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教案(共4课时)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教案(共4课时)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教案(共4课时)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教案(共4课时)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沈从文,体会他笔下的湘西世界——自由、自然的原始乡村生活,淳朴、剽悍的民风。

2 学习写作自传。

【教学重点】

1 如何看待沈从文的“逃学”。

2 探讨人应当怎样生活。

3 体会沈从文自然、朴实、优美的文风。

【课时安排】:4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大意,讨论如何看待沈从文的“逃学”。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阅读全文

二检查基础知识导入。

1 、将正确的读音和书写填在括号内。

琅琅()上口强h à n( ) ku í le ǐ()

ō u ()斗x ī()落

竹篙()鳜()鱼

缝罅()擘()画

zh ē nzhu ó()()

誊()录y ō ng ()肿

2 、分别列举符合下列文体分类标准的沈从文的其中一部作品。

⑴短篇小说集()

⑵中篇小说()

⑶长篇小说()

⑷论文集()

3 、填空题。

自传,是()的文章。在叙述方法上,可采用()法和()法,《从文自传》就是采用()法来写成的。

【答案】

1 、琅琅(l á ng )上口强悍傀儡殴斗奚落竹篙(g ā o )

鳜(gu ì)鱼缝罅(xi à)擘(b ò)画斟酌誊(t é ng )录

臃肿

2 、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论文集《沫沫集》《废邮存底》《云南看云集》。

3 、字数生平和思想演变过程顺叙法和倒叙法顺叙法

三整体感知文意

要求学生概括文章内容。

板书:

1~2 节:上学、逃学

3 节:从军

4 节:入报馆

四阅读课文,课堂讨论:如何看待沈从文的“逃学”。

分解问题:

1 一本“小书”和一本“大书”分别指什么?

——“小书”指课本;“大书”指大自然和社会生活。

2 沈从文为何逃学?(要求用原文回答)

他的逃学和我们所说的逃学是不同的,它的不学是为了更好的学。从文中这段描述可以看出来:“可是只要我不逃学,在学校里我是不至于像其他那些人受处罚的。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琅琅上口,一字不遗。也似乎就由于这份小小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更使我轻视学校,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的利用自己的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

3 他逃学之后都做了什么?(要求用原文回答)

4 沈从文是否真的排斥学校?

——从后两节中可看出沈从文很想进入新式学堂,并最终奔赴北京,希望继续求学。

5 你知道沈从文的成长契合了法国哪位思想家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自然教育。

《爱弥儿》是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写于1757 年,1762 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 自然教育” ,以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 新

人” 。

卢梭的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与自然教育密切相联的,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及早地养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体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习惯。

【卢梭名言】

·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思考与实用的结合,就能产生明确的概念,就能找到一些简便方法,这些方法的发现激励着自尊心,而方法的准确性又能使智力得到满足,原来枯燥无味的工作,有了简便方法,就令人感到兴趣了。

·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

·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愈多,他们愈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无知的人总以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应该见人就讲。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轻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学问的,他可以讲很多东西,但他认为还有许多东西是他讲不好的。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

·社会就是书,事实就是教材。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再枷锁之中!

·滥用书籍,则学问死矣。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

·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

·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

·向他的头脑中灌输真理,只是为了保证他不在心中装填谬误。

·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在我们中间, 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 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

6 思考自然主义与现代文明的对抗,体会现代人的压力与不自由。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沈从文其人、其文

【教学过程】

一教师介绍沈从文20 岁后的人生经历。

【附】

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

沈从文

我是解放后才由北大国文系改入历史博物馆的,同时还在北大博物馆系教教陶瓷。因为北大博物馆系那个供参考用的陈列室,部分瓷器和漆器,多是我捐赠的,同时还捐赠了些书籍。

到馆不多久,即送我去西苑革大“ 政治学院” 学习,约一年之久。临结业前,多重新分配工作,有的自愿填写。我因为经过内外变故太大,新社会要求又不明白,自己还能作什么也不明白,所以转问小组长,请转询上级,看作什么工作好,就派我去。因为既学习了将近一年,有大半年都是在饭后去厨房服务,和一个老炊事员关系搞得很熟。已对为人民服务不分大小有所体会。过不久,小组长约我谈话,告我上级还是希望我回到作家队伍中搞创作。这事大致也是那边事先即考虑过的。因为较早一些时候,就有好几位当时在马列学院学习的作家来看过我,多是过去不熟的。鼓励我再学习,再写作。

要我重新写作,明白是对我一种极大鼓励。但是我自己丧了气。头脑经常还在混乱痛苦中,恐怕出差错。也对“ 做作家” 少妄想。且极端缺少新社会新生活经验。曾试写了个《炊事员》,也无法完成。所以表示,还是希望回到博物馆服务。工作寂寞点不妨事,人事简单比较容易适应。因此,即回了博物馆。照当时情况说来,工作是比较困难的。首先是我自己史部学底子极差,文物知识也皮毛零碎,图书室又不像样。同时来的同事比起来,知识都比我扎实得多。有的搞了几十年陶瓷,如傅振伦。有的熟习汉事有专着,如马非百。

