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查房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查房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查房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查房

课题:细菌性痢疾的护理查房

内容:

***:今天护理查房的课题是细菌性痢疾的护理,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有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表现。下面请专业组人员***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病

人的情况。

***:0155 床** 男46岁因“腹泻一天”入院,入院体检:T 39.0°C P 100 次/分R 22次/分BP 90/60 mmHg 患者神志清楚,呼吸稍促,精神

差,面色苍白,皮肤完好,大便常规:红色便,见浓血。入院诊断:细

菌性痢疾。遵医嘱给予降低体温、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等对症处理。

现将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措施列出如下:

护理问题:一、腹泻与肠道痢疾杆菌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1、评估腹泻程度、记录每天大便次数、颜色、性状和量。

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并观察其效果。

3、给予易消化、纤维素含量少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如面条、稀饭

等。避免辛辣、生冷、硬的食物。

4、嘱病人多饮水及含钾、钠高的果汁及饮料。

5、遵医嘱补充液体及热量。

6、每次便后进行肛周皮肤护理:便后用温水洗抹,必要进涂植物油,

并嘱病人便纸要清洁、柔软。

护理问题:二、舒适的改变:腹痛与炎症导致肠蠕动增强,肠痉挛有关护理措施:1、观察腹痛的性质、程度、伴随症状、持续时间等。

2、关心、体贴病人,协助病人完成日常生活所需,指导病人与人交

谈,听音乐,看书报等,以分散对腹部不适的注意力。

3、腹部热敷以解痉。

4、遵医嘱使用解痉止痛药。

护理问题:三、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毒素吸收有关

护理措施:1、评估发热程度,测体温、脉搏,呼吸,每4小时1次,并记录之。

2、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3、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饮水至少1500ml。

4、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

5、体温>38.5℃时,给予物理降温,如冷敷、温水擦浴等。

6、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退热剂,并注意用药后反应,观察面色、脉

搏、注意有无虚脱。

护理问题:四、组织灌注量改变(脑、外周血管)与内毒素导致微循环障碍有关护理措施:1、评估组织灌注量不足的程度。

2、病人取平卧或休克体位。

3、每15分钟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尿量等。

4、注意保暖,用45-50℃热水袋置足部。

5、遵医嘱用血管活性药物,根据血压及尿量调节补液量及补液速度。

护理问题:五、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时间腹泻、肠道吸收减少,摄

入减少,消耗过多有关

护理措施:1、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食物以清淡,半流质软食为主。

2、提供清洁舒适的进餐环境,鼓励病人进食。

3、每周测体重1次。

4、鼓励家属带病人爱吃的食品。

5、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

实习生:请问老师如何预防该病的发生?

***:应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增进人体抵抗力三方面着手:

(一)早期发现病人和带菌者及时隔离和彻底治疗是控制菌病的重要措施。从事饮食业、保育及水厂工作的人员更需作较长期的追查,必要

时暂调离工作岗位。

(二)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三管一灭”即管好水粪和饮食以及消灭苍蝇),养成饭前便后洗后的习惯。对饮食业儿童机构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带菌

状态。一发现带菌者,应立即予以治疗并调离工作

(三)保护易感人群可口服依莲菌株活菌苗该菌无致病力,但有保护效果,保护率达85%~100%国内已生产多价痢疾活菌苗。

***:细菌性痢疾是夏秋季节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要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告知其及家属不吃腐烂变质及被苍蝇、蟑螂污染过的食物。坚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要用流水多清洗几遍,或削皮后再吃,从而积极预防该病的发生。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章节练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分) 1、典型急性菌痢的临床症状是: ( ) A.起病急 B.无发热 C.无腹痛 D.米泔样水便 E.无里急后重 2、痢疾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决定因素不包括: A.细菌数量 B.致病力 C.胃酸作用 D.肠道分泌型IgA E.结肠粘膜完整性 3、菌痢的确诊依据是: ( ) A.典型菌痢临床症状 B.粪检有巨噬细胞 C.粪培养阳性 D.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 E.粪便免疫学检查抗原阳性 4、慢性菌痢是指病程超过下述时间者:( ) 周周月月月 5、菌痢并发症不包括:( ) A.菌血症 B.溶血尿毒综合症 C.关节炎 D.瑞特氏综合症 E.成人肠套叠 6、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 ) A.隔离及治疗现症病人 B.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C.及时发现.治疗带菌者 D.口服痢疾活菌苗 E.切断传播途径 7、菌痢病人的粪便检查特点是: ( ) A.红细胞多 B.白细胞少 C.粘液少 D.粪质多 E.可见巨噬细胞及脓细胞 8、痢疾杆菌的生物学特点是: ( ) A.革兰染色阳性 B.无鞭毛 C.各型痢疾杆菌均能产生外毒素 D.有荚膜 E.只有某些型的痢疾杆菌能产生内毒素 9、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常见传染源错误的是:( D ) A.家畜 B.家禽 C.鱼类 D.野生植物 E.人 10、中毒型菌痢的临床表现是: ( ) A.体温正常 B.剧烈腹痛 C.尿频尿痛 D.血压下降 E.里急后重 11、对菌痢治疗无效的抗菌药物是: ( ) A.庆大霉素 B.氧氟沙星 D.青霉素G E.多西环素 12、中毒性痢疾的临床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急性高热,惊厥,昏迷 B.迅速休克与呼吸衰竭 C.多发生在儿童 D.大便常规正常,脑脊液化验正常 E.腹痛.腹泻轻,肠道症状可不明显 13、鉴别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 ( ) A.毒血症状的轻重 B.是否有吞噬细胞或夏-雷结晶 C.大便检出病原体 D.抗

