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历史有答案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历史有答案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历史有答案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历史有答案

2018年衡阳市八中高二3月六科联赛

历史试题

请注意: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在商代早期的甲骨卜辞中,“帝”的卜辞较多,其含义往往指“天神”。到商朝末期,“宗”类卜辞的增加,“帝”逐渐消失,“帝”成为先王的祭称。这反映了

A.宗教祭祀仪式简化B.宗法嫡庶关系确立

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D.天人合一理论成型

2.西汉官方孝德教育呈现出神秘化的倾向,“孝”从政治伦理范畴中提升出来,发展为宇宙间无所不在的最高准则,为引导人们崇尚孝德,统治者

A.推动了儒释道融合B.革新了选官制度

C.提出家国一体观念D.设刺史以察民情

3.以下是河南内黄杨庄西汉时期属魏郡繁阳县(繁阳西接内黄,今天内黄县的大部地区属繁阳境)农村聚落遗址宅院分布图。该聚落遗址表明出当时

A.小农经济相对安定富足B.自然村落聚居相对分散

C.重农政策得到较好贯彻D.小农经济崇尚封建迷信

4.表1

太宗时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侍中)尚书省(左右仆射)

高宗时西台(右相)东台(左相)中台(左右匡政)

玄宗开元初年紫微省(紫微令)黄门省(黄门监)尚书省(左右丞相)

表1

A.三省制只存在于唐太宗时期B.中书省、尚书省长官方为宰相

C.行政权力逐渐向尚书省集中D.中枢权力体制整体相对稳定

5.下表是明代米价表

时间每公石平均价格

(单位:公分银)

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

(单位:公石)

14世纪后半期17.19 58.17

15世纪前半期10.84 92.22

15世纪后半期16.35 61.16

16世纪前半期20.19 49.52

16世纪后半期23.00 43.48

17世纪前半期32.19 31.07

平均18.00 52.91

A.明初大明宝钞升值和政府控制使银价上涨

B.钱价上涨和白银增加导致白银购买力下跌

C.赋税征银导致米价上升白银价格上涨

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米价上升银价上涨

6.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对明清书法评述道:由于统治者对书道有所偏颇,所以行草之发展“几越唐宋”,而篆隶八分却无一名家。据此可得出

A.篆书和隶书不顺应社会需要B.明清书法派别之争尤为明显

C.明清书法艺术的功利性较强D.行草书体因帝王爱好而流行

7.南宋时期对日贸易有所改观。自1167年平清盛就任太政大臣后,日本开始改变“自我封锁”政策,推动对外贸易,宋商频繁前往九州的博多、今津一带,双边贸易逐渐进入高潮。以上可以说明

A.外贸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来源B.日本放弃了贸易封锁政策

C.经济政策调整有利南宋贸易发展D.南宋朝贡贸易有重大发展

8.明太祖明令各府州县只能有一个大寺观,禁止四十岁以下妇女当尼姑,并严集寺院收童憎;二十岁以上的青年出家,须经父母申请,官府批准,三年后赴京考试,不合格者遣发为民。这些做法

A.严格限制佛教的信众规模B.是为了提高僧尼佛学水平

C.有利于保障农业生产发展D.维护宋明理学的正统地位

9.明代某士人指出:“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一旦禁止,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万一乘风揭竿,扬帆海外,无从追捕,死党一成,勾连入寇。”这一言论意在说明

A.闽省之民皆以海为生B.闽省渔业发达的原因

C.沿海贸易网络的形成D.海禁政策的弊端所在

10.在封建社会,权力监督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权力约束,权力监督中的权力是一种外在的权力,缺乏独立性及对监督权本身的制约。材料表明了

A.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实际效能有限B.中国古代监督权力处于权力的核心

C.中国古代监督权力没有受到制约D.中国古代监督权的职能混淆不清

1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甲午战后,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这一历程

A.反映了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的逐步动摇B.表明了清政府逐步沦为“洋人的朝廷”

C.为清末新政的成功创造了有利环境D.标志着清政府“中体西用”思想的松动

12.薛福成在一份代李鸿章所拟的奏疏中说:以前“中国与英法两国立约,皆先兵戎而后玉帛,被其迫胁,兼受蒙蔽,所定条款,吃亏过巨,往往有出全球公法之外者”。以后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据此可知,洋务派

A.初步具备近代外交思想B.认为国势弱导致民族危机

C.着力抗击列强外交胁迫D.推行对外妥协的外交政策

13.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撰文写道:“二十年前,闻西学而骇者比比然也,及言变法者起,则不骇西学而骇变法矣;十年以前,闻变法而骇者比比然也……及言民权者起,则不骇变法而骇民权矣;一二年前,闻民权而骇者比比然也,及言革命者起,则不骇民权而骇革命矣。”这反映出

