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及答案

化学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及答案

化学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及答案
化学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 试卷一 一、选择题( 共15题30分) 1. 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dU = (Cp- nR)dT进行计算的是:( C ) (A)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 (B)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D) 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B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因为绝热可逆ΔS = 0 (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绝热不可逆S > 0 (C) 不能断定(A)、(B) 中哪一种正确所以状态函数S 不同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故终态不能相同 3.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ΔF。( C ) (A)>ΔG (B) <ΔG (C) =ΔG (D) 不能确定 4. 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C ) (A) S (B) (G/p)T (C) (U/V)T 容量性质除以容量性质为强度性质(D) CV

5. 273 K,10p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 C ) (A) μ(l) >μ(s) (B) μ(l)= μ(s) (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 6.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 和纯水(B)。经历若干

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μ(纯水)>μ(糖水中水) ,水从(B) 杯向(A) 杯转移) ( A ) (A) A 杯高于B 杯(B) A 杯等于B 杯 (C) A 杯低于B 杯(D) 视温度而定 7.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D ) (A) 1 (B) 2 (C) 3 (D) 4 * Φ=C+2-f=2+2-0=4 8.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C ) (A) 3 种(B) 2 种 (C) 1 种(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S = 5 , R = 3 , R' = 0,C= 5 - 3 = 2 f*= 2 -Φ+ 1 = 0, 最大的Φ= 3 , 除去硫酸水溶液与冰还可有一种硫酸水含物与之共存。 9. 已知A 和B 可构成固溶体,在A 中,若加入B 可使A 的熔点提高,则B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_______ B 在液相中的含量。( A ) (A) 大于(B) 小于 (C) 等于(D)不能确定 10. 已知反应2NH3= N2+ 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1/2) N2+(3/2) H2= NH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C )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测试卷:身边的化学物质测试卷(A)(含解析)

身边的化学物质测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 1.学习化学可以防止走人生活和学习的误区。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银不是银,而是金属汞 B.于冰不是冰,而是固体二氧化碳 C.纯碱不是碱,而是盐 D.苛性钠不是钠,而是一种常见的盐 2.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 A.八宝粥 B.珍珠奶茶 C.矿泉水 D.蒸馏水 3.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B.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C.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二氧化碳 D.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酸碱指示剂 4.下列物质中可作为复合肥料的是 ( ) A.K2SO4 B.NH4HCO3 C.NH4 H2PO4 D.CO(NH2)2 5.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 )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乇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我国的人均水量居世界第一 C.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7.下列生活经验和知识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铝合金比铁制品耐腐蚀的原理是:铁的化学性质比铝活泼 B.用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渍的原理是:油渍易溶于汽油 C.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是:胃酸会和氢氧化铝发生中和反应 D.食醋除水垢原理是:食醋中的醋酸和水垢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 8.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FeCl3、NaOH、NaCl B.Na2SO4、HCl、BaCl2 C.CuSO4、KCl、HCl D.Na2CO3、NaCl、Na2SO4

初三化学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测试卷(A)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测试卷(A)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0重庆卷】2020年6月,某高速路上一辆液化石油气槽罐车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以下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NO2 B.CO C.粉尘 D H2O 2、【2020贵州遵义】欲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 A.加肥皂水 B.静置沉淀 C.加入明矾 D.加热煮沸 3、【2020云南】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4、下列不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密度比空气略大B.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不易溶于水D.能供给呼吸 5、【2020湖南长沙】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 B.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6、【2020青海】下列对河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 B.过滤 C.加入活性炭 D.静置沉淀 7、下列是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时的一些做法,其中错误的是() A.让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B.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 C.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D.让漏斗中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 8、实验室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依据的CO2性质是() A.密度B.颜色C.气味D.熔点 9、【2020江苏扬州】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O2是无色气体 B.相同条件下,O2的密度大于CO2的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B A. ΔU=Q V B. W=nRTln(p 2/p 1)(用到了pv=nRT) C. ΔU=dT C m ,V T T 2 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2. C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3. C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7. D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8. B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2017(附答案与解析)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2017(附答案与解析)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选择题 1.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答案:D。因焓是状态函数。 2.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 在等温过 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 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答案:D。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 Δ(pV)<0则ΔH<ΔU。 3.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C) 很多物质的生 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 (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 都是相对值 答案:A。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 为零。 4.下面的说法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 (A) 在一完全绝热且边界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 2

