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班逛超市

大班逛超市

大班逛超市
大班逛超市

逛超市大班数学

活动名称:逛超市

活动目标:

1. 在逛超市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并初步感知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

4.会做文明顾客,爱惜商品,轻拿轻放。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①银行,分有四个窗口,分别巾上1元、2元、5元、10元标志。

②超市:商品上分别贴上以1—9不同价格的标签。

2.钱币:1元、2元、5元、10元若干。

3.铅笔、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 取款

1.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超市,那买东西时需要什么?(钱)那去哪儿拿钱呢?(银行)

2.(引导幼儿观察银行取款处)师:银行开设了四个窗口,你发现窗口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个窗口只能拿1元或2元、5元、10元)

3.认识纪录单,并学习填写。

师:你去银行拿钱先要填单子,你要拿多少钱,就填在单子上,在这张单子上,我们填在哪儿?(在工标记处)

师:否则这么多人取钱会把钱取光的,那后边的人就没有钱取了,所以银行有规定,每人最多只能拿10元钱。你想拿多少钱呢?

4.请幼儿示范填单子。

(1)请一幼儿把想取的钱数填在单子上,例:取9元钱。

(2)师:怎样才能取到9元钱呢?该怎样拿?请一幼儿示范,师生共同检查。例:分别取了5元、2元、2元。

(3)学习记录取的钱币面额。

师:他是怎么取的呢?谁来帮他记下来?(请一幼儿示范记在启示单上)。

5.引导幼儿相互检查。

师:取好钱后可请朋友帮你看看取得钱和你想取的钱是否一样。

6.幼儿取钱,教师注意帮助幼儿检查。

(二) 逛超市

师:拿了钱我们可以去逛超市了。

1.交待购物要求。师:这么多东西,每样东西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看什么?(标签)

今天我们每人只能买一样东西。出门时,请在自动交款处按商品价格交款、找钱。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

3.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三) 记帐

1.师:今天我们都做了小主人,去超市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你们记得今天你拿了多少钱?买了多少钱的东西?还剩下多少钱吗?(请个别幼儿说说)可时间一长,就容易忘记,那怎么办呢?(记下来)

2.引导幼儿学习在记录单上记录。

师:那我们记在哪儿呢?(记录单上)。买多少钱的东西可记在哪一格?(“超市”格下)还剩多少钱记在哪儿?(“钱”下)边上的“?”表示你是怎么算的?把方法写下来,谁会记?(请一幼儿示范记录,全班检查)

3.幼儿当自己今日购物的账记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看记录单相互介绍自己购物情况,请个别幼儿在集中介绍。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会用加减运算本领取钱、购物,还会用记录单记录记下自己购物的情况,真能干,那你觉得用记录单记录这种方法好吗?为什么(方便、不易忘、清楚)

今后我们还可以设计更多的更好的表格来帮助你,你也可以把你的好的方法介绍给爸爸妈妈或小朋友。

爱心手语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手语关爱聋哑人,体验爱与被爱的情感交流。

2、知道通过手的不同动作可以表达多种情感,感知他们他们的非言语交往和表达方式。

活动准备:电脑一台、课件

活动过程:

一、看手语图片,引入活动T: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一样新的本领,看,图片上的阿姨在干什么?对了,这个阿姨是在做手势,你知道这手势是做给谁看的?小结:聋哑人和我们一样也需要交流,他们听不到、也说不出来,只好用手势做手语和别人交流。

二、初步认识手语你们会做手语吗?老师做几个让你们猜一猜。(教师示范:你、我、他、哭)今天老师还帮你们请来了一位小熊教授,请他来教你们做手语。播放小熊FLASH学习:你好、早上好、我爱你、等等三、讲述故事,有帮助聋哑人的想法教师配乐讲述:出现小女孩的图片(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就是无上的美味了啊!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的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撰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T:如果你遇到这个小女孩,想不想帮助她?你想怎么帮助她?可她是个聋哑人,听不到你们说的话,对了,我们可以

用手语来和她交流,谁先来?(幼儿用自己想出的手语动作将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

小结: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有了你们的帮助,小女孩就不会太伤心了,她得到了大家的帮助,一天天长大起来,她用心学习,终于出现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出示《千手观音》的图片T:她们都是聋哑人,什么都听不到,但她们却跳得这么好,她们真棒。观看录像《千手观音》小结:他们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才有了今天的精彩,他们感谢大家,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手语歌《感恩的心》让我们和客人老师一起唱一唱,做一做,感谢天下所有的好心人。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逛超市(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逛超市(三篇)目录: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逛超市一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金山农民画二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需要关心的人三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逛超市一 逛超市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体验购物过程中交流、选择的快乐。 2、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能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争做文明顾客。 3、引导幼儿学习选择商品等超时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购物篮、代币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宝宝超市开业了,我们一起去购物吧! 二、展开 1、参观超市。 带领幼儿参观超市,感受商品丰富的种类,观察商品的摆放的位置。 2、在实践中体验购物的乐趣,学习超市购物的基本常识。 (1)交流超市购物的程序。 提问:我们在超市里应该怎样买东西?怎样挑选商品呢? 小结:要想好自己需要什么;先看好物品的价格,觉得价钱合适再买; 买东西的时候仔细对比挑选,选完后到收银台结账。

