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王朝中央行政体制的构成及其效能分析

唐王朝中央行政体制的构成及其效能分析

唐王朝中央行政体制的构成及其效能分析
唐王朝中央行政体制的构成及其效能分析

唐王朝中央行政体制的构成及其效能分析

蒋建新,周宝砚

[摘要]:在中央行政管理体制上,唐王朝注重中央行政权力的划分与制约,逐渐完善了三省

六部制,以行使最高行政决策权、审核权和执行权。同时,为了保证决策和执行系统正常而有序的运作,还设置了专门的行政监察系统。唐王朝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构成与中央行政权既相互分立又相互制约的体制运行特点及其效能,对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唐王朝;中央行政体制;三省六部

在中国古代社会,行政管理体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进、变革过程。由魏晋至唐,逐渐形成并完善了以三省六部制为架构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这种行政管理体制注重行政系统内部的权力划分与制约,不同行政部门分别行使决策权、审核权和执行权,同时,还设置了专门的行政监察系统行使监察权,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行政系统内决策、执行、监督三权既相分立又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行政管理体制。本文着重对唐王朝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构成及运作进行剖析,以期总结历史经验,对现实能有所裨益。

一、体制的组织架构及职权划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以三省六部制为架构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定制于隋朝,在唐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强化。唐朝三省六部制,从完整的意义上说是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制。三省六部制之三省是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为宰相之职。从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历史演变来看,中书省始置于曹魏。曹丕篡汉,废秘书令设中书省,置中书监、令,独立为署,典掌机密,撰拟诏敕,权力不断加强。隋初改称内史省,唐武德初为内史省,三年改为中书省,龙朔中改称西台,光宅初改为凤阁,开元初更名为紫微省,旋复称中书省。唐制,中书省为掌握机要,决定军国大事的最高出令机构。其官员构成及职权的行使分别是,长官为中书令, 2人,正二品,参与国家军政要务的决策,领导中书省处理尚书省及其他机关的奏章、公文,并根据皇帝的意志起草诏令及下行文书。其属吏有中书侍郎2人,正四品上,为中书令之副,参与朝廷大政。中书舍人6人,正五品上,掌侍进奏,参议表章。右散骑常侍2人,从三品,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右谏议大夫4人,正四品下,掌谏谕得失,侍从赞相。右补阙2人,从七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右拾遗2人,从八品上,职掌同右补阙。起居舍人2人,从六品上,掌修记言之史,录制诰德音,如记事之制,季终以授国史。通事舍人16人,从六品上,掌朝见引纳,殿廷通奏。以下尚有僚属及附属机构。门下省诸官,如侍中、黄门侍郎等,在秦汉时均为宫中在皇帝左右供职的小官。东汉始设侍中寺,即后来门下省的前身。南北朝时,为了限制中书省的权力,凡中书省所发重要诏令,皇帝都要征求侍中的意见。这一制度发展到隋唐,便成为中书、门下两省的分工、制约。唐制,门下省掌出纳审命,缉熙皇极,总典吏职,赞相礼仪,以和万邦,以弼庶政,所谓佐天子而统大政者也。其官员构成及职权的行使分别是,长官为侍中2人,正三品,有权参与机密,研究军国大事。侍中根据皇帝的旨意,负责审查各种上行文书,并提出供皇帝裁决的意见;对中书省草拟下行的诏令文书,可以封驳还奏。其属官有门下侍郎2人,正四品上,为侍中之副,凡政之弛张,事之与夺皆参议焉。给事中4人,正五品上,掌侍左右,分判省事。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门下录事4人,从七品上,掌文簿、传制、诏敕装函保管。左散骑常侍2人,从三品,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左谏议大夫4人,正五品上,掌谏谕得失,侍从顾问。左补阙2人,从七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事上封事。左拾遗2人,从八品上,职掌同左补阙。以下尚有僚属及附属机构。由上可见,唐代中书、门下两省机构设置严整,人员定编到位,职掌分工明确,是草拟诏令和审议、封驳的机构,亦即最高行政决策机构,行使最高行政决策权。尚书省,是唐代中央行政机关中行使执行权的部门。秦与西汉时

以九卿行使中央政务,东汉以后,尚书台正式成了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但就官制体系而言此时尚书台没有完全摆脱宫官的性质。三国时尚书台始正式成为外廷机构。南北朝时期梁,始定制称省。隋唐时确定了尚书省在中枢三省中的地位属于执行机构,国家一切重大方针、政策、法令,经决策机关———中书、门下两省议决之后,须由尚书省贯彻执行。尚书省在龙朔中曾改称中台,咸亨初复旧;光宅初又改称文昌台,旋又称都台;长安中又改称中台,神龙初复为尚书省。尚书都省是尚书省的办公厅,其长官为尚书令,正二品,掌总领百官,仪刑端揆。在唐代, 由于唐太宗在武德年间曾任过此职,以后就不再任命尚书令,以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从二品,各1名,同中书、门下长官一道参决朝政。其省内官属有尚书左丞1人,正四品上,尚书右丞1人,正四品下,“掌管辖省事,纠举宪章,以辨六官之仪制,而正百僚之文法,分而视焉”。左丞负责吏、户、礼三部十二司,右丞负责兵、刑、工三部十二司。两丞分管六部,其权甚重,所以六部公文均须送交所管左右丞勾稽审处。左右丞之下,有办事人员若干,如左右司郎中、左右司员外郎、都事、主事等。尚书省所属的六部是指吏、户、礼、兵、刑、工各部。唐代以尚书省的六部执掌政令的同时,还有政令的具体执行机构,九寺、五监就起着这样的作用。它们对六部虽无隶属关系,但须仰承六部的政令,接受其节制督责,由此形成了十分完备的行使最高行政执行权的系统。与中央行政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相配套的是监察系统。中国古代社会的行政监察制度产生于秦汉时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成熟于隋唐时期。秦统一中国后,在中央行政系统内设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秦朝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与丞相、太尉共处于国家中枢的地位。但实际上,御史大夫作为监察长官,同时又是丞相的副职,受到丞相的统制,因此,监察机构还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实体。汉承秦制,仍以御史大夫为丞相辅弼。在行政系统内的监察组织形式和组织机构发生了重要变化的是在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这一时期,御史台的建立和中丞制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相对独立的、行使行政监察权的职能机构的确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行政监察制度的发展阶段。但在这一阶段,由于分裂割据,官制较乱,行政监察制度并没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真正臻于成熟、完备的时期是隋唐时期,尤以唐为最。唐初官制皆承隋制,御史台制度也不例外。唐太宗时,特别注重以御史治吏。他采纳了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2人。贞观末年,“於台中置东西二狱,以自系劾”。委御史台有“鞫案禁系”之权,使监察权与司法权相结合。到了龙朔二年,唐王朝大改官名,御史台改为宪台,御史大夫名为大司宪,御史中丞名为司宪大夫,咸亨初复旧。武则天称帝后,为了加强对文武百官和军队的监督,于光宅元年改御史台为左肃政台,并增设右肃政台,设官同左肃政台。左右两肃政台的分工是:左台专察京师百官及军旅,右台专察京师以外文武百官。中宗神龙初,复改肃政台为御史台。后来两台兼职京师和州县的监察, 但由于权责不清,而御史中又多相互倾轧,为此,到了太极元年以“二台并察京师,资位既等,竞为弹劾,百僚被察,殆不堪命”为由,将二台合并而为一,“依贞观故事,遂废右台”。废台之官皆迁隶左台,将左台改正为御史台。纵观这一时期,御史台建置屡有变革,说明当时政局尚不稳定,最高统治者企图利用增设监察机构的办法来加强对政治上的反对派的监督,以巩固其统治。玄宗即位后,唐代进入发展的全盛时期。由于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御史台机构和官吏的设置基本上固定下来,确立了台院、殿院、察院三院治事的制度。唐御史台的官职设置和职权是,御史大夫1人,正三品,御史中丞2人,正四品下,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其属下有三院,即台院、殿院和察院。在三院中,台院是基本组成部分,官职设置和职权是,侍御史4人,从六品下,下设主簿录事等属官,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殿院的官职设置和职权是,殿中侍御史6人,从七品下,下设令史8人,书令史18人,掌殿廷供奉仪式。察院的官职设置和职权是,监察御史10人,正八品上,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由此可见,御史台分置三院后, 行政系统内部的监察职能分工已相当明确,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都在其监察之中,这表

