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17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7

专题17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7

专题17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7
专题17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7

专题17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

1.(2010年海南卷)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

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

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水稻、杂草是生产者,鸭、害虫是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答案:D 。

2.(2011年大纲全国理综卷)回答下列与生态学有关的问题:

(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某水域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 、 、

的关系。

(2)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

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生物的种间关系。

(1)种间关系有: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等。而外来物种引进以后,生物多样性下降,即对本地原有物种有抑制作用,所以是竞争、捕食、寄生,而不是互利共生。

(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有些物质具有生物富集效应,如重金属等。先根据重金属含量排出:甲、乙(同一营养级)→丙、丁(同一营养级)→戊,而题干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故这5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为

答案:(1)竞争 捕食 寄生 (2)

3.(2011年四川理综卷)图A 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蜥(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变化,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见图B),而其他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氏变色蜥处于第营养级,其与卷尾鬣蜥的种间关系是。

(2)引入卷尾鬣蜥后,沙氏变色蜥的主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发生改变。

(3)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结合其他生物的数量变化信息可以看出,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

(1)从图A可以得知沙氏变色蜥处于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它既可以与卷尾鬣蜥同时捕食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又可以被卷尾鬣蜥捕食,所以它们的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2)由题干可以看出这些生物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即是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改变。

(3)引入卷尾鬣蜥后,沙氏变色蜥被捕食,数量减少,网蜘蛛数量上升,从而使较小的飞行草食动物数量下降,这又导致网蜘蛛数量下降,最终在各种动物的相互作用下网蜘蛛的数量趋于平衡。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1)三和第四竞争和捕食

(2)垂直结构

(3)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达到平衡一定的自我调节

4.(2011年海南卷)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群暴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为;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

(2)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于、小于、等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竞争(增强、不变、减弱)。

(3)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体内贮存的能量(能、不能)传递给植物。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的知识。(1)食物网中含有鹰的食物链有4条,鹰在这4条食物链上所处营养级可为第三、第四营养级。兔和人之间关系既有捕食又有竞争。鼠疫杆菌使人患病,与人之间关系为寄生。(2)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与鼠的天敌相比后者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较大。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群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3)蘑菇是营腐生生活的大型真菌,从自然界中获取现成有机物维持生活,属于分解者。植物除利用光能之外,不能利用其他生物的能量。

答案:(1)4 第三、第四营养级捕食、竞争寄生(2)小于增强(3)分解者不能

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应用

1.(2011年福建理综卷)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相关概念之间关系。血浆、组织液、淋巴关系应为,故B错。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

解者之间的能量流动方向应为,故C错。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关系应为,故D 错。生产者与CO2库之间应是双向箭头,生产者的碳可以流向消费者,消费者的碳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以CO2形式散失到大气中,故A正确。

答案:A。

2.(2011年海南卷)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

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特点。营养级越低,具有的能量越多,但营养级高低与生物体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故A正确,C、D错误。信息传递是双向的,如兔可根据狼留下的信息逃避狼,这对兔有利而对狼不利,故B错误。

答案:A。

3.(2010年江苏卷)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

解析: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多吃素食、少吃肉食”使人所处的营养级降低,减少了能量(粮食)的消耗。C项符合生态学原理的解释。

答案:C。

4.(2012年安徽理综卷,30(Ⅱ),8分)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

2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1)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所以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2.25×107/7.50×108×100%=3%。(2)种群密度=(第一次标记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中标记数=40×30÷15=80(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使第二次捕获中标记数变小,从而使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3)食物链中每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4)不同动物依据气味、行为等信息去猎捕或躲避猎捕,体现了信息能调节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的功能。

答案:(1)3% (2)80 偏大

(3)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4)调节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

5.(2012年天津理综卷,9,11分)夏初,在某河口多地点采集并测定水样,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无机氮浓度相近,而无机磷浓度

差异较大。按无机磷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绘制各采样点对应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曲线,结果如图。

据图回答:

(1)磷元素进入浮游植物细胞后,以分子的形式成为细胞膜支架的成分;在细胞内,磷元素通过参与反应(写反应式),保持细胞内ATP含量的相对稳定。

(2)分析发现,P1、P2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差别非常明显,从进化角度分析,这是的结果。

(3)无机磷浓度高于P1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密度反而比P1采样点低,下列有关其原因的分析,不可能的是(单选)。

A.可被浮游动物取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较少

B.水体溶解氧较高

C.浮游动物的捕食者数量较多

D.水体有害物质浓度较高

(4)请用箭头补充完成该河口生物群落中氮元素的流向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所以P元素进入细胞后形成磷脂,参与细胞膜的构成。细胞通过ATP的形成和水解实现能量代谢。

(2)在同一条河流不同地点,由于无机磷浓度不同,导致不同地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密度不同,这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作用。

(3)影响浮游动物数量的因素包括食物、含氧量和水体中有害物质等,在浮游植物增多的情况下,浮游动物却减少,主要是含氧量不足 ,所以不可能是溶解氧较高。

(4)氮元素主要以含氮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之间传递。动植物遗体最终被分解者分解。

答案:(1)磷脂ADP+Pi+能量ATP (2)自然选择(3)B (4)

6.(2011年天津理综卷)放牧强度可影响人工草地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图1是亚热带某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净光合产量(净光合产量=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的变化图,G0为不放牧,G1~G3为放牧强度逐渐增强。

据图回答:

(1)5~10月份的最适放牧强度是(从G0~G3中选填), 月份可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多。

