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民体质监测方法

国民体质监测方法

国民体质监测方法
国民体质监测方法

国民体质监测

一、国民体质监测的作用

1、每个人通过测试可了解个人的体质状况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分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2、通过测试项目可了解身体的日常饮食状况(身高、体重指数)、力量、柔韧性、平衡、反应、心肺功能等。

二、国民体质监测年龄分组

1、成年组:20-59周岁

2、分组:A组:20-39; B组:40-59周岁

三、国民体质监测项目

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反应时、坐位体前屈、单脚站立、握力、俯卧撑(男)(A组)、仰卧起坐(女)(A组)、纵跳(A 组)、台阶指数。未标注的为A、B组都测试的项目。

四、国民体质监测各项目测试的作用

1、体重测试:反映的是人体发育程度和营养状况。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2、身高测试:反映的是人体骨髓纵向生长的水平。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3、肺活量测试:反映的是人体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测试方法:测试时,受试者深吸气至不能再吸气,然后将嘴对准肺活量计口嘴做深呼气,直至呼尽为止。测试两次,取最大值。

注意事项

呼气不可过猛,防止漏气;不得二次吸气;肺活量计口嘴应严格消毒。

4、握力测试:反映的是人体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测试方法:测试时,受试者转动握力计的握距调节钮,调至适宜握距,然后用力手持握力计,身体直立,两脚自然分开(同肩宽),两臂自然下垂,开始测试时,用最大力紧握上下两个握柄。测试两次,去最大值。

注意事项:用力时,禁止摆臂、下蹲或将握力计接触身体;如果受试者分不出有力手,双手各测试两次。

5、坐位体前屈测试:反映的是人体柔韧性的能力。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测试方法:测试时,受试者坐在垫上,双腿伸直,脚跟并拢,脚尖自然分开,全脚掌蹬在测试仪平板上;然后掌心向下,双臂并拢平伸,上体前屈,用双手中指指尖推动游标平滑前移,直至不能移动为止。测试两次,取最大值。

注意事项:测试前,受试者应做准备活动,以防肌肉拉伤;测试时,膝关节不得屈曲,不得有突然前振的动作;记录时正确填写正负号。

6、1分钟仰卧起坐:测试的是人体腰腹部肌肉的力量及持续工作能力。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测试方法:测试时,受试者仰卧于水平放置的垫子上,双腿稍分开,屈膝呈90℃,双手手指交叉抱于脑后,由同伴压住双脚以固定下肢。

测试者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受试者快速起坐,双肘触及或超过双膝,然后还原为仰卧,双肩胛触垫为完成1次。记录1分钟完成次数。

注意事项:测试时,如果受试者借用肘部撑垫的力量完成起坐及双肘未触及或超过双膝,该次不计数;

7、俯卧撑测试:反映的是人体上肢、肩背部肌肉力量及维持工作能力。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测试方法:测试时,受试者双手撑地,手指向前,双手间距与肩同宽,身体挺直,屈臂使身体平直下降至肩与肘处于同一水平面,然后将身体平直撑起,恢复至开始姿势为完成1次。

注意事项:测试时,如果身体未保持平直或身体未降至肩与肘处于同一水平面,该次不计数。

8、纵跳测试:是反映人体爆发力的能力。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测试方法:测试时,受试者站在纵跳仪踏板上,尽力垂直向上跳起。测试两次取最大值。

注意事项:起跳时,双脚不能移动或有垫步动作。落地时,禁止有意收腹屈膝。

9、闭眼单腿站立:反映人体平衡的能力。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测试方法:测试时,受试者自然站立,当听到“开始”口令后,抬起任意一只脚,同时测试员开表计时,当受试者支撑脚移动或抬起脚着地时,测试员停表。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注意事项:测试时,注意安全保护。

10、选择反应时:测试的是反映人体神经与肌肉系统的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测试方法:测试时,受试者中指按住“启动键”,等待信号发出,当任意信号键发出信号时(声、光同时发出),以最快速度去按该键;信号消失后,中指再次按住“启动键”,等待下一个信号发出,共有5次信号。受试者完成第五次信号应答后,所有信号键都会同时发出光和声,表示测试结束。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注意事项:测试时,受试者不得用力拍击信号键。

11、台阶试验测试的是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测试方法:使用台阶(男子台高30厘米,女子台高25厘米)、秒表和节拍器(频率为120次/分)或台阶试验仪测试。测试时,受试者直立站在台阶前方,按照节拍器发出的提示音做上下台阶运动。当节拍器发出第一声时,一只脚踏上台阶,第二声时,另一只脚踏上台阶,双腿伸直,第三声时,先踏上台阶的脚下台阶,第四声时,另一只脚下台阶,连续重复3分钟后,受试者立刻静坐在椅子上,记录运动停止后1分到1分半钟、2分到2分半钟、3分到3分半钟的三次

