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读内部控制讲义

解读内部控制讲义

解读内部控制讲义
解读内部控制讲义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培训

一、第一部分内部控制概念

(一)萨班斯法案产生之背景

安然,世通等知名公司相继暴露出严重的管理层欺诈丑闻,使美国上市公司深陷信用危机。会计系统的漏洞、管理层的失职、内部控制的缺乏以及外部审计人员的道德风险是导致管理层欺诈丑闻的根本原因。重建公司信用,规范高级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关系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刻不容缓。

2002年6月,布什总统签署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正式生效,该法案由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奥克斯利和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萨班斯联合提出,故简称《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对美国《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作了不少修订,在会计职业监管、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规定。

(二)出台目的

- 重建公司信用,培育公众信心,振兴证券市场。

- 加强公司监管,规范业务运作。

- 增加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 确保公司管理层可以从有效监控的系统中获取重要信息。

- 公司管理层必须对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要求存档的材料和向投资者公布的信息承担责任。

(三)萨宾斯法案(Sarbanes-Oxley Act)要求

–以强化内部控制为核心的要求

二、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

2006年,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起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

2006年,11月8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个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2008年6月28日,五部委(没有国资委)联合发布了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

2010年4月15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

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

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

三、控制概念阐述

1定义:内部控制是指为确保实现企业目标而实施的程序和政策。内部控制还应确保识别可能阻碍实现这些目标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

2内涵

(1)控制

现在,不是会计控制,而是风险为导向的控制,强调的是企业的管理层角度的管理控制,而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2)管理

风险可能来自运营效果与效率;财务报告与经营信息真实可靠;执行法律规章合理合法,内部控制应当保证为企业的有效运营,使企业有能力规避、应对风险。

(3)流程

内控是控制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全员的参与,上到董事会、管理层、监事会,下到各级员工,都需要参与进来。

(4)合理保证

内部控制是一种合理保证,但它也存在局限性,因此不是一种绝对保证

内控理念:

发展阶段:业务流程建立和完善。建立规范化流程,使工作例行化,减少不增值活动。

成熟阶段:业务流程优化。评估现有流程,优化流程,提高流程的运作效率降低流程成本。

战略转型阶段:业务流程重组。全面评估流程根据战略重新设计和整合流程,适应新的战略和变化。

(四)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

(1)财务和经营信息不足:为了防范企业法律责任,确保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可靠,提升企业治理和经营管理水平,应当强化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2)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标准贯彻:政策规章、计划程序贯彻应站在集团整体全面角度及连续性考虑贯彻标准,防止潜在财务税务风险。

(3)资产流失:管理者意识淡薄,经营管理不善;项目不成功未达到预期目标;资产重组并购存在漏洞;资产处置流程存在缺陷等等,造成资产流失。

(4)资源浪费和无效使用:资源的配置的方式不合理、资源的未充分利用或过度消费性使用造成的损失。可存在产品设计阶段;产品制造阶段等。

(5)不能达到企业的目的和目标:未实现企业销售收入、利润、费用等经营目标。

第二部分内部系统整体架构

一个过程内部控制绝不是静态的

全体人员内部控制绝不是某一层次人员的任务

内部控制绝不是某一部门的任务

内部控制绝不是某一个单独实体的任务

三个目标合法合规+运营有效+财务可靠1、运营效果与效率

覆盖业务的发生到业务记录的全过程2、财务数据的可靠性

3、法规合约承诺遵循程度

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有形控制与无形控制的结合合理保证内部控制是有局限

第三部分内部控制五要素

一、控制环境

内部环境控制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支配着企业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影响着全体员工实施控制活动和履行控制责任的态度、认识和行为。

内部环境处于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之首。内部环境包含组织基调,具体内容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政策、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等。

(一)组织架构的本质,可从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两个层面理解。

1、治理结构

涉及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

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独立、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原则,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等。

2、内部机构

内部机构的设计是组织架构设计的关键环节。只有切合企业经营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的内部机构,才能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1)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略、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2)企业应当对各机构的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确定具体岗位的名称、职责和工作要求等,明确各个岗位的权限和相互关系。

(3)企业内部各级员工必须获得相应的授权,才能实施决策或执行业务,严禁越

权办理。

3、内部审计

按照五部委规范规定,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并保证审计委员会及其成员的独立性。审计委员会在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实施中承担的职责一般包括:

①审计企业内部控制及其实施情况,并向董事会作出报告。

②指导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监督检查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情况。

③处理有关投诉与举报,督促企业建立畅通的投诉与举报途径。

④审计企业的财务报告及有关信息披露内容。

⑤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协调。

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企业,应当由董事会授权或者企业章程规定的有关机构承担上述职责。(二)发展战略

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发展战略可以分为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两个层次。

1、企业发展目标作为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准绳,通常包括:盈利能力、生产效率、市场竞争地位、技术领先程度、生产规模、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用户服务、社会责任等。

