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著名战役

历史著名战役

历史著名战役
历史著名战役

历史战役

牧野之战

时间:公元前1046年2月,地点:今河南

博弈:周武王vs商纣王

结果:纣王兵败自焚,周灭商评价:中华文化形态的定鼎之战纪元前1046年2月,当看似弱小的数万武王麾下,经过一天血战,大破堪称巨人的商纣王“七十万”之师,看着那昔日的霸王拥着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玉器,无奈自焚之时,他们谁都不可能想到——这是殷商五百年文化体系幻灭的葬礼,更是中华文化体系淬火重生、涅槃升腾的典礼。从此,绵延三千年、兼收并蓄,至今仍充满生机的传统中华文化,终于成为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一极,挥就出至上荣光与惨痛磨难并存的、恢宏历史画卷。

长平之战

时间:公元前260年4月~9月地点:今山西

博弈:秦军(白起)vs赵军(赵括)

结果:秦军大胜,坑杀40万降卒评价:中华2000年铁血帝制的定鼎之战白起一夜之间坑杀400000赵国俘虏和纸上谈兵的赵括的戏剧人生,大约是长平之战留给我们后人的至深记忆。只是,这记忆中,充溢苦涩与暴戾的成份,细细品味,断无值得为此开怀的理由。踩踏在万众尸骨之上的白起,在用铁血强力成就了自己丰功伟业的同时,也使得大秦帝国一统江山之路遽然间坦荡无比,几近水到渠成。只是,随之到来的、绵延2000余年的中华帝国制度,也终于命中注定般地充溢着怪异与暴戾的文化基因——铁血、阴谋、功利、无情、没信用、非理性、泯人性——依如它的脱胎母体,依如那个异型般的长平之战。

宋辽岐沟关之战,中原文明转入全面消极战略防御的开端

片石之战

时间:公元1644年4月

博弈:大顺军(李自成)vs 明清联军(吴三桂多尔衮)

结果:大顺军溃败,成就大清入主中原之路评价:决定三百年大清王朝基业的开山之战

淝水之战

时间:公元383年11月

博弈:东晋军(谢安)vs 前秦军(苻坚)

结果:8万东晋军大败80万前秦军评价:鼎定两百年中国历史走向的大战。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源出自淝水之战的这些成语故事充分凸显着此次战役的传奇气质——神了!的确,以不足八万之众,瞬间将号称百万的巨人击倒,遍观人类历史,堪称独一无二、空前绝后,不神才怪。

涿鹿之战

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它也是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长勺之战(今山东)人物:齐鲁

齐桓公派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部)相遇。鲁军按兵不动,齐军三次击鼓发动进攻,均未奏效,士气低落。之后鲁军一鼓作气,打败齐军。后乘胜追击,获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鄢陵之战yan(第一声)

地点:今河南

楚军的失败,使晋国得以重整霸业。此战,晋军根据楚军阵势和地形特点,当机立断,改变部署,加强两翼,击败楚军,是中国古代灵活用兵的著名战例。

泓水之战(今河南)

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一次作战,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因思想保守、墨守成规而导致失败的典型战例之一。

马陵之战(今河南)

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见桂陵之战),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

围魏救赵(今河南)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现在改向亲附赵国,魏惠王不由十分恼火,于是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

不到一年时间,庞涓便攻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邯郸危在旦夕。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齐国求救(此时,赵国与齐国结盟)。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出计,要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高唐佯攻魏国的军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军。而大军却绕道直插大梁。

官渡之战(今河南)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今河北)

赤壁之战,是指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一带大破八十万曹军,奠定三国三足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夷陵之战(今湖北)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刘备对东吴,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

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成功战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阖闾之子夫差,卧薪尝胆说的是夫差和勾践)

伊阙之战(今河南)

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

鄗代之战(今河北)hao(第四声)

赵国自长平之战败于秦国之后,国力大大削弱。而燕王喜不听乐间劝告,决意发兵攻赵国。廉颇分析燕军的来势后认为,燕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之长途跋涉,人马困乏,遂决定采用各个击破的方略。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井陉之战(今河北)xing(第二声)

公元前204年爆发的井陉之战,是楚汉战争中汉王刘邦派赵王张耳率领三万汉军与韩信、张苍以及高邑率领单独的缻度军会合,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一带对赵军的牵制作战。而汉王刘邦率领信武侯靳歙、蒯成侯周绁、绛侯周勃、广严侯召欧趁机从成皋北渡黄河攻下赵国都城邯郸、襄国平定赵国。陈余在井陉关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时不得不率赵军出战,井陉之战汉军以数万精锐一举歼灭号称20万的赵军,北平侯张苍俘虏赵军主将陈余,汉王与张耳、韩信会师与襄国而平定赵国。

潍水之战(今山东潍河)

潍水之战是楚汉时期重要的一场转折性战役,此战汉韩信、曹参、灌婴不但消灭了齐楚仅余的一只有生力量,斩断西楚之右臂,并且占领三齐之地,实现迂回到西楚后方并对其战略包围的有利局势。可以说此战扭转了楚汉之间的根本局势,使楚汉之争逐渐明朗化,形成一面倒的局势。项羽失败已不可逆转,已经到了完全被动的防御状态;而刘邦则进入全面战略大反攻的时刻。

兖州之战(今山东)yan(第三声)

兖州之战,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太守曹操在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地区击败黄巾军的作战。此战,曹操以少胜多,不仅取得了兖州根据地,而且收编精兵数万,成为曹操的基干部队,为曹操尔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濮阳之战(今河南)pu

