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关系管理历年试题汇总

劳动关系管理历年试题汇总

劳动关系管理历年试题汇总
劳动关系管理历年试题汇总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试题

劳动关系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2007年5月

77、延长工作时间是指超过( )长度的工作时间。

(A)定额工时 (B)实作工时

(C)实耗工时 (D)标准工时

78、( )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因就业或雇用而产生的关系,

(A)法律关系 (B)权利义务

(C)劳动关系(D)法律规

79、雇员是基于( ),为获取工资而有义务处于从属地位、为雇主提供劳动的人。

(A)法律关系 (B)劳动合同

(C)劳动关系 (D)法律规

80、( )是劳动法对劳动关系进行的第一次调整。

(A)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契约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 (D)劳动合作关系

81、( )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法律事实

(C)劳动法律事件(D)劳动法律行为

82、( )劳动关系是基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等原则为基础构建的。

(A)利益激励型 (B)利益约束型

(C)利益协调型(D)利益平衡型

83、集体台同是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问、休息休假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 )

(A)文本协议 (B)口头协议

(C)阿络协议(D)书面协议

84、( )的基本特点是体现意志。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关系

(c)劳动法律法规(D)劳动合同

85、( )是劳动关系双方就企业生产经营与职工利益的事务进行商讨、沟通,相互理解和合作,并达成一定协议的活动-

(A)集体协商制度 (B)集体协商

(c)劳动争议处理(D)平等协商

2007年11月

77、( )是指在特殊情况下,劳动者实行的少于标准工作时间长度的工作时间制度。P303

(A)标准工作时间 (B)正常工作时间

(c)计件工作时间(D)缩短工作时间

78、( )只能是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而不可能是劳动者因集体劳动而产生的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P268

(A)法律关系(B)劳动关系

(c)权利义务 (D)法律规

79、( )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P275

(A)集体协议 (C)集体合同

(B)劳动关系 (D)劳动合同

80、( )指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P270

(A)劳动法律关系 (B)法律关系

(c)劳动合同关系 (D)劳动关系

81、( )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P272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法律事实

(c)劳动法律事件(D)劳动法律行为

82、根据劳动法的规定,( )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由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P275

(A)劳动合同(B)专项协议

(c)集体协议(D)集体合同

83、( )体现意志,覆盖所有劳动关系,通常为调整劳动关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性规和最低标准。P271

(A)劳动法律法规 (B)劳动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 (D)劳动合同

84、( )应承担法律责任。P283

(A)企业违反集体合同的规定(B)个人不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

(C)工会履行集体合同规定义务不当 (D)工会不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

85、( )不属于目标型调查法。P295

(A)选择法 (B)序数表示法

(C)正误法 (D)描述调查

2008年5月

77、以下关于劳动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产权关系的表现形式(B)主体具有特定性

(C)与劳动分工有直接联系(D)资本与劳动力结合的表现力形式

78、( )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

(A)劳动法律行为 (B)劳动法律关系 (C)与劳动法律事件 (D)劳动法律事实

79、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 )职工出席。

(A)2/3以上 (B)全部 (C)3/4 (D)半数以上

80、以下关于平等协商和“作为订立集体合同程序”的集体协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集体协商是平等协商的准备阶断 (B)平等协商属于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形式

(C)集体协商所达成的集体合同受法律保护 (D)集体协商的法律依据是劳动法中的集体合同制度

8l、用于说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计划、目标、发布规定和管理标准的信息载体是( )。

(A)汇总报表(B)正式通报 (C)例会制度(D)劳动管理表单

82、一般形式以提出问题。设定问题的若干个答案,由被调查者进行选择的调查方法是( )。

(A)确定性提问 (B)描述型调查法(C)不定性提问(D)目标型调查法

83、( )是指由法律制度规定,在正常情况下劳动者从事工作或劳动的时间。

(A)标准工作时间 (B)工作时同 (C)计件工作时间 (D)综音计算工作时闻

84、某地区最低收入组人均每月生活费用支出为200元。每一就业者赡养系数为2,a 为工资整数额。则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

(A)150+a (B)200+a (C)240+a (D)400+a

85、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 )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A)不 (B)酌情 (C)全部 (D)部分

参考答案

77-85 CAAA BDADA

2008年11月

77、劳动关系反映的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即()。

( A )人和物的关系( B )劳动给付和工资的交换关系

( C )物与物的关系( D )劳动过程与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关系

78、劳动法律关系的()是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

( A )主体 ( B )客体

( C )容 ( D )对象

79、在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中,()的基本特点是对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调整。

( A )劳动法律法规 ( B )企业部劳动规则

( C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 D )劳动监督检查制度

80、以下关于集体合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集体合同规定了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

( B )集体合同文本须提交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

( C )集体合同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

( D )集体合同以全体劳动者共同权利和义务作为容

81、()是指因集体合同的订立而获得利益,并且受集体合同约束的主体。

( A )所有者( B )集体合同的关系人

( C )经营者( D )集体合同的当事人

82、以实现劳动关系双方的沟通,但不一定以达成协议为目的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 A )组织参与 ( B )平等协商制度

( C )个人参与 ( D )职工代表大会

83、直接以口头语言的形式,综合上向沟通、下向沟通、横向沟通的信息沟通方式是()。( A )例会制度 ( B )正式通报

( C )员工满意度调查 ( D )劳动管理表单

84、某地区最低收入组人均每月生活费用支出为200元,每一就业者赡养系数为2,最低食物费用为120元,恩格尔系数为0、6,当地平均工资为900元,( a )为工资调整系数,则按恩格尔系数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 A )150+( a ) ( B )200+( a )

( C )240+( a ) ( D )400+( a )

85、职工因工致残退出生产岗位,二级伤残应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为本人工资的()。( A )75% ( B )80%

( C )85% ( D )95%

2009年5月

77、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体现了( )。

(A)雇主意志 (B)雇员意志(C)意志(D)杜会意志

78、( )覆盖所有劳动关系,是调整劳动关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性规和最低标准。

(A)劳动音同 (B)劳动法律法规(C)集体合同 (D)劳动法律制度

79、在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中集体台同由( )与企业签订。

(A)职工代表 (B)企业人事部门 (C)企业法人 (D)职工所在部门负责人

80、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后的( )天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古同即行生效

