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1)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1)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1)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1)

封皮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摘要

汇率作为一种国家货币和另一种国家的货币的交易比例,是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内部和外部的平衡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调整国际经济竞争,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浮动汇率体系下的汇率体系波动加剧,国际贸易增速显著放缓,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成为经济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以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分析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第二部分介绍了人民币汇率和进出口贸易的概念。第三部分定性分析了汇率变化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然后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汇率变化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得出结论。第四部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进出口贸易;影响

The Impact of RMB Exchange Rate Change on China 's

International Trade

Abstract

Exchange rate as a country currency and another country currency exchange rate, is to achieve a country's internal and external balance of an important tool, but also adjust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mpetition, the most direct and effective means.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Bretton Woods system in 1973, the volatility of the exchange rate system under the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increased, the growth rat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lowed down significantly, and the influence of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became one of the economic research hotspo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RMB exchange rate on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creasing exchange rate of RMB exchange rat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MB exchange rate and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RMB exchange rate and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The third part qualitativel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changes on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and then uses the econometric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changes on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and draw conclusions. The fourth part of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RMB exchange rat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nfluence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第1章引言 ..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方法 (3)

第2章汇率变动与进出口贸易概述 (5)

2.1 汇率的相关含义 (5)

2.2 汇率变动的含义 (5)

2.3 影响因素 (5)

第3章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分析 (7)

3.1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定性分析 (7)

3.1.1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7)

3.1.2 结论 (8)

3.2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8)

3.2.1 模型构建 (8)

3.2.2 指标确定 (8)

3.2.3 样本选取与数据采集 (9)

3.2.4 实证过程 (10)

3.2.5 实证结果分析 (11)

第4章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对策 (14)

4.1宏观对策 (14)

4.1.1转变我国发展战略,由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 (14)

4.1.2实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结合 (14)

4.2微观对策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第1章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外经济往来日益频繁。自2001年底以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根据最初的承诺,中国逐步降低关税,开放金融市场,逐年增加对经济的依赖,日益增长的全球经济,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越来越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逐步加强,各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以本币汇率作为变量的汇率,无疑将成为维系国际经济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因此,汇率研究一直是经济研究的热点,结合我国实际,对汇率变化的研究和进出口贸易关系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贸易平衡对汇率变化的影响,中国应采取明显的对策,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以往相比,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和实证分析,试图客观地分析和评价汇率变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汇率问题不仅是国际金融理论研究的焦点,也是国际经济实践中所有关系的集中反映。在国内外有关汇率波动的研究都有很多相关的研究,在实际应用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2.1国外研究现状

马尔克斯(1990)为欠发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的时间从1973年到2005年,使用季度数据,实证分析,进出口价格弹性分别为-1.44和-0.78,马歇尔勒纳条件被满足,证明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贸易平衡。

埃莉诺·道尔(2001)探讨汇率波动如何影响爱尔兰的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汇率波动使用GARCH模型[1],协整和误差修正理论,实证结果表明名义或实际汇率波动对爱尔兰出口有积极的影响。

博伊德,Caporale和史密斯(2001)在法国、德国、日本、荷兰和美国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实际汇率对贸易平衡有重要影响。巴赫曼-奥斯库伊

(2001)利用E-G两步的方法研究了中东国家实际汇率和贸易平衡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实际的贬值可以改善贸易平衡。

Sauer(2003)返回美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数据交换模型[3]。除了贷款利率、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货币供应等因素外,实际汇率对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贸易平衡产生了重大影响。

米勒(2005)认为,由于政策变化导致的贸易顺差增加,将改变实际汇率,并增加储蓄与投资的差额,并改善经常账户余额。

最新的关于美国汇率灵活性的权威研究来自于2007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IMF 2007)[4]的第三章,“汇率调整和外部均衡”这个问题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人员发现,实际汇率的变化可以在消除贸易失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们还估计,为了将美国的贸易赤字减少1个百分点,美元所需要的贬值幅度大约是10%。

Baak Saang(2008)使用了从1986年第一季度到2006年第二季度的季度数据,测试了中美双边实际汇率对两国贸易的影响[5],使用了变量矢量回归模型。四分之一的分界线,在人民币贬值之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加了大约0.4%,在美元贬值之后,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大约0.4%。

1.2.2国内研究现状

戴主祥(1997)针对中国的1981-195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中国进口和出口需求的价格,并符合马歇尔的条件,因此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可以改善中国的盈余收入和支出。