3生化学反应时,其内能一定变化 (B) 在无功过程中,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这表明内能增量不一定与热力学过程无关 (C) 封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平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系统所做的功与途径无关 (D) 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完成的方式无关 答案:C 。因绝热时ΔU =Q +W =W 。(A )中无热交换、无体积功故ΔU =Q +W =0。(B )在无功过程中ΔU =Q ,说明始末态相同热有定值,并不说明内能的变化与过程有关。(D )中若气体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所做的功显然是不同的,故ΔU 亦是不同的。这与内能为状态函数的性质并不矛盾,因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不可能到达同一终态。 5.关于节流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节流膨胀是绝热可逆过程(B)节流膨胀中系统 的内能变化(C)节流膨胀中系统的焓值改变(D)节流过程中多孔塞两边的压力不断变化 答案:B 6.在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描述是正确的: (A )Q H =p < 0 (B )Q =H p >0 (C )Q =H =p <0 (D ) Q H =p <0 答案:C 。节流膨胀过程恒焓绝热且压力降低。

2018年中考化学-我们身边的物质综合4气体流程图试题气体成分的鉴别(无答案)

我们身边的物质 (18咸宁)5、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A.H2 CO CH4 B. CH4 CO H2 C.CO CH4 H2 D.CO H2 CH4 (18广东)8.有一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剩余气体经浓硫酸洗气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符合上述现象的气体组合是 A.H2、CO、CO2 B.N2、02、CO2 C.H2、CH4、CO D.H2、CH4、CO2 (18广元)13.(2018省市,13题,6分)某可燃性气体X可能含有H、C、O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在空气中点燃X(夹持仪器已略去) 已知: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分析推断:

(1) 若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未出现浑浊,则X 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_____________,X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 (2) 若无水硫酸铜不变色,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则X 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 X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 (3) 若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则X 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且X _______(选填字母编号) A. 只能是纯净物 B. 只能是混合物 C. 既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及检验和鉴别;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燃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如果可燃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因为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可利用此性质来检验水的存在,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解题过程】如果气体X 燃烧产物通过上述装置,(1)若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说明X 燃烧只生成水,则X 一定含有的H 元素,X 为H 2,燃烧的化学方程 式:2H 2+O 2=点燃 2H 2O ;故填:H ;2H 2+O 2=点燃2H 2O ;(2) 若无水硫酸铜不变色,澄清石 灰水出现浑浊,则X 一定含有C 元素,X 为CO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 2=点燃 2CO 2; 故填:C ;2CO+O 2=点燃 2CO 2;(3) 若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则X 一定含有C 、H 元素,且X 可能是CH 4,或H 2和CO 、或CH 4和H 2、或CO 和CH 4、或CH 4、H 2和CO ,因此气体X 既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选C ;故填:C 、H ;C ; 【知识点】物质的检验、鉴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8重庆B )23.(6分)某未知气体X 可能含有CO 、CH 4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同学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ⅰ)加热时,CH 4能与CuO 反应生成Cu 、CO 2和H 2O ;

