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分水中学高二化学选修第一节 油脂教学案人教版

重庆市分水中学高二化学选修第一节 油脂教学案人教版

重庆市分水中学高二化学选修第一节 油脂教学案人教版
重庆市分水中学高二化学选修第一节 油脂教学案人教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第4章第一节油脂》教学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中的《油脂》。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是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素,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本节课学习的油脂与人们生命、生活息息相关,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丰富生活常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释一些现象,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加深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油脂的概念

难点油脂的结构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醇、酸、酯等很多有机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有机化学基础,学生对烃的衍生物中各种官能团的结构、性质和反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学习过程中既对前面所学习的知识复习和巩固,加深认识和理解,同时有助于对新知识的掌握。同时,由于本部分学习的油脂与人们生命、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导学案、课内探究导学案、教材

2、教师:幻灯片、植物油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植物油若干、两人一组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酯 任何醇或酚 任 何 酸 包 含 油 脂

[讲]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

[板书]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R 1、R 2、R 3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

[讲]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天然油脂大多是混甘油酯。

[板书]3、油脂的分类

[讲]按常温下的状态分:油 (常温下呈液态,如植物油脂);脂肪 (常温下呈故态,如动物油脂)。

[板书]按油脂分子中烃基是否相同分

???不相同)混甘油酯(相同)单甘油酯(321321R R R R R R

[合作探究]1、油脂与矿物油是否为同类物质?

不同,油脂属于酯类,矿物油烃类。

2、天然油脂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天然油脂是未进行分离提纯的油脂,都是由不同的甘油酯分子和其他杂质组成的混合物。

3、单甘油酯是纯净物,混甘油酯是混合物,对吗?

是否纯净物不是取决于R 是否相同,而是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相同。同种单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或同种混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都是纯净物。反之是混合物。

[小结]天然油脂大都为混甘油酯,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同一分子中的321R R R 不同,二是天然油脂由不同分子组成的混合物。

[板书]4、油脂的饱和程度对其熔点的影响。

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脂熔点较高,呈固态。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脂熔点较低,呈液态。 [讲]平日家中做汤放油,油浮在水面上还是溶于水中?衣服上的油渍怎样能洗净?

[探究实验]演示植物油在水、苯、汽油中的溶解性。

[投影]1.(1)取一支试管,注入2毫升水。

(2)向(1)中滴入几滴食用油,振动试管,静置,观察现象。

2.用汽油擦洗布片上的油渍,观察现象。

3.振动盛有食用油的试剂瓶,观察现象。

4.用手摸食用油,可以感觉到_______。

[投影]

现象:油浮在水面上而不溶于水中。

结论:(1)食用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2)食用油不溶于水。

现象:布片上的油渍能用汽油擦洗干净。

结论:食用油易溶于汽油。

现象:食用油的粘度比较大。

结论:食用油的粘度比较大。

感觉到:食用油的油腻感明显。

[板书]二、、油脂的性质

1、物理性质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乙醚,苯等有机溶剂。

[讲]纯净的油脂是无色、无嗅、无味的物质,室温下可呈固态,也可呈液态,油脂的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小结]因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因而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

的熔点影响很大。一般地,由饱和的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形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在室温下呈液态,由于各类油脂中所含的饱和烃基和不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熔点。饱和烃基越多,油脂的熔点越高,不饱和烃基越多,油脂的熔点越低。

[当堂检测]1.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A.煤油B.润滑油C.凡士林D.牛油

2.将下列物质分别注入水中,振荡后静置,能分层浮于水面的是()

1溴苯2乙酸乙酯3乙醇4甘油5油酸甘油酯⑥硝基苯

A.全部B.125⑥ C.25D.1⑥

3.证明硬脂酸是弱酸的是()

A.加饱和碳酸钠溶液B.加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C.向硬脂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D.硬脂酸甘油酯能水解

4.下列物质不是同系物的有()

A.油酸和硬脂酸B.乙酸和硬脂酸

C.乙酸和丁酸D.油酸和丙烯酸

[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油脂(1)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1、油脂定义: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叫油脂

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R1、R2、R3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

3、油脂的分类

按油脂分子中烃基是否相同分

???不相同)混甘油酯(相同)单甘油酯(321321R R R R R R

4、油脂的饱和程度对其熔点的影响。

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脂熔点较高,呈固态。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脂熔点较低,呈液态。

二、油脂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乙醚,苯等有机溶剂。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讲解验证实验5分钟,反思总结与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剩余环节30分钟能完成教学内容。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研究本节课,争取更科学的教学设计,也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十一、参考答案

