or severe legal scholars shall not evade these two basic proble ms,which are surely not to be dealt with separately.This is why there has been so much hot debate on them since the early20th century.

Key Words:western Marxist legal theory;systematically or not;consistent or inconsistent;evaluation of Marxist le-gal theory and basic problems.

本文责任编辑:付子堂

151

宋玉波:争论中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的影响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的影响 姓名孙明珠 班级 13国贸3班 学号 20131401307 摘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论题接近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在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本质、当代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社会主义三个问题的研究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上述三个问题,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趋势当代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主义 一、背景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出现的独立于马克思学派之外,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很多西方哲学家的理论而形成的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有深刻的分析批判,探索西方革命的途径,提出了推翻资本主义的道路设想;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前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提出尖锐的批评,描绘了他们理想的社会主义蓝图。 二、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本质的认识及影响 当代西方马克思经济学家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论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联系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它不同于流行的正统的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的区别在于它从阶级的和历史的观点出发,分析当代经济的结构特征,揭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展的现存的物质的、社会的和精神的[1] 条件。 本文研究了以下主要西方马克思代表人物,阐述他们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1、巴兰在《增长的政治经济》中分析了不发达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在不发达国家, 由于缺乏西方国家的增长条件,使之不能有健康的资本主义发展; 2、弗兰克在《资本主义和拉丁美洲的不发展》中,认为资本主义的演变和扩张产生发 展和不发展,不发达国家的不发展是资本主义及其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内在矛盾包括少数剥削者对大多数人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占有,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宗主国中心和从属国外围国家[2] 的结构; 3、沙米尔阿明在《世界规模的积累》,《不平等的发展》等书中,论述了资本的对外扩 张问题。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的原意在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心(宗主国)的结构的特征。其中第一个特征至它们仅包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二个特征是资本积累过程基本实在内在地产生的,它产生于阿明所说的自动集中的积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企业中使分工国际化,加深了不平等形式。 4、伊曼鲁尔在《不平等交换:贸易帝国主义》中,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转化 为生产价格理论基础,论证了西方国家通过不平等交换对欠发达国家的国际剥削。 他认为,工资是独立的变量,而且决定资本有机构成和国际分工。因此,因工资不平等而引起的价值转移是首要的。要通过深化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市场和对外扩展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知识点

9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上)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其理论 的要点。 二. 课程内容 9.1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9.2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 9.3葛兰西的“民族—人民的文学”论。 9.4 马舍雷和戈德曼的结构主义文论。 9.5伊格尔顿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论。 三.考核知识点 9.1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9.2 卢卡契论艺术本质、艺术发生和艺术功能。 9.3 葛兰西论“民族—人民的文学”。 9.4 马舍雷的“沉默论”。 9.5 戈德曼论“有意义的结构”。 9.6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理论。 四.考核要求 9.1 识记:卢卡契的主要论著《历史与阶级意识》、《审美特性》;葛兰西的主要论著《狱中札记》、《狱中书简》;马舍雷的主要论著

《文学生产理论》;戈德曼的主要论著《文学社会学方法论》;伊格尔顿的主要论著《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学原理引论》。 9.2领会:卢卡契论艺术本质:文艺的内容来自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又是对客观现实的超越;卢卡契的艺术发生说:一方面接受并发挥了马恩的劳动起源论,另一方面又用巫术起源论加以补充;卢卡契论艺术功能:激发情感与认识世界统一论。 9.3领会:葛兰西论“民族—人民的文学”:要求文学作为“新文化”的一部分,成为“精神、道德革新的表现”,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 9.4 应用:马舍雷的“沉默论”:作品中的空白和沉默是意味深长的,它们间接地表现了意识形态。 9.5领会:戈德曼论“有意义的结构”:文学创作是作家通过自身的努力,制造一个由其思想、情感和行为组成的有意义的连续结构。这种结构一方面涉及到某一文学作品的各部分内容要素之间的整体 关系,另一方面又与整个社会有着内在的联系。 9.6应用: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理论:(1)把文学艺术看作商品,文艺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经济生产的形式;(2)从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的相互关系看艺术形式,艺术生产和消费既可以改变艺术形式,也可以改变艺术家与欣赏者的关系,还可以改变艺术家之间的关系。 10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其理论的要点。 二.课程内容 10.1布洛赫乌托邦式的幻想艺术论。 10.2布莱希特以理性为本的戏剧理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编号:D002 开课单位:社科部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总学时数:36 学分:2 主讲教师:熊絮茸 【教学目的】 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注重政治性和学术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开启历史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的比较视野,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战略思维能力。