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省级地方政府间举债竞争的空间关联性研究_刁伟涛

我国省级地方政府间举债竞争的空间关联性研究_刁伟涛

我国省级地方政府间举债竞争的空间关联性研究_刁伟涛
我国省级地方政府间举债竞争的空间关联性研究_刁伟涛

————————————————

—收稿日期:2016-03-20

基金项目: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空间关联下我国地方债务承载能力的统计测度”(2015LY01);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十三五’时期山东省地方债务偿还机制研究:基于可偿债财力和可变现资产的双重视角”(J16YE14)作者简介:刁伟涛,青岛理工大学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地方政府债务研究,联系方式diaoweitao@126.com。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税收竞争与支出竞争是我国省级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中被研究较多的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实际税率,从而增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郭杰和李涛,2009

);后者主要是通过提供不同类别和规模的公共产品或服务,以吸引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流入(李涛和周业安,2009)。[1-2]但是,地方政府间竞争实际上还存在另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举借债务竞争。具体说,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等渠道进行间接或变相举债,既可以进行基础设施等投资,从而直接拉动当地经济增长,也可以通过公共支出吸引生产要素流入,从而间接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基于“为增长而竞争”的逻辑(张军,2005)或以经济绩效为核心的“标尺竞争”视角(周黎安,2007),[3-4]地方政府在举借债务方面的竞争程度和重要性应该不亚于税收竞争和支出竞争。但遗憾的是,国内尚没有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尤其是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于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和支出竞争进行了最早的实证研究。如Besley和Case(1995)基于美国各州的销售税和所得税数据,对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5]Case等人(1993

)利用美国各州的财政支出数据,对地方政府的支出竞争进行了研究。[6]国内学者对我国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和支出竞争进行了研究。在税收竞争方面,郭杰和李涛(2009)、沈坤荣和付文林

我国省级地方政府间举债竞争的空间关联性研究

刁伟涛

(青岛理工大学经贸学院,山东青岛

266520

)摘要:税收竞争与支出竞争是目前我国被研究较多的两个方面,但对于省级地方政府间的

举借债务竞争研究却基本是空白的。通过构建能够综合反映空间距离远近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性的权重矩阵,可以识别出我国30个省份之间举借债务的关联性。然后,进一步利用空间自回归计量模型,研究发现这种关联性主要源于省级地方政府间的举债竞争,且其竞争反应系数显著为正。这一结论为我们认识地方债务的举借动因和形成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对于在新《预算法》下治理管控地方债务也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举债竞争;支出竞争;空间计量模型中图分类号:F 8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6)07-0036-10

DOI:10.13676/https://www.doczj.com/doc/0913949136.html,36-1030/f.2016.07.004

(2006)、张宇麟和吕旺弟(2009)利用我国省份数据对其进行了研究。[1,7-8]龙小宁等(2014)利用我国县市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县级政府之间的税收竞争问题进行了研究。[9]

在支出竞争方面,邵军(2007)利用省际截面数据对我国省份间的财政支出外部效应进行了研究。[10]李涛和周业安(2009)、卢洪友和龚锋(2007)、张晏等(2010)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其空间关联性或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2,11-12]刘小勇和丁焕峰(2015)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偏向和竞争进行了研究,发现财政支出竞争已经出现了攀比效应和逐底竞争效应。[13]

上述文献对于我们认识和洞察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关系,以及相应的经济和财政行为的关联性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地方政府举借债务既是经济行为,又是财政行为,是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尤其是财政竞争的重要方面。研究地方政府的举债竞争,对于进一步全面认识地方债务的形成机制和运行逻辑,对于地方债务的有效管控治理,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政府间横向竞争与我国地方政府举借债务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普遍举债大概始于1996年。根据审计署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2011年第35号),在1996年底,“全国所有省级政府、392个市级政府中的353个(占90.05%)和2779个县级政府中的2405个(占86.54%)都举借了债务”。在1998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出现了第一次峰值。为了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带给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中央政府制定出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而要将政策落实到地方政府层面,则需要大量的配套资金。当时的《预算法》有明确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为了绕开《预算法》的限制而实现间接或变相的融资,地方政府在短时间内主导成立了大量的城投公司、开发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并开始大规模举债债务,1998年底政府性债务余额比1997年底增加了48.20%。如果从当年的净举债债务来看,1998年地方政府债务的净举借规模为903.87亿元,是1997年的2.5倍左右(如图1

)。①

2009年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

又一次峰值。为了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的巨大冲击,我国在

2008年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

在此推动下,再加上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支持,各级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进一步发展壮大,不仅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在负债规模上也迅速膨胀。2009年底政府性债务余额比2008年底增加了

61.92%,2009年的债务净举借规模为21591.3亿元,是2008年的3.3倍左右。

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扩张的第三次峰值是在2014年。随着《预算法》修正案在全国人大的表决通过以及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

(国发[2014]43号文),地方政府规

范举债并纳入预算的新格局逐步得到确认。在2014年10月,为了将地方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财政部启动了对2014年底存量债务的清理甄别工作。根据2015年12月全国人大预算图11997-2014年地方政府的举债规模及其增长率

——————————————

—①图1只考虑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有担保和救助责任的债务在正常情况下无需政府承担偿债责任,且不能

与政府债务直接相加。

我国省级地方政府间举债竞争的空间关联性研究

图2

我国省级地方政府举债的空间格局

工作委员会“关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显示的清理甄别结果,2014年底地方政府债务(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15.4万亿元,比2013年6月底增加约4.5万亿元,增长41.47%,而地方政府或有债务也高达8.6万亿元(包括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3.1万亿元,救助责任的债务5.5万亿元)。

一般认为,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以GDP为核心指标的晋升考核机制是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两个重要原因(龚强等,2011)。[14]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匹配导致其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为了减轻财政压力、弥补收支缺口并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地方政府被迫通过间接渠道举借债务(庞保庆和陈硕,2015)。[15]而在以GDP为核心指标的晋升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官员往往倾向于通过投资拉动经济的短期增长,在有限财力的约束下,通过主动举借债务来扩大投资成为理性选择(缪小林和伏润民,2015)。[16]但是,上述研究基本上是从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纵向关系来分析地方政府的举债动因。实际上,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关系也是其举债的重要原因。

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关系主要是一种基于GDP锦标赛或登顶比赛的竞争关系,是衍生于中央政府主导的晋升考核机制。由于举借债务进行投资在短期内可以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而在新《预算法》通过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颁布之前,地方政府举债面临的是一种预算软约束(李尚蒲等,2015)。[17]因此,经济发展的竞争自然衍生出举债竞争。更进一步的推论或假说是,因经济地位相似或空间上邻近而存在更强晋升与竞争关系的地方政府,在举借债务方面也会形成更强的竞争关系。地方政府的举债活动会被其他作为潜在竞争者的地方政府所关注、效仿、追赶甚至超越,整个区域内所有地方政府之间的这种空间关联性可以用举债竞争反应系数来刻画,而空间计量模型正是量化研究这一问题的有效工具。

三、地方政府举债的空间格局与关联性分析

(一)省级地方政府举债的空间格局分析

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①为样本研究省级地方政府间的举债竞争。为了能有一个形象直观的认识,本文首先分析一下其空间格局。我国省级地方债务的权威数据来自于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西藏除外)在2014年1月集中公布的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其中,除了截至2013年6月底的债务余额数据之外,公告中还明确列示了2010年底和2012年底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数据。通过各个时点上的债务余额数据,可以计算得到相应时间跨度的地方政府举借债务规模。对于举债规模的时间跨度,本文选择从2010年底到2013年

6月底这段时间。在这两年半时间里,地方

政府举借债务的制度背景和宏观经济背景等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如果时间跨度越长,则越能消除偶然因素对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的影响,越能清晰准确地识别出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决定性机制和主导性规律。另外,考虑到不同省份的人口规模对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的影响,本文取人均举债规模这一指标。

图2绘制出了我国30个省份人均举债——

—————————————①西藏自治区的地方债务数据缺失比较严重,将其剔除。同时,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当代财经2016年第7期总第380期

规模的空间格局。可以看出,如果仅从空间关系或地理距离的角度来分析,则其空间格局并不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但是,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关系并不等同于其空间相邻或地理远近。考虑到我国官员晋升的体制等因素,地方政府的竞争关系也与经济因素有关,如经济发展水平的相近性等。为了能明确地识别出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关联性或竞争性,首先要构造出能够反映地方政府间相互关系的权重矩阵,然后相应地计算出能够刻画整体关联性的莫兰指数,并根据统计特征判断其可信度。