1.D 2.C 3.C 4.A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语文 古今励志对联趣味素材 新人教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语文古今励志对联趣味素材新人教版 1.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2.宁静而致远;淡泊以清心 3.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4.勤能补拙;学可医愚 5.处世当克己短;交友应学人长 6.无情未必真豪杰;有度方为大丈夫 7.心平气和千佳骈集;意粗性躁一事无成 8.浮躁一分到处便招忧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9.气忌躁言忌浮才忌满学忌浅;胆欲大心欲细智欲圆行欲方 10.宴宾时多省点油盐米菜;报告里少吹些德绩能才。 11.献身国事汗青自是载功绩;致力民生百姓定当传口碑 12.从闾里来应记乡村尤窘迫;掌政权后当思华夏待繁昌。 13.大贪勿赦小贪勿宥不信官场生腐败;正气皆彰邪气皆除定然社会愈繁荣。 14.官路不通钱作马;权城欲破色为军。 15.诗书济世;诚信兴邦。 16.神剑高悬除腐败;浩歌齐唱倡廉风。 17.疾风知劲草;大雪见青松 18.高瞻远瞩公仆志;作假弄虚政客风 19.官正廉为本;民强德奠基 20.公仆凭一颗丹心报国;政客靠两支黑手捞钱。 21.蛀虫枯大树;蝼蚁毁长堤 22.两袖清风,耿耿丹心报国;一身正气,铮铮铁骨为民。 23.官廉政善江河丽;国泰民安岁月新。 24.克己奉公,焦裕禄、孔繁森、流芳百世;贪脏枉法,胡长清、陈克杰、遗臭万年。 25.琢完白璞方成玉;吹净黄沙始见金。 26.悟空手上千钧棒棒打妖男魔女;包拯堂前三口铡铡收污吏贪官。 27.至善和谐弦歌不辍;亲民廉政众口皆碑。 28.国盛民强党风进步;天青日丽正气恢弘。

29.璧玉留洁因瑕去;稻花生香缘稗除。 30.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于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 31.剑悬青天,看硕鼠谁敢掠利刃;情系桑梓,为人民无悔献青春。 32.虚竹幽兰生静气;和风朗月喻天怀 33.学不自满可言博;修而无我能达道 34.学当自发不为名;善应心甘非图报 35.学浅自知能事少;礼疏常觉慢人多 36.学问多自虚心得;风物长宜放眼量 37.言以思忠归浑厚;气因善养得和平 38.言语中尽可积德;妻子间也是修身 39.眼界高时无碍物;心源开处有清波 40.眼于局外看自我;人在心中求真如 41.一人知己亦已足;毕生自修无尽期 42.以诚换得天下怨;用心感知世上音 43.意淡名利喜风雨;心怀山川忘红尘 44.意闲闲意意自在;心静静心心自观 45.淫逸能废卧龙才;娇奢可夺帝王心 46.英雄不与剑上论;丈夫只在智中取 47.鹦鹉前头休多语;小人身边须慎行 48.鹰隼入云睐所向;骅骝得路慎于平 49.用权且须留三分;与人最宜宽一丈 50.用心计较般般易;退步思量事事难 51.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52.有守有为识进退;无物无我生妙相 53.渔樵以外清景少;松竹之间风骨多 54.与世不言人所短;临文期集古之长 55.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56.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作人 57.欲无后悔须修己;各有前因莫羡人 58.欲知世味须尝胆;不识人情且卧薪

●第4章 电子在原子中的分布.