明了当时中央行政监察制度的日益完备和成熟。上述分析表明,在中国古代社会,为提高行政效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重中央行政体系内组织架构的安排和行政机构的权能划分。尤其

到了唐王朝,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组织架构更为缜密,在中央行政系统内部实现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合理划分,这种行政系统内的机构分设和权能分立,对于提高、增强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的运作效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二、体制的运作及其效能

唐王朝中央行政体制的运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三省六部制的运作和监察制度的运作。第一,三省六部制的运作。唐中书省是行使中央行政决策权的重要机构,其职能主要体现在

起草诏书、“分押六曹尚书”和“五花判事”等制度上。起草诏书是中书省的主要工作,具体负责起草的主要是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或亲笔起草,或自己口述由手下的主书等人代笔。为了确保诏书起草工作准确高效地完成,《唐律疏议》卷九《职制律》对此有十分严格的规定:一是不得泄漏。“诸漏泄大事应密者,绞。大事,谓潜谋讨袭及收捕谋叛之类”;二是不得稽缓。“诸稽缓制书者,一日笞五十,一日加一等,十日徒一年”;三是不得违失。执行君主制书有所违误的“徒二年;失错(指失其旨意)者,杖一百”;四是不得忘误。对于君主制书,有所忘误以及誊写制书有文字失落,“事若未失,笞五十;已失,杖七十。转受者,减一等”。《职制律》的上述规定,旨在保证体现和反映中央行政意志的决策文书的缜密与准确。除起草诏书外,中书舍人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参议表章、佐宰相判案。因为百司上递的表章都由尚书省转奏,所以中书舍人参议表章就按尚书省六部的渠道大体分工。六人各押一部,叫做“分押六曹尚书”,各自对自己所负责的部门上奏的表章提出处理意见,以备君相参考,同时,对其他五部的政务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署上自己的姓名,这个签署不同意见的状子叫“商量状”。中书舍人的此种职任,被称为“五花判事”。各位中书舍人的意见由中书令加以集中向皇帝奏报,并将原状及中书舍人的商量状一并呈上。这一制度的推行,好处就在于群策、群议,员可以发挥各人所见之长,为决策者提供更多咨询意见,减少中央行政决策的失误。门下省在中央行政决策系统中的主要工作是审议与封驳。“封”是指皇帝的诏书,“驳”指驳正臣下的章奏。这一职能的发挥主要集中在给事中一职上。给事中的封驳工作,一是审核诏敕,认为有不便于施行的,可以封还重拟,甚至可以直接在上面涂改而奏还,称为“涂归”。二是可以驳正百司奏抄公文,百司上行的公文和奏抄等,如有不当者,给事中也可以予以驳正。贞观十六年,刑部奏请反叛者兄弟并坐,给事中崔仁师反驳道:“诛其父子,足警其心,此而不恤,何忧兄弟?”此议遂告寝息。除封驳外,给事中还可有部分司法权和人事审查权。中书出令、门下封驳的行政分权机制在运作过程中,也常常出现一些“日有争论、纷纭不决”的事情,影响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迫切需要一个机构来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政事堂———门下省的议政机构,逐渐担起此任。政事堂把三省联为一体,军国大事首先在政事堂议决,政事堂成为唐朝最高决策机构。政事堂制度建立后,皇帝的命令也须政事堂宰相们议决、通过、加印方能生效,皇帝不经政事堂而

直接发令是违制行为,下属机构有权不承认、不执行,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皇帝因独断而做出错误决策。它的出现,既保证了决策的准确性,又避免了行政过程中扯皮、冲突现象的发生,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尚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执行机构,是唐王朝行政制度的枢纽,它起着在中央与地方各级机构之间上下左右的联系与沟通的作用。凡是中书、门下发出的制敕,必须先到尚书省,由尚书省以政令的形式转发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州县。中央其他部门有特别业务需下达给地方的公文,要由尚书省转发。地方州县上奏给中央的章奏文表,也要给尚书省发遣。具体而言,尚书省的行政职能主要表现在:根据制敕所定的大政方针确定出具体的施政方案。由于中书、门下的下行文书往往只是原则性的简单行文,没有具体实施办法,尚书省就要根据这些原则及精神拟出实施细则,然后颁发给诸寺、监。有时,尚书省也主动发挥其制政作用。因为它们直接与事务部门打交道,为了解情况,当中书、门下“遇事难决”时,就交给尚书省六部议论,将议论的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呈交中书、门下。这种做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避免了决策与现实的脱节,保证了决策的可行性。另外,尚书省也有文书逆行交到中书、门下。中央各行政部门及地方州县如有重大政务,必先奏请并获得敕准施行。但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务繁

