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史复习练习题(有答案)

世界史复习练习题(有答案)

1、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①列举三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概括其主要学说。②欧洲启蒙思想最早在北美结出了政治成果,启蒙思想的哪些观念对北美独立与建国产生了什么相应影响?③北美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的文献,与后来法国大革命中的哪份著名文献体现了相同的思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①伏尔泰的君主立宪主张,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②“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是北美独立战争的理论依据,它们在《独立宣言》中得到充分体现。根据三权分立原则制定了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③《独立宣育》与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都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精神,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范本。

-
2大国掘起是世界历史舞台上令人瞩目的现象。在近代历史上,英国、德国、俄国(1917年前)都经历了崛起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英国崛起的诸多因素中,关键因素在于它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创新与经济领域的变革,请指出其表现形式及实现途径。
② 普法战争后,德国走上崛起之路。指出德国崛起的重要前提及其实现方式,并概括推动德国崛起的主要内外因素。
③ 19世纪60年代起,俄国也开始崛起。请问崛起过程中俄国在内外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④ 分析英国、德国、俄国崛起道路的共同之处,并就中国的繁荣富强之路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要点:①政治: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实现。
经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实现。②德意志统一,通过三次战争实现。主要内因:推行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主要外因:推行殖民扩张政策。③对内举措: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对外举措:推行殖民扩张政策。④共同之处:都经历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都推行对外殖民扩张政策。看法:中国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要走和平发展(和平崛起)之路


3、什么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哪些表现?概述这一体系的形成过程。如何评价这个体系?
答案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控制世界上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的体系。形成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的结果。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必然导致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二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列

强不仅要求扩大各自控制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还要求向海外输出剩余资本,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形成过程:从15世纪新航路开辟起,世界资本主义经历了几百年的扩张,19世纪晚期,非洲被瓜分完毕;到20世纪初,亚洲被分割完毕;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附属国。评价:(1)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2)它彻底打破了世界各地封闭孤立状态,使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3)它是建立在列强宰割奴役亚非拉人民基础上的,这种联系的加强,体现的是列强对亚非拉广大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控制,是不正常的现象,必然遭到亚非拉人民的反抗。



4、二战结束后,亚洲经济发展面临什么机遇?亚洲各国是如何把握机遇发展本国经济的?在发展过程中都遇到什么问题?对比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后期的新加坡、韩国的历史,简要分析同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状况的原因。
答案:机遇:(1)二战后,世界局势趋于稳定。(2)亚洲各国摆脱民族危机,走上独立发展经济的道路。(3)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会。把握机遇:韩国、新加坡:引进外资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印度: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西亚:产油国成立OPEC。控制本国的石油工业,利用石油财富,发展本国经济。日本:美国援助和战争的定单。
面临问题:亚洲各国人口多,基础差,各地发展不平衡,人均产值较低,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由于长期的殖民侵略,易产生政治上或经济上的动荡。旧秩序的影响,经济处于相对缓慢发展。50—7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由于受“左”倾错误以及十年文革的影响,发展缓慢甚至倒退。


5、在整个20世纪,从国际关系体系上看,西欧经历了一个逐渐走向衰落和开始重新崛起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的国际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关系格局中,西欧的地位如何?分析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3)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欧在国际关系格局中的地位又有什么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国家遭受沉重打击,实力削弱,美国的实力得到加强,美国企图攫取

世界领导权。英国和法国控制了国际联盟,西欧尚能与美国抗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表明国际关系格局已经不仅仅以欧洲为核心。(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只能听命于美国。原因:二次大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力量。在美苏势均势的基础之上,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3)改变了惟美国马首是瞻的局面,西欧成为促进国际关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原因: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许多领域上超过美国;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加强,欧洲共同体成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6、世界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逐渐由封建专制制度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过渡。结合有关历史简要说明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和革命后欧美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建立过程。
答案:英国资产阶级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美国在打败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独立后不久,制定了1787年宪法,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法国大革命中,制宪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它是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1791年,制宪议会颁布了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拿破仑先后颁布的《民法典》等多部法典,不仅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而且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规范。



7、两次世界大战从多方面塑造了20世纪的历史,对许多国家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西线发生了哪三次战役?为什么西线的战事能决定大战的进程?
(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原因和标志是什么?为什么不同制度的国家能够结居反法西斯联盟?
(3)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促使战争结束的最重要力量什么?
(4)简述一战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5)两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先后对战败国进行了处置,简要指出其主要不同之处。
(6)综合分析一战结束短短二十年后,人类又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原因。
答案:
1、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西线是英法对德国的重要战场,战前法德矛盾、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基本矛盾中的两对矛盾;而英德矛盾又是最主要矛盾,英德两还分别是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的核心;因此,英法与德国在西线的状况,能决定第一次

