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商品混凝土生产流程的管理【最新版】

浅谈商品混凝土生产流程的管理【最新版】

浅谈商品混凝土生产流程的管理【最新版】
浅谈商品混凝土生产流程的管理【最新版】

浅谈商品混凝土生产流程的管理1引言

商品混凝土的特点是性能高、生产周期短、生产过程中难以检查混凝土质量,出厂时不易确定混凝土强度指标。混凝土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配合比的设计,配合比的合理性已通过实验证明。生产中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符合混凝土配比的要求。必须控制生产过程,虽然混凝土中存在不同的原材料,但对混合比的要求是相同的。因此,加强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详细管理尤为重要。

2原料质量控制

为了实现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公司内部技术人员必须根据公司的现有条件提出每种原材料的主要控制指标。控制指标应符合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并且应该是可行且可实现的。在采购原材料时,应注意选择、评估和确定供应商的过程。专职采购人员(可能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支持下)会检查用于商业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的供应商,以检查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能力和服务质量。

产品被取出并送往实验室检查,通过测试后,将产品试用。试用后,确认产品质量好,交货能力高,服务周到的供应商被添加到公司的合格供应商清单中,由公司领导层评估确认。批量采购必须以招标的形式进行,相关部门将参与审查以确定供应商。专职采购人员与合格的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合同经核实后正式交付。严格制定和执行采购程序。仓库经理将生产任务和原材料库存中的数量通知买方。买方通知合格的供应商在指定时间内准备原材料。根据原料检验的要求,将根据批次的委托检验通知发给实验室,实验室对产品的批次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通知仓库。合格的产品将入库以供生产使用,不合格的产品将由专职买方退还以通知供应商,退货费用由供应商支付。在管理原材料库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加强水泥,粉煤灰等粉状物料的管理。每个筒仓都应有一个徽标,标明所储存原料的名称,产地、品种和规格。每个筒仓的入口应有与筒仓相匹配的徽标,并标明品种,规格,产地和购买日期。每个料仓的入口应上锁,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将粉状物料带入仓库时,必须由接待员和供应商双方检查筒仓并签名,以防止进料,发生错误,导致质量事故。仓库经理应统一编号原料仓,绘制仓分布图并通知实验室或主控制室。

3商品混凝土的制造工艺

必须在商业混凝土生产之前进行详细的组织和准备,主要包括:发出有关生产任务的通知,有关混合比例,原料的组织和交付,设备检查和试运行以及最终混合生产的通知。

3.1生产任务通知

通知生产任务是生产商品混凝土的主要依据。生产前的组织和生产过程主要围绕宣布生产任务。生产任务清单必须由业务部门根据商业混凝土销售合同和现场要求正确,清晰地完成,并且必须完成项目并将其发给生产部门、实验室和仓库,并进行记录。生产订单经生产经理批准后有效。

3.2混凝土配合比

关于混凝土配合比的注释由实验室发布到主控制室。实验室发布混合比注释的依据如下:

(1)混凝土的类型,项目位置,运输时间和生产任务注释中的特殊要求由实验室发布,明确特定生产通知中应考虑的

内容。

(2)混凝土配合比。作为一家专门生产商品混凝土的公司,商品混凝土公司应具有完整的配合比设计能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数据应能满足联合混凝土生产的要求。不同的强度、不同的原料和不同的季节应具有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并应在书中编号和总结。实验室接到生产任务后,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项目位置、运输距离、气候条件、特殊要求和原料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配合比,并以此作为配合比输出的依据。(

3)砂石含水率的测定:混凝土配合比一般不包括砂含水率,但实际生产中有一定的水分含量,因此应适当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4)在实际生产中,砂子和砾石的质量会有一些变化,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调整。根据生产任务说明的要求和混凝土配合比的施工数据,实验室将经过计算,试验和调整后,将混凝土配合比的说明发送至主控制室。必须确认操作员已正确理解并输入了各种内容。

3.3商业混凝土的生产

生产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实验室发布的有关特定混合比的说明,将混合比输入电脑。为了避免错误,实验室人员必须确认这项工作并将其记录在开放协议中。操作人员和实验室混合比验证者必须严格检查原材料的类型、规格和数量,以确保生产中使用的材料符合标准和混合比的要求。应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公告中的规定值测量各种原材料,以确保正确的混凝土配合比,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动态测量检查。

当仓库确认原材料供应得到保证时,操作员和维护人员确认生产设备运行可靠,操作员和实验室人员确认原材料的混合比例,并进行现场运输,确认特定的运输和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在浇筑混凝土时,应进行以下工作:操作人员启动搅拌机,并在搅拌开始后立即检查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计量罐的运行状态,以确保运行正常。操作员检查用于防止滥用的原材料。完成所有检查并满足生产要求后,即可正常制备混凝土。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维护人员必须经常检查机器的运行情况。操作员、仓库经理和测试人员必须对原材料的使用进行检查。测试人员为了更好地检查一套产品的质量,第一套产品主要是目视检查。第二和第三面板测试混凝土的磨合