脉搏数。如果受试者3次不能按照节拍器发出的节奏完成上下台阶或不能坚持运动,应立即停止运动,记录运动持续时间,并以同样方法记录三次脉搏数。

注意事项: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得进行此项测试。

五、国民体质监测评价标准

单项测定采用5分制评分法,同一年龄段评分标准相同。根据受测者全部项目测定的总分进行评定。

评定标准分为:一级(优秀)、二级(良好)、三级(合格)。

一级(优秀)标准:24-30分;

二级(良好)标准:21-23分;

三级(合格)标准:17-20分。

六、国民体质监测后的运动处方

根据每个人测试项目指数反映每个人哪些素质是优秀;对于较差项目的素质,电脑给予锻炼指导和建议。

七、国民体质监测的注意事项

1、凡有严重疾病、心脏病、身体不适者,不进行测试。

2、先进行测试登记,内容一定要填写清楚,领取测试条,然后再测试。

3、测试后把测试条交到登记处。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 及标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成年人部分) 时间:2003-12-04 前言 体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并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人民体质,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并施行国民体质测定制度。 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10个有关部门对3-69岁的国民进行了首次全国性体质监测,获取了20世纪未我国国民体质状况资料。此后,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利用这些翔实的数据,在《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以下简称 《标准》)。 制定并施行《标准》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国民个体的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等进行测试与评定,科学指导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发挥体育对增强人民体质的积极作用的有效手段;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构建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党的体育方针,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 体体现。 为规范《标准》的施行,保证施行工作科学严谨、健康有序地开展,我们编写了《国民体 质测定标准手册》,供有关人员使用。 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做好《标准》的施行工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服 务。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 2003年4月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

第一条为推动和规范《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施行工作,指导国民科学健身,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标准》适用于3-69周岁国民个体的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测试与评定,按年龄分为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四个部分,其中青少年标准为《学生体质健康标 准》。 第三条施行《标准》坚持科学、规范、安全、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提倡国民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定期按照《标准》进行体质测定。 健康状况不适合参加体质测定的可不进行体质测定。 第五条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标准》施行工作。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主 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施行工作。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施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 国务院卫生、民政、劳动保障、农业、民族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各 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施行《标准》工作。 第六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施行《标准》与开展国民体质监测结合进行;扶持建立体质测定站;培训体质测定人员;划拨用于施行《标准》的专项经费;收集并统计分析施 行《标准》的信息资料。 第七条各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应当将施行《标准》作为工作职责。 体育教学、科研等单位应当做好施行《标准》的科研、培训和指导工作。 第八条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将施行《标准》作为社区建设的内容,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和有条件的社区应当建立体质测定站,发挥居民委员会等社区基层组织的作用,为居民提 供体质测定服务。 第九条县、乡镇应当将施行《标准》作为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结合,创造条件建立体质测定站,为农民提供体质测定服务。 第十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当有组织、有制度地开展体质测定工作。 第十一条体质测定站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培训合格的体质测定人员;

国民体质监测方法

国民体质监测 一、国民体质监测的作用 1、每个人通过测试可了解个人的体质状况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分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2、通过测试项目可了解身体的日常饮食状况(身高、体重指数)、力量、柔韧性、平衡、反应、心肺功能等。 二、国民体质监测年龄分组 1、成年组:20-59周岁 2、分组:A组:20-39; B组:40-59周岁 三、国民体质监测项目 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反应时、坐位体前屈、单脚站立、握力、俯卧撑(男)(A组)、仰卧起坐(女)(A组)、纵跳(A 组)、台阶指数。未标注的为A、B组都测试的项目。 四、国民体质监测各项目测试的作用 1、体重测试:反映的是人体发育程度和营养状况。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2、身高测试:反映的是人体骨髓纵向生长的水平。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3、肺活量测试:反映的是人体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测试方法:测试时,受试者深吸气至不能再吸气,然后将嘴对准肺活量计口嘴做深呼气,直至呼尽为止。测试两次,取最大值。