世界大战的进程。另外,从三国的综合国力来看,都是欧洲的强国,作战双方中任何一方的胜败,都会影响大战的进程。
2、(1)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不但激怒了世界人民,而且也加深了英美等国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从而促进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标志:1942年1月,苏中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表明联盟正式形成。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3、人民群众。
答案:
4、第一: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第二:日美两国均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第三:北洋军阀混战加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第四: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促使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5、一战后英法美对战败国的处置具有明显的掠夺性。二战后在对德日法斯西处置的过程中基本落实了雅尔塔会议的精神,为战后德日两国向民主化迈进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美国出于自身的考虑,对日战犯的处理不够彻底。
6、第一: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德日两国一直不满。第二: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德日两国建立起法斯西专政,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这是主要原因。第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斯西国家的侵略气焰。第四: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

8.近代史上的美国与现代史上的德国各出现过一次严重的分裂,其表现形式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两国后来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途径有何不同?对此你有何认识?
答案:
(1)不同表现:美国南部地区成立叛乱政府,宣布独立,出现内战。德国则一分为二,成立了东西两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2)原因:引起分裂的主要矛盾不同。美国的分裂是由于南北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引起,是国内矛盾激化的结果;德国是由于“二战”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或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矛盾引起的,是国际矛盾激化的结果。
(3)途径:美国中央政府坚决平叛,通过军事斗争打败南方,实现统一,德国则是以东德并入西德(或两国合并)的政治方式实现了统一。
(4)认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只要有利于国家统一,不论采取军事手段还是政治手段,都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同日本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 :
战后初期 , 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图改造日本,在日本实行政治经济民主化改革。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向日本订购了几十亿美元的“特需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为

了把日木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美国结束对日占领状态,大力扶植日本经济。从50年代起,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美经 济竞争和日本反对美国 控制的斗争逐渐激化。进 入 80年代后,日美经济竞争继续扩大。影响:美国为称霸全球,曾一度控制日本。后随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受到挑战,影响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10、 (1)欧洲共同体从1967年成立之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2004年的25个成员国。请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迅速走向一体化的原因和影响。 (2)二战后至今,欧洲统一的过程有何显著趋势?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哪些发展特点?(3)有人说,欧洲中部时间5月1日零点那声钟声是欧盟新纪元的开始。但也有人说,那是一片未知的水域的起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一体化发展趋势面临的问题。
答案: (1)原因:地域上接近;民族文化传统接近;内部经济联系密切;联合自强,应对超级大国的威胁。影响:促进了成员国 间 商品、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使欧洲的地位和势力进一步增强和提高,促进了世界格局向 多极化方向的发展。
(2)趋势:通过和平方式,由经济联合到谋求政治上的统一。特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3)存在问题:美国不希望出现强大统一的欧洲,不断设置障碍,制造矛盾,挑拨欧洲国家间的关系;欧洲内部各国发展水平的差异,政治、经济利益的不同,使得各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难以保持一致。


11、 22.结合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的背景与内容,说明这两次会议处置德国的方式有何不同?对世界局势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战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强迫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从领土、殖民地、军备、赔款等方面严厉处置德国。处置的方式具有宰割、掠夺、限制的特点,没有追究令人的战争责任。
影响:激发了德国复仇情绪,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为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二战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美苏英召开了雅尔塔会议,规定彻底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处置的方式具有民主化和非军事化的特点,不仅追究个人的战争责任,而且通过建立民主体制消除战争根源。
影响:使德国走上了和平民主的发展道路,有利于欧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12.美国是当今世界的霸主,回顾20世纪的历史,请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谋求霸权又有哪些活动?为何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霸权?
(3)70年代至今,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发生了怎样变化?其原因又是什么?
答案: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于1917年4月,以德国实行无限制潜水艇战为借口,向德国宣战。真实目的是要捞取战利品,谋求世界霸权;“一战”后初期,美国操纵巴黎和会,倡议建立国际联盟,企图利用国际联盟控制他国;美国在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的基础上,推行金元外交,在华盛顿会议上削弱日本势力,并取得与英国同等海军强国地位。但是,由于美国谋求霸权的活动损害了英、法、日的利益,因而遭到它们强烈反对,美国的野心未能实现。
(2)“二战”后,美国为谋求和巩固世界霸权,一方面推行冷战政策,实行杜鲁门主义,组织北大西洋公约集团;另。一方面在亚洲大肆扩张,在中国扶蒋反共,并发动侵朝战争。“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原因:①美国在经济、军事上拥有绝对优势;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恢复需要美国援助;③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资本主义国家大多统治不稳。要遏制共产主义,稳定统治秩序,离不开美国的支持。
(3)变化及原因:70年代,美国由于经济增长趋于缓慢,加上日本和欧洲共同体激烈的竞争,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政治上,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进入90年代,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


13、 14至18世纪,欧洲先后出现了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内容各是什么?试结合其兴起的背景,分析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之间的区别及联系.
答案: (1)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内容:①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其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②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大旗,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号召打倒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2)区别与联系:①文艺复兴 运动是在资本主义萌芽初步发展、封建教会神学统治人民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它们反对的主要是宗教神学思想,所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②启蒙运动则是在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欧洲各国封建君主改革强化了专制主义的背景下兴起的,因此它所反对的主要是封建专制主义,所追求的是自由平等。③两者都是资产阶级性