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北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注意事项: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均不给分。 2.答题时可不抄题,但必须写清题号。 3.答题必须用蓝、黑水笔或圆珠笔,用红笔或铅笔不给分。 4.101.325kPa≈100kPa=p 5.作图用铅笔,且作图题答在指定题号的答题纸上。 6.选做题得分不记入总分,但作为参考分。 一、填空题:(18分) 1. 2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338Pa ,现有20℃、2338Pa 的H 2O(l ),分别经两种途径变成20℃、2338Pa 的H 2O(g),(l)在恒温恒压下进行,则ΔG ______零;(2)在恒温20℃、反抗p 外=0条件下进行,则ΔG_____零。(填<,>或=) 2. 20℃时,HCl 气体溶于苯中形成理想稀溶液,当达到气液平衡时,液相中HCl 的摩尔分数为0.0835,气相中苯的摩尔分数为0.095。又已知20℃时纯苯的饱和蒸汽压为10.010kPa 。则气液平衡时气相总压p =_____kPa 。 3. 已知某温度T 时,下列两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2A=2B+C 1K =5.6×10-10 2D=2E+C 2K =2.6×10-9 则反应D+B=A+E 的标准平衡常数3K =______。 4. 为了理解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现将293.2K ,1p 下半径为r 1=1.0×10-3m 的小水滴分散成半径r 2=1.0×10-9m 的小水滴。已知293.2K 时水的表面张力σ=0.0728N·m -1,则分散前后水滴表面积增加值ΔA =____m 2,表面吉布斯函数增加值ΔG A =______J 。 5. 将反应Ag 2SO 4(s)==2Ag +(a Ag+)+SO 42-(24 SO a -)设计成电池____________ 。若已知 E {SO 42-│Ag 2SO 4,Ag}=0.627V ,E {Ag +│Ag}=0.799V ,则在标准状态下该电池_______自发电池。(填是或不是) 6. 某理想气体A 其分子的最低能级是非简并的,若取分子的基态作为能量零点,相邻能级的能量为ε1,其简并度为2,忽略更高的能级,则A 分子的配分函数q =________,设ε1=kT ,则相邻两能级上的最概然分子数之比为n 1/n 0=________。 7.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如下式: NaOH+CH 3COOCH 5→CH 3COONa+C 2H 5OH 当确定该反应动力学方程时,需要测定不同时刻反应物的浓度。根据该反应的特点,采用何种物理方法测定较好,并简述理由。 ●选做题:(10分) A sample of perfect gas that initially occupies 15.0 dm 3 at 250K and 101.325kPa is compressed isothermally. To _______kPa pressure must the gas be compressed to reduce its entropy by 5.0 J ?K -1. 二、选择题:(6分) 1. 热力学基本方程d G =-S d T +V d p 可运用于下述何种过程( )。 A. 298K ,p 的H 2O(l )蒸发过程 B. 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过程 C. 电解水制取H 2 D. N 2(g)+3H 2(g)→2NH 3(g)未达平衡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 6 一、对下列说法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在()中填入正确或错误,并在必要时予以文字修正。 1. 使学生懂得“是什么”和“为什么”,就实践了对某一化学命题的学习。() 错误,修正:不仅要懂得“是什么”和“为什么”,而且要学会“怎么获得”和“如何应用”,以及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发展过程就基本实践了对某一化学命题的学习。 2. 国际上调查公民科学素养主要考察对三方面内容的了解程度:科学术语和概念; 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 3. 化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错误,化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是对某一主题下所列内容应达到的最高学习要求。 错误,“内容标准”是对某一主题下所涉及的内容应达到的最低(基本的)学习要求。 5. 化学教学论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错误,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是在人类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一门交叉学科。 6. 化学学习策略可以解释为化学学习方式。() 错误,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修正:化学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化学学习活动中有效地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 二、简答题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四种“知识支柱”,请用英文和中文分别表达这四种“知识支柱”。

【参考答案】1、该书提出的四种知识支柱是: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2. 简述21世纪初的全国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内容主题。 课程:化学1 化学2 认识化学科学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实践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3.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A)与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B)建构的内容体系分别如下: 试通过分析比较,阐述两者的特点。 A:内容体现传统的教学观念,偏重化学学科知识,重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突出学习方式的转变(科学探究),提倡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物质世界的兴趣,揭示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5分) (评分的标准是以学生的语句含义考虑) 三、设计题(共50分) 1.通过“从碳酸饮料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活动为主题,设计简要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方案。(15分)

初三化学课程标准测试题

笔试部分 一、填空 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 4、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丁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情感·态度·价值观中要求: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选择 1、“我们周围的空气”的一级主题是( B ) A、科学探究 B、身边的化学物质 C、物质的化学变化 D、物质构成的奥秘 2、“化学物质的多样性”的一级主题是(D) A、科学探究 B、化学与社会发展 C、物质的化学变化 D、物质构成的奥秘 3、“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属于认识性学习目标中的(A ) A、知道 B、了解 C、理解 D、认识 4、“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属于认识性学习目标中的(A) A、能 B、了解 C、解释 D、懂得 5、属于“物质的化学变化”的二级主题的是(B) A、化学物质与健康 B、质量守恒定律 C、完成学生的基本实验 D、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6、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不包括(D ) A、激发学习化学的好奇心 B、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 C、体验科学探究的的过程 D、制造化学物质 三、简答题 1、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一级主题是什么 答: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2、化学与社会发展的二级主题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其余四个二级主题) 答: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化学物质与健康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华中科技大学2003级五年制2002级德医专业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