秦末濮阳之战,楚军和秦军两军在濮阳东大战数次,楚军连战连捷,秦军遁入濮阳城中,挖沟引河水环城自固。东汉末濮阳之战,曹操收复兖州失地,先下定陶,继克钜野,杀死吕布战半李封、薛兰,接着进攻濮阳。吕布出城迎战,曹军许褚、典韦、夏侯憞、夏侯渊、李典、乐进六将共战吕布,吕布不能支,拨马回城。

澶(chán)渊之盟,(河南濮阳)

寇准力荐北宋真宗御驾亲征,与辽萧太后一站,逼得萧太后订合约。北宋有杨家将抗辽,南宋有岳飞抗金。

东汉建武五年(29年)十月,在东汉统一关东之战中,建威大将军耿弇击灭关东割据势力张步部于祝阿(今山东齐河县境内)、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故城)等地的著名作战。

睢阳之战(今河南)sui(第二声)

至德二年( 757年),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同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兵力与杨朝宗合,共十几万人,进攻睢阳。面对强敌,张巡、许远激励将士固守,从早至午,接战20余次,士气不衰。许远自以才能不及张巡,推张巡为主帅,而自己管筹集军粮和战争物资。张巡任主帅后首先清除了内部叛将田秀荣,然后率军出城主动袭击叛军,将叛军打得大败而逃,并缴获了大批车马牛羊。张巡把这些战利品都分给了将士,自己分毫不要。这次大捷之后,朝廷拜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待御史;姚訚为吏部郎中。

郾城之战(今河南)yan(第三声)

郾城之战是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史载此役宋朝岳飞所率岳家军以少胜多,予以金军沉重打击。宋军如能乘胜前进,收复故疆大有希望。但宋高宗赵构和秦桧只图利用胜利,作为对金乞和的资本,遂下令班师,断送了这次战争的胜利成果。

以少胜多的战役:(前面是三大以少胜多)

濉水之战:项羽三万人大胜刘邦六十万人。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不足五万大战曹军八十万大军,溃起仅百余人,挟主狼狈北逃。

淝水之战:东晋八万之众对阵前秦百万大军,前秦大败,秦主被杀,国灭。、

夷陵之战:陆逊5万——数10万蜀国从此衰落,

牧野之战:姜尚、周武王

柏举之战:孙伍、伍员、磕闾3万——20万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巨鹿之战:项羽2万——40万歼灭

彭城之战:项羽3万——56万歼20万

井陉之战:韩信3万——20万灭赵,俘赵王歇

潍水之战:韩信数万——20万灭齐

兖州之战:曹操数万——数10万迫降30万

官渡之战:曹操2万——10余万歼7万余人

睢阳之战:张巡6800——13万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

郾城之战:岳飞数千——1.5 大败金军精锐

因分封而引发的战乱:

七国之乱:汉景帝时期,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故又称七王之乱。

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西晋中后期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以杨骏被杀后卫瓘、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并与贾后对抗为起始,以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宣告结束。前后历时16年,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300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靖难之变:朱棣对战朱允炆,夺取朱允炆的王位

百年世界战史十大经典战役- -

百年世界战史十大经典战役- - 20世纪是战役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在战争历史的坐标上,人类由机械化战争走到高技术战争、信息化战争。作为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战役,也从陆地、海洋走向了天空、太空,从有形的战场走向了无形的空间。难以计数的会战、空战、海战、登陆战等构成了机械化战争时代战役的主要内容,千机轰炸,百舰聚首,千辆坦克大战,几百万人的军队厮杀成为它的典型画面。一个"大"字可以说是这一时代战役的最根本特征。 60、70年代新技术革命兴起后,战争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尽管临近世纪末,战争仍处于从机械化到信息化的过渡期,但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高技术战争中,仍显示出陆、海、空、天、电全维立体作战的信息化时代战役特征和高效、低耗、精确、灵敏、即时等战役特性。随着通讯、指挥、控制、打击等战争手段日益完备,一些战术、战役行为往往能达成战略目的,战略、战役、战术3者的界限更加难以区分,战役层次在战争中的轮廓日益模糊。即使如此,20世纪仍有许多战役犹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 ⑴"大战中的大战"―――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堑壕前的大厮杀。双方共伤亡130多万人。"陆战之王"初显神威。 1916年,德军对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阵地的枢纽―――凡尔登进行重点进攻。英法联军为减轻凡尔登所受压力,在索姆河发动支援性进攻战役。2月21日,德第5集团军担任凡尔登主攻。德法两军前线兵力3∶1,火炮对比7∶1。为求胜利,双方不断加大兵力投入。 在正面15~30公里、纵深7~10公里战场上,双方共150万人的军队进行了激烈厮杀。战役第一天,德军就发射了200万发炮弹。7月1日,英法军队向驻守索姆河地区的德第2集团军发起进攻。双方共投入了153个师,约一万门火炮、1000架飞机。 英军在作战中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在由堑壕和支撑点配系的3道防御阵地上,德军进行了顽强抵抗。英法联军以伤亡61.5万人的代价仅推进了5~12公里。德军损失65万人,失去240平方公里阵地,但打破了英法联军的计划。此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阵地消耗战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此战德国大伤元气。战争向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

朝鲜战争八大经典战役

一、血战飞虎山 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 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

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而此战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0000人,全军冻伤高达22%! 第四次战役为遏制联合国军的猛烈攻势,彭总命在横城一带打击敌人,于是横城反击战于1951年2月11日晚展开,志愿集结四个军和人民军两个军团欲全歼韩国第五师和第八师。志愿军39军117师350团长途奔袭插到敌后方,12日美退下来的