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及要求】 导论 导论分析了20 世纪人类社会的成就和问题、进入21 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理论内涵以及如何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中国和世界,并系统阐述了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本讲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当代人类社会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2)总体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主要观点。(3)学习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第一讲分析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主要变化,为认识当代人类面临的问题,明确中国的定位提供了基本背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基本特征,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世界上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国如何更好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形势严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新)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简介 一、早期代表人物(20世界20——30年代) 1、格奥尔格·卢卡奇(Ceorg Lukacs,1885-1971),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审美特征》(1963),《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超一流 2、卡尔·柯尔施(Korsch,Karl 1886-1961),德国人,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1923——1937)、《卡尔·马克思》(1938)。超一流 3、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Antonio 1891~1937),意大利人,意大利共产主义思想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者和领导人之一,是与卢卡奇、柯尔施齐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代表作:《反对〈资本论〉的革命》(1917)、《狱中札记》(1929——1935)。超一流 二、发展繁荣时期(20世纪30——70年代) (一)法兰克福学派 (第一代) 1、霍克海默尔(Max Horkhaimer 1893—1973),德国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首脑人物、“社会批判理论”创始人。代表作:《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1937),《论哲学的社会功能》(1940),《启蒙的辩证法》(1947),《工具理性批判》(1967)。超一流 2、阿多诺(Adorno,T·W,1903——1969)德国人,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霍克海默尔。代表作:《弗洛伊德理论和法西斯主义宣传的程式》(1951),《否定的辩证法》(1966)。超一流 3、班杰明(Benjamin,Walter 1892——1940),德国人,代表著作:《德国悲剧的起源》(1925)、《作者作为生产者》(1934)、《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1936)。一流 4、赫伯特·马尔库塞(Marcuse, Herbert 1989——1979)德国人,是“弗洛伊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黎眩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对马克思不同时期阐述的国家思想进行发挥和完善、在与各种资产阶级国家和权力学说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思想争论中提出了一系列更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家观。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是对马克思在不同时期阐述的国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超越马克思。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概述 从20 世纪50 年代后期以来,在欧洲和美国,国家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中心议题。在卡诺伊看来,有两个主要原因促成了这种变化。这一方面是因为二战之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出现了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自50 年代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针对斯大林主义和苏联社会经济出现的问题对现实中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反思。如何理解国家,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具有现实的迫切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是丰富多彩的。从客观上看,这是由于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诸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从理论者主观上说,个人的理论出发点、使用的方法和关注的领域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有变化。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归纳出国家理论的几个流派。从对国家作用的判断可以区分出“工具主义”国家论、“结构主义”国家论、“调节者”国家论和“制度平台”国家论四类。 “工具主义”国家论是在马克思关于国家是阶级统治工具的观点上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米利班德。他认为国家并不是相互竞争的利益集团间的中立的裁判者,而是一个深深介入其中的不可避免的偏袒者,是统治阶级的重要 工具,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和资本主义生产与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结构主义”国家论是以20 世纪60 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结构主义为分析工具的,代表人物是 法国学者阿尔都塞和希腊学者普兰查斯。它认为要理解资本主义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社会结构而不是人上。只有生产关系即社会阶级才是历史的主体。结构的存在和变化决定了个人的选择和历史的方向。可以区分出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三种结构,虽然经济结构有最终决定性,但是其他两种结构在一定时期也能成为特定生产方式的支配结构。“调节者”国家论把国家视为调节阶级矛盾、应对社会经济危机的主体,保持相对的自主性,通过缓和各阶级关系以及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维护了现有的社会结构。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学者奥菲。“制度平台”国家论在一定程度上与“结构主义”有相似之处,带有明显的制度主义色彩,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杰索普。他认为国家是一系列制度的集合体,为社会各阶层和力量提供了活动和斗争的制度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自己的战略选择。从关注的领域可以划分为经济学、政治学、意识形态以及政治经济学四种国家理论。 比较而言,前三者强调的是从各自关注的领域来理解和解释国家。经济学强调的是国家与资本积累和再生产的关系。政治学和意识形态理论强调的是国家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40176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是()。 A、历史性 B、真理性 C、科学性 D、实践性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 A、主要内容 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 D、实质或灵魂 5、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 A、是否坚持唯物论 B、是否坚持唯心论 C、是否坚持辩证法 D、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在于()。 