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肾衰护理常规

急性肾衰护理常规

急性肾衰护理常规
急性肾衰护理常规

急性肾衰护理常规

一、饮食与营养

1、饮食护理:给于高生物效价的优质蛋白,蛋白摄入量

应限制为0.8g/(kg.d),给于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脂饮食,

以保持机体正氮平衡。每天热量为

147kJ/kg(35kcal/kg)。尽可能减少钠、钾、氯摄入。适

量补充必需氨基酸。

2、对症护理:对恶心、呕吐的病人可根据医嘱应用止吐

药物,做好口腔护理,促进食欲。不能经口进食者行

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

3、监测肾功能及营养状况:如体重、血尿素氮、血肌酐、

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等。

二、感染的护理

1、监测感染征象:注意有无体温升高、寒颤、疲乏无力、

食欲下降、咳嗽、咳脓性痰、尿路刺激征、白细胞计数

增高等,准确留取各种标本送检。

2、预防感染:

(1)、安置单人房间,定时通风空气消毒。

(2)、严格无菌操作,注意静脉留置导管及尿管的感染。(3)、加强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卧床病人定时翻身、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4)、教导病人避免去公共场所。

(5)、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其其乙型和丙型肝炎发生率高,故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尽量减少输注血液制品。

3、用药护理:遵医嘱合理使用对肾无毒性或毒性低的抗菌

药物,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护理

1、维持与监测水平衡:严格记录24h出入量,坚持“量入

为出”的原则。每天尿量少于500ml或严重水肿者,液

体入量不应超过前一天24h尿量加上不显性失水量

(500ml)。严密观察有无体液过多的表现,如水肿、体

重增加每天0.5kg以上、血清钠浓度偏低、中心静脉压

增高、肺部充血、无感染却出现心率呼吸快及血压高等。

2、监测并及时处理电解质、酸碱失衡:

(1)、监测血清电解质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2)、密切观察有无高钾血症的征象,如脉率不齐、肌无力、心电图改变等,高钾者限制钾的摄入,少用或禁用紫菜、菠菜、薯类、山药、坚果、香蕉、香菇、榨菜等含钾丰富的食物,及时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禁止输入库存血。

(3)、限制钠盐:每天2~3g为宜。

(4)、观察有无低钙血症的征象,如手指麻木、易激惹、腱反射亢进、抽搐等,及时补钙。

四、皮肤护理

1、评估皮肤情况:评估皮肤的颜色、弹性、温湿度及有无

水肿、瘙痒,检查受压部位有无发红、水疱、感染、脱

屑及尿素霜等。

2、加强皮肤护理:应以温和的肥皂和沐浴液进行皮肤清

洁,洗后涂上润肤剂,防止皮肤抓伤、擦伤。

3、水肿的护理:应卧床休息,下肢水肿着抬高下肢,阴囊

水肿者可用吊带托起。衣着宽松、柔软,定时翻身。水

肿病人肌注时应先将水肿皮肤推向一侧后进针,拔针后

用无菌干棉球按压穿刺部位,以防针口渗液而感染。严

重水肿者应避免肌注,应用静脉通道以保证药物吸收。

五、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1、疾病知识指导。

2、合理营养、健康饮食,加强锻炼,预防感染。

3、指导自我监测出入量和血压。

4、治疗指导和定期随访。

六、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略)

急性肾衰护理常规

急性肾衰护理常规 一、饮食与营养 1、饮食护理:给于高生物效价的优质蛋白,蛋白摄入量 应限制为0.8g/(kg.d),给于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脂饮食, 以保持机体正氮平衡。每天热量为 147kJ/kg(35kcal/kg)。尽可能减少钠、钾、氯摄入。适 量补充必需氨基酸。 2、对症护理:对恶心、呕吐的病人可根据医嘱应用止吐 药物,做好口腔护理,促进食欲。不能经口进食者行 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 3、监测肾功能及营养状况:如体重、血尿素氮、血肌酐、 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等。 二、感染的护理 1、监测感染征象:注意有无体温升高、寒颤、疲乏无力、 食欲下降、咳嗽、咳脓性痰、尿路刺激征、白细胞计数 增高等,准确留取各种标本送检。 2、预防感染: (1)、安置单人房间,定时通风空气消毒。 (2)、严格无菌操作,注意静脉留置导管及尿管的感染。(3)、加强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卧床病人定时翻身、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4)、教导病人避免去公共场所。 (5)、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其其乙型和丙型肝炎发生率高,故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尽量减少输注血液制品。 3、用药护理:遵医嘱合理使用对肾无毒性或毒性低的抗菌 药物,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护理 1、维持与监测水平衡:严格记录24h出入量,坚持“量入 为出”的原则。每天尿量少于500ml或严重水肿者,液 体入量不应超过前一天24h尿量加上不显性失水量

