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方言与其地域文化

浅谈方言与其地域文化

浅谈方言与其地域文化
浅谈方言与其地域文化

浅谈方言与其地域文化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地域的多个文化特征,来揭示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相互关系。让我们感受地貌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生活。

【关键词】方言地域文化历史地理环境文化习俗

前言

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通语有所差异的话。就一般情况来说,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时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反映民族文化,方言反映地域文化,其中的规律是一样的,前者是整体,后者是分体,二者之间是大同和小异的关系。

正文

研究语言,不了解民族文化就不能有真切的理解,研究方言也必须关注地域文化;换一个角度看,要了解民族文化或者地域文化,透过语言和方言这个载体便是一条便捷的途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就正是许多交叉学科相互渗透、共同努力的结果。那么,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有哪些重要的视角?应该着重发掘哪些方面的语言事实,考察哪些方面的文化特征?

一方言与地方历史

我们都知道,方言是历史上形成的,现存的方言的许多特征只有联系地方史料才能正确理解。比如闽语区大家都知道的“妈祖”、“天妃”,也进入了方言口语:泉州人把面目威严的女人喻为“天妃妈”。由此可见历史人物在当地的深远影响,在方言中留下的印记。

语曰:“四川一百单八县,县县有方言。”清代前期“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后,外省各种移民民系在四川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聚落形式,各从其俗,各得其所。与外人交流用四川官话,平时家人聚谈或同籍交谈则用原籍方言,谓为“打乡谈”。例如“打帮帮腔”本指川戏高腔戏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后台专人紧接台前人物的唱腔或道白,以传达烘托句中人物的复杂感情活动和心理活动。“打吆喝”打招呼:是人们相遇时即兴的问话。在四川传统教育中特别包含了“要喊人”,开县人打招呼,开口闭口都是“你俩儿”,显得十分亲热。

这些方言以其多样性、地域性、原生性、世俗性和生动性的特色,反映了地方的特有风貌和四川人的天性机智和幽默,展示了无所不在的生活情趣和哲理,闪烁着瑰丽的地域色彩,是一笔重要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宝贵。

二方言与地理环境

人类各种群落的社会生活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展开的,语言和文化的形成与演变经常都打上了这种环境的深刻烙印。不同的环境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反映在方言中则有不同的词汇手段的称述。随着环境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迁,方言词汇有的相应地更替了,有的则固执地传承下来。不论是不同地理环境造成的方言差异,或者是不同时代的环境因素造成的语言变迁,对于方言的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就文化史的方面说,从方言词汇也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

比如,在高原地区有塬,梁,沟,峁,在丘陵地带有墩,坑、坂、坪。在沿海有岛、屿、礁、港、洲。河网地区有浦、渎、涌。这些不同地理区域的不同地名是不同的地形地貌在方言中凝固下来的差异。在山说山,山区、丘陵地多有“山前、山下、山顶、山脚、山崖、山沟”一类地名;在海说海,沿海地区则多“海滨、海口、海涂、海湾”一类地名。也有说出矛盾的,比如,云南管湖叫海(洱海、程海、阳宗海);福建管海叫江(鹭江、石井江、涵江)。昆明有许多谚语就是拿山、水、树木做题的:水到沟自开,花开蜂自来,树多水自流。更有四川方言的“酸不隆冬”:引申义为扭捏动作。例如:酸不隆冬那个样子哦。旧时农村,家家皆备酸青菜,人人喜食。开江地处水源台地,多喀斯特地貌,故县人谓其水质“硬”,长期饮用,尤其需要食用酸性物质加以调和。

三方言与地方习俗

索绪尔说:“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名族的也正是语言。”民俗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风俗习惯。“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是说风俗习惯具有地方性。民俗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的语言,它必然活跃在民俗领域,语言和民俗具有相互渗透的关系,民俗的地方性往往会在方言中表现出来。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广大农村的小农经济的大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各地形成了许多有同有异的习俗。各种习俗在不同方言中都有不同的名称。从命名称谓、红白大事、四时节庆到民间信仰、地方神只、行业褒贬,明目之多,难以计数。清明上坟或称“扫墓,拜纸,拜山”;端午节单是节日名称就有“端阳、端午、五月五”等说法。闽台两省共同祭祀的海上保护神妈祖就有“天妃,祖妈、圣母、开台妈、崇福夫人”等名称。

对于不同职业者的称谓,有的含有敬重的褒义,有的含有轻蔑的贬义,往往体现了不同地区的人对各种职业的评价标准。闽南话称道士为“师公”,称和尚为“和尚仔”,称基督教徒为“食教的”。广东话干脆把说话啰嗦的人叫“讲耶稣”,这都表现了早期对外来宗教的某种排斥心理。福州从事烹调、裁缝和理发手艺的人甚多,旧时曾经散布全省,本地方言对这些靠手艺吃放的劳动者是尊重的,称为“厨师父、衣裳师父、剃头师父”。都老师和中医都称先生,这是全国普遍的说法,但是内陆山区常有“天地君亲师”的灵位放置厅堂来供奉的习俗,并由“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俗谚;闽南话则把教书和寡妇列为同等的吝啬者,对老师并不十分尊重。

四、方言与文化心态

这里说的文化心态指的主要是在一定地域里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各种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当然有许多是全民族相一致的,其中也有一些特别的是在本地社会生活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

近年来,汉语西宁方言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研究的视角一般在词语汇释、语音、语法等方面,从文化语言学角度进行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从“党家”、“亲戚”等语汇看血缘观念最明显的特点是:标榜共同的祖先,其目的在于维系亲情,在宗族内部区分亲疏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利义务。在中国,这种观念由来已久。《礼记·大传》说:“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名著而男女有别。”于是在汉语语汇中就出现了“父党”、“母党”等语汇。《尔雅》对“父党”一词的解释是“父之党为宗族。