(A)7天 (B)10天 (C)15天 (D)30天

81、职工通过在本岗位的工作和自治实现对管理的参与.这属于( )。

(A)组织参与(B)岗位参与 (C)个人参与 (D)合理化建议

82、以下关于标准信息载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谢会制度是咀书面的形式沟通

(B)纵向信息沟通包括上向沟通和下向沟通

(c)汇总报表包括工作进行状况汇总报表与业务报告两类

(D)正式通报的优点是信息传递准确且沟通容易于保存

83、( )是指以劳动者完成一定劳动定额为标准的工作时间。

(A)标准工作时间 (B)不定时工作时间

(c)计件工作时问(D)综合计算工作时问

84、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作认定申请之日起( )做出工伤认定

(A)30日 (B)45日 (C)60日 (D)90日

85、停工留薪期最长不超过( )。

(A)6个月(B)12个月 (C)18个月(D)24个月

2009年11月

77、( )是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关系 (B)劳动法律关系

(C)劳动合同 (D)劳动法律制度

78、在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中,( )的基本特点是体现意志。

(A)劳动合同 (B)民主管理制度

(C)集体合同 (D)劳动法律法规

79、集体合同由( )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

(A)工会组织 (B)企业人事部门

(C)企业法人 (D)职工所在部门负责人

80、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后的( )将审核意见书送达。

(A)7天 (B)10天

(C)15天 (D)30天

81、以下关于用人单位部劳动规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劳动者单方的行为规 (B)企业规章制度的组成部分

(C)以用人单位为制定的主体 (D)企业劳动关系调节的重要形式

82、( )是企业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企业机构的设置和配备各类人员的数量界限。

(A)编制定员规则 (B)劳动纪律

(C)劳动定额规则 (D)劳动岗位规

83、以下关于工作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每月制度工作时间为20.83天

(B)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每日可以超过3个小时

(C)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工作的称为加班

(D)劳动者超过日制度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称为加点

84、在工伤事故分类中,按照事故类别可以划分为( )类别。

(A)lO个 (B)15个

(C)20个 (D)30个

85、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 )月。

(A)6个(B)12个

(C)18个(D)24个

2010年5月

77、下列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特点的是()。

(A)它是一种双务关系 (B)具有强制性

(C)容是权力和义务 (D)平等性和隶属性

78、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是指()。

(A)劳动法律行为 (B)劳动法律关系

(C)劳动法律事件 (D)劳动法律事实

79、在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中,()的基本特点是体现劳动关系当事人双发的意志。

(A)劳动合同 (B)民主管理制度 (C)集体合同(D)劳动法律法规

80、以下关于集体合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等同于劳动合同

(B)集体合同不可以由劳动者个人与企业签订

(C)现实劳动关系的存在是集体合同存在的基础

(D)集体合同经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81、以下关于用人单位部劳动规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以下式文件的形式公布 (B)用人单位可以考虑职工的意见

(C)容不合法的不具有法律效力 (D)其制定程序是先职工参与后正式公布

82、下列关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非国有企业实行民主协商制度 (B)职工代表大会主要在国有企业中实行(C)职工大会和民主协商是并行不悖的制度 (D)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对企业管理的替代

83、正式通报不包括()。

(A)信息不易收到歪曲 (B)信息传递准确

(C)沟通容易于保存 (D)便于双向沟通

84、()是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劳动合同约定的。

(A)标准工作时间 (B)工作时间

(C)计件工作时间 (D)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85、非因劳动者本人造成用人单位停工、停业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

(A)无需 (B)部分 (C)酌情 (D)按照正常提供劳动

参考答案

2010年11月

77、延长工作时间是指超过()的工作时间。

A、定额工时

B、平均工时

C、实耗工时

D、标准工时

78、()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因就业或雇用而产生的关系。

A、法律关系

B、命令关系

C、劳动关系

D、协作关系

79、雇员是基于(),为了获取工资而有义务处于从属地位,为他人即雇主提供劳动的劳动者。

A、经济关系

B、劳动合同

C、社会关系

D、法律规

80、()是劳动法律规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雇员和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协作关系

B、劳动契约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

D、劳动合同关系

81、()是指不依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A、劳动法律主体

B、劳动法律事实

C、劳动法律事件

D、劳动法律行为

82、()劳动关系的运行是基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等原则为基础构建的。

A、利益激励型

B、利益约束型

C、利益协调型

D、利益平衡型

83、集体合同是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

A、临时协议

B、口头协议

C、网络协议

D、书面协议

84、()的基本特点是体现意志。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关系

C、劳动法律法规

D、劳动合同

85、()是劳动关系双方就企业生产经营与职工利益的事务进行平等商讨、沟通,相互理解和合作,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达成一定协议的活动。

A、集体协商制度

B、集体协商

C、劳动争议处理

D、平等协商

二、多项选择题

2007年5月

120、以下关于劳动法律关系说确的是( )

(A)劳动法律关系不是强制性法律 (B)劳动法律关系是单务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强制性 (D)劳动法律关系是双务关系

(E)劳动法律关系的容是权利和义务

121、劳动法律事实可以分为( )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合同

(c)劳动法律行为 (D)劳动关系

(E)劳动法律事件

122、雇员参与民主管理的形式包括( )

(A)职工大会 (B)岗位参与

(c)质量小组(D)政策参与

(E)合理化建议

123、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的调解是劳动关系当事人的一种自我管理形式。其基本特点包括 ( )

(A)群众性(B)自治性

(c)性 (D)强制性

(E)非强制性

124、订立集体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 )

(A)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B)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c)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D)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E)遵守法律、法规和田家有关规定

125、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包括( )

(A)条件限制 (B)缩短工作时间

(c)时间限制 (D)延长工作时间支付劳动报酬标准

(E)人员限制

参考答案

120 CDE121 CE 122 ABCE 123 ABE 124 ABCDE 125 ACDE

2007年11月

119、社会保险包括( )。P264

(A)养老保险 (B)失业保险

(C)工伤保险 (D)医疗保险

(E)生育保险

120、物质利益原则有非常丰富的涵,其主要容包括( )。P273

(A)物质利益促进机制 (B)物质利益约束机制

(C)物质利益激励机制 (D)物质利益调节机制

(E)物质利益平衡机制

121、( )都可以成为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P271

(A)保险福利 (B)工资

(C)工作时间 (D)员工

(E)休息休假

122、劳动关系调整的方式包括( )。P276

(A)劳动合同规的调整 (B)企业部劳动规则的调整

(C)集体合同规的调整 (D)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调整

(E)民主管理制度的调整

123、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体现在( )。P278

(A)功能不同

(B)主体不同

(c)容不同

(D)法律效力不同

(E)集体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劳动合同可以不采用书面形式

124、集体合同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包括( )。P279

(A)有利于企业约束员工 (B)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

(C)有利于协调劳动关系 (D)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E)弥补劳动法律法规的不足

125、平等协商与集体协商的主要区别是( )。P292

(A)主体不同 (B)法律效力不同

(C)目的不同 (D)法律依据不同

(E)程序不同

2008年5月

120、劳动法律包括( )。

(A)主体 (B)客体 (C)权利 (D)义务(E)容

121、目前我国职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主要是( )。

(A)平等协商制度(B)代表参与 (C)有组织地参与 (D)个人参与 (E)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22、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 )组成。

(A)职工代表(B)行政机构代表(C)工会代表(D)用人单位代表 (E)法律顾问

123、下列关于集体合同的说确的有( )

(A)集体合同为法定要式合同 (B)集体合同应以书面形式订立

(C)集体合同可以分为主体和附件 (D)口头形式的集体合同也具有法律效力

(E)我国法定集体合同的附件主要是工资协议

124、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的容包括( )