李海波等(2003)分析了1973年至2001年的数据,使用了协方差分析和Granger因果测试[6]。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实际汇率的变化可以在短期内改善中国的对外贸易。

赵容斌(2004)基于1950-1001中国的进出口数据和汇率数据作为样本,使用了联合国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7]。实证分析表明,实际汇率与进出口有很强的协整关系。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影响大于进口,汇率可被视为国际支付有效政策工具的平衡。

研究汇率波动和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关系在1997~2005年表明,有一个长期稳定的贸易平衡和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和中国和美国之间满足Marshall-Lerner条件[8],因此人民币升值将对整个贸易账户产生负面影响。

曹阳(2006)利用1980年至2005年的数据,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9]。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随着汇率波动率的增加,中国的出口量将会减少,而进口将会增加,而汇率波动的短期增长对贸易几乎没有影响。

本文在动态均衡模型(MCHUGE)的基础上,考察了人民币汇率稳步升值对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的影响[10]。据信,人民币升值将促进农业、矿业、公共服务、建筑业、服务业、总就业和总资本存量的增加,最终将导致GDP增长。

贤成毅(2008)通过计算1980年至2005年人民币汇率错位的程度,分析了1980年至2005年人民币汇率错位和实际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错位和实际汇率波动将影响中国的进出口,人民币升值将减少中国的出口,但也会减少中国从美国的进口。

1.3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演绎推理法和实证分析法。

1,演绎推理的方法

演绎推理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基于一个或几个命题来产生一个新的命题,基于理性或理性命题为前提。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汇率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国内外研究,以及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即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出发点和逐步推理的结果。本文对汇率变化与外贸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实证分析系统。

2、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是指对经济数据处理方法的分析。实证分析理论是20世纪的兴起,70年的兴起,中国的历史有10多年的历史。实证分析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首先,通过观察事实的事实,分析,作为建立和检验各种理论的基础;第二,事实上,使用逻辑和纯粹的数学知识。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汇率变化和外贸增长

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第2章汇率变动与进出口贸易概述

2.1 汇率的相关含义

汇率是指两国不同货币之间的平价或兑换率。用公式表示:

汇率=一种A货币/B货币或汇率=B货币/一种A货币。汇率作为一种交换或汇率,本质上反映了不同国家的货币之间的关系。

在国际经济和贸易往来中,汇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1)作为一种外汇交易转换标准,没有汇率,交易不能谈;

(2)作为国内和外币价格之间的联系,通过汇率;

(3)作为调节国家经济的经济杠杆,并通过适时调整实现经济目标的一段时期;

(4)作为经济指标的反映,提供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贸易和资本交易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

2.2 汇率变动的含义

有两种概念描述汇率的变化:一是货币贬值和货币重估。人民币的贬值(升值)是官方汇率变动的范围。货币当局已公开宣布减少法定货币量,或减少本国货币对外币的汇率,相应减少国家货币的汇率,或增加外币汇率,即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是货币的价值(贬值)和货币升值(升值)。货币的价值是在外汇市场或国际外汇市场,一定数量的货币只能转换成过去,很少有其他货币,在其他国家,这属于市场汇率变动的范围,无论官方参与市场。

2.3 影响因素

影响一国进出口贸易规模的因素如下:

1、社会总产出和国民收入水平

随着一个国家的社会总产出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外贸易也会相应增加。这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

一方面,社会总产出增加,对进出口设备和原材料的需求将增加;另一方面,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通常想要消费更多的商品,所以消费品的进出口会显著增加。

2、汇率

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相对平价。汇率的变化对外贸进出口的增加或减少有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采用直接价格法。

(1)当汇率下跌时,它意味着本国货币的升值,从而提高国内产品的价格相对于外国产品,进口商品的价格,外汇价格,价格上涨,导致居民增加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对外国居民的需求,从而减少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顺差,缓解对外贸易纠纷;

(2)当汇率增加,这意味着的原始货币贬值的原始购买外国商品需要原始货币方式促使外国居民增加的需求相对较低价格的产品,同时减少对外国居民的需求,以减少进口,增加出口,成为自然的结果。

3、贸易效率的提高

贸易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1)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成本下降,以及消除运输成本所导致的贸易成本的减少。

(2)运输技术和运输的经济效益的减少;开发和完成交易所需的时间;贸易风险和交易规则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此外,国内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外汇储备等因素对商品进出口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再详述。

