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复习教学案 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复习教学案 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复习教学案 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复习教学案 粤教沪版

《走进物理世界》复习课教学案(1课时)

一、教学目标——我知道

1、了解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认识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科学。

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测量长度;会用量筒或量杯;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测量时间。

3、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

二、基本知识——大家学

(一)希望你喜欢物理

1、物理学是研究等各种物理现象的和的一门科学。

2、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每一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的发展。

3、学习物理学要重视和。

(二)长度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m)

2、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3、换算关系:1km = m;1dm = m;1cm = m;

1mm = m;1nm = m

(三)长度测量

1、长度测量的工具是。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认:看清零刻度线是否;看清和。

②放:刻度线紧靠被测长度,且与它。

③读:视线要刻度线,不要斜视,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下一位。

④记:记录结果应包括三部分:、估计值和。

3、误差:和之间的差异。

4、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①累积法②化曲为直③滚轮法④配合法

5、时间的测量①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

纳秒(ns)。

②测量时间的工具:、摆钟、机械表、电子表等。

(四)科学探究

1、探究的七要素:、、、、、

2、探究钟摆的奥秘

三、基本技能——我来演

1、单位换算:

(1)0.026m=_________mm =__________um=__________nm= ________km

(2)2.8×107um=__________m=_________mm=_________nm=_________km

(3)10min= s= ms= μs= ns

2、给下列测量结果填上适当的单位:

某同学身高是167.4 ,5 分的硬币厚约 2.0_______课本每张纸的厚度是73 _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 0.175 ,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约 6400 ,

3、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为12.56cm,其中准确值是__,估计值是_________,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4、用塑料皮尺物体长度,若用力拉着测,则测量结果将

_______;在冬天和夏天用同一把钢尺测同一物体长度,则在______

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假设物体的长度不随温度变化)

5、用刻度尺测板的长度如右上图,木板的长度应记为 __ __cm。

6、如右图3所示,停表的读数是 min s

7、下列物体最接近 6.2×104um的是()

A.同学身高 B.墨水瓶高 C.乒乓球高 D.铅笔芯直径

8、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9、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上海举行,我国选手包揽了全部五项冠军。他们在比赛中使

用的“大球”较以前的“小球”直径增加了 ( )

A.2 dm B.2 cm C.2 mm D.2μm

四、课堂训练——师生评

1、在右图中,物体A的长度________ cm.。

2、如图1-2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

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是,甲尺的分度值

是;乙测量的结果是,乙尺的分度值

是,尺测量较准确。

3、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

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A、物理课本的厚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

4、为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应该()

A、在记录实验资料时小数点后多保留几位数

B、根据测量要求尽量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C、尽量使每次的测量值相互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为45.30cm、45.28cm、

45.31cm,那么更接近真实值的数据是()

A、45.30cm

B、45.297

C、45.29cm

D、45.3cm

6、小明脉搏跳动为68次/min,在一次长跑比赛中,小明用自己的脉搏为同班的小华同学记时,测出跑1圈脉搏跳40次,则小华跑1圈所用时间为。

7、右图铜钱的直径是。

8、物理课上,同学们观察了右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金属

小球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

度为α,小球离开最低位置的距离为S),然后释放,小球将左右摆

动。

(1)此实验说明:

(2)课后小宁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

间(或摆动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对此,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小宁提出猜想:小球摆动的快慢可能跟细线的长度(L)有关。于是小宁和小军来到实验室,找来了以下器材:

A.秒表

B.长为0.8m的细线

C.长为1.0m的细线

D.铜球

E.铝球(D、E两球体积相等,都有相同的小孔,便于系线)

为了验证小宁的猜想,请你帮他们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选用的器材是(选填上列器材前的字母):

具体操作:

(3)对小宁提出的问题,除了他的猜想外,请你再提出两个猜想:①

五、课后作业——都会做

1、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

A 1米

B 2米

C 5米

D 8米

2、章天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A.18.77cm B.18.76cm C.18.74cm D.18.89cm

3、在日丽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

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59秒,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 )

A.10.30秒 B.10.59秒 C.10.88秒 D.10.18秒

4、怎样用量筒或量杯测小石块的体积?

