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藏族牧民定居后的文化调适

藏族牧民定居后的文化调适

藏族牧民定居后的文化调适
藏族牧民定居后的文化调适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第6期J.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No.6.2012

藏族牧民定居后的文化调适

韩玉斌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

[摘要]藏族牧民安居工程的推行为牧区带来了许多新鲜事物,传统游牧文化在各方面都受到了冲击。但是牧民定居并不会割裂传统游牧文化,定居牧民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在这种文化模式里,游牧文化得以继续传承下去,定居文化也能寻找到其适当的生存空间,如此定中动,动中有定,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就此诞生。

[关键词]藏族牧民;定居;文化调适;自我发展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140(2012)06-0126-05

青藏高原属于高海拔、寒冷地区,农耕经济无法正常发展,这为游牧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1]。青藏高原的牧民利用牛、羊等草食动物的特性,将人类无法直接利用的植物资源转化为肉类和乳制品等,为牧民提供生活所需。由于青藏高原的土地单位产出十分低下,牧民们不得不采取移动的方式来扩展其生存空间,此所谓游牧。青藏高原牧区的文化基础是建立在牦牛和羊等四蹄的移动放牧模式上,并由此产生相应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族群认同。近年来,西藏及四省藏区先后开始兴建牧民安居工程,当游牧民定居下来以后,其游牧文化将做出怎样的适应性反应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深入藏族牧区进行调查,试图揭开藏族游牧民定居以后的文化调适之路。

一、藏族牧民定居给游牧文化带来了冲击

青藏高原游牧文化的核心要素在于“游”,“移动以及随时做出有关移动的抉择,是游牧社会人群适存于资源匮乏且变量多的边缘环境的利器。”[2]惟有移动,牧民才能充分利用分散的水源和草资源;惟有移动,牧民才能及时躲避干旱、暴风雪等各种风险。围绕着“游”的精髓,藏族牧区的游牧文化以其独有的方式从各个角度向我们展现了游牧文化的魅力。近几年来,青藏高原各牧区纷纷推行牧民安居工程,许多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新鲜事物被引入牧区,由于生计方式的改变和生活环境的显著变化,牧民传统的游牧文化在多个层面面临着冲击。

1.牧民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

在定居以前,游牧民呈现小范围集中居住的格局,这里所谓的集中居住是相对而言的,两户牧民实际相距都在数公里乃至十几公里以上,除了交换生活资料以及与亲邻之间的互助以外,游牧民很少与外人打交道,牧民面对的主要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较为单纯与质朴。定居以后,牧民主要面临的是人

[收稿日期]2012-06-15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专项资金2010年项目“藏族牧民安居工程中的文化调适问题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0SZYZJ21)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韩玉斌(1971—),男,山东青岛人,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民族学。

——

126

与人之间的关系,面对突如其来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原先与游牧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不再适应定居生活,牧民在定居初始常常感觉束手无措。

2.牧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

定居以前,游牧民是小团体的分工协助,团结合作,在家庭关系上则是严格的家长制。定居以后,由于原先的暴风雪、严寒等自然风险不再对人们的生存构成威胁,所以人们不再强调群体内部的力量,转而关注个体能力的发挥,而开放的心态和有序的社会秩序是个体生存的关键。因此定居以后,定居牧民在家庭成员之间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都要首先相互承认并尊重彼此人格的独立、平等和自由,父母不能继续包办婚姻,女儿出嫁也不能索要“女儿价”[3]。定居以后,部分牧民可能从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和旅游业,即便是仍然从事牧业的牧民,他们也可能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在打草、牲畜种群、冬季养护等方面引入新的技艺和做法,这些都会大大增强定居牧民对生产和盈余的可预期性,随着定居牧民的生活资料不再时刻处于紧张状态,他们对于外界的态度将发生改变,和平、善意、开放的心态能够使定居牧民较快地融入到现代社会。

3.牧民的行为规则发生了改变

青藏高原传统的牧区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习惯法担当了社会调控的首要任务。藏族牧区即便是有成文法的存在,其间也因为掺杂了太多的习惯法内容而显得具有弹性[4]。游牧民定居以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将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首先,在行为理念上,牧民定居以后,人们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在双赢或多赢的情景中实现自我才是定居牧民的普遍追求。其次,在行为规则的遵循上,牧民定居以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相对疏远起来,在实际的生存利益面前,传统的道德或伦理等的力量将无法把人们的行为圈定在可控范围之内。为了建构一个有序的社会,定居牧民必然会去寻求更为强力的行为规范,因此,法律将是定居牧民生产和生活行为的主要规则,与国家法律不相适应的行为习惯,比如一夫多妻制或者一妻多夫制、离婚妇女不能必然取回婚前财产等[5],将逐渐被淘汰。第三,在行为形式上,牧民定居以后,其权利义务关系变得纷繁复杂起来,口头方式不能胜任对人们重要财产和权利的保护,定居牧民将逐渐认识到书面形式的重要意义。第四,在纠纷的解决方式上,定居以后,人的生命、健康和尊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至高礼遇,决斗、复仇等传统做法不再适于解决纠纷,寻求调解和诉讼等公力救济力量的帮助是定居牧民的理性选择,这并将逐渐成为定居牧民的行为习惯。

4.牧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

在定居以前,由于牧民的基本生产方式具有显著的移动性,为了配合其牧业生产的特点,牧民的日常生活处处都围绕着游牧而展开,终生都为了生计而忙活。定居以后,人们的追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生存资料的满足,而是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寻求生命的意义,自尊和自我实现将是定居牧民新的主要诉求。洗脸等个人卫生,其他的习惯也会因为定居后自我实现的不同评价标准而悄然发生改变。

5.牧民的生存依托发生了改变

定居以前,游牧民的生存资源主要体现在草场的多寡和牲畜的数量等自然条件,游牧民的放牧技巧和节约的美德只是辅助性的,自然环境是决定牧民生存状况的主导力量。牧民定居以后面向一个开放的社会,外来投资、技术和信息等被定居牧民引入牧业生产:草场承包经营权开始出现流转和整合倾向;牧民开始接受并逐渐学会以人工授精的方式改良牛羊种群质量;在过度放牧的草场中种植优良牧草;采用风车、深井、沟渠等方式改善牲畜的饮水条件;通过储藏干草和建设畜棚等方式减少牲畜在冬春季节的死亡率等等。所有这些措施,都将使青藏高原的畜牧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迈进。目前,部分牧区已经出现了交替放牧、隔栏放牧、迟延放牧、先后放牧和牲畜信托等生产方式,但是与国际上相比较,藏族牧区畜牧业的科技含量还有待大幅度提升。除了提前式隔栏放牧和前推式围栏放牧等先进放牧技术以外,国外牧场还有着自己牧业竞争优势,比如加拿大的围栏和青贮、新西兰的优质人工草地、澳大利亚的畜种改良等,这些牧业技术能否在藏族牧区得以推行,尚待定居牧民进一步提高心智以后做出适应性的选择。因此,在新的社会环境里,定居牧民的生存能力主要表现在科学技能的掌握、脑力劳动的开发和才智的提高等方面,这不仅体现在直接的畜牧业生产上,由牧民定居所引起的其他产业,例如乳制品加工、毛皮加工、

——

127

鲜肉冷藏以及牧家乐等,都表现出定居牧民的强大学习能力,传统的游牧文化也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平滑变迁。当然,牧民定居前后的生存努力状态是不同的,在没有定居的游牧时期,有的牧民生活自由自在,定居以后,为了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生存资源,牧民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因而生活的节奏比以前紧张多了。