(2)鼓励幼儿做文明顾客。 提问:怎样做一个文明顾客呢? 小结:要轻拿轻放物品,选好物品如果不想要了,要放回原处或者指定位置。 (3)请幼儿自由购物。 (4)引导孩子到收银台结账。 3、讨论、交流,讲述超市购物的感受。 (1)展示并并讲述自己买到的商品,体验购物的快乐。 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自己买到了喜欢的东西,高兴吗? (2)引导幼儿回忆买东西的过程。 4、进行品德、安全等教育。 提问: (1)你是怎样做文明顾客的? (2)如果碰到喜欢但是并不需要的物品怎么办? (3)如果和家长走散了怎么办? 三、结束 1、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 2、在区域活动中布置小超市。

人生需要牢记的20句话

人生需要牢记的20句话 1、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不要参与评论任何人,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所谓盖棺定论的道理很简单,就是有人操之过急。谁也没有理论依据来介定好人与坏人,说白了就是利益关系的问题。邓小平三七开了毛泽东,说明伟人也不是完人。 2、对待爱你的人一定要尊重。爱你是有原因的,不要问为什么,接受的同时要用加倍的关爱回报。但是千万不要欺骗别人的感情,哪怕你对人家没兴趣,哪怕人家有缺点,这是你用钱买不来的财富。记住:轻视别人付出的情感就等于蔑视自己,玩物丧志,玩人丧德。爱,是一种美德。 3、要学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复杂的事情尽量简单处理,千万不要把简单的事复杂化。掌握办事效率是一门学问,控制好节奏很重要。 4、说话要用脑子,敏于事,慎于言,话多无益。很多事成也是嘴,败也是嘴。平时一定要把好门,否则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讲话不要只顾一时痛快、信口开河,以为人家给你笑脸就是欣赏,没完没了的把掏心窝子的话都讲出来,结果让人家彻底摸清了家底。还得偷着笑你。 5、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游戏规则,小偷也清楚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偷的。所以说做事情万万不可做绝,落井下石的事绝对不要干,给别人让出退路就等于给自己扫清障碍。

6、对于那些经常找你麻烦甚至欺负你的人,能忍则忍,没必要时刻与莽夫过不去,但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给他攒着,新仇旧怨积累起来,正义和真理就属于你了。瞅准机会一定要彻底教训他一次,在法律赋予的权限以内,往死里整,往死里揍,让他永远记住:除了亲爹,没人会惯你这些臭毛病。 7、有些人习惯了占你小便宜,小人小肚肠,大人大度量,有机会坑他一把大的,让他出一次血。同样让他记住:天下根本就没什么免费的午餐,哪有白拣的便宜让你赚。 8、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背后算计你的小人永远不会消失,这是中国特色。小人不可得罪,同样小人也不可饶恕,这是万世不变的真理。对小人要忍让,退一步海阔天空。惹着小人就等于惹了麻烦,天底下顶数小人惹不起。说到底小人也有心小的一面,对待这种人一定要稳准狠,你可以装做什么也没发生,天下太平,万事大吉,然后来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毒攻毒,让他知道:小人也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做好人要有水准,做小人同样有难度。但是,古往今来,哪个朝代都有小人,真的没有对付小人的好办法,不知道敬而远之是否可行? 9、钱,只有花掉的那部分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你就是家缠万贯,生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俩眼一闭,剩下的钱你知道谁花了?冤不冤?就像小品说的,这世上最痛苦的事,就是人死了,钱没花完。(比人活着钱没了还痛苦,只要活着,钱没了,还可以赚。)还有那些省吃俭用的贪官,好好的高官不做,结果因贪返贫,一分钱没花着,还搭上个人财产全部没收,名誉扫地,惨不惨?

大班数学活动——超市购物

大班数学活动——超市购物 作者:胡克文时间:2012-07-23 17:52:16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理喻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为此,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超市”开展主题活动。将幼儿从“课堂”带到“社会场景”中,并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促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谈论去超市购物时自己买了多少东西,付了多少钱、但是,对于人民币的概念仍然模糊,于是生成了这节数学活动——《超市购物》。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景,在多次去“超市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硬币,学会使用硬币。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当幼儿亲自购物之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购物体验,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1)活动前幼儿对人民币有初步认识,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幼儿认识汉字“角”“元”。 2.物质准备: (1)布置“超市”,货架上摆着个各种实物,并标明价钱。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3)付钱方法展示板四块。 (4)直观演示1角、5角、1元硬币之间换算关系的课件。 (5)幼儿人手一张存钱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1)让幼儿感知、发现货币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们轻轻地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幼儿打开盒子。) 师:“哇,好多硬币!小朋友们看看,都有多少钱的硬币?”(1角,5角,1元。) “好,现在请小朋友把盒子盖起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2)出示1角课件 师:“小朋友们看,这事多少钱的硬币?”(1角。) “你怎么知道它是1角钱?”引导幼儿观察硬币上的标志。 教师小结:对了,它的上面写着“1角”,它就是1角钱。