(A)试用期考查办法 (B)劳动合同续订的审批办法

(C)集体合同草案的拟定、协商程序 (D)劳动合同解除的审批办法 (E)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修改、废止的程序

2008年11月

120、劳动法律行为包括()。

( A )沟通行为( B )合法行为

( C )司法行为( D )违约行为

( E )调解行为

121、以下属于集体合同中的一般性规定的有()。

( A )集体合同条款的解释 ( B )集体合同的争议处理

( C )集体合同条款的变更 ( D )集体合同的违约责任

( E )集体合同的有效期限

122、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集体合同时,企业需报送的材料包括()。

( A )双方代表的身份证 ( B )委托授权书

( C )职工代表的劳动合同书 ( D )企业的营业执照

( E )相关审议会议通过的集体合同的决议

123、用人单位部劳动规则包括()。

( A )劳动法律、法规( B )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 C )劳动定员定额规则 ( D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 E )劳动岗位规制定规则

124、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包括()。

( A )劳动纪律 ( B )应聘人员相关材料的保存办法

( C )劳动定额定员规则 ( D )劳动合同草案审批权限的确定

( E )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

125、劳动保护费用包括()。

( A )工伤医疗费用

( B )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费用

( C )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治费用

( D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定期检测费用

( E )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建设费用

2009年5月

120、劳动法律事件包括( )。

(A)企业破产(B)战争 (C)劳动争议(D)劳动者死亡 (E)劳动者伤残

121、构建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的原则有(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契约自由 (C)劳动关系主体明确

(D)利益复杂(E)财产权不可侵犯

122、集体合同的容包括( )。

(A)劳动条件标准部分 (B)一般性规定

(C)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 (D)过渡性规定 (E)有效期间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123、用人单位部劳动规则的特点包括( )

(A)制定主体的特定 (B)规定劳动关系的协议

(C)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行为规 (D)企业经营权与职工民主管理权相结合的产物

(E)是定期的书面合同,其生效需经过特定程序

124、劳动纪律的容包括()

(A)请假程序(B)职业培训(C)岗位职责(D)员工发展(E)操作规程

125、在()情况下,劳动者视同工伤。

(A)突发疾病死亡(B)在抢险救灾中受到伤害

(C)在维护利益、公共利益中受到伤害

(D)突发疾病在48小时之经抢救无效死亡

(E)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的劳动者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

2009年11月

120、行为人作出意思表示是劳动法律关系成立的一般条件,应符合( )的要求。

(A)劳动关系主体明确

(B)包含追求一定法律效果的意图

(C)包含建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法律关系的意图

(D)完整表达劳动法律关系建立、交更和终止的必须容

(E)行为人将自己的心意图表达出来,使他人客观地加以识别

121、物质利益原则为建立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奠定了基础,它包括物质利益( )机制。

(A)激励 (B)平衡

(C)调节 (D)约束

(E)监督

122、下列关于劳动争议仲裁的说确的是( )。

(A)劳动争议仲裁兼有司法性特征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群众组织

(C)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行政执法行为

(D)劳动争议仲裁的组织机构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E)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

123、制定劳动纪律应当符合( )的要求。

(A)容合法 (B)结构完整

(C)严格履行定员制定程序(D)标准一致

(E)容全面约柬管理行为和劳动行为

124、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基本形式包括( )。

(A)合理化建议 (B)职工大会

(C)平等协商制度 (D)质量小组

(E)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25、劳动法规定,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有( )。

(A)就业状况

(B)劳动生产率

(C)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D)地区之闻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E)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010年5月

12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劳动关系多元化 (B)劳动关系主题明确化 (C)劳动关系容复杂化(D)劳动关系客体多变化 (E)劳动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趋向法制化

121、劳动争议贯彻自愿原则,具体包括()。

(A)申请调解自愿(B)接受调解自愿 (C)调解过程自愿 (D)达成协议自愿(E)履行协议自愿

122、集体合同与一般协议一样,也具有()等特征。

(A)合法性 (B)主体平等性 (C)容一致性 (D)客体平等性

(E)法律约束性

123、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集体合同时需报送的材料包括()。

(A)企业的营业执照 (B)工会的社团法人证明材料

(C)双方代表的身份证 (D)集体合同条款的必要说明

(E)职工代表的劳动合同书

124、劳动纪律的容包括()。

(A)作息时间 (B)考勤办法 (C)考核制度 (D)劳动任务 (E)薪酬结构

125、在()情况下,劳动者应当被认定为工伤。

(A)患职业病

(B)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

(C)因工外出期间受到伤害

(D)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E)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

三、简答题

2007年11月

1、请简要说明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调整劳动关系?(15分)

根据调节手段的不同,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可以分为:(1分)(1)劳动法律法规。(2分)(2)集体合同。(2分)(3)劳动合同。(2分)(4)民主管理制度。(2分)(5)劳动争议处理制度。(2分)

(6)劳动监督检查制度。(2分)(7)企业部劳动规则。(2分)

2008年11月

1、劳动法对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做了哪些原则性的规定?(10分)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分)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2分)

(3)劳动生产率;(2分)

(4)就业状况;(2分)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2分)

2009年5月

1、简要说明劳务外派工作的基本程序。(8分)

答:1)、个人填写《劳务人员申请表》,进行预约登记。 (1分)

2)、外派公司负责安排雇主面试劳务人员,或将申请人留存的个人资料推荐给雇主挑选(1分)

3)、外派公司与雇主签订劳务合同,并由雇主对录用人员发邀请函。 (1分)

4)、录用人员递交办理手续所需的有关资料。 (1分)

5)、劳务人员接受出境培训。 (1分)

6)、劳务人员到检疫机关办理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书》《预防接种证书》。 (1分)

7)、外派公司负责办理审查、报批、护照、签证等手续。 (1分)

8)、离境前缴纳有关费用。 (1分)

2、简要说明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基本步骤。(12分)

答:1)、确定调查对象。 (2分)

2)、确定满意度调查指向。 (3分)

3)、确定调查方法。 (2分)

4)、确定调查组织。 (3分)

5)、调查结果分析。 (2分)

2009年11月

1、简要说明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15分)

(1)确定集体合同的主体; (3分)

(2)协商集体合同; (3分)

(3)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 (3分)

(4)经过审核,集体合同生效; (3分)

(5)公布集体合同。 (3分)

五、案例分析

2007年5月

1、某2000年被甲公司雇佣,而且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台同,其工作岗位是在产生大量糟尘的生产车间。某上班后,要求发给劳动保护用品,被公司以资金短缺为由拒绝。

某于2006年初生病住院。2006年3月,经承担职业病鉴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诊断,某被确诊患有尘肺病。出院时,职业病鉴定机构提出某不应再从事原岗位工作。某返回公司后,要求调到无粉尘环境的岗位工作,而且对其尘肺病进行疗养和治疗。但公司3个月后仍没有为其更换工作岗位,也未对其病进行治疗。当某再次催促公司领导调动工作岗位时,公司以各岗位满员,不好安排别的工作为由,让其继续从事原工作。某无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用人单位为其更换工作岗位,对其尘肺病进行疗养和治疗,并承担治疗和疗养的费用。