(2)与放牧草地相比,8月份不放牧草地净光合产量明显偏低的原因有(多选)。

A.过多枝叶对下层植物有遮光作用

B.植株衰老组织较多

C.缺少动物粪尿的施肥作用

D.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

(3)据图1分析,为使牧草净光合产量维持在最高水平,4~10月份需要采取的放牧措施是

(4)牧草的光合作用强度可用单位时间和面积的来表示。

(5)在牧草上喷洒32P标记的磷肥,检测32P在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中的放射强度,结果见图2,其中A消费者处于第营养级。

(6)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生产者体内的32P除被消费者利用外,还有部分进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及其相关应用。

(1)5~10月份,在四种不同的放牧强度下,G2时的净光合产量最大。在6月份净光合产量最大,所以可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多。

(2)8月份不放牧时,植物长得比较茂盛,过多枝叶对下层植物遮光,光合作用量不再增加;有的植物组织衰老,光合作用也会减弱,还有不放牧缺少动物的粪尿,营养物质减少不利于光合作用,但呼吸作用消耗不减少,综上所述,选A、B、C。

(3)可以采取4月份不放牧,5~10月份放牧强度维持在最适水平G2,这样可以使牧草净光合产量维持在最高水平。

(4)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可以有很多,可以是单位时间和面积有机物生成量、CO2的消耗量、O2的生成量等。

(5)分析图2可知,A消费者中首先出现放射性,因此A消费者应为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

(6)生产者体内的32P不可能以呼吸方式循环,所以除了被消费者利用外,还有部分进入了分解者体内。

答案:(1)G2 6 (2)ABC (3)4月份不放牧,5~10月份放牧强度保持在G2水平

(4)有机物生成量(CO2的消耗量或O2的生成量)

(5)二(6)分解者

7.(2011年山东理综卷)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能力较差,其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 000 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够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kJ和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该草原的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 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鼠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填“偏高”或“偏低”)。

(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引起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

(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直接影响到其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有关。生物成分中除图中已有的生产者、消费者之外,还应有分解者才能实现物质正常循环。

(2)食物网中鹰既可作为第三营养级又可作为第四营养级。当计算鹰获得的最少能量时,应选择最长的食物链,最低的能量传递效率即:10 000×10%×10%×10%=10(kJ)。当计算鹰获得的最多能量时,应选择鹰所在最短食物链,按最高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即:10 000×20%×20%=400(kJ)。去掉蛇后,狐的数量不变,鹰所在营养级降低,鹰可利用的能量将增加,数量会增加。若外来生物入侵,则会使草原原物种生存受到威胁甚至灭绝,从而使草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或丧失。

(3)与兔的数量变化相关种间因素有捕食和竞争。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鼠的数量增加400只,那么兔得到能量将减少,按1只兔和4只鼠消耗相等能量计算,兔应减少100只,成为900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数量时,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将直接导致重捕个体中被标志数减小,从而使计算出的种群数量值变大。

(4)兔摄取水分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增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使其对水重吸收量增加,从而保持体内水平衡。

答案:(1)自我调节(负反馈调节) 抵抗力分解者

(2)10 400 增加生物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

(3)捕食900 偏高

(4)升高下丘脑肾小管、集合管

(2011年全国新课标,理科综合31,12分)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

(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

(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增加、减小、不变)。

(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强、减弱、不变)。

解析:(1)人吃兔,狐也吃兔,人同时也捕食狐,所以人和狐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关系。病毒与宿主是寄生的关系,故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答案:(1)竞争和捕食(2分) 寄生(2分)

【赋分细则】

(1)第1空:竞争与捕食 (顺序可颠倒,2分),答对其一(1分),多答不得分,答捕与被捕不得分。

(1)第2空:唯一答案,错别字不给分,多答不得分。

解析:(2)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牧草→野兔→人、牧草→羊→人、牧草→羊→狐→人、牧草→野兔→狐→人。

答案:(2)

(5分)

【赋分细则】

①食物网中缺少任一物种、不是食物网形式、无箭头、箭头方向全部错误,此问不给分。

②食物网形式与标准答案不同,但物种与食物链全对得5分。

③在食物网的前提下,食物链对一条给1分(共4条食物链,食物链中箭头必须为正确单向箭头),食物链全对得5分。具体计分要求如下:

a.(1分)

b.(1分)

c.(1分)

d.(1分)

e.(1分)

解析:(3)人登岛以后,狐狸濒临灭亡,野兔数量大大增加,导致食物空间等竞争加剧,则竞争强度增加。

答案:(3)增加(1分)

【赋分细则】

答案中体现“增”则计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解析:(4)捕食者种群密度增加,导致野兔数量呈下降趋势,流行病传染程度减弱。

答案:(4)减弱(2分)

【赋分细则】

答案中体现“减”则计2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通过高考阅卷统计分析,造成失分的原因如下:

1. 生物学专业术语掌握不准确,写错字、别字。如本题(1)第1空“捕食”写成“哺食”不得分。

2. 识图、绘图能力较弱,格式不规范,不能获取图表中的有效信息来回答问题。如本题(2)画图不规范,没有表示出不同营养级的层次和箭头使用不规范。

关于研究问题的创新性

关于研究问题的创新性 陈大伟 在博客上写过“选择什么样的课题做研究”后,有网友留下了这样的问题:关于一线教师做什么样的课题研究,听过一些专家的高见,感觉他们讲的也有些矛盾。比如说,一方面强调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要注重应用性,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接下来谈选题的时候,又说,不要选那些别人已经研究过的问题了。这就很难理解了。一是因为,恐怕一线教师也很难找到别人没有研究的的问题了。二是因为,别人的研究了,只是说明他们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研究是为了自己的问题。虽然研究课题似乎相同或相似,但具体的问题还是有所不同了。 请陈老师赐教。 博客上的留言是简略的: 我以为?强调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要注重应用性?是为老师的工作的;?不要选那些别人已经研究过的问题了?是为老师的职称、文章和面子的。 看你需要什么。需要改进工作就注重实用性,需要职称、文章和面子就要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 觉得不过瘾,翻自己写过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p122—123),觉得说得更清晰: 研究问题的价值和新意具有相对性。你要研究国家级的课题,那就要从全国范围内考虑你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和新意;如果你研究的是学校里的问题,那就考虑对学校改革和发展有没有价值,相对学校的现状,你的研究是否可能创新。如果你针对的是个人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那就看这样的研究对改变自身有没有价值,有没有可能新知、新事和新人。 我们当然都希望自己能够研究有很大价值的教育问题,并希望自己能够有重大的教育创新。但别忘了,选题还有一个可行性原则。一线教师从一开始就研究大问题,毕竟要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以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创新标准要求教师搞教育科研,最终只会让教育科研远离一线教师。它就会和?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愿望和要求背道而驰。 就我看来,只要是教师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对教师而言都具有研究价值。你想,不解决这样的问题,你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就要受到影响,难道你不该去研究解决?这样的问题研究难道对你没有价值?这就是所谓的?问题即课题?。 从创新性而言,我很同意这样的看法:?选择一个别人未曾研究过的问题是创新;用与别人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同一个问题也是创新;将某个理论、某种方法应用到新的研究领域中去,这还是创新。?除了新的内涵,也还要看一个新的对象和层次。比如,我的研究对你来说不是创新,但就我自身的情况来说,就可能是一种创新。你可以不认同,但我不能不研究。我不争取在你那里立项,你也可以不给我立项,但我可以为我自己立项,这是为了自己的教育生活更加舒适幸福。这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实际上,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总是在研究实践中提高的,先从自己的问题入手,从小做起,研究好了,在研究中水平和能力提高了,先学会爬,再学会走,最后会跑了,就可以尝试和参与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了。 另一方面,再重大的项目,也得有一些小问题研究做支撑。2002年12月,曾

专题三功能关系

专题三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 组卷: 吴才兵 使用时间:2013.2 1.如图1所示,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块,沿倾角为0 30 的粗糙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一个恒定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 作用,这时物块的加速 度大小为4 2 /m s ,方向沿斜面向 下,那么,在物块向上运动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 .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增加 B .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减小 C .物块的机械能可能不变 D .物块的机械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 图1 2.如图2所示,在光滑的固定斜面上,一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作用下沿斜面下滑,在物体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减小 B .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增大 C .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D .物体的动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图2 3.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桌面H 高处由静止自由下落,桌面离地面高度为h ,如图3所示,若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那么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分 别是 ( ) A .mgh ,减少mg(H-h) B .mgh ,增加mg(H+h) C .-mgh ,增加mg(H-h) D .-mgh ,减少mg(H+h) 图 3 4.如图4所示,相同质量的物块由静止起从 底边长相同、倾角不同的斜面最高处下滑到底面,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A .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也相同 B .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物块到达底面时动能相同 C .若物块到达底面时动能相同,物块与倾角大的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大 D .若物块到达底面时动能相同,物块与倾角小的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大 5.物体在一个方向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参与了下列三种运动:匀速上升、加速上升和减速上升。关于这个物体在这三种运动中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 ) A .匀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不变,加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增加,减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B .匀速上升和加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增加,,减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C .三种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均增加 D .由于这个拉力和重力大小关系不明确,不能确定物体的机械能的增减情况 6.一个物体以初动能100J 沿斜面上行,通过某点P 时,动能减少80J ,机械能减少32J ,当它从斜面返回出发点时的动能为 ( ) A .20J B .60J C .48J D .68J

2020高考物理专题17 解答选择题方法与技巧(讲)(解析版)

专题十七解答选择题方法与技巧 选择题是当前高考必备的题型之一,主要考查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认 识、判断、辨析、理解和应用等,具有信息量大、知识覆盖面广、干扰性强、命题灵活性强、层次丰富、能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等特点。要想迅速、准确地解答物理选择题,不但要熟练掌握和应用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还要掌握下列解答物理选择题的基本方法和特殊技巧。 选择题的错误选项一般都很有迷惑性,因为选项都是针对学生对概念或规律理解的错误、不全面、模糊,运算失误等问题设计的.学生往往由于掌握知识不牢,概念不清,思考不全面而掉进“陷阱”。也有些选择题是为了测试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这些题目往往使学生由于解题技巧、思维能力和速度的差异而拉开距离.为此我们必须掌握适当的方法和技巧,加强专项训练.以下提供了解物理选择题的十种技巧方法。 一、选择题解题思维网络 审题 ? ? ? ? ? ? ? ? ? ? (观察配图迅速入题) (审题明确已知与所求) (分析比较选项) (确定所选方法) ――—→ (合理选 择方法) ? ? ? ? ? ? ? ? ? ? ? ――—→ (常规 方法)?? ? ??直接判断法 构建模型法 ―—―→ (取巧 方法) ? ? ? ? ?极限分析法 逆向思维法 特值代入法 单位判断法 淘汰排除法 ――—→ (数学 方法)? ? ?图像分析法 估算法 比例法

