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篇一:翻译技术领域的现状与展望

翻译技术领域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王华伟闫栗丽

翻译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催生了对翻译技术发展的强烈需求。中国翻译行业在借鉴国外同行经验的基础上,于2007~2008年间在翻译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也还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方面,而这也势必对我国的翻译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行业协会的推动

翻译技术的发展直接关乎整个翻译行业的翻译质量及效率,具备巨大的行业经济效益。对此,科技部、财政部都给与了足够的重视并拨出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在 2008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扶持计划中,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及基于先进语言学理论的中文翻译软件等赫然在列。而中国译协也在 2008年的第 18届世界翻译大会上专门辟出了翻译工具、术语管理和翻译标准等分论坛,着力推动翻译技术的探讨与发展。

2. 词典型翻译软件百花齐放

词典是使用范围最广的工具,它以使用便利的优势,几乎占据了每个计算机的桌面,无论语言学习者还是专业翻译人员,几乎都是必备工具。词典的发展从最早的单机版本发展至今,已经有很多种产品

类型,我们可以见到的有:电子词典、在线词典、手机词典等。“金山词霸”的网络版本“爱词霸”在这两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如爱词霸网络释义、谷歌金山词霸等一系列特色功能的相继推出,将词典型翻译软件的应用领域从传统的桌面计算机拓展到网络、手机等,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另外,类似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因为信息量大,检索便利而成为很多专业翻译人员查词的重要辅助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推出的基于用户发布词汇的词典编撰系统之前的词典都是以各大出版社公开发行的词典中的词条作为主要数据库来源,为用户提供查询上的便利。但是传统出版词典的方式存在发布周期长、词汇更新慢的缺陷。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提高了用户对新词更新的速度要求,为了方便新词汇的发布,词典编纂系统也就应运而生了。这是一种基于用户的词典发布系统,用户可自由发起词典编纂项目,自发组织人员参与项目,发起人可以按照需要给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权限,将词汇添加等基本工作和审核人员明确区分,既确保了词典的专业性,也实现了专业语料的适时更新和发布。

3. 机器翻译应用软件融入普通网民生活

谷歌语言工具的推出打破了互联网语言的藩篱,用户可以方便简捷地将目标语言的网页转化成自己的母语进行浏览。事实上,这也是机器翻译软件的一个应用领域,而国内的相关软件如金山快译等,专注于为普通网民提供更为友好的英中日网站浏览体验,并在亚洲语言的机器翻译应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他如华建等长期从事机器

翻译研究及应用的企业,也都推出了适用于普通网民的相关软件版本。机器翻译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4. 机器翻译技术研究获得显著突破

机器翻译按照引擎原理分为基于规则的和基于统计的两大类。基于规则多年来进展缓慢,鲜有重大突破,而基于统计的方法近年不断有新的突破,也来越来越收到关注。但是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更倾向于多种方法的融合,应用多种策略综合提升机器翻译的智能化程度。

在沉寂了几年后,机器翻译领域在近两年又开始逐渐活跃起来,并且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谷歌、百度、雅虎等各大搜索网站都推出了自己的在线翻译,Skype/MSN还推出了翻译机器人,日本NEC 在2007年推出了具备语音自动翻译功能手机软件,2008年4月,一种

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等特定领域智能翻译的“话语翻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发布新闻,称已可初步为特定领域的智能翻译提供语音合成及语意分析等技术支持。虽然这些只是在受限领域中进行的自动翻译,但这代表着机器翻译研究和应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实无论国内外,诸如谷歌、微软、IBM、日本东芝这样的IT巨头企业,从来就没停止过机器翻译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2008年11月,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NLPR)承办的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还组织了“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第四届机器翻译评测”,来自国内外的15家单位参加评测,并在研讨会

上分别介绍了各自系统的实现技术。实验室开发的新闻领域汉英机器翻译系统和科技领域英汉机器翻译系统在此次评测中成绩优异。

2008年11月,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欧洲专利局在京联合举办“SIPO-EPO自动机器翻译国际研讨会”。

2008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第八届中日自然语言处理共同促进会在京成功召开。

5. 翻译辅助工具市场波澜不惊

辅助翻译技术1998年开始进入中国,1999年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辅助翻译技术已经走向应用,其后,华建、赛迪、格微、传神、永利等公司陆续推出了自己的辅助翻译系统。新一代的辅助翻译系统均提供了网络版,大型项目可通过多人协同工作,短期内快速完成,确保了大、急项目的速度和一致性要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国际上,经过一系列并购之后,SDL吞并了诸多知名的翻译辅助工具提供商(如 Trados、Idiom、Catalyst等),其翻译辅助工具 SDL Trados成为业界的领头羊。而在国内,雅信 CAT是这一领域的主要供应商。总的来说,近两年翻译辅助工具市场并没有什么大的突破,这可能与辅助翻译技术相对成熟不无关系。辅助翻译技术已经成为专业翻译领域的主要技术推动力,而掌握CAT工具已经成为新一代翻译的一项重要职业能力,机助人译的工作模式已经越来越普遍。

6. 翻译管理平台领域颇有新意

翻译项目管理系统包括了项目统计分析和预处理、译员组织、文档传递、进度控制、过程质量跟踪记录、项目成本记录、译员费用结

算等,因研发投入比较大,开发周期较长,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公司自主研发和使用。一般来说,翻译项目管理适用于大中型项目的管理和控制,比人工作业更可靠,效率和质量也更高。

不同的翻译团队都有自己的翻译项目管理方法,但是关键环节都是一致的,所以系统设计的功能还有不少共同点,如最常用的字数统计、术语抽取、重复率统计、历史语料匹配、译前预处理、审校工具等功能。这些功能模块,可单独打包为产品提供给更多的用户使用,能很大程度提高单点作业的效率。

2007年3月28日,由传神联合(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传神辅助翻译及管理平台”——我国第一个以翻译机构为中心、以翻译规模化为目的开发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协同翻译处理平台在北京融科资讯中心顺利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得到了与会国内外专家的肯定。

2008年7月14日,沈阳格微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沈航人机智能中心)研发的“基于知识管理和智能控制的协同翻译平台”通过技术成果鉴定会。该项研究在利用知识管理技术实现人机双向协同翻译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了“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一等奖”。

7. 翻译辅助教学

随着辅助翻译技术的发展,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开始考虑应用辅助翻译技术来辅助教学。辅助教学通常会涉及到语料库建立、辅助翻译、作业的派发和回收、师生互动、质

量评价、记录和反馈等。另外,还有些辅助教学系统也设计了针对口译教学方面的功能,这其中还利用了语音识别和对比技术等。借助这些技术,学生可以更多的借鉴语料和经典素材获得更多能力的提升。

目前有些高校尝试与企业合作,开设翻译实验室,教师还可以借助企业提供的真实项目作为教学素材,将这些社会实用的内容增加到课程中,也可以针对某些专业针对性培养学生,借助语料库等辅助工具,使得学生快速掌握专业领域的翻译知识,更加符合社会需要,这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对培养实用型人才非常有价值。随着教育改革和创新步伐的加快,相信这种辅助教学技术会越来越多地得到市场的青睐和重视。

8. 翻译质量评价系统仍有待深化

在国际上,翻译质量的评价体系日趋完善,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SAE J2450和 LISA QA Module。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产业规模化发展,解决翻译产业中很多不规范、无序竞争的问题,让翻译产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目前国内主要的翻译质量标准是中国译协翻译服务委员会几年前编制的,但具体的翻译质量评价体系的引入则需要进一步的量化标准。目前大多数翻译公司都还没有完整而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这也是制约我国翻译产业规模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9. 翻译文档格式的标准化尚需时日