5、小强用棉线测出地图上北京至郑州的铁路长为6.95cm,比例尺为1:10000000,则实际铁路约为 km。

答案提示

一、基本知识

(一)1、光、声、热、力、电;规律、物质结构2、推动社会生产力;3、观察、实验;

4、米(二)1、m;2、km、dm、cm、mm、μm、nm;3、103、10-1、10-2、10-3、10-9;(三)1、刻度尺;2、磨损、量程、分度值;平行;垂直;准确值、单位;3、测量值、真实值;

5、秒(s);停表(四)1、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和交流与合作;

三、基本技能

1、(1)26;2.6×104;2.6×107;2.6×10-5;(2)28;2.8×104;2.8×1010;2.8×10-2(3)600;6×105;6×108;6×1011;

2、cm;mm;um;m;km;

3、12.5cm; 0.06cm; 1mm

4、偏小;冬;

5、3.60;

6、3;4.4

7、B;

8、B;

9、C

四、课堂训练

1、1.30;

2、2.8cm; 1cm; 2.78cm; 1mm ;乙;

3、D;

4、B;

5、A;

6、35.3S;

7、1.05cm;

8、(1)小球受重力作用

(2)器材;A、B、C、D(或E);

步骤:①选长为0.8米的细线系上铜球,组成单摆②将小球拉到一定高度释放,同时计时③测出来回摆动10次所用的时间,算出来回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④再换用长为1米的细线系上铜球,组成单摆;用同样的方法算出来回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⑤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3)①小球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摆锤的的质量(m)有关

②小球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摆锤的的倾角(a)有关

五、课后作业

1、B ;

2、D;

3、C;

4、在量筒(或量杯)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然后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慢慢放入量筒(或量杯)的水中,让石块浸没,再读出此时水与石块的总体积V`,则小石块的体积为V`- V。

5、695。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已完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汇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物理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近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开创的。观察和试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 ◆英国科学家牛顿建立了科学的物理概念,运用归纳和数学分析的方法,总结出物体运动的定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统一了天地间的运动,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出生于19世纪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理性思维的代表,他建立的相对论使人们对时空有了新的认识。 ◆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是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在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算值,还要注明单位。 ◆物理学中把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误差,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巧记方法:km→m→m m→u m→nm m→d m→c m→mm 每下一级扩大103 倍每下一级扩大10倍

◆科学探究过程: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④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需要气体,液体,固体等作为传播的介质;在相同温度下三者关系如下:V固>V液>V气。真空不能传声。 ◆声在各种物质的传播速度: ◆声音的三要素: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⑴噪声的两种定义: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发声体做有规律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成为乐音。) ◆从环保的角度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其他声音都属于噪音。 (保证人们正常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保证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保证人们听觉器官不受损,声音不能超过90dB。)⑵如何控制噪音: ◆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入耳出减弱。 ◆控制噪声的三种方法:吸音﹑消音﹑隔音。 ⑶声音的利用: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回声定位、声呐、B超等。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利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清洗钟表、出去 人体内结石等。 第三章光和眼睛 ◆生活经验和观察实验告诉我们,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转播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光的现象可以解释,如影子的形成和日食、月食等。 ◆物理学中,常用字母C表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通常取C=3.0×108 m/s光在水、玻璃、空气和真空中的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真空、空气、水、玻璃。 ◆牛顿在1666年做过一个光的色散实验,揭开了色彩之谜。太阳通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不选或错选得0分) 1. 章天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18.77cm B.18.76cm C.18.74cm D.18.89cm 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3. 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是()A.采用正确测量方法 B.只要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 C.只要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 D.既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又多次求其平均值 4. 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先后用正确的方法测量三次,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3.46cm、13.44cm、13.44cm,测得的结果应表示为()A.13.447cm B.13.44cm C.13.45cm D.13.46cm 5. 用同一根刻度尺按正确方法测量一物体长度,共测了四次,其结果不同,这说明:()A.该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不定的 B.这四次测量结果都是不可靠的 C.测量不可避免地有误差 D.测量次数多了反而得不到正确结果 6. 甲、乙两位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甲的记录是 23.06cm,乙的记录是23.063cm。你认为符合测量要求的是()A.甲 B.乙 C.都符合 D.都不符合 7. 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钢球,要较正确地测出它的直径,应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A.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符号为___,常用单位及其符号分别为_________。长度的常用单位与主单位的换算关系分别_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最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_________,正确使用时首先应观察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在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_,估读时只允许估读到_________。测量结果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