6.牧民的文化形式有了创新

牧民定居以后,因为居住环境的根本性改变引起生存方式的改变,而牧民经济基础的改变必将带来作为上层建筑的传统文化的改变。在语言方面,定居牧民的日常口语中,会出现越来越多与新的生存环境相关的借词和外来词汇,甚至部分定居牧民的日常会话主题也将从畜牧业生产转到城镇生活上来。在资讯方面,电视、电话、电脑的普及,让定居牧民的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丰富的资讯促使定居牧民迅速提高其心智,传统文化“和风细雨”般地变化着。在教育方面,定居让牧民认识到知识的力量,牧民子女的入学率和升学率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年轻牧民成为知识牧民的愿景不再遥远。

二、藏族牧民定居并没有割裂其游牧文化

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属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移动是游牧文化的性格,安居是农耕文化的特质,游牧民需要通过不断地迁徙来维持其生产和生活,唯有农民才需要稳定的安居条件来维持其生产和生活。牧民安居工程将农业的定居概念植入牧区,从根本上颠覆了牧民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因而有人认为“用占主导地位的农业文明思维来进行牧区生产方式转型,全面提倡工业文明式的生活方式这种做法是需要反思的。”[6]那么牧民安居工程是否真的割裂了藏族传统游牧文化吗?对于这种疑问我们需要仔细分析才能作出解答。

1.游牧文化中存在定居文化因子

在藏族牧区的传统游牧体系中,原本就存在着多玛式“逐水草而居”的大范围游牧、阿巴式半定居的小范围游牧和季节性游牧三种形态[7],青藏高原的游牧业并不排斥牧民定居。据统计,2005年以前甘南州的定居牧民就高达50.8%[8],牧民安居工程只是对大范围游牧的牧民传统文化产生较大影响,对于原本就有冬季定居点的游牧民来说,其传统文化几乎没有因此受到较大影响。除此之外,在藏族牧区也存在定居放牧的牧业生产体系,如罗马让学部落大部分是定居放牧,牧民常年居住在牛毛帐篷底下,早出晚归,放牧牲畜[9]。可见,在藏族牧民的传统文化里面,本身就存在着定居文化的萌芽,牧民安居工程只是将牧民自发的零星定居上升为规模化的自觉定居,在文化上也只是强化了定居文化在藏族牧区的份额和力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藏族牧区游牧的文化模式。

2.牧民安居工程未在空间上割裂游牧文化

牧民安居点,不是将所有的牧民集中于某座城市,或者重新建造一座牧民定居新城,而是将牧民小规模地零星分布于整个牧区,定居牧民距离其草场并不遥远。以牧民草场与定居点的关系为标准,藏族牧民安居工程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其一是牧民对已有的“冬窝子”加以改造提升;其二是纯粹的游牧民在其他牧民的冬季房屋旁边新建住房;其三是牧民定居在县城附近;四是远距离迁居的生态移民。牧民的第一种安居类型对于游牧文化的传承没有丝毫影响;第二种安居类型让曾经的游牧民在心态上产生了变化,从居无定所到安居乐业,定居牧民对物质财富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迫,虽然在游牧的时候不再无忧无虑,但是牧民积极创造财富的压力和动力会使游牧文化更加凝聚;牧民选择第三种类型定居,主要从生计方式的转换角度考虑的,由于距离县城较近,定居牧民渴望通过手工业、商业和务工的便捷来增加收入,但是这些定居牧民并没有把所有的希望压在二、三产业上,他们大多还保留着自己在草原里的牧场和畜群,为今后的生活留下安全保障;只有第四种定居类型才彻底割裂了定居牧民与草场的关系纽带,但我们不能因此以偏概全。从牧民安居工程实施的整体效果来看,定居只是让牧民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同农业和工业发生联系,游牧文化的核心因子并没有遗失。

3.牧民的群体性安居能够保留更多的游牧文化因子

——

128

原住民的迁居有个体自发迁居和群体自觉迁居两种类型,如果是个体自发迁居,比如游牧民为了进城经商或者为了子女读书而单个地迁入他处,迁居的游牧民会完全接受定居文化,其传统的游牧文化会被逐渐淡化乃至完全忘却;如果是群体性自觉迁居,原属同一群体的人们在新的社会环境里仍然保持联系,共同的文化认同促使他们在群体内部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并在内外两种文化的接触中让群体的传统文化对外部产生影响。藏族牧民安居工程的具体推行,一般是以某个牧业生产队社为单位整体推进的,原本相熟的牧民整体聚集在同一个定居点,这种自觉的群体性安居,相对于自发的个体定居而言,在定居以后能够保留更多的游牧文化因子。

4.牧民安居工程实为针对牧区文化变迁的顺势而为

在牧民安居工程以前,牧民内部已经悄悄进行着分化,部分牧民因为进城经商而常年驻留在城市里,部分牧民因为子女读书、就业等原因走出草原,他们大多在所住城市购买了房屋。即便是留在草原的牧民们,其日常生活也添加了太多的现代元素,酥油搅拌机、摩托车、太阳能电灯等对牧民来说早已不是稀罕物,藏族牧区游牧文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改变。因此,牧民安居工程的实质,不是改变了游牧文化,而是加速了游牧文化自身的变迁,而且这种加速的方向与游牧文化自然变迁的方向是一致的。

三、牧民定居后的文化特质

由于文化是由习得的行为和观念模式所构成,随着人类需要的变化,既可以放弃旧的文化特质,也可以再次习得新的文化特质[10]。牧民定居以后,其生产和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为了与经济及社会环境相适应,牧民传统的游牧文化自然会发生相应的变迁。开始的时候,定居牧民首先感觉到的是个体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微环境的变化,出于决心胜任新的生存环境的考虑,定居牧民总会有意或无意地对新的环境做出试探性的反应,由此出现个体对传统文化偏离的现象。如果个体的变异能够显著改善其生活条件,其他定居牧民就会纷纷效仿,如果定居牧民有越来越多的行为偏离了传统游牧文化,新的文化模式就此诞生。当然,在这个文化模式的创新过程中,定居牧民个体之间是相互学习的,政府虽然也可以做一些文化补习、技能培训、务工信息、权利保护等辅导性的工作,但是定居牧民的个体学习和创新能力是关键部分。

牧民定居以后,自然会较多地接受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等定居文化,遵守定居文化的规则,接受定居文化的价值观念,这是否意味着其传统的游牧文化就此消亡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牧民定居并没有割裂游牧文化,所以定居后的牧民会保留相当部分的游牧文化因子。只要牧民定居并不需要迁徙太远,其家里总是挂着冻肉和风干肉,虽然定居牧民熬煮酥油茶时用钢炉代替提锅,吃糌粑时也不再用舌头舔,但是其日常生活仍然具有鲜明的牧民特色,家里摆设的日用品仍然以动物饰纹居多,家具也相对简洁明快。定居牧民倾向于把他们的地方性文化带在身边,除了寻求一种“家园感的延伸”[11]以外,还把游牧文化中宜人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对于由迁徙而引起的文化变迁过程,国外有学者认为第一代移民经常表现出原生的“族裔文化”,此后其语言、服饰、娱乐形式和婚姻形式等迟早都会发生变化[12],但是这种对海外移民文化变迁的归纳总结并不适应于藏族牧民定居点。藏族牧民大多就近定居,定居牧民不仅在地理空间上没有割裂同草场的关系,而且文化纽带上还在继续完全演绎或者部分演绎其原生态的游牧文化,因此,任何一种既有的文化变迁模式都无法套用在定居牧民的身上。文明的任何成分归根结底都是个体的贡献,多数相似个体的贡献凝聚成一体,新的文化模式就此诞生。藏族牧民以安居工程为契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游牧文化变迁和定居文化养成模式,目前这种文化模式还处在逐渐养成阶段,我们只能触摸其大概的脉络,其中的具体规律性还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逐渐显现出来。