注意事项 呼气不可过猛,防止漏气;不得二次吸气;肺活量计口嘴应严格消毒。 4、握力测试:反映的是人体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测试方法:测试时,受试者转动握力计的握距调节钮,调至适宜握距,然后用力手持握力计,身体直立,两脚自然分开(同肩宽),两臂自然下垂,开始测试时,用最大力紧握上下两个握柄。测试两次,去最大值。 注意事项:用力时,禁止摆臂、下蹲或将握力计接触身体;如果受试者分不出有力手,双手各测试两次。 5、坐位体前屈测试:反映的是人体柔韧性的能力。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测试方法:测试时,受试者坐在垫上,双腿伸直,脚跟并拢,脚尖自然分开,全脚掌蹬在测试仪平板上;然后掌心向下,双臂并拢平伸,上体前屈,用双手中指指尖推动游标平滑前移,直至不能移动为止。测试两次,取最大值。 注意事项:测试前,受试者应做准备活动,以防肌肉拉伤;测试时,膝关节不得屈曲,不得有突然前振的动作;记录时正确填写正负号。 6、1分钟仰卧起坐:测试的是人体腰腹部肌肉的力量及持续工作能力。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测试方法:测试时,受试者仰卧于水平放置的垫子上,双腿稍分开,屈膝呈90℃,双手手指交叉抱于脑后,由同伴压住双脚以固定下肢。

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总结

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总结 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总结 的市民参与体质监测和推广宣传这一活动,我区特别为前来为参与体质健康测试的市民准备了精美的毛巾作为礼品,以体现人性化服务的精神。首次测试工作于5月23日在淞南市民健康体质监测站进行。 由于前期的宣传及组织比较充分,前来测试的市民一拨接一拨,源源不断。测试队分成2组,一组负责问卷,另一组负责体质测试和数据录入,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区电视台也专程前来拍摄花絮,制作新闻报道,为后面的体质监测工作起了宣传推广的作用。随着7月12 日在友谊街道市民健康体质监测站的最后一批样本测试完毕,整个测试阶段的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在整个市民体质监测工作中,我们体会最深的就是体质监测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虽然他们来自医院和区内各体质监测站,但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做到顾全大局、克服路远等困难,不迟到早退,服从命令听指挥,热情服务,坚守岗位,有时为了满足市民的监测连吃饭都顾不上,体现出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团队精神。在实施体质监测工作中,所有的工作人员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工作精益求精,每天忙完了测试还要一起统计一天所测的数据,保证计算机数据与问卷数据能准确无误,正是全体工作人员发扬团结协作和忘我工作的精神,使我区高质量圆满地完成了测试阶段的工作。当然,在测试阶段初期我们的工作也存在着一些失误,比如出现过性别输错、测试报告给错、测试卡上未保存某个已测项目数据等,但通过我们每天仔细的核查都及时给予纠正。使我区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原创: gongwen123.在测试过程中,我们感受最明显的就是市民对于体质监测认识上的转变,从“要我测”到“我要测”的转变。经常看见市民在体质监测完以后,拿着测试报告饶有兴趣地看,并不时询问我们指导人员有关自己的身体素质评定情况和锻炼方法,并询问今后如何报名参加体质测试等等。当我们在友谊街道市民健康体质监测站测试时,宝山区港务公司和集装箱公司来电询问体质健康监测的相关事宜,

国民体质监测实践报告 (1)