有的还专史学考古,如孙、姚、王、李诸人。按习惯,研究员主要就是坐办公室看书,或商讨工作计划,谈天,学习文件。没有人考虑到去陈列室,一面学,一面作说明员,从文物与观众两方面研究学习,可望提高认识的。我正因为无知,第一记装不调查研究无发言权”

①,第二记装研究中国文化史的重要性” ,第三学习《实践论》,《人民日报》社论上介绍说“ 若一切学术研究工作,善于用实践论求知识,反复求证的方法进行,必可得到新的进展” 。(大意是这么说的)又学习过《矛盾论》,并不怎么懂,但是觉得,就懂到的点滴,试运用到文物研究,也一定可望取得新发现。明白“ 一切不孤立,一切事有联系和发展” 。这些原则当时虽还孤零的记入印象中,但试来结合到我对于文物的学习研究上,得启发就太大了。本馆一系列特别展览,我总是主动去作说明员。一面学,一面讲。工作当然比坐办公室谈天、看书为辛苦。可是,知识或基本常识,便越来越落实了。加上入库房工作和图书室整理材料工作,凡派到头上的就干。常识一会通,不多久,情形自然就变化了。有了问题,我起始有了发言权。有些新问题,我慢慢的懂了。再结合文献,对文献中问题,也就懂得深了些,落实好些,基础踏实些。

记得当时冬天比较冷,午门楼上穿堂风吹动,经常是在零下十度以下,上面是不许烤火的。在上面转来转去学习为人民服务。是要有较大耐心和持久热情的!我呢,觉得十分自然平常。组织上交给的任务等于打仗,我就尽可能坚持下去,一直打到底。

事实上,我就在午门楼上和两廊转了十年。一切常识就是那么通过实践学来的。有些问题比较专门,而且是国内过去研究中的空白点,也还是从实践学来的。比如说,看了过十万绸缎,又结合文献,我当然懂得就比较落实了。

大致当时从组织上看来,我的工作似太沉闷了点,(或者别的原因)为照顾我情绪,又让我去当时辅仁大学教三小时散文习作,为廿个学生改卷子。不多久,又给我机会去四川参加土改。这期间,我曾写了个《我在文学创作上错误思想的检讨》②,可能是由《光明日报》发表,香港曾转载过。土改工作是在内江县三区产甘蔗出白糖地区,剥削特别严重,蔗农生活多近于农奴。我在总队部专搞“ 糖房的剥削调查” 工作,工作前后约五个月。受到一次终生难忘的深刻教育。本来用意,也有可能希望我就材料写一中或长篇小说。末后因为时间短,问题多,懂的事还不够全面,无法着手,只好搁下。

回到重庆,总队总结发言时,还曾让我就问题作廿分钟发言。我表示完全拥护党的政策③。

回到北京,因参加过土改,对个人写作思想错误,有深一些认识,在学生中还主动自我批评了一次。不几天后,又调我参加文物行业的三、五反,约工作一月,更近于“ 作战” 。当时全市似约百二十多家古董铺,我大约记得前后即检查了八十多家。馆中同事参加这一战役最久的,我是其中之一。这也显明是组织上有意教育我,有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

工作是十分辛苦的,却十分兴奋愉快。记得和几个公安人员一道,他们搬移东西,我说文物名称、年代,后来喉咙也嚷哑了。我的综合文物知识比较广泛,也比较踏实,和这次组织上给我的教育机会特别有关。主席伟大无比著作《实践论》提示求知识的新方法,试用到我本人学习上,得到的初步收获,使我死心塌地在博物馆作小螺丝钉了。我同时也抱了一点妄想,即从文物出发,来研究劳动人民成就的“ 劳动文化史” 、“ 物质文化史” ,及以劳动人民成就为主的“ 新美术史” 和“ 陶” 、“ 瓷” 、“ 丝” 、“ 漆” ,及金属工艺等等专题发展史。这些工作,在国内,大都可说还是空白点,不易措手。但是从实践出发,条件好,是可望逐一搞清楚的。对此后通史编写,也十分有用的。因为若说起“ 一切文化成于劳动人民之手” ,提法求落实,就得懂史实!

因此,当辅仁合并于人民大学,正式聘我作国文系教授时,我答应后,经过反复考虑,还是拒绝了。以当时待遇而言,去学校,大致有二百左右薪资,博物馆不过一百左右,为了工作,我最后还是决定不去。我依稀记得有这么一点认识:教书好,有的是教授,至于试用《实践论》求知方法,运用到搞文物的新工作,不受洋框框考古学影响,不受本国玩古董字画旧影响,而完全用一种新方法、新态度,来进行文物研究工作的,在国内同行实在还不多。