——

129

四、结论

文化一般具有适应性,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是整合的,这都意味着文化是不断变迁的。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恒话题,所有文化时刻都处在变化过程当中,只不过因为其渐进和缓慢而不为我们所察觉罢了。牧民安居工程的推行使藏族游牧文化的变迁从隐性状态转变为显性状态,所以才引起世人的关注。在经济及社会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西藏及其他四省藏区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牧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变的过程。但是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的实际情况是,有87%以上的人口仍然居住在农村牧区,87%以上的劳动力是农牧业劳动力,工农业产值中有77.9%来自农牧业生产。由此不难看出,西藏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均在农村牧区。藏族牧区的现代化建设首先是牧民在悄然间自发进行的,牧民对商业和商人从排斥到欢迎的态度转变[13],少数富裕牧民自发迁居城市,大量牧民子女进城读书,这些都证明了藏族牧区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自发的现代化变迁。因此,近几年来西藏和四省藏区先后推行的牧民安居工程并没有违背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律,而是一种加速藏族牧区现代化建设步伐的积极举措,唯有依赖于此,藏族牧区的跨越式发展才能成为可能。政府推行的牧民安居工程促使传统的游牧文化快速向定居文化转变,定居牧民大都能够调适自身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并且出现了许多可喜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表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定居牧民已经接受了现代社会的各种价值理念,相反,许多定居牧民仍然固守其传统的文化模式,定居牧民的文化变迁之路还很漫长。游牧文化具有强烈的攻击性,以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为代表的定居文化则具有鲜明的包容性,牧民安居工程将这两种文化交融在一起,既保证了文化的新鲜活力,也能够让这些文化活力得以聚集、交融和孕育,由此产生一种藏族牧区所特有的定居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区域文化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定居文化的脉络将越来越清晰,并为定居牧民的经济建设和个体发展提供适宜的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彼·埃克瓦尔.蹄上生涯(手写稿)[M].李有义译.

[2]王明柯.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6.

[3][9]《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47,22.

—西藏那曲地区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251.

[4]格勒等.藏北牧民——

—川西藏族牧区的人类学专题调查之一[J].中国藏学,1995,(2):21.[5]格勒,海淼,嘎﹒达瓦才让.色达牧区的嫁妆和聘礼——

[6]金晶.果洛藏族自治州定居牧民经济生活状况调查报告[A].苏发祥.安多藏族牧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108.

[7]格勒.藏北传统的游牧生产[A].藏学、人类学论文集(汉文卷·下)[C].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639-645.

—甘南藏族自治州调查报告[J].民族研究,2007,(5):31.

[8]高永久,邓艾.藏族游牧民定居与新牧区建设——

—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M].杜杉杉.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564.

[10][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

[11][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

—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M].杨渝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35.

—族性与民族主义含义[M].刘泓,黄海慧.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12][英]爱德华·莫迪默,罗伯特·法恩.人民·民族·国家——

版社,2009.83-85.

[13]格勒,[美]南希﹒E﹒列维妮.瓦虚色达:东部藏区的一个游牧部落群体[J].翟胜德.世界民族,1998,(2):51.

(责任编辑多杰责任校对戴正)——

130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哪些

中国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前三批名录名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后,第四批名录名称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按照申报地区或单位统计,共计3154个子项。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批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并正式公布。 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其中五个门类的名称在2008年有所调整,并沿用至今。十大门类分别为: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 中国曲艺品种十分丰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的曲艺品种约有400个,流布于中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曲艺项目共46个,至2019年,共有193个。 民间舞蹈是广大人民所创造、世代相传、在日常生活场所表演的各种传统舞蹈,它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类别。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共有41种流传于各地域、各民族的优秀民间舞蹈项目入选,截至2019年,增至324种。其中包括在汉族聚居地区广为流传的秧歌舞、狮子舞、龙舞;彝族的葫芦笙舞;蒙古族的安代舞等。 民间音乐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共有72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入选。其中包括已经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古琴艺术,另外还有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以及江南丝竹、西安鼓乐、南音、广东音乐、侗族大歌、回族的花儿等著名的民族民间音乐。至今,这门类已增至401个项目。 民间文学又称口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类别,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产生并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创作。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间文学”项目共31项,至2019年则增至231项。其中有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藏族的《格萨尔》史诗、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有壮族的刘三姐歌谣、彝族的《阿诗玛》长篇叙事诗等少数民族著名的口头文学经典;有汉族流传久远的著名传说如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董永传说、西施传说、济公传说、白蛇传传说等;也有耿村民间故事、青林寺谜语等,至今仍在民间鲜活流传,散发着具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学形态。

浅谈古希腊人的丧葬文化

浅谈古希腊人的丧葬文化 古希腊人相信灵魂不死。他们认为,如果不给死人举行葬礼,死者的亡灵就不能进入冥府。认真的处置尸体,是完成神祗赋予他们的义务,同时能给活人带来福祉。无论是土葬还是火葬,都不能省却隆重的葬礼。但死于自杀或通奸罪者例外,其尸体在夜被人草草运出弃之荒野,任其腐烂。 古代希腊人也相信:当一个人呱呱坠地时是不洁的;同样,人离开尘世时也是不洁的,而且会将整座房子以及房中的人都污染。因此,人一断气,其亲属就立刻从另一房中端来一盆祭祀用的圣水放在死人的房门前,每个走出这所房子的人都必须用圣水喷洒自身以祛除不洁。否则,不能再与别人接触。 接着就是怀着极其虔敬的心情料理尸体。首先,家中妇女为死者洁身,然后给尸体涂上优质油料和香精,穿上纯白色衣服,裸露着头和脚。青年死者穿 Chalmys(古希腊一种短斗篷或外套)。斯巴达人穿猩红战袍。雅典人有时不穿白衣而穿彩衣。再给死者头戴花冠(要真鲜花)。只要时令允许,桂、橄榄、常春藤冠也未尝不可。到安葬时须换上金箔冠。吊唁的亲友送来的花冠、花环常用以装饰棺椁坟墓。最后在死者口中放一枚钱币,作为亡灵渡冥河时的船费。据古代传说:冥府里的一个小神--卡龙(Charon),平时扮作一位衣衫褴褛、手执木橹的老人,专门在冥河上为亡灵摆渡,只让过去,不让返回。如果没有举行葬礼,死者亡灵,在允许登上卡龙的渡船以前,就会在冥河岸上飘泊几百年。口中放钱币是跟古希腊社会生活分不开的:当时人们还不懂在衣服上做口袋,因此出门购物都把钱放在嘴里。 当时有些地方,在尸体旁放一个蜜糖糕饼,用以贿赂塞伯洛斯(Cerberus)。希腊神话说,塞伯洛斯是一个把守冥府入口的怪物,它长着三个狗头、龙尾巴,尾后又生有各式各样的蛇头。 这些工作做完后,就是隆重的停尸仪式。尸体要停放在房的正厅,而且绝不能被太阳照射到,否则就是玷污了太阳神。灵床是铺着垫褥,装饰着鲜花、树枝的睡椅,尸体脚朝向门口,象征着他还要最后一次出门旅行。尸体周围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油瓶。瓶画尽是表现死亡和坟墓的。当时阿提卡有一个瓶瓮制造厂,专门生产这种瓶子,大概就是供吊唁者送礼用的。 停尸期间,至亲、生前友好、家中仆人一律参加追悼。在灵床旁,男女分别站开,轮流致哀。但不是乱哭狂号,而是有规则的唱哀诗。有时还特地雇些歌手来唱挽歌。唱诗过程中,又时而插入全体的或部分的合唱。在南方则不同,悲痛的哭声有时将挽歌打断,举哀时追悼者都捶胸、抓脸、揪头发、撕衣服。南方的气候只允许停尸一天。按梭伦规定,凡对尸体采取防腐措施的地方才可多停几天。 出殡当在日出之前。送葬队伍的最前头是男性亲属女眷跟在尸体后边。梭伦规定:女亲属与死者的关系远于侄女者不得参加送葬;远亲妇女60岁以下者也不得参加送葬。队列行进过程中还要唱挽歌,同时以悲哀凄凉的笛声伴和。 在整个古代,土葬和火葬都通行,起初似乎土葬更为普遍。大多数希腊城邦都禁止在城内埋葬或焚尸。多利斯城邦似乎例外。 掘墓人一般都是家奴,人力缺乏的地方可另雇。如果死者是荣获过国家奖赏的人,那么人们都踊跃为之掘墓,将此视为光荣的义务。 葬式也不止一种。墓葬要用棺。棺材有木的,也有石的、陶土的。其形状有方的、圆的、也有椭圆的、尖角的。旁人用简陋的棺材,葬在普通公墓。较富的人葬在供全家用的洞穴里--在岩石上凿成的洞,或在地上或在地下。这种穴葬可用棺,也可不用棺。不用棺的尸体只需裹上尸衣,放在穴内平坦的石头即可。用棺者,把装入尸体的棺材停放在穴中。在阿提卡,