二、选择题十种解题技巧

方法一直接判断法 这些题目主要适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常识性知识的题目。通过观察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推出结果,直接判断,确定正确的选项.直接判断法适用于推理过程较简单的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如考查物理学史的试题等。 例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引力常量G B.第谷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并根据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C.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D.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解析】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概念,但没能测出G的数值,G的数值是由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的,故A错误;开普勒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并根据第谷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故B错误;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故C错误;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D正确. 【答案】D 【举一反三】如图甲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匝数为n,面积为S,总电阻为r的矩形线圈abcd绕轴OO′做角速度为ω的匀速转动,矩形线圈在转动中可以保持和外电路电阻R形成闭合电路,回路中接有一理想交流电流表.图乙是线圈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教育研究问题的确定

第二章教育研究问题的确定 与其他科学研究过程一样,教育研究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确定研究问题(或者说课题)。确定研究问题,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者选择一个有待于解决、验证或回答的问题,并将之加以明确化和具体化。 一、确定研究问题的意义 研究问题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教育研究始于教育研究问题的确定,确定问题是教育研究的起点。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发现、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对一定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只有确定了科学研究的问题之后,科学研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科学研究的后续步骤才能逐渐展开。没有问题,也就没有所谓的科学研究。教育研究也是如此。 第二,教育研究问题的确定决定教育研究的水平。人类的认识是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向前发展的,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可以说,教育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它所研究的问题发展的历史,是问题的不断展开和深入的历史。能否提出提出一个有科学意义的问题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关键,选题不当是导致研究失败的最常见的一个原因。在科学研究中,研究问题的确定是一项复杂而充满挑战的工作,研究问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研究的水平。教育研究也是如此。 如:《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一选题水平较低,这必然使该项教育研究的水平也较低。 第三,教育研究问题的确定反映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教育研究问题的确定是需要发挥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包括研究者的知识、经验、视野和思维水平等。确定教育研究问题的水平反映了研究者整体的研究能力水平。例如,爱因斯坦说:“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英费尔德合著:《物理学的进化》,第66页。转引自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二、确定研究问题的原则 如何确定教育研究的问题呢?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价值性 即研究问题要有价值,这包括三个方面:理论价值;应用价值;综合价值。对于我们中小幼教师来讲,最主要的是要有应用价值,主要指能够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例如,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某种新教材的实验,“五·四”学制研究,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特点调查,小学青年教师现状与分析等,这些都是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二)科学性 研究问题要有科学性,指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选题的根据要充分、合理,有科学上的现实性。选题要有科学理论上的依据,即符合一定的科学理论,而科学一再证明行不通的课题就不宜去选了。牛顿晚年证明上帝存在的研究课题、种种“永动机”的研究课题,就是违反科学性原则是,因而必然失败。当然,一个研究问题是

动能定理与功能关系专题.

动能定理与功能关系专题 复习目标: 1.多过程运动中动能定理的应用; 2.变力做功过程中的能量分析; 3.复合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的能量分析。 专题训练: 1.滑块以速率1v 靠惯性沿固定斜面由底端向上运动,当它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变为2v ,且12v v <,若滑块向上运动的位移中点为A ,取斜面底端重力势能为零,则 ( ) (A ) 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增大。 (B ) 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减小。 (C ) 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 点上方 (D ) 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 点下方 2.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并使其轨道平面与地面垂直,物体m 1,m 2同时由轨道左右两端最高点释放,二者碰后粘在一起运动,最高能上升至轨道的M 点,如图所示,已知OM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0 60,则物体的质量 2 1 m m =( ) A . (2+ 1 ) ∶(2— 1) C .2 ∶1 B .(2— 1) ∶ (2+ 1 ) D .1 ∶2 3.如图所示,DO 是水平面,初速为v 0的物体从D 点出发沿DBA 滑动到顶点A 时速度刚好为零。如果斜面改为AC ,让该物体从D 点出发沿DCA 滑动到A 点且速度刚好为零,则物体具有的初速度 ( ) (已知物体与路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为零。) A .大于 v 0 B .等于v 0 C .小于v 0 D .取决于斜面的倾角 4.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边长为l 的正方形区域处在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正方形一边平行。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由某一边的中点,以垂直于该边的水平初速0v 进入该正方形区域。当小球再次运动到该正方形区域的边缘时,具有的动能可能为:( ) (A )0 (B ) qEl mv 212120+ (C )202 1mv (D )qEl mv 32212 0+ 5.在光滑绝缘平面上有A .B 两带同种电荷、大小可忽略的小球。开始时它们相距很远,A 的质量为4m ,处于静止状态,B 的质量为m ,以速度v 正对着A 运动,若开始时系统具有的电势能为零,则:当B 的速度减小为零时,系统的电势能为 ,系统可能具有的最大电势能为 。 6.如图所示,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离子以v 0速度,沿与电场垂直的方向从A 点飞进匀强电场,并且从另一端B 点沿与场强方向成1500角飞出,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且ΦA ΦB (填大于或 小于)。 7.如图所示,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 ,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B ,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带正电粒子,以初速率为v 0沿水平方向进入两场,离开时侧向移动了d ,这时粒子的速率v 为 (不计重力)。 A B C D