第4章 电子在原子中的分布 习题解答 2.1 假设原子是一个球体,原子半径为100pm ,原子核的半径为10–3pm ,试计算原子核和原 子体积的比值。 解:设原子核的半径为r ,原子的半径为R ,则 原子核的体积34π 3r V =核,原子的体积34π 3 R V =原 39331563334π 10pm 310410pm π 3 r V r R V R --=====核原原子的体原子核的体积积 2.2 试计算波长为401.4nm (相当于钾的紫光)光子的质量。已知光速c =2.998×108m·s –1,h =6.626×10–34 J· s 。(提示:光子的动量p =光子质量m ×光速c = h λ) 解:已知λ=401.4 nm =4.014×10–7 m c =2.998×108m·s –1,h =6.626×10–34 J· s =6.626×10–34 kg ·m 2 · s –1 由p =m ×c =h λ可计算得到光子的质量: 3421 368176.62610kg m s 5.50610kg 2.99810m s 4.01410m h m c λ-----???===????? 2.3 假若电子在10 000V 加速电压下的运动速度v 为5.9×107 m·s –1,试求此电子的波长。(提示:利用德布罗意关系式h mv λ=) 解:已知电子质量m =9.11×10–31 kg v =5.9×107 m·s –1 h =6.626×10–34 J· s =6.626×10–34 kg ·m 2 · s –1 根据德布洛依关系式: 3421 1131716.62610kg m s 1.210m 0.012nm 9.1110kg 5.910m s h mv λ-----???===?=???? 可见电子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400~750nm)短得多。 2.5 说明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和取值的要求,并说明n ,l 和m 之间的关系。 答:(1)主量子数n 是表示原子的电子层数的。用它来描述原子中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 区域离原子核的远近。n 的取值范围是n =1,2,3…(正整数); (2)角量子数l 是表示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的,对于给定的n 值,l 只能取小于n 的整数值,l 的取值范围是l =0,1,2,3… (n –1); (3)磁量子数m 是决定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不同伸展方向的,m 的取值与角量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项羽之死》优秀教案 人教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项羽之死》优秀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 2、把握文章内容,联系旧课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3、以读促写,通过单项训练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曾在高一时学过《鸿门宴》,大家对项羽有了比较深入客观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同样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项羽之死》,来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进一步学习如何分析评价一位历史人物。 回答项羽的形象:英雄、莽夫、勇猛、有勇无谋、自负、妇人之仁等。 《项羽之死》记述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 二、朗诵全文 (作用: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能更好的表现文中描写的历史场景,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脑显示: 1、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设疑、解疑:通过交流、讨论,解决心中疑惑。 3、提交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有美人名虞”,但是并没有以后世流传的“虞姬”其名称呼;直到唐《括地志》等书才出现“虞姬”其名。当然,“姬”只是代称,并非虞姬的本名。虞姬其人有姓无名,名早已漶灭在历史断裂的黑洞里了,五代时期的词牌名则干脆以“虞美人”呼之。 《楚汉春秋》中记载的“美人和之”的和歌,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三、梳理知识点,解决疑难问题 (一)确认书下注解在的重点词句 (二)补充讲解 1、项王军壁垓下:名词—动词,驻守 岸土赤而壁立:名词—状语,像墙壁一样 2、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 3、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盖,胜过、压倒、超过。 4、项王泣数行下:眼泪 5、平明(平旦)天亮 6、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 译:能跟从的骑兵一百多人罢了。 7、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酯油脂》教案-新版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三课时酯油脂 【学习目标】 1. 了解油脂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 了解酯、油脂的共同性质与特征反应。 【教学重点】油脂的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油脂的水解反应。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通常是把“油脂”两个字连在一起出现,那么“油”和“脂”是同一层含义吗?一般“油”是指从植物果实中榨取出来的,“脂”通常是固体物质,在动物体内含有脂肪。在“油”类中麻油是香气最浓的了,动物脂肪在烹饪过程中有香味逸出。我们知道花草也是有香味的,它的香气和油脂的一样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8的内容。 1. 许多水果、花卉有芳香气味,这些芳香气味是水果、花卉中含有的有机物——的气味。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就是一种。 2. 花生油、豆油或菜籽油是从中榨取出来的,牛油、羊油是动物体内含有的。植物油通常呈,动物脂肪通常呈,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思考】酯和脂一样吗?油脂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引入】鸟语花香,花香来自何处? 走过某家厨房,麻油炒菜,香气扑鼻,香气来自什么物质? 烤肉四处飘香,来自什么物质? 引入概念: 酯:醇跟酸发生酯化反应的生成物 脂:动物体内的脂肪,固态 油:植物的果实,液态 回顾酯的制备。 【学生活动】阅读自学教材第68页《信息提示》的“油脂的分子结构”。 【师】下面我们介绍高级脂肪酸、甘油的有关知识。