华中科技大学2003级五年制2002级德医专业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 华中科技大学2003级五年制、2002级德医专业生物化学试卷(A)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卷纸上把相应的英文字母涂黑。 每小题0.5分,共20分。) 1.下列描述血红蛋白概念正确的是: A. 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为S形 B. 血红蛋白不属于变构蛋白 C. 1个血红蛋白可与1个氧分子可逆结合 D. 血红蛋白是单亚基球蛋白 2.有关蛋白质三级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有生物学活性 B. 亲水基团多位于三级结构的表面 C. 三级结构的稳定性由次级键维持 D. 三级结构是单体蛋白质或亚基的空间结构 3.常出现于肽链转角结构中的氨基酸为: A. 半胱氨酸 B. 脯氨酸 C. 丙氨酸 D. 谷氨酸 4.核酸对紫外线的吸收是由哪一种结构产生的 A. 碱基 B. 核糖 C. 磷酸 D. 脱氧核糖 5.含有稀有碱基比例较多的核酸是: A. rRNA B. 线粒体DNA C. tRNA D. mRNA 6.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 A. 四氢叶酸 B. 二氢叶酸 C. 对氨基苯甲酸 D. 叶酸

7.已知某种酶的K m值为0.05mol/L,试问要使此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达最大反应速度 的80%时底物浓度应是多少? A. 0.04mol/L B. 0.05mol/L C. 0.1mol/L D. 0.2mol/L 8.在血糖偏低时,大脑仍可摄取葡萄糖而肝脏则不能,其原因是: A. 胰岛素的作用 B. 己糖激酶的K m低 C. 葡萄糖激酶的K m低 D. 血脑屏障在血糖低时不起作用 9.下列哪种物质缺乏可引起血液丙酮酸含量升高? A. 硫胺素 B. 叶酸 C. 吡哆醛 D. 维生素B12 10.在糖酵解过程中,下列哪个酶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 A. 醛缩酶 B. 烯醇化酶 C. 丙酮酸激酶 D. 磷酸甘油酸激酶 11.下列哪种糖代谢途径既不生成ATP或UTP也不消耗ATP或UTP? A. 糖酵解 B. 糖原合成 C. 糖异生 D. 糖原分解 12.不能使甘油磷酸化的组织器官是: A. 肝脏 B. 肾脏 C. 小肠 D. 脂肪组织 13.脂酸合成的限速酶是: A. HMG-CoA合成酶 B. HMG-CoA还原酶 C. 乙酰CoA羧化酶 D. 肉碱脂酰转移酶 14.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是: A. 软脂酸 B. 硬脂酸 C. 亚油酸 D. 花生四烯酸 15.脂蛋白脂肪酶的激活剂是: A. apoAI B. apoB100 C. apoCⅡ D. apoE 16.脂肪酸β-氧化、酮体生成及胆固醇合成的共同中间产物是:

人教版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综合 3工业流程图试题 物质的制备(无答案)

我们身边的物质 (2018?遵义)某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吸收废气中的SO2,部分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流程能减少酸雨的形成 B. 饱和食盐水中的 NaCl没有参与反应 C. 用CO2制 取NaHCO3,符合低 碳理念 D. 用CaSO4和煤灰制水泥, 实现废物再利用 (2018?无锡) 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以一种镁矿石(主要成分为SiO2和MgCO3,还含有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MgSO4?7H2O的主要流程如图: 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 。 (2)“废渣Y”中含有少量的FeOOH,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3)MgCO3溶于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溶液A”中加入H2O2溶液会生成Fe2(SO4)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选用MgO调节pH使Fe3+转化为沉淀,而不选用NaOH的原因是 1

