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状腺癌综合知识(建议大家看看)

甲状腺癌综合知识(建议大家看看)

甲状腺癌综合知识(建议大家看看)
甲状腺癌综合知识(建议大家看看)

甲状腺癌综合知识(很全面,建议大家看看)

甲状腺癌NCCN

甲状腺结节女:男约为4:1.结节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50岁在美国发生达5%。行尸检,手术或B超,结节发生率更高。50%的结节是良早期。有头颈部放射史发生率较高达2%。

相比之下,甲状腺癌是不常见的。在美国,一生中被诊断为甲状腺癌的风险为1%(妇性0.845,女性0.305)。2003年在美国有22,000病数为293 000。如同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的发生率女性是男性的3倍。甲状腺癌每年发生率已增至4%,在女性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占所有诊断的恶性肿瘤的7.5%-10%。甲状腺癌在白人中发生率高于黑人。据1996-2000年期间数据统计,虽然各个年龄段都可发生甲状性为65-69岁。

据NCDB(国家癌症数据库)统计在1985年1995年10期间53,856名甲状腺癌病人接受治疗,80%为乳头癌,11%为滤泡癌,3%为化癌。在2003年,在美国近1400名患者死于甲状腺癌。有趣的是,虽然甲状腺癌多见于女性,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因为男性患者被发生率从1950至2000增加240%,但死亡率减少44%。虽然这些统计数据有许多不定因素发生变化,但是发生率增高可能跟放射接触多的治疗方式的使用,但这个结论可能存在时间领先偏倚。

分化甲状腺癌的治疗

分化甲状腺(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治疗存在所多挑战,那是因为很少有相关的临床试验进行。存在许多不一致的意见。尽管如此,愈,如果有需要还可以采取131I放射治疗,甲状腺素内分泌治疗。外放疗、化疗在甲状腺癌的治疗当中,地位比较低。

放射导致甲状腺癌

暴露于离子放射是目前唯一肯定的引起甲状腺癌的环境因素,通常是乳头状癌。年青的甲状腺腺体比任何器官都更容易在放射介导下发生0.01Gy剂量就可致癌变风险的器官。在女性,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当中,放射更易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生。认为遗传因素在甲状腺癌的生率为2%,30年发生率达到高峰,40年依然有较高的发生率。

到目前为止的研究认为131I照射比Y射线外照射致癌可能性少。然而,更多的研究认为131I没有致甲状腺癌发生可能,或可能性很小。多孩子因暴露于放射性碘的微粒而得甲状腺癌。证实131I和其它短半衰期的放射线潜在致甲状腺癌作用,尤其是那些年龄小于10岁的。性有更高复发率,预后生存率却没有区别。

分化甲状腺癌

临床表现和诊断

分化甲状腺癌长期没有症状,通常为单发甲状腺结节。然而,从良性结节中区分出恶性结节比较困难。因为良性结节发生率那么高,而恶性结节通常都没有症状。50%的恶性结节因为体检发现,如意外影像学检查或良性结节手术。其余50%病人自己发现,通常是注意到无症期以后才发现癌的存在,等诊断时可能为相对晚期。

影响恶性的因素

结节的大小,小于1cm无症状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发生率其实很高,他们大都是因为头颈部其它疾病做影像学检查时被无意发现。小于活检。相反结节大于4cm认为恶性可能性很大。

虽然50%的恶性结节都是无症状的,在症状出现前进行检查,有助于恶性结节的发现,有以下7种情况时要注意怀疑是恶性结节。结节固大,声带麻痹,迅速增大,入侵颈内器官引起症状。2项或更多上述表现被发现,可拟诊甲状腺癌。一个病人的年龄和遗传也可影响恶性恶性结节的风险增加,一个大于60岁的患者出现结节恶性的风险是中年人的4倍。其它一些因素增加恶性可能性:1、有头颈部放射史。族性综合征,包括有甲状腺癌。4、有其它相关的多发内分泌不典型增生2型综合征(MEN 2),如甲旁亢,嗜铬细胞瘤,manfanoid 习化灶。

最初检查

细针穿刺FAN结节或可疑淋巴结,在临床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人被推荐为首选诊断方法,在任何图像检查进行之前。最好血浆TSH结果很多情况下是不实际的。在欧洲建议所有结节病人行血浆降钙素水平的测定,但美国学者认为测定血浆降钙素水平,收效不明显,不建议来越多,但还不是标准的检查方法。

FNA细胞学结果通常被分类为:1、癌。2、虑泡细胞或霍斯勒氏细胞增生(可疑或不典型增生)。3、甲状腺瘤。4、取样不够诊断。5、取样不够诊断的标本重取可以获得诊断。在重取的病人当中5%的女性患者,30%的男性患者被确诊为恶性结节。FNA发现大量虑泡,没有要求手术,因为这种病人近20%为微浸润性虑泡癌。重复FNA在这种病人当中不宜进行,因为不能解决诊断不明的问题。在术前,若血现热结节,通常不用手术。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人,细胞学检查疑为虑泡细胞或霍斯勒氏细胞增生,伴有TSH低,热结节,要重新评估,细胞学检查疑为虑泡细胞或霍斯勒氏细胞增生,伴有TSH高,手术或甲状腺片治疗,甲状腺片治疗观察期间发现甲状腺增大明显建议针病变不要求再次穿,除非有增大证据。用甲状腺激素抑制良性结节效果有争议,最好进行临床试验。

当FNA诊断为甲状腺癌局限于甲状腺内或区域淋巴结内,有足够的机会治愈。然而5%的乳头状癌病人,10%的虑泡型癌霍斯勒氏细胞癌大减少。

分化好的甲状腺癌预后和复发

NCDB研究表明,乳头状癌,滤泡癌,霍斯勒氏细胞癌的10生存率分别为93%,85%,76%。虽然说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高,但死于甲依赖于最初的治疗和其它一些预后变量,近30%的分化病人在几十年内复发,66%的这些复发病人在治疗后第一个十年内复发。虽然复发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致死因子。一项大规模的研究表明,颈部淋巴复发最常见占74%,随后是残留甲状腺复发占20%,气管或肌肉复发复发。21%的病人存在远处转移复发,63%在肺内转移。出现远处转移的病人,有50%死于癌。

年龄,分期,性别

虽然有很多因素影响乳头状癌与滤泡癌的结局,但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年龄和分期。相当数量的研究表明,年龄是重要的预后因素。甲后逐步升高,60岁后急剧升高。然而,肿瘤复发于死亡率曲线不一样。小于20岁和大于60岁的病人复发率较高,达40%。其它年龄段小孩子类型较差更易出现复发,但预后好。一项研究表明,虽然小孩子预后好,90%存活20年,标准死亡率比较预期高出8倍。到目前为预后,所以肿瘤特点显得不重要。因此,他们将年青患者的肿瘤划为低风险肿瘤,只行单纯的腺叶切除,但是大多数临床医生认为在判断点与年龄同样重要。

预后男性比女性差,但是区别不是很明显。一项研究发现性别一个独立预后因素,男性比女性高出2倍。因为这个风险因素,男性患者尤家族综合征

家族性非髓样癌占乳头状癌的5%,这些病人比散发病人更有侵袭性。一项研究表明家族性乳头癌常倾向于多病灶、双侧,经常有血管入能。另外一些家族性综合征与乳头状癌相关如:Gardner's综合征,FAP,Carney综合征,Cowden's综合征。这些病例与原发癌的预后肿瘤因素影响预后

某种特定的肿瘤特点将影响肿瘤预后。可能最重要的因素是肿瘤的组织类型,原发肿瘤大小,局部浸润,远处转移。

组织类型:虽然典型乳头状癌生存率很好,肿瘤死亡率与特点的分化子类型有很好的一致性,分化好的肿瘤有包膜,约占10%乳头癌,是1、未分化肿瘤、高细胞乳头变,10年致死率达25%。2、柱状变异乳头状癌,增长迅速,90%的死亡率。3、弥漫性硬化性变异,整个甲样结构,典型的乳头状细胞,比起一般乳头状癌没有显示更坏的预后。

滤泡状癌典型有包膜的孤立结节比乳头癌更富有侵袭性。有滤泡结构,诊断为癌,是由于滤泡细胞浸润至包膜或血管。穿破包膜预后较差轻度穿破包膜没有血管转移的。这些病变与乳头状癌相似很少有可能引起远处转移或致死。FNA或冰冻可能不能从滤泡状瘤中区分出小的到入侵包膜才能确诊,导致手术安排的延迟。高侵袭性的滤泡癌不是很常见,他们在手术中发现入侵周围组织,及血管。80%这些肿瘤发预后差与病人年龄大,分期高,肿瘤体积大密切相关

乳头癌与滤泡癌预后相似,如果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直径小于1.0cm,或微转移两者都有较好的预后。如果出现远处转移,高侵袭预后当肿瘤的大部分细胞由霍斯勒氏细胞组成时,这种疾病被定义为霍斯勒氏细胞癌,虽然WHO分期认为它是滤泡型癌的一种变型,但是分FNA或冰冻区分良恶性霍斯勒氏细胞经常是不可能,但大于4cm肿瘤经常是恶性的。一些人认为霍斯勒氏细胞癌更富有侵袭性,死亡率瘤大的病人。NCDB报道,10存活率乳头癌或滤泡癌为85%,霍斯勒氏细胞癌为76%。

二个研究表明,霍斯勒氏细胞癌肺转移发生率分别为25%,35%,约为乳头癌发生率的2倍。与乳头癌比更少有霍斯勒氏细胞癌对131I 移的病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当中有超过50%的病人肺转移摄取131I,乳头状癌为64%,为60%。而霍斯勒氏细胞癌只有36%。

原发肿瘤大小

乳头状癌小于1cm,命名为微小癌,通常在良性甲状腺病手术中发现,复发率致死率几乎为零。

另外一些生物学行为较差小乳头癌的临床表现不同。例如,约20%的多发微小癌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一些研究发现近60%的颈淋巴结转远处转移。

肿瘤小于1.5cm乳头癌或滤泡癌不会发现远处转移,而较大肿瘤30年内复发率为33%。小于1.5cm乳头癌或滤泡癌30年死亡率为0.4实事上肿瘤大小与预后、死亡率呈线性关系。

局部入侵

10%的分化甲状腺癌出现局部入侵,造成局部器官功能不全,增加死亡率。局部入侵的肿瘤局部复发是没有入侵的2倍,33%有局部入侵淋巴结转移

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中,8 029例成人乳头癌病人中,36%的出现淋巴结转移,1 540例滤泡型癌中,17%出现转移,儿童乳头状癌80%出状腺癌唯有的症状。这此病人在术中可以发现多个淋巴结出现转移。

区域淋巴转移对预后作用有争议。一些人认为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不影响复发和生存率。另外一些人认为淋巴结转移是一个高危因素对于转移有一定相关性,尤其是那些双侧颈淋巴结转移,或穿破淋巴结包膜,或纵隔淋巴结转移。一项研究表明,淋巴结转移病人15%死于癌,与另一项研究表明,有纵隔淋巴结转移乳头癌病人80%出现远处转移。另外还有一项研究表明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病人转移的病人(P<0.01)。