第一章 1.物理学就是研究光、热、声、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和物质的一门科学。 2.请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资料,列举我国航天技术的重大成果。3.简述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的贡献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约为2.27______,某同学的身高为165_______,姚明比这位同学高出了________cm。 2.使用刻度尺前,应先观察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测量结果既要有_______,又要有_______,还要有___________。 3.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15cm的是() A.橡皮的宽度B.课桌的高度C.文具盒的厚度D.圆珠笔的长度 4.下列过程中,经历时间差不多为1s的是() A.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时间 B.人呼吸一次的时间 C.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 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 5.李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块木板的长度,如图所示。(1)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2)木板的起点对准_____________,终点对准_______________,木板的长度应为_______。要测量图示的一根曲线段MN的长度,谈谈你的方法。 请你用一把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测出一层教学楼的高度,写出你的办法。 3.给你一枚一元的硬币,你能想出多少种测硬币直径的方法?把所用的器材、步骤写出来。 1.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2.牛顿说过,没有_____________,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3.在科学探究中,猜测与假设是以自己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为基础做出的一种试探性解释。 4.科学探究的过程是由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和交流七个要素组成,其中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测试卷

第一章达标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00 μm =__________ m; (2)0.072 cm=__________ nm; (3)180 s =__________ h; 2.(1)如图甲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测得木块的长度是______ cm||。 (2)如图乙所示||,圆环的直径为________ cm||。 (3)如图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 s||。 甲乙丙 (第2题) 3.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1)课桌的高度为78______; (2)运动会上小强的百米赛跑成绩为15.2______||。 4.某同学发现湿衣服在夏天更容易晾干||,于是提出“衣服晾干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针对“衣服晾干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它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填科学探究的步骤)||。 5.某同学用量程为10 mL的量筒量取某液体||,读数时视线偏高如图所示||,该同学所得读数是________||,正确读数是________||。 6.如图所示是网上截图||,动车行驶的总时间为______h||。通过查找资料||,六安到上海虹桥的距离是557 km||,那么该动车平均每小时行驶

____________km(保留一位小数)||。 (第5题) (第6题) 7.现有以下几种刻度尺:(1)总长0.6 m的毫米刻度尺;(2)总长1.5 m长的厘米刻度软尺;(3)总长20 cm的毫米刻度直尺;(4)总长30 m的厘米刻度卷尺||。 配窗户上的玻璃时||,应选用第________种尺子;进行跳远比赛测量成绩时||,应选用第________种尺子;缝纫工裁剪衣服时||,应选用第________种尺子||。8.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在图中________(填字母)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________||。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识记知识之概念篇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力、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 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4、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有光年(l·y)、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5、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和纳秒(ns) 6、单位换算关系: (1)长度单位:①1l.y.=9.4605×1012km=9.4605×1015m ;②1km=1000m=103m;③1dm=0.1m=10-1m;④1cm=0.01m=10-2m;⑤1mm=0.001m=10-3m;⑥1μm=0.000001m=10-6m; ⑦1nm=0.000000001m=10-9m (2)时间单位:①1h=3600s=3.6×103s;②1min=60s;③1ms=0.001s=10-3s; ④1μs=0.000001s=10-6s;⑤1ns=0.000000001s=10-9s (3)面积单位:①1km2=1000000m2=106m2;②1dm2=0.01 m2=10-2m2;③1cm2= 0.0001 m2 =10-4m2;④1 mm2=0.000001 m2 =10-6 m2 (4)体积单位:①1dm3=1L=10-3m3;②1cm3=1mL=10-6m3 7、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看。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放。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且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3)读。读数时,要估读 ..到分度值的后一位 ...,视线要垂直于尺面。 (4)记。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并注明单位。 8、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叫误差; (2)为了减小误差 ....,应该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利用多. 次测量取平均值 .......的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3)误差不可避免 ......,只能尽量减小,错误 .....。 ..是可以避免的 9、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例:测量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化曲为直法(例:测一段曲线长度、从地图上测京广线的长度) (3)三角板直尺配合测量法(例: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 14、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或量杯中,观察液面 到达的刻度,即为液体的体积。读数 ...相平。 ..时视线要与液面凹面处 16、科学探究的过程: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 17、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重和摆角的大小无关 ..。摆长越长,摆动一 ..,只与摆长有关 次所需的时间越长。 18、在探究钟摆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如果你家 的摆钟老是走得比实际的要快 ..,你可以将摆锤下面的螺丝向下调节,增长它的摆长。 19、正确估读三法:在物理实验中测长度往往要求更精确些,这就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怎样才能正确地进行估读呢?分下面三种情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八年级是初中学生在校承上启下的关键的过度时期,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为了切实搞好各班物理科教学,力争让学生成绩有一定的提高,培养和发展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为九年级及中考奠定良好的基础,特拟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教学根本目标,以常规教研工作和教学常规的落实为主要工作,以校本教研为重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素质;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精神并落到实处,按照学校教务处指导要求,加强对新教材研究学习,加强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使更多的学生提高物理成绩而努力。 二、学情分析 我所授八年级二个班,大部分来自陆河县内,少数来自临近县--陆丰市和揭西县,由于我校七年级已经开始接触过物理一学期,所以这时候的八年级学生(插班生除外)对物理有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物理有一定兴趣,特别是八(1)班重点班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学习氛围较佳,基础更为扎实,可以重点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力争学习成绩大幅度超越次重点班。八(2)班是普通班,是我教学一大难点,把好班教好,不能代表一个老师的有多好,能把普通班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才是体现一位教师优秀教学的证明。培养学生一定的学习物理兴趣,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培