高级脂肪酸:有机酸RCOOH,烃基中的碳原子多达十几个; 如硬脂酸C17H35COOH。 甘油:丙三醇,能与水互溶,具有吸湿性,常作护肤品的保湿剂。结构简式为CH2-CH-CH2 OH OH OH 【师】我们知道酸和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写出硬脂酸和甘油间发生的酯化反应。 【生】板演。 【板书】一、油脂: 1.组成元素:C、H、O 2.定义: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酯化反应生成的甘油酯。 3.分类:油,常温下为液体; 脂肪,常温下为固态。 4.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 【师】大家平时在喝汤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油的什么地方?衣服上不小心沾上油渍,通常如何处理? 【生】思考,讨论。 【板书】二、油脂的物理性质: 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 【师】油脂也是一种酯类。那么什么是酯? 【生】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师】我们知道酯化反应是个可逆过程: 酸+ 醇酯+ 水 所以,酯也可以和水反应生成酸和醇,这个过程我们称为酯的水解。 【实验】(1)在小烧杯中加入约5g新鲜动物脂肪(如牛油)、6mL95%的乙醇,微热使脂肪完全溶解。 (2)在(1)的反应液中加入6mL40%氢氧化钠溶液,边搅拌边小心加热,直至反应液变成黄棕色粘稠状。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振荡,若无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反应液中的油脂已完全反应,否则要继续加热反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第6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第6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 发展 ■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 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 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在民族资产阶级看来,发展工商业的大好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 涌现。1911-1913年,全国共成立实业团体72个,几乎遍及所有省区,海外华侨也大规模投资国内产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在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1912-1919年的8年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3000多万元,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1912-1922年,纱锭由50余万锭增至近160万锭,平均年增长率为12.1%;布机由2616台增至6675台,年平均增长率为11%。纺织业由长江下游的上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 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的第二大工业。由于洋面粉输入减少,欧洲需求增加,中国面粉除扩大内销外,还大量出口,面粉业蓬勃发展。1911年全国有面粉厂大约40家,资本600多万元;1919年增至120多家,资本约4500万元。此外,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 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机器采煤量的75%,拥有中国布机总数的59%,日本资本控制了中国钢铁生产能力的94%。 资料卡片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数学 4.1.1 圆的标准方程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2.doc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数学 4.1.1 圆的标准方程学案新人教A 版必修2 预习目标 回忆圆的定义,初步了解用方程建立圆的标准方程. 一.预习内容 1:圆的定义是怎样的? 2:圆的特点是什么? 二.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那些疑惑,请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特点,能根据所给有关圆心、半径的具体条件准确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能运用圆的标准方程正确地求出其圆心和半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培养学生利用求曲线的方程的一般步骤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圆的标准方程,解决一些如圆拱桥的实际问题,说明理论既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可以适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学习重点:(1)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步骤;(2)根据具体条件正确写出圆的标准方程.学习难点:运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如何建立圆的标准方程呢? 1.建系设点

2.写点集 3.列方程 4.化简方程 探究二:圆的方程形式有什么特点?当圆心在原点时,圆的方程是什么? 例1 写出下列各圆的方程:(请四位同学演板) (1)圆心在原点,半径是3; (3)经过点P(5,1),圆心在点C(8,-3); 变式训练1:说出下列圆的圆心和半径:(学生回答) (1)(x-3) +(y-2) =5; (2)(x+4) +(y+3) =7; (3)(x+2) + y=4 例2 (1)已知两点P (4,9)和P (6,3),求以PP为直径的圆的方程;(2)试判断点M(6,9)、N(3,3)、Q(5,3)是在圆上,在圆内,还是在圆外?

高中化学《油脂》教案示例

高中化学《油脂》教案示例 第三节油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2.使学生了解工业上制肥皂的原理及简单生产过程; 3.使学生了解合成洗涤剂的优缺点; 4.使学生了解油脂与日常用品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油脂的氢化和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 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通过复习酯的结构和性质引导学生认识油脂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用具 猪油、羊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 肥皂的合成和肥皂去污原理的录像带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人类生命活动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中些能作为供能物质 [生]糖类、油脂、蛋白质

