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

第一节包装危险货物的分类及其特性

包装危险货物的分类:包装危险货物的分类(考试大纲8.1.1)就安全管理而言,海上运输的危险货物是指相关危险货物运输规则所包含的物质、材料和物品,这些货物通常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装卸、和储存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和/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危险货物品种繁多,性质各异,新品不断涌现,危险程度大小不一,多数兼有多种危险性质。为方便安全运输和管理,对具有多种危险性质的货物,应以其占主导的危险性确定其归类,但在运输中必须兼顾此类货物的其他危险性质。《国际危规》按危险货物的主导危险性将其分成下列九个大类:

1.第1类:爆炸品(Explosives)

按危险程度爆炸品可细分为6个小类:

第1.1类:具有整体爆炸(一经引发,瞬间几乎影响到全部货载的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

第1.2类: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

第1.3类: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两者之一或兼有两者,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

第1.4类:无重大危险的物质或物品。此类货物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仅限于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

第1.5类:具有整体爆炸危险但极不敏感的物质或物品。此类货物性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但当船上大量运载时,则其由燃烧转变为爆炸的可能性大为增加。

第1.6类: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不敏感的物品。指仅含有极不敏感的爆炸物品,被意外点燃或传播的可能性极小的单项物品。

2.第2类:气体(Gases)

系指在50℃时蒸气压力大于300KPa,或在20℃和101.3KPa的标准压力下完全呈气态,经压缩或降温加压后,贮存于耐压容器或特制的高绝热耐压容器或装有特殊溶剂的耐压容器中的物质。包括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冷冻液化气体和溶解气体四种。

这类气体按化学性质可细分为三个小类。

第2.1类:易燃气体。此类气体泄漏时,遇明火、高温或光照,会发生燃烧或爆炸。如氢气,甲烷、乙炔、含易燃气体的打火机等。

第2.2类:非易燃、无毒气体。此类气体泄漏时,遇明火不会燃烧,没有腐蚀性,吸入人体内无毒、无刺激,但多数在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如氧气、压缩空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第2.3类:有毒气体。此类气体泄漏时,对人畜有强烈的毒害、窒息、灼伤和刺激作用。如氯气,氨,硫化氢、光气等。

3.第3类:易燃液体(Inflammable liquids)

系指闭杯试验闪点60℃(相当于开杯试验闪点65.6℃)或以下放出易燃蒸汽的液体、混合液体、含有溶解固体或悬浮溶液;但不包括闪点高于35℃的不助燃(燃点大于100℃,或其含水量大于90%)液体,也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的液体。

4.第4类: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这类物品可细分为三个小类。

第4.1类:由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固体退敏爆炸品组成。易燃固体是指

易于燃烧和经摩擦可能起火的固体,如赤磷、硫磺、萘、赛璐珞制品(如乒乓球)、铝粉、棉花(干的)、黄麻等。自反应物质是指即使没有氧(空气)参与也易产生强烈的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物质,如苯磺酰肼等。固体退敏爆炸品是指被水、醇类或其他物质稀释后,形成均一的固体混合物来抑制其爆炸性质的爆炸性物质,如苦味酸铵,湿的,含水量不少于10%、三硝基苯,湿的,含水量不少于30%等。

第4.2类:易自燃物质。如黄磷、鱼粉(未经抗氧剂处理)、铁屑、油浸棉麻纸制品等。

第4.3类: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如碳化钙(电石)、磷化氢、钠、钾等。 5.第5类:氧化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Oxidizing substances and organic peroxides)

这类物品可细分为二个小类。

第5.1类:氧化物质(剂)。如溴酸钾、硝酸钠、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次氯酸钙(漂白粉)等。

第5.2类:有机过氧化物。有机过氧化物为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如过氧化二丙酰基等。

6.第6类:有毒物质和感染性物质(Toxic and infectious substances)这类物品可细分为二个小类。

第6.1类:有毒物质。如氰化钠、苯胺、四乙基铅(四乙铅)、砷及其化合物等。

第6.2类:感染性物质。主要包括含有感染性物质的生物制剂、医学标本,如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细胞组织和体液等,但《水路危规》这类中不包括疫苗。

7.第7类:放射性物质(Radioactive material)

指能自原子核内部自发放射出人感官不能察觉的大量射线的物质。对放射性物质外辐射的防护是采用屏蔽、控制接近的时间和距离。

8.第8类:腐蚀品(Corrosive substances)

系指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人畜或其他物品接触后在短时间内能造成明显破坏现象的固体或液体物质和物品。如硝酸、硫酸、冰醋酸、氢氧化钠。

腐蚀品按危险程度由下列标准确定其包装类:

包装类Ⅰ:在3min或少于3min的暴露期开始直到60min的观察期内,能使完好的皮肤出现坏死现象的物质。该类腐蚀品具有严重危险性。

包装类Ⅱ:在3min或3min以上60min以内的暴露期开始直到14d的观察期内,能使完好的皮肤出现坏死现象的物质。该类腐蚀品具有中等危险性。

包装类Ⅲ:在60min以上,4h以内的暴露期开始直到14d的观察期内,能使完好的皮肤组织出现坏死现象的物质;或者不会引起完好动物皮肤出现可见坏死现象,但在试验温度为55℃时对规定型号的钢或铝的表面年腐蚀率超过6.25mm。该类腐蚀品具有一般的危险性。

9.第9类:杂类危险货物和物品(Miscellaneous dangerous substances and articles)

系指在运输中呈现的危险性质不包括在上述八类危险品中的物质和物品。如干冰(固体二氧化碳)、蓖麻籽、白石棉等。

《国际危规》中列入此类的还包括温度等于或超过100℃时交付运输的液态物质和温度等于或超过240℃时交付运输的固态物质,以及物质本身是/或含有一

定量已列入《MARPOL 1973/1978 》附则Ⅲ的海洋污染物的物质。

海洋污染物是指存在对水生生物积累的潜在威胁或严重毒性的物质。分为海洋污染物(包括含有一种或多种海洋污染物10%或以上,或含有严重海洋污染物1%或以上的溶液或混合物)和严重海洋污染物两类。

我国《水路危规》对危险货物的分类与《国际危规》大体相同,由九个大类和二十四个小项(Division)组成。但《水路危规》中的爆炸品无1.6类。《水路危规》第2类名称改为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其中第2.2项称为不燃气体;第9类名称改为杂类。考虑到腐蚀品的性质差异很大,《水路危规》第8类细分为8.1项酸性腐蚀品,8.2项碱性腐蚀品和8.3项其他腐蚀品三个小项,而《国际危规》该类未作细分。《水路危规》中第9类细分为9.1项杂类和9.2项另行规定的物质两项,但仅列有难以归入前八类中任何一类的“干冰”(属9.2类)一个物质,而《国际危规》该类也未作细分。

《国际危规》修正案中提出了“后果严重的危险货物”的规定(属建议性)。所谓后果严重的危险货物是指具有在恐怖事件中被滥用的潜在可能、会产生诸如大量人员伤亡或巨大破坏的严重后果的危险货物。如大部分爆炸品(1.1类、1.2类、1.3类配装类C、1.5类、3类中液体退敏爆炸品、4.1类中固体退敏爆炸品)、有毒物质(2.3类有毒气体和6.1类包装类I有毒物质)、6.2类中A类感染性物质等。

不同种类包装危险货物的特性:1.第1类:爆炸品

这类物质或物品的共同的特性是具有化学爆炸性。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对机械力、电、热、磁场很敏感。这类物品中多数不但本身具有毒性,而且在爆炸形成的气浪中含有毒性(如一氧化碳)和窒息性(如二氧化碳、氮气)气体。对这类物品中敏感度及爆炸能力过强的物品,若未经处理,则禁止运输。 2.第2类:气体(Gases)

该类物质的危险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气体受热、撞击、震动时,会引起钢瓶内气体压力增大,使容器存在爆炸的危险。

(2)本类气体中除氧气和空气外,若因某些原因导致大量泄漏,会冲淡空气中的氧气而影响人或畜的正常呼吸,严重时会因缺氧而窒息;如泄漏的气体为易燃、助燃气体,遇火星则极易引起燃烧事故,同时还会与空气或助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而引起爆炸事故;有些气体有显著的麻醉性和毒性;密度较空气大的气体,泄漏后极易积蓄在舱底,具有严重的潜在危险性。

3.第3类:易燃液体(Inflammable liquids)

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包括以下几方面:

(1)易燃性:易燃液体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挥发出来的蒸气及其易燃液体自身,遇明火极易燃烧。

(2)爆炸性:易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范围时,遇明火即可发生爆炸。

(3)毒性:大多数易燃液体有不同程度的毒性,长时间吸入其蒸汽会引起中毒,严重者可能死亡。

4.第4类: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 4.1 类易燃固体。易于燃烧和经摩擦可能起火;自反应物质易产生强烈的放热分解,固体退敏爆炸品如运输不当会引起爆炸。本类物质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较为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