(500ml)。严密观察有无体液过多的表现,如水肿、体 重增加每天0.5kg以上、血清钠浓度偏低、中心静脉压 增高、肺部充血、无感染却出现心率呼吸快及血压高等。 2、监测并及时处理电解质、酸碱失衡: (1)、监测血清电解质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2)、密切观察有无高钾血症的征象,如脉率不齐、肌无力、心电图改变等,高钾者限制钾的摄入,少用或禁用紫菜、菠菜、薯类、山药、坚果、香蕉、香菇、榨菜等含钾丰富的食物,及时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禁止输入库存血。 (3)、限制钠盐:每天2~3g为宜。 (4)、观察有无低钙血症的征象,如手指麻木、易激惹、腱反射亢进、抽搐等,及时补钙。 四、皮肤护理 1、评估皮肤情况:评估皮肤的颜色、弹性、温湿度及有无 水肿、瘙痒,检查受压部位有无发红、水疱、感染、脱 屑及尿素霜等。 2、加强皮肤护理:应以温和的肥皂和沐浴液进行皮肤清 洁,洗后涂上润肤剂,防止皮肤抓伤、擦伤。 3、水肿的护理:应卧床休息,下肢水肿着抬高下肢,阴囊 水肿者可用吊带托起。衣着宽松、柔软,定时翻身。水 肿病人肌注时应先将水肿皮肤推向一侧后进针,拔针后 用无菌干棉球按压穿刺部位,以防针口渗液而感染。严 重水肿者应避免肌注,应用静脉通道以保证药物吸收。 五、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1、疾病知识指导。 2、合理营养、健康饮食,加强锻炼,预防感染。 3、指导自我监测出入量和血压。 4、治疗指导和定期随访。 六、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略)

急性肾衰病人的护理

急性肾衰病人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关键词】急性肾衰护理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肾功能突然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升高,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全身各系统并发症。我院2005年至2010年共收治急性肾衰9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92 例中,男性54例,女性38例,年龄在15-81岁,平均年龄49.75岁。病因:肾前性15例,占16.7%,肾后性6例,占6.7%,肾实质性71例,占77.1%。其中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12例,约占16.9%,感染11例,约占15.5%,药物性肾损害10例,约占13%肾病综合征6例,占8.5%。多发骨髓瘤6例,约占8.5%,血管炎肾损害3例,约占4.25%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急性肾衰病人起病急,症状多,患者思想负担大,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感。大部分患者在少尿期都会进行血液透析治 疗,而在人群中一种比较普遍的认知,透析是有依赖性的,患者常有抵触情绪,有的甚至不配合治疗,针对以上情况,医务人员要耐心讲解其具体情况及采取透析治疗的重要性,使其能够积极面对和接受治疗。主动与患者接触,了解每个人的个性特征,针对不同病因,不同病情,社会生活差异等来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计划,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一般护理:绝对卧床休息,做好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和感冒。 2.3 饮食护理:急性肾衰早期,限制钠、钾、磷及蛋白质的摄入,如:不宜吃蘑菇、木耳、橘子、香蕉等。蛋白质的摄入以优质低蛋白为主,每日0.6-0.8g/Kg,透析后可调整为1.0 — 1.2g/Kg/d,并保证足够的热量。多尿期应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以利于身体的恢复。同时应适当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 2.4 生活护理:患者少尿期,全身水肿、无力可引起皮肤破损,护理人员应做到“七勤”,即: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更换、勤整理、勤交代、勤检查。对于常见的呼吸道、口腔及泌尿道感染,应注意预防,如及时排痰,饭后刷牙、漱口、勤换内衣裤等。 2.5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入量包括输液量、饮水量、进食饭菜、水果等,出量包括尿量、粪便、呕吐物等。