广东地区无论在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还是在过去百余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一直都曾领风气之先。这是广东的独特之处和魅力所在。广东地区的人们对其地域文化的珍爱,也成为华夏多元文化中的一道风景线。但同时也不可否认,这种对地域文化的珍爱,有时一不小心跨越了界限,走向了相对保守的地方文化心态,以致在全国范围内,人们总觉得广东多年来虽有闯劲,但缺乏创意;虽有勇气,但缺乏大气;起步很早,但难以迈出更大的步子。这种格局上的缺憾,一定程度上来自广东地区人们文化心态上的相对保守。广州作为对外开放的南大门不自今日始。早在唐代,广州就是一个对外贸易的港口。那里的商业运作早已十分惯练,商品经济意识可谓广泛地深入人心,粤语口语中的一些说法就充分表现了这种意识,并且成为培育这种意识的世代相传的教材:“利市”意为发红包,给红包在其他地区通常理解为送人情,在这里是希望带来更多的市场上的赢利。“着数”是对上了账,这账并不是中性的、客观的,而是有利于自己、占了便宜的,用普通话来解读就是“合算”。“发”、“发达”在广州话只用来指“发财”,

看来,发财事关重大,其余都是次要的、派生的。“卖广告”就是登广告,明明是拿钱付出的,却不说买,因为只要有人看了广告、买了你的商品,广告便有了赢利的效果,粤语的这个说法是符合商业运作的规律的。“揾钱”是找钱,谋生、经商、挣钱都可以说“揾钱”,这说明商业经营最重要的是找到门路,获得市场需求的信息,而不能守株待兔、坐等是不能渔利的。这类方言词还有很多:“帮衬”意为光顾,“断市”是脱销,“发市”就是成交、买卖兴隆,“发钱寒”是财迷心窍,“吉屋”是空屋(空、凶同音避讳)。看来,在生意场上的竞争有时是有运气的,广府人不怕死,却怕衰。在广东话,“衰”的本义是运气不好、倒霉,也引申为糟糕、缺德、下贱,并常用来骂人:“衰人、衰公、衰仔、衰婆、衰女、衰神”都是这类骂人话,在岭南先民眼中,衰败可能比生病和死亡更加可怕。因为那是无法预料、也难以救治的。

如今,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流行语已经蔚为大观,自成体系。语言的变化发展从来都是与社会变迁紧密相连的,网络时代的到来,反映在语言上就是一种力求变化的创新心理。由此,网络流行语当之无愧成为信息时代的“社会方言”即是网络流行语渐成时尚,社会方言记录当今时代深层的心态。语言学家们就将这些“网语”做了分类,包括符号语(如^O",代表一只可爱的小猪),谐音语(如885,帮帮我;酱紫,这样子),字母语(如BT ,变态;PFPF,佩服佩服),旧词新义(如恐龙,指长相很丑的女性;天才,天生蠢才)……如今,如果你还不认识“囧”、“槑”、“烎”,你还不会说“杯具”、“酱紫”、“7456”,你还不知道“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那你就彻底“OUT”了!2004年,电影《手机》中的一句台词“做人要厚道”不经意成为当年的第一网络流行语。社会学家就指出,实际上是说出对建立社会良好诚信度的希望。2008年的第一网络流行语“打酱油”也是如此。此话是广东电视台就陈冠希事件采访一路人说的,之后迅速红遍大江南北。“打酱油”传递的,除了有审美疲劳外,还包含了一种无奈,甚至是无语。至于2009年忽然流行的“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背后是“无聊文化”。当时,成千上万“魔兽”游戏玩家在等待服务器重新开放,从而引发一种集体的无聊感。由此,一句最普通的话,被给予了丰富解读。还有“人生就像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悲剧)和餐具(惨剧)”。来源是易中天在一期《百家讲坛》中瞪大眼睛感叹了一句“悲剧啊”,结果就被网友截了图并上传到了网上,随即成为无数网友争相引用的签名档。“杯具”一词,精妙地传达着现代人对人生况味的集体谐谑。一开始,网络流行语只是人们的‘假肢’,但现在,它进入现实成为真实,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祖宗言作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和原生性的存在,可持续协

调发展的保证,也决定了祖宗言必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不断地以其特定本质和开放系统而显示其自身活力,从而与普通话并行不悖。当今社会急剧转型,正在发生巨大的历史性变化,“祖宗言”自身也将必然地变化发展,与众多传统文化资源一样转化为一股文化软实力。更多了解祖宗言就更成为了必要。包括“祖宗言”在内的诸多“民族民间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给我们中华民族重新崛起、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万世繁荣昌盛的民族振兴之路”。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管窥我国方言系统有些许帮助,对于我们保留民族语言,保护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保留祖宗留给我们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3期

孙和平《四川方言文化》四川集团出版社2007年2月

肇恒玉《魅力东北话》辽宁民族出版社2010年12月

邢向东《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商务印书馆2008年北京

徐波《舟山方言与东海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

地域文化-说说西安的方言土语

地域文化---说说西安的方言土语 【摘要】陕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相传汉字为文字初补祖仓颉所创造。仓颉是陕西宝鸡人,出生于五帝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了。陕西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窥视到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贪略到今天溢于言表的真情实感。由于陕西地理特点是东西狭、南北长,各地方言土语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话,因咬音轻重语速缓急不同而内容涵义不同。本文通过西安方言土语的一些用法来谈谈西安的地域文化; 【关键字】西安方言地域文化 一、导语 这几年,影视作品中大量使用陕西方言,让各地人民群众领略“汉唐普通话”的魅力。从《美丽的大脚》里面的赵面粉到《天下无贼》中的二当家的,从各个电视台轮流放映不清场的《12·1大案》到前些日子热播的《武林外传》,陕西方言好像无处不在。于是呢,我们就通过西安的方言土语来看看西安地域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西安方言土语的一些用法 听过《武林外传》中佟掌柜说西安话的人都觉得西安话不十分好听。确切说,佟掌柜的陕西话是比较柔的西安话,语音语调听起来还蛮舒服的。真正的陕西话土的掉渣,“天(读淺)地(读鸡)钉(读京)子铁(读且)”,估计只有真正的西安人才能读出原味儿来。感谢我们陕西的导演张艺谋在他的新片《三枪拍案惊奇》中又让陕西话