国民体质监测实践报告 ——记湖北省宜昌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及体会 自14年6月23日开始为期一个多月的国民体质测试工作于14年7月底宣告圆满结束。这次由湖北省体育局指导、宜昌市体育局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们带领我们进行的体质测试工作旨在通过抽样的方式系统的了解宜昌市伍家区及下辖各县人民的体质状况,通过打印结果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自身身体素质的优缺点,给出有针对性的锻炼计划以及建议,是国民的身体素质得到普遍提升。 本次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施方案制定、机构设立、测试队组建并接受培训、受测单位人员确定、 经费落实等。 2、测试阶段,幼儿、成年人、老年人群的测试。 3、8月底前完成测试数据收集、整理与检验,并按时将测试样本的有效数据上报湖北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做好数据和有关资料的归档工作。 本次测试经由渔阳关进入五峰,再到宜昌市伍家岗区,最后至宜都为止。历经渔阳关二中、五峰县体育馆、宜昌市伍家岗区体育健身中心、燕师科技有限公司、天台包装厂、宜昌精细化工业园、五峰县机关幼儿园、好苗苗幼儿园及宜都杨守敬幼儿园等二十多个测试点的测试工作。测试分3~6岁幼儿组、20~59岁成人组和60~69岁老年组,共有大约十几项,按组别不同,测试的项目也不尽相同;其中幼儿组测试的项目有身高、坐高、体重、坐位体前屈、网球掷远、10米折返跑、双脚连跳、立定跳远、走平衡木、胸围、上臂部、肩胛部及腹部皮褶厚度还有安静心率等十二个项目;成年组有身高、体重、握力、选择反应时、纵跳、背力、闭眼单脚站立、血压既安静心率、肺活量、台阶试验、三围及上臂部、肩胛部和腹部皮褶厚度、俯卧撑(男)/仰卧起坐(女)等十二个项目(其中39岁以上人群没有纵跳和背力项目);老年组:身高、体重、握力、选择反应时、血压和安静心率、三围及上臂部、肩胛部和腹部皮褶厚度、肺活量、闭眼单脚站立等八个项目。 按照测试要求,本次测试任务是3600人,检测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体质监测两部分,本次监测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监测对象。 20~24岁 25~29岁 30~34岁 35~39岁 40~44岁 45~49岁 50~54岁 55~59岁 小计 农村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400 城体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400 城非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400 小计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200 3岁(男) 3岁(女) 4岁(男) 4岁(女) 5岁(男) 5岁(女) 6岁(男) 6岁 (女) 小计 城镇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400 乡村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400 小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800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 本文概要: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第一部分适用对象的分组与测试指标一、适用对象的分组 1.分组和年龄范围《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幼儿部分)的适用对象为3-6周岁的中国幼儿。按年龄、性别分组,3-5岁每0.5岁为一组;6岁为一组。男女共计14 个组别。 2.年龄计算方法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第一部分适用对象的分组与测试指标一、适用对象的分组 1.分组和年龄范围《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幼儿部分)的适用对象为3-6周岁的中国幼儿。按年龄、性别分组,3-5岁每0.5岁为一组;6岁为一组。男女共计14个组别。2.年龄计算方法(1)3-5岁者测试时已过当年生日,且超过6个月者:年龄=测试年-出生年+0.5 测试时已过当年生日,且不满6个月者:年龄=测试年-出生年测试时未过当年生日,且距生日6个月以下者:年龄=测试年-出生年-0.5 测试时未过当年生日,且距生日6个月以上者:年龄=测试年-出生年-1 (2)6岁者测试时已过当年生日者:年龄=测试年-出生年测试时未过当年生日者:年龄=测试年-出生年-1 二、测试指标测试指标包括身体形态和素质两类(表1)表1 测试指标类别测试指标形态身高体重素质10米折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坐位体前屈走平衡木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第二部分测试方法标受试者测试前应保持安静状态,不要从事剧烈体力活动,着运动服和运动鞋参加测试。一、形态指标 1.身高反映人体骨骼纵向生长水平。使用身高计测试,精度为0.1厘米。测试时,受试者赤脚、呈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躯干挺直,上肢自然下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脚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与身高计的立柱接触,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最 低点呈水平(图1)。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1位。 2.体重反映人体发育程度和营养状况。使用体重秤测试,精度为0.1千克。测试时,受试者自然站在体重秤中央,站稳后,读取数据(图2)。记录以千克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注意事项:测试时,受试者尽量减少着装;上、下体重秤时,动作要轻缓。二、素质指标 1.10米折返跑反映人体的灵敏素质。使用秒表测试。在平坦的地面上画长10米、宽1.22米的直线跑道若干条,在每条跑道折返线处设一手触物体(如木箱),在跑道起终点线外3米处画一 条目标线(图3)。测试时,受试者至

常州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

2017年常州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 (幼儿、成年人、老年人部分) 根据《省体育局关于开展2017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通知》(苏体群〔2017〕17号)精神,决定开展全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为确保本次监测工作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的,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 认真完成2017年全省国民体质监测任务,充实并完善我市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数据库,进一步了解我市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为实施《常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7—2020年)》提供科学依据。 二、组织领导 (一)“常州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办公室设在市体育局群体处。(见表1)表1:2017年常州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二)各承担国民体质监测任务的辖市、区应设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三)监测团队由市体育局统一组队。 三、监测网络与任务 (一)监测网络 本次抽样辖市、区名单如下(见表2): 表2:2017年常州市国民体质监测抽样点一览表 (二)监测任务 1.监测工作具体由常州市奥康医疗门诊部有限公司的组织实施,主要包括: (1)拟制全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 (2)组建监测队,培训监测工作人员; (3)发放监测器材、卡片、手册和软件; (4)指导、监督和检查本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5)编印监测工作简报,宣传、指导开展监测工作; (6)收集、整理和保存监测工作音像资料; (7)通过国民体质大数据平台验收、汇总全市国民体质监测数据;