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

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 1、消化道隔离至症状消失,粪便培养2次阴性。 2、卧床休息。 3、饮食 (1)对腹泻频繁伴呕吐者可暂禁食,给以静脉补液。 (2)能进食者可给予易消化、少纤维素、清淡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如面条、稀饭等并少量多餐。 (3)避免辛辣、生冷、硬的食物,禁食香蕉、蜂蜜等润肠通便的食物。 (4)嘱病人多饮水,每天至少1500ml。 (5)腹泻好转后可逐渐增加饮食量。 4、高热的护理:高热者可来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头部冷敷,对持续高热物理降温不明显者可遵医嘱适当给予药物降温。高热伴惊厥者,可应用人工冬眠疗法。 5、腹泻的护理: (1)观察腹痛及排便情况,如大便次数、量、性状并详细记录。 (2)观察有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表现。 (3)肛周皮肤的护理:对排便频繁者便后用软纸轻轻擦拭肛门,不可用力,以免损伤肛周皮肤。便后温水擦洗肛周或坐浴,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勤换内裤,小儿患者勤换并清洗消毒尿布,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6、中毒性菌痢的护理: (1)病情观察:①监测生命体征、神志、瞳孔、面色等。 ②抽搐先兆、发作次数、抽搐部位及间隔时间。③准确记录出入量。 (2)加强高热的护理。 (3)惊撅、意识障碍者应加强防护,防止意外损伤,如坠床、摔伤、舌咬伤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遵医嘱给予抗惊撅药物。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4)循环衰竭者应采取休克卧位(平卧、头部与下肢均抬高15—30。)。注意保暖。遵医嘱给予扩容、纠酸等治疗,并注意按输液原则安排好输液次序,根据病情调节滴速,密切观察循环衰竭改善情况。 (5)呼吸衰竭者及时吸痰,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呼吸道梗阻,加大氧流量,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应用人工呼吸机保持呼吸道通畅。 7、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

细菌性痢疾题库

细菌性痢疾题库

细菌性痢疾章节练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 分) 1、典型急性菌痢的临床症状是: ( ) A.起病急 B.无发热 C.无腹痛 D.米泔样水便 E.无里急后重 2、痢疾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决定因素不包括: A.细菌数量 B.致病力 C.胃酸作用 D.肠道分泌型IgA E.结肠粘膜完整性 3、菌痢的确诊依据是: ( ) A.典型菌痢临床症状 B.粪检有巨噬细胞 C.粪培养阳性 D.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 E.粪便免疫学检查抗原阳性 4、慢性菌痢是指病程超过下述时间者:( ) A.1周 B.2周 C.1月 D.2月 E.6月 5、菌痢并发症不包括:( ) A.菌血症 B.溶血尿毒综合症 C.关节炎 D.瑞特氏综合症 E.成人肠套叠 6、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 ) A.隔离及治疗现症病人 B.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C.及时发现.治疗带菌者 D.口服痢疾活菌苗 E.切断传播途径 7、菌痢病人的粪便检查特点是: ( ) A.红细胞多 B.白细胞少 C.粘液少 D.粪质多 E.可见巨噬细胞及脓细胞 8、痢疾杆菌的生物学特点是: ( ) A.革兰染色阳性 B.无鞭毛 C.各型痢疾杆菌均能产生外毒素 D.有荚膜 E.只有某些型的痢疾杆菌能产生内毒素 9、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常见传染源错误的是:( D ) A.家畜 B.家禽 C.鱼类 D.野生植物 E.人

10、中毒型菌痢的临床表现是: ( ) A.体温正常 B.剧烈腹痛 C.尿频尿痛 D.血压下降 E.里急后重 11、对菌痢治疗无效的抗菌药物是: ( ) A.庆大霉素 B.氧氟沙星 C.SMZ-TMP D.青霉素G E.多西环素 12、中毒性痢疾的临床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急性高热,惊厥,昏迷 B.迅速休克与呼吸衰竭 C.多发生在儿童 D.大便常规正常,脑脊液化验正常 E.腹痛.腹泻轻,肠道症状可不明显 13、鉴别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 ( ) A.毒血症状的轻重 B.是否有吞噬细胞或夏-雷结晶 C.大便检出病原体 D.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 E.潜伏期的长短大便常规发现红细胞的多少, 14、菌痢后遗症描述错误的是: A.主要是神经系统后遗症 B.可产生耳聋 C.可产生失语 D.可出现肢体瘫痪 E.以上都没有 15、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位于: ( ) A.回肠末端 B.乙状结肠与直肠 C.升结肠 D.降结肠 E.累及整个肠道 16、男,18岁,中学生,8月2日急性起病,高热4小时,大便水泻2次来院急诊。体查: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冷,脉细速,神志模糊,血压75/60mmHg,血象:WBC 25.0×109/L,N 0.85,L 0.15,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霍乱 C.中毒性菌痢 D.败血症 E.脑型疟疾 17、急性菌痢不包括: A.普通型 B.轻型 C.重型 D.中毒型 E.急性发作型 18、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错误的是:

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常规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常规 【概念】: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病因】:痢疾杆菌有较强的致病性其致病作用主要是侵袭力和内毒素。 【临床表现】: 一、急性菌痢: 1、潜伏期1—2天。 2、分型: 普通型:起病急,高热伴畏寒,寒颤,体温高达39摄氏度,伴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排便次数增多,伴粘液便,左下腹压痛。 轻型:每天3—4次,粪便糊状或稀便,病程短,3—7天可痊愈。 中毒型:2—7岁,突然发热,体温高达40摄氏度,全身毒血症状,精神萎靡,频发惊厥。(1)休克型:感染性休克表现(2)脑型:最为严重,脑膜 炎,颅内压升高,中枢性呼吸改变。(3)混合型:预后最为凶险。二、慢性菌痢: 1慢性迁延型 2急性发作型 3慢性隐匿型。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轻至中度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慢性菌痢可有贫血。脓血便,无粪质,镜下大量脓细胞或白细胞。 【辅助检查】便培养 【治疗要点】 1、急性: (1)一般治疗:执行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二次阴性。 (2)病原治疗:执行原则上不短于5天。 (3)对症治疗。 2、慢性菌痢: (1)病原治疗:联合应用二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10—14天,重复1—3个疗程,药物保留灌肠+小量激素。 (2)对症治疗:肠功能紊乱—镇静,解痉挛药,菌群失调,双歧杆菌 3、中毒性菌痢: (1)病原治疗:沙星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或联合应用 (2)对症治疗: A阵静降温 B休克型,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和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 C脑型应用20%甘露醇,,防治呼吸衰竭。 【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痢疾杆菌内毒素激活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体温中枢导致体温过高有关。 2)腹泻:与肠道炎症,广泛浅表溃疡形成导致肠蠕动增强,肠痉挛有关。 3)组织灌注无效:外周组织与中毒性菌痢导致微循环障碍有关 4)潜在并发症:中枢性呼吸衰竭。 【护理要点】

病例分析细菌性痢疾

第三章病例分析——细 ? 菌性痢疾 概念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菌痢的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着。 病原学 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为革兰阴性的无鞭毛杆菌。

流行病学 (1)传染源:急、慢性菌痢病人及带菌者。 (2)传播途径:通过消化道,经粪-口途径传播。 (3)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本病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2天。 (一)急性菌痢 1.普通型(典型):急起畏寒高热,伴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并出现腹痛腹泻,多数病人先为稀水样便,1-2天后转为脓血便,每日10-20次或以上,里急后重明显。常伴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急性菌痢自然病程为1-2周,多数病例可以自行恢复。 2.轻型(非典型):无明显发热。急性腹泻,每日大便10次以内,稀便有粘液但无脓血。病程3-7天而痊愈。 3.中毒性菌痢:2-7岁儿童多见。起病急骤,突然高热,病势凶险,主要表现为严重毒血症、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而局部肠道症状很轻甚至缺如。 (二)慢性菌痢 菌痢病程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即为慢性菌痢。 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检查 1.血常规:WBC增多,可达10-20×109/L,中性粒比例增高。 2.便常规:外观呈粘液脓血便。镜检可见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如有巨噬细胞有助于诊断。 (二)血清学检查 (三)病原学检查 1.细菌培养:粪便培养出志贺菌可以确诊。 2.特异性核酸检测:核酸杂交或PCR。 (四)荧光抗体染色技术 (五)X线钡餐:慢性期可见肠道痉挛,动力改变,结肠袋消失,肠腔狭窄,肠粘膜增厚等。

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GB 106002

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GB 106002-1995 前言 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在我国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中居首位,而且往往引起暴发或流行,对劳动力影响很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实施细则》,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的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防疫机构作为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的诊断及防治依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4789.4—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5—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6—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3 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3.1 诊断原则 须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确诊则须依赖于病原学的检查。 3.2 诊断标准 3.2.1 流行病学史:病人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3.2.2 症状体征 3.2.2.1 急性非典型菌痢 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 3.2.2.2 急性普通型(典型)菌痢 急性起病、腹泻(除外其他原因的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可伴发热、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部压痛。 3.2.2.3 急性中毒型菌痢 发病急、高热、呈严重毒血症症状,小儿起病时可无明显腹痛腹泻症状,常需经灌肠或肛拭做粪检,才发现是菌痢。根据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常规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常规 一、相关知识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和毒血症表现,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二、护理评估 1. 身体评估评估患者神志,面色,生命体征,体温,目前营养状况,睡眠及排泄形态是否改变,卫生、饮食、生活习惯,询问本次发病前有无不食物史即进餐时间、环境、进食量等。 2.病史评估评估患者病史有无不洁饮食史,腹泻病人接触史,现有体征和症状,有无发热、寒战、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脓血便,有无休克、周围循环衰竭、呼吸衰竭等。 3其他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跌倒、压疮、疼痛、非计划性拔管等风险。评估时参考费县人民医院相关评估表。 三、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休息与体位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中毒型菌痢病人应绝对卧床,专人监护,安置病人平卧或中凹卧位。实施消化道隔离症状消失至大便培养2次阴性。 (2)饮食与营养急性期给予高热量、易消化流食,病情好转后改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忌生冷、硬、炸和刺激性食物。对腹泻次数多的患者要鼓励多饮水,成人每日人量

3000mL左右。危重患者详细记录出入量,严重腹泻伴呕吐时暂禁食,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 2.病情观察 观察排便次数、粪便量和性状。抽搐先兆、发作次数、抽搐部位及间隔时间。生命体征、脱水、休克征象、脑水肿及脑疝等表现,瞳孔大小有无变化,两侧是否对称、对光反应是否存在等,正确记录出入量。 3.对症护理 (1)剧烈腹痛者用热水袋热敷,或使用阿托品或颠茄制剂。 (2)里急后重者嘱病人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以免脱肛。 (3)脱肛时戴橡胶手套按摩,助其回复。 (4)发热时除常规降温外,可用2%冷(温)盐水低压灌肠。 (5)休克时补液,建立静脉通路、保暖,给予吸氧。 (6)惊厥者注意安全,防止跌伤或舌咬伤,避免声光刺激。 4.用药护理 (1)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观察其有无头痛、腹痛、腹泻、呕吐、皮疹、胃肠道、肾毒性、过敏、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2)阿托品类药:可引起口干、心动过速、尿潴留、视物模糊等。 (3)早期禁用止泻药。 5.并发症护理 (1)密切注意患者血压,呼吸,尿量,脉搏和面色等情况,