2 3 3 3 。 (18乌鲁木齐)10. 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的新的治污方法不仅吸收了 SO 2, 同时还得到了某种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 述 不正确的是 A. 该流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 H 2SO 4 B. 图中 FeSO 4 → Fe 2(SO 4)3 的反应类型是复分 解反应 C. 该流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 Fe 、S 和 O D. 图中吸收 SO 2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 2(SO 4)3 + SO 2 + 2H 2O == 2FeSO 4 + 2H 2SO 4 (18北京)17、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 2O 3)、焦炭、 空气等,转化过程如下: (1)②中,反应为CO 2+C 高温 2CO ,其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 (2)③中,CO 与Fe 2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北京)18、为保护绿水青山,可将工业残留的钡渣(主要成分为碳酸钡(BaCO 3))进行无害化处理,制取化工原料;硫酸钡(BaSO 4) 。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BaSO 4难溶于水,氯化钡(BaCl 2)可溶于水。 (1)粉碎钡渣的目的是 。 (2)反应釜1中的气体X 为 。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项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火箭发动机里使用的液态氧的作用是 A.火箭燃料 B.火箭助燃剂 C.供宇航员呼吸 D.汽化吸热 2.加入足量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A.草莓酱 B.蔗糖 C.牛奶 D.食用油 3.下列物质不属于 ...碳单质的是 A.石墨 B.金刚石 C.C60 D.二氧化碳 4.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5.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B.CO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支持燃烧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D.石墨可做电极 6.南昌市地铁轨道1号线建成将极大改善市区交通状况。地铁轨道通常是由锰钢制成的,锰钢属于 A.金属材料B.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物 7.以下实验的注意事项不合理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见到导管口冒出的气泡连续均匀才能开始收集 B.做电解水实验时,一定不能用NaCl来增强导电性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结束时,一定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停止加热 D.氧气验满时要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才能准确验证 8.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1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9.下列关于物质鉴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用稀盐酸就可以鉴别Fe、C、CuO三种黑色粉末 B.只用酚酞就可以鉴别NaOH、NaCl、Na2SO4、稀盐酸四种溶液 C.只用水(可以使用温度计)就可以鉴别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 D.不需要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Na2CO3、HNO3、NaNO3、CaCl2四种溶液 10.有关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B.循环过程中水分子的能量在不断变化,但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D.该循环过程中水分子的大小和排列方式都发生了改变 11.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A.铜和铁 B.铁和银 C.银 D.铜和银 12.下图“→”表示一种金属能把另一种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甲、丙、乙 13.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2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上册)