(8)研究分析本市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向市体育局提交监测报告; (9)完善和管理全市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及相关资料档案。 2.监测队必须具备的条件: (1)至少拥有15名以上培训合格的检测员(至少3名女性和专业医务人员1名)。按照测试指标、测试仪器、测试人员三固定的原则进行分工,测试人员须持有国民体质监测测试人员培训合格证书方能上岗。测试队包括:队长1名,负责全队的组织、协调、测试和验收等工作;测试人员8人,分为形态、机能和素质3个组。各组承担相应的测试任务;检验人员2名,负责检测误差检验和数据登录书验收;问卷调查填写人员3名,负责填写问卷调查表;专业医务人员1名,负责测试现场的医务保障工作,同时负责血压和安静脉搏的测试工作; (2)配备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体质监测器材; (3)必须有医务保障,确保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 3.按照测试工作量和开展质量监督的要求,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将派出质量监督员全程跟踪测试工作。 四、监测对象与抽样 (一)监测对象 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对象为3至69周岁的常州居民(不含7—19周岁人群),按年龄分为幼儿(3—6岁)、成年人(20—59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成年人部分) 时间: 2003-12-04 前言 体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并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人民体质,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并施行国民体质测定制度。 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10个有关部门对3-69岁的国民进行了首次全国性体质监测,获取了20世纪未我国国民体质状况资料。此后,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利用这些翔实的数据,在《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国民体质测定标 准》(以下简称《标准》)。 制定并施行《标准》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国民个体的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等进行测试与评定,科学指导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发挥体育对增强人民体质的积极作用的有效手段;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构建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党的体育方针,坚持体育 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 为规范《标准》的施行,保证施行工作科学严谨、健康有序地开展,我们编写了《国 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供有关人员使用。 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做好《标准》的施行工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 标服务。 国家体育总局群 体司 2003年4 月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 第一条为推动和规范《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施行工作,指导国民科学健身,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标准》适用于3-69周岁国民个体的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测试与评定,按年龄分为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四个部分,其中青少年标准为《学生体 质健康标准》。 第三条施行《标准》坚持科学、规范、安全、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提倡国民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定期按照《标准》进行体质测定。 健康状况不适合参加体质测定的可不进行体质测定。 第五条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标准》施行工作。地方各级体育行政

解析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全民健身? 解析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王太生 (山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山西 太原 030012) 摘 要:国民体质监测的目的和重要性:在于全面了解国家国民体质的真实状况。如何确保其监测工作及数据的真实可靠,是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一重大课题。现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诸如测定项目与指标的科学性、可取性,器材的先进、可靠性,组织工作与环境对监测工作的影响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至使其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体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监测工作分析报告的可信度和对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指导等。本人就参与该项工作的具体测定、督导和验收中所发现和注意到的一些问题,特提出一些对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建议、探讨和商榷意见,试图能使该项工作能得以不断完善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民体质;监测与测定;问题解析;商榷建议 1 引言 我国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自1996年“青海?多巴工作会议”后,从1997年至今,国家先后曾出台了《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中国幼儿、老年体测定试行标准》、《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质测定标准》和《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并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全国范围内,先后连续三次开展了全国性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这对全面了解和掌握、分析我国国民体质的基本状况,制定国策、开展、推动和指导我国的全民健身工作和活动,有着积极广泛的深远意义。经过近十年不懈的努力工作,我国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在组织、研究与监测工作已取得较大的、卓有成效的成绩与进步。并进行了多次的完善与修改工作,比较初期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发展与提高。但经2005年至今的全面体质监测工作发现,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不足。至使其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体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影响着监测工作分析报告的可信度和对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指导。为使该工作能不断从各方面得以完善和持续发展,现就本人在参与该工作的具体测定、督导和验收中所发现和注意到的一些问题,结合自身对人体运动、设备研究和体质监测中组织工作的认识与理解,特提出对这些存在问题的一些探讨、建议和商榷意见。 2 体质监测工作中测定项目与指标的问题与建议现行的国民体质监测项目与指标的选取和设计原则,强调较多的是操作的可行性和统计分析的方便,却不免忽略了某些现行指标的测定结果与个体真实体质状况关联性并不大,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受试者整本的真实体质状态。由此使得部分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下降。现在看来据此得来的一些测定方法及结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是值得质疑的,现列举如下: 2.1 肌力评价指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在现行40-69岁国民体质监测组别中的力量评价指标过于简化与失偏,失去真实体质测评意义。现行评价力量的测定仪器与方法是测定握力[1],且不说握力计在测握力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单对人体力量来说,仅凭测上肢握力来评价一个人的力量大小,就很是缺乏全面、客观反映人体的真实力量。人体力量的大小是一个反映在上、下肢及躯干等主要部位的肌力作用。现用局部力量的测定来作为评价整个人体力量的指标,显然是有失公正的。而对于40-69岁组年龄偏大的人来讲,更能客观反映其体质和生活能力的力量指标则更多反映在下肢部位的活动。建议:采用“双手握力”与“10次座椅起坐时间[2]”两项目综合测定评价法来完善现指标。即安全、可操作、针对性强,又较为全面客观、科学。2.2 台阶实验指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现行的台阶实验法来评价人体的心功能有三大不足:一是台阶实验法的测定,并不足以客观和全面评价人体心功能的真实状态,其准确性,可靠性,动作的规范性及安全性都是可质疑的。二是台阶实验法的测定仪器在实践中经常会出问题,由人工替代的事,时有发 ? 1 ? 山西体育科技 2007年11月 第27卷 第4期 Shanxi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Vol.27.No.4.Nov.,2007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老年部分)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老年人部分) 本文概要: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老年人部分)第一部分适用对象的分组与测试指标一、适用对象的分组1.分组和年龄范围《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老年人部分)的适用对象为60-69周岁的中国老年人,按年龄、性别分组,每5岁为一组。男女共计4个组别。2.年龄计算方法测试时已过当年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老年人部分)第一部分适用对象的分组与测试指标一、适用对象的分组1.分组和年龄范围《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老年人部分)的适用对象为60-69周岁的中国老年人,按年龄、性别分组,每5岁为一组。男女共计4个组别。2.年龄计算方法测试时已过当年生日者:年龄=测试年-出生年测试时未过当年生日者:年龄=测试年-出生年-1 测试指标测试指标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类(表1)。表1 测试指标类别测试指标形态身高体重机能肺活量素质握力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成年人部分)第二部分测试方法受试者测试前应保持安静状态,不要从事剧烈体力活动,着运动服和运动鞋参加测试。一、形态指标1、身高反映人体骨骼纵向生长水平。使用身高计测试,精度为0.1厘米。测试时,受试者赤脚、呈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躯干挺直,上肢自然下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度),脚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与身高计的立柱接触,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最低点呈水平(图1)。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1位。2、体重反映人体发育程度和营养状况。使用体重秤测试,精度为0.1千克。测试时,受试者自然站在体重秤中央,站稳后,读取数据(图2)。记录以千克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1位。注意事项:测试时,受试者尽量减少着装;上、下体重秤时,动作要轻