在翻译文档格式的标准化方面,本地化行业要远远走在前面,相

关做法也值得翻译行业借鉴。目前,本地化行业已经形成了标准,即以 XLIFF作为中间文件格式来翻译多语言文档。这种特殊的格式使翻译人员能够把精力集中到所翻译的文本上,而不用担心文本的布局,从而即使在翻译不同类型的文档时,也可以使用单一的文件格式。由于国内辅助翻译软件和翻译管理平台在整体技术上与国外同行仍存在一定差距,尚未在翻译文档格式的标准化方面作出应有的努力。目前国内翻译行业仍以传统的 Word文档为主,就长远而言,这势必会成为我国翻译行业向标准化和通用化方向发展的一个阻碍,也会对中外翻译交流构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未来这也将是国内翻译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10. 翻译技术人才的培养初现端倪

一切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归根结底都取决于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正是因为认识到人才对于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北京大学于 2007年首开北大计算机辅助翻译专业,该专业隶属于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语言信息工程系,是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辅助翻译硕士学位。该专业着眼于培养同时具备翻译技能及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人才,试图以此来解决传统翻译人才不懂技术以及传统技术人才不懂语言的困境。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也是解决翻译技术发展障碍的根本途径。相信这一创举会为更多的教育单位所仿效,从而为我国的翻译技术发展输入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

(本文摘编自一文;作者:王华伟/北京新诺环宇科技有限公司管理人员,闫栗丽/传神联合(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校事业部

总经理)

篇二:机器翻译的概况与相关的语法问题

机器翻译的概况与相关的语法问题

[摘要]机器翻译系统要求数据化的语言分析规则,但是汉语本身具有的语法标志不多,机器翻译里面的汉语分析问题实在是难以解决。通过机器翻译与汉语语法特征的探讨要建议来探讨汉语语法分析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机器翻译语法

一、导言

机器翻译就是运用计算机实现从一种自然语言文本到另一种自然语言文本的翻译(Hutchins,1996)。机器翻译要实现对自然语言的翻译,必然涉及对自然语言的处理技术。但是人类对于语言认知的过程仍然不清楚,所以计算机不可能达到人类对语言的驾驭程度。尽管如此,在当今信息社会,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入,对机器翻译研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至今其成果还不能满足需要,只是达到了初步实用的水平而已。这不是因为这门学问的历史比较短,研究不够,而是因为研究成果不平衡,只偏重于计算机科学方面。机器翻译涉及计算机科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因此,如果不研究语言的规律,汇集语言使用的知识,机器翻译系统只能是无源之水;反之,如果只有语言学研究成果而不能用计算机加以实现,机器翻译就是空话。总之,需要计算机工程师与语言学者密切合作,才能推动机器翻译不断发展。但现有的机器翻译研究几乎都是以计算机工程师为

中心进行的,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的语言学家实在不多。

在国内外研究中,外汉机器翻译系统地研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达到了初步实用的阶段。然而,汉外机器翻译的研究却进展缓慢,离实用化还有相当的距离。这是因为在汉外机器翻译中,除了一般机器翻译普遍存在的一些困难(如一词多义,结构歧义,语义歧义等等)之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困难。这些困难分布于翻译的各个阶段,包括汉语的分析和汉语到外语的转换和生成,不过最主要的还是汉语的分析。

本文首先回顾机器翻译的历史,探讨其研究的概况,并从汉语的语法分析方面对汉外机器翻译所特有的难点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试图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二、机器翻译研究的历史

1952年6月,美国的MIT举办了第一次机器翻译会议,从此开始,美国的机器翻译研究开始加速,真正在计算机上实现翻译。这一时期,由Goergetown大学和IBM公司合作,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超出了词-词对译概念的真正机器翻译系统。不过,这个系统只靠词与词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不采用语言学理论,因此翻译的质量很差,只显示机器翻译的可行性而已。

篇三:外文文献翻译----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

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

作者:JimPinto, 圣地亚哥,美国中部.美国

谈到机器人,就如同科幻一般。但是,仅仅因为机器人在过去几

十年里没有辜负自己的承诺,并不表示它们不会早到或者迟到。事实上,一些先进技术导致的机器人的时代更近更小、更便宜、更实用、更具成本效益。

肌肉,骨骼与大脑

任何机器人都有三方面:

? 肌肉:有效联系物理载荷以便机器人运动。

? 骨骼:机器人的物理结构与决定于其所从事的工作; 考虑到有效载荷这就决定了机器人的大小和重量。

大脑:机器人智能; 它可以独立思考和做什么; 需要多少人工互动。 ?

由于机器人已经被描绘于科幻世界,许多人期望机器人的外表更人性化。其实机器人的外表决定于它的功能和任务。不少机器,一点也不像人也明确地列为机器人。同样,有些像人的机器人也脱离不了机械结构或者玩具。

起初的机器人是又大,又只有很小的力。老水流动力机器人被用于三D环境:阴暗、肮脏、危险。由于第一产业的技术进步,已经完全改进了机器人的能力、业绩和战略利益。例如,80年代机器人由水流驱动过渡成为电力驱动单位。改进了性能和准确性。

工业机器人已在工作

在当今世界机器人数量已接近100万,有将近一半的在日本,仅有15%在美国。数十年前,90%的机器人用于汽车制造业,通常用于做大量重复的工作。今天只有50%用于汽车厂,而另一半分布于工厂、

实验室、仓库、发电厂、医院和其他许多行业。

机器人用于产品装配、危险物品处理、油漆喷雾、切割、抛光、产品的检验。那些被用于各式各样的任务的机器人数量,例如下水道清理,查找炸弹和操作日趋复杂的手术,在将来将持续上涨。

机器人智能

即使原始的智力,机器人已经被证明在生产力、效率和质量方面能够创造良好收益。除此之外,一些”聪明”机器人没有用于制造业; 他们被用于太空探险、外科遥控,甚至宠物,就像索尼的Aibo机械狗。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些其他应用表明机器人可能的用途,如果生产厂家认识到,工业机器人并不是要局限于一个方面,或者受限制昨日机械概念。

伴随着迅速增长的电力微处理器和人工智能技术,大大提高了机器人其潜在的弹性的自动化工具。新增加的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要求先进的智能。机器人技术融入各种辅助技术—机器视觉、传感器(接触),高级技工及语音识别。这一令人振奋的成果代表了新水平的工作应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认为是实际的机器人。实行综合的机器人视觉和触觉急剧地改变了新的产品和生产体系的速度和效率。机器人变得如此精确,以至于机器人可以应用于所有手工的场所不再是一个不可能的观点。半导体制造业是一个例子,高度一致的吞吐量和质量,不能靠手工或简单现机械就能实现。此外,通过使那些快速产品与传统硬质工具不相匹配部分

的转换和革新,取得了显著成果。

增强竞争力

如上所述, 机器人的应用起源于汽车制造业。通用汽车已拥有四至五万的机器人,但仍然能够继续发展并运用新方法。为了能使机器人更加智能化,现在已运用了大量新的战略选择。在过去的两三年里,汽车价格已经下降,为了不断创造利润,制造商降低生产和结构成本。这是唯一途径。

汽车厂改建新模式,通常需要投入数以亿计美元以购买设备。机器人制造技术的重点是通过减少资本投资的方式以增加适用性。新的遥控应用已被发现用在以专用设备自动作业的操作上了。它的灵活性能作业自动化发挥得更协调,并且有重大的成本优势。

机器人协助

其主要增长领域是智能机器人协助装置(IAD)。操作员熟练地操作着机器人,就好像是自己的手和脚变长,且更有力了。这就是遥控技术,没有人或机器人可以替代,它是有助于改造人类环境产品的一个新版本,多方面地帮助人类伙伴,包括动力供应、运动导向、线路跟踪以及程序自动化。