毒气体的固体,其中有些物质尚应控制温度。

第 4.2 类易自燃物质。主要危险是能自行发热,若积热不散,则当热量积聚到其自燃点时不需外界引火即能自行燃烧。有些物质甚至在无氧条件下也能自燃。

第 4.3 类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此类物质无论液体或固体,与水反应易于自行燃烧或放出一定数量的易燃气体;有些物质当与水接触时可释放易燃气体,这种气体与空气混合将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除具有易燃的共性外,这类中许多物品还具有腐蚀性、毒害性等。

5.第5类:氧化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5.1类物质。通常因释放出氧气能引起或促进其他物质尤其是可燃物质的混合物燃烧或爆炸。大多数氧化物质与液体酸类接触时会发生剧烈反应,释放出有毒气体,某些氧化物质遇火时可释放出有毒气体。

第5.2类物质。在常温或高温下易于放热分解,受热、接触杂质(如酸类、重金属化合物、胺类)摩擦或碰撞能引发分解,分解过程中可放出有害的或易燃的气体或蒸汽。对某些有机过氧化物须控制其运输温度,有些有机过氧化物尤其是在封闭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性分解,这种特性可用添加稀释剂或使用适当的包装加以缓解。另外,许多有机过氧化物会猛烈燃烧。该类物质比5.1类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本类物质多数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和腐蚀性,如硝酸盐类、氯酸盐类都有一定的毒性,三氧化酪、过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6.第6类:有毒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第6.1类有毒物质。误被吞咽、吸入或接触皮肤易于中毒,从而损害人体健康或引起死亡的物质。另外,几乎所有有毒物质遇火时或受热分解时都会释放出毒性气体。

第6.2类感染性物质。含有会使动物或人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和其他媒介的物质,当接触皮肤时可能造成人或动物致残、生命危险或产生致命疾病。

7.第7类:放射性物质

这些射线如无合格的防护屏蔽会杀伤细胞、破坏人体组织,从而引起对人身的伤害。

8.第8类:腐蚀品

本类物品通过化学反应能严重的伤害与之接触的生物组织,或导致对其他货物或船舶的损坏。该类物品化学性质活泼,对人体有特别严重的伤害,如严重灼伤皮肤、眼睛和黏膜。很多物质易挥发,产生的蒸气刺激眼、鼻。有些物质由于高温而分解,产生有毒气体。

除与皮肤或黏膜接触时有直接损害外,该类有些物质还有毒和有害,吞咽或吸入蒸气能引起中毒;有些物质甚至能渗入皮肤。

腐蚀品对大多数金属具有腐蚀性,当与船体或其他金属货物接触时,可在短时间内造成明显破坏现象。本类中有少数物质能腐蚀玻璃、陶器和其他硅质材料,还有少数物质与水或有机材料包括木、纸、纤维、某些衬垫物和某些脂肪及油类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

应该注意的是,本类中许多物质只有与水或潮湿空气发生反应后,才会具有腐蚀性。许多物质与水反应时,伴随着放出刺激性和腐蚀性气体,这些气体像空气中的烟雾一样,通常是可见的。

除腐蚀性外,本类多数物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些液体物质闪点较低,

具有易燃性。

9.危险性优先顺序

《国际危规》对于未列明且含有多种危险性的物质、混合物和溶液,规定了确定其主危险性顺序(即危险性优先顺序)的方法。规定下列物质、材料和物品具有最高的优先级:

(1)第1类物质和物品;

(2)第2类气体;

(3)第3类液体退敏爆炸品;

(4)第4.1类自反应物质和固体退敏爆炸品;

(5)第4.2类引火物质;

(6)第5.2类物质;

(7)第6.1类中具有包装类Ⅰ的蒸气吸入有毒物质;

(8)第6.2类物质;

(9)第7类物质

相关危险货物类别危险性的衡量指标:1.第1类:爆炸品

1)爆发点:将爆炸品加热规定时间(5s)能发生爆炸时的最低温度。用于反映其受热发生爆炸的敏感程度。在5s延滞期下,爆发点低于350℃是确认爆炸品的参考标准。

2)爆轰速度:爆炸品爆炸时其爆轰波沿爆炸品内部传播的速度。以每秒传播的长度(m/s)来表示。爆轰速度大于3000m/s是确认爆炸品的参考标准。

3)冲击感度(撞击感度):用于表示爆炸品在机械冲击的外力作用下对冲击能量的敏感程度。常采用立式落锤试验仪来测试。

2.第3类:易燃液体

1)闪点:系指在给定的条件下,可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接触火焰时产生瞬间闪火的最低温度。液体的闪点越低,其易燃性及危险性越大。一般同一物质的闭杯试验闪点要低于开杯试验闪点约3~6℃。

2)燃点:是指在给定的条件下,可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接触火焰时能产生持续燃烧时的最低温度。对可燃液体,在相同条件下,其燃点常比闪点高5℃左右。

3.第4类:易自燃物质

自燃点:是指在常温常压下,某一物质不需外界点燃即能自行释放出使其气体或蒸气燃烧所需的最低能量时的温度。

4.第6.1类:有毒物质

这类物质的毒性主要用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来度量。前者是指能使一群试验动物口服毒物后,在14d内死亡几乎一半时,平均每千克动物体重所用毒物的剂量(mg/kg)。后者是指能使一群试验动物连续吸入毒物尘雾1h后,在14d内死亡几乎一半时,所吸入的毒物尘雾在空气中的浓度(mg/l)。

显然,毒物的LD50或LC50越小,其毒性越大。不同的有毒物质的毒性大小与其可溶性、挥发性、颗粒度等物质性质有关,可溶性越大,挥发度越高,粒度越小,则毒性越大。

7.第7类:放射性物质

1)放射性活度:又称作放射性强度,指每秒内某放射性物质发生核衰变的数目或射出的相应粒子数。它是度量放射性物质放射性强弱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单位是Bq(贝可)。

2)放射性比活度:又称作放射性比度,指单位质量(或体积)的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活度,单位是Bq/g(贝可/克)。

3)剂量当量:表示生物体受射线照射,每千克体重所吸收的相当能量,单位是Sv(希)。用以衡量生物体受射线危害的程度。

4)辐射水平:又称剂量当量率,是指单位时间所受的剂量当量,单位是Sv/h (希/小时)。

5)运输指数(Transport index 缩写为 TI):是指给包件、集合包装、罐柜、集装箱或无包装的低比度放射性物质(LSA-1)、表面受放射性污染的物体(SCO-1)所指定的一个数字,利用它对辐射量进行控制。对于包装形式的放射性物质,其运输指数为:

·对于包件和集合包装,距放射性货物外表面1 m处测得的辐射水平最大值与100的乘积;

·对于货物罐柜、集装箱,在上述数值的基础上再乘以相应因数。

第二节危险货物的包装和标志

常用包装的标志及分类:危险货物包装按其适用范围可分为通用包装和专用包装两类。通用包装适用于第 3 、4 、5、6.1类中的大部分货物和第 1、8类中的部分货物。其余货物由于其各自特殊危险性质,只能采用专用包装。

1.通用包装的等级

根据所盛装的危险货物所具有的危险程度分为3个等级:

(1)包装类Ⅰ:盛装的危险货物具有高度危险性;

(2)包装类Ⅱ:盛装的危险货物具有中度危险性;

(3)包装类Ⅲ:盛装的危险货物具有低度危险性。

其中:

(1)第1类爆炸品中的物质和物品的包装除特殊要求者外均应满足上述通用包装的Ⅱ类包装要求。

(2)易燃液体按其易燃性确定包装类:

包装类Ⅰ:初沸点≤35℃

包装类Ⅱ:初沸点>35℃,且闭杯闪点Fp<23℃c.c

包装类Ⅲ:初沸点>35℃,且23℃c.c.≤Fp≤60℃c.c

(3)腐蚀品按危险程度由下列标准确定其包装类:

包装类Ⅰ:在3min或少于3min的暴露期开始直到60min的观察期内,能使完好的皮肤出现坏死现象的物质。该类腐蚀品具有严重危险性。

包装类Ⅱ:在3min或3min以上60min以内的暴露期开始直到14d的观察期内,能使完好的皮肤出现坏死现象的物质。该类腐蚀品具有中等危险性。

包装类Ⅲ:在60min以上,4h以内的暴露期开始直到14d的观察期内,能使完好的皮肤组织出现坏死现象的物质;或者不会引起完好动物皮肤出现可见坏死现象,但在试验温度为55℃时对规定型号的钢或铝的表面年腐蚀率超过6.25mm。该类腐蚀品具有一般的危险性。

2.通用包装的类型及其代码

通用包装类型由三部分(或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包装形式;

第二部分:一个或两个拉丁字母,表示包装材料;

第三部分: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包装的特殊结构。

复合包装是指由一个外包装和一个内容器在结构上形成一个整体的包装形式。一旦组装好后,无论在充灌、贮存、运输和卸空时始终呈一整体形态。复合包装材料代码由两个拉丁字母组成,依次表示内容器和外包装的材质。