高中物理功能关系知识点和习题总结

高中物理功能关系 专题定位本专题主要用功能的观点解决物体的运动和带电体、带电粒子、导体棒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问题.考查的重点有以下几方面:①重力、摩擦力、静电力和洛伦兹力的做功特点和求解;②与功、功率相关的分析与计算;③几个重要的功能关系的应用;④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⑤综合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本专题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命题情景新,联系实际密切,综合性强,侧重在计算题中命题,是高考的压轴题. 应考策略深刻理解功能关系,抓住两种命题情景搞突破:一是综合应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结合动力学方法解决多运动过程问题;二是运用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解决电场、磁场带电粒子运动或电磁感应问题. 1.常见的几种力做功的特点 (1)重力、弹簧弹力、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2)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①单个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②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 机械能的转移,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相互作用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且总为负值.在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不仅有相互摩擦物体间机械能的转移,还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能.转化为能的量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 ③摩擦生热是指滑动摩擦生热,静摩擦不会生热. 2.几个重要的功能关系 (1)重力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即W G=-ΔE p. (2)弹力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即W弹=-ΔE p. (3)合力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即W=ΔE k. (4)重力(或弹簧弹力)之外的其他力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即W其他=ΔE. (5)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中能的变化,即Q=F f·l相对. 1.动能定理的应用 (1)动能定理的适用情况:解决单个物体(或可看成单个物体的物体系统)受力与位移、 速率关系的问题.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段作用. (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①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 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做功情况,然后求各个外力做功的代数和. ③明确物体在运动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E k1和E k2.

17期中复习专题(十七)微观结构示意图

期中复习专题(十七)微观结构示意图 1.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C.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2.下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 能用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的是 ( ) A .2CO+O 2 2CO 2 B .N 2 +3H 2 2NH 3 C .C + O 2 CO 2 D .H 2+Cl 2 2HCl 3.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 2和 B 2 的分子,A 2和 B 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微观 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反应过程中分子保持不变 B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 .参加反应的A 2与 B 2 分子数之比为 3 ∶2 D .生成物有2种 4.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所有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分子个数都不发生变化 B .此反应过程中只有物质变化,没有能量变化 C .在任何条件下,H 2和Cl 2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 2+Cl 2 2HCl 5.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错误.. 的是 ( ) 催化剂 △ 点燃 点燃 点燃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该化学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D.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6.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汞、汞、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B.氧化汞、汞、氧气都是化合物 C.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 D.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7.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图可示意H2与O2的反应 C.生成物有可能是氧化物 D.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 8.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分子个数都不发生变化 B.此反应过程中只有物质变化,没有能量变化 C.在任何条件下,H2和Cl2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 9. 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A.反应Ⅰ中的反应物分子有3种 B.反应Ⅱ中有单质生成 C.此装置可以降低汽车尾气污染 D.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NO2与CO分子个数比为1:2 10.(3分)1909年,化学家哈伯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氨气,反应原理是N2+3H2 2NH3。氨气在氧气中能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用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合成氨

如何提出研究假设---研究问题的暂时答案

如何提出研究假设---研究问题的暂时答案 一、什么是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对调查对象的特征以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作的推测性判断或设想,它是对问题的尝试性解答。由于这种设想目前还未获得充分的证据,因此研究假设需要在调查研究中加以证明。在研究“升学意愿”时,其中的一个课题是:“对升学意愿有影响的社会因素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可提出“家长如何看待大学将会影响其子女的升学意愿”等假设。 研究假设概括地说明了社会现象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因此它是对现象的一种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有以下几个特点:(1)研究假设必须是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而做出的尝试性的理论解释,它不同于一般的或普遍的理论解释。(2)研究假设必须能够由经验事实来检验。(3)研究假设必须以明确的概念为基础。(4)研究假设必须与有效的观测技术相联系。 它的来源主要有两种:(1)由以往的实践经验或实地初步探索而得出的假设。(2)由理论文献中得出假设。 二、研究假设的作用 1.指导调查研究。有了研究假设,就可以明确研究的重点和主要方向,使调查任务具体化,并明确是针对什么问题去收集资料、要收

集哪些资料,这样就能避免资料收集的盲目性和片面性。研究假设是设计调查方案的主要依据,有了假设,就能明确要在哪些地区调查、要调查哪些人、如何抽取样本、采用体积方法和程序去调查等等。 2.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经验事实联系起来。人们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是运用一些抽象概念来概括同类事物,研究假设就是对这些概念之间的特定关系所作的尝试性说明。抽象概念表明事物的共性、一般性和普遍性,它与个别的、具体的、特殊的现象之间有很大距离;但是由于假设中的概念是清晰定义的,并且通史精确地观测,因此通过逻辑推演,就能从抽象的理论演到具体的现象上。 3.探求新的理论知识。研究假设或者是由某一理论推演而出,或者是由经验观察中得出,但它们的目的都是要探求新的理论知识。 三、研究假设的构成与形成 假设是由概念(或变量)构成的,它是“以一种可检验的形式加以陈述,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特定关系进行预测的命题。”这种特定关系可能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相关关系。几个重要概念或术语: (一)概念与变量 概念是人们抽象思维的产物和基本单位。人们通过对具体现象的大量观察,从同类事物或现象中可归纳、抽象出它们的共同属性,概