(二)莫兰指数与空间关联性分析

一般采用莫兰全局指数来刻画空间变量的整体关联性。其指标的构造方式如下(吴玉鸣,2006):[18]

Moran’sI=

n

i=1

Σn

j=1

ΣW ij

Y i

-Y 軍軍軍Y j

-Y

軍軍軍S

2

n i=1

Σn

j=1

ΣW

ij

(1)

其中,S 2

n

i=1

ΣY i -Y

軍軍

2

,Y 軍=1n

n

i=1

ΣY i

n 为地区数目,Y i 为第i 地区的指标值或观测值,W 为n ×n 阶矩

阵,其元素W ij 刻画了i 地区与j 地区之间的空间关系或其他关系。

根据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实际情况,本文既采纳了三种比较常见的权重矩阵形式,又设计了另外两种权重矩阵。一是二元相邻空间权重矩阵W 1。该权重矩阵考虑两个地区之间的相邻关系,如果i 地区与j 地区有共同的边界,则为相邻地区。其矩阵元素w 1,ij 设为1,否则设为0。另外,如果i=j ,w 1,ij 设为0。二是空间距离权重矩阵W 2。该矩阵考虑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如果i 地区与j 地区的空间距离为d ij ,则矩阵元素w 2,ij =1d ij 。如果i=j ,则w 2,ij 设为0。本文采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之间的公路里程作为省份之间的空间距离d ij 。三是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权重矩阵W 3。我国各省份之间的竞争关系不仅取决于其空间或地理关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性的影响。一般将人均

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因此,矩阵元素设定如下:w 3,ij =

1gdp_ca i -gdp_ca j

,gdp_ca i 和

gdp_ca j 分别表示两个地区的人均GDP,二者相减并取绝对值,然后再取倒数,用来衡量两个地区在经

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大小。当然,如果i=j ,则w 3,ij 设为0。

上述三种权重矩阵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但无论是单独的空间关系还是单独的经济关系,都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刻画地区之间的实际关系。因为,地区之间的关联或竞争关系,既与空间相邻或地理距离有关,也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相关,尤其是二元相邻空间权重矩阵。实际上,假定一个地区与其相邻的各地区的关联程度都是相同的,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本文认为,只有综合考虑了空间因素和经济因素,才能更好地刻画地区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思路下,本文另外设计了两种权重矩阵:一是综合考虑了空间是否相邻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权重矩阵

W 4。该矩阵元素的取值既与W 1有关,也与W 3相关,即w 4,ij =w 1,ij ×w 3,ij 。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差

异带来的竞争关系只在相邻地区之间存在。这样,既克服了矩阵W 1将所有相邻省份对一个地区的影响假定为相同的不足,也克服了矩阵W 3可能错误地设定了不相邻甚至距离很远的省份之间的经济竞争关系。二是综合考虑了空间距离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权重矩阵W 5。该矩阵元素的取值既与W 2有关,也与W 3相关,即w 5,ij =w 2,ij ×w 3,ij 。也就是说,地区之间的竞争程度既与其空间距离相关,也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相关。如果空间距离越近,则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小,竞争关系越明显。

各省份的观测值采用人均举债规模。同时,为了能充分利用地方债务数据,本文还分别考虑了

我国省级地方政府间举债竞争的空间关联性研究

2010年底和2013年6月底的债务存量。该存量数据可以反映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竞争的累积效果,也可与所对应时间段流量数据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和印证。基于上述思路并利用STATA软件,计算得到了相应的莫兰指数及其统计量和置信水平,如表1所示。

表1地方政府债务人均规模的莫兰指数表

W1W2W3W4W52010年底地方债务0.172*0.079***0.1460.2570.146存量对数(0.109)(0.042)(0.163)(0.241)(0.149)2013年6月底地方债务0.1420.062**0.1500.1920.118存量对数(0.109)(0.042)(0.163)(0.241)(0.149)

从2010年底到2013年6月底0.0770.0330.1290.0210.067地方债务增量对数(0.108)(0.041)(0.161)(0.238)(0.147)2010年底人均地方债务0.1430.0320.1650.3520.472***存量对数(0.111)(0.042)(0.165)(0.244)(0.151)

2013年6月底人均地方债务0.0930.0210.1560.3460.472***存量对数(0.110)(0.042)(0.164)(0.242)(0.150)

从2010年底到2013年6月底-0.0030.0090.1280.2470.437***人均地方债务增量对数(0.108)(0.041)(0.160)(0.238)(0.147)注:***、**、*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下显著;括号内的数值表示莫兰指数估计值的标准差。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W

2和W

下,地方政府举债的绝对规模和人均规模均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

性或竞争关系。对于举债绝对规模,其在2010年底的存量关联性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2013年6月底在5%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对应于这一时间跨度的债务增量,其关联性并不显著。这也印证了相对于2010年底,在2013年6月底的债务存量关联性明显地下降了。对于人均举债规模,无论是2010年底的人均存量、2013年6月底的人均存量,还是这一时间跨度的人均增量而言,在W

下的关联性都是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地方政府在人均举债规模上的竞争关系,并且这种竞争关系也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实际上,这一计算结果的逻辑或内在机制也是合理的。地方政府间的举债竞争往往是空间距离越近、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则竞争程度越激烈。

四、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举债竞争分析

莫兰指数确认了地方政府在人均举债规模上的空间关联性,但是,它并不能明确地辨识出这种空间关联性的内在或具体机制。一般而言,主要用三种空间模型来分析空间关联性的内在机制:SAR/SLM模型、SEM模型和SDM模型(Elhorst,2014)。[19]

(一)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与数据来源

空间自回归模型(SAR)主要用于刻画空间区域(国家、省份、县市等)的状况对邻近的其他空间区域相应状况的影响(有时也称之为扩散或溢出效应)。这种空间关联性或依赖性主要体现在所考虑状况自身的滞后项①上,该模型也被称之为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主要用来——

——

——

——

——

——

——

①“滞后项”这一术语更多地来源于时间序列的范畴,时间上的“先后”关联与空间上的“左右”关联有类似之处。但是,用“滞后”这一时间概念来表达空间概念,其单向或不可逆特征并不适用于空间上的变量。所以,本文认为应该更确切地称之为“相邻项”。

当代财经2016年第7期总第380期

我国省级地方政府间举债竞争的空间关联性研究刻画相邻空间区域之间的关联关系,是通过误差项的结构关联得以实现的情况。其空间关联性主要体现在所考虑指标的误差项的滞后项上,即空间区域中的干扰或冲击会向邻近区域扩散,进而冲击或干扰到邻近区域的对应指标。空间杜宾模型(SDM)是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补充和完善,因为空间自回归模型只能刻画因变量自身的空间关联关系。其实,部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也会具有空间关联性。也就是说,因变量不仅受到同一区域自变量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邻近区域自变量的影响。这三种空间模型的具体表达式如下:

SAR模型:Y=ρWY+Xβ+ε(2)

其中,Y是由N个区域的地方政府举债构成的因变量列向量;W为N×N阶标准化的空间权重矩阵;WY为空间滞后因变量N阶列向量;ρ为空间滞后或空间自回归系数,它度量了相邻区域的地方政府举债规模对本区域举债规模的影响程度,本文将其称之为举债竞争反应系数;X是由K个解释变量构成的N×K阶矩阵;β为方程回归系数构成的K阶列向量;ε为随机误差项N阶列向量。

SEM模型:Y=Xβ+ε,ε=λWε+μ(3)

其中,Wε为空间滞后误差项N阶列向量;λ为空间误差系数,度量了相邻区域中的干扰或冲击对本区域因变量误差的影响程度;μ为随机误差项N阶列向量;其他参数的维度特征和含义与式(2)相同。

SDM模型:Y=ρWY+Xβ+WXθ+Z准+ε(4)

其中,WX为N×K阶空间滞后解释变量矩阵;θ为空间滞后解释变量系数构成的K阶列向量,度量了相邻区域的解释变量对本区域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对于X,本文主要考虑公共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Z是由M个对因变量没有空间作用机制或关联效应的解释变量构成的N×M阶矩阵;准为方程回归系数的M阶列向量;其他参数的维度特征和含义与式(2)相同。

本文的因变量是我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从2010年底到2013年6月底这一时间段内的人均举债规模,根据何杨和满燕云(2012)、钟辉勇和陆铭(2015)的研究,影响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的因素主要有土地出让收入、中央补助收入和人口规模等。[20-21]其中,各省份的土地出让收入来自于《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是包括了协议出让和“招拍挂”出让两种类别的总成交价款;中央补助收入来自于相应年份的《中国财政年鉴》,各省份的人口规模来自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各省份举债数据对应的是2010年底到2013年6月底这一区间。因此,将上述数据也处理成对应这一区间(流量数据)或对应区间末(存量数据)。