美2师一部和韩国第八师2个营进入伏击圈,战斗异常激烈,相当一部分志愿军弹药全部打光拚上了刺刀,前往支援美2师一个营进入了别一个伏击圈,至2月13日横城之战结束,韩国第八师3个团,韩第三师和第五师各一部,美2 师一个营,美韩4个炮兵营被消灭,共计12000多人。此战狠狠教训了李奇微,事隔10多年以后,李奇微在回忆横城地区的作战时仍心有余悸。 仅剩七八人,战斗到最后的战士往往与反击的敌人同归于尽皆是,志愿军阵亡者应在5000人以上,仅40军三个团伤亡就达1830人,359团3营仅有数人生还,由于通讯不畅,敌我装备相差悬殊,没有炮兵航空兵只有简陋装备的志愿军装备最终无法突破美军的防线撤出战斗,但志愿军的英勇令敌手感到他们遇到了有世界第一勇气的部队。

中国古代经典的历史战争故事

中国古代经典的历史战争故事 从古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古代历史的改革离不开战争,其中有一些经典的历史战争事件流传至今。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中国古代历史战争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爆发了一场决定性大战。当时北方割据势力以袁绍最大,曹操次之,两大势力决战是势所必然的。袁绍有军队数十万,占地面积又大,但不得人心;曹操能用于对抗袁绍的军队仅三、四万,但比较得到百姓拥护,而且献帝在他手中,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年二月,袁绍遣谋士郭图、大将颜良直扑白马曹操所置东郡太守刘延,自己亲率大军驻屯黎阳。曹操采用声东击西的战略,引兵向延津,袁绍派兵增援。曹操见袁绍中计,立即亲率轻骑直趋白马,阵斩颜良,袁军大乱溃散。袁绍大怒,下令渡河追击曹操。在延津以南,曹操故意将辎重弃置路上,袁军纷纷抢夺。操乘机败袁军,诛袁军大将文丑。 曹操尽管在白马、延津取得局部胜利,但敌强我弱的态势仍未根本改变,于是决定诱敌深入,主动撤退到官渡,深沟高垒,固守阵地,以待有利时机。双方在官渡相持数月后,曹操出奇兵火烧乌巢,尽焚袁军粮草辎重,并趁机向袁军全力进攻,一举消灭袁军七万余,袁绍和儿子袁谭率亲兵八百余骑逃过黄河。此一战役,曹操以少胜多,歼

灭袁绍的主力,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中国古代历史战争故事篇2:垓下之围汉四年(前203年)楚汉鸿沟划界后,项羽领兵东归,刘邦也欲西还。这时张良、陈平对汉王说:“汉有天下大半,诸侯皆附之。楚兵疲食尽,这正是天亡楚国之时。今若勿击,真所谓‘养虎遗患’。”刘邦听从。 汉五年,刘邦一面派使者联络各地诸侯王,约定共同灭楚,一面亲自率军追击项羽。十二月,项羽败逃至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已兵少食尽,而被汉军及诸侯兵重重围困,夜间又闻汉军四面皆唱楚歌,以为楚地已为汉军占领,不觉泣下,左右也皆泣。项羽于是乘黑夜率领壮士八百余人乘马突围。天明,汉军发觉,以五千骑追之。项羽渡淮时,跟随他的已只剩百余骑。至阴陵(今安徽和县北)迷道问路,被农民所骗,陷大泽中,为汉兵追及,项羽复向东逃,已只余二十八骑,自忖无法脱逃,与部下再战。最后,项羽败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亭长备船岸边要送他过江。项羽笑道:“我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能生还,我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遂下马步战,杀汉军数百,身被十余创,自刎身亡。 中国古代历史战争故事篇3:武王伐纣周文王在完成翦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他即位后,继承乃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间谍,准备伺机兴师。 当时,商纣王已感觉到周人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决定对周用兵。然而这一拟定中的军事行动,却因东夷族的反叛而化为泡影。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

:随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不同社会性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民紧密团结,组成了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形成了正义和平力量对邪恶战争势力的大包围。世界反法西斯的各联盟国在政治上互相磋商,求同存异;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支援。最终迎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伟大胜利。 情感升华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江泽民 二战给人类留下了什么“历史启迪”? 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绝不能重演。 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⑧国际社会无论过去与未来,都需要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关系全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 珍贵。——江泽民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是下册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本节教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胜利,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的胜利,使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英军在阿拉曼战役胜利,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第二,二战的胜利。在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变的形势下,反法西斯同盟国家通过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加强了合作。加之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三,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说重点、难点: 1、重点一: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本节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教材的中心环节之一。它使苏德战争的进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极大提高勒苏联的国际威望,鼓舞勒世界各国人民;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合作与团结,促进法西斯集团内部的瓦解;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因此重点讲解。 突破策略: (1)让学生阅读、看《地图册》战争形势图。 (2)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视频资料,并结合课文内容讲解。 (3)思考讨论:为什么发生在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会是整个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2、重点二: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第二战场的开辟、苏军在东线向德军发动猛攻,两个战场遥相呼应,这样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战场上便陷入东西两面夹攻之中,腹背受敌,加速了走向灭亡的过程。因此重点讲解。 突破策略: 指导学生从第二战场开辟的背景、过程、意义全面掌握该知识点,同时结合讲述二战中的三次著名的登陆战役:美英盟军北非登陆、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一并巩固掌握。 3、重点三: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这些会议协调了盟国行动,加强了合作,加快了战胜法西斯的步伐。但同时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因此重点讲解。 突破策略: 指导学生从会议的背景、目的、召开、内容对该知识点进行全面掌握,同时针对其意义进行讨论分析。 4、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