请分析:

本案例指出公司的做法违背了哪些劳动法律法规?应该如何正确解决?(15分)

参考答案

(1)本案例是因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规.不对职工实施劳动安全保护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什。 (3分)

(2)按照劳动法有关规定.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保护的权利。公司没有为某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违反了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公司必须发给某劳动保护用品。(3分)

(3)劳动者因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为停工留薪划。劳动者在评定伤残等级后,劳动者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3分)

(4)本案中某被职业病鉴定机构确诊为尘肺病.患有尘肺病的劳动者有权享受职业病待遇。某在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期间,公司应给予某停工留薪待遇。同时,在医疗期终结后,公司依据劳动鉴定委员会的伤残鉴定等级,支付某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分)

(5)本寨中某被确诊为职业病后,即向公司提出调离岗位的请求。某的要正当合理的。本案中公司在某提出调离要求3个月后,仍不调换某的工作岗位,这是违法的。公司应为某调换工作岗位,井承担在此期间的治疗费用。 (3分)

(6)按照劳动法有关规定,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保护的权利。公司没有为某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违反了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公司必须发给某劳动保护用品。(3分)

2008年5月

1、2006年3月10日振兴公司与公司工会推选出的协商代表经过集体协商,签订了一份集体合同草案,双方首席代表签字后,该草案经五分之四的职工代表通过。其中,关于工资和劳动时间条款规定:公司所有员工每月工资不得低于1300元,每天工作用8小时。同年3月17日振兴公司将集体合同将集体合同文本及说明材料报送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登记、审查、备案,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15日未提出异议。所以,2006年4月2日,振兴公司和工会以适当的方式向各自代表的成员公布了集体合同。

2006年5月,某应聘于振兴公司,公司于当年5月18日与某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规定其每月工资1000元,每天只需工作6小时。1个多月后,某在与同事聊天时偶然得知公司与工会签订了集体合同,约定员工每月工资不得低于1300元。某认为自己的工资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的约定,于是与公司交涉,要示提高工资,但公司始终不同意,某不服,于2006年7月中旬,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示振兴公司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1300元履行劳动合同,并补足2006年5月至2006年7月低于集体合同约定的月工资标准部分的劳动报酬。

如果您是当地劳动争议仲裁人员,您如何进行裁决?(20分)

(1)这是一起因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有出入而引发的劳动争议,主要涉及集体合同的订立、

生效以及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约束力等容。 (3分)

(2)本案例订立集体合同的过程中,振兴公司的工会推选了协商代表,就员工最低工资、劳动时间等达成了一致,并经2/3以上职工代表审议通过,因此,振兴公司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是符合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的。 (3分)

(3)本案例中,振兴公司将双方签订后的集体合同报送到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未提出异议,因此该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3分)

(4)本案中,振兴公司与某签订劳动合同时,该公司与工会签订的集体合同已经生效,所以,集体合同对某同样具有效力。同时某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报酬低于集体合同中约定的标准,因此该项的规定无效。 (3分)

综上所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该做出以下裁决:

(1)振兴公司补发某2个月的工资差额:即(1300-1000)×2=600元。 (3分)

(2)在劳动合同剩余期限,振兴公司应当每月按照不低于1300元的标准,支付某的工资; (3分)

(3)振兴公司与某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依然有效,除工资条款外,其他条款不变。(2分)

2010年5月

1、2005年6月,19岁的某从东北农村来到北京,经亲戚介绍到一家印刷厂当了一名印刷工。2007年8月,已有两年多工作经验的某,在工作中不慎将左手卷进机器,虽经医院紧急抢救,仍没有保留住某的左手。在医院治疗期间,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了某的工伤。2008年3月某治疗终结后,被制定的工伤鉴定机构确定为工伤致残四极。身为农民工的某失去了劳动能力,给其今后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在其家人的陪同下,他向印刷厂提出按规定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异地安家费、并按社会平均寿命70岁计算,一次性支付他抚恤金58万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某的要否有法律依据? (8分)

(2) 根据法律规定,某应享受什么样的工伤致残待遇? (12分)

答:1)某的要求中部分是有法律依据的。(2分)

2)某要求印刷厂一次性支付伤残补助金有法律依据。(2分)

3)某要支付安家费明有法律的依据不予以支持。(因某是外地人,不存在安家之事,所以不能享有此待遇。)(2分)

4)某要求一次支付58万抚恤金是无法律依据的。(2分)

(2)答:1)因工负伤被鉴定为四级,应退出生产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发给工伤伤残抚恤金证件。(3分)

2)按月发给伤残补助金,某为四级工伤,抚恤金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5%(3分)

3)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某为四级工伤,可得到18个月工资的伤残补助金。(3分)4)患病按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执行,对其中由个人负担的部分有困难时,由工伤保险基金酌情补助。(3分)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不同地方及区别