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引起的急性常见肠道传染病,以结肠黏膜化脓性溃疡性炎症为主要病变,以发热、腹泻、腹痛、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护理常规】 1.休息与隔离患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实施消化道隔离,对粪便、呕吐物及污染物要进行严格消毒。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2.饮食护理一般以流食或半流食为宜,忌生冷、多渣多油及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有脱水者可给予口服补液盐。严重腹泻伴呕吐者暂禁食,静脉补充所需营养,待病情缓解后调整饮食。 3.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抗菌药物疗程原则上不少于5~7d,休克早期静脉注射山莨蓉碱时,注意控制该药剂量,防止出现口干、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多巴胺静脉滴注时,注意防止剂量过大或滴注过快而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及肾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调整胃肠菌群类的药物均为活菌制剂,不宜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 4.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和恐惧感,慢性菌痢迁延不愈,可有贫血、营养不良而影响学习与工作,增加交谈的时间与次数,消除其焦虑心理。 5.病情观察与护理对急性菌痢要观察生命体征,观察腹痛、腹

泻的次数、颜色、量、性状,注意有无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皮肤花斑、发绀等循环衰竭情况;对惊厥、昏迷和呼吸衰竭者,病死率极高,要做好其家属沟通及抢救准备。 6.基础护理腹泻次数多的患者应加强肛周皮肤护理;对中毒型菌痢高热、反复惊厥者可给予亚冬眠疗法,注意皮肤护理。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做好三管一灭,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中毒性菌痢应绝对卧床休息,专人监护,取平卧位或休克卧位,注意保暖。 2.饮食指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讲解患病时休息、饮水、饮食的具体要求。指导慢性患者避免进食生冷食物、劳累、暴饮暴食、情绪变化等诱因,以防菌痢再次发作。 3.用药指导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会影响骨断发育,不宜用于儿童、孕妇、哺乳期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要症状减轻就擅自停药,以免治疗不彻底而转变成慢性菌痢。 4.心理指导腹泻时机体防御功能的一种表现,可排除一定数量的致病菌和肠毒素,使用止泻药或反复使用解痉药或抑制胃肠蠕动的药物可能延长病程和排菌时间,尤其是对高热、毒血症、黏液脓血便的患者,否则可能加重病情。对肠痉挛的患者,可腹部热敷,减轻疼痛。 5.康复指导加强体育锻炼,保持生活规律,增强体质。指导患

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于菌痢的诊断,目前多采用临床诊断。细菌培养虽为确诊标准,但很多地方未必能实行,实行了,培养的准确性也是值得怀疑的。 以下是菌痢诊断的国标,希望不至于误导你。你主任说得也没有错,临床诊断是可以的。 3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3.1诊断原则 须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确诊则须依赖于病原学的检查。 3.2诊断标准 3.2.1流行病学史:病人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3.2.2症状体征 3.2.2.1急性非典型菌痢 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 3.2.2.2急性普通型(典型)菌痢 急性起病、腹泻(除外其他原因的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可伴发热、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部压痛。 3.2.2.3急性中毒型菌痢 发病急、高热、呈严重毒血症症状,小儿起病时可无明显腹痛腹泻症状,常需经灌肠或肛拭做粪检,才发现是菌痢。根据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有感染性休克症,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速、血压下降、皮肤发花、发绀等。 脑型(呼吸衰竭型):有脑水肿表现,如烦燥不安、惊厥、嗜睡或昏迷、瞳孔改变,甚至出现脑疝、呼吸衰竭。 混合型:同时出现休克型、脑型的症候,是最凶险的一型。 3.2.2.4慢性菌痢 急性菌痢者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为慢性菌痢。 3.2.3实验室检查〔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3.2.3.1粪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或脓细胞≥15/HPF(400倍),可见红细胞。 3.2.3.2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志贺菌属阳性为确诊依据。 3.2.4病例分类 3.2. 4.1疑似病例,腹泻,有脓血便、或粘液便、或水样便、或稀便,伴有急后重症状,难以确定其他原因腹泻者。 3.2. 4.2临床诊断病例,具备3.2.1,3.2.2和3.2.3.1中任何一项,并除外其他原因引起之腹泻。 3.2. 4.3确诊病例,具备3.2.3.2和3.2.4.2中任何一项。

细菌性痢疾护理练习题

感染科护理人员2013年11月理论考试试题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30分(2分/题)。 1.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是() A 呼吸道 B 消化道 C 虫媒传播 D 血液 E 接触传播 2.对细菌性痢疾来说哪项是对的() A 潜伏期1~2天 B 近年来在临床上很少见 C 粪便中有大量单核细胞 D 通常结肠与小肠均有炎症 E 治疗菌痢,首选氯霉素 3.中毒型细菌痢疾的发病原理可能是() A 细菌侵入量多 B 细菌毒力强 C 细菌侵入数量多且毒力强 D 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呈强烈过敏反应 E 特异性体质对细菌的强烈过敏反应 4.细菌性痢疾的病变部位主要是() A 乙状结肠、直肠 B 空肠 C 回肠 D 十二指肠 E 以上都不是 5.菌痢流行间歇期间的重要传染源是() A 急性期病人 B 轻症病人 C 重症病人 D 急性恢复期病人 E 慢性病人和带菌者 6.慢性菌痢的病程应该超过的时间是()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半年 E 1年 7.在治疗菌痢时,不宜应用() A 复方磺胺甲基异唑 B 痢特灵 C 氯霉素 D 次碳酸铋