第3章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分析

3.1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定性分析

3.1.1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民币汇率机制;2005年7月21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形成更富弹性的人n年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元人民币。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走势总体趋升。2007后这种走势更加明显,4月升值了251个基点,“五一”后更是演绎了“五天三级跳”的行情。到了11月8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破7.44和7. 43两大关口,以7. 4251再创汇改以来新高,单日升值幅度高达225个基点,2007年以来人民币涨幅也超过了5960。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达到6.9920元人民币兑1美元。至改年的7月15日,人民币汇率升值6. 53%。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后,人民币汇率自6. 823横向波动,微幅贬值,至2008年12月份人民币汇率累计贬值0.359%,全年升值6.296%。

通过以上分析,这再次证明汇率因素对出口的作用有限,其他因素的作用更大。分析如下:

1、企业转变了思想,有了汇率风险意识

2005年7月改革改变了汇率是固定不能浮动的观念,让社会意识到了汇率会升值,也可能贬值,企业需要规避风险,自己承担风险,而不是由国家承担。对于2%的升值乃至到2008年底累计超过17. 396的升值幅度,企业能够接受,因为汇率升值之前的预期一般在10%以上。这促使企业改变竞争策略,逐步走向非价格竞争。而进口刺激也不明显,显然,与国际石油、原材料价格过分上涨有关,与美元贬值有关。

2、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大量外资借助资本渠道进入

这一阶段顺差的持续扩大尤其是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与国内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对外资政策优惠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关系密切,这导致外汇资本在国内的投

资回报巨大。因此,本身应该作为资本项下流入的资金借助贸易渠道进入,导致贸易顺差的扩大。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以及过去长期贬值导致的竞争优势在这个阶段充分释放。正因为如此,贸易顺差状态在目前的汇率水平下,可能还会延续。

3.1.2 结论

由上可见,人民币贬值对促进我国商品出口、发展对外贸易的确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其作用是有限的;人民币稳定升值的趋势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有一定的影响,但作用也不是很明显,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3.2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3.2.1 模型构建

本文以Rose和Yellen(1989)的简化式贸易收支模型为框架,对包括实际汇率在内的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该模型是一个“两国”模型,采用微观经济理论的供求分析方法,即进出口数量取决于国内外价格和国内外真实收人水平。其中,假设进口品不是国内商品的完全替代品。

假定进口需求IMO是本国国民收人Y、进口商品价格Pm、国内商品价格Pd、直接标价法下的名义汇率NER(Nominal Exchange Rate,简称NER)等变量的函数:出口需求“是贸易伙伴国收人水平Y'、本国出口商品价格PX、贸易伙伴国出口商品价格PX’、名义汇率NER(直接标价法)等变量的函数。需求随着收入上升而增加;进口价格越低,或者国内商品价格越高,进口需求越大。进口需求函数及出口需求函数分别为:

EX d=F(Y′,PX,PX′,NER)

IM d=F(Y,Pm,Pd,NER)

3.2.2 指标确定

1、指标设置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

在进行指标设计时应坚持实事求是,避免人为的影响。所设计的指标要能客观的反映汇率变动对外贸收支的影响,而不能仅依靠主观判断来进行。

②代表性原则

反映汇率、外贸量以及经济增长的指标有好几种,应该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关键指标、选择学者常用的指标和人们比较关心的指标。

③相对独立性原则

各个指标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排除其包容性,但不排除其相关性。各指标反映的应是规划方案的不同层面,各指标间不应存在重复。

④系统性和开放性原则

不同指标的敏感性不同,有些指标是相对惰性的(变化较慢),有些指标是相对活跃的(变化较快),指标体系要注意他们的平衡。

2、指标的选择

①解释变量

从前面的模型分析可知,进口需求IMd是本国国民收人Y、进口商品价格Pm,国内商品价格乃、实际汇率RER(直接标价法)等变量的函数;出口需求EXd是贸易伙伴国收人水平Y’、本国出口商品价格Px、贸易伙伴国出口商品价格Px’、实际汇率RER(直接标价法)等变量的函数。因此,选取国民收入,商品价格水平,实际汇率为解释变量。

②被解释变量

从前面的模型分析可知,被解释变量是出口需求EX},,进口需求IMd。

3.2.3 样本选取与数据采集

由于定量分析模型要求数据的准确性,则需要尽可能的剥离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有在市场经济阶段的数据能有充分的说服力。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的是双汇率制度,对进出口贸易收支产生了扭曲,直到1994年1月1号双汇率并轨开始,汇率成为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本文中,