远处转移

对于乳头状癌和滤泡型癌来说远处转移是引起致死的主要原因。10%的乳头状癌,25%的滤泡型癌出现远处转移,近50%的病例在诊断即年龄大于40岁的病人中发现率更高为35%。远处转移位置,在13个研究中报道的1 231名出现远处转移的病人当中,肺转移(49%)系统(CNS)或其它软组织(10%)。远处转移影响病人结局的因素包括病人的年龄,转移的位置,对131I的摄取能力,胸片结果。虽可存活数10年,但50%的病人在5年死亡,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无关。一些肺转移的病人也出现了长期生存的情况。例如,有项研究发现活,骨转移的病人都没有如此长期的生存。出现肺转移的生存率高,在那些年青的病人131I扫描发现弥漫转移,X线没有发现,这是很病灶肺转移不浓聚131I和那些小结节转移在X线上可以发现,而131I不浓聚的,预后差。

肿瘤的分期和预后得分策略

几个不同的分期和临床得分策略用病人年龄大于40岁做为一个重要特征来定义分化甲状腺癌死亡危险因素。应用乳头状癌资料,mayo临(age,metastases,extent,size),AGES(age,tumor grade,extent,size)能很好的区分低危与高危因素,低危:20年死亡率1%,高危:20年死20年生存率减低。MACIS(Mmetastasis,Age,Completeness of resetion,Invasion,Size)得分小于6,6-6.99,7-7.99,8+,20年存活率分别为然而一项研究对269名乳头状癌用上述5种得分策略进行打分,都出现了低危险人群死于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案定义同一个病人,可能45岁的病人,不管有没有远处转移均为I期或II期(ie,低危险度)。TNM使用最广泛,但TNM不能很好序测诊断年龄小于20岁患者的所有方案均不能显示乳状癌与滤泡型癌之间预后差异。所以许多分期对评价预后的意义都不是很大,包括TNM分期。

分期更多用来作流行病学研究,预后分析的分层因素。分期很少用于决定具体病人治疗方案。因为这个问题,所多临床医生经常选择全甲

癌或滤泡癌,不管年龄多大,分期超过T1, N0, M0 ; (2) 多中心起源的肿瘤;且(3)大多数病人为滤泡型癌。

指引没用使用TNM分期来指导治疗,虽然AJCC和UICC制定的TNM分期在其它肿瘤广泛运用并被接受。但是肿瘤分期在NCCN指引包括一项有美国甲状腺联合会多个临床成员发起的调查,表明所多临床工作者没有把年龄作为一个决定治疗决策的因素。这个观点(年龄做的编委所认可。

分化甲状腺癌的最初管理

同侧腺叶切除与全或次全甲状腺切除

甲状腺切除范围争论主要集中在对预后影响权重。如Hay和他的同事1987年报道在Mayo临床中心进行治疗的乳头状甲状腺癌(MAC 提高生存,认为更大范围的切除只适用于MACIS score更高的病人。

在1998年,Hay和他的同事报道一个临床实验结果,比较双侧腺叶切除与单侧腺叶切除肿瘤相关致死率与复发率。入组的病人通过AME 两组之间肿瘤相关致死率与远处转移率没有明显区别,但是淋巴结转移率(14% vs 2%,p= .0001),20年局部复发(19% vd 6%)单侧腺叶Hay和他的同事认为AMES 低风险的乳头状癌初次手术最好选择双侧腺叶切除。然而有些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基于AMES 或TNM

而扩大切除范围相关的并发症明显增多,认为大多数乳头状癌与滤泡型癌行甲状腺叶切除就够了。

大多数学者建议术前明确为甲状腺癌的病人,采取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因为证实这样可以提高DFS,甚至于儿童和低风险的成人甲状腺腺有5% - 10%的复发率,30%以上的长期复发率(而全甲状腺切除和I131治疗后复发率仅为1% ),更高的肺转移率(11%) 。有颈淋持初治采用甲状腺全切除。

然而,大多数学者认为对于证实没有放射性物质暴露史,证实没有血管受侵的乳头状微小癌行单纯的腺叶切除足够了。同样对于微浸润滤切除。然而更多的甲状腺组织残留,防碍长期随访血浆甲状腺球蛋白(Tg)和全身I131扫描。行甲状腺全切应该征求病人意见。Completion Thyroidectomy.完全切除(与total 切除有什么区别?)

潜在复发可能,大部残留I131消融治疗效果不好的肿瘤一般考虑完全切除。完全切除术并发症更低,适合于>=1cm以上肿瘤,因为这种大癌灶。

腺叶切除后局部或远处肿瘤复发的病人,近60%的病人为对侧残留癌。Miccoli和他的同事研究Chernobyl地区与放疗相关儿童甲状腺癌或淋巴结转移病人行全切后确诊有转移(?)。另外一个研究,首诊6个月内接受甲状腺全切的病人,与复发延迟至首诊6个月后二次手术期明显延长。

手术并发症

主要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是甲低和喉返神经受损。这些并发症在全甲状腺切除病例中发生率更高。5% 的成年人术后立即发生甲低,研究表明,据报道永久性甲低发生率低的多。总述7个已发表的手术series认为,全甲状腺切除术永久性喉返神经和甲低发生率分别为久性声嘶和低钙血症发生率则较低。

一个研究发现全甲状腺切除后立即低血钙发生率为5.4%,1年后持久性发生率为0.5%。手术切除,对侧甲状腺背膜保留,低甲发生降低名病人参加,对于每年甲状腺切除术超过100例的外科医生,术后并发症最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3%,而手术例数小于10次的外科医放射碘治疗

辅助性放射碘治疗

术后放射I131消融用于潜在复发可能的肿瘤。研究表明术后放射I131消融可能减少复发和肿瘤相关死亡,认为是初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一项研究比较1004例病人,不同的类型的甲状腺癌,肿瘤复发率单纯手术切除是手术切除加术后放射I131消融的3倍(P<0.001)。而且,消融治疗后的病人发展为远处转移率降低(P<0.002),但是疗效只在原发肿块直径小于1.5cm病人得以评估。一些研究却认为残留甲状腺广泛的甲状腺切除。

次全切除术后甲状腺床放射I131消融治疗使用还存在争议。为了进一步治疗微残留病灶,术后辅助放射I131消融治疗三个指针:

(1) 全甲状腺或次全甲状腺切除后为了全部或接近甲状腺组织全部清除,放射I131消融残留甲状腺是有必要的。这与常规的甲状腺全清术甲状腺组织完全切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认为能够摄取I131,这几乎在所有术后甲状腺床区看到。I131选择性在颈部或肺部转移灶浓聚以

(2) 为了提高肿瘤对I131摄取率,需要维持血TSH高水平。如果较大甲状腺残留,不可能提高肿瘤对I131摄取率。

(3) 当没有正常甲状腺组织存在时,血浆Tg(甲状腺球蛋白)测定是甲状腺癌术后最特异的指标。术后甲状腺床经消融治疗或甲低期间测诊断性全身I131扫描和甲状腺stunning

全射I131扫描经常用于全甲状腺切除术后或残留病灶鉴测。然而,大剂量的I131导致滤泡细胞破坏,经常出现甲状腺stunning(危象?转移对I131的摄取率,因此影响I131治疗疗效。

小剂量(2 or 3 mCi)I131 或用I132 被推荐用于预防stunning 现象,但是敏感度下降。虽然有些认为诊断性I131扫描应该避免使用,另外用,因为测定结果可优化甲状腺组织或癌放射I131消融治疗的剂量。

放射性碘治疗的方法

有三种I131治疗方法:经验性固定剂量,肿瘤数量调节I131剂量,根据血I131设置I131上限剂量

Fixed I131 Doses.固定I131剂量

用的最多,最简单的方法。大多数临床医师用这种方法,不管残留甲状腺或转移灶对I131的摄取率。能够摄取的肿瘤,采取常规固定大剂术切除可用100-175 mCi (3700-6475 MBq)I131治疗。侵袭至包膜外,不能完全切除的肿瘤用量150-200 mCi(5550-7400MBq)。远处转会导致放射性疾病或产生其它器官严重损伤。对于弥漫性肺转移可用(通常不用)半剂量或稍高于诊断性I131扫描的剂量75 mCi (2775 Quantitative Tumor I Dosimetry.定量调节I131剂量

第二种方法,评估肿瘤摄取率定量调节。一些同意这种方法学者认为,固定放射剂量太小。如果计算出对肿瘤放射剂量小于3500cGy,对腺为50,000 - 60,000cGy,对于转移灶为4000-5000 cGy。要通过肿瘤大小来计算肿瘤接受的剂量。对于弥漫性肺转移,计算肿瘤大小几放射150-200mCi (5550-7400 MBq),应该考虑手术,外放疗,或化疗。

Blood I131 Dosimetry. 血I131最大剂量控制

第三种方法,放射碘治疗血中最高充许剂量200 cGy,保证48后全身滞留量小于120 mCi (4440 MBq),肺部剂量小于80 mCi (2960 MB 量应该小于300 mCi (11,100 MBq)(?)。在过去,医院要求控制大于30 mCi (1110 MBq)治疗性I131。现在在大多数states都取了这剂量。

治疗后I131扫描

当大量甲状腺组织存在时,出现的转移灶经常不能浓聚I131或根本不能浓聚。I131治疗后,应行全身扫描确定肿瘤摄碘能力。全身碘扫治疗前诊断性扫描没有发现的重要病变。治疗后扫描对于年龄小于45岁的,以前接受过I131治疗的病人更为重要,能够提示更多重要的有接受过I131治疗的病人,治疗后扫描很少能够发现改变预后的新信息。

初治后的评估与管理

血浆Tg和全身I131扫描图象可用于发现复发或残留病灶,对于大多数接受过全甲状腺消融的病人。相反,没有关于是针对行腺叶的病人应该周期性测定;全身I131扫描应该在甲状腺素治疗停止或TSH支持治疗。血浆Tg也可以在接受甲状腺素治疗时测定,但停用甲状腺敏感。

重新评估TSH

在随访期间,定期停用甲状腺素内分泌治疗被常规应用,增加血浆TSH浓度,促进甲状腺组织生长。这有利于血浆Tg的测定和全身性

癌灶。停用甲状腺素治疗后,TSH水平提高,出现症状性甲低,或通过肌注rh-TSH,刺激甲状腺摄I,释放Tg。随后,继续行甲状腺素rh-TSH已经被批准用于诊断,有两个大规模的多中心的国际性研究已经开展。第一个研究发现全身I131扫描前接受两次0.9-mg rh-TSH 病人与停用甲状腺素治疗相当,5%的病人高出,29%的降低。这个研究证实rh-TSH刺激I131的摄取,在行全身I131扫描时,但给用rh