火了一把:“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喊起来像秦腔,听起来荡气回肠。下面来看看西安话的一些分类用法:1、形容类:用人的某一器官形容:1)眼:好看叫顺眼,讨厌叫训眼,麻烦叫麻眼,难看叫伤眼,不讨人爱叫白眼,勾心斗角叫玩心眼,脾气暴躁叫毛眼,死不认帐叫瞪白眼,束手无策叫干瞪眼,事情乱叫没眉眼,另眼看叫翻白眼,盼人究叫害红眼,向上看叫势利眼,有点子有办法叫有板眼,心胸窄气量小叫小心眼。2)手:熟练叫老物,帮忙叫搭手,紧俏叫抢手,出售叫脱物,小偷小摸叫三只手,谨慎肯干叫挖抓手。3)脚:上坡叫爬脚,下坡叫力脚。走路叫拐脚,岔路叫撇脚,不穿鞋袜叫精脚,能干重活叫力脚。4)气:发怒叫着气,遇到坏事叫晦气,自大叫傲气,痴呆叫二气,排场叫阔气,刻薄叫贪气,挨整叫受气,胡搅叫邪气,扭捏叫妖气,努力向上叫争气,老人康健叫福气,小孩聪明叫志气,心灵手巧叫灵气,痴头笨脑叫木气,办事漂亮叫美气,遇到好事叫运气,死人叫断气,慷慨大方叫爽气,穿戴时髦叫洋气,正直无私叫硬气。 2、用十二属相形容人: 贼得跟老鼠一样,犟得跟牛犊一样,凶得跟老虎一样,跑得跟兔子一样,大得跟飞龙一样,毒得跟蛇蝎一样,欢得跟马驹一样,绵得跟羊娃一样,灵得跟猴子一样,红得跟鸡冠一样,笨得跟猪脑一样,轻得跟狗尾一样。 3、用地理名词形容:

浅谈方言与其地域文化

浅谈方言与其地域文化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地域的多个文化特征,来揭示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相互关系。让我们感受地貌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生活。 【关键词】方言地域文化历史地理环境文化习俗 前言 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通语有所差异的话。就一般情况来说,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时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反映民族文化,方言反映地域文化,其中的规律是一样的,前者是整体,后者是分体,二者之间是大同和小异的关系。 正文 研究语言,不了解民族文化就不能有真切的理解,研究方言也必须关注地域文化;换一个角度看,要了解民族文化或者地域文化,透过语言和方言这个载体便是一条便捷的途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就正是许多交叉学科相互渗透、共同努力的结果。那么,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有哪些重要的视角?应该着重发掘哪些方面的语言事实,考察哪些方面的文化特征? 一方言与地方历史 我们都知道,方言是历史上形成的,现存的方言的许多特征只有联系地方史料才能正确理解。比如闽语区大家都知道的“妈祖”、“天妃”,也进入了方言口语:泉州人把面目威严的女人喻为“天妃妈”。由此可见历史人物在当地的深远影响,在方言中留下的印记。 语曰:“四川一百单八县,县县有方言。”清代前期“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后,外省各种移民民系在四川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聚落形式,各从其俗,各得其所。与外人交流用四川官话,平时家人聚谈或同籍交谈则用原籍方言,谓为“打乡谈”。例如“打帮帮腔”本指川戏高腔戏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后台专人紧接台前人物的唱腔或道白,以传达烘托句中人物的复杂感情活动和心理活动。“打吆喝”打招呼:是人们相遇时即兴的问话。在四川传统教育中特别包含了“要喊人”,开县人打招呼,开口闭口都是“你俩儿”,显得十分亲热。

论文—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语言交谈极不方便。而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作为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所以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推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是保证社会协调运转的必要条件。 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文章首先对我国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议予以解析,然后分析了方言对于语言习得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建议。笔者认为,只有重视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才能实现真正的跨际文化交流。 关键词:语言方言?? 语言习得?? 意义

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语言的亲缘性极其强烈,任何民族、地区、国家的语言对自身而言可称为主体语言或母语;反之,则称为客体语言或外语。一般情况下,人类对母语的掌握是习得而来的,也就是说在母语的自然环境中无意识地学成的,而对外语来说则是学来的,即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有意识地学成的。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例如居住在中国东南部的人们操着南方方言,而北部人则操着带有儿化音的北方口音。但大多数情况下,相邻地区的地域方言较为相近。方言对语言习得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鉴于语言学界对“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论颇多,所以笔者认为深入解析语言习得对研究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解析语言习得 按照《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2000年版)的定义,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人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母语或第一语言的学习称为“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称为“第二语言习得”。“习得”这一术语通常比学习更为可取,因为后一术语有时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连在一起。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习得,是为了了解语言学习所运用的方法,指出发展过程中的阶段并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采用的方法包括对语

桂林方言与地域文化

xx 方言与地域文化 桂林方言属于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在广西的所有方言里面桂林话算是最温柔的,它不同于桂南地区难懂的北话,几乎和普通话的发音相近,基本上各族人民都能听懂,所以它历来是南方科场、官场的通用语言,故有“南方官话”之称。 而导致桂林方言与广西其他地区方言的差距巨大的原因,还得从历史上桂林地区的居民情况说起。历史上桂林外来移民不断,这对桂林的方言影响很大。特别是清末至抗战时,由于战乱频繁,大量湖南、广东的移民进入,使得现在的桂林人中湖南和广东人的后代分别占到以上。所以桂林方言中带有大量的湖南和广东味。比如: 把“ke na kai (去哪里)的去”读成“ke(克)”这像湖南话,而把咸”字读“ han:这像广东话。此外,由于解放前桂林一直是广西的省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所以很多北方和中原地区的人进入广西定居在桂林附近。加上历史上桂林的驻军、大小官员及其家属和仆从也不少,从而导致桂林地区(包括很近的柳州)原住民比例较小,这些移民对桂林方言的形成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从而形成了桂南桂北的方言差别较大的现状。 虽然说桂林话和四川话、云南话一样同属于北方语系,但是它又有不同于云南话、四川音的特别韵味。如把鞋(xie)子叫做“ha子,把一直”说成麻直”,叫小孩为“把爷”,实在是别具一格。究其原因,是与桂林地区特有的地域和历史文化密不可分的。 xx 方言所蕴含的地域和历史文化 要说起桂林方言中最经典的词汇典故,那就非“狗肉”莫数了。“狗肉”二字在大江南北是一个贬义词。狗肉朋友就是吃吃喝喝的酒肉朋友,却唯有桂林方言中它不是贬义的,桂林人通常把好朋友叫做“狗肉”。这又是为什么呢?相传,桂林人是好吃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是无所不吃。比广东人也不逊色。同时也爱好吃狗肉。冬日里,三两好友,一瓶三花,围坐于香气四溢的狗肉火锅傍,谈板路,品小酒,其乐溶溶,也是人生一大乐事。此时不熟悉之人或者道不同之人的介入都会影响了这份意境。所以有好朋友才在吃狗肉一起的说法。 而桂林灵川当时有三位秀才是好友,上京赶考。十年寒窗,倍是艰苦。就相约,考完后一起去吃狗肉,改善生活,兼庆贺。三位秀才就进入考场,甲乙两秀才天资聪颖,

