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8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教案

第18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教案

第18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教案
第18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教案

初一科目历史课时教学设计

本民族政权③推动本民族发展④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⑤是杰

1636年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优质教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与价 值观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 过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分析 讨论,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今天改 革开放政策、珍惜改革开放成果的自觉 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泄露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

处”,简称“军机处”。上图便是军机处的外景,它与以往我们学习过的朝代的中央机构有很大的不同。 你知道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什么吗?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军机处的设立 1.教师讲述:军机处设立前的背景。 (议政王大臣会议阻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2.史料解读。 材料: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3.读材料和教材,分组回答问题:军机处设立的基本情况、作用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答案提示:(1)基本情况: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2)作用:只是皇帝的一个秘书处,无实权,形式上始终是一个临时机构。 (3)影响: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便于皇帝独掌朝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目标导学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史料解读。 材料一: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大怒,将查嗣庭入狱。结果是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再如,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 材料二: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到后大发雷霆:“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 2.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分组讨论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基本情况(包括背景、时间段、特点)。 答案提示:(1)背景: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2)兴盛的时期:康雍乾三代。 (3)特点:规模大,次数多。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2014年版)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 教学课时:二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课前放配有《激情燃烧的岁月》背景音乐的课题幻灯片等待上课。 一、导入: 欣赏一组图片,请用一个两字词概括你看到内容。——生命 鲜活的生命,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生命力给我们带了的振撼,而让我们对生命产生敬畏之情。那么短暂、脆弱、有限的生命是不是就不能打动人呢?当我面对短暂、脆弱、有限的生命时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意义呢? 让我们带着这些关于生命的问题,走进第18课《短文两篇》。出示课题——体裁二、教学目标 1.阅读目标:学会找哲理散文的文眼句,并通过对其的理解把握课文内容及其主旨。(重点,涉及练习二) 2.写作目标: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能仿照课文写法,就一自然事物写出它给你带来的启示(难点,涉及练习一、练习三) 3.能力目标:品读、欣赏课文,能就两文风格和思想感情作点对比欣赏。(难点)4.德育目标:体悟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重点) 三、据意写词 1.蝉chán: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面有发声器,叫的声音很大。 2.零落líng luò∶不景气;衰落、散乱。本文指树木枯凋。 3.断续duàn xù: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4.收敛shōu liǎn∶收拢,合拢。 5.颤动 chàn dòng:急促而频繁地振动。 6.宽恕kuānshù:宽容饶恕。恕,饶恕。 7.淘洗 táo xǐ:洗濯zhuó。 8.卑微bēiwēi∶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9.把玩bǎ wán :拿在手中玩赏。 10.固执gù zhí:坚持己见,不肯变通。 11.杜鹃花dù juān huā:也叫映山红,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卵状椭圆形。春季开花,花冠阔漏斗形,红色,是著名的观赏植物。 12.一丝不苟yī sī bù g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补: 13.聒聒guō:持续嘈杂,使人厌烦。 14.上苍cāng:上天。 四、作家·作品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军机处外景图)上图是清朝军机处外景,它和以往我们学习过的朝代的中央机构有很大的不同,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加强,清朝的文字狱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一思想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军机处的设立 1.(多媒体出示问题:什么是工业革命)教师讲述:军机处设立前的背景 (议政王大臣会议阻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2.(多媒体出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3.(多媒体出示问题:工业革命的进程)读材料和教材,分组回答问题:军机处的设立的基本情况,其作用和影响是什么 (1)基本情况: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2)作用:只是皇帝的一个秘书处,无实权,形式上始终是一个临时机构的地位。 (3)影响: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便于皇帝独断朝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目标导学二 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 (一)文字狱 1.(多媒体展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大怒,将查嗣庭入狱。结果 是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

