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练习及解析

【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练习及解析

【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练习及解析
【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练习及解析

【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练习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1.如图所示,AC 为光滑的水平桌面,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A 端的竖直墙壁上.质量

1m kg =的小物块将弹簧的另一端压缩到B 点,之后由静止释放,离开弹簧后从C 点水平

飞出,恰好从D 点以10/D v m s =的速度沿切线方向进入竖直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

(DEF 小物体与轨道间无碰撞).O 为圆弧轨道的圆心,E 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轨道

的半径1R m =,60DOE ∠=o ,37.EOF ∠=o

小物块运动到F 点后,冲上足够长的斜面

FG ,斜面FG 与圆轨道相切于F 点,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sin370.6μ==o ,

cos370.8=o ,取2

10/.g m s =不计空气阻力.求:

(1)弹簧最初具有的弹性势能;

(2)小物块第一次到达圆弧轨道的E 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3)判断小物块沿斜面FG 第一次返回圆弧轨道后能否回到圆弧轨道的D 点?若能,求解小物块回到D 点的速度;若不能,求解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小物块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E 的速度大小.

【答案】()11

?.25J ;()2 30N ;()3 2/m s .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小物块在C 点的速度为C v ,则在D 点有:C D v v cos60o

=

设弹簧最初具有的弹性势能为p E ,则:2P C 1E mv 2

=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p E 1.25J =;

()2设小物块在E 点的速度为E v ,则从D 到E 的过程中有:

()

22E D 11mgR 1cos60mv mv 22

-=

-o 设在E 点,圆轨道对小物块的支持力为N ,则有:2

E v N mg R

-=

代入数据解得:E v 25m /s =,N 30N =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物块到达圆轨道的E 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为30 N ;

()3设小物体沿斜面FG 上滑的最大距离为x ,从E 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有:

()()

2E 1

mgR 1cos37mgsin37μmgcos37x 0mv 2

o o o ---+=-

小物体第一次沿斜面上滑并返回F 的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f W ,则

f W 2x μmgcos37=o

小物体在D 点的动能为KD E ,则:2KD D 1E mv 2

=

代入数据解得:x 0.8m =,f W 6.4J =,KD E 5J = 因为KD f E W <,故小物体不能返回D 点.

小物体最终将在F 点与关于过圆轨道圆心的竖直线对称的点之间做往复运动,小物体的机械能守恒,设最终在最低点的速度为Em v ,则有:

()

2Em 1mgR 1cos37mv 2

-=

o 代入数据解得:Em v 2m /s =

答:()1弹簧最初具有的弹性势能为1.25J ;

()2小物块第一次到达圆弧轨道的E 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是30 N ;

()3小物块沿斜面FG 第一次返回圆弧轨道后不能回到圆弧轨道的D 点.经过足够长的时间

后小物块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E 的速度大小为2 m /s . 【点睛】

(1)物块离开C 点后做平抛运动,由D 点沿圆轨道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知道了到达D 点的速度方向,将D 点的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根据角度关系求出水平分速度,即离开C 点时的速度,再研究弹簧释放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弹簧最初具有的弹性势能;

()2物块从D 到E ,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通过E 点的速度,在E 点,由牛顿定律和向

心力知识结合求物块对轨道的压力;

()3假设物块能回到D 点,对物块从A 到返回D 点的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求出D 点的

速度,再作出判断,最后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最低点的速度.

2.如图所示,光滑圆弧的半径为80cm ,一质量为1.0kg 的物体由A 处从静止开始下滑到B 点,然后又沿水平面前进3m ,到达C 点停止。物体经过B 点时无机械能损失,g 取10m/s 2,求:

(1)物体到达B 点时的速度以及在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物体在BC 段上的动摩擦因数; (3)整个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答案】(1)4m/s ,30N ;(2)4