救助包装是指为了回收或处理目的而运输用于盛装损坏、渗漏、或不符合规定的危险货物包件的特殊包装。救助包装应满足上述通用包装的Ⅱ类包装要求。 3.通用包装的标记

(1)联合国包装符号“UN”,中国包装符号为“GB”

(2)包装类型代码。

(3)通过试验的包装等级代码、相对密度〔液体〕或最大总重(固体)。包装等级代码表示该包装类型已顺利通过规定的试验而授予的字母,分别以X、Y 和Z表示。

其中:X─包装类Ⅰ、类Ⅱ和类Ⅲ;Y─包装类Ⅱ和类Ⅲ;Z─包装类Ⅲ。

(4)标注“S”或通过液压试验的压力值。使用字母“S”表示盛装固体或具有内包装的包装,而对拟定盛装无内包装液体货物的包装,则标注液压试验的压力值〔kPa)。

(5)包装制造年份。包装制造年份位于标记第一行的后部,以年份的后两位数标注。

(6)批准国代号。

(7)制造厂名称或主管机关规定的识别标记。

常用包装的性能试验种类:对于通用包装,其试验种类总体上包括跌落试验、渗漏试验、液压试验和堆码试验等。

(1)跌落试验。桶类包装Ⅰ、Ⅱ、Ⅲ类的试验高度分别为1.8m、1.2m 和0.8m。

(2)渗漏试验。包装Ⅰ、Ⅱ、Ⅲ类的试验压力分别为30kPa、20kPa和20kPa。

(3)液压试验。金属包装和复合包装(玻璃、瓷器、粗瓷)须承受5分钟的试验压力,塑料包装和复合包装(塑料材料)须承受30分钟的试验压力,经检验应无任何渗漏现象。

(4)除袋装外,其他包装类型均须进行堆码试验。将盛重试样堆高不小于3m并持续24h。

气体包装和放射性物质包装的特殊要求:1.第2类危险货物的包装

第2类危险货物均需采用耐压容器的专用包装。根据15℃时,容器所能承受的压力不同,可进一步分为低压容器(≤2MPa)、中压容器(>2MPa且≤7MPa)和高压容器(>7MPa)三种。

2.第7类危险货物的包装

按货物的运输指数(TI)可分为3个包装等级:Ⅰ类包装(TI 0)、Ⅱ类包装(0<TI<I)和Ⅲ类包装(T1≥1)。其中1类包装的图案标志呈白色;Ⅱ、Ⅲ类包装的图案标志均呈黄色,并须注明其TI数值。这种包装分类方法恰好与危险货物通用包装等级分类方法相反,即包装等级号也越大,所盛装放射性物质的危险性越大。

危险货物的标志:危险货物标志是指按《国际危规》或《水路危规》的规定,以特定的图案、文宇和符号表示危险货物类别和性质的专门标志。由危险货物标记和图案标志组成。

1.标记

指按危规要求标注在危险货物包件外面的简短文字或符号,它包括:危险货物正确运输名称、联合国编号、海洋污染物标识(如含有)。海洋污染物标识通常为边长100mm的三角形,并标注“MARINE POLLUTANT”

2.图案标志(标签)

图案标志是指以规定的色彩、图案和符号绘成的菱形标志,用以醒目明了地标示出货物的危险特性。除包件尺度或形状受限外,图案标志的尺寸应不小于100mm×100mm。

具有副危险性的货物,除在包件上带有表明其主要危险性的图案标志外,还应同时带有表明副危险特性的图案标志,但后者应不标出其类别号。对于第1类危险货物,在图案标志中不标注分类号或配装类号。

3.标牌

放大后的图案标志。其尺寸应不小于250mm×250mm。货物运输组件在该处包括公路货运车、铁路货车、集装箱、公路罐车、铁路罐车及可移动罐柜。

《国际危规》规定,危险货物标志须明显可见且易于识别,应满足在海水中浸泡至少3个月标志内容清晰可辨,须和包件外表面的背景形成鲜明的颜色对比。

第三节危险货物的积载与隔离

危险货物积载的一般要求:1.为严密防护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除第一类部分爆炸品外的其他危险货物应尽量在舱内积载。

2.某些危险货物需要隔热保护,应尽量远离热源,对易燃、易爆物质尤其如此。这些热源包括火花、火焰、蒸汽管道、热线圈、加热的燃油舱和液货舱侧壁及机器处所的舱壁,该舱壁应达到A-60或等效标准。

3.某些危险货物应避开船员居住生活区积载,此类危险货物包括:(1)易挥发的有毒气体或腐蚀性气体;

(2)遇潮湿空气产生有毒或腐蚀性蒸汽的物质;

(3)释放强烈麻醉性蒸汽的物质;

(4)第2类易燃、有毒或腐蚀性气体。

4.积载感染性物质时,应与船员居住生活区“用一整个舱室或货舱隔离”。 5.对于易产生危险性气体或蒸汽的货物,在舱内积载时配置于通风良好的舱位处。

6.温度较高会影响其安全的货物(如压力容器)应配装于阴凉处所。

7.遇水易于损坏的纤维板箱和其他包装须在舱内积载。如在舱面积载,应严加防护,任何时候都不能使其受天气或海水的侵蚀。

8.仅可在舱面积载的危险货物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物质:(1)需要经常检查;

(2)需要特别接近检查;

(3)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或能产生剧毒蒸汽,或对船舶有严重腐蚀作用。

9.危险货物在舱面积载时,应确保船舶安全操作设施(如消防栓、测量管等)及其通道不受影响。

10.第5.2类有机过氧化物仅限于舱面积载。

11.海洋污染物应优先考虑舱内积载。若在舱面积载时,其舱位应予以良好防护和遮蔽

12.任何情况下,危险货物的积载应保证过道和通向所有船舶安全作业必须设备的通道不受影响。

13.除非经主管机关批准,否则桶装危险货物应直立堆装。

14.要求积载时予以遮蔽使其不受辐射热的物质的危险货物,在舱内积载时须“远离”热源。

15.对需要防止压力增大、分解或聚合的物质,积载时须将包件遮蔽,使其不受辐射热,包括免受强烈的阳光照射。

16.积载舱位应使危险货物最后装最先卸,并有利于货物衬垫和系固。

普通危险货物的积载类别:除第1类爆炸品外,为了制定适当的积载建议,将船舶分

成两类K

1、K

2

:K

1

类包括货船和载客限额不超过25人或按船舶总长每3 m不超过1

人(取较大者)的客船;K

2

类包括其它客船。依据安全装运所需要的积载位置分为5个积载类,各积载类对不同船舶的积载位置要求如下表所示。

爆炸品的积载方法:第1类爆炸品中的积载方法有普通积载、弹药舱积载、特殊积载、舱面积载四种。

1.普通积载

大部分爆炸品可按普通积载方式积载,即允许积载于普通货舱内,但积载处所应满足相关的积载要求。

2.弹药舱积载

根据其防护程度不同,弹药舱分A型弹药舱、B型弹药舱和C型弹药舱三种。 3.特殊积载

必须切实可行地积载于远离居住处所和工作区的位置,且无不同货物压在上面;装有这种货物的封闭式货物运输组件(集装箱、可移动弹药箱或车辆等),应在距船侧1/8船宽或2.4m(取较小者)以内积载。

在任一舱室内只应积载同一配装类的货物。当无单独的货舱时,若它们分装

在单独的弹药箱内,允许配装类G和H的货物积载在同一货舱内,但间距不得小于3m。

需要特殊积载方式积载的货物,其主要危险是火灾和内装物泄漏,并伴有浓烟或催泪的或有毒的烟雾(配装类G、H、K),以及存在特殊危险的物质和物品(配装类L)。

4.舱面积载

允许或建议舱面积载的第1类货物多为集装箱或类似容器。舱面积载时,货位应满足:靠近船舶中心线,且应离开任何明火、热源、可燃性物料库或其他可能着火物处的水平距离6m以上;距驾驶台、居住处所和救生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少于8m;保证各通道畅通,并“远离”船舶安全操作所必需的设备、管道及进出口;为防止受大气、浪花、日晒的影响,如需要时应加上遮盖物。

另外,依据安全装运所需要的积载位置及是否要求货物运输组件或弹药舱运输,将爆炸品积载分为15个积载类,各种危险货物须按照危险货物一览表中要求的积载类进行积载。

危险货物的隔离等级:除第1类爆炸品之间的隔离要求外,《国际危规》将危险货物的隔离分为四个等级,具体含义如下:

1.隔离1:远离(Away from)。可在同一舱室、同一货舱内或舱面上积载。无论在同一舱室内还是舱面上积载,要求保持不少于3m的水平距离。

2.隔离2:隔离(Separated from)。舱内积载时,如中间甲板是防火防液的,垂向可在不同舱室内积载,否则要求在不同货舱内积载。就舱面积载而言,这种隔离应不小于6m的水平距离。