急性肾衰竭的急救护理

急性肾衰竭的急救护理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以肾小球滤过率(GFR)骤然减少,含氮代谢产物尿素氮和肌酐积聚为特征。目前尚缺乏诊断ARF的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在基础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达正常值50%。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5年12月~2010年12月共成功救治12例因挤压伤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30~50岁,均合并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肢体多处骨折伤。 1.2临床特点 少尿期:高氮质血症:当受损肾单位的总和未达到80%以上时,可不出现高氮质血症。根据血清尿素氮递增的速度将肾衰竭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每日递增<15mg,中度每日递增在15~30mg,重度每日递增>30mg。高钾血症:血清钾>5.5mmol/L,称高钾血症。酸中毒肾衰竭时:碳酸氢根经肾脏排出明显减少,滞留在血内增多。神经系统表现:嗜睡、头痛、烦躁及昏迷,可能与脑水肿有关。多尿期:每日尿量可达4000ml甚至更多,多尿期早期(3~7日以内),尽管尿量增多但肾小管功能并未迅速恢复,血尿素氮水平可继续上升。恢复期:尿量正常,尿毒症症候群消失。随意饮食下尿素氮、肌酐值在正常范围。 2 护理

2.1对症护理 观察液体和电解质平衡(1)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和出入液量:严密观察和记录体温、呼吸、脉搏与血压,准确测量和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入液量包括摄入的所有食物的含水量、补液量等;出液量包括尿量、呕吐物、失血量、透析超滤量;(2)观察每天体重变化,以及了解水分存留情况;(3)防治高血钾:高血钾是急性肾衰竭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故防治高血钾极为重要。观察血钾检验报告和心电图情况,及时与医师取得联系;采集血钾标本时针简要干燥,采血部位结扎勿过紧,血取出后沿试管壁注入,以防溶血,影响检验结果;避免食用含钾量高的食物和药物;忌输库血,因血液贮存过久,易使血细胞破坏而释放出钾离子;预防压疮、出血或感染,以避免组织分解释出钾离子;按医嘱给离子交换树脂,口服或保留灌肠,使钾从消化道排出;发生高血钾时,配合医师紧急处理,包括立即建立血管通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5%碳酸氢钠、10%葡萄糖注射液加胰岛素,促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准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可快速移除钾离子。 2.2饮食护理 能进食者,鼓励经胃肠道进食,给予高热量、高纤维素、高生物效价蛋白质饮食。少尿、严重酸中毒和高钾血症患者避免进食含钾食物。 2.3一般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肾脏负担,昏迷病人应防止坠床。对能进食的病人,鼓励尽量进食低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鼻饲。高钾血症者严格控制含钾食物。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的恐惧、忧虑情绪。

急性肾衰竭的急救护理_0

急性肾衰竭的急救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以肾小球滤过率(GFR)骤然减少,含氮代谢产物尿素氮和肌酐积聚为特征。目前尚缺乏诊断ARF的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在基础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达正常值50%。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5年12月~2010年12月共成功救治12例因挤压伤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30~50岁,均合并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肢体多处骨折伤。 1.2临床特点 少尿期:高氮质血症:当受损肾单位的总和未达到80%以上时,可不出现高氮质血症。根据血清尿素氮递增的速度将肾衰竭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每日递增15mg,中度每日递增在15~30mg,重度每日递增30mg。高钾血症:血清钾5.5mmol/L,称高钾血症。酸中毒肾衰竭时:碳酸氢根经肾脏排出明显减少,滞留在血内增多。神