相比之下内容 简单的说: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不是一部法律的两个版本,就是两部法律,目前这两部法律都在执行中,事实上这两部法律的相关规定事统一的,实际操作中都可以作为依据, 劳动法调整的范围更大更宽泛,涉及到促进就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等等。 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只针对劳动关系中涉及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特别规定、集体合同、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方面做出规定。 根据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更多的按劳动合同法执行。 《劳动法》是劳动保障立法体系中的基准法,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根据,可以说是《劳动合同法》的母法。 详细的说: 首先是对两者的概念不同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这些法律条文规管工会、雇主、雇员的关系,并保障各方面的权利及义务。 我国的劳动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其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及录用职工 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与解除程序的规定;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办法; 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制度;劳动卫生和安全技术规程;女职工与 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办法;职业培训制度;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劳动争议的解 决程序;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以及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等。此外, 还包括工会参加协调劳动关系的职权的规定。以上内容,在有些国家是以各种单 行法规的形式出现的,在有些国家是以劳动法典的形式颁布的。 劳动法是整个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劳动合同法》 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中属于社会法。劳动合同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前提 下,重在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被誉为劳动者的“保护伞”。 《劳动法》是劳动保障立法体系中的基准法,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根据。可以说是《劳动合同法》的母法。(一)《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总体区别 一、《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名称不同。 前者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后者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在立法层次上,同为法律,在企业和劳动者中容易把劳动法称为劳动法,把劳动合同法称为新劳动法。 二、两者的立法背景不同。 《劳动法》是在我们国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劳动关系初步紧张状态下产生的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4年7月5日通过,于1995年1月1日生效实施; 《劳动合同法》则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逐渐成熟时期、劳动关系非常紧张状态下产生的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是20世纪劳动立法的标杆,《劳动合同法》则是20世纪中国劳动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上层建筑的必然要求。 三、两者的立法宗旨不完全相同。 《劳动法》 第一条开宗明义,“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明确把劳动者权益放在第一位,而《劳动合同法草案》第一 次送审稿套用了《劳动法》,即“《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草案公布时则改为“为了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制定本法”。最终变为“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前后言辞、次序之变,暗含了立法思路的调整。 四、调整对象区别(学理区别)。 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 称。其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及录用职工 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与解除程序的规定;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办法; 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制度;劳动卫生和安全技术规程;女职工与 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办法;职业培训制度;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劳动争议的解 决程序;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以及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等。此外, 还包括工会参加协调劳动关系的职权的规定。以上内容,在有些国家是以各种单 行法规的形式出现的,在有些国家是以劳动法典的形式颁布的。劳动法是整个法 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劳动合同法作为法律部门的劳动合同法 是调整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在条款上的不同《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的子法, 两者在具体的条款上也存在很多不同,以下是几条较为有代表性的差别: 一、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完善劳动规章制度,并对直接涉及劳 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在制定、修改及实施过程中从程序上予以严 格规范,核心是民主协商与劳资共议。分为两个步骤:1经职代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2 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即在充分听取意见,经过民主程序后,由用人单位确定。也就是:“先民主,后集中”。 这是不分所有制的,对全民所有制企业,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规定,直接涉及 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仍应由职代会审议通过。 二、办理用工手续与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法》中规定: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以书 面形式订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保 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000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劳动合同法》 则对不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再设定行政处罚的内容,而是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转为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建立了一种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与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挂钩的机制,既加大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又提高了劳动者维权的积极性。同时《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用工后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一个月的宽限期,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不签合同的,以支付双倍工资予以惩罚;超过一年再不签的,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确定双方的劳动。 三、劳动合同的条款 《劳动法》中规定有: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 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除上述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在必备条款方面,《劳动合同法》增加了劳动合同主体双方的基本情况、工 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会保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等内容;同时又取消了劳动纪律(属于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已由法定且不能约定)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防止用人单位滥用

劳动关系协调员重点掌握知识优选稿

劳动关系协调员重点掌 握知识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劳动关系协调员重点掌握知识 【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约定条款】: 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竞业禁止、违约金等其他事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或解除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1、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以任何理由解除事实劳动关系的。 2、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向劳动者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未及时(拖欠工资)足额(不按规定支付加班费)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按时足额缴纳法定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6、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利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7、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8、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9、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0、劳动合同期满,在续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不同意由用人单位提出修改原合同内容,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 【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或解除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12、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以任何理由解除事实劳动关系的。 13、用人单位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14、劳动者患病或因公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5、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卷及参考标准答案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卷及参考标准答案

————————————————————————————————作者:————————————————————————————————日期: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卷及参考答案 I 客观题部分( 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的规定,确定公民的最低就业年龄为()周岁。 A.14 B. 15 C. 16 D. 18 2.《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的标准工作时间为劳动者的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 A.7小时B。8小时C。10小时D。24小时 3.工人纪某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公司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该公司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公司应当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纪某,提前的期限为() A.30日B。35日C。40日D。60日 4.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 A.劳动合同期满B。劳动合同因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 C.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D.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5.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A.100% B。150% C。200% D。250% 6.为了妥善处理劳动争议,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劳动法》第80条和81条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的委员会是() 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B。工会调解委员会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D。职工调解委员会 7.未成年上岗工须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办理登记,由劳动行政部门核发的证件是()

劳动关系管理重点知识

劳动关系管理重点知识 1、劳动关系管理的定义 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使劳动关系双方(企业与员工)的行为得到规范,权益得到保障,维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使企业经营稳定运行。 企业劳动关系主要指企业所有者、经营管理者、普通员工和工会组织之间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责权利关系:所有者与全体员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工人组织的关系;工人组织与职工的关系。 2、劳动关系的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 (1)、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即劳动者、劳动者组织和用人单位。 (2)、劳动关系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员工招收、录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配置与协调等项事务。 在劳动关系管理中表现为: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劳动法律行为。具体的说就是保障与实现主体双方各自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我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有:劳动权,民主管理权,休息权,劳动报酬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险,劳动争议提请处理权等。劳动者承担的义务有: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学习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和业务知识,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保守国家和企业的机密。 同时也规定了用人单位的主要权利有:依法录用、调动和辞退员工,决定企业的机构设置,任免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制定工资、报酬和福利方案,依法奖惩员工等。用人单位的主要义务有:依法录用、分配、安排员工工作,保障工会和职代会行使其职权,按照员工的劳动质量、数量支付劳动报酬,加强员工思想、文化和业务的教育、培训,改善劳动条件,搞好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 (3)、劳动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的劳动权力和劳动义务共同指向的事物,例如: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安全卫生、福利保险、教育培训、劳动环境等。 3、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 1.兼顾各方利益原则; 2.协商解决争议原则; 3.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历年试题与答案

四川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卷 (课程代码0 6 0 8 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不具有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特征的是( C ) A.劳动关系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B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C劳动关系双方是平等的,不具有从属性 D劳动关系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用人单位的成员,并遵守单位内部劳动规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立法的直接目的是(D ) A.保护工人的合法权益 B.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C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D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用人单位依法应保存工资支付书面记录备查,保存时间是(C) A.6个月以上 B.1年以上 C.2年以上 D.3年以上 4.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人员有(D) 11、 D 1 2、 B 1 3、 D 14 、D 15、B A.医务人员 B.锅炉工

C.厨师 D.推销人员 5.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B ) A.保守经营者一切活动的信息资料秘密 B.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C.保守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标准的秘密 D.保守用人单位职工名册的秘密 6.我国劳动法对孕期女职工进行特殊保护,其中规定不得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的女职工须是(C ) A.怀孕5个月以上 B.怀孕6个月以上 C.怀孕7个月以上 D.怀孕8个月以上 7.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期限是自用工之 日起( C ) A.十天内 B.十五天内 C.一个月内 D.一年内 8.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以下哪种方式解除劳动合同?(D) A.与劳动者协商后解除 B.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C 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解除 D.无须提前通知,可以即行解除 9.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C) A.赔偿金 B.补偿金 C.违约金 D.损失费 10.劳动者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多长时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四级劳动关系管理

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考点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1.劳动关系的定义 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2. 劳动关系定义的几个要点: 1.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劳动力市场来实现的。 2.劳动关系领域中,劳动者通常被表述为雇员,用人单位被表述为雇主。 3.劳动关系所反映的是劳动给付与工资的交换关系。 3.判断一个劳动者是否属于雇员的标准: 1.劳动受约束(时间地点、数量质量等); 2.主要劳动条件由他人提供; 3.从事的劳动在雇主的业务范围之内; 4.工作履行与绩效受到控制与评价。 4.劳动关系有如下特征: 1.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 2.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属性相结合的特点; 3.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的特点。 5.劳动法律关系 (一)定义 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二)特点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有: 1.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2.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3.是一种双务关系; 4.具有国家强制性。 6.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依据调节手段的不同分为7种: 1.劳动法律、法规; 2.劳动合同规范; 3.集体合同规范; 4.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 5.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规章制度);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7.国家劳动监督检查制度。 各种调节手段要点如下: (一)劳动法律、法规 1.是调整劳动关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性规范、最低标准