3.隔离3:用一个舱室或货舱隔离(Separated by a complete compartment or hold from),这种隔离意为垂向的或水平的分隔。如果中间甲板不是防火防液的,只能用一介于中间的整个舱室或货舱作纵向隔离。就“舱面”积载而言,这种隔离即不少于12 m的水平距离。如果一包件在“舱面”积载,而另一包件在最上层舱室积载,也要保持不少于12 m的水平距离。

4.隔离4:用一介于中间的整个舱室或货舱作纵向隔离(Separated by an intervening complete compartment or hold from)。单独的垂向隔离不符合这一要求。在舱内积载的包件与在“舱面”积载的另一包件之间的距离包括纵向的一整个舱室在内必须保持不少于24m。就“舱面”积载而言,这种隔离应不少于24m 的纵向距离。

危险货物隔离表:(看书)考点5:危险货物隔离表(考试大纲8.3.3.2)现行《国际危规》中不同包装危险货物之间的“隔离表”位于其第一册中。具体的隔离要求见下表。

包装危险货物隔离表

危险货物与食品的隔离要求:为保证食品运输质量,当食品与某些类别的危险货物一起装运时,《国际危规》规定应满足如下隔离要求:

1.第2.3类、第6.1类中包装Ⅰ、Ⅱ类应与食品“隔离”(隔离2),但它们分

别装在不同的封闭运输组件内时,这些组件间不必隔离;

2.第6.1类包装Ⅲ类应与食品“远离”(隔离1);

3.第6.2类应与食品“用一整个舱室或货舱隔离”(隔离3);

4.第7类应与食品“隔离”(隔离2);

5.第8类应与食品“远离”(隔离1)。

第四节危险货物的安全运输与管理

与危险货物运输有关的法规: 1.《国际危规》简介

为方便并促进危险货物的国际安全运输,国际海事组织制定并出版了国际统一的危险货物海运规则─《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nternational Maritime Dangerous Goods Code》,缩写为IMDG Code,以下简称《国际危规》)。作为《SOLAS 1974》)第7章修正案的内容,自2004年1月1日起,规则的绝大部分在国际危险货物海运中已具有强制性。

《国际危规》(IMDG-code)是依据并为实施《SOLAS 1974》、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即橙皮书)和《1973/1978 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即《MARPOL 1973/1978 》)制定的。它适用于任何总吨船舶的包装危险货物国际航线运输,不适用于散装的固态危险货物、液态危险货物、船用物料及其设备的运输。

2.《水路危规》简介

《水路危规》是以我国现行的危险货物运输法规。它是我国交通部以各种相关条例、规则、国家标准、《国际危规》及IMO橙皮书为依据制定并颁布的《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第一部分“水路包装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以下简称《水路危规》)。该规则已从1996年12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的危险货物水路运输中实施。

该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危险货物的船舶运输、港口装卸、储存等业务,但不适用于国际航线运输(包括港口装卸)、军运和散装危险货物。

危险货物运输的主要货运单证:船舶装运危险货物前,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应向托运人收取如下货物单证:

1.危险货物适运申报单

2.“包装检验证明书”和“包装适用证明书”

“包装检验证明书”证明指定类型的包装已经取样进行了所列各项包装试验,并获得相应的试验结果。“包装适用证明书”则证明指定的包装适合于所列特定的危险货物装载。

3.“放射性货物剂量检查证明书”

托运放射性货物时必须附有经主管机关或其委托机构确认的该证书,其内容包括:货名、物理状态、射线类型、运输指数、货物包件表面污染程度、包装等级、外包装破损时最小安全距离等。

4.“限量危险货物证明书”

盛装国际危规列明的小容器中的危险货物,因其运输中危险性很小,可作普通货物运输。限量危险货物需经主管机关批准获得此类证书,并且其货物包件外要求贴有正确的学名或《第……类限量内危险货物》的字样,但无贴图案标志的要求。

5.《集装箱危险货物装箱证明书》

当危险货物采用集装箱托运时,船方在装船前必须取得经法定机构签认的危险货物装箱证明书。

6.危险货物技术证明书

若拟承运的危险货物属《国际危规》中“未列明”项目,船方必须由托运人处获得经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此说明书。其内容包括品名、类别、理化性质、主要成分、包装方法、急救措施、撒漏处理、消防方法及其他运输注意事项等。

危险货物的监管:在我国,对危险货物的实施监管工作的是海事管理机构。

1.货物申报

船舶载运危险货物进、出港口,或者在港口过境停留,应当在进、出港口之前提前24小时,直接或者通过代理人向海事管理机构办理申报手续,填报“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单”,报告船名、预计进出港口的时间以及所载危险货物的正确名称、UN编号、类别、数量、特性、包装、装载位置等,并提供船舶持有安全适航、适装、适运、防污染证书或者文书的情况。对于易燃、易爆、易腐蚀、剧毒、放射性、感染性、污染危害性等危险品,船舶应当在申报时附具相应的危险货物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作业注意事项、人员防护、应急急救和泄漏处置措施等资料。

2.检查船舶的技术条件

承运危险货物的船舶,必须具备良好的技术条件。船舶的舱室应为钢质结构,电气设备、通风设备、避雷防护、消防设备等技术条件应符合要求。装载爆炸品或桶装一级易燃液体的船舶,应申请船舶检验部门对其结构、装置及设备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发给检验报告,才准办理装载手续。

3.申请监装

船舶申请监装,应于作业前3天向港务监督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附送配载图经海事管理部门核准。经海事管理机构核准后的配载图不得任意更改。

4.船舶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如果违反《国际危规》和《水路危规》或造成水域、陆域污染,将受到相应的惩处。对下列情况,海事管理机构有权停止船舶作业,并责令船长、当事人或有关方面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1)未经批准,擅自进港装卸危险货物;

(2)擅自在港内非指定地点或泊位装卸危险货物;

(3)装卸机具或船舶设备不符合要求;

(4)货物包装、标志、积载不符合相关规定;

(5)隐瞒、谎报危险货物;

(6)作业中发生事故或有发生事故的危险。

危险货物的装运保管要点:1.装货

危险货物在装卸过程中,存在着危及船舶安全的若干因素,必须严格监督,防患于未然。

(1)悬示信号。按港口规定悬挂或显示一定的信号,甲板上设立醒目的“严禁烟火”警告牌。

(2)禁止他船并靠。严禁与作业无关的船舶来靠本船,作业期间原则上不安排油水、伙食和物料补给。

(3)降低吊杆安全负荷。装载爆炸品、有机过氧化物、一级毒品和放射性物品时,装卸机具应按额定负荷降低25%。

(4)船员监装。危险货物作业时,应组织船员做好监装,应下舱逐件检查

货物包装、标志,如有标志不清、包装破损的包件,应拒装。

(5)严格执行配载图。监督工人严格按配载图的要求对货物进行积载、隔离、衬垫、系固等,未经批准禁止改动。如需改动,对申请监装的危险货物须经监装部门同意;若未申请监装的,则需经船长或大副认可。

(6)监督工人操作。督促装卸工人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作业,严禁撞击、

拖拉、滑跌、坠落和翻滚等不安全操作。

(7)严防各种火花产生。船舶装载爆炸品和一级易燃液体过程中,不得检

修和使用雷达、发报机、VHF和易产生火花的机具和物品,不得进行除锈作业,

不得在现场使用非防爆型照明、通风和机械设备,不得在甲板上进行能产生火花

的检修或船体保养工作。禁止加油、加水(岸上管道加水除外)。

(8)不良天气或附近火灾时停装。作业时,遇有雷鸣、电闪或附近发生火灾,应立即停止装载,并将危险货物妥善处理。雨雪天禁止装载遇湿易燃物品。

(9)高温季节期合理确定作业时间。对温度较为敏感的物质,在高温季节

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作业时间,如选择早晚低温时间进行作业。

(10)划定禁火区。装载爆炸品、易燃液体时,港内应划定50m禁火区。严

禁明火、机械火花、电火花、静电火花的产生。

(11)意外事故处理。在装载过程中,遇有撒漏、落水或其他事故时,应迅

速上报,并按应急部署表要求采取必要措施。

(12)完货后检查。作业结束后,全面检查危险货物装载情况,如有不当,应采取措施弥补。

(13)装货单证缮制。货物装载完毕后,船方应根据要求缮制“危险货物载

货清单”、“危险货物积载图”,如已申请监装,应接收“危险货物安全积载证书”。

(14)通风排气。船舶在起卸可能存在危险性气体的货物前,应进行彻底通风,必要时经检测后始可卸货。

2.途中管理

(1)载有危险货物的船舶,不论航行、锚泊或等卸期间,均要对危险货物

进行有效的监管。检查货物是否有移位、自热、泄漏及其他危险变化。定时测定

货舱温度、湿度。合理进行通风,防止汗湿、舱温过高及舱内危险气体积聚。

(2)如需进入可能引发中毒或窒息事故的货舱,甲板上必须专人看守,除

非经过培训并戴有完备的自给式呼吸器等,否则进入前应对货舱进行彻底的通风

并经检测以确认安全。

(3)载有易燃易爆危险货物的船舶,航行中应避开雷区,以免遭雷击。船

舶的烟囱口应设置防火网罩。进入货舱人员不得携带火种、穿带有铁钉的鞋或化

纤工作服,舱内所使用的照明、通风和机械设备必须具有防爆特性。船上所有易

燃易爆气体可及区域,不得进行任何能产生火花的检修或船体保养工作

3.卸货

(1)卸货前,船方应向装卸、理货等有关方详细介绍危险货物的货位、状态、特性、卸货注意事项等。对可能存在危险气体的货舱进行彻底通风。

(2)申请监卸。若需申请监卸,需于作业前一天提出,可直接或通过代理

向港务监督提出书面申请。

(3)督促装卸工人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作业,严禁撞击、滑跌、坠落、翻滚、挖井或拖关等不安全作业。

