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

徐志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同学回忆关于离别的诗词: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桥)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了解康桥,问:由康桥你想到了什么?

明确:康桥=剑桥,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浏览图片)

2、作者简介

徐志摩,新月派代表诗人、现代散文家。主要著作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189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个富足的家庭,是家中的独子,原名徐章垿。因为小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后改名徐志摩。1916年考入北大,与16岁的张幼仪结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邂逅了林徽音。林徽因,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作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丈夫梁思成(梁思成,建筑学家,梁启超的儿子。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她的文学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22年3月,与张幼仪离异,8月回国。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泰戈尔访华,任翻译,后随泰戈尔漫游欧洲。同年认识陆小曼并相恋。1926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康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在这里,他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贮满诗意的新生活。他曾动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三、指导朗读

1、听朗读带,正字音。

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榆阴yú揉碎róu 浮藻zǎo

长篙gāo 漫溯sù斑斓lán 笙箫shēng xiāo

2、学生自由朗读(2分钟)

3、指名朗读

4、体会、找差距

①感情:依依惜别的深情

②语气:舒缓、轻柔、低沉(悄悄、轻轻、沉默)

5、指名朗读,注意感情与节奏。

6、齐读,品味感情。

四、整体感知

1、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

明确:依依惜别的感情,也就是《再》中的“别”。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没有“只恐双溪舴艋舟”的重量“没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长度)

2、问:除了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情感有没有变化?

明确:第1节——难舍难分,第2、3节——欢喜和眷恋,第4节——沉醉,第5节——激动不已(第五节作者情不自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那一瞬间,他忘了自己要离开,他很愉悦。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要离别康桥而去了完全忘情了。诗人对康桥迷恋的感情到了高潮),第6节——情绪低落,第7节——难舍难分

3、但是诗人放歌了吗?(没有。)你怎么看出来的?(但我不能放歌。)

4、我为什么不能放歌呢?

明确:——但是作者突然意识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而且是悄悄的离去,他的那种无奈,依恋,使他不能放歌。不是谁阻止,而是他觉得不应该放歌,唯有叹息,唯有悄悄地走。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因此这一节要读得稍微缓慢深沉。

5、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明确:——“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这一句把“悄悄”比作“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也有类似的审美效果。

6、大家再看到“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一句,究竟是谁在沉默?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康桥和康桥的夏虫都是无知无识的事物,不可能为他沉默,因此是诗人自己沉默了。这是一种侧面烘托的手法。

五、赏析诗歌的“三美”:

㈠音乐美。

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这两节有什么特点?

明确: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相似,结构上也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这种方法叫做“回环往复”,在诗经中就叫做“复沓”。我们在《雨巷》中就接触过的。这样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也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板书:回环往复)

2、韵律和谐。

启发:①《雨巷》是压韵了的,而且是一韵到底,那么这首诗压韵了没有?(有)

②请同学找出韵脚。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③每一小的节2、4句压韵,节节换韵。诗人追求的是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板书:韵律和谐)

3、诗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

㈡绘画美。

㈠找出意象。

1、好。同学们看看,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徐志摩,并有什么特点?(意象)

明确:诗歌多采用色彩绚丽而形象的词语: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巧用动词,动态的画面美: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撑篙、漫溯、放歌、挥一挥。

2、这些美景都集中在第2、

3、4节请同学集体朗读。

3、问:第一节中三个“轻轻的”和最后一节两个“悄悄的”有何用意?

明确:(1)实写诗人轻轻来到和悄悄离开康桥时的情景,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表面上显得洒脱飘逸,实际上蕴含着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

(2)诗人用与情人缠绵惜别的心情和笔调与康桥道别,他唯恐惊破心中之梦,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轻柔的叹息般的韵律与依依别离情绪完美地统一地在一起。

4、问:为什么诗人将“河畔的金柳”比喻为“夕阳中的新娘”?