2、战略规划应当明确企业发展的阶段性和发展程度,制定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以及达到发展目标必经的实施路径。

3、企业发展战略方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应当报经股东(大)会批准后付诸实施。

发展战略风险点:

企业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结果导致企业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企业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导致过度扩张、经营失控甚至失败。

企业发展战略频繁变动,导致资源严重浪费,最后危及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三)人力资源政策(良好的人力资源是企业不竭的源泉)

人力资源,是指由企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组成的整体团队的总称。人力资源是影响企业内部环境的关键因素,它所包括的雇佣、培训、评价、考核、晋升、奖惩等业务向员工传达着有关诚信、道德行为和胜任能力的期望水平方面的信息,这些业务都与企业员工密切相关,而员工正是企业中执行内部控制的主体。

人力资源政策的内容。至少应包括:①员工的聘退与培训。②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③财会等关键岗位员工的轮岗制衡要求。④对掌握重要商业秘密或核心技术等关键岗位员工离岗的限制性规定。

?员工选拔和聘用的标准。企业应当将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并适当关注应聘者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是否与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内部控制的有关要求相适应。

?重视并加强员工培训。企业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员工的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

?建立和完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企业应当通过制定合理的目标、建立明确的标准、

执行严格的考核和落实配套的奖惩,促进员工责、权、利的有机统一和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四)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的建立)

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

如何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1、要注重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和理念是一个企业的文化核心,凝聚着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从而使大家的行为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反映出一个企业的行为和价值取向。

2、要重点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品牌。

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品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应当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自主创新、产品质量、生产安全、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文化建设中,着力打造源于主业且能够让消费者长久认可、在国内外市场上彰显强大竞争优势的品牌。

3、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企业要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全体员工办企业的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努力为全体员工搭建发展平台,提供发展机会,挖掘创造潜能,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

4、要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责任。

要建设好企业文化,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规划、狠抓落实,这样才能取得实效。

(五)社会责任

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含服务)、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

社会责任风险要素:

1、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安全事故;

2、产品质量低劣,侵害消费者利益,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形象受损,甚至破产;

3、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资源耗费大,造成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缺乏发展后劲,甚至停业;促进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不够,可能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影响

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企业重视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既是为企业前途、命运负责,也是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负责。二者是相辅相成。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组织辨认和分析与目标实现有关的过程。风险评估提供了控制风险的基础。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评估过程必须判明企业完成既定目标存在的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分析各种风险的类型和程度。

此处的风险评估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了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即设置目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

风险评估活动仍然是一个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评估技术方法

评估流程

(一)设置目标

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

风险承受度是企业能够承担的风险限度,包括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层面的可接受风险水平。

(二)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实际上是收集有关损失原因、危险因素及其损失暴露等方面信息的过程。 风险识别作为风险评估过程的重要环节,主要回答的问题是:1、存在哪些风险,2、哪些风险应予以考虑,3、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这些风险所引起的后果及严重程度如何,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哪些等。

企业的内部风险因素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

①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源因

素。

②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

③研究开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等自主创新因素。

④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

⑤营运安全、员工健康、环境保护等安全环保因素以及其他因素。

外部风险因素:

①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融资环境、市场竞争、资源供给等经济因素。

②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法律因素。

③安全稳定、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水平、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

④技术进步、工艺改进等科学技术因素。

⑤自然灾害、环境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其他因素。

(三)风险分析

通过识别出的风险,应对其进行分析。

企业应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

(四)风险应对

在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就应该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应对策略。

企业风险应对策略有四种基本类型: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承受。

1、风险规避是企业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

同时也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应对措施,因为选择这一策略也就放弃了可能从风险中获得的收益。

2、风险降低是企业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这是风险管理中最积极主动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处理方法,包括两类措施:风险预防和风险抑制。

3、风险分担是企业准备借助他人力量,采取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方式和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其主要措施包括业务分包、保险、出售、开脱责任合同以及合同中的转移责任条款5种。

4、风险承受是企业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不准备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的策略。

这也是一种最普通、最省事的风险应对策略。

风险应对的四种策略是根据企业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制定的,风险承受则意味着风险在企业可承受范围之内。企业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

对评估的风险去应对,而采取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一般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一)职责分工控制

?总体控制要求对评估的风险去应对,而采取的控制措施。

?根据企业目标,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职能部门和工作岗位,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便于考核、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1、企业应当根据各项经济业务与事项的流程和特点,系统、完整地分析、梳理执行该经济业务与事项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并结合岗位职责分工采取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审核监督。

2、关键岗位轮换制度。

企业应当结合岗位特点和重要程度,明确财会等关键岗位员工轮岗的期限和有关要求,建立规范的岗位轮换制度。

(二)授权审批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30条的规定,授权审批控制要求企业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

?常规授权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的授权。

?特别授权是指企业在特殊情况、特定条件下进行的授权。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服务项目申报材料要求