讨论音乐与文化的关系

讨论音乐与文化的关系 音乐与文化既相互促进发展,又相互制约。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一个时期内所形成的观念和思想,它代表着这个民族和国家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反映出这个群体在一定时期的生活状态。音乐通过美的熏陶来影响和感染人们的思想和心灵,它是连接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的桥梁,是民族文化持久延续的最佳途径。 一、融合传统音乐与文化,体现人文精神 中国的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文化、阶层的影响,形成了中国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四个流派,其中文人音乐最能代表中国的人文精神实质。在古代文化的代表琴、棋、书、画当中,琴被放在首位。因为琴最能表现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古雅的琴音既能表现出人们追求超凡脱俗的圣雅意境,又不乏天人合一的哲思。比如古琴曲《渔樵问答》表现出了飘逸洒脱的文人格调。上下句的呼应又使渔樵问答情趣剧增。《渔樵问答》在主音调的变化发展中不断加入新的音调,在第7 段加入的滚拂技法使乐曲走向 了高潮,生动地刻画了隐士豪放和潇洒的情怀,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中国古诗词基于声调语言,在昂扬顿挫、平仄韵律中进一步生成起伏有致的节律美。词调音乐与词曲结合的音乐创新,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环节。如《玉梅令》《疏影》等古典词调音乐,从形态上已经非常成熟,代表着中国古代词曲和古典音乐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中国的文化影响着古代文人的各种文化创作,形成了独特的文人文化。文人音乐在中国古文化中,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完善与发展,还以深厚的底蕴及流动的形式渗透到了其他文化与艺术之中。比如,书法艺术中讲究运笔节奏;绘画艺术中的空间推移展现出时间流动的韵味,绘画技法中飞白与泼墨的使用与文人音乐中所展现出来的跌宕和留白有着异曲 同工之妙;建筑艺术中曲桥、飞檐的设计也能找到音乐线条的踪影。这些都是文人精神的体现。 二、结合民族文化与音乐,推动社会发展 音乐具有文化的代表性。它能在特定环境和特定区域内起到唤起民心、鼓舞士气的作用,音乐可以把人的精神力量变为无穷的物质力量。民族音乐可以把一个地区或民族的历史文明呈现出来,它能印证这个地区或民族的人类文明发展痕迹,也能使人在音乐的引导下走向美好的明天。比如江南的丝竹、河北的笙管、西安的古乐等,这些乐器都有古老的传世乐谱,也有代代相传的乐人传承。

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的四川方言词语

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的四川方言词语 摘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语言则从口头和书面上承载了文化。每种语言都是该民族长期共同创造的一种文化、一片天地。方言虽然只是语言的分支,但是方言的文化蕴涵、文化价值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本文就通过将四川方言中的各种方言词语与普通话词语及语义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四川方言的发展演变规律,展示出四川方言的生动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将这笔重要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下去。 关键词:四川方言词语比较地域文化 四川地处中国西部,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四川简称“川”,以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而得名。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首都今直辖市重庆)、蜀国(首都今四川成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今又以成渝为主体的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产生与四川地区的四川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的一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可以说,四川方言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汉末年,杨雄《方言》记述“梁益之间”或“西南蜀汉”之类的方言词汇就说明当时的四川地区已经有方言的出现,算起来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明代李实的方言著作《蜀语》算是四川方言的第一本专著吧。到了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中,大量外来人口迁移到四川。这次长达一百多年的大规模移民运动对四川有着深远的影响,就语言上来说,这次移民使得四川本土方言与外来方言共存于四川这片土地上,并且经过时间的交融,外来方言早已影响了原有的四川方言,逐渐形成了今天“四川一百单八县,县县有方言”,且杂有客家话、湘语等的“新”的四川方言。 成都话是四川官话的代表方言,在声韵调系统上,与成都话相同或者相近的方言点最多,在全省居首。其次,成都话具有权威性,四川境内的方言广播、方言话剧、方言电影电视、方言小品等一般都采用成都话。成都话所具有的普遍性和权威行事历史必然的产物,因此现在四川方言中诸多的方言词语也是从成都话中产生出来并流传开来。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方言词语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在四川重庆地区多山、多沟、多坎,平地较少,就算有也是面积较小的。因