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战争汇编

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战争汇编 埃及与赫梯的战争(公元前十四世纪) 埃及与赫梯的战争是有和约传世的最古老的战争。 古埃及与赫梯为争夺叙利亚地区的统治权,爆发连年战争,其间曾会战与奥伦特河畔的卡迭石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轻敌战败。此后,战争又延续了十余年,至前1280年,埃及利用赫梯国内发生王位争夺的机会,迫使赫梯新王哈图西尔与法老签订和约,才结束战争。 亚述帝国的征服(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前七世纪) 前三千年代末亚述国家形成,先后遭到米坦尼、阿拉美亚等国的侵略和统治,前十世纪后开始强大,随即开始长时期的对外扩张和征服战争。前858年至前82 4年,那西帕二世和萨玛那萨尔三世征服两河流域北部和叙利亚一带。从前744年开始大规模扩张,先后征服米底、乌拉尔图、巴勒斯坦、腓尼基等国家和地区。前688年,攻陷并摧毁巴比伦城。前671年,亚述王阿萨哈东率军越过西奈半岛侵入埃及,攻克下埃及旧都孟菲斯,前663年再陷底比斯。此后直至前651年,埃及始摆脱亚述的统治。前648年,亚述再克巴比伦城,巴比伦王自焚。前642至前639年,亚述对埃兰发起强大攻势,最后攻入苏萨,将埃兰置为属地。前七世纪后半叶开始,亚述帝国开始衰弱,遭到米提亚人和迦勒底人的轮番进攻。前612年,米提亚和迦勒底的联军攻陷帝国首都尼尼微,前605年卡赫美士战役后,亚述彻底灭亡。 希波战争(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49年) 希腊城邦反抗波斯帝国侵略的战争,导火索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发生的反波斯统治起义。 波斯军队先后三次大举入侵希腊:第一次在前492年,大流士一世遣摩多牛斯率海陆军远征希腊,因陆军在色雷斯境内受阻,海军行至亚陀斯海角遭受风暴,损失惨重,遂无功而返;第二次在前490年,大流士遣达提斯率约十万军队、六百艘战舰横渡爱琴海,先攻占优卑亚岛西岸的埃勒特里亚,然后在雅典北部的马拉松登陆,在此地爆发了马拉松之战,波斯军大败退回;第三次在前480年,薛西斯一世率军五十万、战舰千艘进攻希腊,陆军夺取德摩比利隘口,进占并破坏了雅典城,但海军在绕过苏尼昂海角后,于萨拉米斯湾被雅典打败,仓皇退却,次年,陆军又败于中希腊的布拉。前478年,提洛同盟建立,希腊开始转守为攻,前449年,在塞浦路斯岛的萨拉米斯城附近打败波斯军,迫使波斯签订《卡里阿斯合约》,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04年)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斯巴达和雅典为争夺希腊的霸权而爆发的长年战争,因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而得名。公元前432年,雅典借口伯罗奔尼撒同盟成

世界历史上的的文明文化比较与交流战争国际关系体系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世界历史上的文明:文化比较与交流:战争、国际关系体系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rD 世界历史上的文明:文化比较与交流 [编者按]2007年4月13—15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学科主办了以”世界历史 上的文明:文化的比较与交流”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五十多个高等院校,研究 机构,学术期刊和出版社的一百二十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盛会.学者们围绕着世界文 明进程中的战争与和平,不同文明/文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文明 交流的机制等方面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讨论,并对”全球化”,全”球史观”和”全球史”等世界史教学和研究的理论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期刊发几位学 者提交研讨会的文 章,意在进一步推动相关问题的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战争,国际关系体系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徐蓝(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近代战争所引起的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不仅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 推动力量,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标志. 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发生在具

有主权性质的民族国家出现之后.随着 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发展,市场和经济中心的形成,欧洲的政治区域化进程也在发展, 其特点是不断否定教 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威,不断加强王权和主权意识,最终使民族国家应运而生.在这一过 程中,以1648 年结束席卷欧洲的30 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其形成的威斯特伐利 亚体系为标志,以主权国家为国际行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也初具雏形.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家关系中国家主权的独立性,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强调了 国际条约的神圣性并规定对违约国可以实施集体制裁;开创了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 恢复和平的先例;建立了外交使团制度.这一切在人类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意义,表明了以王权为代表的民族国家开始取代基督教的神权,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 一个以正式邦交形式和召开国际会议为互动模式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欧洲初步形成.与此同时,它所确立的有关

中国古代四大经典战役

中国古代四大经典战役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虽然手无缚鸡之力,文弱小书生,却行逆天改名之事。当然在他们一生当中,这种事只出现一两次,可如果没有他们,历史的车轮可能就驶向另一个方向了。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中国古代四大经典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代四大经典战役 一、赤壁之战 这可能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曹操一方兵力号称80万,实际40万,战将千员,谋臣无数,艨艟舰船数百。反观蜀吴联军,兵力5万,战船数十,只有长江天险一大优势。 从纸面上的数据,很明显,这不是一个档次的级别,相当于lol 的王者去单挑青铜。曹操当时或许在想,我就是让士兵每人吐口唾沫,也把你这江东小儿淹死。 可现实却给曹操狠狠一个大嘴巴子。曹操几十万大军铁索连舟,被公瑾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只剩到几千人马败逃回许昌。周瑜也一战成名,跻身三国一流人物之列,文武双全! 东坡先生一首《念奴娇》生无限向往之情: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撸灰飞烟灭! 二、淝水之战 苻坚建立的前秦,在经过各种武力或政治兼并后,苻坚终于在淮