专题功能关系含答案

20XX年新建二中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2功能关系 命题人:裘有昭审题人:涂晓政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1所示,质量相等的物体A和物体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x,则 ( ) 图1 A.摩擦力对A、B做功相等 B.A、B动能的增量相同 C.F对A做的功与F对B做的功相等 D.合外力对A做的功与合外力对B做的功不相等 解析因F斜向下作用在物体A上,A、B受的摩擦力不相同,所以摩擦力对A、B做的功不相等,A错误;但A、B两物体一起运动,速度始终相同,故A、B动能增量一定相同,B正确;F不作用在B上,因此力F对B不做功,C错误;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故D错误.答案 B 2.如图2所示为某中学科技小组制作的利用太阳能驱动小车的装置.当太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时,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若质量为m的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前进的距离为x,且速度达到最大值v m.设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小车所受阻力恒为F f,那么这段时间内 ( ) 图2 A.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B.小车受到的牵引力逐渐增大 C.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所做的功为Pt D.小车受到的牵引力做的功为F f x+ 1 2 mv2m 解析小车在运动方向上受向前的牵引力F和向后的阻力F f,因为v增大,P不变,由P=Fv,F -F f=ma,得出F逐渐减小,a也逐渐减小,当v=v m时,a=0,故A、B项均错;合外力做的功W外=Pt-F f x,由动能定理得 W牵-F f x= 1 2 mv2m,故C项错,D项对. 答案 D 3.如图3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木板的右端放一质量为m 的小木块,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光滑的定滑轮分别与m、M连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木块和木板静止,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M上,在将m拉向木板左端的过程中,拉力至少做功为 ( ) 图3 A.2μmgL B. 1 2 μmgL C.μ(M+m)gL D.μmgL 解析在拉力F的作用下,m、M缓慢匀速运动,将m拉到木板的左端的过程中,拉力做功最少,设此时绳的拉力为T,则T=μmg,T+μmg=F,当m到达M左端时,M向右运动的位移为 L 2 ,故拉力做功W=F· L 2 =μmgL,故D正确. 答案 D 4.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作用下上升,在某一高度撤去恒力.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上升过程中,物体机械能随时间变化关系是 ( )

(新课标)2020版新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提升练17专题十七文言文翻译”6字诀“”4步骤“

专题十七文言文翻译”6字诀“”4步骤“ [A组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淳化三年举进士,开封府、礼部俱首荐,及第又得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陕州。召入直史馆,赐绯,迁秘书丞、京西转运副使。历右正言,改右司谏。真宗初,何献五议:其一,请择儒臣有方略者统兵;其二,请世禄之家肄业太学,寒隽之士州郡推荐,而禁投贽自媒者;其三,请复制举;其四,请行乡饮酒礼;其五,请以能授官,勿以恩庆例迁。上览而善之。咸平二年,举入阁故事,何次当待制。 (节选自《宋史·孙何传》,有删改) (1)寒隽之士州郡推荐,而禁投贽自媒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咸平二年,举入阁故事,何次当待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寒门才智出众之人由州郡推荐任用,严禁送礼自行介绍(推荐)。 (2)咸平二年,列举入阁的旧例,孙何按照次序担当待制。 [参考译文] 孙何,字汉公,是蔡州汝阳人。淳化三年,孙何被推举参加进士考试,在开封府、礼部孙何都是第一个被推荐,考中进士又获得甲科,入仕为官将作监丞、做陕州通判。孙何奉召入直史馆,皇帝赐给他绯色的官服,并任秘书丞、京西转运副使。孙何任右正言,改任右司谏。真宗初年,孙何敬献五条奏议:第一,请选拔有谋略的文职大臣统领军队;第二,请让世代官禄之家子弟在太学学习课业,寒门才智出众之人由州郡推荐任用,严禁送礼自行介绍(推荐);第三,请恢复考试录用制度;第四,请实行乡饮酒礼;第五,请按照能力授予官职,不要凭借皇恩庆典来升任官职。真宗看后认为很好。咸平二年,列举入阁的旧例,孙何按照次序担当待制。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沈传师,字子言。材行有余,能治《春秋》,工书,有楷法。少为杜佑所器。贞元末,举进士。时给事中许孟容、礼部侍郎权德舆乐挽毂士,号“权、许”。德舆称之于孟容,孟容曰:“我故人子,盍不过我?”传师往见,谢曰:“闻之丈人,脱中第,则累公举矣,故不敢进。”孟容曰:“如子,可使我急贤诣子,不可使子因旧见我。”逐擢第。 传师性夷粹无竞,更二镇十年,无书贿入权家。初拜官,宰相欲以姻私托幕府者,传师