我由于从各个部门初步得到了些经验,深深相信这么工作是一条崭新的路。作得好,是可望把做学问的方法,带入一个完全新的发展上去,具有学术革命意义的。

如果方法对,个人成就即或有限,不愁后来无人。

我于是心安理得,继续学习下来了。

我虽那么为工作而设想,给同事印象,却不会怎么好。因为各人学习方法不同,总像我是“ 不安心工作,终日飘飘荡荡” ,特别是整日在陈列室,他们无从理解。因为研究员有研究员习惯架子(或责任),不坐下来研究,却去陈列室转,作一般观众说明,对他们说是不可理解的。所以故宫直到六四年后,除非什么要人贵宾来参观,高级研究员才出面相陪,平时可从不肯为普通观众作说明的。本馆也有这个习气,惟在专题展时稍好些。陈列改上新大楼,情形不同一点。但是有点基本认识并未克服,因此即少有搞陈列的同志,真正明白从作说明员中,同时还可以学许许多多东西。且由此明白某部分懂得并不深透,再进而结合文献去印证,去反复印证。所以经过十年八年后,说来说去,永远无从对某一问题的深入。

因此到改陈时,就多是临时抓抓换换,而并非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这是谁的责任?我想领导业务的应负责任。从一系列特种展和新楼陈列展,他本人对文物学了什么?只有天知道!说我飘飘荡荡不安心工作,到我搞出点点成绩,他又有理由说我是“ 白专” 了。全不想想直接领导业务,而对具体文物业务那么无知而不学,是什么?别人一切近于由无到有,却学了那么多,方法原因又何在?总以为我学习是从个人兴趣出发,一点不明白恰恰不是个人兴趣。

正因为那种领导业务方法,不可能使业务知识得到应有的提高,许多同志终于各以不同原因离开了。因此一来,外机关有更好的位置,我也不会离开了。因为我相信我学习的方法若对头,总有一天会得到党领导认可的,研究人少,我工作责任加重是应当的。博物馆到计划搞通史陈列时,碰到万千种具体问题,都得具体知识解决,不认真去一一学懂它,能解决吗?不可能的!没有一批踏踏实实肯学习的工作同志,用什么去给观众?

问题杂,一下子搞不好,是必然的。要搞好,还是一个“ 学习” 。所以我继续学下来了。以为我只是从个人兴趣出发,其实是不明白陈列说明中所碰到问题的多方面性。一个研究员在很多方面“ 万金油” 的常识,有时比专家权威还重要得多。

从生活表面看来,我可以说“ 完全完了,垮了” 。什么都说不上了。因为如和一般旧日同行比较,不仅过去老友如丁玲,简直如天上人,即茅盾、郑振铎、巴金、老舍,都正是赫赫烜烜,十分活跃,出国飞来飞去,当成大宾。当时的我呢,天不亮即出门,在北新桥买个烤白薯暖手,坐电车到天安门时,门还不开,即坐下来看天空星月,开了门再进去。晚上回家,有时大雨,即披个破麻袋。我既从来不找他们,即顶头上司郑振铎也没找过,也无羡慕或自觉委屈处。有三个原因稳住了我,支持了我:

一、我的生命是党为抢救回来的,我没有自己,余生除了为党做事,什么都不重要。

二、我总想念着在政治学院学习经年,每天在一起的那个老炊事员,我觉得向他学习,不声不响干下去,完全对。

三、我觉得学习用实践论、矛盾论、辩证唯物论搞文物工作,一切从发展和联系去看问题,许多疑难问题都可望迎刃而解,许多过去研究中的空白点都可望得出头绪,面对新的历史科学研究领域实宽阔无边。而且一切研究为了应用,即以丝、瓷两部门的“ 古为今用” 而言,也就有的是工作可作。

所以当时个人生活工作即再困难,也毫无丝毫不快。一面工作,有时一面流泪,只是感到过去写作上“ 自以为是” 犯的错误,愧对党、愧对人民而已,哪里会是因为地位待遇等等问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编排了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电脑住宅》带我们走进现代化的电脑住宅,亲身感受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舒适;《飞向的恐龙》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向我们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发生变化后的用处。这几篇课文既可以使学生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还可以使学生学到描写或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本组教材是这学期最后阶段的学习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学期学到的阅读方法,认真阅读课文,体会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乐于与同学讨论疑难问题,交流阅读体会;同时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现代科技发展的资料,以帮助深入理解课文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单元设计理念 本单元教学设计,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充分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质疑,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兴趣的地方背下来。 3、边读边体会语言表达方面的体会。 4、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5、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五年级unit4第二课时教案

Unit 4 What Are You Doing?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let’s talk let’s try (A)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能听、说、读、写句型:It’s Chenjie. What are you doing?I’m….能听、说、读、背let’s talk中的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句子It’s Chenjie. 2.、能力目标:能够流利的读出所学对话并进行口语交际。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学习、参与、合作、竞争的乐趣。 学习重点: 1、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 I am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2、动词及动词短语的现在进行时的表达,即ing形式。 学习难点: Mastering the sentences: It’s chenjie . What are you doing? 及实际情景中语言运用的能力。 教具: 1、 Cards of the phrases 2、tape 教法及和学法:引导法,讲解法,操练法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Warm-up 1、自编let’s chant . (设计意图:通过英语chant的形式热身,