15

;(3)8J 。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212

mgh mv =

代入数据解得

4m/s v =

在B 点处,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

N mv F mg R

-= 代入数据解得

30N N F =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小球对轨道的压力为

30N N

N F F '== 方向竖直向下

(2)物体在BC 段上,根据动能定理有

21

02

mgx mv μ-=-

代入数据解得

415

μ=

(3)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只有摩擦力做负功,重力做正功,由能量守恒可得

8J Q mgh ==

3.质量为m =2kg 的小玩具汽车,在t =0时刻速度为v 0=2m/s ,随后以额定功率P =8W 沿平直公路继续前进,经t =4s 达到最大速度。该小汽车所受恒定阻力是其重力的0.1倍,重力加速度g =10m/s 2。求: (1)小汽车的最大速度v m ; (2)汽车在4s 内运动的路程s 。 【答案】(1)4 m/s ,(2)10m 。 【解析】 【详解】

(1)当达到最大速度时,阻力等于牵引力:

m m P Fv fv == 0.1f mg =

解得:m 4m/s v =;

(2)从开始到t 时刻根据动能定理得:

22m 01122

Pt fs mv mv -=

- 解得:10m s =。

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半径为R 的竖直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的顶端无初速释放,圆弧轨道的底端水平,离地面高度为R 。小球离开圆弧轨道的底端又通过水平距离R 落到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小球刚到圆弧轨道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 (2)小球在圆弧轨道上受到的阻力所做的功。

【答案】(1)32

N

mg F '=,方向竖直向下(2)3

4f W mgR =-

【解析】 【详解】

(1)设小球在圆弧轨道的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 ,小球离开圆弧轨道后做平抛运动,有:

R vt =

2

12

R gt =

联立解得:

2

gR v =

而在圆弧轨道的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2

N v F mg m R

-=

由牛顿第三定律,

N N

F F '= 联立求得球队轨道的压力为:

32

N

mg F '= 方向竖直向下。

(2)对圆弧上运动的过程由动能定理:

2

102

f mgR W mv +=

-

联立可得:

3

4

f

W mgR

=-

5.如图所示,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如果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斜坡的倾角θ=37°(sin 37°=0.6,cos 37°=0.8),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求:

(1)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

(2)若由于场地的限制,水平滑道的最大距离BC为L=20.0m,则人在斜坡上滑下的距离AB应不超过多少?

【答案】(1)2.0 m/s2;

(2)50m

【解析】

【分析】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人从斜坡上下滑的加速度.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结合水平轨道的最大距离求出B 点的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AB的最大长度.

【详解】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

a1=

3737

mgsin mgcos

m

μ

?-?

=gsin37°-μgcos37°=6-0.5×8m/s2=2m/s2.

(2)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μg=5m/s2,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B点的速度为:

2

22520/102/

B

v a L m s m s

??

===.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

2

1

200

50

24

B

AB

v

L m m

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基本运用,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本题也可以结合动能定理进行求解.

6.如图的竖直平面内,一小物块(视为质点)从H=10m高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弯曲轨道AB进入半径R=4m的光滑竖直圆环内侧,弯曲轨道AB在B点与圆环轨道平滑相接。之后物块沿CB圆弧滑下,在B点(无动量损失)进入右侧的粗糙水平面上压缩弹簧。已知物块的质量m=2kg,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弹簧自然状态下最左端D点与B点距离

L=15m,求:(g=10m/s2)

(1)物块从A滑到B时的速度大小;

(2)物块到达圆环顶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

(3)若弹簧最短时的弹性势能,求此时弹簧的压缩量。

【答案】(1)m/s;(2)0N;(3)10m。

【解析】

【分析】

【详解】

(1)对小物块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解得:

(2)小物块从B点到C由动能定理:

在C点,对小物块受力分析:

代入数据解得C点时对轨道压力大小为0N;

(3)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设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对小物块从B点到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由上式联立解得:

x=10m

【点睛】

动能定理的优点在于适用任何运动包括曲线运动,了解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和求解的物理量选择物理规律解决问题。动能定理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求速度、力、功等物理量,特别是可以去求变力功。

7.如图所示,摩托车做特技表演时,以v 0=10m /s 的速度从地面冲上高台,t =5s 后以同样大小的速度从高台水平飞出.人和车的总质量m =1.8×102kg ,台高h =5.0m .摩托车冲上高台过程中功率恒定为P =2kW ,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 /s 2.求:

(1) 人和摩托车从高台飞出时的动能E k ; (2) 摩托车落地点到高台的水平距离s ; (3) 摩托车冲上高台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W f . 【答案】(1)9×103J (2)10m (3)1×103J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动能表达式列式求解即可;人和摩托车从高台飞出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的运动规律即可求出平抛的水平距离;根据动能定理即可求解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1)由题知,抛出时动能:2

30019102

k E mv J =

=? (2)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在竖直方向有:212

h gt = 解得:t=1s

则水平距离010s v t m ==

(3)摩托车冲上高台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0f Pt mgh W --= 解得:3

110f W J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和平抛运动的综合,知道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以及能够熟练运用动能定理.

8.如图所示,倾角 θ=30°的斜面足够长,上有间距 d =0.9 m 的 P 、Q 两点,Q 点以上斜面光滑,Q 点以下粗糙。可视为质点的 A 、B 两物体质量分别为 m 、2m 。B 静置于 Q 点,A 从 P 点由静止释放,与 B 碰撞后粘在一起并向下运动,碰撞时间极短。两物体与斜面粗糙部分的动摩擦因数均为23

5

μ=

取 g =10 m/s 2,求: (1)A 与 B 发生碰撞前的速度 v 1 (2)A 、B 粘在一起后向下运动的距离

【答案】(1)3m/s (2)0.5m 【解析】 【详解】

(1)A 在PQ 段下滑时,由动能定理得:

211

sin 02

mgd mv θ=-

得:

v 1=3 m/s

(2)A 、B 碰撞后粘在一起,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有:

1(2)AB mv m m v =+

之后A 、B 整体加速度为:

3sin 3cos 3AB mg mg ma θμθ-?=

得:

a AB =-1m/s 2

即A 、B 整体一起减速下滑,减速为零时:

22

02AB AB AB v a x -=

得:

x AB =0.5 m

9.如图所示,一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与一传送带左端相连于B 点,传送带以v=6m/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有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点以υ0=4m/s 的初速度沿斜面下滑,当物块滑到斜面的底端点时速度恰好为零,然后在传送带的带动下,从传送带右端的C 点水平抛出,最后落到地面上的D 点,已知斜面长度L 1=8m ,传送带长度L 2=18m ,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sin37°=0.6,cos37°=0.8,g=10m/s 2).

(1)求物块与斜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l ; (2)求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间;

(3)若物块在D点的速度方向与地面夹角为a=53°,求C点到地面的高度和C、D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答案】(1)

(2)4s;

(3)4.8m.

【解析】

试题分析:(1)从A到B由动能定理即可求得摩擦因数

(2)由牛顿第二定律求的在传送带上的加速度,判断出在传送带上的运动过程,由运动学公式即可求的时间;

(3)物体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解:(1)从A到B由动能定理可知

代入数据解得

(2)物块在传送带上由牛顿第二定律:μ2mg=ma

a=

达到传送带速度所需时间为t=s

加速前进位移为<18m

滑块在传送带上再匀速运动

匀速运动时间为

故经历总时间为t总=t+t′=4s

(3)设高度为h,则竖直方向获得速度为

联立解得h=3.2m

下落所需时间为

水平位移为x CD=vt″=6×0.8s=4.8m

答:(1)求物块与斜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l为

(2)求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间为4s;

(3)若物块在D点的速度方向与地面夹角为a=53°,C点到地面的高度为3.2m和C、D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4.8m.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定理、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运动学基本公式的应用,要注意传动带顺时针转动时,要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根据运动学基本公式求解.

10.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也适用于质点在变力作用下的运动,这时两个定理表达式中的力均指平均力,但两个定理中的平均力的含义不同,在动量定理中的平均力F 1是指合力对时间的平均值,动能定理中的平均力F 2是合力指对位移的平均值.

(1)质量为1.0kg 的物块,受变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2.0s 的时间内运动了2.5m 的位移,速度达到了2.0m/s .分别应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求出平均力F 1和F 2的值.