(二)回归估计与结果分析

在空间计量模型中,由于存在空间滞后因变量和空间滞后误差项,其分别违背了传统计量模型中解释变量严格外生和残差项独立同分布的假定。因此,如果利用最小二乘法来进行估计,则估计系数是有偏的和不一致的。有两种方法可以修正或弥补上述问题:工具变量法(IV)和极大似然估计法(MLE)。工具变量法虽然不需要假定回归方程中残差项的分布,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找到合格的工具变量往往难度很大。然而,极大似然估计法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同时,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得到的似然值也可以用来进行模型的比较和检验(龙小宁等,2014)。[9]因此,本文采用Elhorst(2014)的空间计量经济学MATLAB工具包中的MLE方法,对相应的空间计量模型进行估计。[19]

在上文中,利用莫兰指数识别出了各省份举借债务是存在关联性的,但是并不能明确这种空间关联性的具体形式。因此,在进行空间计量模型估计之前,需要进一步明确其具体形式是SAR模型、SEM模型还是SDM模型。根据Anselin等(1996)提出的拉格朗日乘数Lmlag、Lmerr及其稳健形式(R-Lmlag、R-Lmerr)的空间关联性检验方法,[22]本文进行了相应的检验。如表2中的第2列所示,Lmlag统计量为4.2524,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R-Lmlag统计量为9.7501,在1%下显著;Lmerr

统计量为0.5552,不显著,而R-Lmerr为6.0529,在5%下显著。综合判断,虽然SAR模型可能更为恰当,但也并不能排除SEM模型的可能性。如果这两个模型都不能拒绝,则可能是更为复杂的SDM模型。因此,本文分别采纳上述三个模型,其相应的回归结果如表2中的后3列所示。

在第3列的SAR模型回归结果中,其空间滞后因变量的估计系数为0.364,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是显著的。同时,人均土地出让收入和人均中央补助收入两个解释变量的系数都是在1%的水平下显著。在第4列的SEM中,空间滞后误差项的估计系数为0.263,但并不显著。在第5列的SDM模型中,空间滞后因变量的估计系数为-0.182,并不显著。同时,空间滞后人均土地出让收入的估计系数为1.434,在统计上显著。空间滞后人均中央补助收入的估计系数为0.967,但并不显著。综合来看,本文认为SAR模型更好地识别或刻画了地方政府举借债务行为的空间关联性。考虑到SAR模型刻画的主要是相近区域的某一状态或行为对其他区域对应状态或行为的直接影响,对于地方政府举债这一问题而言,实际上反映的是竞争的主动性。这一点与地方政府的举债逻辑也是相符的。从表2中可见,举债竞争反应系数为0.364,意味着空间加权的地方政府举债规模增加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会促使相关联的地方政府举债规模增加0.364%。

(三)举债竞争与支出竞争的关联性分析

通过对相应空间计量模型结果的分析,验证了地方政府在举借债务方面存在的竞争关系。债务支出作为政府支出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竞争程度与(一般公共财政)支出竞争是否有差异,同时会不会对财政支出及其竞争产生影响,这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考虑到地方债务的支出投向,其主要是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和环境治理等领域。这与一般公共财政的基本建设支出并无实质性差

表2

地方政府举债竞争的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

OLS

SARSEMSDM人均土地出让收入0.703***

(4.35)0.587***(3.97)0.602***(3.74)0.428**(2.30)人均中央补助收入

0.503**(2.71)0.515***(3.13)0.479***(2.77)0.701***(4.53)常数项

-2.519(-0.93)

-4.566*(-1.62)-1.438(-0.57)-21.58*(-2.33)

空间关联性诊断

Lmlag4.2524**------R-Lmlag9.7501***------Lmerr0.5552------6.0529**------空间滞后因变量(W ×dep.var )--0.364*(1.76)---0.182(-0.71)空间滞后误差项(spat.au t)----0.263(1.06)--空间滞后人均土地出让收入------1.434***(3.19)空间滞后人均中央补助收入

------0.967(1.43)调整后R20.41480.49050.40450.6144样本数

30303030Log-likelihood

-15.25

-13.61

-14.86

-9.08

R-Lmerr

注:***、**、*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下显著;括号内的数值表示回归系数估计值的统计量。

当代财经2016年第7期总第380期

——————————————

—①关于地方政府支出竞争的实证性研究文献,基本都是基于截至2006年的数据。

异。因此,应该基于基本建设财政支出的数据来研究举债竞争与支出竞争的关联。但是,2007年之后,财政部进行了财政支出分类改革,原有的基本建设财政支出这一指标基本不可用,

本文利用总

支出替代。考虑到地方政府的支出竞争也是全方位的,涉及几乎所有的政府职能和财政支出类别,因此,这种因变量替代也是合理的。基于上述思路再进一步考虑相应的解释变量,主要包括人均举债规模、人均中央补助收入、经济开放程度和金融发展水平等(李涛和周业安,2009),[2]本文构建了相应的空间模型并进行回归估计。其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地方政府支出竞争与举债竞争的关联性分析

(1)

(2

)OLS

SAROLSSARSEM人均举债规模0.203***(2.78)0.171***(2.71)0.187**(2.51)0.164***(2.57)0.062(0.98)人均中央补助收入0.581***(7.26)0.569***(8.25)0.559***(6.76)0.557***(7.91)0.671***(8.76)经济开放程度0.007***(5.42)0.006***(5.43)0.006***(3.27)0.006***(3.64)0.005***(3.31)金融发展水平

----0.020(1.03)0.012(0.72)0.006(0.357)常数项

2.812***(4.30)

-0.083(-0.07)3.064***(4.39)0.270(0.22)3.212***(5.25)空间关联性诊断

Lmlag2.875*--2.278----R-Lmlag4.264**--3.756**----Lmerr0.045--0.157----R-Lmerr

1.433--1.626----空间滞后因变量(W ×dep.var )--0.331***(2.76)--0.308**(2.54)--空间滞后误差项(spat.aut )

--------0.832***(9.36)调整后R20.84740.87180.85360.87350.6648样本数

3030303030Log-likelihood

16.64

18.89

17.26

19.15

17.65

SEM0.064(1.03)0.678***(9.12)0.005***(5.14)--3.145***(5.38)----------0.833***(9.42)0.66123017.58

注:***、**、*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下显著;括号内的数值表示回归系数估计值的统计量。

从表3的第(1)列可以看出,各省份的人均财政支出规模存在明显的关联效应,这种关联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方政府在这个指标上的比照或竞争关系而形成的。空间关联性诊断中的Lmlag和R-Lmlag统计量均显示,SAR模型能够更为恰当地识别出地方支出的内在竞争关系,其竞争反应系数为0.331,与举债的竞争程度基本相当。表3的第(2

)列是对第(1)列的稳健性分析,主要是基于增加模型中的控制变量。可以看出,在增加了金融发展水平这一变量后,其回归结果基本没有发生变化,SAR模型中的支出竞争反应系数为0.308,虽略有变动但仍然是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的。进一步分析举债与支出竞争可能存在的关联性,在第(1)列的SAR模型回归结果中,人均举债的系数为0.171,并且在1%的置信水平下是显著的。这反映出举债规模对于财政支出规模的正向影响,或者说,地方政府的举债状况并不会减弱其支出竞争的程度,举债竞争和支出竞争并不存在统筹权衡的情况。在第(2)列的稳健性分析结果中,人均举债规模的系数为0.164,虽略有降低,但仍然是在我国省级地方政府间举债竞争的空间关联性研究

当代财经2016年第7期总第380期

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的,相关结论也基本一致。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一)研究结论

本文主要基于我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从2010年底到2013年6月底这一时间段内的地方政府举借债务规模以及其他相关数据,通过构建能够综合反映省级地方政府间经济竞争与空间关联的关系矩阵识别出了其在举借债务方面的关联性,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明确和量化了其举债竞争关系。本文研究主要得出三个结论:第一,省级地方政府间的举债关联性既与其空间距离有关,也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有关。如果空间距离越近、经济发展水平越相似,则关联性就越大。第二,举债关联性的主要原因或内在机制在于地方政府间的主动竞争而不是误差关联,相应的SAR模型显示其举债竞争反应系数为0.364,并在统计上也是显著的。第三,地方政府的举债竞争程度与支出竞争基本相当,并且其举债状况也不会减弱公共财政的支出规模与竞争程度,举债竞争和支出竞争并不存在统筹权衡的情况。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地方政府举债的根源在于“为增长而竞争”,而不是应对财政压力。