质的思想解放运动,都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14 .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晚期至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在各个时期的特点。分析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源。
答案:
(1)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①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以私人垄断为主,垄断资本开始渗透到社会经济各部门、各领域,并影响到政治生活。②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要 求。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获得高度发 展,产品结构日益复杂,因而对生产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
(2)30年代大危机以后:①在大危机中西方国家纷纷加强国家干预。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新局面,而德、意、日的经济军事化则形成了世界大战策源地。②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对资本主义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大危机也迫使各国加强国家职能以求出路,但各国国情差异导致了其不同的经济体制。
(3)二 战以后:①二战结束后,西方各国普遍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 ,并使之成为经常性手段,西方国家普遍进入国家垄断阶段。②二战后各国经济严重困难是导致其加强国家干预的直接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生产进一步发展, 对 经济体制和国家职能提出更高要求,以协调各种矛盾和开拓国内外市场,这是其产生的根本原 因 。



15、 20世纪20年代以来,苏、美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对两国及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30年代,苏、美两国的经济发展各有何基本特征?
(2)简要分析出现上述基本特征的原因。
(3)结合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说明苏、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世界上的扩张情况及其影响。
答案:
(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存在严重问题;美国遭受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但建立了新的经济运行机制。
(2)苏:实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 设;建立了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忽视轻工业的发展,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
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导致了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3)苏: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方面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另一方面逐渐束缚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为日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美: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扩展到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 本矛盾。



16、简析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初,资本主义国家在进行建设过程中的成功与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建设过程中的失误。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资本主义国家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各国政府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在调整生产关系的同时,纷纷制订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和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注意社会福利,缓和社会矛盾等。
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苏联模式的影响,发展战略与国情发展不符,不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发展缺乏活力。
建设过程中要确立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7. 战后东欧和西欧“分道扬镳”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2004 年 5 月 1 日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塞浦路斯、马耳他等 10 国正式加入欧盟,被撕成两半的欧洲终于 “ 破镜重圆”。 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二战后初期东欧和西欧“分道扬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20世纪50-_70年代东欧和西欧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差异的主要表现有哪些?(3)2004年5月1日中东欧国家正式加入欧盟,被撕成两半的欧洲终于“破镜重圆”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 发展趋势 ?

答案: (1)主要原因有:①二战后美国、苏联分别控制了西欧和东欧;②雅尔塔体系的确立(若答美、苏按双方的利益划分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亦可);③意识形态的差异
(2)主要表现有:①政治上,西欧进行社会改革,政局平稳;东欧国家改革普遍流产,政局动荡;②经济上,西欧各国普遍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并形成了欧洲共同体;东欧刚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缓慢。③外交上,西欧和美国保持了较友好的关系;东欧和苏联则矛盾重重。
(3)反映的发展趋势: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18、 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点
答案:
相同点: ① 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 ② 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科技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变革。 ③ 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

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④ 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不同点: ① 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都有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二战期间,延续至今。 ② 从发明者看,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劳动者,凭借经验或技能为先导,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 ③ 从发源地看,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多源的。 ④ 从突破口看,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


19、 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
答案:
同:①都是经过世界大战,原有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打破后重新建立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②都是世界大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对比和妥协的产物,都是对世界版图和势
力范围的重新划分的结果
③都主张维护世界和平,但都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④都有一个国际性的组织作为维护其体系的工具而存在
⑤建立后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关系,维护了世界和平,但内部都包含着许多矛盾。
异:①背景:前者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协约国为制裁战败国、重新瓜分世界而建立;后
者是二战后期反法西斯主要国家为打败法西斯重建国际和平民主而建立
②主导力量:前者是英法美日等国操纵,结果形成英法控制欧洲、美日争夺远东、
英美争夺世界霸权的格局,后者是美苏主导,形成美苏全球争霸的两极格局。
③性质:前者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性质;后者由于二战反法西斯性质和社
会主义国家的介入,因而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争霸的多重性质
④影响:前者仍属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后者是以美苏两极为中心,以世
界为舞台的格局,后者延续时间长、范围广。




20、 美国与德日经济危机措施的异同:
答案:
相同之处:二者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都将危机转嫁到国外;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主义统治,都最终摆脱传统经济思想模式。
不同之处:美国是在维护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国家干预,是正常的干预道路;而德日干预,则偏离了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轨道,走上了法西斯统治经济的轨道,是不正常的发展道路。美国的新政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先河,德日的反危机措施,则建立了法西斯专

政,分别形成了欧、亚战争策源地,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
原因:①历史传统的影响:美国没有封建包袱,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比较完善,德日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均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缺少深厚的民主传统基础。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在凡尔赛体系中,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日本在华盛顿体系中则是受限制、打击的对象,而美国则是最大受益者,所以,在战后国际关系格局中,美国是要维护它,德日则要破坏它。③经济状况的影响:美国经济实力较雄厚,具备通过改革缓解危机的基础,德国经济发展对外国资本依赖性大,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受危机打击十分严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