杂,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上达中书、门下并直到皇帝,这些上呈的章奏必先送到尚书省,根据已行格例与实际情况审查该事的实施可能性,认为有不当的,奏报皇帝批准后再施行。除此之外,尚书省还有权根据行政法规节制处理中央各机关和地方州县的一般行政事务。尚书省六部所掌管的范围,基本上包括了中央和地方政务的各个方面,其他部门的政事在尚书省基本上都有“对口部门”。由此可见,尚书省作为行政执行机构,在唐王朝中央行政体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正因为尚书省地位重要,任务繁杂,其日常工作必须及时完成。尚书省对各类文书的签发与检核都有明确的日程规定:凡内外百司所受之事,皆印其发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小事五日,中事十日,大事二十日,狱案三十日,其务急者不与焉。”这一规定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工作效率。第二,行政监察制度的运作。唐制,御史大夫是掌管封建法制、礼仪、政纪的高级官员,位尊权重,而御史中丞则是辅助御史大夫共同实施其职责。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侍御史分掌推、弹、公廨杂事。其中,弹就是指弹劾官吏。御史行弹劾有一定的手续和仪式。“凡事非大夫、中丞所劾而合弹奏者,则具其事为状,大夫、中丞押奏”,“大事则冠法冠,衣朱衣、纁裳、白纱中单以弹之,小事常服而已”,仪式十分庄重。对五品以上大官的弹劾(主要是京官),则多采取仗弹的方式,即皇帝坐朝时,御史服獬豸冠,对着仪仗宣读弹文。“大臣为御史对仗弹劾,必趋出,立朝堂待罪。”可见,弹劾对那些违法乱权行为的高级官吏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殿院的主要任务是纠察百官在宫殿内违法失礼行为。同时,殿中侍御史还有检查朝班时百官的仪态行履,维护朝廷的秩序和尊严的职责以及推按狱讼、监京城仓库和分巡两京的任务。察院为推行职务而有各使职之设:一是六察御史,分察尚书省六部,并列席尚书省的会议,以随时纠察官员的过失;二是黜陟使,有黜陟州县官吏之大权;三是监军使;四是馆驿使。三院之中,各院监察官品阶不同,职掌分明,分工细密,构成了十分严密的行政监察系统。唐睿宗曾说:“彰善瘅恶,激浊扬清,御史之职也。政之理乱,实由此焉”,表明了这一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现实启示

第一,行政分权的合理性。与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分权理论与实践不同,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的“分权制衡”原则及其实践主要不是对国家权力作横向划分,而是对中央行政系统内的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即管理系统内部权力的纵向划分。这种纵向分权模式,在中国古代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唐王朝的三省六部制及监察系统的完善,就是这一思想的实践。之所以在管理系统内部进行权力的分割,这是由权力的性质决定的。权力具有自我膨胀的天性,如果不对权力加以分割,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同时,权力还具有强制性,因为权力的行使是以国家机器为后盾的,要求权力的客体必须服从。权力的这些特性就要求一方面要对权力进行分立,同时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总之,惟有对权力进行合理分解,才能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才能保证决策更有效,执行更公正,监督更有力。第二,行政决策的科学化。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其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行政管理实践的成败。唐王朝在行政决策体制上注重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贞观四年,唐太宗在评价隋文帝时,指出其“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唐太宗正是根据历史经验,建立起“皇权专制———三省分权———政事堂集议”三者结合的中央集权新体制。这一体制充分发挥了宰相集体决策的作用。遇有军国重事,在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须在政事堂会议讨论研究,然后决定其是否颁布,而且下颁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政事堂合三省首长办事,简化了政令颁布的程序手续,确保了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而使贞观政治在宰相们的同心协力之下

成为又一个封建治世。第三,行政执行的高效化。行政决策做出后,紧接着就要执行。行政执行的效果好坏也会影响到行政管理的质量。首先,唐王朝的行政执行系统是比较完备的,有尚书、六部、九寺、五监系统。尚书省起着执行系统的统帅作用,凡天下“庶务皆会而决之”,九寺五监是唐代中央政府的办事机关。寺监对六部是承受关系,尚书六部对九寺是“以符下寺”,指办某事,九寺则是“符到奉行”。《唐六典》还对尚书都省、六部尚书、九寺五监的职掌权限、员额都有明确的规定,目的是使“职有常守,位有常员”。其次,唐制还规定了严格的办事程限,即各类官员处理各类公文及其他公务,按内容繁简,任务之轻重缓急,从受理到处理完成的

期限。例如,在诏令颁发过程上,唐制就规定:“凡尚书施行制敕,案成则给程以钞之,通计符、移、关、牒,二百纸已下限二日。过此以往,每二百纸已上加二日,所加多者不得过五日,若军务急速者,不出其日。”对于规定期限内没有完成的,就要受到一定的惩处,如违反一般官文书程限的, “一日笞十,三日加一等,罪至杖八十。”而皇帝制书一旦成案,必须马上下发执行,军事急速的要当天办完,否则要定罪处治。办事时间的硬性规定以及违制处罚的严厉性,为唐王朝的行政管理具有较高的效率提供了保证。第四,行政监察的权威性。首先,表现在行政监察权力的相对独立性。从总体上考察唐王朝监察官权力的行使,一般不受同级乃至上级行政长

官的干预,可以直达皇帝。唐初,侍御史弹劾,要经过御史台长官,大事由长官上奏,小事由长官署名押奏。武后长安四年,御史大夫李承嘉尝召诸御史责之曰:“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众不敢对。监察御史萧至忠进曰:“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弹事,不相关白。若先白大夫,而许弹则可,如不许弹,则如之何?”这说明,唐御史弹事实际上已无需禀白大夫。封建统治者赋予监察官这种独立行使弹劾权的措施,目的在于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行政监察权威与效能。其次,监察内容的广泛性。唐御史台的监察职能全面而具体,它不仅继承了秦汉、魏晋时期的御史监察职能,而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扩大了行政监察范围,不仅包括对司法和审判的监督,而且包括对礼仪、政纪、财政经济的监督等等。再次,监察官选任的严格性。唐统治者十分重视监察官的选拔,选任的条件包括:一是要有刚者”。二是要有真才实学。唐代的御史一般选用进士、举人出身。如李义深、杜威、陆元方等人都是中进士选拔为监察御史的。三是要有丰富的为官经验。唐代规定,“其御史须曾任州县理人官者,方得荐用”。殿中侍御史,有时从县令、丞、主簿一类官员中选拔,以政绩优异者担任。四是严格的考课制度,“监察御史以二十五月为限,殿中侍御史十八月,侍御史十三月”。成绩好者,得到提升,有败绩者降职。对监察官员任职条件的上述规定,目的在于保证监察官员的德、能、勤、绩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提高行政监察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对唐王朝中央行政体制的构成及其运行机制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三个环节,即决策、执行、监督三者既相互分立又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当三者协调运作时,对于保证行政管理系统的有序运行和行政效能的发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古代的三省分权制是为分割相权、强化皇权而设计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皇权,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的统治。因此,这种中央行政管理系统内的分权制度不论设计得多么精致,最终还是摆脱不掉其固有的历史局限性。

参考文献:

[1]《唐六典》卷1《左右丞》,北京:中华书局, 2005.

[2]《通典》卷24《职官六》,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8.

[3]《唐会要》卷54《给事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 1991.

[4]《唐六典》卷1《尚书都省》,北京:中华书局, 2005.

[5]《唐六典》卷13《御史台》,北京:中华书局, 2005.

[6]《新唐书》卷109《宗楚客传》,北京:中华书局, 2003.

[7]《唐大诏令集》卷100《政事·官制上》,上海:学林出版

社, 1992.

[8]《贞观政要》卷1《政体》,成都:四川人民出版

社, 1987.

[9]《唐律疏议》卷9《职制律》,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10]《唐会要》卷61《弹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 1991.

