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育人案例分析

学校育人案例分析

学校育人案例分析
学校育人案例分析

学校育人案例分析

一、教师打学生事件

×年×月,×校发生了一起教师打学生事件,家长上访,市教育局、公安局先后介入,学校声誉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一)原因及教训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阵地,是传播文明的窗口,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道德的引领者、智慧的促生者、知识的播种者。发生这样的事件令人遗憾和痛心。

1.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师受“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自己和学生父母一样可以任意体罚学生。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相当于获得了父母所“授予”的权力,老师于是拥有了教育、惩罚学生的权力。

②教师素质差,教育手段贫乏。有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工作有热情,事业心强,想把孩子教好,但由于经验不足,缺少办法,见学生违纪,情绪便急躁,因而体罚学生。有些教师则因为在家庭或社会交往中受气,无处发泄,将学生当成了出气筒。特别在目前情况下,教师地位不高,待遇较低,社会分配不公,脑体倒挂,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心中有怒气,遇事易动气发火,感情用事。在多重压力下,对不争气的学生,教师便使用强制措施体罚学生,而这,却常能得到人们的理解。

③学校、部门对教师教育管理不够,教师对教育法律法规意识淡漠。

2.教训

这个事件告诉我们:

①作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首先要学法、知法、懂法,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行使教育管理工作职责。

②解决师生矛盾,不能不讲方法,感情用事。无论学生做错了什么事,老师都不能以任何借口体罚学生,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单纯用暴力解决显然是大忌,也不能解决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以批评教育为主,再辅以和家长沟通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错误,进而改正错误。

(二)几点建议

要走出体罚误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变落后的教育思想。学校和部门要重视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经常组织教师和学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首先在思想上引起教师的重视,转变落后的教育思想,自觉意识到对学生实行体罚,危害直接作用于学生身体,更重要的是它必然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发展,那种企图靠体罚学生身体取得暂时效果的做法是无效的、错误的,也是没有前途的,从而自觉禁止使用体罚。其次,学校和部门应严格要求,把禁止教师简单地以体罚对待学生作为一项制度。要注意确立良好的舆论导向,把教师体罚同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的水平相联系。一旦因体罚出现问题,也应从事实出发,严肃处理,不能一味袒护,并引导教师吸取教训,从根本上避免体罚现象的发生,使我校教育更加健康地发展。

2.提高教师素质,综合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每一个教师必须具有扎实渊博的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丰富的教育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技巧。老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能以体罚学生来发泄自己的感情。同时,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有灵活的教育机智,善于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和教育过程中的其它问题。教师对学生既要尊重信任,又要严格要求,防微杜渐;既一视同仁,面向全体,又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学习倡导“爱”的教育,转变落后的教育方式,自觉用“爱心”来教育学生,诲人不倦。

3.注重教师心理疏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首先要给教师减负,从生理到心理的全方位“解放”;其次要摆正教师的位置、心态,与学生做朋友,做“平等中的首席”;最后要做到“心肠热”而“头脑冷”,要有热心、信心、恒心。

二、学生打坏学生事件

×年×月,由老师和学生发生冲突,进而引发学生打学生事件,而且造成严重伤害,在师生和社会中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原因及教训

学生间有矛盾,打架是时有发生的事情,可以称之为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顽疾,屡禁不止。学生打架事件的发生,不仅破坏了学校的正常秩序,给学校带来不好的声誉,而且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其危害性显而易见。杜绝学生打架事件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1.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场教师情绪急躁,感情用事,经验不足,对学生打学生没有及时制止,

使事态进一步扩大。

②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重“哥们儿”义气,遇事头脑发热,感情用事,不计后果。

③平时教育不够,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荣辱观。

2.教训

这个事件告诉我们:

①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有灵活的教育机智,善于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和教育过程中的其它问题,而这个恰恰是我们最欠缺的。

②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关键期,认知形成阶段,可塑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感情冲动时,会做出过激行为。作为教师应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能力,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解决心理问题的角度,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效预防打架事件的发生。

(二)几点建议

我认为对打架事件应做到“未雨绸缪,及早防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利用上法制课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知法、守法教育。组织学生听法制报告,进行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在宣传教育中充分利用当地典型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自觉抵制有害信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分辨美与丑的能力。

②建议学生教育管理部门、班主任、任课教师、生活指导教师共同努力,勤沟通,适时关注学生成长时期的心理动向,例如可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课程等方式,净化学生心灵,保证其健康成长。