智能机器人协助装置运用遥控技术帮助人们以较少的压力,更多、大、好、快地操作零部件和有效载荷。利用人类机器界面,操作员和智能机器人协助装置携手合作以优化开放性、指导性和定位移动。传感器、计算机动力和操控运算法则将操作员的手令转译成人类提升能力装置。

遥控新格局

随着科技和由摩尔法带来的经济影响将继续变换计算机的能力和价格,我们应该期望更多创新,更多具成本效益的遥控结构,以及更多在传统服务重点之外的运用。

工业遥控设备最大的变化是,他们将形成一个更广泛的多种结构和机制。在许多情况下,牵涉到自动装置系统的配置,不会立即被认为是机器人。例如,自动操作半导体生产的遥控装置已远远不同于那些用在汽车制造业的遥控装置。

我们会有那么一天:更多这类可编程加工的遥控设备种类会比现今有的传统遥控设备来得多。一个突发性转变即将来临;它的潜力是巨大的,因为不久后遥控设备不仅能够提升成本效益,也能产生前所未有的优势和操作应用。远景展望

尽管机器人研究者希望仿效人类的智慧和外表,但是从未成功过。大多数机器人仍是无形的,也并非万能,也不能快速识别目标物体。两足直立行走的机器人微乎其微,比如本田P3就侧重于研究和示范样本。

较少结合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系统,因此它的要求,而不是机器人机器视觉视野。早期机器视觉领养付很高的价格,因为需要的技术知识”民心”等制度。例如,在八十年代中期,从辛辛那提市Milacron弹性制造系统的$900,000的机器视觉系统。到1998年,平均价格已降至$40000,并且价格继续下降。

今天,从Cognex, Omron花$2,000就能买到简单的配有视觉套传感器的模式。减价反映了当今电脑成本的降低,和为特殊工作如侦察

业等的视觉系统的重点开发。

机器人在世界各地的使用

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已上升到创纪录水平,它对家务杂事如除草和地毯吸尘有着巨

大的未开发的潜力。去年有3000个水下机器人、2300个爆破机器人和1600个外科手术机器人开始工作。预计吸尘和除草的家用机器人将大幅度增加,从2000年的12500到2004年末的500,000。iBOT Roomba吸尘器价格现在不到$。

近日炭疽恐慌,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人排架邮局的资料。事实上,美国邮政自动化有其巨大的潜力。去年,1000个机器人被安装来分类包裹。美国邮政总署估计,它有可能使用80,000机器人进行分类包裹。

环顾今日在我们身边的”机器人”:瓦斯自动泵、银行自动柜员机、自助式测试线,机器已经取代许多服务工作。

在今后的数十年,不难想象图像处理的发展进步、微处理器速度和人为模拟可能导致自动化成为世界上最无聊、低智力、低工资的工作。

Marshall Brain,的创办人,写了两篇有趣的关于未来机器人的论文,很值得一读。他觉得在今后40年内机器人将代替许多人类工作,那是很有可能的。根据Marshall Brain的预测,在他的论文”机器人种族”,人性化机器人将在2030年得到普及。他们将取代目前由人类从事的工作,如快餐服务清洁房间和零售服务。除非找到办法

来弥补这些失去的就业机会, Marshall Brain估计在2055年超过50%的美国人将由机器人代替而失业。

智能机器人将运用到每个角落

全球的HAL和数据与传感机器正在快速地接近。事实上,在某些方面智能机器人已开始承担起人类的工作。由于处理能力倍增,以及记忆装置技术带来更小更精确的传感器和传动,机器人将以新颖、各式各样地精彩的应用,成为今后滋生代新产品。

工业机器人

绝大多数机器人被应用在制造业等重复性任务比如给汽车喷漆以及简单装配。2000年全世界大约有10万名新的机器人,其中将近一半在日本,所以日本是最大的用户。在2002年年底有近80万工业机器人,这个数字有可能在2004年末增加到近100万人。

在过去十年中机器人的运用增加了,而同时价格则一直下滑。今天,机器人制造有1-2年的偿还期限。在北美,机器人的价格相对于劳动力成本已降至26,如果考虑质量的提高则将低至12。

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已达到纪录水平,在家务中,像清除草坪和清洁地毯方面,它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许多新的应用机器人

随着机器人智能提高,以及传感器、传动和运行机制的日甄完善,它的应用以大大增加了。现在有成千上万的水下机器人、破坏机器人、甚至还有用远程机器人来拆除手术。

数十个实验搜救机器人踏遍倒塌的世界贸易中心双塔楼搜索残

骸。机器人专家小组在第一现场操作实验机器人,用来探寻瓦砾。在阿富汗战争中所使用的机器人是美军作战的工具。他们被送入洞穴、建筑物或其他地区的, 作为部队的前锋,以防止人员伤亡。

巨人步行机器人被用来伐木。它用六个关节移动,前进和后退、横走、斜走,还可以转身和跨越障碍物。

在柏克莱分校,一个名叫micromechanical的微型昆虫飞行机器人,它有非常自然地精确度的节奏拍打翅膀。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又小、又灵活的装置可以探测火星表面和安全监察危险化学品泄漏,例如,秘密侦查敌军,。

预计吸尘和除草的家庭机器人将大幅度上升。现今用机器人做家务是很实际的。一个低廉的房屋清洗机器人近日出台了。一个极其畅销的小型电动车吸尘器(Roomba)标价$199,它绕完整个地板,期间它所到之处都被打扫和除尘了。Rodney Brooks?iRobot Roomba由马萨诸塞州的iRobot生产。iRobot是多家公司中的一员,他们联合计划在今后几年内推出一系列新的机器人。不久将推出新产品机器人,包括自动地板清洁器和实业工具,从而去从事无聊、肮脏、危险的工作,如检查油井。当然,自治油井督察人员并不像一些有识之士所预言的那样会和机器仆人一样颤动。虽然还是不太引人注目,但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正进入日常生活。

Rodney Brooks,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美国iRobot公司的董事长,参与了这场十年变革。他的新书” Flesh & Machines “主要研究与生命有关的许多主题的机器人。Brooks创造他所谓的”situated

creatures”的热情是本书的中心, “situated creatures”是我们后来当作我们的老师和同伴。

Rodney Brooks麻省理工实验室挤满了机器人,从机械腿到具有人类特性的机器人,用人类一样的表情和动作,依靠人力机器人接口。Brooks认为要人们接受机器人的生活是有争议的。普通版机器的第一代已经被实验室遗弃了。 Rodney Brooks对post-PC的未来有他的想法: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应该装在汽车里面、办公室和家里,并通过各种言论和动作接口在上衣口袋进行资料检索,还有用于沟通、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他坚持认为,智能时代,移动机械已经开始出现。你只需要知道哪里可以找到它们,或者在油井、医疗实验室、财政服务或者是建筑公司。

军事 & 国防应用

现在iRobot已经依美国防部的合同建造了一个机器人,其大小像手提箱那样,可攀爬楼梯,沟渠、可在水下三层生存。不同于携带炸弹的机器人,它有眼睛和耳朵,通过无线电连接传递所见所闻。这就是”PackBot”。它可被用来撇进一辆交通工具,用力把它扔进可能蛰伏着敌人的屋子的窗户。

一般来讲,机器人系统吸引了国防部的兴趣,因为他们有远距离军事行为的能力,使危险任务对人的伤害最小。

国防先进研究计划机构(DARPA)是国防部的中心研究和发展组织。DARPA的”分布式机器人程序”,旨在与合格的公司合作来发展微型的,有生物灵感的机器人设计和为军事应用的机器人控制新方