小班社会逛超市教案

小班社会逛超市教案 【篇一:小班社会逛超市教案】 设计思路的相关内容日期:2005-08-19 设计宝宝智力的方法――胎教据国外神经学专家研究,胎儿从第5 周之后形成神经细胞,因此父母亲希望宝宝有什么样的智力,希望 能够在有利的条件下增进遗传中大脑潜力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 是可以预先设计的,其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胎教。所谓胎教,是指 孕妇在怀孕期间的一切心 【篇二:小班社会逛超市教案】 设计思路: 我们参观了菜场,在家长的带领下认识了各种商店,小朋友们虽然 也去过超市,但是那只是跟着父母一起去购物,也没有真正亲子买 过东西,另外和全班小朋友一起去购物这样的经验也是没有的。为 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体验,为了更好地利用超市这一教育资源,我 们特地策划和组织了该活动。 活动过程: 一、参观前的谈话。 1. 参观超市的目的 2. 参观时注意的事项 3. 参观时我们怎么看 4. 我们此行的另外一个目的:每人购买5元钱的东西。 二、带幼儿到幼儿园旁边的三江超市。 1、因为是上午,超市里买菜的顾客很多,考虑到孩子的安全问题, 我们先带孩子到二楼的日用品部参观。 小朋友们很兴奋,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都禁不住叽叽喳喳议论起来。老师带着孩子们到各处参观,我们先给孩子认识了每种商品的 分类,他们能说出大致的分类,但是对于分类的总名称不能说正确,老师都给于了一一指导。 2.我们在楼上做了一个竞猜的游戏,老师拿着擀面杖、桌子垫子等小朋友不大看到的商品让幼儿猜猜,这是什么,有些小朋友一下子猜 不出来,但是有些小朋友却能仔细观察,根据商品的特征,慢慢地 能够找出一些线索来,然后在和老师互动的过程中,逐步猜了出来。这个游戏很受小朋友的喜爱,他们兴致勃勃地猜了许多件商品。

幼儿园大班主题:逛超市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主题:逛超市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超市》 兴趣点:超市中堆积如山的促消品、拥挤的人。 第一阶段:超市中的促消 那天,我们领着孩子们在路上观察各种车辆时,途中经过华联超市,它很快成为孩子们热烈讨论的话题。丁绮唯问:“老师,昨天我 妈妈带我到华联超市去了,人很多。”马上,陶欣奕就说:“这几天 华联超市正在搞促消,所以人才那么多的。”旁边几个小朋友,马上 争先恐后地说:“我也去过了,有很多东西就摆在超市的中间,想一 座小山……”一时间,孩子们都忘记了走路,在人行道上兴奋地指手 划脚,争论起来。我仔细地聆听着孩子们的话,从中我发现,他们很 想了解超市,于是一个新的主题产生了,对这样一个有价值意义的生 成活动,我们就要大力支持,与孩子共同探讨延伸。当时我考虑到原 先预设的观察活动与安全问题,在他们尽兴地讨论几分钟后,我轻轻 对他们说:“我们都想知道超市,对吗?下次老师带你们去超市里参 观一下,怎么样?” 回到幼儿园后,我依据孩子们当前关注的这个热点问题,依据新 课程指南提出的幼儿当前喜欢的,即时反应的、主动的活动优先的原则,和孩子们一起构建了“超市”的系列主题活动。 第二阶段:参观超市 我们与班中的个别家长联系,请他们与我们共同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分组进行,每一位家长或老师带领一组幼儿(4~5人)进行参观,以幼儿为主,家长与老师的责任主要为引导。 在参观过程中,幼儿发现很多问题:

仇毅辰:为什么摩托车在家乐福就有,在这个华联超市就没有呢?——引发幼儿讨论到超市的“大与小”。 陈允颉:超市的东西都放得很整齐。什么类的和什么类的放在一起。食品类都放在一起的,都区分开来了。——引发幼儿在角色游戏 中开设超市,并按照一定分类摆放商品。 姚昕宇:为什么香肠要放在冷的地方?那个地方叫什么?——引 发幼儿思考超市里的东西储存的条件的不同。 在参观过程中,每一位幼儿都能购买2元的商品,可以独自购买,也可以合作购买。有的就一人独自购买一件正好2元的商品(刘俊杰——糖);有的是一人购买几件商品,正好2元(徐大治——糖果 1.6元+铅笔0.4元);有的是两人合作购买4元(陆静文+姚昕宇——圣诞老人4元)……在结帐时, 幼儿还不忘向售货员索取购物单。 第三阶段:超市的价目表 刘俊杰:价目牌上的颜色不一样的。有的是白色,有的是黄色。 为什么?——引发幼儿思考优惠的意义。 幼儿主动询问售货员,了解价目牌上的颜色不同所代表的意义。 回到幼儿园后,通过讨论,加上幼儿已有的购物经验,使他们更了解 了优惠价,知道可以用比较少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 第四阶段:超市中的购物袋 首先观察幼儿收集来的购物袋的不同:购物袋上的字、袋子的颜色、还可以看标志…… 幼儿通过观察对购物袋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超市购物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超市购物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思路: “数学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 2、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活动进程: (一)活动前的讨论 1.选择购物区域: 师:明天,我们要去大统华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的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

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 蔬菜区…… 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教师贴区域名称,准备好粘贴画“苹果娃”,以便幼儿决定后在 其名称下贴一标志。) 师:请小朋友说一下作出准备的理由。 2.选择路线: 师:去大统华超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步行街穿过,另一条是 从城中菜场穿过;距离差不多,小朋友愿意走那条路呢? 师:请小朋友说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选择路线的理由,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决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动前的准备: 师:我们去大统华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 幼:要穿园服,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师:准备多少钱? (结合幼儿刚刚接触了5以内的加减运算,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 意明天穿园服,带5元钱,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 .认标签(认识价格): 幼:老师,我想买这包饼干,我的钱够不够? 幼:老师,我想要这个魔方,我的钱够不够?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真得很诱人,然而,马上出现了问题:小朋友大多数不认识价格标签。)