[引入新课]我们这节课就学习第二类供能物质——油脂 [板书]第三节油脂 [展示]猪油、羊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的样品 [师]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油脂它们外观有何不同 [生]有的呈固态有的呈液态 [师]对室温下动物油一般呈固态叫做脂肪植物油一般呈液态叫做油油脂是脂肪和油的总称 [板书]油脂 [问]有些同学认为多吃肥肉就会使人发胖因为肥肉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那么不吃肥肉就不能使人发胖人体内的脂肪都是由摄入的动物油脂转化成的 [生]不是摄入过多的糖类也可以使人发胖因为糖类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可以转化为脂肪 [师]好些同学怕吃胖脂肪多了不好看其实人体中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种备用能源当人进食量小摄入食物的能量不足以支持机体消耗的能量时就要靠消耗体内的脂肪来提供能量满足机体需要每克脂肪提供的能量比每克糖类提供能量的2倍还多!而且油脂还可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因此我们每天都需要摄入适量的油脂 那么油脂和前面学过的汽油、柴油是不是一回事呢请同学们想一想汽油、柴油的主要成分属于一类化合物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语文 专题复习 常见双音节古今异义词举例(1)讲义 新人教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常见双音节古今异义词举 例(1)讲义新人教版 1.亲戚今义:旁系亲属;古义:指父亲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更衣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4.非常今义:很、大(副词);古义:意外事故(名词);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5.殷勤今义:热情、周到;古义:关切、问候。 例如: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7.春秋今义:①夏季、秋季;②时代名称;古义:①年龄。②一年。③书名。 例如:①天子春秋鼎盛。(《治安策》)②蝼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③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8.结束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古义:整装。 例如:婉贞于是集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9.约束今义:限制;古义:①盟约。②法令制度。 例如: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例如: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 (《治平篇》) 11.牺牲今义:为正义而死;古义:作祭礼的牲畜。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12.交通今义:来往和运输;古义:①勾结。②互想通连。 例如:①因其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 ②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13.秋天今义:秋季古义:秋季的天空。例如: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4.可恨今义:令人憎恨;古义:痛惜。 例如: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马钧传》) 15.怠慢今义:冷淡、待人不够殷勤;古义:松懈、轻忽。例如: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 16.丈人今义:岳父;古义:①老人。②长辈。 例如:①愿丈人一言而生。(《中山狼传》) ②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常见双音节古今异义词举例(2) 1.风流今义: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古义:①杰出、英俊。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③学问才华,雍容的风度。 例如: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亦壁怀古》)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 2、.操持今义:料理、筹划;古义:拿着。例如: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传》) 3.开张今义:店铺开业;古义:广泛。例如: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4.1油脂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一节《油脂》 一、教学内容 1、课标中的内容 《有机化学基础》主题2 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第4点: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活动与探究建议⑥实验: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 2、教材中的内容 本节是第四章第一节《油脂》,本节书是化学2中的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应注意知识的衔接、拓展与深化。在化学2中由于油脂的结构复杂,学生已有知识还不足以从结构角度认识油脂的性质,课标只要求从组成和性质上认识。在选修5中,本章安排在烃的衍生物之后,学生对烃的衍生物中各种官能团的结构、结构和反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的认识和理解。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突出强调“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基本思想。同时,本节又是烃的衍生物知识的延续和发展,即从单官能团的化合物和发展到多官能团的化合物,从小分子延续和发展到高分子。为学习合成高分子作好铺垫。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酯的结构和性质,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 2、学习方法方面:经过高一一年及对有机中烃和烃的衍生物的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及比较学习能力。 三、设计思想 总的思路是先设置情景,让学生通过对酯的结构和性质的复习,引入对油脂的结构和性质的类比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的实验探究,加深学生对油脂性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 1

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油脂的概念。 (2)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3)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油脂知识与其结构联系起来,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4)使学生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氢化、水解和皂化反应) (5)常识性介绍肥皂、合成洗涤剂与人体健康等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实验、探索实验、阅读材料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和分析,不断地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从问题中获得新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通过对肥皂制取的探究,认识化学对日常生活生活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油脂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油脂氢化、水解的基本原理;结构决定性质原理的应用。 六、教学过程 1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语文《骑桶者》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语文《骑桶者》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 小说欣赏》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卡夫卡及其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 2、了解卡夫卡和现代派文学的关系。 3、理解小说题旨的多义性,透视“周围人”的冷漠,学会与人沟通。 4、理解虚构对于小说表达的重要性,以及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二、预习导引 ⒈作者简介: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现代派小说的鼻祖,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20世纪德语小说家。代表作有:《城堡》《审判》《美国》《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自己的鼻祖。 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人言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 卡夫卡将巴尔扎克手杖上的“我能摧毁一切障碍”的格言改成了“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 2.字词积累 一、字音 煤屑不啻门槛费劲与劲旅平趴地窖穹顶蔑视 二、字形、字义 奔驰与松弛倒毙与惩前毖后、枪毙遭殃与怏怏不乐、泱泱大国 三、合作探究 问题1:第一段景物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问题2:第一段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来写“我”?刻画了“我”怎样的性格特点? 问题3:“我”为什么要骑桶飞着去买煤? 问题4:试就文中“老板娘”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分析。 问题5.文章结尾“就这样,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一句意味深长,请简要分析。