③充分发挥沟通的潜能。采取多种手段与家长沟通,如家访、电话交流、书信、探病、家长会、开放日等,通过沟通,灌输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思想,引导家长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协助学校进行教育管理。同时,与学生平等交往,在学习、生活中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体验到老师的真诚与关爱,师生间产生一种介乎朋友、亲人的感情,使师生能够主动及时沟通,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及早解决。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开展郊游、艺术节、技能节、主题班会、演讲、朗诵比赛等各种文明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竞争意识、交际技巧和责任感,还可以使他们体验到自身能力及价值,从而满足精神需要,

丰富课余生活,消除空虚感。

⑤加强学生自身修养,学会冷静,学会忍让。一是教育学生遇到矛盾时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能凭一时冲动。一旦发生争吵,并有激发趋势,不要急于辨明是非,先脱离接触,待心平气和以后再解决问题。二是教育学生在发生争吵时要相互忍让,不要因小事争高低、论输赢,更不要针锋相对,以牙还牙;若是一方轻微的动起手脚,做到“打不还手”,尽快脱离接触,避免事态扩大。

中馆驿镇中心小学资助育人系列主题活动方案

中馆驿镇中心小学2018年资助育人系列主题活动方案 为落实好《2018年麻城市资助育人系列主题活动方案》,更广泛地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感恩教育,促使学生树立诚信观念,结合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感恩、励志教育系列活动 二、活动内容及安排 三、活动要求: 1、各年级或班级必须按时间节点参加和完成前三项活动。各班主任要认真组织好每项活动(要求要有相应的活动记载),确保人人参与,起到实效。 2、第四项“孝善之星”评选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⑴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贫困家庭学生进行“孝善之星”评选活动(每个年级至少推荐一名,最多5名),具体评选条件如下: ①、在家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主动帮父母做事,懂得感恩。 ②、在校尊敬老师,见了老师主动问好打招呼。 ③、在学校或社会上,能积极主动做好事,乐于助人,爱护小同学,不欺负小同学且帮助小同学解决实际困难。 ⑵每个年级评选出的每个人物必须准备以下材料参选:

①典型人物青春故事录音剪辑:录制一段不超过3分钟的音频(统一发至镇小QQ群里),讲述励志人物的奋斗历程和感人事迹,可以是自述,也可以是采访问答的形式。 ②典型人物图片2张(统一发至镇小QQ群里):可由学生本人或者请周围的人,用手机或者相机拍摄自己或自己的家庭在学习或生活中的瞬间,并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讲述关于自己、父母或家庭的梦想以及缘由。 ⑶学校评选,对入选的典型人物进行表彰,在校园内运用多种媒体播放典型人物事迹,进行全方位宣传。 3、本次系列活动学校将组织巡查,督导中如发现有班级没有按要求开展活动或开展活动组织不力、敷衍了事的,将通报批评。 2018年10月12日

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计划方案

松石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为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及质量,加强学校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营造优美的育人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构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机制,实现全员参与、共同育人的目的,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经学校集体研究,制定学校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构建学生发展共同体”有机结合,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总体要求,坚持“人本关爱,因材施教”,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教育资源,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学生发展共同体,促进学生整体成长,狠抓细节管理,发挥情感教育的力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构建起“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机制,以“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宗旨,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学校教育工作新模式,从而有效地促进所有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二、工作目标 全员育人导师制就是由全体教师参与育人,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形成管理和育人相结合,育人和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而“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我们把二者紧密结合,教师以导师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共同体”活动中。 该管理模式一是要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对学生实施自信教育、成功教育。二是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发展。三是调动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新一种个性化、亲情化的“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工作模式。要求每个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对自己承包的学生适时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

全员育人导师制个人总结

全员育人导师制个人总 结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全员育人导师制个人总结 朱秀云 我校就试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度,整个过程倾注了学校管理的智慧,也得到了全体师生积极的配合和理解,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学校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导生结对帮扶。所有任课教师人人都要担任导育学生的任务,每名教师导育10名左右的学生。从日常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到人生理想,甚至学生的家庭生活与业余爱好,老师们与学生的交流涉及方方面面,对学生的关心发展也由责任逐渐转化为感情,真正将教学范畴扩展到了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学业辅导。 成长导师制度试行以来,学校将正确定位成长导师角色作为导师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教师在践行导师责任时更多了几分理解与敬业。 首先,成长导师是学生敬仰的对象—老师。作为学生的成长导师,必须努力做到用人格魅力打动学生,有所长,有所教,有所启发,使学生认可和敬佩,这就需要每位教师都能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真正成为引导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榜样与师傅。 其次,成长导师要努力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人—朋友。成长导师要能够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倾心交谈,当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师。除践行日常的学业辅导与督促职责外,导师通过日常交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受导学生自我表露,进行