腺素治疗。

另外一个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用于比较给用两个不同剂量的rh-TSH与停用甲状腺素治疗后全身I131扫描与Tg测定。在这个研究中扫描比更多的病人发生I131残留致使甲低发生。89%取得一致的扫描结果,4%的病人给用rh-TSH结果更高,8%的病人停用甲状腺素治疗后究的主要发现是给用rh-TSH后行I131扫描不Tg测定,100%发现了远处转移的癌灶。在这个研究中rh-TSH 0.9mg im qd*2,随后小剂量天进行。全身I131图像在30分或获取140,000点后扫描而得,因为第三天给予的4 mCi I131可能有同等量的体内残留与2-mCi剂量给72小时后血浆Tg>=2.5 ng/mL说明有甲状腺组织或甲状腺癌存在,行按上述所述方法全身扫描阳性更高,几乎可以发现所有阳性病人。rh-TSH能够很好耐受。恶心(10.5%),暂时头痛(7.3%)是主要的副作用。与停用甲状腺素治疗后引起的甲低症状与情绪低落,有明显优测定血浆Tg

血浆Tg测定是最好方法用于发现甲状腺组织。Tg测定应该在停用甲状腺素或加用rh-TSH后进行,血浆Tg与全身扫描相比,假阴性率但是应该测定用于测定Tg血样本的ATG,因为这种抗体可致血浆Tg测定不准确,而这种抗体可以在25%的病人当中存在。

虽然这种抗体的临床意义还不明确,甲状腺切除放射性碘消融后持续存在1年以上,表明有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复发的可能性增加。有项Tg的病人术后复发,相比这下只有没有发现Tg,ATG<100 U/mL发生复发。对于手术时存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患者,术后ATG 加,甲状腺切除术前存在ATG,术后ATG存在超过20年,但没有发现有甲状腺组织,ATG消失的中位时间是3年。一种新的测试方法甲状腺细胞,可能是一个用于发现残留甲状腺组织或癌更敏感方法与免疫法测定Tg相比。尤其是是那些在甲状腺素治疗期间或存在ATG 没有商业化产品。

一项研究当,180名接受全甲状腺或次全切除联合I131消融治疗的病人,在甲状腺素治疗期限间,行血浆Tg测定,随访18年,94%病人血浆研究显示血浆Tg测定与I131测试是互补的。接受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联合I131消融的病人,如果消融后I131扫描与Tg测定两者都为停用后水平低于5 ng/mL),很少复发。敏感度与特异度在不同实验室,既使都采用国际准标的方法测定,也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

治疗Tg阳性而碘扫描阴性的病人

血浆Tg水平升高,体检和局部检查技术如诊断性I131扫描,颈部B超,CT,MRI,PET未发现肿块,治疗后I131扫描可用于局部检查。肺转移可扫描才能被发现。有项研究,283名病人参加,接受100 mCi (3700 MBq)I131治疗,6.4%有肺和骨转移治疗后被发现,而在此之前只有剂量I131扫描亦没有发现。

另一项研究,1/17病人只有血浆Tg浓度升高,5-mCi (185 MBq)剂量诊断性扫描显示阴性,75 -140 mCi (2775 to 5180 MBq) I131显示治疗这些病灶可减少瘤负荷,但很难获得完全根治。Tg用于指异治疗的临界值有所下降,过去10年前,参考值为30或40 ng/mL,现在升高的病人给用I131治疗,没有研究能够说明可以降少死亡率或发病率。最近一项长期随访研究,没有提示扫描阴性的病人给用经验性的副作用却给病人带去负性受益。

甲状腺素抑制TSH

用甲状腺素内分泌治疗,分化甲状腺癌复发率和症相关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剂量应该使血浆TSH水平维持在正常水平。甲状腺癌用量为下病人为1.62 mcg/kg/d。然而,对于甲状腺TSH维持水平还不确定。有项法国的研究发现TSH 水平持续维持在0.05 mU/mL,比水平RFS(无复发生存期);而且,TSH抑制水平是一个独立的复发预后因素。同样,某项美国前瞻性研究,617名来自国家甲状腺癌治疗研III期、IV期病人,TSH抑制改善PFS(无病进展生存期)。然而,这些资料不支持过度TSH抑制(至TSH不能发现,甲状腺毒范围)腺癌更为合适剂量,应该是控制TSH水平稍低于正常水平,用常规的方法测定。

辅助外放疗

两个研究表明辅助外放疗(甲状腺全切±放射碘治疗和甲状腺素抑制TSH治疗)能提高40岁以上有局部浸润(T4),淋巴结转移(N1)病人术后微残留病灶采用外放疗认为可提高无病生存率(90%),与阴性对照组比较(26%)。对于微转移滤泡癌也是同样(53% vs 38)。术后4500 cGy外放疗,只有20%病人出现复发,没有死亡。更低剂量的放疗认为不对病人受益。滤泡癌接受较高剂量的外放疗只有2%病例

辅助化疗,外放疗,手术切除转移灶

不能浓聚I131的局部病灶和孤立的骨转移灶应该考虑手术切除或外放疗。脑转移的治疗提出特殊的问题,I131的治疗会引起脑水肿。一(67%),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报道中位生存期为12.4个月。生存期的提高与手术切除单个或多个肿瘤病灶密切相关。

乳头状甲状腺癌

Workup

术前行胸片,如果病变固定或胸骨后考虑行CT或MRI(iodinated contrast碘增强应该避免,除非必要)。颈部B超能够提供一些信息。有学不能发现的转移灶,许多病人因为行B超发现有转移而改变治疗方案。指引建议行声带运动功能检查(category 2B),但还没有达成统指引大多成员都认为病人初治应该行甲状腺全切,淋巴结清扫(如果淋巴结阳性)。然而,还没有达成共识对与低肿瘤致死风险的病例初大多数指引组成员认为在术前或术中确定为乳头状甲状腺癌的病人都应该行甲状腺全切,而然小部分指引成员认为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做(category 3)。对于低风险的病人行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阳性切缘,浸润性病变,或多中心起源,应该考虑全甲状腺切除(category 3指引同意,对于肿块> 4 cm,切缘阳性或疑似甲状腺外浸润的病人行全甲状腺切除。对于肿块大于等于1cm,临床怀疑淋巴结转移或对侧(category 3)。考虑行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加抗甲状腺球蛋白(ATG)和颈部B超等检查(category 3)。指引表明对于术前诊断为良性阴性,对侧没有病变,术后病理没有发现没有不利因素(如肿块大于1cm),腺叶切除已经足够了。对于肿块直径小于1 cm,切缘阴性,没抑制内分泌治疗,治疗后行甲状腺球蛋白(Tg),抗甲状腺球蛋白(ATG)测定和颈部B超等检查。

Radioactive Iodine 放射性碘

术后全身I131扫描。

I131治疗前选择行碘扫描作为一个2B级建议。指引建议选择全身I131扫描需要考虑甲状腺stunning可能。指引建议“治疗后I131扫描I131扫描后行I131治疗,时间间隔尽可能短些。

放射性I131残留甲状腺消融。

决定行放射I131治疗,I131源应该置于手术野边上,这种病人不建议行腺叶切除或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甲状腺全切后的病人是否在甲如果全甲状腺切除术后诊断性扫描证实甲状腺床阳性,考虑给用甲状腺床辅助消融治疗(category 2B)。指引不推荐术后未行诊断性扫描测定,发现Tg> 10 ng/mL,没有接受过甲状腺素,放射性扫描阴性,尽管大多成员不同意给用放射性碘治疗,但仍有些成员认为可以考虑放射性碘治疗

对于体检、影像学发现甲状腺肿瘤,血浆Tg 水平升高,I131浓聚而不适合手术的病人建议放射性碘治疗。根据血浆Tg 水平,全身I13碘治疗。对于Tg > 10 ng/mL,全身I131扫描阴性的病人,考虑I131治疗和治疗后I131扫描(category 3)。对于术后碘扫描发现远处转移结扫描;然而,对于明确颈部可触及病变行放射性碘治疗前行手术切除。碘扫描甲状腺阳性,指引建议进一步放射性碘治疗(category 2B) I131扫描阴性的病人,没必要行放射性碘治疗。指引对于I131剂量没有特殊规定,除了Tg升高考虑为复发病例,而图像学检查结果阴性指引建议I131治疗后全身同位素扫描(病灶区浓聚)用来发现影像学检查没有发现的新发肿瘤。

辅助外放疗

指引建议年龄大于45岁、T4a(术后病理证实侵及甲状腺外)、颈部可能有残留病灶的病人给予术后辅助外放疗。

全甲状腺切除后给用甲状腺素治疗,同样在腺叶切除或腺叶加峡部切除的病人也建议给用甲状腺素治疗。无需根据术后TSH 水平,因为对于分化的甲状腺癌,甲状腺素剂量一般要求能控制TSH能维持在正常稍低的水平。在治疗甲低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时,甲状腺素最小剂量剂量不够。

随访与维持

指引建议长期随访,体检1次/3-6月/2年,然后如果没有阳性发现1次/年;全甲状腺切除和消融(与手术切除相似,建议停用甲状腺素治全身I131扫描1次/12月,直到至少一项结果阴性(either withdrawal of thyroid hormone or rh-TSH);血浆Tg测定,ATG测定6-12个月

超,胸片;对于I131扫描阴性而Tg>5 ng/mL考虑其它同位扫描。建议承认Tg cutoff水平测定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新的Tg测定方测定外周Tg不平的方法。

停用甲状腺素,加用rh-TSH治疗后,对应于血浆TSH水平升高,血浆Tg水平显示了不同的cutoff点。rh-TSH刺激后Tg cutoff点比停用刺激后行I131全身扫描,剂量选择4 mCi,扫描时间为30分钟或达到140,000个点。

Recurrent Disease 复发

指引建议复发的病人如果病变局限且可以切除,首选手术切除。如果局部复发而不能切除,I131浓聚则行I131治疗结合外放疗,对于I1对于转移病灶,根据肿瘤位置和瘤灶的数目,可考虑几种治疗方法。骨转移,对于有症状或承重的四肢骨可考虑手术。其它可选手段包括单独或联合。对于有骨转移症状的病人,二磷酸盐化合物(骨膦或艾苯)治疗可以考虑。中枢系统孤立转移灶,可手术切除的病人考虑手放射性碘治疗(同时给用rh-TSH 和激素预防),联合或不联合外放疗。对于颈部其它位置的转移,有症状者,建议局灶切除或扩大切除I131放射治疗,如果瘤灶不浓聚I131可考虑化疗。因为化疗疗效欠佳,指引建议对于那些I131不浓聚的患者参加临床试验。指引不建议入组。

滤泡性甲状腺癌

因为滤泡性甲状腺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相似,这里主要指出滤泡性甲状腺不同之处。FNA对于滤泡性甲状腺癌的诊断没有特异种病理类型最主要的不同。最常见的FNA细胞学诊断结果是“滤泡增生”,80%滤泡增生证实为良性滤泡性甲状腺瘤。诊为滤泡增生只在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而行第二次手术,自行选择全甲状腺切除才选择全甲状腺切除。否则行腺叶切除或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如果术后状腺切除术。

术后病理证实为低度浸润性滤泡型癌,大小> 4 cm,考虑行完全的甲状腺切除术,也可考虑只作随访,因这低度浸润性滤泡性甲状腺复发可头状甲状腺癌相同,但滤泡性甲状腺癌术后(T4a)不考虑化疗。辅助性甲状腺床放射性碘消融(category 2B),放射性碘治疗,和治疗后碘甲状腺和滤泡性甲状腺癌,在行I131治疗前行全射I131扫描,级别都为category 2B。