浅谈海安方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谈海安方言与文化的关系 我的家乡——海安。 海安县位于江苏省东部的苏中地区,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位于南通、盐城、泰州三大市交界处;东临黄海,与如东接壤,西与泰州的姜堰区为邻,南和如皋、泰兴相连,北与东台毗邻;海安南接沪浙,北依江淮,西靠扬泰,东望黄海之滨的如东洋口大港。 海安的方言是江淮官话泰如片—— 江淮官话通泰片,又称泰如片,为即通泰方言圈所使用的地方话,为下江官话(也称江淮官话)的一个亚区。如泰话流行于江苏省的泰兴、如皋、海陵、高港、姜堰、崇川、港闸、通州、兴化、海安、如东、扬中、东台、大丰等县市(区)以及常州沿江的孟河、春江,江都东部,盐都南部,江阴利港沿江,张家港段山沿江,高邮东南角,覆盖了扬州、泰州、南通、盐城、常州、无锡、苏州等地级市沿江地区。江淮官话如泰片分布在江苏中部核心地区,其地理位置是东面大海,南临长江,北望淮河,西接扬州,以江淮官话泰如片为母语的总人口约1200万。 一、海安方言的历史文化 海安县位于江苏省东部的苏中地区,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位于南通、盐城、泰州三大市交界处;东临黄海,与如东接壤,西与泰州的姜堰区为邻,南和如皋、泰兴相连,北与东台毗邻;海安南接沪浙,北依江淮,西靠扬泰,东望黄海之滨的如东洋口大港。 海安历史悠久,是南通江海文化的源头。南莫境内青墩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表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海安县西部地区就有人类居住。 春秋《左传》记载的“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中的“郧”,即是今天海安的立发桥。吴侯会卫侯、宋皇瑗于海安立发,说明当时海安已成为吴国与中原诸国密切交往的要冲之地。而海安人的语言从那时起就既受吴语的影响,又受中原华夏文化的灌输。到了战国时期,楚国的中心开始东移,楚语对江淮地区的语言影响就更大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全国处于分裂状态,战争频繁加上北方游牧民族南侵,中原士民纷纷避乱南迁,江淮和江南地区受到中原汉语的冲击,以致江淮之间逐步演变为江淮方言,甚至扩大到南京、镇江一带。再后来,南京先后多次成为全国的都城,其语言在北方洛阳人南迁南京的基础上逐渐演变成类似洛阳话的通语,即后来的官话。到了明代,南京又成为帝王京邑,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南京话就因之取得官话的地位。而江淮地区与南京紧密相连,因此江淮方言也就受官话的影响而形成上江官话与下江官话。海安地处长江之尾,在江淮方言区扬淮片、南京片、通泰片中隶属通泰片。 1960年出版的《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一书将海安方言归入第三区;1978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海安方言归入江淮方言泰如片;1998年出版的《江苏省志·方言志》把海安方言归入第三区通泰片。不管怎么说,海安

浅谈方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谈方言与文化的关系 方言,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如汉语的粤方言、吴方言等。 方言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一方面,方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人之间通过方言的交流也同时实现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另一方面,方言是在一定的地域内通用的,它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着民族文化的基础和精华。在一般情况下,方言形成的同时也在这个地域内形成了文化。方言和这个地域内的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的。 英国的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忠实的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的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总体上来说语言反映着民族文化,而方言则反映着地域文化。由此可见,方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使用相同或者相似方言的人们,往往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风俗习惯,在心理、情感、思维、气质、行为等方面也具有共同性。另一方面,不同的方言也说明他们的文化环境上的某种差异。从各地方言中同名异物或者同物异名的现象,我们能体会到方言上的不同所反映出来的各地民俗文化风貌的差异。 方言词汇的差异有时候能体现文化发展在时代上的差异。汉语方言的读音,也会影响到地方民俗文化的形成。研究语言不了解民族文

化就不能有真切的理解,研究方言也必须关注地域文化,换个角度看,要了解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透过语言和方言这个载体也是一条便捷的途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就正是许多交叉学科相互渗透,共同努力的结果。 由现实生活的例子和语言文化研究成果中不难看出,方言离不开文化,方言和同一地域内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在长期的共存中共同发展,相互影响。透过方言可以研究一地域的文化,通过文化也可以更好的研究本地的方言。

音乐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Vol.33No.3 M ar.2012 第33卷第3期2012年3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文化和音乐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包含;既有相 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文化是一个群体(国家、民族) 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 理念、风俗,及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活动。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 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 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文化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文化,一种是精神文化。那么科技文化是生产文化,生活思想文化为精神文化。在阶级社 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 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音乐不以说教方式来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音乐与人的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内含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 下面我来简述一下,武汉著名的吉庆街,吉庆街地处武汉闹市区,中山大道和大智路的交汇处,位于武汉市著名的中华老字号“豆皮大王”老通城酒楼附近。吉庆街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吉庆街成为夜市大排档以来,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被整顿、被规范的“不合法”状态中。汉口的码头文化在吉庆街发扬光大;吉庆街的菜肴各种菜系之精髓,周围的食客,有的是官高权重的要员,有的是斯文儒雅的公司白领,还有偶尔光临的明星名人。在武汉,没有哪条170米长的街道夜市,能像吉庆街一样,历经多次整顿取缔,却仍“顽强”生存下来;没有哪条如此短的街道,能使得天南海北的游人食客纷至沓 来,争睹它的风采;也没有哪条如此短的街道,能引 起如此大的争议,从2001年10月开始,各部门着 手对吉庆街大排档市场进行。 成立了各个职能部门联合整治吉庆街夜市场管理小组,对市场的进行了统一要求,摆放统一规范。直至2004年6月,经武汉市城管局批准,吉庆街成为武汉市首家获得审批的占道夜市。这段路是全国惟一的可以占道经营的场所。 为了将名街的汉味特色进一步传承,增强名街品牌效应的辐射作用,进一步丰富其特色名街的文化内涵,更好地迎合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饮食和文化消费的需求,江岸区委、区政府决定打造沿江商务区,首选吉庆街进行改建。吉庆街以武汉本地特色菜肴小吃和民间艺人席间即兴演出为特色,外地人来吉庆街不只为了吃,多数是冲着汉味十足的“民间艺术”而来。 不是任何街头艺人都有资格在吉庆街进行卖艺活动,表演的艺人必须事先办理一定的手续,取 得演出证,挂在胸前。 演出证相当于是营业执照。有些艺人们别具一格,在“艺牌”上又附加一个“身份牌”,上面还有本人的肖像漫画。吉庆街白天不做生意,到晚上,吉庆街就开始鲜活和喧嚣起来,从店内到店外,各种菜食一律摆在敞开排列的货架上,顾 客随意选择、 自由搭配,艺人街头助兴,每家生意都显得很红火。可分为:美食生活区、民俗创意区、文化馆藏区、商务办公区。各块之间互为补充,相互之间交通联系便利,自东南向西北,产业板块布局由喧闹渐次走向宁静,由夜间经营渐次过渡到日间经营,衔接自然。 在吉庆街的音乐表演活动中,使用的乐器种类 浅谈音乐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徐佳莹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表演艺术系,河南 济源454650) 摘要:文化和音乐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包含;既有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 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音乐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 奏或听,都内含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关键词:音乐;文化;生活;民俗文化中图分类号: J6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3-0215-02 215--