问题6.意大利著名作家安贝托·艾柯说:“当我们踏进小说林的时候……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例如狼会说话的事实。”请结合这篇文章的艺术表现手法及效果,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2、3题见《学海导航》111页 4.参考答案:文中老板娘是一个生活富足,拥有一定资产的极端自私、势利、冷酷的私营主形象;她自私,一心惦记自己的生意,家人的健康与幸福;她势利,对不能“马上”支付煤款的老顾客视而不见;她冷酷,对行将冻死的乞者毫不同情,非但不予施舍,还试图用围裙将他扇走,得逞后又现出轻蔑与满足的神情。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5.参考答案:这里的“冰山区域”是一种冷酷的象征,揭示了那个社会冷酷的本质,它使无数穷人陷于无助与绝望的境地,以此深化了主题。 解析:理解句子含意应首先理解字面意思,然后结合语境揣摩其在文中的意思。“冰山”是冷的代名词,“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是“我”生活在社会冷酷的一角,这也就深化了作品主题。 6.参考答案:这篇小说运用了对比、象征、夸张等一系列表现手法,特别是“我”骑着煤桶去讨煤这一情节的安排,看似虚假荒诞,却反映了生活的真实。空桶是匮乏、冀求的象征,正是在艺术的空桶的飞翔中,我们见识了生活的沉重,将生活的沉重用文学的轻逸来表现,是以“轻”表达本质的“重”,表面的不真实写出了文学的真实,这也是作为西方表现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卡夫卡惯用的技法,所以,如安贝托·艾柯所言:“当我们踏进小说林的时候……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例如狼会说话的事实。” 四、课堂检测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我极不寻常地高高漂浮在煤店老板的地窖穹.(qióng)顶前。 B.可是煤店老板对于我的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而煤店老板对我来说不啻.(chì)是天空中的太阳。 C.所有别的顾客你们确实供.(gòng)应过了。啊,但愿我能听到煤块在这只桶里滚动的响 声! D.由于饥饿难当,奄奄一息,快要倒毙在门槛.(kǎn)上,女主人因此赶忙决定,把最后 惨剩的咖啡倒给我。 答案:B 解析:A项,漂浮—飘浮;C项,“供”应读“gōng”;D项,惨剩—残剩。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描写的是人被异化为甲壳虫,最终被人们抛弃的故事,作品在______和夸张中显示了深刻的主题思想。 (2)小说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它经由想象所呈示出的那个世界是一个相对______于现实的虚构世界。 (3)随着现代小说家们文体意识的______增强,他们让读者认识到,小说是有别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那个现实世界的。 A.荒谬独力逐渐B.荒诞独立逐渐 C.荒诞独立逐步 D.荒谬独力逐步 答案:B 解析:“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荒诞”,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独立”,有不依靠他人的意思;“独力”,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逐渐”,渐渐;“逐步”,一步一步地,强调步骤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觉新知道他们虽说是来同他商量事情,其实他们还是固执己见 ....,不肯听从劝告。 B.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养成了麻木不仁 ....的恶习。

《第四章第一节油脂》教学设计

《油脂》教学设计 广州市六十三中学化学科苏慧贤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油脂的概念。 2、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3、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油脂知识与其结构联系起来,了解油 脂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4、使学生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氢化、皂化和水解反应) 5、常识性介绍肥皂、合成洗涤剂与人体健康等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设计实验、探索实验、阅读材料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1.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和分析,不断地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从问题中获得新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勤思、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是第四章第一节《油脂》,本节书是化学2中的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上,注意知识的衔接、拓展与深化。在化学2中由于油脂的结构复杂,学生已有知识还不足以从结构角度认识油脂的性质,课标只要求从组成和性质上认识。在选修5中,本章安排在烃的衍生物之后,学生对烃的衍生物中各种官能团的结构、结构和反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的认识和理解。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突出强调“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基本思想。同时,本节又是烃的衍生物知识的延续和发展,即从单官能团的化合物和发展到多官能团的化合物,从小分子延续和发展到高分子。为学习合成高分子作好铺垫。 三、教材处理 整节重点难点:油脂的结构、油脂的皂化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难点:油脂的概念和组成结构 第二课时重点难点:油脂的化学性质 教材中,主要突出油脂的化学性质,而水解反应和氢化反应的原理则是整节书的重点和难点。 建议将本节书分两个课时教学:第一节着重知识的迁移。先从学生已经了解过的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引出油脂的结构和组成;第二节着重新知识的理解。开始还是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1. 【题目】右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充分 表现了人体之美,这种风格的绘画在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古希腊 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不包括 ( ) A.民主政治的发展 B.人文精神的影响 C.工商业高度发达 D.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 【答案】D 【解析】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从事商业的人们是不会有安土重迁思想的,安土重迁思想是自然经济下人们的一种观念。 2. 【题目】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 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 【答案】C 【解析】古希腊哲学家强调人的价值,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体的和谐、完美、崇高,可以被运用到一切造型艺术和社会生活中。这种思想影响了古希腊的方方面面,成为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故答案选C项。 3. 【题目】右图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众神之神——宙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希腊的神,人形化 B.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人文主义的色彩 C.古希腊人是根据自己的形象描绘神 D.古希腊的人和神没有区别 【答案】D 【解析】本题为反向选择题,看图片结合所学内容不难判断虽然神和人的形象差不多,但还是有区别的。 4. 【题目】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古希腊神话的主要特点。这一特点突出表明了() A.古希腊人对神的敬畏和崇拜 B.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 C.古希腊哲学家主要研究“神”的本质 D.古希腊城邦制度的高度发达 【答案】B 【解析】观察图片可以得出古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众神的人格化,它折射出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故正确答案为B。 5. 【题目】右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4.1油脂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4.1 油脂教案(2)(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一节油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油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初步了解肥皂去污原理和合成洗涤剂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结构决定性质”来讲解油脂的性质和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2、提高科学素养,丰富生活常识,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 康等日常 生活问题,让学生体验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生命的化学”。 【教学重点】油脂的概念、结构;油脂的化学性质、油脂的氢化及皂化反应等概念。 【教学难点】油脂的结构、油脂的皂化反应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引入】营养不良的图片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营养素:能提供动物生长发育维持生命和进行生产的各种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元素或化合物。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维生素和水。 【过渡】这些营养素在生命活动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它们有哪些性质呢