附件4: 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服务项目申报材料要求服务机构胶印成册的申请资料: 1.业务奖励项目 (1)中小企业科技服务机构注册承诺书(见网上申报系统) (2)中小企业科技服务机构注册信息表(见网上申报系统) (3)2014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业务奖励)项目申请书(见网上申报系统) (4)相关附件: A.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事业法人证书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B.专职服务团队人员名单;(见附表一) C.仪器设备(软件)清单(单位:万元);(见附表二) D.上年度工资表; 事业单位机构提供2013年12月工作人员工资发放表,企业法人机构提供2013年12月工作人员社保证明。 E.服务场地证明(场地产权证或租赁合同等);

F.被服务企业名单(列举30家以上);(见附表三) G.上年度公共技术服务专项审计报告及财务报表; 除常规专项审计内容外,审计报告中需能体现机构营业收入总额和开展中小企业科技服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百分比)以及上年度机构运营成本,并列出开展公共技术服务收入、运营成本明细表。 企业类服务机构提交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 事业类服务机构提交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结余表”。 H.开展服务的相关材料; 机构开展中小企业科技服务相对应的合同、协议或其他佐证材料(申报上一年度完成),同时提供部分资金收入凭证(5万元以上),资金收入凭证总额应与开展中小企业科技服务收入相对应。 I.被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表(供服务机构选择的参考样式); (见附表四) 2.无偿资助项目 (1)中小企业科技服务机构注册承诺书(见网上申报系统)

解读内部控制讲义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培训 一、第一部分内部控制概念 (一)萨班斯法案产生之背景 安然,世通等知名公司相继暴露出严重的管理层欺诈丑闻,使美国上市公司深陷信用危机。会计系统的漏洞、管理层的失职、内部控制的缺乏以及外部审计人员的道德风险是导致管理层欺诈丑闻的根本原因。重建公司信用,规范高级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关系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刻不容缓。 2002年6月,布什总统签署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正式生效,该法案由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奥克斯利和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萨班斯联合提出,故简称《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对美国《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作了不少修订,在会计职业监管、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规定。 (二)出台目的 - 重建公司信用,培育公众信心,振兴证券市场。 - 加强公司监管,规范业务运作。 - 增加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 确保公司管理层可以从有效监控的系统中获取重要信息。 - 公司管理层必须对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要求存档的材料和向投资者公布的信息承担责任。 (三)萨宾斯法案(Sarbanes-Oxley Act)要求 –以强化内部控制为核心的要求 二、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 2006年,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起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 2006年,11月8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个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2008年6月28日,五部委(没有国资委)联合发布了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 2010年4月15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考试答案

试卷类型:限时测试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查看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1.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是()。 A.内部监督 B.风险评估 C.控制活动 D.信息与沟通 A B C D 【答案错误】× 2.下列各项中,企业战略目标一般是()。 A.稳定的 B.动态的 C.具体的 D.详细的 A B C D 【正确答案】:A 【解析】: 企业战略目标一般是稳定的,但是它的具体目标却是动态的。具体目标会随着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变化而重新调整,以便和战略目标相协调。 3.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的是()。 A.内部环境 B.风险评估 C.控制活动 D.内部监督 A B C D 【答案错误】× 4.下列各项中,属于销售与收款业务的相关岗位及人员设置重点检查的内容是()。 A.是否存在销售与收款业务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B.销售合同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齐全

C.信用政策、价格政策的执行是否合理合法D.坏账的确认、批准和坏账准备的计提情况

A B C D 【正确答案】:A 【解析】:监督销售与收款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应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销售与收款业务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5.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风险中最常见的形态是()。 A. 财产风险 B. 人身风险 C. 责任损失风险 D. 财务风险 A B C D 【正确答案】:A 【解析】: 我们将企业的风险概括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和责任损失风险等。财产损失是企业风险中最常见的形态。 6.下列各项中,属于授权批准控制要求的是()。 A.单位应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 B.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C.单位应明确账、证、表的处理程序 D.单位应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 A B C D 【答案错误】× 7.专项监督的范围和频率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以及一项监督的有效性等予以确定,这项监督指的是()。 A.日常监督 B.专项监督 C.审计监督 D.所有权监督 A B C D 【答案错误】×

企业内部控制10425重点资料

企业内部控制10425 重点资料

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10425重点资料 ——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战略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 1、是一个过程 2、需要企业全员参与 3、只能合理保证 企业内部控制的分类 1、组织架构——作业控制、管理控制、治理控制 2、控制对象——人事、财务、会计、生产 3、控制依据——制度、预算 4、进程时序——事前、事中、事后 5、控制范围——战略、经营 内部控制的演进 1、萌芽:内部牵制(《周礼》两个人犯错的可能性小;双人记账……) 2、发展期: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 3、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 4、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历史上最著名的欺诈:庞氏骗局 企业欺诈的具体行为迹象 1、公司在多加银行开立了新账户,并且已经超出所需 2、不负责现金交易的人不会按照惯例核对哪些银行账户