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指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应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指导学生学会与人正常交往。 最后,成长导师是学生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可依赖的人---长辈甚或父母。学生在校园中,远离父母的照顾,生活上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不便与困难,作为学生的成长导师,在生活上对学生进行力所能及的照顾更易让学生感动和受到教育,也能够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 在具体的实践方法上,我校采用了简便可行的成长导师手册,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有记录、有反馈,有总结。 第一,谈心交流方式方法多样,促进师生沟通和家校间沟通。每月的第二周是导师与导生谈心交流周,在这一周内,教师要找自己辅导的学生进行谈心,学生也可以主动找教师交谈。导师要将交谈内容整理后记录在成长导师手册上,以备以后查阅。除以之外,教师还要抽出时间与受导学生的家长进行交谈沟通,可以使用电话、飞信,也可以家访或邀请家长到校,随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与家长探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另外,学校还定期安排导师导生丢沙包、集体跳大绳等互动活动项目,加强师生了解,增进师生感情。 第二,个案分析与反馈小结是资源和经验的积累。 每月成长导师要从自己辅导的学生中选择一至两个进行个案分析,以便更好的进行针对性辅导。学生的定期反馈、汇报及发展情况记

资助育人优秀典型事迹

高校资助育人活动_资助育人优秀典型事迹 如何做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资助育人,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标,育人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重要原则。 (一)创新资助育人机制 一、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 1.由学生工作部(处)牵头,加强各系部教师和学生对资助育人的理解,并进行深入研究和预防性干预。 2.成立学校专门的学生资助办公室,负责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 3.不断加强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的工作水平,定期组织学生资助工作人员外出学习和培训。 二、确保可持续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资源聚合机制 1.确立已建立起来的政府、学校、银行资助可持续的投入,同时要保证以银行投入为主的助学贷款的良性发展。 2.努力拓展资助的渠道,充分挖掘校友等资源,也可以加强与企业、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资助资金的投入。 三、提高实效性和针对性,建立健全过程实施机制 1.准确及时的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学生树立爱国爱党意识。 2.认真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对待贫困的观念。 3.举办学校的各种奖助学金的表彰,树立典型,培养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

4.以勤工助学等有偿资助为平台,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注重研究,建立健全评估反馈机制 1.由学生工作部(处)牵头,做好学生资助育人的绩效评估,主要包括对资源的投入和教育的引导所取得的效果和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估。 (二)创新资助育人体系 一、坚持外延式资助和内涵式育人相结合 1.落实国家相关的资助政策,做好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切实保证每一位家庭 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资助。 2.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强化“励志自强”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感恩回报”教育、“责任使命”教育。 3.增强贫困大学生心理调适的能力和创业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二、坚持资助过程育人与合力育人相结合 1.教育学生树立正确对待贫困的意识。 2.要求系部领导、辅导员、专业教师甚至班级同学一起参与到资助,多方联动,各部门协调,以此形成良好资助育人的校园氛围。 三、积极探索信息化管理与发展式资助 组织开展立项项目:如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少数民族学生成长、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促进学生加强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服务。 (三)创新资助育人系列活动 1.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活动

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的具体措施

“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发挥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指导和教育作用,营造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根据市教育局要求,我校于2017年全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为实现"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的教育理念,推动师生之间积极、平等、充分互动和教书育人的和谐统一,做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促进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的全面落实,特制定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的具体措施。 二、工作目标: 1、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2、进一步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寻找挖掘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行为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的探究,独立地生活,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4、发挥我校优势,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健康发展。 5、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全面贯彻课改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一条"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教育管理之路,努力培养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心理自强的新时代的中学生。

三、导师职责 (一)了解学生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进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规划人生,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关心学生的生活,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协调好家长、学生、学校和任课教师的关系。 (三)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分配学分、并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志向制定好个人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辅导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困惑,结合自己所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五)指导学生参加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六)教育学生严肃校规校纪,纠正不良习惯,遵守法律、法令和社会公德,敢于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能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为创造和谐社会做贡献。 四、受导学生义务 (一)与导师坦诚交往,彼此尊重,互相信任; (二)恳请导师分析自身状况,制定发展规划; (三)主动做好阶段发展分析,定期向导师汇报; (四)谦虚接受、认真听取导师的指导意见。 五、导师的选聘 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⑴学校向学生提供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名单并通过一定渠道向学生公布任课教师的信息资料,让学生了解各教师的情况;⑵通过简单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需要;⑶学生根据自己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求选择可能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教师。学校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初步列出导师名单;⑷导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班级情况,选择受导学生;⑸学校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在充分尊重导师和学生的前提下对师生的互选做适当调整,最