明确:(1)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夕阳下柳枝娇柔、婀娜的美好姿态,浸透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欢喜和眷恋之情。

(2)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突现了康桥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3)“柳”是自古以来诗人在离别时善用的意象,表达出作者对康桥依依不舍之情。柳——留。柳在中国的传统中的意思等于留。中国古代就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在送别诗中柳是常见的意象。比如“客舍轻轻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秦楼月,年年柳色,霸凌伤别”“杨柳岸晓风残月”等,而且柳树下垂的枝条,风一吹就像在挥手告别。原来不仅是徐志摩不想离开,河畔的金柳也不愿他离开。

5、问:“招摇”常含贬义,用在这里恰当吗?换成“摇晃”行不行?“甘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招摇”是用拟人的手法写康河的水草随微波起伏飘荡的状态,仿佛在对诗人招手挽留。如果换成“摇晃”,就表现不出康桥对诗人欢迎的态度和亲密的关系。在这样诗情画意中,诗人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热烈的爱恋。

6、问:“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明确:榆荫下的那一潭清泉叫拜伦潭,杰出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拜伦就在这里绽放理想。年轻的徐志摩也就在这里成为拜伦思想的追随者和崇拜者。他那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正像天上的霓虹一般美丽,沉淀在潭水中,幻化成彩虹似的梦。这清泉暗喻诗人的青春,是诗人的梦想与追求,也沉浸着他康桥生活的美好回忆。

7、问:诗人为什么要“放歌”?但最终诗人“放歌”了吗?是什么使得诗人的情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明确:“放歌”就是放声歌唱,因为诗人泛舟寻梦,觅得了“一船星辉”般的回忆,眼前的美景和内心的欢喜幻化成梦一般的境界,达到了喜悦的极点,禁不住想要放歌。

没有,是离别之情,让昔日车水马龙、夏虫鸣叫的康桥也沉默了。而“我”更不愿惊扰心爱的康桥,只能默默感伤,悄悄作别。

8、问: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首诗运用优美抒情的语言,以自己回到母校康桥,在河中泛舟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对母校热爱、依依惜别的深情.

小结:上述三节诗,每一节都是一个可以画得出来的画面,比如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这些画面具有意境鲜明、色彩绚丽的特点。很美。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荡漾”“招摇”“揉碎”“沉淀”,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更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三)建筑美。

1、同学们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7)

2、每一节有几行?(4行,显得很匀称)(板书:节的匀称)

3、每一行的字数是不是都一样的?(不一样。每一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有八个字,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每一节都两两错落有致,更加突显节的匀称。)(板书:句的整齐)六、小结: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是一曲悠扬的轻音乐,是一副流动的风景画,桥的秀美,景的迷人,诗人的洒脱,都成了我们每一个读者心中灵动的音符,开启了我们对诗意的认知,也引领着我们度入辉煌的诗歌殿堂!

七、布置作业

(完整版)高一语文上册《再别康桥》教案

高一语文上册《再别康桥》教案 高一语文上册《再别康桥》教案 [教材分析与思考] 这首诗内容上较为简单,学生很好理解。同时,这首诗没有那么深刻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就是简单的表达一种离愁别绪和眷念之情,很好理解。所以,本诗的学习打算通过以朗读来带动感悟,以感悟来指导朗读的方式来学习。主要是在朗读过程中以节次为单位来引导学生分析情感和朗读技巧。再者,这首诗是新月派诗歌,所以,对于闻一多“三美”主张做介绍,并在写作特色分析方面安排群学思考。 安排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来体悟诗歌情感; 2.注意本文的“三美”特色,并能分析出来; 3.自行体悟对于这种面对美好事物逝去我们无限怀念的普遍情感。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人生有七大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人生第六苦就是“爱别离”。别离是一种执着的苦。人生本来聚少离多,“多情自古伤离别”。冯至.