Hürthle Cell Carcinoma Hürthle细胞癌

这类肿瘤被认为是滤泡性甲状腺癌变异,虽然Hürthle细胞癌的预后更差。Hürthle细胞也可在少数乳头状甲状腺癌中发现。安排与滤泡性有碘浓聚。辅助放疗认为可以降低术后局部复发风险。颈部淋巴结转移在Hürthle细胞癌中更常见,因此建议区域淋巴结清扫。

进展期病人应该考虑术后放疗。指引建议在I131治疗前行全身I131扫描(category 2B)。

髓样癌(MTC)

MTC来源的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是一种神经内分泌细胞癌。散发MTC约占80%。其它为遗传肿瘤综合征,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或家族性髓样癌(FMTC)。因为C细胞主要位于腺叶上极,因此散发性癌典型表现为上极结节。50%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15% 侵。

5%-10%的病人表现为肺或骨转移症状。肿瘤可分泌降钙素,偶伴有其它激素激活肽的分泌(如ACTH,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进或面部潮红。少数MTC病例,行X线检查时可发现颈部或转移灶内钙化。散发MTC主要发生在50-60岁病人,女性比例稍高。年龄较Nodule Evaluation and Diagnosis 结节的评估与诊断

MTC可以通过术后病理与术后基因测定得以确诊。特定的方法在指引决策中已提及。

FNA孤立结节可考虑为散发MTC。不推荐测定血浆降钙素浓度作为MTC的常规筛选。然而最近报道指出通过敏感的免疫测定,3%甲状人术后证实为MTC。但是测定降钙素费用较高,指引不推荐常规血浆降钙素测定。

对家族遗传性MTC家族进行预防性筛选可以在出现临床症状或表现前很长一段时间发现携带者。传统方法,用胃泌素或钙剂促使降低素关基因携带者出现降钙素异常;95%35岁的MEN 2A基因携带者出现降钙素异常。

与散发MTC不同,家族性MTC病人发病年龄为30岁,没有性别差异。MEN 2A型,很少在MTC发生前出现甲旁亢或嗜铬细胞瘤相关

家族性MTC和MEN 2 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95%家族性MEN 2A和88% FMTC的病人,可发现RET癌基因突变。RET癌基因编码一种细胞膜相关酪氨酸激酶(TK)受体,能与胶FMTC 病人RET基因突变常在半胱氨酸富含区10, 11, 13号外显子发生突变,然而MEN 2B 和一些FMTC病人在15,16号内显子发生号外显子突变也发现有体突变。尤其是918号密码子突变激活受体的TK与预后不良相关。6%体突变病人也在存在RET基因性突变,人因素没有确诊。对于初诊为散发MTC或MTC家族中儿童或成年人都应该进行RET癌基因的突变检测。基于特征性外显子突变频率相子开始,随后依次是10, 16, 13, 14,15外显子。虽然一般常见的突变通过大多数试剂盒都能测定,但只有有限的几个检测点能够通过更全错误率报道,反复测定还是很重要的,取两份独立的血样本,在一个以上的实验室进行测定可以减少假阳性与阳阴性的可能。

一般来说术前应该检查的项目包括血浆标记物测定(降钙素,CEA),筛选嗜铬细胞瘤和甲旁亢。指引强调MTC术前对并发的嗜铬细胞可用于成年人评估局部腺病(9?),但指引不认同用于基因测定发现的年青病人,这类病人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很小。

分期

与分化甲状腺癌不同,MTC分期方案较少。

AJCC制定的第6版TNM分期:根据肿瘤大小,有无甲状腺外浸润(T),区域淋巴结(N),远处转移(M)分期。

stage I:直径<=2cm ,无甲状腺外浸润

stage II:> 2 cm <= 4 cm,有无甲状腺外浸润,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stage III:level 6 淋巴结转移,肿块>4cm,甲状腺外轻度浸润

stage IV:>level 6 淋巴结转移,侵及甲状腺周边软组织或出现远处转移

目前所有随访都是在5版的TNM分期上做出的,没有根据6版分期作出的。一个最近的研究,中位随访时间只有4年,MTC I期,II期,100%。

DeGroot分期,stage I:局限于甲状腺内;stage II:局限于甲状腺或区域淋巴结;stage III:超出甲状腺或区域淋巴结外转移;stage IV 高明显下降。尤其是,III期和IV期病变死亡风险明显增高,至少增高7倍,中位疾病相关死亡是3-5年。

National Thyroid Cancer Treatment Cooperative Study Group 在1998年提出一个分期,I期:癌前病变,C细胞高度异型增生,除了家没有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III期,肿瘤大于1cm,或有区域淋巴结转移。IV期:远处转移。

然而这些分期都缺少一些其它与预后相关的重要因素。最明显就是没有涉及初诊年龄。病人年龄小于40岁,5年,10年存活率分别95和50%。控制了年龄这个分层因素,散发性MTC同家族性MTC的预后无明显区别。尽管在初诊年龄小的病人当中,MEN 2B伴有MTC 病人,更易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其它可能作为MTC不良预后的因素包括:(1)不均匀或缺少降钙素免疫组化染色;(2) CEA水平升高,术前有高降钙素血症。结合疾病类型(散发或家族性),单侧或多侧,TNM分期可更好预测预后。进一步研究发现RET性突变或体突变2B相关MTC16号外显子突变,与侵袭性相关。

手术治疗

既使拟诊为散发性MTC,也要考虑MEN 2的可能,应测定血钙,24小时尿甲氧基肾上腺素水平。不管是散发还家族性MTC对侧病变发人早期诊断为遗传性疾病,5岁时行全甲状腺切除。对于MEN 2B病人带有RET基因83, 918, 922号外显子突变建议出生后一年内或诊巴结转移风险和继发甲旁亢与否行甲旁腺切除。对于病理证实为MEN 2B伴有MTC病人行颈中部双侧颈清(level VI);施行这类手术强烈现钙刺激降钙素实验阳性或B超示甲状腺或异常结节,建议行颈中部双侧颈清(level VI)。对于原发肿瘤直径达1cm或更大(MEN 2B直一侧颈清(levels II to V)。MEN 2A伴发有甲旁亢,术者应该根据病变,如多个甲状旁腺有异常增生需行正常体积大小甲状旁腺的自体移植生医源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时植入。扩大根治术清扫淋巴结不能提高预后不被推荐。对于浸润性病变,切缘可疑者可考虑行颈部器官扩大后甲状腺素治疗可行,但TSH抑制不考虑使用,因为C细胞没有TSH受体。

辅助放疗

外放疗作为MTC术后辅助治疗,还缺少研究。有选择的研究那些甲状腺外浸润或区域淋巴结受侵的病例,发现术后外放疗有助于提高局MTC术后外放疗。总剂量40 Gy/20F,超过4周给予,颈部,锁上,上纵隔淋巴结设野,甲状腺床缩野加量10 Gy/5F。辅助放疗可作为

外放疗也可作为骨转移疼痛故息治疗。

降钙素持续性增高

术后2-3月测定血降钙素及CEA水平。对于降钙素水平< 10 pg/mL 应该给予钙注射刺激实验。80%的病人可触及的MTC和50%不可触示降钙素水平> 10 pg/mL,表明有残留病灶。对于那些测定值在正常值附近的病人,应作随访。>100 pg/mL应该认定为颈部有可切除的肿pg/mL 但在颈部,上纵隔没有明显的MTC病灶,应该高度怀疑远处转移,最大可能是肝转移。然而,偶有降钙素,CEA水平低而出现远水平不高的病人,术后影像学检查还是有必要的。

术后血浆高降钙素水平对预后影响需根据手术切除前的病变情况。研究了31例病例(10例为散发,15例为MEN 2A,6例为MEN 2B)最近两项研究表明术后出现高降钙素水平有更高的死亡率,平均随访10年超过50%的病人出现复发。常规淋巴清扫或切除可及肿瘤不能微转移灶。有报道,11例行扩大切除颈部及上纵隔所有结节及周边组织,4例在术后2年降钙素降至正常水平。在随后较大宗的病例研究中of the central和双侧颈清,很少有围手术期的死亡发生。

术前评估包括,颈部B超,胸部CT,腹部MRI;骨扫描;局部病变肝静脉,颈内静脉和无名静脉插管,测定钙刺激前后血清降钙素水平行腹腔镜检查。然而,缺少长期随访结果,上述检查手段可能只能用于那此有能力开展的治疗中心。只有在颈部有明显病变且没有远处转对于基因携带者预防性手术

对于证实携带家族性RET基因突变的高风险家族成员可考虑行预防性手术。18例病人行预防性甲状腺切除,平均年龄14岁,近80%的13例病人术后3年测定血清刺激降钙素水平均正常。假定最早诊断年龄6岁,更多专家提倡对于MEN 2A携带者6岁前行预防性甲状腺致MTC可能较其它突变小,对于这些位点上发生突变的病人,手术延期。每年行钙或胃泌素刺激降钙素实验,至到病人年龄大于5岁或除和中央结节central node切除。仍有些研究者认为即使是高致病性的RET 10号和11号外显了突变,对于年青的携带者,没有MTC

手术。

术后管理与随访

测定血浆降钙素和CEA水平,用于评估术后残留情况。如果高敏免疫测定基础降钙素水平不可测定(值为0?),考虑行钙刺激实验。标记检查,定期影像学检查。基础降钙素水平正常术后残留可能性很小。如果有MEN 2B or 2A,每年筛选嗜酪细胞瘤和甲状旁亢。相反激试验。血清标记不正常需行影像学检查,明显肿瘤位置。指引让同许多种不同影像学检查用于检测残留肿瘤或转移灶,但没有充分证据对于没有症状的病人出现异常标记,影像学没能发现病灶,指引推荐保守只作每年随访,反复测定血清学标记。可考虑定期行影像学检查关的淋巴结链。如果没有症状而且血清标志物检查异常,影像学检查无异常发现的病人,继续观察或考虑再手术对于那些初治未行完全切像学检查应该更频繁的安排。对于只有血清异常的病人,指引不推荐选用介入性治疗。

复发或持续病变

如果随访确诊为局部复发,仍推荐手术;如果不切除,推荐放射治疗。对于出现远处转移,局部病灶可切除的仍可考虑手术切除。同样对虑手术切除,外放疗,或其它治疗手段。指引也同意对远处转移没有症状的病人行手术切除,外放疗或其它治疗手段,但也可以只做观察于远处多处转移或弥漫性转移症状明显的病人,指引推荐多种选择。外放疗可用于局部症状明显者,全身化疗可考虑用达卡巴嗪(DTIC)床试验。指引推荐双磷酸盐化合物(骨膦)治疗可用于骨转移的病人。

未分化甲状腺癌

未分化甲状腺癌是一种侵袭性强未分化的肿瘤,疾病相关死亡率达100%。未分化甲状腺癌患者年龄比分化甲状腺癌的年龄大,一般诊断岁,60-70%的病人为女性。近50%未分化甲状腺癌的病人先前有或伴有分化甲状腺癌。未分化甲状腺癌往往是分化甲状腺癌发展而来,失的肿瘤。关键事件没有被认定,导致未分化甲状腺癌发生的机制尚不清楚。