人生“三不”,做人做事,一定要谨记

人生“三不”,做人做事,一定要谨记 我们在生活中时常考虑该如何与朋友、同事交往,甚至有时不惜花费大力气、大心思去处理人际关系,但却往往忽略了与至亲如何相处,《礼记》中曾记载: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若有闲暇之时,不妨静下心来多想想古人所说的如何与至亲交往。 一、不失足于人,慎重举止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管是在什么人面前,都要注重礼仪姿态,举手投足之间应给人一种修养极好的感觉,同时做事要有尺度和分寸。 “大处难处看能力,小处细处看修养。” 在家人面前,我们时常是以一种放松的思想状态与之深远交流,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不经考虑就做出一些事、说出一些话,在父母面前也就罢了,在孩子面前,很可能会使得孩子潜移默化,使孩子学习到自己的一些不良言谈举止。 曾国藩曾言:“益知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一个人是否有所成就,从小处细处便可以看出,在与至亲交往时,请务必要做到“不失足于人,慎重举止”,否则不经意间的的某些细微行为,很有可能会给下一代带来严重的影响,这往往比有声教育更重要、更深远。 二、不失色于人,控制情绪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喜怒要隐藏于心,不可将过度的情绪表达出来,要懂得控制情绪。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又或者说怎么才能做到孝道?” 孔子回答:“孝道难,难就难在子女的容色上。” 家庭中,特别是关系亲密的亲人之间,因为长久以往的相处,会使得我们形成一种对亲人的“放肆性”心态。 在外面我们一旦受了什么委屈吃了什么苦果,无法发泄时,就会跑回家中抱怨,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家人,我们还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应该的,但是却往往忽略了他们的感受。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需要谨记的规律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需要谨记的规律地理事物和现象是纷纭复杂的,但它的发生、演变和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以下是地理一轮复习需要谨记的规律,希望对考生复习有帮助。 一、地理分布的规律。地理教学的主要一条是研究地表一定空间位置上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在地理教材中,分布的知识诸如段区和自然区的分布、人口和民族的人口的分布、地形和矿产的分布、气候和河湖的分布、土壤和植被的分布、交通和城市的分布、工业和农业的分布,都各自显示出地理的规律性或地质的规律性,是地理特征的具体内容和依据,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充分运用好地图,这是掌握地理分布规律和识记知识的最好方法。例如世界地理的分布。初看世界地图,似乎地形分布杂乱无序。可是如果深入读图,认真分析,加以梳理,就会一目了然。在陆地和海底,地形分布是有规律的,而且基本上受地形骨架的控制。其一,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大致成网格状排列。特别是在我国东部,三列东西走向的山脉,同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相互交织成网格状,沿着这些走向的山脉,两侧有相对低洼的地区,亦大致成网格状分布。其二,在世界陆地上,有两个巨大的高山带,一是环太平洋高山带,它包括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以及亚洲东部岛弧上的山脉,纵列分布在太平洋东西两岸,二是亚欧大陆南部高山带、包括喜马拉雅山

脉、高加索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多呈东西走向。这两个高山带在帕米尔高原集结;阿尔卑斯山系又以阿尔卑斯山为其山结。其三,是海底地形,大致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海底三部分。洋底中部都有一条海底山脉即海岭,两侧分布着一系列海盆,在大洋边缘有狭长深邃的海沟。 二、地理形成的因果规律。在地理课中我们通过阅读观察就会发现,地理事物的形成规律、因果依属关系普通存在。我们要善于启迪学生通过由因导果、由果索因的方法,具体总结它们的因果规律。例如自然资源,其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地质的规律性,它的形成受地矿规律的制约。由于成矿是在地质时期中的岩浆活动或地表物质的分异过程中进行的,因而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与岩浆活动或与地理环境的特点有关:有色金属总是分布在岩浆岩地区,煤和石油总是分布在沉积岩地区。农业资源分布也具有地理的规律性,它的形成受地表水热条件的影响,受自然界水平分异规律的支配,在不同的地带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善于分析地理成因、因果规律,就能巩固分布知识、避免死记硬背,掌握知识时就会得心应手。例如降水的形成,在大气中,饱和水汽、动力和凝结核是兴云致雨的必备条件。因此,降水形成的一般规律是:上升气流或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易于凝结,降水机会较多;下沉气流或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

幼儿园教案大班主题:逛超市

兴趣点:超市中堆积如山的促消品、拥挤的人。 第一阶段:超市中的促消 那天,我们领着孩子们在路上观察各种车辆时,途中经过华联超市,它很快成为孩子们热烈讨论的话题。丁绮唯问:“老师,昨天我妈妈带我到华联超市去了,人很多。”马上,陶欣奕就说:“这几天华联超市正在搞促消,所以人才那么多的。”旁边几个小朋友,马上争先恐后地说:“我也去过了,有很多东西就摆在超市的中间,想一座小山……”一时间,孩子们都忘记了走路,在人行道上兴奋地指手划脚,争论起来。我仔细地聆听着孩子们的话,从中我发现,他们很想了解超市,于是一个新的主题产生了,对这样一个有价值意义的生成活动,我们就要大力支持,与孩子共同探讨延伸。当时我考虑到原先预设的观察活动与安全问题,在他们尽兴地讨论几分钟后,我轻轻对他们说:“我们都想知道超市,对吗?下次老师带你们去超市里参观一下,怎么样?” 回到幼儿园后,我依据孩子们当前关注的这个热点问题,依据新课程指南提出的幼儿当前喜欢的,即时反应的、主动的活动优先的原则,和孩子们一起构建了“超市”的系列主题活动。 第二阶段:参观超市 我们与班中的个别家长联系,请他们与我们共同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分组进行,每一位家长或老师带领一组幼儿(4"5人)进行参观,以幼儿为主,家长与老师的责任主要为引导。 在参观过程中,幼儿发现很多问题: 仇毅辰:为什么摩托车在家乐福就有,在这个华联超市就没有呢?——引发幼儿讨论到超市的“大与小”。 陈允颉:超市的东西都放得很整齐。什么类的和什么类的放在一起。食品类都放在一起的,都区分开来了。——引发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开设超市,并按照一定分类摆放商品。 姚昕宇:为什么香肠要放在冷的地方?那个地方叫什么?——引发幼儿思考超市里的东西储存的条件的不同。 在参观过程中,每一位幼儿都能购买2元的商品,可以独自购买,也可以合作购买。有的就一人独自购买