和可加工性。如有必要,实验室必须分析情况并进行调整。

服装成衣生产详细全过程

服装成衣生产详细全过程 作者:艺路网教学来源:艺路网 点击数:4108 更新时间:2009-9-22 一、服装制造的方法 服装可按其生产/制造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订制形式和现成或称成衣。此两类服装制造方式都对制衣厂的运作有一定的影响。 订制服装的生产方式: 很多服装是按个别顾客的要求量身订制的, 订制衣服的每张订单量通常只是一件或几件。这些衣服有不同的款式细节, 且由于须按顾客的体型、尺码及个别要求而缝制, 穿起来才合顾客的身材及要求。所以一般都是依靠裁缝师傅独力操作所有工序, 由头至尾完成整件服装。 订制服装有以下的优点: 1.不同体型的人均能得到合身的衣服 2. 由于衣服是按个别顾客的要求缝制的, 顾客可以决定衣服的款式和衣料 3. 由于订制衣服的款式和衣料不用千篇一律, 所以能够反映出个别穿衣者的喜好和风格。 不过, 订制服装也有其缺点: 1.由于订制服装要因应个别订单的需要来缝制, 裁缝师傅或许需要较多时间才能将衣服交付给顾客; 2. 由于是个别缝制, 订制衣服的价钱也许会较为昂贵; 3. 品质方面也因个别裁缝师傅而有所分别。 现成服装的生产方式(成衣生产):

成衣按固定的款式和尺码来缝制。这类衣服是大量生产的, 完成生产阶段分别运送到各地甚至全世界发售, 因此成衣生产便促进了服装业在零售、制造和供销方面的现代化; 此外, 由于是大量生产, 所以生产成本比订制的衣服低, 让顾客可以买到物有所值且价格合理的服装。而且, 不同的牌子, 供应不同的尺码, 尺码表经过改良后, 令更多人能够购得合身的成衣。 就成衣来说, 最理想的生产安排莫如以固定的速度生产同一款式、颜色及尺码的衣服, 并且做到销量与产量相等, 不过这种情况实际上并不可能达到, 原因如下: 1. 时装的款式种类万千, 而且时刻在变化; 2. 服装要因应季节需求, 不同季节需要不同服装; 3. 服装的尺码需有多种, 因为各人的体型不同; 4. 经济会有兴衰, 因此人们在服装方面的花费会有变化; 5. 国际上有贸易限制, 例如配额、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等。 6. 地区性的文化及气候不同, 形成需求不划一。 传统的制衣方式: 一百多年以前, 传统的制衣方式是由一个人负责制成整件衣服, 裁缝师傅只需占用家中或店铺内的一个小房间工作。那个时代, 衣服都是订制的, 因应顾客不同的要求而缝制。顾客主要是富有人家, 例如地主、商人和贵族。较穷困的人家如农民和工人等多穿富有人家所丢弃的旧衣, 他们有时也许凑集一些物料自己缝衣, 甚至自己织布, 因此我们可以明白为甚么那时劳工阶级的衣着大多是简单粗糙的。富有人家雇用裁缝师傅为他们自己及佣人缝制衣服, 管家和车夫等人的制服款式一般都是按照主人的喜好而设计的。这些衣服全都是由裁缝一个人手做的。 十九世纪初期, 衣车问世, 并主要在欧美等地不断改良, 令传统的制衣方式改变过来, 制衣的过程开始出现分工的情况。举例说, 操作衣车的工人需要特别的技术, 所以雇用专职操作衣车的工人以及负责手工的工人, 这样分工较为有效率及有助减低成本。 早期的制衣厂就是从那个时代逐渐发展起来的。当时一般制衣厂采用现称"MAKE THROUGH SYSTEM" 全件起的做法, 运作的方式是一件衣服的大部份工序都由一人来完成, 剩下一些不需要很

服装厂生产流程

布料流程 1. 根据每个款布料的单件用量,精细计算。 不同款技术部要做到确定好样板,单件用量 (主料,辅料,配料,插色布,捆条,花边), 并填写下布单,要求准确,详细。交给厂部 一款两份。 2. 厂部根据业务订单,技术部的单件用量, 安排计算每款大货的总数量(主料,辅料, 配料,插色布,捆条,花边等)。同时制作 各款式生产制单明细表。厂长监督各大部门 职责,生产流程以及外加工厂事务。 3. 按照计算大货布料,辅料,配料,插色布 等米换算为公斤数,对照数量、颜色、色号 进行下布,并补充填写下布单内容,染厂厂名。 由布料仓主管跟踪布料到货时间。 4. 接到染厂布料时先确认颜色,色号是否正确,并对照款式确认布料 是否需印花,如需印花必须花板正确,确定印花厂家,分配布料数量。 印花厂来印花布时先确认做哪一款并提报厂长。布仓如需补欠纯色布, 插色布,辅料,花边,捆条等须经厂长同意。

生产流程 1.接到厂部订单,样衣时,及时开出每一款所 需要的制作生产明细单。包括:款号、布料名称、商标、成分、款式名称、颜色、数量、码数、尺 寸表、效果图、工艺要求、后道要求(纽扣、尺寸、数量、包装要求)及开单日期、交货日期、 发货日期。(如有多个商标须注明名称、颜色、 数量、码数、制作要求) 2.按制单计算辅料、花边、捆条、纽扣等交于采购部进行采购,对照样板、颜色、型号、数量是 否正确。详情职责。 3.详情部门职责。 4.详情部门职责,裁完每款分扎,分片,需要裁片印、绣花捆好送辅料仓主管。 5.详情部门职责。联系跟进印绣花加工厂,印绣花回厂时要求抽查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安排印绣花放入裁床。样衣交回厂部。 6.7.8.详情部门职责。

2.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阳新娲石商砼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程序文件 依据GB/T20001-2020 idt ISO9001:2020标准编制 编制:黄伟义 批准:杨凤雏 版号:第A版 2020年01月01日发布 2020年01月01日实施 《阳新娲石商砼有限公司》发布 版本号:YXWS-QSM-CX:2020