(二)政策建议

1.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竞争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重要动因,而其横向竞争与中央政府主导的以GDP为核心指标的晋升考核机制又有很大关系。因此,要实现地方政府债务的有效管控和良好治理,就要从改进和完善以GDP为主要指标的考核机制着手,要将地方政府的举债、用债、还债情况和债务风险状况等作为硬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并强化对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的监督和问责。

2.要严格贯彻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控制和限额管理,并对其或有债务实行严格的监控。同时,要加强措施,防止地方政府违规或变相举债。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过程中,既要通过引入民间资本,从而缓解地方政府出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推进城镇化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融资压力,也要规范运作,避免其成为累积隐性地方债务的新通道。

3.在剥离城投公司地方政府融资职能的同时,要采取其他措施增强其融资能力。城投公司曾经承担了很大比例的地方债务,虽然其已经不再具备政府融资职能,但是,作为地方政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实体这一属性基本没有变化。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城投公司的相应职能,并通过资产注入等方式增强其融资能力,加大其投资力度,从而稳定经济增长。——

——

——

——

——

——

——

参考文献:

[1]郭杰,李涛.中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研究——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11):54-64、73.

[2]李涛,周业安.中国地方政府间支出竞争研究——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2):12-22.

[3]张军.中国经济发展:为增长而竞争[J].世界经济文汇,2005,(4):101-105.

[4]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36-50.

[5]BesleyT.,CaseA..IncumbentBehavior:VoteSeeking,TaxSettingandYardstickCompetition[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5,85(1):25-45.

[6]CaseA.,RosenH.,HinesJ..BudgetSpilloversandFiscalPolicyInterdependence:EvidencefromtheStates[J].Jour-nalofPublicEconomics,1993,52(3):285-307.

[7]沈坤荣,付文林.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J].经济研究,2006,(6):16-26.

[8]张宇麟,吕旺弟.我国省际间税收竞争的实证分析[J].税务研究,2009,(6):59-61.

[9]龙小宁,朱艳丽,蔡伟贤,李少民.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中国县级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4,(8):42-53.

[10]邵

军.地方财政支出的空间外部效应研究[J].南方经济,2007,(9):3-11.

[11]卢洪友,龚锋.政府竞争、攀比效应与预算支出受益外溢[J].管理世界,2007,(8):12-22.

[12]张

晏,夏纪军,张文瑾.自上而下的标尺竞争与中国省级政府公共支出溢出效应差异[J].浙江社会科学,

2010,(12):20-26、74.

[13]刘小勇,丁焕峰.邻里竞争、财政分权与政府财政支出偏向研究———

基于三层分权框架的角度[J].当代财经,2015,(7):35-44.

[14]龚强,王

俊,贾

坤.财政分权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研究:一个综述[J].经济研究,2011,(7):

144-156.

[15]庞保庆,陈硕.央地财政格局下的地方政府债务成因、规模及风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5):

45-57.

[16]缪小林,伏润民.权责分离、政绩利益环境与地方政府债务超常规增长[J].财贸经济,2015,(4):17-31.[17]李尚蒲,郑仲晖,罗必良.资源基础、预算软约束与地方政府债务[J].当代财经,2015,(10):28-38.

[18]吴玉鸣.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省域研发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5):74-85、130.

[19]ElhorstJ.P..SpatialEconometrics:FromCross-SectionalDatatoSpatialPanels[M].NewYork:Springer,2014.[20]何杨,满燕云.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风险控制———基于土地财政视角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2,(5):

45-50.

[21]钟辉勇,陆

铭.财政转移支付如何影响了地方政府债务?[J].金融研究,2015,(9):1-16.

[22]AnselinL.,BeraA.,FloraxR.,YoonM..SimpleDiagnosticTestsforSpatialDependence[J].RegionalScienceandUrbanEconomics,1996,26(1):77-104.

责任编校:周全林

我国省级地方政府间举债竞争的空间关联性研究

A Study of the Spatial Relevance of Debt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a ’s Provincial Local Governments

DIAO Wei-tao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Qingdao 266520,China)

Abstract :Tax competition and expenditure competition are two aspects that are being studied by many experts in China;however,researches on debt-borrowing competition between provincial local governments are almost scarce.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weight matrix which can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space distance and the proximity of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so that the relevance of debt-borrowing between China ’s 30provinces can be identified.Then,by further applying the spa-tial autoregression econometric model,it is found that this relevance is mainly due to the debt-bor-rowing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provincial local governments,and the competition reaction coefficient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This conclusion provides a new analytical perspective for us to recognize the borrowing motiv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local debts,which also has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in controlling local debts under the new Budget Law.

Key words :local government debt;debt competition;expenditure competition;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

竞争性谈判操作流程.doc

竞争性谈判操作流程 竞争性谈判操作流程篇1 通常情况下,集中采购机构在运用竞争性谈判方式代理采购单位实施政府采购时,可以把这五步程序归纳为两个阶段进行,即谈判前的准备阶段和谈判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在前期准备阶段,应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从资金、技术、生产、市场等几个方面,做好对采购项目进行全方位综合分析,主要包括预算分析、需求分析、生产分析、市场分析、风险分析。二是要根据综合分析情况,制定项目采购的最终方案,并确定项目采购清单。三是根据项目分析情况和采购项目清单,编制竞争性谈判邀请函。四是制作竞争性谈判文件。五是邀请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六是对参加谈判的供应商进行资格预审。七是根据资格审查情况,确定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名单,并向其发售竞争性谈判文件。八是成立由技术专家、采购单位和有关方面的代表组成的谈判小组。九是根据谈判工作需要,确定工作人员。十是邀请有关部门,如监督机关、公证机关对谈判过程实施监督。 在谈判准备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一是与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相比,竞争性谈判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评审过程也难以控制,容易导致不公正交易,甚至腐败,因此,必须对这种采购方式的适用条件加以严格限制并对谈判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二是在谈判小组中,专家名单通过随机抽取方式确定,在谈判开始前,谈判小组名单应严格保密。三是谈判小组的组成,应根据采购项目特点,结合专家总体情况确定,并注意专业结构要合理,知识水平、综合素质要相当。四是谈判文件制作完成后,要以正式公函形式或文件会签形式征求采购单位的意见,在采购单位审核确认后才算正式制作完成。五是管理机构对如谈判文件还有备案规定,还要将谈判文件送管理机构备案。六是对供应商的资格预审主要是从基本资格和专业资格两个方面进行预审,审查的标准主要是按照谈判文件所规定的标准。 (二)谈判阶段。在谈判阶段,应做好的工作主要有:一是在

2021年政府采购评审报告(竞争性谈判)

*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 评审报告 欧阳光明(2021.03.07)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ZJZC-(2015)竞字第号 二○一五年月日 *********(采购人单位名称): ************(项目名称)于2015年**月**日9:30在镇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答辩室准时进行谈判活动。本项目的谈判小组依法组建,供应商是通过发布公告,供应商自行报名产生。 本谈判小组在对响应文件进行初步评审,根据谈判文件规定的程序、评定成交的标准等事项与实质性响应谈判文件要求的供应商进行谈判和对响应文件进行详审后,根据谈判小组签字的原始谈判记录、评审记录和评审结果提交以下材料组成本项目的评审报告:

*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 谈判文件确认书 经谈判小组一致确认ZJZC-(2015)竞字**号*****************项目谈判文件: 1、谈判文件是根据采购人的相关需求编制。 2、谈判文件内容无不合理条款。 3、谈判文件于2015年月日在政府采购指定媒体发出采购公告之日起,至2015年月日供应商提交响应文件截止之日,公示符合法定时间。 谈判小组签字: 2015年**月**日

*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 ***********************************项目响应文件递交情况登记表 项目编号:ZJZC-(2015)竞字第号 地点:答辩室 ***************************项目谈判小组签到簿 *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