《藏族生死观与丧葬习俗》文化需要打包升级

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我的三部藏学专著《藏族生死观与丧葬习俗》《藏族婚姻与家庭观》和《藏族文艺中蕴含的价值观》近日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多年研习的心血结晶,终于和读者见面了!藏民族的文化体系源自几千年来在雪域高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风雪霜雨的磨砺。厚实邃远,富有民族性、地域性、独特性,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比,个性鲜明、韵味迥异,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瑰丽明珠,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青睐。但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交通信息的闭塞等缘由,藏文化一直深藏闺中,很少有人作过全面、科学的介绍。即使有,也是只言片语的碎片,或是一知半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作为本民族本土学者,有对藏文化全面准确、科学地打包、整理、推介的神圣使命。藏民族的生死观与丧葬习俗,一直受到外界的注意。《藏族生死观与丧葬习俗》一书开篇就谈到人是由“猴”变来的,还原了人类的真面孔,为认识生老病死打下了正确的唯物史观。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实践,都使他们明白了作为物质的人类,死亡是必然的归宿,自然法则不可抗拒,唯有坦然对待死亡,淡泊人生才是正确的道路。后期佛教理念的参与,尤其“灵魂不灭”“灵魂转移”“三世论”与“因果报应论”催生了天葬、火葬,以及塔葬、水葬、土葬、悬葬、石棺葬等多种葬俗,是世界丧葬的博览园,也折射出生命对丧葬的先进理念。书中较为翔实地记录了死亡前前后后的活动,仪轨,缅怀,超度;不同丧俗的象征意义;野葬、土葬到天葬的观念衍变过程。书稿的结尾,特别剖析了藏族丧葬的意识:重视灵魂的修养,精神的价值,客观对待死亡后的肉体,给后人宽广的生存空间。独树一帜的生命学说,全新的一种视角,会让人耳目一新。关于藏人家庭的组成及结构,对外人也是谜团。婚姻是人生的亮点,是里程碑;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但雪域高原、世界屋脊、生命禁区的家庭又是什么样子?其婚俗又是什么风情?是单调乏味,只为活着而活着,还是丰富多样,风情万般,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生命的赞歌?《藏族婚姻与家庭观》中都作了一一解答。藏族的家庭观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孕育、滋养。青藏高原的地理气候,决定了藏民族的家庭婚姻观是开放的,是血缘外的结合,是自由的、重感情的。地广人稀的高寒自然环境,使藏人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婚姻的空间较广阔;游牧经济的特点,使妇女在社会生活中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对婚姻有追求权、参与权,甚至决定权;高原本身造就的藏人心底坦荡,性格豪放、淳朴等诸多因素,造成了藏民族以自由婚姻为主流的家庭框架。书中较为详尽地介绍了藏人家庭观的形成历程;其地理环境、历史积淀、财产分配和继承之习惯法等烙印,还有家庭生活中的分工。家庭观中的伦理;生育及成年礼仪;勤劳持家的基本理念。专著浓墨重涂地介绍了藏人爱情生活中那令人心驰神往、犹如仙境的浪漫曲,还有缤纷多姿的各地婚俗,引导你走进人类婚姻的盛大殿堂。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通过价值观表达该民族是非善恶的标准,行为规则的轨迹,彰显其精神世界。藏民族自然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文艺作品中更是把藏人的价值观展示的淋漓尽致。藏族文学浩繁广大、历史久长,有长篇小说、寓言、格言诗、道歌、书面情歌、藏戏剧目和史诗《格萨尔》等。特别是口头文学发达,歌舞普及。他们把藏人善良、宽厚、崇尚仁慈、疾恶如仇、人道公正等价值观多侧面予以表达。《藏族文艺中蕴含的价值观》集中凝聚了藏人不同历史阶段的价值观,既有宏观的描摹,又有微观的具体勾勒;既领略到雪域婚姻家庭的真相,又明了其蕴含的价值意义。打包、升级,让藏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就是我写这三部书的初衷。 (《藏族婚姻与家庭观》《藏族生死观与丧葬习俗》《藏族文艺中蕴含的价值观》,尕藏才旦著,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范围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问题,目前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10月17日第32届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公约》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公约》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3月和12月分别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进一步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范围。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根据《公约》的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特征: 1 无形性。它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占有任何具体的物理空间, 看不见, 摸不着, 只能被人们的感觉所感知, 从而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例如, 端午节是一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任何有形物质载体,以一种节庆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于2008年开始将端午节定为国家法定节日, 就是充分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无形性特征而采取的一种有效保护方式,使其内容的丰富和文化的传承有了可能。 2 传承性。它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各个群体或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传承积淀下来的。具而言之, 一种具体的文化形式, 只有经过历史的演进, 承载了人们厚重的精神寄托和文化品格, 才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此种特征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要为其传承创造良好的氛围,保持其原生态环境,使之能够延续、传承。

藏族纹饰的历史文化

藏族纹饰的历史文化 身处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在与严酷、恶劣、闭塞、荒寒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的过程中,不断从无奈中求得平衡,从困厄中找寻解脱,创造出属于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把对美的追求与表现贯穿于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藏族纹饰艺术从它问世的那一天开始,就决定了它是一种美化手工制品,点缀社会生活的特殊艺术形式。藏族把图纹艺术称作“泽吉日莫”,意为美饰画,并把它列在画之首类就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藏族纹饰种类齐全,特色鲜明,技艺高超,不但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的境界,而且还涵盖了藏民族的习俗和信仰。从某种意义上讲,藏族纹饰更能为我们揭示出一个民族的魅力所在。本人数次深入西藏自治区及云南省、四川省藏区,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藏族纹饰做了一番实地考察。 一.现今藏族装饰纹样的历史文化渊源 藏族纹样的历史发生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至元明清时期起发展成一种包容性很大的装饰文化,藏族纹饰的繁荣,具体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的。 第一个方面,是受益于中原地区汉族文化的滋养。 吐蕃王国时期,藏汉之间直接的文化交流便已开始。在此过程中,通过唐蕃二次联姻,以及吐蕃势力深入内地,一度控制敦煌地区等方式与途径,使得藏族有机会学习、了解、掌握和应用属于汉文化体系中的一些装饰图式和工艺技巧。其中丝绸服饰及其它一些器物上的图案纹饰,最直接地引发了藏民族的感官愉悦,受到他们的喜爱。烙有汉民族心理印迹的缠枝牡丹、长城纹、龙凤纹、太极八卦图及寿字等等纹饰图案,逐渐进入到藏民族的文化视野中,成为藏族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个方面,得力于印度、尼泊尔等地佛教文化的孳乳。 由于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需要,佛教开始从松赞干布统治时期起,从印度等地正式传入吐蕃社会,从而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文化,新的意识,引起人们思想观念,包括宗教观念的改变。佛教的传入与流播西藏,不仅带来了一整套的教理、教义、教法,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学问,而且随之带来了业已成型的一系列的佛教艺术形式与符号。它们一经流入并在实践中反复运用,便很快得到藏族在文化上的认同感而加以完善和固型,并在程式化上予以加强与沿袭。诸如莲纹、象纹、佛像、佛塔、曼陀罗等等均属此类。 第三个方面,来自以上地区和民族的纹饰在西藏高原生了根,开放出更美丽的花朵。 藏民族对外部文化的接收和吸纳绝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的和再建的过程。世界上任何先进的民族文化基本上都是一种由合力作用导引的,即由吸收、融合外来文化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越是如此,其文化创造愈发显露出生命活力。进一步说,文化有其类化性。当其他民族的纹饰传入藏区后,它们多不再保持其固有的形态,而是大量地注入了藏族自身的思想、心理、智慧、感悟、情趣,发生了一些质的改变。它们已经藏族化或本土化了,已成为了一种新的艺术。在此当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民族精神的贯穿始终。 二、藏族装饰纹饰的基本题材 自古以来,藏族不仅大力地继承和发扬了本土的传统文化,而且还广泛地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在纹饰题材上构建起自己的发展谱系。若对藏族的装饰题材加以分类,那么大致可以划分为八类。下面分述如次。 1、几何纹