2.基本特点:体现国家意志 (二)劳动合同规范 1.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2.基本特点:体现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意志 (三)集体合同规范 1.集体合同——集体双方代表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2.集体合同由工会(没工会的由职工代表)代表全体职工与企业签订。 3.集体协商比个别协商更为必要的原因: (1)企业中有很多“公共事务”,对每个雇员都有影响; (2)雇员个人不可能与雇主保持在力量上的均衡。 (四)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 1.我国职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主要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平等协商制度 2.特点是劳动者意志对企业意志的渗透和影响。 3.雇员参与管理的要点: (1)以被管理者的身份进行参与 (2)参与的是企业内部管理事务 (3)参与形式多种多样(组织、代表、岗位、个人) (五)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规章制度); 1.调整对象:劳动过程中的企业和劳动者之间以及劳动者相互之间的关系。 2.制定主体:企业(虽有劳动者参与,但属单方法律行为) 3.表现形式:企业公开、正式的行政文件 4.适用范围:本企业 5.特点:体现企业(雇主)的意志 (六)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劳动关系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经劳动关系当事人请求,由依法建立的处理机构——调解机构、仲裁机构依法进行调查、协调和处理的程序性规范。是对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调整。 1.调解——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工、用人单位、工会代表) (1)群众性;(2)自治性;(3)非强制性(自愿原则) 2.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行政部门、同级工会、用人单位代表) 是兼有司法性特征的劳动行政执法行为。 (七)国家劳动监督检查制度 1.实施主体: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各级工会 2.是为了保证劳动法的贯彻执行,是关于法定监督检查主体的职权、监督检查的范围、监督检查的程序以及纠偏和处罚的行为规范 3.具有保证劳动法体系全面实施的功能 7.劳动合同的含义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2.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3.劳动合同的条款分为法定条款和协商条款: 法定条款: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协商约定的条款 协商条款:根据岗位特点双方选择约定的条款 8.专项协议——劳动关系当事人为明确劳动关系中特定权利义务,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所达成的契约。

劳动关系知识点

知识点: 1. 劳动关系确立条件? 1) 主体资格:用人单位(①生产条件②组织条件) 劳动者(①年龄>16周岁②健康标准③智力标准④行为自由标准⑤只能建立一个劳动关系) 2) 劳动者受用人单位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2.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 3. 劳动争议种类及细则 1) 因确认劳动关系所发生的争议 a. 事实劳动关系:已经有从属性劳动,只是没有书面《劳动合同》要件的劳动关系。 b. 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2) 因①订立 a . 劳动合同的订立时间:①用工前②用工时③用工后一个月内(超过一年不签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b . 劳动合同种类: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任务为期限 c . 无固定期限签订条件: 1)2008-1-1以后签订的第三份合同 2)已连续工作满十年 3)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4)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国有企业改革重新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者工作满十年且距离退休不足十年。 ②履行 a . 试用期规定:1)时间规定: 2)工资规定:max(本单位同岗最低工资,用人单位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合同工资的80%) ③变更 a. 因劳动者非因公生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岗位的岗位变更,无须征得劳动者同意。 (注:(1)必须在医疗期满后变更(2)变更后的工作要求职能是更低标准) b. 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变更,首先给予相关工作技能培训,再安排上岗,第二次上岗后仍不能 胜任工作的 c. 续签:(1)劳动合同到期前15天发出续签邀约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题及答案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工时形式是( C )。 A.标准工时 B.计件工时制 C.不定时工作制 D.综合计算工时制 2.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对女职工实行特护劳动保护。下面的做法不符合这一规定的是( D )。 A.某砖厂女职工董某怀孕期间,厂里安排她简单打扫清洁卫生,不再做搬运工。 B.某企业为完成全年生产任务,便要求每个职工每天加班1个小时,怀孕达6个月的女职工刘某也不例外。 C.某公司通知其女职工周某,鉴于她的孩子已满13个月,公司决定恢复她的“三班倒”的工作制。 D.某矿山女职工肖某被安排到井下工作。 3(下列选项有关劳动争议仲裁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 A(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就争议的解决有仲裁协议的,可以进行仲裁 B(仲裁是劳动争议解决的必经程序,未经仲裁不得诉讼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劳动争议时可以依法进行调解,仲裁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 D(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不能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但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则可以仲裁 4.下列哪项权利不属于劳动监察机构及劳动监察员享有的权利?( B ) A.调查权 B.决策权 C.处分权 D.检查权

5.一般认为,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时间是( D )。 A.18世纪 B.19世纪上半叶 C.19世纪下半叶 D.20世纪初 6.能够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 A )。 A.只能是主体双方的合法行为 B .只能是主体双方的违法行为 C.可以是主体双方的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 D .事件 7.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超过 ( C )。 A.12个月 B.10个月 C.6个月 D.3个月 8.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 D )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 同,但应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开工通知劳动者本人。 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D.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D )。 9.能够认定劳动合同无效的机构是( A.各级人民政府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各级劳动行政部门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我国《劳动法》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劳动时间的,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10. 工作时间工资的( B )的工资报酬。 B.150% C.200% D.300% A.100% 11.我国劳动法律规定的最低就业年龄是( C )周岁。 A.18 B.17 C.16 D.15 12.我国劳动法律规定,集体协商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自担任代表之日起( A )年以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A.5 B.4 C.3 D.2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之间的关系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之间的关 系 众所周知,《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有密切的关系。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宣传《劳动合同法》的言论,其中难免会有不正确的说法误导大众。比如,有人说出台了一个新的《劳动法》,这个说法显然是错误的。而有人说出台了一个新的《劳动合同法》,也不完全正确。因为《劳动法》是于1995年出台的,是劳动领域里的基本法,它不会被《劳动合同法》所取代,而且这部法律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做任何修改,所以不存在新的《劳动法》一说。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确切地说,《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的一个子法。二者的关系如表1-1所示:表1-1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的关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基准法社会保险法促进就业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其他相关法律 我们已有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基准法》、《社会保险法》、《促进就业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等相关法律。为什么还要“出台一部新的《劳动合同法》”呢?这是因为国家在出台《劳动法》之后,并没有及时出台《劳动合同法》。为了调整各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各地政府部门都纷纷采用制定地方性法规或规章的方式,来制定本地区调整劳动关系的相关政策文件。比如上海有《上海