E 庆大霉素 8.某男生吃水果后出现腹痛腹泻,伴里急后重,体温38.5℃,化验血常规白细胞10×10的9次方/L,S90%,L10%,便常规:脓液(++),红细胞6个/HP,白细胞10个/HP,最可能诊断() A 细菌性痢疾 B 病毒性肠炎 C 肠伤寒 D 霍乱 E 食物中毒 9.某男,60岁,慢性起病,病程三月,腹痛腹泻数次,伴里急后重,为粘液脓血便,病人消瘦明显,病人被诊断为菌痢,尚需与哪种疾病鉴别() A 结肠癌 B 伤寒 C 霍乱 D 病毒性肠炎 E 血吸虫病 10.男性,30岁,2天前曾与剧烈腹泻米泔水样物病人共同进餐。1天前突然剧烈腹泻,呕吐,清水样,无腹痛,检BP12/8kPa,P100次/分,体温36.8℃,脱水外观,腓肠肌痉挛性痛,化验血液浓缩,便常规:少量粘液和白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食物中毒 B 霍乱 C 菌痢 D 病毒性胃肠炎 E 以上都不是 11.男性,25岁,因食不洁食物后出现剧烈的呕吐和腹泻,同时伴有头晕,四肢湿冷,血压12/9kPa,P100次/分。最主要的处置是() A 补液 B 升压剂 C 强心 D 利尿 E 抗生素 12.菌痢病人,腹泻2天,每日10次,脓血便伴发热,查BP11/9kPa,P100次/分,皮肤凉,苍白,应诊断() A 未发生休克 B 休克早期 C 休克发展期 D 休克晚期 E 虚脱 13.男性,突发寒战,体温39℃左右,腹泻十余次,伴里急后重,便为稀便,很快转化为脓血便,便常规红细胞5个/HP,白细胞10个/HP,脓液(++)。该患者最可能诊断() A 细菌性痢疾 B 伤寒 C 阿米巴痢疾 D 肠炎 E 食物中毒

病例分析细菌性痢疾

病例分析细菌性痢疾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第三章病例分析—— 细菌性痢疾 概念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菌痢的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着。 病原学 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为革兰阴性的无鞭毛杆菌。

流行病学 (1)传染源:急、慢性菌痢病人及带菌者。 (2)传播途径:通过消化道,经粪-口途径传播。 (3)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本病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2天。 (一)急性菌痢 1.普通型(典型):急起畏寒高热,伴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并出现腹痛腹泻,多数病人先为稀水样便,1-2天后转为脓血便,每日10-20次或以上,里急后重明显。常伴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急性菌痢自然病程为1-2周,多数病例可以自行恢复。 2.轻型(非典型):无明显发热。急性腹泻,每日大便10次以内,稀便有粘液但无脓血。病程3-7天而痊愈。 3.中毒性菌痢:2-7岁儿童多见。起病急骤,突然高热,病势凶险,主要表现为严重毒血症、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而局部肠道症状很轻甚至缺如。 (二)慢性菌痢 菌痢病程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即为慢性菌痢。 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检查

1.血常规:WBC增多,可达10-20×109/L,中性粒比例增高。 2.便常规:外观呈粘液脓血便。镜检可见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如有巨噬细胞有助于诊断。 (二)血清学检查 (三)病原学检查 1.细菌培养:粪便培养出志贺菌可以确诊。 2.特异性核酸检测:核酸杂交或PCR。 (四)荧光抗体染色技术 (五)X线钡餐:慢性期可见肠道痉挛,动力改变,结肠袋消失,肠腔狭窄,肠粘膜增厚等。 (六)结肠镜+活检:病变部位刮取分泌物培养,可提高检出率。 诊断要点 1.发病多在夏秋季,有不洁饮食史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2.临床表现急性期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左下腹有明显压痛。慢性菌痢病人则有急性菌痢史,病程超过2个月而病情为愈者。 3.粪便镜检:有多数白细胞或脓细胞及红细胞即可诊断。 4.确诊有赖于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 鉴别诊断 1.急性菌痢

【实用】-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

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 1.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 1.1生命体征,有无皮肤苍白,冷汗,脉搏细数、尿少、血压下降。 1.2大便次数、颜色、性状和量、有无脓血及里急后重感,肛周皮肤情况。 1.3肠鸣音情况 1.4尿量 2.护理问题 2.1体温过高 2.2腹泻 2. 3腹痛 2. 4外周组织灌注无效 2. 5有窒息的危险 2. 6潜在并发症:惊厥、脑疝 3.护理措施 3.1严格执行消化道隔离。 3.2严重腹泻伴呕吐者可禁食,静脉补充营养。能进食者,以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少纤维素,易消化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原则,避免生冷、多渣、油腻或刺激性食物。 3.3急性期腹泻频繁、全身症状明显者应卧床休息。频繁腹泻伴发热、疲乏无力、严重脱水者应协助床边排便。休克型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专人监护,取平卧或休克体位,小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3.4密切观察排便次数、量、性状及伴随症状,采集含有脓血、粘液部分的新鲜粪便作为标本,及时送检,以提高阳性率。 3.5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出入量及血液生化检查补充水及电解质。轻者可口服补液盐溶液,严重者静脉补液。 3.6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尿量,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细速、尿少、烦躁等休克征象,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3.7循环衰歇者应注意保暖。 3.8给予吸氧,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动脉血气分析,观察氧疗效果。