藏族风俗禁忌

1、当好客的藏族人把青稞酒端到你面前时,要用双手接过酒杯,然 后右手举杯,左手无名指伸进杯子,轻蘸一下,朝天一弹,意思是敬天神,接下来,再来第二下,第三下,分别敬地、敬佛。2、在喝酒时,藏族的约定风俗是:先喝一口,主人马上倒酒斟满, 接着喝第三口,然后再斟满。最后,就得把满杯酒一口喝干。3、饮茶时,您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 为失礼,离开时在碗里不能有剩茶,否则视为失礼。 4、步入藏民的帐篷、居室,不可用脚踩门槛,也不可在他人面前吐 痰。 5、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 望。 6、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 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7、吃饭方面,还有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之 规矩。 8、藏族人对吃大蒜有较多的禁忌。大蒜作为调味品平时人们亦食 用,但如果要去转经拜佛朝拜神圣之地则绝对不可食蒜,忌讳食蒜后的臭气玷污和熏脏了圣洁之地。 9、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较多。一般人只吃牛羊肉,而绝不吃马、 驴、骡、狗肉,有的人连鸡肉、猪肉和鸡蛋也不食用。 10、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 点头为礼

11、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 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12、未经同意不可入庙,入庙后不可吸烟。庙内物品观看无妨,惟 不可擅自触摸佛像、经书。 13、要尊重佛教寺庙及僧人;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 设施,必须从左往右、按顺时针绕行;经筒、经轮也必须顺时旋转. 14、严禁跨越法器。 15、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16、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17、一个陌生人走在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时,不能大声 喧哗。 18、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19、在藏区偶见身挂红、黄、绿布标的牛羊徜徉于郊野,可不要随意 驱赶、伤害,那是藏民敬神祭品。 20、进入藏胞的帐房后,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不得混杂而坐。21﹑藏族人认为,天上所有的星星都是天神的住所,所以忌用手指数星星,据说我们数星星,星星也会反过来数我们,一具死尸,两具死尸……但是如果人们伸开手掌数,同时说:一位神两位神……星星也会反过来数一个人两个人……

土家族的丧葬文化习俗

土家族的丧葬文化习俗 土家先民曾实行火葬、岩墓葬、悬棺葬,他们哀悼死者的方式之一是击鼓踏厉而歌,叫啸以兴哀;而后受汉族丧葬习俗的影响,逐渐采用土葬,但他们依然保留了其先民掉念死者的方式,以跳丧、歌丧来哀悼死者,慰藉生者。 土家族最古老的葬谷是火葬。现今犹存的许多土家地区的地名,诸如“箱子岩”、“仙人洞”、“蛮王坟”、“棺木岩”等,都是对土家先民曾有过岩墓葬、悬棺葬习俗的追述。? 土家族保存到现今的古老葬谷是“绕棺”和“跳丧”。 “绕棺”,又名“打绕棺”,或名“穿花”,广泛地流传于湘鄂西及川东部分土家族地区。老人去世,停灵枢于堂中,请巫师行法事祭祀,“绕棺”时,灵堂红烛高照,香炉香烟袅袅,棺木右角点“长明灯”一盏;巫师将法咒一念,昭告亡灵,“绕棺”就开始了。“绕棺”活动,一般由五或七人,至少三人,成奇数跳唱。跳唱,由土老司担任领头,现今,以年长者出任,其他人跟后,围绕棺木,不能出离灵堂,故称“绕棺”。歌词内容广泛,可唱亡人生平,可唱神话传说,曲调多变,伴之以鼓、锣、镲、钹等打击乐,气氛欢悦而热闹,乡土生活气息浓郁,承袭了古代“绕尸而歌”之传统。 “跳丧”,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鄂西长阳、五峰、巴东等县流行的“打丧鼓”,又称“跳仗鼓”;一类是湘西凤凰、泸溪地区流行的“打廪”,又称“跳牌”“跳流落”。“跳丧鼓”与“绕棺”一样,是一种丧葬性的歌舞活动。在土家山寨,一旦哪家老人终寿,不问男女、名望、尊卑、皆是“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为死者“跳丧”。 跳丧,先跳什么,后跳什么,都有一定仪式程序。一般分为七项程式: 一、待师,跳者为表谦虚客气,边跳边等待师傅临场指导; 二、跳丧; 三、摇丧; 四、跩丧; 五、穿丧; 六、退丧; 七、哭丧。 哭丧,只在与汉区临界地区方有。这七项跳丧仪程,都由掌鼓者指挥,跳丧人跟着鼓点的变换而变换仪程。歌词的内容丰富多样,有歌唱先民祖先的;有唱农桑鱼猎的;有唱风土人情的;有唱男女爱情故事的。歌舞通夜不息,可谓“长歌为哭”,“以乐致哀”,慰死者英灵,为家属“散忧”、“解愁”驱逐死者家里天灾人祸,赐降吉祥瑞气,独具民族性。? “打丧歌”,又名“唱丧堂歌”,或叫“坐丧”,也是远古“鼙鼓以道哀”的一种葬俗传至今日。这种“打丧歌”,鄂西、湘西、川东土家族地区,直至现今,还相当盛行。“打丧歌”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人击鼓,领唱,众人相和。另一种是不只击鼓,还要鼓锣钹笛唢呐齐备,“打围鼓”,唱戏曲,这也很别致。听唱观看的人很多,“坐丧”“打丧歌”成了群众一种娱乐活动了,将“忧愁”、“悲痛”驱逐于九霄云外了。