《物理化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理想气体经过节流膨胀后,焓____(升高,降低,不变)。 2. ()0T dH dV =,说明焓只能是温度的函数,与_____无关。 3. 1molH 2(g )的燃烧焓等于1mol_______的生成焓。 4. 物理量Q 、T 、V 、W ,其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与过程有关的量是 ;状态函数中属于广度量 的是 ;属于强度量的是 。 5. 焦耳汤姆逊系数J-T μ= ,J-T 0μ>表示节流膨胀后温度 节流膨胀前温度。 6. V Q U =?的应用条件是 。 7. 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表达为:“功可全部变为热,但热不能全部变为功而 。 8. 用ΔG ≤0判断过程的方向和限度的条件是_________。 9.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表述为 。 10. 写出热力学基本方程d G = 。 11. 卡诺热机在T 1=600K 的高温热源和T 2=300K 的低温热源间工作,其热机效率η=___。 12. 高温热源温度T 1=600K ,低温热源温度T 2=300K 。今有120KJ 的热直接从高温热源传给低温热源,此 过程ΔS =________。 13. 1mol 理想气体由298K ,100kpa 作等温可逆膨胀,若过程ΔG =-2983J ,则终态压力为 。 14. 25°C 时,0.5molA 与0.5molB 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则混合过程的ΔS= 。 15.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某种过程变化到终态,若变化过程中 pV γ不变,则状态函数(ΔS 、ΔH 、ΔU 、ΔG 、ΔA )中, 不变。 16. 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下,溶液中任一组分在任意浓度范围均遵守拉乌尔定律的溶液称为___________。 17. 25°C 时,10g 某溶质溶于1dm 3溶剂中,测出该溶液的渗透压Π=0.4000kpa ,该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为________ 18. 氧气和乙炔气溶于水中的享利系数分别是717.2010Pa kg mol -???和 811.3310Pa kg mol -???,由享利定律系数可知,在相同条件下, 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于 在水中的溶解度。 19. 28.15℃时,摩尔分数0.287x =丙酮 的氯仿-丙酮溶液的蒸气压为29.40kPa ,饱和蒸气中氯仿的摩尔分数为0.287x =氯仿。已知纯氯仿在该温度时的蒸气压为29.57kPa 。以同温度下纯氯仿为标准态, 氯仿在该溶液中的活度因子为 ;活度为 。 20. 混合理想气体中组分B 的化学势B μ与温度T 及组分B 的分压p B 的关系是B μ= ,其标准态选为 。 21. 吉布斯-杜亥姆方程的表达式为 。 22.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定义是 。 23. 苯的标准沸点是80.1℃,则在80.1℃时苯的饱和蒸气压是为 Pa 。 24. 纯物质两相平衡的条件是 。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测试题(含答案)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量筒读数 C.向试管中加固体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同学们在使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之后,想要回收二氧化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二氧化锰和废液分离,同学们应该采用的操作是过滤 B.如果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壁,过滤速度会减慢 C.为了使过滤充分,过滤时,玻璃棒应该不停搅拌 D.不考虑实验过程的损耗,同学们最终烘干获得的二氧化锰质量应该与起初取用的质量相同 3.有两份质量相同的氯酸钾,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加热后反应时间和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用图来表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DABC表示有催化剂的曲线 B.D'C'的反应时间=DC的反应时间 C.DABC的面积=D'A'B'C'的面积 D.DABC的面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6.高炉炼铁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①C+O2点燃 CO2②2CO2+C 高温 2CO ③CaCO3 高温 CaO+CO2↑ ④Fe2O3+3CO 高温 2Fe+3CO2 A.③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B.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参加 D.不论是否有氧气参加,只要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就属 于化合反应 8.某气体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A.难溶于水,比空气轻 B.易溶于水,比空气重 C.难溶于水,比空气重 D.易溶于水,比空气轻 9.下列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两种单质组成 B.自然界的水都属于纯净物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D.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0.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可燃性 B.臭氧(O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 C.CO2约占空气体积的0.94%,能产生温室效应 D.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1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而且增大压强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得越多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像倾倒液体一样倾倒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过高,会致人死亡 D.二氧化碳从无色气体压缩成固态干冰发生了物理变化 12.对“大棚”农作物施用“汽水”(碳酸溶液),是近年来在种植生产中兴起的一种新方法。对于其作用的下列几种叙述:①加速植物光合作用;②冬天有助于农作物“防冻”; ③有利于改良碱性土壤,调节pH。其中正确的是

中考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考点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实验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A.一种化合物B.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D.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2、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可乐饮料B.加碘食盐 C.蒸馏水 D.玻璃钢 3、以下常见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硫酸钾(K2SO4) B.尿素[CO(NH2)2] C.磷酸二氢铵(NH4H2PO4) D.磷酸钙[Ca3(PO4)2] 4、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由物质分类知识可知,属于同—类物质的一组是() A.红磷、医用酒精、甲烷B.加碘盐、纯碱、石灰水C.食醋、氧气、酱油D.海水、糖水、雨水 5、小军用右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了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甲乙、丙、丁…… A 常见的干燥剂石灰石、浓硫酸、生石灰 B 常见的合金不锈钢、焊锡、生铁 C 常见营养素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 D 常见的盐食盐、纯碱、高锰酸钾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撤盐,可以加加速冰雪融化 B、硝酸铵溶于水制成的冰袋可用于给发烧病人降温 C、碳酸钙可作补钙剂 D、厨房洗涤剂有溶解油污的作用 7、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Cl、NH4Cl、Na2SO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BaCl2溶液 D、Ba(OH)2溶液 8、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因此,与干冰的化学组成不同 ②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 ③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 ④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9、下列可用于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一组药品是() ①Cu、Zn、FeSO4溶液②Cu、Fe、ZnSO4溶液③Zn、FeSO4溶液、CuSO4溶液④Fe、CuSO4溶液、ZnSO4溶液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0、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Cl—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生物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河南科技学院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生物化学试题(A ) 适用班级:园林131-134 注意事项:1.该考试为闭卷考试; 2.考试时间为考试周; 3.满分为100分,具体见评分标准。 一、名词1、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2、氨基酸的等电点: , 3、氧化磷酸化: 4、乙醛酸循环: 5、逆转录: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蛋白质多肽链形成α-螺旋时,主要靠哪种次级键维持( ) A :疏水键; B :肽键: C :氢键; D :二硫键。 2、在蛋白质三级结构中基团分布为( )。 , A :疏水基团趋于外部,亲水基团趋于内部; B :疏水基团趋于内部,亲水基团趋于外部;