专题研究选择题目

邓小平理论专题研究选择题目 1,什么是富?财产所有制度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何关系? 2建立什么样的财产制度才能既促进社会发展又能保持稳定? 3,社会主义是创造无产者还是消灭无产者?如果是消灭无产者,那么,是否必然创造有产者?让一部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其生动过程是什么? 4,如何看待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关系? 5,收入差距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界限是什么? 6,市场是怎么样进行收入分配的?收入的市场分配与政府收入转移分配制度是怎样的关系? 7,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制度体现是什么? 8,物质利益原则在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现行制度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 9,什么是人权?人权包括哪些权利?东方人权观和西方人权观的差别何在? 10,怎样建立起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推动社会进步的运行机制? 11,智力开发、科教兴国、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12,尊重人权与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何关系? 13,政府监管与市场自主运行的关系如何? 14,建立怎样的税收制度才能有效地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15,建立怎样的财产制度才能从根本解决公司治理结构的危机? 16,如何防范公司高层经理的道德风险? 17,如何解决上市公司大小股东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18,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和宪政对于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必要的吗? 19,民主化的前提和条件是什么? 20, 应当如何处理中国共产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的关系? 2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与财权关系如何划分?依法治国是否需要以宪法和宪政的方式界定和稳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 22,权威统治与民主政治是否相容? 23,中国社会是需要法治文明还是需要伦理文明? 24,个性自由与人的多样化和个人创造力有无关联?如何看待个性自由与激发社会活力之间的关系? 25,社会主义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如何? 26,我们需要单一文明还是需要多元文明? 27,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外交战略是否需要调整? 28,什么是小康?山区乡村如何实现小康? 29,怎样避免人性的坠落同时又尊重个人的合法选择? 30,民族创造力和社会发展动力有何关系? 31,从财政支出与社会资源分配的角度看,我们应当建立什么样的制度规则才能真正保证“人人生而平等”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成为现实? 32,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33,怎样实现法律的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 34,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有哪些合法渠道能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请评价这些渠道的有效性.。如果渠道不畅或不足,该怎样变革才能使社会各阶层公民通过合法渠道去反映和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 35,如何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请你对此设计一个蓝图。 36,市场经济的自动增长机制是什么? 3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当坚持什么样的政府理念?无限政府、万能政府、人治政府和管制政府是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理念?

7.高考物理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专题精练含答案

课时作业19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 时间:45分钟 1.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2 m/s的速率匀速运行,上方漏斗每秒将40 kg的煤粉竖直放到传送带上,然后一起随传送带匀速运动.如果要使传送带保持原来的速率匀速运行,则电动机应增加的功率为(B) A.80 W B.160 W C.400 W D.800 W 解析:由功能关系,电动机增加的功率用于使单位时间内落在传送带上的煤粉获得的动能以及煤粉相对传送带滑动过程中产生的热 量,所以ΔP=1 2m v 2+Q,传送带做匀速运动,而煤粉相对地面做匀加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传送带速度的一半,所以煤粉相对传送带 的位移等于相对地面的位移,故Q=f·Δx=fx=1 2m v 2,解得ΔP=160 W,B项正确.

2.(多选)如图,楔形木块abc 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ab 和光滑斜面bc 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顶角b 处安装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M 、m (M >m )的滑块,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在两滑块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 CD ) A .两滑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重力对M 做的功等于M 动能的增加量 C .轻绳对m 做的功等于m 机械能的增加量 D .两滑块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等于M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解析:由于斜面ab 粗糙,故两滑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故A 错误;由动能定理得,重力、拉力、摩擦力对M 做的总功等于M 动能的增加量,故B 错误;除重力、弹力以外的力做功,将导致机械能变化,故C 正确;除重力、弹力以外,摩擦力做负功,机械能有损失,故D 正确. 3.如图所示,一水平轻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质量为m 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在水平面上从A 点以初速度v 0向左运动,接触弹簧后运动到C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A 、C 两点间距离为L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则物块由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弹簧和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12 m v 20 C .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μmgL D .物块的初动能等于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与摩擦产生的热量之和 解析:由于摩擦力做负功,根据功能关系知系统机械能减小,选

17专题十七 科学探究题

专题十七科学探究题 1.[2016?山东青岛,20,2分]菠菜中含有一种有机物?草酸,将草酸隔绝孔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 B. 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化学反应,则一定为置换反应 C. 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 D. 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2.[2014?陕西,22,7分]在一次用餐中,同学们对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对其成分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 (1)按如图所示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此结论 ___ (填“合理”或“不合理”).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于试管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 分析实验并结合资料得出氢氧化钠已变质。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探究。 ①甲组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如下进行探究。

方案 ②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夜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 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夜,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实验结论】经讨论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 【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___. A. Ba(OH)2溶液 B.CaCl2溶液 C.Ca(OH)2溶液。 3.[2015?四川宜宾,16,8分]镁与NH4Cl溶液反应,除生成一种盐外,还有气泡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假设猜想】气体可能是HCl、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 ①NH3+HCl=NH4Cl 2NH3+H2SO4=(NH4)2SO4 ②2NH3+3CuO=△3Cu+N2+3H2O 【实验探究】 (1)为了确定是否含有HCl,将气体通入酸化的溶液中,无沉淀生成,则该气体中无HCl。 (2)为了探究其他气体是否存在,又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①A中观察到,证明有NH3。 ②B中玻璃管内观察到,证明有H2。 ③浓硫酸的作用是。 【实验结论】Mg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盐、NH3和H2。写出化学方程式:。【实验反思】综合以上信息和实验结论,有同学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请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理(填“是”或“否”),理由是。4.[2014?甘肃兰州,32,8分]为了鉴别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出现白色浑浊,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发现废液变浑浊,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那些物质? 【查阅资料】碳酸钾溶液显碱性 【猜想】A. 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碳酸钾 B. 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