[11]《唐会要》卷60《御史台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12]《唐会要》卷62《御史台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13]《隋唐嘉话》(下),北京:中华书局, 1979.

可乐大战案例分析

研究题目: 可乐大战案例分析学生: xx 学号: 可乐大战案例分析 根据案例提供的材料,我们可以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来分析可乐大战中的综合环境。为可口与百事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首先,供方: 根据材料中提到的,我们可以了解,产品供方为CP生产者和灌装厂(BF)。材科中提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两个可乐巨头,它们是CP生产者,灌装厂的特许销售权的授予者,又是灌装厂的所有者。而国际上其他的大部分软饮料品牌企业并非如此,因此,两大可乐巨头都具有充分的供方议价能力。从材料中提到的CP生产和BF的建设,我们了解到可乐行业有较高的进入门槛。生产线的建设耗资巨大,而且浓缩液的生产也有保密配方。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门槛。可乐的生产都是有较高的准入门槛的。而材料中提到,CP厂商为了限制它的灌装厂直接销售竞争对手的品牌,在授权协议里添加了一定的限制条款。这些都体现了可乐巨头们从源头把关,排斥潜在进入者和现有的竞争者,从而更加壮大自身实力。在灌装厂的合作伙伴的选择上注重提高议价谈判,从而降低这部分的成本。 第二,行业竞争强度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软饮料市场的竞争品牌非常之多,1993年,可口与百事的产品在软饮料的零售业中各占有16%的市场份额。相对于其它众多软饮料品牌来讲,是遥遥领先,但是行业中存在的竞争者时时都在盯着他们的市场,所以时刻警惕并不断巩固自己的优势非常重要。最重要是要做到保持一定量的广告投放,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品牌的强化与升级,从而巩固行业巨头的地位。而产品的特色应该本土化,根据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地理人文特点,因地制宜,从而使品牌的价值深入人心。

第三,买方。买方压力主要来自于可乐公司与分销厂之间的利益博弈。到1994年止,在美国的软饮料分销渠道主要有食品货仓商场,自动售卖机,自选商场,其他商店,另外批发商,大商店,杂货店和占其他商店销售也占到一定的比重。利润的多少受送货方式,市场营销的影响。所以优化配送渠道,减少中间环节,更多的采取由可乐公司直接向大的商场供货的方式,从而节约成本,也能提高议价能力。 建设更多的自动售货机。建立可乐公司与消费者直接交易的平台。通过对城市地区的经济水平与消费人群的调查,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自动售货机。比如在学生寝室楼下设置。没有人会为了一罐可乐大老远地跑大商场或者是小卖部。这样就可以直接抢占更多分销商的市场分额。类似的方还有车站等人流集中的地方。 第四,来自替代品的竞争。随着健康生活与饮食理念的深入,可乐这种碳酸为特色的饮料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多的置疑。任何打着健康旗号的软饮料都可能会对可乐产生冲击。比如补维生素的饮料。所以面对替代品的威胁,走产品多元化之路,是不错的选择。而两大可乐巨头都推出了各色的果汁等。由于可口百事本身是大品牌,可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地推出更多更健康的子品牌软饮料,从而让产品多元化来减少替代品的冲击。另外,在营销上重在宣传品牌文化,而不是对产品口感的宣传,可乐的味道其实都差不多。 第五,潜在进入者。可口与百事是全球两大软饮料巨头。但是潜在进入者众多。众多软饮料品牌都想分得他们的市场。而可口与百事需要的团结一致,对潜在竞争者保持高度警惕,从价格到销售渠道上提防,不给竞争对手做大做强的机会。重点防御出现足以抗衡的竞争对手的出现。在对外扩张的道路上注意结合本土特色,开发与本土饮食与文化结合的品牌。也就是要有充分的市场调研与本土化战略。从而避免因文化与风俗上的误解,而输给当地的潜在的竞争者。 总的来讲,我认为,可口与百事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但更多的是大好的发展机遇。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以中国为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消费得起可乐的民众越来越多。而可口与百事进入中国的时间较早,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起成长。在中国已经有相当的品牌影响力,而中国的青少

研究必备,中国金融体系主要指标及内涵大全

货币供应 1、货币发行与基础货币(亦称央行储备货币) (1)货币发行量=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M0 (2)基础货币(央行储备货币)=货币发行量+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流通中的M0+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3)银行间市场的可交易资金的总量=所有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合计因此,只有影响至超额存款准备金的货币政策才能影响到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例如降准政策只能使得法定存准率和超额存准率此消彼长,对流动性几乎没有影响。 2、M0、M1(狭义货币)与M2(广义货币) (1)M0=流通中现金 (2)M1=M0+企业存款(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信用卡类存款; (3)M2=M1+个人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中,(M2-M1)即为准货币。 第一,2001年6月,由于股票市场大发展,央行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M2。 第二,2002年,受加入WTO影响,央行将在中国的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分别计入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

第三,2011年10月,央行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和住房公积金存款规模纳入M2. 第四,2018年1月,央行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 3、存款准备金率与超额备付金率:法定与超额 根据规定,商业银行需要将其存款的一定百分比缴存至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合称为存款准备金率,后者体现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水平。目前央行已经取消了对商业银行备付金率的要求,将其与存准率合二为一。 其中,超额备付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库存现金。 (二)货币政策工具 1、OMO(公开市场操作) 第一,公开市场操作始于1994年的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8年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恢复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 第二,公开市场操作又分为逆回购和正回购,前者为央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投放流动性,后者反则反之。 第三,目前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期限主要有7天、14天、28天和63天等几种类型。 2、再贴现与再贷款 第一,这两类工具是央行最早进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