再如,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 材料二: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到后大发雷霆:“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 2.(多媒体展示问题:清朝大兴文字狱基本情况)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分组讨论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基本情况(包括背景、时间段、特点) 提示: (1)背景: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2)兴盛的时期:康雍乾三代。 (3)特点:规模大,次数多 3.(多媒体展示问题: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影响)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说说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影响教师指出: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二)文化专制政策 1.(多媒体展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清朝乾隆纂修的《四库全书》是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钜制。它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 ,反映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 ,巩固满清统治 ,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清朝统治的内容 ,对清代的文化专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清朝文化专制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篡改。 3.(多媒体展示问题,清朝文化专制的影响)教师总结清朝文化专制的影响。 提示: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乾隆毁书和篡改书籍近20年,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目标导学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原因)根据教材讨论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原因 答案提示:官僚体制日益腐败,官场上贿赂成风,结党营私;各级官吏,敲诈民众;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军队中蔓延。 3.(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学生分组讨论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 教师总结:出现了财政危机;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 4.(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影响)读教材,回答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影响 提示: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目标导学四闭关锁国政策 1.(多媒体展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1684年,清朝对海上贸易先后作了若干具体规定:一、沿海广东、福建、江南、浙江、山东与直隶省,听百姓装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海上贸易捕鱼。预行禀明该地方官登记名姓,取具保结,发给印票。二、在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海关,管理来往船只,并征收税银。外国贡船所带货物不再收税,其余私来贸易者,听所差部臣照例收税。三、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各省,先定海禁处分之例,尽行停止。若有违禁将硫磺、军器等物,私载在船出洋贸易者,仍照律处分。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答案提示: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

君主集权的强化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七年级) 2、学科:历史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①找出七年级中国历史上下册中有关君主集权的内容,摘抄出朝代、人物、想法或措施。 ②上网搜索有关君主集权制度的具体内容、提出、施行,各个朝代加强君主集权的具体做法。 5、教师课前准备: ①上网搜索各个朝代加强君主集权的具体做法,按时间线索整理。 ②搜索有关清朝文字狱的内容和某些案件。 二、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清朝制造的文字狱及其危害。通过纵向比较各个朝代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对各个朝代加强君主集权的具体措施的信息收集,使学生学会整理历史线索、纵向比较并得出结论的历史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文字狱”的社会危害性,理解政策制度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通过对君主集权制度的历史学习,认识到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必然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君主集权的强化》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17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清朝的建立以及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同样也是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朝代。设置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虽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政令的上传下达,也同样使得权力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再加上文字狱的打击,使得读书人渐渐沦为封建王朝的奴隶,加速了封建王朝的灭亡。我国的封建社会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至清而止,虽说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原因是多重的,但君主集权的强化使权力高度集中,国家的命运越来越取决于统治者的个人素质,这一点是重大的原因。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他们对于中国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无法很好的运用比较学习的方法来整理历史脉络,要分析君主集权的利弊作用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予以及时的点拨、指导,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历史,以史为鉴。

第18课_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_导学案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清朝的建立及采取的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2、掌握清朝的建立和君主集权的强化。 3、了解君主及其强化的利与弊。。 【学习重难点】 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难点:君主集权的强化的作用。 考点:军机处和文字狱。 教学过程:(▲为重点掌握内容) 【课内探究】 要求: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填空,并努力记住这些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 一、“开辟荆榛逐荷夷” 1、台湾在________年曾被______殖民者侵占。是被_______收回的。 2、1661年,____________率领将士,从__________横渡__________,抵达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4、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_________年,清朝设置_____________,隶属____________。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雅克萨之战 1、______世纪中期,________的势力侵入我国_________流域,在________和________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 2、__________派军队围攻雅克萨。经过半年战斗,侵略军头目_____________被击毙,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______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3、_________年,中俄双方代表在______________谈判,经过__________,签订了________边界条约《_______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活动一:1、列表归纳清朝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1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 教学设计说明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创设情景、层层设问的方式开展教学过程:通过相关的历史图片,描述随着清军入关,建立清朝,君主集权不断加强等,并引导学生探究其加强君主集权的原因。整个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体会当时的历史发展状况,比直接的讲授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考模式。 课标精解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理解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影响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清朝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部分: 1.满族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2.君主集权的强化 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管辖广大疆土,保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长期稳定,尤其康乾盛世持续多年,堪称清朝创造的一个奇迹。其中政治上的严密控制是重要原因之一。 清朝的政治体制是传统政治体制的集大成。从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经唐朝的完善发展,明朝的强化,到清朝、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体制,系统而严密,十分成熟。君主集权已达到了顶峰。本课知识对了解中国君主专制强化的变迁有着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初中生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较分析问题能力,利用学生的这一进步,我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安排了一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的一些问题,以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和掌握满洲的兴起,清朝的建立及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2)归纳努尔哈赤的活动,与其他少数民族首领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归纳、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评价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收集资料,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并且进行资源整合。 (2)展示探究题,启发学生思考。 (3)通过人物介绍,多媒体资料,小故事,历史短剧,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为祖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认识清朝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 (3)认识清朝大兴文字狱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不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教学重、难点解读 1.教学重点:清朝的建立和君主集权的强化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军机处外景图)上图是清朝军机处外景,它和以往我们学习过的朝代的中央机构有很大的不同,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加强,清朝的文字狱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一思想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军机处的设立 1.(多媒体出示问题:什么是工业革命)教师讲述:军机处设立前的背景 (议政王大臣会议阻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2.(多媒体出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3.(多媒体出示问题:工业革命的进程)读材料和教材,分组回答问题:军机处的设立的基本情况,其作用和影响是什么(1)基本情况: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2)作用:只是皇帝的一个秘书处,无实权,形式上始终是一个临时机构的地位。 (3)影响: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便于皇帝独断朝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目标导学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 (一)文字狱 1.(多媒体展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大怒,将查嗣庭入狱。结果是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再如,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 材料二: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到后大发雷霆:“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 2.(多媒体展示问题:清朝大兴文字狱基本情况)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分组讨论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基本情况(包括背景、时间段、特点) 1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短文两篇导学案人教短文两篇导学案人教版82