养他们一定的学习习惯,狠抓基础知识,杜绝难点,学习成绩尽量与重点班缩小差距。 三、教材分析(沪粤版教材编排特点) 1、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3、教科书采用了苻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苻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4、教科书图文并茂,由一个物理现象引发一个问题,由一个师生科学探究解决一个物理知识点,由一个知识点来为生活、生产服务,再由一配套练习巩固加深基础知识和各重难点。 四:目标任务 1、切实抓好本学科教学工作,从工作基础环节入手,从大面积的差生入手,从科学的方法入手,扎实工作,力争使八年级二个班的平均成绩、及格率、优秀率都有较大提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新版)沪粤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 (新版)沪粤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1.(2019·湖南初二期末)关于物理测量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零刻度线缺失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B.使用天平测质量时,一定要等指针静止并在分度盘的中央时横梁才算平衡 C.所有液体温度计都不能拿离人体读数 D.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进行测量,那么由此将可能引起测量结果偏小 【答案】D 【解析】A.刻度尺使用时可以从整刻度开始,零刻度线缺失的刻度尺也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故A错误;B.当天平指针两边偏转程度相同时,认为天平平衡可以测量天平质量;故B错误; C.体温计是液体温度计,它可以离开人体后再读数;故C错误; D.塑料卷尺本身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当我们用力拉尺进行测量时,读数会比实际读数偏小;故D正确。2.(2019·陕西初二期末)在测定圆柱体直径和周长操作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用游标卡尺测定圆柱体的直径 B.用直尺测定圆柱体的直径 C.用无弹性细线紧密在圆管上缠绕N圈并划线标记,再测出N圈总长度求平均值 D.用纸带缠绕在圆管上,在纸带重叠处用钢针扎透,展开纸带测出两点间距 【答案】B 【解析】A、用游标卡尺测量可以测量圆柱体的内直径和外直径,图中用游标卡尺是测量圆柱体的外直径,故A科学; B、单独用刻度尺不能准确测量出圆柱体的直径,可以借助于一个三角板或两个三角板用夹卡法测量圆柱体的直径,故B不科学;