A.对儒家思想不断否定B.梁启超转向革命救国

C.革命比变法更得人心D.思想启蒙的发展历程

14.1927年11月,宋庆龄、邓演达等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称,“农民必能于最近与城市之革命势力重心联合”,“(将来)政权主要的掌握在工农为中心的平民群众手上,其经济建设必超越资本主义之毒害向社会主义前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三民主义开始与工农运动相结合B.更多的革命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C.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新形势出现D.部分国民党人继续弘扬新三民主义

15.有学者认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和敌后战场的游击战,重挫了日本侵略者的狂妄气焰,粉碎了其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使日本逐渐陷入了‘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由此可见

A.全民族团结抗战威力初显B.国共两党共同领导抗日战争

C.两大战场共同进行游击战D.防御战一直是抗战主要模式

16.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

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

C.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D.使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

17.1977年,国务院转发《关于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报告》。同时,提出发展国民经济的十年(1976—1985年)规划纲要,规定1985年粮食产量要达到8000亿斤,钢产量达到6000万吨。要建立120个大项目,其中有十大钢铁基地、九大有色金属、十大油气田等,按照这个规划,1978—1985年间,基本建投资相当于过去28年的总和。照此规划,将会使

A.国民经济比例进一步失调B.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大大提前

C.生产力水平极大地提高D.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

18.新中国成立以后,依据根据地的教科书制度,我国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负责中小学教科书的编篡和发行,并建立完善的“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这些举措

A.有利于强化国家意志B.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C.肃清了传统教育思想D.建立了真正的人民教育

19.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记载:“他规定一切职官都须在著名人物(才德)和小康以上的家庭(资产)中选任;必须是‘五百斛级’或所谓‘双牛级’(即第三级)或骑士级才有当执政人员的被选举权。第四级,即佣工,是不容许担任任何官职的。”这一规定

A.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权利平等B.造成了公职人员的贪污和腐败

C.加剧了贵族与平民阶层的矛盾D.打破了贵族阶层对政权的垄断

20.罗马《民法大全》记载:裁判官说,“如果船员、客店店员、骡马店伙计未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那么,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和骡马店伙计。”这反映了罗马法

A.倡导公开公正B.重视物权保护C.关注人身安全D.强调诉讼程序

21.据1844年英国官方统计,当时全英死亡率约1:46(即平均每46人中有1人死亡),新兴城市曼彻斯特的死亡率是1:32.72,不包括郊区则是1:30.75,利物浦的死亡率是1:31.90,不包括郊区则是1:29.90。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A.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条件B.与英国长期的黑奴贸易有关

C.根源于当时英国的政治体制D.是不适当的医疗政策导致的结果

22.1883年4月,北美的铁路大亨们决定,将北美铁路时间标准的数量从约50个减少到4个。11月,铁路标准时间在北美正式施行。没过几天,大约有70%的学校、法庭和地方政府采用铁路时间为自己的标准时间。波士顿、华盛顿、纽约、芝加哥等城市开始分享同一时间。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美国

A.联邦集权向纵深发展B.垄断渗透到社会生活

C.科学技术的进步D.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迁

23.表:

1918 1920 1925 1929 1930 1933

机器设备和

5.0 15.1 20.6 30.1 45.8 43.0

交通运输工具

燃料和电力0.3 1.3 0.7 0.7 0.1 0.1

食品和食品原料14.8 4.0 9.9 9.8 11.1 8.2

工业消费品58.9 58.3 9.2 2.7 1.4 1.7

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苏联

A.工业生产水平已居世界前列B.农业政策制约了工业发展

C.民众的消费能力呈下降趋势D.形成了独特的工业化模式

24.以下是关于20世纪60~80年代世界的《大棋局》。该棋局的主要寓意是

A.第三世界是世界政治的主角B.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兴起

C.两极格局具有一定的平衡性D.社会主义阵营最先出现瓦解

二、非选择题(52分。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关于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的立法最早出现是西周时期,其依据是儒家经典著作《周礼》在作品中首次提出矿业开发管理机构的设置,并对其下达禁令。春秋时期,提出了“官山海”政策,对矿冶、制盐实行官营;秦统一六国后,开始实行官营民采矿业政策;汉代时期矿产资源相关刑法比较多,其中汉高祖规定私自铸造货币者处以极刑……后来到汉武帝和武帝时期都对私铸货币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禁止;隋唐矿产资源的开采以铜为主,盐铁则比较少,到了唐朝和元明时期,矿业的发展较前期各代都更为发达,其中唐律中规定货币犯罪及刑罚。古代矿业刑事立法大多都是以呈帝诏书或者群臣奏章的形式出现,具有分散性、不成文性,实质上是当朝皇帝或群臣意志的体现,其中的立法虽然对矿业开发中造成破坏矿产资源的行为进行了规定,但是其是以政府的行政命令的形式出现的,被刻下深厚的中央集权的时代烙印。