18.《短文两篇》 《行道树》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运用对比突出主旨的写作手法。 2、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3、朗读课文,揣摩并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1、走近作者,搜集资料,组内交流: 2、积累词语,能读会写知意: (1)、堕.()落: (2)、点缀.(): (3)、深沉:(4)、繁弦急管: (5)、红灯绿酒:(6)、贪婪.(): (7)、冉冉.(): (8)、烟囱.( ) ;(9)、苦熬.();(10)、给予 ..( ) ; (11)、牙龈.();(12)、雏.( ) 形; 3、听范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4、感知行道树的形象:请以课文为依据,用行道树的口吻说一句话,作一个自我介绍。(提示:可以从生活环境、生活状态、心理状态等方面介绍。) 我是的树。 5、自由朗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用笔圈点、勾画出来,并美美地读一读。 课堂探究

6、找出文中的两组对比:(1)行道树与森林同伴的对比。 (2)行道树与城市之夜中人们生活的对比。 7、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是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8、如果用心观察,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着许许多多像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用生命之绿来点缀社会的人,他们为人类带来了什么?面对他们,你最想说什么? 9、通过学习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当堂检测 10、根据拼音写汉字。 (2)这无疑是一种duòluò________。(2)我们苦áo ________着。 (3)(3)牙yín________咬得酸痛。(4)早已习惯于wūzhuó________了。 (5)只是一种悲凉的点zhuì。 11、语段点将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 一种悲凉的点缀。①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②,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 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 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1)、给加粗的字注音。 烟囱________________ 给予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你怎样理解“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的含义?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 北师大版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 课程标准: 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明清帝国的更替过程,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前预习和查阅有关明清建立的资料,增强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课堂上通过问题的思考讨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明清专制统治的危害,初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明清专制统治的措施。 教学难点 如何分析明清专制统治措施所造成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强,语言生硬,对初一学生来讲难以接受,在讲课中要深入浅出,透过现象折射理论,让学生对历史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材分析 1.明清两朝是中华帝国的晚期,中国封建社会已开始走向没落,明清统治者采取各种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巩固了封建统治,但也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渐趋性。 2.本课共分三个子目:第一目“明清帝国的更迭”,主要讲述了这一明清两朝的更迭,第二目“皇权高度膨胀”和第三目“八股取士和文字狱“分别从政治和思想的角度来说明明朝和清初专制统治加强的情况,尽管条理清晰,但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教材处理 1.由于教材中的第二目“皇权高度膨胀”和第三目“八股取士和文字狱”都是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因此可合为一目,有利于教师授课,也有助于学生理解。 2.为帮助学生理解,对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在教师引导下逐条分析。 教学方法: 讲述为主,学生讨论,利用课件展示材料。 板书设计: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 二、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1、政治上:皇权高度膨胀 a.、大开杀戒,巩固统治 b、废宰相制度,权分六部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设廷杖制度 d、设军机处 2、思想上: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教学过程: (一)、教学基本流程: 复习上一课知识------引入新课-------明清帝国的更替--------皇权高度膨胀-------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二)、复习提问:元朝是何时建立的?它又是如何灭亡的? (三)、导入新课: 据老师所知,有很多同学平时都喜欢读诗歌,那么,今天老师想请同学看几句古诗:(教师在大屏幕打出诗句):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同学们能不能从这几句诗中看出什么毛病? 学生回答:(略)。