资助育人体系建设方案

附件9 资助育人体系建设方案 一、组织体系 牵头校领导:王旭 组长:陈科、陈东 牵头单位:学工部 责任单位:学工部、研工部、财务处、基金会秘书处、就业中心、校友办 二、工作目标 夯实基础,规范制度,强化队伍,确保资金,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借助大数据和学生行为分析等手段,为“隐形贫困”学生保驾护航,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建立完备的资助育人体系,着力培养受助学生的自强自立、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励志成才、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助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 三、工作思路 夯实资助基础: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为抓手,以资助育人工作为核心,借助一卡通数据和学生行为分析系统实现精准资助。

发挥平台优势:优化勤工助学岗位,把奖优助困与激励扶志相结合,搭建以助学金为主载体的感恩教育平台。以奖学金为主载体的专业成才平台,以助学贷款为主载体的诚信育人平台,以勤工助学为主载体的能力提升平台,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展示资助育人优秀案例和先进人物。 四、工作举措 (一)加强资助工作顶层设计,建立资助管理规范,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构建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金分配、资金发放协调联动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 1.规范资助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涵盖各类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助学金、“三助一辅”、助学贷款、困难资助等为一体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和涵盖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社会捐助、学费和贷款补偿等资助为一体的本科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责任单位:学工部、研工部、财务处;配合单位:研究生院、基金会秘书处;完成时限:2019年6月底前) 2.强化学生资助工作的制度建设。修订《重庆大学本科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重庆大学学生爱心救助基金实施办法》《重庆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办法》《重庆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重庆大学全脱产博士研究生助学金发放及管理办法》《重庆大学研究生助管岗位管理办法》

全员育人导师制案例分析

全员育人导师制案例分析 ——让自信助力孩子成长 砚山县第三小学陈国广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一种教育模式。其最大特点是在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组织安排全体教师都参与教育、担任导师,对学生思想、进行整体性、一贯性的教育和指导。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对学生的思想、心理、生活进行德育,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要真正对学生潜能生起到导育的作用,教师先必须完成自身从导“学”走向导“育”的转变。导师不仅关心潜能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潜能生的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心理状态、生活等,全面关心他们的成长,真正变为“学生成长导师”。重点落实到潜能生身上,最终是为了激发潜能生自主发展需要,让潜能生真正得到导师的导育。 我班一位小男生谭雪辉,他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面对激烈的竞争,同学们的嘲笑她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乏。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学困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为了去除他的畏惧心理,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发挥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指导和教育作用,营造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我校于2011年全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为实现“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的教育理念,推动师生之间积极、平等、充分互动和教书育人的和谐统一,做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促进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的全面落实,特制定全具体方案实施措施。 二、工作目标: 1. 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2. 进一步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寻找挖掘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行为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 发挥我校优势,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健康发展。 4. 关注“八类特殊群体学生”,对他们实施个性化、差别化教育, 制定具体有效的个性化方案。 5.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的探究,独立地生活,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6. 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全面贯彻课改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一条“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教育管理之路,努力培养人格自

多元资助体系背景下资助育人模式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c2230617.html, 多元资助体系背景下资助育人模式探索 作者:杜宏伟 来源:《卷宗》2020年第09期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构建了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资助政策体系实施以来,资助工作不断创新,资助理念不断丰富,将物质资助与立德树人紧紧结合,如何在资助工作中做到精准资助,如何在资助中立德树人,已成为高校资助工作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精准资助;资助育人 1 四位一体全面资助 当前,国家已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学生勤工助学四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形成了贫困资助、学业奖助、学生自助多层次的资助制度,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国家助学金、国家贷款、困难补助、绿色通道等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经济困难,避免学生因经济问题无法入学;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侧重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艰苦奋斗;入伍补偿、免费师范生强化政策导向,为学生就学就业减轻负担;拓宽资助渠道,汇聚社会爱心,多途径的社会捐助作为补充帮助困难学生家庭完成学业;学校提供各种勤工助学岗位,既减轻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又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各种资助政策相互补充,共成体系,为困难学生创造良好就学条件。 2 建档立卡精准资助 国家资助体系不断完善,资助力度也逐渐增大,其伴随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当前,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高校学生资助文件,助力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但尚未形成系统的贫困认定指标。除了建档立卡户、低保户等七类人员政策原则上按最高档次或标准给予相应资助,其他贫困生的贫困证明材料区分起来就不太明确了,且受人为因素操控的因素较大,只要去当地开取相应证明,基本会办理成功,这也造成了不贫困的学生来争取贫困名额。 2.1 建档立卡,规范认定材料 贫困认定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点部分,各地區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学生家庭具体情况以及突发状况等情况都是高校每年贫困认定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建档立卡首先要做的就是规范证明材料,每年九月份开学,贫困证明材料各式各样,使在认定的过程中不能充分了解学生,也给评议小组的认定造成一定的困难。