中国地域文化一

百家讲坛:地域文化的形成 葛剑雄教授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所以人们常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比如南方人习惯吃细粮,北方人喜欢吃粗粮,傣族人习惯住吊脚楼,福建沿海信奉妈祖等等。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造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那么什么样的文化才是真正的地域文化呢?了解地域文化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启示呢? 葛剑雄教授认为地域文化,就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区域或者说叫一个空间范围它的特点的文化类型。它的特点,要求它跟周围、跟其它地方有不同的。你不能说咱们现在穿西服,那人家也穿西服,这就都一样了,比如北京以前住四合院,那么其它地方,你到了上海没有四合院,他住石库门,这就是不同。 所以它应该是能够体现一个地方它的特点。其实这种现象,我们老祖宗早就注意到了。在司马迁他写的《史记》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他说一般谚语说,叫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在一百里的范围之内,可能风是一样的,出了一百里,这个风就不同了,如果你出了一千里,俗也不同了。什么叫风呢?用现在话讲风就是流行,你有什么流行的东西,它不会传得非常远的,也不会过一百里地,在过去这个流行就流行不出去了。但是俗就不同,俗是什么呢?我们现在讲风俗风俗,其实这个风和俗是两个含义,那个俗的我的理解就是习惯。就是风流行,它流行一段时间以后,有的就慢慢慢慢形成习惯了,那就保存下来了,有的流行流行一阵子就变了,新的流行又来了,新的风又来了。所以一个地方流行什么并不一定就能形成它的地方的文化或者地域文化。等它慢慢慢慢成为俗了,成为人,一批人的习惯,它就逐渐逐渐保存下来了。地域文化构成的范围很广,但是往往有几种因素是最重要的。比如方言、饮食、民间信仰、民居等。全文: (沿着历史的轨迹,追根溯源,揭示不同的地域文化差异。上海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将带我们领略地域文化的魅力,感受沉淀五千年的文明记忆。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所以人们常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比如南方人习惯吃细粮,北方人喜欢吃粗粮,傣族人习惯住吊脚楼,福建沿海信奉妈祖等等。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造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那么什么样的文化才是真正的地域文化呢?了解地域文化,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启示呢?上海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将带您走遍中国疆域,为您讲述中国的地域文化。) 各位观众各位朋友,今天我要将的是关于地域文化。其实说穿了很简单,一个地方有它的地方特色的文化类型,这就是地域文化。比方说咱们北京,可能就说北京文化,你到天津,人家就说是天津文化。所以所谓地域文化,就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区域,或者说叫一个空间范围,它的特点的文化类型。所谓它的特点,就要求它跟周围,跟其他地方有不同的。你不能说咱们现在穿西服,那人家也穿西服,这就都一样了。比如北京以前住四合院,那么其它地方,你到了上海没有四合院,他住石库门,这就是不同。所以它应该是能够体现一个地方它的特点。其实这种现象我们老祖宗早就注意到了。 在司马迁他写的《史记》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他说一般谚语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他那个时候离开我们两千多年,他讲的谚语就是他那个时候已经是老话了。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在一百里的范围之内,可能风是一样的,出了一百里,这个风就不同了。如果你出了一千里,俗也不同了。什么叫风呢?用现在话讲风就是流行,你有什么流行的东西,它不