A、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 C、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个人、自我生存意义上的特殊表现 D、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也必然不同 E、世界观也就包含着人生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和正确对待现代西方哲学的态度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B、现代西方哲学属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 C、不能无视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D、现代西方哲学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参考 价值 E、我们要认真研究、批判、吸取其中的合理因素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因为( )。 A、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潮流 B、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发展的全部优秀成果,推进哲学的发 展 C、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是行动的指南 D、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和解决当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正确方法 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最正确的哲学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史上所产生的伟大变革主要表现在( )。 A、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改变了实践观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B、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 C、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D、实现了科学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E、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明显的局限性是( )。 A、机械性 B、形而上学性 C、直观性 D、思辨性 E、不彻底性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华工《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答卷需抄题,请在姓名后面加上个人编号) 1、请根据本门课程的授课内容,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 义。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谈谈如何推动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25 分) 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①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生 活的重大举措。为实现新阶段的发展目标,不能再继续依靠牺牲资源、环境、劳动这三个要素,因为它违背科学发展观,是经济起飞初始阶段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粗放的增长方式,依靠这种增长方式难以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②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 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同世界上的创新型国 家相比差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比例和自给率低。③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国家的任务,既反映了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 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们提 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要让国内生产总值翻几番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讲是我们这个国家 民族生存、发展、统一的需要。 作为一名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推动创新型国建建设的途径有:第一,国家和企业 应制定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规划,如发动机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第二,制定和 ______ 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产业政策,如国家给予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激励政策,提高研发人员的自主创新意识;第三,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尤其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女口新能源汽车等;第四,推进国际合作。自主创新是开放式的创新,因此,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2、在你的专业领域,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社会责任感?为什么?(25 分) 答: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有: ①践行科研诚信,净化科研氛围 诚实向来是一种美德,它更是科技工作者探索、治学的态度,是一个国家社会的保障。科技工作者要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遵守最基本的行业规范,从客观事实出发,严谨、真实的记录、发表自己的研究过程,不弄虚作假。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不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如果科技工作者做不到这些,不仅会影响科技的进步,也会影响社会公众对科技事业的信任度。 ②开展科学探索,创新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 各个阶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社会的演变过程 1.20世纪20—30年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探索时期 (未成为独立的社会思潮) 主要流派: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布洛赫 卢卡奇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和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 主要观点:卢尔奇,柯尔施试图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为一种人道主义,并强调马克思思想与黑格尔思想的连续性(卢尔奇曾为自己部分错误的观点道歉) 小结:马克思主义在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误 入歧途,我们所做的就是要加深理解,及时纠正。