15-50%的病人初诊为未分化甲状腺癌就有局部广泛浸润或远处转移。肺与胸膜最常见远处转移,90%病人出现远处转移。约5-15%病人骨胰腺,心,肾上腺。所有未分化的甲状腺癌均定为IV期(A, B, or C)。T4包括:(1)T4a肿瘤位于甲状腺内能手术切作;(2) T4b 侵及甲状未分化甲状腺癌诊断需通过FNA可术后病理。诊断过程包括,血常规,血钙,TSH。颈部和纵隔CT可准确的定义甲状腺肿瘤范围有无侵节可以通过常规胸片发现。骨转移通常是溶骨性改变。

治疗与预后

没有有效治疗手段,疾病为致死的。从确诊起计中位生存期为3-7个月。1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25%,5%。50%的病人死于上呼吸道梗其它局部或远处转移并发症和或治疗相关死亡。局限于颈部的病变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若出现远处转移则只有3个月。另外一些于不良困难症状。

肿瘤小局限于甲状腺内或易切除的组织内,可考虑行全甲状腺连同肿瘤切除,除此之外均未示能延长生存期。采用传统剂量外放疗,也不但大多数病人出现局部复发。单药化疗也不能提高生存或控制颈部局部病变,虽然20%的病人远处转移灶对化疗有反应。超剂量分割放疗率达80%,中位生存期1年。远处转移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样,。超剂量分割放疗结合放疗增敏(用ADM增敏),有反应的病人采疗药剂量却不能提高远处转移灶的反应率,提高生存。Paclitaxel紫杉醇最近被用于初诊的病人,证实具有一定故息受益。combretastati 病人在可耐受范围内取得CR,II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

一旦诊断为未分化甲状腺,指引认为需立刻治疗,预后与潜在局部可切除相关。50%死亡颈部不可控制病变。病人应该接受颈部CT和胸除甲状腺切除术,选择性清扫所有或区域淋巴结和器官。指引也推荐肿瘤不能完全切除的病人,积极保护呼吸道,包括预防性气管切开可多学科综合治疗。虽然最佳结果,据报道是采用超剂量分割放疗结合全身化疗,指引认为上述治疗的毒副作用与缓解期延长的报道还未达化疗与放疗增敏。因为,尚缺明确的证据证实特点方案有较好疗效。推荐放化疗交替使用的方法,参加临床试验。

甲状腺癌术中冰冻切片误诊的诊断与治疗

甲状腺癌术中冰冻切片误诊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中冰冻切片误诊的诊断和治疗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2例术中冰冻切片误诊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次手术13例,行患侧残余腺叶并峡部及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0例,加全组淋巴结清扫术2例,患侧残余腺叶并峡部切除术3例。二次手术石蜡病理切片提示残余癌3例,1例残余腺体未见癌组织,肿大的淋巴结见癌组织,残癌率为30.77%。结论对于临床高度怀疑甲状腺癌而冰冻切片未能确诊的病例一期行患侧腺叶全切术或次全切除术是可行的,可以避免二次手术。 【关键词】甲状腺癌;病理学检查;再手术 甲状腺癌在头颈部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5.1%。由于大多数甲状腺癌分化良好,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主要采用手术治疗,首次手术方式选择正确与否对预后尤为重要。而术中冰冻切片是目前诊断甲状腺癌最可靠的方法,外科医生常根据其结果来决定手术方式。但冰冻切片存在着一定的假阴性率,本文对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良性肿瘤,而术后石醋切片为甲状腺癌的22例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6例,女16例,男女比为1: 2.7,年龄14~73岁,平均38.5岁。22例均以颈部肿物就诊,病程为10 d~11年,肿物大小在1~7 cm,位于左侧5例,右侧8例,双侧9例;所有病例双侧颈部均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1.2 辅助检查结果术前18例行B超检查,拟诊甲状腺腺瘤9例,甲状腺腺瘤囊性变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2例;1例行CT检查提示弥漫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推移、压迫气管。所有病例均未发现颈部有肿大淋巴结,病灶未见有钙化影,所有病例术前未行穿刺活检术。 1.3 术中冰冻切片结果甲状腺良性病变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未排除恶变可能1例。术后石蜡病理切片检查为甲状腺癌,其中滤泡癌7例,乳头状癌15例。伴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 1.4 治疗情况首次手术方式:患侧腺叶局部切除术10例,次全切除术3例,双侧局部肿块切除术3例,双侧腺叶全(次)切除术6例,1例加同侧颈前淋巴结清扫术。二次手术行患侧残余腺叶并峡部及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0例,加全组淋巴结清扫术2例,患侧残余腺叶并峡部切除术3例,其余9例未再次手术。 2 结果 2.1 再次术后病理情况二次手术石蜡病理切片提示残余癌3例,1例残余腺体未见癌组织,肿大的淋巴结见癌组织,其余9例切除标本未见癌组织残留,残癌率

甲状腺癌健康宣传知识

甲状腺癌健康宣传知识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且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本文将从甲状腺癌的定义、分类、表现、预防等几个方面,为您介绍这种疾病。 什么是甲状腺癌? 先来了解一下甲状腺:甲状腺是一个位于我们脖子前方,上方紧挨着喉结,形状像蝴蝶的腺体。 甲状腺癌是指甲状腺中的正常细胞转变为异常细胞,并且生长失控。 甲状腺癌有哪些类型? 甲状腺癌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分化型甲状腺癌: 非常常见。乳头状甲状腺癌和滤泡状甲状腺癌被 称作分化型甲状腺癌,就是说癌细胞在外观和行 为的某些方面同正常甲状腺细胞相似。 甲状腺髓样癌: 很少见。它是来源于一种名叫C 细胞的肿瘤,并 不是甲状腺细胞的癌症,只是通常存在于甲状腺 中。 甲状腺未分化癌: 较少见。癌细胞外观和行为与正常甲状腺细胞完 全不同。 不同类型甲状腺癌的“善良”程度: 哪些人容易得甲状腺癌?

女性曾有过大剂量的辐射暴露(特别是 儿童时期) 曾患有甲状腺肿大有甲状腺疾病或甲状腺癌家族史 碘摄入不足 得了甲状腺癌有哪些表现? 甲状腺癌在早期通常没有任何表现。常是体检行颈部超声检查时无意中发现。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能出现:

甲状腺癌治疗后是否会复发或转移? 尽管任何癌症都很可怕,但是甲状腺癌又被称为“幸福癌”,因为这种癌通常治疗效果很好。大部分病人不影响日常生活,长期生存率很高,特别是得到早期诊断的情况下。 不过,也有少数病人会出现复发或转移。因此,您需要定期复查以判断是否有癌症复发。复查监测应该持续终身。

甲状腺癌可以预防吗? 没有已知的预防措施。但很多甲状腺癌病变可以早期被发现。 (1)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尽早发现病情, 特别是女性和有癌变风险的人 群。颈部超声检查就可以发现 甲状腺病变。 如果颈部摸着硬结、颈部结节 变大、颈前肿胀,应尽早去医 院就诊。

(完整版)甲状腺癌术后饮食

甲状腺癌术后饮食 甲状腺癌术后饮食是怎样的?甲状腺癌给患者带来的那份伤痛是很大的的,患上甲状腺癌最主要的就是积极的治疗,一旦患发甲状腺癌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危害是非常大的,其实甲状腺癌病人术后饮食对病人康复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如果甲状癌病人不注意这一点,那么有可能导致其它的症状发生。 甲状腺癌日常饮食1、宜多吃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的食物:甜杏仁、芦笋、薏米、甲鱼、核桃2、宜多吃具有抗甲状腺癌作用的食物:茯苓、山药、香菇、无花果、慈姑、魔芋、海参、冬虫夏草、海带。 3、宜吃具有健脾利水作用的食物,如黑豆、韭菜、青鱼、虾、鹌鹑蛋、石榴、薏米、魔芋中医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养生保健包括精神养生、体质养生、饮食养生等多方面。 1、精神养生:心理的暗示作用是很强大,每一个病人都被要求每天有个好心情,这样对病情康复有很好的作用,养生同样注重精神状态的保健,所以,要战胜甲状腺病,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避免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甲状腺病患者可以在早上一睁眼,心里就默想:“今天真是好心情”,让自己怀着愉悦的心情开始每一天。还可以在临睡前,做十分钟的调吸放松。端坐排除杂念,先尽可能的 深深吸一口气,然后很缓慢的把气一点点地呼出,这样使一天繁杂的心态平静下来,机体得到放松休息。 2、体质养生:甲状腺疾病患者要适当配合中药进行身体的调理,增强自身的体质状况,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高强度的工作,劳累紧张、熬夜等,因为规律的生活习惯等对甲状腺疾病的康复很有必要。最主要的就是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是最好的治病方法。 3、饮食养生:甲状腺发生病变很多是由于患者不注意合理、科学的搭配日常饮食,造成了营养失衡。甲亢患者要忌食含碘食物,像海产品中以海带和紫菜含碘最多,平时甲亢患者应该避免食用。 4、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品,可导致甲亢患者机体代谢更加旺盛,心跳加快出汗更多,要少吃或不吃。甲鱼、乌龟有补肾滋阴散结作用,特别适合甲亢患者食 用。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可食用补血生血的阿胶、龙眼肉,平时还可以用沙参、玉竹、麦冬等滋阴之品煲汤,用菊花、玫瑰花、莲子心清热之品泡茶饮。 梨子“生者可清六腑之火,熟者可滋五脏之阴”;柑橘富含维生素C和钾,对甲亢

甲状腺癌患者护理知识1

甲状腺癌患者护理知识 一、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前护理 (1)与病人亲切交谈,使病人放心,以消除病人的不满和烦躁 (2)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各种不良刺激 (3)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及必要性,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过度紧张或失眠者,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5)指导病人掌握消除恐惧的方法,如听音乐、看书、散步、与室友交心等。 (6)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量多餐,均衡进食(8)按医嘱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和碘剂,以降低其代谢率,减少消耗。 二、甲状腺手术护理 [术前准备] 1.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 2.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术前准备 (1)口服复方碘溶液,从5滴开始,每日增加1滴至15滴,3次/d;或者10滴3次/d,连续服2周。 (2)口服普蒂洛尔(心得安)10—20mg,每日 3 次,脉搏小于60次/min者,停服1次。 (3)测定基础代谢率,控制在正常范围。 (4)保护突眼,白天用墨镜,睡眠时涂眼药膏。 (5)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6)术前用药禁用阿托品。 3.让患者了解术中体位,并指导患者作颈部固定身体活动的练习,以适应术后的需要。 4.准备气管切开包、小沙袋、无菌手套。氧气、吸引器。 【术后护理】 (1)术后给予温热或凉的流质、半流质饮食 (2)术后1--2天内给予温、流质饮食,以减轻因吞咽引起的疼痛 (3)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或自我催眠术,以减轻其对疼痛的敏感度 (4)指导病人取半卧位,正确保护手术切口。①避免颈部弯曲或过伸或快速的头部运动,以防气管压迫或引起伤口牵拉痛;②起床时用手支持头部,以免被牵拉。(12)按需输氧,床旁备气管切开包 (5)术后取半卧位,利于伤口引流,减少颈部张力,避免剧烈咳嗽、说话过多等,消除出血诱因