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跟踪练习

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跟踪练习题姓名:班级: 一、填空题: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满洲的兴起(1)明朝前期,女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2)1616年, 建立后金。 2.清朝的建立(时间、人物、都城) 1626年,继承汗位,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注意选拔人才,联合蒙古各部,1635年他该女真族为。于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他就是清太宗。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1.清初,,军国大事由讨论决定。 2.为加强君主专制,时设,军国大权集中于皇帝,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时期废除,标志着我国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3.为加强君主专制,、、三朝大兴文字狱。 (看书找出文字狱的目的:) 4.文字狱往往是一些诗歌、文章中的文字引起的,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小题大做,掀起文字狱?有什么危害?: 二、选择题 1.改女真伪满洲的是()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清太宗 D.雍正帝 2.设置军机处的皇帝的是() A.清太宗 B.雍正帝 C.康熙帝 D.乾隆帝 3.清朝初年和清朝中期的军国大事分别掌握在() A.议政王大臣会议和皇帝 B.皇帝和军机大臣 C.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 D.内阁和六部手中 4.清朝文字狱最严重的朝代是() A.康熙时期 B.雍正帝时期 C.乾隆帝时期 D.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 5.清朝大兴文字狱的主要目的是() A.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B.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C.制造大批文化冤狱 D.培养文化奴仆 6.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的是()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内阁和六部设置 C.军机处的设置 D.文字狱的实行

最新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军机处外景图)上图是清朝军机处外景,它和以往我们学习过的朝代的中央机构有很大的不同,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加强,清朝的文字狱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一思想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军机处的设立 1.(多媒体出示问题:什么是工业革命)教师讲述:军机处设立前的背景 (议政王大臣会议阻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2.(多媒体出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3.(多媒体出示问题:工业革命的进程)读材料和 教材,分组回答问题:军机处的设立的基本情况,其作用和影响是什么 (1)基本情况: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2)作用:只是皇帝的一个秘书处,无实权,形式上始终是一个临时机构的地位。 (3)影响: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便于皇帝独断朝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目标导学二 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 (一)文字狱 1.(多媒体展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大怒,将查嗣庭入狱。结果是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再如,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 材料二: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到后大发雷霆:“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 2.(多媒体展示问题:清朝大兴文字狱基本情况)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分组讨论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基本情况(包括背景、时间段、特点) 提示: (1)背景: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2)兴盛的时期:康雍乾三代。 (3)特点:规模大,次数多 3.(多媒体展示问题: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影响)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说说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影响教师指出: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二)文化专制政策 1.(多媒体展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清朝乾隆纂修的《四库全书》是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钜制。它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 ,反映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 ,巩固满清统治 ,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清朝统治的内容 ,对清代的文化专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清朝文化专制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篡改。 3.(多媒体展示问题,清朝文化专制的影响)教师总结清朝文化专制的影响。提示: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乾隆毁书和篡改书籍近20年,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 目标导学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原因)根据教材讨论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原因 答案提示:官僚体制日益腐败,官场上贿赂成风,结党营私;各级官吏,敲诈民众;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军队中蔓延。 3.(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学生分组讨论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 教师总结:出现了财政危机;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 4.(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影响)读教材,回答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影响 提示: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目标导学四闭关锁国政策 1.(多媒体展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1684年,清朝对海上贸易先后作了若干具体规定:一、沿海广东、福建、江南、浙江、山东与直隶省,听百姓装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海上贸易捕鱼。预行禀明该地方官登记名姓,取具保结,发给印票。二、在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海关,管理来往船只,并征收税银。外国贡船所带货物不再收税,其余私来贸易者,听所差部臣照例收税。三、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各省,先定海禁处分之例,尽行停止。若有违禁将硫磺、军器等物,私载在船出洋贸易者,仍照律处分。 材料二:

新人教版历史七下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word教案

新人教版历史七下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word 教案 课程目标 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要紧措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把握满族的兴起、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阻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阻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明白得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截了当阻碍到社会进展的道理。归纳努尔哈赤的活动,与其它少数民族首领比较,培养学生评判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收集资料,通过多种途径猎取信息,同时进行资源整合。 2、展现探究题,启发学生摸索。 3、通过人物介绍,多媒体资料,小故事,历史短剧,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4、分组讨论,课堂小辩论。 5、教师评判,起到鼓舞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满族是中华民族大伙儿庭的成员,为祖国的历史进展做出了重要的奉献。清朝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表现。大兴文字狱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进展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君主集权的强化。清朝初期的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说明当时君主的权力有限;而雍正建立军机处的目的和作用,说明君主集权的加强;文字狱的显现,说明清朝是从政治、思想等多方面来强化君主集权制度。 本课的难点是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操纵,不利于社会的进展。一组学生总结君主集权加强后,对解决当时清朝政治矛盾、减少官僚之间的扯皮、巩固清朝统治方面的作用;另一组学生总结君主集权加强后,对皇帝的独断专行、大臣的惟命是从、不利于正确决策等方面的弊端。这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阻碍,而且能够起到锤炼学生思维及概括能力的作用。 课前预备 师:收集资料,分配学生任务,排练短剧,辅导辩论 生: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预备小故事、历史短剧,辩论 教学过程 导入:由一位去过北京旅行的学生简单介绍自己参观故宫的经历,展现一些照片,由此引出对清朝的爱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练习题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选择题: 1.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明太祖在中央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 A.设三省六部 B.实行内阁制 C.设三司 D.废丞相 2.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政令统一的需要 3.内阁制正式确立于() 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明宣宗时 D.明宪宗 4.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五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5.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这说明 A.康熙帝精明干练,勤于政务B.清初加强君主专政 C.康熙帝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D.清初君权与相权矛盾突出 6.一位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行事模式:“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依据你的判断他应该在哪一机构中任职 A.中书省 B.内阁 C.锦衣卫 D.军机处 7.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A.决定军国大事 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秦以后,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以皇权为核心 B.皇帝处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

C.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 D.直到清代才建立起完善的中央权力机构 9.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0.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材料题: 1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 丞相者,朕之股肱(股肱:大腿和胳膊,比喻左右辅佐之臣),所与共承庙宇(庙宇:国家),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材料 2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3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材料 4 昔程子云:天下之治乱系在宰相……若以国家治乱转倚宰相,则为之君者,不几如木偶旋缀乎?且用宰相者,非人君其谁为乎?使为人君者,深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 ──《十二朝东华录》引清高宗(乾隆帝)语回答: (1)根据材料1、2,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3,概括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及其特征。 (3)上述各朝统治者对宰相的态度是怎样的?有无本质的区别? (4)统治者对宰相态度的变化,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简答题:

2019-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精选汇编 君主集权的强化

2019-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精选汇编君主集权的强化 11. 【2015黄冈】武则天不惜动用酷吏打击贪官污吏;朱元璋实行“重典治吏”,官吏枉法受赃80 贯处以绞刑;雍正帝时,赃官的罪行一经核实,就把他的家底抄个干净,连他们的亲戚子弟的家也不放过,并下令:“丝毫不得碍于情面,务必严加查处。把贪官追得水尽山穷,叫他子孙做个穷人,方符朕意”。古代帝王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 A. 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B. 为了肃清官员的贪污腐败 C. 为了强化皇权,平抑穷富 D. 为了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 23. 【2015连云港】“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B】 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 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 3. 【2015苏州】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D】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15.【2015淮安】下列属于清朝加强君权措施的是(D) ①焚书坑儒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设立军机处④大兴文字狱⑤设立锦衣卫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③④ 4.【2015怀化】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两代是可以的。”文中的空缺处应填【D】A.秦汉 B.魏晋 C.宋元 D.明清 4.【2015莱芜】明清时期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以下措施标志着清代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的是【C】 A.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B.设置内阁和六部 C.设立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6【2015大庆】乾隆时,内阁学士胡忠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看了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忠藻和族人被杀,罪及师友。这反映了统治者【C】 A.设立军机处 B.实行八股取士 C.制造文字狱 D.设置厂卫机构 【2015盐城】26.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张岱年等的《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根据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并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摘自人教版七上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 请回答:(1)材料一中“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在思想领域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1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两朝在实行思想控制的具体方式上有何差异?(2分)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简介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简介 导读:恐龙无处不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

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复习知识点:短文两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复习知识点:短文两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 知识大全- 查字典为您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复习知识点:短文两篇,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和小编一起期待学期的学习吧,加油哦!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烟囱cōng 柚yòu子树沉甸diàn甸 霎shà时间剔tī透结实累léi累 点拨:“累”是多音字,要结合语境正确渎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uò) 堕落牙yín龈贪(lán) 婪 (chú) 雏形苦(áo) 熬 3.解释下列词语。 (1)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2) 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3) 红灯绿酒: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4) 低回:留恋。 (5)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6) 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7)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8) 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 4.行道树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在行道树身上,体现了无

私奉献(或以苦为乐)的精神。 二、重点句子 1.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2.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三、文学(文体)常识 1.《行道树》节选自《张晓风自选集》,作者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 2.《第一次真好》节选自《无言歌》,作者是台湾女作家周素珊。 以上就是查字典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复习知识点:短文两篇,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返回查字典首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