〈〈藏族传统文化在新世纪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藏族传统文化在新世纪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四川甘孜州档案局研究馆员得荣·泽仁邓珠 藏族传统文化的定义及内容 藏族文化是藏民族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生活、习俗与地理环境的特点在意识形态中的反映,是藏民族智慧的结晶,她凝聚着藏民族的情感意志和精神追求,体现着民族的精神,是藏民族的灵魂和标志。藏族传统文化内容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包括宗教文化、世俗文化、大众文化、宗教密宗文化、地域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婚丧文化、节日文化、山文化、水文化、石文化、树文化等;狭义的按藏民族传统的分类法可将上述内容分为大小十大明:声明、内明、因明、医明、工巧明为五大明;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和星算学称之为五小明。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宗教经典、历史文献、逻辑哲学、天文历算、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等。这一切不仅是藏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财富,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弘扬。 藏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一、藏族传统文化的特征 藏族传统文化具有以下五大特点,一是藏族传统文化是以本教文化为根基和源泉,外来佛教文化为充实、丰富并起到先导作用的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雪域文化。二是伴随着这个民族的产生而随之形成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藏族文化,它的发展经历了远古、古代、近代和现代社会,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今天,她依然以根深叶茂充满生机和活力活跃在世界文化百花园中,除了她具有人类文化的共同特征外,还有其他的八种个性特征:即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神奇性、稳定性、开放性、导向性和国际性。三是藏族文化越来越成为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喜爱、都享用、都欣赏和研究的“热门共享”文化。四是藏族文化和文化产业具有全球性的交流传播发展空间和经济效益空间。五是藏族文化将日益面临国内外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同化,迫切需要保护抢救和合理利用。 二、藏族传统文化与宗教的联系 宗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样说:不懂宗教文化就不能全面弄懂藏族文化。这是因为:本教和佛教对藏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文学、艺术和伦理道德、社会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宗教经典中包含有历史、文学、艺术、哲学、天文、历算、医药、建筑、工艺、雕刻、绘画、戏剧等内容。 在不少人看来,宗教与科学如同水火,是一对孪生冤家,他们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然而,实际上两者有一定的联系。这里只举五个例子:一是古今中外不少宗教徒曾在科技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例如哥白尼、加利略、一行和尚、龙树、马鸣、登巴西绕米沃齐、莲花生、大译师仁青桑布、俄洛登西绕、仲顿甲瓦迥勒、布顿仁青珠、萨迦根呷坚贞、五世达赖喇嘛昂旺洛桑嘉措、第司桑吉嘉措、宗喀巴洛桑扎巴、夏扎扎西坚贞、工珠月登降措、局迷旁朗吉降措、松巴益西班觉等;二是宗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

四川省共有辖区21个: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内江市自贡市广安市遂宁市巴中市德阳市乐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眉山市攀枝花市雅安市资阳市泸州市成都市达州市 广元市绵阳市南充市宜宾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是以无形文化为主,以人为本的活化的遗产。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我国政府根据本国国情把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 1、阿坝州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一)、口头传说和表述(民间文学) 1、史诗 史诗是羌族民间文学中的珍品,在羌族口碑古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羌戈大战》、《木姐珠与斗安珠》、《迟基格布》。 2、歌谣 歌谣是羌族人民生活、生产、习俗、文化、历史、道德和思想感情的反映,表现出羌族人民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艺术情趣,是羌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歌谣题材十分广泛可分为历史传说歌:《戈基格布》、《木姐珠与燃比娃(斗安珠)》、《赤基格布》。 3、民间故事 羌族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有神话、传说、,以及其他故事。羌族民间故事片主要以叙述体的口述文本不用唱颂形式。神话故事流传较广且比较有名的主要有《开天辟地》、《造人种》、《两兄妹》、《太阳和月亮》、《取火种》、《木姐珠与斗安珠》、《羌戈大战》等。 4、谚语和谜语

吐蕃特(藏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吐蕃高原的环境保护

吐蕃特(藏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吐蕃高原的环境保护 Yongdrol K. Tsongkha (宗喀. ·漾正冈布)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一)亚洲的水塔 为世界屋脊的吐蕃(青康藏地区)高原,她在地理和文化上包括了现在的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西南部、四川西部、云南北部和不丹、锡金及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的部分地区,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 吐蕃高原是东亚、东南亚、南亚各大江河如黄河(藏语称rMa Chu,即玛曲)、长江(藏语称vBri Chu,即支曲)、澜沧江(藏语称rDza Chu ,即杂曲;入东南亚称Mekong,即湄公河)、怒江(藏语称rGya Mo rNgul Chu,j即嘉姆恩曲;下游称Salween,即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Yor klungs gTsang Po,入南亚称Brahmaputra)、印度河(藏语称Seng Ge gTsang Po,即辛格藏布,意译狮子河)等的发源地,也是上述河流的一些重要支流,还有恒河等的主要支流的源头地。是名副其实的亚洲的水塔。 显然,如果吐蕃高原的生态与环境遭到破坏,尤其是河流被污染,也将直接殃及上述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上述江河流域生活着亚洲的约80%近20亿的人口。强调维护吐蕃高原的生态环境,不仅对高原本身,而且对上述各大江河流域、整个亚洲乃至全球的生态和环境保护也有着重大意义。 (二)现实世界中的香格里拉 吐蕃高原在藏文中有个通用而极富诗情画意的美称,叫“喀瓦坚”(KhaBaCan)、“岗坚”Gangs Can)或“岗迥”(GangJong),意译“雪域”、“雪乡”或“雪国”。高峻的雪山,壮丽的冰川,碧绿的湖泊,辽阔而充满生机的草原,点缀山麓河谷间的农田,清澈纯净的河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英勇智慧、淳朴善良,以慈悲为怀。 敦煌出土的古藏文写卷(编号P.T1286)"赞普世系谱"中称颂吐蕃高原曰: 在天之中央 在地之中心 世界之心脏 雪山围绕

凉山州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精)

附: 凉山州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36项) 一、民间音乐(共计5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Ⅱ—1 彝族克西举尔音乐雷波县文化局、昭觉县文化局 2 Ⅱ—2 傈僳族高腔德昌县文化局 3 Ⅱ—3 藏族赶马调冕宁县文化局 4 Ⅱ—4 彝族挽歌宁南县文化局 5 Ⅱ—5 彝族月琴音乐普格县文化局 二、民间舞蹈(共计4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6 Ⅲ—1 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会东县文化局、德昌县文化局 7 Ⅲ—2 藏族杜基嘎尔木里县文化局 8 Ⅲ—3 藏族嘎卓舞木里县文化局 9 Ⅲ—4 彝族苏尼舞布拖县文化局 三、传统戏剧(共计1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0 Ⅳ—1 马马灯越西县文化局

四、杂技与竞技(共计1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1 Ⅵ—1 彝族磨尔秋甘洛县文化局 五、民间美术(共计1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2 Ⅶ—1 彝文书法盐源县文化局 六、传统手工技艺(共计9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3 Ⅷ—1 红铜火锅制作技艺会理县文化局 14 Ⅷ—2 绿釉陶瓷制作技艺会理县文化局 15 Ⅷ—3 砂锅制作技艺越西县文化局 16 Ⅷ—4 建昌板鸭制作技艺德昌县文化局、西昌市文化局 17 Ⅷ—5 彝族杆杆酒酿造技艺甘洛县文化局 18 Ⅷ—6 藏式烧制茶具制作技艺木里县文化局 19 Ⅷ—7 藏式木制茶具制作技艺木里县文化局 20 Ⅷ—8 藏式竹制茶具制作技艺木里县文化局 21 Ⅷ—9 傈僳族葫芦笙制作技艺德昌县文化局 七、民俗(共计12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22 Ⅹ—1 摩梭人成丁礼盐源县文化局 - 2 -

浅谈苗族丧葬习俗

苗族丧葬文化,爱与团结的碰撞 —以贵州松桃地区为例 姓名:吴小丽 学号:2012011211 班级:12级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贵州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分布面广。苗族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在五大洲都有足迹,主要分布在泰国、老挝、越南、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在国内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内。其中贵州最多,遍布全省的各州县市。占全国苗族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松桃苗族自治县就占很大的比例,也最集中,并且松桃又是以苗族为主的一个县,苗族占全县人口97%,其余分布在毕节、铜六、遵义、黔南、黔西南、安顺、六盘水、贵阳市等,人们常说:“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 苗族有苗族自己的文化特征,贵州苗族集中了全国苗族主要的文化特征,如较大的方言,次方言和多数土语,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松桃苗族的风俗习惯具有本民族的特色,特别是丧葬文化,整个丧葬过程十分复杂,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在丧葬习俗发展的过程中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松桃苗族丧葬习俗入手,对丧葬的过程、发展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做简要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贵州苗族丧葬习俗 一.苗族的丧葬过程 1.临终尽孝 在农村地区,特别是以苗族为主的农村地区。大多是以氏族为单位的聚居。在贵州松桃也是如此,长期发展下来,家族就变得越来越大,成员也就越来越多,自然而然的血缘关系也就越来越淡。尽管如此,但在家族里面依然存在着因“爱”而“团结”的形态。农村地区的人民大多朴实善良、爱好和谐、团结友爱、尊重生命,对祖先、长辈总是很尊敬,尤为重视“孝”,正所谓“百善孝为先”,这一优良品德在丧葬文化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青壮年都选择去外地打工,因此也就出现了许多“空巢老人”,子女都很少能陪伴在身边。但是,不管子女多忙,不管子女身在何方。在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作为子女的都要赶回来尽孝,