《别离》写道“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 离别时是痛苦的。待到花落云散,冬雷震震夏雨雪之时,才惊觉昨天的生活已是今天的美梦,所爱的终究像手中的沙一般飘扬而去,午夜梦回之际,这“爱别离”的滋味,怎一个“苦”字了得。今天我们学习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一首别离诗《再别康桥》。 二、了解背景 1.那么,康桥是何?“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是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2.作者为何要为康桥写一首别离诗呢?1920年,25岁的徐志摩“摆脱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衔的引诱”,到英国留学。第二年,进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1922年学成回国。这一段的留学生活,特别是剑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1922年8月10日启程回国前夕,写下了《康桥再会罢》一诗,表达对康桥的眷恋。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 这首诗。

再别康桥教案

【学习目标】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⑴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⑵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再别康桥完整教案

再别康桥完整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2、引导学生体味诗中的意象美; 3、当堂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1、诗情的领悟是难点与教学的重点; 2、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 这座桥,风景秀丽,闻名遐迩;这个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这首诗,清新空灵,载誉中华。你想欣赏这座桥,走进这个人,感受这首诗吗?首先让我们先来认识这位具有浪漫情怀的现代派诗人。 2、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二、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三、简要情况-康桥情结,由此引出对《再别康桥》的示范朗诵。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再别康桥》是诗人1928年第三次漫游欧洲,再回母校,故地重游时所作的,所以这个题目中有一个再字;那么,从这个别字,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啊?离别(学生答)对,它是一首离别诗。 1.正音,正字 河畔(pàn) 青荇(xìng) 长蒿(gāo) 漫溯(sù)笙箫(xiāo) 载①zǎi ②zài载歌载舞装载登载斑斓(澜、阑) 2.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重音,朗读时力求做到抑扬顿挫、身临其境、声情并茂,朗读时语调要柔和、舒缓。 五、意象的含义和作用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 教学目标: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顾小曼演唱的歌曲《再别康桥》导入) 二、解题: 自人类诞生以来,离别便是一把打开诗国大门的钥匙,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成为历代文人不断吟颂的对象。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的《赠汪伦》 《再别康桥》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钟情诗神缪斯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被胡适称为“情圣”和“诗圣”的诗人徐志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这节课让我们和徐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追求爱、自由和美的诗意的内心。 三、诗人简介: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1916年入北京大学法科,并于同年与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与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大、清华教授。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大任教授。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介绍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的照片) 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在他的许多朋友中,包括师辈的梁启超、同辈的郁达夫、陈西滢、刘海粟等,亦包括晚辈的陈梦家、沈从文等,没有一个不赞赏佩服他的才华和品行的。 茅盾说他既是中国布尔乔亚(资产阶级)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的新诗可称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

再别康桥教案课件

再别康桥教案课件 再别康桥教案课件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新文人诗内涵。 2.思想教育目标: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再别康桥 一、导入新课:1、大家有没有看过《人间四月天》?能不能介绍一下。(它有哪些内容,徐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在中国,有钱往往意味着为所欲为,意味着挥霍无度,所以中国多的是有钱人但缺少的是贵族。真正贵族出身的人举止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更有教养,更亲近艺术而远离金钱。所以中国的社会风气要想好转,要想变成受人尊敬的国家,必须有自己的贵族群落,在西方,贵族影响着整个社会风尚。东欧巨变之后,俄罗斯一度陷入困境,人民生活非常困难,但在和中国接壤的俄罗斯小城,人们看到的却是井然有序,彬彬有礼,(与中国的抢购风对照)照样进歌剧院,照样看书,这,就是文化的作用。