有效的营造了英语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复习这部分的现在分词短语,以旧引新,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What are you doing ? I am drawing pictures, drawing pictures…. 2、Guessing game.(通过猜单词游戏练习上节所学单词。) 学生练习后进行点拨:What are you doing ?答语:I am或 I’m …动词原形+ing 表示正在干什么。) Step2: Presentation of let’s talk . 1、The phone is ringing.(点击课件,电话铃声响起) T: Oh, I’m sorry. Please wait a minute. Let me answer the phone: Hello. It’s xxx. I’m having English class. I’m busy now. See you later. (点拨一下电话中如何介绍自己,突破难点) T: Next, practise in pairs, like this: A: Hello! B: Hi! It’s xxx . What are you doing? A: I’m _____ (doing the dishes/playing football…)What are you doing? B: I’m _____ (drawing pictures/reading a book…) (师先做示范,练习后,找几组展示) 2、教师出示问题,让学生带问题听对话。(要求学生合上课本去听 对话。) Q1: What is Chen Jie doing? (She is drawing pictures.) Q2: What is Amy doing? (She is reading a book.) 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 2、让学生再次听短文并根据录音把对话补充完整。

和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和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6、7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沈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6和7的分与合的探索过程,知道6和7各能分成哪 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6和7。 2、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接受分与合的数学思想,接受分析和综 合思维方法的熏陶。 3、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6和7各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6和7。 教学难点:正确把6和7进行分与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对口令 5可以分成3和几?4和1合成几?几可以分成2和2 ? 1和几合成2?3可以分成几和1? 2、小结:2、 3、 4、5的分与合小朋友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6、7的分与合。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一)教学例题 1、大家看,小朋友手里拿了6个气球,如果让你分在两只手里,你准备怎么拿?我们用圆片来代替气球。 指名一个学生上黑板, 2、还有别的拿法吗?(又指名5人)。 3 、没有意见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分成了几个和几个?看这两个有什么相同?所以他可以合并成一种。谁和谁还可以合并成一种?出示课件。 4、根据他们的拿法你能写出6可以分成几和几吗?请打开书看第一种6可以分成5和几,右边的虚线框是什么意思?第二种6又可以分成几和几,虚线框,6可以分成几和几;第3种6可以分成几和几,为什么这里没有框? 5、谈话:现在沈老师要考考大家了,谁能一个不漏的说出6能分成几和几?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记吗?(可以谈到另外一种分法,课件也可以设置按纽出示) 请同桌相互说说。 (大家一起读一遍,一边读一边记) 7、小结:我们不仅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分,而且也要学会由一种分法想到另一种分法。 8、现在你能说说几和几合成6?(指名3人口答) (二)教学试一试 1、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分6个圆片得出3种分法。还可以联想到另外有关的分的式子,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的出7的分法吗? 认真听好老师的要求: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unit4第二课时

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 The 2nd period (Section A 1a—3c) 2012年11月2 日 The 1st period (Section A 1a—3c) Learning Goals 1.Learn to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where things are. 2.Learn the names of some furniture and some personal things of students. 3. Grasp the prepositions: on, under, in. 4. Learn to write a note of taking or bringing things. 5. the prepositions: on, in, under --- where’s the bag? --- I don’t know. Is it on the desk? ---Please take these things to your sister. --- Can you bring some things to school? 设计说明;学生能就物品的位置用引导的特殊疑问句Where进行提问,知道方位词in、on、under的运用。 Preview 一、Talk about where things are Where is \ are …..? It’s \They’re on\ in \under \...... 二、Look at p19--21, Look at the picture put the following into English orally, then write them down without looking at the text.

《分与合》教学设计

《分与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加深对5以内各数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在研究数的组成中,理解分是合的逆向关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会用数学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发现联系、寻找规律,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完成对1~5各数的认读写,数序,比大小的基础上,在解决问题体中,通过摆、画、写,自主探究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数进行分与合)。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板书贴纸、学生每人小花卡片10张。 四、教学过程 (一)4的组成 1.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字朋友,今天我们来和他们做游戏。 (1)黑板上你能看到哪个数字朋友?(2个筐和4朵花) (2)要把这4朵花放到这2个筐里,有几种放法呢?(3种) 2.动手实践。

可以用手中的花朵卡片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把想法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回归教材,放手实践,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分的过程。 3.从形象到抽象,分享研究成果,掌握4的组成。 (1)课件配合演示,展示学生摆一摆的结果。 由学生介绍摆图,教师重点强调从无序的摆放到有序摆放。 先在左边筐里放1朵,剩下的3朵放在右边筐里;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添上1朵变成2朵,右边少了1朵也变成了2朵;再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变成3朵,右边变成了1朵。三种方法一一呈现。 (2)展示画一画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花朵到画圆的抽象过程,感受替代的简洁。 (3)展示写一写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到写,从图到数,感受数学的简洁。 (4)展示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