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为系统掌握我国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民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统计局、全国总工会10个部门联合在全国31个省(区、市)进行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本次监测的检测指标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监测对象为3~69周岁的中国国民,分为幼儿(3~6岁)、儿童青少年(学生)(7~19岁)、成年人(20~59岁)和老年人(60~69岁)四个年龄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从全国近300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幼儿园、行政村抽取和测试了494,524人,其中,幼儿54,462人、儿童青少年(学生)249,489人、成年人163,448人、老年人27,125人,获得有效数据21,921,048个。 一、国民体质基本状况 >> 幼儿各项体质指标均值>> 儿童青少年(学生)各项体质指标均值 >> 成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均值>> 老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均值 二、国民体质综合指数 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为100.75,比2000年提高了0.75%。国民身体形态综合指数为99.14,比2000年降低了0.86%;国民身体机能综合指数为90.35,比2000年降低了9.65%;国民身体素质综合指数为103.43,比2000年提高了3.43%。(注:以2000年为100计算,数值越大表明体质水平越高。) 国民体质综合指数 幼儿体质综合指数>> 成年人体质综合指数 >> 老年人体质综合指数>> 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 三、国民体质评定等级 国民体质优秀率为13.8%,比2000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良好率为25.2%,比2000年减少了0.2个百分点;合格率为48.2%,比2000年减少了1.2个百分点;不合格率为12.8%,比2000年减少了0.1个百分点。 (注:国家体育总局等10个部门联合于2003年颁布实施《国民体质测定标准》,适用于3~69周岁国民个体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测试与评定,综合评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老年人部分)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 (老年人部分) 前 言 体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并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人民体质,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并施行国民体质测定制度。 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10个有关部门对3-69岁的国民进行了首次全国性体质监测,获取了20世纪未我国国民体质状况资料。此后,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利用这些翔实的数据,在《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制定并施行《标准》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国民个体的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等进行测试与评定,科学指导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发挥体育对增强人民体质的积极作用的有效手段;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构建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党的体育方针,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 为规范《标准》的施行,保证施行工作科学严谨、健康有序地开展,我们编写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供有关人员使用。 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做好《标准》的施行工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服务。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 2003年4月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 第一条为推动和规范《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施行工作,指导国民科学健身,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标准》适用于3-69周岁国民个体的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测试与评定,按年龄分为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四个部分,其中青少年标准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第三条施行《标准》坚持科学、规范、安全、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提倡国民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定期按照《标准》进行体质测定。 健康状况不适合参加体质测定的可不进行体质测定。 第五条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标准》施行工作。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施行工作。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施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 国务院卫生、民政、劳动保障、农业、民族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施行《标准》工作。 第六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施行《标准》与开展国民体质监测结合进行;扶持建立体质测定站;培训体质测定人员;划拨用于施行《标准》的专项经费;收集并统计分析施行《标准》的信息资料。 第七条各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应当将施行《标准》作为工作职责。 体育教学、科研等单位应当做好施行《标准》的科研、培训和指导工作。 第八条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将施行《标准》作为社区建设的内容,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和有条件的社区应当建立体质测定站,发挥居民委员会等社区基层组织的作用,为居民提供体质测定服务。 第九条县、乡镇应当将施行《标准》作为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结合,创造条件建立体质测定站,为农民提供体质测定服务。 第十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当有组织、有制度地开展体质测定工作。 第十一条体质测定站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培训合格的体质测定人员;