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迅速,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地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我国甲状腺癌将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 根据肿瘤起源及分化差异,甲状腺癌又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以及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其中PTC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5%~90%,而PTC和FTC合称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在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DTC生物行为温和,预后较好。ATC的恶性程度极高,中位生存时间仅7~10个月。MTC的预后居于两者之间。 二、诊疗技术和应用 (一)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有如下病史时需要高度警惕甲状腺癌,尽早进行筛查: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②全身放射治疗史;

③DTC、MTC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multiple hamartoma syndrome)、Carney综合征、沃纳综合征(Werner syndrome)和加德纳综合征(Gardner syndrome)]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通常在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和颈部超声检查而发现甲状腺小肿块。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晚期局部肿块疼痛,可出现压迫症状,常可压迫气管、食管,使气管、食管移位。肿瘤局部侵犯重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或交感神经受压引起霍纳综合征(Horner syndrome),侵犯颈丛可出现耳、枕、肩等处疼痛等症状。颈淋巴结转移引起的颈部肿块在未分化癌发生较早。髓样癌由于肿瘤本身可产生降钙素和5-羟色胺,可引起腹泻、心悸、面色潮红等症状。 2.体征 甲状腺癌体征主要为甲状腺肿大或结节,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并逐渐增大,质地硬,边界不清,初起可随吞咽运动上下移动,后期多不能移动。若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可触诊颈部淋巴结肿大。

中国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中国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外科部分)

3-2 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治疗 3-2-1 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手术适应证 下述情况下,可考虑实施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①出现与结节相关的压迫症状,如呼吸道、消化道、神经压迫症状等;②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内科治疗无效者;③肿物位于胸骨后或纵膈内;④结节进行性生长,临床考虑有癌变倾向或合并甲状腺癌高危因素;观察一年以上体积增大50%⑤因外观或思想顾虑过重影响正常生活而强烈要求手术者可作为手术相对适应症。 推荐:良性甲状腺结节符合以上适应证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3-2-2 病理确定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术式 在彻底切除甲状腺结节的同时尽量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根据结节的数量、分布、是否合并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依次考虑采用甲状腺肿物切除、部分切除、腺叶切除、次全切除、近全切、全切除术式。常规保留术侧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 定义: 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指仅切除甲状腺内肿物,而保留其余正常甲状腺组织的术式;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指切除包括肿物及周围部分腺体,而保留剩余正常腺体的切除手术; 甲状腺腺叶切除仅切除病变一侧腺叶,而保留对侧腺体及峡部甲状腺组织; 甲状腺次全切除即切除大部分甲状腺组织,只保留>1g的甲状腺组织或后被膜; 甲状腺近全切除即切除几乎所有甲状腺组织,只保留喉返神经入口处<1g的组织; 全甲状腺切除即切除所有甲状腺组织,无甲状腺组织残存。 全/近全甲状腺切除此术式应慎重使用,建议仅限于甲状腺双侧弥漫性病变、术中难以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且术者具备甲状旁腺、喉返神经保留手术技巧。

内镜甲状腺手术因其拥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可作为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手段之一。应慎重选择手术适应症,常用的内镜甲状腺手术径路有:胸骨切迹上径路、锁骨下径路、前胸壁径路、腋窝径路及其它径路。但目前内镜甲状腺手术在美观和手术微创性上尚不能达到完美的平衡,建议优先选择micotin手术等手术创伤小的径路。 3-2-3 术后处理 手术治疗后,应观察手术并发症(如出血、、呼吸困难、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等)的发生情况。研究表明,甲状腺手术经验丰富(年甲状腺手术量超过100例)的医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经验较少者明显降低。手术由于切除了部分或全部甲状腺组织,因此有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伴有高滴度甲状腺自身抗体者更易发生。因此,术后应当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如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应及时给予左旋甲状腺激素(L-T4)替代治疗。 推荐:建议由经过良好的专科培训或甲状腺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实施手术。 推荐:手术后发生甲减的患者应进行左旋甲状腺激素(L-T4)替代治疗。 二、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 DTC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占甲状腺癌的绝大多数。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约占85%,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 FTC)约占10%,Hurthle细胞或嗜酸性细胞肿瘤占3%左右。一般来说,PTC和FTC的分期、预后均相似。DTC的某些组织学亚型容易发生甲状腺外侵犯、侵袭血管及远处转移,这些亚型包括PTC的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弥漫硬化型以及FTC的广泛侵润型等,总体复发率高、预后相对较差。因此临床上应根据合理的危险分层,细化外科处理原则,不可一概而论。 低分化型甲状腺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TC),此类肿瘤容易出现大范围的肿瘤坏死以及肿瘤细胞核有丝分裂,临床生物学特点

甲状腺结节基础知识

---------------------------------------------------------------最新资料推荐------------------------------------------------------ 甲状腺结节基础知识 甲状腺结节: 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甲状腺结节分良性及恶性, 囊性病变三大类,良性结节占绝大多数,恶性结节不足 1%,甲状腺结节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的发病率高,但单发结节甲状腺癌的发生率较高。 症状表现: 1. 甲状腺体上发现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与周围不粘连,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质地较正常腺体略硬,无粘连无压痛的肿块,可长期维持原状或缓慢长大( 30 岁以上女性较多见)。 2. 甲状腺腺体内的结节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分界清楚,直径一般 3~4cm,结节较硬,硬度可超过实质性肿瘤,小囊肿一般无症状,巨大囊肿可产生压迫症状。 3. 起病急,有发热、咽痛及一侧或双侧甲状腺肿大而较硬,甲状腺腺体内的结节大小不一,可为单个或多个,质地较硬局部疼痛,并常向耳后,后头顶部放射,伴有甲状腺体部位显著疼痛和压痛。 4. 起病与发展过程缓慢,甲状腺肿大可不对称,结节坚硬且与腺体外邻近组织广泛粘连、固定,局部有隐痛和压痛,伴有明显的压迫症状,但局部淋巴结不肿大,多见于中年妇女。 5. 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仅甲状腺腺体内出现硬性无痛性 1/ 4

肿块,表面不平,生长速度较快,形态不规则,活动度差,后期可迅速生长而出现声音、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局部淋巴结肿大或出现远处转移。 6. 早期甲状腺轻度肿大,质软,无自觉症状,随着腺体增大,出现结节,肿大严重时可出现压迫症状,但甲状腺功能正常,发病年龄一般在 40~50 岁或以上,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病史长,常合并有心脏病变。 7. 起病缓慢,多见于中年妇女,弥漫性甲状腺肿大而无结节,或表现为甲状腺肿大不对称、表面呈分叶状,质地如橡皮样坚韧,无压痛。 判定: B 超检查是甲状腺结节首选的诊断方法。 B 超检查可判断甲状腺结节是单发还是多发;是囊性、实性还是混合性;有无包膜及包膜是否完整;有无血流及血流状况。 超声表现可把甲状腺结节恶性危险程度分为以下五级: 1 级: 形状规整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结节,内部无血流信号。 多见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囊内出血。 2 级: 形状规整的囊实混合性回声结节,实性部分有血流信号。 多见于滤泡型腺瘤、腺瘤性结节。 3 级: 形状规整的均匀实性回声结节,有时在被膜或结节内可见到微

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简介 甲状腺癌 (thyroid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是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1.5%,且近年有增长趋势。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按病理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癌(60%)、滤泡状腺癌(20%)、未分化癌(15%)、髓样癌 (7%)。其中乳头状癌较早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但预后较好;滤泡状腺癌肿瘤生长较快,属中度恶性,易经血运转移;未分化癌预后很差,平均存活时间3~6个月。 临床上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有时不易鉴别,处理亦感到困难,故需加以重视。此外,还可有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或转移癌,也有少见的甲状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甲状腺肉瘤及恶性畸胎瘤等。甲状腺癌中以乳头状癌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流行病学 甲状腺癌在国内外均为散发性。 1.发病率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因受到被调查人群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通常认为,甲状腺良性结节是常见疾病。目前,我国没有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的确切统计资料,美国的资料表明,4%~7%的成年人在体检时可发现甲状腺结节,而通过超声波检查甲状腺,或尸检发现的甲状腺结节更多,可高达30%~50%。但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结节的发生率仅为1%~5%,在甲状腺外科手术中可占甲状腺肿瘤的14%左右。也有报告甲状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女性占73%,男性占27%,并与外源性射线有关。 (1)地域分布:甲状腺癌的年发病率因地域、肿瘤登记系统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而言,男性甲状腺癌的年发病率为1.2/10万~2.6/10 万,女性为2.0/10万~3.8/10万。冰岛和夏威夷是高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地区,几乎是北欧和北美,如美国和加拿大的两倍。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较低,据天津市1993~1997年肿瘤发病登记资料,甲状腺癌的年发病率为0.35/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78%。在医院收治的病例中,甲状腺癌所占的比例因医院的类别有所不同,广西肿瘤医院15年收治各种恶性肿瘤18064例,甲状腺癌占1.70%,为第13位。 上海科大学肿瘤医院 1957~1990年收治甲状腺癌1732例,为该院头颈外科收治患者的首位。天津市肿瘤医院1954~1984年收治甲状腺癌1261例,占该院同期收治恶性肿瘤的4.42%。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近10年也治疗400余例甲状腺癌。内分泌系统的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高,甲状腺癌占内分泌系统癌