多头 空头 概念解释

我们都知道只要有市场存在,就一定会有买方和卖方,市场走向就是这两股力量博弈后的结果。股市同样有买方和卖方,只不过曾几何时被冠以美名“多头”和“空头”。 多头通常是指在股票操作中以买入为主的人的总称;空头与其相反,指的是以卖出股票为主的人的总称。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只是代表了一种实际操盘方向,并非指特定的人群,辟如说大盘现在涨了上来,你看好后市并买进股票,然后等它上涨就定义你是多头,或者你把手中个股卖出就定义你是空头,这些说法都太过片面而且不合情理。因为股市是复杂多变的,每次上涨或下跌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相信当中绝大多数人都曾做过买入和卖出的行为(也不可能是只买不卖或只卖不买的吧),也就是说都做过多头和空头,在这一点上你又如何能分得清是多还是空?这归根结底是你的思维和判断决定了你的实际操作方向,此其一。其二,正因为股市的反复无常,也会使你的操作方向不断发生变化,辟如说买入后股价涨高了,你就会把它卖出;或者卖出后等股价回落到入货点再把它买进来,即做多做空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出现转变,关键在于你如何把握行情,及时调整思路顺势而为,最终能够达 头寸是金融行业常用到的一个词,在金融、证券、股票、期货交易中经常用到。比如在期货交易中建仓时,买入期货合约后所持有的头寸叫多头头寸,简称多头; 卖出期货合约后所持有的头寸叫空头头寸,简称空头。商品未平仓多头合约与未平仓空头合约之间的差额就叫做净头寸。只是在期货交易中有这种做法,在现货交易中还没有这种做法。在外币交易中,“ 建立头寸”是开盘的意思。开盘也叫敞口,就是买进一种货币,同时卖出另一种货币的行为。开盘之后,长了(多头)一种货币,短了(空头)另一种货币。选择适当的汇率水平以及时机建立头寸是盈利的前提。如果入市时机较好,获利的机会就大;相反,如果入市的时机不当,就容易发生亏损。净头寸就是指开盘后获取的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交易差额。另外在金融同业中还有扎平头寸、头寸拆借等说法。 头寸(position)也称为"头衬"就是款项的意思,是金融界及商业界的流行用语。如果银行在当日的全部收付款中收入大于支出款项,就称为"多头寸",如果付出款项大于收入款项,就称为"缺头寸"。对预计这一类头寸的多与少的行为称为"轧头寸"。到处想方设法调进款项的行为称为"调头寸"。如果暂时未用的款项大于需用量时称为"头寸松",如果资金需求量大于闲置量时就称为"头寸紧"。 头寸有两种含义1.[money market]∶中国旧时指银行钱庄等所拥有的款项。收多付少叫头寸多,收少付多叫头寸缺,结算收付差额叫轧(ga)头寸,借款弥补差额 叫拆头寸2.[cash]∶指市场上货币流通数量,即银根。如银根松说头寸松,银根紧也说头寸紧通常所说的是指第二种,即现金的量. 升水与贴水: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额用升水、贴水和平价来表示。升水意味着远期汇率比即期的要高,贴水则反之。一般情况下,利息率较高的货币远期汇率大多呈贴水,利息率较低的货币远期汇率大多呈升水。

国际化可乐大战案例

国际化的可乐大战 ——争夺中国市场和亚洲的市场 整个的市场是在一个健康的竞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假如在这个市场中没有百事可乐的话,我们可能也会制造一个百事可乐出来。 摘自可口可乐公司一个资深经理的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乐大战的主要战场,目前已从美国本土转向了海外市场。到20世纪90年代,可乐大战已烧到了东欧、俄罗斯、中国和墨西哥。在这些国家当中,中国是一个比较令人神往的国度。中国拥有12亿人口,然而每人每年在可乐上的消费量不足3个单位产品,而美国只有2.5亿人口,但是他们的人均年消费量为296个单位产品。如果使中国的人均消费量达到如澳大利亚217个单位水平,那么可口可乐的销量将要达到每年100亿箱,是可口可乐公司目前销量的两倍。然而,对这种乐观主义的估计,部分分析家是持怀疑态度的。有个分析家认为“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当然这也不能将中国和印度或前苏联放在同一水平上”,然而,来自中国的民间报道有另外的说法。可口可乐中国地区前任经理Steve Chan 认为“目前,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售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1994,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售量是1.25亿箱,这时已是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15年后,第一次有望超过在韩国、泰国的销售量而进入可口可乐全球市场的前25位。 两大可乐巨头在中国采取了相似的国际扩张模式,它们在同一年进入了中国市场。经过6年不分胜负的较量后,可口可乐目前已处于上风,占据了市场的领导者地位。到1994年底,可口可乐获得了中国19%的软饮料市场份额,而百事可乐只占了9%的市场份额。1992年下半年,可口可乐向外宣布它将到1996年底新建10个灌装厂,使在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中的投资资金达到5亿美元。百事可乐在1994年1月也宣布了它的计划,它说已经得到政府的支持将兴建10个灌装厂,到20世纪末,在独资和合资企业中的投资资金将达到6亿美元。 在为了成为中国软饮料市场竞争中,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面临着相似的操作方式,但是,它们面临的战略挑战却不一样。就操作方式这一点来说,它们都必须学会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共产党国家的市场中如何使它们的企业高效地运作,而且要有利可图。事实上,问题还有很多。举例来说,在一个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公有制经济的国家里,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怎样才能和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由于中国有关投资方面的法律政策要求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和中国当地的厂商合伙建立企业,那么这两大可乐巨头在灌装、供货、分销方面如何选择和培养合作企业以达到中国政府的战略意图又是一个辣手问题。由于中国的“国情”、文化特色和社会特色使得中国的

《河北省金融机构执行人民银行金融管理政策评价办法(试行)》

河北省金融机构执行人民银行金融管理政 策评价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中国人民银行政策规定的有效实施,促进河北省金融业稳健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反洗钱法》、《票据法》、《人民币管理条例》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金融机构执行人民银行金融管理政策评价是指河北省辖内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以下简称人民银行)依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定管理职责,对河北省金融机构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情况进行评价的制度。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金融机构包括: (一)银行业机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金

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 (二)证券业机构: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 (三)保险业机构: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的金融机构层级为: (一)河北省辖内的法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机构。 (二)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机构在河北省辖内设立的省级、设区市级、县(市)级等区域一级分支机构。 第五条 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执行人民银行金融管理政策的评价实行属地管理。石家庄市区内的金融机构的评价由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负责,河北省辖内石家庄市区以外地区的金融机构的评价由机构所在地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和县(市)支行负责。 第六条 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二)科学、合理、高效原则。 (三)非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原则。 (四)年度评价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原则。