古人有一句话:温饱足而知礼仪。马斯洛有一个需要层次论,满足口舌之欲是人最起码的追求,在温饱与安全感得到满足后,人还 有归属的需要,还有尊严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为了追求生 理需要,有人称之为“猪栏的理想”,人还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有时候,在庸俗与高尚之间,在堕落与追求之间,我们必须有所选择。所以,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竭力培养自己的贵族气质。这 种贵族气质不是傲慢,而是谦逊,不是粗野,而是文明,不是放荡 不羁,而是遵守规则。流氓大亨黄金荣大热天把衣服从小到下扣得 紧紧的,为什么?他不想做流氓了,想要做绅士。泰坦尼克号上的 那些绅士,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保持做人的尊严,把生机留给老 人与妇女,而乐队也照样在庄严地演奏,这就是绅士。比如我希望 陈文思同学以后是以自身的魅力,内在的修养去吸引别人眼球,而 不是靠大声说话引人注意。 老师补充介绍徐志摩。这个新诗坛的美男子,竟成了北平少女界的“大众情人”。 二、讲授新课 (一)朗读指导 1、现在大家先听一首歌曲。然后自己在下面读一遍。呆会儿哪 个同学给大家读一遍。 指导朗诵:徐志摩是属于新月派的,新月派主张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要读出音乐美,断句就很重要。自自己读,然后 体会三美。 一个同学读,另一个同学评。如此反复。 2、第一节应该怎么来断句?应该怎样来读? 3、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诗人一开始说“轻轻的我走了” 而不是“我轻轻地走了”,后者更符合语法规范啊。他后面连用了 两个轻轻的,都在“我”之后。 说明:前面讲过调整语序的作用,一个是强调,一个是音韵的需要。这里主要是强调,而且这样一写,音韵上感觉也好一些。诗人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使用:录音机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上高中的第一天,我们好多同学离开了家。这就是离别。当然是暂时的离别。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经历更多更另人伤感的离别。由“离别”这个话题,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歌。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时候我们学过的关于离别的诗歌有哪些。 (学生思考,发言。)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分享。 关于“别”的诗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师: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再别康桥》,是谁别谁? 答:徐志摩别康桥 师:对。那么,这首诗展示的,又将是怎么样的“别”呢?我们都知道,感情越深,离别越难。诗人与康桥到底有着怎样的情分?我们来了解康桥与徐志摩。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同学先讲,老师补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三、学生齐读。 四、整体构思与思路 1、提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 依依惜别的感情,也就是《再》中的“别”。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2、刚才我们提到了很多关于别离的诗歌,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

再别康桥 徐志摩 知识能力目标: 1.认知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通过教师的指导,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感受作者对“爱”“自由”与“美”的追求。重点与难点: 1.对诗歌独具特色的意象的把握; 2.对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鉴赏。 课时安排:1课时。 过程与方法 课前预习检查,正音正字: 河畔(pàn)青荇(xìng)长蒿(gāo)漫溯(sù)笙箫(xiāo) 载①zǎi一年半载记载登载②zài载歌载舞装载下载斑斓.(区别:澜、阑) 一.导入: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随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的节奏,一起走进诗人内心。二.有关知识链接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胡适说:“他(指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一轮诵读,因声求气 读时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青荇(xìng) 长篙(gāo) ?浮藻(zǎo) 漫溯(sù) ?斑斓(lán) 笙箫(shēng) 感情:惆怅,惜别

人教版-语文-高一-人教必修一《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6

人教必修一《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徐志摩 教学目的: 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 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 教学重点: 从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难点: 从诗的意象中把握徐志摩诗的艺术美。 教学方法: 以诵读为主,教师从旁点拨指导,学生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 教学手段: 配乐诗朗诵,营造诗意氛围,师生共同进入意境。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桥)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阅读注释①回答问题:由康桥你想到了什么? :康桥=剑桥 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 2、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 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

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2分钟) 2、指名朗读 3、欣赏配乐诗朗诵 4、体会、找差距 ①感情:可以感受到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那么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呢?(浓)(板书:依依惜别的深情) ②全诗的高潮在第几节?(第五节)因此全诗的感情是起伏跌宕的。 ③句式:四行一节(整齐) ④节奏: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⑤语气:舒缓、轻柔、低沉(悄悄、轻轻、沉默) 5、学生默读、体会感情(2分钟) 6、指名朗读,注意感情与节奏 四、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1、:读了许多遍课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对于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美丽) 可以说是风光如画。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板书:风光如画)2、找寻意象:这康桥以及它周边的秀丽都是通过描写景物感受的。 :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长篙,星辉) 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们都已超越了它们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恋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意象。 3、总结意象:这些景物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自然景物,都浸入了作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在历年教师考试里经常遇到,很多考生和学员经常不知道在深入研读环节如何进行提问,对于某些现代诗歌的知识也不知道如何进行讲解,所以中公教师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再别康桥》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优化自己的试讲内容,以防于未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掌握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锻炼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产生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难点】 体会文章深邃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播放康桥的图片,并顺势导入新课《再别康桥》。 (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同学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要求学生理解生字词,体会语气。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如何断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调以及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学生按语文兴趣小组分组讨论PPT展示的问题串,10分钟时间后,指名学生具体分析问题的答案。 1.本文在景物描写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景物分别是哪些? 2.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