法。DARPA对微小型机器人特别感兴趣,因为它们的优势是可以制作单位成本较低,并且提供独特的使命。它们既可以单独又可以以团体的形式被用来实施和展开,来增强人类能力,执行危险的任务,以及完成从未想象过的任务。

潜在的应用包括监视、侦察、调查途径、欺骗、武器运送和小规模启动。为了侦查布雷区、小型传感器则被安装在机器人的跳脚上。小型机器人可送入市管道搜集情报。大规模使用机器人可以作为伪装。极小的微型机器人可注入锁孔用来开锁。

由于微型机器人类似小动物和昆虫、生理上赋予了灵感设计(跳、攀登、爬、草

等),加上记忆装置的应和智能材料提供了新颖和独特的移动装置的可能性。记忆存储技术使在单独硅片上的机械综合和电子功能成为可能。先进的微电子包装采用多芯片模块和混合信号,它带来了发展的新思路,并把遥控形式和功能联合起来。

用于军事用途的机器人或者完全由人类控制、半自主控制,或者是自主运行。为了能让微型机器人在不同的环境从事长时间工作,我们需要新方法以减少电力需求、控制能源利用与提供快速充电。

机器人的发展令人振奋的新领域

典型的自动化技术在文本、PLCs、计算机、显示器、控制、传感器、阀门、传动、数据传输、无线通讯、网络等上要讲究知识和经验,这正是这些机器人和机器人系统发展的重点要求。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机器人技术一定会成为一个令人兴奋的有益事业发展的新舞

台。

Robotics technology trends

By : Jim Pinto,San Diego,

When it comes to robots, reality still lags science fiction. But, just because robots have not lived up to their promise in past decades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will not arrive sooner or later. Indeed, the confluence of several advanced technologies is bringing the age of robotics ever nearer-smaller, cheaper, more practical and cost-effective.

Brawn, Bone & Brain

There are 3 aspects of any robot:

?

? Brawn:strength relating to physical payload that a robot can move. Bone: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a robot relative to the work it does; this

determines the size and weight of the robot in relation to its physical payload. Brain:robotic intelligence; what it can think and do independently; how

much manual interaction is required. ?

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篇一:翻译技术领域的现状与展望 翻译技术领域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王华伟闫栗丽 翻译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催生了对翻译技术发展的强烈需求。中国翻译行业在借鉴国外同行经验的基础上,于2007~2008年间在翻译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也还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方面,而这也势必对我国的翻译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行业协会的推动 翻译技术的发展直接关乎整个翻译行业的翻译质量及效率,具备巨大的行业经济效益。对此,科技部、财政部都给与了足够的重视并拨出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在 2008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扶持计划中,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及基于先进语言学理论的中文翻译软件等赫然在列。而中国译协也在 2008年的第 18届世界翻译大会上专门辟出了翻译工具、术语管理和翻译标准等分论坛,着力推动翻译技术的探讨与发展。 2. 词典型翻译软件百花齐放 词典是使用范围最广的工具,它以使用便利的优势,几乎占据了每个计算机的桌面,无论语言学习者还是专业翻译人员,几乎都是必备工具。词典的发展从最早的单机版本发展至今,已经有很多种产品

类型,我们可以见到的有:电子词典、在线词典、手机词典等。“金山词霸”的网络版本“爱词霸”在这两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如爱词霸网络释义、谷歌金山词霸等一系列特色功能的相继推出,将词典型翻译软件的应用领域从传统的桌面计算机拓展到网络、手机等,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另外,类似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因为信息量大,检索便利而成为很多专业翻译人员查词的重要辅助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推出的基于用户发布词汇的词典编撰系统之前的词典都是以各大出版社公开发行的词典中的词条作为主要数据库来源,为用户提供查询上的便利。但是传统出版词典的方式存在发布周期长、词汇更新慢的缺陷。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提高了用户对新词更新的速度要求,为了方便新词汇的发布,词典编纂系统也就应运而生了。这是一种基于用户的词典发布系统,用户可自由发起词典编纂项目,自发组织人员参与项目,发起人可以按照需要给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权限,将词汇添加等基本工作和审核人员明确区分,既确保了词典的专业性,也实现了专业语料的适时更新和发布。 3. 机器翻译应用软件融入普通网民生活 谷歌语言工具的推出打破了互联网语言的藩篱,用户可以方便简捷地将目标语言的网页转化成自己的母语进行浏览。事实上,这也是机器翻译软件的一个应用领域,而国内的相关软件如金山快译等,专注于为普通网民提供更为友好的英中日网站浏览体验,并在亚洲语言的机器翻译应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他如华建等长期从事机器

从《知否》看网络IP剧的发展现状

176 第2卷第3期 文化纵横网络IP改编剧目前已经成为影视行业内容输出的主要阵地,而网络小说又是影视IP市场的重要来源。《知否》是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古装IP剧,本身就具有流量属性,开播便受到关注与讨论。《知否》打破了传统古装剧的叙事特点,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讲述了以盛明兰和顾廷烨为主线的爱情故事,以及盛、顾、齐等家族的兴衰与封建礼教制度下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故事处处充满生活气息与现实启迪,体现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 一、制作精良,人物刻画细腻《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由正午阳光出品打造的古装IP剧。其出品的影视剧制作精良,无论在故事的打磨还是人物的刻画上,都追求细致独到。 《知否》云集了赵丽颖、冯绍峰、朱一龙等流量明星,还不乏陈瑾、曹翠芬、刘钧等实力派演员的加盟。每位演员在处理人物刻画中都做到了有血有肉,力求人物的饱满。一颦一笑都让观众深刻记住了每位角色性格与品性的不同。 人物的塑造,导演也尽力保持剧中人物的“非边缘化”和丰富性,通过台词、形体和表情等让观众在同一平行时空中看出每个角色的性格和人物心理的状态,体现为一种群像式的人物描写。如第十九集中,顾老侯爷去世,秦小娘露出真面目。导演为观众呈现出了舞台剧式的全景,即观众能在同一画面中看到所有人物,看到每一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尤其顾廷烨说出,你们每一个人都在演戏一样地过日子时,镜头切到四叔五叔心虚的对视,小秦娘子和大哥的冷漠不语,顿时所有人物的心理描写丰富起来,也让观众了解到了这个家族中的复杂与恩怨。 二、打磨细节还原历史风貌 为了使画面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质感,展现北宋时期的人文风光。主创团队从场景、道具入手细心打磨。根据史料记载和历史画册等资料,特意烧制了用于各大家族府邸中摆放的瓷器一千六百多件,宋式家具与内宅摆件也根据史料进行定制。剧集尊重历史风俗与传统文化,也为观众普及了历史知识。从剧集开始便向观众一一介绍了出现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产物,如投壶、打马球、锤丸等娱乐项目。汴京城内古朴的石板街,繁荣的街市,第一酒楼樊楼等场景以及官宦人家的传统服饰、马车等也都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北宋时期的历史风貌。 在拍摄中,大量运用自然光线,尤其是夜戏中利用烛光的明灭起伏来打光,渲染这种历史质感和氛围。既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视野,也为还原古代社会和传统文化做出了更加细致的探索。 三、观照现实,关切社会议题《知否》开播至今,之所以拥有高口碑,也在于其对现实 的投射。叙事运用现实主义手法,虽未涉及现实,但笔触锋 利,直面现代社会中关切的议题。如与家人之间的沟通,夫妻之间的相处,上司和下属之间的关系等,能让观众在关注剧集中几大家族命运的同时,也能激起一丝感悟,引起话题讨论与时代的共鸣。 由于阶级与财富的不同所引起的个体差异也在剧集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庶女出身的盛明兰,在隐忍中度日,守拙慎言,渴望父亲的疼爱,却只在盛老太太面前展露活泼聪明。盛墨兰,却在生母耳濡目染中变得恃宠而骄,嚣张跋扈,装柔弱耍心机去攀附高枝。《知否》塑造的不仅仅是一个个鲜活饱满的角色,也同样映射着社会的人生百态。 四、网台联动助力内容发酵《知否》由湖南卫视首播,后由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网络平台在台播结束后上线当天剧集,在该剧即将收官之时线上播放量已破80亿。网络平台施行VIP付费模式与台播同步,利用平台各自专区、弹幕等“亚文化圈”聚拢粉丝,营造话题。线上线下网台联动的运营方式,也在不断拓宽受众的收看方式与参与方式,实现了从网络小说到影视IP的转化,也从影视剧引流观众到原著小说的反哺。 依托互联网亚文化,网络话题在不断推进影视剧的热度。如在微博话题中,网友根据现实世界观、婚姻观等将剧中人物划分归类,有“白莲花团” “硬核奶奶团” “瞎眼男团”等,娱乐性凸显,引起了网友们的共鸣。剧中主要人物也在微博中参与话题的讨论,如盛紘的扮演者刘钧,因剧中林小娘称其为“紘郎”,就发布了一只关于红狼的微博,随着剧情的推进,盛紘抓到女儿墨兰与人私会时的叫声被网友称为“土拨鼠叫”时,将微博头像换成了一只土拨鼠,瞬间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 五、结语《知否》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网络超级IP的转化能力已趋于成熟。网络IP剧在我国影视剧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内容为导向仍然是目前必须要秉持的精神。中国影视剧要得到长足发展,必然需要一批极具匠心精神的作家、编剧认真打磨作品,谱写华夏史诗。 参考文献: [1]王雪梅.网络小说改编剧价值呈现与效果反思[J].电影文学,2015 (06).[2]王爽.“IP”热的传播学解读[J].传媒观察,2015(08).[3]谢磊,王雪梅.网络小说IP剧“生成”与“生存”研究[J].出版广角, 2018(04). [4]孙天垚.浅谈IP剧发展现状[J].科技智囊,2017(07).[5]曾一果.理性看待网络IP剧的繁荣[N].文艺报,2016.[6]邹雅婕.“5W”模式下网络IP影视作品的传播特征研究[J].传播力 研究,2017(03). 摘 要:网络IP改编剧已占据影视行业的半壁江山,且多由畅销网络小说改编而成。本文将以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 绿肥红瘦》为例,分析其叙述特点、人物塑造、内容营销等。关键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古装IP改编剧;现实主义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03-0176-01 从《知否》看网络IP剧的发展现状 巩汉曾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作者简介:巩汉曾,男,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