目录 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1) 1.目的 (1) 2.范围 (1) 3.职责 (1) 4.工作程序 (2) 4.1 文件的分类及编号 (2) 4.2 文件的编写 (3) 4.3 文件的审批 (3) 4.4 文件的发放 (3) 4.5 文件的评审、更改 (4) 4.6 文件的换版与作废 (4) 4.7 文件的管理 (5) 4.8 外来文件的管理 (5) 二、质量管理过程记录控制程序 (6) 1. 目的 (6) 2. 范围 (6) 3. 职责 (6) 4. 工作程序 (7) 4.1 记录的分类 (7) 4.2 记录的编制、收集 (7) 4.3 记录的更改 (8) 4.4 记录的保存 (8) 4.5 记录的管理 (9) 4.6 记录的保密 (9) 4.7 记录的处置 (10) 4.8 记录格式 (10)

三、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控制程序 (11) 1. 目的 (11) 2. 适用范围 (11) 3. 职责 (11) 4. 工作程序 (11) 4.1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制定 (11) 4.2质量目标的分解 (12) 4.3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 (13) 4.4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评审 (13) 4.5质量方针持续性的评审 (14) 四、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5) 1. 目的 (15) 2. 范围 (15) 3. 职责 (15) 4. 工作程序 (16) 4.1资格要求 (16) 4.2编制内审年度计划 (16) 4.3审核准备 (16) 4.4现场审核 (16) 4.5审核报告 (17) 4.6 纠正措施实施和跟踪验证 (17) 4.7高层领导者的审核 (18) 五、监视与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9) 1. 目的 (19) 2. 范围 (19) 3. 职责 (19) 4. 控制要求 (20) 4.1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20)

服装生产企业的生产流程

服装生产企业的生产流程 服装厂的生产流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前期操作 第一步的操作并不是从选料或裁剪开始,收到原样品先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首先要分析款样以及订单操作中的注意点,确认尺码,整理各颜色主辅料的使用。 首先是规格表,规格表可以分为款样规格表、批办样规格表、产前规格表。其中款式样此规格表主要用于设计师看款式效果及生产的用料计算。一般情况下用同类布料打样,允许辅料代用。对生产工厂来讲,此规格表仅仅是供报价用,以便争取得到真正的定单,在运用这个表格时应注意每个项目内容与规格,因为这些内容与规格往往同成本直接相关联,任何有利于降低成本而又不改变原有服装的基本要求的方法和建议都可以采讷。所有在此规格表中变化的内容,都必须做出注释,以便下一步工作开展的时候前后对应。此外,批办样此规格表主要用于打批办样。批办样制作前,根据提供的款式样和样品规格表中具体要求逐项进行操作,检查样品的织物组织、结构规格、测量所有的尺寸,确信各个点的尺寸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把款式样和规格表给相关的技术人

员,审查各疑点难点,以便全面了解样衣的情况。原则上,打批办样用正式主料和辅料。另外,产前表此规格表主要是批办样被客户批准后客户才提供的表格。只有这个产品规格表才是供工厂大货生产用。如果用以前的规格表代替,经常会发生差错,因为经过打样后,客户常更改原有的尺寸,而这个尺寸的更改又往往是不起眼的,在大批生产经营之前,还须打一次样,叫做产前样,在制作这个样衣中,所有的主料和辅料都必须用以后生产中要用的料,客户完全认可后方可大批开裁。 服装生产具体操作 服装生产基本工艺流程包括布料物料进厂检验、排料、裁剪、缝制、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等八个工序。 材料的检验与测试:包括色差的检验,维斜和疵点的检验。布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物料检验包括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物料不予投产使用。

服装生产流程与管理技术之服装厂设计

《服装生产流程与管理技术》 课程设计 对男衬衫生产厂的设计 班级:2012级服工成衣4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一、前言 二、课程设计任务书与要求 三、概述 四、产品工艺方案设计 五、缝制工艺编制 六、缝制设备选型及配置 七、服装厂劳动定员 八、工厂总平面布局 九、服装厂技术经济指标 十、结束语 附表一缝制男衬衫的工艺流程图(说明)附表二缝制男衬衫的工艺编制表(总结)附表三流水线布局形式图(总结) 附表四服装工厂总平面布局图(总结)

一、前言 服装工艺和质量是消费者在挑选服装师最基本的要求,服装市场日益成熟使得消费者在这方面也更为挑剔。近年来,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服装面料、辅料品种的日益更新,服装加工工艺有了较大的变化,变得更加专业化;相应地,服装加工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通过对《服装生产流程与管理技术》这一课程的学习,我对服装的生产行业有了全面且初步的了解。现在的服装企业基本都满足一定的标准,服装生产、生产准备、裁剪、粘合、缝制、整烫、检验、包装、储运等工艺过程以及生产计划与控制、作业研究与管理、服装质量标准、成本管理等管理过程,同时,各企业对各工艺过程的工艺参数、工艺设备、技术质量要求及品质控制都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这就构成了一个服装生产线,当然还得涉及服装厂的基本建设。 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次课程设计对男衬衫服装生产厂进行设计。由于水平有限,设计方案中难免出现错误和疏漏,还希望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 编者 2014.12.30