3.作者是怎样描写青荇? 4.但在青草更青处,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那又是为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五)小结作业,巩固提高 1.师生共同总结。 2.举办诗朗诵比赛。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组第2课《诗两首》的第二篇,诗歌记下了诗人1982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学生之前也有学习过一些现代诗歌,对于鉴赏现代诗歌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仍需要老师进一步的指导和引领,所以,在深入研读的环节我会设置一系列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旨在引领学生解决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并且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进行小组讨论,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且引导他们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啊

(完整版)《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文登一中毕巧玉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 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2、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3、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解读: 对于现代诗歌,我们应加强诵读涵泳训练,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在诵读涵泳中通过想象,引导学生学会从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恰当的赏析,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使学生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二、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选自鲁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山水神韵”。大自然中的山水草木、虫鱼鸟兽总是拨弄着着文人或喜或悲的心弦。《再别康桥》就是一首景与情完美融合的绝唱。它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此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韵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全诗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美好回忆,对眼前的无可奈

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隽永。学习这首诗歌,可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赏析意象,丰富诗歌内涵,深刻理解诗歌的情感,陶冶性情,感受美的事物,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诵读和鉴赏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现代诗歌接触甚少。读着这样一首诗歌,他们觉得很美,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诗意美,无法准确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所以,我们上课的重点放在“诵读涵泳,读出美感”和“赏析意象,体会情感”上,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感受《再别康桥》的语言美、韵律美。通过赏析意象,体会由这些独特意象营造的美妙意境,理解作者哀而不伤的别情,感受《再别康桥》的意象美、情感美。 四、评价设计 1、品味语言美(教师评价) 2、赏析意象美(生生评价、教师评价) 3、体味情感美(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4、我爱朗诵(师生评价) 5、课后作业(自我评价) 五、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了解作者徐志摩、剑桥大学及《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了解“新月诗派”、代表人物、及其提出的“三美主张”。 2、通过诵读涵泳和教师的指导,学会运用语调、停顿、重音等朗诵技巧,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语言美。

【部编版】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 1、新诗的鉴赏。 2、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上高中的第一天,我们好多同学离开了家。这就是离别。当然是暂时的离别。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经历更多更另人伤感的离别。由“离别”这个话题,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歌。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时候我们学过的关于离别的诗歌有哪些。 (学生思考,发言。)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分享。 关于“别”的诗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师: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再别康桥》,是谁别谁? 答:徐志摩别康桥 师:对。那么,这首诗展示的,又将是怎么样的“别”呢?我们都知道,感情越深,离别越难。诗人与康桥到底有着怎样的情分?我们来了解康桥与徐志摩。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同学先讲,老师补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1928

再别康桥 教案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问答法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上高中的第一天,我们好多同学离开了家。这就是离别。当然是暂时的离别。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经历更多更另人伤感的离别。由“离别”这个话题,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歌。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时候我们学过的关于离别的诗歌有哪些。 (学生思考,发言。)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分享。 关于“别”的诗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师: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再别康桥》,是谁别谁 答:徐志摩别康桥 师:对。那么,这首诗展示的,又将是怎么样的“别”呢我们都知道,感情越深,离别越难。诗人与康桥到底有着怎样的情分我们来了解康桥与 徐志摩。