幼儿园教案大班数学:逛超市

活动名称:逛超市 活动目标: 1. 在逛超市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并初步感知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 4.会做文明顾客,爱惜商品,轻拿轻放。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①银行,分有四个窗口,分别巾上1元、2元、5元、10元标志。 ②超市:商品上分别贴上以1—9不同价格的标签。 2.钱币:1元、2元、5元、10元若干。 3.铅笔、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 取款 1.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超市,那买东西时需要什么?(钱)那去哪儿拿钱呢?(银行) 2.(引导幼儿观察银行取款处)师:银行开设了四个窗口,你发现窗口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个窗口只能拿1元或2元、5元、10元) 3.认识纪录单,并学习填写。

师:你去银行拿钱先要填单子,你要拿多少钱,就填在单子上,在这张单子上,我们填在哪儿?(在工标记处) 师:否则这么多人取钱会把钱取光的,那后边的人就没有钱取了,所以银行有规定,每人最多只能拿10元钱。你想拿多少钱呢? 4.请幼儿示范填单子。 (1)请一幼儿把想取的钱数填在单子上,例:取9元钱。 (2)师:怎样才能取到9元钱呢?该怎样拿?请一幼儿示范,师生共同检查。例:分别取了5元、2元、2元。 (3)学习记录取的钱币面额。 师:他是怎么取的呢?谁来帮他记下来?(请一幼儿示范记在启示单上)。 5.引导幼儿相互检查。 师:取好钱后可请朋友帮你看看取得钱和你想取的钱是否一样。 6.幼儿取钱,教师注意帮助幼儿检查。 (二) 逛超市 师:拿了钱我们可以去逛超市了。 1.交待购物要求。

师:这么多东西,每样东西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看什么?(标签)今天我们每人只能买一样东西。出门时,请在自动交款处按商品价格交款、找钱。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设计《逛超市》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设计《逛超市》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逛超市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体验购物过程中交流、选择的快乐。 2、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能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争做文明顾客。 3、引导幼儿学习选择商品等超时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购物篮、代币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宝宝超市开业了,我们一起去购物吧! 二、展开 1、参观超市。 带领幼儿参观超市,感受商品丰富的种类,观察商品的摆放的位置。 2、在实践中体验购物的乐趣,学习超市购物的基本常识。 (1)交流超市购物的程序。 提问:我们在超市里应该怎样买东西?怎样挑选商品呢?

小结:要想好自己需要什么;先看好物品的价格,觉得价钱合适 再买; 买东西的时候仔细对比挑选,选完后到收银台结账。 (2)鼓励幼儿做文明顾客。 提问:怎样做一个文明顾客呢? 小结:要轻拿轻放物品,选好物品如果不想要了,要放回原处或 者指定位置。 (3)请幼儿自由购物。 (4)引导孩子到收银台结账。 3、讨论、交流,讲述超市购物的感受。 (1)展示并并讲述自己买到的商品,体验购物的快乐。 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自己买到了喜欢的东西,高兴吗? (2)引导幼儿回忆买东西的过程。 4、进行品德、安全等教育。 提问: (1)你是怎样做文明顾客的?

(2)如果碰到喜欢但是并不需要的物品怎么办?(3)如果和家长走散了怎么办? 三、结束 1、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 2、在区域活动中布置小超市。

剑桥少儿英语预备级一定要记住的句

xx少儿英语预备级一定要记住的句 子(二年级谨记) 1,I can see a book .我能看见一本书。 2,What can you see ?你能看见什么? 3, Welcome to our school.欢迎到我们学校来。 4, This is our swimming pool.这时我们的游泳池。 5, Shool is fun.学校很有趣。 6,Hop to the door.单腿跳到门那里。 7,Run to the window.跑到窗户那里。 8,You can draw.你能画。 9,I can write.我能写。 10,He can dance.他能跳舞。 11,They can play.他们能玩。 12,She can read.她能读。 13,Come and watch TV.来看电视。 14,You can play with toys.你能玩玩具。 15,We are all friends.我们都有是朋友。 16, I like cats.我喜欢猫。 17, I like dogs.我喜欢狗。 18,--Do you like apples? --Yes,I do.你喜欢苹果吗?是的,我喜欢

19,--Do you like pears?--No,I don’t.你喜欢梨吗?不,我不喜欢。20,I’m sorry.对不起。 21,Thank you .xx你。 22, what’t Boadfdsy doing?鲍波正在干什么吗? 23,He’s taking a bath.他正在洗澡。 24,What time is it?现在几点了? 25,It’s8 pm.晚上八点。 26,This is my bedroom.这是我的卧室。 27,I sleep in the bedroom.我在卧室里睡觉。 28,What do you like to wear?你喜欢穿什么? 29,It’s beautiful.它很漂亮。 30,I don’t know.我不知道。 31,That’s a good idea.那是个好主意。 32,Where are you going?你要去哪里? 33, I’m going to Dali an.我要去大连。 34, How are you going there?你怎么去那里? 35, I’m going there by ship.我坐船去。 36,I’m going there by bike.我骑自行车去。 37, I’m going there on foot.我步行去。 38, The dog is big.那只狗很大。 39, The cat is young.那只猫很年轻。