河以北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政权,然而他的统治还未稳固,便急不可耐的带领刚刚东拼西凑的几十万大军南下,号称百万,准备席卷南朝,一统天下。 中国古代的军事家大都有两个特点,一、大手笔,出兵动辄就是几十上百万,要知道欧洲人打仗都是几万几千而已;二、吹牛逼,十万非要说二十万,二十万要说五十万。但是呢,牛逼吹过头的往往要遭雷劈。 苻坚也是一样,双方对峙淝水两岸,此时南朝正值东晋时期,建康朝野一片惊慌,战降不一。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吓破胆。其中有个人就不信邪了,他就是谢安,作为有着诗酒风流宰相第一人之称的东晋宰相,此时不但是乌衣巷也是南朝上下唯一的精神支柱,为了表示决心,他委任自己的心弟弟谢石为最高统帅,侄儿谢玄辅之。 纸面上,苻坚是占了绝对优势,可是要知道,这种拼凑的杂牌军,表面上看着强大,实际上是中看不中用,万强中干。 于是,谢玄率8万北府兵,暗渡淝水,得朱序暗中策应,在前秦后军大叫“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好吧,古人都知道舆论的重要性。谢玄率兵猛攻,秦军兵败如山倒,只得燕慕容垂三万兵马逃出生天。 三、采石矶之战 金主完颜亮亲自率17万大军,起兵伐宋。此时宋朝上下人人自危,江岸防线节节败退,生活太好了,都怕死,负责江防的建康都统制更是不战而退,虽坐拥长江天堑,眼看就要国破家亡了。 此时的金主完颜亮可谓是意气风发,面对纷纷而降的南宋城池,

世界史上最著名地十大演讲

世界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演讲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历史和现实早已证 明:有时说比写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一次优秀的演讲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名族、一 个国家、甚至世界的历史进程。下面就带您走进历史上十大最著名演 讲。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演讲 NO.1:丘吉尔演讲稿我们将战斗到底演讲时间: 1940 年 6 月4 日丘吉尔,二战期间出任英国首相。上任后他首先访问法国,惊讶地得知法国即将投降,但是他向法国领导人表明,即使法国被打败,英国仍将继续 战斗。 5 月 26 日,丘吉尔下令撤出在法的英军,代号为“发 电机计划”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开始。在短短8 天中,被围困 在敦刻尔克周围一小块地区的盟军奇迹般地撤出33 万多人。1940 年 6 月 4 日丘吉尔在下院通报了敦刻尔克撤退成功,但是也提醒“战争不是靠撤退打赢的。”随后丘吉尔旋即发表 了他在二战中最鼓舞人心的一段演说。演讲中丘吉尔高度赞 扬了英勇作战的士兵,成为鼓舞和安慰英国民众的重要支 撑。“这次战役尽管我们失利,但我们决不投降,决不屈服,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战斗,我们将在海洋上战斗, 我们将充满信心在空中战斗! 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本 土,我们将在海滩上战斗! 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 在田野和街 头作战 ! 在山区作战 !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会投降。即使我们这 ...

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敌人占领,并陷于饥饿之中, 我们有英国舰队武装和保护的海外帝国也将继续战斗。”——丘吉尔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演讲 NO.2:亚伯拉罕 . 林肯演讲稿葛底斯堡演说演讲时间: 1863 年 11 月 19 日林肯总统为黑人解放运动的贡献自不用多说,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受美国 人爱戴的总统之一,葛底斯堡演说是林肯总统演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在美国历史中 最常被引用的演说。这篇演说时值美国南北战争,距北方军击败南方叛军的葛底斯堡决 定性战役仅 4 个半月 ; 而演说的场所则是在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国家公墓的致辞典 礼。“毋宁说,我们活着的人,应该献身于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从这些光荣的 死者身上汲取 更多的献身精神,以完成他们精诚所至的事业; 我们在此下 定最大的决心,以不让死者白白牺牲; 让这个国家在上帝的 保佑下获得自由的新生; 让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与 世长存。”——林肯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演讲NO.3:马丁 . 路德 . 金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想演讲时间: 1963 年 8 月 28 日 1963 年8 月 23 日,马丁·路德·金组织了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自由进军”运动。 他率领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向首都华盛顿进军,为全美国的黑人争取人权。他在林肯 纪念堂前向 25 万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反对种族歧 视、争取平等发出呼号。这篇演讲,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都非常巨大,甚至被我国编入中学教程。“我今天怀有一个 ...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争1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著名战役(组图) 第一位牧野之战 时间:公元前1046年2月 博弈:周武王vs商纣王 结果:纣王兵败自焚,周灭商 评价:中华文化形态的定鼎之战纪元前1046年2月,当看似弱小的数万武王麾下,经过一天血战,大破堪称巨人的商纣王“七十万”之师,看着那昔日的霸王拥着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玉器,无奈自焚之时,他们谁都不可能想到——这是殷商五百年文化体系幻灭的葬礼,更是

中华文化体系淬火重生、涅槃升腾的典礼。从此,绵延三千年、兼收并蓄,至今仍充满生机的传统中华文化,终于成为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一极,挥就出至上荣光与惨痛磨难并存的、恢 宏历史画卷。 第二位长平之战 时间:公元前260年4月~9月 博弈:秦军(白起)vs赵军(赵括) 结果:秦军大胜,坑杀40万降卒 评价:中华2000年铁血帝制的定鼎之战

白起一夜之间坑杀400000赵国俘虏和纸上谈兵的赵括的戏剧人生,大约是长平之战留给我们后人的至深记忆。只是,这记忆中,充溢苦涩与暴戾的成份,细细品味,断无值得为此开怀的理由。踩踏在万众尸骨之上的白起,在用铁血强力成就了自己丰功伟业的同时,也使得大秦帝国一统江山之路遽然间坦荡无比,几近水到渠成。只是,随之到来的、绵延2000余年的中华帝国制度,也终于命中注定般地充溢着怪异与暴戾的文化基因——铁血、阴谋、功利、无情、没信用、非理性、泯人性——依如它的脱胎母体,依如那个异型般的长平之战。 第三位利格尼茨与邵约河之战 时间:公元1241年4月