甲状腺术后饮食知识讲解

甲状腺术后饮食

建议可以多吃豆腐,是非常健康的食品。 多食用比如鱼,瘦肉,蛋,大豆制品,香菇,大枣等等 甲状腺病人术后饮食中适合吃的食物有:(1)宜多吃具有抗甲状腺癌作用的食物:茯苓、山药、香菇、猴头菇、无花果、慈姑、萝卜、菱、杏、魔芋、海参、海带及牛、羊、鹿等动物的靥肉。(2)宜多吃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的食物:甜杏仁、柿饼、芦笋、薏米、甲鱼、乌龟、核桃、香菇、蘑菇。(3)宜吃具有健脾利水作用的食物,如核桃、黑大豆、山药、韭菜、荔枝、桑椹、青鱼、虾、淡菜、猪羊肾、雀肉、鹌鹑蛋、石榴、梅子、薏米、扁豆、山药、魔芋。 问:甲状腺肿瘤手术后,吃什么好? ...... 答:甲状腺瘤的术后饮食问题:1忌食:油腻(如公鸡肉、鹅肉、猪头肉、牛羊肉、鲤鱼、虾、蟹等)、辛辣(如生葱、生姜、生蒜、辣椒等)、煎炸食品。2禁烟禁酒。3多食:海带、紫菜及新鲜的蔬菜、水果。4节情志:忌郁闷、忿怒、急躁、忧愁,保持开朗心情。5居住在地方性甲...... 西红柿生吃有生吃的道理,熟吃有熟吃的道理,西红柿生吃的时候,主要是为了获取西红柿里面丰富的维生素C,和丰富的营养素,我们熟吃的目的,经过加热以后的西红柿能够含有大量的番茄红素,这个具有抗氧化,防衰老,防肿瘤的功效.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建议:对于甲状腺瘤术后吃什么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你提到甲状腺瘤术后吃什么问题,为你解答如下1)应以新鲜、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为主,新鲜蔬菜、水果每餐必备。 2)多吃有一定防癌抗癌的食物,如菜花,卷心菜,西兰花,芦笋,豆类,蘑菇类,海参,鲨鱼等。 3)选用具有软坚散结作用的食物:海蜇,紫菜,淡菜,海参,鲍鱼,墨鱼,海带,甲鱼,赤豆,萝卜,荠菜,荸荠,香茹等。但此类食品性滞腻,易伤脾胃,食纳差和发热时要少吃。 4)不同体质选用不同食物。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可食用乳鸽,鹌鹑,鸡蛋,大枣,圆肉,生姜,大蒜,鲜菇等;肝肾阴虚可用乌鸡肉,猪腰子,黑豆,黑芝麻,核桃,鲍肉等;血虚可食用猪肝,猪骨,鹅血,菠菜,豆制品等。 甲状腺的最常用治疗方法就是手术,甲状腺手术后,甲状腺瘤术后吃什么好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助于提高疗效。专家提醒,甲状腺癌患者在饮食方面应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甲状腺癌诊断与治疗

甲状腺癌诊断与治疗 发表时间:2012-07-19T16:51:04.8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2期供稿作者:张丽媛 [导读] 甲状腺癌发病率为3.6~6.0/10万。儿童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癌的比例可高达50%~70%。 张丽媛(七台河市七煤医疗中心总医院 154600) 【中图分类号】R73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2-0249-02 【关键词】甲状腺癌诊断治疗 甲状腺癌发病率为3.6~6.0/10万。儿童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癌的比例可高达50%~70%。一般发病高峰为21~40岁。许多资料表明,发病年龄与病理类型相关,20岁以下者70%~80%为乳头状癌,而高龄患者中,未分化癌或分化差的滤泡状腺癌较多。女性多于男性,2:1~4,但男性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率比女性高,提示对男性甲状腺结节,尤其是单结节应予重视。一般认为,单发结节中癌的发生率为15.6%~28.7%,而多发结节为10%左右。甲状腺癌的尸体解剖、手术后病理检查和自然发病率差别较大,表明临床诊断困难,确诊主要靠术后组织学检查。其预后因不同病理类型而不同。 [诊断要点] 1.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 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一致,预后差别很大。恶性程度依次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 (1)乳头状腺癌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是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分化较好的恶性肿瘤。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甲状腺癌的60%。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约1:3。儿童甲状腺癌约70%属此类型。乳头状腺癌多数体积较小,一般直径2~3cm。肿瘤多为单发,肿块较小,质硬,边缘不清,活动度差。肿瘤生长缓慢,绝大多数乳头状癌局限于甲状腺内长期不变。约50%的患者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后得到确诊。这种情况多见于儿童患者。预后较好。10年以上存活率约为80%。 (2)滤泡状腺癌甲状腺滤泡状腺癌亦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属分化较好的恶性肿瘤,较乳头状癌少见,占甲状腺癌的15%~20%。多见于中老年患者,50~60岁发病率最高,女性多于男性。癌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肿块多为单发,少数可多发,质地较硬,边界不清。转移率较高,约30%患者就诊时已有转移,多数随血行转移到肺和骨骼,少数转移到淋巴结。 (3)未分化癌甲状腺未分化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部分起源于滤泡旁细胞,属分化较差的恶性肿瘤。占甲状腺癌的5%~10%。多见于老年男性。发病初期甲状腺出现结节,结节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并迅速增大,浸润甲状腺周围组织,以至甲状腺固定,不能活动,同时出现局部疼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可转移到淋巴结,也可通过血行转移到肺、骨骼等脏器。此型恶性程度高、转移快、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患者常在4~6个月内死亡。 (4)髓样癌甲状腺髓样癌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恶性肿瘤,故又称滤泡旁细胞癌。占甲状腺癌的5%~10%。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30~40岁的中年人,男女发病率无差异。大多数为散发,不与其他内分泌异常相联系。但20%~30%的患者有家族遗传性,家族性者可见于任何年龄。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化较好,肿块呈质地较硬的孤立结节。家族性髓样癌多为双侧发病,肿块较小,边界清楚,一般进展缓慢。多见区域淋巴结转移,转移较早,也可浸润邻近器官和血行转移到远处。恶性程度介于滤泡癌和未分化癌之间。5年存活率为70%~80%。 (5)其他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极低,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淋巴肉瘤、血管肉瘤、纤维肉瘤来源于甲状腺间质,鳞状细胞癌可能起源于残留的甲状腺舌导管或腮后体上皮。这些癌瘤恶性程度较高,局部浸润症状明显,转移较早,死亡率高。另外,偶可见甲状腺转移癌。其原发病一般以乳癌、肺癌和恶性黑素细胞瘤最为多见。 2.实验室检查 (1)甲状腺功能一般正常,偶而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表现,此时T3、T4升高,TSH降低。 (2)血清降钙素升高及癌胚抗原增高是髓样癌的特点。降钙素刺激试验用来早期诊断甲状腺髓样癌,也用来筛查有遗传倾向的高危人群。 (3)同位素扫描:应用同位素I-131或99mTc等的甲状腺扫描,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助于协助判断甲状腺肿块的性质。一般来讲,甲状腺癌的扫描图像大多为冷、凉结节,但温、热结节亦不能完全排除甲状腺癌。 (4)B型超声检查:甲状腺的B超检查可以较精确地判断肿块的实性,囊性或囊实性,测定结节的数目或肿块的大小,以及检测颈部肿大淋巴结。对于临床上不易触及的较小的甲状腺结节及淋巴结,B超检查可以提供帮助。尽管B超同样不能分辨良恶性,但-多数学者认为,B超结合同位素扫描,可以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符合率。甲状腺扫描为冷结节,B超检查为实性或囊实性,其甲状腺癌的可能性约为40%。 (5)X线检查:胸片观察有无气管移位和受压,有无肺转移。髓样癌患者甲状腺部位有致密、不规则、团块状钙化灶。 (6)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诊断思维程序] (1)甲状腺恶性肿瘤,当肿瘤体积较大,出现局部浸润症状和转移灶时,较易作出诊断,但往往已失去治疗机会。有时甲状腺癌患者首先出现淋巴结和远处器官的转移,此时甲状腺肿块很小,甚至无明显肿块,诊断较因难,常须病理活检后才能作出诊断。 (2)临床上对甲状腺肿物有下列情况时应考虑甲状腺癌的可能:①肿物增长迅速。②肿物坚硬,或表面凹凸不平。③肿物随吞咽活动差。④伴有声音嘶哑或其他压迫症状。⑤颈部淋巴结肿大,可做病理检查,证实是否由甲状腺癌转移而来。 (3)髓样癌常有家族史,多伴有多发内分泌肿瘤Ⅱ型。临床上可有腹泻、心悸、颜面潮红等症状。 除上述外甲状腺癌仍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4)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史很长,多数表现为双侧腺叶弥漫性肿大,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表面光滑,B超检查多为囊性,可有明显钙化区。肿物很可能产生压迫症状,即使很大亦可活动。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5)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多见,表现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肿大,橡皮样硬度,无明显结节。一般不出现压迫症状,血清TGAb和(或)TPOAb阳性。扫描示甲状腺内碘分部普遍稀疏。甲状腺穿刺可明确诊断。

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约占1%,是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也是内分泌 系统肿瘤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1]。统计研究表明,2010年在美国,有33930例女性患者和10740男性患者被诊断为甲状腺癌,其中1690例患者发生死亡[2]。在过去的30年中甲状腺 癌的发病率增加了2.4倍,各种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均逐年增加,是增加速率最快的 恶性肿瘤之一[3]。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TN)是甲状腺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及体征,其 发生与遗传及自身免疫有关,环境因素在促进肿瘤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引发肿 瘤基因型和表型的改变[4]。有时可使临床在诊断与治疗上感到困惑。如何确定TN是否存在、判断其性质、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ion thyroid cancer,DTC)和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与桥本病并存等疾病如何处理,是目前临床中最常见的基本问题。随着循证医学 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特别是TN临床病理学和肿瘤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开阔了临床诊 断的思路,并促进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 1 甲状腺癌的诊断 1.1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征与良恶性鉴别:甲状腺结节具有以下特征时恶性危险性增高:低回声、微钙化、边界不清或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缺乏晕,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信号增多、 不规则,可提高鉴别诊断良性及恶性甲状腺结节,提高其超声特征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文献报 道认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周边无声晕,纵横比大于等于1呈低回声,内部钙化灶特别 是砂粒样钙化为恶性结节的共同特征[5]。多发性结节多见于甲状腺增生,孤立结节多见于腺 瘤与癌[6]。46.9%甲状腺增生节结及75.4%甲状腺腺瘤结节有一个或多个囊性结构,内含蓄 积的胶质,中央变性和或出血。良性结节液性暗区所占比例较大,而恶性结节液性暗区所占 比例较小,且不规则[7]。良性结节与正常甲状腺组织比较主要是等回声,结节周围有规则声晕,包膜完整,边界清楚。而恶性结节以低回声多见,无完整包膜,边界不规则,不清楚, 周边声晕厚度不规则,不完全。结节钙化:良性结节主要是局灶性强回声,而恶性结节粗糙 不规则,一簇簇或细微的钙化[8],有资料报道乳头状癌钙化可达93%~95%[9]。结节边界:良性结节的边界多规则、整齐,而恶性结节的边界不规则,可见毛刺、乳头状突起。结节纵 横比:横切面上甲状腺结节前后径大于左右径时恶性危险性增高[10]。 1.2甲状腺癌的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 放射性核素扫描曾作为TN的首选检查。正常甲状腺组织与结节对放射性核素吸收和分布的 密度不同,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多数TC为冷结节,囊性结节也为冷结节,仅有10%~15%为恶性,而温结节中也有10%为恶性,因此,热结节并不能完全排除恶性[11]。放射性核素 扫描在某些情况仍有应用价值:①临床上触到TN,若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降低,则提示亚临床甲亢,放射性核素扫描可识别是否为热结节;②确定甲 状腺肿的大小;③评价胸骨后甲状腺肿;④测定异位甲状腺组织,如舌下甲状腺肿、卵巢 甲状腺肿等;⑤TC转移的检测和治疗观察。 1.3甲状腺癌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自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cell,FNAC)引入诊断TN 后,因其是一种微创性诊断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简便、准确等优点,备受临床医师和患 者的欢迎。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US-FNA)对不同大小的甲状腺囊实性及实性结节 的诊断具有准确的诊断价值。高分辨超声可以清楚地显示甲状腺实质内≥2mm的结节,诊断 甲状腺结节的准确性可达74%~82%;若结合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或组织学活检,准确性可达到90%以上[12]。李文波等[13]对168例患者的175个甲状 腺结节进行US-FNA检查,将穿刺细胞学及组织学的诊断资料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 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US-FNA对囊实性和实性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性相近(88.8%对