2.20世纪30—60年代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鼎盛发展时期 主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流派(1)法兰克福学派(又称新马克思主义) 起源:1923年2月3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成立的“社会研究所”,是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始作俑者。 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塞库,哈贝马斯,施密特等 主要观点:在求得人在精神方面的真正解放,现代社会中包括理性,科学和技术在内的所有意识形态都在批判之列,构建了自成体系的批判社会理论 小结:a. 对大众文化以及文化工业的批判和排斥使其理论充满了贵族式的颐指气使的气息,并使其丧失了客观的立场, 未能认识到电视这一媒介及其文化的积极功能。 b.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为我们提供 了一个宏观的研究媒介的视角。 (2)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 代表人物:威尔海姆·赖希,艾瑞克·弗洛姆,马尔库塞 主要观点: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用弗洛伊德主义补充,解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小结:a. 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 ——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温州问题 学习了大半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过老师的介绍以及自己平时的了解,明白了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书本上的介绍内容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直在想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到底有什么作用,它与我们当代社会有什么关系呢?说到这想起了在20世纪末的1999年,英国BBC广播公司曾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人月,汇集全球投票结果是:马克思居第一,爱因斯坦居第二。这当然主要是反映西方知识界的判断和评价。然而马克斯就是西方人,马克思主义也是由西方传进来的。体现了它在西方的影响很大,那么与我们中国又有多大的联系,对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又有多大促进作用呢? 之前学习近代史纲要以及毛概,知道了第一个较成功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我们中国,并与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现结合的是毛泽东,他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回到现代当下我们的生活,那他对于我们又有什么作用呢? 下面就结合当下的温州问题他欧诺一下马克思主义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近一段时间,有传闻浙江温州市多家民营企业的掌门人因资金断链不约而同地选择“跑路”。日前,记者前往温州调查,发现目前尚无证据证明温州中小企业普遍进入困难期。不过在多数中小企业背后,高利贷暗流涌动,令其发展如履薄冰。温州市发改委政策研究人士表示,当前的温州,一方面是产业底子薄弱,呈现“低、小、散”的局面,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融资难、利润率不高的困境;另一方面却有大量民间资本找不到投资方向。在投资资源性商品、房地产受阻后,近段时间在温州掀起了私募基金投资热。温州市政府亦希望能够引导民间资本通过股权投资等形式来推动温州市“十二五”期间的产业升级,形成几方共赢的局面。从4月份开始,温州市接连曝出三旗集团等多家企业资金断链而停业,企业老板因身负巨债选择“跑路”,引起一片哗然。上述企业在温州当地均颇有名气,其一夜关门引发了社会对中小企业生存状况的担忧。来自温州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温州企业订单、出口数量情况较为乐观。绝大部分企业运作正常。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一种与生俱来、敢于创新和敢于吃苦的精神崛起的温州民企,在新一轮经济发展起点上,有部分企业在逐渐失去原先的价值目标,有的干脆偏离主营业务,把企业资金转向炒房,甚至做房产开发商等等偏门上,而现在在国家对房产调控的大背景下,房地产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从本质上分析这也从温州问题反映了整个中国中小型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发展中说面临的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但又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马克思主义指出,共产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学说而是运动,使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标的最实际的运动。那么其实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就应该意识到或者是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的邓小平也明白再走下去的路上必然会遇到许多的问题。 作为商学院的学生,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在经济调控领域,分为“看不见的手”(市场经济自身的调控机能)和“看得见的手”(多指政府的干预)。那么在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试题及答案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列主义独创性理论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和北美全面确立其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并把它的影响扩展到全世界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当时面临的历史课题,是教育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他们通过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的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石;同时,他们特别声明:自己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自《共产党宣言》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欧洲大陆爆发了一系列民族民主革命,特别是发生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的巴黎公社革命;近代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显端倪。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新的发展,不断运用所创立的理论指导革命运动,并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理论,修改某些具体的设想和论断,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列宁所处的时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已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发展,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面对这样的现实,列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胜利,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同时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论断,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列宁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生产的认识,果断取消了基于战争环境与过去的认识而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余粮征集制,推行适合本国国情的“新经济政策”,从忽视、排斥商品生产转向有计划地利用商品货币的积极作用,并把发展商业视为“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列宁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新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活动舞台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致力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近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认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在实践中,正是由于他敢于突破苏俄中心城市暴动的革命方式,从而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的革命道路;在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他吸取苏联改造模式严重破坏生产力的教训,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一化三改”的路子,在成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平稳、持续的发展,并对尔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社会主义理念和实践面临严峻挑战。