财务案例-安然事件

财务案例--美国安然事件 超高增长的阴暗秘密——制造概念吸引投资者,通过关联企业间的“对倒”交易不断创造出超常的利润,巨额债务和风险却隐而不彰——一部财务报表操纵大全。 ——安然公司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式关联企业集团,共包含3000多家关联企业。 这在美国巨型公司中并不鲜见。促使安然崩溃原因的关键,在于安然与这些关联企业的关联交易及相关信息披露上均出现极大问题。 第一,安然关联企业及信托基金以安然的不动产(水厂、生产设施等)作抵押,向外发行流通性证券或债券。但 在这些复杂的合同关系中,通常包括一些在特定情况下安然必须以现金购回这些债券或证券的条款。不幸的是,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00年以来延绵不绝的电力供应危机及其给能源市场带来的震荡中,这些条款达到了“触发”的门槛,安然的现金情况于是急剧恶化。 第二,安然将许多与关联企业签署的合同保为秘密,把大量债务通过关联企业隐藏起来,运用关联交易大规模 操纵收入和利润额,采用模糊会计手法申报财务报表。这些欺诈、误导股东的手法于2001年11月被披露后,市场对安然完全丧失信心,投资者将安然股价推到低于1美元的水平。这是受害者给施害者的惩罚,也是最终埋葬安然的主因。 安然的扩张融资与企业结构策略、不同关联企业的目的以及最终安然破产的几个主要关联交易细节,值得仔细解析。当能源市场管制解除之后,面对市场剧变,安然采取的策略之一,便是利用关联企业结构,并“革新性”地使用财务手段来避免直接的企业负担,同时灵活地扩大企业规模/ 为一家专业石油天然气传输和交易公司,安然与业内的大多数公司一样,有着较高的负债率。正因为如此.这类公司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债务规模,因为债券评级公司如标准普尔和穆迪会因此而调低该公司的评级。这对有大量债务且依靠未来发行债券融资的公司来说是极危险的,它将立即导致其借债成本迅速上升,许多时候甚至会直接导致出现现金流危机。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对能源市场进行严格的价格和竞争地域监管。尽管安然公司的负债率较高,由于公司受到能源管制政策的保护,利润相当稳定,它的债券一直属于“投资级”,是非常有信誉、低成本的债券。债券投资者和评级公司认为,即使公司的经营环境恶化(如需求降低等),政府会允许安然对其占据垄断地位的地区能源提价,从而保证利润。 从1985到1986年,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开始进行解除监管的改革,不但放开价格管制,而且允许能源用户可以签订长期能源供应合同。这些措施大大加剧了美国能源市场的竞争局面。1989年,价格改革覆盖了石油开采和提炼的每一个环节。随着盈利波动性的上升,安然的债券一度被降为“垃圾债券”。 ——在市场剧变之际,安然公司面临的挑战包括: ——如何寻找业务增长点来扩大规模,并保持利润增长的稳定性? ——如何维持稳定的现金流以巩固偿债能力? ——如何寻找一个健康的财务杠杆率,既有利于融资需要,又能保持管理层对投资项目的稳定控制? ——安然采取的策略之一,便是利用关联企业结构,并“革新性”地使用财务手段来避免直接的企业负担,同时灵活地扩大企业规模。其进行扩张的手法和对关联企业的运用,随着安然倒闭,正逐步为人所知。 财务游戏 LJM二号与安然之间的协议金额面值高达21亿美元。在IT业及通信业持续不振的情况下,安然在2000年至少从互换协议中“受益”5亿美元,2001年“受益”4.5亿美元。这些收益其实正好对应于其相应的宽带资产贬值。但安然只将合约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计入财务报表,并把这些受益算作收入——这其实不是什么收益,只是一个财务游戏安然旗下除了众多能源和宽带通信企业,还有一些基金管理公司,为安然提供所需的融资、套期保值或风险控制手段。正是与这些关联企业的背后交易,使安然最后破产。 最典型的案例是LJM资本管理公司(LJM Capital Management)。这家安然关联企业由当时安然的财务总监安德鲁?法斯托牵头建立并自任总经理,主要业务是投资管理,LJM的名称即以其三个孩子姓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来,发行的基金包括LJM一号、LJM二号、LJM(开曼群岛)等,其中,规模最大的LJM二号基金的投资者包括第一波士顿、Wachovia(美国最大的地方商业银行之一)、通用电气和阿肯色州教师基金等信誉卓著的机构投资者。这种合伙是在美国越来越流行的投资者联合进行投资的工具。安然在LJM一号和LJM二号基金中分别投入了1600万美元和3.94亿美元的资本。 2000年中开始,安然最新重大项目宽带公司的前景日益暗淡,安然公司管理层甚为担心。此时,安然财务总监法斯托建议,要求关联企业LJM二号为其宽带业务等资产的价值提供担保。于是,安然与LJM二号签订交换合同,条件

政治试卷分析58384

政治试卷分析 高三政治组 一、试卷总体分析 1.考试内容。本次考试的知识范围是高中政治四本必修课程,选择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大部分知识点和当前主要的知识背景。问答题主要涉及到经济生活中的财政政策、公平与效率、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政治生活中的国际关系、政府,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多样性、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哲学中的唯物论、认识罗等知识点。时政背景主要是涉及到中印关系、山东省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制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等。总体来看,考查知识点多,分散,背景新颖,阅读分析量大,符合高考的特点。 2.试题特点。(1)选择题注重了对各课知识的普遍考查,突出了“全面性”,体现了第一轮复习“全面、完整把握基础知识”的特点和要求。(2)结合时事热点来考查,突出“四种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注重了知识的相对综合。有六道题兼跨两课,体现了第一轮复习在全面巩固基础知识之上的稍稍拔高,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3)选择题中的组合选择题数量多,而且设问方式“归纳类”过多,没有“演绎类”,导致试题难度有点大,对应届学生来说难度有点过大。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1.选择题部分。学生的错题集中在:第10、12、15、17、21、24题等题目上,从出错原因看:(1)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复习中存在盲区。(2)知识不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提高。 2.非选择题部分。(1)基础知识不扎实,没有形成体系,对知识的系统把握不够,以至于答题时联系不到相应的理论,或者答非所问,难以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来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突出表现是政治常识和经济常识知识相互混淆以及和哲学常识混淆。 (2)主观题答题时的能力意识和能力差:特别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的各自要求的规范性、一般性要求在答案中反映不出来。 (3)非智力因素导致学生失分。①看不清设问要求的知识范围。如第27题第(3)问,将“政治学道理”忽略了,答成“经济学道理”。第26题第(2)问,将“政治常识”错答成“经济常识”。②题型上失误。如第28题第(1)问“正确性”答成“意义型”或“体现型”。③个别学生的主观题卷面意识不强,书写比较零乱。 (4)很多学生的市政背景知识积累少,无法全面理解时政材料背景,直接影响答题。能力较差。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要在第二论复习中继续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注重在中观和宏观上的把握,在体系中强化对主干知识的掌握,力争消灭知识盲区。

对冲基金多头-空头策略实例 An Example of Long-short Strategy

Part1. The mai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 long/short strategy A long/short equity strategy combines buying an undervalued stock and short selling an overvalued stock. When the long position outperforms the short positions, total return of this strategy is positive. The concept of long/short strategy could date back to 1949, when the world's first hedge fund was established. And at present, long/short strategy is among the most prevalent strategies in this field. According to the way they hedge downside risk, long/short strategies could be group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and I would like to discuss mai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category. 1.Make long and short direction bets based on fundamental researches. Buying securities which are supposed to rise in price while short-selling those that are supposed to decline in price. Basically, short position is used to generate additional returns. In practice, hedge fund managers use a variety of financial instrument such as index options, futures and ETFs to hedge downside risk, preventing the net exposure is too high. Main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long-only investment, long/short strategy take advantage of those unattractive securities. Provided expected security returns are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around the market return, long/short takes full advantage of this spread of returns (Jacobs and Levy, 1996). Total excess return of a long/short equity portfolio comes from the long position and short position. Once the price of the short equity declined, the short position contributes a part of profit to the portfolio. In addition, by using long/short strategies, portfolio managers are able to neutralize underlying market risk. Experienced hedge fund managers tend to consider long and short position integrally, because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allows the portfolio to control risks more efficiently. For instance, the renewable energy stocks’ performance s are negative correlated to the traditional coal and oil stocks’. By longing one sector while short-selling another, at a limited risk level, investors can pursue higher returns. Main disadvantages If the manager wrongly predict directions, the losses could possibly be significant. Risk from long position is limited since the stock prices cannot be under zero; however, risk from short position is sometimes uncontrollable. When losses from short position offset profit from long position, the strategy fails. Considering the efficiency of market, influence of investors’ behaviours, barriers and conflictions, the real securities prices are quite hard to predict. Stock markets tend to overreact and winner-loser effect widely exists (Debondt and Thaler, 1985). And if a manager predicts and bets long/short directions based on an important event, the portfolio might lose money due to overreaction. If a manager predicts based on current price trend, the portfolio may also lose money in long run due to winner-loser effects. In conclusi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irst category long/short strategy heavily depend on the selection of stocks and hence the capability of portfolio managers.