——改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同时,将投资的重点集中到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方面来……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收回铁路主权和矿产主权的呼声日益高涨。1898年,清政府颁布了《矿物铁路公共章程二十二条》,这部立法是我国近代矿业立法的开端。20世纪上半叶,清政府以及中华民国时期颁布了一系列的矿业法规,规定了关于矿产开采与矿区环境利益协调;将仲裁及行政诉讼制度引入矿业纠纷解决机制中。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准许并鼓励私人开矿,后又提出“综合勘探、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的方针,文革时期,采矿业发展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我国出台了《矿产资源法》,这部法律是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原则确立的,它开始关注矿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以及多样化发展模式的确立。

——改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矿产资源开发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以来矿产开发的新变化并简述其影响。(13分)

26.(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中国西方

古代甲骨文的“呷”(民),像被用一刃刺瞎眼睛

(或低眉顺目)的人,“盲其一目以为奴征”

(或在人面前恭顺),即“民”为奴隶,被

认为是蒙昧无知、不曾开化,没有道德可言

的群氓。周秦以来“民”渐渐演变成了一个

与“君主、群臣百官”相对应的字。古代将

管辖一方的官员称为放牧者,“民”就如同

牛羊是官员们的放牧对象。

——摘编自《“人民”词义的变迁》

希腊城邦(polis)是政治(politics)

的词根,公民(politest)形成于城

邦的政治生活中,即。属于城邦的

人”,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凡

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

们就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

人是城邦权利的主体,城邦属于全

体公民所有。

——摘编自《西方“公民”概

念演变的历史考察》

近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人民主权”理

论,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人民”已经不

再是懵懂、糊涂、任人支配的代名词,而是

拥有权力、发表意见、参与政务的新主体。

孙中山认为“专制国以君主为主体,人民皆

其奴隶,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国中之百

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

——摘编自《“人民”词义的变迁》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激发了欧洲城

市市民平等意识的觉醒,市民逐渐

演变为近代西方的公民。近代西方

公民的选举权、参政权也是随着社

会的发展,逐渐扩展其范围的。

——摘编自《论述西方当代的选举

制度》

“人民”含义诠释的不同点(任意一点即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说明。

27.(15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徐寿(1818—1884年),是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杰出开拓者,也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和先驱。他的家乡无锡有许多能工巧匠,从小就爱好工艺制作的他由博览群书逐渐转而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他不仅潜心研究中国历代的科技典籍,对于明末清初从欧洲翻译过来的西方科技著作也认真加以研究。徐寿持之以恒地坚持自学,因为他对知识和科学有着真挚的追求。其间,他与同乡华蘅芳常在一起,共同研讨疑难问题,相互启发。

徐寿一生先后在安庆、南京军械所主持蒸汽轮船的设计研制,成绩显著。曾国藩评价他“研精器数,博涉多通”。1864年,徐寿等人完全不假西方人之手,制造出了完全国产的“黄鹤号”蒸汽船,清同治常御赐他“天下第一巧匠”的牌匾。1867年受曾国藩派遣,襄办江南机器制造局,从事蒸汽轮船研制。他积极倡议筹设翻译馆1868年正式成立翻译馆。

——根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回答,“天下第一巧近”徐寿身上哪些品质体现了“工匠精神”。(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寿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7分)

衡阳市八中高二年级2018年3月份考试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5:CBBDB 6—10:CCCDA 11—15:AADDA

16—20:BAADB 21—24:ADDB

25.(25分)

(1)特点:起源早,不断发展;官府开发为主(或设立机构管理、官营为主);有立法(或处罚违禁开采;对私铸货币处罚较严);带有中央集权的烙印。(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体制;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稳定货币体系的需要。(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2)变化:与救亡图存相结合;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立法不断增多;重视矿产开采与环境协调;关注持续发展和多样发展。(8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

影响:推动了采矿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5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任意两点4分,三点5分)

26.(12分)

示例一:

不同:中国古代:官民相对,等级森严;(2分)

近代中国:主张人民是国家的主体、百官是人民公仆。(2分)

说明:古代中国:农耕经济发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近代中国: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先进国人传播启蒙思想;社会巨变(社会转型)。(8分)

示例二:

不同:中国古代:官民相对,等级森严;(2分)

古代雅典:公民是城邦的主体。(2分)

说明:中国:大河文明,农耕经济发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雅典:海洋文明,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8分)

示例三:

不同:古代雅典:公民是城邦的主体,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2分)

近代西方:公民主体和权利不断扩展。(2分)

说明:古代雅典: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生产力发展以及人们的认识有限;

近现代西方:社会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推动了思想的解放;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8分)

27.(15分)

(1)体现的工匠精神:善于学习,兼收并蓄;潜心研究,执着追求知识与科学;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致力实业,精益求精。(言之成理即可,8 分)

(2)贡献: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引进和传播国外的科学技术;促进近代中国科技发展。(7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