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在敏锐洞察和正确揭示时代新主题的同时,深刻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搞社会主义只能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他坚决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从根本上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模式,成功推行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他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使中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力。邓小平理论在继承毛泽东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进一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对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总结。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根据新世纪的时代特征、当代中国国情和历史任务、党的执政地位,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实践提出的新思想、新标准、新要求,把实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旗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旗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中最大 的流派,也是至今仍保持强大文化影响力的西方主要学术流派之一。法兰克福学派在当代西方思想史上享有重要地位。创立:以研究“社会哲学”为中心任务法兰克福学派自1930年代诞生以来经历了三代人、四个历史时期的理论发展。第一个时期(1923—1949)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形成时期,也即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聚集并发生影响的重要时期。法兰克福学派的名称来自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1923年,社会研究所由第一任所长格林贝格(Carl Gruenberg)主持成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研究和工人运动的经验研究。1930年,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接任所长后,重新确认了社会研究所的研究方向。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法西斯主义抬头,霍克海默要求摆脱研究所此前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纯哲学研究,将哲学和社会学结合起来,以研究“社会哲学”作为研究所的中 心任务。他指出,这种社会哲学不满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经济学和历史学的实证性分析,而是以“整个人类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对象来揭示和阐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 的命运”,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总体性的哲学批判和社会学批判。这一定位标志着以“社会批判理论”为特征的法兰克

福学派的真正形成。这一时期,霍克海默主持创办了《社会研究杂志》,并以该杂志为中心,延揽了波洛克、格罗斯曼、本雅明、马尔库塞、洛文塔尔、弗洛姆、阿多尔诺等一大批青年才俊。法兰克福学派逐步发展壮大,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在希特勒上台前夕,研究所及其主要成员整体搬迁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继续从事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黄金时代:以现代性批判为中心的全面文化批判第二个时期(1950—1960)是法兰克福学派发展的黄金时代。二战后,应联邦德国政府的邀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和波洛克等人于1949—1950年返回德国,重建社会研究所。社会研究所核心成员中的洛文塔尔、弗洛姆、基希海默(Otto Kirchheimer)和马尔库塞等人则留在了美国,后成为法兰克福学派强大的美国支脉。在这一全盛时期,法兰克福学派从哲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综合性的经验分析和考察,从事以现代性批判为中心的全面文化批判。该学派强调辩证的否定性和革命性,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物化结构,强烈抨击现代人的异化,特别是意识形态、工具理性、大众文化、大众传媒等异化力量对人的束缚和统治。在战后的十多年中,以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为代表的第二代通过“公共领域”等 理论创新而声名鹊起。这一时期法兰克福学派两代人群星灿烂、人才济济,共同形成了社会批判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高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渊源、代表、观点和评价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渊源、代表、观点和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其实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想潮流,或者是理论体系,而是一个总体称谓,它其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思潮、流派和学说,不同的学派都有着各自的代表人物和其主流思想,对后世也有着不同的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有着某种共同的理论基础,又在具体的思想内容上变现得极其复杂和庞大。虽然有时候会与马克思注意的基本原理会有些许冲突,但是其中也包含着许多有创新性而且深刻的理论观点。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渊源 一方面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纪元。在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和鼓舞下,西方的德国、芬兰、波兰、匈牙利和奥地利等国也相继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但都遭到了失败。于是,西欧马克思主义者纷纷从理论上进行反思,探讨西欧各国革命失败的原因。他们把革命陷于低潮的原因归于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机械化、教条化了,忽视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在革命实践中的能动作用,削弱了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功能。 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飞速发展,给西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后工业化”,不但经济迅速发展时期,还引起了社会结构、阶级结构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导致了对马克思暴力革命说、列宁的帝国主义垂死说、斯大林的集权主义的怀疑和不满,于是提出了种种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代表及其观点 1、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 卢卡契是现代匈牙利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哲学家。主要论著有:《美学》、《审美特性》、《美学史论文集》、《美学补遗》、《文学与民主》等。他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在20世纪影响很大、争议也很多。他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第一,艺术本质是审美反映论。卢卡契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人的心理是第二性的,任何反映都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结合,而不是机械的反映,强调社会、人类和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原则,坚持现实主义的立场。文学艺术作为审美反映是反映现实和超越现实的辩证统一,审美反映必然渗透着艺术家的主观成分;包含了主观辩证法,通过有意识的选择而超越客观现实;审美反映是一种拟人化的反映,通过典型来反映现实,典型是普遍性和个别性的有机统一。第二,艺术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巫术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是因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首先因为审美活动的主体条件是在劳动过程中历史地生成的,艺术创造的抽象形式与劳动密切相联;其次是因为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类有了闲暇,从而有了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可能。最后是因为文学艺术的历史生成还借助于巫术的中介作用。巫术是现实生活的模仿,从而具有现实生活的现象形式;巫术能激发思想感情,这两点是产生文学艺术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三,艺术功能是激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读书报告