C、用无弹性细线紧密在圆管上缠绕N圈并划线标记,再测出N圈总长度,用总长度除以圈数求出平均电阻,故C科学; D、用纸带缠绕在圆管上,在纸带重叠处用钢针扎透,展开纸带测出两点间距即为圆柱体的周长,故D科学。3.(2019·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初二期末)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5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40cm B.12.55cm C.12.36cm D.12.35cm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数据12.55cm与其它数据相比,相差较大,是12.55cm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的方法,所以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是:L= (12.34cm+12.36cm+12.35cm)/3=12.35cm,故选D。 4.(2019·湖北初二期末)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记录是2.72厘米、2.73厘米、2.42厘米、2.73厘米、2.72厘米,则正确的测量结果该为() A.2.72厘米 B.2.71厘米 C.2.725厘米 D.2.73厘米 【答案】D 【解析】分析五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2.42cm这个数据与其他四个相差太大,应该是一个错误数据;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 2.73cm.,故选D. 5.(2018·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七中学初二期末)下列是使用刻度尺的几点做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首先要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不能使用零刻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C.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能歪斜 D.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刻度线,记录时要有数值和单位 【答案】B 【解析】A. 使用刻度尺时,首先要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故A正确;BC、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能歪斜,但不一定必须对齐零刻线,故B错误、C正确;D. 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刻度线,记录时要有数值和单位,故D正确。故选B. 6.(2018·北京初二期末)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答案】A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测试题(20200705085058)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 ) A.猜想与假设 B.交流合作 C.提出问题 D.分析论证 2.下列过程中,经历时间约为 1 s的是( ) A.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时间 B.人呼吸一次的时间 C.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 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现象的是( ) A.骑自行车遇到障碍物时,刹一下车,自行车就慢下来了 B.发生日全食时,太阳不见了 C.在寒冷的冬天,使用电热毯睡觉更暖和 D.建筑工地上的钢筋淋到雨水会生锈 4.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线,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5.下列关于长度测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测量,读数时读到分度值即可 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的数字要多保留几位 C.实验时选用的仪器越精密越好 D.测量中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6.为了能够准确地测量一元硬币的厚度,小华用刻度尺一次测量出10枚硬币的总厚度,然后通过计算得出结果.在这个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选择分度值为 1 cm的刻度尺比较合适 B.小华的方法也适用于测一张纸的厚度 C.一元硬币的厚度应该在 1.5~2 mm之间 D.这种方法适用于微小长度的测量 7.下面的一组数据中,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 ①1.5 m ②23.0 mm ③4.8 cm ④0.72 dm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① 8.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五次测得的数据分别为L1=1.46 cm、L2=1.46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粤版)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八年级(上册) 教师: 目录 1.

3. 3. 3.3 3.4 3.5 3.6 3.7 3.89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一、课标要求 1.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二、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是教材的入门篇,共安排了4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相当于一个大的引言。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什么是物理学?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怎样学好物理学? 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方法;然后介绍两种最

常见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最后通过探究摆的奥秘,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本章内容丰富,立意高远,对学生学习物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既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又是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必要基础。 对于“什么是物理学”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在后面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和体会,所以这里教材处理的比较简单。通过两个现象和实验引出了“物理学就是研究光、热、声、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重点不是放在物理学的定义和内涵上,而是放在对情景的感受和实验模拟的观察上面,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现象,引发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和尝试解释这些现象的兴趣和动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对于“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这个问题,教材主要是通过第1节的“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来体现的。这一段重点介绍了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关系,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认识学习物理学的作用。 本章的教学重点: ⑴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起始课的重要目标。 ⑵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提高实验技能。 ⑶初步感受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本章的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和合理选择测量方法。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经历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 全章共4节,每节计划用2课时;全章小结与检测:2课时;共10课时。 教学点滴 1.了解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认识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 结构的科学。 2.认识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归纳和数学分析、建立概念和探究规律、理性思维等。 3.初步体会实验对物理的重要性。 4.了解物理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难点:认识研究问题运用科学方法。 多媒体设备、激光光学光学仪器、感应起电机等 一、新课引入: 先让学生朗读章首诗,由此引出课文第一部分:物理学就在你身边。 二、新课教学: (一)物理学就在你的身边 播放有关海上日出和闪电的音像片段,让学生了解有关自然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活动1与活动2的实验。 演示 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偏折的现象演示2:利用感应起电机模拟闪电和雷声。 “世界物理年”:投影世界物理年徽标,介绍“世界物理年”来历。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测试卷