高中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时间是60分钟。考查资料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选取题,50分非选取题值50分。满分100分。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问题一:选取题共20题。题的难易程度中等每单元的“之最累”“人物类”“文化类”。 问题二:非选取题21—24题。题的难易程度中等偏难。“商业经济”“明朝政治的改革措施、皇权特点”“和同为一家—民族祖先、与唐往来史实、对西藏管辖的主要措施”“科技文化按时间归类”“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评价”。 1、学生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有待提高。与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历史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看练习册或单元过关题就能够了。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学的方法,对历史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平时达标检测反馈

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2、应用历史学知识迁移的潜力差,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课标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 3、审题潜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带给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与学生阅读理解潜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三、改善措施 1、教师要转变历史学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历史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的兴趣,设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下去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研究课标和新教材,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有效开展分层次教学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张扬个性,认真钻研新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扩展教材的广度,整合课程资源,认真备好每节课,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潜力。 2、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搞笑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按课标的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扎扎实实落实好基础知识,方法灵活多样,要启发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记硬背,要引导,不要代替,要让学生思考,不要一讲到底,要因学论教,而不要因教论学,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

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doc 9)

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doc 9)

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 颁布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银发〔2006〕95号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市中心支行: 为指导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管理信用评级工作,规范信用评级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信用评级执业行为,促进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现就信用评级管理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本指导意见适用于中国人民银行对信用评级机构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从事金融产品信用评级、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担保机构信用评级业务的管理和指导。 二、信用评级机构应拥有相当的有一定经验的金融、会计、证券、投资、评估等专业知识的专业评估人员。 三、信用评级机构应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下列材料: (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税务管理部门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并出示副本原件; (二)公司章程; (三)注册资本验资报告复印件并出示原件; (四)信用评级工作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 (五)最近三年的财务报表;

(六)经物价部门核定或备案的收费标准; (七)办公场所及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 (八)法定代表人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指副总经理以上人员)的身份证明复印件、简历及有关资料。 四、信用评级机构应具备以下信用评级工作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 (一)信用评级程序细则; (二)信用评级方法规则; (三)专业评估人员执业规范; (四)信用评级报告准则; (五)信用评级工作实地调查制度;

(六)信用评级评审委员会管理制度; (七)跟踪评级及复评制度; (八)防火墙制度、回避制度等避免利益冲突的相关制度; (九)业务信息保密制度; (十)违约率检验制度; (十一)信用评级结果公示制度。 五、从事信用评级业务的信用评级机构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开展信用评级业务;

百事可乐大战可口可乐——《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2、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于1886年诞生于美国,距今已有126年的历史。这种神奇的饮料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成为“世界饮料之王”,甚至享有“饮料日不落帝国”的赞誉。 3、但是,就在可口可乐如日中天之时,竟然有另外一家同样高举“可乐”大旗,敢于向其挑战的企业,它宣称要成为“全世界顾客最喜欢的公司”,并且在与可口可乐的交锋中越战越强,最终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这就是百事可乐公司。 4、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诞生于1886年 5、而第一瓶百事可乐却诞生于1898年,比可口可乐的问世晚了12年,它的味道同配方绝密的可口可乐相近,于是便借可口可乐之势取名为百事可乐。 6、由于可口可乐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大力开拓市场,到这时早已声名远扬,控制了绝大部分碳酸饮料市场,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定势,一提起可乐,就非可口可乐莫属,百事可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不见起色,曾两度处于破产边缘,饮料市场仍然是可口可乐一统天下。百事可乐为了生存,不惜将价格降至5美分/镑,是可口可乐价格的一半,以致于差不多每个美国人都知道“5分镍币可以多买1倍的百事可乐”的口头禅,百事可乐仍然未能摆脱困境。 7、百事可乐就像打不死的蟑螂小强一样,坚挺到了五十年代,在恩瑞克的主持下,百事可乐改变了原来的经营方式,进行了5方面的重大改革: 第一:改良口味,使其好不逊色于可口可乐 第二:重新设计玻璃瓶包装和公司的各种标识,并力求统一 第三:重新策划广告,增加广告投入,提升企业形象。 第四:集中力量攻占可口可乐所忽视的市场,尤其是带回家饮用的市场。 第五:选定美国的25个州和境外的25个地区作为重点攻占目标,集中精力攻占市场据点。 8、1959年,美国展览会在莫斯科召开,肯特利用他与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尼克松之间的特殊关系,要求尼克松“想办法让苏联领导人喝一杯百事可乐”。尼克松显然同赫鲁晓夫通过气,于是在各国记者的镜头前,赫鲁晓夫手举百事可乐,露出一脸心满意足的表情。这是最特殊的广告,百事可乐从此在前苏联站稳了脚跟,这对百事可乐打入前苏联国家和地区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9、1960年百事可乐把它的广告业务交给BBDO(巴腾-巴顿-德斯廷和奥斯本)广告公司。BBDO 公司分析了消费者构成和消费心理的变化,将火力对准了可口可乐“传统”的形象,做出种种努力来把百事可乐描绘成年轻人的饮料。经过4年的酝酿,“百事可乐新一代”的口号正式面市。 10、当时,可口可乐还是以5∶1的绝对优势压倒百事可乐的。

高中政治试卷分析模板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学科:政治教师:夏国稳 这次政治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比较全面的,偏向于基础,比较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也应证了平常我对学生说的那句话:“书本知识真正掌握了,试卷的85分就能拿下了,还有的15分来源于你的理解、分析、拓展能力了。”而从考试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选择题的检测完成。第二类是综合分析题,主要是考核心考点的理解和应用。从试题的类型,试题的表达方式,知识点的考查方式,比较贴近于日常教学和高考要求。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一章节的绝大多数知识点。训练学生政治学科试题的解题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如下: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合格率(1)(2)班为97%,(4)为85%,(3)(5)班为81%,(6)班为65%,平均分为71分左右。 1、在基础知识中,选择题的答题情况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围绕核心点进行命题,而且学生在先前通过限时练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率较高,这也很好的突出了限时练的作用。改变以往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明白,平时认真学,限时练认真对待,知识是可以很好的掌握;但是也存在不足:答题很快,只要速度不要质量,会的就做,难一点的或认为不会的就猜,不加思考直接作答,很多连题目都没读全,易错易混淆的直接看不到,以至于50分钟量的选择题只花了20分钟就“选”完。 2、此次的材料分析题,设置了两个小题,均为第一单元的核心考点,从作答的效果看,大多数同学对于这些“影响价格的因素”“影响消费的因素”等核心内容已经掌握,但是依然存在问题,诸如:经济术语不清(供求关系、供给量以及需求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题不清、设问角度不明(原因类、措施类)、推理逻辑混乱(供求对价格、价格对供求)、答题不规范(理论+材料分析、分点作答)。 3、分科前,学生面临9科的学习,学习时间分配上可能存在不平衡,出现明显的偏科现象,对于理化生政史地几科来说,很多同学于文理各科徘徊,以至于心不定,学的过程不专注,浅尝辄止,对于作答就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答题。