(4)卸货完毕后,应及时整理货舱。谨慎处理危险货物的残留物和垫舱物

料。危险货物的残留物或含有这类残留物的洗舱水必须按国家和港口的规定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或倾倒。

EMS表的使用方法: 1.EmS的主要内容

EmS是“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应急措施”的英文缩写,包含在第三册中。该指南提供了危险货物发生火灾和溢漏事故时的共性处置要点和其中每一类危险货物的共性处置要点。

EmS的主要内容包括:应配备的特殊应急器材,一旦发生事故时应进行的应急准备,货物溢漏处理和火灾发生时的消防措施等。

针对不同危险货物的火灾应急表共有10个,分别用大写英文字母F-A~F-J 表示。火灾应急表中主要包括:总体建议;舱内货物着火应急措施;舱面货物着火应急措施;货物暴露在火中应急措施;特殊情况的应急措施等。

针对不同危险货物的溢漏应急表共有26个,分别用大写英文字母S-A~S-Z 表示。溢漏应急表主要包括:总体建议;舱内货物溢漏应急措施;舱面货物溢漏应急措施;特殊情况的应急措施等。

2.EmS的查法

要获取具体危险货物发生火灾和溢漏事故时的详细资料,既可根据航次所承运危险货物的UN No.直接查《国际危规》的“危险货物一览表”,也可根据UN No.直接查补充本中“EmS指南-索引”,获得与所运货物UN No.对应的火灾应急措施表和溢漏应急措施表的表号。

FMAG的使用方法: MFAG是“危险货物事故医疗急救指南”的英文缩写,包含在第三册中,是《国际船用医疗指南》(IMGS)的化学品增补本。该“指南”对化学品中毒的初步治疗和利用海上有限的有效设备进行诊断提供了必要的建议,其中治疗方法是针对危险货物海上运输事故中化学品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不包括故意摄入有毒物质。

MFAG指南提供的紧急抢救分三步法:第一步中提供了紧急抢救和诊断的流程图,先根据伤员的危急症状由第二步中提及的“表”对伤员实施紧急抢救,随后针对所涉及的特定危险货物对伤员进行诊断,以确定治疗方案;第二步给出了第一步抢救和诊断的流程图中特殊情况简要指导的20个表;第三步提供了第一步诊断流程图中涉及的15个附录,以提供详细资料、药品清单和表中提到的化学品清单。其中附录14中提供了船上医务室中要求配备的药品和设备清单。

第五节危规的内容和使用

《国际危规》的编排和查阅方法: 1.主要内容

现行的《国际危规》共分3册,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册:总则、定义和培训,分类,包装和罐柜规定,托运程序,包装的构造和试验,运输作业的规定,包装建议等;

第二册:危险货物一览表和限量内免除,危险货物名称索引表等;

第三册:补充本,包括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应急措施(EmS)、危险货物事故医疗急救指南(MFAG)、货物运输组件装载指南、船舶安全使用杀虫剂建议书等。

另外,在每一大类品名中,规则设立了若干项“未列明(Not Otherwise Specified,N.O.S)”条目,它适用于未另外具体列出名称的危险货物,这些货

物包括运输中不常见的或国际贸易中的新产品且其性质属于该类别的定义范围,并给予相应的联合国编号。

《国际危规》中的“危险货物一览表”按危险货物联合国编号(UN No.)顺序编排。联合国编号是对每一种常运危险物质所用的以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的编号,并在国际的航空、水运、铁路和公路运输方式中被公认。危险货物一览表中列出了四种条目:物质或物品的单一条目;物质和物品的通用条目;未列明的特定条目;未列明的通用条目。

2.《国际危规》查阅方法

根据是否已知拟载运危险货物的联合国编号(UN No.),《国际危规》的查阅方法有两种:

(1)未知联合国编号(UN No.)

①按货物正确运输名称查“危险货物名称索引”

“危险货物英文名称索引”中货物的名称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名称前的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罗马数字等和下列前缀虽然是名称的组成部分,但不予考虑。该索引包括:货物正确运输名称、是否为海洋污染物、分类号和UN No.四部分。

危险货物英文名称索引表

在是否为为海洋污染物(MP)一栏中,若该物质或物品包含海洋污染物,则标以“P”,若该物质或物品包含严重海洋污染物,则标以“PP”,若属于未列明项(P,PP,·)且准备用于包括海洋污染物或严重海洋污染物的货物,则标以“·”。

中文版《国际危规》增加了“危险货物中文名称索引”,表中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内容包括货物名称及UN No.两项。

危险货物中文名称索引表

②按货物的联合国编号查“危险货物一览表”

该一览表位于《国际危规》第2册,按危险货物联合国编号UN No.顺序列出4000多个危险货物条目,每个条目包括18栏内容。具体如下表。

(2)已知联合国编号(UN No.)

在已知拟载运货物的UN No.情况下,不必查阅“危险货物名称索引”而可直接根据UN No.查阅“危险货物一览表”。

《水路危规》的编排与查阅方法: 1.《水路危规》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包装和标志(3)托运(4)承运(5)装卸(6)储存与交付(7)消防与泄漏处理(8)附则,共八章73条和七个附件以及《船舶装运危险货物应急措施》和《危险货物事故医疗急救指南》两个附录。

目前出版的《水路危规》有两本,第一本内容由规则条文、附件二至附件六、运输单证和附录组成,第二本内容由规则附件一,各类危险货物引言和明细表组成。该规则的明细表以简单明了的表格形式列出了近4000种危险货物。

为了便于危险货物的安全运输加强管理,规则根据各类危险货物的危险程度将其划分为一级和二级。判断危险货物的危险级别可由危险货物国标(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编号确定。国标编号由五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第一位是危险货物类别号,第二位是项别号,最后三位是危险货物品名顺序号。若顺序号小于或等于500的为一级危险品,大于500的则为二级危险品。

2.查阅方法

按危险货物学名的第一个汉字笔划数从规则附件一中的“危险货物品名笔划索引表”查取危险货物品名编号,然后由该品名编号从“危险货物明细表”中查取

特定危险品的详细资料。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标准化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标准化规范 1.目的与范围 为进一步规范全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提升其整体安全水平,实现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安全标准化是指企业具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规定的标准。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是采用系统化的理念实现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本规范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 2.索引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9号)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6第9号) 《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工作规范》 《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JT618—2004) 《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7—2004)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2005)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9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198)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doc 21页)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12463-90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的分级、基本要求、性能试验和检验方法等,也规定了包装容器的类型和标记代号。 本标准适用于盛装危险货物的运输包装,是运输、生产和检验部门对危险货物运输包装质量进行性能试验和检验的依据。 本标准不适用于: a.盛装放射性物质的运输包装; b.盛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的包装; c.净重超过400kg的包装; d.容积超过450L的包装。 2引用标准 GB 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4857.2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温湿度调节处理 GB 4857.3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堆码试验方法 GB 4857.5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垂直冲击跌落试验方法 3术语 3.1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transport packages of dangerous goods 根据危险货物的特性,按照有关标准和法规,专门设计制造的运输包装。 3.2 气密封口hermetic seal 容器经过封口后,封口处不外泄气体的封闭形式。 3.3 液密封口liquid seal 容器经过封口后,封口处不渗漏液体的封闭形式。 3.4 严密封口tight seal 容器经过封口后,封口处不外漏液体的封闭形式。 3.5 小开口桶small open drum 桶顶开口直径不大于70mm的桶,称为小开口桶。 3.6 中开口桶middling open drum 桶顶开口直径大于小开口桶,小于全开口桶,称为中开口桶。 3.7 全开口桶complete open drum 桶顶可以全开的桶,称为全开口桶。 3.8 复合包装composite packaging 由一个外包装和一个内容器(或复合层)组成一个整体的包装,称为复合包装。 4包装分级和基本要求 4.1 包装分级按包装结构强度和防护性能及内装物的危险程度,分为三个等级: Ⅰ级包装:符合表1~表4有关规定,适用内装危险性极大的货物。 Ⅱ级包装:符合表1~表4有关规定,适用内装危险性中等的货物。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 技术条件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90)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的分级、基本要求、性能试验和检验方法等,也规定了包装容器的类型和标记代号。本标准适用于盛装危险货物的运输包装,是运输、生产和检验部门对危险货物运输包装质量进行性能试验和检验的依据。本标准不适用于: a.盛装放射性物质的运输包装; b.盛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的包装; c.净重超过400kg的包装; d.容积超过450L的包装。 2 引用标准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温湿度调节处理 GB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堆码试验方法 GB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垂直冲击跌落试验方法 3 术语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 transport packages of dangerous goods 根据危险货物的特性,按照有关标准和法规,专门设计制造的运输包装。 气密封口 hermetic seal 容器经过封口后,封口处不外泄气体的封闭形式。 液密封口 liquid seal 容器经过封口后,封口处不渗漏液体的封闭形式。 严密封口 tight seal 容器经过封口后,封口处不外漏液体的封闭形式。 小开口桶 small open drum 桶顶开口直径不大于70mm的桶,称为小开口桶。 中开口桶 middling open drum 桶顶开口直径大于小开口桶,小于全开口桶,称为中开口桶。 全开口桶 complete open drum 桶顶可以全开的桶,称为全开口桶。 复合包装 composite packaging 由一个外包装和一个内容器(或复合层)组成一个整体的包装,称为复合包装。