博弈:蒙古军(速不台)vs 波兰联军马札尔 军(贝拉) 结果:蒙古军大胜,斩杀10万欧洲精锐 评价:对世界历史进程造成重大影响的战役 波兰联军统帅亨利力战身亡,圣殿骑士团无一生还,条顿骑士团首领奥施特恩重伤故去,马札尔国王贝拉远遁亚德里亚海;今日的波兰、匈牙利地域沦丧... ...这是一次令欧洲贵族与民众们,在久远的时段里谈虎色变的战役。冰天雪地之中,人数劣势、远离后方支援的蒙古骑兵以极少的伤亡,缔造出了冷兵器时代最悬殊的杀伤率。成就这一奇迹,肇因于胜利方全面领先的军事技术、组织战略、战术思想、激励体系,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这是一次对世界文明进程带来重大影响的远征,东方文明首次以这种另类的方式,全方位地作用于西方,催生出了日后的奥斯曼与俄罗斯帝国,更对欧洲人文主义的苏醒功不可没。

世界史上的主要战争

世界史上的主要战争 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人类出现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我们总结世界历史,其中重要的战争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发动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中东战争、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等,有关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的内容在其他专题中已述,此专题不再赘述,本专题力求紧扣初中历史课程课标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对同 学们备战中考有所帮助。 一、知识链接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过程: 爆发: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重要战役:1914年,马恩河战役;1916年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结束:1918年,德国投降。 影响: ⑴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30多个国家卷入 战争。⑵性质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⑶一战后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民族 解放运动的发展。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 过程:

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战火扩大标志: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 战火进一步扩大,大到最大规模: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战争的转折点: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结束标志:1945年5月,德国签署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 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影响: ⑴前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人口卷入,范围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也是一场空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生命,无 数财产被毁。 ⑵二战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三)冷战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时间:1947年-1991年 含义: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 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 实施。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影响: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在两极格局下,美苏展开了一系列争霸斗争,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和各国的发展与安全。霸权野心会使某些大国违背客观的历史潮流,威 胁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四)中东战争

三国演义十大经典战役

三国演义十大经典战役 (一)长坂坡赵云救主 赵云无疑是三国演义里最完美的人物,忠君爱国,智勇双全,武艺出众且浑身是胆,被称为常胜将军。长坂坡一站可谓赵云的独角戏,他单骑救主力挽狂澜,让一败涂地的刘备军挽回了不少面子。 当时曹操为了除去后患来伐刘备,却被诸葛亮在博望坡和新野两把大火烧得惨败,一怒之下率大军来攻。刘备逃奔襄阳却被刘琮拒之门外,拖家带口转投江陵时被曹军赶上追杀,军民四散奔逃,死伤一片。在刘备军惨不忍睹的时候,看看赵云是怎么表现的。他带着几个人杀回长坂坡,先是一枪挑了淳于导救了糜竺,接着刺死夏侯恩夺了曹操的青釭宝剑,然后寻见糜夫人抱起阿斗接着打,一枪放到了晏明杀开一条血路,好容易出来个大将张郃却被赵云的马给吓跑了,接着被马延张凱焦触张南团团围住,赵玉又是杀退四将直透重围,后又被钟缙钟坤拦住,钟缙被赵云一枪刺落马下,钟坤则是连盔带头被青釭宝剑砍去了一半,赵云单枪匹马前前后后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最后平安地把阿斗交给了刘备。 当时的场面固然精彩,事后大家对这场战斗的记忆的描述则更让人对赵云的钦佩油然而生。 第49回赤壁大战的时候诸葛亮为东吴借来了东风,却因为周瑜的嫉妒而招到丁奉和徐盛的追杀。眼看就要追上,可是当看到接应诸葛亮的是赵云的时候,丁奉对徐盛说:“...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汝知他当阳长坂时否?吾等只索回报便了”。丁奉徐盛也是东吴大将,看见赵云就灰溜溜的撤了,可见长坂坡一战让赵云威震四方。 第54回周瑜为了抢回荆州,想用孙权妹子做诱饵把刘备骗来东吴,拿下后换回荆州。刘备带了赵云前来,国太看见赵云时问:“此是何人?”玄德答曰:“常山赵子龙也。”国太曰:“莫非当阳长坂抱阿斗者乎?”玄德曰:“然。”国太曰:“真将军也!”遂赐以酒。看看连个老太太都知道赵云的英勇事迹,成了他的粉丝! 第71回刘备率兵攻打汉中,曹操亲率大军迎敌。黄忠在定军山砍了夏侯渊以后,自恃生猛又来劫粮,结果被张郃徐晃围住死打。这时候赵云前来搭救,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曹操看见吓了一跳,说这是谁啊?当得知又是常山赵子龙的时候,曹操惊呼:“昔日当阳长坂英雄尚在!”曹操的兵将们则是但见“常山赵云”四字旗号,曾在当阳长坂知其勇者,互相传说,尽皆逃窜。凭借一个人的威名就吓退了曹操二十万兵将,不是曹军不中用,实在是赵云太威武了。

世界十大著名战役

世界十大著名战役 世界十大著名战役 世界发展至今日,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世界格局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也不断的发生变化。在过去几千年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战役对后世有什么样的影响,只有去了解才能有深刻的认识。下面就去看看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十次著名战争:一、古战场上升起不灭的圣火——马拉松大战。 一名战士成了奥林匹克马拉松竞赛的创始人,一个激动人心的“荷马史诗”的战争续篇。这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490年,是波斯帝国对雅典发动的侵略战争。雅典方面参战的一万一千人全部是重装步兵,他们按照惯例,在马拉松平原的西侧排出八行纵深的密集方阵。当时正值雨季,马拉松平原只有中间地势较高,两边都是泥沼地,雅典利用地形靠智谋获得胜利。 双方参战人数:希腊联军1.1万,波斯帝国约10万人。波斯军队阵亡6400人,雅典方面仅阵亡192人。双方阵亡数字的悬殊差距,充分体现了希腊密集阵对波斯方阵的压倒性优势。 此战对于希腊文明在之后三个世纪中所达到的辉煌成就而言,无疑是这一成就的最初台阶,这也是整个希腊第一次靠自己的力量击退波斯的一场会战。