体质监测实施计划方案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颁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精神,坚持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与管理 1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许成峰 副组长:王文华 组员:杨立强治国胡艳玲赵先锋朱莹孙俊峰 2、学校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且开展工作,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学校有专人负责,实行岗位责任制,校长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第一责任人。 3、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统一安排、班主任等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学校负责实施的计划和监督工作,班主任负责测试的组织成绩记录、等级评定,负责本班的组织工作。 4、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要定期自查,并将此工作列入学校班主任评估工作内容之中。

二、测试分组与测试项目 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健康状况,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以下 组别:小学一、二年级为一组、小学三、四年级为一组、小学五、六年级为一组。 测试数据项目为: 小学一、二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一分钟跳绳。 小学三、四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 屈、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 小学五、六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测试、一分钟跳绳、50米跑、一分钟仰卧起坐、50米X8往返跑。 三、测试各个项目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1.身高体重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身高、体重、形态指数。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水平。 (2)测试方法:受测者赤足,身着轻装立正姿势站在身高体重 仪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躯 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测试人员坐在受测者右侧。 (3)注意事项: (1)身高体重仪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使之平稳。 (2)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关于印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施行办法》的通知 体群字〔2003〕6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教育厅(教委)、民委、民政厅(局)、劳动局、农业厅(局)、卫生厅(局)、工商局、总工会、共青团、妇联: 现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在国民体质测定工作中遵照执行。 体育总局教育部 国家民委民政部 劳动保障部农业部 卫生部工商总局 全国总工会团中央 全国妇联 二○○三年七月四日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 第一条为推动和规范《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施行工作,指导国民科学健身,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标准》适用于3至69周岁国民个体的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测试与评定,按年龄分为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4个部分,其中青少年标准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第三条施行《标准》坚持科学、规范、安全、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提倡国民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定期按照《标准》进行体质测定。 健康状况不适合参加体质测定的可不进行体质测定。 第五条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标准》施行工作。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施行工作。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施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 国务院卫生、民政、劳动保障、农业、民族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施行《标准》工作。 第六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施行《标准》与开展国民体质监测结合进行;扶持建立体质测定站;培训体质测定人员;划拨用于施行《标准》的专项经费;收集并统计分析施行《标准》的信息资料。 第七条各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应当将施行《标准》作为工作职责。 体育教学、科研等单位应当做好施行《标准》的科研、培训和指导工作。 第八条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将施行《标准》作为社区建设的内容,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和有条件的社区应当建立体质测定站,发挥居民委员会等社区基层组织的作用,为居民提供体质测定服务。 第九条县、乡镇应当将施行《标准》作为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结合,创造条件建立体质测定站,为农民提供体质测定服务。 第十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当有组织、有制度地开展体质测定工作。 第十一条体质测定站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培训合格的体质测定人员;

国民体质监测与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定稿 (2)

第十一章国民体质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内容提要 国民体质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表现,国民体质的水平,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与文明的重要标志。本章主要从学生体质监测和成年体质监测两个方面来简要阐述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的发展历程、指标体系、监测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体质的最新研究动态,导出今后国民体质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术语 体质(Consititution):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体质评价(Evoluation of constitution):是指对构成体质成分的各类指标进行定量表述,并对其价值作出全面的综合判断。 健康国民2010(Healthy people 2010):指美国在21世纪实施的第一个十年健康规划,其两大总目标涉及28个领域467个具体指标,是国家实施体质健康监测的典范。 一个国家国民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在一个侧面反映了其综合国力水平,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国民体质又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国民体质的强弱,既是每个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更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性问题。毕竟,在当今世界,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