功能关系与能量守恒专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电场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专题 考情分析 一、知识热点 1、单独命题 (1)库仑力作用下平衡问题。(2)电场的叠加问题。(3)电势高低与电势能大小的判断。(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偏转等问题。 2、交汇命题 (1)结合 v-t,U-t,Ф-x 等图象综考查电场方向,电势高低,电势能变化。结合应用图像的周期性,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关系解决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问题。 二、物理方法 1、对称法 2、叠加法 3、等效法 4、等效法 三、命题趋势 2015 年全国课标卷选择题型,单独命题(15 小题考查匀强电场的电势高低,电场力做功),’2016 年全国课标卷选择题型,单独命题(14 小题考察电容器动态变化,20 小题考察带电液滴复合场中运动)。 2017 年高考中,对本章的考察仍将是热点之一。主要以选择题的方式考察静电场的基本知识,以综合题的方式考察静电场知识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 精典题组 1.(安徽高考)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 轴,起始点O 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E p与位移x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图像中合理的是(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注意以下三点: (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W 电=-ΔE p=E pO-E p,则 E p=E pO-W 电。 (2)根据动能定理有 W 电=E k-0,则E k=W 电。 (3)根据电势能 E p与位移 x 的关系图像,分析斜率代表的意义。 【解析】选 D。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W 电=-ΔE p=E pO-E p,则 E p=E pO-W 电,则粒子的电势能随位移变化的图像斜率绝对值对应粒子所受的静电力大小,故可知电场力、电场强度及粒子的加速度大小随位移的增加而减小,所以选项 A 错误,选项 D 正确;根据动能定理有 W 电=E k-0,则E k=W 电,则粒子的动能随位移变化的斜率绝对值对应电场力的大小,故选项B 错误; 粒子沿x 轴的运动是一个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速度与位移不是线性关系,选项 C 错误。

科研基本方法问答题

《医学科研基本方法》考试时间:12月29日 15:00-17:00 考试地点:B602(成教楼)考试题型:名词解释10个每个3分问答题7题每题10分以下为问答题重点横断面研究包括:①普查:即对选定的人群中每一个个体均进行调查,从而避免了抽样误差,但是比较费时费力。②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调查,该样本对总体有代表性,可以根据样本的结果推论总体,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但是方法比较复杂。③非随机抽样调查:方法简单,省时省力,但是推论总体时应谨慎。科研选题的原则需要性实际应用解决问题目的性研究内容达到什么目的创新性先进性特点(别人做过吗?)科学性深度广度可行性技术指标实现的可能性效益性效果效益医学科学研究的三大基本要素: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和实验效应。处理因素(包括生物、化学、物理或内外环境)指根据研究目的施加于受试对象的因素;受试对象指处理因素作用的对象,医学科研的受试对象包括人、动物、细胞与分子;实验效应指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所产生的效果和反应。医学科研三大基本要素选择原则:(一)实验对象(受试对象):研究者施加处理的对象。包含种类:人、动物、植物原则:符合实验目的,同质性要好(二)处理因素(研究因素):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欲施加或欲观察的,并能引起受试对象直接或间接效应的因素。既可以是

生物的,也可以是化学的的或物理的既可以是主动施加的某种外部干预措施,也可以是客观存在的某种因素。确定处理因素时应注意的几点: 1.处理因素的数量与水平2.处理因素的标准化3.控制非处理因素(混杂因素)(三)效应指标:指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的反应,是研究结果的最终体现,是实验研究的核心内容。要求:客观性、特异性、灵敏性、精确性对照的要求:①对等:除处理因素外,对照组要具备与实验组对等的非处理因素。②同步:对照组与实验组设立之后,在整个研究进程中始终处于同一空间和同一时间。③专设:任何一个对照组都是为相应的实验组专门设立的。不得借用文献上记载或以往的结果或其他研究资料作为本研究对照。对照的形式①同期随机对照:相同时间、地点选择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方式分组;其可比性强,避免了选择性偏倚,结果更具说服力。②自身对照:对照与实验在同一受试对象进行。③历史性对照:将新的干预性措施的结果与过去的研究比较,即将研究者以往的研究结果或他人的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作对照。④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对象是同时间、同地点,用非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组的方法不是随机的。⑤配对对照:将实验组的观察对象按照配对因素与对照组相配对。⑥阳性对照:与已知疗效的典型药进行比较。⑦空白对照: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⑧实验对照(效应特异性对照):采用与实验组

功能关系专题

功能关系专题 (一)功能关系 1、(2013全国高考大纲版理综第20题)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倾角为30°,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自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此过程中,物块的( ) A .动能损失了2mgH B .动能损失了mgH C .机械能损失了mgH D .机械能损失了 2. (2016·天津卷)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 图所示,质量m =60 kg 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AB 的A 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3.6 m/s 2 匀加速滑下,到达助滑道末端B 时速度v B =24 m/s ,A 与B 的竖直高度差H =48 m .为了改 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 处附近是一段以O 为圆心的圆弧.助滑道末端B 与滑道最低点C 的 高度差h =5 m ,运动员在B 、C 间运动时阻力做功W =-1 530 J ,取g =10 m/s 2 . (1)求运动员在AB 段下滑时受到阻力 F f 的大小;(2)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 的6倍,则C 点所在圆弧的半径R 至少应为多大. 3.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玩具轨道,其中“2008”,四个等高数字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所有数字均由圆或半圆组成,圆半径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底端与水平地面相切。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以v=5m/s 的水平初速度由a 点弹出,从b 点进入轨道,依次经过“8002”后从p 点水平抛出。小物体与地面ab 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不计其它机械能损失。已知ab 段长L=1.5m ,数字“0”的半径R=0.2m ,小物体质量m=0.01kg ,g=10m/s 2 。 求: (1)小物体从p 点抛出后的 水平射程。 (2)小物体经过数字“0”的 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作用 力的大小和方向。 4、 (2015·全国卷Ⅱ)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 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 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 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 做的功.则( ) 12mg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