***************************谈判项目监督/公证人员签到簿 【ZJZC-(2015)竞字第**号】 *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

地方政府学第三节中国的地方政府竞争

第三节中国的地方政府竞争 一、地方政府竞争概述 二、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表现及后果 三、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产生机理 四、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规制 一、地方政府竞争概述 1.地方政府竞争的概念 2.地方政府竞争的手段 3.地方政府竞争的内容 4. 地方政府竞争的理论基础 1.地方政府竞争的概念 ·在理论上,一个地方政府代表一个所管辖的区域,因而也可以称作辖区。 ·所谓地方政府竞争或者辖区竞争,是指各辖区为了本地的利益最大化,采取相应的公共政策来争夺资源的竞争过程。 2.政府竞争的手段 ·投资环境 ·政府管理竞争 ·法律制度竞争 ·政治行动竞争(获取特殊政策) 3.地方政府竞争的内容 ·政治市场(财税权、人事权等) ·要素市场(农产品、工业产品等) ·产品市场(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 4. 地方政府竞争的必然性 蒂布特假说: 蒂布特认为,只要居民可以择区而居,那么各辖区的政府之间就会出现竞争。这是因为个人考虑选择辖区居住的一个关键要素是辖区可供选择的税收和服务(支出)结构及水平。如果一个辖区试图吸引更多的居民进驻,就必须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公共服务,由于居民的偏好不同,辖区之间可以采取差异化的竞争策略,结果均衡的时候,辖区之间存在差异,但辖区内部可能没有差异。在这种理想状况下,居民的用脚投票足以给辖区政府带来硬约束。 二、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后果 1. 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

2. 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主要后果 1. 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一,改善地方公共物品。地方公共物品是吸引要素流入的基础性环境条件,也是地方政府获取从中直接受益的本地居民支持或赞同的重要砝码,因此,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首先表现在扩大地方公共物品供给数量和提高公共物品质量上,如为吸引区外要素流入本地区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社会治安,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及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创新等。 第二,争夺生产要素。制度经济学把劳动力、资本、技术、土地看成是经济发展的“四架马车”,围绕这些基本生产要素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建立“人才高地”、制订税收及土地使用等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争夺资金、技术。 第三,支持和鼓励企业。通过制定地区发展战略,针对重要企业或产业适用优惠或倾斜政策,实行价格补贴、金融优惠政策、财政优惠政策等,或者为企业用工和人才吸引方面提供特殊政策和便利条件,提高本地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市场封锁与保护。通过行政手段、经济手段限制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运用经济政策倾斜,扩大管理范围,增加审批手续,强令当地企业经营、收购或推销当地产品;强化经济杠杆,迫使和诱使当地企业实施封锁措施。 第五,获取优惠政策,争试点权。主要是地方政府通过与中央或上级政府的博弈,在纵向政策层面上获得比其它地方政府更为优惠的政策,或者争取中央政府对制度供给实行准入和试验推广。 如我国改革开放之初设立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其政府在行政权力、财税分配、经济规划、人事任免等方面有比其它地方政府更大的权限,享受更为优惠的政策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快速发展。 2. 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主要后果 积极面: ·提高了地方公共产品质量与效率; ·约束了地方政府的“掠夺之手”; ·推动了宏观经济的调整增长。 消极面: ·一是重复建设严重 ·二是产业结构趋同 ·三是分割市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地方政府竞争及其现状分析

地方政府竞争及其现状分析 摘要:地方政府的涵义所谓地方政府,指管理一个国家行政区事务的政府组织的总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在基本法律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方面权限缺失。从地方政府的行政级别设置来看,除特别行政区以外,我国地方政府分为三级即省级、县级和乡级。从我国现行的中央与地方间“委托代理”关系来看,地方政府是辖区内土地市场的管理者,负责对辖区内土地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进行监督,以促使它们的行为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同时地方政府也是较大的土地需求者,政府机关、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用地。由于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特殊性,我国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在自己辖区范围内,地方政府既是土地市场的唯一供给者,又是土地市场的唯一的管理者。各地方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会根据预先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确定规划期间辖区内各年出让宗地的基本情况,如:位置、数量、容积率、建筑限高等指标。由此,地方政府作为辖区内土地的管理者、需求者,对辖区内土地市场影响较强,进而影响其对土地资源的集约配置。 关键词:地方政府;竞争;现状分析 地方政府竞争的涵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社会经济的竞争 性开始显现。作为商品经济的最基本特征,竞争在市场经济中广泛存在。.地方政府作为土 地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地方政府与土地使用者以及地方政府间开始出现竞争关系。社会问题的出现使地方政府竞争问题有了现实研究意义。亚当.斯密首先对地方政府竞争进行了论述,此后有不少国内学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加入到地方政府竞争的研究中来。对地方政府竞争的研究有多种不同角度,因而对地方政府竞争也有多种不同的定义。地方政府竞争通常指一个国家内部不同行政区域地方政府之间提供公共物品,吸引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而在投资环境、法律制度、政府效率等方面开展的跨区域政府间的竞争。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日益加强。为发展当地经济和扩大财富规模,地方政府积极吸引辖区外资源流入,以投资拉动经济发展,业竞争的政府竞争。在政府绩效考核的驱使下,地方政府之间就产生了类似企政府竞争包括政府的纵向竞争和横向竞争两个方面。政府的纵向竞争是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主要围绕集权与分权进行。政府的横向竞争是指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为了自利,相互之间围绕有形或无形的资源展开的竞争。中国的地方政府竞争起始于80年开始的财政分权化改革。在分权化改革前,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只是简单的委托代理机制,在地方政府没有相对独立的经济职能,地方政府官员也不是地方利益的代表,更倾向于维护全国的公共利益。因此,地方利益与中央政府之间是不存在利苹分歧。而财政分权化改革后,中央·地方、省之间关系已经发生结构性变化,地方政府在继续履行中央一地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同时,地方独立经济利益开始出现。比如税收分流。这种利益主体地位的确立,改变了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和行为取向,地方政府不再是完全依靠从中央政府获取最大化的预算支出,而试图通过自身努力扩大地方利益。因此,地方政府因分权化改革而成为了独立的利益主体,独立利益主体的确立必然导致彼此为扩大各自利益而进行竞争。 地方政府间竞争产生的原因 分析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和地方政府自身利益最大化,开始展现较强的竞争意识, 这表明地方政府间竞争是现实存在的,同时也是不可避免的。地方政府间的良性竞争对促进辖区经济的发展有推动作用,而过度竞争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失衡、重复建设等现象也不断出现,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对地方政府间竞争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对规范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益驱动竞争,只有维护与争

竞争性谈判案例

竞争性谈判案例 竞争性谈判案例篇 1 安局为落实奥运期间紧急安保任务,急需采购一批安保巡逻用车。在未取得市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情况下,采用了竞争性谈判的方式进行采购,分别向A、B、C、D四家车俩供应商发出竞争性谈判文件。在文件中规定,包括谈判文件上的报价在内的两轮报价为最终报价。采购人组建了五人谈判小组,其中采购人代表一人,采购代理机构代表一人,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建的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三名。成员情况为: 采购人代表:成本会计,有注册会计师资格; 采购代理机构代表:工民建专业,有高级工程师资格; 抽取专家1:电梯工程专业,工程师; 抽取专家2:汽车制造专业,高级工程师; 抽取专家3:工程机械专业,工程师。 在进行竞争性谈判当日,由公安局领导组成的谈判小组与各供应商进行了谈判。第二轮封闭报价结束后,该项目的负责人口头通知各供应商因为价格均超过采购预算,所以要进行第三次报价。各供应商都表示同意,并进行了第三次报价,最终B因价格方面略占优势,成为排在第一的预中标人。竞争性谈判案例篇2 (1)案例背景 因某市风景管理处停车场建设工程项目预算在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50万元限额标准以下,该风景处委托该市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组织了一次竞争性谈判。参加谈判的三家

施工单位第一轮报价分别为:39. 73万元;37. 93万元;38. 83万元。经过三轮谈判,三家最终报价分别为:39. 73万元;36. 80万元;38. 83万元。因参与谈判的施工企业串通合谋,且最终报价均超过了采购项目的资金预算,谈判小组当场宣布该项目竞争性谈判失败。 (2)谈判失败的原因分析 1)采对个别施工企业内定采购项目 因前期工程拖欠了个别施工企业的工程款,采购人被逼无奈,事先承诺并指定后续工程为该企业施工承建。然而,为确保政府采购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履行政府采购程序,采购人走过场,装样子,采取掩耳盗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蒙混过关等手段,一方面按采购程序报送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审核并确定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后,与采购代理机构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另一方面与这家施工企业私下通气,给对方吃定心丸,做到心中有数。 2)资格审查走过场 按照《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采购人根据法定的供应商条件和采购项目对供应商的特定要求,对供应商的资格进行审查。然而,该风景管理处出于偿还前欠工程款等考虑,怕得罪债主,对报名参加谈判的三家施工企业的资格审查工作流于形式,在委托代理协议中也没有对采购代理机构就资格审查工作作出具体要求。事实上采购人被这家施工企业牵着鼻子走,暗地里默认了这家施工企业邀请另外两家同行来凑份子,一家做主,两家作陪,以达到参与竞争性谈