经系统表现:嗜睡、头痛、烦躁及昏迷,可能与脑水肿有关。多尿期:每日尿量可达4000ml甚至更多,多尿期早期(3~7日以内),尽管尿量增多但肾小管功能并未迅速恢复,血尿素氮水平可继续上升。恢复期:尿量正常,尿毒症症候群消失。随意饮食下尿素氮、肌酐值在正常范围。 2 护理 2.1对症护理 观察液体和电解质平衡(1)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和出入液量:严密观察和记录体温、呼吸、脉搏与血压,准确测量和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入液量包括摄入的所有食物的含水量、补液量等;出液量包括尿量、呕吐物、失血量、透析超滤量;(2)观察每天体重变化,以及了解水分存留情况;(3)防治高血钾:高血钾是急性肾衰竭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故防治高血钾极为重要。观察血钾检验报告和心电图情况,及时与医师取得联系;采集血钾标本时针简要干燥,采血部位结扎勿过紧,血取出后沿试管壁注入,以防溶血,影响检验结果;避免食用含钾量高的食物和药物;忌输库血,因血液贮存过久,易使血细胞破坏而释放出钾离子;预防压疮、出血或感染,以避免组织分解释出钾离子;按医嘱给离子交换树脂,口服或保留灌肠,使钾从消化道排出;发生高血钾时,配合医师紧急处理,包括立即建立血管通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5%碳酸氢钠、10%葡萄糖注射液加胰岛素,促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准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可快速移除钾离子。

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健康指导

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健康指导 什么是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脏衰竭意味着肾脏突然停止工作,而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人体内代谢废物,保持体内水,盐和电解质平衡。因此,当肾脏突然停止工作是,代谢废物、多余液体和电解质堆积在体内。这种情况严重时能致命。 哪些能诱发急性肾衰? 急性肾衰有三大主要原因: 1.突发性的严重性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大出血、严重损伤和感染都能减少肾脏血液灌注。体内液体不足也能造成肾脏损伤。 2.来自药物、毒物和感染的伤害。大多数病人不会因为服用药物而引发肾脏问题,但是长期有严重健康问题的病人通常会因为服药而导致其肾脏受到伤害。能引起肾脏损伤的药物主要包括: 抗生素类,比如链霉素和庆大霉素。 止痛类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 一些降血压类药物,比如ACE抑制剂。 在影像学检查时用到的一些染料。 3.泌尿系统发生急性阻塞,导致尿液无法从肾脏排出。肾结石、肿瘤、外伤或者前列腺肥大均能引起阻塞。 如果你具有如下条件,那么发生急性肾衰的机会就更大: 年龄偏大的成年人。 具有长期健康问题比如肾脏或肝脏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或肥胖。 如果病人病的非常严重,并且住进了急重症监护病房,心脏手术、腹部外科手术或者骨髓移植手术,这时病人并发急性肾衰的可能性更大。 急性肾衰有哪些症状? 当你排尿时很少尿液甚至完全没有尿液。 腿部和足部肿胀。

没有食欲。 恶心和呕吐。 感知混乱、焦虑不安或者困乏。 胁腹痛:肋支架下面疼痛。 有些人也学没有任何症状 急性肾衰是如何诊断? 医生一般会询问病人主要有哪些症状,服用哪些药物,做过哪些检查,而病人的症状一般都有助于发现肾脏问题的原因。 血液和尿液检查能发现肾脏的功能状态。血液大生化检测也能发现病人血液钠盐、钾盐、钙盐的水平。同时病人也可能会做超声检查,医生通过这种检测观察病人肾脏。 如果病人因为其他原因入院,也有可能会同时发现患有肾衰竭。 医生会尝试处理哪些引起肾脏衰竭的病因,同时也会: 帮助肾脏休息,病人可能会透析,这种治疗手段主要是用机器来代替肾脏工作,直到肾脏恢复,这样病人会感觉稍好。 预防其他疾病。病人需要服用抗生素来预防和治疗感染。同时也需要服药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肾衰病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来治愈疾病。同时,病人可能需要进食特殊饮食防止肾脏工作负荷过重,也可能需要进食钠盐、钾盐和磷盐。 饮食与营养指导: 1.严格控制出入量,病人摄入量应“量出为入,宁少勿多”的原则。 2.限制蛋白质的摄取量:急性期若血尿素氮过高,给予无蛋白质饮食。不过如果已经采取透析治疗,则放宽蛋白质的摄入量限制,如果血尿素氮已降低到28.56mmol/L以下,即可自由进食。 3.限制钾、钠、镁、磷的摄入,如不宜吃香蕉、桃子、菠菜、油菜、蘑菇、木耳、花生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查房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查房 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是指各种终末期肾脏疾病,病情逐渐发展,肾单位大量毁损,引起体内氮质和其他代 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某些内分泌活性物 质生成和灭活障碍等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状。在治疗上, 早期多采用保守疗法,以延缓病情进展,尤其适宜于病程迁延、易反复、合并症多的患者;晚期则以透析和肾移植为主。慢性 肾衰患者对自身疾病无心理准备,心理压力大并伴有恐惧心 理。故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以一例病例报告将 护理体会简述如下。 患者,杨维海,男性,48岁,已婚,侗族,农民,主因“间断关节疼痛10年,发现肾功能异常2年半”,于2015年04月20日21时20分入院。 病例特点:1.中年男性。2.病史要点:①慢性起病,病史10年,主要表现有间断关节疼痛,肾功能异常。②10年前出现左踝关节疼痛,就诊于思南县人民医院查尿常规:Pro-、BLD-,肾功能: CR60umol/L,UA650umol/L,肾脏彩超示:双肾多发结石,余检查结果不详,诊断为“痛风、双肾结石”。治疗后疼痛缓解。③后痛风反复发作,部位不固定,5年前左侧腕关节、双侧足部跖趾关节发现痛风石,逐渐增大,未处理。④2年半前因再次痛风发作就诊于三穗县医院查尿常规:Pro2+、BLD1+,肾功能:CR244.3umol/L,UA680umol/L,