大班数学教案《逛超市》

大班数学教案《逛超市》 活动目标: 1.在逛超市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并初步感知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 格的好处。 4.会做文明顾客,爱惜商品,轻拿轻放。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①银行,分有四个窗口,分别巾上1元、2元、5 元、10元标志。 ②超市:商品上分别贴上以1:9不同价格的标签。 2.钱币:1元、2元、5元、10元若干。 3.铅笔、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超市,那买东西时需要什么?(钱)那去 哪儿拿钱呢?(银行) 2.(引导幼儿观察银行取款处)师:银行开设了四个窗口,你发现 窗口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个窗口只能拿1元或2 元、5元、10元) 3.认识纪录单,并学习填写。 师:你去银行拿钱先要填单子,你要拿多少钱,就填在单子上, 在这张单子上,我们填在哪儿?(在工标记处) 师:否则这么多人取钱会把钱取光的,那后边的人就没有钱取了,所以银行有规定,每人最多只能拿10元钱。你想拿多少钱呢? 4.请幼儿示范填单子。 (1)请一幼儿把想取的钱数填在单子上,例:取9元钱。 (2)师:怎样才能取到9元钱呢?该怎样拿?请一幼儿示范,师生共 同检查。例:分别取了5元、2元、2元。

(3)学习记录取的钱币面额。 师:他是怎么取的呢?谁来帮他记下来?(请一幼儿示范记在启示单上)。 5.引导幼儿相互检查。 师:取好钱后可请朋友帮你看看取得钱和你想取的钱是否一样。 6.幼儿取钱,教师注意帮助幼儿检查。 (二)逛超市 师:拿了钱我们可以去逛超市了。 1.交待购物要求。 师:这么多东西,每样东西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看什么?(标签) 今天我们每人只能买一样东西。出门时,请在自动交款处按商品价格交款、找钱。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 3.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三)记帐

大班科学活动:超市购物(数学)

大班科学活动:超市购物(数学)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为此,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超市”开展主题活动。将幼儿从“课堂”带到“社会情景”中,并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谈论去超市购物时自己买了多少东西,付了多少钱,但是,对人民币的概念仍较模糊,于是生成了这节数学活动——《超市购物》。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纸币,学会使用纸币。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当幼儿亲自购物之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购物体验,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5元、5角、1元的纸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对人民币有初步认识,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材料准备:(1)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2)付钱方法展示板四块。(3)直观演示1角、5角、1元硬币之间换算关系的课件。(4)幼儿人手一张存钱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1.让幼儿感知、发现硬币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们轻轻地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幼儿打开盒子。) 师:“哇,好多硬币!小朋友们看看,都有多少钱的硬币?”(1角,5角,1元。)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逛超市(大班数学)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逛超市(大班数学) 活动名称:逛超市 活动目标: 1. 在逛超市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并初步感知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 格的好处。 4.会做文明顾客,爱惜商品,轻拿轻放。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①银行,分有四个窗口,分别巾上1元、2元、5元、10元标志。 ②超市:商品上分别贴上以1—9不同价格的标签。 2.钱币:1元、2元、5元、10元若干。 3.铅笔、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 取款 1.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超市,那买东西时需要什么?(钱)那去哪 儿拿钱呢?(银行) 2.(引导幼儿观察银行取款处)师:银行开设了四个窗口,你发现 窗口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个窗口只能拿1元或2元、5元、10元) 3.认识纪录单,并学习填写。 师:你去银行拿钱先要填单子,你要拿多少钱,就填在单子上, 在这张单子上,我们填在哪儿?(在工标记处) 师:否则这么多人取钱会把钱取光的,那后边的人就没有钱取了,所以银行有规定,每人最多只能拿10元钱。你想拿多少钱呢?

4.请幼儿示范填单子。 (1)请一幼儿把想取的钱数填在单子上,例:取9元钱。 (2)师:怎样才能取到9元钱呢?该怎样拿?请一幼儿示范,师生共 同检查。例:分别取了5元、2元、2元。 (3)学习记录取的钱币面额。 师:他是怎么取的呢?谁来帮他记下来?(请一幼儿示范记在启示单上)。 5.引导幼儿相互检查。 师:取好钱后可请朋友帮你看看取得钱和你想取的钱是否一样。 6.幼儿取钱,教师注意帮助幼儿检查。 (二) 逛超市 师:拿了钱我们可以去逛超市了。 1.交待购物要求。 师:这么多东西,每样东西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看什么?(标签) 今天我们每人只能买一样东西。出门时,请在自动交款处按商品 价格交款、找钱。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 3.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三) 记帐 1.师:今天我们都做了小主人,去超市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那 你们记得今天你拿了多少钱?买了多少钱的东西?还剩下多少钱吗?(请 个别幼儿说说)可时间一长,就容易忘记,那怎么办呢?(记下来) 2.引导幼儿学习在记录单上记录。 师:那我们记在哪儿呢?(记录单上)。买多少钱的东西可记在哪一格?(“超市”格下)还剩多少钱记在哪儿?(“钱”下)边上的“?”表示 你是怎么算的?把方法写下来,谁会记?(请一幼儿示范记录,全班检查) 3.幼儿当自己今日购物的账记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看记录单相互介绍自己购物情况,请个别幼儿在集中介绍。