3、银行账户的收支差额非常大,或者与银行来往非常糟糕 4、紧急借款成为常有的事情 5、现金的流入与支出不断让管理人员大感意外 6、短期投资的收益低于市场水平 欺诈三角理论(压力、机会、合理化借口。三者此消披长) 薯条欺诈理论(得逞之后会上瘾,直至东窗事发) 烂苹果欺诈理论(上梁不正下梁歪) 白领犯罪理论 4个因素 1、为社会所尊重者所为的破坏刑法的行为 2、行为人打多拥有较崇高的社会与经济地位 3、违法行为是在行为人职业领域或职业活动中实施的 4、通常情况下违法行为会造成对职责的侵犯 冰山一角理论(不看到的多得多) 企业内部控制防范企业欺诈的核心内容 1、企业内部控制防范于企业欺诈的源头 2、企业高层树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3、构建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 风险 ——就是不确定性及其带来的期望值的变动 企业风险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状况和经验成果与预期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

内部控制专题培训教材

内部控制学习材料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 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 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分类 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 计控制是指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 及财务活动合法性有关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 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 实现有关的控制。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有些控制措施既可以用于会计控制,也可以用于管理控制。 目标 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 产的安全性、经营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1.有助于管理层实现其经营方针和目标。内部控制由若干具体政策、制度和程序所组成,它们首先是为了实现管理层的经营方针和目 标而设计的。内部控制可以说渗透于一个单位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只要单位内存在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的环节,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2.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保护资产一 般指对本单位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股票、债券等有价 证券、商品、产品以及其他重要实物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进行保护。 3.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对一个 单位的管理层来说,要实现其经营方针和目标,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 报告及时地占有准确的资料和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基本结构 即指对建立或实施某项政策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反映单位 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具体包括:管理者的 思想和经营作风;单位组织结构;管理者的职能及对这些职能的制约;确定职权和责任的方法;管理者监控和检查工作时所用的控制方法; 人事工作方针及实施措施;影响本单位业务的各种外部关系等。 控制程序 即指管理者所制定的方针和程序,用以保证达到一定的目的。它 包括下列内容:经济业务和经济活动批准权;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并有效防止舞弊;凭证和账单的设置和使用,应保证业务和活动 得到正确的记载;财产及其记录的接触使用要有保护措施;对已登记 的业务及其计价要进行复核等。 会计系统 即指单位为了汇总、分析、分类、记录、报告单位的业务活动, 并保持对相关资产与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方法和程序。有效的会 计系统应当能做到:确认并记录所有真实的经济业务;及时并充分详 细地描述经济业务的价值,以便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记录其适当的货币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 目录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4) 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内部环境 (5) 第三章风险评估 (6) 第四章控制活动 (7) 第五章信息与沟通 (8) 第六章内部监督 (8) 第七章附则 (9)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9)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 (9) 第一章总则 (9) 第二章组织架构的设计 (9) 第三章组织架构的运行 (10)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 (11) 第一章总则 (11) 第二章发展战略的制定 (11) 第三章发展战略的实施 (11)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 (13) 第一章总则 (13) 第二章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 (13) 第三章人力资源的使用与退出 (13)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 (15) 第一章总则 (15) 第二章安全生产 (15) 第三章产品质量 (15) 第四章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16) 第五章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 (16)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 (17) 第一章总则 (17) 第二章企业文化的培育 (17) 第三章企业文化的评估 (17)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 (19) 第一章总则 (19) 第二章筹资 (19) 第三章投资 (20) 第四章营运 (21)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 (22) 第一章总则 (22) 第二章购买 (22)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 (24) 第一章总则 (24) 第二章存货管理 (24) 第三章固定资产管理 (25) 第四章无形资产管理 (25)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 (27) 第一章总则 (27) 第二章销售 (27) 第三章收款 (27)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 (29) 第一章总则 (29) 第二章立项与研究 (29) 第三章开发与保护 (30)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 (31) 第一章总则 (31) 第二章工程立项 (31) 第三章工程招标 (32) 第四章工程造价 (32) 第五章工程建设 (33) 第六章工程验收 (33)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2号——担保业务 (35) 第一章总则 (35) 第二章调查评估与审批 (35) 第三章执行与监控 (36)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 (37) 第一章总则 (37) 第二章承包方选择 (37) 第三章外包业务实施 (38)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39) 第一章总则 (39) 第二章财务报告的编制 (39) 第三章财务报告的对外提供 (40) 第四章财务报告的分析利用 (40)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 (42) 第一章总则 (42) 第二章预算编制 (42) 第三章预算执行 (42) 第四章预算考核 (43)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 (44) 第一章总则 (44) 第二章合同的订立 (44) 第三章合同的履行 (45)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 (46)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切实做好内部控制评价,不断实现内部控制自我提升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周易》:“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是说君子能整天整日显示出自强不息的行为状态,是因为到晚间,也要保持戒慎,即检查自己在白天的所作所为,不要把过错带进第二天。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进行评价,是优化内部控制自我监督机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共同构成有机循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四十六条:“企业应当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因此,为促进企业全面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规范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和评价报告,揭示和防范风险,专门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下称“《评价指引》”)。 《评价指引》第二条规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一、内部控制评价概述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 第一,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企业自我完善内控体系。内部控制评价是通过评价、反馈、再评价,报告企业在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持续地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查找、分析内部控制缺陷并有针对性地督促落实整改,可以及时堵塞管理漏洞,防范偏离目标的各种风险,并举一反三,从设计和执行等全方位健全优化管控制度,从而促进企业内控体系的不断完善。 第二,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形象和公众认可度。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评价,需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通过自我评价报告,将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内部控制状况以及与此相关的发展战略、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公布于众,树立诚信、透明、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度和认可度,为自己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第三,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实现与政府监管的协调互动。政府监管部门有权对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事实上,在有关政府部门,比如审计机关开展的国有企业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中,已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企业负责人组织领导内控体系建立与实施情况纳入审计范围,并日益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尽管政府部门实施企业内控监督检查有其自身的做法和特点,但监督检查的重点部位是基本一致的,比如大多涉及重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合规性以及重要业务事项管控的有效性等。实施企业内控自我评价,能够通过自查及早排查风险、发现问题,并积极整改,有利于在配合政府监管中赢得主动,并借助政府监管成果进一步改进企业内控实施和评价工作,促进自我评价与政府监管的协调互动。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对象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意见。 所谓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对实现控制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度,包括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其中,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是指为实现控制目标所必需的内部控制要素都存在并且设计恰当;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是指现有内部控制按照规定程序得到了正确执行。评价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应当着重考