全员育人导师制计划

全员育人导师制计划 全员育人导师制计划 全员育人导师制计划一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导师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全面提高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本学期特制定全员育人导师制计划如下: 1、思想引导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引导各类学生积极、进步。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检查和督促学生的行为习惯,特别是要促进责任感、诚信与感恩等优秀品质的形成。 2、学业辅导 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业基础制订学习与发展计划,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定期向任课教师了解该生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困难。 定期帮助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找出问题,提出对策。 3、生活指导 关心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多方协助,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4、心理疏导

定期与学生谈心,了解生理、心理上的困惑,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烦恼、挫折等问题。对承包学生反映的问题要与各相关教师、家长联系,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 全员育人导师制计划二 为更加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根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做好育人为本基本制度全员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和教育局的安排,结合我校教育实际,决定自10月9日开始,至10月25日, 开展一次育人为本基本制度全员学习活动,现将学习内容及安排通知如下: 一、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学习目标: 1.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2.进一步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寻找挖掘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行为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的探究,独立地生活,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4.发挥我校优势,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学习内容: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与反思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与反思 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成为创新人才的大背景下,深入分析 和挖掘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现状,探讨其在普通高中的实践应用,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Z市第十八中学顺应新课改和自身发展需要实施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全员育人导师制中师生具有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现代管理育人理念。全员育人导师制是适合本地区Z市第十八中学的校情,能更好地适应Z市第十八中学培养学生的新要求,能促使学生成为现代创新人才,提升学校内部发展动力。笔者认为将高中学校工作与全员育人导师制相结合,不仅丰富了高中班主任管理和教学工作理论还丰富国内的全员育人导师制理论,还可以为高中学校教学工作提供理论和方向上的指导。 本文从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相关理论基础入手,对于全员育人导师制在Z市第十八中学的实施情况和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相关 研究。本文共有四个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由选题依据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组成。第二部分是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全员育人导师制的起源及含义、全员育人导师制的价值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三部分是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情况--以Z市第十八中学为例,包括Z市第十八中学概况、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情况和Z市第十八中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的客观分析。第四部分是改进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的对策,是根据Z市第十八中学的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和实证调研得出结论,并此基础之上分析应该改

进的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有关导师制的理论基础之上特别是王军等学者关于对全员育人导师制有关理论,对全员育人导师制进行了新的补充与发展。 在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上Z市第十八中学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了大胆的因地适宜也为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践增添了新的内容。作为Z市第十八中学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的一线老师,我的亲身经历、丰富的一手资料和学生案例,为论文写作提供了丰富资源。通过调查访谈,实证调研,对于Z市第十八中学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客观理性分析,它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同时全员育人导师制在Z市第十八中学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可以借鉴的经验,为其他兄弟院校提供借鉴和同行教师提供探讨学习的机会。

资助育人励志成才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资助育人励志成才教育主题活动方案西华师范大学 关于举行大学生“资助育人,励志成才”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的通知》(教财[2015]8号)要求,大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及成效,激励受助学生奋发自强、立志成才、感恩奉献,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服务型资助育人体系,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创造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学校将举行资助育人主题系列活动,现将活动相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资助育人励志成才 二、活动时间 2016年3—5月 三、活动安排(见附件1) 四、活动要求 1、全面动员,全员参与:此次活动在全校开展,达到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了解国家相关资助政策,并通过活动践行感恩的目的; 2、狠抓落实、强调实效: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制定行之有效的活动推广方案,把握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要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同学参与活动比例,做到高效落实,确保活动的实效性; 3、请承办学院于3月20日之前上报活动计划,在活动结束后一周内上报总结一份(附活动图片,包括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作为年终考核依据。 附件1:大学生“资助育人,励志成才”主题系列活动安排表

附件2:“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征集活动方案 附件3:“让梦想点亮芳华”视频征集活动方案 附件4:寻找励志的你——励志成才人物典型事迹征集活动方案 学生工作部(处)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16年3月4日 附件1: 大学生“资助育人,励志成才”主题活动安排表 序号活动名称活动内容及要求承办单位时间地点 通过宣传展板的形式,将资助政 策和本次活动的内容展示给全一、二期食1 资助知识展板校同学,让同学们全面了解国家学生处 3月堂前的资助政策和本次活动的形式、 内容和意义。 在全校范围征集征文,并设立相 关奖项。征文主要面向受助学 生,由他们撰写自己的青春奋斗“助学筑梦铸故事;同时,欢迎受助生的同学学生处 2 人”主题征文征3月校内和学校从事资助工作的老师,以学院集活动受助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经历为 核心,讲述他们的青春奋斗故 事。 在全校范围内征集视频,并设立 相关奖项。通过拍摄受资助学生“让梦想点亮芳学生处 3 在生活、工作或者学习中的瞬3月校内华”视频大赛学院间,以此展现他们的青春、奋斗、梦想。