第一节 油脂 一、组成和结构 1、有关概念: 油脂: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天然油脂都是由不同的甘油酯组成的混合物。 说明:R 、R ’、R ’’分别代表高级脂肪酸的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高级脂肪酸:碳原子数为15或以上的脂肪酸。 【讲解】组成油脂的脂肪酸种类较多,但多数是含偶数个碳原子数的直链高级 脂肪酸,其中以含16和18个碳原子的高级脂肪酸最为常见,有饱和 的也有不饱和的。 【P74】油脂中常见的高级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软脂酸(十六酸,棕榈酸)C 15H 31COOH (固态) 硬脂酸(十八酸) C 17H 35COOH 不饱和脂肪酸:油酸(9-十八碳烯酸) C 17H 33COOH (液态) 亚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C 17H 31COOH 【看书】P74资料卡片——必需脂肪酸:不能在人体中合成、但是又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 P75资料卡片——鱼油:DPA (心脑血管)和DHA (记忆) 【板书】简单甘油酯:R 、R'和R''相同 混合甘油酯:R 、R'和R''不同 CH R'R''CH 22O O O C C C O O O R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三数学10月月考试题文(无答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三数学10月月考试题文(无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复数113i z =-,232i z =-,则2 1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已知等差数列中,,,则 的值是( ) A. 64 B.30 C.31 D. 15 3.根据如下样本数据: x 3 4 5 6 7 y 4.0 2.5 0.5 -0.5 -2.0 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若a=8.4,则估计y 的变化时,若x 每增加1个单位,则y 就( ) A. 增加1.2个单位 B. 减少1.5个单位C. 减少2个单位 D. 减少1.2个单位 4.已知集合M={x|x 2+x ﹣12≤0},N={y|y=3x ,x ≤1},则集合{x|x ∈M 且x ?N}为( ) A .(0,3] B .[﹣4,3] C .[﹣4,0) D .[﹣4,0] 5.已知三个数a=0.60.3,b=log 0.63,c=lnπ,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c <b <a B .c <a <b C .b <c <a D .b <a <c 6.已知命题p :?x ∈R ,x ﹣2>lgx ,命题q :?x ∈R,x e >1,则( ) A .命题p ∨q 是假命题 B .命题p ∧q 是真命题 C .命题p ∧(?q )是假命题 D .命题p ∨(?q )是真命题 7.已知平面向量()1,2a =-,()4,b m =,且a b ⊥,则向量53a b -= ( ) A. (7,16)-- B. (7,34)-- C. (7,4)-- D. (7,14)- 8.直线y=kx+1与圆(x ﹣1)2+(y ﹣1)2=1相交于A ,B ,两点,若|AB|≥,则k 的取值范围( ) A .[0,1] B .[﹣1,0] C .(﹣∞,﹣1]∪[1,∞) D .[﹣1,1] 9.设F 1,F 2分别是椭圆22 221x y a b +=(a >b >0)的左、右焦点,过F 2的直线交椭圆于P ,Q 两点,若∠F 1PQ=60°,1PF PQ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13 B .23 C .233 D .33