浅析音乐与大脑的关系

浅析音乐与大脑的关系 摘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艺术一直在发展,音乐无处不在,音乐无处不有,音乐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音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浪漫、更加和谐,本文以大脑与音乐的关系为出发点,介绍了大脑是如何识别音乐,大脑对音乐的选择,从音乐对人类的好处阐述了学习音乐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脑;音乐;识别判断;音乐脑 一、大脑对音乐的识别 人类具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它对音乐情有独钟。 据研究表明,人类的音乐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性条件决定的,这正如同人类与动物不相同的语言能力一样,取决于进化、遗传所决定的大脑特定神经基础。人的智力来源于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左脑管理着人身体的右半部分,右脑管理着人身体的左半部分。左脑为语言脑、理性脑,主管语言、阅读、计算和逻辑思维;右脑为音乐脑、感性脑,也称创造脑,主管音乐、想象、绘画、舞蹈等形象思维。二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左脑发达的人能将右脑贮存和记忆的大量信息逻辑化;而右脑发达的人则能将大量信息贮存在脑内,并能使其直观化。只有使人的左右两个脑半球共同发展,才能促进人的智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因此,那些认为自己没有“音乐细胞”的人的认识是不科学的。 二、大脑对音乐的选择 (一)大脑对信息选择判断原理 当大脑遇到新信息时,会首先判断其有无价值,具体说来,信息从五官进入大脑后,就经由视床传送到大脑的边缘系统——膝状体。最初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判断的部位就是膝状体。与此同时,信息被送到进行周密的“认知信息处理”的大脑皮质。因此,大脑决定对什么样的信息构筑神经线路进行学习控制时,膝状体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在膝状体处进行的工作被称为“情动信息处理”。在这里要对输入的信息加以判断,看看这些信息对自己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是“有价值的”还是“无价值的”。然后,当作出该信息对自己“有价值”的判断时,膝状体就会向大脑皮质释放出使其功能活化的物质。 (二)大脑对音乐的选择判断 人们对某一知识充满好奇,内心喜欢学,在学习时感到快乐,就会毫不费力地掌握学习内容,这完全归功于大脑中那种活性物质能使处理学习的神经线路,此时这一知识是音乐的话,人们就会认为音乐具有价值,就会努力记住学习的内容。对于大脑来说,所谓有价值的音乐,就是能使大脑活化的信息或者事物。反过来,不能使大脑活化的音乐就被大脑过滤掉。大脑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往往此时的学习起来会倍感轻松,而对于那些价值不明确、枯燥无味的音乐则为难吃力,这是一种极其自然的现象。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人类之所以对音乐技能学习感到枯燥无味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大脑认为这种知识是无价值的,表现在心理活动上就是没有学习兴趣。当内心的真实想法与实际学习情况无法在感情上达到统一时,就无法使大脑活化,无法使大脑判断其为有价值的信息。 三、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 第一,对于学生来说,要创造丰富而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来学习音乐。应该创设利于学生激发音乐学习兴趣的环境,有利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重庆方言词汇的地域文化阐释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20, 8(3), 381-387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0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0f13955563.html,/journal/ml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0f13955563.html,/10.12677/ml.2020.83052 Regional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Chongqing Dialect Vocabulary Weiyan Tao, Youkui Xia*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School of Arts,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Apr. 24th, 2020; accepted: Jun. 3rd, 2020; published: Jun. 10th, 2020 Abstract China has a vast territory, as the saying goes, “ten li is different from one day”. “The name of the five sides, the different voice of speech”, has been since ancient times. Chongqing dialect (Chongq-ing dialect) belongs to the southwest mandarin of the northern dialect area. Although it has many similarities with other branches of the northern dialect area, it also has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its own. It integrates itself in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grammar and other aspects, especially vo-cabulary.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four aspects of Chongqing dialect characteristic nouns, dialect characteristic words, slang, Xiehouyu, trying to reflect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 through these words of different semantic fields. Keywords Chongqing Dialect, Vocabulary, Region, Culture 重庆方言词汇的地域文化阐释 陶苇燕,夏友奎*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收稿日期:2020年4月24日;录用日期:2020年6月3日;发布日期:2020年6月10日 摘要 中国地域辽阔,俗话说“十里不同天”。“五方之名,言语异声”,自古已然。重庆方言(重庆话)隶属北方方言区的西南官话,虽与北方方言区的其他分支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少自己的特点,在语音、*通讯作者。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自本世纪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都在努力地想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给文化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然而,迄今为止仍没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据克罗门(Kroeber)和克勒克洪(Kluckhohn)在1963年出版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论》(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一书中的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就有150个之多。可见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所存在的差异。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普遍都依照奥斯华尔特(Oswalt,1970)的“大写字母的文化”和“小写字母的文化”这一区分来理解“文化”这一概念。也就是说,人们一般都将“文化”的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服饰、日用器具等。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前者指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如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有关这些制度的各种理论体系等;后者则指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受到别人的赞扬时,根据操英语民族的文化,被赞扬的人应表示接受,以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或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然而,对中国人来说,受到别人赞扬时,通常要表示受之有愧,做得很不够等等,而一般不能直接地接受赞扬,否则就意味着有骄傲自满情绪或缺乏教养。

音乐与文化

音乐与文化 音乐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自其产生以来就深深地植根于文化之中,它们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同时,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文化,它能反映一个地域或民族的古代文明、文化特征和风土人情,此外,音乐还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潮流与精神。 谈到音乐和文化,就不能不使我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中国民族音乐与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植根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同时,民族音乐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传统文化互相交融。 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又以其独特的功能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与物而动,故形于声”。古人认为“音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也就是说音乐不但是由人们对大千世界感悟而产生,而且还能反过来调整情绪、调和人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安邦治世的功能,《吕氏春秋·适音》曰:“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礼记·乐记》曰:“致礼乐之道,举而措之,天下无难矣。”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发展主要依赖于“礼乐”制度。儒家便是“礼乐”制的倡导者。“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这里,乐是指宫廷雅乐,它的实质功能是对“礼”的辅佐,把最具震撼人心的音乐形式与礼法结合在一起,其渗透力和凝聚力是强大的。 是的,自古以来,都是“诗、词、歌、赋”并称的,中国诗词,在声调音韵抑扬顿挫之中形成音乐的旋律之美,凸显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尽力展示着音乐的无

尽风采。而中国的书法、绘画、舞蹈、戏剧更是与音乐结合为一体,我们也只有了解了中国民族音乐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 然而,正像是一种文化的碰撞,当今的社会,我们也正面对着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碰撞。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断地趋向于无国界化的时代,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等许多领域都受到侵袭,同时文化侵袭也是一种必然,亦如音乐,然而,中国人自古就坚持“百家争鸣”,从不忌讳与外来文化的融合。虽然对于民族音乐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李西安说:“历经百年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是由里及表,由浅而深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失落自我中不断发现自我的过程。” 当世界发展的潮流不可避免地向着政治格局多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的同时,长期受到禁锢的中国人民的传统思想与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多元文化和思想矛盾冲突就很快凸现出来了。首先进入中国大陆并产生巨大影响是邓丽君、刘文正、陈美龄等一批港台歌星。当样板戏和语录歌已经让中国人民麻木而不能真正带给人快感、人们的思想不再那么禁锢的时候,邓丽君等人的歌像一股清泉荡涤着人们干涸的心田。对于来自外界的种种音乐思潮的冲击和五花八门的音乐形式诱惑,人们还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就被其所征服并无条件地接受,“靡靡之音”的说法显得那么绵软无力。但当人们发现音乐还可以有这样的风格,还可以这样直截了当地抒发感情的时候,我国的流行音乐也就不可避免地随之进入发展的轨道。毫无疑问,它的发展是坎坷的,要让人们完完全全地接受如此新潮的一种文化形式注定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当走过了艰难的一个适应期、磨合期之后,我们的流行音乐也逐步形成了属于它自己的风格,一种承载着中国现代文化的风格。