人民银行金融管理政策自评估情况的报告

中国**银行****关于执行人民银行 金融管理政策自评估情况的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 按照《转发石家庄中心支行关于印发<河北省新设金融机构加入人民银行金融管理与服务体系管理办法(试行)>和<河北省金融机构执行人民银行金融管理政策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承银发〔2011〕16号)文件要求,我行对2011年金融管理政策综合评价自评估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安排部署,明确各业务项目的归口部门,落实相关责任人,要求各条线以评价项目和标准为依据,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自评工作。 通过全面细致自评,2011年,我行严格遵照人民银行各项金融管理政策,稳健经营,合规运作,自觉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能够充分发挥金融系统在保稳定、促增长、重民生政策落实中的积极作用。现将具体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积极贯彻落实货币信贷政策、不断优化信贷结构,依法合规经营运作 2011年,我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跟国家货币信贷政策,执行“进、保、控、压、退”的信贷政策。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优化信贷结构,以“总量调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为原则,优先支持我市重点建设项目,逐步压缩和限制对“两高一资”、“两高一剩”行业的贷款投放。将清洁能源、涉农、交通、中小企业及保障性住房等作为我行支持的重点,全年累计发放非贴现贷款**亿元,其中:依托“账易融”、“货易通”等供应链产品,为**户小微企业发放非贴现贷款**亿元。在日常工作中,我行按照要求及时提供货币信贷运行报告,及时、准确报送贷款数据,积极主动完成人行开展的各类信贷政策调查工作。 在利率政策落实方面,我行以“服务、传导、监督”为重心,突出基础管理工作。一是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将央行利率政策通过发文或下发信息传导的方式传达到位,并做好上级政策的本土化,发挥“承上启下”的政策传导枢纽作用;二是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定期、不定期地对辖内利率政策的执行情况认真进行自查自纠,每季对全辖利率执行

案例分析无领导小组讨论经典案例与分析

【案例+分析】无领导小组讨论经典案例及分析 背景材料:2002年5月17日,有一架飞机在沙漠中发生意外,你和一部分的生还者,面临生死存亡的选择……事发在当天上午10点,飞机要在位于美国西南部的沙漠紧急著陆。著陆时,机师和副机师意外身亡,余下你和一群人幸运的没有受伤。出事前,机师无法通知任何人有关飞机的位置。不过从指示器知道距离起飞的城市120公里;而距离最近的城镇,是西北偏北100公里,该处有个矿场。该处除仙人掌外,全是荒芜的沙漠,地势平坦。失事前,天气报告气温达华氏108度。你穿著简便:短袖恤衫、长裤、短袜和皮鞋。口袋中有十多元的辅币、五百多元纸币、香烟一包、打火机和原子笔各一支。请你将这些物品按照对生存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并说明理由。 你可以在以下物品做出选择: §0.45口径**** §大砍刀 §每人4公升水 §薄纱布 §当地航空图 §化妆镜 §太阳眼镜 §塑料雨衣 §降落伞 §每人伏尔加酒4公升 §指南针 §长外套 §食盐片一瓶(1000克) §《沙漠可以食用动物》的书 §手电筒 专家的答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专家曾在撒哈拉沙漠工作,研究在沙漠求生的问题。 他搜集了无数事件和生还者的资料,给出以下答案,并详细解释其理由: 1 化妆镜在各项物品中,镜子是获救的关键。在白天用来表示你的位置,是最快和最有效的工具。镜子在太阳光下,可產生相当与五到七万支烛光;如反射太阳光线,在地平线另一端也可看到。如没有其他物品,只有一面镜子,你也有80%获救的机会。 2 每人外套一件如失事的位置被获悉,在拯救队未到前,便要设法减低体内水分的散发。人体内有40%是水分,流汗和呼吸会使水分消失,保持镇定可减低脱水的速度。穿上外套能减低皮肤表面的水分散发,假如没有外套,维持生命的时间便减少一天。 3 每人4公升清水如有上述(1)、(2)两项物品,可生存三日。水有助减低身体内脱水的速度,口渴时,最好喝水,使头脑清醒。尤其是在第一天,要制造遮蔽的地方。当身体开始脱水时,喝水也没有多大效用。 4 手电筒(4个电池大小)在晚上,手电筒是最快和最可靠的发讯号工具。有化妆镜和手电筒,24小时都可以发出信号。电筒也有其他用途:日间可用电筒的反光镜和玻璃做信号及点火引燃之用;装电池的部分可用来挖掘或盛水。 5 降落伞(红色和白色)可用做遮荫和发信号,用仙人掌做营桿,降落伞做营顶,可降低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报告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 一、考试基本情况 (一)得分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满分为100分,我校参加考试共184人,合格率为73.4%,最高分88分,最低分为22分,年级平均得分为65.5分。 (二)各题失分情况及错因分析 第一大题失分较多的题是10,16各小题,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只会照搬书上的知识,不会灵活应用。 10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错误原因是知识掌握不牢固,出现无关选项混淆。 16题考查以积极态度面对挫折,学生选择不全面。 第二大题辨析题,学生分析问题的角度太狭隘,不会多角度灵活分析,并且答题不规,导致失分较多。 第三大题18题(3)考查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材重点知识,但是学生不会总结,只会照抄照搬,错误率较高。 第四大题20题(1)考查对“孝”的认识,失分原因在于学生总结能力差,不能根据材料总结中心思想。 二、试卷命题评价 1.试题情况(试卷共四个大题) 第一大题选择题8个单项选择,8个多项选择题共40分,占40%; 第二大题辨析题1个小题,共12占12%;

第三大题观察与思考题2个小题,共24分,占24%; 第四大题活动与探究2个题,共24分,占24%。 本次试卷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以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及运用能力主,充分体现了政治学科的特点。考查全面,重难点突出,试题灵活性较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有一定难度。 2、命题覆盖情况 选择题40分,大部分是书本知识,从学生得分情况来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是学生灵活运用能力太差。活动探究题24分,本次的考查的题型很灵活综合性很强,很具有考查价值,但是也有一定的难度 3、题量大小分析 本次七年级政治试卷题量适中,学生在规定时间都能完成。题目类型多样,试题偏难,重视抓基础知识,并在抓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活学活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无偏题怪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存在问题 从学生试卷可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一) 教师方面 l、平时上课只是紧的“赶课”,留给学生巩固、记忆的时间还是太少了,课后学生又不会自觉记忆,落实还有欠缺。 2、对社会热点关注少,没有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