竞争,是整个民族素质的竞争!难以想象,没有健康的体质,一个人还能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一个民族还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可谓“强国必强种,强种必强身”。 早在50年代,毛泽东主席就发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1955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特别重视美国人民的体质水平,美国因此而专门建立了“身体素质研究机构”;约翰逊总统强调:身体素质对个人健康成长以及民族兴盛是极其重要的大事;肯尼迪总统也将身体素质看成是“所有其他优美体型的基础”;1980年卡特总统在一次演讲中指出:“系统地参加身体素质锻炼对美国人的身体健康可能是最好的投资。”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无不体现了在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的同时,人民对以身体素质为主要内容的体质健康的重视。 第一节中国国民体质监测概述 文献资料表明,我国对不同人群的体质调研工作由来已久,主要包括:1975,1985,1995年九城市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和形态特征调研;1979,1985,1991,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1994年全国在职职工体质调研;1997年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等,它们都为我国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有关规定,我国于2000年开展有史以来年龄最齐(3-69岁)的、首次全国性国民体质监测工作,2005年底进行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测试工作已完成,正处在数据处理阶段),并且今后将定期进行。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 第一条为推动和规范《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施行工程,指导国民科学健身,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标准》适用于3-69周岁国民个体的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测试与评定,按年龄分为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四个部分,其中青少年标准为《学生体质健身标准》。 第三条施行《标准》坚持科学、规范、安全、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提倡国民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定期按照《标准》进行体质测定。 健康状况不适合参加体质测定的可不进行体质测定。 第五条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标准》施行工作。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施行工作。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施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 国务院卫生、民政、劳动保障、农业、民族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施行《标准》工作。 第六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施行《标准》与开展国民体质监测结合进行;扶持建立体质测定站;培训体质测定人员;划拨用于施行《标准》的专项经费;收集并统计分析施行《标准》的信息资料。 第七条各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应当将施行《标准》作为工作职责。 体育教学、科研等单位应当做好施行《标准》的科研、培训和指导工作。 第八条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将施行《标准》作为社区建设的内容,全民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和有条件的社区应当建立体质测定站,发挥居民委员会等社区基层组织的作用,为居民提供体质测定服务。 第九条县、乡镇应当将施行《标准》作为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结合,创造条件建立体质测定站,为农民提供体质测定服务。 第十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当有组织、有制度地开展体质测定工作。 第十一条体质测定站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培训合格的体质测定人员; (二)有符合体质测试项目要求的器材和场地; (三)有对伤害事故及时救护的条件; (四)有测试数据处理及健身指导的设备和人员。 第十二条开展体质测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操作,为受试者提供测定结果并给予科学健身指导;保存测定数据和资料;对受试者的测定结果保密。 第十三条从事营利性体质测定服务的,应当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并接受其指导、监督和管理。 第十四条对体质有特殊要求的部门和单位可将《标准》作为招生、招工、保险等体质考核的参考依据。 第十五条各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对在《标准》施行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第十六条《标准》由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其中青少年部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 第十七条有关部门和地方可参照《标准》制定适用于特定人群或地区的体质测定标准。

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总结

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总结 篇一:XX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 附件: XX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 (幼儿、成年人、老年人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决定于XX年开展第三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为确保本次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的,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充实并完善我省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数据库,了解我省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组织领导 (一)“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协调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办公室设在省体育局群体处。(见表1-1、表1-2)。 (二)省教育厅负责组织实施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监测工作(方案另定)。 (三)各市和承担国民体质监测任务县(市、区)应建立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表1-1 XX年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表1-2 XX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联络员名单 三、监测网络与任务 沿用XX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建立的监测网络开展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原则上不改变各地原有的监测网点,若个别原乡村抽样点现变为城镇,则受试对象依然视为农民,如有变化须上报省体育局批准方可执行。 (一)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任务 1、拟制本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 2、培训本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人员; 3、发放监测器材、卡片、手册和软件; 4、指导、监督、检查本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5、编印监测工作简报,宣传、指导开展监测工作; 6、收集、整理、保存监测工作音像资料; 7、验收、汇总本省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并连同数据登录 书报送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8、研究分析本省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向省体育行政部门 报送监测结果; 9、完善和管理本省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及相关资料档案。 (二)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任务

国民体质监测公报范文最新公布

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2015年11月25日) 为系统掌握我国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的规定,按照《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的要求,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民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国家统计局、全国总工会等10个部门联合在全国31个省(区、市)进行了第4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体育总局负责实施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群的体质监测工作;教育部负责实施儿童青少年(学生)的体质监测工作。本次监测指标与以往相同,主要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监测对象为3~69周岁的中国国民[1]。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原则,从全国31个省(区、市)的2904个机关单位、企事业、学校、幼儿园、行政村中抽取了531849人,其中,3~6岁幼儿50702人;7~19岁儿童青少年(学生)308725人;20~59岁成年人146703人;60~69岁老年人25719人。现将主要监测结果公布如下[2]: 一、国民体质基本状况 (一)国民体质单项指标情况 ??? 1、幼儿 表1? 2014年全国3~6岁幼儿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

表2? 2014年全国3~6岁幼儿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续) ???? 2、儿童青少年 表3? 2014年全国7~19岁儿童青少年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

表4? 2014年全国7~19岁儿童青少年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续)

??? 3、成年人 表5? 2014年全国20~59岁成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