市劳动合同条例》,北京有《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深圳有《深圳经济特区劳动管理规定》……这些地方性的法规或规章,都是行使《劳动合同法》职能的临时性规定,并不能算做《劳动合同法》。XX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后,这些地方性的规定都将统统被废止,因为它们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正因为之前有这些地方性规定的存在,有人将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视为新的劳动合同法,也有一定道理。 虽然《劳动合同法》出台以后,调整劳动关系的具体细则实施起来会和以前有所不同,但是《劳动合同法》本身并不存在新旧之说,因为它是首次制定的。而《劳动法》是劳动领域里的基本法,其主要内容是一些原则规定,其主要条款反映的是立法精神、立法原则。《劳动法》下面要有若干个配套的法律,才能构成劳动领域里的一部整体法律。 《劳动合同法》就是《劳动法》的子法之一,它跟《劳动法》构成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另外,《就业促进法》已经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两次审议了;《劳动争议处理法》也在近两年之内就会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社会保险法》已经起草两三年了,不过现在还没有提交到全国人大常委会。 最近,国家劳动部又启动了《工资法》的立法程序。可见,最近几年,劳动领域里的立法会越来越多,而且这些法

上海二级人力资源的管理系统师地的知识点ch6劳动关系管理系统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1. 《劳动法》第10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就争议各方面做出规定。 劳动争议的法律特征包括下列几点: A. 主体特定,一方为用人单位或其团体,另一方为劳动者或其团体 B. 劳动争议当事人在生产过程中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是处于平等地位 的权利义务关系。 C. 劳动争议的内容只能是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 D. 发生劳动争议会引起社会不稳定 2. 我国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一旦发生劳动争议,用人单位 和劳动者作为当事人,可以在调解和仲裁中任选一种方式解决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和解是指当事人之间自行约定,通过协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双方或某一方妥协而求得争议解决的方式,和解的特点是: A. 无第三者参与 B.不受程序约束 C.在争议处理的任何阶段都可以进行 D. 完全由争议双方自愿、自由协商 E. 双方达成的协议不适用于强制执行,当事人仍然保有申请仲裁和起诉的权利 3.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包括: 调解原则、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及时处理原则、工会参与处理劳动争议

*调解原则的两层含义: (1)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基础手段,贯穿劳动争议处理的全过程 (2 )调解要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基础上进行 *处理劳动争议既要符合程序法,也要符合实体法,在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相矛盾时,应依据高层次的法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适用法律时,一方面要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另一方面需要依靠用人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加以补充,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且需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 通过。 *工会参与处理劳动争议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A. 依据事实和法律及时、公正处理的原则 B. 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C. 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原则 D. 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权利的原则 E. 坚持劳动争议处理的三方原则 4.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只限于本单位范围以内的争议,劳动争议调解的范 围: A. 因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可以由对有关法规的条 件、原则和程序意见不一致引起,也可以由某一方违反相关法规引起 B. 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而发生的争议 C. 因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完整版)2017年4月自学考试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卷 (课程代码06089)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1页至第4页,共4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 上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第5页,共1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产业关系又称工业关系,源于B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2.三方协商机制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是A A.国家一级的协商 B.产业一级的协商 C.地方一级的协商 D.企业一级的协商 3.影响企业劳动关系诸多因素中最复杂、最深刻、最主要的变量是D A.政治环境 B.经济环境 C.技术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4.在劳动关系的发展历史和制度背景中,集体谈判制度建立于B A.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时期 B.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时期 C.冲突的制度化时期 D.成熟的劳动关系时期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卷第1页(共5页) 5.在《产业与劳动关系评论》著作中提出了一个分析集体谈判与劳动关系框架的学者是B A.马克斯?韦伯 B.邓洛普 C.桑德沃 D.安德森 6.雇主组织是由谁组成的协会?B A.自然人 B.企业法人 C.资本家 D.企业股东 7.工会最早出现于18世纪90年代末的A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西班牙 8.新保守主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政府理论是B A.管理主义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精英理论 D.正统多元主义理论 9.管理方的权力在就业组织中是以一种等级分层的形式逐级递减的,这种权力来源于C A.所有者的所有权 B.政府的授予 C.所有者的产权 D.员工共同的让渡

劳动关系管理重点知识资料

劳动关系管理重点知 识

精品文档 劳动关系管理重点知识 1、劳动关系管理的定义 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使劳动关系双方(企业与员工)的行为得到规范,权益得到保障,维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使企业经营稳定运行。 企业劳动关系主要指企业所有者、经营管理者、普通员工和工会组织之间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责权利关系:所有者与全体员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工人组织的关系;工人组织与职工的关系。 2、劳动关系的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 (1)、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即劳动者、劳动者组织和用人单位。 (2)、劳动关系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员工招收、录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配置与协调等项事务。 在劳动关系管理中表现为: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劳动法律行为。具体的说就是保障与实现主体双方各自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我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有:劳动权,民主管理权,休息权,劳动报酬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险,劳动争议提请处理权等。劳动者承担的义务有: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学习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和业务知识,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保守国家和企业的机密。 同时也规定了用人单位的主要权利有:依法录用、调动和辞退员工,决定企业的机构设置,任免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制定工资、报酬和福利方案,依法奖惩员工等。用人单位的主要义务有:依法录用、分配、安排员工工作,保障工会和职代会行使其职权,按照员工的劳动质量、数量支付劳动报酬,加强员工思想、文化和业务的教育、培训,改善劳动条件,搞好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 (3)、劳动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的劳动权力和劳动义务共同指向的事物,例如: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安全卫生、福利保险、教育培训、劳动环境等。 3、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 1.兼顾各方利益原则; 2.协商解决争议原则; 3.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16年10月自学考试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卷 (课程代码06089)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1页至第4页,共4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 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第5页,共1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现代社会,使得劳动关系成为经济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由于劳动社会形式的 A.差异性 B.同一性 C.趋同性 D.对立性 2.劳动关系的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市场状况和技术状况等因素,其中对劳动关系影响最为直接的经济因素是 A.劳动力市场状况 B.国际环境和失业状况 C.技术状况 D.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状况 3.劳动关系运行当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动因是 A.市场需求 B.国家政策 C.人的需要和利益 D.人的理想和信念 4.被视为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法规是 A.法国1791年《夏勃里埃法》 B.英国1799年《结社法》 C.英国1802年《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D.英国1875年《企业主和工人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卷第1页(共5页) 5.指出“在劳动关系系统中,行为主体、环境、意识形态以及规则网是构成劳动关系系统的基本要素”的学者是 A.马克斯.韦伯 B.邓洛普 C.桑德沃 D.安德森 6.1974年,哈里.布雷弗曼在其论著《劳动与垄断资本》中首次阐述的理论是 A.变权管理理论 B.劳动过程理论 C.利益相关者理论 D.决策过程理论 7.最早的工会组织形式是 A.同行工会 B.半技术与非技术工人工会 C.白领工会 D.行业工会 8.新保守主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政府理论是 A.管理主义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四级)第6章 劳动关系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考点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1.劳动关系的定义 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2. 劳动关系定义的几个要点: 1.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劳动力市场来实现的。 2.劳动关系领域中,劳动者通常被表述为雇员,用人单位被表述为雇主。 3.劳动关系所反映的是劳动给付与工资的交换关系。 3.判断一个劳动者是否属于雇员的标准: 1.劳动受约束(时间地点、数量质量等); 2.主要劳动条件由他人提供; 3.从事的劳动在雇主的业务范围之内; 4.工作履行与绩效受到控制与评价。 4.劳动关系有如下特征: 1.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 2.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属性相结合的特点; 3.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的特点。 5.劳动法律关系 (一)定义 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二)特点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有: 1.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2.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3.是一种双务关系; 4.具有国家强制性。 6.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依据调节手段的不同分为7种: 1.劳动法律、法规; 2.劳动合同规范; 3.集体合同规范; 4.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 5.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规章制度);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7.国家劳动监督检查制度。 各种调节手段要点如下: (一)劳动法律、法规 1.是调整劳动关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性规范、最低标准