3. 9每次排便后清洗肛周,涂以润滑剂,预防刺激。 3. 10遵医嘱使用有效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早期禁用止泻剂,便于毒素排出。 3.11健康教育菌痢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粪便消毒对传染源的控制极为重要,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遵医嘱按时、按量、按程序坚持服药,争取急性期彻底治愈,以防转变为慢性菌痢。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健康教育要点 4.1讲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指导病人合理进食。 4.2加强手卫生,把住“病从口入”关。 4.3严格执行消化道隔离。 4.4避免慢性菌痢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进食生冷、暴饮暴食、过度紧张、劳累、受凉、情绪波动。 5.护理评价 5.1体温正常、腹痛、腹泻消失。 5.2抢救物品准备齐全,未发生并发症。 5.3急性菌痢治愈,未转成慢性。 5. 4粪便检查正常,解除隔离。

细菌性痢疾

冷市镇2014年细菌性痢疾培训试题 村名姓名记分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 1.痢疾杆菌释放的是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热、毒血症及休克的重要因素.还可产生外毒素,具有神经毒、细胞毒与肠素作用, 而引起更严重的临床现。 2.中毒性菌痢分为、、三型。 3.痢疾杆菌分为四个群,即、、、。 目的我国流行以为主。 4.慢性菌痢临床分为3型即、、。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A1型题 (1) 菌痢病人做粪便培养时,哪个做法是错误的 A.采取带脓血或粘液的冀便 B.标本勿被小便污染 C.立即送检 D.应于用抗菌药物两日后送检 E.早期多次送检可提高阳性率 (2) 中毒性菌痢的发病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A.感染大量痢疾杆菌 B.发病后未及时治疗 C.细菌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所致 D.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E.特异体质对细菌毒素产生强烈的过敏反应 (3) 关于细菌性痢疾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在我围以B群福氏志贺菌为主要流行菌群 B.菌痢患者血培养常可检出痢疾杆菌 C.急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者为慢性菌痢 D.由于病后的免疫力短暂且不稳定.故可重复感染 E.菌痢的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 (4) 中毒型菌痢多见于 A.新生儿 B.婴幼儿 C.2~7岁儿童 D.中青年人 E.老年人 (5) 急性阿米巴痢疾与急性细菌性痢疾鉴别的最主要依据是 A.全身中毒症状 B.肉眼大便外观 C.腹部压痛部位 D.冀便检出病原体 E.乙状结肠镜检所见肠粘膜病变 (6) 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菌痢的特点 A肠道病变以直肠、乙状结肠最为显著 B.粘液脓血便 C.腹痛以右下腹为明显且右下腹压痛阳性 D.肠鸣音亢进 E.里急后重 (7) 预防细菌性痢疾的综合措施中应以哪项为重点 A.治疗隔离病人 B.发现处理带菌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口服依链痢疾活菌苗

病例分析——细菌性痢疾

第三章病例分析——细 菌性痢疾 概念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菌痢的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 病原学 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为革兰阴性的无鞭毛杆菌。

流行病学 (1)传染源:急、慢性菌痢病人及带菌者。 (2)传播途径:通过消化道,经粪-口途径传播。 (3)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本病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2天。 (一)急性菌痢 1.普通型(典型):急起畏寒高热,伴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并出现腹痛腹泻,多数病人先为稀水样便,1-2天后转为脓血便,每日10-20次或以上,里急后重明显。常伴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急性菌痢自然病程为1-2周,多数病例可以自行恢复。 2.轻型(非典型):无明显发热。急性腹泻,每日大便10次以内,稀便有粘液但无脓血。病程3-7天而痊愈。 3.中毒性菌痢:2-7岁儿童多见。起病急骤,突然高热,病势凶险,主要表现为严重毒血症、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而局部肠道症状很轻甚至缺如。 (二)慢性菌痢 菌痢病程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即为慢性菌痢。 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检查

1.血常规:WBC增多,可达10-20×109/L,中性粒比例增高。 2.便常规:外观呈粘液脓血便。镜检可见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如有巨噬细胞有助于诊断。 (二)血清学检查 (三)病原学检查 1.细菌培养:粪便培养出志贺菌可以确诊。 2.特异性核酸检测:核酸杂交或PCR。 (四)荧光抗体染色技术 (五)X线钡餐:慢性期可见肠道痉挛,动力改变,结肠袋消失,肠腔狭窄,肠粘膜增厚等。 (六)结肠镜+活检:病变部位刮取分泌物培养,可提高检出率。 诊断要点 1.发病多在夏秋季,有不洁饮食史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2.临床表现急性期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左下腹有明显压痛。慢性菌痢病人则有急性菌痢史,病程超过2个月而病情为愈者。 3.粪便镜检:有多数白细胞或脓细胞及红细胞即可诊断。 4.确诊有赖于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 鉴别诊断 1.急性菌痢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五章第九节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五章第九节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临床特征为突发高热、反复惊厥、嗜睡、迅速发生休克和昏迷,病死率高,必须积极抢救。 一、病因 病原菌为痢疾杆菌,内毒素是造成全身中毒症状的主要原因。中毒性痢疾肠道病变轻微,但全身病变重。病变在脑组织最为显著,可发生脑水肿甚至脑疝,出现昏迷、抽搐和呼吸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二、流行病学 痢疾病人及带菌者均为主要传染源,夏、秋季为发病高峰,通过消化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2 ~ 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1 ~ 2天,短者数小时。常有不洁饮食史,儿童多见,急性起病,高热,可达40℃以上,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和呼吸衰竭。肠道症状多不明显或缺如,也有在发热、脓血便2 ~ 3天发展为中毒型。临床分为四型。 四、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2.便常规:黏液脓血便,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及巨噬细胞。 3.便培养:分离出痢疾杆菌是确诊的最直接证据。 1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确诊的最直接证据是 A.黏液脓血便B.发病季节、不洁饮食及接触史 C.血常规:白细胞升高D.大便培养出痢疾杆菌 E.大便镜检见大量脓白细胞