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 第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八单元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稍复杂的信息,并运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策略的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稍复杂的信息,并运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的方法。 教学对策:让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感受列表的独特价值,产生掌握这些策略的心理需求。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中的已知条件。 谈话:看了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信息比较多) 出示问题: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2)谈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要不要把上面提到的信息都整理进去?你能根据问题列表整理吗? 学生列表,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予以指导。 展示学生列出的表格。 (3)提问:下面分析数量关系,你打算从哪里想起?怎样想?同桌讨论后指名回答。 (4)让学生列分步算式解答,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思路: 一是: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要分别算出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二是根据桃树有3行,每行有多少棵,可以求出桃树的棵数;根据梨树有4行,每行5棵,可以求出梨

Unit4Atthefarm第二课时教案

新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At the farm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potato ,tomato, onion, cucumber, carrot。 2.能简单描述所学蔬菜的颜色和特点等,如:Look at …. The potatoes are big. 【教学重点】 1.词汇:potato ,tomato, green beans, carrot。 2.句型:Look at …. The potatoes are big. 【教学难点】 1.单词potato ,tomato的复数形式。 2.能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句型Look at …. The potatoes are big. 【教学准备】 1.与本课时相关的教学课件和配套录音。 2.教师准备蔬菜图卡,句型卡。 3.调查问卷表 【教学过程】 Step 1:Warm-up 1.Free talk: How are you? I’m Miss Xiong. Nice to meet you. Look outside,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t’s a nice day.The children are happy. Let’s go and have a look, what are they doing? 2.Let’s do: {播放第二册Unit 3 Part A Let’s do}。Now, can you do with them? ---Yes. OK. Now stand up and let’s do together. 3.Let’s play: Please look at me. I have a pencil-box. What color is it? ---It’s green. Can you guess, what’s in it?---Pencil. Yes, one pencil, two pencils. It’s long. It’s short. Are they pencils? ---No, they aren’t. They are erasers. A big eraser, a small earser. 4.Review tomato: Look at the screen. What’s this?---It’s a tomato. Is it big?---Yes, it is. It’s very big.{带读,板书} What are those?---They’re tomatoes.{板书es,强调复数} Are they big?---No, they aren’t. They are small. Small tomatoes. I like tomatoes. What about you. Do you like tomatoes? 5.Review carrot: Do you know, What does the rabbit like?---carrot.{读,板书}one carrot. Two carrots. Three carrots. {板书s} The rabbit says, I like carrots. How about you? Do you like carrots---Yes, I do. {教句子}。But the little pig says “Carrots I will try.” Step 2: Presentation 1.potato: Look at the picture. It’s so big. French fries is made of it. It’s a potato. {带读。小 组读。} It’s a potato. They are potatoes. {带读potatoes}. The potatoes are big. {带读句子。贴} 2. green beans: Look at these beans. They are so long. What color are they?---They are green. Yes, They are green beans.{带读单词,开火车读。读句子}。I love to eat green beans. What about you? {读句子} 3.Let’s learn: Look, Mike and Sarah are at the farm. This is the garden.{贴篱笆}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Look at the screen, and listen carefully. {齐读}. Step 3: Practice 1.Missing game: So many vegetables. What’s missing? Please look carefully and say quickly. 2.Let’s chant: I am a little tired. Let’s have a rest. Listen to a chant. OK? Step4: Consolidation: 1.Let’s survey: In the garden. There are many vegetables. They are yum.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vegetables does Miss Xiong like? Ask me as: Miss Xiong, Miss Xiong, what do you like? Now, take out your survey table. Please work with your partner. Use: What do you like? I like… 2. Homework: (1)Copy the new words of “Let’s learn”. (2)Read the text to your parents.

8和9的合与分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8和9的合与分》 岔河中心小学:李丽丽 教学目标: 1. 掌握8、9的分解与组成,领悟规律,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 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3. 领会分与合的思想,并体会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的8、9的组成,掌握8、9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 如何有序地掌握8、9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进入数学王国,任务一:介绍数字8和9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8和9,谁能来介绍一下这两个数字? 学生1:我手里面的数字是8,它的形状像一个葫芦。它可以表示8个人,还可以表示8棵树等。它的前面是7,后面是9.谁手里数字比我小,请举起来。对呀:0、1、2、3、4、5、6、7这些数字都比我小。请放下。谁的数字比我大?9和10比我大。 学生2:我手里面的数字:9,它的形状像一个勺子。它可以表示9本书,还可以表示9张桌子等。它的前面是8,后面是10.谁手里数字比我小,请举起来。对呀:0、1、2、3、4、5、6、7这些数字都比我小。请放下。谁的数字比我大?10比我大。 教师补充:其实比8和9大的数字,除了10以外,还有好多数呢!我们以后的数学课上继续学习。 下面让我们一起,拍8下肩膀,鼓9下掌,开始我们今天的数学乐园之旅。 二、探究新知