藏族传统文化与青藏高原环境保护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总第85期) 藏族传统文化与青藏高原环境保护 王奎正 内容提要 本文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草场的使用与保护、传统文化与物种保护等方面,论述了藏族传统文化对青藏高原地区环境的影响。文章认为,藏族传统文化中有不少有利环境保护的因素,也存在一些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因素,普及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缓解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改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 王奎正,男,回族,1965年生,中南民族学院民族学系讲师,邮编430074。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部,包括西藏、青海两省区和四川西部地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这是一个独特的环境系统。藏、门巴、珞巴、土、撒拉、羌等民族就生活在这个环境系统之中。青、藏两省区共有人口6652981人(1990年)。其中藏族3008878人,约占45%;其他少数民族984354人,约占15%。①可见,藏族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主体民族。在这个独特的环境系统中,藏族文化最负盛名,人称“雪域文化”。因此,本文着重结合藏族传统文化来谈青藏高原的环境保护问题。 一、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以后,便产生了“意识”。人类自我意识一旦产生,首先感知的便是人类所处的环境。“意识起初只是对周围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同时,它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意识。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② 那么,藏族传统文化是怎样认识世界的起源和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呢? 1.世界(客观环境)的起源。不同地区的藏族先民,对世界起源就有不同的认识。《始祖神话》认为,世界是由混沌演变而来。混沌变蛋,蛋壳演化成山,蛋白演变成海,蛋黄变化成人和动物③。《世界形成歌》唱道:最初天地本结合,是大鹏鸟把天地分开的。这与汉族的天地混沌说十分相似。《斯巴宰牛歌》中则唱道:斯巴老人宰了牛,把牛皮铺开成了平坦的大地,牛头成了隆起的高山,牛尾变成葱茏的森林等。这和汉族及西南某些民族的神话也有共同之处。此外,还有大海变陆地的神话等④。 这些神话中均包含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主要表现在:(1)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其中山、海、人、动物、大鹏鸟、牛皮、牛头和牛尾等均为具体的物质。(2)古代藏人眼中的世界是发展的、变化的。(3)环境系统(世界)是由一个整体如牛、蛋演变而来,许多环境要素如山、海、人、动物或牛皮、牛头、牛尾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境系统,各环境要素均不能脱离环境系统整体

藏族民俗文化中的海螺探讨.docx

藏族民俗文化中的海螺探讨 据考古资料表明,早在3000多年前海螺就作为一种装饰物存在于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XXX民族舞蹈、女性服装、婚俗仪礼等都有海螺的身影。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海螺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藏族民俗文化内涵,与藏族民俗文化之间建立起一种密不可分的联系。了解藏族民俗文化中的海螺是学习、了解与传承藏族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藏族民俗文化中的海螺功能 (一)礼仪俗制海螺是藏族民俗文化中传统礼仪俗制的一种形式化标签,在藏族人民中世代传承,帮助藏族人民走过诞生仪礼、成年仪礼、婚姻仪礼和丧葬仪礼这些重大的人生阶段。如XXX藏族、木里藏族家庭诞下新生儿后,就会吹起海螺,标志一个新生命的降临。成年仪礼和婚姻仪礼是人生两个重要的阶段,在藏族地区的很多地方,海螺饰物以规范功能的形式出现在藏族姑娘成年礼和婚礼的礼服上,出现在姑娘的发髻上,出现在婚礼的乐曲演奏中,标志着一个姑娘的人生开始进入转折时期。丧葬仪礼是人生的终点,在多麦藏区某些地方,若家中老人去世需吹三次海螺,分别作为送葬人准备出发、吊唁、出殡的信号。 (二)精神需求雹灾是藏族地区常见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灾害,一旦发生雹灾农田将颗粒无收,因此藏族人民举办雹灾驱逐仪式,即南木傲摇,以祈求雹灾不要发生。这种仪式在藏族已有悠久的历史,每年5月13日起村民每天轮流煨桑,若煨桑之日黑云密布,则该村民

必须前去桑台手摇红色三角旗煨桑呐喊,并一直指向雨云吹奏海螺,驱散雹雨[1]。通过这样的仪式藏族人们相信可以驱散雹灾。这反映出了藏族人民在日常风俗活动中将自身精神需求寄托于仪式和海螺身上。 (三)社会角色海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区分社会角色的功能,这是因为海螺渗透于藏族民俗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和物质层面,已成为区分民族角色的一个重要标志,如XXX藏族古代妇女佩戴的“顾董”海螺。海螺在性别上也有区分功能,主要体现在男女佩戴的饰物上,海螺在藏族人民中仅属于女性服饰的装饰物。在年龄区别与身份区别上,海螺同样具有区分的功能,如头上佩戴海螺壳或手上带有海螺手镯是已婚女性的标志。 (四)愉悦身心海螺在远古时期就已作为装饰品而存在,加之海螺在今天藏族地区女性服饰饰物、腰饰、头饰、手饰中的广泛运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早期人民的审美情趣。此外,藏族一些民族舞蹈中海螺还作为一种舞蹈器具而存在,这也体现了藏族人民的审美情趣。海螺作为藏族人民审美观念传承的重要媒介,寄托着藏族人民愉悦身心的精神追求。 二、海螺在藏族民俗文化中的象征符号 (一)生命本体的认识在藏族古代人民的认知中,生命是从螺旋状水、火、风、地、空气这五元素内部旋转而成,而海螺正是五大元素的标记。藏族人民之所以会将生命本原与螺旋形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自身状态的疑惑。就人类自身感受而言,

浅谈藏族丧葬文化(一)