五、治疗原则 1.综合使用物理、药物降温或亚冬眠疗法;选用对痢疾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如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肟钠或头孢曲松钠等药物;喹诺酮类药物也是目前较理想 的药物,但儿童慎用。 2.治疗循环、呼吸衰竭:迅速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防治脑水肿:首选20%甘露醇快速静脉注射,降低颅内压或与利尿药交替使用。 六、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毒血症有关。 2.组织灌注无效:与微循环障碍有关。 3.潜在并发症:脑水肿、呼吸衰竭等。 4.焦虑(家长):与病情危重有关。 七、护理措施 1.高热护理:绝对卧床休息,监测体温变化,高热时给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退热药。 使体温在短时间内降至37℃左右,防高热惊厥致脑缺氧、脑水肿加重。 2.休克的护理:取仰卧中凹位,注意保暖,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观察病人神志、面色、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的变化。 3.预防受伤的护理:加强看护,可加床栏防止坠床。抽搐病人用纱布包裹压舌板垫于 上、下齿之间,防止舌咬伤。 4.腹泻的护理:供给易消化、流质饮食,多饮水。观察大便的次数、量及性状,正确 估计水分丢失量,作为补液参考。 5.预防感染的传播: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或连续3次便培养阴性为止,加强饮水、饮食,粪便的管理及灭蝇。 2患者,女,33岁,昨夜聚餐后出现高热、腹泻,以细菌性痢疾收治入院。以下 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消化道隔离 B.给予高蛋白饮食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诊断实用标准(ws287-2008)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诊断标准(ws287-200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性痢疾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性痢疾的诊断、报告。 第一部分细菌性痢疾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2.2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toxic bacillary dysentery 起病急骤,突起寒战、高热,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或)呼吸衰竭。 3 诊断依据 3.1 流行病学史 患者有不洁饮食和(或)与菌痢患者接触史。 3.2 临床表现 3.2.1 潜伏期 数小时至7d,一般1d-3d。 3.2.2 临床症状和体征 起病急骤,畏寒、寒战伴高热,继以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每天排便10次-20次,但量不多,呈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有左下腹压痛伴肠鸣音亢进。 3.2.3 临床分型 3.2.3.1 急性普通型(典型) 起病急,畏寒、发热,可伴乏力、头痛、纳差等毒血症症状,腹泻、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或黏液便,左下腹部压痛。 3.2.3.2 急性轻型(非典型) 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 3.2.3.3 急性中毒型 3.2.3.3.1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感染性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厥冷、发绀、脉细速、血压下降等,可伴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常伴有腹痛、腹泻。 3.2.3.3.2 脑型(呼吸衰竭型) 脑水肿甚至脑疝表现,如烦躁不安、惊厥、嗜睡或昏迷、瞳孔改变,呼吸衰竭,可伴有ARDS,可校址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 3.2.3.3.3 混合型 具有以上两型的临床表现: 3.2.3.4 慢性 急性细菌性痢疾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 3.3 实验室检测 3.3.1 粪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或脓细胞≥15/HPE(400倍),可见红细胞、吞噬细胞(见附录A)。 3.3.2 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志贺菌阳性。 4 诊断原则 4.1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后作出疑似诊断、临床诊断。 4.2 确定诊断须依靠病原学检查。 5 诊断 5.1 疑似病例 腹泻,有脓血便或黏液便或水样便或稀便,伴有里急后重症状,尚未确定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者。 5.2 临床诊断病例 同时具备3.1、3.2和3.3.1,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之腹泻。 5.3 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并具备3.3.2。 6 鉴别诊断 6.1 急性细菌性痢疾 需与急性阿米巴性痢疾、其他细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其他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胃肠型感冒、急性阑尾炎、肠套叠及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等相鉴别(见 C.1.1). 6.2 慢性细菌性痢疾 需与慢性阿米巴性痢疾、结肠癌及直肠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相鉴别(见C.1.2).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 二、临床表现 四、治疗原则 >>降温止惊:物理或药物降温。 >>治疗循环、呼吸衰竭:扩血容量,吸氧。 >>防止脑水肿:首选20%甘露醇快速静脉注射。 >>控制感染:对痢疾杆菌敏感的阿米卡星、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等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改口服。 五、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毒血症有关。 2.组织灌注无效与微循环障碍有关。