高校资助育人活动资助育人优秀典型事迹

高校资助育人活动资助育人优秀典型事迹如何做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资助育人,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标,育人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重要原则。 (一)创新资助育人机制 一、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 1.由学生工作部(处)牵头,加强各系部教师和学生对资助育人的理解,并进行深入研究和预防性干预。 2.成立学校专门的学生资助办公室,负责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 3.不断加强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的工作水平,定期组织学生资助工作人员外出学习和培训。 二、确保可持续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资源聚合机制 1.确立已建立起来的政府、学校、银行资助可持续的投入,同时要保证以银行投入为主的助学贷款的良性发展。

2.努力拓展资助的渠道,充分挖掘校友等资源,也可以加强与企业、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资助资金的投入。 三、提高实效性和针对性,建立健全过程实施机制 1.准确及时的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学生树立爱国爱党意识。 2.认真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对待贫困的观念。 3.举办学校的各种奖助学金的表彰,树立典型,培养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 4.以勤工助学等有偿资助为平台,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注重研究,建立健全评估反馈机制

1.由学生工作部(处)牵头,做好学生资助育人的绩效评估,主要包括对资源的投入和教育的引导所取得的效果和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估。 2.组织各系部对学生资助前和资助后的生活状况、心理压力、道德水平、成才意愿、学习情况以及综合能力状况等指标进行评估。 (二)创新资助育人体系 一、坚持外延式资助和内涵式育人相结合 1.落实国家相关的资助政策,做好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切实保证每一位家庭 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资助。 2.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强化“励志自强”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感恩回报”教育、“责任使命”教育。 3.增强贫困大学生心理调适的能力和创业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关于开展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暨学生工作典型案例

关于开展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暨学生工作典型案例 关于开展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暨学生工作典型案例 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学院: 为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打造学生工作优秀品牌,根据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决定开展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暨学生工作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的和意义 围绕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重点培育和资助一批高校辅导员教育教学工作项目,引导高校辅导员加强工作研究、深化实践成效、提升理论素养,促进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精品化、科学化,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遵循“从案例中学习,在案例基础上创新”的理念,收集整理近年来我校学生工作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使我校学生工作者在实践管理中既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也有所参照,为构建良性工作体制机制,妥善解决现实问题,促进涉法涉诉事件圆满解决,提供经验借鉴。 二、征集对象 各学院辅导员老师、党总支副书记以及有关学工干部。 三、申报要求 (一)“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具体申报要求 1,项目内容 高校辅导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分为辅导员课 程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大类。 (1)辅导员课程是指高校辅导员讲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包括党课、团课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等在全校开设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程。 (2)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指高校辅导员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开展党团组织与班级建设、主题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育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学业指导与生涯规划、紧急事件处理、资助育人、主题班会等。 2,项目要求

全员育人导师制让学生快乐成长

“导师制”让学生快乐成长 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机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学校新形象,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学校管理育人的新模式,从而有效的促进所有学生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实施全面育人“导师制”,取得显著效果,现汇报如下: 一、实施过程 ㈠成立“导师小组”,建立“导育”关系。 1.教师包班,人人都是班主任。 全员育人,把人人都是班主任制度化。班主任和包班教师组成“导师小组”,班主任任组长,包班教师任副组长,班干部任小组成员,共同管理班级事务。班主任侧重于班级管理,包班教师侧重于小组管理,并实行班级管理、小组管理责任“一体制”。在办公室、教室、活动场所,经常看到育人小组的教师在一起探讨班级管理问题,在一起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是今年学校运动会上的一个画面:导师小组的三位教师,一个指导运动员比赛、一个指导学生撰写宣传稿件、一个维持班级秩序,各有分工,又团结协作,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这就是教师包班带来的班级管理合力。 2.教师包组,组组有导师。 学校把班级一般分成6-8个小组,再由导师小组的教师承包,每一个包班教师都独立负责几个小组的学习、思想等工作。这样,一