学习新技能,我会变魔术 活动一:老师变魔术 我们先来变一个魔术。 教师拿彩笔,学生拿走若干,教师猜出数量。 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的奥秘?那我们先来学习8的合与分,然后再给大家揭示魔术的奥秘,然后一起变魔术。 1、学习8的合与分。 请同学们拿出8根彩笔,自己动手分一分,然后写在学习单上。 同桌交流。 全班汇报展示。 揭示魔术的奥秘,同桌变一变魔术。 活动二:自己变魔术: 我们除了用8根彩笔变魔术以外,还可以用9根彩笔变魔术。请同学们拿出9根彩笔,自己动手分一分,然后写在学习单上。 同桌交流。 全班汇报展示。 揭示魔术的奥秘,同桌变一变魔术。 大家回家以后,可以和父母一起变变魔术! 2、观察找规律:解密魔术奥秘 同学们,谁来说一说,刚才变魔术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体验变和不变的思想。 三、变式练习,巩固新知 畅游数学王国,继续完成任务: 1、完成做一做1、2题。和练习十三弟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做游戏,找朋友。 例:我是3,谁和我组成8?我是5,5和3组成8. 例、我是5,谁和我组成9?我是4,4和5组成9. 四、当堂小测验。

新版PEP五年级上册U4-What-can-you-do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Unit 4 What can you do? 第二课时 A Let’s learn Do a survey 【学习内容】 A部分Let’s learn, Do a survey. 【课标与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标要求,五年级对应二级目标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本课时由Let’s learn和Do a survey两部分组成。Let’s learn中有5个新词组和一个句型,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巩固新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娱乐活动,跟学生的业余生活息息相关,学生非常感兴趣。在语境中学习5个新词组,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课余活动的调查,学生学起来很轻松。 【学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听、说、读、写五个关于课余文化活动的词组:dance, sing English songs, do kung fu, play the pipa, draw cartoons. 2、能听懂、会说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并能在具体语境中运用. 3、能够完成关于课余文化活动的调查。 4、了解知识点:play the pipa, play football 5、语篇提升Hello , I’m Zhang Peng. I can draw cartoons. I can do some kung fu, too. How about you, John? 6、知识链: pipa—play the pipa—I can play the pipa. 二、情感态度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琵琶、武术、乒乓球等中国特色的文娱活动形式,能够积极参与文娱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五个关于课余文化活动的词组:dance, sing English songs, do kung fu, play the pipa, draw cartoons. 2.能听懂、会说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并能在具体语境中运用。 教学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利用所提供的对话和情景,以旧引新,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学习准备】 CAI课件、录音机、磁带、本课5个词组所对应的图片及词卡等 【教学过程】 一、歌曲歌谣中热身 (一)“我行我秀”口语展示 1. Ask and answer. 同位一分钟互问互答并计数。 2. Self expression. “Hello. I am …. I can … .... ” 同位数出说了几句话,并进行计录。

和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和的分与合教学设计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6、7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沈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6和7的分与合的探索过程,知道6和7各能分成哪 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6和7。 2、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接受分与合的数学思想,接受分析和综 合思维方法的熏陶。 3、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6和7各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6和7。 教学难点:正确把6和7进行分与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对口令 5可以分成3和几?4和1合成几?几可以分成2和2 ? 1和几合成2?3可以分成几和1? 2、小结:2、 3、 4、5的分与合小朋友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6、7的分与合。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一)教学例题 1、大家看,小朋友手里拿了6个气球,如果让你分在两只手里,你准备怎么拿?我们用圆片来代替气球。 指名一个学生上黑板, 2、还有别的拿法吗?(又指名5人)。 3 、没有意见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分成了几个和几个?看这两个有什么相同?所以他可以合并成一种。谁和谁还可以合并成一种?出示课件。 4、根据他们的拿法你能写出6可以分成几和几吗?请打开书看第一种6可以分成5和几,右边的虚线框是什么意思?第二种6又可以分成几和几,虚线框,6可以分成几和几;第3种6可以分成几和几,为什么这里没有框? 5、谈话:现在沈老师要考考大家了,谁能一个不漏的说出6能分成几和几?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记吗?(可以谈到另外一种分法,课件也可以设置按纽出示) 请同桌相互说说。 (大家一起读一遍,一边读一边记) 7、小结:我们不仅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分,而且也要学会由一种分法想到另一种分法。 8、现在你能说说几和几合成6?(指名3人口答) (二)教学试一试 1、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分6个圆片得出3种分法。还可以联想到另外有关的分的式子,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的出7的分法吗? 认真听好老师的要求: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教案第八单元第4课时

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加深对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认识平角和周角,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画出指定的度数的角。 2、使学生通过画、折、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和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画出指定的度数的角。 教具准备: 直尺、量角器、钟面、一张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说一说量角的方法有哪几步?量角时要注意什么? 2、任意画一个角。 3、我们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角也可以按照大小分类;到底可以分成哪几类?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个内容。前面我们学习了画角,今天我们还要学习画指定度数的角。 二、教学新课 (一)教学角的分类。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活动角。 2、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了角可分为:直角、锐角和钝角。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活动角做出我们认识的这些角。(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请同学们再将这些角的样画在本上。 4、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角的大小范围。 (1)提问:大家觉得角的度数在什么范围我们可以把它称为锐角?