广东方言词语中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地域文化信息

广东方言词语中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地域文化信息 一、广东方言词语中的历史文化信息 穗“穗”是广州的别称,传说周夷王时,有五个仙人驾着五只口衔谷穗的山羊来到楚亭(当时的广州),并将谷物赠给州人,祝州人永无饥荒。为了纪念仙人的馈赠,楚亭故名“穗”。从地理位置上看,广州位于广东三江(东江、西江、北江)出海口地带,今广州南郊七星岗的古海蚀崖遗址证明,大约在7千到1万年以前,广州以南的大片土地都是浅海,海岸就在今七星岗一线。这更使我们相信远古时代的广州人应是一个以渔牧为主的民系,后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扩大,为谷耕经济提供了条件。如果仙人馈穗的传说反映了一定历史的事实,那么“穗”城的得名应该是远古的广州人从渔牧生活向农耕生活转变的见证。 拍髀唱歌粤方言区至今有一首传唱民歌叫做“拍大髀唱山歌……”,意思是用拍大腿打节奏的方法来唱山歌。这一民俗应相当久远,秦代李斯的《谏逐客书》中记载:“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意思是说,敲击瓦器、弹筝、拍大腿唱歌乃是真正的秦国音乐。历史文献也证实先秦时期确有北人大规模南下的史实,《史记?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至今,“缶”(广东俗写作“煲”,一种陡壁的瓦锅,最早为陶制品)仍为岭南地带的常用炊具。拍髀节歌是否是广东独有的风俗不得而知,但历史上北人南下,将当时北方的风俗带到南粤是完全可能的。 执笠“执笠”一词粤语今指商铺收摊,引申为倒闭。“笠”在粤语中指疏眼的竹篓,普遍用以盛装物品,此与广东盛产竹器的地域特点不无关系;“执”是收拾的意思。今天对城市中有固定铺面的新型商店来说,“执笠”一词已不好解释,可是追溯历史就不难理解了:广东地区传统的民间贸易多为集散型的散摊集市,本地人谓之“虚”,所谓“趁虚”即是赶集。传统的虚市上,商者多以竹篓盛物展销,日终“虚”散,商者自然要收拾盛货的竹篓准备回家,可见“执笠”一词反映了历史上广东鲜明的地域商贸特征。 咸水话“咸水话”原指疍家人所说的带有疍家口音的广州话,后来用以泛指夹杂外地口音、不纯正的广州话。很明显,“咸水”指的就是海水,“咸水话”应该就是指海边渔民所操的语言。这里道出了两个信息:1. 历史上的疍家人所说的话与广州话确有明显的区别,这可以从近年有关学者对澳门等地疍家话的调查整理资料中得到证实;2. 广东历来就是一个双语(双方言)运用较为普遍的地区,该地区的外地人在本地使用自己的母语,进入广州一般都能使用广州话,即使语音不纯正,也要趋近于权威方言。“咸水话”不但道出了疍家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历史,也说明作为广东地区权威方言的广州话,其通行权威已非一日。 酾酒“酾酒”(又作“筛酒”)一词原为滤酒,《说文》酉部:“酾,下酒也”;《汉语大字典》酉部:“酾,滤酒”。古代的农家酒因酿造技术的限制,成酒往往混杂着很多渣滓,故又称“浮蚁”。斟酒时先要将酒面上的浮渣滤去,然后再斟,这一过程为“酾”。今天因为酿酒技术的提高,即使像客家人自酿的娘酒,斟饮时也不再需要过滤,可“酾酒”一词今天仍在客家话等很多方言中继续沿用,“酾酒”一词无疑沉淀了一层中国地域酒文化的历史内涵。今天我们从广东方言入手发掘广东的地域文化内涵,可以为广东的民俗历史与文化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地名蕃坊、雅瑶 “蕃坊”是广州越秀区的地名,“蕃”亦作“番”。“番”过去是对外国、外族的通称,广东沿海自唐代就有了外向性的市舶贸易,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广州蕃坊一带过去应该是外国人聚居或做生意的地方。据广东省《地名词典》记载:蕃坊“因唐、宋为外国商人居留地得名,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多聚居于此。”该处今仍存怀圣寺和光塔等伊斯兰教建筑可以证明这一史实。

方言与文化

方言的形成以甘肃方言的特点 我国众多的方言的形成,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这样说: 第一,古代中国由于长期的封建主义统治,国家不是十分统一的,因而随着疆域的日益扩大、人口的日益增加、国家经常有封建割据等等原因,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样,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状态中的语言,也就各自相对独立地演变着,不易获得变化的一致性。于是,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使得各个地区的语言逐渐产生了差异,逐渐减少了共同性的因素,形成了各地区各有特点的方言。我国北方方言系统的各地方言,包括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华中和华东的一部分,大致就是这样造成的。 第二,在我国古代,由于社会动荡和战乱所迫而造成过多次的人口大迁移,也是方言形成的一个原因。例如东晋至隋唐、唐宋至宋、宋末至明初,我国中原一带的居民曾有三次向南大迁移,结果形成为现在分布于广东、江西等地的客家方言。“因为客家先民南迁后,定居在闭塞的山地,一方面保存了他们固有的传统,另一方面又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不容易受外来影响的渗透,而客家人强烈的宗族观念和保守思想,也增强了他们对外来影响的抵抗;客家住地不但形成了他们自己特殊的社会生活区域,保存了他们固有的文化礼俗,而且在语言上也形成了独立的系统。” 第三,在人口大迁移的情况下,如果迁入外族居住区域,则必然发生民族的融合和语言的相互影响,以至同化,这也是造成方言特点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例如两广地区是有较多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但自从周秦以来,大批汉族人由北南下,逐渐造成了“喧宾夺主”的状况,在数量上超过了土著民族的人口,加上汉族在经济、文化各方面又比土著民族日益发达,历代统治者又实行了民族同化政策,结果使土著民族日益汉化。当然,在民族同化和语言融合的过程中,汉族人的语言也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外族语言的影响。因而,“粤方言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地理条件以及民族杂居等原因,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许多古汉语中本质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吸收了一些非汉语的因素,从而构成它的方言特征。” 甘肃方言从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北次方言。在生产生活中,各地又分化产生出了各自的方言,大致可以分为六个方言区,分别是甘南地区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