3.潜在并发症:脑水肿、呼吸衰竭等。 4.焦虑(家长)与病情危重有关。 六、护理措施 七、健康教育 对家长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指导家长与患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不洁、变质食物等。 患者,女,32岁,一日前饮用不洁水后突发高热,继而出现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感,出现粘液脓血便,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在治疗药物使用中不正确的是 A.喹诺酮类药物是目前相对理想的药物 B.孕妇及儿童应慎用喹诺酮类药物 C.应积极分离病原菌并行药物敏感试验 D.TMP-SMZ耐药虽然增强,但对多数病人仍有效 E.青霉素为治疗首选药物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针对细菌性痢疾应首选对痢疾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如阿米卡星、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 A3/A4型题 患儿男,7岁。8月份外出旅游时发病。表现高热、惊厥3次急诊入院。体温 39.5℃,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意识模糊。 1.护士考虑该患儿是 A.高热惊厥 B.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C.乙型脑炎 D.麻疹脑炎 E.结核性脑膜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中毒性痢疾好发于夏秋季节,多见于2~7岁小儿,与不洁饮食有关。此题干诱因与其符合,再结合小儿发病表现,符合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休克型表现,故此题选B。 2.为尽快做出诊断,医生急查大便,护士正确的做法是 A.患儿无大便时,口服泻剂留取大便

细菌性痢疾防治规范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一)定义 是由志贺氏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排粘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可伴有全身中毒症状。 (二)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史 患者有不洁饮食和(或)与菌痢患者接触史。 2、临床表现 1)起病急骤,畏寒、寒战伴高热,继以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每天排便10次~20次,但量不多,呈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有左下腹压痛伴肠鸣音亢进。 2)临床分型 (1)急性普通型(典型) 起病急,畏寒、发热,可伴乏力、头痛、纳差等毒血症症状,腹泻,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或豁液便,左下腹部压痛。 (2)急性轻型(非典型) 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 (3)急性中毒型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感染性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厥冷、发给、脉细速、血压下降等,可伴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常伴有腹痛、腹泻。 脑型(呼衰竭型)脑水肿甚至脑庙的表现,如烦躁不安、惊厥、嗜睡或昏迷、瞳孔改变,呼吸衰竭,可伴有ARDS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 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的临床表现。 (4)慢性细菌性痢疾 急性细菌性痢疾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 (三)实验室检查 1.粪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或脓细胞妻≥15HPF ( 400倍),可见红细胞、吞噬细胞0 2、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志贺菌阳性。 (四)鉴别诊断 1、急性细菌性痢疾应同其它病因所致的急性腹泻相鉴别。 (1)阿米巴痢疾(又称肠阿米巴病)起病一般缓慢,少有毒血症症状,里急后重感较轻,大便次数亦较少,腹痛多在右侧,典型者粪便呈果酱样,有腐臭。镜检仅见少许白细胞、红细胞凝集成团,常有夏科一雷登氏结晶体,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乙状结肠镜检查,见粘膜大多正常,有散在溃疡。本病易并发肝脓肿。 (2)沙门菌肠炎鼠伤寒杆菌、肠炎杆菌等常为其病原,其胃肠型主要临床症状同急性非

护士资格习题第五章 第九节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第五章第九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一、A2 1、9-患儿男,7岁。8月因突然高热、惊厥1次就诊。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意识模糊,便常规有脓细胞。护士考虑该患儿是 A、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B、水痘并发脑炎 C、腮腺炎脑炎 D、麻疹脑炎 E、高热惊厥 2、9-患儿,3岁,以突然高热、进行性呼吸困难入院,怀疑为中毒型痢疾。为早日检出痢疾杆菌,护士留取大便正确的做法是 A、标本多次采集,集中送检 B、可用开塞露灌肠取便 C、患儿无大便时,口服泻剂留取大便 D、如标本难以采集.可取其隔日大便送检 E、选取大便黏液脓血部分送检 二、A3/A4 1、9-患儿男,5岁。7月20日因突然高热、惊厥1次入院。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意识模糊。 <1> 、为明确诊断,医生让护士为患儿留取大便,护士正确的做法是 A、患儿无大便时,口服致泻剂留取大便 B、标本多次采集,集中送检 C、如标本难以采集.可取其隔日大便送检 D、可用开塞露灌肠取便 E、选取大便黏液脓血部分送检 <2> 、目前患儿临床症状好转出院,解除隔离返回幼儿园的时间为 A、目前即可 B、临床症状消失 C、1次便培养阴性 D、连续2次便培养阴性 E、连续3次便培养阴性 答案部分 一、A2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 潜伏期1~2天。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在肠道症状出现前即反复发生惊厥,短期内即可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症状。肠道症状往往在数小时或十数小时后出现,常被误诊为其他热性疾病。临床表现分为4型: 1.休克型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患儿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后期伴心、肺、肾等多器官功能障碍。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6002―1995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6002—1995 ^~`前言 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在我国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中居首位,而且往往引起暴发或流行,对劳动力影响很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实施细则》,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参加起草单位:北医大一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素芳、路文彬、车文玺、王勤环。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的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防疫机构作为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的诊断及防治依据。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4789.4—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5—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6—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3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3.1诊断原则 须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确诊则须依赖于病原学的检查。 3.2诊断标准 3.2.1流行病学史:病人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3.2.2症状体征 3.2.2.1急性非典型菌痢 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 3.2.2.2急性普通型(典型)菌痢 急性起病、腹泻(除外其他原因的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可伴发热、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部压痛。 3.2.2.3急性中毒型菌痢 发病急、高热、呈严重毒血症症状,小儿起病时可无明显腹痛腹泻症状,常需经灌肠或肛拭做粪检,才发现是菌痢。根据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有感染性休克症,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速、血压下降、皮肤发花、发绀等。 脑型(呼吸衰竭型):有脑水肿表现,如烦燥不安、惊厥、嗜睡或昏迷、瞳孔改变,甚至出现脑疝、呼吸衰竭。混合型:同时出现休克型、脑型的症候,是最凶险的一型。 3.2.2.4慢性菌痢 急性菌痢者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为慢性菌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