个大班就变成了几个小班,每个小班都有班主任,小班之间展开学习、活动等各种竞赛,竞赛成绩与包组教师考核挂钩。特别是对一些学习、心理、思想上需要帮助的重点学生,承包给包组教师,学校定期对这些学生考察,将其进步情况纳入教师整体考核。学校要求教师在工作中要把育人放在首位,规定转化一个思想上的“差生”与培养一个学习上的“优生”同样重要,在考核中同等体现。通过学生分组、教师包组实现了学生与教师零距离接触,加强了教育的针对性,促使班级管理精细化。 3.教师包“面”,时时、事事、处处有人管。 导师小组每位教师都要承担班级某个方面的工作。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班级全面工作,重点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两位包班教师一人抓学习,一人抓活动。班主任构建班级管理的整体模式,学生每天从到校、课间活动、课堂秩序、放学等细节都有人关注。包班教师把握学生各种习惯的养成;抓学习的包班教师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把作业检查、单元测试等工作抓细抓实;抓活动的包班教师充分挖掘班内每一个学生的特长,认真构思每一项班级活动,做好课间操、眼保健操、卫生扫除等常规性班级活动,确保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导师小组各教师负责专项小组的活动情况,形成班级每月最终小组竞争,竞争情况决定教师每月考核中的包组成绩,也在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时决定小组内优秀学生比例。组内学生成为一个整体,促使学生在小组学习生活中,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服从管理,严格自律,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遵规守纪的意识。包“面”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操作细则分析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操作细则分析 文章结合个人工作中的具体操作过程,介绍了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细则。要按照总体要求细化辅导时间,根据学生特点设置辅导方式;依据学生需求安排辅导重点,把育人工作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有重点工作,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为学生把好方向。 标签: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细则 东江中学是2009年开办的全封闭全寄宿普通高中,承担着河源县普及高中教育的任务,目前在校学生达5800人。为应对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现实,学校引进了全员育人导师制这一探索中的学校德育机制,成立了育人课题组,按照“因材施教”总原则,发动全体教职工,借助家长社会力量,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避免了以往只靠行政人员和班主任管德育的不足,几年来学校发展迅速,社会声誉日隆。作为课题组成员,本人结合工作中的具体操作过程进行总结,以期对课题研究和学校育人工作有所助益。 一、按照总体要求细化辅导时间 高三级把怎样让学生最大限度提高成绩和形成良好学习心态定为全员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人结合学校安排把育人工作分为六阶段:8月~9月、9月~10月、10月~1月(惠州三调)、年初~3月中旬(广州一模,一轮复习结束);3月中旬~5月底(二轮与强训);6月1日~8日(考前与考中)。 二、根据学生特点设置辅导方式 根据学生特点,以两周为一个周期,按照班级分组和交流主题不同以及男女生差异,在不同地点组织不同学生开展谈话交流或小型辅导,每次谈话或活动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形式既有全体成员小组辅导,也有个别学生有针对性的谈话沟通。 三、依据学生需求安排辅导重点 根据以上安排并结合学生实际,重点把握以下阶段性工作: 第一阶段是学生学习兴奋期和导师工作关键期。8月的高三生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全新环境充满好奇;二是对高考充满美好憧憬,怀着“大干一场” 的必胜信心。这个阶段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育人工作重点应放在学习目标和规划。组织所有成员开第一次会时,先给每人倒一杯水并做表态发言,同学们对本人瞬间认同,不但积极介绍家庭情况、高考目标,还很细致地提出了需要指导的方面。 这一时段熟悉学生及时引导很关键。有一位导育对象廖同学很聪明,但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下课后到办公室问问题。经向其他科任老师了解情况后决

西吉职中资助育人方案

西吉职中学生资助育人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学生的资助工作,更广泛的宣传国家资助政策,促使学生树立诚信、知恩、感恩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感恩教育,同时也展现新一代中职生的青春奋斗风采,激励广大在校学生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助学筑梦铸人 二、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受助学生感恩教育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强化学生的知恩、感恩意识,引导学生树立“以德立身,感恩圆梦”的人生理念,做一名具有感恩美德并能为建设感恩社会做贡献的高素质中职生。 1、参加学生:全校所有各类受助学生 2、活动时间及地点: 每学期第十二周,学校报告厅。 3、活动内容: (1)知识闯关:通过答题的形式了解国家资助助学的相关知识。 (2)资助与感恩:解答国家助学相关问题,使学生深刻理解知恩感恩对个人人格的影响与作用。 (3)承诺与践行: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知恩感恩计划书,签定知恩感恩承诺书。