2.基本特点:体现国家意志 (二)劳动合同规范 1.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2.基本特点:体现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意志 (三)集体合同规范 1.集体合同——集体双方代表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2.集体合同由工会(没工会的由职工代表)代表全体职工与企业签订。 3.集体协商比个别协商更为必要的原因: (1)企业中有很多“公共事务”,对每个雇员都有影响; (2)雇员个人不可能与雇主保持在力量上的均衡。 (四)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 1.我国职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主要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平等协商制度 2.特点是劳动者意志对企业意志的渗透和影响。 3.雇员参与管理的要点: (1)以被管理者的身份进行参与 (2)参与的是企业内部管理事务 (3)参与形式多种多样(组织、代表、岗位、个人) (五)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规章制度); 1.调整对象:劳动过程中的企业和劳动者之间以及劳动者相互之间的关系。 2.制定主体:企业(虽有劳动者参与,但属单方法律行为) 3.表现形式:企业公开、正式的行政文件 4.适用范围:本企业 5.特点:体现企业(雇主)的意志 (六)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劳动关系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经劳动关系当事人请求,由依法建立的处理机构——调解机构、仲裁机构依法进行调查、协调和处理的程序性规范。是对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调整。 1.调解——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工、用人单位、工会代表) (1)群众性;(2)自治性;(3)非强制性(自愿原则) 2.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行政部门、同级工会、用人单位代表) 是兼有司法性特征的劳动行政执法行为。 (七)国家劳动监督检查制度 1.实施主体: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各级工会 2.是为了保证劳动法的贯彻执行,是关于法定监督检查主体的职权、监督检查的范围、监督检查的程序以及纠偏和处罚的行为规范 3.具有保证劳动法体系全面实施的功能 7.劳动合同的含义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2.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3.劳动合同的条款分为法定条款和协商条款: 法定条款: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协商约定的条款 协商条款:根据岗位特点双方选择约定的条款 8.专项协议——劳动关系当事人为明确劳动关系中特定权利义务,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所达成的契约。

劳动法知识点整理

劳动法 一、题型 (一)辨析题(单选)2*10 (二)名词解释5*4 (三)论述题10*1+20*1 (四)案例分析15*2 二、重点(按章节整理) 第一章: 一、我国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中的是狭义的概念) (1)狭义劳动法的概念 狭义的劳动法,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利机关颁布的,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综合性法律。 (2)广义劳动法的概念 广义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劳动关系 (一)定义(《劳动法》中的是狭义的概念) 1、广义: 劳动关系,是指人们在从事劳动的过程中发生的一切社会关系。 2、狭义(劳动法): 劳动关系,是指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二)特征(答论述和案例分析记得补充) 1、与劳动(过程)有直接联系。 2、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 3、用人单位录用了劳动者,产生了隶属关系。 4、职业性、有偿性劳动而发生的关系。 (三)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答论述和案例分析记得补充) 1、主体不同 2、用工双方的关系不同 3、报酬支付形式不同 4、法律的适用不同 5、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 6、关系的稳定性不同

第三章: 一、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利 (一)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三)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四)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五)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六)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七)享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简单来说: 1、劳动权:(首要地位) 2、劳动报酬权包括:(1)报酬协商权(2)报酬请求权(3)报酬支配权。 3、劳动保护权——休息权 4、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 5、生活保障权 6、结社权:——与集体协商权 7、合法权益保护权 第四章: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答论述和案例分析记得补充) (一)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 (二)以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法规为前提的社会关系 (三)是一种双务关系,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四)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 三、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一)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联系: 1、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劳动法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 2、现实中的劳动关系只有取得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其运行过程才有法律的保障。 (二)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答论述和案例分析记得补充)书本P55 1、范畴不同 2、形成前提条件不同 3、内容和效力不同 4、体现的意志不同 5、范围不同: 四、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及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 (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16周岁开始、退休终止);而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则是可分割的。(民事权利能力:出生开始,死亡结束;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开始,死亡结束) (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必须由劳动者本人实现;而公民的民事权利能

2018年10月自学考试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历年真题-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课程代码06089)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以下哪一个概念是用中性、温和的名称代替劳资关系这个具有对抗性意味的概念?(A) A.劳雇关系 B.劳动关系 C.劳使关系 D.产业关系 2.员工团体最主要的形式是(D) A.协会 B.俱乐部 C.委员会 D.工会 3.劳动关系运行当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动因是(C) A.市场需求 B.国家政策和法律 C.人的需要和利益 D.人的理想和信念 4.被视为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法规是(C) A.法国1791年《夏勃里埃法》 B.英国1799年《结社法 C.英国1802年《学徒健康与道徳法》 D.英国1875年《企业主和工人法》 5.在《劳动关系:过程与结果》一书中提出了劳动分析分析理论模型的学者是(C) A.马克斯?韦伯 B.邓洛普 C.桑德沃 D.安德森 6.最能体现新古典经济理论主张的成本最小化思想管理模式的是(D) A.独裁/剥削管理模式 B.集权/剥削管理模式 C.集权宽容管理模式 D.自主合作管理模式 7.工会的基本职能是(B) A.参与职能 B.维护职能 C.建设职能

D.教育职能 8.劳动力市场中最能体现社会正义政策的是(A) A.最低工资立法 B.社会倾销 C.社会保障立法 D.最长工时立法 9.造成劳动关系冲突的深层根源是(D) A.异法的合法化 B.客观利益的冲突 C.雇佣关系的性质 D.劳动合同的性质 10.下列属于集体行动的最终方式,也是工会最偏爱的方式之一的是(C) A.怠工 B.联合抵制 C.罢工 D.排工 11.我国劳动法的主要调整对象是(A) A.劳动关系 B.雇佣关系 C.劳务关系 D.人事关系 12.下列人员中,适用我国劳动法的是(C) A.某派出所民警 B.某小学教师 C.某高校后勤驾驶员 D.某县妇联主任 13.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B) A.10% B.20% C.25% D.30% 14.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D) A.1小时 B.1.5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15.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以下属于劳动合同法定条款的是(D) A.使用期限 B.培训 C.社会保险 D.保守商业秘密条款 16.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多少天解除劳动合同(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