艾尔贝国际幼儿园大班社会实践活动逛超市总结

艾尔贝国际幼儿园大班社会实践活动 《逛超市》活动总结 2013年7月25日下午我园大班的小朋友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逛超市”。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走进了生活的课堂。本次活动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活动前,教师提前为幼儿讲解逛超市的礼仪与注意事项,并写出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我们把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提前勘察场地,和超市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取得了超市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在人员配备上,除小托班外,其他班级每班抽出一名教师,配合大班教师组织幼儿,保证幼儿的安全! 到了超市,教师先集体组织幼儿参观超市各个区域,在参观活动中小朋友们兴致勃勃,有序地参观了食品区、副食品区、饮料区、生活用品区、洗化区、文体区等,对超市物品摆放的区域划分,商品分类有了初步认识,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货架上的标签,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了货架上标签的用途。之后,教师把幼儿分为三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选购商品。孩子们兴趣高昂,不时的相互交流。有的孩子说:‘我们只有十元,一定要买些便宜的商品啊!’。有的孩子说:‘这件商品怎么这么贵啊?’有的孩子说;‘我要买只笔送给妈妈!’还有的孩子说:‘我已经花了五元五角了,只剩下四元五角了。’通过孩子们的谈话,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这次活动对孩子的意义重大。孩子在购物的过程中,要思考,要选择,要讨论。这不正是社会活动所要求的吗?让孩子学会生活!在孩子们与超市工作人员交流的时候,又

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还感受到了超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同时学会了一些逛超市的生活经验,增强了社会力。 孩子们得到教师和超市工作人的帮助会说谢谢,在付账的时候会双手把钱送到收银员阿姨手中,购物结束后,孩子们亲手把从幼儿园带来的气球送给超市的工作人员,并对他们说谢谢,你们辛苦了!快乐的结束下午的行程。 回到幼儿园后,孩子们还在意犹未尽的讨论逛超市时的快乐感受。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课后延伸活动,让孩子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分享自己的快乐! 本次活动的成功,离不开各位老师的团结协作。通过活动也感受到了教师的团队意识。虽然活动取得了成功,但也有些不足是我们要改进的:1、教师没有要求幼儿穿园服。 2、教师在准备气球时,绳子太长,不便于操作。 只有不断的总结,才会不断的进步。我们会认真总结,争取把下次活动做得更好! 2013-7-25 孙亚娟

做人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嫉妒别人

做人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嫉妒别人 1)嫉妒讽刺挖苦人,挖苦别人什么,自己将来就怎样。2)嫉妒是嗔恚里面的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在这个世间,一般人的嫉妒心都很重,看到别人存好心、行好事,自己又不肯做,只会在那里难过。人最怕的是嫉妒心!看到别人行好事就嫉妒,想尽方法来障碍,将来自己得什么果报?自己无论做什么事业,障碍重重,而且世世代代愚痴,不在人道,在三恶道。佛教给我们,见到好人好事,要生欢喜心、要能够随喜,如果自己有能力,更要尽心尽力地去帮助他、成全他。他修善、他修德,我们能随喜,果报等同,没有差别,何乐而不为? 3)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4)嫉妒障碍,是损自己的德、折自己的福,折自己的寿。5)“ 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所以我们看到别人做好事,要生欢喜心、全心全力去赞助;没有能力赞助,口头上要宣扬,要赞叹。要晓得,我们随喜赞叹他、帮助他、成就他,使他能够做的更完美,更圆满;那么别人的善,也就是我的善了,这样便是功德无量啊,我们所获得的功德跟他一样大!妒忌他人成功,乐见别人失败,事实上与人事上的成败毫不相关,这样只是徒然的自己坏了自己的心术,而且种下了恶因,

最后还是自己害了自己而已。不知道圣贤的功夫,原是为了要消除我见;达人的见识,也必须要打破俗情。薛瑗做燕国宰相的时候,不能够以平等心来待人处事,而且还妒忌他人有所得,喜欢别人有所失,不肯为燕国推荐贤能之士;并且还嫉妒妨碍他们,使他们不能为燕王所用。结果薛瑗的一个儿子死在监狱里面,其余的儿子也全都变成了残废。 6) 如果别的人嫉妒能把我们打倒,这说明我们虽然是优秀的,却不是最优秀的,在意志上更算不上优秀。面对嫉妒者的中伤,常人最容易做出的也是最下策的反应就是反唇相讥。这样,我们会因为别人的无聊,自己也变得无聊,甚至有可能陷入一场旷日持久并使心智疲惫又毫无意义的纠葛中。嫉妒是一种卑下的情感,嫉妒会使人失去理智,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对于嫉妒者的恶意中伤,最妙的回击是置之一笑。 7) 为什么只做随喜就会获得那么大的功德呢?因为随喜是 善心、是正念,它对治了嫉妒、嗔恨等烦恼,这是最大的善根,是特别殊胜的正念。好比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它一旦融入大海中,就拥有了大海的力量。 8) “三千大千世界及须弥山都能衡量出大小,但诚心随喜的 功德却是无法衡量的。” 9)我们随喜他人的功德,就能够得到他人所做的功德。如 果对他人所做的恶业也有欢喜心,同样也有罪过。

大班主题:逛超市教案

大班主题:逛超市教案 我授权3edu教育资源使用我的稿件并拥有电子版权,如需转载必须经过作者本人或者3edu教育资源网同意。 《超市》 兴趣点:超市中堆积如山的促消品、拥挤的人。 第一阶段:超市中的促消 那天,我们领着孩子们在路上观察各种车辆时,途中经过华联超市,它很快成为孩子们热烈讨论的话题。丁绮唯问:“老师,昨天我妈妈带我到华联超市去了,人很多。”马上,陶欣奕就说:“这几天华联超市正在搞促消,所以人才那么多的。”旁边几个小朋友,马上争先恐后地说:“我也去过了,有很多东西就摆在超市的中间,想一座小山……”一时间,孩子们都忘记了走路,在人行道上兴奋地指手划脚,争论起来。我仔细地聆听着孩子们的话,从中我发现,他们很想了解超市,于是一个新的主题产生了,对这样一个有价值意义的生成活动,我们就要大力支持,与孩子共同探讨延伸。当时我考虑到原先预设的观察活动与安全问题,在他们尽兴地讨论几分钟后,我轻轻对他们说:“我们都想知道超市,对吗?下次老师带你们去超市里参观一下,怎么样?” 回到幼儿园后,我依据孩子们当前关注的这个热点问题,依据新课程指南提出的幼儿当前喜欢的,即时反应的、主动的