机器翻译

机器翻译 1 概述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又称为自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源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自然目标语言的过程,一般指自然语言之间句子和全文的翻译。它是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的一个分支,与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自然语言理解(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国内外现状 机器翻译思想的萌芽关于用机器来进行语言翻译的想法,远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人提出过了。在17世纪,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采用机器词典来克服语言障碍的想法。笛卡(Descartes)和莱布尼兹(Leibniz)都试图在统一的数字代码的基础上来编写词典。在17世纪中叶,贝克(Cave Beck)、基尔施(Athanasius Kircher)和贝希尔(Johann JoachimBecher)等人都出版过这类的词典。由此开展了关于“普遍语言”的运动。维尔金斯(JohnWilkins)在《关于真实符号和哲学语言的论文》(An Essay towards a Real Character andPhilosophical Language, 1668)中提出的中介语(Interlingua)是这方面最著名的成果,这种中介语的设计试图将世界上所有的概念和实体都加以分类和编码,有规则地列出并描述所有的概念和实体,并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性质,给予不同的记号和名称。本世纪三十年代之初,亚美尼亚裔的法国工程师阿尔楚尼(G.B. Artsouni)提出了用机器来进行语言翻译的想法,并在1933年7月22日获得了一项“翻译机”的专利,叫做“机械脑”(mechanical brain)。这种机械脑的存储装置可以容纳数千个字元,通过键盘后面的宽纸带,进行资料的检索。阿尔楚尼认为它可以应用来记录火车时刻表和银行的帐户,尤其适合于作机器词典。在宽纸带上面,每一行记录了源语言的一个词项以及这个词项在多种目标语言中的对应词项,在另外一条纸带上对应的每个词项处,记录着相应的代码,这些代码以打孔来表示。机械脑于1937年正式展出,引起了法国邮政、电信部门的兴趣。但是,由于不久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尔楚尼的机械脑无法安装使用。1903年,古图拉特(Couturat)和洛(Leau)在《通用语言的历史》一书中指出,德国学者里格(W. Rieger) 曾经提出过一种数字语(Zifferngrammatik),这种语法加上词典的辅助,可以利用机械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其他多种语言,首次使用了“机器翻译” (德文是ein mechanisches Uebersetzen)这个术语。 真正对机器翻译进行研究应该说是从布恩和韦弗开始的。他们研究的是自动词典万, 从1954年1月7日公开展示的IBM701型计算机开始, 机器翻译进人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从那时起, 很多国家都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随着 Internet 的普遍应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国际社会交流的日渐频繁,传统的人工作业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迅猛增长的翻译需求,人们对于机器翻译的需求空前增长,机器翻译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国际性的关于机器翻译研究的会议频繁召开,中国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机器翻译软件,例如“译星” 、“雅信” 、“通译” 、“华建”等。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商用机器翻译系统迈入了实用化阶段,走进了市场,来到了用户面前。 中国机器翻译研究起步于1957年,是世界上第4个开始搞机器翻译的国家,60年代中期以后一度中断,70年代中期以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都

机器翻译技术介绍

机器翻译技术介绍
常宝宝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 chbb@https://www.doczj.com/doc/0b9411207.html,

什么是机器翻译
研究目标:研制出能把一种自然语言(源语言)的文 本翻译为另外一种自然语言(目标语言)的文本的计 算机软件系统。 制造一种机器,让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无障碍地自由交 流,一直是人类的一个梦想。 随着国际互联网络的日益普及,网上出现了以各种语 言为载体的大量信息,语言障碍问题在新的时代又一 次凸显出来,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需要语言 的自动翻译系统。 但机器翻译是一个极为困难的研究课题,无论目前对 它的需求多么迫切,全自动高质量的机器翻译系统 (FAHQMT)仍将是人类一个遥远的梦。

机器翻译的基本方法
机器翻译的基本方法 ? 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方法 ? 直接翻译法 ? 转换法 ? 中间语言法 ? 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方法 ? 基于统计的方法 ? 基于实例的方法 ? 混合式机器翻译方法
目前没有任何 一种方法能实现机 器翻译的完美理 想,但在方法论方 面的探索已经使得 人们对机器翻译问 题的认识更加深 刻,而且也确实带 动了不少不那么完 美但尚可使用的产 品问世。
20世纪90年代以前,机器翻译方法的主流一直是基于规则的方 法,不过,统计方法后来居上,目前似乎已成主流方法,从学术 研究的角度看,更是如此。(Google translate)

机器翻译的基本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前,机器翻译方法的主流一直是基于 规则的方法,因此基于规则的方法也称为传统的机器 翻译方法。 直接翻译法 ? 逐词进行翻译,又称逐词翻译法(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 ? 无需对源语言文本进行分析 ? 对翻译过程的认识过渡简化,忽视了不同语言之间 在词序、词汇、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 翻译效果差,属于早期过时认识,现已无人采用 How are you ? 怎么 是 你 ? How old are you ? 怎么 老 是 你 ?