(请同学看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借助诗歌的题目、作者、注释等内容,提取对理解诗歌有帮助的信息。 生1:这是和康桥的第二次告别。 生2:别而又别,说明对康桥充满着眷恋,不忍离去。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再想想,对康桥充满眷恋,对一个地方的某样东西充满感情,其实质是什么 生(全体稍作思考后,部分同学回答):对剑桥生活的留恋。 师:对。但我纠正第一个同学的说法,这是徐志摩第三次告别康桥。第一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3)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一)教学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 以素质教育精神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本课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紧紧围绕“美”来建构课堂,以诵读贯穿始终,按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认知规律,逐层推进教学环节,使学生学会如何感悟美,鉴赏美,理解美,进而表达美。 (二)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诗两首》的第二首。 必修一体现了教材编排中“将审美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指导思想,第一单元所选的四首现代诗歌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堪称典范。 “新月派”是现代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在新诗创作上提出“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标准。《再别康桥》正是这一标准的范本,学好这首诗,对于了解新诗的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三)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是职中综合高中部高一级,基础不太好,甚至有些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但他们的内心依然有着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前面的学习让他们有了一定的诗歌鉴赏基础,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提高。另外,学生普遍自信心不足,不善于主动表达和交流,也需要老师多鼓励多引导。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 1、诵读指导法: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诵读。 2、讨论与点拨结合法:师生平等对话,共同讨论,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灵感,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老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有利于学生更准确的理解诗歌,掌握方法。 3、情景创设法:灵活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背景音乐,结合老师优美诗意的语言,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再别康桥优秀优秀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 徐志摩教案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案重点:新诗的鉴赏。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案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案方法:诵读欣赏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案过程:一、导入新课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同学回忆关于离别的诗词: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桥)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了解康桥,问:由康桥你想到了什么? 明确:康桥=剑桥,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浏览图片) 2、作者简介 徐志摩,新月派代表诗人、现代散文家。主要着作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189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个富足的家庭,是家中的独子,原名徐章垿。因为小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后改名徐志摩。1916年考入北大,与16岁的张幼仪结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邂逅了林徽音。林徽因,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作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丈夫梁思成(梁思成,建筑学家,梁启超的儿子。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她的文学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22年3月,与张幼仪离异,8月回国。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泰戈尔访华,任翻译,后随泰戈尔漫游欧洲。同年认识陆小曼并相恋。1926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 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徐志摩的康桥情结:康桥,是英国着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徐志摩远涉

高一语文上册《再别康桥》教学设计华东师大

《再别康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习诗人用评议的彩笔向读者展现了康桥秀丽的风光,创造空灵、飘逸意境的写法; ⑵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意境深远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及蕴含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性情,接受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 1、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大致了解该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学生通过对具体字句的感悟能够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3、学生通过对文章情感的把握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诗歌。 三、教学难点 1、对于“绘画美”的感悟。 2、对于文章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工具 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 对比鉴赏法、扩写法、美读法、分组讨论法 六、教学时间 二课时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同学们在初中都学过哪些有关送别的诗?(学生答)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看看诗人笔下的赠别对象与我们以前学习的有何不同,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二)、介绍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语文再别康桥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再别康桥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再别康桥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新文人诗内涵。 2.思想教育目标: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相关录像。 课堂教学设计: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