抗核抗体系列阴性,肾脏彩超示:双肾多发结石。诊断为“痛风、痛风肾损害”,治疗后无好转。⑤10个月前因痛风再次发作就诊于山东潍城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查血常规:RBC3.22×1012/L、HGB90g/L,尿常规:Pro2+、BLD2+, 24小时尿蛋白定量1.173g,肾功能: CR525.1umol/L,UA591.9umol/L,肾脏彩超示:双肾略缩小。诊断为“痛风、痛风性肾病、慢性肾衰竭(衰竭期)、肾性贫血”,治疗后无好转。为求治疗入我院。⑥无过敏史、皮肤紫癜、腹痛、黑便,无面部蝶形红斑、光过敏、脱发、口腔溃疡。入院查体:BP140/100mmHg,贫血貌,双眼睑无水肿,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初步诊断: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尿酸性肾病、慢性肾衰竭(衰竭期)、肾性贫血。 诊断依据:1.间断关节疼痛10年,发现肾功能异常2年半。2.既往查血常规:RBC3.22×1012/L、HGB90g/L,尿常规:Pro2+、BLD2+,24小时尿蛋白定量1.173g,肾功能:CR525.1umol/L,UA680umol/L,肾脏彩超示:双肾略缩小。 鉴别诊断:1.与狼疮肾炎相鉴别:两者均可有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狼疮肾炎好发于青年女性,可有面部蝶形红斑、光过敏、脱发、口腔溃疡,抗核抗体系列阳性,本患者为中年女性,无面部蝶形红斑、光过敏、脱发、口腔溃疡,抗核抗体系列阴性,故可鉴别。2.与过敏性紫癜肾炎相鉴别,两者均可有蛋白尿、血肌酐升高,过敏性紫癜肾

肾衰竭的护理常规

肾衰竭的护理常规 肾衰竭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指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急剧下降的临床综合征,其血肌酐平均每日增加≥44.2umol∕L。慢性肾衰竭是由各种 原发性肾脏疾病或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脏进行性损伤和肾功能的逐渐恶化。 肾衰竭的临床表现: 1、身体不适:由于毒素和废物在体内不断堆积,病人可能会感到浑身不适。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夜间睡眠不好,没有胃口,搔痒和疲劳。 2、浮肿:一些病人会出现浮肿现象。尿量减少,尿频(尤其在夜间)。手足踝浮肿。其它症状还有气短,眼睛周围肿胀。 3、贫血:由于肾脏功能遭受损害,人体不能产生制造红细胞所需的足够荷尔蒙,因而产生贫血。贫血的人经常会感到寒冷和疲惫。 4、肾衰竭的其它患病症状:血尿(呈茶色或血红色)、高血压、尿液中出现泡沫、腹泻、极度口渴、睡眠不安、或嗜睡、性欲下降 护理措施: (一):绝对卧床休息:

急性肾衰应绝对卧床休息,知道症状消失,尿蛋白正常为止,恢复期可适当活动。 (二):病情的观察及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出入量的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出入量并详细记录。 1 、少尿期的观察与护理:少尿期一般5—7 天,有时可达 7—14 天,尿量少于400ml 为少尿,少于100ml 无尿。 (1) 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胃肠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及消化道出血等。 (2) 严密观察神经系统的症状,如性格的改变、表情淡漠及昏迷、抽搐等。 (3) 观察有无酸中毒、高钾血症、以及低钠血症、低钙血症等。 (4) 做好透析护理,急性肾衰时多数需要透析治疗,做好透析护理是一项重要措施。 2、多尿期的护理:此期通常持续1—3 周,尿量多者每日可达(3000—5000ml),患者可因尿量过多而引发低钾血症,因脱水引起高钠血肿症及低血压、上消化道出血、感染、心律失常等,应严密观察积极处理。

急性肾衰护理

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简称急肾衰,属临床危重症。该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肾损害,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使肾单位调节功能急剧减退,以致不能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和排泄代谢产物,而导致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及急性尿毒症综合征,此综合征临床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一、少尿期 1、大多数在先驱症状12-24小时后开始出现少尿(每日尿量50-400ml)或无尿。一般持续2-4周。 2、可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呃逆、头昏、头痛、烦躁不安、贫血、出血倾向、呼吸深而快、甚至昏迷、抽搐。 3、代谢产物的蓄积:血尿素氮、肌酐等升高。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4、电解质紊乱:可有高血钾、低血钠、高血镁、高血磷、低血钙等。尤其是高钾血症。严重者可导致心跳骤停。 5、水平衡失调,易产生过多的水潴溜;严重者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或脑水肿。 6、易继发呼吸系统及尿路感染。 二、多尿期 少尿期后尿量逐渐增加,当每日尿量超过500ml时,即进入多尿期。此后,尿量逐日成倍增加,最高尿量每日3000-6000ml,甚至可达到10000ml以上。在多尿期初始,肾脏清除率仍低,体内代谢产物的蓄积仍存在。约4-5天后,血尿素氮、肌酐等随尿量增多而逐渐下降,尿毒症症状也随之好转。钾、钠、氯等电解质从尿中大量排出可导致电解质紊乱或脱水,应注意少尿期的高峰阶段可能转变为低钾血症。 三、恢复期 尿量逐渐恢复正常,3-12个月肾功能逐渐复原,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只有少数患者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护理措施: 一、置单间。室内空气新鲜,清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以防感染。 二、绝对卧床休息,有抽搐昏迷者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坠床。烦躁不安者,应用镇静剂,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严格限制液体进入量,以防水中毒,按医嘱准确输入液体。 四、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少尿期:(1)观察有无嗜睡、肌张力低下、心律不齐、恶心、呕吐等高钾血症症状及血压变化、心功能不全、尿毒症脑病的先兆。 (2)监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肌酐、尿素氮等。 2、多尿期观察注意观察血钾、血钠的变化及血压的变化。 3、恢复期观察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肾功能。 五、饮食护理:1少尿期既要限制入量又要适当补充营养,原则上应是低钾、低钠、高热量、高维生素及适量的蛋白质。严格控制含钾食物、水果摄人。2.多尿期供给足够热量和维生素,蛋白质可逐日加量,以保证组织的需要,给予含钾多的食物。 六、、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特别是尿量。无尿者应限制钠盐及水的摄入,每日约600-800ml。做好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腹膜透析的准备工作。 七、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漱口,避免口腔溃烂及口腔炎,加强皮肤护理,防褥疮发生。 八、对贫血或出血者,按医嘱输新鲜血,滴速宜慢,应注意输血反应并及时处理。 九、及时准确应用各种药物,并观察治疗效果,但禁用对肾脏有毒的药物。 十、有恐惧心理者,护士应以关心、安慰为主,多给予鼓励。 【健康指导】 1.注意增加营养。 2.适当参加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3. 定期复查。指导病人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避免使用损伤肾脏的食物、药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