机器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1 Machine TranslationPast,Present,future

机器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1 戴新宇,尹存燕,陈家骏,郑国梁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3)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南京 210093) 摘要:本文回顾机器翻译研究的历史,介绍典型的机器翻译方法,包括:基于规则、基于统计以及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方法;针对机器翻译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基于混合策略的机器翻译方法,对统计以及机器学习方法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描述;论文还介绍了当前机器翻译评测技术;最后对机器翻译进行总结和展望。 关键字:机器翻译,基于规则,基于统计,基于实例,混合策略,机器学习 Machine Translation:Past,Present,future Dai Xinyu, Yin Cunyan, Chen Jiajun and Zheng Guoli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Novel Software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presents the history of machin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es some classical paradigms of machine translation: RBMT, SBMT and EBMT. Secondly, we introduce the recent research on machine translation, and describe the hybrid strategies on machine translation in detail, and discuss the applications of machine learning for machine translation. We also analyze the current techniques about evaluation on machine translation. Finally, we draw a conclusion and prospect on the research of machine translation. Keywords:Machine Translation, RBMT, SBMT,EBMT, HSBMT, Machine Learning. 1本论文工作得到863课题资助(编号:2001AA114102, 2002AA117010-04) 戴新宇博士生,主要研究自然语言处理;尹存燕助教,主要研究自然语言处理;陈家骏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自然语言处理、软件工程;郑国梁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软件工程。

我国网络文化发展的现状

我国网络文化发展的现状 摘要:网络的迅速发展,使网络文化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文化,网络文化构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先导。本文从我国网络文化概念及特点入手,探讨了当前网络文化的发展现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构建和谐网络文化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网络文化意识形态和谐发展 人类在20 世纪取得的最大科技成果莫过于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亚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价值观念。在梳理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营造积极健康 的网络环境,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网络文化界定 一般而言,网络文化是指人们在互联网中进行工作、交往、学习、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 的总称。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总的来说,它有如下特点: 1、广泛的社会参与性。囿于客观条件和诸多因素,以往文化的掌控者主要是社会精英阶层,他们人数虽少,但却牢牢把持着文化话语权。这种少数人主宰文化世界的状况,直至网络文化兴起后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理论上讲,网络文化基本上是一种没有限制的文化交流与沟通,可以而且能够实现全民参与。 2、网络文化载体的开放性。网络文化由于几乎不设门槛,没有政党、财团、社会集团和社会团体的力量规制,既无“把关人”之碍,又无专业身份之限,只要上手,就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发布信息和想

法。 3、网络文化的集大成性。以往文化形态的表达方式,具有各自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谁也代替不了谁,可是,网络文化似乎对以往所有的文化形态都发出了威胁。 二、网络文化发展的现状 1、文化形态多样化,网络文化发展势头强劲。 网络的包容性和交互性为网络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为网络文化形态的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随着网络功能的逐步完善和加强,网络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不但原有的传统文化形态得到了传承和弘扬,新兴的网络文化形态也日益丰富起来,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网络文化功能多样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网络文化多功能、包容性强的特点,为解决社会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另一条有效的途径。网络文化的民意汇集功能使平民能够通过网络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愿、看法,这个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提供了一个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捷径。网络文化的形成从某一角度来说对社会和谐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三、网络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知识产权受到严重的侵犯。 由于网络处于一种虚拟状态,因此知识产权的维护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网上大量的音乐、书籍、杂志多是免费的,没有支付版权费。网络文本的可复制性也致使知识产权的维护成为一大难题,而目前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2、“恶搞”成时尚,虚假信息泛滥 由于人人都可以参与,门槛低了,文化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假消息充斥网络,网络游戏凶杀暴力非常突出、低俗恶搞流行,网络色情泛滥……这些已经成为阻碍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绊脚石。恶搞

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5X3‘)15’ 1.兼类(P121):一个单词既可以作名词动词又可以作其他词类 2.机器翻译:用计算机软件代替人做的书面翻译 3.组合型歧义:一个字与前面的字成词,与后面的字成词,合起来也成词。 4.交集型歧义(P117):一个字与前面的字成词,与后面的字也成词。 5.人工智能:用计算机硬件、软件模拟人的行为,解决人类目前尚未认识清楚的问题。 6.人工智能软件的三大技术:知识表示、知识推理、知识获取。 7.语料库:单词、短语和句子组成的数据库。 8.知识工程:包括人工智能软件技术的工程。(知识工程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系统,就 是通过智能软件而建立的专家系统) 9.深度学习:一步一步在丰富起来的特征规律引导下,由浅入深完成推理的方法。 10.语用分析:分析成语和习惯用语的方法。 二、题解P36 例2.1 、2.2 例2.1 设有下列语句: (1)高山比他父亲出名。 (2)刘水是计算机系的一名学生,但他不喜欢编程序。 (3)人人爱劳动。 为了用谓词公式表示这些语句,应先定义谓词: BIGGER(x,y):x比y出名 COMPUTER(x):x是计算机系的学生 LIKE(x,y):x喜欢y LOVE(x,y):x爱y

M(x):x是人 定义函数father(x)表示从x到其父亲的映射此时可用谓词公式把上述三个语句表示为:(1)BIGGER(高山,father(x)) (2)COMPUTER(刘水)∧∽LIKE(刘水,程序) (3)(?x)(M(x) →LOVE(x,劳动)) 例2.2 设有下列语句: (1)自然数都是大于零的整数。 (2)所有整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3)偶数除以2是整数。 定义谓词如下: N(x):x是自然数 I(x):x是整数 E(x):x是偶数 O(x):x是奇数 GZ(x):x大于零 另外,用函数S(x)表示x除以2。此时,上述三个句子可用谓词公式表示为: (?x)(N(x) →GZ(x)∧I(x)) (?x)(I(x) →E(x)∨O(x)) (?x)(E(x) →I(S(x))) 三、论述(4X5‘)20’ 1.阐述深度、广度、代价驱动搜索方法。(P68) 答:广度优先搜索法:对全部节点沿广度进行横向扫描,按各节点生成的先后次序,

机器翻译研究综述

机器翻译综述 1.引言 1.1机器翻译的历史 现代机器翻译的研究应该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但是早在这以前很多人已经提出了相应的想法,甚至是远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提出要用机器来进行语言翻译的想法。 在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位科学家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与此同时,英国工程师同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副总裁韦弗在讨论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时,就提出了利用计算机实现语言的自动翻译的想法。在1949年,韦弗发表了一份名为《翻译》的备忘录,正式提出了机器翻译问题。他提出了两个主要观点: 第一,他认为翻译类似于解读密码的过程。 第二,他认为原文与译文“说的是同样的事情”,因此,当把语言A翻译为语言B时,就意味着从语言A出发,经过某一“通用语言”或“中 间语言”,可以假定是全人类共同的。 在这一段时间由于学者的热心倡导,实业界的大力支持,美国的机器翻译研究一时兴盛起来。 1964年,美国科学院成立语言自动处理咨询委员会,调查机器翻译的研究情况,给出了“在目前给机器翻译以大力支持还没有多少理由”的结论,随后机器翻译的研究就陷入了低潮期。直到70年代以后机器翻译的研究才重新进入了一个复苏期,随后机器翻译的发展又迎来了繁荣期 1.2机器翻译的主要内容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机器翻译领域中出现了很多的研究方法,总结如下:●直接翻译方法 ●句法转换方法 ●中间语言方法 ●基于规则的方法 ●基于语料库的方法 基于实例的方法(含模板、翻译记忆方法) 基于统计的方法 在当前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基于统计的方法进行的,因为基于统计的方法可以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并且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学知识作为支撑,可以让更多的计算机科学家投入到实用系统的研究中,极大的促进了统计机器翻译的发展。 下面对各个方法逐一的进行介绍。