企业内部控制资料清单

资料清单 一、企业历史沿革 1、企业及控股子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2、企业简要发展过程及改制、分立、重大资产重组情况; 3、股东持股情况说明,股权关系图,并说明股东之间的关联关系及涉及股东单位的实 际控制人。 二、战略规划 4、企业未来3-5年的战略规划(行业发展设想、业务组合变动、重大战略举措等); 5、企业未来3-5年的业务发展目标(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 6、" 7、企业重大资产投资计划(项目进度、规模、建设周期、投资方式、资金需求量及来 源); 8、企业顺利实现以上发展目标所依据的重要条件; 9、企业过去近三年的年度经营计划和下一年度的年度经营计划; 10、企业其他辅营业务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规划。 三、企业管控模式与组织结构 1、企业现有组织结构图、部门职责、岗位设置及其权责、职位等级图等; 2、企业领导分工及责权划分的相关文件; 3、企业关于组织结构变动及部门职责、岗位设置调整的相关文件。 ~ 四、人力资源管理 1、企业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如何(企业管理、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情况、年龄、学历 年龄层次、文化层次、技术水平、实践经验等); 2、近三年企业人力成本的基本情况; 3、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薪金制度和激励机制; 4、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五、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1、企业现有管理制度汇编文件(行政、财务、人力资源管理、销售、运营、采购、技

术研发等); 2、企业现有流程汇编(运营、研发、销售等)(包括输入的信息--完成该流程需要的各 种资源或条件,内部转换--该流程所需要的主要操作,输出的结果--流程的直接结果); 3、¥ 4、企业的员工手册; 5、企业领导近三年的年度工作总结报告、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发言等; 6、企业内部刊物(报纸、杂志、通讯)。 以上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文件。 公司章程;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等)议事规则; 董事会、监事会下设的各委员会工作细则; · 高管层信息报告制度; 董事、监事选任制度; 董事会股东会决议;监事会决议; 高级管理人员考评及薪酬激励办法; 投资者关系管理办法; 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关联交易管理相关制度; 公司员工(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制度及规范; . 企业文化建设纲要; 劳动合同管理办法; 公司员工(管理人员)违纪违规处理规定; 公司组织结构图及各部门职责说明; 员工岗位职责描述及编制说明; 权限指引及其编制说明; 决策评估评价管理办法;

内部控制培训文件

内部控制培训文件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内部控制培训文件第一部分:实施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内部控制基本知识介绍 第三部分:如何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第四部分:如何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第五部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成果文件 第一部分:实施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完善单位经济活动业务流程,提高单位管理和控制水平与效率 2.完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加强监督 3.更好的理解单位存在的风险点,有效地规避风险 4.全面风险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标准规范 第二部分:内部控制基本知识介绍 什么是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内部控制的领导组织机构