(二)励志典型人物推荐 通过此项活动,宣传我校学生不畏艰难、自强励志的感人事迹,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榜样,充分展现西吉职中学子积极进取、刻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1、参加学生:全校所有受资助学生 2、活动时间:每学期第十五周 3、活动内容: (1)各班组织本班学生进行“励志典型人物”评选活动,推荐不少于本班本年度受助人数5%的学生,参与学校的评选。每个励志人物可组成不多于3人的评选材料制作团队。请于每学期第十四之前,将以下材料及报名汇总表上报给招生就业办。 上交材料: ①励志人物青春故事录音剪辑:录制一段不超过3分钟的音频,讲述励志人物的奋斗历程和感人事迹,可以是自述,也可以是采访问答的形式,有背景音乐,格式为WAV或MP3。 ②励志人物图片2张:可由学生本人或者请周围的人,用手机或者相机拍摄自己或自己的家庭在学习或生活中的瞬间,并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讲述关于自己、父母或家庭的梦想以及缘由。照片不小于1M,格式为JPG。 (2)学校进行校级评选,对入选的励志典型人物进行表彰,在校园内运用多种媒体播放励志典型人物青春故事录音剪辑,进行全方位宣传。 4、活动奖励:

2014年学生资助育人系列主题活动方案

2014年“助学?筑梦?铸人”学生资助育人系列主题活动方案 根据全国学生资助中心《关于在全国高校开展2014年“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系列活动的通知》(教助中心[2014] 95 号)及北京市教委京教助[2014]22号文件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更广泛的宣传国家资助政策,促使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感恩教育,同时也展现新一代大学生的青春奋斗风采,激励广大在校学生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助学?筑梦?铸人 二、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贷款学生诚信教育 普及征信、金融等知识,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引导学生树立“以德立身,诚信圆梦”的人生理念,做一名具有诚信美德并能为建设诚信社会做贡 献的高素质大学生。 1、参加学生:全院所有贷款学生(含生源地贷款和校园地贷款) 2、活动时间及地点: 东区:10月30日15:30-17:00 东区1号楼4层多功能厅 南区:10月31日13:30-15:00 南区心理活动室(实训楼205室) 本部:11月4日15:30-17:00 本部1号楼108教室 3、活动内容: (1)知识闯关:通过答题的形式了解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知识。 (2)还款与信用:解答还款问题,使学生深刻理解征信对个人信用的影 响与作用。 (3)承诺与践行: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还款计划书,签定诚信还款承诺书。 (二)励志典型人物推荐 通过此项活动,宣传我院学生不畏艰难、自强励志的感人事迹,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榜样,充分展现北信学子积极进取、刻苦奋斗 的精神风貌。 1、参加学生:全院2014-2015学年度所有受资助学生 2、活动时间:2014年10月27日-11月21日

“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实施方案

“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实施方案 固堤街道中心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遵循“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理念,按照对学生“思想上引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学习上辅导”的总体要求,在总结前段推行“导师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为实现该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时代气息和进取精神的优秀学子,特制定本工作意见。 一、组织机构 1、全员育人导师制学校领导小组 组长:徐增伟 副组长:张爱华王华昌周传钰 2、全员育人导师制学校工作小组 组长:赵玉亮副组长:孙红喜陈文凯王福亮 成员:级部主任级部副主任 3、全员育人导师制级部导师工作小组 组长:级部主任副组长:级部副主任成员:级部全体班主任 4、全员育人导师制班级导师工作小组 组长:班主任成员:班级任课教师 二、导师选任 (1)初中各级部一个导师组,级部主任、班主任分别任导师组组长、副组长,所有任课教师为组员,导师组组长根据学生情况,在征求教师和学生意见基础上,为班内每一位同学指定导师并做好分配与协调。 (2)导师、学生共同填写《全员育人导师制师生承诺书》,级部填写《全员育人导师制导师分工明细表》,并向全体师生公布。利用召开家长会之际举行导师与家长见面会。 三、工作职责 1、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的确定,负责实施过程的领导和监督。 2、学校工作小组负责全员育人导师制方案的制定,负责导师制的具体实施,负责各级部导师制实施过程的协调,负责级部实施导师制的工作监督检查。 (1)学期初,汇总各级部导师分工明细表,汇总各级部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计划,便于学期内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 (2)根据各级部全员育人导师制导师工作计划,及时掌握各级部工作开展状况,做好工作经验总结和推广。 (3)学期末,汇总各级部对各导师组和导师的评价考核结果。 (4)适时召开导师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家长会反馈导师工作情况。 3、级部导师组负责级部导师的选任、管理、评价、考核,负责本级部各导师组工作协调,负责导师所用表格材料的准备,负责本级部导师制相关材料的汇总存档。 (1)学期初根据任课教师安排,调整确定级部导师组和导师分工明细。 (2)召开导师—学生见面会,利用家长会,召开导师—家长交流会。 (3)制定学期全员育人导师制导师工作计划,确定并印发级部导师工作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