(2)如图1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运动,速度由v 0变化到v 时,经历的时间为t ,发生的位移为x .分析说明物体的平均速度v 与v 0、v 满足什么条件时,F 1和F 2是相等的.

(3)质量为m 的物块,在如图2所示的合力作用下,以某一初速度沿x 轴运动,当由位置x =0运动至x =A 处时,速度恰好为0,此过程中经历的时间为2m

t k

π=,求此过程中物块所受合力对时间t 的平均值.

【答案】(1)F 1=1.0N ,F 2=0.8N ;(2)当02v v x v t +==时,F 1=F 2;(3)2kA F π

=. 【解析】 【详解】

解:(1)物块在加速运动过程中,应用动量定理有:1t F t mv =g

解得:1 1.0 2.0

N 1.0N 2.0

t mv F t ?=

== 物块在加速运动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有:221

2

t F x mv =

g 解得:22

2 1.0 2.0N 0.8N 22 2.5

t mv F x ?===?

(2)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应用动量定理有:10Ft mv mv =- 解得:01()

m v v F t

-=

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有:22201122

F x mv mv =

- 解得:22

02()

2m v v F x

-=

当12F F =时,由上两式得:02

v v x v t +=

= (3)由图2可求得物块由0x =运动至x A =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为:

211

22

W kA A kA =-=-g

设物块的初速度为0v ',由动能定理得:20

1

02

W mv '=-

解得:0

k

v A m

'= 设在t 时间内物块所受平均力的大小为F ,由动量定理得:0

0Ft mv -=-' 由题已知条件:2m t k

π

= 解得:2kA

F π

=

11.如图所示,质量为2kg 的物体在竖直平面内高h =1m 的光滑弧形轨道A 点,以初速度

0v =4m/s 沿轨道下滑,并进入水平轨道BC .BC =1.8m ,物体在BC 段所受到的阻力为8N 。

(g=10m/s2)。求:

(1)物体刚下滑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 (2)物体通过BC 时在C 点的动能;

(3)物体上升到另一光滑弧形轨道CD 后,又滑回BC 轨道,最后停止在离B 点多远的位置。 【答案】(1)6m/s (2)21.6J (3)离B 点0.9m 【解析】 【详解】

(1)物体在光滑弧形轨道上运动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则有

22122

1

B A mg v h m mv += 所以物体刚下滑到B 点的速度大小

2026m/s B v v gh =+= ;

(2)物体在BC 上运动,只有摩擦力做功,设物体经过C 点的动能为E kC ,则由动能定理可得:

2

121.6J 2

kC kB BC B BC E E mgL mv mgL μμ=-=-=

(3)物体在整个过程中只有重力、摩擦力做功,设物体在BC 上滑动的路程为x ,则由动

能定理可得:

2

1

2A

m

m v mg

gx h

μ=+,

解得:

x=4.5m=2L BC+0.9m;

故物块最后停在离B点0.9m处;

12.如图所示,半圆轨道的半径为R=10m,AB的距离为S=40m,滑块质量m=1kg,滑块在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从光滑水平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B点,然后撤去外力,又沿竖直面内的光滑半圆形轨道运动,且滑块通过最高点C后又刚好落到原出发点A;

g=10m/s2

求:(1)滑块在C点的速度大小v c

(2) 在C点时,轨道对滑块的作用力N C

(3)恒定外力F的大小

【答案】(1)v c=20m/s (2)Nc=30N ,方向竖直向下(3)F="10N"

【解析】

试题分析:(1) C点飞出后正好做平抛运动,则

2

1

2

{2

R gt

x vt

=

=

联立上述方程则v c=20m/s

(2)根据向心力知识则

2

N

v

mg F m

r

+=

FN=30N,方向竖直向下。

(3)根据动能定理2

1

2B

Fs mv

=-

22

11

2

22

C B

mgR mv mv

-=-

联立上述方程则F=10N

考点: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动能定理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属于简单题型,并通过三者的有机结合考察了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