选取了1994年到2008年的汇率和进出口贸易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此外,本文选取美国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中美贸易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一直占有很大比重,人民币名义汇率实质上在1994年至今一直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并且较早的宣称人民币低估问题的也是美国,因此选择美国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

本部分采用1994-2008年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空间,中美两国国内生产总值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以及国家统计局网站。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和《国际经济统计年鉴》各期,经过转换得到以1994年为基期的CPI数据(注:GDP, EX, IM单位为亿美元)。具体数据参见表4-9。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及中国人们银行网站。数据处理采用EViews5.0软件。

3.2.4 实证过程

(1)平稳性的单元根检验

由表中可知,表中各列数据呈递增趋势,为验证其平稳性与否,需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各变量及其差分的检验结果见表3.1:

表3.1 平稳性检验结果

变量ADF值类型临界值结论DW值LnGDP1-0.226278C,t,l-3.828975不平稳 2.066133 LnGDP2-2.892104C,t,l-3.791172不平稳 1.966966 LnEX-1.096871C,t,l-3.791172不平稳 2.020501 LnIM-1.737931C,t,l-3.791172不平稳 1.587779 LnRER 1.003638C,t,l-3.828975不平稳 2.857465

?LnGDP1-2.841358C,t,l-2.632604平稳 2.022053

?LnGDP2-5.550945C,t,l-3.119910平稳 2.08912?LnEX-2.702724C,t,l-2.701103平稳 1.799000

?LnIM-2.534022C,t,l-2.362984平稳 1.723085?LnRER-1.921880C,t,l-1.603693平稳 1.974320由平稳性检验结果可知,各变量序列是非平稳的,其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

(2)协整分析

对上述五个变量LnGDP1、LnGDP2,LnEX,LnIM,LnRER都是一阶单整列,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下面我们利用Johansen检验方法,结合进出口需求函数。

对这五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Johansen检验就是通过两个检验统计量: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来确定协整向量的个数。迹统计量用来检验协整向量个数小于等于:的零假设,备择假设为协整向量个数大于r;最大特征值统计量用来检验协整向量个数等于r的零假设,备择假设为协整向量个数为r+1。结果见表3.2。

表3.2 协整检验结果

协方程个数特征值统计量5%临界值零个0.9239604624.27596最多一个0.4980961212.32090

最多二个0.2390264 4.129906

估计结果显示,迹统计量检验表明S%水平上至少有1个协整方程,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检验表明S%水平上至多1个协整方程。这说明我国外贸出口与外国国民收入本文即指美国GDP以及实际汇率RER之间确实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存在一个协整方程。

3.2.5 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影响不是很大。由协整分析结果可知,长期内我国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分别为0.734219,

和0.465362,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只是稍微大于“马歇尔一勒纳条件”的临界值,表明中国进出口贸易随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也不明显,这也证实了这一章的内容。也可以说,人民币对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对缓解贸易不平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实际汇率和中国进出口总额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1、汇率的不完全传递因素

结果导致汇率变化,相关系数的进出口价值不高。中国现状的实际情况,导致不完整的汇率,如市场并不完整,沉积物制造商成本和追求市场份额继续生产的全球化趋势的战略需要在中国也存在,特别是当前外国的出口公司非常看好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采取措施扩大他们的产品在我们的市场份额,市场不会轻易放弃,他们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大多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在这种背景条件下,人民币即使出口的货币贬值,这些公司可能会选择放弃短期利润的战备为了长期占领中国市场。因此,在进口出口系数不能为1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上升/下降,这意味着进口抑制作用的贬值是有限的。此外,中国目前的主要出口产品仍在中、低档产品,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已经下跌,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通常是价格弹性小,所以中国的出口企业在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动机不强,所以出口人民币汇率传递系数很小,所以汇率变化和进出口值的相关系数不高。

2、挤出效应间接抵消汇率变动的效果

货币贬值的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外部市场是否能够消化由于货币贬值而导致的出口增加。1994年,中国的人民币汇率跌至770万人民币,纺织品、服装、玩具、鞋类和简易家用电器的出口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与此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四个国家的四个国家的国际分工中,也有可能出现同样的情况。可以说,从中国出口的增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导致下降的规模类似产品的出口,这些国家采取更多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出口下降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国民收入水平较低,进口需求的水平降低,进而影响中国出口的增长。因此,人民币汇率贬值对促进出口效果的影响是间接抵消的。