C:疏水基团与亲水基团随机分布;D:疏水基团与亲水基团相间分布。 3、双链DNA的Tm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 A:A+G;B:C+T: C:A+T;D:G+C。 4、DNA复性的重要标志是()。 A:溶解度降低;B:溶液粘度降低; C:紫外吸收增大;D:紫外吸收降低。 " 5、酶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是()。 A:升高反应活化能;B:降低反应活化能; C: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D:升高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6、鉴别酪氨酸常用的反应为( )。 A 坂口反应B米伦氏反应C与甲醛的反应D双缩脲反应 7、所有α-氨基酸都有的显色反应是( )。 A双缩脲反应B茚三酮反应C坂口反应D米伦氏反应 ? 8、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 A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改变B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环 C 辅基脱落D蛋白质发生水解 9、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构象的特征之一是( )。 A肽键平面充分伸展B氢键的取向几乎与中心轴平行C碱基平面基本上与长轴平行D氢键的取向几乎与中心轴平行 10、每个蛋白质分子必定有( )。 Aα-螺旋Bβ-折叠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 # 11、多聚尿苷酸完全水解可产生( )。 A 核糖和尿嘧啶B脱氧核糖和尿嘧啶C尿苷D尿嘧啶、核糖和磷酸 12、Watson-Crick提出的DNA结构模型( )。 A是单链α-螺旋结构B是双链平行结构 C是双链反向的平行的螺旋结构D是左旋结构 13、下列有关tRNA分子结构特征的描述中,( )是错误的。 A 有反密码环 B 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型 C 5'-端有-CCA结构 D 3'-端可结合氨基酸 【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物质中,不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A.水和冰B.二氧化碳和干冰 C.冰和干冰D.氧气和液氧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的是()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极易溶于水 B.食物腐败不需要氧气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 D.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 4.下列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大量白雾 B.木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C.铁丝:火星四射 D.蜡烛:淡蓝色火焰 5.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中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的是()A.蒸馏 B.活性炭吸附 C.加入肥皂水 D.过滤 6.下图是实验室氧气的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制备B.收集C.验满D.验证性质7.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生成更多的氧气 B.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D.过氧化氢不加入二氧化锰也能分解出氧气 8.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碳+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 B.石蜡+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加热 ——→汞+氧气

D.镁+氧气点燃 ——→氧化镁 9.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物呼吸B.苹果腐烂 C.镁条燃烧D.钢铁生锈 10.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电解水时氢原子和氧原子被破坏 C. 电解器正、负两极端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D. 检验氢气的纯度时,没有听到响声说明已经纯净了 11.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1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向盛有石灰石的锥形瓶中加入酸后,过一会儿石灰石表面几 乎无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 A.没有加热 B.锥形瓶上的橡皮塞漏气 C.加入的酸是稀硫酸 D.没有用玻璃棒搅拌反应物 13.右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有() A.1处B.2处C.3处D.4处 14.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 A.是否与水反应 B.密度 C.溶解性D.颜色 15.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主要是因为() A.二氧化碳能与燃烧物发生化学反应 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碳酸 C.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共43分) 16.(2分)成年人每分钟大约吸入氧气8 L,大致需要空气L,该空气中含有氮气约L。 17.(2分)现有下列七种物质:①干冰、②铁、③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④过氧化氢、⑤硬水、⑥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⑦一种黑色的固体粉末,其中肯定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肯定属于纯净物的有。 18.(7分)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紫色石蕊试液变为 色,其原因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则石蕊又由色变为色,其原因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19. (4分)下面是某些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其原因可能是: (1)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成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炸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