浅谈藏族丧葬文化(一) 关键词]藏族;丧葬;文化。 摘要]藏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先后存在着火葬、石葬、墓葬、天葬、塔葬、灵葬、树葬以及水葬等丧葬形式。由于受到历史、地理与宗教的交互作用,藏族的丧葬仪式逐渐发生变化,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具高原特色的丧葬文化。 丧葬习俗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 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丧葬文化。从文献史料和考古遗存看,其丧葬形式有火葬、石葬、墓葬、天葬(鸟葬)、塔葬、灵葬(灵塔葬)以及树葬、水葬等。由于历史、宗教以及自然条件等原因,这些丧葬仪式逐渐发生变化。 一、火葬。 历史上,火葬是藏族人对最敬重的人使用的葬法。朵藏才旦、格桑本所著的《天葬———藏族丧葬文化》中讲道:“藏传佛教佛僧大德们仿效佛祖及印度火化的丧俗,纷纷执意火化,把火葬清高化、神秘化,成为表现一种社会等级的葬俗,随之又有附庸风雅、自视高贵的王公贵族、土官头人大批加入火葬之列,有意无意地排斥了平民阶层,使火葬变成了统治阶层的丧俗,成为上层人士的‘专利’,平民只能望而却步,不敢加入。在有的地方,平民若实行火葬,则受到社会的非议和打击。”1]此外,这从有关文献对西藏历史上天赤七王死后“尸体像彩虹一样消失”的记载中也可以得到佐证。藏学专家土登彭措先生在其所著的《藏史纲要》中写到:“天赤七王进行火葬之后烟火像彩虹一样飞上天空之后烟消云散。”2]《东嘎藏学大辞典》中也讲道:“苯教认为天赤七王……死后抓着头顶上的白色绳子,像彩虹一样消逝在天空。”3] 这里讲的“白色”的绳子,应当指的是火葬时冒出的烟。然而,也有一些专家学者不同意这一看法。陈立明、曹晓燕在《西藏民俗文化》一书中即认为:“史籍中记述的天赤七王死后不留尸体在人间,像彩虹一样消逝在天空,实际上反映了藏族远古时代人死后‘弃之中野,不封不树’的野葬习俗”。4]朵藏加和德吉卓玛等学者则认为“天赤七王”死后之所以不见尸体,是因为巫师及卫士们将其秘密运至最险要、最偏僻的地方藏匿,以避免国王尸体被人们发现,而秃鹫则是将国王尸骸带到天界去的具有神奇功能的“天神”。 以上看法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但是仔细分析的话,我们会发现这种见解是不合情理的。因为一个受人民敬仰爱戴的像神一样的赞普是不可能被“弃之中野,不封不树”进行野葬的。在佛教观念还未进入藏地时,他们的尸体也不可能被运到最险要、最偏僻的地方,由秃鹫将其带至天界,因为当时藏族人的脑海里还没有产生把秃鹫当成天使般的神鸟的观念。那么,应当如何解释“天赤七王”死后不见尸体、像彩虹一样消失呢?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对他们进行了火葬。 火葬也是佛教推崇的丧葬方式。然而,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兴盛,火葬非但没有成为藏族主要的丧葬方式,反而逐渐淡化并为其他丧葬仪式取代,其原因究竟是为何呢? 有的学者主张这是因为当时西藏缺乏木材所致,如焦治平、陈昌文认为:“虽然火葬最为佛教推崇,但实行火葬需要大量的木柴作燃料,这对缺乏木材的西藏大部分地区来讲,是一种代价高昂的丧俗。正是由于这一原因,火葬始终没能成为藏族的主要丧俗。”5]然而,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中讲道:“其他王统史籍的记载除了个别方面有出入外,主要的内容,如海水干涸、长出茂密的森林、上中下三部地方生活着的各类动物等,则基本相同。由此证明,藏族关于西藏地貌形成和变化的传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不是神话和迷信。”6]另外,《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中还引用了《贤者喜宴》中“众猴因食用果实而变成人,采集树叶当衣衫,如同野兽居森林,好像珞、门之人遍西藏”的记载。7]历史上,由于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导致西藏地区的气候发生变化,但西藏的东南部气候还是比较暖和,有田地、森林存在。因此,若说藏族的火葬习俗因木材短缺而改变,则颇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序号类别项目名称民族属地责任单位 1 濒危民族语言文字金平傣文傣族金平县金平县文化馆 2 民间文学叙事长诗《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哈尼族墨江县墨江县文化馆 3 坡芽情歌壮族富宁县富宁县文化馆 4 创世史诗《目瑙斋瓦》景颇族德宏州德宏州文化馆 5 创世史诗《阿细先基》彝族弥勒县弥勒县文化馆 6 传统音乐宣抚司礼仪乐舞傣族孟连县孟连县文化馆 7 剑川白曲白族剑川县剑川县文化馆 8 弥渡民歌汉族弥渡县弥渡县文化馆 9 民歌开益白族兰坪县兰坪县文化馆 10 彝族沙莜腔彝族建水县建水县文化馆 11 彝族民歌彝族石屏县石屏县文化馆 元阳县元阳县文化馆 12 传统舞蹈芦笙舞苗族大关县大关县文化馆 13 藏族弦子舞藏族德钦县卡瓦格博文化社 14 弄娅歪壮族广南县广南县文化馆 15 棒棒灯壮族砚山县砚山县文化馆 16 彝族弦子舞彝族砚山县砚山县文化馆 17 水鼓舞德昂族瑞丽市瑞丽市文化馆 18 擦大钹彝族隆阳区隆阳区文化馆 19 大刀舞彝族禄丰县禄丰县文化馆 20 霸王鞭白族剑川县剑川县文化馆 21 十二兽舞彝族楚雄市楚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2 跳三桩苗族易门县易门县文化馆 23 铓鼓舞哈尼族建水县建水县文化馆 24 跳鼓舞彝族绿春县绿春县文化馆 25 传统戏剧杀戏汉族景东县景东县文化馆 镇沅县镇沅县文化馆 26 传统曲艺腾冲扬琴汉族腾冲县腾冲县文化馆 27 莲花落汉族姚安县姚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8 昭通唱书汉族昭阳区昭阳区文化馆 29 传统体育与游艺打陀螺傣族景谷县景谷县文化馆 佤族双江县双江县文化馆 彝族双柏县双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0 吹枪苗族麻栗坡县麻栗坡县文化馆 31 嘟哒哒傈僳族龙陵县龙陵县文化馆 32 彝族摔跤彝族元谋县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元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彝族石林县石林县文化馆 33 传统礼仪与节庆彝族服饰彝族武定县武定县文化馆 峨山县峨山县文化馆 34 哈尼族服饰哈尼族红河县红河县文化馆 西双版纳州西双版纳州文化馆

藏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

藏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藏族的传统绘画艺术—唐卡(喀),它真实地记录和弘扬了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唐卡是藏语音译,意为布画,源于壁画。松赞干布将佛教引入西藏,并对之大力扶持和发展,它是宗教生活的需要,也催生和发展了唐卡这种绘画艺术。有学者认为:唐卡是一种宗教艺术。 唐卡的起源和发展兴衰与藏传佛教息息相关。这门绘画艺术的兴起和发展正暗合了印度佛教传入西藏,这绝非偶然和巧合。佛教的传入,宗教生活的需要,就必须要广建寺庙,寺庙中所谓佛、法、僧“三宝”,缺一不可。这催生了寺庙壁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但在当时藏区,游牧生活还是许多地区的主要生产方式,仅靠固定的寺庙,无法满足众多迁徙不定的信徒宗教生活需要的。于是唐卡这种主要以卷轴画形式出现的艺术,满足了信徒的宗教生活需要,成为他们可以随身携带的崇拜物。唐卡这门绘画艺术因此应运而生蓬勃发展起来。有人又针对唐卡便于携带的特点,把它称之为“可以流动的壁画”。最终形成“藏族寺院是佛画艺术的殿堂”这种局面。唐卡的繁荣有赖于藏传佛教的兴盛。 从唐卡内容上讲,主要反映的是宗教内容,除此之外,它反映的内容还包括了藏族传说中世界的形成、藏族的起源、量理学、工巧明、医学、天文、历算、文学、诗歌、戏剧、美术、民间传说故事等等。以画言史,以画叙事,是它的突出特点。从这方面讲唐卡又是藏族的一部百科全书。即便如此唐卡在反映别的内容和题材时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从唐卡的使用功能上讲,这种艺术形式,也主要是服务于宗教生活的。唐卡和壁画这两大藏族绘画艺术,它的发展和兴衰如前所述,与藏传佛教密不可分。它的主要宗旨,也是服务于宗教的。寺院是藏族宗教文化的中心,多数的唐卡,特别是一些名品佳作,主要聚积在寺院。它主要的功能是悬挂后供信徒顶礼膜拜,满足他们的宗教生活需要。民间留存的唐卡,也主要用于佛教教徒布臵自己的经堂、佛龛。而作为一种美术装饰作品的功用,并不主要和明显。 从唐卡的创作人员来看,绝大多数为宗教人士,他们大都不愿将绘画技艺传授给世俗之人。在许多地区唐卡绘画的学徒规矩,是从先学画释迦牟尼佛像开始,其中的一层含义就是表示皈依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