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标志

危规编号 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标志 爆炸品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explosives 不产生重大危害的爆炸品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Class 1.4 Explosive substances which present no significant hazard 具有大规模爆炸性,但极不敏感的物品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Class 1.5 Very insensitive substances which have a mass explosion hazard 不燃气体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non-inflammable gases 易燃气体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inflammable gases 有毒物品(第2类和第6.1类)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poisonous substances (gases Class 2., other poisonous substances Class 6.1) 易燃气体(第2类)或者易燃液体(第 3类)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inflammable gases (Class 2) or liquids (Class 3) 易燃固体(第4类)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inflammable solids (Class 4) 易自燃物品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substances liable to spontaneous combustion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技术要求》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技术要求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oad transportation of dangerous goods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 415—2007 目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一般要求 (2) 4 车辆及设备安全要求 (2) 5 人员要求 (4) 6 自备停车场安全要求 (9) 7 运输安全要求 (11) 8 安全管理要求 (14) 附录A(规范性附录)安全评价要点 (18) 附录B(资料性附录)劳动防护用品配备 (21)

DB11/ 415—2007 前言 本标准中,第3.3、5.1.2.1、5.2.2.1、5.2.2.2、5.2.3.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运输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危险化学品应急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傑、陶文宪、汪彤、阮继锋、刘艳、吕良海、赵明。 本标准于2007年01月11日首次发布。

DB11/ 415—2007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单位的一般要求、车辆及设备、人员、自备停车场、运输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和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 1589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5306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影响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安全的因素与对策

编号:AQ-JS-04185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影响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安全的 因素与对策 Factors affecting the safety of transport packaging of dangerous goods and Countermeasures

影响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安全的因素 与对策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所谓危险货物,是指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征,在运输、装卸和储存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毁损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而我们平常所说的危险货物一般是指化学危险品。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各类物质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化学品进入生产、流通领域,这对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管理和储运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事实是,由于各项管理措施不当,包装不规范、不合理,运输市场混乱,导致安全形式恶化,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例如,2001年2月22日,山东省临沂市生资公司司机张斌,从临沂往青岛送货,核准载重10吨的汽车装载了48吨货物,在青岛胶州市内刹车失灵,发生撞车翻车事

故,1人死亡、4人受伤、撞坏4辆汽车,张斌自己的损失和赔偿共计40多万元。2003年6月下旬,宁夏青铜峡市某企业,载重12吨的汽车装载了48吨电石,出厂不久,因下雨掩盖蓬布漏雨,导致电石发生燃烧事故,造成汽车报废,电石全部损失,后保险公司全部赔偿。2003年8月,内蒙古某企业汽车超吨运输,在兴河(集宁附近)发生事故,7人死亡,十数辆汽车报废。2000年,内蒙古某公司从宁夏中卫站发往广东一批硫化钠,由于包装老化、破损、撤漏严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并引起供需双方的经济纠纷。2003年9月25日凌晨,南京一辆装载10吨三氯化磷的危险品运输车在江苏省仪征境内倾覆,造成毒气泄露,致使当地5737人紧急疏散。类似案例还有许多,教训是沉痛的,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其原因何在? 原因分析 1、公路交通管理不完善,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随着化学危险货物运输量逐年增多,道路化学危险货物运输经营业户、运输车辆和从业人员逐年增加。截止2000年底,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习题

1/60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处于较高压力下使用的是( )包装。 A:玻璃瓶 B:耐压钢瓶C:普通铁桶 2/60 一般来说,液体货物的包装强度应 ( )。 A:比固体货物的高 B:比固体货物的低C:和固体货物的一样 3/60 下列需要采取严密包装的货物是( )。 A:油浸的纸、棉、绸、麻等及其制品 B:液氧C:双氧水 4/60 根据包装性能的要求,严密封口可分为气密封口、牢固封口和( ) 3 种。 A:不透气封口 B:固态封口 C:液密封口 5/60 国家标准( )中,有说明货物在装卸、保管、运输、开启时应注意的事项。 A:《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190 ) B:《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C:《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12463) 6/60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危险货物的专用包装,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内压力,所以称为 ( )。 A:安靓瓶 B:压力容器包装C:玻璃瓶 7/60 用于盛装危险货物的木桶,一般规定容积不得超过( ) ,净重不得超过5Okg。 A: 40L B: 50L C: 60L 8/60 一般( )适用于装腐蚀性液体。 A:胶合板桶 B:,铝桶C:铁桶 9/60 国际标准的集装箱(20ft 、40ft ) ,是以( )尺寸来划分规格的。 A:高度 B:宽度 C:长度 10/60 铁皮箱一般用于盛装( )。 A:腐蚀性的液体 B:钻稠状的液体 C:块状固体或作销售包装的外包装 11/60 运输包装标志是在收货、装卸、搬运、储存保管、送达直至交付的运输全过程中( )的重要基础。

A:区别与辨认货物B:辨认货物 C:交付货物 12/60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A:禁止翻滚 B:向上 C:小心轻放 13/60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A:禁止翻滚 B:向上 C:易碎物品 14/60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A:禁止手钩B:向上 C:小心轻放 15/60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A:禁止翻滚 B:怕晒 C:小心轻放 16/60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A:怕雨B:向上 C:小心轻放 17/60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A:禁止翻滚 B:向上 C:重心 18/60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A:禁止翻滚B:向上 C:小心轻放 19/60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A:禁止翻滚 B:向上 C:由此夹起 20/60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A:禁止翻滚 B:禁止堆码C:小心轻放 21/60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A:由此吊起B:向上 C:小心轻放 22/60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A:禁止翻滚 B:向上 C:温度极限 23/60 危险化学品标志的使用原则是,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志来表示 ( )危险性类别。 A:重要 B:全部 C:次要 24/60 危险化学品标志的使用原则是,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 )

危险品货物标志及举例(1)43

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标志 爆炸品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explosives 不产生重大危害的爆炸品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Class 1.4 Explosive substances which present no significant hazard 具有大规模爆炸性,但极不敏感的物品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Class 1.5 Very insensitive substances which have a mass explosion hazard 不燃气体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non-inflammable gases 易燃气体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inflammable gases 有毒物品(第2类和第6.1类)UN Transport symbol for poisonous substances (gases Class 2., other poisonous substances Class 6.1)易燃气体(第2类)或者易燃液体(第3类)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inflammable gases (Class 2) or liquids (Class 3) 易燃固体(第4类)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inflammable solids (Class 4)易自燃物品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substances liable to spontaneous combustion 遇水释放出易燃气体的物品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感染性物品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infectious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注意事项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注意事项 1.配备符合规定的驾驶员和押运员驾驶员和押运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 得危险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押运证。要学习掌握一定的化工知识,熟悉承载 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危险特性、注意事项,如货物的比重、闪燃点、毒性、 膨胀系数等,成为半个“行家”。出车时要带齐驾驶证、准运证、从业资格证、押运证以及行驶证、车辆年检合格证、容器安全检验合格报告等证件,以备检查。 2.车辆安全状况和安全性能合格 必须对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进行认真检查,发现故障必须排除后方可投入 运行。要特别注意检查容器的安全性能,逐个部位检查液位计、压力表、阀门、温度表、紧急切断阀、导静电装臵等安全装臵是否安全可靠,杜绝跑、冒、滴、漏,故障未处臵好不得承运。要保持驾驶室干净,不得有发火用具,危险品标 志灯牌完好。 3.应急处理准备充分 要检查随车消防器材的数量及有效性。要随车携带不发火的工具、专业堵 漏设备、劳动防护用品,不得穿钉子鞋和化纤服装。押运员要携带掌握承载货 物的事故技术处臵方案(包括危险特性,处臵措施,消防处臵措施)、产品生 产厂家联系电话及交通事故、治安、消防、救护、环保等报警电话。 4.装载货物要注意细节 装载货物要到现场负责监督,详细核对货物名称、规格、数量是否与托运 单证相符。要按照堆码整齐、靠紧妥帖、平整牢固、均匀平衡、易于点数的基 本要求进行。各种危险化学品不能混装,做到一车一货。承载易燃易爆品时, 车辆排气管要戴防火罩,桶装危险品的桶与桶之间要用编织袋充填空隙。容器 罐装液体时,应预留容积不得少于总容量5%的膨胀余量。装载有毒有害货物时,