浅谈我国网络文化的现状及管理(一)

浅谈我国网络文化的现状及管理(一)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随着近两年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手机网络功能的普遍实现,一些由网络文化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如何科学地管理网络文化,发挥网络文化的优势,制止不良网络文化的侵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网络文化现状管理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随着近两年网络应用技术的不断完善,特别是手机上网功能的进一步开发和3G网络的推广,我国网络文化发展也有了一些新的情况,如何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成为当前网络应用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一、网络文化的现状 网络文化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网络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推广和普及,以及技术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开发。互联网所具有的特点影响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及网络文化形态的形成。在发展的过程中,网络文化体现出了快捷性、自由性、开放性、互动性及创新性的特点,它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力量之强、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在人们广泛接受网络文化的同时,网络文化的现状也令人喜忧参半。 1.网络文化的优势明显 (1)多样化文化形态,促进创新文化产生 网络的包容性和交互性为网络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为网络文化形态的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随着网络功能的逐步完善和加强,不但原有的传统文化形态得到了传承和弘扬,新兴的网络文化形态也日益丰富起来,增强了人们对与世界及本国文化的认同感,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社会监督功能得以增强,成为民意反映渠道 网络文化多功能、包容性强的特点,为解决社会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另一条有效的途径。网络文化的民意汇集功能使平民能够通过网络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愿、看法,这个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提供了一个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捷径,并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起到了监督作用。从某一角度来说,网络文化的全民参与性对社会和谐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3)彰显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软实力” 网络文化的民族性、无疆界参与性,为凝聚民族精神提供了广阔平台,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提供了新的渠道。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的广泛传播,易于生产出容易被西方社会接受的内容,更能够便捷地传播到世界上网络开通的每一个角落,更有利于帮助世界各国人民建立对中国的正确认识,有效消除西方媒体对中国社会敏感问题的失实报道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2.网络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信息安全成为最大隐患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接近95%的用户都是采用美国微软的窗口系统,中国使用的大部分芯片也从美国生产的。这一现象不但不能促进网络文化长足健康的发展,而且使得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缺乏保障。特别是一些涉及国家重点产业项目的企业、单位及个人,更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稍有疏忽就会导致国家核心信息的流失,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机器翻译技术的探讨

机器翻译技术的探讨 六院五队-徐允鹏-12060143 摘要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在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技术日新月异的基础上,机器翻译的技术与应用得到了蓬勃发展。本文详细探讨了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方法、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方法和混合式机器翻译方法,并讲述了机器翻译的评估方法,最后介绍了机器翻译技术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机器翻译;基于规则;语料库;评估方法 1.机器翻译概述 随着国际化交流的普遍性,信息通信的日益膨胀,高效的处理不同领域各种语言之间的互译已成为当代人们的普遍需求。翻译是解决自然语言之间通信障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传统的翻译工作都是通过专业翻译人员完成,利用语言学知识进行自然语言之间的互译,帮助人们实现信息通信。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机器翻译系统帮助人们快速获取外文信息代替人工翻译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又称为自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源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自然目标语言的过程,一般指自然语言之间句子和全文的翻译。它是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的一个分支,与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自然语言理解(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 机器翻译是21世纪要解决的科技难题之一,主要困难是自然语言在各个层次上的歧义性。研究机器翻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语言的差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障碍,各行各业的人们面对大量他们不熟悉的语言的文档资料,如果单纯的依靠人工翻译,这些日益的待翻译材料将是一种非常沉重的负担,而机器翻译可大幅度减轻这种负担。同时,机器翻译对于了解人类语言和思维的基本机制,探讨人工智能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2.机器翻译方法 人们一直在寻求更好的解决机器翻译问题的方法,目前机器翻译方法主要有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和混合式机器翻译方法。 2.1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方法 2.1.1基于分析和转换的机器翻译方法 人作翻译时,把一个源语言句子译成目标语言句子,设计到四个基本操作:目标语言单词的检索、调序、删词、增词;机器翻译系统的过程包括检索、分析、转换和生成主要四个阶段,这被称为基于分析和转换的机器翻译系统,也被认为是模拟人类翻译活动最恰当的机

浅谈机器翻译存在的问题

机器翻译及其问题浅析 摘要:由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如何克服语言障碍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而人工翻译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利用机器翻译协助人们快速获取信息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机器翻译仍存在一些影响译文可读性和准确性的问题。本文将简单介绍机器翻译并对常见问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机器翻译问题语法应用 一、引言 机器翻译(Machine Tanslation,简称MT),又称自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不用的自然语言之间的翻译,它是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的一个分支,与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自然语言理解(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横跨语言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翻译学及人工智能等的综合学科,也是信息时代语言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二、机器翻译的简介 (一)机器翻译简史 人类在近代就萌发了机器翻译的梦想,但是真正把设想付诸现实还是因为计算机的诞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器翻译的研究历史课追溯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1946年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同一年,美国科学家韦弗(W. Weaver)和英国工程师布斯(A. D. Booth)在讨论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时,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进行语言自动翻译的想法。1949年,韦弗(W. Weaver)发表《翻译备忘录》,正式提出机器翻译的思想。经过六十年的曲折发展,到目前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以及人们对翻译需求的迅猛增长,给机器翻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机器翻译软件如“译星”、“雅信”、“通译”、“华建”等。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商用机器翻译系统迈入了实用化阶段,走进了市场,来到了用户面前。 (二)机器翻译的主要方法 机器翻译的过程一般可简化为三个阶段:原文分析、原文译文转化和译文生成。表象上,机器翻译的核心问题是翻译的准确性;实质上,体现在技术层面则是机器翻译系统采用的方法论问题。在方法论层面,机器翻译系统可分为基于规则(Rule-Based )和基于语料库(Corpus-Based)两大类。 基于规则(Rule-Based )就是由词典和语法规则库构成翻译知识库。尽管语言学家经过长期努力创建了含有成千上万条规则的规则库,覆盖了相当大范围的语言现象,但却难以

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本文在分析机器翻译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机器翻译的历史和现状,探讨了机器翻译所面临的问题及机器翻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发展趋势 1.引言 《圣经.创世纪》中第十一章巴别塔:“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1]。”这只是圣经故事,但告诉我们语言的不同确实是人们交流的极大障碍,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打破语言障碍的途径和办法。翻译则能克服语言障碍,使得不同语言人们之间能相互交流。谭载喜在他的《西方翻译简史》一书中提到我国的翻译史时说:孔子周游列国,在各地言语发音不尽相同,彼此交流甚少的当时,也不得不通过象寄之才(即翻译人员)以“达其意,通其欲”。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网络信息的激增,国际社会交流愈加频繁,机器翻译已成为克服交流时所产生的语言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