活动优先的原则,和孩子们一起构建了“超市”的系列主题活动。 第二阶段:参观超市 我们与班中的个别家长联系,请他们与我们共同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分组进行,每一位家长或老师带领一组幼儿进行参观,以幼儿为主,家长与老师的责任主要为引导。 在参观过程中,幼儿发现很多问题: 仇毅辰:为什么摩托车在家乐福就有,在这个华联超市就没有呢?——引发幼儿讨论到超市的“大与小”。 陈允颉:超市的东西都放得很整齐。什么类的和什么类的放在一起。食品类都放在一起的,都区分开来了。——引发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开设超市,并按照一定分类摆放商品。 姚昕宇:为什么香肠要放在冷的地方?那个地方叫什么?——引发幼儿思考超市里的东西储存的条件的不同。 在参观过程中,每一位幼儿都能购买2元的商品,可以独自购买,也可以合作购买。有的就一人独自购买一件正好2元的商品;有的是一人购买几件商品,正好2元;有的是两人合作购买4元……在结帐时, 幼儿还不忘向售货员索取购物单。

大班数学活动示范课教案逛超市

大班数学活动示范课教案逛超市 活动目标:.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活动准备:设置小超市(物品都卖一元或两元),一元和一角的硬币若干,垫板,两台取款机,作业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今天小超市开业了,你们想去逛逛吗?我们开着汽车去吧? 二、1、取钱:逛超市买东西,要什么呢?(出示装有硬币的小包,请幼儿听听猜猜里面装的什么。)? 2、取款机里有大小不同的各种硬币,请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三枚硬币,要和老师手上的硬币一样,比谁又快又准。(老师手上是3枚1元的硬币) 3、请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摸出三枚硬币的? 三、观察硬币 1、看看硬币是什么样的?它两面的图案一样吗?正面是什么样子?反面是什么? 2、教师:你们知道一枚硬币是多少钱吗?那么你们手上有多少钱呢?请用动作告诉大家 四、抛玩硬币 1、现在时间还早,超市还没开门呢,我们找空

地方坐下玩玩吧。 2、我们一起来玩个抛硬币的游戏,小朋友把3枚硬币轻轻撒到垫板上,看看有几个正面?几个反面?然后用自己的标记记录下来。 五、猜硬币:我手里有三枚硬币,我将它们藏到两只手上,你们猜猜每只手里藏了几枚? 六、购物:小超市开门了,超市里的商品真多,它们的价钱是不一样的,你们跟好朋友一起逛逛,商量商量买什么,送给谁,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手上的钱用完。 活动目标:.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活动准备:设置小超市(物品都卖一元或两元),一元和一角的硬币若干,垫板,两台取款机,作业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今天小超市开业了,你们想去逛逛吗?我们开着汽车去吧? 二、1、取钱:逛超市买东西,要什么呢?(出示装有硬币的小包,请幼儿听听猜猜里面装的什么。)? 2、取款机里有大小不同的各种硬币,请不用眼

大班社会活动 超市购物

文件 文件 1 大班社会活动 超市购物 设计思路: “数学是在孩子de 生活中,数学是有用de ”,作为幼儿园de 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de 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de 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de 问题。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de 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de 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de 讨论——活动前de 准备——超市中de 交流——购物时de 合作——快乐de 分享——活动后de 感受”,使之在实际de 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de 快乐。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de 积极性和探究交流de 主动性。 2、 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de 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活动进程: (一)活动前de 讨论 1.选择购物区域: 师:明天,我们要去大统华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de 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de 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 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蔬菜区…… 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教师贴区域名称,准备好粘贴画“苹果娃”,以便幼儿决定后在其名称下贴一标志。) 师:请小朋友说一下作出准备de 理由。 2.选择路线: 师:去大统华超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步行街穿过,另一条是从城中菜场穿过;距离差不多,小朋友愿意走那条路呢? 师:请小朋友说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选择路线de 理由,遵照少数服从多数de 原则,最后决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动前de 准备: 师:我们去大统华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 幼:要穿园服,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师:准备多少钱? (结合幼儿刚刚接触了5以内de 加减运算,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园服,带5元钱,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de 交流: 1 .认标签(认识价格): 幼:老师,我想买这包饼干,我de 钱够不够? 幼:老师,我想要这个魔方,我de 钱够不够? (面对琳琅满目de 各类食品,真得很诱人,然而,马上出现了问题:小朋友大多数不认识价格标签。) 师:不认识标签上de 价格,是吗?那么你们想一下,除了问老师还可以去请教谁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问问售货员阿姨吧,请他教我。 幼:我可以问问买东西de 顾客。 (日常生活中,购物de 经验并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去教孩子认识价格标签,在老师de 引导下,他们会尝试与周围de 顾客、服务员去交流,并注意到使用了“谢谢、请、再见”等文明用语。) 2.同伴间de 合作: 选择购物时有幼儿发现了自己de5元钱买不到自己喜欢de 那种物品,怎么办? 师:那你们想想有没有别de 办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