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财库【2014】214号)

政财部文件 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 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库〔2014〕214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各集中采购机构: 为了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适应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等工作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制定了《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 2014年12月31日

附件: 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是指采购人、政府采购代理机构通过组建竞争性磋商小组(以下简称磋商小组)与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就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事宜进行磋商,供应商按照磋商文件的要求提交响应文件和报价,采购人从磋商小组评审后提出的候选供应商名单中确定成交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第三条符合下列情形的项目,可以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开展采购: (一)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二)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 (三)因艺术品采购、专利、专有技术或者服务的时间、数量事先不能确定等原因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四)市场竞争不充分的科研项目,以及需要扶持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五)按照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外的工程建设项目。 第二章磋商程序 第四条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货物、服务采购项目,拟采用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的,采购人应当在采购活动开始前,报经主管预算单位同意后,依法向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申请批准。 第五条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法和本办法的规定组织开展竞争性磋商,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磋商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影响磋商过程和结果。 第六条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通过发布公告、从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建立的供应商库中随机抽取或者采购人和评审专家分别书面推荐的方式邀请不少于3家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参与竞争性磋商采购活动。 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供应商可以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加入供应商库。财政部门不得对供应商申请入库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利用供应商库进行地区和行业封锁。

采购管理案例:竞争性谈判失败的采购案例

采购管理案例:竞争性谈判失败的采购案例 (1)案例背景 因某市风景管理处停车场建设工程项目预算在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50万元限额标准以下,该风景处委托该市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组织了一次竞争性谈判。参加谈判的三家施工单位第一轮报价分别为:39. 73万元;37. 93万元;38. 83万元。经过三轮谈判,三家最终报价分别为:39. 73万元;36. 80万元;38. 83万元。因参与谈判的施工企业串通合谋,且最终报价均超过了采购项目的资金预算,谈判小组当场宣布该项目竞争性谈判失败。 (2)谈判失败的原因分析 1)采对个别施工企业“内定”采购项目 因前期工程拖欠了个别施工企业的工程款,采购人被逼无奈,事先承诺并指定后续工程为该企业施工承建。然而,为确保政府采购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履行政府采购程序,采购人走过场,装样子,采取掩耳盗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蒙混过关等手段,一方面按采购程序报送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审核并确定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后,与采购代理机构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另一方面与这家施工企业私下通气,给对方吃“定心丸”,做到心中有数。 2)资格审查走过场 按照《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采购人根据法定的供应商条件和采购项目对供应商的特定要求,对供应商的资格进行审查。然而,该风景管理处出于偿还前欠工程款等考虑,怕得罪债主,对报名参加谈判的三家施工企业的资格审查工作流于形式,在委托代理协议中也没有对采购代理机构就资格审查工作作出具体要求。事实上采购人被这家施工企业“牵着鼻子走”,暗地里默认了这家施工企业邀请另外两家同行来“凑份子”,一家做主,两家作陪,以达到参与竞争性谈判不少于三家施工企业的法定数,从而把资格审查一并推给谈判小组,对不具备资质条件的施工企业开“绿灯”,从而达到了逃避资格审查的结果。 3)谈判文件雷同 该项目谈判小组为满足采购人的需求在对三家施工企业的谈判文件进行符合性评判时就发现,三家施工企业的谈判文件出现雷同的现象,有串通一气的嫌疑,这是明显的不公正行为。 4)施工企业合谋抬价 参加谈判的三家施工企业事先有“攻守同盟”与幕后交易,就恶意串通一气,合谋抬价。令谈判小组吃惊的是:三家报价相差仅几千元不等,在经营成本、管理费、材料费计价等方面出奇的相同,甚至连分项子目也十分相近,其目的在于抬高成交价格,进而一家开腔,两家附和,造成谈判报价一家说了算,乃至在最终报价上只有一家在第一轮报价的基础上稍作下调,而另外两家不作丝毫让步,形成“一边倒”、“一言堂”的现象,使竞争性谈判失去了现实意义,极其明显地出现了垄断行为,有失公平竞争。 5)采购代理机构敷衍塞责 采购代理机构基于采购人是“上帝”、“我们*采购人吃饭的”的意识,就着采购人的“意思”办,害怕给采购人设障碍,出难题,无形中有协助采购人撞“红灯”的行为。竞争性谈判公告发出后,仅有三家施工企业前来报名,采购代理机构就及时通知了该风景管理处对其进行资格审查。至于审查资格条件,按《政府采购法》的规定,采购代理机构认为那是采购人的事,自己无权过问,以致在发现三家施工企业报名时间一致、联系电话不通、谈判文件同时送达等一系列问题时,没有在第一时间向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报告,从而将所有问题集中到了谈判桌上。 鉴于三家施工企业具有谈判文件相同、合谋恶意串通、抬高价格等行为,且最终报价突破了采购项目的资金预算,超过了采购人的实际支付能力,根据《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该

地方政府体制

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的分配,由志愿者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和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和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 公文管理: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 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过程。 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那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那一级或者那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那些特定监察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招标性采购: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所有的或一定范围的潜在的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主体通过某种事先确定并公布的标准从所有投标商中评选出中标供应商,并 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 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俗称民告官。 简单题 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其次这种多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环境的差别。 简述机能制的优点和缺陷。 答:优点:1、可以扩大公共组织的管理职能, 2、专业分工,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 3、分权管理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缺点:1、职能分化过多会造成政府机构过多对社会和经济干涉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2、分工过细,会造成权利交叉影响行政效率。 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那些步骤? 答: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处于核心地位: 行政决策主导着公共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 行政决策是贯彻执行国家意志和加强政府合法性的必要途径

地方政府竞争

正确看待地方政府竞争带来的高速发展 姓名:邹佳男 班级:行政管理班 学号:201200032102 如今社会的竞争愈发激烈,这不仅表现在人与人的社会之间,也同样表现在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究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思考,把握地方政府竞争的深刻内涵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国经济稳步快速高效发展。. 仔细品读当今的舆论风向,可以敏锐的察觉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将目光侧重于地方政府竞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结合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确实因为地方政府之间的私利竞争产生了诸多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是什么推动了地方政府之间的这种激烈竞争,在我看来主要原因在于现行的官员升迁制度过多的依赖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是我国如今较为看重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地方政府主政者的政绩,都是由一个中心按照单一的经济标准自上而下地来考核、比较的。又因为我国各地方政府都是对上级负责,因此各地方民众的追求并不是当政者的首选追求,如果各地政府根据自身地方特点以及民众诉求为出发点,那么单纯的经济发展一定不是所有地方政府的首要选择,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省份对于环境的诉求必然要高于经济发展落后的省份。单地说,以经济建设为主要导向的政绩观及自上而下的政绩考核体系,诱导地方政府官员投入到了增长的竞争中。 在如此的竞争环境中产生诸多问题也不足为奇,这种政府竞争所导致的地区保护以及区域分割两种现象在我看来是产生负面效应的最主要原因。 地区保护在我看来主要有两方面不利影响,一是阻止外地产品流入,保证本地企业产品的当地销售,不利于整体区域发展;二是对本地企业的大肆维护,乃至放松监察力度,易导致本地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导致不合格产品反而愈演愈烈。 区域分割在我看来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这种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的状态使得每个地方经济体成为许许多多的独立经济体系,每个经济体系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则,市场特征。进而产生了较大范围内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如长三角流域的港口就建设过于密集造成资源浪费;也导致区域内多个地方经济体发展模式相同,造成资源利用率的下降。 这种经济竞争导致地方政府重视本地产业的短期经济增长,形成了GDP的高增速,但是却未能全面均衡的带动国内发展,只是侧重于单纯的经济增长,因此没有能在基础公共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度。 如此看来地方政府间的竞争的确带来了诸多问题,但我们不可否认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庞大动力,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竞争所带给我们的巨大进步。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使得事权下放给地方政府,一定程度的税收掌握以及事权的承担间接引起了地方政府竞争的开始。当然从事实来看,适度的地方政府竞争促进了经济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形成从而推动了我国20年来的经济告诉发展。张五常评论说:“一国之内的不同地区像中国今天所见到的激烈竞争,历史上没有出现过。” 正是如此激烈的地方政府竞争推动了中国经济逐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方政府竞争的巨大优势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我认为首先得一点是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资源要素以及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资源的配置完全受计划经济所控制,流动性不强,并且资源由此产生的低利用率也限制了经济发展,在如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价格驱动的资源购置极大程度上的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社会整体的效率提高;并且市场要素的配置也极大提高了地方政府建设