(板书:锐角:小于90度) (2)提问:什么样的角称为直角?钝角呢?(板书:直角:90度) 5、继续转动活动角,使它的两条边变成一条直线。 (板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提问:这还是角吗?为什么? 指一指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并写上角的符号。 指出: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像这样的角,它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板书:平角) 启发思考:一个平角是多少度? 学生量出平角的度数。(板书:180度) 提问:想一想:一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呢?为什么? 让学生看一个平角,变换方向和位置。 6、继续转动活动角,使它的两条边重合。 提问:这还是角吗?为什么? 小结:周角的定义,周角是360°。(板书:周角:360度) 提问:周角和平角、直角比,它们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7、我们刚刚认识了哪几类角?这些类别是根据角的什么来划分的?这些角分别是多少度? 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它们排列起来吗?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或者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8、练习。 “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角的画法。 1、我们已经知道角的分类,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请同学们尝试着去画一个50°的角。 (1)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2)小组交流,说说是怎样画的。 说明:像这样画指定度数的角,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量角器。 (3)教师小结画角方法,并演示:

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4 We love animals 第二课时 同步教案

Unit4 We love animals Part A Let’s learn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Unit4 we love animals(新人教版PEP课标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二课时。 二、教学内容分析: Unit4 we love animals PartA Let’s learn部分主要是5个动物名称cat,dog,bear,duck和pig的表达。以及会描述一只小动物It’s a +动物名称。教材在let’s talk部分活动中做了铺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反复利用以前所学的句型进行操练,让学生通过复习旧语言的活动感知新的语言点,减轻教与学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认读本课时主要生词cat, dog, bear, duck和pig。 2、听、说、认读本课时主要句型:It’s a +动物名称。 3、懂歌谣,并按照节奏念出该歌谣。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时需要重点掌握有关动物名称的表达:,cat, dog, bear, duck和pig特别是dog和pig 的发音。吟唱歌谣也是一个难点。 五、课前准备: 1、准备本课时的PPT课件。 2、准备动物卡片,单词卡片。 六、教学过程: 一、热身(Warm -up) 1、Greetings(师生问好) 2、Let’s sing。 二、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T:今天老师带你们逛动物园,你认识它们吗? 1、PPT出示动物图片、学习单词。 老师一边放映幻灯片,一边说:What’s this?点名个别回答。 教师要求学生一起看大屏幕上面的图片,教授本课时单词:bear,整体读(大小声读)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分与合》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4分与合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5以内的各数在整数集合中是最为简单的几个,由于数小、抽象程度低,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对5以内的各数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1.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本节课选取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素材,便于将数的组成和图形进行联系,便于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分东西”这一生活技能符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 2.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学习4和5的分与合时,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从动手操作中感知4和5的分与合。通过操作,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数的组

成。通过动手分一分这样的操作活动,唤醒学生的原有认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数学,让学生经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教具向日葵图片 学生准备学具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眼里,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师: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更是收获的季节。今天一大早,雷锋小队的同学们就邀请我们一起去军属王奶奶家,帮王奶奶秋收。你们想和雷锋小队的同学们一起去帮助王奶奶吗? 师:同学们真有爱心,现在让我们出发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描述自己眼中秋天的样子,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为下文帮王奶奶秋收做好铺垫,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探究新知 1.探究4的分与合。 出示教材21页情境图。

一年级数学上册《8、9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8、9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8、9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52页。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8、9的分解与组成,领悟规律,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 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3. 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初步感受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三、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探索得出8、9的分与合,并领悟规律。 四、教学难点:掌握并领悟8、9的分与合的规律。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棒,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准备: 学生边摆小棒边说6、7的分解与组成。 (二)探索8、9的分与合: 活动一:8个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用小棒代替) 1、学生动手操作边分8根小棒,边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请学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说清楚分的结果。 3、随着学生的演示与汇报,教师把分法写在黑板上。 4、引导学生观察8的分解情况,可以一对一对的记忆,这样既方便又快捷。 活动二:让学生用9根小棒分一分,看看可以怎样分?

1、学生动手操作边分9根小棒,边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要求有序的分,一对一对的记录) 2、请学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说清分的结果。 3、随着学生的演示与汇报,课件出示9的分解与组成。 (三)加强记忆,牢固掌握: 1、对口令游戏:同桌两个同学进行对口令游戏。 例如:生1, 5和几可以组成9;生2, 5和4可以组成9。 2、找朋友游戏:学生每人手中拿一个数字,找出组成8或9的好朋友。 3、摘星星: 4、连一连: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8呢? 5、快来帮小猴子摘下合起来是9的桃子吧? 四、应用练习,加强理解: 1、分一分:喜羊羊与懒羊羊分吃9个草莓,他们能吃同样多的草莓吗?为什么呢?8个草莓可以吗? 2、原来有8块糖,大头儿子吃了一些,还剩下3块糖,聪明的同学们,请你猜一猜大头儿子吃了几块糖呢? 五、综合拓展:你会填吗! 六、布置作业: 边摆小棒边向爸爸、妈妈说一说8、9的分解与组成。