(一)单位负责人负责 单位负责人担任内部控制领导组织机构组长,对本单内部控制建设和有效实施负责。其他班子成员为内部控制领导组织机构副组长。 (二)牵头机构及其职责 单位应成立专门机构或明确牵头部门负责内部控制建设,配备专业人员。成员包括各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一般由单位财务部门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职责包括: 1.内部控制建设专门机构或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单位内部控制日常工作; 2.研究提出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具体方案; 3.组织协调单位内部跨部门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内部控制的目标 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内部控制的四大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 (二)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 (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

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 (征求意见稿)的通知 财会便[2007]7号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起草说明 一、关于研究、制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必要性 研究、制定一套具有统一性、公认性和科学性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是2006年7月15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达成的广泛共识,是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 国际资本市场大力强化内部控制。安然、世通等财务舞弊和会计造假案件的发生,严重冲击了美国乃至国际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是导致企业经营失败并最终铤而走险、欺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重要原因。为此,许多国家通过立法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日益成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入门证”和“通行证”,我国境外上市企业纷纷花巨资聘请海外机构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以适应上市地的监管要求。 经济健康发展迫切呼唤加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现实情况看,许多企业管理松弛、内控弱化、风险频发,资产流失、营私舞弊、损失浪费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为了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财政部随即连续制定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7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审计署、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以及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等也从不同角度对加强内部控制提出明确要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环境的变化,单纯依赖会计控制已难以应对企业面对的市场风险,会计控制必须向风险控制发展;同时,各部门之间的内控要求也有待于进一步协调,以便为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价提供统一标准。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

融资需要的资料清单及模板

申请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 客户资料清单及模板 电话:028- 传真: 公司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驿都都中路2号花都酒店5楼 (以下是资料模板)

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备选企业申请入库表 ◆公司自愿加入备选企业库并保证一切资料合法性和真实性 联系人/电话/邮箱:杨汀//

企业借款申请书

承诺函 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 XXXXXXXXXX公司向贵行申请XXX万元贷款用于购买原材料,期限12个月。由本公司提供XXXXXX作为抵押反担保登记。 本公司提供财务数据真实有效,由财务数据引起一切后果由本公司负责。且公司承诺,优先偿还贵行贷款。 此函 XXX公司 二O一X年XX月XX日

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和管理授权书 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 我单位因信用评审、贷款评审、贷后管理、担保及抵质押评审、风险管理等事由现授权贵行在贷款办理及贷后管理过程中,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我单位信用信息,并对我单位信用信息按人民银行相关办法规定进行管理。 特此授权。 授权单位(盖章): 授权日期:年月 日 授权单位的贷款卡号:

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管理授权书 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 本人因: □申请个人贷款 √本人作为法人代表的公司(或组织)申请贷款 □本人作为出资人的公司(或组织)申请贷款 □本人拟提供担保的个人(公司或组织)申请贷款 □其他: 现授权贵行在贷款办理及贷后管理过程中,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本人信用信息,并对本人信用信息按人民银行相关办法规定进行管理。 特此授权。 授权人签名: 授权人身份证号: 授权日期:年月日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全文)》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全文)》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 (全文)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1第一章总则4第二章内部环境6第三章风险评估7第四章控制活动8第五章信息与沟通9第六章内部监督10第七章附则11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12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12第一章总则12第二章组织架构的设计12第三章组织架构的运行13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14第一章总则14第二章发展战略的制定14第三章发展战略的实施15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16第一章总则16第二章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16第三章人力资源的使用与退出17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19第一章总则19第二章安全生产19第三章产品质量19第四章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20第五章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20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22第一章总则22第二章企业文化的建设22第三章企业文化的评估23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24第一章总则24第二章筹资24第三章投资26第四章营运27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29第一章总则29第二章购买29第三章付款31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32第一章总则32第二章存货32第三章固定资产33第四章无形资产34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36第一章总则36第二章销售36第

三章收款37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38第一章总则38第二章立项与研究38第三章开发与保护39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40第一章总则40第二章工程立项40第三章工程招标41第四章工程造价42第五章工程建设43第六章工程验收44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2号担保业务45第一章总则45第二章调查评估与审批45第三章执行与监控46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47第一章总则47第二章承包方选择47第三章业务外包实施48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50第一章总则50第二章财务报告的编制50第三章财务报告的对外提供51第四章财务报告的分析利用52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53第一章总则53第二章预算编制53第三章预算执行54第四章预算考核55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56第一章总则56第二章合同的订立56第三章合同的履行57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59第一章总则59第二章内部报告的形成59第三章内部报告的使用60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61第一章总则61第二章信息系统的开发61第三章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62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64第一章总则64第二章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64第三章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65第四章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66第五章内部控制评价报告67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69第一章总则69第二章计划审计工作69第三章实施审计工作70第四章评价控制缺陷72第五

企业内控指引(全套1-18)

附件1: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优化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第三条 企业至少应当关注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下列风险:(一)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二)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第二章组织架构的设计 第四条 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