中国地方政府竞争30年

* 本成果受到中国人民大学 985 工程 中国经济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的支持。 [收稿日期]2009-08-02 [作者简介]周业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行为和制度经济学、公司金融研究;宋紫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 中国地方政府竞争30年 * 周业安,宋紫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经济增长;财政分权 [摘 要] 本文比较系统地讨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竞争的性质及其后果,并总结了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的主要成果。本文认为这种地方政府竞争的确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比如经济波动、地方保护以及公共品供给的扭曲等。[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9)11-0028-09 一、导 言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和转型并存的经济体,就经济增长的模式来说和早期的东亚模式类似,比如强调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注重出口导向,注重投资的核心地位,以家族企业为特色的微观经济组织等等。不过,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中国的发展模式和东亚模式之间存在一些本质的差别,除了政府和国有部门对资源的控制以外,政府介入经济增长的方式和途径也完全不同。在中国,更多地表现在地方政府像公司一样运行,[1] 地方政府并不特别关心公共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而是更关心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绩效。尤其是地方政府竞争强化了这类行为。所以,在很多学者看来,要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必须从地方政府竞争着手。 地方政府竞争其实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也普遍存在。发达经济体都采取不同程度的财政分 权,每个辖区(无论是州县还是一些大区)都拥有 自己的独立的税权。各个辖区为了自身的利益,就会通过公共政策的策略制定来吸引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流入本辖区。给定资源的有限性,辖区之间就存在某种竞争关系。如果按照作为竞争主体的政府间关系划分,辖区竞争可分为纵向竞争(interg overnmental competition 或vertical com petition)和横向竞争(interjurisdictio nal com -petition 或horizo ntal competition)。[2] 所谓纵向竞争,就是指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竞争,通常更多地关注中央和州(或者地方)之间的竞争。横向竞争是指同级政府之间的竞争,比如州之间、城市之间、特别区之间、县之间的竞争等等。 如果按照竞争的性质划分,那么辖区竞争又可分为溢出效应、财政模仿和标尺竞争三种方式。所谓溢出效应式的竞争,主要是指某个地方政府增加某项公共服务支出,就可能惠及周边辖区的 28

政府采购方式操作流程图六竞争性磋商操作流程图

六、竞争性磋商操作流程图 1 供应商 采购代理机构 (集中采购机构) 采购人 采购项目 签订委托协议 接受委托 自行组织 采用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 制定磋商文件 磋商 编制并提交 响应文件 向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 政府财政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授权的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申请批准 磋商小组由采购人代表和评审专家共3人以上单数组成,其中评审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2/3(技术复杂、专业性强的采购项目,评审专家中应当包含1名法律专家) 合同履约及验收 确定成交供应商 与成交供应商签订合同 申请支付资金 发出成交通知书,并在财政部 门指定媒体公布结果 成立磋商小组 确定邀请参加磋商的供应商名单 在财政部门专家库抽取专家 磋商文件应当包括供应商资格条件、采购邀请、采购方式、采购预算、采购需求、政府采购政策要求、评审程序、评审方法、评审标准、价格构成或者报价要求、响应文件编制要求、保证金交纳数额和形式以及不予退还保证金的情形、磋商过程中可能实质性变动的内容,响应文件提交的截止时间、开启时间及地点及合同草案条款等 通过发布公告、从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建立的供应商库中随机抽取或者采购人和评审专家分别书面推荐的方式,邀请不少于3家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 磋商小组所有成员集中与单一供应商分别进行磋商。磋商中,磋商小组可以根据磋商文件和磋商情况实质性变动采购需求中的技术、服务要求以及合同草案条款,但不得变动磋商文件中的其他内容。实质性变动的内容,须经采购人代表确认 经磋商小组确定最终采购需求和最后报价的供应商后,由磋商小组采用综合评分法推荐3名以上成交候选供应商,并编写评审报告,送采购人确认,采购人在收到评审报告5个工作日内按由高到低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也可书面授权磋商小组直接确定 1.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2.技术复杂或者性能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 3.因艺术品采购、专利、专有技术或者服务的时间、数量事先不能确定等原因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4.市场竞争不充分的科研项目,以及需要扶持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5.按照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件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外的工程建设项目 达到公开招标数额的,报经主管预算单位同意 采购人应当自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与成交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从磋商文件发出之日起至供应商提交首次响应文件截止之日不得少于10日 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成交供应商确定后2个工作日内,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公告成交结果,同时向成交供应商发出成交通知书,并将磋商文件随成交结果同时公告

政府采购竞争性谈判管理办法.doc

政府采购竞争性谈判管理办法 政府采购竞争性谈判管理办法篇 1 政府采购的事前参与和监督 (1)在机构设置上,实行管理主体与采购主体分离,即实行采管分离的原则。那种集裁判员与运动员于一身的做法显然有悖于公平竞争的法则。 (2)在采购资金结算上,实行采购、付款相分离的原则。即政府采购办公室负责采购计划的审批,并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中心组织采购工作,但无权支付货款,从而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 (3)工作岗位设置合理性的监督。岗位设置要相互监督和牵制。如操作岗位与合同审核岗位、决策岗位与执行岗位之间等等,要保持相互监督和牵制的关系。防止少数甚至一人说了算,从而从制度上堵塞了采购操作上的漏洞,避免暗箱、违规操作的发生。 (4)对采购人员定期轮岗制度的监督。对采购人员建立廉政档案,建立岗位纪律要求,实行定期轮岗制度。 (5)加强采购人员的培训工作及从业资质认定。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政府采购的质量及效率。因此,要对采购人员的理论技能进行培训和考核,对其实务操作多加指导,以全面规范政府采购操作行为。 (6)加强采购信息公开发布工作的监督。信息、公告是否严格按照《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执行的。因为腐败行为的发生总是与暗箱操作等环节联系在一起,加强采购信息的公开力度,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关心相关的政府采购事项,这就相对扩大了对采购操作的监督力度。(7)对评标委员会的监督。评标委员会在招投标活动中担负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决定着每一个投标单位的命运。对评审专家的使用是否严格按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执行。

(8)加强政府采购计划编制工作的监督。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要求,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是政府采购工作的最基础工作,各采购单位应严格按要求编报政府采购计划,按计划采购是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前期参与和事前监督最有效的监督方式。 (9)加强采购预算的监督。采购?预算是政府采购的前期工作,对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保证政府采购预算的严肃性,凡是没有上报预算或虽然上报预算但未经批准的政府采购项目,以及应实行集中采购的项目而擅自组织采购的,采购单位的财务部门不予报销发票,财政部门拒绝拨款,审计、监察部门对违纪单位和责任人要追究责任。 2 对采购活动进行事中的有效监督 (1)对政府采购的开标评标过程进行电子监控。电子监控材料必须保证完整性和真实性,并且保存期不得少于6个月,并要求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在处理投诉案件时,相关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必须提供该项目的电子监控材料。 (2)对采购供应商监督。政府采购市场,对社会各界合法生产和经营的商家机会是均等的。但由于市场经济和政府采购的特殊性,对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的商(厂)家必须有一个资格审查的过程,以保证政府采购供应商(厂)家的产品合法、资格合法、经营合法、履约能力适当。 (3)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力量。每次招标活动应邀请新闻媒体参加,使整个招标活动都置于新闻部门的监督之下。也可以邀请公证部门到现场对招标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公正性进行公证。? 3 在采购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跟踪监督检查,加强对政府采购的事后检查。 (1)采购合同的监督。政府采购合同的监督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合同签订。二是合同执行监督。三是合同项目验收及售后服务监督。 (2)采购外部的监督。通过开设政府采购举报和投诉电话、