二、惊天动地的空前大厮杀——长平血战。 两千多年前的黄土高坡上,一位古代名将用青铜剑拨开了世界上最大规模围歼战的序幕。公元前262年(周赧王五十三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韩国上党地区与韩国本土的联系。韩国国君韩桓惠王自知实力不济,不敢跟秦国较真,打算把上党郡让给秦国,以求息兵。上党地区军政一把手冯亭想利用赵国的力量抗击秦国,就写信给赵孝成王,表示愿把上党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以为有便宜可占的赵孝成王派兵进驻上党,引发了此次战役。秦国名将白起率秦领军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同赵国的军队开展决战,赵军最终战败,秦军大获全胜进占长平。 参战双方兵对比:赵军包括支前民工超过45万,秦军正规军达60万再加上超过100万的平民。赵国被杀、和被俘后被坑杀40多万;秦军伤20多万。 长平之战赵国的军事力量基本损失殆尽,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而秦国则扫清了统一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因此可以说是秦国在统一中国的大决战提前了。 三、名垂史册的光辉一页——坎尼会战。 骑在大象上的战争,巧借东风赢得了地中海畔的“龙争虎斗”。该战役发生于公元前216年,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主要战役。此前迦太基军队主汉尼拨入侵意大利,并且屡败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经典战役

以少胜多战役 1 护步达冈之战 史上最大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金收国元年(辽天庆五年,1115年),得知黄龙府失守的消息,辽天祚帝率70万大军,几乎倾其全部兵力,企图一举消灭新生的金政权。当时金太祖只有2万人,两军比例是1比35,这是人类战争史上不可思议的对抗战。完颜阿骨打认为,虽然辽兵数十倍于己,又来势汹汹,却是乌合之众,庸将怯兵,不足为惧。若是主动出击,成功有望。他为鼓舞军心,在众将士面前仰天大哭,说:“当初,我领你们起兵,是为了咱们不再受辽欺压,让女真人有个属于自己的国家。不想,天祚帝不肯容我,亲自来征讨。我们现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拼以死战,转危为安;另一条是你们抓我一个,献给天祚帝,杀我一族,投降契丹,或许能转祸为福。将士们听罢无不哭泣,决定与辽军决一死战。两军交战后,金军将士个个冲锋在前,杀出一条条血路。辽兵如潮水般,退潮又涨潮。正当两军打得正酣时,辽朝内部出现政治纷争,另立政权。天祚帝放弃这一消灭金军千载良机,回军自救。完颜阿骨打抓住良机,紧追猛打,终于在护步答冈追上辽军,与辽军短兵相接,左右包抄,辽军大败。此战,阿骨打歼灭辽军七十万,辽国主力尽灭。 双方实力对比:金国2万,辽国70万。结果:辽国70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金国崛起。 2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它这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牧野之战并没有完全消灭商朝,商朝原领地的一部分作为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地,建立殷国,作为商朝的延续,商朝南征的军队也没有被完全消灭。周武王死后,武庚联合周室的管叔、蔡叔、霍叔发动“三监之乱”,最终被周公旦和周成王平定,商朝的残余势力才被完全消灭。 双方实力对比:周武王5万,商纣王70万。结果:大胜。 3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双方实力对比:东晋8万,前秦80余万。结果:东晋以五千军队的伤亡换来了前秦的灭亡。 4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此战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对获取胜利起重大作用,集中体现曹操卓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双方实力对比:袁绍11万,曹操2万。结果: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九世界史上的主要战争

08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专题九世界史上的主要战争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柳桥中学卞法莲 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人类出现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我们总结世界历史,其中重要的战争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发动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中东战争、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等,有关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的内容在其他专题中已述,此专题不再赘述,本专题力求紧扣初中历史课程课标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对同学们备战中考有所帮助。 一、知识链接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过程: 爆发: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重要战役:1914年,马恩河战役;1916年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结束:1918年,德国投降。 影响: ⑴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⑵性质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⑶一战后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 过程: 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战火扩大标志: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 战火进一步扩大,大到最大规模: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战争的转折点: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结束标志:1945年5月,德国签署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影响: ⑴前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人口卷入,范围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也是一场空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财产被毁。 ⑵二战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三)冷战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时间:1947年-1991年 含义: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影响: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在两极格局下,美苏展开了一系列争霸斗争,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和各国的发展与安全。霸权野心会使某些大国违背客观的历史潮流,威胁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四)中东战争 背景:一战后,在英国支持下,犹太人陆续迁往巴勒斯坦。二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成立。 中东矛盾:列强矛盾;巴以矛盾;宗教矛盾。 中东战争:以色列国成立后至1973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之间就发生了四次战争。 (五)科索沃战争 原因: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领土纠纷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美国霸权主义把其转化为国际冲突,威胁世界和平。