第一章达标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00 μm =__________ m; (2)0.072 cm=__________ nm; (3)180 s =__________ h; 2.(1)如图甲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测得木块的长度是______ cm。 (2)如图乙所示,圆环的直径为________ cm。 (3)如图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 s。 甲乙丙 (第2题) 3.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1)课桌的高度为78______; (2)运动会上小强的百米赛跑成绩为15.2______。 4.某同学发现湿衣服在夏天更容易晾干,于是提出“衣服晾干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针对“衣服晾干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它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填科学探究的步骤)。 5.某同学用量程为10 mL的量筒量取某液体,读数时视线偏高如图所示,该同学所得读数是________,正确读数是________。 6.如图所示是网上截图,动车行驶的总时间为______h。通过查找资料,六安到上海虹桥的距离是557 km,那么该动车平均每小时行驶____________km(保留一位小数)。

(第5题) (第6题) 7.现有以下几种刻度尺:(1)总长0.6 m的毫米刻度尺;(2)总长1.5 m长的厘米刻度软尺;(3)总长20 cm的毫米刻度直尺;(4)总长30 m的厘米刻度卷尺。 配窗户上的玻璃时,应选用第________种尺子;进行跳远比赛测量成绩时,应选用第________种尺子;缝纫工裁剪衣服时,应选用第________种尺子。8.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在图中________(填字母)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配沪粤版)

八年级物理识记知识之概念篇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力、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 学。 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 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4、在国际单位制(SI )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 ;常用单位有光年(l ·y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和纳米(nm )。 5、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常用单位有小时(h )、分(min )、毫秒(ms )、微秒(μs )和纳秒(ns ) 6、单位换算关系: (1)长度单位:①1l.y.=9.4605×1012km=9.4605×1015m ;② 1km=1000m=103m ;③1dm=0.1m=10-1m ;④1cm=0.01m=10-2m ;⑤ 1mm=0.001m=10-3m ;⑥1μm=0.000001m=10-6m ;⑦ 1nm=0.000000001m=10-9m (2)时间单位:①1h=3600s=3.6×103s ;②1min=60s ;③1ms=0.001s=10-3s ; ④1μs=0.000001s=10-6s ;⑤1ns=0.000000001s=10-9s (3)面积单位: ①1km 2=1000000m 2=106m 2;②1dm 2=0.01 m 2 =10-2m 2;③ 1cm 2= 0.0001 m 2 =10-4m 2 ;④1 mm 2=0.000001 m 2 =10-6 m 2 (4)体积单位:①1dm 3=1L=10-3m 3; ②1cm 3=1mL=10-6m 3 7、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看。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放。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且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 (3)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 ,视线要垂直于尺面。 (4)记。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并注 明单位。 8、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叫误差; (2)为了减小误差....,应该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利用多. 次测量取平均值....... 的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 (3)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 9、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例:测量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新沪粤版《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沪粤版《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不选或错选得0分) 1. 章天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18.77cm B.18.76cm C.18.74cm D.18.89cm 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3. 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是()A.采用正确测量方法 B.只要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 C.只要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 D.既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又多次求其平均值 4. 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先后用正确的方法测量三次,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3.46cm、13.44cm、13.44cm,测得的结果应表示为()A.13.447cm B.13.44cm C.13.45cm D.13.46cm 5. 用同一根刻度尺按正确方法测量一物体长度,共测了四次,其结果不同,这说明:()A.该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不定的 B.这四次测量结果都是不可靠的 C.测量不可避免地有误差 D.测量次数多了反而得不到正确结果 6. 甲、乙两位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甲的记录是 23.06cm,乙的记录是23.063cm。你认为符合测量要求的是()A.甲 B.乙 C.都符合 D.都不符合 7. 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钢球,要较正确地测出它的直径,应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A.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 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符号为___,常用单位及其符号分别为_________。长度的常用单位与主单位的换算关系分别_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

第一章 1.物理学就就是研究光、热、声、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与物质的一门科学。 2.请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资料,列举我国航天技术的重大成果。 3.简述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的贡献与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约为2、27______,某同学的身高为165_______, 姚明比这位同学高出了________cm。 2.使用刻度尺前,应先观察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测量结果既要有_______,又要有_______,还要有___________。 3.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15cm的就是( ) A.橡皮的宽度 B.课桌的高度 C.文具盒的厚度 D.圆珠笔的长度 4.下列过程中,经历时间差不多为1s的就是( ) A、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时间 B、人呼吸一次的时间 C、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 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 5.李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块木板的长度,如图所示。(1)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_________。 (2)木板的起点对准_____________,终点对准_______________, 木板的长度应为_______。 要测量图示的一根曲线段MN的长度,谈谈您的方法。 请您用一把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测出一层教学楼的高度,写出您的办法。 3.给您一枚一元的硬币,您能想出多少种测硬币直径的方法?把所用的器材、步骤写出来。 1. 就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2.牛顿说过,没有_____________,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3.在科学探究中,猜测与假设就是以自己的_________与_________为基础做出的一种试探性解释。 4.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由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与交流七个要素组成,其中