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可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明确各专门委员会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为董事会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应当明确。 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产生程序应当合法合规,其人员构成、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应当满足履行职责的要求。 第五条 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的具体标准由企业自行确定。 第六条 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略、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第七条 企业应当对各机构的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确定具

内控制度培训讲义

内控制度培训讲义 1

目錄 1.總則 2. 進貨及付款的管理 2.1進貨流程的職責與權限 2.2進貨流程控制 2.3廠商對帳付款管理 3. 銷售及收銀管理 3.1銷售及收銀的職責與權限 3.2銷售及收銀管理 4. 盤點與核算的管理 4.1盤點與核算的職責與權限 4.2盤點的控制管理 4.3報損的控制管理 5.報表與單據管理 5.1報表與單據管理的職責與權限 5.2 報表與單據管理的重要性 5.3 報表與單據清單 5.3 管理規則

第一章總則 1.1本制度控制範圍:商品在企業內流通循環及與商品有關的資金 循環。 1.2凡與商品流通管理有關的權限均由本制度規定。 1.3凡與商品流通管理有關的表單管理均由本制度規定。 1.4凡進貨,包括外購﹑贈品及內部調撥均屬本制度控制管理。1.5凡出貨,包括正常銷售、報損等均屬本制度控制管理。 1.6凡商品價格核算及成本核算均屬本制度控制管理。 1.7對商品的盤點、報損的核算均屬本制度管理。 1

第二章進貨及付款 2.1 進貨流程的職責與權限 2.1.1採購職責與權限 店長提出進貨,並對一般貨品的合理申請及新鮮貨品的進貨 負責。 督導核准進貨,並對合理申請負責。 商品部批准進貨申請並對廠家及時送貨負責。 商品部對廠商資料的及時送交財務負責。 商品部批准進貨權限:以設定的單品進貨金額為准。 商品部對所有採購商品的成本確認負責。 最終進貨權屬總經理。 2.1.2驗收 店舖驗收人對點驗貨品結果負責。 店長對點驗貨品的結果負責。 2.1.3調撥 調入店對合理提出進貨申請負責。 督導對調撥負責。 調出店對貨品的安全出店送達驗收負責。 調入店對貨品的正確驗收負責。 商品部對所有調撥商品的成本確認負責。 2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电子版_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电子版_企业内部控 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管理,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的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参与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第三条本制度实现内部管理的目标是: (1)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2)保障公司资产安全; (3)保证公司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4)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5)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 第四条本制度遵循的原则有: (1)全面性原则。内部管理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公司及其所属部门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内部管理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3)制衡性原则。内部管理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内部管理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管理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第二章内部环境第五条董事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依法行使企业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表决权,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第六条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经理层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第七条总经理负责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事项,主持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 第八条公司根据实际经营需要,对子公司实施预算管理和监控管理,子公司负责各自的具体经营管理工作。 第九条董事会负责内部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

中小企业申报须提供的资料清单

申报须提供的资料清单 一、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项目须提供的申报材料 1、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项目申请表(表格1); 2、担保公司申请补贴业务明细表(表格2); 3、社会担保机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4、社会担保机构上年度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5、最近三个月的营业税缴税单复印件; 6、新区被担保中小企业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流动资金贷款担保合同(银行与担保公司,担保公司与企业)及借款凭证复印件; 7、对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需进行标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二、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集合信托配套资助项目须提供的申报材料 (一)企业申报集合票据配套资助项目须提供的材料 1、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集合信托配套资助项目申请表(表格3); 2、企业获得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有关文件及入账凭证复印件; 3、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4、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的《注册通知书》复印件,对外公布

的集合票据发行公告复印件; 5、资金到位证明(银行凭证复印件等); 6、利息和本金偿还证明(银行凭证复印件等); 7、在发行集合票据过程中,签订的相关评级、法律、审计、担保合同和支付凭证(发票)复印件。 (二)企业申报集合信托配套资助项目须提供的材料 1、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集合信托配套资助项目申请表(表格3); 2、企业获得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有关文件及入账凭证复印件; 3、中小企业集合信托融资项目贷款情况一览表; 4、营业执照(或法人执照)复印件; 5、信托公司出具的信托产品介绍和证明; 6、借款企业的信托借款合同复印件; 7、借款企业的担保合同和支付凭证复印件。 (三)小微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资助项目须提供的申报材料 1、小微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资助项目申请表(表格4); 2、生产经营(业务开展)情况表(表格5); 3、法人执照、税务登记证副本及章程(复印件); 4、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包含但不限于项目建设内容、投资规模、实际实施计划、参与人员、经济效益等部分); 5、已签订引进关键技术合同或合作协议复印件;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准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上 一、内部控制概念 二、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设现状 三、内控的内容 四、内控建设方法 第一节内控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指为确保实现企业目标而实施的程序和政策。内部控制还应确保识别可能阻碍实现这些目标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2009 年度中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COSO 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士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实施的程序:运营的效益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时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益合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一)控制 什么是内控思想?过去强调的是牵制,比如,会计不能兼任出纳。过去强调的是会计控制。 现在,不是会计控制,而是风险为导向的控制,强调的是企业的管理层角度的管理控制,而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管理 1. 企业方面 作为股东投资者,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而作为投资者,要求投资获得收益,终极目的就是获得利润。因此在加强企业管理和运作中,会在方方面面有内控的思想的覆盖和渗透。 内部控制不是牵制,不是会计内控。 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内控的理想状态是无需内控就可以遵守规章制度。 内控是一种管理,是对风险的管理。 风险无处不再,国际风险,国家风险,政府风险,企业风险,家庭个人风险,无处不在。 对于企业而言,风险可能来自业务经营、合规、运营或财务方面,内部控制应当为企业的有效运营提供辅助条件,使企业有能力对最爱目标实现的重大风险作出反应。 2. 事业方面 在事业单位,机关财务部门作为内控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