二、课程设计任务书与要求 已知条件:年工作时间250天×7.5小时/天 浮余率25% 出勤率95% 缝制编制效率85%以上 目标任务:设计男式衬衫服装厂 要求: 1 确定产品方案 2 缝制工艺编制 3 本机器设备配置排列 4 全厂劳动定员编制 5 全厂总平面布局 6 技术经济指标 三、概述 成衣生产就是按照客户和各种标准要求,先把布在裁剪工序裁成裁片,在缝纫工序使用不同的机器,缝线把裁片缝合起来,缝好的衣服通过检查工序的检验评定产品的合格与否,不合格的退回缝纫工序修补,合格的流通到烫熨工序进行烫熨定型,最后在包装工序对产品折叠,装袋或盒后装箱入库。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报告

新化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关于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监督检查 情况的通报 根据省厅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的通知》(湘建建[2012] 205号)的要求。为了确保我县在建工程质量,加强对新化宏华商品混凝土公司的质量监督与管理,结合近期我县在建工程中出现的混凝土质量问题,我站于2014年7月2号对新化宏华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1、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保证体系。 2、商品混凝土质量保证资料。 3、原材料检测与管理。 4、企业生产设备场地和人员配备。 5、实验室项目检测能力。 6、原材料供应质量。 7、预拌混凝土的配合比及主要原材料和和混凝土试块的 抽检;并委托新化县建筑材料检测中心进行质量检测验证。 二、专项实验室配置情况: 1、好的方面:资质生产体系完整,技术人员能满足资质条件要求,实验室人员能做到持证上岗;实验设备基本齐全;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保存完整并有存档;力学室、水泥室、试配室、标养室、办公室及资料室能够单独设置,场地能满足使用要求。

2、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2)、未建立健全原材料进货台帐、实验室检测台账、企业生产台帐、生产设备鉴定台帐。 (3)、开盘鉴定只有电子档而无纸质文件,水质试验报告缺失且混凝土的试配记录不完整(只记录到2014年3月25号),混凝土的配合比调整单和混凝土出厂检验报告资料不齐全。 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宏华商品混凝土公司取得了生产资质证书,基本建立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制度框架,配备了企业生产检测实验室。 三、下一步工作意见及要求: 1、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宏华商品混凝土公司要认真组织自查,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迅速予以整改。 2、进一步加强对商品混凝土企业试块留置率的检查力度。凡在今后各项检查中,对试块留置率低于80%将予以严肃处理。 3、各施工、监理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商品混凝土材料进场的管理,对每次供货时提供的砼配合比通知单、试块强度报告、供货单等资料进行收集确认。凡今后发现因施工、监理单位管理不到位导致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我站将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严肃处理。 4、商品混凝土公司要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切实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严格执行材料检验强制性标准和规范,严把原材

服装工厂的生产流程

服装工厂的生产流程 服装工厂的生产流程 一、前期操作: 第一步的操作并不是从选料或裁剪开始,收到原样品先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首先要分析款样以及订单操作中的注意点,确认尺码,整理各颜色主辅料的使用。 首先是规格表,规格表可以分为款样规格表、批办样规格表、产前规格表。其中款式样此规格表主要用于设计师看款式效果及生产 的用料计算。一般情况下用同类布料打样,允许辅料代用。对生产 工厂来讲,此规格表仅仅是供报价用,以便争取得到真正的定单, 在运用这个表格时应注意每个项目内容与规格,因为这些内容与规 格往往同成本直接相关联,任何有利于降低成本而又不改变原有服 装的基本要求的方法和建议都可以采讷。所有在此规格表中变化的 内容,都必须做出注释,以便下一步工作开展的时候前后对应。此外,批办样此规格表主要用于打批办样。批办样制作前,根据提供 的款式样和样品规格表中具体要求逐项进行操作,检查样品的织物 组织、结构规格、测量所有的尺寸,确信各个点的尺寸在允许误差 范围内。把款式样和规格表给相关的技术人员,审查各疑点难点, 以便全面了解样衣的情况。原则上,打批办样用正式主料和辅料。 另外,产前表此规格表主要是批办样被客户批准后客户才提供的表格。只有这个产品规格表才是供工厂大货生产用。如果用以前的规 格表代替,经常会发生差错,因为经过打样后,客户常更改原有的 尺寸,而这个尺寸的更改又往往是不起眼的,在大批生产经营之前,还须打一次样,叫做产前样,在制作这个样衣中,所有的主料和辅 料都必须用以后生产中要用的料,客户完全认可后方可大批开裁。 二、服装生产具体操作:

服装生产基本工艺流程包括布料物料进厂检验、排料、裁剪、缝制、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等八个工序。 材料的检验与测试:包括色差的检验,维斜和疵点的检验。布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物料检验包括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物料不予投产使用。 接下来就是技术准备: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在完成工艺单和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行小批量样衣的生产,针对客户和工艺的要求及时修正不符合点,并对工艺难点进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样衣经过客户确认签字后成为重要的检验依据之一。 排料:先进行1:10的预缩排料,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 裁剪:每辅料与裁剪一次称之为一床或一刀,裁床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相对的节约原材料,比手工裁剪更能确保质量,一般裁剪的层数越少成本越高。 缝制:缝迹和缝型是缝合的基本要素,服装的缝制根据款式、工艺风格等可分为机器缝制和手工缝制两种。在缝制加工过程实行流水作业。缝制时有制程分析图表。 三、后期工序:

商品混凝土公司质量管理办法

商品混凝土公司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做好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通过规范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借以确保出厂的产品送至客户处质量合格,从而更好的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特制定本质量管理办法。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 第二条成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全面负责全公司的质量管理活动,使质量意识和管理方法得到有效落实。 第三条试验室全面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负责根据生产进展情况分析与质量有关的主要因素、可能情况,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以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负责收集公司各科室、各相关业务单位以及质监站对生产质量管理的各种信息,并进行有效分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制定有效措施以保证并改进质量管理活动的持续进行。 第四条定期组织试验室人员学习有关混凝土及与其相关的原材料的各种标准规范,使质检员能灵活处理各种常见混凝土质量问题;试验人员能够熟悉、准确的进行各相关试验操作,为正常生产提供准确数据;质量管理人员能够积极、从容的处理各类质量事故。 第三章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第五条原材料进厂后,计量人员查看原材料的随货通行和质量证明文件,文件不齐全的不能过磅,文件齐全的通知质检员进行验收。 第六条质检员按照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批次进行取样、送

检,试验员对水泥、粉煤灰细度以及外加剂出机状态、坍落度损失及时进行检验,检验不合格的由材料科做退货处理。 第七条对于砂石等骨料试验结果不能当场出具的由质检员目测其颗粒级配、含水率、石粉含量等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的由材料科做退货处理。 第八条对于检测结果不能立即出具的原材料,可先办理临时入库手续。待检测结果出具后,如果不合格由材料科做退货处理,并在材料科进行备案,做好相关记录和标识。 第九条各种检验合格的原材料由质检员进行分类放置,并做好登记、标识。 第十条对于长期供应、质量稳定的材料商依据以下原则进行抽样,送检:水泥每500吨为一批,粉煤灰、矿粉、膨胀剂每200吨为一批,外加剂每50吨为一批,砂、石料每天根据实际情况抽检。试验员根据所送样品及时进行试验,按时出具报告。 第四章配合比设计和试配阶段的质量管理 第十条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应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进行设计,并应满足合同要求和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 第十一条对于掺加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还应满足《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混凝土泵送剂》JC47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等的规定。 第十二条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配时应使用和实际生产相同的材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 验布│→│裁剪│→│印绣花│→│缝制│→│整烫│→│检验│→│包装│ (一)面辅料进厂检验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二)面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丝绺方向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 在完成工艺单和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行小批量样衣的生产,针对客户和工艺的要求及时修正不符点,并对工艺难点进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样衣经过客户确认签字后成为重要的检验依据之一。 (四)裁剪工艺要求 裁剪前要先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在裁剪工序中主要工艺要求如下:(1)拖料时点清数量,注意避开疵点。(2)对于不同批染色或

服装厂管理流程83109

服装生产管理流程

服装生产管理流程 在服装生产管理中,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是做好生产管理工 作必须经过的四个阶段。 一、计划:经过分析研究,确定管理目标,项目,拟定相应措 施。 二、实施:根据拟定的计划和措施,分头贯彻执行。 三、检查: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实施结果,考察取得的效果, 找出存在的问题。 四、处理:总结经验,并纳入相关标准,制度或规定,巩固成 绩,防止问题再度发生,同时对本次循环中遗留的问题, 查明原因,转入下一循环来解决。 以上四个阶段我认为是提高产量质量,进行质量管理的有 效手段,四个阶段周而复始的循环,问题不断产生,不断解决这 是质量管理唯一的运转方式。 做好生产管理应遵循一定得指导方针或准则,讲究经济效益。以市场为中心组织生产,实施科学管理,组织均衡生产。我 认为(生产管理)是有关生产活动方面一切工作的综合,是一个

内部相互关联的体系。主要有质量,产量,进度,成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调度与控制等系统组成。 1. 生产过程的组织与劳动组织。将生产要素以最佳方式结合起 来,对生产的各个阶段,环节,工序进行合理安排,使其形成一个协调的系统。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流程最短,时间最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及设备能充分发挥作用,经济效益最佳。 2. 服装工艺管理。在客户提供订单或新产品投产前,对产品进 行试样,并制定详尽的工艺指导书,使产品在高效的工艺方案指导下进行生产,更好的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综合运 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建立起从产品研究,设计,试制,成批生产到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用最经济的手段,生产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4. 物料管理。对工厂所需各种原材料,辅料,填充料,动力等 物料进行有计划的采购,供应,保管,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是工厂以尽可能少的资金占用和物资消耗,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5. 认真贯彻,落实,做好7S 现场管理。 6. 生产管理达到的目标,保证生产管理的连续性,均衡性,有 效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以期更好地完成预定的生产计划。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1.doc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1 质量管理控制制度 1.总则 1.1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混凝土产品合格率100%。 2.质量管理组织体系结构: 2.1公司经理是公司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领导质量代表人(即:质量总监)主任工程师、质量技术部及实验室,质量技术部负责公司的质量技术管理工作。3.质量技术部的工作职责: 3.1签发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负责产品过程的质量监控。 3.2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技术要求,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 3.3负责编制特殊工程的质量计划、处理用户质量异议和质量问题,及时上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 3.4协助主任工程师处理客户投诉及产品质量事故,积极协助实施公司下达的生产技术质量达标工作。 3.5对产品的生产、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及作业标准、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对检验合格原材料签发原材料准用证。 3.6制定检查标准,并稽核质量检查人员是否正确实施。 3.7负责质量异常的妥善处理。