要站在上风处。更要注意,装载的任何化工产品都要加盖雨布,以防交会车时 飞落的烟头。 5.精心驾驶,平稳行车 行车要遵守交通、消防、治安等法律法规。“礼让三先”,主动避让各种 车辆,应控制车速,保持与前车安全距离,严禁违法超车。不能疲劳驾驶,不 开英雄车、赌气车、霸王车,使车辆保持平稳、中速行驶。驾驶中要尽量少用 紧急刹车,以保持货物的稳定,确保行车安全。 6.行车途中勤检查 危险品运输的事故隐患主要是从泄漏开始的。由于行车途中车辆颠簸震动,往往容易造成包装破损,因此,行车途中要勤于检查。当行驶两小时后要查看 一下桶盖上有无溢出,用专用扳手拧紧,如密封圈失效应更换;铁桶之间的充 填物有无跌落,车厢底部四周有无泄漏液体,如有应查出漏桶,将漏点朝上; 捆绑的绳索是否松动等。在高温季节时,液体会膨胀,更换密封圈时要注意慢 慢开,等放走气体后再完全打开,以避免开盖过急液体喷出伤人。 7.选择行驶路线得当,行车时间恰当 运输危险品要选择道路平整的国道主干线,不能因图路近而走复杂的路段。行车要远离城镇及居民区,非通过不可时,要再检查一次,确认安全无泄漏再 过境。不能在城市街道、人口密集区停车吃饭、休息。提倡白天休息,夜间行车,以避让车辆、人员高峰期。万一发生泄漏,个人力量无法挽回时,要迅速 将车开往空旷地带,远离人群、水源。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要扩大隔离范围, 并立即向有关部门报警。 8.小心卸货,防止污染危险物品大多具有毒性、腐蚀性,稍不注意就容易 污染环境。特别是液、气态产品容易污染空气、土地和水源。卸货时尤其要注意,经过长途运输,外包装都会有一定破损,在没有专用站台的地方卸货时要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

危险物资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12463-90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物资运输包装的分级、差不多要求、性能试验和检验方法等,也规定了包装容器的类型和标记代号。 本标准适用于盛装危险物资的运输包装,是运输、生产和检验部门对危险物资运输包装质量进行性能试验和检验的依据。 本标准不适用于: a.盛装放射性物质的运输包装; b.盛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的包装; c.净重超过400kg的包装; d.容积超过450L的包装。 2引用标准 GB 190危险物资包装标志 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4857.2运输包装件差不多试验温湿度调节处理 GB 4857.3运输包装件差不多试验堆码试验方法 GB 4857.5运输包装件差不多试验垂直冲击跌落试验方法 3术语 3.1 危险物资运输包装transport packages of dangerous goods 依照危险物资的特性,按照有关标准和法规,专门设计制造的运输包装。 3.2 气密封口hermetic seal 容器通过封口后,封口处不外泄气体的封闭形式。 3.3 液密封口liquid seal 容器通过封口后,封口处不渗漏液体的封闭形式。 3.4 严密封口tight seal 容器通过封口后,封口处不外漏液体的封闭形式。 3.5 小开口桶small open drum 桶顶开口直径不大于70mm的桶,称为小开口桶。 3.6 中开口桶middling open drum 桶顶开口直径大于小开口桶,小于全开口桶,称为中开口桶。 3.7 全开口桶complete open drum 桶顶能够全开的桶,称为全开口桶。 3.8 复合包装composite packaging 由一个外包装和一个内容器(或复合层)组成一个整体的包装,称为复合包装。 4包装分级和差不多要求 4.1 包装分级按包装结构强度和防护性能及内装物的危险程度,分为三个等级: Ⅰ级包装:符合表1~表4有关规定,适用内装危险性极大的物资。 Ⅱ级包装:符合表1~表4有关规定,适用内装危险性中等的物资。

危险化学品标志

危险化学品标志 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标志 Symbols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mmittee for the Transport of Dangerous Goods 爆炸品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explosives 不产生重大危害的爆炸品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Class 1.4 Explosive substances which present no significant hazard 具有大规模爆炸性,但极不敏感的物 品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Class 1.5 Very insensitive substances which have a mass explosion hazard 不燃气体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non-inflammable gases 易燃气体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inflammable gases 有毒物品(第2类和第 6.1类)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poisonous substances (gases Class 2., other poisonous substances Class 6.1) 易燃气体(第2类)或者易燃液体 (第3类)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inflammable gases (Class 2) or liquids (Class 3) 易燃固体(第4类)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inflammable solids (Class 4) 易自燃物品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substances liable to spontaneous combustion 遇水释放出易燃气体的物品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substances which, in contact with water, emit inflammable gases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oxidizing substances and for organic peroxides 感染性物品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infectious substances

危险货物的运输方法(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危险货物的运输方法(通用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危险货物的运输方法(通用版) 危险货物的公路运输必须具备确保安全的运输设备和装卸设备,具有熟悉危险货物性能的营运管理人员和驾驶员,以保证危险货物运输安全。 机动车货箱应是木质底板,这样可以避免产生火花;若用铁质底板,就应采用相应的衬垫防护。机动车排气管必须有隔热和熄火花装置。根据所装危险货物的性质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捆扎、防水、防散失等器具。 槽(罐)车的槽(罐)体材质必须与所装货物性质相适应,如:硝酸应用铝槽,废硝酸应用玻璃钢和不锈钢。根据需要配备双道闸门、防波板、遮阳物等安全装置。装运集装箱、大型气瓶和可移动槽(罐)的车辆,必须具备有效的坚固设备和相应的木塞。 装运放射性同位素的专用运输车辆和设备必须符合卫生防疫、

公安等部门的有关规定。要对车辆、设备、搬运工具、防护用品进行放射性污染情况定期检查,污染放射强度超标时,必须清洗、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使用的各种装卸机械要求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一般设计要求超过负荷能力的三分之一,如额定载荷5吨的吊车和行车,应能达到6吨~7吨的起吊能力。装运机械必须有消除火花产生的防爆装置。禁止使用易摩擦产生火花的工具,使用的工具上也不能粘有与所装货物相抵触的污染物。 在运输过程中,如果出现漏洒现象,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1.爆炸品:迅速转移至安全场所修理或更换包装,对漏洒的物品及时用水湿润,洒些锯屑或棉絮等松软物,轻轻收集。 2.压缩气体或易挥发液体:打开车门、库门,并移到通风场所。液氨漏气可浸入水中,其他剧毒气体应浸入石灰水中。 3.自燃品或遇水燃烧品:黄磷洒落后要迅速浸入水中,金属钠、钾等必须浸入盛有煤油或无水液体石蜡的铁桶中。 4.易燃品:将渗漏部位朝上。对漏洒物用干燥的黄沙、干土覆

危险品标志图形

几种不同用途的危险品标志 危险品标志的3种不同用途(3种用途的标志有部分差异) 常用危险品标志(危险品在生产、贮存、使用和运输中危险性类别的标识)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危险品包装运输用) 国际海运危险品货物标志(出口货物包装或集装箱用) 危险品标志明细 根据《GB 13690-19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危险品主标志有16种,副标志11种。副标志: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志表示重要的其它危险性类别。副标志图形中没有危险性类别号(即底下没有数字)。 主标志副标志 爆炸品标志爆炸品标志 易燃气体标志易燃气体标志 不燃气体标志不燃气体标志 有毒气体标志有毒气体标志 易燃液体标志易燃液体标志 易燃固体标志易燃固体标志 自燃物品标志自燃物品标志 遇湿易燃物品标志遇湿易燃物品标志 氧化剂标志氧化剂标志 有机过氧化物标志 有毒品标志有毒品标志 剧毒品标志 一级放射性物品标志 二级放射性物品标志 三级放射性物品标志 腐蚀品标志腐蚀品标志 B1 主标志 底色:橙红色底色:正红色 图形:正在爆炸的炸弹(黑色)图形:火焰(黑色或白色) 文字:黑色文字:黑色或白色

标志1 爆炸品标志标志2 易燃气体标志 底色:绿色底色:白色 图形:气瓶(黑色或白色)图形:骷髅头和交叉骨形(黑色) 文字:黑色或白色文字:黑色 标志3 不燃气体标志标志4 有毒气体标志 底色:红底色:红白相间的垂直宽条(红7、白6)图形:火焰(黑色或白色)图形:火焰(黑色) 文字:黑色或白色文字:黑色 标志5 易燃液体标志标志6 易燃固体标志 底色:上半部白色底色:蓝色,下半部红色 图形:火焰(黑色或白色)图形:火焰(黑色)