2.机器翻译的定义 计算机翻译通常叫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或MT),即全自动高质量机器翻译(Fully Automatic High Quality Machine Translation,简称FAHQMT或MT),就是人类利用计算机进行自然语言间的相互翻译,利用软件实现从一种自然语言文本到另一种自然语言文本的翻译[2]。 3.机器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人提出利用机械装置来进行语言翻译的想法,其中之一是如何用机械手段来分析自然语言。17世纪,人们首次提出使用机械字典克服语言障碍的设想。1903年,古图拉特(Couturat)和洛(Leau)在《通用语言的历史》一书中指出,德国学者里格(W.Rieger)首次使用了“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这个术语。1952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机器翻译会议,标志着机器翻译正式迈出了第一步。1978年在中科院计算机所的一台64K容量的计算机上成功地进行了20个标题的机器翻译测试。1987年在日本箱根举行了第一届机器翻译峰会(MT Summit),并决定以后每两年轮流在亚、欧、美定期举行。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微机的普及,相继出现了多种翻译软件,例如金山公司的词霸系列,实达铭泰的东方快车系列,Trados 翻译软件等。到目前为止,由于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研究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大幅度提高以及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处理上的应用,机器翻译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不过,机器翻译的水平距理想的“全自动高质量(FAHQ)”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3]。4.机器翻译面临的问题 4.1影响机器翻译质量的核心是歧义的处理。在词汇的层面上,词汇的歧义主要是一词多义,如英语单词“note”可以指“笔记”、“短信”、“注释”、“纸币”等。以下是词汇歧义的例子: 原文:Thank-you notes are heart-warming. 机器译文:感谢笔记温暖人心。人工译文:感谢信温暖人心。 在结构层面上,常见的结构歧义有and(和)结构,如nice girls and boys, 它既可表示“好女孩和男孩”,也可表示“好女孩和好男孩”,这种歧义只有人工翻译才能消除,计算机无法识别此歧义,可见歧义的处理是影响机器翻译质量的关键。 4.2人类翻译目标集中于目标语言,如果有必要的话,译者会采用灵活的方式以使翻译传情达意,有的时候会使用意译的方法,这是机器翻译所无法达到的。 以文学翻译为例,文学翻译是“传达作者的全部意图,即作者对在读者思想感情上产生艺术作用的全部意图……”。即使对于专业翻译工作者来说,文学翻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对于没有任何认知能力的机器。笔者曾让机器翻译了下面几句:以下是美国19世纪著名作家爱默森长篇散文Beauty中的原句。 原文:"But this beauty of Nature which is seen and felt as beauty, is the least part." —Beauty Ralph Waldo Emerson 机器译文:但是这哪个看见并且作为美丽感到的自然的美丽,是最小部分。 夏济安译文:可是凡是耳目所能辨认出来的美,只是自然之美的最低部分。 以下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早期创作的一则优秀短篇小说《竞选州长》中的原句。原文:"I hauled down my colors and surrendered." —Running For Governor Mark Twain 机器译文:我沿着我的颜色拖并且投降。 张有松译文:我偃旗息鼓,甘拜下风。 以上机器译文荒唐可笑。由于机器没有思维、推理、判断能力,缺乏人工译者的综合知识和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知识等,无法对原文产生全面的了解,做的只是机械转码,无法突破思维障碍。要获得地道完整的译文,必须对机器译文进行人工

网络文化发展现状

一.网络文化发展的现状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其显著特征之一便是信息网络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正逐渐向社会各个领域延伸,渗透,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网络文化为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新的载体,同时又给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少数大学生在网络中消极沉沦,甚至误入歧途.因此我们必须研究网络文化各个方面的特征,特点,清醒的认识到网络时代高校对大学生教育的工作面临的挑战,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教育工作的新办法. 二.网络文化的基本内涵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人类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21世纪蓬勃兴起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人类历史上信息技术的又一重大技术变革。文化作为折射生活基础的精神世界,其形式和内容自然会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变异。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已极大的缩短了知识和信息的时间和周期。这种形式生动,方法简便,范围广阔,效率又高的现代技术,在迅速改变着人类的认知渠道,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网络必将形成一种全球化的生存理念,冲击着多元文化和多元世界,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将给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都带来深刻的变革,也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一切都呈现开放快速变动和相互影响及渗透的状态的网络社会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思想观念,伦理观念,道德意识通过网络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全新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精神。可以说,网络不仅是一种高科技手段,而且是一种文化形态。我们生存在日益网络化数字化的环境中,它不但创造了一个覆盖全球的“在线空间”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网络时代特有的文化氛围——网络文化。 简单地说,网络文化是将知识和信息以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代码记录下来,并且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传播和交流;广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网络时代的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体现。 三.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网络文化一方面其基础特征是依靠网络技术的基本特点决定;另一方面,其基本特征所传导的内质所决定。因此网络文化就具有其他各类文化不同的基本特征。 (一.)网络文化的基础特征 1.网络文化是一种信息数字化文化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不再以“原子”的形式存在并散发,而是以“比特”的形式存在和传输。数字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原子”到“比特”的过程。2.网络文化是一种虚拟社区文化 网络的虚拟性就是把人的实践活动转移到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空间。 3.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性文化 网络创造了一种可以全球沟通的“网络语言”,它能够超越空间的限制而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它打破了国界,整个世界真正变成了“地球村”。 4.网络文化是一种平等个性文化 分散式的网络结构使网络社会没有中心、没有层次、没有上下级关系。 5.网络文化是一种多元竞争性文化 网络文化共生着不同的文化形态,包容传统文明状态下所产生的一切文化因素,各种文化的形式多元共存。网络文化的多元并存的必然结果是激烈的竞争,激发了人的智力创造,造就人类精神领域的种种奇观。

机器翻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综述

机器翻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综述 ACM Matrix_68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网络信息的激增,国际社会交流愈加频繁,机器翻译已成为克服交流时所产生的语言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回顾机器翻译研究的历史,介绍典型的机器翻译方法,在分析机器翻译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机器翻译的现状,探讨了机器翻译所面临的问题及机器翻译的发展趋势,对统计以及机器学习方法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描述;论文还介绍了当前机器翻译评测技术;最后对机器翻译进行总结和展望。 关键字: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基于规则;基于统计;基于实例;混合策略;机器学习 1引言 近年来,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而机器翻译作为自然语言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课题,同样为大家所关注。当电子计算机1946年问世的时候,人们就提出了机器翻译的想法,并且在1954年进行了第一次机器翻译试验。然而与后来的各种语言信息处理研究和应用(语言信息检索、文本自动分类、自动文摘、信息提取等等)相比,机器翻译却是进展最慢的。 从上个世纪40年代英国工程师Booth 和美国工程师Weaver提出利用计算机进行翻译的想法,到50年代欧美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致力于机器翻译的研究,再到60年代ALPAC置疑报告的提出,机器翻译走向沉寂。 学者们倾其大半生精力、商家投入为数可观的资金,经历五十多年不懈的研究和开发,得到的成果或者产品却常常不能令人满意。最近的二十年,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以及统计学和机器学习 方法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机器翻译本身的应用背景、目标等也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机器翻译在此背景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于统计、基于实例等新的机器翻译方法也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一些机器翻译系统也从实验室走向了市场。 本文第二节介绍了机器翻译的历史现状;第三节介绍了机器翻译面临的问题;第四节介绍几种经典的机器翻译方法;第五节给出近期机器翻译的发展趋势,介绍基于混合策略的机器翻译方法,对统计机器学习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进行总结;第六节讨论当前机器翻译的评测系统;最后,对机器翻译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2机器翻译的历史现状 机器翻译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G.B.阿尔楚尼提出了用机器来进行翻译的想法。1933年,苏联发明家П.П.特罗扬斯基设计了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 言的机器,并在同年9月5日登记了他的发明;但是,由于30年代技术水平还很低,他的翻译机没有制成。1946年,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随后不久,信息论的先驱、美国科学家W.Weaver和英国工程师A.D.Booth在讨论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时,于1947年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进行语言自动翻译的想法。1949年,W.Weaver发表《翻译备忘录》,正式提出机器翻译的思想。走过六十年的风风雨雨,机器翻译经历了一条曲折而漫长的发展道路,学术界一般将其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2.1机器翻译的开创期(1947-1964) 1954年,美国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University)在IBM公司协同下,用IBM-701计算机首次完成了英俄机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