新沪粤版《第一章_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不选或错选得0分) 1. 章天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18.77cm B.18.76cm C.18.74cm D.18.89cm 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3. 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是()A.采用正确测量方法 B.只要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 C.只要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 D.既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又多次求其平均值 4. 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先后用正确的方法测量三次,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3.46cm、13.44cm、13.44cm,测得的结果应表示为()A.13.447cm B.13.44cm C.13.45cm D.13.46cm 5. 用同一根刻度尺按正确方法测量一物体长度,共测了四次,其结果不同,这说明:()A.该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不定的 B.这四次测量结果都是不可靠的 C.测量不可避免地有误差 D.测量次数多了反而得不到正确结果 6. 甲、乙两位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甲的记录是 23.06cm,乙的记录是23.063cm。你认为符合测量要求的是()A.甲 B.乙 C.都符合 D.都不符合

7. 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钢球,要较正确地测出它的直径,应使用的测量工具是()A.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符号为___,常用单位及其符号分别为_________。长度的常用单位与主单位的换算关系分别_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1000m,1m=10dm=100cm=1000mm 1m=10 um=10 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 .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 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二、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新课标第一网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音色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三、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沪粤版走进物理世界练习题及答案

沪粤版《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 1.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杰出的_________学家。 世纪,由于法拉第等物理学家在电与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人类社会便由“蒸汽时代”进入“”。 4.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神舟”号载人飞船,将首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次日,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成功返回。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载人航天成功的国家。 5.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6.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_________组成。 7.一名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给他补完整:一张普通纸的厚度约60 ;活动铅笔芯直径是,人正常走路的一步长约800 . 8.某学生将10枚壹圆硬币整齐叠放后测得其高度为厘米,则该同学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一枚硬币的厚度是m. 9.测量时误差的产生跟和有关系,减小测量误差,常采用的办法是进行,然后取各次测量结果的 . 10.一根钢管,已测得管的内直径为;现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量钢管的 外径,读数如图所示.由此得钢管外径是cm,钢管壁的厚度 是mm.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1.有下列器材:a.白纸条;b.钟;c.大头针;d.刻度尺;e.重锤;f.圆柱体.若要测出圆柱体的周长,应选用的器材是() 12.木工小组的同学在修理桌子时,要测量桌子腿的长度,这种测量要达到的准确度是() A.微米 B.毫米 C.厘米 D.分米 13.为了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应该()

八年级沪粤版物理上册期末试卷

八 年 级 上 册 物 理 试 题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 】 A .卷尺 B .游标卡尺 C .螺旋测微器 D .挂钟 2.为了解身体状况,小丽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 】 A .身高16m B .质量40kg C .体温37℃ D .1min 心跳75次 3.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能辨别主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声速 4.一束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相互垂直,则入射角为 【 】 A .0° B .40° C .45° D .50° 5.小李同学用一副老花镜,通过调节镜片与白纸板之间的距离,终于看到了窗外景物成在纸上的清晰的像,他所看到的像是 【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正立缩小的实像 6.比较下列三个密度的大小:1.5t /m 3、1.5kg /dm 3、1.5g /cm 3 【 】 A .1.5t /m 3最大 B .1.5kg /dm 3最大 C .1.5g /cm 3最大 D .一样大 7.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A.B.C. D. 8.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凝固C.液化D.凝华 9.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A.泥土砖块B.金属块C.泡沫塑料块D.水泥砖块 10.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有能量 D.光沿着直线传播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1.海豚可以利用超声波相互交流,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填选“信息”或“能量”) 1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计值和_________组成的。 13.有一金属块质量是300g,体积是20cm3,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____g/cm3;如果将它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__kg/m3. 14.为了防止森林、草地发生火灾,在野外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它对太阳光具有_______作用. 1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__________℃. 第15题图第19题图 16.融雪时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主要是因为雪在熔化过程中要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