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收益与成本分析

一、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收益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弊端,这是地方政府被重新重视的原因之一,所以对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成本和收益分析要先从收益的视角来看。在中国改革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际上,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与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分不开的(洪银兴和曹勇,1996),计量检验也证明了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主导作用(沈坤荣,1998)。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符合中国渐进式制度变迁的实现路径,能以较低的成本加快中国市场化的进程(杨瑞龙,1998;杨瑞龙和杨其静,2000;陈天祥,2004),由于这个原因,也有学者把中国经济称为地方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何晓星,2003、2005)。毫无疑问,地方政府的许多积极作用都是在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大背景下发生的,探索地方政府的作用就离不开探索地方政府问竞争的作用。 1.从总体上看,地方政府间竞争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许多经济学家将中国二十多年来的增长奇迹归功于地方政府之间为增长而展开的竞争。地方政府问的竞争主要是政治激励和经济激励决定的。政治激励主要表现为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为了晋升,就必须有一个好的政绩。经济激励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为了分成,就必须发展好当地的经济。政治激励和经济激励为地方政府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因为不管是政治激励还是经济激励最后都体现在gdp上,所以最终表现为地方政府惟gdp马首是瞻。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的经济分权把巨大的经济体分解为众多独立决策的小型地方经济,创造出了地方为经济增长而展开激烈竞争的“控制权市场”;虽然没有彻底的私人产权制度和完善的金融体系,但却有了地方之间为经济增长而展开的充分竞争,这种竞争导致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并对政策环境进行改善,加快了金融深化的进程和融资市场化的步伐。尽管地方为增长而展开的竞争可能导致过度投资(比如“羊群行为”),但是地方问的竞争却从根本上减少了集中决策的失误,牵制了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地方为增长而展开的竞争让中国经济在制造业和贸易战略上迅速迎合和融入了国际分工的链条与一体化的进程;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开放是地方为增长而竞争的结果(张军,2005)。林毅夫和刘志强(2000)的实证分析也表明,在控制了同时期其他各项改革措施的影响后,财政分权提高了省级人均gdp的增长率。 2.从国有企业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间竞争是消除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重要力量。qian 和roland(1998)分析了地方政府在面对吸引流动要素和中央转移支付情况下的竞争,分析表明在要素自由流动条件下的地方财政竞争增加了政府挽救陷入困境中企业的机会成本,因为挽救会削弱分散的地方政府对流动要素的竞争优势。地方政府与其拿有限的资金来救助处于困境中的国有企业,不如拿有限的资金来增加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吸引流动资本以获取更大的收益。这样一来,地方政府间竞争不仅是消除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重要力量,也是提供地方基础设施的重要力量。地方政府间竞争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市场化激励,保持和促进市场化进程,即通常所说的维持市场的联邦主义(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 3.从民营企业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间竞争是促进民营化的重要力量。在民营化的进程中,各级地方政府是主要的推动力量。张维迎和栗树和(1998)通过地方竞争说明了国有企业民营化的转变历程,他们认为,地方分权加剧了地区间的竞争,为了使本区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降低成本、解决政府和经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地方政府势必让渡全部或部分股份,这将导致国有企业向民营化的不断转移,这种竞争越激烈,民营化的进程也就越快。李少民、张维迎和栗树和(1998)的模型分析表明,当地方政府间竞争充分激烈时,激励效应就会超过分配效应,地方政府更愿意分享税收而不是利润,否则,利润分享份额增加带来的收入增加将小于税收减少带来的损失。换句话说,竞争加剧促使经理降低成本的压力更大;没有地方分权,民营化就不会出现。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看到,当地方政府间竞争激烈时,地方政府有激励保护和促进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朱恒鹏(2004)的实证分析表明,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确会推动民营化进程。 4.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间竞争

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管理办法解读融合公开招标和竞争性谈判

附件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是指采购人、政府采购代理机构通过组建竞争性磋商小组(以下简称磋商小组)与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就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事宜进行磋商,供应商按照磋商文件的要求提交响应文件和报价,采购人从磋商小组评审后提出的候选供应商名单中确定成交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第三条符合下列情形的项目,可以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开展采购: (一)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二)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 (三)因艺术品采购、专利、专有技术或者服务的时间、

数量事先不能确定等原因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四)市场竞争不充分的科研项目,以及需要扶持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五)按照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外的工程建设项目。 第二章磋商程序 第四条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货物、服务采购项目,拟采用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的,采购人应当在采购活动开始前,报经主管预算单位同意后,依法向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申请批准。 第五条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法和本办法的规定组织开展竞争性磋商,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磋商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影响磋商过程和结果。 第六条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通过发布公告、从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建立的供应商库中随机抽取或者采购人和评审专家分别书面推荐的方式邀请不少于3家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参与竞争性磋商采购活动。 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供应商

竞争性谈判规则

竞争性谈判 竞争性谈判,是指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直接邀请三家以上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的方式。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特点是:一是可以缩短准备期,能使采购项目更快地发挥作用。二是减少工作量,省去了大量的开标、投标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采购成本。三是供求双方能够进行更为灵活的谈判。四是有利于对民族工业进行保护。五是能够激励供应商自觉将高科技应用到采购产品中,同时又能转移采购风险。 目录

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根据财政部第18号令第43条的规定,投标截止时间结束后参加投标的 供应商不足三家的或在评标期间出现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或者对招标文件 做出实质响应的供应商不足三家的情形的,经报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可以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 点评:《政府采购法》第23条和财政部18号令第43条明确规定了竞 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适用范围。 编辑本段谈判小组 《政府采购法》第三十八条第一项规定:(一)成立谈判小组。谈判小 组由采购人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共三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专家的人数不得 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谈判小组是代表采购人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的主体,是代表采购人利益、 反映采购人需求、具有相当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谈判技巧的组织。谈判小组所 起的作用是由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特点所决定的。按照这种采购方式,采 购人要与被邀请参加谈判的供应商进行面对面的谈判,以明确采购对象的详 细技术规格和性能标准,了解采购对象的性质或附带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比较接近实际的价格。谈判小组应当包括采购人的代表和有关专家,且 人数应为3人以上的单数,其中专家的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采购人的代表应当是具备相应采购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丰富的政府 采购实践经验,并且经采购人授权能够代表其从事采购活动的自然人,这些 人通常是经过培训的专门负责采购业务的政府工作人员。有关专家是指采购 人根据采购对象的具体技术要求和性能特点而邀请的,具有某一领域较高专 业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人士。这些专家通常都是某一行业协会的成员或是 由行业协会推荐的专业人士。邀请这样的专家作为谈判小组成员,采购人可 以凭借其专业知识更好地把握采购对象的详细技术规格、性能标准以及价格,并最终以理想的条件与某一供应商成交。为了真正发挥专家的作用,并使他 们的意见能够充分的得以体现,其人数必须达到谈判小组成员总数的绝对多数,即达到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最后,谈判小组的人数必须是单数,这一 规定便于谈判小组在作出有关决议时能够以多数形成表决结果。 编辑本段制定谈判文件 谈判文件中至少应当明确谈判程序、谈判内容、合同草案的条款以及评 定标准等事项。谈判须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发布公告。公告至谈判文件递交截止时间一般不得少于5天,采购数额在300万元以上、技术复杂的项目一般不得少于10天。 谈判文件至少应当包含《政府采购法》第38条第2款要求的内容,但 通常应当包含: (1)谈判邀请函; (2)谈判供应商须知(包括密封、签署、盖章要求等);

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管理办法 解读:融合公开招标和竞争性谈判

附件 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是指采购人、政府采购代理机构通过组建竞争性磋商小组(以下简称磋商小组)与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就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事宜进行磋商,供应商按照磋商文件的要求提交响应文件和报价,采购人从磋商小组评审后提出的候选供应商名单中确定成交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第三条符合下列情形的项目,可以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开展采购: (一)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二)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 (三)因艺术品采购、专利、专有技术或者服务的时间、数量事先不能确定等原因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四)市场竞争不充分的科研项目,以及需要扶持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五)按照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外的工程建设项目。 第二章磋商程序 第四条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货物、服务采购项目,拟采用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的,采购人应当在采购活动开始前,报经主管预算单位同意后,依法向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申请批准。

第五条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法和本办法的规定组织开展竞争性磋商,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磋商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影响磋商过程和结果。 第六条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通过发布公告、从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建立的供应商库中随机抽取或者采购人和评审专家分别书面推荐的方式邀请不少于3家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参与竞争性磋商采购活动。 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供应商可以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加入供应商库。财政部门不得对供应商申请入库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利用供应商库进行地区和行业封锁。 采取采购人和评审专家书面推荐方式选择供应商的,采购人和评审专家应当各自出具书面推荐意见。采购人推荐供应商的比例不得高于推荐供应商总数的50%。 第七条采用公告方式邀请供应商的,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发布竞争性磋商公告。竞争性磋商公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名称、地点和联系方法; (二)采购项目的名称、数量、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 (三)采购项目的预算; (四)供应商资格条件; (五)获取磋商文件的时间、地点、方式及磋商文件售价; (六)响应文件提交的截止时间、开启时间及地点; (七)采购项目联系人姓名和电话。 第八条竞争性磋商文件(以下简称磋商文件)应当根据采购项目的特点和采购人的实际需求制定,并经采购人书面同意。采购人应当以满足实际需求为原则,不得擅自提高经费预算和资产配臵等采购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