3.8检验仪器与量规的管理与校正,及库存品的抽验。 3.9对原材料供应商,外加剂工厂供应商等交货质量进行整理与评价。 3.10制定巡回检验的管理与分析,专案研究并作改善,预防再发防止措施。3.11对客户投诉案件进行分析并实施落实改进措施。 3.12负责资料回馈相关单位。 3.13执行质量管理日常检查工作。 3.14做好质量保证作业。 3.15研究制订并执行质量管理教育训练计划。 3.16制定质量管理规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3.17负责其他有关质量管理事宜。 3.18参与产品的研究开发及试制。 3.19定期向主任工程师报送有关质量技术报表。 4.搅拌楼、运输组、泵送组、采购等相关部门,必须协助质量技术部共同做好质量监控工作。 5.生产过程质量技术管理: 5.1所有原材料(水泥、砂石料,掺和料、外加剂)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所规定的技术指标。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

青岛中建富兴商砼有限公司 商品混凝土 质量治理手册 (文件编号:ZJ FXSTO1)编写: 杨涛王如明 审核:张庆年 批准: 孙丰波 公布日期: 2006年12月18日 生效日期: 2007年1月1日

目录 一、简介 二、职员守则 三、组织机构图 四、生产经营操纵全图 五、混凝土生产操纵流程图 六、混凝土生产作业工艺流程图 七、部门与人员职责 八、生产治理制度 九、技术治理制度 十、质量保障体系 十一、质量操纵流程 青岛中建富兴商砼有限公司简介

青岛中建富兴商砼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11日,由东营华辰商砼搅拌站董事长孙丰波、即墨企业家张庆年出资筹建。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现有总资产 2000万;其中要紧设备有:HZS150搅拌站二套;混凝土拖泵一台;混凝土泵车一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十六台;150吨地磅一套;水泥罐八个,分不储存200吨水泥。现有职工3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人;商砼搅拌站占地面积 13563平方米;其中有二层办公楼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试验室400平方米;职工食堂100平方米;职工宿舍250平方米;磅房及仓库、油库、厕所等300平方米;砂石堆料场约10000平方米。生产能力:平均每小时生产300立方混凝土,年产量混凝土60万立方米。可满足大中型工程施工现场的需要。公司建有独立的预拌混凝土专项试验室即由原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第四建筑公司中心试验室建立,该试验室领先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通过山东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又于二00四年九月二十四日经山东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五年复审合格。二00六年五月经山东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抽查复审合格。能够独立承担建筑试验检测任务。 公司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创效益、以质量谋进展。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确保每道工序严格受控,生产100%合格产品。真诚与各界同仁携手共进,为美丽的海滨都市青岛建筑业的进展做出新贡献。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控制制度 1.总则 1.1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混凝土产品合格率100%。 2.质量管理组织体系结构: 2.1公司经理是公司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领导质量代表人(即:质量总监)主任工程师、质量技术部及实验室,质量技术部负责公司的质量技术管理工作。3.质量技术部的工作职责: 3.1签发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负责产品过程的质量监控。 3.2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技术要求,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 3.3负责编制特殊工程的质量计划、处理用户质量异议和质量问题,及时上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 3.4协助主任工程师处理客户投诉及产品质量事故,积极协助实施公司下达的生产技术质量达标工作。 3.5对产品的生产、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及作业标准、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对检验合格原材料签发原材料准用证。 3.6制定检查标准,并稽核质量检查人员是否正确实施。 3.7负责质量异常的妥善处理。 3.8检验仪器与量规的管理与校正,及库存品的抽验。 3.9对原材料供应商,外加剂工厂供应商等交货质量进行整理与评价。 3.10制定巡回检验的管理与分析,专案研究并作改善,预防再发防止措施。3.11对客户投诉案件进行分析并实施落实改进措施。 3.12负责资料回馈相关单位。

3.13执行质量管理日常检查工作。 3.14做好质量保证作业。 3.15研究制订并执行质量管理教育训练计划。 3.16制定质量管理规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3.17负责其他有关质量管理事宜。 3.18参与产品的研究开发及试制。 3.19定期向主任工程师报送有关质量技术报表。 4.搅拌楼、运输组、泵送组、采购等相关部门,必须协助质量技术部共同做好质量监控工作。 5.生产过程质量技术管理: 5.1所有原材料(水泥、砂石料,掺和料、外加剂)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所规定的技术指标。 5.2水泥:必须是持有国家颁发的生产许可证、采用旋窑生产水泥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5.3砂石料:质量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定点采购。 5.4掺和料:经检验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5.5原材料售货单位必须提供产品三证(生产许可证、合格证,检验报告)。质量技术部负责保管原材料的出厂质保书。 5.6预拌混凝土购销合同中对原材料有特别约定的,应遵守约定。 5.7材料供应单位应当相对固定,应选定产品质量稳定、信誉可靠的企业作为长期合作对象。 5.8材料进场后,材料人员应认真组织验收,并收存产品质量合格“三证”必

服装厂生产流程

服装厂生产流程: 厂长接到生产订单,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各部门的生产工作,下发各部门的生产通知单、用料单、各部门接到生产通知单和用料单,认真阅读查看,确定无误。根据生产通知单、用料单的要求到仓库去领自己所需的材料。仓库开具领料单,须各部门主管负责人签字后,可以领料。 服装厂组织架构图 各部门的工作流程: 仓库 仓管工作职责: 1.进出的物料必须办好手续,帐目清楚,保管好仓库的任何物料,以防丢失。 2.定期盘点库存,做好帐物相符,及时上报物料数目至厂长,以便及时计料,安排生产。 3.必须对物料的品种、规格进行分类,按货架整齐堆放,保证帐、卡、物一致。 仓管工作流程: 1.各有关人员领的任何材料都要跟仓库管理员办好入库手续,管理员确定无误后,方可办理。开具入库单,做好台帐,开具入库单双方签字后交予文员,文员输入电脑做好电脑台帐。 2.出库任何材料时,仓管必见厂部的领料单,领料单上一定要具备各部门的主管签发,手续不完备一律拒发。 3.仓库管理员一定要根据厂长下发的生产通知单、领料单上的要求发料,防止各部门多领超用。要根据每天的料生产情况来领取材料,均衡生产。 裁床车间 裁床主管工作职责:

1.把握好裁床的工作,保证厂部各部门的正常生产,不能有不合格的裁片上车间。 2.不让厂部的材料受到损失,尽量节约材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研究工作办法,压缩单耗。 裁床工作流程: 1.按厂部的生产通知单、工艺单的要求生产,到仓库领取所需的物品及材料。 2.发、收裁片时一定要做记录以便查找。 3.做好每天的工作记录。 4.管好自已部门的员工考勤、场地卫生。 5.发裁片时一定要按厂长的生产通知的要求,见各部的领料单,领料单上必须要各负责人签字,方可发料。 6.所来的布料、棉等裁片所需品都由裁床主管统计来料的数量,开好入库单给予文员记帐。 7.管理车间的所有裁片,任何人不能进入裁床车间,拿走裁片。班组长需培片时一律须拿次片来对色,换片统一规定时间,一天两次,上午10:00-11:00,下午16:00-17:00,裁床主管负责严格管理,否则不在规定时间换片每发现一次罚款10元。 尾部车间 尾部主管工作职责: 1.严格控制好各个环节,检查各个环节的生产质量和生产进度,让产品能够准确、保质、保量、保时的完成,让客户满意。 2.做好车间管理工作,调动员工积极性,搞好车间文明生产、安全生产,保证车间环境整洁。 尾部工作流程: 1.按厂部下发的生产通知单、工艺要求单、用料单生产,认真好握每个环节的生产工艺,监督每个环节生产的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2.根据用料单,开具领料单(主管签字并领料)领取所需要的材料。 3.主管经常查看操作员是否浪费辅料,教育员工节约用料,订好每个员工的用料制度。若发现地面有浪费及损坏的辅料,须扣主管工资。 4.厂部人员抽检时超出比例须扣罚主管和操作员的工资。订返工率为2%,超出的罚操作工每件,按比例计算,造成大面积的返工由主管负全面责任。 5.做好每天产品的数量记录,车间的衣间进入尾部车间时,尾部主管必须与收发员当理点清衣服的数量,以及尾部返回上车间的返工衣服的数量,办好手续(开具三联单两方签字生效交于文员记帐) 6.尾部整理衣服,每天做好数量记录(开具联单,签字生效,交于文员记帐)。 7.若尾部的衣服有差异,尾部主管负全部责任。 班组长工作职责:全力保障本组的生产流畅,保质保量保时完成厂部交来的

浙江德清奔腾商品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

德清奔腾商品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应具备台帐参考标准 (表55份) 浙江德清奔腾建材有限公司 2012年7月

奔腾商品混凝土企业应具备台帐 1、商品混凝土供需合同评审表 2、混凝土供应合同台帐 3、原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台帐 4、试验委托书 5、砂、石含水率测定原始记录 6、委托检验台帐 7、水泥物理性能试验记录 8、水泥物理性能试验报告 9、普通混凝土用砂试验记录 10、普通混凝土用砂试验报告 11、普通混凝土用碎石试验记录 1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试验报告 13、矿粉试验原始记录 14、矿粉试验报告 15、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 16、粉煤灰试验报告 17、混凝土泵送剂试验原始记录 18、混凝土泵送剂试验报告 19、膨胀剂试验原始记录 20、膨胀剂试验报告 21、防水剂试验原始记录 22、防水剂试验报告 23、防冻剂试验原始记录 24、防冻剂试验报告 25、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原始记录 26、配合比通知单 27、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 28、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29、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30、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报告 31、温湿度记录表 32、预拌混凝土生产任务通知单 33、配合比通知单调整记录 34、混凝土生产开盘鉴定记录 35、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36、混凝土生产运行质量记录 37、混凝土生产、运送、交货质量检验记录 38、混凝土运输单 39、混凝土出厂检验台帐 40、合格证办理发放登记台帐 41、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42、不合格评审处置单 43、混凝土强度评定表 44、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控制表 45、仪器设备一览表 46、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 47、设备档案卷内目录 48、设备基本信息表 49、仪器设备自校记录 50、设备安装调试记录表 51、设备操作培训/考核记录 52、仪器设备维护计划记录 53、仪器设备维修记录 54、仪器设备停用、降级、报废申请书 55、回访混凝土强度回弹记录

服装厂生产车间管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裕鼎生产车间 管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总则 1.为确保达成生产目标与质量要求,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2.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公司必须将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让员工有归宿感和凝集力,使员工自主自觉地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3.职能部门为生产服务,生产部门为销售服务,生产部门必须以较低的成本及时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人员管理 1.普通员工即车位需经过技能鉴定,品质检验员、设备操作员、特殊工位作业员应经专业培训,经考评合格后方可上岗,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及生产的安全。 2.各车间负责人根据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及客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水平,对员工进行合理的分工,并尽量固定各员工的工序,以提高劳动效率。 3.实行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及晋升制度,对员工每月的劳动效率进行绩效考核,对于达到标准时薪以上的员工分别给予不同的指标奖金,使员工不断进取。