中小企业贷款申请贷款提供资料清单

中小企业贷款申请贷款提供资料清单 (营运资金) 一、企业资料 1、企业借款申请书; 2、企业经年检的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 3、企业国税、地税证(加盖企业公章); 4、企业贷款卡复印件,附贷款卡密码(加盖企业公章); 5、公司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 6、近三年经过审计的企业年报及最近季度(月份)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在流量表及相应年度审计报告(成立不到三年的企业按实际成立年限提供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带附注)须有开发银行认可的会计事务所出具; 7、公司章程或股东协议(加盖企业公章); 8、特殊企业生产许可文件(如:医药、食品等企业的特殊生产许可证等)(复印加盖企业公章); 9、其他需提供的材料; 以上资料均需提供原件查验。 二、企业需文字说明和提供的其他材料 1、企业的历史沿革,目前经营现状(包括:企业规模、企业人员素质结构、企业行业地位等)以及今后企业发展规划的情况; 2、公司股东结构说明(股东名称、持股比例)及主要股东的贷款卡号、经营情况(近三年总资产、负债、销售收入、税后利润)和

负债情况(在其他银行的贷款余额,或有负债情况); 3、借款人法人代表、总经理、财务总监的个人履历(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工作经历、工作业绩等) 4、生产经营情况(包括:产能利用率、产销率),营业收入情况(包括:目前的生产能力、产品的价格),成本费用情况(包括单位原材料的消耗及价格、单位燃料动力消耗及价格、固定资产修理费、单位职工薪酬、单位销售成本、单位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企业的纳税情况(目前企业上缴的有哪些税种、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5、负债情况说明(在其他银行的贷款余额,贷款欠息的具体金额,或有负债情况,其他欠款情况),并附欠本息所涉及的单笔借款合同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 6、目前即将投产或已投产的项目,目标市场或实际市场的表现情况(包括销售方式、售量、售价、市场占有率、主要竞争对手、竞争优势等); 7、企业上下游供应合同情况(包括:历史年度已签订的原材料供应合同及履约情况、历史年度产品已签订的销售合同履约情况、目前已签订的远期原材料合同及产品销售合同情况、上下游供货和销售方的主要情况、企业营运资金收付回笼情况); 8、贷款担保说明(包括采用哪种担保方式、抵质押标的物情况及意向承诺函。 以上需提供材料除提供纸质材料外,尽量提供相应的电子件。

内部控制培训讲义全

部控制讲义 11.1 部控制目标 部控制是指单位治理层、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单位实现发展战略。 1.促进实现发展战略 这是部控制的终级目标。它要求单位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努力作出符合战略要求、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策略选择。 2.促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它要求单位结合自身所处的特定的经营、行业和经济环境,通过健全有效的部控制,不断提高营运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3.促进提高信息报告质量 可靠的信息报告能够为单位管理层提供适合其既定目的的准确而完整的信息、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和对营运活动及业绩的监控;同时,保证对外披露的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有利于提升单位的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单位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4.促进维护资产安全 资产安全完整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是单位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良好的部控制,应当为资产安全完整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 5.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守法和诚信是单位健康发展的基石。逾越法律的短期发展终将付出沉重代价。部控制要求单位必须将发展置于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基本框架之下,在守法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 【例11-1】下列各种表述中,部控制能够提供合理保证的是()。 A.防止或发现雇员在履行其指定职责时的重大错误 B.防止管理层的计划因雇员的串通舞弊而失败 C.消除企业的贪污行为 D.回避企业可能遇到的各种外部风险 分析:A 正确。部控制能够防止、发现并纠正错误包括重大错误,故 A 正确;部控制对于串通舞弊来说可能很难失效,故 B 不正确;部控制不能消除企业的贪污行为,故 C 不正确;企业可能遇到的各种外部是不可控的风险因素,故 D 不正确。 11.2部控制要素 11.2.1 部控制环境 部环境规定单位的纪律与架构,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