3、通货膨胀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汇率贬值的部分效应

自1981年以来,中国每年的物价涨幅都是不同的。从出口角度看,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如果人民币贬值促进出口,它将增加对出口货源的需求,在早期的汇率贬值中,如果生产能力低于国内需求的形成,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从进口的角度看,原材料的进口价格通过连锁反应而增加,从而促进下游产品价格的上涨,从而引发成本驱动的通货膨胀。制成品价格的上涨将导致示范效应,这将导致国内类似产品或替代品的价格上升,使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低于公称比例,导致对外贸易的收益比预期的低。

4、进出口关税等贸易政策制约汇率的影响

主要是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外汇配额补贴、利息补贴、出口退税、进出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措施来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出口成本的降低变向提高了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降低了国外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相当于汇率的贬值。也就是说,在名义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时实现实际有效的汇率贬值。中国长期以来出口目标是创汇,因此,实现广泛的出口补贴,包括20世纪的实现,80年的内部结算系统,90年的出口退税机制的实现,出口信贷折扣系统和各种类型的企业所得税救济制度。贸易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相关系数的不高。

5、非关税壁垒等因素影响了我国出口增加

随着非关税壁垒的隐藏,而灵活性和针对性都比较强,这比关税措施要少。因此,许多国家在反对贸易保护的今天,经常帮助实现他们的贸易政策目标。货币的贬值使出口货物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如果外国商品进口配额限制或实施严格的许可证管理,那么即使出口产品有足够的需求弹性,该国的出口商品仍难以有效提高。

第4章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对策4.1宏观对策

4.1.1转变我国发展战略,由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

首先,中国应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更好地利用全球化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利因素,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国内发展。

其次,加强国内区域分工,增强外部风险抵抗能力。中国广大的土地和区域发展水平和不同要素的结构,为了更好地提供地区分工,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扩大各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可以减少国内恶性竞争,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此外,要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将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和更大的力量,国内需求的扩大也必须关注国内市场的发展。中国人口众多,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市场规模和市场潜力投资和消费是巨大的。

4.1.2实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结合

鉴于人民币目前的升值,中国应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相结合的政策,进一步升值人民币“虚火”。主要措施是:

(一)调整出口退税税率,降低低附加值产品出口补贴的高能耗。

中国目前的平均出口退税率为13%。但是,金融却无法支付,你可以考虑合理使用外汇储备来加速偿还欠款,以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减少国家财政支出的压力。降低税率将减缓我国的经济增长,降低经常账户的余额,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调整税率还可以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控制是降低人民币升值的一个重要途径。

对外商直接投资等企业来说,应逐步放宽对外资企业的资金配置,并扩大国内企业和居民的使用范围。实行差异准备金制度,适当增加非居民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从而降低银行支付新的非居民人民币存款利率:鼓励境外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放宽境内机构发行外币债务控制。

(三)降低人民币存款利率或者提高贷款利率

存款利率应下调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等其他国家的回报率,这将有助于避免大量“热钱”流入中国,从而使人民币从资本账户盈余压力中减少人民币升值;提高贷款利率将增加出口企业的成本,这将导致出口增长放缓,从而使人民币从经常账户盈余的压力中减少。另一方面,对投机性热钱进行严格监督,坚决制止维护中国汇率制度和宏观经济稳定。

4.2微观对策

汇率风险是进出口企业经营中一直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人民币汇率波动频繁的时候表现的尤为重要。面对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风险将长期性存在,那些从事进出口业务和拥有外汇资产的企业,要改变过去那种在固定不变的汇率机制下的经营惯式,学习使用各种避险工具,综合考虑资金来源和用途、自身财力和外汇市场的具体情况以积极应对。

进口企业在人民币升值条件下相对较为轻松,因为其成本压力大大降低。但是进口企业应该重视国际市场的汇率波动,保持选择非美元货币结算的风险意识,选择远期售汇或者期权的方式减少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不确定性的风险。同时经营进出口贸易,可以提高外汇账户的资金限额,进行外汇收入和支出的期限搭配,减少结售汇的交易成本。

对出口企业而言,人民币升值对其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对于那些长期依赖于廉价劳动力优势而取得市场份额的中国大陆出口企业,人民币升值无疑是一个不利因素。对于这些出口企业,一方面应采取各种措施来规避汇率风险;另一方面应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创立自主品牌,实施“走出去”战略来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挑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