化学教案《油脂》

化学教案《油脂》 课题:高二化学第五章第六节《油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油脂的存在、组成、结构、重要性质和用途; 2、了解肥皂的成份、工业制取原理和过程; 3、认识油脂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进行科普教育; 4、指导运用旧知认识新知的方法,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油脂氢化、水解的基本原理;结构决定性质原理的应用 教学用品:投影仪、试管、胶头滴管、猪油、菜籽油、溴水、高锰酸钾溶液等 教学思路与设想:

由于本节处于高二有机化学的最后,既具有探索新知,又具有运用旧知的作用。因此,本节教学从复习旧知识入手,由生活中的现象展开,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多回忆、多思考、多动笔,共同研讨中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油脂的存在组成结构性质用途为线索,最后总结重点知识、练习巩固结束课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提问]1、请与出甘油及几种已学的高级脂肪酸的结构式(教师巡查) 2、甘油与硬脂酸等能反应吗?试与出有关反应方程式。(一个学生板演,教师不作评价) [投影]1、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同右栏) O

2、酯的通式:R—C—O--R/ 于:酸醇 [讲述]其它高级脂肪酸也可发生类似的反应。从它们的结构看,应属于?类物质。它们是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动物脂肪、植物油的成份统称油脂。这节课就来探讨油脂的有关化学知识。 [板书]课题,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156~157 序言部分 ·学生书写后,同桌交换指正。 CH2—OH C17H35COOH(硬脂酸) CH—OH C17H33COOH(油酸) CH2—OH C15H31COOH(软脂酸) ·学生回答后,书写反应式: CH2—OH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教材分析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这些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他们铲除专制主义、实现政治民主化成果,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第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性特点。尽管上述国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岁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资产阶级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并通过立法来限制和制约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也都通过立法保证资产阶级的利益。这种政治模式的建立,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维持稳定秩序、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本单元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共和制、法国的议会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做了剖析,指出这些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斗争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其中英国的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其所建立的现代民主政治模式表明了近现代议会民主政治的开端,其意义极为重大,所以在本单元中首先来考察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提高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注重合作、探究学习。横向纵向的比较比较必不可少,有助于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英国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过程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人类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2、难点: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对本节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议会民主制的特点等。 四、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以及法国大革命。但是由于学生对世界历史不很熟悉,特别是不大了解世界近代以前的历史,建立学生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先花一点时间了解相关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才能比较深入地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历史背景以及在历史上的作用。另外,还建立同学们带着问题,在比较中进行学习,以便在接下来的单元里更好地掌握各国政治制度的共性和各自特点。 五、教学方法 1、情景再现,分析材料,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对联》教案 人教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对联》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如起源、特点、种类等。 2、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3、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2、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联不仅是一种艺术,而且还很实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对联,如我们过春节要贴春联,说到春联2005年春节晚会有副对联湖南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湖北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青海上联:水泽源流江河湖海; 甘肃下联:金银铜铁铬镍铅锌 重庆上联:朝天门喜迎天下客; 天津下联:天津港笑纳万国风。 钟声敲响时: 上联:上下五千年,太平盛世欣今日,听钟乐和鸣,八方共饮复兴酒; 下联:纵横九万里,锦绣中华创未来,看龙狮劲舞,四海同吟发展歌; 横批:盛世大联欢。 生活中你还见过其它类型的对联吗?(给人祝寿送上一副寿联有朋友结婚赠上一副婚联,哀悼死者,我们送挽联) 此外各行各业,都用得上对联昨天看到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虽是毫末技艺,确属顶上功夫,请大家猜一猜这是用于哪个行业的对联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东放 自上而下看左传,书朝右翻 出上联的人很坏,他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全用完了,看你怎么办?!而且上联是一俗景,没多少意境在里面,就是一句大实话! 下联对得巧妙,看上去也是一句大实话,但却是雅居里的干活。而且巧妙地把上、下、左、右很好地用在里面了。 什么是对联,对联对联,既相关又相联,这两个字已经把它的内涵说清楚了:对是核心是本质,它包含对仗对偶对应对比这样一些内容.如果用对联来形容对联就是,对仗两行字,相成一副联.它是字面音节两两相对的汉语语句组成的文学样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同时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学样式它就像我们的京戏一样成为了国粹,中国楹联学会已申报将它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对联的历史 (宋)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就是对联,今天我们学习对联的有关知识,并学会写简单的对联。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