4.定期(每季度)开展劳动技能竞赛,评级评优,按产值及质量标准评出优秀班组及优秀员工,给予物质奖励及书面表扬,提高各个班组和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5.督促员工遵守公司的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公司定期为员工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素养。 生产流程管理 1.生产部应根据客户的订单量﹑走货期及各班组的生产能力,合理制订“生产计划”,生产总管﹑各车间主管监督各组依照“生产计划”准时或提前完成生产。 2.当生产进度不能满足“生产计划”影响到出货时,车间应向上汇报以便对各车间的任务作出调整或采取其它措施。 3.生产前各车间主管应准备好该产品的“货前板”﹑工艺流程﹑QC工程图及《作业指导书》。 4.生产部各组收发员按“物料提单”的数量到货仓领取物料﹑到裁床领取裁好的裁片,领取的物料放置于生产车间并做好标识,准备生产。 5.按“用量表”的规定使用物料,当发现异常时应找采购部和业务部产品 负责人确认清楚并及时处理;车间主管应控制物料的损耗,当超过用料的限额时应说明原因并申请经生产经理批准后领补需求物料,以免影响生产。 6.生产主管应监督员工依《作业指导书》要求作业,没有《作业指导书》时由生产组长指导员工作业。

1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科左后旗鸿盛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制度 1.总则 1.1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混凝土产品合格率100%。 2.质量管理组织体系结构: 2.1公司经理是公司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领导质量代表人(即:质量总监)主任工程师、质量技术部及实验室,质量技术部负责公司的质量技术管理工作。3.质量技术部的工作职责: 3.1签发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负责产品过程的质量监控。 3.2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技术要求,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 3.3负责编制特殊工程的质量计划、处理用户质量异议和质量问题,及时上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 3.4协助主任工程师处理客户投诉及产品质量事故,积极协助实施公司下达的生产技术质量达标工作。 3.5对产品的生产、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及作业标准、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对检验合格原材料签发原材料准用证。 3.6制定检查标准,并稽核质量检查人员是否正确实施。 3.7负责质量异常的妥善处理。 3.8检验仪器与量规的管理与校正,及库存品的抽验。 3.9对原材料供应商,外加剂工厂供应商等交货质量进行整理与评价。 3.10制定巡回检验的管理与分析,专案研究并作改善,预防再发防止措施。3.11对客户投诉案件进行分析并实施落实改进措施。

3.12负责资料回馈相关单位。 3.13执行质量管理日常检查工作。 3.14做好质量保证作业。 3.15研究制订并执行质量管理教育训练计划。 3.16制定质量管理规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3.17负责其他有关质量管理事宜。 3.18参与产品的研究开发及试制。 3.19定期向主任工程师报送有关质量技术报表。 4.搅拌楼、运输组、泵送组、采购等相关部门,必须协助质量技术部共同做好质量监控工作。 5.生产过程质量技术管理: 5.1所有原材料(水泥、砂石料,掺和料、外加剂)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所规定的技术指标。 5.2水泥:必须是持有国家颁发的生产许可证、采用旋窑生产水泥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5.3砂石料:质量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定点采购。 5.4掺和料:经检验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5.5原材料售货单位必须提供产品三证(生产许可证、合格证,检验报告)。质量技术部负责保管原材料的出厂质保书。 5.6预拌混凝土购销合同中对原材料有特别约定的,应遵守约定。 5.7材料供应单位应当相对固定,应选定产品质量稳定、信誉可靠的企业作为长期合作对象。

服装厂生产流程

服装厂生产流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各部门的工作流程: 仓库 仓管工作职责: 1.进出的物料必须办好手续,帐目清楚,保管好仓库的任何物料,以防丢失。 2.定期盘点库存,做好帐物相符,及时上报物料数目至厂长,以便及时计料,安排生产。 3.必须对物料的品种、规格进行分类,按货架整齐堆放,保证帐、卡、物一致。 仓管工作流程: 1.各有关人员领的任何材料都要跟仓库管理员办好入库手续,管理员确定无误后,方可办理。开具入库单,做好台帐,开具入库单双方签字后交予文员,文员输入电脑做好电脑台帐。 2.出库任何材料时,仓管必见厂部的领料单,领料单上一定要具备各部门的主管签发,手续不完备一律拒发。

3.仓库管理员一定要根据厂长下发的生产通知单、领料单上的要求发料,防止各部门多领超用。要根据每天的料生产情况来领取材料,均衡生产。 裁床车间 裁床主管工作职责: 1.把握好裁床的工作,保证厂部各部门的正常生产,不能有不合格的裁片上车间。 2.不让厂部的材料受到损失,尽量节约材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研究工作办法,压缩单耗。 裁床工作流程: 1.按厂部的生产通知单、工艺单的要求生产,到仓库领取所需的物品及材料。 2.发、收裁片时一定要做记录以便查找。 3.做好每天的工作记录。 4.管好自已部门的员工考勤、场地卫生。 5.发裁片时一定要按厂长的生产通知的要求,见各部的领料单,领料单上必须要各负责人签字,方可发料。 6.所来的布料、棉等裁片所需品都由裁床主管统计来料的数量,开好入库单给予文员记帐。 7.管理车间的所有裁片,任何人不能进入裁床车间,拿走裁片。班组长需培片时一律须拿次片来对色,换片统一规定时间,一天两次,上午10:00-11:00,下午16:00-17:00,裁床主管负责严格管理,否则不在规定时间换片每发现一次罚款10元。 尾部车间 尾部主管工作职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