牛津译林版三年级英语下册第八单元第4课时优质教案

英语(三年级下册) Unit 8 We’re twins! Sound time, Checkout time & Ticking time Teaching contents 教学内容 Sound time, Checkout time & Ticking time Teaching aims and learning objectives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听懂、会说字母n在单词中的读音,发音准确。 2. 学生能在真实的情景中灵活运用本课所学的句型Who’s he/she? He’s/She’s … Is he/she …? Yes./No.并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3. 学生能熟练地介绍自己的家庭。 Focus of the lesson and predicted area of difficulty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听懂、会说字母n在单词中的读音,发音准确。 教学难点:学生能熟练使用本课所学,并在真实的情景中灵活运用。 Teaching procedures 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 & Reading 1. Greeting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 Hello, Miss Chen. T: Nice to meet you. S: Nice to meet you, too. 2. Look, ask and answer T: Here are some animal friends. Can you guess what they will ask? Please have a try. S: Who’s my father?

人教版小学数学《分与合》教学设计教案-最新教学文档

人教版小学数学《分与合》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加深对5以内各数的认识。(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在研究数的组成中,理解分是合的逆向关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会用数学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发现联系、寻找规律,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完成对1~5各数的认读写,数序,比大小的基础上,在解决问题体中,通过摆、画、写,自主探究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数进行分与合)。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板书贴纸、学生每人小花卡片10张。 四、教学过程

(一)4的组成 1.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字朋友,今天我们来和他们做游戏。 (1)黑板上你能看到哪个数字朋友?(2个筐和4朵花)(2)要把这4朵花放到这2个筐里,有几种放法呢?(3种)2.动手实践。 可以用手中的花朵卡片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把想法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回归教材,放手实践,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分的过程。 3.从形象到抽象,分享研究成果,掌握4的组成。 (1)课件配合演示,展示学生摆一摆的结果。 由学生介绍摆图,教师重点强调从无序的摆放到有序摆放。先在左边筐里放1朵,剩下的3朵放在右边筐里;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添上1朵变成2朵,右边少了1朵也变成了2朵;再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变成3朵,右边变成了1朵。三种方法一一呈现。 (2)展示画一画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花朵到画圆的抽象过程,感受替代的简洁。 (3)展示写一写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到写,从图到数,感受数学的简洁。

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4-A 第二课时

Unit 4 My home Part A Let’s learn & Let’s do 【教学目标】 1.掌握本部分单词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 kitchen的意思,能听、说、认读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2.能听懂Let’s do中的指示语,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3.能运用句型“Is she in the … Yes, she is.”来灵活问答地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听、说、认读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 kitchen等单词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难点: 单词bathroom, bedroom的发音。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单词卡片。 【教学过程】

1. Let’s learn (1)老师用课件展示出各个房间的图片,逐渐引出新单词,例如:当展示卧室图时 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Ss: … (学生可能用汉语回答) T: Yes. You can see the bed. I want to sleep. I sleep in the bedroom.(老师边说边做动作,让学生明白所表达的意思) 老师带领学生朗读“bedroom”,用同样的方法引出其他生单词。 (2)做游戏。老师将房间图片贴在黑板上,请两名学生上讲台。老师报单词,学生需找到相应的图片,敲击三下并正确读出单词,谁的速度快且准确谁获胜。(3)老师展示Amy的图片。 T: Is she Amy? Ss: Yes. 老师补全答案,“Yes, she is.”带领学生朗读。借助课件,将Amy图片移动到卧室图片里。 T: Is she in the bedroom? Ss: Yes, she is.

【数学】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及说明_0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及说明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7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自主发现并掌握10的分与合。 2. 经历探索10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数学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1 / 8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个袋子,袋子里有一些花片。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小朋友从袋子里拿出几个花片。然后告诉老师你拿出了几个花片,老师很快就能知道袋子里还有几个花片。想玩这个游戏吗? 师生一起做游戏,连续做三四次。 提问:老师为什么猜得又对又快呢?你能猜出其中的秘密吗?(袋子里一共有10个花片) 谈话:小朋友猜得对。老师知道袋子里一共有10个花片,是根据10的组成想出还有几个花片的。如果小朋友学了10的分与合,也能猜对。 [说明:猜花片的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学生从羡慕老师的高明到发现其中的秘密,激发了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

---------------------------------------------------------------范文最新推荐------------------------------------------------------ 1. 初步感知。 要求:请小朋友拿出10个花片,把10个花片分成两个部分,一边分花片一边想,10可以分成几和几。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反馈:你是怎样分的?(指名到磁性黑板上分一分,一边分,一边说10可以分成几和几,按先无序后有序的顺序组织反馈) 揭示课题:10的分与合。 2. 有序探索。 谈话:××小朋友能有次序地说出10可以分成几和几,真了不起!小朋友也能像这样有次序地找出10可以分成几和几吗?拿出课前老师发给大家的作业纸,看图上有5串珠,每串都有多少个珠? 要求:你能有次序地分一分、涂一涂吗?先和同桌的小朋友商量 3 / 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