甲状腺癌的诊疗指南

甲状腺癌的诊疗指南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不足人类肿瘤总数的 1%。甲状腺癌的年发病率根据地理区域,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出现差异。Annals of Oncology 杂志发表了最新的甲状腺癌ESMO 临床实践指南,一起来学习一下把。 诊断 甲状腺超声检查(US)辅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应作为检测和表征结节性甲状腺疾病特征的一线诊断方法。 在样本不足的情况下,应重复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而对于滤泡性肿瘤,若甲状腺扫描示 TSH 正常且出现冷结节,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血清降钙素(CT)是甲状腺髓样癌诊断的可靠工具,对其进行检测应视为对甲状腺结节进行诊断性评估的一个组成部分。 分化型甲状腺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初始治疗为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术。对于良性甲状腺疾病实施手术后经组织学诊断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若肿瘤灶较小且位于甲状腺内,组织学分类有利(经典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型甲状腺癌、甲状腺微小浸润型滤泡癌)则可予以局部广泛性切除手术。 术后通常给予 131I 处理以消融任何残留组织及潜在的微小残余肿瘤。推荐高危患者使用放射性碘消融术,低危患者则不予推荐。对于中等危险的患者则视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

应使用术后甲状腺激素治疗以取代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并抑制 TSH 对肿瘤细胞潜在的生长刺激作用(抑制性治疗)。对高危甲状腺癌患者推荐使用 L-T4 以进行 TSH 抑制性治疗。 治疗开始后 2 到 3 个月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FT3、FT4、TSH),确定 LT4 抑制性治疗是否充分,6~12 个月时进行体格检查,颈部超声检查以及 rhTSH 刺激性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可行诊断性全身扫描(WBS)。 对无病患者的后序随访内容包括每年进行体格检查、血清甘油三酯测量及颈部超声检测。 复发性局部疾病应基于手术和放射性碘治疗相结合的方案,若手术不完整或放射性碘(RAI)摄入不足则辅以外照射放射治疗。 远端转移灶若位于肺部且病灶较小、碘摄入正常则更容易治疗;否则进行缓解治疗以延长生存期是可行的。推荐进行化疗,鼓励参与临床试验。 甲状腺髓样癌 手术前,所有疑似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均需先进行分期工作,包括血清 CT、CEA,钙和血浆肾上腺素、去甲变肾上腺素检测或进行24-h 尿收集以进行变肾上腺素或去甲变肾上腺素检测 )。 对于通过体格检查和宫颈超声检查无淋巴结转移证据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治疗方案包括双侧预防性中央淋巴结清扫术。对于术前影像学检查阳性的患者侧颈淋巴结清扫可能是最好的方案。

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就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得恶性肿瘤,也就是头颈部最为常见得恶性肿瘤。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得发病率增长迅速,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得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地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得第4位.我国甲状腺癌将以每年20%得速度持续增长。 根据肿瘤起源及分化差异,甲状腺癌又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 carcinoma,PTC)、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carcinoma,FTC)、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以及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其中PTC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得85%~90%,而PTC与FTC合称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carcinoma,DTC)。不同病理类型得甲状腺癌,在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DTC生物行为温与,预后较好。ATC得恶性程度极高,中位生存时间仅7~10个月。MTC得预后居于两者之间. 二、诊疗技术与应用 (一)高危人群得监测筛查

有如下病史时需要高度警惕甲状腺癌,尽早进行筛查: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②全身放射治疗史; ③DTC、MTC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mul tiple hamartoma syndrome)、Carney综合征、沃纳综合征(Wernersyndrome)与加德纳综合征(Gardner syndrome)]等得既往史或家族史。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通常在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与颈部超声检查而发现甲状腺小肿块。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出现相应得临床表现,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晚期局部肿块疼痛,可出现压迫症状,常可压迫气管、食管,使气管、食管移位。肿瘤局部侵犯重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或交感神经受压引起霍纳综合征(Horner syndrome),侵犯颈丛可出现耳、枕、肩等处疼痛等症状。颈淋巴结转移引起得颈部肿块在未分化癌发生较早。髓样癌由于肿瘤本身可产生降钙素与5-羟色胺,可引起腹泻、心悸、面色潮红等症状. 2、体征 甲状腺癌体征主要为甲状腺肿大或结节,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并逐渐增大,质地硬,边界不清,初起可随吞咽

甲状腺癌诊疗指南

甲状腺癌诊疗指南 【病史采集】 1.有下列情况者应高度怀疑: (1)非流行地区14岁以下儿童的甲状腺结节; (2)成年男性,甲状腺内的单发结节; (3)同位素扫描为冷结节,10%冷结节为癌肿。 2.无意中发现甲状腺结节。伴耳、枕、肩疼痛,声音嘶哑,呼吸及吞咽困难,少数存在霍纳 (Horner)综合征,顽固性水样腹泻,心悸、颜面潮红等症状。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 2.局部检查: (1)甲状腺结节质地坚硬,吞咽时腺体上下移动性减小,表面不平。 (2)肿物大小,部位,下缘与锁骨及胸骨的关系,侧方与颈动脉的联系。 (3)有无颈淋巴结肿大,标明大小、数目及部位。

(4)注意有无呼吸困难。 (5)肿块压迫颈交感神经,可产生霍纳(Horner)综合征。 【辅助检查】 1.检查声带有无麻痹,气管有无受压移位。 2.胸透或照片检查肺部有无癌转移。 3.颈部甲状腺B超了解结节部位、大小、与周围组织关系。 4.同位素碘131I甲状腺扫描及ECT:“冷结节”癌肿可能性大。 5.必要时行ECT全身骨显像检查,了解有无骨转移。 6.必要时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抽吸活检。 7.普外科手术前常规检查,肝胆B超检查。 【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细针抽吸活检见癌细胞可确诊,未获活检证据者,术中应作冰 冻切片病理学检查,术后普通病理检查确诊病理类型。 【鉴别诊断】

1.甲状腺腺瘤:多为单个,质软,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并随吞咽上下活动,如为囊腺瘤囊 内并有出血时,肿块可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2.甲状腺高功能腺瘤:伴有甲亢症状,基础代谢率高,ECT提示“热结节”。 3.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甚少见,甲状腺逐渐肿大,常限于一侧,表面不平,质似铁样坚硬。 常致与周围粘连。累及喉返神经出现声嘶、吞咽及呼吸困难。甲状腺功能常减退。颈部淋巴结不 肿大。针刺活检可鉴别,或术中冰冻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 (1)乳头状腺癌: 1)如颈淋巴结没有转移,癌肿尚局限在一侧的腺体内,应将患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 对侧腺体大部切除;如癌肿已侵及左右两叶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后服用甲状腺素片,至出现轻度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为度,或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碘治疗。

甲状腺癌中文版指南

NCCN甲状腺癌临床指南中文版 甲状腺结节女:男约为4:1。结节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50岁在美国率发生达5%。若行活检、手术或B超,结节发生率更高。50%的结节是良性。每年新发结节的发生率为0.1% ,开始于生活早期。但有头颈部放射史者的发生率高达2%。 相比之下,甲状腺癌是不常见的。在美国,一生中被诊断为甲状腺癌的风险低于1%(女性0.83%,男性0.33%)。2009年在美国有37,200新确诊的甲状腺癌病例。如同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的发生率女性是男性的2到3倍。随着甲状腺癌每年的发生率已增至6.2%,在女性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6位。年龄在15-24岁人群当中,甲状腺癌占所有诊断的恶性肿瘤的7.5%-10%。甲状腺癌在白人中发生率高于黑人。据2004-2006年期间数据统计,虽然各个年龄段都可发生甲状腺癌,但高发年龄在女性为45-49岁,在男性为65-69岁。 1985年1995年间,53,856 4%为髓样癌,2% 在2009年,在美国近1630名患者死于甲状腺癌。未分化癌几乎是致命的,尽管如此,大部分死亡病例是来自于乳头状、滤泡状和霍斯勒氏甲状腺癌,它们占所有甲状腺癌病例的95%。尽管甲状腺癌多见于女性,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可能因为男性患者被诊断时的年龄较大。 甲状腺癌的发生率从1950至2004增加310%,但死亡率减少44%。从1975年到2004年,甲状腺癌的发生率翻了一番。虽然这些统计数据有许多不定因素发生变化,但是发生率增高可能跟放射接触增加相关。相反的,死亡率的降低可能是更多的治疗方式的使用,但这个结论可能存在时间领先偏倚。 分化甲状腺癌的诊疗是一项挑战 分化甲状腺(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霍斯勒氏细胞癌)治疗存在所多挑战,那是因为很少有相关的临床试验进行。存在许多不一致的意见。尽管如此,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通 过内外科治疗仍能治愈,如果有需要还可以采取131I 放射导致甲状腺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碘治疗知识问答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碘(131I)治疗知识问答 1、甲状腺癌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甲状腺癌是颈部原发性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病理学上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类。真正引起甲状腺癌的原因仍不清楚,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头颈部或胸部上方在儿童时期曾接受X光或放射线治疗者较易发生甲状腺癌。 (2)桥本氏甲状腺炎伴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有更大的可能发生甲状腺癌。 (3)家族遗传性因素。 (4)碘摄入量的异常:摄碘过量或缺碘均可使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可能有关。 2、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高吗? 甲状腺癌占人体恶性肿瘤的3.8%(男性1.7%,女性5.8%)。男:女= 1: 3~4,是发病率增高最快的实体癌。美国数据统计发现,甲状腺癌发病率在1989至2012年间增长了5倍。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长同样严重,全国各地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杭州市2013年甲状腺癌已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1位。 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的趋势表现为各种种族、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均上升。不能仅用超声的大量应用来解释甲状腺癌发病率的上升。说明甲状腺癌发病的真实上升是不容回避的事实! 3、甲状腺癌有哪些类型? 甲状腺分为4种类型:

(1)乳头状癌:最常见,由滤泡上皮细胞衍生而来,约占甲状腺癌的80%。 (2)滤泡状腺癌:次常见。 (3)未分化癌:少见,极为恶性。 (4)髓样癌:由甲状腺旁细胞(一种神经内分泌细胞)发生而来,恶性度较高。 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腺癌是分化程度较高的甲状腺癌,合并称之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 DTC),占全部甲状腺癌的90%以上。 4、甲状腺癌的诊断手段有哪些? 1)颈部超声:高分辨率超声检查是评估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方法。根据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征来判断是否可能是甲状腺癌。 2)甲状腺扫描:使用同位素显像观察甲状腺结节的功能状态,判断结节良恶性的可能性。 3)CT:CT对判断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及鉴别实性和囊性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4)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使用细针穿刺活检甲状腺结节或颈淋巴结常可得到确诊。是重要的确诊手段。 5、DTC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如何治疗甲状腺癌最为有效? 大多数分化良好的DTC的治疗需要经历3个步骤:1)甲状腺切除术,主要术式有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甲状腺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是甲状腺癌根治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