读《共产党宣言》及感想 姓名:王磊学号:2016310492 组别:第3组组长名字:段小宇 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对于当代世界的发展、当代无产阶级运动具有重要意义与巨大推动作用。《共产党宣言》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它指出了为共产党的目标而奋斗与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终极目标之间的联系。自从1848年2月发表以来的160多年里,它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了广大无产阶级的命运而抗争,为了人民的命运而奋斗。 1.《共产党宣言》的思维框架 在《共产党宣言》的正文框架上,引言部分主要讲的《宣言》的发表背景与目的;正文第一章“资产者与无产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互相矛盾、互相斗争,以及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历史作用与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与历史使命;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主要论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的性质、特点、目的与理论原理;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阐述共产党的主义和指导思想,批判错误思潮;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讲无产阶级革命者在现实中的斗争策略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了科学,它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可以说,《共产党宣言》是我们共产党整个理论的源头。自从发表以来,它就成为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拉开了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帷幕,象征着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史诗的开始,指出党在阶级斗争中要将坚定的原则性和适度的灵活性相结合,要建立广泛的无产阶级统一战线,同时指出所有制问题是革命运动的基本问题以及暴力革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三大组成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共产党宣言》就是主要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 《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通过论证,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而无产阶级作为社会的最底层,受到剥削、压迫最为残酷,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同时与小农、小手工业相比,它与坚定的社会大生产相联系,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具有先进性,同时它能够组织起来,也具有组织性,同时人数众多、力量强大,具有广泛性。因此无产阶级肩负着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世界历史使命。 恩格斯曾强调过《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这说的实际就是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与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与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信息时代的社会思潮与舆论传播特点 及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B101020徐文杰(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回顾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一路充满了艰辛和曲折。从最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始,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经过不断对中国现状和世界局势分析和探索,摆脱了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思潮的影响,到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此后,其并四处奔波讲授,由此才拉开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的第一页。而如今,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和知识的共享、传播和交流显得如此方便轻松。诸葛亮之“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再让人惊讶。诚然,信息时代大大方便了社会思潮和舆论的传播,但于此同时也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知识更新加快,舆论观点满天飞,对个人来说会增加处理这些信息的工作,同时对于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未接触社会的高校学生。对于种种社会思潮,采取如何的态度面对,如何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人生观,如何面对各方面的压力等都值得进一步探索。 高校学生具有充足的基础知识储备,对当今社会思潮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但由于长期在校,远离社会,对一些特定的社会思潮的认识也只有肤浅的认识。同时,社会思潮对其精神世界具有相当大的引导作用,高校学生处于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嬗变和形成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和干扰。正因如此,对信息时代的社会思潮的影响要给予重视,能够正确分析和评价当今众多社会思潮和社会舆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信息时代的社会思潮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全面分析和掌握其产生、传播和影响的特性,进而有助于分析其对高校学生的具体影响。 一、信息时代社会思潮和舆论的主要特点 社会思潮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相应的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作用[1]。社会舆论则显得形式上比较随意,通常是一部分人,一个阶层的人对某一关系社会民生或是阶层利益的问题的讨论和意见。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乃至政治体制都已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巨大的社会变迁自然也反映到中国人的精神领域,对中国人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社会思潮的主要新特点为[2]: (1)来源复杂多元性。信息工具帮助人们开拓了视野,对世界不同国家的变化都能及时报告。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观点表达的工具。人们希望能从不同观点、不同视角、全面系统的认识同一个问题,同时将自己的观点让跟多的人所了解。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和不同阶层的人们思想的碰撞,导致不同社会思潮层出不穷,社会思潮因此异常复杂多元。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信息时代有目的的引导方式导致的舆论增多。 (2)传播手段多样化。信息化时代的传播除了书籍、报纸、大学讲坛等传统渠道,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等现代科技手段也被得到广泛应用。传播的范围也基本覆盖各个地方,

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作用及其指导意义