危险品分类及标识

危险品货物有1-9类 危险品货物有1-9类,每种类别的危险品都有相对应的危险品图案标志。这样区别货物也很容易,对于货物运输的话也在有帮助。 其实每种类别的标志还可以更细分,更详细,有的小异,不过标志上都会有阿拉伯数字的标志 每种货物的类别都有它特定的标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下每类危险品的标志吧。 第1类:爆炸品。这类化学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运输这类危险的一定要是国家管控的才能运输,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2 本类货物按危险性分为五项。

2.1 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2.2 第2项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国家标准局1986-10-07发布1987-07-01实施 2.3 第3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2.4第4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本项货物危险性较小,万一被点燃或引燃,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 2.5 第5项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 本项货物性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不会爆炸。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这类化学品在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像液化气灌。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1 本类货物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1.1 临界温度低于50℃时,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1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1.2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注意事项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365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注意事 项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注意事项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危险物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理化特性,在运输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事故,甚至是社会灾难性事故,处理回收也极为棘手。因此,要高度重视危险货物的运输安全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笔者所在单位从事危险货物的运输工作,有专门的危险货物运输汽车队和火车运输机务段。根据笔者10余年的安全管理经验,总结出危险货物运输8大安全注意事项。 一、配备符合规定的驾驶员和押运员 驾驶员和押运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危险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押运证。要学习掌握一定的化工知识,熟悉承载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危险特性、注

意事项,如货物的比重、闪燃点、毒性、膨胀系数等,成为半个“行家”。出车时要带齐驾驶证、准运证、从业资格证、押运证以及行驶证、车辆年检合格证、养路费凭证和容器安全检验合格报告等证件,以备检查。 二、车辆安全状况和安全性能合格 必须对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进行认真检查,发现故障必须排除后方可投入运行。要特别注意检查容器的安全性能,逐个部位检查液位计、压力表、阀门、温度表、紧急切断阀、导静电装置等安全装置是否安全可靠,杜绝跑、冒、滴、漏,故障未处置好不得承运。要保持驾驶室干净,不得有发火用具,危险品标志灯牌完好。 三、应急处理准备充分 要检查随车消防器材的数量及有效性。要随车携

GBT15098-1994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 GB/T 15098-199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划分各类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货物生产、贮存、运输和检验部门对危险货物运输包装进行性能试验时确定包装类别的依剧。 本标准不适用于: a盛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 b盛装感染性物品的运输包装; c盛装放射性物质的运输包装; d盛装杂类物品的运输包装; e净重大于400Kg的包装; f容积大于450L的包装。 2 引用标准 GB 6944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11806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 GB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463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 3.1 自反应物质self-reactive substances 系指GB6944的第4.1项(以下简称4.1项,其他类、项同)中在常温或高温下由于运输温度太高而容易引起激烈的放射分解物质。 3.2 退敏爆炸品desensitized explosives 系指4.1项中的用水或酒精湿润或用其他物质稀释以抑制其爆炸性质的第1类物质。 3.3 自热物质self-heating substances

系指4.2项中与空气接触不需要能源供应便能够自己发热的物质。 4 包装类别 危险货物按其危险程度划分为三个包装类别: Ⅰ类包装:货物具有大的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高。 Ⅱ类包装:货物具有中等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较高。 Ⅲ类包装:货物具有小的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一般。 5 包装类别的划分 按GB 6944中危险货物的不同类项及有关的定量值,确定其包装类别。但各类中性质特殊的货物其包装类可另行规定。 5.1 第1 类爆炸品 爆炸品所使用的包装容器,除另有规定外,其强度应符合Ⅱ类包装。 5.2 第2 类压缩气体及液化气体 5.2.1 盛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钢质气瓶 钢质气瓶的设计、制造、充装、运输、储存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颁布的《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盛装乙炔气的钢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颁布的《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 5.2.2 外包装为木箱或纸箱,内容器为安瓿瓶或装有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容器 a 2.1项易燃气体(品名编号21001~21999):Ⅱ类包装; b 2.2项不燃气体(品名编号22001~22999):Ⅲ类包装; c 2.3项有毒气体(品名编号23001~23999):Ⅱ类包装。 5.3 第3 类易燃液体 5.3.1 3.1项低闪点液体(闪点<-18℃)(品名编号31001~31999):Ⅰ类包装; 5.3.2 3.2项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品名编号32001~32999): 初沸点≤35℃:Ⅰ类包装;

水路危险品货物运输规则-危险品货物标志

水路危险品货物运输规则 (1996年11月4日交通部令1996年第10号发布)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包装和标志 第三章托运 第四章承运 第五章装卸 第六章储存和交付 第七章消防和泄漏处理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水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保障运输安全,防止事故发生,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订本规则。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危险货物的船舶运输、港口装卸、储存等业务,除国际航线运输(包括港口装卸)、军运、散装危险货物另有规定外,均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装卸和储存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毁损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均属危险货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GB6944《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等有关国家标准,将危险货物划分为以下九类: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第9类杂类 各类危险货物根据其危险程度划分为一级和二级危险货物,详见本规则附件一"各类引言和危险货物明细表"。 第四条水路运输危险货物有关托运人、承运人、作业委托人、港口经营人以及其它各有关单位和人员,应严格执行本规则的各项规定。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港口管理机构,港务(航)监督机构应按照职责范围负责本规则的贯彻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二章包装和标志 第五条除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感染性物品和放射性物品的包装外,危险货物的包装按其防护性能分为: I类包装适用于盛装高度危险性的货物; II类包装适用于盛装中度危险性的货物; III类包装适用于盛装低度危险性的货物。 各类包装应达到的防护性能要求见本规则附件三"包装型号、方法、规格和性能试验"。各种危险货物所要求的包装类别见该货物明细表。 第六条危险货物的包装(压力容器和放射性物品的包装另有规定)应按本规则附件三的规定进行性能 试验。申报和托运危险货物应持有交通部认可的包装检验机构出具的"危险货物包装检验证明书"(格式三),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第七条盛装危险货物的压力容器和放射性物品的包装应符合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压力容器应持有商检机构或锅炉压力容器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证书;放射性物品应持有卫生防疫部门出具的"放射性物品包装件辐射水平检查证明书"(格式四)。 第八条根据危险货物的性质和水路运输的特点,包装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一)包装的规格、型式和单件质量(重量)应便于装卸或运输; (二)包装的材质、型式和包装方法(包括包装的封口)应与拟装货物的性质相适应。包装内的衬垫材料和吸收材料应与拟装货物性质相容,并能防止货物移动和外漏; (三)包装应具有一定强度,能经受住运输中的一般风险。盛装低沸点货物的容器,其强度须具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以承受住容器内可能产生的较高的蒸气压力;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12463-90)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的分级、基本要求、性能试验和检验方法等,也规定了包装容器的类型和标记代号。本标准适用于盛装危险货物的运输包装,是运输、生产和检验部门对危险货物运输包装质量进行性能试验和检验的依据。本标准不适用于: a.盛装放射性物质的运输包装; b.盛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的包装; c.净重超过400kg的包装; d.容积超过450L的包装。 2引用标准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 B4857."2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温湿度调节处理G B4857."3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堆码试验方法G B4857."5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垂直冲击跌落试验方法 3术语 3.1危险货物运输包装transport packages of dangerous goods根据危险货物的特性,按照有关标准和法规,专门设计制造的运输包装。 3.2气密封口hermetic seal容器经过封口后,封口处不外泄气体的封闭形式。 3.3液密封口liquid seal容器经过封口后,封口处不渗漏液体的封闭形式。 3.4严密封口tight seal容器经过封口后,封口处不外漏液体的封闭形式。 3.5小开口桶small open drum桶顶开口直径不大于70mm的桶,称为小开口桶。 3.6中开口桶middling open drum桶顶开口直径大于小开口桶,小于全开口桶,称为中开口桶。

4包装分级和基本要求 4.1包装分级按包装结构强度和防护性能及内装物的危险程度,分为三个等级: Ⅰ级包装: 符合表1~表4有关规定,适用内装危险性极大的货物。 Ⅱ级包装: 符合表1~表4有关规定,适用内装危险性中等的货物。 Ⅲ级包装: 符合表1~表4有关规定,适用于内装危险性较小的货物。 表1试验项目基本要求试样堆码试验数量试验方法堆码高度及持续时间合格标准备注钢(铁)桶(罐)铝桶木琵琶桶胶合板桶硬纸板桶硬质纤维板桶钢箱天然木箱胶合板箱再生木箱硬纸板箱硬质纤维板箱瓦楞纸板箱3只见 8." 3. 1."1条①堆码高度: 陆运为3m。海运为8m。如采用集装箱或在甲板上运输,堆码高度为 3m②持续时间:24h至一周容器不应有可能降低其强度,或引起堆码不稳定的任何变形和影响运输安全的破损塑料桶(罐)塑料箱钙塑板箱桶状复合包装(内容器为塑料材料)箱状复合包装(内容器为塑料材料)①堆码高度: 3m②持续时间:28天(温度40℃条件下)筐、篓①堆码高度:3m②持续时间:24h不允许用作Ⅰ级包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