中国历史上“十大”知识大全

中国历史上“十大”知识资料大全 十大贤君 汉高祖刘帮、汉光武帝刘秀、魏孝文帝元宏、唐太宗李世民、周世宗柴荣、宋太宗赵匡胤、成吉思汗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圣祖玄烨。 十大昏君 蜀后主刘禅、吴末帝孙皓、宋前废帝刘子业、北齐文宣帝高洋、陈后主陈元秀、隋炀帝杨广、宋徽宗赵佶、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元顺帝妥欢贴睦尔、明熹宗朱由校 十大忠臣 诸葛亮、魏征、寇准、包拯、文天祥、于谦、海瑞、史可法、郑成功、林则徐 十大奸臣 吕不韦、董卓、司马昭、侯景、李林脯、安禄山、蔡京、秦会、严嵩、吴三贵 十大名将 孙武、吴起、孙膑、项羽、韩信、李广、郭子仪、岳飞、戚继光、袁崇焕 十大太监 姥暧、赵高、蔡伦、高力士、李辅国、童贯、郑和、刘瑾、魏忠贤、李连英 十大美人 妲己、褒姒、西施、卓文君、王昭君、赵飞燕、张丽华、杨贵妃、花蕊夫人、香妃 十大名妓 绿珠、关盼盼、薛涛、李师师、苏三(玉堂春)、李香君、陈圆圆、董小宛、傅彩云(赛金花)、小凤仙 十大侠客 专诸、豫让、聂政、鲁仲连、侯赢、荆轲、朱家、郭解、王著、王五 十大辩士 晏婴、邹忌、淳于髡、张仪、苏秦、郦食其、蒯通、陆贾、纪晓岚、曾纪泽 中国历史十大名医 1、扁鹊:战国时医学家,真名为秦越人,善用“针石”、“服汤”、“熨”等治病,所著《扁鹊内经》、《外经》早佚。 2、华佗:东汉末医学家,精内、妇、儿、针炙各科,外科尤为擅长,“麻沸散”的使用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还发明了“五禽戏”。 3、张仲景:东汉医学家,辞官业医,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 4、皇甫谧:魏晋医学家。著有《甲乙经》,总结了晋以前的针炙学成就,另著有《帝王世纪》等。 5、葛洪:西晋思想家、医药学家,著有《抱朴子》,内篇论丹方药术。 6、孙思邈:唐初医学家,一生致力于医药研究工作,著有《千金方》,创立脏病、腑病分类系统,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 7、钱乙:北宋医学家,始以儿科著名,后擢太医丞,为公卿宗戚看病,名声大著,有《伤寒指徵》、《婴孩论》等。 8、朱震亨:元朝医学家,主张“因病以制方”,有《格致余论》、《伤寒辩疑》等。 9、李时珍:明朝医学家,穷搜博采,历三十年,三次易稿而成《本草纲目》,为我国医学

朝鲜战争八大经典战役

一、血战飞虎山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险阻击联合国军。11月4日335团经过血战占领飞虎山,到11月8日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安全撤离,经过五昼夜的血战,防守部队承受着韩国第七师和美军一部的立体攻击,最激烈的8日毫无防空力量的志愿军承受80余架美机及大炮地毯式轰炸,所有阵地均进入了肉搏战,守卫飞虎山主阵地的335团2营阵亡者十之六七,其中五连三排仅余3名战斗人员。本次血战共毙伤俘敌1800余人,飞虎山

前共有美韩军遗失400多具,335团及团长范天恩由此威名天下。二、血战长津湖第二次战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狈狂北犯,11月底进到长津湖一带,志愿军第九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11月27日九兵团发起全线攻击,当时被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

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而此战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0000人,全军冻伤高达22%!三、血战三所里第二次战役美军受到志愿军的迎头痛击后,迅速南撤,三所里及龙源里

世界十大战役

百年世界战史十大经典战役 ——在战争历史的坐标上 20世纪是战役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在战争历史的坐标上,人类由机械化战争走到高技术战争、信息化战争。作为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战役,也从陆地、海洋走向了天空、太空,从有形的战场走向了无形的空间。难以计数的会战、空战、海战、登陆战等构成了机械化战争时代战役的主要内容,千机轰炸,百舰聚首,千辆坦克大战,几百万人的军队厮杀成为它的典型画面。一个"大"字可以说是这一时代战役的最根本特征。 60、70年代新技术革命兴起后,战争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尽管临近世纪末,战争仍处于从机械化到信息化的过渡期,但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高技术战争中,仍显示出陆、海、空、天、电全维立体作战的信息化时代战役特征和高效、低耗、精确、灵敏、即时等战役特性。随着通讯、指挥、控制、打击等战争手段日益完备,一些战术、战役行为往往能达成战略目的,战略、战役、战术3者的界限更加难以区分,战役层次在战争中的轮廓日益模糊。即使如此,20世纪仍有许多战役犹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 一、“大战中的大战”——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堑壕前的大厮杀。双方共伤亡130多万人。"陆战之王"初显神威。 1916年,德军对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阵地的枢纽——凡尔登进行重点进攻。英法联军为减轻凡尔登所受压力,在索姆河发动支援性进攻战役。2月21日,德第5集团军担任凡尔登主攻。德法两军前线兵力3∶1,火炮对比7∶1。为求胜利,双方不断加大兵力投入。 在正面15~30公里、纵深7~10公里战场上,双方共150万人的军队进行了激烈厮杀。战役第一天,德军就发射了200万发炮弹。7月1日,英法军队向驻守索姆河地区的德第2集团军发起进攻。双方共投入了153个师,约一万门火炮、1000架飞机。 英军在作战中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在由堑壕和支撑点配系的3道防御阵地上,德军进行了顽强抵抗。英法联军以伤亡61.5万人的代价仅推进了5~12公里。德军损失65万人,失去240平方公里阵地,但打破了英法联军的计划。此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阵地消耗战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此战德国大伤元气。战争向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 二、激战英伦——不列颠空战 飞机问世后最大规模空战。"千里眼"帮忙。德国损失飞机1700余架。 为对抗希特勒发动的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英德之间爆发了空军诞生以来最大的空战。德空军此战严重受挫。丘吉尔评价说:"战争史上,从来不曾有过如此众多的人(英国民众)从如此少的人(皇家飞行员)那里获得如此多的好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