. ;. 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作用及其指导意义 恩格斯晚年对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的命题阐述旨在表明马克思主义是 一种方法的思想。而所谓的不“教条”就是不照搬、照抄,灵活运用,创造性的发展又不违背其根本原则,不能在榆树上发出杨树的新枝!他着重强调不要将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硬性灌输给人们,而应该引导人们在实践中探索和逐渐掌握科学的理论,而对其认识和掌握程度,也应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越由人们亲身经历,就越会深入人们的心坎。马克思主义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人们用实践来加以检验,用亲身经验来加深理解。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国家则需考虑实际情况,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将带来变革性的发展。 上述即是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学习马克思主义让大家更能深入了解到实践的重要性。大学生进入社会参加社会活动即是实践,是一种宝贵的经历、经验。只有走出了校门,才能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才能摆脱拘泥于我们脑海里的天真幼稚的想法,变得成熟稳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当然,在实践的过程中,大家能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与他人、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不断提升自我,将理论应用于社会,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我的价值,服务于社会。最重要的是,大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给人们带来的最大的指导性意义。 所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数种人有无数中理解。在我看来,一个人首先要确立一个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奋勇向前的动力。当然,目标的最终形成取决于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以及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等一系列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你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决定了你是一个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还是卑鄙、狭隘、自私的人。其次,每个人做任何事都有一个基本准则,这决定了你关于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一种取向和选择。你必须有你自己行事的准则。最后,一个人必须要有思想高度,要有自己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才不会被外物所迷惑。这三者有机统一,密不可分。所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确定目标后,披荆斩棘一路向前,最终到达自己所预期的人生目的。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学习,大学生意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并且最重要的是,大家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为社会而作出贡献,做有益于人民的人!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简介 一、早期代表人物(20世界20——30年代) 1、格奥尔格·卢卡奇(Ceorg Lukacs,1885-1971),匈牙利着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审美特征》(1963),《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超一流 2、卡尔·柯尔施(Korsch,Karl 1886-1961),德国人,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1923——1937)、《卡尔·马克思》(1938)。超一流 3、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Antonio 1891~1937),意大利人,意大利共产主义思想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者和领导人之一,是与卢卡奇、柯尔施齐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代表作:《反对〈资本论〉的革命》(1917)、《狱中札记》(1929——1935)。超一流 二、发展繁荣时期(20世纪30——70年代) (一)法兰克福学派 (第一代) 1、霍克海默尔(Max Horkhaimer 1893—1973),德国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首脑人物、“社会批判理论”创始人。代表作:《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1937),《论哲学的社会功能》(1940),《启蒙的辩证法》(1947),《工具理性批判》(1967)。超一流 2、阿多诺(Adorno,T·W,1903——1969)德国人,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霍克海默尔。代表作:《弗洛伊德理论和法西斯主义宣传的程式》(1951),《否定的辩证法》(1966)。超一流 3、班杰明(Benjamin,Walter 1892——1940),德国人,代表着作:《德国悲剧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有人曾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人们享受科学成果的同时也要承担科学发展带来的弊端。”这样的说法我并不否认,科学发展是人类进步、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凡事都有两面性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所以人类要进步、人类文明要发展,就必然要承担进步与 发展带来的结果。 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门课程后,对科学的继承与发展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一方面,科学的图景常常都是集猜想、反驳、经验、验证四位一体的“杂合体”,就像是Windows的ta的补丁们,不断纠错交结在一起;另一方面科学又像是一个“问题小孩”,其继承与发展都存在很多问题,好的坏的、简单的困难的、清撤的含混的、肯定的纠结的?? 我们在继承科学前辈们留下的技术与经验时,会对其提出质疑和进行反复验证,直至其理论与实践都是客观存在贴合实际的。这就是科学的继承,是反复验证而不是盲目接受。同样的,科学的发展也是在科学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发展也需要反复提出质疑、进行验证、投入实践。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世界观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跟当代始终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 就如《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中关于当代科学技术部分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科学和技术的讨论在当代得到了有用印证,科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引发了技术革命,带动了产业革命,促使整个世- 1 - 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综合国力的竞争越发激动,而且科学技术在其中占据着十分严重的地位,这就迫使我们必须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创建一个具备创新性与科学性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目标以及社会评价越来越受重视与关注,但在继承与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要注意区别于科学主义,在这里我们就要尤为重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在当代,科学是文化的集中体现,求真的同时不能忽略科学“为善”的价值,在继承与发展科学技术时必须要有道德与责任的担当。同时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节约型社会建设等理念的提出在科学层面上也都获得了必要性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