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着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徐志摩的诗文都是风格迥异于他人的,储安平曾在《悼志摩先生》一文中说:“内涵是它的骨骼,辞藻是他的外表;一座最牢的房子外面没来一些现代美的彩色和轮廓,仍不能算定成它建筑上的艺术。”这正道出了徐志摩为人为文的风格,语言的华彩,夸饰的造句直接构成了他诗文的外在美,再与之澎湃的内在激情相匹配,俨然是一个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胡适说得好,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诗歌,就是一篇可堪千古绝唱的经典之作。 《再别康桥》出于他自编的最后诗集《猛虎集》。这首诗当写于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再别康桥》是语文出版社版高中语文必修1的一篇课文,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它比其它文学样式更追求形式美诗歌的内容特点是抒发情感,不管是绘景咏物,还是写人叙事,无不为了抒情抒情是诗歌的生命、灵魂因此,《再别康桥》的教学,应捕捉诗歌的意象,联系具体的背景,通过想象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眷恋、愁苦、洒脱之情 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 高一学生对中国现代诗歌已经有较多的接触与积累在初中阶段,他们已经学过好几个诗歌单元,加之从古代诗词中获取阅读鉴赏的方法,从流行歌中感受歌词的意蕴,因此,他们对诗歌的阅读、鉴赏已经比较熟悉了 但由于意象的朦胧和对创作动机缺乏应有的了解,因而学生对《再别康桥》意蕴和情感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学生学习这首诗时的基本情况 三、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理念,力求让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鉴赏能力 鉴赏、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是学生熟悉文本,而且《再别康桥》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学生也乐于朗诵,因此教师因抓住这有利条件,创设条件让学生多读 在学生熟悉诗作的基础上,老师启发谈感受,谈对某些诗句、意象的理解,不能让学生浅尝辄止,让初步认识、理解即成为终结性认识,教师要继续加以启发,或介绍诗作的创作背景,或将该诗作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使学生的认识有一个深化的过程,有一个认识上的落差,以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四、教学过程 (一)感知:请学生帮助选择配乐曲先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别康桥》,老师问:同学们,如果我们再读这首诗我想选用一首曲子来做配乐,你们打算选择用什么曲子呢?选择用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行吗?用钢琴曲《小奏鸣曲》行吗?用歌曲《十送红军》行吗?不行要使学生觉得比较恰当的配乐典应该选小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室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天除了学习都干点什么? …… 现在我们一起来开一段视频《人间四月天》,找出影片的主人公 这部影片上演的是徐志摩的爱情故事,生命中总有一些岁月是浪漫的,总有一些时光是难忘的,徐志摩是多情的,多情人的眼里烟柳画桥、水墨树影也自成一段风流,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诗人的《再别康桥》,走近康桥走进志摩的内心世界 二、志摩情结: 打开志摩“志摩情结”链接,找出志摩和康桥的关系以及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三、整体感知: 1、一生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2、提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 明确:依依惜别的感情,也就是《再》中的“别”。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没有“只恐双溪舴艋舟”的重量“没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长度) 3、是不是都是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打开“内容赏析”链接,结合自己的分析 把握这首诗的情感线索。 4 提问:除了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情感有没有变化? 明确:第五节作者情不自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那一瞬间,他忘了自己要离开,他很愉悦。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要离别康桥而去了完全忘情了。诗人对康桥迷恋的感情到了高潮。 5、但是诗人放歌了吗?(没有。)你怎么看出来的?(但我不能放歌。) 6、我为什么不能放歌呢? 明确:——但是作者突然意识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而且是悄悄的离去,他的那种无奈,依恋,使他不能放歌。不是谁阻止,而是他觉得不应该放歌,唯有叹息,唯有悄悄地走。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因此这一节要读得稍微缓慢深沉。 5、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明确:——“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这一句把“悄悄”比作“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具

最新整理再别康桥微课优质教案

最新整理再别康桥微课优质教案 教学目的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从而爱上诗歌。 教学重点 1、在欣赏诗歌的基础上,培养写诗的观点。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脍炙人口的新诗,作者将剑桥的景色和缅怀之情融入诗中,将自己告别剑桥的淡淡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但他这次重游康桥的时间,却是在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是在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就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一个人怀着砰砰直跳的激动心情,悄悄地到康桥来找他的英国朋友的。所谓“康桥”,现在通泽“剑桥’,即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因徐志摩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故对此常怀有一股特殊的感情。遗憾的是,因他事先没有联系好,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他。于是,他一个人就在他七八年前曾经生活过的每一块地方、每一个角落,静静地散起步来,那过去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忙,又赶着到达廷顿庄去会见另一位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的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运康轿的切身感受。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 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四、整体鉴赏《再别康桥》 五、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串讲诗句) ⑴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